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精选10篇)
河西小学是一所乡镇所在地小学。学校始建于2013年,学校领导、教师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使得一座农村学校傲然崛起,成为全镇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聚焦着世人的目光。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850余名学生,70名教职工。
学校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要求,以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契机,本年度计划开展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把防震常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求生技能、应急设施等普及到广大师生中,确保师生安全。
主要计划如下:
一、继续完善组织领导,提高创建工作认识
1、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为了确保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更好的起到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要继续完善“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和补充相关人员职责,力争让我校的防震减灾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做的格局。
2、师资队伍:各班主任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本年度要求做到“四个一”即: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3、学科渗透:学校教导处要在本学年的教学常规中明确要求,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学资料,加强地震科普与学科知识的渗透,找准切入点,拓宽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保证学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在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要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开展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以此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确实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学校要安排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具体落实开展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学年初要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定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
2、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为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学校要积极提供条件,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动。
3、设立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场所。为促进创建活动正常、持续、有效地进行,学校要根据现有情况设立相对固定的防震减灾科普场所;平时要经常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向学生进行大型的地震知识宣讲。增加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栏的数量,对宣传内容要及时进行更新,还要结合黑板报、校刊等阵地,定期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学校继续配备防震减灾活动指导用书及科普资料,配备防震减灾科普展板、科普图书以及光盘等,数量要充足,以此来满足师生们了解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
4、搞好防震减灾专题讲座。本学年要聘请市地震局专业人员来校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5、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根据校情的动态变化编制详细的、切合实际的“河西小学地震应急避震预案”。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后,学校要重视活动体验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紧急避震、疏散演练等,以此培养学生紧急避险的意识与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组织学生观看系列防震减灾录像。要组织学生通过录像资料等了解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也让学生在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凸现内引外联,推进工作长效发展
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等公用媒体向社会宣传,增强广大师生、社区群众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发动学生自愿担任义务宣传员,组织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共同编制防震减灾手抄本,以带动周边社区居民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要取得一定效应。
四、投入足够经费,添置必要教学设备
学校要加大对防震减灾示范工作的经费投入和保障,做到开学初有预算,要把用于防震减灾工作的经费留足留够,除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外,还要有计划的考虑筹建高标准的防震减灾科普教室,购买了地动仪、全球地震火山分布带等仪器,配备专用电脑和多媒体设备供学生互动、查询地震知识和播放防震宣传片,发放科普教材等活动。总之,学校要在防震减灾工作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有效 学校按分工不同对以下人员进行不同的考核:
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主要以完成自身规定的相关职责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个考核分值中。
班主任:班主任作为本班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辅导员,要求做到“四个一”:召开一次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板报,举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练,观看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影片,以此四项进行考核,结果纳入班级管理考核中。
学科教师:学科教师必须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教导处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检查此项内容,结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中。学生:根据学生“四个一”的完成情况、科普兴趣小组的参与情况、义务科普宣传员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目前,科普教育活动正在我校蓬勃开展,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小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以此来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
坐落在合肥市,初创于1964年,原为合肥市郊区,学校不断的发展壮大,于2002年十月在原镇农科队所在地一块约20亩的土地上兴建一所新校,并于2004年的八月顺利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内建有二幢建筑约4700平方米的连体建筑,内含一座能容纳二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和一个配备六十四台电脑的微机教室。整座建筑造型新颖、气派。学校南边是一块200米的环行塑草跑道运动场。在运动场和教学楼之间是一块约3000平方米的水泥操场。校园内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近年来,学校不断的发展,并完成标准化建设,目前学校拥有美术室、音乐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3万册电子图书)、科学实验室(自然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作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场馆)、体育器材室。
学校现有学生13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设24个教学班,教师67人,其中大专学历28人,本科学历39人,岗位合格率100﹪。小学高级教师39人。曾获得区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的近20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平安校园、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合肥市德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合肥市花园式学校、合肥市无烟学校、合肥禁毒示范校、合肥市绿色校园、合肥市疾控先进单位、新站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新站区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一大批莘莘学子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连续多年在全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会上蝉联第一名。
为确保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宣传活动,配备相应设施,定期学习、交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将300多平米的多媒体教室作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场馆使用,用于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观看影片等,同时学校配备2名地震科普辅导员,用于对全校师生进行科普教育工作,学校每年投资约有15万用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防震演练等活动,为了加强学校的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学校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演练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师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及损失,保障社会和谐,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昌吉市第四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昌吉市第四中学始建于200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环境优美的初高中完全中学。学校现已荣获国家级“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卫生红旗单位”;州级“德育示范校”、“绿色学校”、“巾帼示范岗”;连续八年荣获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党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及“教育教学双目标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地处昌吉市建国西路97号,占地面积253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40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18间、美术画室7间、草坪田径运动场一个,灯光篮球场4个,学校设有地下体育训练馆及艺术活动中心,阅览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室及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学校2004年8月开始创办高中,发展至今已有高中教学班22个,初中教学班24个,有2352名学生。现有教职工185人,其中党员53人。行政管理2人,专任教师180人,工勤3人。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他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乐于奉献,富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近几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课频频获奖,有85人分获国家、地、州、市奖项。学校现有州、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8人。有81人次评为市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有151篇论文获国家、区、州级奖项。初中学生参加数、理、化、英语等学科竞赛成绩喜人,仅2010获奖就有88人次。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连年递增,到2010年初中综合评价已稳居全市第一名(市一中除外)。2008年常静同学美术专业课成绩名列全疆第一。2010届高考本科上线率39.4%,专科以上上线率82%,其中美术类本科上线率66.7%,专科上线率100%。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而奠基”的办学目标。尤其在高中生源文化课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校积极探索体、艺特长发展的办学思路。现学校高中三个年级都组建了体育、音乐、美术等特长班,并且形成一定规模。2009年、2010年我校特长生高考成绩突出,得到昌吉市人民政府的嘉奖,且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1
我校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发扬市四中精神,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创造和谐校园,让所有学生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理想,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机会,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断提升了我校办学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高度重视,把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部主任等为成员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德育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制定科普示范校创建学期工作计划和工作计划,管理联系学校部门创建活动,做到专人负责、专人办公。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创建目标、创建内容、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处室、年级部、班级等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德育处牵头实施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大力宣传,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全体教工会、周会、例会、晨会、年级部等各种会议,积极宣传动员,认真传达创建工作要求,学习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创建工作靠你我,搞好创建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创建科普示范校与学习型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应急工作先进学校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在校园里新开辟了“艺术天地、科普长廊、读报栏”等宣传橱窗,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晨会、班会、校园之声广播和校园网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作条幅、标语、宣传牌,营造宣传氛围。在校门口定期通报学校创建工作成果,使全体师生及时了解创建工作进展。以此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三)、活动育人,突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和体验丰富师生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了“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成立与科普活动有关的社团及兴趣小组,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年级部组织的展览、讲座和比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利用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橱窗、学习园地等平台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及时获取科技新知识,感受科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学校为教学阵地,坚持地震知识的宣传,利用墙报、专栏、讲座、兴趣小组活动等,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并定期组织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周和主题教育月,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及各类辅导员到校进行科普知识、消防安全、禁毒、法制等讲座,组织了震灾预防演练等活动。积极开展“四防”(即防火、防电、防盗、防煤气中毒)科普教育。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及竞赛活动,如环保小报或环保漫画、环保作品制作展、科技作品制作等,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优化措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专门由学校领导和德育处人员对全校各班级讲“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让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题片,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形象直观接受教育。三是每学期都安排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德育处安排,年级部、班主任实施。四是邀请校外专家和校内辅导员开展科普讲座。通过“科普进课堂”活动,使我校“防震减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深入。
(五)、通力合作,落实好校园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为认真贯彻落实《昌吉市教育系统2011年突发事件演练工作计划》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害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昌吉市第四中学在2011年5月12日下午5时,在市地震办、应急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应急救援大队、市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了一次昌吉市校园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体现“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有序;认真策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群策群力,演练活动到
位;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的格局”。本次地震演练科学制定了应急避险模拟演练方案和实践,架构防震减灾指挥平台。并针对师生在教室、过道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师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师生知道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于全体教职工我们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练兵和各项应急技能培训,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本次地震演练也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演练结束后,市地震办、应急办、市教育局及各学校负责人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科普活动形式以传统型为主,创新型活动较少;
(二)、组织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科普活动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大型活动组织开展的有效性值得继续研究。
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创建科普示范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重在建设,贵在坚持。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再接再厉,虚心向优秀的创建单位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各项活动,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昌吉市第四中学
为积极推进庐阳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建设,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主动、稳妥、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全面提高辖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合政办„2013‟13号),制定本标准。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庐阳区辖区范围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有关单位。
第二条 组织领导
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机制,有领导分管或主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能积极落实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
第三条 网络建设
乡镇(街道)网络建设。成立乡镇(街道)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确定相关工作人员,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有健全的防震减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应制定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并及时修订,每年至少开展1次本级政府地震应急演练。组建不少于50人的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
社区(村)网络建设。成立社区(村)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确定相关工作人员,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有健全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计划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档案管理规
范,建立完整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档案资料。要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区地震应急演练。
学校网络建设。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 并制定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在校学生每个学期接受2个学时以上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结合实际,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学校的抗震救灾能力。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以上地震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并留有视频影像资料。学校的建筑物达到我市抗震设防要求。
其他单位网络建设。有专职或兼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人员,有一支能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队伍,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及相关配套方案,制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社区地震应急演练,并留有视频影像资料。
第四条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阵地建设
乡镇(街道)防震减灾阵地建设。设有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栏、阅览室或活动中心等固定场所,配备声像设备、展板、挂图、手册等宣传资料。
社区(村)防震减灾阵地建设。具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科普画廊(宣传栏)要定期更新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或疏散场地,储备一定数量的地震应急装备和物资。
学校防震减灾宣传。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室不少于50平方米,活动室内含有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展板和挂图等相关的宣传内容;或室外科普知识宣传橱窗面积不少于20平方
米,要定期更换橱窗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
其他单位防震减灾宣传。具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场地或活动场所。有一定规模的科普画廊(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
第五条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乡镇(街道)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利用防震减灾宣传节点,积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门户网站上应设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栏,每年举办大型防震减灾宣传活动2次以上,举办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讲座2次以上。
社区(村)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队伍,经常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制作知识展板,编印科普挂图、手册等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有关专家深入社区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讲座,有计划地开展防震避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围绕重大活动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不少于4次,如“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建立课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参加各级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地震知识讲座、科普夏令营活动、到地震台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地震应急避险逃生知识教育活动,加强与外校的宣传交流,扩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范围。每年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不少于1次。学校网络及校办刊物要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栏目;并采用多媒体教育、广播、图书和互联网等传媒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教育。参加学生的人数应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
其他单位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每年组织或参加“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大型科普活动2次以上,每年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2次以上,每年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次以上,确保干部职工参与率达到70%以上。
汇 报 材 料 总 结
为了培养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我校结合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的机会,加强对在校生科普教育,这项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时代发展需要,是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是本地震局、教育局一项开拓创新的工作。我校就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积极开展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防震减灾教育的管理机制
1、首先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王立波
副组长:王义尚 吴传为 倪有华 成 员:李发宝 章 斌 王 鹏 李华锋
领导小组经常研究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各项工作中的得失,并讨论布置下一步的工作,使创建活动做到有领导,有布置,有检查回顾,使创建活动不至于滞留于口头。
我校现有班级30个,师生员工1500名。校领导历来十分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工作,为使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责任到位,任务到人学校建立了纵横结合、多方参与的防震减灾教育管理机制,制定长期规划和计划,并定期进行研究检查。学校已建立了防震减灾的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科普信息宣讲员队伍。校长室有专人分管,教导处有专人督促,总务处室密切配合,各年级和各班主任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合力。
2、订立了一系列与创建活动相关的制度。
创建活动例会制度、创建活动奖励制度、创建活动宣传方案、创建防震减灾预案、责任倒查制等让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在校园内做到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二、树立意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的教育工作
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深入、持久地做好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全校范围内的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长期性,树立防震减灾的责任意识,确立参与和履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义务的意识。
把提高防震减灾教育认识和全面贯彻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相结合。通过橱窗、板报、广播等形式建立防震减灾宣传阵地,编制震时师生避震、紧急疏散的预案,并积极组织开展防震避震的应急方面的演练活动。
1、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在学校,我们把一切能利用到的资源充分利用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上。
时间上,我们要求每班每天每月必须有一天的班会时间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每2个月的团队活动中必须要有一个防震减灾的知识普及活动。相关内容及与会人员名单必须以书面的形式报送校长室分管校长处。如果遇到学校统一组织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各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参与的时间。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橱窗、板报、图书室等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人员上,学校及时安排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全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参与活动组织的其他教师进行校内培训,从而让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尽可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以便于在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还充分利用多媒体及时把县地震局提供的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组织学生写好观后感,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我们还利用校园广播站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学生活动心得交流等,让学生时时感受到“防震减灾”就在自己身边。图书室、阅报室把与防震减灾有关节的图书资料做成宣传海报或挂图,向学生们推荐阅读。科学馆成了有兴趣同学的乐园,在那里,他们交流体会、探究防震小课题,受益匪浅。同时学校专门辟出几块橱窗长期用作防震减灾活动的宣传,让学生们能看到地震知识画报、防震避震方法、措施等。我们还组织学生制作防震减灾知识卡片在集市上向人们发放,从而扩大我们的宣传教育面,努力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2、挖掘资源开展活动。
我校很注重对家长这一人力资源的挖掘,通过在校信通上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活动的开展为家长知晓、得到家长支持。
三、校团委、学生会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通过全面普及教育和自主教育的特色,学校利用校团委、学生会对防震减灾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使防震减灾教育全方位的开展。成立团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办小报和制作宣传单,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让防震减灾宣传深入人心。
四、丰富活动,促进防震减灾活动持续发展
1、积极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活动所得。我校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手抄报竞赛等活动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自己在各项活动中收获的防震减灾知识,让防震减灾知识在学生心中扎根。
2、开展地震知识竞赛活动
有计划通过语文和政史地教研组联合组织开展地震知识竞赛活动,使学生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对科学技术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确立远大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人生目标。
3、开展防震减灾考察活动
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展相应的防震减灾考察活动。在校团委的活动计划中加入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内容。一方面是开展好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培育活动,另一方面将邀请有关方面的老师组织相关知识的讲座,学习应急救援的技巧和开展防震减灾活动的经验。并计划在每年的暑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一个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学习的热潮。
4、开展学生自救互救活动
针对我校的现状,校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势在必行。我们的防震减灾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面对紧急事件时能正确处理、自救逃生的能力。所以聘请章斌老师(滁州市地震群测群队信息员)指导学生开展自救互救技术的学习和演习活动。
面对将来,我们希望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好的建议,我们一定会把我们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池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及时总结工作得失
领导机构及成员职责
武山县山丹镇山丹中心小学
2018年3月1日
山丹镇山丹中心小学防震减灾
领导机构及成员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特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组织机构与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机构成员: 组长:李春胜(校长)
副组长:令俊平(副校长)、顾保军(后勤主任)成 员:周鹏(教导主任)、李爱琴(副校长)、马成名(副校长)、马虎娃(校监委主任)、郭亚伟(德育室主任)、马银礼(会计)、汪玉洁(语文教研组长)、令丽君(数学教研组长)、谢雅兰(综合教研组长)、陈刚(教导处干事)及各班班主任
二、执行机构成员:
组长:令俊平(分管安全副校长)
副组长:顾保军(办公室主任)
三、领导小组职责: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是学校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现制订如下职责:
1、掌握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学校良好的科教兴国、科技兴校发展理念。
2、制定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秩序,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科技教育整体,正常运行。
3、协调校内外各部门之间关系,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努力创造科普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良好环境。
4、合理安排校内外各在职人员工作,明确分工和职责,并有权督促其工作。
5、制定每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计划,并指导好教师开展好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6、聘请有关辅导员,向各部门争取办学经费,及时解决办学中的困难。
7、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8、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9、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辖区内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地震后10分钟内到本单位集结待命。
10、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校内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的避险场地。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11、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2、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教育局及当地党委政府。
13、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四、成员分工:
漆瑞芳:负责三楼西面楼口
包晓瑞:负责三楼东面楼口
许金萍:负责二楼东面楼口
李向丽:负责二楼西面楼口 车晓雯:负责一楼西面楼口 侯文华:负责一楼东面楼口 周鹏:负责鸣哨、打罗 郭亚伟、陈刚、负责相片采集 顾保军:负责校园区域
武山县山丹镇山丹中心小学
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总结
为了增强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同时响应省市提出的“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要求,根据眉山市科技局、东坡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大力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在2012年被评为眉山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后,学校继续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领导机构,完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管理制度。按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了活动场所,增添了设施设备,编写了防震减灾校本教材、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避震方案,开展了多次紧急避震疏散演练,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网站,举办了防震减灾标志设计、手抄报、漫画等比赛和防震减灾社会实践活动,有充足的项目经费保障且实施合理,各项内容都达到了验收项目任务书的要求。现对照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验收标准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1、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每学期初在学校领导班子会上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再通过召开相关部门和教师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安排,期中和期末分两次召开总结会。每月研究一次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做到有领导,有具体项目,有检查回顾,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2、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王建军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二名学校中层担任,成员有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工会、少先队等部门负责人。具体由教科室负责防震减灾宣传和演练检查评比工作;教务处负责防震减灾教育教学工作;总务处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住校学生的防震教育和演练指导评比工作。形成了校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各处室分工负责,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3、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制定和完善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制度》、《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和《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地震疏散方案》等制度。创建工作经费有保障,每学期经费投入有补充计划。
4、学校有8名科学教师和15名班主任兼职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进课堂,做到了教材、教师、课时、教案“四落实”,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科普知识教育实践课,同时建立了考评机制,促使科普教师乐于从事本项工作。
二、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
学校现有教学楼二栋、教学实验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二栋,教师办公楼一栋,均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其中2010年投资120万元建成的综合楼建筑标准达到了抗烈度7度的设防要求。并有保证师生安全疏散的道路、通道,各楼层、教室、活动室均有醒目的疏散路线标志。
三、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学校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教师依据学校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安排兼职科普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地震知识教学实践活动,每班每两周上课一节,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知识检测,使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其他科任教师也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寻找切入点,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图书馆配备有防震教育科普图书478册、光盘43张。
四、大力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1、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坚持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有指导教师、有成员、有计划、有内容、有活动场所。通过观看录像片、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科普参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手抄报、黑板报、书画展、网页制作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活动。学生每学期撰写防震减灾小论文300余篇;利用校园广播宣传防震减灾知识4次;办黑板报4期,共248个版面;专题报告会2次;办科普橱窗8期;地震知识竞赛2次;学生共办了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4000余份。
2、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社会实践活动。一是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防震减灾知识传授给家长,在家组织一次“家庭一分钟地震应急演练”,帮助家庭成员提高预防地震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还面向周边地区的学校全面开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室,从而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共同建设安全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五、利用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利用《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
5、12”、“
4、14” 纪念日开展专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4次,学生参与率达100%:一是在2012年10月“减灾日”,举行了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摆放地震科普知识展板、邀请专家举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二是在2012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纪念日,学校开展了防震减灾教育周活动,学校全体师生隆重集会,为死难者哀悼,并对学生进行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印发宣传手册4098份,学生攒写《给玉树小朋友的一封信》4000余篇。三是在“5.12”防震减灾日,邀请县地震办公室专家来我校对全体师生作了地震科普知识专题报告会,各班开展了主题班会,学生撰写了心得体会。
六、加大硬件建设,构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平台。
1、建成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室,精心布置防震科普知识展板,收集大量防震减灾图片和文本资料,配置多媒体投影仪器等现代电教设备。每月面向全体师生开放1次,集中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2、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辟了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板块,学生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广泛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开阔视野,并搜集相关资料,在班级展示,或在防震减灾课上展示,相互学习,从而增强了自救互救的能力。
3、学校图书馆专门开辟了“地震科普角”,馆藏防震减灾科普读物478册,还专门把防震减灾方面的图书资料作为学生的推荐阅读书目,图书馆全天候开放,方便学生获取防震减灾知识。
4、学校设有3米以上防震知识科普橱窗4个,长期用作防震减灾活动的宣传,每月更换1次,共办科普橱窗10余次,让学生们能看到地震知识画报、防震避震方法、措施等。
七、大力开展避震疏散演练
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和《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地震疏散方案》,在2012年10月“减灾月”和2012年的“5.12”,组织全校750名师生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震、紧急疏散演练,实现了2分钟安全撤离目标,使师生进一步熟练了应急避震和紧急逃生技能。
我们在创建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发挥了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在科普教育室硬件建设、教育手段现代化、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今后,我校将本着“为每一个孩子负责、为父老乡亲负责”的敬业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防震减灾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引向深入,努力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东坡区新华中心小学
工作总结
铜陵市铜官区天井湖社区,座落于素有江南明珠之称,风景如画的天井湖畔。社区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现有工作者25名,居民4967户(不含北斗星城、雍湖园、天井御园),总人口13000人,居民小组40个,分19个居民网格和2个经济网格进行管理服务,党员1000多名,建立有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残联、老年协会、社区艺术团等20多个群众性质民间组织。
社区采用“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组织架构,即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三个体系为支撑的整体架构,以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居民自治、中心服务、社会协调、居民参与的社区服务与管理新格局。
几年来,社区在市、区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共建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在广大党员和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省文明社区”、“省绿色社区”、“省家庭教育示范点”、“省妇女之家建设示范社区”、“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现将天井湖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形成减灾救灾工作的合力 减灾救灾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为扎实作好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天井湖社区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总体要求,根据社区减灾工作的需要,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预防、宣传、救助”三方面工作。不断完善减灾工作组织体系,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框架,强化工作平台,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网络。成立社区民政、民生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主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主任具体抓,计生、综治、社保工作人员任成员,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探索创新社区减灾工作运行机制,实施“分片承包责任制”。将社区按250--300户住户平均分配给社区每个工作者,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分片承包责任制,利用社区活动室、广场、宣传栏、减灾宣传长廊,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等方面安全防范宣传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减灾机制,成立居民“自管互助减灾小组” 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居民“自管互助减灾小组”,由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联户联防综治责任岗”义务巡逻活动。义务巡逻队定时在小区内巡逻,开展小区的防火、防盗的预防工作,同时对其它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二、精心筹划,制定预案,切实保障受灾居民基本生活 天井湖社区是铜陵市老旧小区之一人口密度大,老年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较多,辖区单位少且效益大多不好,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及病残贫等弱势群体占有一定的比重,社区工作难度大。为此,在制订预案前,精心筹划,加强了实地调查研究:一是对地势低洼,房屋较旧的片区调查;二是对实施物业管理的消防设施较好,避难场所较大的片区的调查;三是对人口密度较大,社区老年人较多的片区调查。在广泛征求社区工作者、居民的意见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灾应急预案,即居民火灾应急预案和雨季内涝应急预案,找准工作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点:一是建立居民亲人联络档案(由于社区空巢老人较多),将社区所有家庭成员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登记造册,以便应急使用;二是组织邻居节活动,融洽邻里关系,使用邻里间的阳台应急通道;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分片承包责任制”的作用,社区工作人员、片区居民担当路口疏导员和引路员,如有灾害发生时,社区工作人员、片区居民会第一时间赶到各自的分片路口,疏导和引导救灾车辆及设备到达受灾现场;四是建立邻里互助安置档案,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组织开展邻里互帮、互助活动。五是建立社区和辖区单位闲置场所档案,以备应急使用。
三、预防为主,依靠群众,扎实开展减灾创建活动 天井湖社区在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阵地,丰富宣传内容: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黑板报比赛、减灾咨询、专题讲座、广场文艺演出等活动,举办“远离火灾,净化社区”有奖知识竞赛、消防知识板报展、消防模拟演练,建立了“减灾知识宣传长廊”,形成浓厚的减灾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中,围绕“人人心中有平安”和“家家户户都平安”的目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字经”形式,把减灾创建内容和要求编写成节目和歌曲,在社区、辖区各单位的橱窗、黑板报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居民进行学唱演出,紧密联系社区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两个结合”,即与“不让火灾进我家”和“不让灾难沾我家”活动相结合;与扶贫帮困和维护老人、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相结合;为了扩大宣传效果,组织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减灾宣传员”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升素质;为促使社区志愿者活动趋于规范化、规模化,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居民需求,天井湖社区通过“志愿者之家”,使以往比较分散、自发的志愿者服务成为有组织、有安排的集体活动。设立了减灾救灾组、医疗服务组、社区代购组、社区安全组等九个服务小组,每个小组都选出各自的小组长,组织、开展减灾救灾等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取得显著成效
四、统筹兼顾,注重衔接,构建全方位社区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注重衔接,积极实施各项救助工作,才能有力解决社区因灾、因病困难居民生活、住房、就学、就医等各方面的具体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开展一次两次救助活动只能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亟需建立一种长效工作机制。依托民政部门,建立了天井湖社区“慈善超市”,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各方面困难。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变临时集中募捐为长期接受捐赠。在社区设立捐助站,指定2人负责,常年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捐赠。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积极捐赠;主动上门,积极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捐款捐物;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救助资金支持帮助;设立捐助箱,积极吸纳社会热心人士捐款。二是建立申报制度,变被动救助为主动帮扶。为了让社区每一名因灾、因病困难居民都能得到及时救助,我们在总结以往救助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社区困难群体救助办法,由居民群众个人申报,经社区审核、审批,社区“扶贫帮困捐助站”根据受灾程度按规定额度发放救助款物。同时,动员有经济实力的党员志愿者和单位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实行长期救助。天井湖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省爱邻联盟项目,定期上门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慰问帮扶。三是建立公示制度,变内部运作为阳光操作。为了把每笔捐赠款用在刀刃上,让捐赠者放心,我们改变过去社区内部运作的方法,积极探索建立捐赠款“阳光”操作模式。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定期将捐赠者名单、捐赠额及每笔捐赠款使用情况,在“爱心榜”予以公示,主动接受居民的监督。对社区外的捐款单位和个人,发放捐款使用反馈函,及时通报捐款使用情况和受捐赠者具体情况。社区“扶贫帮困捐助站”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随时随地为遇到难处的居民“搭一把手”,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拉近了居民与社区的距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吸取5.12汶川大地震经验教训,提高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实效,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皖政办〔2007〕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保障一方平安为目标,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能力,保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学校地震安全。
第三条 全市中小学校要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宣传教育水平与实效。
第二章 申报资格与条件
第四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资格:经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具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条件的中、小学校。
第五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成立有学校领导负责的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
(二)学校制定较健全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档案;
(三)建立防震减灾科普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应掌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热心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具有一定的辅导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学校能够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供经费和条件支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印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购置宣传教育教学设备;
(五)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室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有一定数量的地震科普图书、展板、挂图和展品;室外科普知识宣传橱窗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定期更换橱窗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
(六)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个学时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
育;建立课外地震科普知识兴趣活动小组;参加或组织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讲座、科普夏令营;到地震台、地震遗址遗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参观学习。
学校每年开展或者参与各类活动不少于2次,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不少于在校学生总数的80%;
(七)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社区宣传、下乡宣传、家庭宣传、广场宣传等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活动;
(八)在学校网站或校办刊物上开辟地震科普宣传专版或专栏;采用多媒体教育、广播、图书、互联网等传媒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教育;
(九)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第六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应提供以下材料:(一)申报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基本情况; 2.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二)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见附件);
(三)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有关材料。
第三章 认定与命名
第七条 市地震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协负责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组织考核认定。学校所在地地震部门对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八条 申请单位向所在县(区)地震局(办)提交申报材料。县(区)地震局(办)、教育局、科协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审查合格的报市地震局。
第九条 市地震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协对申报单位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申报学校进行实地考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发文命名,颁发《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证书》,授予“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牌匾。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条 “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应当自命名之后的第二年起,将工作总结报所属县(区)地震局(办)备案(一式两份)。
第十一条 市地震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协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取消其资格,收回证书和牌匾。
第五章 附则
同志们:
我县于====年=月、==月先后被自治区科协、中国科协正式确定为★★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扎实有效开展创建全区、全国科普示
范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县科协被★★市科协评为市级科协系统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被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组委会评为====年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先进集体。=、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们切实把创建全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当作实施“科教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进一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办科普,抓创建,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成立了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创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定了创建工作的方案和实施细则,召开了全县动员会议,将创建工作分解到各乡镇各有关单位;把创建工作与实施“五村、两规范”建设,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狠抓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户、星火带头人、科技培训、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普建设工作的落实,使创建工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我们以实施素质工程为抓手,推动农村科技培训的经常化、群众化、制度化,提高科技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能力。一是以“=·==”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科普节、“十月科普大行动”为载体,结合农业生产,组织涉农学会深入乡镇村屯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将科技知识带到乡镇。二是举办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为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撑。三是以农业培训为重点,面向农民群众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编写了《★★特色种养教材》==多种=万多册,举办了“水稻无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优质谷高产栽培技术”、“种桑养蚕高产技术”、“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培训”、““椪柑无公害栽培技术”、“瑶鸡养殖技术”、“烤烟栽培技术”等多层次多种类培训班====多期,培训人数达=万多人次,有====余人获得农民技术员“绿色证书”,培训面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我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种桑养蚕等项目逐步实现规模化,烤烟、优质谷、椪柑等种植规模和瑶鸡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业的基地化、集约化、产业化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
=、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县各级科协组织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广西科普条例》,在抓好全国、全区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十月科普大行动”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的同时,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科普活动,深入到乡镇、村、街、社区,举办科技下乡和科普一条街科普展览活动,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组织了农学、林学、畜牧兽医、水电、水果、交通公路、中华医学会南丹分会、科技情报、农机、矿冶等学协会的科技科普工作者深入到★★★等乡镇开展科普集市和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涉农和文化部门,深入乡村开展科教片放映活动。通过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技服务“三农”活动,增强了我县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为我县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年共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次,出动科普宣传车★★车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接受群众咨询★★多人次,义务就诊★★次,文艺下乡演出★★场,放映影像★★场次,共印发各种科技宣传资料近★★万份。
=、青少年科普教育初见成效。我们积极组织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和“爱科学月”活动,不断丰富青少年的科普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全县各中小学形成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年我县选送★★件(篇)科技作品参加★★市竞赛,并被推荐参加====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件作品获得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年,我县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总体思路,强化措施,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趋动作用,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持续增长。====年,我县顺利通过====~====年科技进步考核,至此,我县已连续=次通过国家级的科技进步考核,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元,增长★★%。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中心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09-25
镇创建县级科普示范镇工作总结11-02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暨科技工作总结09-28
县总工会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方案06-18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总结09-11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工作总结11-19
卧龙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汇报稿12-08
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12-15
防震减灾科普展心得体会作文12-05
民族示范学校创建总结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