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应用画圆的方法制作一些美丽的圆形图案。在欣赏和制作图案的过程中,学生们能真切感受到圆形图案的美,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用圆规画圆与美术课上徒手画圆的不同之处,用圆规画圆需要用数学知识构建不同大小的圆之间的依存关系,除了形状美,还包含了一种逻辑的美。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一是欣赏美丽的图案,师生一起画出美丽的图案;二是独立画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三是设计创新的图案,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教法上采用学生独立作画,合作探究,教师尽可能参与其中。
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也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的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接着安排的是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在画圆内容之后安排了直径与半径及其关系的教学, 最后安排了两个讨论题:1.圆的大小、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2.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这样编排, 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 学生独立探索的空间不够, 而与此同时, 学生对于圆所蕴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 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 通过拓展空间, 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在认识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 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 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 又借助媒体, 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 充分放大圆所蕴涵的文化特性, 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因此确定课题为“走进圆的世界”。意为学生自己通过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发现圆的特征, 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圆, 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接触了, 可以说学生对它并不陌生。“走进圆的世界”是学生真正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教会他们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体会有关圆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对圆的学习的兴趣, 是这节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 这节课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圆的大小的确定、圆的基本特征等, 与后面要学习的“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掌握圆的一些基本特性, 是本课的首要任务。几何图形的作法对小学生来说相对具有一定的困难。以前, 我们学习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 用直尺、三角板就可以画成, 而圆是曲线图形, 其作法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 画圆特别是画指定大小的圆,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认识圆, 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知道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位置由圆心决定。理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3) 使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与探究等数学活动经历圆的相关知识的建构过程, 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
(4) 通过“欣赏自然中的圆”和“解释人文中的圆”感受圆所表现出来的数学美和与圆相关的文化内涵。
(二) 教学重点:
会使用圆规画圆, 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 教学难点:
:画圆。
三、过程解析
(一)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基于学生对圆本是认识的。设计的基本流程是:出示圆—找生活中的圆—欣赏自然中的圆。
因学生对圆已有了基本的认识, 我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学伊始, 我直接在黑板上画出圆, 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图形。接着去找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圆。最后, 让学生欣赏一组自然图片。
这一环节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从生活中去感受, 从自然中去领略,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四条这样描述: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这一过程, 我想让学生真切感受圆与自然、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感受圆所体现出来的数学美无处不在:它是人们衣服上精致的小纽扣;是时时提醒我们时间的钟表的面;是高速飞奔的车轮;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带着余晖的落日……在这样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圆的奥秘, 学生能没有信心和积极性吗?
(二) 自主画圆。
这一过程, 在上课之前要布置学生熟悉圆规。基本流程:自主画圆—交流感受—比较发现—判断辨析。
基本思想:在实践中体验, 在比较中发现, 在感悟中理解数学概念。
怎么画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我想让学生自主画后, 交流感受, 强化技能形成的过程, 强调技能形成的体验性, 学生通过交流在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 从而自主发现画圆的基本方法。通过画圆来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在学生交流方法后, 让学生比较所画圆的大小, 进而提出如何表述圆的大小。引出直径、半径与圆心这三个重要概念。通过操作与概念教学的结合,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充分参与, 感悟理解数学概念。最后安排一组有关直径的辨析题对概念进行练习巩固。
(三) 自主探究, 发现奥秘。
基本流程:给予提示—合作探究, 巡回指导—交流共享。
基本思想: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生本化, 教师加强参与和指导。强调合作探究的目标性、充分性、实效性, 知识的系统性, 学习成果的共享性。
1. 课堂教学生本化。
一是依靠学生发现问题, 选择问题。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只给予研究工具、探究方法的基本提示。具体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 选择什么进行重点探究, 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决定。努力把探究问题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二是依靠学生解决问题, 交流问题。在探究过程中,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依靠学生, 发现的结论也交给学生去解释、交流, 教师不包办。三是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近一半时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探究。交流过程中, 让其他学生及时评价所交流的结论, 给予适当补充, 确保结论的科学性。
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承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指导者, 重点是对一些发现问题有困难的学生, 给每个组一张探究问题提示纸。如果有学生实在无法发现问题, 可以打开探究提示, 按提示进行探究, 这也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加强对学困生的照顾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也可以使合作探究不偏离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作为合作探究的参与者, 在各个小组中巡回查看, 及时发现学生合作探究中的困难, 及时了解学情, 及时指导, 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便于交流时有重点地去选择。让全体学生掌握最有代表性的探究成果。在学生交流中, 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特别安排同一圆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与半径的画法、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条数等内容进行交流。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做铺垫。
2. 自主学习的充分性和实效性, 知识的系统性, 成果的共享性。
很多的公开课堂教学, 往往在自主学习上只是表达一些学生自主的思想, 流于形式的较多。主要表现为, 时间短, 学生合作流学习不扎实。这堂课的设计, 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直到学生真的探究出成果来。每个小组发一张“发现记录单”, 让学生将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有条理地记录好, 使合作学习达到充分、有实效。教师在巡查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 最后有序地交流、评价、修正, 使学生零散的发现形成知识系统, 便于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达到探究成果的共享。同时, 也使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 走进圆的历史, 感受圆的应用, 体验圆的文化内涵。
基本流程:理解墨子“圆——一中同长也”—理解“圆出于方, 方出于矩”—解析太极八卦图—自行车轮的设计分析—圆的欣赏。
设计思想:加强知识的整合, 体现数学文化的凝聚, 加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
1. 从解释“一中同长”的意义帮助进一步理解圆心、直径和半径。从古人的发现与自主发现的比较中, 去领略圆的美, 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欣赏美感受美的教育。
2. 从理解“圆出于方, 方出于矩”中, 了解我国古代的割圆术, 通过课件演示从正方形演变到圆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正方形与内接圆的关系。让历史知识与数学知识进行完美整合,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 从解析太极八卦图, 将圆与圆之间组合的关系进行渗透, 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人利用圆所创造的古典美。
4. 从假想的自行车与现实的自行车的比较中, 感受圆中包含的科学, 领略人类的智慧。
5. 通过欣赏有关圆的建筑、花坛及其他图片的赏析,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数学美。
(五) 小结巩固、拓展延伸。
流程:小诗总结—解析“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延伸探究“没有规矩, 也可成圆”。
设计思想: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尾用一首有关圆的语句编写的小诗的欣赏, 把数学的美与文学的美结合到一起, 让数学的美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产生曲终意未尽的效果。通过对“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的意义的解释,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把思想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自然而有机的渗透。再让学生课后探索不用圆规画圆, 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使学生学会创新。
四、我的思考
多少年来, 在学生的心目中, 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 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事实上,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 漠视数学本身所内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 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实质、力量, 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 (包括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 千丝万缕的联系, 显然应视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一) 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 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 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 “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 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 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二) 数学是结论更是一种过程。
数学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形成了很多的定理、定律。可以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但数学更是一种过程, 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节课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 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 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 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 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 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
认识Photoshop的“定义图案填充”;
过程与方法
学会“裁切”和“扩展画布”,能用图案填充方法制作证件照片。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证件照片的实践,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些照片,让学生了解照片及证件照片,引入本课。
2、展示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解读。
3、教师示范演示Photoshop的图案填充功能。
4、找部分学生练习演示Photoshop的图案填充。
5、教师示范演示“裁切”和“扩展画布”,并用图案填充方法制作证件照片。
6、找部分学生练习演示“裁切”和“扩展画布”,并用图案填充方法制作证件照片。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下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来看,完成了预设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让我有了很多思考和收获。
一、多让学生动手画,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由于学生是初次使用圆规,所以通常画出的圆的线条不够光滑。多让学生动手画,才能让学生更快、更熟练地掌握圆的画法。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要求学生画圆,会比较枯燥,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布置学生以圆为基本图形,设计美丽图案的作业。这次作业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圆的画法,还让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来构图。学生在多次画圆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圆的认识,有利于对圆的特征的掌握。
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转化思想
前面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都是运用转化的思想把图形转化成会求面积的图形。而本单元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仍要运用到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启发学生可以用转化的思想求出圆的面积后,把进一步探索转化方法的机会留给了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进来。借助课件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把圆均分成无穷大的等份时,我们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初步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感受转化思想的作用。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通常习惯于顺向思维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不习惯于逆向思维,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加强逆向思维对学好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重要作用。这个单元的逆向思维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计算公式的逆向运用上。例如,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这种题目需要先求出圆的半径。已知圆的周长求半径,就需要逆向使用计算公式C=2∏r。对逆向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把计算公式做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可以减小逆向思维的难度,顺利解出这类逆向思维的题。对于逆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可以直接由计算公式C=2∏r,得到逆向变换后的计算式子r =C÷2÷∏或r =C÷(2×∏)。利用好这些题型,可以让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四、让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圆的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比较中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有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外面紧围着一条宽为2米的环形花带。这条环形花带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是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这道题,首先需要把实际的场景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环形。之后,只需要学生运用求环形面积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五、几点困惑
首先是关于计算的问题。新课标实施以后,对于计算技能要求降低了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显著下降。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学生费时费力且错误百出。例如学生在完成作业本上关于圆环这一课时作业时,几乎都在半小时以上,而且计算全部正确的屈指可数。我们是该选择较简单的数据降低计算难度还是恶补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
《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本课教学我觉得因注重学生语感,因此课堂抓好朗读以加深理解和感悟是最好途径。
首先,朗读教师得有激情,这样才能以激情激发激情。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应想方设法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有时同样的一句话,但是由于说话时的语气、语态的不同,所表达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发射前紧张气氛那一部分时,问学生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学生都说很紧张,我又让学生把紧张的心情说具体。学生说“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我又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方法,学生说“我的心像一只兔子砰砰直跳”。体会了紧张的心情后,再让学生读,感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服饰图案设计”课程设置
(一) “服饰图案设计”的学科背景
该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服饰图案及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图案造型能力和装饰表现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图案的基本装饰规律和表现方法, 并学会将其应用到造型设计中去。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设计、灵活运用服饰图案的素质和本领, 为进入专业设计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 “服饰图案设计”的教学环境
我校2007级学生李竹坚同学的作品《水.精灵》和何嘉丽同学的作品《天之骄子》分别荣获浩沙杯第六届和第七届中国泳装设计大赛总决赛银奖。学生们从民族文化形态中汲取灵感, 在古今之间找到完美平衡;通过图案和色彩, 表现其设计想法。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三) “服饰图案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该课程属于该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整体教学中处于专业基础的地位。它不仅是美术学的一个专门学科, 也是一项具有普遍性、实用意义较强的美术工程实践课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素材, 发掘灵感, 大胆创意, 引导潮流。难点在于适应服装结构与生产制作, 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心理和审美要求。
(四) “服饰图案设计”的教学计划 (如图1)
注: (1) 收集中西方图案设计的灵感来源 (包括彩陶图案、青铜器图案、秦汉瓦当图案、植物花鸟纹样、民间剪纸图案、蓝印花布图案;古埃及图案、古希腊图案、波斯图案、文艺复兴时期的图案、巴洛克图案、洛可可图案等) , 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分析, 并展示。 (2) 构成形式 (包括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其中单独纹样包括自由服饰图案和适合服饰图案;连续纹样包括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 (3) 熟悉各种服饰工艺, 将这些工艺选择2-3种, 尝试应用到面料的二次设计中, 以产生新的肌理效果。
二、“服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思考
服装教育和服装企业是一种供求关系, 服饰图案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市场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 应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一)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吸取了部分海外教育模式,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有所借鉴。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早已经被历史淘汰。创造性的思维网络图, 即头脑风暴法, 这是灵感搜集初期非常有用的一种探索技巧。它可以帮助学生生成很多理念, 而这些理念可以随着课程的深入而发展, 并不断地进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运用教材和网络, 将自己感兴趣的点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并形成联想和想象。这就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带来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开端。
“如何使枯燥的历史知识, 成为未来设计的灵感来源?”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薇薇恩·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曾经说过:“过去的服装史中凝聚着许多刺激我去创造的东西。”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也认为:“古典并非古老和陈旧, 无论哪个时代, 古典都是非常有魅力的, 古典中凝聚着许多新的灵感。”只有把设计根植于文化的土壤, 才能根深叶茂。中西服饰文化存在异同, 图案的寓意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我国人民自古喜爱荷花, 用“出污泥而不染”来比喻荷花的纯洁, 而日本人只有送葬时才用荷花。了解历史文化, 对于设计工作来讲, 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阶段。
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 对于我们的眼晴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图案形式多样, 取材十分广泛。图案纹样可以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纹样。以苗族服饰图案为例, 生苗多采用动物纹样, 熟苗则以植物纹样题材为多。可可·夏奈尔 (Coco Chanel) 曾经说过:“时尚并不仅仅存在于服装中。时尚存在于天空中、街道上, 时尚与理念、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周遭所发生的事件密切相关。”
学生可以根据调研, 选择一个主题, 结合古今审美差异, 挖掘自我个性, 引用一手或者二手资料作为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一手资料是创作者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的设计元素。鼓励学生以绘画或者拍照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将是今后设计中丰富的设计资料。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二手资料来进行再设计。二手资料是他人的作品或者发现。学生可以利用该类型的资料, 加上自己对该事物的理解, 然后进行二次设计。例如应三宅一生之邀, 一位艺术家把古典画家安格尔的名作《泉》绘制在长裙子上 (如图2) 。另外, 日本品牌Frapbois延续YSL以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的《红黄蓝》为灵感进行服饰图案的再设计 (如图3) 。
(二) 灵活运用新的设计手段, 紧密联系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设计领域。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践, 鼓励学生把传统的手绘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 利用Adobe illustrator和Adobe Photoshop进行服饰图案绘制。这样既易于交流、复制和传播, 同时又能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根据设计初稿, 通过互联网查找所需素材, 使用illustrator这个矢量图软件, 可以更快、更精确地制作出图案和图形, 再与Photoshop相配合, 将illustrator中绘制的矢量图再输入Photoshop中做后期处理。因为Photoshop具有位图编辑的强大功能, 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各种特殊效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深受企业的喜爱。
学生们通过软件设计出的图案作品, 虽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不一定符合市场的需求。企业的目的是盈利, 所以, 学生的作品必须考虑到成本预算的问题, 例如辊筒印花一般不超过六套色, 套色越多, 成本越高, 生产难度越大, 质量稳定性越低。因此, 学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要尽量做到以少的套色达到比较完整的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到目标消费群, 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工作。
(三) 结合面料的再设计,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目前, 市场上的服饰图案多种多样, 除了各种印花方式外, 还加入了手工钉珠、刺绣、手工绘染、编织、面料拼接等工艺。在服装的加工过程中, 通过这些工艺手段, 可以更完整地表现服饰图案。传说苗族围兜前端的刺绣图案就是由蜡染所演变过来的, 可以辟邪, 有吉祥之意。汉族用家谱来区分代系, 而苗族却以图案来区分代系。不同的图案也有不同的寓意。通过对民族图案的收集, 与现代设计元素结合, 设计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服饰图案。也就是说, 技艺要用传统的, 设计要用现代的。首先, 学生可以利用传统的技艺, 结合现代的设计与审美, 再结合两种以上的工艺对单色或印花面料进行表面装饰练习。运用到的表面装饰手法有手绘等染色类、针绣、珠饰、镂空、做旧等工艺。其次, 还可以鼓励学生对面料进行三维造型训练, 即将伸缩线迹、褶皱、填充等不同的方式进行重组, 使其产生各种疏密有致、凸凹起伏的全新肌理效果。再次, 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印花、肌理的面料拼贴、叠拼、编拼。这样必然形成不同的肌理组织, 大大丰富了设计作品。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服饰图案设计”教育教学的思路必将不断创新。在图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 既要考虑图案设计的法则和技巧, 又要兼顾服装人体结构;既要运用服饰文化知识, 又要结合现代工艺和技术;既要符合艺术审美, 又要兼顾市场需要。不论对教育工作者, 还是设计师, 都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服装教育要顺应市场的需求, 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采用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提高人才的多样化, 有效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与企业更健康的发展。
摘要:从目前服饰图案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着手, 分析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新的设计手段, 紧密联系市场;结合面料的再设计,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旨在探讨如何使服装院校的教学改革更好地前行, 从而为服装企业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辉著.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孙世圃主编.服饰图案设计 (第4版)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3]贺景卫、黄莹著.illustrator&Photoshop实用服饰图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2.学生是在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及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学生肯定会受2和5倍数的特征影响,从个位观察找3的倍数的特征。而不会考虑各个数位,所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还需要引导一下。
3.先让学生用计数器拨数,学生慢慢会发现算珠的个数和如果是3的倍数,拨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把算珠拨出的数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更能直观地,比较迅速地观察出3的倍数的规律,这样省事省力,效果还好。
找因数教学反思
1.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导入环节中,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了12个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拼长方形,观察长方形长、宽的特点,逐步引出找因数的方法。
2.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勇于尝试”“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找质数教学反思
1.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为思维的发展提供前提。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在联想猜测、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正确结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我们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还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和“一言堂”,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从而拓宽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新课程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它有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而达到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
我在教学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切线”复习课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在现有的图形中从添加一条切线、两条切线、三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说出相关的结论思考”;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汇总,不同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有某组同学代表本组讲解本组的收获,其他小组补充;这样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切线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囊获其中。
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的智慧和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设计与切线有关的题目(可以是课本中或你做过的题目的变式)”;仍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板演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设计有易有难,有选择、填空,还有解答探索。整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争先恐后,高潮迭起。并且我把课堂全部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真正是“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的遗憾与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前面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过长,有点“前松后紧”;忽略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参与,没有有意“关爱、照顾”;教师的“导学”与“补漏”还做的不足;课堂小结处理匆忙,没有达到回扣目标,“画龙点睛”的作用。
《共圆中国梦》是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的第八课第二框内容,在第八课第一框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蓝图,本节课主要是来学习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做自信中国人。本节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中,“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我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本课教学是全书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学生正确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懂得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是全书教学内容的落脚点。
我的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1、导入环节的设计:我采用了教材上的“运用你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或邻居等),记录他们的“中国梦”,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实现梦想需要哪些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了解身边人的“中国梦”和交流自己的梦,并思考实现梦想所需要的条件,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时代进步对于个人梦想的作用,为后面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2、自学提纲的设计:共六个问题,并在问题的后边标清页码、重难点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提纲,把学习目标具体化。
3、教学的主体过程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观看“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时代”视频感受“十三五”成就,分组完成教材p112“探究与分享”。紧接着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到本节课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如何实现中国梦?”教师着重讲解三个小问题: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四个全面”,三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更直观的了解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整理并记录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后面学习做铺垫;“四个全面”今年发生了新变化,让学生了解并理解为什么变化很有必要;通过播放“抗疫中的中国力量”视频让学生理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这个观点,同时也为后边学习奋斗、实干做了铺垫。
活动二:观察身边劳动者的手,谈谈你的感悟。用几幅图片来展示各行各业劳动这的手,体会梦想只有在劳动者手中才能变为现实。
设计意图:实现中国梦从国家层面过渡到个人层面,同时引出奋斗的观点,让学生明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活动三:寻找自信中国人。通过几个短小的视频呈现自信中国人的形象,从而让学生概括出我们自信的根本所在、自信中国人的表现。同时让学生根据几幅图片和阅读教材p116”探究与分享”来理解如何做自信中国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自信中国人的应有表现,并能从中总结做自信中国人的要求。
最后,通过畅谈收获、教师寄语和齐声朗诵,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情感上也得到升华。
上完这节课,我感觉自己在教材挖掘和使用方面做得较好,各个环节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并采用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积极思考等方式很好突破难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但是两天学习听课下来,特别是听了石中华、王玮玮、郭亚红三位名师的课,我感觉自己还可以有许多改进的地方。听了她们的课,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1、课堂的本质是什么?是灌输还是生成?是引导得出结论还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几位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就是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他们在课堂上不怕学生出错,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课堂有预设,胸中有预案,素养很高,无论学生怎样回答,她们都能引导回来。而我总是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却不管他们到底理解不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夹生现象,学生的思考过程被老师所代替,长此以往,他们就不愿意思考了,思维得不到锻炼,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2.、课件的作用是什么?是起到辅助作用,还是束缚了我们上课?几位名师的课件我想用一句广告词来评价,那就是“简约,不简单”。光看课件看不出太多,但在课堂上他们娓娓道来的引导、画龙点睛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我在课件上花费太多时间,却被课件所束缚,每张幻灯片是很清晰,但却没有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没有很好的挖掘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课程标准》很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于是,我设计了“栗教师就在公园附近居住,每一天早上都要到公园的圆形花坛跑步10圈,你能算出栗教师每一天跑了多少米吗?”这一情景,利用这一数学问题导入新课。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圆的周长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之后,概括出什么是圆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与圆的哪部分有关系?这一环节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意识,更为后面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伏笔,很自然的进入探究环节。探究环节就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为了突出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共同找到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再经过测量、观察、分析、计算、找规律、验证等操作活动,获取知识的构成过程。这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使每位学生进取参与学习,真正让孩子们经历了数学学习的过程。经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找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公式。相信同学们在获取圆周长公式的一刹那,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的。
这一环节既有重点,又有难点。因为对于“圆周率”这一名词学生很陌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也就成为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测量圆周长和圆的直径,然后计算出倍数关系,实际上就是对圆周率意义的体验过程。教师只要在学生得到圆周率的时候,再去追问:圆周率是怎样来的?学生自然会想到:“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的向学生讲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难点也就在此一点一点的突破了。
从设计的角度反思:
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设计时改变许多教师在探究前为学生提示或者出示探究步骤的做法,充分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苹果的乐趣。我认为那样看起来是学生自己探究,但是还是在教师条条框框的约束下进行的,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并不清楚。这样失败的几率可以说微乎其微,当然就谈不上分析失败的原因。积极主动的教学时间准确把握固然重要,学生探究的结果也很重要,但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失败经验更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学生得不出结果。
2.敢于跳出教材。
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先画圆然后认识半径、直径并不合理,造成学生在交流中难以准确表述。所以就先认识再画圆,这样做也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肯定。
3.重视知识的自然生成。
我认为新知识的提出、新结论的生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教材中半径、直径的作用放在课后练习中,我认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已经在课堂中进行了几次画圆,不可能不出现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就引导学生反思呢?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找画图中的问题,自然引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设计新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次画圆要求学生画大一点的圆,学生自然会通过改变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或直接量地办法,尽管学生并没有非常清楚半径的作用,但实际已经有意识,所以教师一出示:半径决定圆的时,学生很顺利的得出。
从课堂效果的角度看:
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勤思、勤动手中积极探究,课堂参与度较广。
几点不足:
1.教师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在课堂中出现了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致使课堂教学受到了影响。
2.细节设计不够合理。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和风能的利用_教案设计05-27
图案色彩教学设计06-24
利用评价量规,促进英语写作教学06-29
装饰图案设计基础06-13
中国传统图案设计07-25
利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识字教学07-16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校外资源的利用06-29
利用ppt课件辅助美术课堂教学09-19
如何利用有效教学,让初中英语教学更精彩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