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谈保障和民生(共8篇)
(黄田金)
今年来,一六镇围绕建设和谐中心城镇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在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以水利建设为抓手,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水利建设年的大好机遇,启动了指背岭、沿河、十三户村总投入51万元的水渠建设项目和百堆村的河沙坝建设项目;与乐水河灌渠管理所联合制定了《乐水河轮流灌溉实施方案》,轮流派人值班,分时段保证各区域农业用水;扎实推进一期投入资金1360万元的高标准良田项目建设,认真组织抓好了北岸防洪渠、汤湖里人字坝的清淤工作。
二是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将土地集中在农业大户手中,该镇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小组,并分别与各成员签订了责任状,根据总体流转情况年终进行绩效考核,重奖重罚高位推动。年初以来已成功流转土地3000亩,在北岸村的抛荒治理项目上建成了总面积500亩的玉米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
三是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开发为抓手,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进行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古韵水北岸、公园香口、田园石街头,力求达到建好一个示范片、树立全县样板效果。同时,在示范片建立集粮食生产、大米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环保龙头企业和集“猪-沼-果”模式加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公司。四是以农业基地创办为抓手,扩散带动农业发展。目前该镇在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协合牲猪养殖合作社的推动下,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石街头黄瓜种植基地、香口西瓜种植基地、北岸种养基地、汤湖里热带鱼养殖基地、栏杆岭养殖基地,5个基地预计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不但积极引导着该镇的种养业,还辐射到我县南部的6个乡镇近2000农户。
一、辽宁民生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 辽宁省坚持民生为先, 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城乡居民能够进一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一) 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1.财政投入持续增大。2012 年, 辽宁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70亿元, 而全省民生领域支出达到3199亿元, 占全省财力的70%。2014年, 在全省财政非常困难、支出压力加大情况下, 辽宁对民生投入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持续增加,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75亿元, 其中超过70%用于民生投入,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改善方面的作用。
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10-2014 年, 辽宁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3.2%、12.8%, 2014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082元和11191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转化升级, 恩格尔系数总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表明辽宁居民已经由温饱型消费进入以教育、娱乐、旅游等为主的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2013 年, 辽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 其中城市居民32.2%, 农村居民32.9%, 对照国际通用标准, 均已进入相对富裕阶段。
(二)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就业与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十二五”以来, 辽宁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支出水平不断提高, 累计支出3678.24亿元, 是民生支出中比重最大的部分。
1.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一方面,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多措并举扩大就业,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行动, 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2014年辽宁省就业稳步提升, 实名制就业人口增长到101.7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4%。另一方面, 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制度, 形成良性就业机制。“十二五”以来, 辽宁省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呈现平稳上升态势, 2010-2014年年均增加9.35万人, 年均增长1.5%。
2.医疗保险覆盖率快速上升。到2014 年末,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649.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38.0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 2014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81.1%。同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973.0万人,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启动,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到320元。
3.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到2014 年年末,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768.0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39.4万人, 按照城镇常住人口计算, 2014年辽宁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由55元提高到70元, 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到2033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4.城镇与乡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形成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 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援助、就学资助、应急救助、就业帮助、灾难救助、法律援助等多项制度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从2013年起, 辽宁省财政每年补助基层低保工作经费1000万元。对省内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救助率达到100%, 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三)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初步形成面向全民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优秀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 逐步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逐年提升, 2010-2014 年, 辽宁财政累计教育支出2959.65 亿元, 年均增长10.9%。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职业教育布局不断优化, 深入推进54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支持77个一流高校特色学科建设。
(四)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化水平有序提升, 居民健康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巩固扩大, 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十二五”以来, 辽宁城乡医疗卫生投入累计1035.92亿元, 年均增长15.86%, 是财政民生相关支出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之一, 确保了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辽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逐年提高, “十二五”末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6岁。2013年辽宁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1.63%。
卫生资源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均拥有医疗资源的数量不断增长。按照常住人口计算, 2014年千人医生护士数达到5.8人, 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5.8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新农合常住人口参合率稳定为99.85%。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城乡之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得到逐步改善。
(五) 住房供应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逐步对有条件的地区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 并逐步推进使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进城务工人员享受住房保障政策。2014年完成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32.8万套, 其中棚户区改造29.5万套。
(六) 经济社会环境日趋安全稳定
公共安全得到保障。社会治安防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公共安全保障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显著提高,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幅提升。2010-2013年, 辽宁财政用于公共安全的支出累计达874.95亿元, 年均增长6.3%, 对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 人居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十二五”以来, 辽宁生态环境的污染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改善的态势, 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碧水、青山、蓝天三大环境治理工程。”造林绿化334万亩。草原沙化治理100万亩。“开展‘治理雾霾亮剑行动’, 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70.9%。全面启动宜居乡村建设。公共机构节能深入推进。”2014年辽宁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0.17%提高到41.16%,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3年的11.06平方米增加到13.44平方米, 全省森林覆盖率40.82%。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上年的87.61%提高到2.5%。
二、辽宁民生发展存在的问题
数据表明, “十二五”以来, 辽宁民生工作发展迅速,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成果已经普惠到包括贫困弱势群体在内的最广大百姓。但从社会和民生领域看, 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 在民生领域的各项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 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切实得到解决, 辽宁民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 财政收支水平不高保障民生发展的力度偏弱
政府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民生投入来保障社会公平, 保障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 地方财力的支持至关重要。辽宁2014年经济增速5.8%, 在31个省市仅高于黑龙江省, 财政收支水平总体偏低,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90.7亿元, 比上年下降4.6%。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75.2亿元, 比上年下降2.4%。从与其他省比较看, 辽宁财政收支水平总体偏低, 影响民生投入力度和投入强度的稳定增长, 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的保障度偏弱。
(二)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2014 年, 辽宁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2元, 全国31省区市排名第9位;比第1位上海市47710元低1862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91元, 增长10.1, 排名第9位, 比第1位上海市21192元低10001元。辽宁省居民收入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绝对差距为2.6倍。
(三) 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及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
辽宁财政向教育的投入逐年在增加, 但若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比, 辽宁教育投入水平仍较低。国际上通常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来衡量公共教育支出总量,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年平均值大体在4%-6%之间。“十二五”以来, 辽宁教育投入占当年GDP的比重在2.1%-2.9%之间, 仍处于较低水平。城镇和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扩大, 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四) 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城乡养老问题严峻
在医疗卫生保健方面, 困扰辽宁省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大城市医疗资源充足而且先进, 小城市医疗资源则非常紧缺, 在许多偏远的农村, 医疗机构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非常少甚至没有。同时, 由于辽宁省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养老问题上存在养老政策落实不到位、养老机构严重不足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等诸多问题。
三、辽宁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策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下, 民生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拓展, 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民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围绕解决生存性民生、安全性民生、发展性民生, 结合当前发展阶段实际, 突出以人为本, 以民为先, 民生为大。
(一) 解决好生存性民生问题
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民富是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要依据经济发展、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变化情况, 合理确定并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引导企业合理增加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功能,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广开就业门路, 改善就业结构, 实现充分就业。要通过不断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开发公益岗位、开展普惠制就业培训、实名制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就业、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方式, 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 保障就业稳定。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加快推进“五险合一”进程,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慈善事业, 不断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 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
5.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为重点, 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为目标, 建立覆盖城乡的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模式。提高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占商品房竣工面积比重, 建设更加完善的保障房供应体系, 切实让困难群众和来辽创业的大学生、外来人口住有所居。
6.加强对弱者的关怀与保护。主要是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孤儿这一部分特殊困难的群体要加大扶持力度, 通过发展社会福利机构 (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福利院等) 为其养老、医治和托孤。要重视民生政策在弱势群体中的运用, 尤其是在福利政策制定中要考虑到对弱者特殊的社会保障项目。
(二) 解决好安全性民生问题
1.加强食品药品卫生安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 推行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 深入开展食品经营者信用等级监管及示范户创建工作。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 深入排查风险隐患, 切实加大对重点品种、区域、环节的监管力度, 坚决杜绝出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认真受理、办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或反映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加快实现环境安全。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 努力打造绿、净、美、安的生活环境。要对污染源和大气治理、水系建设、绿化景观提升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3.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源头治理,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 完善信访工作体制, 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按照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 解决好发展性民生问题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重点是基础教育环节, 需不断健全投入机制, 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缩小区域内办学差距, 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注重特殊教育, 促进协调发展,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为契机, 发展适应辽宁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 发挥优势专业。
2.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文化内涵,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要加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力度, 扎实推进文明示范村创建, 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树立辽宁人现代文明新形象。
3.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不断提高群众艺术欣赏水平, 满足群众艺术表演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种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引领人民群众参与现代文明建设,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印发实施规划综合评估方案(草案),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试评估工作。研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统计监测制度,形成监测评估长效机制。研究推进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制定,不断健全标准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的、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承担。
(二)社会管理方式得到加强和创新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推进。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居住证制度,重点解决人口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重点人群保障进一步加强。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化对鳏寡孤独老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关爱行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夯实。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三)教育发展改革稳步推进
继续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持续提高。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以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呈快速普及之势。2013年高考录取率超过7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2年30%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加强推进教育经费监管和投入绩效评价工作。425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已开展了阶段性评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正在抓紧制订,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投入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改革方案已经明确,开始有序推进。继续落实促进教育公平各项措施。
(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健全
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深入推进,20种重大疾病实际报销70%左右。继续推进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继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年安排中央投资超过214亿元,重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和医药卫生信息化等建设。全国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78.5%的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国已有23.5%的县级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发展多元化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商业健康保险等。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继续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西新工程等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专项。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推开。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10万多家国有新闻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52家出版、报业、发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及印刷企业在海内外上市。研究起草《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
(六)旅游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
《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相继出台,法定节假日安排进一步完善,研究起草促进旅游消费的意见。2013年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出境旅游人数稳步增长。
(七)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养老服务业进行了全面部署,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全力抓好芦山等地震救灾和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研究制定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具体方案。全国近一半省份建立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逐步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八)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印发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标准实现提标扩面,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力度不断加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基本覆盖全部农村计划怀孕夫妇,婚检率和产前筛查逐步提高。
(九)群众体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安排中央投资3亿元支持70个县级体育场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中央财政研究安排专项资金,对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的大型体育场馆进行补助。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全国已创建8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及示范基地。
二、进一步推动社会领域创新发展
2014年,将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发展。一方面,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发挥消费的拉动效应,积极发展社会领域产业,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作为引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健全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细化实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二是从源头强化社会治理。规范社会行为、调解利益关系,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引导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继续推动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完善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的政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特殊人群关怀帮扶,规范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三是加快发展社会领域产业。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健康服务业财税价格、投资补助等关键政策落地,开展社会办医疗国家联系点工作。推动文化创意与制造、建筑、信息、旅游、文化体育、特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推动出台促进旅游消费的若干意见。
四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投入机制和评价机制改革,均衡义务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配置。推动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稳妥扎实有序推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密切跟踪“单独两孩”政策实施进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五是加强社会领域宏观调控。做好社会领域宏观调控与人口发展、产业需求、城镇化等领域的协调配合。整合社会统计监测资源,完善基础数据建设,加强对规划计划、发展政策和重大改革的效果评估。加强舆情分析和引导,深入开展社会发展形势研判和重大问题研究。
1.()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A B C D “十五”计划
“十一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
正确答案: B 2.“十三五”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传统的人力资本、资源等优势正在(),为此必须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动力。√
A B C D 加强
减弱
协调
统一
正确答案: B 3.“十三五”规划指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 B C D 创新
改革
发展
法治
正确答案: A 4.我国从()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A B C D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正确答案: A 5.()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 A B C D 政府
国家
地方
企业
正确答案: B 6.“十三五”规划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 B C D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正确答案: D 7.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
A B C D 700万
7000万
500万
5000万
正确答案: B 8.“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
A B C D 决胜
中间
关键
以上皆是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9.根据“十三五”规划,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有()做法。√ A 扶低 B 扩中 C 调高
D 打非
正确答案: A B C D 10.“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发展理念包括()等。√
A 创新发展
B 协调发展
C 绿色发展
D 开放发展
正确答案: A B C D 11.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的主要举措有()等。√
A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B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C 提高教育质量
D 促进就业创业
正确答案: A B C D 12.“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联动。A 医院
B 医疗
C 医保
D 医药
正确答案: B C D 判断题
√
13.“十三五”期间改善民生,仍然注重的是基本民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4.“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正确
错误
依法治国
反腐败建设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2.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
A B C D平稳
升高
减低
波动
正确答案: C 3.()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
A B C D 政府
国家
地方
企业
正确答案: B 4.“十三五”规划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 B 协调
绿色 C D 开放 共享
正确答案: D 5.“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A B C D 劳动效率
劳动人口
劳动报酬
劳动技能
正确答案: C 6.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A B C D 创新
改革
发展
法治
正确答案: A 7.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现行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 A 700万 B C D 7000万 500万 5000万
正确答案: B 8.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公共产品的需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矛盾。√
A 供给
B 总量
C 生产目标
D 使用量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9.中国现行民生制度存在的问题有()。√
A 碎片化
B 公平性
C 可持续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B C 10.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有()。× A 坚守底线
B 突出重点
C 完善制度 D 引导预期
正确答案: A B C D 11.“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联动。√
A B C D 医院
医疗
医保
医药
正确答案: B C D 判断题
12.“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3.“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农村地区彻底消灭贫困。√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持续。√
正确
错误
丁守庆
所有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生问题。是稳疆兴疆之本。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1、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发展是手段。保障民生对落后地区意义突出。群众的要求更为迫切。
2、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打造“四个认同”需要民生支持。思想教育是一个大系统,由社会福利、社会意义和社会组织等三个系统所支持。
小平:单纯的思想教育对少数人可以,对大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
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民生保障。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扩展就业渠道。少数民族一次性就业率20%,全国为70%。
3、是社会和谐的直接目标。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思维、统筹摆布。和谐社会必须最大程度防止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人力资本失灵。防止人力资本失灵,是解决不同群体电入差距,防止弱势群众被边缘化。屁股指挥脑子?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在贯彻落实
1、实施富民安居工程。安居是民生之基。2020年完成牧民定居任务。对口援疆的资金用主要用在民生方面。张春贤
2、大力推进教育事业。教育是民生之始,双语教育也是民生工程。双语教育有利于增强四个认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中职教育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3、积极拓展就业机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根本还是解决就业问题。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群体,末就业大学毕业生,农村富裕劳动力三个群体就业问题。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经济波动的减震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人口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对承担守边任务边民的补助制度。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是贫困地区民生之路。坚持开发式扶贫。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三项扶贫重点工作。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不能让边远地区同志既守边又守穷。
三、保障改善民生必须夯实责任
1、转变观念、更新工作思路。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执政理念、发展思路的深刻变革。切实关注平均数字之后的民生实情----有多少人没有达到平均数字。
2、切实脚踏实地、追求务实效果。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民生工作的成效既是各级党政执政理念、能力、效果的标准。也是衡量各级干部对群众是否真有感情的标准。
完善制度设计, 推动经济社会民生互动互促、协调发展
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加大民生投入, 促进民生改善的基础和有力保障, 因此, 当前推动经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仍然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为民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
——以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 实现经济民生互动互促良性循环。结合广东实际情况,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在确保经济适度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做大民生蛋糕, 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民生刚性需求。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同时, 积极引导民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多方面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消费需求。根据经济运行态势, 及时调整保障标准、保障范围, 正确引导基本民生保障预期, 通过合理的民生保障投入和消费拉动经济健康发展, 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完善民生保障总体制度设计, 加强各相关政策的衔接。将民生保障和改善作为重点工作纳入省“十三五”规划中,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结合已有的政策措施, 加快完善全省民生保障和发展工作的总体制度设计, 打通制度通道, 发挥制度合力, 统筹协调各地市、各部门的民生资源和工作职能。制定出台民生相关领域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 加强各项相关政策和规划措施的无缝衔接, 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和发展水平
在民生保障和发展领域, 政府是首要的责任主体。要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 逐步提高民生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确保民生支出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进一步明确省、市、县 (区) 三级政府的责任,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机制, 不断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继续加大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适当增加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低保资金补助比例, 缩小区域间民生保障水平的差距。省级财政政策及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向农村倾斜,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优抚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五保对象人均供养标准等民生保障标准。督促各级政府严格落实省相关财政政策, 本级财政支出优先安排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补助资金。根据各地财政状况、居民生活必需费用和物价变动等情况, 及时调整保障标准, 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引入市场机制, 实现民生服务主体多元化、运营方式多样化
尽快打破政府包揽基本公共服务的局面, 引入市场化机制, 不断拓宽民生资金投入渠道, 推动服务方式多样化发展, 通过创新运营模式等途径,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更多地参与到民生建设中, 切实提升民生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能。
——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积极拓宽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渠道, 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企业、个人等多元投入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通过创新信贷品种、增加信贷投入、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抵押担保范围等方式, 鼓励各类投融资机构在民生领域开展业务。探索上市融资、公益创投和PPP建设等方式, 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投入民生服务。加快制定关于捐赠知识产权收益、股权、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等新型捐赠方式的激励政策, 鼓励港澳台资本更多在我省设立养老、医疗等民生服务机构, 开展多样化的民生服务。
——推动服务方式多样化。积极推动政府服务方式创新, 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补贴支持等优惠政策以及搭建平台、适当补助消耗、强化信息导向等举措, 鼓励社会组织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承接购买服务事项、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减灾救灾、居家养老、关爱妇儿等各类民生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慈善机构、民间善举和社会义工等对民生改善的帮扶作用。积极推进公民义工服务记录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义工嘉许和回馈制度, 鼓励更多的人加入社会义工队伍。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作用, 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居民互助服务有机结合。
——推动公共服务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加大信息化手段在民生领域的使用, 探索信息化参与民生资源配置、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模式, 通过“互联网+”创新, 整合各类民生服务资源, 打破公共民生服务时空限制,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推动医疗卫生健康、教育等服务“云产业”发展。加快社保卡、金融IC卡、居民健康卡、交通卡等的集成和跨市一卡通用。大力推进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市场化运营模式, 引入专业社会机构, 以全委托管理、部分委托管理、自行管理等多种方式, 运营文体中心等各类公共场馆、医疗服务机构、养老院等民生服务机构, 促进效率提高、质量优化、流程简化, 使居民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突破重点领域, 以点带面促进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事业涉及就业、收入、社保、教育、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等诸多领域, 必须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 以点带面推动民生链条正常运转。从广东实际出发, 应重点加强以下领域。
——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针对收入分配作为连续3年来我广东城乡居民入户调查中反映的最主要关切点, 按照“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稳定提高中等收入、重点增加较低收入”的基本策略, 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完善市场评价要素共享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速。争取国家在广东开展地级以上市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试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及其他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充分利用广东民营经济活跃、市场化程度高和产业基础雄厚的良好条件, 采取更加积极、创新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以创业带动就业。针对不同创业主体出台更具导向性的促进政策, 设立省级创业引导基金, 大力拓宽大众创业投融资渠道, 建设多层次多样化创业孵化平台, 加快建设完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提升大众创业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注意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有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突出对特殊困难人群、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实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 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广东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偏低的客观实际, 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进企业全员足额参保,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适时启动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 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探索实施划转一定比例的国有资本用以充实社保基金, 探索从土地出让金划拨一定比例用于补充社保基金, 拓宽社保基金筹资渠道,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加快社会保障各项目制度整合, 努力提升涵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合理的制度衔接转换通道, 妥善处理跨省流动就业人员社保权益转换问题。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财政教育投入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大力推行普通高中市级统筹, 优化生源配置, 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公平。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 支持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完善各级教育助学制度, 建立以财政承担为主, 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的助学体系。完善异地高考制度, 逐步放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的限制条件。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有效带动全省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升。
——切实满足居民健康保障需求。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理顺医疗、医保、医药间的关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定位清晰、功能分工、层级衔接的医疗服务体系, 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实行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加快推进平价医院、平价诊所、平价药包等平价医疗服务,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大力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投入公共医疗服务。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 加快建立起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实现医疗信息互通共享。允许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保业务, 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逐步扩大重大疾病救助范围, 减少因病致贫。推动医疗卫生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努力保障民众食品药品安全。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食药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加大打击食药品制假售假力度。加快基层食药监管能力建设, 推进食药安全监管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推广食药安全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试点经验, 建立全面覆盖、属地管理、逐级落实、社会共治的监管体系, 实现日常监管“全程留痕、随时查控、动态管理”。积极布局“互联网+食药监”行动, 打造智慧食药监, 建成省级食药监管数据中心及覆盖省、市、县 (市、区) 、乡 (镇、街) 四级食药监管部门的统一信息网络。
——不断完善社会帮扶救助体系。建立完善全省城乡统一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 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社会救助水平差距。建立健全特殊困难居民发现报告机制。切实提高以老年、儿童和残疾人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水平。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渠道,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探索设立慈善信托, 支持慈善力量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义演义卖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赈灾救孤等帮扶行动。全面实施公民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鼓励民众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更加精准的扶贫策略, 探索更加高效的扶贫模式和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强化保障措施, 推动公共服务区域城乡一体化
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广东民生保障和发展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应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抚平差距, 均衡发展。
——实施城乡一体发展。探索城乡规划建设互动机制, 统筹调配现有各项民生资源、改革配套政策措施, 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卫生计生服务一体化发展, 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大力发展信息惠民试点工作, 不断培育可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形式多样的新兴业态, 加快提升民生改善水平和民生普惠程度, 推动民生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服务, 努力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协调水平。
——力促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等战略举措, 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帮扶机制, 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沿海带山区、珠三角地区带动粤东西北地区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进一步促进民生资源区域间流动, 促进城乡间、区域间民生事业协调发展。优化专业服务人才配置, 完善区域城乡对口人才帮扶机制, 积极鼓励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人才往欠发达地区流动。认真开展区域间民生改善绩效评价和监督工作。将衡量民生改善的核心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中, 通过考评监督, 不断促进民生资源的公平配置和有效使用。
——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异地务工人员全覆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不断调整优化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的办法,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方法, 积极面向异地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表彰评比、志愿服务等活动, 破除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身份壁垒和心理隔阂,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异地务工人员实现全覆盖。
鼓励各地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广东在民生发展领域走在前列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生;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69—02
一、实践证明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动力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掀开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这一年冬天,曾经“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带领下冒着坐牢的危险,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签订了一张包产合同书。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被称为改革的“源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又为什么从小岗村突破?改革从农村开始,是因为农民太穷;农村改革选择从小岗突破,是因为小岗农民更穷,穷则思变。
党的十三大后,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同时,国际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困难局面。国际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苏东剧变。在国内,长期以来双重体制并存所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要求展开改革攻坚,深化改革;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及随后西方国家所谓的“经济制裁”也使我国的改革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面对国际国内复杂艰难的局面,中国经受住了考验。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基础上明确提出和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从此,我国进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設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不断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中国社会空前活跃起来,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迸发出来。去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保证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圆满成功。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得以顺利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重要经验就在于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当时卷入改革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强化了民众对于改革的认同感,把全国上下的利益需求化成强大的改革力量,汇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从而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
二、目标彰显改善民生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彰显了改善民生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改善民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体和历史主体,也是党的事业发展主体。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使人民富裕与国家强盛、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民生问题独立成章,并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更加重视民生,并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一民生观,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具有永恒价值主题的执政理念。
改善民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目的就是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主人;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打开了现代民生建设的新视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
改善民生是确保中国社会安全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大量社会调查显示出的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由于一些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显然,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并将它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些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改革不彻底、不到位,而不是由于改革本身所导致。因此,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现实需要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多方面加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改善提高。
首先,强化为民理念,着力健全为民机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有效保障民生,只有在有效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常怀为民之心,常思利民之策,常办惠民之事,切实把改善民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真正使民生问题成为各部门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实事。建立与改善民生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把改善民生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因素,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民生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议、经常抓、经常督促检查,真正把改善民生这一为民之举、利民之策落到实处。
第二,改善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切实增加群众收入。胡锦涛强调,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温家宝提出,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才能改善。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分配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紧要的。
第三,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现实需要,对于深化改革、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逐步扩大社会保障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最后,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是和谐的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尤其要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少矛盾的发生。要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问题,制定具体措施,逐项研究,逐个加以解决,进而实现稳定和谐,使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忠民.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N].光明日报,2008-09-03.
[2]窦孟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理论思考[N].河北日报,2008-10-04.
[3]郭建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實处[N].人民日报,2008-09-10.
[4]陆晓文.民生: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N].解放日报,2008-08-27.
【在发展中谈保障和民生】推荐阅读:
在发展中保障民生06-29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10-01
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05-30
美军装备保障发展07-20
村级产业发展保障措施07-01
节约集约用地 保障科学发展09-17
保障房建设现状与发展12-04
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总结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