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读书心得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师德读书心得(共12篇)

师德读书心得 篇1

一、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实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学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二、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师德读书心得 篇2

(1)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那么它的危害也就会消失 (停止) 。

(2) 攻击不同于己方的言论 (学说、观点) , (这种行为) 是有很大危害的呀。

(3) 致力于别种学说 (这里应该是指有别于儒家的学说) 的研究, (对其进行适当地磨合改造) 那么它有危害的那些弊端就会消失了。

(4) 对别种学说进行研究, 是有害的呀。

杨伯峻先生采取是第一种观点的, 他翻译的原文是“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 祸害就可以消灭了”。其用以佐证的理由是:“《论语》共用四次‘攻’字, 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 《颜渊篇》的‘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 这里也不应例外。”乃是“以本经用语例决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 的方法, 是比较可信的考证方法, 但是杨伯峻先生只将这种方法用了一半, 没用彻底, 在他的这种翻译中将“已”字解做“停止、消灭”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论语》中“也已”二字的情况。全书共出现了六次, 分别是:

《学而》———可谓好学也已 (1.14第九页) ;《为政》———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2.16第十八页) ;《雍也》———可谓仁之方也已 (6.3.第六十五页) ;《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8.11第八十二页) ;《子罕》———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9.11第九十页) ;《子罕》———斯亦不足畏也已 (9.23第九十四页) 。

除了第二条之外, 杨伯峻先生自己也全将其余五条看做语气词, 没有译出具体意思。那么“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话, 《论语》里共用六次“也已”, 其他的五个都是语气词, 一般无意, 这里也不应例外。用“以本经用语例决之”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话, 就可以得出我们上面列出的第二种解释了, “攻”解为“攻击”, “也已”解为语气词, 即“攻击他种学说, 这是很有害处的 (行为) ”。

程树德先生即采取这种观点, 也是笔者偏向接受的。其原话是:“《论语》中凡用‘攻’字均作‘攻伐’解, 如‘小子鸣鼓而攻之’, ‘攻其恶, 毋攻人之恶’, 不应此处独训为治, 则何晏、朱子之说非也。‘已’者语词, 不训为‘止’, 如‘末之也已’, ‘可谓人之方也已’, 其例均同, 则孙奕、钱大昕、焦循诸家之说非也。” (《论语集释》108页)

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几位解释论语比较出名的人物, 程先生就是用这种以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本书中的例子的方法将他们一一都驳斥了, 算得上是最有信服力的方法。

何晏说:“攻, 治也。善道有统, 殊途而同归, 异端不同归也。”就是说研究和学习异端的学问有害, 即上面所列的第四种观点。受他影响,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范氏曰:‘攻, 专治也。”

至于第三种观点———研究“异端”的学说, 将其与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相互磨合求中, 从而消除其中的害处弊端。其支持者以焦循、刘宝楠为代表。刘宝楠《论语正义》引用焦循的说法道:“焦氏循补疏《韩诗外传》云:别殊类, 使不相害, 序异端, 使不相悖。盖异端者各为一端, 彼此互异, 惟执持不能通则悖。悖则害矣。有以攻治之, 即所谓序异端也。斯害也已。所谓使不相悖也。”即是说, 攻治异端, 使相异之两端摩之而不异, 从而到达“斯害也已”的目的, 即“所谓使不相悖也”。他这是想利用儒家中庸的观点将孔子的形象善化, 是明显的尊孔抬孔行为。

笔者偏向于程树德先生所持的观点, 这可以从《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孔子的言行形象得到论证, 且举出以下例子说明:

“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2.18第十九页)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8第八十九页) 慎言之人, 讷言之人, 四毋之人, 善扣两端之人, 岂轻易会去攻击异端之人?

参考文献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篇3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特点,它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同时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做一个同事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 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 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要有从容的心境。对周围的环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周围的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守住平常心是人生的绝唱,守住了平常心,就守住了教师的职业,守住了教师的灵魂,守住了教师的幸福和梦想。

第三,要向教师职业索问一生,索问教育的真谛所在。每一位教师都憧憬,期盼做学生喜欢的教师。面对在一个个鲜活而迥异的学生,我时时索问自己:“今天,我如何当好老师?”面对给教师头顶一个个神圣而闪光的光环,我时时索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做对了没有?做好了没有?”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 首先,教师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佩服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来向老师看齐;所以我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为此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善于吸收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其次,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德、有才才是一位好教师。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要不做。作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成功。“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只有关注细节才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經之路。

第五,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无私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是介绍信念的核心,它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而要教好每一个学生,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个学生,心系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这要求从教好一个学生做起。绝不放过一个学生,否则就是放弃了对教育事业成功的追求。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就是我们教育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只有付出不图回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心目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感情的熏陶、特别是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 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是师德之魂。教师对学生必须有普偏的爱,爱每一个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歧视、不嫌弃,给他们多一点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

最后,做一名快乐的教师。教师要享受课堂,享受学生,享受生活,累并快乐着。教育的本质就是未来一代新人愉快地踏上人生征程做准备。

让我们继续加强师德建设,从我做起,奋力拼搏,为教育的发展增砖添瓦,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师德手册》读书心得 篇4

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躬行实践,为人师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首先,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让压力更有价值。俗语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下,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工作和学习。那如何让压力更有价值呢?也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重重的压力下,化压力为动力,更要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也谈不上。这个是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教师不能不好好工作,但也不要没有科学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与学生一同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

其次,爱学生,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将成为不施肥的苗圃,不浇水的花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情绪和情感、选择和判断,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融为一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深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再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人不学不如物。经常学习可以明确是非,摆正关系,提高素质,增强后劲。古人云:教育者当先受教育。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最后,将“师德”进行到底。只有理论不行,师德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教育本身是很有人性化的、充满感情的神圣的活动,教师对“师德”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时间、“空洞化、形式化、口号化”,而应该更从关注人的显示生命的需要出发,采用适合现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去施与“德”并影响学生的生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按照自己的选择健康地成长。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读书心得 篇5

我就围绕“热爱学生”这点,谈谈自己的亲身体会与学习感受。

记得我还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我的语文老师是目前德胜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顾向阳老师。当时教学什么课文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顾老师上课很认真,很投入,我也被顾老师的教学所吸引,融入到学习情景中。顾老师边读课文边做手势,也许太投入了,她的手敲在了我的头上,当时我也没有任何反应,敲到就敲到呗。但顾老师接下来的一个细节让我终身难忘,她用手轻轻的在我头上揉了揉,我的心里顿时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感动,不知所措,真想每节课都让顾老师敲几下。从此以后,我特别喜欢语文课,自己的语文成绩不断提高。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一生感到温暖,让我一生铭记这样一位好老师。

后来,我也和顾老师一样,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担任教导副主任,坐在顾老师的后面,我就把顾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在一次科学课上,我看到一位学生竟然在睡觉,我感觉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顿时火冒三丈,准备走过去好好修理一下她。我先喊醒了这位学生,学生告诉我,她今天身体不舒服,头疼,实在受不了了才在桌子上靠一会,结果睡着了。我顿时消了火,顾老师关爱自己的情景在脑海里浮现,于是,我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了这位学生身上,让她别着凉,保重身体。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这样的一个细节,让我在每年教师节时会收到一个短信祝福,从不落下,这位学生告诉我,不管她在哪里,她在做什么,她都会记得我。

原教育局副局长陈志平有一次给我们做报告,他也讲到类似情景。陈局长在高中任教时,曾经轻轻摸了一下一位男生的头,鼓励这位男生,后来这位男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感觉陈老师就是我爸爸。”陈局长开玩笑说,体罚学生,学生会恨你;摸一摸学生的头,你就成了学生的爸爸,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有七情六欲,学生不听话时,屡教不改时,我们会很生气,我们会骂学生。我个人认为,不批评孩子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老师;不骂孩子的老师不会成为一名优秀老师。但是我们在批评好孩子后,要给予孩子各种方式的鼓励与表扬,批评是装装样子,点到为止,鼓励和表扬一定要真心。但不管孩子犯多大的错误,我们的火气冒三丈还是冒三百丈,我们不能打孩子,不能变相体罚孩子,因为每个孩子是父母心里的宝贝。

师德读书心得 篇6

——读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信宜砺儒中学

吴育娜

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一书,受益良多。老先生的文字清新质朴,浅显易懂却又深入人心,没有振聋发聩的大道理,没有煽情做作的大番说教。读他的书,如同与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促膝交谈,在娓娓道来中,让我感受到一位睿智的老人的对教育深邃的思考和见解。

在书中叶先生从“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如果当中学教师”、“我如果当大学教师”三个方面对如何当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叶先生的教育本质观,也就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因为自己是中学教师,所以我特别留心看了“如果我当中学教师”的内容,不得不说,现在虽然是二十一世纪,是新时代,但我们的许多观念和做法还未比得上叶先生。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一段话——

“为了使学生存心和表现切合着某种德目,而且切合得纯任自然,毫不勉强,我的办法是在一件一件事情上,使学生养成好习惯。譬如举行扫除或筹备什么会之类,我自己奋力参加,同时使学生也要奋力参加;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我自己看作切身的事,竭知尽力的图谋最好的解决,同时使学生也要看作切身的事,竭知尽力的图谋最好的解决„„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希望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我希望学生出言必信,待人以诚,我每说一句话一定算一句话,我对学生和同事一定掬诚相示,毫不掩饰;我劝戒学生不要抽烟卷,我一定不抽烟卷,决不说“你们抽不得,到了我们的年纪才不妨抽”的话;我劝戒学生不要破坏秩序,我一定不破坏秩序,决不做那营私结派摩擦倾轧的勾当。„„无论学校里行不行导师制,无论我当不当导师,我都准备如此,因为我的名义是教师,凡负教师的名义的人,谁都有帮助学生的责任。”

是啊,出于一个教师的责任感,我们就应像叶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做到言传身教。有时候身教甚于言传,为师者,就应以身作则,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素质。

我们都希望自己教的学生勤奋努力,成绩优秀,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那就要我们老师是怎么做的。当你讲着课的时候,手机声滴滴地响起来的时候,你怎么能要求学生做到不带手机近教学区?当你在课间时候,在办公室吞云吐雾,怎么能要求学生不抽烟?当你在铃声响过十分钟之后才进教室,一下课就拍拍屁股走人,怎么能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早退,按时上课勤奋学习?当你在讲到《红楼梦》时一问三不知,又怎能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多看书多积累?„„ 为人师者,从外到内,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也是公众人物,我们每天生活在成千的学生当中,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见解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当我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外表端庄整洁,谈吐斯文有礼,认真对待工作,做不到学识渊博但能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内外兼修,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去对学生产生正面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就能从心底里佩服、尊重自己。

在我们砺儒中学,韦飞老师是一位受人敬佩的老师,他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早晚6:35到校学习,而他自己6:35前就已经站在教室门口了,然后进班辅导,督促同学们自觉学习,每日如此。诚如他班上的学生所讲“老师都到了,我们怎么好意思迟到呢?”看,这就是以身作则的效果,所以凡是跟他教的学生,总会慢慢地变得勤快,成绩总是在进步中。他带的班,每一个学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样的身教,比你在教室里声嘶力竭地大声吆喝,比你用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学习都要有效得多。

记得前段时间暴雨侵袭,许多人上班上课都迟到了。但许多的老师却能冒着暴雨准时到校,带着一身的雨气和湿漉漉的衣服走上讲台,有的甚至连头发都没有擦干净。这些老师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是多么的强,相信看到这样的老师,学生也会受感动,也会暗暗要求自己不迟到。

师德读书心得 篇7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 学习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 财务概念框架中尚没有关于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标准。但众所周知, 真正主宰企业并且事关成败的关键因素却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人的素质将会是企业发展好坏的关键变量, 而人的素质与能力高低, 则直接取决于个人持续的学习能力。根据SWTO的模型, 可分析目前个体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如果人们不读书不看报, 如同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这点勿庸置疑。博弈论课程已经对这个现实有了非常完美的诠释。看看现在年轻的后生, 无论从体力、精力还是接受新思维的能力方面, 都是我们这些人的楷模。俗话说得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确实是残酷得现实。狭隘地看, 为了一个饭碗, 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俗话说,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因此, 唯有努力学习方才有可能立于先发的优势之下。而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 学习和读书也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读书和学习都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常而言, 激烈的竞争压力状态下, 根本容不得人们静下心来深思和反思自身的成长之路。对于身在职场的人而言, 平时大多忙于具体事务, 更多关注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 这些事情中, 有些事也许无关紧要, 另一些事可能喧宾夺主, 再一些事可能误入歧途。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 更应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认真思考一些事关长远的问题。

(二) 书籍是人们汲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我大学刚毕业那年, 曾经带头响应全国关工委读书的号召, 并且意外获得一枚“全国读书优秀纪念奖章”, 这给了我很大“物质”动力。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 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 对于提升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从财务的角度看, 读书学习是财务人员胜任财务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 思想就会僵化, 能力就会退化, 尤其是日新月异的外部变化, 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进展都需要时刻关注和学习。特别要看到,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这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 必是读有所得。读书是现在提升自己, 做好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想要掌握企业运营的本质, 并且力争为企业发展和价值提升贡献一些努力, 绝对离不开读书, 尤其是会计方面的经典著作。对会计领军学员而言, 需要知其所以然, 把握住会计的本质特点, 这样才能把握主流,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或许有许多人仍然相信读书和学习无用论。但读书和学习的功能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读书和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尤其在当下浮躁的环境里。“为会计真谛而读书和学习”, 莫问是否有用。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脱贫、复兴心切,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深, 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少古典书籍暂时看来没有经济的价值, 但是大智慧往往来自这些古典之中。因此, 人们需要注意读好书的辩证逻辑。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那么, 就需要我们挑好书来读, 围绕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我们需要研读历史经典、哲学经典和伦理经典等, 彰往而察来。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一句中国古老励志的名言。优秀的经典著作作为经济、哲学等的传世精华之作, 诠释了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 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穿透时间, 如同一壶老酒, 历久弥新, “喝”得越多, 越能醍醐灌顶。

(三) 思考是成为领军人才的必经之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 (Peter Drucker) 曾讲过关于三个石匠的故事。一个过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他们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 “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 眼中充满光芒地说, “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很显然,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 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至于工作的内容, 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 他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得最好, 他要成为一流。但是, 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 因为他看到了他的凿石工作的目的, 是为了建筑一座精神的圣殿, 影响普落众生。

会计领军人才与这三个石匠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仅仅将会计工作看作养家糊口是第一种境界;狭隘地将会计领军作为目标是石匠的第二种境界;而把追求会计中严谨的逻辑与真谛, 探求其中的发展规律并且影响更大范围的会计实务人员作为目标是第三种境界, 这是最高境界。虽然对比而言, 第二种境界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这远远不够, 应该追求最高境界。但要成为第三境界的领军人才, 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 说的就是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 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而陷于迷惑。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胡适也将宋朝程伊川所说的“学原于思”这四个字奉为至理名言。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书”与“思考”的逻辑关系。如果单纯为读书而读书, 不去进一步思考, 那么, 我们的大脑仅仅是一个电脑上的储存器而已, 死水一潭。因此, 我们必须思考。

坚持不懈地思考, 终归会有收获, 就会在前人总结或者研究的成果上更进一步, 冒出新的思想火花。充分利用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来审视我们的企业运营与管理。只有这样, 我们个人才会有生龙活虎的思想。思想的作用确实非常巨大, 可以引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从宏观的角度看, 也会引领一个国家走向富强。

二、实践、实践、再实践

(一) 积极推动改革, 提高内部效率

中国有句话叫未雨绸缪, 我所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业务已经由国内拓展到全球范围了。但我们仍然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这一急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就更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多想问题, 多找思路, 尤其需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

为快速响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公司的组织需要持续变革, 特别是随着电算化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成熟, 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 以降低运作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会计人员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 通过规范管理来提高效率, 有些环节就会消失。总的原则是压缩无效环节, 力争在满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 建立起良好的权责体系。

执行流程的人, 只对事情负责, 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通常, 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 往往会出现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一般体现为一些官僚组织不停地在制造垃圾, 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 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 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 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官僚组织, 而官僚组织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如何来抑制大企业病呢?这就需要很好的机制设计,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动全体员工, 为流程梳理尽心尽力。最近, 笔者所在公司正在做一些有关财务流程方面的梳理工作, 需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 在自身岗位小改进的基础上, 不断归纳, 综合分析。然后, 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 与周边流程的和谐, 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 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所有这些改进和完善, 都要能够保证正常的业务不受干扰, 又要同时展开各项流程梳理, 错综复杂, 步履艰难, 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抱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要热烈而镇定, 紧张而有秩序。

(二) 积极固化成果, 推动公司价值增长

“治大国如烹小鲜”。流程优化之后, 就要求每一环节的执行者、监控者都要小心谨慎, 不能随意把流程破坏了。流程标准的固化非常关键。重复运行的流程必须要达到模板化。看板操作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公司来的新员工, 通过看模板或者流程, 就能照猫画虎, 这是会计人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如果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 少用工, 又少用时间, 这才说明企业的效率提升了, 管理也进步了。规范化的流程是一把筛子, 能够将监控融入到流程中, 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真正地帮助我们开拓业务, 解决业务开拓中遇到的财务专业问题。同时, 财务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 由于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项目运作为中心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文化, 因此, 结合公司的发展, 不脱离实际将是财务工作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心。在这个问题上, 会计人员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多掌握一些知识, 紧跟技术的发展脚步, 努力超越自己, 使自己变成一个非常职业的人员, 那么,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组织或者社会淘汰。

尽管在组织快速扩张时, 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 除了要应对事无巨细的烦琐事情, 还要时刻想着全局的事情, 不但要应付外部会计政策的变化和继续教育的压力, 同时还要关心公司的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跳出会计的窠臼, 有一个大局观的视角, 正确对待变革, 绝对不能抵制变革。因此, 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管理的改进中, 需要强调改进木板最短的那一块。企业中的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流程的主要责任人都需要抓住和处理好薄弱环节。坚持均衡发展, 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符合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 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 提高贡献率。流程的改进更能将有限的资源和人力都用在刀刃上, 能使工作更加顺利和方便。基础管理跟上了, 财务就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为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落实情况提供一个依据, 各责任主体的部门对公司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三、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 努力完善机制设计,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工作中的各个岗位都是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在处理事情时, 不能忘记自己行为的宗旨就是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 推动公司的进一步持续和健康发展。但随着公司发展, 人多了, 责任混在一起, 没有办法分清责任。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出现的问题, 根本的原因就是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到位。怎样才能使队伍中每一个人都按照公司的目标朝同一方面努力呢, 这需要有一个标准, 就是实现公司的价值不断增长。而标准则需要建立一个考核机制, 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归纳为一点, 就是要健全数据记录, 公司对每个人都有一本账, 清楚地记录其资产、负债和收益情况, 放到作业层面就是每个人每天做的事情要有一个记录, 清楚地记录你每天做了什么。自利是经济学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 这也包括绩效考核等奖惩机制。但这未必完全符合事实, 这给绩效机制设计提出了一个难题, 即单纯的指标难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

(二) 努力完善精细化管理, 推动可持续化发展

师德师风读书笔记 篇8

读了《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让我感受到教师具有自信、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有时比健康的身体素质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试想,一名自卑、怯懦的教师又怎能培育出自信、坚强的学生呢?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自信、乐观、坚强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知难而上,要有朱鎔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敢闯地雷阵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这样才不致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湮没。

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独臂教师的“完美”人生》,文中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银山初级中学校长曹银治的感人事迹。39岁的他不仅劝说过很多辍学、厌学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更在因意外车祸失去右臂的情况下,用左手拿起粉笔,继续在讲台上执教。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他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自学考试本科学业。他还受到中国残联和教育部的多次表彰奖励,被收入甘肃省自考办编辑的《寒梅百姿报春谱》一书中。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散兵镇董山小学教师邵军是一名代课教师,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有书读,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偏僻大山深处的小学里;他是一名残疾人,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忘我工作默默地培养着一批批学生。

笔者所在家乡也有这样一名独臂教师。他,47岁,已从教30个春秋;他,是一个残疾人,却身残志坚;他,用一只完好的左手和一颗淳朴的真心,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同事称道、村民爱戴、学生敬重的“独臂园丁”——四川省盐亭县金安乡青凤村小学教师向奉凯。在中国像曹老师、邵老师、向老师这样的身残志坚的老师也许还很多,他们用残缺之躯谱写着自己的完美人生,也谱写出了一篇篇壮丽的教育诗篇。他们是比我们这些拥有健康体魄的教师更阳光的的阳光教师。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

如何改善师生关系呢? 教师要主动、热情地与学生交往,把自己置于学生之中,经常和学生交流思想、共同参加文体活动,诸如跳舞、唱歌、郊游、野餐、球赛等,积极同学生们一起进行课外活动。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生有高兴之事,教师要为他们高兴;学生有苦恼之事,教师要热情地帮助解决。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给以同样的尊重,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教师一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师生关系立刻就会紧张起来。同时被伤害了自尊心的学生对学习也往往采取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的态度。

当学生遇到挫折、心灰意冷时,阳光老师的脸是慈祥的,话语谆谆,如太阳般温暖心房;学生成绩不理想时,不离不弃;学生成绩优秀时,亦喜亦严。老师是太阳,阳光明媚,孕育幼苗茁壮成长。

教师阅读师德师风读书笔记 篇9

要站 在教师神圣职责的本质要求,有别于其他职业的高度统一认识。“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 表。”教师的道德简称师德,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它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说的师德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要求教师把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大多数教师都 知道什么是师德,可就是没有把师德的规范及准则内化。因此,我们的一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难免出现言行不一,有损教师形象的所作所为。由于教师所从事的 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师德师风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育人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历代教育家提 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 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目前,教师已成为社会上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尤其是近年来,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任 何一项社会工作的地位与责任都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在感受教师社会地位上升的同时,也承受到了更大的社会责任压力。教师被看成是阳光下最崇 高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称谓让我们教师处处必须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社会上,稍有不慎,就容易招来许多的不理解。特别是我们既要面对所有家长 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又要面对现在学生受外界太多诱惑,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加上独生子女和“留守孩子”教育上欠缺,教育劳动不能得到应有回报的现实,更要 面对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社会评价压力。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严、更高,有别于其他职业的要求。

1、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我们要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贯穿于“守师德”、“正教风”、“树形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超前研究自查评议阶段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紧密结合教职工的思想和 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必读篇目,引导教职工把思想统一到做好自查评议各项工作上来,统一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上来,统一到办好人民满 意的教育上来。

2、认真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找准突出问题是解决突出问题的前提,全面系统地查找问题,切实找准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士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找问题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入手; 既要在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又要防止纠缠细枝末节;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联系思想实际。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要深入剖析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 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们要坚持以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引导教职工从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高度出发,本着与人为善、坦诚相见的态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正视在师 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达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要充分运用谈心这一有效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工广泛开展谈心 活动,积极营造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职工正确对待群众提出的意见,正确对待组织指出的问题,正确对 待民主评议,防止产生消极因素,努力形成更加团结一致、更加勤奋工作、更加心情舒畅、更加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4、坚持边议边改。

幼儿教师师德师风读书笔记 篇10

例如区角游戏“有趣的不倒翁”活动现场,洋洋小朋友一直在旋转手中的不倒翁,还自言自语:不倒翁像葫芦形,下面大上面小。它怎么这么重啊?他用寻求的目光投向我。“拆开来看看”洋洋,斌斌,皓皓三个小男生迅速将上下两部分开,发现了底部有个很重的东西,是不能取出来的,而且还占了一半的位置。然后,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不倒翁,蛋壳,沙子,乳胶,纸片,塑料剪刀,被稀释了的浆糊,三个孩子对材料一番研究,讨论之后,纷纷说道:“可以用蛋壳做不倒翁的外壳,把沙子从小孔中灌进蛋壳做不倒翁的底部,用纸片堵住小孔不让沙子漏出来,用颜料装饰蛋壳但始终没有人说到被稀释的浆糊的用途。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个孩子都忙碌地制作不倒翁来,还交头接耳地商量着制作的方法,很快,洋洋做好了不倒翁,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倒翁根本站不住,向哪边推就往哪边倒。皓皓也大叫:我的也站不住呀!这时,老师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请孩子们回忆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底部的什么东西那么重,而且不能移动。三个小家伙突然明白了自己在制作不倒翁会倒的原因了。他们重新开始讨论如何固定沙子。很快,斌斌明白了被稀释的浆糊是用来凝固沙子的材料。“可以把浆糊倒进蛋壳里,等它干了沙子就会变硬,就能固定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等待,倒入沙子里的浆糊干了。孩子们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进行了最后一步的实验,成功了!孩子们在经历探索,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终于明白了不倒翁的不倒之谜。

师德读书心得 篇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里指出:“坚持兴国必先强师”,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成年人的侵犯,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就打骂孩子,说孩子笨,骂孩子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又比如:学生发了错。对其进行罚站或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学生挨批评等。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还严重的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迁移的行为。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我的身心又一次得到了洗涤,再一次激励我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学习弘扬师德锻造师德心得体会 篇12

大家晚上好,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他爱国、爱民、爱教育。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他穷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铸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时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辉煌的,他的教育影响是跨国界的。师德存在于每时每刻,师德应该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无时无处不有。为人师表在生活中影响学生,师德的芳香弥漫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

教师课堂上的一声“请”;教师嘴角边的一抹微笑;教师路过有纸屑的操场能将纸屑弯腰拾起;教师与教师的谈笑文雅风趣;教师在黄昏时与学生亲切交谈的身影,无一不是师德的体现!我们回想,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可能已经忘记,但我们对于师德高尚的老师却永远铭记在心!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常常令我动容、动情……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进行认知、情感等心理交流,因而,教师的工作是爱的事业。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地传授给学生;才会以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影响学生,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社会大舞台上,演绎自己七彩的人生,描绘祖国绚丽的明天。要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师德修养”不仅停留在言谈中、纸面上,而要付诸于实施,要体现在行动上,要有一颗爱心————爱教育之心,特别是爱学生之心。只有带着这颗心上岗,教师的形象才可能正直、高大,“教师”才能受人尊敬。教师要教好学生,光有一颗“爱心”也还是不够的,要站在讲台上,利用四十五分钟传授文化知识,还需要自身有丰富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师,应具备“一桶水”,而不是“半桶水”。作为一名老师,在学校里学习,而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更了解新时代的教育需求,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的向“博学多才”这一目标靠拢,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人才,使自己成为学生佩服的教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教好学生,学习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外,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基础上,更是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要不断地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授课。在教学进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将别人好的经验,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学陶,提高我们的师德认识;师陶,陶冶了我们的师德情操。我们学陶师陶,在理性的光辉中走向炽热的情感,在炽热的情感中走向持久的理性!学陶使我们走自我教育之路;师陶可以弘扬正气,树立新一代教师典范!

上一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整体说明下一篇:小班语言游戏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