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 篇1

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陈少帅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构成原电池的原理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经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思维碰撞的乐趣。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方程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阅读教材70页,解答电化学定义及电化学研究的内容,使学生在整体上了解本章知识点。

【播放视频】以塑料杯、铁钉、铜丝、白醋、二极管等生活中常见基本器材所做的有关原电池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二极管发光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展示问题】

1、什么是原电池?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3、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流向如何判断?

4、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将原电池内容进行细分,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研究,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本71-72页,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是学生对于整体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方便之后的学习)【提问】什么是原电池

【学生回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追问】那么构成原电池需要什么条件呢?接下来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了解。【实验探究一】

【结论】前一个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后一个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并通过讨论,进一步确定,活泼性较强的做负极,而活泼性较弱的做正极。【实验探究二】

【结论】前一个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后一个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二:电极必须插进电解质溶液中。【实验探究三】

【结论】前一个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后一个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三:必须要形成闭合回路。

【追问】通过以上实验,了解了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但是最根本的条件并没有探究到。提问: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生回答】是由于电子的定向移动所以产生了电流

【追问】电子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在化学学习中哪种化学反应能使电子定向移动? 【学生回答】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由以上提问,可得出构成原电池的第四个条件: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对构成原电池的四种条件记忆两分钟,之后进行提问。【提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具有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2、具有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4、具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提问】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子的流向。(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之后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负极:较活泼金属,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讲述】刚才讲解了有关原电池的定义、构成条件、各电极的反应,需要将这些知识点形成网络,方便记忆与理解。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对基本的定义和专用名词进行记忆。【练习】判断装置是否能形成原电池?

【回答】ABEO可以形成原电池;CDFMN不能构成原电池。

【追问】CDFMN为什么不能构成原电池,各自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进一步复习巩固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

【结尾】展示原电池在以后学习中的应用,是学生对原电池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播放一段由橙子制造原电池的实验视频,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学会用身边简单的生活原料来进行有趣的化学实验,学以致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果。【板书】

电化学——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构成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

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 篇2

笔者以《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为例.

[课堂实录]

第一步:激趣引题

[教师引入]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应用到的各种各样的电源,大家平常只是用到这些电池,有没有想过这些电池是怎么工作的?如果在某些极端条件下怎样自己制造电池?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探究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生实验1]如图1,将石墨棒插入到稀H2SO4中,现象:石墨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学生实验2]如图2,学生看到石墨表面有气泡都表现得非常惊奇,在这就构成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提出问题]为什么图2中石墨表面会有气泡产生?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此时,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猜想:Zn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到达石墨表面,然后H+在石墨表面得到电子变成了H2.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会发现有不少学生认为Zn失去的电子通过稀H2SO4到达石墨表面,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并指正.

[教师解释]我们知道导电的机理有两种:一为金属或石墨中自由移动的e-,二为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e-和离子是不同的粒子,反过来也就是说,电子只能通过金属导体或石墨,离子只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教师引导]如何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或者说验证导线中存在定向移动的电子?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一个方案:在导线上接入电流表,如果电流表指针偏转,则猜想正确,若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则猜想不正确.

[学生实验3]如图3,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则说明猜想正确,即Zn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到达石墨表面,然后H+在石墨表面得到电子变成了H2.自己的猜想得到实验的验证,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教师总结]这就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果将电流表换成用电器,则可用外界提供电能.

[演示实验]将图3中的电流表换成闹钟,可以看到闹钟的指针在轻轻摆动,如果用两个串联的原电池,可以看到闹钟指针会走动.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这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惊喜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讲解]所以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图2、图3的C-H2SO4-Zn原电池中,电子由锌流出,经过导线流入石墨,所以Zn作负极,石墨作正极.电极反应式:

(-)Zn-2e-=Zn2+

(+)2H++2e-=H2↑

总反应式:Zn+2H+=Zn2++H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8个学生为一组,比比看哪组能设计出原电池使灯泡发亮?

(一是为了检验之前运用探究获得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解决相关的问题,二是引入了竞争机制,所以该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学生实验]如图4、5、6,指出这些原电池的正负极、现象,并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教师总结](1)现象的描述包括:正极、负极、电流表及电解质溶液的现象;(2)得出规律:①负极材料失电子;②正极材料不反应,只导电;③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在正极表面得电子.

图4、5、6中都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正极表面得电子,为了让学生了解还有一些类型的原电池是O2在正极表面得电子,特设计了图7的原电池让学生完成.

[学生实验]如图7,现象:电流表指针有偏转;锌片逐渐溶解;往溶液中滴加酚酞,可以看到石墨附近的溶液变红;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学生书写电极反应式]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导深入探究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采取了实验探究法探究了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的原理,并通过探究得来的知识自己设计了能使灯泡发亮的电池,我相信,如果遇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用到电能,大家一定会想起我们今天的化学课.

选修教材4中《原电池》教学设计 篇3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写出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

(4)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盐桥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对化学物质及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3)能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体验探究带来的快乐。

(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强化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式。

2.教学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三、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在必修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2个问题。

1.什么叫原电池?

2.铜锌原电池的电极是如何确定的?写出两极的电极反

应式。

学生活动:

1.一个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2.三个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电极反应式。

设计意图:

1.从学生具备的知识入手,为要学的新知识铺路。

2.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点评或引出新知识。

教师活动:

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吗?我们前面学习了反应热的有关知识,请说明锌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属于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而设计成原电池后,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所选自发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为下一步学生设计原电池实验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实验,研究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生活动:略。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实施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做补充实验1。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强调实验观察的有序性,以免遗漏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锌片__________,表面产生了一层__________色固体物质,溶液颜色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师活动:上述反应中,化学能直接转化成了热能释放出来。能否将该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如果可以,如何实现?

学生活动:分析实验现象:反应发生在锌片和溶液的界面上,锌原子直接把电子传给了铜离子,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了热能。

思考讨论: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就是原电池,只要将反应Zn+CuSO4=ZnSO4+Cu设计成原电池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出本课学习的中心问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根据讨论思路和化学必修课程中学过的有关原电池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补充实验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完成补充实验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为:

1.电流表指针__________。

2.锌片_________,其表面出现一层_________色固体物质。

3.溶液颜色__________。

4.铜片上也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5.溶液温度升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实验中的第2和第5个现象为后面内容埋下伏笔。

教师活动:

1.你认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2.请你通过实验确定下列装置能否产生电流?是否是原电池?

(1)把补充实验2中的铜片换成铁片。

(2)把补充实验2中的硫酸铜溶液换成氯化钠溶液。

(3)教材实验4-1,并测实验前后溶液温度,观察锌片上是否有红色固体析出。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补充实验2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修正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一问题的认识。

比较实验4-1的与补充实验2的现象,了解盐桥的作用。

提出新问题:原电池中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这一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教师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内电路”“外电路”“半电池”“盐桥”等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在讨论中学习、理解新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几个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要构成原电池,必须要形成闭合回路”的理解。

教师活动:介绍补充实验2和实验4-1两种原电池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聆听、理解、记录。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师活动:课堂总结。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

4.电极反应式。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学生记录作业,收拾实验用品。

设计意图:通过收拾实验用品和实验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总结全课后结束教学。

原电池教学案例 篇4

一、教学背景

1,学生: 中学

2,学科:化学 3,课时:1 4,准备实验材料: 桔子 锌片

铜片 电线 小灯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原电池形成的原理及原电池的定义。

2、能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3、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运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对原电池原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四、探究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五、教学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实验教学,合作探究,分析讨论,总结归纳。

六、探究过程

【引入】电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电池?(学生踊跃回答)电池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谁发明的吗?告诉大家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于1799年发明的,又称伏打电池,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原电池

【提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展示】西红柿电池。(观看趣味实验,激发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欲望。)

【转引】下面我们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探究】介绍实验桌上的物品,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1:把一块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测量溶液的温度,分析能量变化情况

实验2:把一块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3: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起来插入稀硫酸的烧杯里。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回答】

1、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铜片上有气泡

【教师设疑】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铜片上的气体是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学生激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有:

1、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

2、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3、锌片有什么变化?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结果: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氢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转变为氢气

【引导】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回答】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 【实验验证】在连接锌片和铜片的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学生回答】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证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追问】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生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师生小结】

原电池的定义:我们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电子流出,较活泼,(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较不活泼,(铜片):2H++2e-=H2↑(还原反应)【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认为构成原电池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实验验证】用下列实验用品: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稀硫酸、电流表、导线、碳棒、烧杯分析验证下列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

【思考】若把B装置中的一个铜片分别换成铁片和碳棒后,能构成原电池吗?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首先,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次,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教师强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给与补充

【思考与交流】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一样吗?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1负极(Zn)Zn→Zn2++2e-

正极(Cu)2H++2e-→ H2↑ 总式 Zn +2H+ = Zn2+

+

H2 ↑

2、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还原反应)

3、原电池形成的条件:⑴两个电极,能导电。(强调:不一定是金属电极)⑵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态的电解质,能提供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电。(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⑶形成闭合的回路

八、课堂练习

1、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A 镁

B 石墨

C 铝

D 铅

2、X、Y、Z都是金属,把X投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

析出,X 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3、电工操作规程中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中含有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

用前,用塑料袋和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热敷袋产生热量的来源是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加入NaCl的作用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容量较大,主要解决原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难点,通过干电池,水果电池,铜锌原电池,逐步过渡到原理的分析,形成认识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原理的掌握是可以的,在难点的突破上,注重技巧的指导,结合训练,归纳,总结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为研究新型电池做充分的理论准备。

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应包括:虚心好学、肯于吃苦、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勤俭朴素、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不是看他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道德认识水平,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履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的实际行动。而目前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到的问题:其一是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悖反。这显示出他们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其二是道德意志难敌眼前利益的诱撼。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很多时候是难以舍弃或拒绝跟前利益的诱惑的。成人如此,何况中学生?对当代中学生而言,什么是眼前利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学业成绩及由此带来的其他成功与辉煌,二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诱因,三是看起来可以无尽挥霉的青春生命。其三是价值与尊严的重新定位。曾几何时,一个热爱劳动、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而如今这些都远远不够了,它们甚至退居极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挤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这才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社会正是以此来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的得失、学生本人的优劣的。那么在学生心灵的天平上,传统道德规范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观与尊严感无疑已被重新定位了。

作为课任教师怎样在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呢。我认为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都隐藏着品德教育。学生准时上课的问题:预备铃声响准时进班、正式铃声响准时到达体育场或专用教室等,而我们的经常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了。学生之间彼此尊重问题:学生有没有倾听同学的发言、是否对同学的错误回答进行取笑、是否给同学起侮辱性或歧视性的绰号等,面队这些我们老师又是怎样面对的。同学之间合作问题:学生之间是否回产生不正常的嫉妒、遇到问题是否有互相交流探讨的习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是否会主动帮助困难学生(学习上、品德上、经济上等)等,我们的老师又是怎样去引导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学生是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晨读、活动)、课前2分钟是否有固定的习惯、是否能及时订正作业、教师是否能及时讲评面批作业等,我们的教师又是怎么去规范这些的。同时利用不同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德育渗透。对于化学学科,可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因为任何一个化学反映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意志决定的,通过质量守衡定律等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观,同时,根据学习内容还可以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

其实,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直接或见解地渗透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从最基本的品德教育做起,再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为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承担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

三公开活动反思

三公开以来我听取了本学科的前辈及其他学科教学人员的公开课。感触颇多,收获更是多多。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而在自己参加公开课的过程中更是收获多多。同事前辈们帮助我进行案例的详细分析。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师傅们帮助我设计了生动的教学过程。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用来灭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知道钠是怎样的一种物

质。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

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 篇5

苏教版高一年级原电池的教学设计

杭州市萧山六中 邱新德 311261 chisasa@163.com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 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理论依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化都是由能量驱使的”,能量从高到低是自发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原电池中所发生的变化。

设计特色:创设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原电池中的电子流向、电极及其反应、溶液中的离子移动等变化过程。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于电化学来讲,学生的认知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加上目前多数学校都是以讲题为主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分析能力明显不足,理解能力也亟待加强,因此,本节内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理解得都不好很普遍。

2.本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电池中电能的能量来源,为什么正极上只发生还原反

第1页,共7页 应、负极上只发生氧化反应,或者把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弄错。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2.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能初步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向分析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电池方方面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能量来源、电极及电极反应。

教学难点:许多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原电池的装置上,忽视了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变化及电极反应。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运用参照水电站的能量转换的方式、结合能量守恒原理,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来源,通过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分析不同电极上所发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七、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图片收集、课件制作 2.教学用具:Zn、Cu、稀H2SO4溶液、电流计

八、教学过程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一般应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不要采用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

电已经成为生产中无法缺少的能源,就连生活中也无法离开电。曾经有一个

第2页,共7页 冰箱企业为了说明冰箱省电,在广告中说他们的冰箱一天只需一只5号电池。你会相信吗?

一只5号电池中到底会含有多少“电量”呢?学完了这节课之后再作回答。

(一)原电池

1.让学生感触化学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学生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入锌粒,再加入5mL稀硫酸。一分钟后,触摸试管外壁。

让学生感觉试管已经有些烫手,证明反应可以放出较多的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展示三峡大坝图片,并同时引用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激发学生想象力。高峡是指水位很高,此时水的势能很大。

图1 三峡大坝电脑效果图

三峡大坝将水能变成了电能!这就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例子,大坝并没有产生新的能量,而是将大坝里的水具有的一部分能量通过相应的装置-整.....套发电装置,转变成了电能。

3.三峡大坝将水的能量转变成电能,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能量也能转变成电能吗?燃烧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中和反应也可以放热,这些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怎样才能转变成电能呢?

4.有了象三峡电站这样的大型电站,我国还拥有许多的电站,那为什么需

第3页,共7页 要电池?哪些地方需要电池呢?

在许多用电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手机、助听器以及许多特定的地方,电池可以提供普通电源无法提供的电能。这里就是要让学生对电池能“提供能量”树立牢固的印象。

5.听MP3的时候,电池里的“电”会很快被用完了,这是为什么呢?

电池就是通过物质发生化学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而电池的体积就那么一点点大,里面的物质总是很有限的,当电池中的用来提供能量的物质消耗完了的时候,反应也就停止了,没有了能量,电池也就没“电”了。

通过对电池是一个有限的能量源的确认,让学生明确电池的能量来源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

6.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装置?

[学生实验]电流计中指针偏转,说明已经有了电流。

只需要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放进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就可以构成原电池了。原来装置还很简单。

7.在这个装置中,反应放出的能量为什么会转变成电能? 结合前面的图片,了解水电站的工作简单原理: A.具有较高的能量的水(筑坝)B.能量以一定的方式转换(水高速流下带动发电机)对照右图来看这个可以产生电流的装置:

(1)金属锌中的电子能量比铜的电子的能量高,所以锌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冲向”铜。就像像坝上的水沿管道冲向坝下。但是只是能量高是不够的。坝上的水流到坝下并不能发电。

流向铜片的电子如果还在铜片中,那么后面的电子

124稀H2SO43

图2 铜、锌电池 就不会源源不断地流过来。这样,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

的。

(2)流向铜片的电子的能量其实就像坝上的水,与流到坝下的水能量是一样的。因此铜片上的电子能量与锌片上的电子一样,可以与溶液中的H+结合,形成了H2:

第4页,共7页 2H+ +2e- =H2 氢气从铜片表面逸出。

(3)溶液中H+的可以不断结合由锌片“流”过来的电子,这样,锌的电子也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铜。因此,导线中也就形成了电流。这样,电子就完成了图二中从①到②的定向移动,在两个电极间的导线中产生电流。

Zn -2e- = Zn2+

(4)溶液中的H+不断向铜片移动,锌片上的锌原子失去了电子,变成了Zn2+进入了溶液中,填补H+被消耗形成的电荷“空缺”。溶液中由于Zn2+和H+的定向移动,也就形成了电流。阳离子完成了图二中从③到④的定向移动,在溶液中产...生了电流。

(5)整个电路就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电流(在电路中,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离子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

8.电池的电极与氧化、还原反应:导电接力-导线中是电子导电,溶液中是离子导电。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导电方式,必然在电极上出现电子“流入”与“流出”,从而一定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出现。

电源的电极在物理学上有明确的规定:电流流出的极为正极,电流流入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极为正极。

导线中的导电是由电子完成的,溶液中的导电是由离子完成的。导线中的电子是无法直接从电极进入溶液中完成导电任务的,溶液的离子也是无法进入电极的,那么,外电路导线的电子导电与溶液中的离子导电要进行“转变”。这样,就会有一个在正极上电子接收的过程,也同时有一个在负极上电子给出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的转移过程,必然会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电极是转变导电方式的场所,当然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

在上述装置中,铜片上的“外来”电子必须 “传递”给溶液的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在铜片上(正极)就一定发生还原反应。同样,锌把电子给到外电路,锌原子失去电子,因此,在锌片上(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总 反 应: 2H+ + Zn = H2↑ + Zn2+ 负极反应: Zn - 2e- =

Zn2+

正极反应: 2H+ + 2e- = H2 ↑

如果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就不会有电子的转移;没有电子转移,就没有电流的产生。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并不是所有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作为电池的能量来源,而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转移,才能满足电池中的由电子导电到离子导电的转变。

第5页,共7页

9.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能不能把氢气与氧气进行的反应置于原电池的装置中进行,得到电流?

一只电池的电量可以让一个大冰箱正常运转一天吗?当然是不能!但从价格上看:一只普通的电池只需0.3元,而一个节能冰箱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电费也约为0.3元,但是冰箱广告中故意使用了含糊不清的语言,这是不生产道德的。

中和反应虽然也能放出能量,但是由于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所以不能在原电池的装置中直接转换成电能,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

10.还需要解释的一个现象

在原电池反应过程中,锌片上的气泡比铜片上还多,可是在课本上,却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一、锌片上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有阻力,锌片上的电子可以直接与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氢气,所以流向铜片的电子只占一总分。

二、但是,锌片直接与H+反应并不产生氢气,所以“锌片上产生气泡”这一现象与原电池无关,所以本中并没有将其表现出来。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原电池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2.三峡大坝将水的能量转变成电能

3.电池的能量来源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4.原电池装置

5.水电站的工作简单原理: A.具有较高的能量的水(筑坝)B.能量以一定的方式转换(水高速流下带动发电机)6.电池的电极与氧化、还原反应:导电接力-导线中是电子导电,溶液中是离子导电。

总 反 应: 2H+ + Zn = H2↑ + Zn2+ 负极反应: Zn - 2e- =

Zn2+

第6页,共7页 正极反应: 2H+ + 2e- = H2 ↑

十、作业设计

水果电池功率竞赛:自己找水果

【问题研讨】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原电池的教学难度相当大,学生要掌握好很困难。

这个设计经过了我多年探索,得到了这个案例,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具体列出本课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格式举例如下: 著作类

参考文献:

[1].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刘淑珍.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蔡少华,黄坤耀,张玉容.元素无机化学.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3].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高二化学上).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5].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 篇6

一、设计相关画面,创设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建构而实现。理想的环境应当包括情景、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其中情景的创设对于知识的建构是很重要的,现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出现,更有利于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用字幕显示的同时,设计一个典型的原电池装置,例如,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插入Zn片与Cu片,然后接到电流计上。在装置下面写出离子方程式:

Zn+2H=Zn+H2↑

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背景,可以添加有趣并且符合化学特点的标志,使学习情景中信息更加丰富,以便为知识的意义建构做好准备。这适合于学生课前的一小段时间。

二、放映动画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根据化学史料,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化学故事,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事导入法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本节课的导入,可以根据《格林太太的假牙》这个故事,利用Flash(或者Photoshop)编制成动画。故事是这样的:“在伦敦的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根据这个内容,编成动画故事,格林太太到处求医寻药,非常焦急,却得不到医治,最后是一位化学家解除了她的痛苦。因为是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当然可以加上故事气氛的渲染,同时,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编配合适的音乐。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急切探究知识的欲望。

三、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本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在课前组织学生商讨本节课的目标,学生不可能是全班同学,力求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当然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最后统一本节课的目标。因此,在新知识学习前,将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是很必要的,尽量使不同的学生根据这个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owerpoint制作):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培养正向思维的同时,注意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的。

德育目标: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情感目标:培养自己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合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投影演示实验,增强观察效果

学生在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之前,用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明确原电池的定义。利用西红柿、铁钉、铜钥匙组成的装置,用导线接到电流计上,然后,将这一装置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当然,这个实验也可以直接演示给学生,现在一般来说,班容量都比较大,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观察清楚,这个时候,用投影仪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五、展示实验内容,指导学生活动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其重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为了使学生掌握重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新知识。另外,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性,我们也应该特别重视实验教学。这里的两个实验均可以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能够为理解原电池的原理,掌握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而且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

2+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投影如下(Powerpoint制作):

实验一:

1.实验内容:Zn片与Cu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Zn片______________,Cu片______________,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2.实验内容:Zn片与Cu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相连。实验现象:Cu片______________,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

3.实验内容:Zn片与Cu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相连,接到电流计上。实验现象: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______,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实验二:

1.Zn片与Cu片分别插入不同的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相连,接到电流计上。指针(偏转、不偏转)______________。

2.两块Zn片插入一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相连,接到电流计上。指针______________。

3.将碳棒与Zn片插入一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相连,接到电流计上。指针______________。

4.将Cu片Zn片插入同一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相连,接到电流计上。指针______________。

六、演示原理动画,突破知识难点

微观的知识不能直接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用Flash做成的动画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以上的分组实验,学生对原电池的原〖CM(20〗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用动画的形式给以演示会有助于突破难点。动画可以这样设计:标题是铜

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盛有稀硫酸的玻璃槽中,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接到电流计上,并且设置一个能开、关的电键,溶液中不能观察到的离子,也以形象、可见的小球形式展现给大家。电键断开,锌片溶解,并且此处有气泡产生。电键闭合,锌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冒出,并且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产生。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动画,看到锌片溶解成为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以氢气泡的形式冒出,当电键闭合的时候,可以看到电子的定向移动。

七、投影板书内容,强化知识重点

本节课的板书内容,也体现了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学习过程接近尾声的时候,非常有再现的必要,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投影板书内容(Powerpoint制作):

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一、电池的工作原理

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负极正极锌片:Zn-2e=Zn+

-+

2+

(氧化反应)

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2+总反应式:Zn+2H=Zn

二、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H2↑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1)一种金属与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2)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2.两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八、演示卫星发射,拓展学生视野

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 篇7

苏教版必修2《构成原电池条件》属于化学理论范畴,学生已经具备氧化还原反应、能量间转化、离子反应等相关理论知识。

2. 教学目标

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理解构成原电池条件。

3. 教学重难点:构成原电池条件

4. 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原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渡设疑】手机作为现代生活必需品,外出时没电,可请“充电宝”帮忙。你们是否有冲动:DIY组装“充电宝”为手机充电?

【看一看】看视频:2380片橙子为i Phone4S手机充电,是真的吗?

【断一断】依据视频信息,用铁钉、铜线、橙子、导线、电流计等材料,组装装置(图1),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猜一猜】根据组装装置,猜测构成原电池条件有哪些?

【过渡引导】猜测结论是否正确?怎样检验?(学生齐声答:实验)

【做一做】用生活中的物品替代图1装置中的器材,依据同组内观察、研究、分析,说出组内构成原电池条件。

第一组现有材料:筷子、铁钉、铅笔;装置变化:把铜线换成筷子;把铜线换成铁钉;把铜线换成铅笔……

第二组现有材料:色拉油、糖水、醋;装置变化:把橙子换成色拉油;把橙子换成糖水;把橙子换成醋……

第三组现有材料:小刀、醋;装置变化:把铁钉或铜线从橙子中取出,再放回;把插有铁钉和铜线的橙子从中间切开,再合起;把铁钉、铜线分别置于两等份醋中,再将铁钉、铜线同时放入其中一份中……

【学生分析】

结论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构成原电池。

疑问:铁钉与铁钉是活泼性相同的电极材料;铁钉与铅笔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但石墨是非金属材料。这两种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都偏转,都构成原电池。为什么?教师点拨后学生如梦初醒。

结论2: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

疑问:糖主要成分是蔗糖,糖水能作为电解质溶液?但指针微弱偏转,构成原电池。为什么?随后检测水的导电性,发现导电性强弱基本与糖水相同。

结论3:形成闭合回路构成原电池。

疑问:无。

【悟一悟】教师用学生探究出的构成条件,组装铅笔、铜线和橙子装置(图2),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实验现象】指针未偏转,未构成原电池。疑问:装置中铅笔、铜线符合“电极材料”要求,橙子符合“电解质溶液”要求,电路符合“闭合回路”要求,怎么不能构成原电池?难道还有其他要求?教师引导:电路中顺利提供电子、接受电子,才形成电流,铜与橙子中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试一试】运用所学知识,利用生活物品,完成目标:DIY组装“充电宝”为手机充电。

5. 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以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为线索,以课堂自主实验探究为路径,最终以解决实际问题来结尾,可谓紧扣主题、环环相扣、首尾呼应。通过看视频,从中获取实验探究的基本信息。学生用现有材料,自行组装装置,判断是否构成原电池。依据现实版原电池装置,猜测构成原电池条件。然后,用生活中常用物品,同伴之间自主做原电池,教师特意设置相同铁钉、铅笔、糖水等意外状况,加深对构成条件的理解。教师依据已探究的构成条件,随即组装“特殊原电池”,让学生悟出其隐藏条件。最后,运用所学原理试着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知识。

通过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锻炼了思维分析能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摘要:“学习生活中化学,让化学回归生活”。本文以探究构成原电池条件为例进行创新设计,教师基于学生学情,努力开发教学资源,以求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关注学生主体参与,给教学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一轮原电池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少教多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

【分类号】G633.3

一、什么是“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是一个理念,一种策略,一种思想,不是模式。但是“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更高质量、更高技术含量的少教,是给学生开发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这样的空间中掌握更开放、更自主、更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解决好教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学生最需要解决的东西,这是最根本的。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产生最大的效益问题。下面以《原电池》教学为例展现化学教学中的少教多学

二、少教多学在《原电池》教学中的体现

原电池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采用创新实验引课:西红柿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出美妙音乐,创设新奇刺激的前置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调动学生兴趣和探究热情。为什麽西红柿电池能产生电流?鼓励学生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学会发现并作出相关链接.下面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1、将锌片、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观察现象,现象:铜片、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锌片上有气泡冒出。实验2、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有气泡冒出,为什么这样铜片表面能产生此气泡呢?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设置问题,引导分组讨论、思考汇报。A、是哪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B、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师生分析得出:从反应后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铜没有参加反应。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规律和实验现象(气味)等说明产生的是氢气。提出猜想:可能锌表面的电子流到了铜片上被溶液中的H+ 得到产生了H2。分组实验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 (注意观察铜片表面和电流表的指针)学生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产生啦”。整个过程都是学生通过实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小组探究最后得出结论。

提问:这一装置从能量角度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变的?由学生给出原电池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概念: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

该做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同时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叉反馈来强化,矫正,丰富个体的探究结果,有利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也使学生的探究策略和方法得到提高,才能、智慧和判断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让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原电池的原理。

(三)、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引发新问题,①衍生新问题: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②引导学生从电子流动方向提出猜想。③实验验证:用电流表接入已知正负极的干电池,根据指针偏转的方向,验证未知正负极的原电池的电极,从而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④原电池正负极的判别: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1、从实验现象可判别正负极。 2、电子的流出极是负极。 3、失电子极是负极。4、发生氧化反应的极是负极。 5、通常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科学探究,认真观察、归纳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体验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将探究性学习确定为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基于以上原因,我大胆处理教材,将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这一讲授性知识变为实验探究性学习。

(四)、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讨论交流、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实验仪器和药品】:锌片、铜片、铁片、碳棒、电流表、导线、烧杯、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搭建台阶: 1、原电池有哪几部分组成? 2、怎样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提出方案,改变影响实验的一个因子实验探究,在分组给定实验器材的前提下,实验探究。结果得出:形成原电池要有:①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 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从原电池的定义提出问题: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应满足什么条件?得出:④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五)、学以致用

【巩固概念】影像:格林太太诉说病情---一次车祸后在黄金假牙旁装了颗不锈钢的假牙。但那次车祸以后,格林太太就老是头疼。四处求医就是治不好。后來,一位化学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请问这病因是什么?请你开个药方。以加深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认识。

“少教多学”,它意味着老师的教要教在点子上,要教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也就是教在学生难理解的层面,教的知识要做到精确、好懂、有用。从教的时机选择来看,老师应该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只是在学生最困惑、最需要的时候,给学生以点拨和帮助,使“少教多学”真正融入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十八大三中全会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题库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勾股定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