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

2025-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共9篇)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 篇1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1

我校现有22个班级,学生共有996人,教职工54人。现有南教学楼、北教学楼、西简易教学房、北简易教学房和平房食堂。学校设有电脑室、图书室等。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积极打造平安校园,我校特制定火灾安全疏散应急预案。通过本次火灾安全疏散应急演习,一方面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师生在火灾来临时的安全逃生技能。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演习前准备:

1、陈方白指定疏散演习的方案、疏散线路。各位老师知晓疏散线路图,火灾疏散时的各类常识(教师上网查询)。

2、各班主任组织学生熟悉疏散线路,向学生讲解正确的逃离姿势等火灾疏散时的各类常识。

3、每位学生还准备湿巾或红领巾等能遮住嘴鼻的物体。

4、演习具体分工:

演习总指挥:

演习总协调:

各楼梯协调员:当发生灾害时,离各条楼梯最近办公室的每位老师(站在离自己办公室最近的楼梯口,做好学生的疏散工作)

演习操场指挥(总协调):

5、火灾逃生知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每位师生要熟悉几条逃生路线(安全疏散路线)。

(3)在逃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正确的逃生姿势,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火势大,逃生路线浓烟较重时,可低姿势或匍匐爬行逃离火灾现场。

(4)在逃离过程中,要保护好呼吸道,可利用手帕、衣物,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如果一下子找不到湿毛巾,请用手帕或撩起衣领捂住口鼻,尽量不要让烟雾进入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火苗。

(6)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教室,用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7)如果火势很大,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8)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缝,并泼水降温。

(9)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三、演习时间:

20xx年3月25日早上(第六周周一)(以听到指挥声和锣鼓声为准。)

四、参加演习人员:

全校师生

五、演习地点:

北幢教学楼、南幢教学楼、西面简易房、北面简易房、学校操场。

六、演习过程:

1、全校以密集锣声发出紧急疏散信号,演习开始。(负责)

2、演习开始,各楼层、楼梯协调员立即到位。进行现场指挥,注意要指挥师生靠右均匀地从两端的楼梯疏散,以免使某个通道特别拥挤而无法疏散,使全校师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4、听到密集锣声后,请班主任或当堂任课老师组织学生根据火灾来临时的常识,做好应急工作,并快速组织好学生不排队,冷静、快速、有秩序、均匀地从教室前、后门靠右离开教室,按正确的逃离姿势有条不紊地按规定的疏散线路撤离至操场。

5、各班正副班主任或当堂任教教师负责带领本班学生快速、安全地集中操场,各班正副班主任快速回到本班,班主任快速清点人数,上报缺席的人数到陈方白老师处。陈方白老师把人数报陈校长处(地点在主席台)。

6、各楼梯协调员教师随最后撤离学生一起撤离。

7、演习设急救点(国旗旗杆东面),由徐晓伟老师负责。在疏散过程中如果有人受伤,由副班主任及时送到临时急救点进行抢救。

8、各协调员来到操场后要立即将自己负责范围内的演习疏散情况向演习总指挥汇报,由演习总指挥根据情况做初步演习总结。

9、宣布紧急疏散演练结束,各班按秩序回班级。

七、注意事项:

1、平时应保持走廊、过道及疏散楼梯通畅。

2、疏散过程应遵循先人后物的原则。

3、注意在自身安全下救护的原则。

4、各教师听取指导员的指挥,指导员听取消防人员的指挥。

5、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原则。

6、走安全路线,到操场集合,遇到火点绕道走。按照指挥不逗留。

7、快速安静,目光明锐,找到同学和老师,及时归入自己班级并按广播操队形归位。

8、快速清点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和校长联系。

9、在安全疏散演习之前,要学生了解正确的逃生方法,熟悉疏散路线,注意在疏散的过程中不拥挤、靠右小跑等各项知识,首先确保疏散演习过程中的安全。

10、险情发生时,当老师还没到场,学生要学会自行组织快速、冷静、有序地安全疏散的原则。

11、我们疏散的过程中,遵守先一楼再二楼,接着是三楼与四楼的顺序跑出操场:南楼四(3)班从西首楼梯口跑出,二(4)班从东首楼梯口跑出,四(2)班、二(3)班从南楼中厅跑出至操场,二楼五(1)接着四(3)班从西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五(2)班接着五(1)班从西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四(1)班接着二(4)班从东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五(3)班接着四(1)班从东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三楼六(1)班接着五(2)班从西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六(2)班接着六(1)班从西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六(3)班接着五(3)班从东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四楼六(4)班接着六(3)班从东首楼梯口跑出至操场;北幢楼,三(3)班靠右跑出至操场,三(4)班接着三(3)班靠右跑出至操场。

八、预计演习时间:

约需5分钟内。

九、演习经过由陆瑶华老师负责照相。

十、演习全部详细情况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校园广播向全校师生宣传。

此预案要求全体人员共同遵照执行,并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创建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2

一、指导思想:

1、以确保幼儿园全体幼儿、教职员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为根本。

2、以尽一切力量扑救初期火灾、控制火势,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目的。

二、组织机构:

1、义务消防队队长:

2、义务消防队副队长:

3、义务消防队分2个消防小组,每组6人。

第一组:疏散组,组长:

第二组:救援组,组长:

三、人员分工:

1、疏散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班级教师、保育员一道,共同负责幼儿的疏散、逃生工作。保健老师张x,负责师生在疏散、逃生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的处理。

2、救援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班级组员一道,共同负责幼儿园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

四、各项要求:

1、疏散组成员必须熟悉本园的消防通道;

2、疏散组成员必须熟练组织好幼儿,一切以本园幼儿的生命安全为重;

3、救援组成员必须熟悉本园防火重点部位;

2、救援组成员能够熟练使用本园灭火器材,清楚各项应急装置的操作;

3、救援组成员必须熟悉本园灭火器材的位置;

4、救援组成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下,参加过至少一次以上的消防应急演习。

五、灭火预案程序:

1、火灾发生时,救援组成员立即召集分工,王志惠负责报警,其余人员抢救物资。首先是关闭电、运用灭火器,其次是关闭煤气,最后是打开水源备水。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 篇2

该火车站出站大厅位于建筑地下一层,为独立防火分区,面积约6 000 m2(见图1)。出站大厅采用机械排烟与自然排烟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其内部疏散设施设置如图2所示。

1 火灾人员疏散预案的制定

针对特定防火分区,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确保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预案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1 疏散预案的初步建立

针对特定防火分区,其火灾人员疏散预案初步建立的基本原则是:在确保火灾人员疏散安全的前提下,应满足业主单位内部管理要求。要确保疏散人员的安全,一方面应针对最不利火灾场景展开详细分析;另一方面应确保安全疏散出口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该出站大厅防火分区包含出站大厅、候车厅和通道三个区域,各区域使用功能不同,所对应的火灾荷载及人员停留模式也不尽相同。针对可能的最不利火灾场景,分别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FDS,得到相应的ASET时间,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当机械排烟系统能够正常启动工作时,四个火灾场景的烟气危险来临时间都大于1 200 s;而当机械排烟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启动时,四个火灾场景的烟气危险来临时间均小于800 s,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中火灾场景1的危险来临时间最短,仅为588 s。

对最不利火灾场景1,结合出站大厅功能布置情况,可供选择的疏散预案为:

方案1:仅考虑4号楼梯和7号楼梯进行疏散;

方案2:在方案1基础上,增加5号楼梯和6号楼梯进行疏散;

方案3:在方案2基础上,再增加6 m左右的有效疏散宽度。

1.2 疏散预案的分析比较

针对最不利场景1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人员疏散荷载情况(高峰、通常情况);(2)机械排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3)不同疏散预案的选择。经分析,共存在12种不同情况,分别运用STEPS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结果如表2、图3所表示。

通过对STEPS软件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方案3中A、B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出口疏散能力很强,经过这两个疏散出口疏散的人员较多,大大减小了整体的疏散时间,但同时A 、B两个出口的开放对其他区域干扰比较大;5#楼梯和6#楼梯的疏散能力与其他楼梯基本相当,即方案2主要是通过增加了疏散楼梯的宽度来减小疏散时间。

1.3 疏散预案的最终确定

根据火灾人员疏散预案确定的基本原则,经分析得出结论:当机械排烟有效启动时,人流正常期实施疏散方案1,人流高峰期实施疏散方案2;当机械排烟未能启动时,实施疏散方案3。具体见表3所示。

1.4 疏散预案的具体实施

在实施通过计算机模拟所确定的理论疏散预案时,采用消防控制室应急广播系统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相结合方式,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的安全、高效、有序疏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着重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人流高峰期与一般期的可操作性判定实现;(2)机械排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判定实现方法;(3)火灾发生位置的确认实现方法;(4)确保人员疏散预案的可操作性。疏散预案落实的程序如图4所示。

2 结 论

以某火车站地下出站大厅防火分区为例,提出了制定科学的疏散预案应当综合考虑的各项因素(安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详细介绍了具体实施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思路。该方法和思路对其他建筑的人员疏散预案制定同样具有借鉴作用。笔者主要针对特定防火分区的疏散预案确定展开研究,后续工作应针对建筑内的各个防火分区逐一分析,并综合各个防火分区的疏散预案,结合初期火灾扑救行动预案,形成针对整个建筑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疏散预案体系。

参考文献

[1]范维澄,王清安,姜冯辉,等.火灾学简明教程[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钟茂华,范维澄,王清安,等.火灾事故时人员避灾策略的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1999,8(2):66-71.

[3]王志刚.地下大型商场火灾时期人员疏散计算机模型[J].火灾科学,2001,10(1):57-62.

[4]刘文利.熊洪.李晓东.地下商业街建筑人员疏散预测[J].火灾科学,1999,8(3):72-79.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 篇3

【关键词】火灾危险性、数字化消防、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83—01

火灾是我国最剧烈、危害我国人民以及社会最持久的灾害之一,我国火灾每年造成的平均损失约200亿人民币,每年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都在千人以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的火灾现象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新型材料的使用让产物和燃烧形式更加复杂;各种电器产品以及新能源使火灾的形式更加隐蔽、多样和复杂;这些火灾现象的复杂以及多样化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理编制消防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种火灾事故,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的重要对策,要根据各种火灾事故的特点,结合人们和火灾斗争的经验以及实际情况,按照最有效的程序制定和处置过程,制定应急方案,提高灭火效率。并且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各种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高科技新技术,克服了原有的形式枯燥、查询困难、可操作性差等缺点。数字化消防应急预案被用在火灾科学的各个领域中,让预案的落实以及制定更加科学规范,通过更加完整的数据模型建立应急预案。

一、数字化消防预案的基本构架

根据消防应急预案的要求以及功能,制定出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建立一个基本的预案框架结构。整个预案包括了基础信息、危险分析以及预测模拟等三大基础部分。

(一)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部分是灭火救援信息与消防安全的信息数据,它主要包括了预案对象的情况,对象的名称、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情况,对象建筑内储存物资的性质以及工艺流程,建筑物内人员疏散口、外部水源以及其他固定或者半固定消防车道,以及急救援力量的分布情况。

(二)危险分析以及预测模拟

危险性分析以及预测模拟都可以通过预案对象的可燃性对其进行辨别,选择几个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做成预案设定火情,结合预案对象的环境条件以及基础信息,对产生火灾后,区域的影响、火灾发展过程以及人员的疏散作出预测和数字模拟。分析出火灾可能带给人们的影响以及危害,分析出危险结果,为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措施提供依据。

(三)应急救援行动和应急决策

应急救援行动和应急决策根据基础信息对危险结果进行分析,以运筹学、控制学以及管理学为基础,用显示表达、输出功能作为主要载体,对其进行指挥应急援救行动,规划出救援力量的工作区域,明确救援力量以及作战方案。

二、火灾应急决策的指挥和危险性分析

(一)火情设定和基本情况

在对火灾的危险性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必须要了解编制对象的基本情况,要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结构、高度、建筑面积质料、建筑使用者、安全疏散通道口等因素,确定火灾场景作为预案的设定火情。在进行火情设定的同时,要通过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火情进行危险源的识辨,针对各种场景进行详细的火情危险分析和制定出应急决策工作。

(二)火灾的危险性分析

在消防应急预案中,对火灾危险性分析的重点在于对影响实际灭火援助力量的协调、具体灭火救援行动的任务以及方案的分析。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人员疏散时间、结构耐火、建筑内部烟气温以及浓度分布等内容。

1、火灾规模

火灾规模参数包括了火区直径、火焰高度、火灾功率等,这些参数是决定消防力量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依据,同时它也是进行其他火灾危险性分析的基础。

2、模拟火灾烟气运动

火灾烟气的模拟是根据火灾功率、火区面积等参数,对整个建筑进行数学建模,使用区域模拟的手段,模拟火灾烟气运动的情况,获得浓度参数空间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可以给出室内烟气分布在火灾全过程中的变化,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建筑内部特定高度、特定区域在关键时间点的浓度分布情况:钢架结构的平面高度、救援力量的安全高度等。关键时间点包括了:疏散通道在平面的安全高度,消防救援力量的到达现场的时刻等。

3、结构耐火

结果耐火作用是对建筑结构在热力耦合条件下的力学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得到建筑物在承重钢架、顶部钢架结构在火灾中的变形情况,给出现塌方的建筑作出整体分析,给出建筑物可能塌方的时间,为保证消防安全救援提供详细、可靠的重要依据。

4、人员的疏散模拟

消防救灾的指导思想是“救人第一”,所以在制定出消防预案的同时,了解在火灾现场人员疏散情况显得尤为重要,人员疏散模拟建筑物房间、疏散出口以及疏散通道的模型,分析人员在火灾时疏散行为模式,通过各种数值分析出不同情况下建筑内部的人员疏散情况,给出包括人员在内的建筑物内部信息,根据结构耐火分析结果以及火灾烟气运动模拟,为所有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出安全疏散方案,和火灾烟气运动类似,为了更加适合应急预案的制定,在人员的疏散模拟中也有关键的时间点:即疏散通道出口在安全高度出现热烟气的时刻,消防力量救援到达现场时刻,疏散结束时刻等。

三、救援行动和应急决策

依据基础信息和预测模拟分析结果,以控制理论、运筹学等为基础,运用GIS的数据处理作为主要载体,对火灾事故进行指挥应急援助和应急决策行动。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根据火情情况设定消防车行车路线,规划出避难区域和救援力量工作区域,制定出行动方案等。

在救援行动以及决策的指导之下,根据数字消防的应急预案,对消防官兵进行日常的灭火训练以及消防疏散演练,让消防的应急预案可以充分的应用和掌握,更加有效的实施应急行动指挥,提高救援行动的成功率。

数字消防应急预案主要为火灾事故处理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平台和依据。它主要服务于突发火灾事件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同时它还是对消防人员演练和培训的重要工具之一。不管是培训演练的工具,还是应急保障的平台,它的核心都是在火灾事故发生地点和火灾发展过程的高校处置。这种数字化消防应急预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于GIS技术为辅助信息系统,它可以有效、至关的帮助指挥人员进行各种事故处理,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救援方案以及应急决策

数字消防应急预案的决策和应急救援方案主要包括了消防救援灭火力量的构成、现场工作区域、作战路线、救援部署以及注意事项等各种内容。在数字消防应急预案中,方案和决策的制定都以火灾危险性分析为依据。

数字消防应急预案的编制,从很大程度上讲都改善了原来组织预案和文本预案缺乏火灾科学模型支持的不足。通过把火灾危险性引入消防编制工作,这会让日常的消防训练在作战实质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在制定消防预案的过程中,火灾危险性的重点应该放在和救援行动相关的内容上,要特别关注时间点的火灾情况,指挥人员使用应急预案系统,在GIS图上合理进行力量部署以及人员疏散,在提高消防人员作战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验证了数字消防应急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茜,基于性能化的数字化消防应急预案编制模式[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4期

幼儿园火灾疏散应急预案 篇4

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园的消防安全、安全疏散等各项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长工作室)。办公室主任设为朱某某同志担任

二、工作原则

按上级要求,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杜绝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监控力度,做好安全疏散演习,确保安全。

三、工作目标

重视安全宣传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全园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火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四、灭火应急处理程序

火情发生后,事故单位责任人迅速组织义务消防人员实施抢险救灾。按下列程序操作:一是断开电源,打开所有的消防应急照明通道,取灭火器,拔出插销,迅速灭火;二是迅速拨打119报警,说明起火地点和起火原因,组织有关人员控制火势蔓延,同时向上级主管报告报告火情。三是紧急疏散人员,并做好抢救火情围困人员,处置危险物品,保护档案,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四是消防人员来到起火地点后,学校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并保护好现场。五是事故单位责任人组织灭火,人员疏散,抢救,现场保护等应急处理工作。同时迅速向上级领导报告,协助公安消防做好事故的调查和报告。

五、工作内容及要求

1、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系统教职工、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校会、班会、课间广播进行专题讲座、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对幼儿进行安全防范及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充分认识火灾预防工作的重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本单位安全。

2、进一步落实安全防火目标责任制,细致到本单位各个部门,每个重要部位都要有专人负责,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知道在安全疏散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3、处在失火现场的`教职工,立即组织力量参与抢救,指派人员及时报警。组织师生疏散。疏散时要注意不要惊慌,有组织的疏散。逃生时要防止火场浓烟呛人,可利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方法,也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4、加强日常监控力度,每天有常规巡视检查,每月有一次重点检查,检查有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并复查,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

5、加强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演习,在演习中进一步完善疏散方案,使安全疏散达到科学、快速、安全的要求,让全体教职工都能熟悉了解灭火疏散应急处理方案和本单位消防安全通道。

火灾疏散的应急预案 篇5

为了保护火灾发生时顾客及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公安部第61号令的精神,特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火灾危险性

(一)火灾荷载大

本场所虽然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但内部仍有不可预计的可燃因素以及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具。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塑料制品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给疏散和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火势蔓延迅速

场所内火灾蔓延迅猛的因素很多,其一,没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隔阻烟火措施。如低层公共部位由于功能和空间结构的需要,常常以轻质材料进行水平分隔,因而形成大面积着火空间。其二,包间的密闭性很强,起火后不易被及时发现。

(三)人员多,流动性大

场所人员多且较为集中,进出频繁,流动性大,对建筑物内的环境、出口和消防设施等情况不熟悉,有时还存在语言障碍等情况,特别是夜间,容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四)用火用电多

场所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难以控制的火源;房间等固定用火部位,液体、气体燃料泄漏或用火不慎,都会引起火灾。检修施工中使用明火和进行电焊、气割等安全措施不落实,易于引起火灾。

(五)扑救难度大

场所处于建筑二层,发生火灾后存在火势蔓延迅速、供水困难、疏散救人和控制火势难等诸多因素,因而扑救难度大。

二、防火措施

(一)本场所、房间的防火措施

1.本场所内禁止拉接临时用电线路,所有线路和电气设备均应由正式电工敷设安装。

2.本场所必须留足通道,并保持通道及进出口畅通无阻。

3.使用蜡烛照明时,必须把蜡烛固定在不燃物制作的基座上,并不得靠近可燃物。

4.本场所内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管道应从室外单独引入不得穿过房间和其它公共活动区域。

5.定期检查易燃气体管道、接头、仪表阀门,防止泄漏;发现泄漏时,首先要关闭阀门,及时通风,严禁明火和启动各种电源开关。

6.房间内的电气机械设备不得过载运行,并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热、受潮、腐蚀、摩擦等损毁。

7.明火作业时,不得单人操作,以防失误引起火灾。

8.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气源,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9.应按有关规范配备相应灭火器材,配备ABC类干粉灭火器外,还应定期检查灭火器材。

(二)电气设备安装维护的防火要求

1.所有电气设备应按国家现行的《电力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验收。

2.配电室设在吧台后部,应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在各机房内,应配足相应灭火器材。

3.增添大容量电气设备时,应经过供电、消防等部门审核同意,禁止私自增设。

4.建筑内应尽量使用铜芯线,线路进入夹层闷顶时,应穿钢管保护,并使用专用接线盒。

5.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所有接地装置,每年要进行两次以上的安全检查,同时要对线路的绝缘进行测试。

6.照明灯具等高温部位不得靠近可燃物。如附近有可燃物时,应加石棉或石棉瓦(板)隔热;大功率灯具的线头,应用耐高温瓷套管保护;潮湿部位的灯具,应用防潮灯。

7.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应急照明、安全疏散照明、防烟排烟设备等用电,应为消防专用电源,采用一、二级负荷供电,其线路应用金属管保护,并敷设在不燃件上。

(三)维护的防火措施

1.维护施工中的动火作业,应报请保卫部门批准,签发动火证,同时必须加强防火措施。清除周围可燃物,备好灭火器,派专人监护等。

2.严禁在防火墙、楼板上任意开孔,若必须开孔时,其缝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封堵严密。如风管穿过防火墙、楼板,应在其穿过处设置阻火闸门。

(四)安全疏散设施

1.本场所顶部设有明显安全出口指示牌和应急照明设施。2.本场所入口处配置有消防专用电梯,通道处设有消防排烟设施。

3.本场所各部位均挂有安全疏散示意平面图。

3.为保证火灾情况下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疏散,严禁占用疏散通道。

三、应急准备

(一)本场所制定的灭火疏散预案,绘制有以疏散抢救人员为中心的灭火作战指挥图和联络图。所有人员均应了解应急预案。

(二)全体工作人员应经常进行消防演练,了解和掌握火灾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以免临时慌乱。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每年组织两次包括旅客在内的消防演习。

(三)在夜间值夜人员应清楚了解本场所火警处置程序、熟悉抢险工具位置。本场所灭火器材;并用醒目标志标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四)本场所备有专用逃生湿毛巾,以备万一之需。

(五)消防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火灾报警和灭火设备的使用,发现故障及时维修、更换,使系统功能始终保持正常运行。

四、疏散安排

本场所内发生火灾时,立即通知火灾指挥中心负责人,下设四个组: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

各组职责:

通讯联络组:拨“119”向消防队报警,同时拨电话: 通知消防控制室火灾险情。通知其它各组人员到位,并前往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场所现有的灭火器材组织灭火。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疏散人员离开火场,安抚恐慌情绪。负责火灾现场的警戒,及时疏散无关人员,保障消防通道畅通人员有序撤离,维护灭火、疏散物资的良好秩序。

安全救护组:做好火灾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拨打“120”抢救伤员。

1、一般情况疏散:(注:考虑到火警的紧急突发事件,电梯安全的不可预测性,先不考虑电梯紧急疏散采用楼梯疏散)

A)一号安全出口:服务部成员排成两列纵队有序疏散,下楼梯时,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B)二号安全出口:管理部成员引导一号安全出口处拥堵人员从二号安全出口有序疏散,下楼梯时,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疏散注意事项:

1.在疏散时,组长、副组长要及时了解疏散人员情况,安定疏散人员的恐慌情绪,组织大家有秩序地安全地撤离;

2.在紧急时刻,希望大家发扬“女士优先,相互帮助”的精神,保障所有人都能安全撤离;

3若疏散时有人晕倒,男生要及时上前搀扶或背起并有秩序地安全带离现场;

4.若疏散时有人受伤,在现场简单处理后,由专人安全带离现场,伤势严重的,要送到医院及时处理。

2、特殊情况疏散:(若是火警、闹事等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一个安全出口,为安全考虑则因放弃,那么就有两个安全出口供其疏散,这样紧急疏散的速度就会放慢,因此在保证电梯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启用电梯作为应急之用)A)安全出口一:服务部成员排成两列纵队有序疏散,下楼梯时,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B)安全出口二:管理部成员排成两列纵队引导一号和三号安全出口处拥堵人员从二号安全出口有序疏散,下楼梯时,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C)升降电梯:确保安全可用时方可使用,老弱妇幼优先法则,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火灾指挥中心负责人: 通讯联络组: 灭火行动组: 疏散引导组: 安全救护组: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火灾应急演练疏散总结 篇6

今天,全体师生进行了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次演练,提升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火灾应急行为习惯。

消防安全是关乎每位师生的生命、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学校稳定发展的大问题。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在突然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有序安全疏散,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我们在11.9消防日来临之际,专门组织这次活动,是学校重视安全的具体体现。在今天的安全疏散演练中,全校师生基本上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和指令,从听到警报声和疏散指令到全部撤出教室办公室,安全有序地疏散到指定地点操场,只用了3分21秒,整个过程没有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基本上达到了疏散演练的要求。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学会了冷静、有序、安全撤离事故现场的相关注意事项,获得了一些安全防范的经验,这对我们今后遇到真实现场的疏散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当然,我们今天进行的只是演练活动,事先,我们进行了部署,并进行了认真地动员和准备,和真实的现场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有的同学对这次疏散演练从思想上不够重视,觉得不是真实的灾难发生,在疏散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不安全的行为,下面看看疏散引导组老师们上传的图片(大屏幕出示相关照片),具体体现为:七八年级个别班级的同学没按要求准备好掩住口鼻的手帕;少数班级疏散过程中速度太快;通过楼梯间时,要求是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但有的班级是两路纵队都从一边通过;七年级极个别班级听到疏散指令后反应太慢,有班级没按疏散要求走预先指定的线路;疏散过程中,少数同学重视不够,有说话交谈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重视,在以后的演练中不能出现。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如果没有平时的有效演练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在真实的灾难面前,我们就会惊慌失措,进而出现安全事故。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绝不仅仅是速度的较量,听从指令,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逃生的技能和疏散现场良好的秩序才是关键,否则必然会导致场面的混乱,不仅伤害他人,也一定会伤害自己。所以遇到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有序安全撤离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我们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要养成首先观察寻找逃生通道的好习惯。最后,祝愿所有的学生能远离伤害,远离灾难,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祝愿所有的老师能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

谢谢大家!

成都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

民用机场航站楼火灾应急疏散研究 篇7

(1)烟气流动危害性。航站楼建筑结构特殊,空间开阔,发生火灾时烟气很容易大面积扩散。火场内烟气粒子的危害性很大,旅客在疏散过程中若吸入大量有毒的烟气会直接影响生命安全。

(2)实验研究困难性。由于大空间建筑火灾的特殊性,很难做实地的实验研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研究是比较好的研究方法。可通过PyroSim软件进行航站楼火灾烟气和人员疏散仿真模拟,以可视化的模拟结果得出航站楼某防火分区火灾场景下烟气流扩散情况、烟气层高度随时间推移下降情况、能见度值和温度值变化情况。

(3)人员疏散分析可靠性。目前,大部分依托火灾情境的人群疏散仿真研究只依据火灾参数理论值对人员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未充分考虑火场环境的实时作用。实际疏散过程中火灾产生的烟气会影响疏散人员的移动和决定。FDS+EVAC能够耦合火灾和人员疏散模拟,进行火场环境实时作用下的人群疏散仿真研究。

1 航站楼某防火分区的基本概况

由于实际航站楼建筑空间巨大,假定航站楼候机厅某一防火分区发生火灾,对烟气的流动状态和人员的疏散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该指廊位于航站楼地面二层,室内空间较高,顶棚为钢网架结构,吊顶高度为13m,吊顶和顶棚之间为设备夹层,区域面积为2 400m2。免税商店和咖啡厅纵向排在一条轴上,还有一个书店和一个服装店。主要可能着火区域是书店或服装店,其火灾荷载较大。候机厅内疏散通道较长,安全出口较少。一旦发生火灾,旅客主要通过开放的登机口和安全疏散口疏散。考虑到机场航站楼这类大空间建筑纵深较长,认为当出现火灾等紧急事件时对远离起火区域的人员不会产生直接生命威胁,在疏散模拟过程中认为疏散至另一候机大厅的旅客是安全的。

2 航站楼火灾烟气仿真模拟

2.1 PyroSim建模

运用FDS的辅助建模工具PyroSim对某航站楼的火灾进行建模分析。对该候机厅防火分区实际模型进行构建,并设置相关探测设备,然后进行模拟分析。模型在计算运行后可以得到有关烟气、温度、能见度和有毒气体浓度等相关参数,并且通过Smokeview可视化的结果演示窗口看到模拟区域的温度、能见度分布及变化情况。

(1)火灾场景几何模型。实际的航站楼建筑结构特殊且火灾发生和燃烧过程也很复杂,由于现有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条件有限,需进行一定的简化。根据该航站楼候机厅指廊的平面布局进行简化建模,如图1所示。

(2)火灾烟气流动数学模型。PyroSim基于低马赫数的大涡模拟方程(LES),通过单个网格的参数变量变化和相互传递推导出物质、能量和动量的迁移方程,计算火灾场景区域的温度、粒子扩散速度、压力以及密度等。

(3)模拟场景参数设定。机场航站楼火灾的发生、发展、扑灭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在航站楼候机厅火灾场景设置中选择合适的火源热释放速率。假定位于防火分区中部的免税商店电路问题引发火灾,然后引燃周围商品,并假定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且消防设施未失效。从起火至充分燃烧,设火源热释放速率和时间的关系为R=αt2。Evans划定不同的火灾类型的α(增长系数)取值范围为0.002 93~0.187 81。依照航站楼候机厅的实际情况,在表1和表2中选择相应的火灾热释放量以及火灾增长系数。

民用机场航站楼作为特殊的大空间建筑,目前并没有完全适用的消防设计规范,需要参照其他消防规范进行研究。在此次仿真模拟中,参照表1选择有喷淋装置的商场来取值,设定最大火源热释放速率为3 MW。候机厅的可燃物主要是座椅、客人随身行李、商店货物、广告牌等。根据免税店中可燃物性质,设定火灾增长类型为快速火,取火灾增长系数α为0.046 89kW/s,根据R=αt2得到达到最大火灾荷载的时间为252.9s。在模型仿真过程中,以最不利的情况设定航站楼的各出口和窗户进行自然通风,不考虑通风机的通风效果对模型的影响,并且设定火灾发生后由于电路系统着火原因,机械排烟系统不能立即起作用。

(4)参数数据收集。火场环境以及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人员疏散会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收集和评估,对人员安全疏散可用时间进行判定。对人员疏散影响较大的参数有:烟气层高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场内能见度、热辐射通量以及烟气毒性等变化情况。PyroSim中相关的方程以及能量交换运算可以分别得到这些参数。在建模过程中设置不同测点和探测装置,监测并收集相关数据。

2.2 火灾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针对设定的火灾场景,用PyroSim软件进行模拟。在多次模拟试验后,根据各参数结果的有效度对网格密度以及模拟时间进行重复修订,最后设定模拟时间为1 200s。重点关注火灾情境下危险状态到来时间ASET的各项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

(1)烟气层高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疏散的危险高度按H=1.6+0.1 Hc(Hc为天栅高度)计算。理论计算的危险高度值为2.9 m。考虑烟气在顺顶棚蔓延之后会沿壁面而下,而人员会向两侧疏散口聚集,烟气会影响人员向出口的疏散行动。不同的安全出口以及疏散路径烟气层高度下降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发现,烟气层高度在约200s后出现明显变化,最低下降至接近5m。鉴于在突发事件情况下旅客容易出现恐慌,并且大部分旅客对疏散路径不熟,烟气层急剧下降会严重影响安全疏散,必须做好安全疏散方案与措施。

(2)热辐射对温度的影响。旅客安全疏散的上部烟气层临界危险温度值为170℃。各监测点和温度切片数据分析发现安全出口以及疏散通道的上部烟气层温度均未超过170℃。随着火灾的蔓延与持续,整个疏散区域温度持续升高,但最高温度均在70℃以下。各疏散出口距火源都有一定距离,烟气蔓延到安全出口附近需要与常温空气对流、热量交换,温度也会降低。所以,各安全出口人员疏散不会受到热辐射威胁。

(3)对流热对温度的影响。旅客安全疏散的下部烟气层临界危险温度值为60℃。经对各温度探测点收集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各安全出口及主要疏散通道区域下层空气温度都没有超过60℃。选取某一出口附近和疏散路径处数据监测结果,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下部空气层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在20~22℃范围内浮动。这是因为航站楼这类大空间建筑顶棚较高,烟气主要在空间顶部聚集。根据火灾烟气热驱动方程可以推断出,火场下层气体的温度主要受上部烟气层热辐射影响。通过温度切片图和探测装置可看出,上部烟气层温度没有超过100℃,对下部空气层的热辐射通量小,所以该空间区域下层空气的温度并不高。可判断旅客所处的活动区域空气温度对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4)能见度值量化分析。航站楼候机厅内的旅客对航站楼的障碍设施和安全疏散出口都不太熟悉,且某些位置距离安全出口较远,选取25m作为判断能否安全疏散的标准。由切片分析结果可以看到,除着火商店,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能见度均在30m左右,未达到危险状态。航站楼候机厅横向和纵向长度与深度都很大,最远疏散距离可达60 m。发生火灾时,一旦视野不开阔,人群容易朝最近出口聚集,可能发生拥挤现象。

3 人员疏散仿真模拟

3.1 人员疏散理论计算与预测

机场航站楼人员疏散的安全判定准则可以参照其他建筑物规范标准,即所需疏散时间(RSET)小于可用疏散时间(ASET),则判定疏散安全。

RSET由探测到火灾的时间talarm、火警通知时间treg、人员反应时间tresp和疏散总行动时间taction(最大步行时间和疏散排队时间总和)组成。

根据航站楼实际情况,可得出以下理论数值:

(1)设置火场的火灾增长类型为快速平方火,其热释放速率达到300kW的时间为80s,talarm=80s。

(2)航站楼采用消防联动广播,并且所有人员都处于正常状态,取treg=60s。

(3)机场人员组织管理系统较完善,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取tresp=30s。

(4)疏散行动时间计算。模拟空间内最远疏散距离为60m。若人员的平均步行速度为1m/s,则最长步行时间应为60s。候机厅人员荷载变化大,特别是在航班延误等突发情况下容易发生旅客大规模滞留问题,会使航站楼人员密度加大。人员荷载设定取最大极限值,即假定该防火分区内所有座椅均坐满旅客,共计240人。参照排队效应计算方法求出该防火分区的疏散排队时间合计为40s,航站楼该区域疏散行动时间taction=60+40=100s,可算出RSET为270s。目前,国际上常用出口(排队)通过时间480s作为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该区域疏散行动时间满足480s原则。

3.2 FDS+EVAC逃生模型

根据设计的该航站楼候机厅防火分区火灾场景,设定疏散人员数为240人。分别设置为男性成年人120人,女性成年人80人,小孩20人,老人20人。FDS+EVAC的疏散部分是随机的,使用随机数产生人员的最初位置和状态属性。talarm设为80s,人员反应时间设定为60s,从着火到旅客开始行动的时间为120s。鉴于成年人相比老人与孩子对火灾反应与采取行动的速度不一样,需设置不同的人员运动准备时间。数值服从均匀分布,且均不超过30s。将通往候机厅其他防火分区的疏散出口也作为安全疏散通道,两个登机廊桥和一个安全出口作为单独的疏散口分布在指廊两侧。

3.3 人员疏散模拟结果分析

各参数及模拟环境设置完毕,单独通过疏散测试后可与火灾模拟平台同步进行耦合仿真模拟。EVAC可以利用可视化软件Smokeview进行全过程动画演示,使用者可以看到任意时刻人员疏散分布。航站楼候机厅指廊防火分区的人员疏散模拟,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疏散区域内不同时间人员疏散情况。听到警报后人员开始聚集,并向出口方向聚拢。疏散中期,人员从不同的疏散口疏散,向候机厅远侧疏散的人员较多。疏散后期,人员已基本离开疏散区域。

FDS+EVAC模拟仿真可以得到每个疏散出口人员的疏散数量,在进行安全评估时可以根据各出口的人流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为类似应急事件提供相应疏散建议。各出口的人员疏散情况,如图5所示。

由各出口疏散情况可以看出,人员主要向候机厅远侧和安全出口处撤离,通过登机廊桥疏散的乘客只占一小部分。应加强机场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发生火灾时在重点区域合理引导人员疏散。通过机场航站楼人员疏散仿真模拟结果得出RSET为300s,大于计算的理论疏散时间。该区域仿真模拟疏散行动时间满足480s原则,判定人员疏散是安全的。但与ASET比较,在火灾模型数据中,200s左右烟气层高度有较大变化,虽未达到临界状态,仍需引起注意,防止人员恐慌引发意外。

4 应急疏散评价和建议

4.1 利用登机口(廊桥)作疏散通道

在该火灾人员疏散模型中,将7个登机口中的两个作为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NFPA 415提出从航站楼候机厅到停机坪必须具备5min的疏散能力要求)。虽然疏散人员数目不是很多,但其大大减少了疏散距离,加快了人员安全疏散的速度。并且在登机口廊桥的尽端侧面设有开放楼梯到达停机坪,为机场航站楼旅客安全疏散提供有力保障。但由于空防原因,在没有飞机停靠时,由登机廊桥通往停机坪的出口都会被关闭和锁住。机场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疏散措施,确保在火灾等应急情况发生时,登机口门禁可以由消防联动控制一起打开。

4.2 加强烟气探测、选择适当排烟方式

通过火灾疏散仿真模拟可以发现,在安全出口以及靠近火源点区域,烟气层高度下降明显且易逼近危险临界点。实地调研发现,航站楼候机厅某些区域夹层高度普遍在2~3m,针对这些特殊位置应提高烟气探测的有效性和快速性。应选择适当的烟气控制方式,达到较好的排烟效果,快速提高该防火分区的能见度,避免拥堵。

4.3 完善机场航站楼应急疏散方案

建议对机场的安全标志和引导措施进行更全面的验证与规划,保证在各种应急状态下旅客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疏散路径。店铺、座椅、伸缩隔离带、栏杆和相应的服务柜台等障碍物都需要合理布置。

参考文献

[1]朱蕾.大型航站楼的消防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11):807-809.

[2]梁君海,李霞,林建辉.基于PyroSim的高速动车火灾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4,28(10):35-37.

[3]刘伟,邢志祥,任芳.大型公共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模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11):813-816.

[4]杨凯,吕淑然,张媛媛.大型车间火灾应急疏散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1):48-51.

[5]徐瞻,石龙.某大型医院人员疏散计算模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7):512-514.

[6]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NFPA 415,Standard on airport terminal buildings fueling ramp drainage and loading walkways[S].

[8]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9]李华,王刘兵.大型商业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2(10):1100-1102.

疏散应急预案 篇8

通讯联络组:

一、组织机构总指挥:灭火行动组:

职责:有效利用消防设施负责现场初起火灾的扑救工

职责:通知主要领导和各组人员,了解各区域火势和人员疏散情况,传达灭火和疏散指令并及时和消防机构进行沟通,反馈火场信息。

疏散引导组:

职责:利用照明灯具、防毒面具等设施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并维持现场秩序及做好警戒工作。

安全防护救护组:

职责:携带急救设施在生命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负责火场人员与物资的抢救。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一)接警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判断火势情况后,组织火灾扑救,立刻报告消防控制中心,启动《消防控制室119火警电话。管理及应急程序》,报告保安部经理,报119火警电话:

(二)严格按照下列程序拨打

1、拿起话筒拨“119”号键,直至听对方回话。

2、准确讲清起火单位名称、所在位置。

3、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大小、火场面积。

4、讲清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

(三)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将消防设施转入自动状态,联动控制相关消防设备,远程启动消防水泵开始供水,并迅速切断火灾区域非电源,远程启动排风机进行排烟。

(四)现场总指挥人按照人员分工,确定各行动组,做好组织救人和火灾扑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三、扑救初起火灾和应急疏散的程序和措施第一灭火力量:

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后应立即呼叫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往失火地点,在1分钟内组成第一灭火力量。

(一)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控室值班人员;

(二)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等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三)消控室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后,有消防控制室的应立即启动火灾警报或应急广播,向各区域人员通报火灾信息,引导大家有序疏散。单位疏散引导人员负责通过呼喊等方式通报火情,告知各楼层顾客及时疏散。

(四)第二灭火力量到场后,迅速组成灭火、抢救、疏散和警戒等工作组,其中灭火组负责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备进行灭火;抢救组负责携带抢险工具抢救周围受伤人员以及贵重物资;疏散组负责疏导顾客,引导被困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警戒组负责赶赴各个安全出口处,开展现场警戒工作,设置隔离区,维护现场秩序。

四、事后处置程序

(一)火灾后,在火灾区域设立警戒区,保护好火灾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查明原因。

(二)距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近的员工立即组织顾客向安全地点疏散;

(三)距排烟开启装置近的员工就近打开排烟设施。

第二灭火力量:

消控室值班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相应处置程序,确认火警后,迅速通知本单位专兼职消防队员向起火部位集结,并报告单位值班领导,在量。

(一)消控室值班人员在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单位第

二灭火力量到场处置,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及时启动相关建筑消防设施。

3分钟内组成第二灭火力

(二)在确定火灾扑灭,各项事已经妥当、安全后,相关人员还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消防安全管理员清点人员,了解人员安全状况;

2、工程人员还须检查电力设备的受损情况,检查能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恢复供电;

3、清卫人员在经得消防机构同意后由上级指派下帮助清理火灾后的现场;

4、安保人员清点各种消防器材,并作好记录。

预防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9

一、演练目的

通过防火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安全疏散的有关知识和技巧、逃生技能,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在出现紧急情况下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

2017年11月7日上午10:00

三、参与人员: 全体师生

四、演练步骤

1.演练前由张立升校长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向学生强调有关安全知识,宣传疏散时要注意的问题,应急自救办法等。2.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组长宣布演练开始。

(1)后勤人员点燃烟幕弹,并向组长报告模拟火灾位置。(2)通过广播通知师生。

(3)各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学生沿安全通道、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疏散到篮球场前集合。

(4)各班主任清点师生人数向副组长报告,汇总后向组长报告学生人数。(5)年级组长安排人员检查有无学生未撤离。3.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组长讲评演练情况。

4.指导学生练习使用灭火器材。

五、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中应遵守既定之疏散顺序,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得擅自冲撞。2.演练中应集中注意力,不打闹、嬉戏、推挤,严防伤害。

3.请各班主任做好疏散动员及安全教育工作,在演练时,学生要及时寻找水源和毛巾等物品,沾湿后捂嘴,尽力弯腰,右侧成队有序疏散。

富王小学

上一篇:市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下一篇:鞭策自己的英文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