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小学数学的说课稿(共11篇)
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我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布置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局部。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同学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同学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只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协助同学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依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同学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同学的前测结果统计标明:
关于面积,87%的同学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同学表示从未听说;15%的同学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同学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同学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同学表示从未听说;10%的同学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同学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同学表示说不清楚。
教学用“数方格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 出示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具袋中的若干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来测量两个图形的面积, 并比较大小.
在汇报时, 一生展示作品, 并认为图A面积大.
见此,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 最终得出这种方法不对, 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 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随后教师继续请其他学生展示作品, 该生尴尬地做下来.
【反思】
说错了, 能否再给一次机会?
从表面上看, 对该生作品的展示反馈确实该告一段落.因为, 面对不够正确的测量方案, 师生通过对话, 共同得出了“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 才能比较出面积大小”这一重要方法.在此教师不妨追问这位做错的同学:“听了同学们的意见, 你有什么想法?假如还有一次机会, 你又会怎样测量?”这样让学生自己纠错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也再次巩固了新知.如此多走一步, 教学就会更显生机, 更具有深意.
【课堂回放】
认识“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时, 教师出示一张面积是1平方米的白纸, 先让学生估测上面可以站多少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后, 教师组织学生到白纸上站一站进行验证, 结果发现上面大约能站13人.对此, 教师问:“同学们, 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多少人?你觉得1平方米大不大?”学生随后齐答.
【反思】
站过了, 能否再看一下?
这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设计, 教师意图借助“估一估”、“站一站”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切身体会1平方米的面积表象, 进而建立关于平方米的空间观念.但是, 教学在站一站就止步, 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可能盲目地将1平方米与13人划上等号, 这样就让他们把面积的概念与占空间的大小即体积加以混淆.因此, 如何在站一站教学活动后, 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占地面积的意识, 对于有效落实“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全课目标尤为必要.如果站过了, 我们是否再让学生看一下?这样让学生看到粘有脚印的白纸, 再次体会13名同学站立时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如此更进一步的教学, 让学生感悟到1平方米面积有多大, 就会促进了面积单位的建构.
【课堂回放】
在巩固练习时, 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1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 , 一生回答说是平方厘米.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 学生答道:“因为邮票小, 所以填平方米或平方分米都太大了.”教师予以肯定, 紧接着练习下面的习题.
【反思】
问过了, 能否再深入一下?
学生学习知识, 要让学生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 该生的回答是根据生活实际体会到邮票小, 才选择平方厘米作单位, 而似乎没有顾及题中的数据6, 也就是说, 学生在选择单位时, 往往容易理解物体面积的大小与所选面积单位大小之间的关联, 而容易忽略数据, 如果数据改为1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0.06 () 呢?基于这样的思考, 当教师听到“邮票很小, 所以填平方厘米.”是否要继续深入?所以, 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填平方厘米合适.填平方分米、平方米又究竟大到怎样的地步?师生共同交流, 最终体会到人的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 6平方厘米就相当于6片指甲合起来的面积, 确实与邮票的面积较为接近;人的手掌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6平方分米相当于6个手掌合起来的面积, 学生动手拼一拼, 这样通过再次的引导, 从中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学验证的精神.
1.关于大纲对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求。大纲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践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关于本课知识在整个学段,在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学习梯形的面积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关于教材的编排意图:
(1)本课教学的知识点是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本课知识在编排时是按照知识的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有序编排的。第九册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直线和线段、角和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梯形的概念、特征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之后进行的,尤其是在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已学过的图形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这为本课学习求梯形面积的思想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放手指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在掌握运用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4.关于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有关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教育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要认真学好这些知识,以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初步懂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5.关于教学重点:掌握和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6.关于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教学指导思想及教法、学法设计: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改意图
1.充分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数学学习过程变为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数学教学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下亲自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想一想、看一看,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动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数学心理素质,加深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3.充分体现练好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练好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时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考策略,对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提高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法、学法设计
1.运用电教、实物演示、操作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投影仪显示图形的合并、分化过程,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剪拼图形的实践活动中感知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巧妙地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拼图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发现“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身于数学规律的探索之中。
3.运用迁移规律学习数学新知。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识是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两个基础知识以及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4.运用尝试教学法。①在探索梯形面积公式时,进行尝试;②学习例3时进行尝试。
5.运用化归的思维方法学习本课知识。化归法就是将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转化,归结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先把梯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又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转化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和梯形的高,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分化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6.讲练结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在新授过程中依靠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探索规律;揭示公式之后,立即学习例3巩固新知;在巩固练习中,设计有坡度的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完成,及时反馈,培养学生正确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及若干制好的图片,铅笔刀、粉笔。学生自制若干梯形图片、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片、一个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剪刀一把。
三、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设计,本课按以下几个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约3分钟)
首先投影出示一组平行四边形图形,并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公式,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然后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图形,并复习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再投影出示一组包括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各种梯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怎样判断它们是梯形,指出它们的底和高。这一过程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准备工作。
(二)游戏导入,激趣引新。(约4分钟)
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若干梯形纸片拼图,并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图形在投影中显示,如图:
(岗亭)(轮船)(台灯)(飞机)
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分别在图中的各种梯形中“铺”方格,提问能否很快准确数出究竟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
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提问:“能不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此时,教师用彩
笔将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圈起来,学生定会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启发,积极动手拼图。这一过程可以较好地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
(三)操作思考,探索规律。(约12分钟)
第一步: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动手操作,将游戏拼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
第二步:将学生操作过程反映在投影上,观察双片投影演示:先显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再抽移转动图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出示思考题。
①原来是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及高有什么关系?
提问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上底+梯形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提问后板书: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第三步是学生再观察教师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带的平行四边形也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思考:
①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后得到什么图形?
②剪出的梯形上底、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③剪出的一个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第四步是判断推理、得出规律。提问根据板书和操作,你认为梯形面积怎么求:
根据提问板书: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平行四边形)=(上底+下底)×高÷2(梯形)
第五步是将梯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加以对比,强调“÷2”的道理。
第六步是看书进一步验证自己推导公式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这一过程通过“拼”和“剪”的两个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适时进行转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看、听、动、思等活动充分感知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公式中“上底+下底”和“÷2”的理解。
(四)学习例题,运用规律。(约5分钟)
先提问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同时告诉学生梯形面积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学好它,为祖国建设服务,然后出示例3,读题后教师用铅笔刀垂直切下一支粉笔,告诉学生小刀切后出现的图形叫做“横截面”,最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计算后看书对照。
这一过程是教育学生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再让学生尝试运用公式进行解题,理解并运用公式。
(五)及时练习,反馈巩固。(设计课堂检测,约8分钟)
第一题是基本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8米,高是6米,面积是平方米。让学生对照条件将数字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第2题指出拼图游戏中的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的长度,口头列式求它的面积,这样照应开头。
第3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变式的梯形进行口头列式求出面积。
第4题是课本第71页第3题,看图中堤坝中的数字进行列式解答。
第5题是选择填空(如下图)。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地找出图中的上底、下底和高,求出面积。
题目是:正确的求积算式①(15+8)×4÷2
是()②(15+8)×10÷2
③(4+10)×15÷2
④(4+10)×8÷2
第6题是设计一条发展智能的提高题给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是:将三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连接横放,后锯掉两边正方形的一个角,形成一个梯形(如图),求梯形的面积。
这一过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前面1、2、3题是口头回答,第4题完整解答,第5题进行讨论解答,第6题是智能发展题,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
(六)完成课堂作业,进行课堂总结。(约8分钟)
课堂作业是练习二十第1题三条题目,课后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课堂总结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过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进行课内作业,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娇正。课堂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进一步理解公式中“除以2”的道理。
附: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底×高÷2
yi、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面积的含义》,本课的内容是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4至77页。
2、说教材中的地位
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面积的含义》是本册教材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不仅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根据上面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形成直观形象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5、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择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地图拼图、信纸和作业纸以及透明方格纸等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面积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教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要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体验就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教学中我安排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从这些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2、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
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首先是操作体验,然后是综合体验,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基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5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一环节我先问学生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借此激发学生兴趣,我猜想,学生一定会说听过。接着,我讲述片段的小故事:三只小猪齐心协力的赶走了大灰狼,可是,猪大哥的草房子被大灰狼吹走了;猪二哥的木头房子也被大灰狼推到了,所以这小哥俩也在商量着用砖头砌新房呢。瞧(PPT),这是他们俩刚刚圈的地,可他们都说自己家的这块地大,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我猜想学生对猪大哥和猪二哥的房子占地面积的大小有多种猜测,学生可能说猪大哥的房子大,可能说猪二哥的房子大,也可能说两个房子一样大。就此房子大小的比较告一段落,在这以猪大哥和猪二哥房子占地的大小为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五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摸——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通过具体的活动充分感知这些平面和曲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以此促使学生获得
对“物体有面”更丰富、更全面的感知经验。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比黑板表面与数学书封面、同学们的手掌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说——在比较的过程中不断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两个面孰大孰小,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此时,我板书黑板表面,课本封面??的大小,并问像黑板表面和课本封面在数学上还有一个名称,同学们知道吗?我想,同学们通过预习或课外知识应该能说出“面积”这个词,并且板书面积。
3、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⑴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①这一环节首先请学生摸摸桌子椅子的表面,然后请学生自己举出两个物体比较大小。 ②因为课前我已经发给学生一张作业纸和一个信封,所以学生会举出作业纸和信封的例子,借此机会向学生提问作业纸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会说是长方形的,继而我接着问,像长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你还认识那些呢?这里我让学生尝试说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③根据黑板上的图形,再次请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两个图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大小。
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由具体的面过渡到平面图形,知道了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2)比较地图上的大小
①首先我会说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同时出示地图拼图,请学生自己先找出两个省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②然后请学生从拼图中拿出湖南,四川,安徽和江苏四个省,并说说这四个省面积的大小,由大到小由小到大排列它们。
③出示学校的平面图,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猜想学生会从面积大小的比较方面回答。
(3)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
①课件出示两个大小相似的图形,并问,下面两个图形哪一个的面积比较大?
②如果学生说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础上提醒学生:直接观察大小,有时不太可靠,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
③动手操作之前,提出几点说明:这些小纸就代表题目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不会的话,就看看周围同学是怎么比的,相信你会受到启发的。
④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三种方法:看、叠、量。
在观察、重叠不能确定面积大小时,学生往往都采用重叠之后分割出多余的部分再进行比较的方法。而对于借助较小图形去度量的方法,一般不可能自发产生,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做出适当的引导。因此,采用在学生尝试比较之后再提供“锦囊”的方式,引出度量的方法。这使学生经历从直接观察比较面积大小到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大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同桌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比较方法。
4、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练习是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再实践运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我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四道联系题。
①出示“试一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并且提示信封中有同学们需要的工具。
②完成“想想做做”,比较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询问学生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
③第三题完成后我会指着其中一个图形的周长问学生,老师现在画的是这个图形的???我猜想学生会回答周长,然后我强调“一个图形围城它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那么周长中间这块的大小是什么呢?我猜想学生会说是面积。接着我又问,像这样指出图形的周长呃面积你会吗?自己找出一个图形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给身边的同学看看。再同学们指的过程中提示同学们边指边说。并且请学生到讲台前指给大家看看。
④回到课程伊始的那个问题,小猪的的房子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辨别他们的大小呢?我猜想同学们会说数方格的方法,通过数方格得知两块地的面积一样大。
让学生在不同的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的方法的理解,体会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课外拓展,升华认识
游戏名:图案设计大赛。游戏规则:课堂练习纸上设计2个漂亮图案。要求每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并且都占7个方格。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由发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下一个课
时面积单位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6、全课总结,反思得失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我想借助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
五、说学习评价
最后来和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材的编排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说明:这里强调“过程”,即: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探索与获得的过程,而不是要教师直接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讲明给学生,让学生处于接受的状态。这样设计,符合了新课程学生的现代学习观。)
(2)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拼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采用:
1、实验法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课件演示,配合启发。
学生动手实验,交流汇报之后,再看课件演示,教师给予点拨,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回忆并指名学生说明上节课同学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完整地说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继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对于表达不清楚、不完整的同学,教师显示课件,启发其完整的表达,并给予鼓励。)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1、我先采用演示法,让大家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并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底占几格?高占几格?面积是多少?接着运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用手中三对不同类但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凑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观察,去发现: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特殊三角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它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等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归纳、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2、最后来验证推导出来的面积公式的正确性。整个探究、推导、验证过程,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出示问题:怎样把三角形的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小组合作:再试试用两个完全一样钝角三角形来拼,会怎么样?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一、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四、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巩固拓展。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ah÷2
=100×33÷2
=165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650平方厘米。
1、完成课本85页做一做。
2、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们的面积。
判断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形状也相同。 ( )
4、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 )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63页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第4题.
八、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面积的含义》,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将以教材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带出教室,带进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此前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奠定基础。(2)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当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以知识技能为主线,同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两点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基于此,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比较平面图形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探索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确定为: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大小。(4)、教法、学法
教 法: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设计中我主要采用:
①观察:通过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面,体会面积的含义。
②比较:通过对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认识面积是有大小的,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③直观演示: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的例2中的纸片、纸条、透明方格纸等,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学 法: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我在设计中是这样预设:
①自主探究:凡是学生能够独立自主解决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
②合作交流:如果自主不能解决的,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小组内解决不了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拔指导。(5)、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摸、比、说3个方面活动来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
摸: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桌面等身边物体体会物体面的存在。
比:比一比数学书封面和黑板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说: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摸、比、说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二)动手操作比较大小
1、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由具体物体的面的大小过渡到平面图形的大小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出示一个长方体把它的某一个面画下来就得到一个平面图形——长方形,学生充分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面积概念,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物体表面的大小
平面图形的大小
面积
我还通过把这个长方形涂色和画边线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进一步深化面积的含义。
2、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设计时本着放手给学生,教师出示例2中的两个图形,提了2个问题:
①你们看一看,猜一猜谁的面积比较大?
②你有没有其它办法能验证你的猜想呢?
在这我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来打开学生思路,把探究的时间和过程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学具袋中提供的材料,也可利用自己身边其它材料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让学生带着材料到讲台上来,把自己比较的方法直观地演示给大家看。
我预设了以下几种方法:
1、重叠
2、长方形纸条测量
3、透明方格纸测量等
当然也可能会有其它的方法,只要学生演示的方法合理都给予肯定表扬。随后我对学生比较方法进行小结并用课件演示,进一步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在这三个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练习,想想做做
1、第2题:这一题的处理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小的同时结合时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第3题:这一题主要指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重点指导怎样数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数,学生在汇报时这也用课件演示裁剪的过程。为今后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埋下伏笔。
3、第5题:这一题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图形比较,对于其中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能说出面积大小差不多就可以。
我选择以上3题作为本节课的新知实践运用,让学生在不同应用中体会比较的方法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加深对几种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并体验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学生带出教室带进生活。
四、全课小结、反思提高
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这里的小结归纳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还应是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体验上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需要为主题,从生活情境创设到整个展开过程的立体安排,到重难点突破,以及所学知识的拓展应用,都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一,教师要层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次教学,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要应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二、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过程和方法目标:1、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
2、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39页中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我要回答以下2个问题:1、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难点是什么?2、突破重难点的策略是什么?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点: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接下来我分三点来阐述确定这一课时重难点的依据。(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二、是发展空间观念整体目标的需要。三、为避免学习后期因计算而淡化空间观念的问题)
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
第一点:原来知识结构里面: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的大小,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在第一学段学生通过学习习近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从形的角度培养发展学生的三维空间,初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但本课时要学习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是由一个具体的量来决定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打破了原来的认知,从量的角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见,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揭示其本质属性。
二、是发展空间观念整体目标的需要。
第二点:《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由认识一维点线,到认识二维面,发展到认识三维空间体,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可见,教材在每一个学段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为避免学习后期因计算而淡化空间观念的问题
第三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刚接触体积时,对于什么是体积倒还能有一个模糊的表象,知道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即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三维体。可是学到后来,当学生学习了体积的计算公式后,他就会套用长*宽*高的公式来计算体积,对体积的认识又回到原来的一维二维上,什么是体积?线段*线段*线段,因此,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因计算而将体积的表象模糊了。因此学生刚接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理解他们的意义成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套用公式的现象,为后阶段学习计算公式的意义打下基础。
下面我回答第二个问题:突破本节课重点的策略分别是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对比交流。突破本节课难点的策略分别是对比交流,迁移类推,举例,想象
下面介绍我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我是怎样使用这些策略,又是如何进行使用后的一个提炼。
一、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对比交流理解体积的意义,突出重点。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
对于体积概念建立,我分二层进行教学:物体占有空间,物体占的空间有大
小。
这里我请学生观察自己和同桌的抽屉,说一说抽屉里有些什么?抽屉还能放些什么?能放多少?〔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引导学生直观演示,让学
生体验抽屉里有“空间”,物体是要占一定的空间的。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
2.实验操作,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
出示两个杯子,盛满(有)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头,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让学生说一说一块石头占的空间大,另一块石头所占的空间小。由此让学生感知物体占的空间有大小。
3.对比交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物书包、铅笔盒、橡皮让学生观察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小,进一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小的。对体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物体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二、运用迁移类推,举例想象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突破难点。
1.迁移类推,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
出示两个体积大小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铅笔盒,要求学生判断哪个铅笔盒的体积大。由于无法直接判断,我在这里引导学生回忆计量物体的长度和面积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学生自然会由前面的知识想到,计量物体的体积也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引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和体积单位的字母表示法。用迁移类推引出学习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由“空间”到“物体要占空间”,再由“物体要占空间”到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理解体积的意义,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帮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的意义,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观察感知,对比交流,初步形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表象
由于学生在平时对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相对接触到比较多,先教学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我分别出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感知1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空间大小。再同时出示这两个模型,进行一个对比交流,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3.游戏操作,想象举例,进一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空间观念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cm3和1dm3有多大,在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
和1立方分米形成建模,并根据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表象用手指比划。举例生活中一些体积接近于它们的物体,如一颗蚕豆、手指尖的部分;一个粉笔盒,进一步巩固建立1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对于1立方米空间观念的建立,学生比划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我游戏操作的教学策略。我借助三把米尺,我让几个同学和我一起,在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我让几个同学站到我们做的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去,看一看可以站多少同学?(这里学生的身高已经超过1米,我会在一旁引导他蹲下去一点,头部不超过米尺的高度,让学生初步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是与长宽高有关的,但这里不要做出解释,只是一个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1立方米的空间可放多少物品?”通过一个量的刻画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和观察思考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策略之一。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
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第二节。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的编排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求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摆已学过的图形。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主动探索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
这样既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渗透了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拼摆,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公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自主探索能力及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发展迁移原则。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拼摆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采取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源的体验和理解。
本节课在学习方法上我侧重以下几点:
1、学会以旧引新,掌握运用知识迁移、学法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
2、操作实验法。学生自己动手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摆出自己学过的图形,弄清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3、学习讨论法。在操作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上述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有什么爱好?
生:我喜欢
师:老师特别喜欢摄影,今天特意带来几幅作品,想看看吗?好,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出现吴忠城区风光图。最后画面定格在体育馆的花坛中)为了美化环境,园林工人要在体育馆的附近的长方形的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坛,打算分成两个相等的绿化地,一块种上杜鹃花,一块种上月季花,那么怎么设计这块地呢?(学生可能有三种设计,一种是将空地纵分,一种是横着分,还有斜线分成两个三角形)最终园林工人采纳了第三种方案,园林工人要按面积来买花种的数量,谁来说说这一块花坛的面积怎么来算?
(引导学生可以先求长方形面积,再算它的一半就可以)
那么如果遇到花坛形状是这样普通的三角形,面积怎么计算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大家有兴趣吗?(教师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看大屏幕(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提出思考: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拿出三角形模型,让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说你能发现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3、谈话启思。
请大家运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自行确定研究方案,希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拼,还可以摆。小组里的同学可以互相合作、讨论,看哪一些小组能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操作探索。
(1)小组合作探索、操作。
(2)小组交流。
5、开始现场发布会,展示学生的拼摆情况。
师:同学们,方法找到了吗?哪个小组上来汇报?
生:好,我们拿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我们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进行旋转,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发现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底。高等于这个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博士是怎么说的?(课件演示整个重合旋转平移的过程,并说出推导过程)。关于其他的三角形,哪个小组还有新的发现?好,你们小组来。
生:我们用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过程跟上一组一样,我们的结论是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好的,我们来看一下电脑里有没有这种方法?(课件演示)你们的方法也很好。
生:我们小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的结论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我们小组用的同样是直角三角形,但我们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的高,所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并且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但结论也是一样的。
师:好,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黑板上大家的研究成果吧!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积,a、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样表示公式?(板书:S=ah2)
三、尝试练习
1、估算红领巾的长是多少,高是多少,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2、计算标志牌的面积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25~26页第十册《长方体的表面积》,
一、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显得有点抽象。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
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灵活解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
五、教法、学法。
为了使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辅以“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剪刀。
七、教学设计
本着让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有所得”的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就创设如下情景:(今天是聪聪妈妈的生日)聪聪:“妈妈,生日快乐!”妈妈:“真乖,礼物包装得真精美!妈妈考考你,包装这份礼物时,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纸呢?” 聪聪“……”我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从而引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这一设计意在赋于教材以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二个环节:实践探索、获取新知。(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独立感知——建立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我请学生闭上眼睛,触摸长方体的各个面,感知“表面”的含义,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这一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实物,建立表面积的表象,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第二个活动:合作交流——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开放的情景和问题,学生往往会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为每组准备了一个大小不一的长方体,让他们利用这个长方体,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并结合它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的意义,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期间,我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指导他们的实践,倾听他们的发言,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大约经过10分钟的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后,我就会让各小组汇报,估计情况如下:
有的小组直接观察立体图,有的小组沿着棱把长方体纸盒展开,无论哪一种探究方式,都比较容易发现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把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相加;第二种:(电脑演示)用上下面的面积加前后面的面积再加左右面的面积,从而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第三种:上、前、左面的面积和乘2, 从而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老师及时的点拨,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果学生没能发现以下这种方法,我就适时地指导学生沿着棱把长方体纸盒展开,引导学生把长方体纸盒分成侧面和上下面两大部分,从而挖掘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底面周长×高+长×宽×2。至此,学生的认知得到升华。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方法,并确定最简算法,使计算优化。
教材蕴含着许多有待学生发现的奥秘,因此我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第三个活动:运用公式,尝试解题。
对于例1,我继续放手让学生从刚才发现的方法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让学生初步尝到成功的喜悦,变“教数学”为“用数学”。
第三个环节:应用新知,培养能力。(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基础练习,照顾全面。
我让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让他们通过说理、比较,进一步巩固知识,又为解决下面的变式练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回应情景,发散思维。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1-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1、学具:两人小组准备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50个
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2个
长方形:3厘米×5厘米、2厘米×7厘米
2、教具:边长1厘米正方形纸片若干
边长1分米正方形纸片若干
边长1米正方形纸1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1、课件出示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教师提问:黑板面和电视机屏幕的面哪个大?(初步感知面的大小)
2、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你的课桌面,数学书封面,作业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表面)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面积
1、课件出示两组图形:封闭和不封闭(如图)
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封闭的哪些不封闭?
2、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比较长方形的大小
a、重叠法比较:b、观察法比较:
发现问题:有些情况下利用以上两种办法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引出矛盾
3、同桌合作
在7厘米×2厘米和3厘米×5厘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4、课件出示摆一摆的不同方法如:小圆片、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比较出哪一种方法更好。
5、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遮住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将较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较大的分成4分,学生会从数量上判断9份较大,由此引出结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课件演示: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质疑:1平方厘米会有多大呢? 2、1平方厘米
a、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b、展示图片:纽扣、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c、测量较小物体的面积,如测量邮票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d、小活动:拿出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感知其大小。
3、1平方分米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b、展示图片:电灯开关、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c、测量一般物体的面积,如测量手帕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d、拿出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
4、1平方米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b、展示图片:方桌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c、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如测量操场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
d、小活动:展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感知1平方米有多大
5、活动:
试一试,1平方米的图形内能站下几个同学?
几平方米的图形内我们全班同学都能站下?
三、知识小结:
今天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还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四、智慧岛:课堂演练
(一)、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一块橡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6()。
2、教室门表面的面积大约是2()。
3、冬冬房间地面的面积大约是18()。
4、你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
5、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20()。
6、学校操场大约1200()。
7、一元硬币表面的面积大约是2()。
(二)请你当回小法官
1、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厘米。()
2、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
4、小明的身高是134平方厘米。()
(三)下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
(四)、实践活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4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第六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学习的基础。
二、说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这一理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我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三、学情分析: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统计表明: 大多数的学生虽听过“面积”一词,但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或说不清楚。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说教学准备:
(1)教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完全相同的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说教法和学法
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
七、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感知面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2、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这是本课的难点,书中利用比较两张纸的大小,让学生在拼摆中感受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摆进行教学,但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拼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我将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首先我出示同样大小的纸,让学生用学具摆,然后告诉我有多大,由于我为学生准备的学具不同,自然学生告诉我的数也就不同,这时我故作奇怪的问:“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纸,同学们告诉我的数却不同呢?”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原来是测量的学具不同,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这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我觉得降低了难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八、说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
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小学数学的说课稿】推荐阅读:
圆形面积的说课稿05-25
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06-28
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11-18
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10-2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07-27
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案11-07
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面积计算教案11-08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07-23
《面积单位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6-19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