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散文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散文(精选9篇)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散文 篇1

极乐之境:伊甸园、涅槃、天堂、香格里拉、理想乡(英国传说中亚瑟王的宫殿所在之地——译者注)。人类总是幻想着这样的一个地方或一种状态,即体验到几乎不可能的完美的幸福。但这为什么是不可能的呢?答案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幸福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件事情,这些形形色色的幸福是互相抵触的。享有某一种类型的幸福会破坏享受其他类型幸福的能力,而如果“完美”的幸福意味着我们沉浸在这所有类型的幸福中,那么我们注定不会感受到我们所追寻的完美的幸福。

詹妮弗·赫克特是一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她研究幸福的历史。她在《幸福神话》一书中探索了整个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幸福意味着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她提出了一个对幸福进行思考的计划,我个人发现这十分有用。简言之,她指出我们能够体验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幸福,它们相互抵触。太无节制地追求其中任何一种都会使你更加远离另外两种。对于这三种幸福,她描述如下:

美好的一天

美好的一天中可能充满了温和的愉悦,这是重复出现而常被遗忘的。想想那些与好友一起度过的日子、在美丽的地方度过的时刻或者全神贯注欣赏一部好电影的时候。想想那些你无须努力工作而又没有坏事发生的日子。总之,你会感觉精神昂扬,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但这样的日子并无什么特别,在几周之后你就不会记得了。

欣快感

欣快感是强烈的,能在记忆中长久停留,风险和脆弱性常会与之相随。想想由毒品、酒精或情欲而激起的惊人情感体验。想想那些拼命而引发的肾上腺素急剧上升、桃色事件以及难以置信的享乐片段。

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需要大量艰难的工作,你对欣快感和许多美好的一天的体验与之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想想美好的.婚姻或这样一种满足感,它来自于在一个要求苛刻的行业中持续的出色表现;想想我们回顾一个孩子成长为成功的、完全适应环境的成年人时所体验到的愉悦。

幸福的生活需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中慢慢呈现,而这要求我们不能在追求欣快感上花费太多时间,也不能懒懒散散地消磨大半生,度过一个又一个相似的“美好的一天”。坚持不懈地追求幸福的生活要求你削减自己享受欣快感和“美好的一天”的频率。同样地,一意孤行地追求欣快感(想想毒瘾)会损害你的人际关系和事业,使你更加远离拥有幸福的生活的机会。

我们其实并不了解民国 篇2

随着这几年有关民国图书出版热,浓雾正在慢慢散开。人们津津乐道于那些学人的范儿,以及民国的教材课本等。我们真的了解民国吗?只从学术史意义上讲,我们对于民国其实很陌生。中国社科院的专家马勇和毕苑为我们带来他们的解读。

要说民国史,肯定绕不开1911年爆发的终结帝制、启发民智的辛亥革命。对于它的研究,又有哪些新论呢?《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就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成果。

要谈民国史,也肯定绕不开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对抗与合作。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民国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从一个小小的、扎根于山野之间的“在野党”,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中,打败当时的“执政党”,获得了民心?《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们刚刚做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很快就迎来了清帝退位一百周年。紧接着,就是中华民国创建一百年。在这系列特殊且值得大书特书的纪念日里,一大批相关著作出版,由此引发“民国热”实属正常。何况民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代,许多人、许多事似乎还没有走远,我们望着那些背影,不仅感到亲切,而且容易引起共鸣,毕竟我们就是从那里一步一步走来。只是从学术史意义上说,对于民国,我们其实很陌生。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民国可能还是一个不太真实的传说。

如果从1912年中华民国开国算起,至1949年中华民国主体部分在大陆结束,中华民国的历史不过38年。38年放到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然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38年的历史相当复杂。我们不仅因为意识形态分歧还没有办法与台湾学者取得共识,即便在我们的意识中,这38年的中华民国也如云如雾,因为我们不仅反对蒋介石,而且反对袁世凯,反对“北洋军阀”,我们惟一能认同的是孙中山和他的南京临时政府,而这个临时政府恰恰在民国法统中又存在许多争议。不将这些仔细梳理,我们或许真的相信有一个“民国范儿”,如果将这些都说清,那就真的分不清哪段正确哪段误。

如果历史主义地看待中华民国38年的历史,至少应该分为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及北洋系的中华民国政府和蒋介石及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这样三个大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不仅有着重大差别,甚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大家都说是民国,但此民国非彼民国,因而各自的法统也就很不一样,所信奉所执行的政策也就有着很大区别。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真实意思

我们过去很长时间一直弄不清孙中山为什么在中华民国开国后一再声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真实意思,一直以为这是孙中山一句无关紧要的口号。其实,孙中山表达了民国法统中的大问题。

在1912年之前17年,孙中山一直流亡在海外,他在组织革命呼唤救亡的同时,也在为中国未来设计政治路线图。按照孙中山的理论,满洲人是中国周边一个族群,满洲人不是中国人,满洲过去两百多年对中国的统治是殖民统治,因此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这个殖民统治的政府,“驱逐鞑虏”;然后重建一个汉人的天下,“恢复中华”。只是孙中山毕竟不再是过去年代的草莽英雄,不再一味强调改朝换代,而是期待在这场种族革命的同时,一举完成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所以孙中山最完整的革命理论表达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目睹清廷因政治腐败而导致甲午之耻的重要觉醒,也是此后其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

凭借着这样的政治信念,孙中山“一个人的战争”终于唤醒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追随革命的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至1905年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中国革命至此出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高潮。为了将中国革命向深度广度推进,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人在同盟会成立前后制定了革命方略,制定了军政府计划,制定了一旦清廷垮台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府,如何重建新的国家等一系列方针谋略。

根据这些方针谋略,推翻清廷后的新政府应该以“五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这个“五权宪法”就是西方近代国家三权分立宪法的改良,增加了检察权与考试权。在国家根本指导思想上,孙中山和同盟会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概念,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必须实现的三个基本目标。在革命步骤上,孙中山此时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阶段论,但其力主在革命初期构建“军政府”,显然蕴含着三阶段的意思。

在对国内民主现状的估计上,孙中山和革命党人都是相当悲观的。在这一点上,他们都受到康、梁的深刻影响,以为中国长时期处在君主专制下,人民的民主意识非常弱小,因此需要先觉觉后觉,先知启后知。所以等到革命告成,在孙中山的意识中依然是传统中国“为民作主”的意思而不是让人民自己作主。

孙中山的理想以及革命路径的设计,当然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只是必须指出的是,孙中山在长达17年时间里,与国内政治几乎彻底隔绝,即便到了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开始、政治环境略微宽松后,孙中山也没有办法踏进国门,实地考察国内政治实践,所以他对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也就必然具有相当误差。他之所以不知道国内政治进步,不知道君主立宪的进展,除了消息隔绝,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毕竟是革命党的领袖,始终站在清廷对立面,始终用一种有色眼镜看待清延的政治改革。

不过,孙中山确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人物,当1911年政治改革机会来临时,孙中山并没有教条主义地坚守先前的规范。为了实现推翻清廷的政治目的,孙中山没有顽强地坚持“驱逐鞑虏”的原则,反而同意给予退位的皇上和皇室以优待和礼遇。这里面当然有许多不得不如此的压力,但孙中山走到这一步也确实不容易。

南京临时政府因机缘巧合成立了,从这个政府实际运作情形看,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先前的那些理论设计似乎都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即便稍后制定的《临时约法》也没有体现五权宪法的权力制衡精神,更不要提三民主义、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论了。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色彩确实强烈,比如对旧制度的改革,但在现实政治层面,临时政府其实还是比较现实主义的,大致反映了时代思潮主流。

袁世凯和民国法统

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实事求是地说,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也确实不足以解决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孙中山拥有新思想,革命党人拥有新精神,但这些都不足以将一个混

乱的中国带上常态发展轨道。在当时国内外一切关心时局的人眼中,真正有能力收拾旧河山一统江湖的,还是政治强人袁世凯。

袁世凯是晚清政治强人,从甲午战后的维新走到戊戌年间的变法,再到1901年的新政,直至1906年的预备立宪,他都是这一系列政治变革的鼓吹者和重要推手。他具有清廷内部旧官僚难得的新见解、新思想,而且在过去十几年官场历练中,使袁世凯养成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手段和手腕,以及非凡高超的办事能力。武昌起义发生后,袁世凯最大限度争取南北和解、重回君宪主义政治轨道,然而到了最后,因为满洲贵族在根本问题即国会构成上不愿让步,君主立宪在最后时刻还是毁于一旦。

君主立宪无法实现,各方要求走向共和,南北妥协达成后,清帝退位,颁诏宣布委托袁世凯组织临时政府,与南方革命党入商量共建一个新国家。在这种情形下,孙中山遵守诺言将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的权杖转移给袁世凯,是为中华民国正式开国。

袁世凯主导的中华民国没有接着南京临时政府的民国思路往下走,更没有接纳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三民主义、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论。这是因为袁世凯毕竟是晚清君主立宪政治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他的概念中,民主共和原本与君主立宪并没有根本区别,除了一个君主必须废除外,共和体制下其实也应该是一种东西洋通用的代议制形式,而不是孙中山所期待的全民政治。中国已在晚清走了十年以上的民主道路了,各省咨议局的成熟度一点都不亚于东西洋各国,全部议员都是经过竞选产生的职业政治家,他们差不多都具有近代代议制政治的一般训练,熟悉政党政治、议会政治的运行规则。这是一个现成的民主政治框架,所以袁世凯主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就没有必要绕开晚清十年民主政治的训练和成就重新开始,而是接续晚清君主立宪往下走;将各省咨议局改造成各省议会,将各省巡抚和后来的都督改为省长;将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至于那个责任政府,不论是在君主立宪体制下,还是在民主共和体制下,其实只是一个有限责任政府。政府首脑过去对皇上负责,现在对议会负责,仅此而已。

实事求是地说,袁世凯主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作出这样的变通是合乎历史需求的,在当时在后世都没有引起多大问题。即便是1913年因“宋教仁案”引发“二次革命”,中华民国面临深刻政治危机,也没有人从体制上思考有什么不合适。问题在于,袁世凯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在民国政治架构中解决问题,没有将民主共和原则贯彻到底。随着内外危机相继爆发,国内的政治动荡和日本的“二十一条”接踵而至,再加上袁世凯骨子里的旧思想不断发酵,身边宵小之徒添油加醋,袁世凯踏上了“帝制自为”的不归路,不仅毁了自己,也坑害了国家,由此引发激烈的民国法统之争。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本身不是一个科学概念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恢复“约法”,旧国会也予以恢复。然而为时不久,总统府与国务院因中国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向德国宣战等问题发生冲突。段祺瑞力主参战,而黎元洪和国会对此有保留不愿参战。府院冲突最后演化为黎元洪利用大总统的权力罢免段祺瑞,并援引张勋督军团进京调解。结果辫子大帅张勋乘机复辟,拥立废帝溥仪,中华民国到了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

张勋复辟为段祺瑞的东山再起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机会。段祺瑞马厂誓师,出兵讨伐,成了再造共和的英雄,拯救了民国。但旧国会已解散,中华民国原有法统至此不复存在了,南北各方开始对这个民国法统进行激烈争夺。孙中山终于找到了机会,召集国民党领袖及部分军政要员讨论重建共和,出师讨逆,号召在南方另行召集国会,组织临时政府,于是连续数年的南北战争由此拉开帷幕。这也为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找到了最合适的理由。

孙中山在南方建立的革命政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地方性的分裂组织,并不具有合法性,也不被外部世界所承认。但是南方革命政府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毕竟在那几年中,北方的中华民国政府也没有办法一统江湖,吃掉这个革命政府,所以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侥幸胜利需要派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时,南北之间的和谈终于提上日程。

在这个时间段,中华民国的主导者,确实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那些“北洋军阀”,不论是接替袁世凯的黎元洪、段祺瑞,还是稍后的冯国璋、徐世昌,直至吴佩孚、曹锟等,大致都是北洋系的军人。对于这批人,我们过去真的不太理解,我们对他们的印象不是来自史料和直接认知,而是来自他们的反对派,即南方革命党人的描述。所谓“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可是我们直至现在还在使用这个表述。

北洋系军人特别是他们的第一代,比如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等,在晚清十年政治变革中都有相当成绩,基本上都是政治变革的急先锋,像段祺瑞几次拯救共和,成为近代史上“三造共和”的英雄。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作为并不像南方反对者所描述的那样不堪,他们在整个统治时期都努力遵循着民主共和框架解决问题处理问题。

不过,到了北洋系第二代比如曹锟等人,虽然民主的信念依然在坚守,比如他宁愿背负贿选恶名也不愿用武力夺取政权,但他们的民主素养确实没有办法与北洋第一代比,因而这就给南方的革命留下了一个重要契机。

走出“胜者为王败者贼”的传统史观

北洋第二代领袖的退步和堕落为南方革命提供了契机,但真正使南方革命得以成功的因素其实还有另外几层。一是孙中山坚持不懈的革命意志,使南方革命获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同情和支持,南方逐渐成为大革命中心。第二,中国革命重新高涨还与当时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的思想转轨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第三,由于苏联当年的成就和气势,辛亥革命时期年轻一辈的知识分子开始对旧有的民主共和模式感到失望,就像鲁迅那时所说,已有的中华民国不合乎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因为这个民国除了换个招牌,其他一切都没有变,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

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到1920年代,由北洋系主导的中华民国其实面临南北夹攻,孙中山和南方革命政府不断北伐,而来自北方的俄国不仅源源不断向中国人传递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了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帮助中国筹建共产党,而且还源源不断向南方革命政府提供物质和思想上的帮助。北洋系的中华民国政府到了1920年中期实际上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至1927年蒋介石利用国共合作领导北伐成功,在南京重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国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北洋系主导的中华民国迅即成为过去。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使中华民国的历史进入第三个阶段,其代价主要是国共由此彻底决裂,进入此后国共纷争的十年。但是另一方面,在国民政府管控地区,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间,又是中国民族资本急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此后的历史我们大致都知道,国共十年分裂冲突因日本侵华而重新合作,八年抗战,接着就是四年国共内战。关于中华民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我们并不太清楚这段历史真相,我们对民国这一段其实真的很陌生。我们以为国民党是消极抗战积极摩擦,我们以为国民党腐败不堪,四大家族垄断了国民经济。我们虽然已经胜利了六十多年,但我们依然没有走出“胜者王侯败者贼”的传统史观,没有能够从一个中立者的立场去看待这段刚刚消逝的历史。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但胜利者写的历史并不一定是真历史。所以当“民国热”不期然兴起时,真诚期待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对这段历史抱持一种温情和敬意:重构一个接近于历史真实的民国史。我们不仅应该重估孙中山对现代中国的历史贡献,也要重估袁世凯、蒋介石以及那些北洋和南京的军政要员,他们构成了民国历史丰富多彩的画卷,没有他们有血有肉的身影,书写的历史总是觉得有点苍白,有点不那么自然。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散文 篇3

你是一位爱美之人,你说,青海湖的鸟岛上,万鸟起飞的场面壮观吗?壮观,异常壮观。但我们并不知道,摄影师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甚至放起了鞭炮,把正在孵蛋的鸟儿全部惊动得飞上了天。鸟儿的心里有多么慌张、有多么失措、有多么顾盼,我们并不知道。受惊后的鸟儿是否会重返鸟巢?孵化中鸟宝宝是否还会平安降生?在摄影展前流连忘返的人们,无人得知!

你是一位爱美之人,你说,在西藏的某个草原上,藏羚羊四踢腾空奔跑的样子俊美吗?俊美,美极了。但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后面追着一辆拍摄者的`吉普车。藏羚羊的心里有多么恐慌、有多么委屈、有多么怨恨,无人能知。藏羚羊是否会撞上山丘?是否会误入陷阱?或者会力竭身亡?谁也不知道!

你是一位爱美之人,你说,动物园里孔雀开屏的样子好看吗?好看,真的好看。但我们并不知道,有的动物园为了吸引游客,一直给孔雀喂激素!孔雀把尾屏高高撑起,展成一把五光十色的扇屏,它把本该留给雌孔雀看的美丽,展露给了人间。孔雀有多么羞耻、有多么疲倦、有多么无助,无人关心!孔雀并非一年四季都开屏,只有在发情期,雄孔雀才大显英姿。公园里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受用开屏的美丽,却不知孔雀在人们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改变着其生理习性!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审美也是残酷的。在美丽的电视镜头后面,其实有着我们看不见的血腥。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审美也是残酷的。我们所欣赏到的美,有时候恰恰是一种囚禁,囚禁天然,囚禁自由。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审美也是残酷的。我们所欣赏到的美,有时候恰恰是一种杀戮,人为的去制造,人为地去获取。

其实我们不懂简单-散文随笔 篇4

单身或许也是一种幸福!!不被太多复杂去牵绊,只要挨的过寂寞,不失为一种好的归宿。

其实我们在恋爱之初的时候,想的都很简单,你喜欢我,我喜欢你,或者我很喜欢你,而你对我不反感,可我不介意。

可真正到过日子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其实什么都没变,变的是自己的心态。“在一起生活了”是恋爱初的欲望,即那时期待的果。可真正生活在一起了,内心的欲望又开始翻腾了。我希望我们的未来不牵扯其它人多好,我们还那样无拘无束多好,我们为什么要面对这么复杂的人情世故,为什么你就不能考虑我的立场!太多太多的“为什么”排山倒海的压来,你觉的一切都偏离了轨道,于是你沉闷了,于是找不到生活的激情,于是开始有怨言了,内心压抑了,吵了,激动了,再压下去,如此反复。好好的一段感情被彻底摧毁了,于是该结束了。

当下浮华的世界里,似乎想找份纯粹的、悸动的感情太难了。所以我们每天刷新着空间、微博里的说说、心情,似乎是发泄着内心的不满,又何尝不是想让心中的人知道内心的不满。为什么我们宁可隔着网络去发泄,也无法很好的面对面的去沟通!这是种病态吧。

欲望充斥着这个不再单纯的世界。当我们想纯粹时,退缩了。我们害怕了、犹豫了、错过了,然后想着将就吧!可将就了,又觉的委屈了。人生的纠结,是自身的纠结所致。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去爱一个人,无关其它,就是想去好好爱一场。而那个人也刚好不顾一切的爱着你,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我始终相信着唯美的爱情 ,虽然现实中存在的概率太低!我从不奢望能遇到一份热烈的爱,轰轰烈烈的总经不起时间的打磨,平凡的相知中带着那么点情趣,不至于产生激情后的失落、厌倦!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爱情渴望的是天长地久,一生一世。激情需要的是刹那的绚丽,繁华过后终成空!

太多太多的不幸福,只是因为我们看不透什么是真正的简单!我们总觉的自己学到了很多,其实我们总抓错了要点。

孝其实并不容易 篇5

回老家时, 常听老父说, 谁谁家的老人怎样, 谁谁家的`孩子怎样, 家长里短的说。一次老父说: “看你三大娘家明明哥,真气人,国家 每月发给老人的那55元钱,你明明哥还不给你三大娘。 ”过了一大 段时间,明白其中原因,是明明哥给三大娘钱,三大钱说: “我有钱, 花不着。 ”后来明明哥听到街上有人议论说那55元钱他花了,才生 气地要大叔和老父给三大娘拿着,结果大叔和老父都不拿。 又一次,老父说: “让你三大娘好气。 ”我问其原因,老父说: “你 三大娘来咱家说她不舒服,生病了,我就对她说,我跟明明说说,让 他去跟你看病, 你三大娘泪汪汪的答应了, 于是我就跟你明明哥说了, 你明明哥接着就答应了,过了两天,碰上你三大娘,问她看了吗?她 说没,问他,明明没说要带你出去看,你三大娘说:说了。那为什么 没去呢?老父又问: “你怎么回答的?” 三大娘说: “不要紧, 我没事, 一顿一个大饽饽”老父气得没办法。 从上面两件小事看来,孝其实并不容易。

其实我并不复杂美文 篇6

先说说最近的时间,最近的时间都在忙着找工作,其实无论是大哥介绍的分期乐公司,还是彬哥介绍的链,都不是最近多么要求,多么强求,都是大哥和彬哥听着我要找工作了,说愿意帮我问问的,大哥是因为从小到大的情谊,所以一听见我要找工作,直接就说了一句话来我公司,彬哥呢?因为大哥而认识,见面不过两次,彬哥觉得我对,不做作,所以直接就说帮我问问,这段时间因为找工作,一直住在大哥的里,的大哥,什么都要我收拾,电费,饭钱都要我给,但是自己却没有一点的不爽,收拾,确实我一天没什么事,应该做的,至于电费什么的,我也大哥最近炒期货赔了,自己又刚换工作,确实比较紧张,所以一切又又什么存在的呢?

在大哥的里,虽然因为只有一张床,所以自己只能睡沙发了,大哥叫过我睡床,可是我睡床干什么?自己现在也还没有正式的工作,一天又不累,更何况,昨天开始降温了,大哥把唯一的一床棉被也给我了,自己也和大哥说好了,如果真的在这边链工作的话,就自己买个床,而且自己要求的也不是条件的多好,就能够很自在,穿个内裤到处跑,点都不客气,要用什么自己拿,就是自己的感觉就对了。

这个就事这段时间的自己的生活。接下来说说最近的事情,说说我到底要的是什么,我到底事怎样的一个人。

我,亲情,其实很多的事情,我并没有多想,我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以恶意猜想别人的人,即使是今年过年发生的事情,我也从来没有想很多人想的那样想过,对于一切的.事情,我都会从自身找原因,并不会会说去怪说,怪别人干什么?自己做的好,永远都不会那样的事情发生,我对亲情的理解很简单,就像婷姐这样,我来成都校区以后,不知道婷姐叫了我多少次了,就今天我比较闲,然后就请我吃饭了,对于这样的一切,其实我要的很简单,不是一天我都要来蹭饭,又或者一天都要联系什么的,但是你至少让我感觉到你的存在,对吧?还记得我给某个人说过,大三毕业之前,如果我们没有接触过,那以后我们又该怎样的接触?我不想别人误会,真的不想,特别是自己的人,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封信,信里从的差不多10岁就认定了我是一个赌徒,现在,我20岁了,对不起,让你失望了,我还是没能够成为赌徒。

我,友情,进入大学以后,身边的人,有的走了,有的一直在,以后的很多的朋友也有一些离开了,说实话,我不止一次说过了,对于每一个人的离开,我都是心痛的,我真心的珍惜我的每一个朋友,我也真心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不想去虚伪的搞什么,或者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我失去过太多的东西,我太想拥有属于我的温暖了,所以,我不会去主动的走钢丝的赌什么。

我,爱情,到现在为止,自己也耍了几个朋友了,对于每一个离开的我女生,我都报以诚挚的祝福,虽然你们都回来找过我,但是我都拒绝了,我能够不给你们提分手,我能够选择在我们在一起的期间,把自己变成一块橡皮泥,但是我不能够再重新的和你们在一起,为什么?因为我想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一丝尊严,我不能让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我,,对于我,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说实话,现在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记得前两天和大娘聊天,说到了前两天回去的事情,大娘说提前说一声,至少里有一个准备,不会一个人,其实我觉得一个人没什么吧,年夜饭我都一个人吃过几顿了,害怕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真的要让我对说出什么感觉的话,那就是不客气吧,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像即使现在我20岁了,我依然可以穿着一个内裤到处跑,那就是了吧。

我,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人说过我复杂,朋友,人,都说过,其实我真的没有那么复杂,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做什么伤害别人,或者别人的事情,我唯一想的,只是保护好自己罢了,但我真的没有一颗害人的人,或者恶意揣测别人的心思的想法,也有很多的人说我虚伪,我真的虚伪吗?无论对于谁,我都是=愿意坦诚相待的,如果有一天我对你有所保留了,那不好意思,说明你对于我做了什么事情,我知道了,但是我没有拆穿,只是还有所希望罢了,但是我绝对不会再全心付出,不是伤害谁,只是怕自己被伤害罢了。

再其次,我应该是一个很矫情,很敏感的人吧,如果我给予某人的消息,某人一直不回,那我就会多想,以后和那个人接触我就会有所保留,随你们怎么说,我确实是这样的,也是这样做的,即使他过几天给我一个消息解释一下也好,如果他一直没有消息,那么也许我们会一直不联系,反正我是不会再联系那个人的。

最后,我想说,我没有那么复杂,我也没那么多的心思,那么多的时间去虚伪,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存点钱,多出去走走,一直这样安静的生活,那就对了,我没有太高的追求,世界末日来了都与我无关,只要我健康,我身边的爱我的人,我爱的人健康就对了。

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给你一个很好判定的方法,第一我是豪猪,所以我爱吃,如果我愿意把我的肉分给你吃,那说明你重要了,第二,从小我学会了存钱,学会了管理钱,如果我能够把我钱给你用,那说明你重要了。

最后,请不要说什么我现实什么的,我不现实,我只是希望我身边的人好,我宁愿所有的病痛都我经历,所有的分手都我来分,都可以,只要我的人,兄弟,朋友,开心,健康就好。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美文 篇7

有一位学生,是学校里大家公认的“歌星”,无论多么高难度的歌曲,经他的嘴一唱,总是变得轻松动听。

有一次,学校举办歌咏大赛,他连预选赛都没有参加,就被班主任直接保送进了决赛现场。但是,由于精神紧张,他在比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得了最后一名。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了,他还在因此而郁郁寡欢。他一遍遍地到班主任那里去解释:“我那天有点感冒了,嗓子哑了,否则,我一定能取得名次的。”

老师安慰他:“没有关系,我相信你!”

可是他仍然见了老师就提这件事情,把老师搞得恨不能远远地躲开他。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太在意自己的感觉了,把自己搞得敏感兮兮的。

有些人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惹得路人哈哈大笑,摔跤者在尴尬之下,还会认为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自己出丑。

但是,若我们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种事只是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甚至于他们在哈哈一笑之后,就早已经抛诸脑后了,只有当事人还执著于心,没能放下!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并没有多少时间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我们身上,无论我们是出彩还是出丑了。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散文 篇8

男人很想征服整个世界,所以,男人最需要的是被人认可,赞同。尽管他做的事情可能毫无意义,但是,不要打击男人。打击会伤害男人的自尊心,会让他觉得孤单,无助。聪明的女人应该学会赞赏男人,男人征服不了整个世界,但他希望征服自己女人的世界。造物主在创造人类的时候,就已经给予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个性思维。才会相互吸引,所以女人应该认可男人。是天性,不是愚昧。满足男人膨胀的虚伪。

2温暖

男人是很脆弱的生灵,很多的时候需要的是温暖的感觉,不只是肉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温暖,劳累了,疲惫了,像一只懒猫那样,躲在一个角落里晒晒暖暖的太阳,取暖。不要一味地认为男人很坚强,其实,男人比女人更需要温暖,需要关怀,需要甜言蜜语。

3体贴

男人喜欢看电影,足球,喜欢看nba,因为男人的感情世界里是直来直去,不会像蜘蛛丝那样网来网去,更不会像丝那样缠缠绕绕。男人在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人时,可以付出一切,这是男人本性的欲望:征服。不要认为男人永远会对自己这样好,男人也会累,也会烦。男人也会需要体贴,需要理解。

4生活

无论一个男人多么有成就,多么成功。有一点是相同的:一日三餐,饭不离口,茶不离手。男人不是空气,需要生活,不管他在想什么,不管他在做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需要吃饭。填饱了肚子才能生存。有人曾经说过:要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先填饱他的胃,就算男人无情,他也许会想你的厨艺,想你做的饭。给予一个男人正常的生活条件,男人会觉得有安慰。

5宽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男人也会犯错。男人是容易冲动的动物,所以常常犯错。对待男人的错误女人应该更应该像一个母亲那样的宽容,教育疏导,让其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不是把男人推向深渊,让其越走越远,不能自拔。男人是风筝,女人是线,不要让风筝断了线,找不到回家的路。对男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对这个世界的宽容。

6理解

不要硬拉着男人陪女人逛街,这是女人容易反的致命错误。男人不会对那些花花绿绿的饰品有兴趣,陪女人逛街是一种煎熬,不是享受,男人陪女人逛街是:有苦说不出啊。理解男人吧,不要认为男人陪自己逛街就是爱的表现,那是因为惹不起。所有的人都会有审美疲劳症,让男人自己选购的物品已经不会有新鲜感觉了。聪明的女人自己去购物,换种服饰,换种发型,换种形象,让男人眼前一亮。理解男人的同时给了自己很大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7红颜知己

男人一生都在寻找红颜知己,因为男人的心容易孤单,容易寂寞,不会轻易满足,所以男人希望交流,希望有人知道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的苦衷,获取同情,获取温暖,获取甜言蜜语,获取新鲜感,获取被爱的滋味。哪怕是飞蛾扑火,也要追寻瞬间的壮美。

酸奶中的添加剂其实并不可怕 篇9

吉林读者李女士问:我特别喜欢喝酸奶,最近在儿子的提醒下,我开始学看食品配料表了。我发现,酸奶配料表上的食品添加剂有好长一串。可我听说添加剂越多越不安全,是真的吗?

酸奶中的添加剂主要是增稠剂,如果胶、卡拉胶、黄原胶、改性淀粉、改性纤维素等。这些配料都无毒无害,其中植物胶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帮助膳食中的重金属物质排出体外。其实,食用级的改性淀粉和改性纤维素并不可怕。此外,酸奶中通常会加入香精,无糖或低糖酸奶常常会添加甜味剂。香精实际上是很多人购买果味酸奶的动力所在,而无糖、低糖也是很多消费者追捧的概念。既然想得到水果香味,也就只能容忍香精了,因为几粒切了两个星期的水果粒不可能有那么大香气。既然不想吃白糖,又不能忍受尖利的酸味,那也就只能和甜味剂和平共处了。真想要“纯天然”的酸奶,可以直接购买某些无增稠剂、无糖、无香精、无甜味剂的品种。可惜很多人买了一次就发现,真的不如那些有添加剂有糖的酸奶好喝。所以,还是不要这么“叶公好龙”吧。

上一篇:煤矿安全管理的认识下一篇:上好中职体育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