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给警察的情书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警察给警察的情书(精选10篇)

警察给警察的情书 篇1

警察给警察的情书 篇2

一、清末教育立法———清末警察教育立法的基础

迫于强大的社会进步的要求, 为了延续封建统治, 清王朝进行了教育改革。自此, 以“礼法结合”为主要特征、为封建专制服务的中国古代教育法制开始解体, 中国教育法制随之进入近代化的转折时期。

1902年, 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其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教育法规, 虽正式颁布并未实施, 但对当时的新学校做了较全面的规定。在此基础上, 1904年, 张百熙与张之洞等人奏拟了《奏定学堂章程》。章程的颁行对推进教育改革、统一学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一直沿用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为止。该章程除规定学校系统及学校管理体制、教授法、学校设置等内容外, 还明确提出了“勿论何等学堂, 均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 而后以西学论其知识, 练其艺能, 务期他日成才, 各适实用, 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 慎防流弊之意”的教育宗旨。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教育宗旨, 其核心是封建的忠孝思想, 明显反映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方针。这个教育宗旨为清政府制定警察教育法规提供了依据和准则。[1]

1905年, 清朝撤销国子监, 设立学部作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次年, 清廷撤销学务处和学校司等省级教育行政机关, 改设提学使司, 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地教育行政机关。1909年, 清政府将全国划为十二个视学区, 各区一到三省。至此, 清王朝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系统, 为教育法规的贯彻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了推行并规范“新教育”, 除上述章程外, 清政府还制颁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教育行政方面有:《学部官制》、《各省学务官制、办事权限章程》、《视学官章程》、《劝学所章程》、《中央教育会章程》、《各省教育会章程》、《强迫教育章程》等;学校制度方面有:《增订各学堂管理通则》、《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小学堂章程》、《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改良私塾章程》、《小学经费暂行规程》等;职业教育方面有:《各省巡警学堂章程》、《财政学堂章程》、《各省实业学堂整顿筹划大纲》等。[2]

清末制定的这些教育法规保留了旧教育的内容, 具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但是, 清末教育立法确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地位, 促进了近代学校的发展, 也为警察教育立法奠定了基础。

二、清末警察立法———清末警察教育立法的前提

清末建警立法虽然不过十余年的历史, 但其法规数量及种类相当可观。仅光绪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至宣统三年 (公元1911年) , 清朝政府颁行的全国性警察法规不下百件。从法规的内容和性质上区分, 清末警察法规可分为两类。

(一) 组织类法规

组织类法规, 即有关警察机关之编制、隶属关系、人事安排、执掌划分方面的法规;具体而言, 包括警察机构的组织, 各机关之间的权限划分, 官吏的任用、选拔、考核、奖惩、抚恤, 设备、服装、警械的规格和等级, 经费的筹措、使用, 纪律、礼节, 勤务与会议方式等方面的法规。如《巡警部官制章程》、《民政部官制章程》、《内外城巡警厅官制》、《考取巡警章程》、《各等巡警学堂学生毕业暂行章程》、《巡长、巡警勤务章程》、《民政部奏定巡警道属官任用章程》、《巡警禁令》、《巡警道官制并分课办事细则》、《使用哨笛简章》、《巡官长警赏罚章程》、《考核巡警官吏章程》、《司法警察职务章程》、《巡警礼式》、《部厅会议规则》、《稽核解支款项章程》、《民政部及巡警厅权限章程》、《巡官长警饷制》, 以及各地警察官署制定的有关巡警招募、赏罚方面的章程, 等等。[3]

(二) 职权类法规

职权类法规, 即警察机关及警察人员执行职务时所依据的法规, 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治安行政管理法规, 即保持公安、防止一般危害的法规。如《违警律》、《违警律施行办法》、《调查户口章程》、《户口管理规则》、《报律》、《大清印刷物专律》、《结社集会律》、《报律》、《检阅报章规则》、《火场救护规则》、《管理镖局枪支规则》、《管理娼妓规则》、《大清国籍条例》、《调查户口章程》、《呈报营业规则》、《呈报建筑规则》、《管理人力车规则》、《管理夜市执行细则》等。

第二部分为特殊行业管理法规, 即附属于某个特殊行政部门, 为辅助“其达成特殊行业之目的”的法规。清末有关卫生行业的警察法则即属于此类。如《预防时疫清洁规则》、《改定清道章程》、《管理饮食物营业规则》、《管理浴堂营业规则》、《管理种症规则》、《政务处议奏禁烟章程》、《管理售卖膏土章程》、《管理戒烟丸散规则》等。

第三部分为司法警察法规, 即有关侦查罪犯、搜集证据、逮捕犯人, 辅助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力方面的法律规定。如《检察厅调度司法警察章程》、《各处差役来京缉案章程》、《外城侦缉队章程》、《巡警总厅拘留所章程》、《民政部、法部协定移交接收预审厅后办事权限章程》等。

以上三部分法规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规定了警察权的组成及其职权行使方式。

在清末十余年的时间里, 这些法规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这些法规既体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法理精神, 又借鉴吸收了近代警察科学理念, 还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到了中国既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 清末警察立法对于规范清末警察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为了清末警察教育立法的前提条件。

三、清末警察教育立法的特点及评价

清末在兴办警政时极为重视警察教育, 并在创建警务学堂过程中把章程的拟订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警察院校在清末短短十年间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广泛举办, 是与警察教育法制建设密切相关的。

(一) 警察教育的规范化

清朝自创办警察之始, 即认识到警察培训与警察人才、警政事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政府开办警察学校的目的在于为警察机构输送具有警察知识的官吏, 并最终形成了高等巡警学堂、巡警教练所两级办学体系;此体系的建立是以警察教育法制建设为基础与保障的。

以京师为例。京师警务学堂设立第二年, 即光绪二十八年 (公元1902年) , 清朝政府就制颁了《京师警务学堂章程》, 包括总则、职制、教科、学期、课程, 入学、退学、考试、给予及贷与, 赏罚、附则等八章。光绪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 清廷将京师警务学堂改造为京师高等巡警学堂, 即制颁了《京师高等巡警学堂章程》。宣统二年 (公元1910年) , 京师高等巡警学堂改隶民政部, 更名为民政部高等巡警学堂, 清廷立颁了《民政部高等巡警学堂章程》。这些章程内容涉及学校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办学宗旨、学制、学科设置、课程结构、招生制度、学员待遇、考试制度、实习制度等警察教育的主要方面。更重要的是, 这些章程的出台, 体现出了当局对警察教育事项的重视, 规范了警察教育, 增强了警察教育的权威性。[4]

(二) 警察教育法的统一化

清末后期, 清廷加强了对各地警察教育立法的指导和监督, 警察教育立法趋向统一。

由于清末各省巡警学堂“所拟章程, 编制课程多未一律”, 学制短、程度低, 并缺乏对基层一线警员的培训, 光绪三十四年 (公元1908年) 10月, 清民政部借鉴京师高等巡警学堂的举措及直隶开设巡警传习所的经验, 奏颁了《各省巡警学堂章程》, 对全国各省的警察教育体制、警务学堂的招生条件、招生数额、学堂的职员构成、课程的设置及学制、考试制度、分配方式都做出了统一的规定, 对全国的警察教育体制进行了统一的规划。[5]

章程颁布后, 各省高等巡警学堂纷纷设立, 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前, 几乎所有省份都设立了高等巡警学堂。这些学堂为近代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警察专门人才。这批人才不仅成为清末警察队伍的基干, 而且直接在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察建设中, 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

(三) 警察教育立法的层次性

在加强对地方警察教育立法指导的同时, 清廷注意到了各地方的实际情况, 允许各地根据中央立法的基本精神, 制定本地方的警察教育法规, 表现出层次性特点。

中央制定并通行全国的警察法规, 既有专门为全国警察教育最高学府制定的法规, 如《京师警务学堂章程》、《京师高等巡警学堂章程》、《民政部高等巡警学堂章程》等, 又有为规范地方或部门警察教育出台的法规, 如《各省巡警学堂章程》、《京师现设各等巡警学堂毕业生升转暂行章程》、《各等巡警学堂学生毕业暂行章程》等。[6]

地方制定并在本区域内有效的法规, 如《北洋巡警学堂推广重订章程》、《北洋巡警学堂附本省申送附学章程》、《江南高等巡警学堂章程》等。《北洋巡警学堂附本省申送附学章程》规定, 本省郡县有愿申送学员、学生来学者, 只要遵照学堂规定的考选办法, 就可在第一学期开学之时选送。鉴于各省多有请求派生来学的情况, 该章程还规定, 外省可以咨送学员和学生来学, 送学人数、挑选方式由各省据情自定。由此可见, 这些地方性警察教育法规绝大部分系地方当局为贯彻或变通执行中央警察教育法规出台的有关规章。

清末警察教育中体现的分层次办学、按类别培养、与实务结合、中央统一管理的思想, 为民国时期的警察教育及其立法提供了范例而被沿袭与发展。

(四) 警察教育立法的局限性

尽管中国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为大势所趋, 但清末建警及警察教育立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 清廷建警是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目的是维护与延续封建专制统治, 警察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封建的忠孝思想, 从而悖反了近代警察法保护民众利益的基本宗旨。清廷政府官员少有机会研究近代警察教育理论, 对西方警察及其教育制度知之甚少, 国人对近代警察制度的认识知之更少。在这种背景下, 清末警察教育立法必然带有两重性:既有向近代警察教育制度靠拢的进步倾向, 又始终未能摆脱封建教育传统和落后的束缚, 造成“因陋就简, 有名无实”“形体虽具, 精神尚虚”的结局。[7]

另一方面, 清末警察教育立法主要借鉴了外国的立法经验。当时有人建议:“博采东籍, 广延通才, 参合考订。”因此绝大多数警察教育法规的制定参照了各国, 特别是日本的警察教育法规, 造成制定的警察教育法规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有理想化的成分。

清末制定的警察教育法规保留了封建教育的内容, 既有不切合中国实际之处, 又有浓重的封建色彩。这正是清末封建统治者意志的反映。

总而言之, 清末制定的警察教育法规尽管不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且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但是, 清末警察教育法基本上反映了警察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规律, 确定了近代警察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地位, 促进了近代警察院校的发展, 从制度上保证了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稳步推进, 从而为民国时期警察教育立法及中国近代警察教育法的确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柳卫民.中国势察教育立法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6.

[2]刘兆伟等.中国教育法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3]韩延龙, 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孟庆超.中国警察近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5]孟庆超, 宫淑艳.近代中国警察教育之探索[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 (5) .

[6]万川.中国警政史[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警察的女儿要嫁给逃犯 篇3

囚犯脱逃,警察缉捕历尽千辛万苦

2006年5月17日,新疆乌鲁木齐北部一农场热浪翻滚,在连成网状的稻田里,劳改犯们正低头插着秧苗。100米开外,三位值班民警坐在树荫下闲聊着。日近中午,凉风乍拂,他们感觉困意来袭,就背倚着大树闭目养神。

“有人跑了,有人跑了!”突然,一阵惊呼把他们从梦中惊醒。只见一名年轻的犯人涉过稻田旁边十多米宽的河水,起身向山上的密林中跑去。三名狱警飞身追去,并鸣枪示警。然而,眨眼之间,逃犯消失得无影无踪?

逃犯名叫宋晓华,时年28岁,2005年6月25日,因绑架勒索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他的成功脱逃,让当天值班的三位民警均受到了上级处分,特别是值班长艾国兴,被责令换岗半年,专门负责抓捕宋晓华。他怒吼道:“当了十几年的管教民警,头一次碰到这样的窝囊事,我要亲自把宋哓华抓回来,让他知道天有多高有地有多厚!”

艾国兴把宋晓华的资料挂到了公安缉逃网上,然后亲赴宋晓华户籍所在地了解详情。所长李大忠告诉他,宋晓华很小时父母离异,他跟着母亲刘建敏读完高中后,一直在乌鲁木齐打工。宋晓华作案时结婚不到半年,因为母亲患有骨坏死,绑架富翁的儿子,很可能是想敲诈一笔治疗费。

艾国兴对刘建敏的不幸遭遇异常同情,他提着水果前去看望,顺便打探宋晓华的消息。刘建敏拖着病体从床上起来,得知艾国兴远道而来抓捕儿子,气得脸色铁青:“这个孩子,犯了事还不好好改造,真是丢尽了祖宗的脸。艾警官,你放心,他要是回来,我一定把他捆个结结实实交给你!”

艾国兴双眼湿润地走出刘建敏的家门,他分析,宋晓华逃跑多半因为放心不下母亲的病情,肯定会回来照料刘建敏。一连几天,他都躲在刘建敏对面的楼顶上守株待兔。一天、两天、三天……十余天过去了,宋晓华始终没有露面,难道他打听到什么风声?艾国:兴灰心丧气,觉得如此守候下去难有什么结果,他交待刘大忠密切注意刘建敏的动静,然后打道回府。

一个月后,艾国兴突然接到刘大忠电话,说刘建敏也神秘消失了!肯定是被宋晓华接走了!艾国兴赶去,刘建敏家里器物大都还在,只是生活用品被席卷一空,看样子,刘建敏走得十分匆忙。

原来,宋晓华逃跑后,预料警察一定会在他家周围布控,就先到一家砖瓦厂做了一个月苦工,挣了800元钱。他始终惦念着母亲的病情,却不敢直接回家,就花钱请来两名男子,一名将母亲骗出来,另一名随后将行李带到。见到消瘦、黝黑的儿子,刘建敏强忍悲痛,痛骂儿子去自首。宋晓华一下跪在母亲面前:“妈,儿子是不忍让你躺在床上等死,才设法跑出来。儿子拼死命也要为你治病,你放心,只要治好你的病,儿子马上就去自首……”刘建敏的心被哭软了,她叹息着跟随儿子开始了流浪之旅。

刘建敏失踪,惟一的线索断了,艾国兴急得焦头烂额。他想,宋晓华带着病母行动不便,极有可能会在乌鲁木齐落脚。他在当地媒体登出通缉令,并向全市警方发出协查指令。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案情仍没有任何进展,乌鲁木齐市警方进一步向周边县市发出协查函。

难道他们从人间蒸发了不成?艾国兴忧心如焚,鬓角一夜之间生出丝丝华发。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女儿艾娟,为排解父亲的忧愁,通过QQ群,以及天涯、猫扑、新浪等网站,发动网友参于缉捕。“一定要帮父亲抓到这个可恶的逃犯!”

2006年11月,昌吉警方通知乌鲁木齐警方,他们抓住了宋晓华和刘建敏。

艾国兴喜出望外,他叫上同事张大宇不顾雪深路滑驱车直奔昌吉。

原来,宋晓华跟母亲汇合后雇了一辆运货车,躲到货物中出了城,随后转车来到昌吉州,宋晓华在一家酒业公司当起配货司机,准备边打工边为母亲治病。

善恶交锋,勇救警察牵出逃犯反哺情

亲手为宋晓华戴上手铐的那一刻,艾国兴如释重负。他将刘建敏委托给当地救助站,然后押着宋晓华赶往乌鲁木齐。

晚上11时,他们将车停在吉乌公路边的一家饭店用餐。也许是因为心情豁然开朗,也许是为了驱寒,艾国兴喝了点白酒。饭后,大家又上路了。

警车在茫茫雪夜中穿行,雪越下越大,气温降到零度,路面开始结冰。凌晨3时,宋晓华因为心中挂念母亲,睡意全无。他抬眼打量了一下身旁的张大宇,在酒精的作用下沉沉地进入梦乡。而艾国兴在前排专注地开着车。突然,公路上出现一个急转弯,艾国兴紧急刹车,宋晓华感觉车身剧烈摇摆进来。“不好,打滑了!”艾国兴发出一声尖叫,车子沿着陡坡向下冲去。宋晓华本能地打开车窗,飞身向外跃去。一阵巨响过后,宋晓华发现自己跌进一条狭沟里,除了腿上划出一条五六厘米的伤口,并无大碍——他滚落到地上后,积雪无形中削减了身体的撞击力。当他蹒跚着走到警车旁时,大吃一惊:警车头部卡在狭沟里,艾国兴的双腿被撞骨折,前面挡风玻璃的碎片,将他的脸部、胳膊、手臂划得鲜血淋漓,他的头垂在方向盘上,昏迷不醒:正在沉睡的张大宇,同样处于昏迷状态,鲜血顺着额头流下来……

宋晓华头脑里飞速闪过救人的念头,他试图寻找两人的手机报警。艾国兴的手机不知跌到哪里去了,张大宇的手机倒是找到了,可手机因为没电无法开机。望着两人生命垂危,宋晓华想就近呼救,可自己戴着手铐,一旦引来救援群众,自己就再也无法逃跑,母亲也就会失去继续治疗的机会。他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逃跑。可刚迈开步子,他又犹豫了:此时,天寒地冻,行人稀少,如果延误了救援时间,两条鲜活的生命就会瞬间枯萎!他再也顾不得多想,撒开双腿,向路边的村庄跑去。15分钟后,20多名群众赶到现场,宋哓华戴着手铐,同他们一起把艾国兴和张大宇从车内拖出来放到担架上,很快,120就赶到了现场……

一念之间,宋晓华由一名逃犯成了一位救人英雄!当地多家媒体记者对他进行采访。特别是乌鲁木齐电视台,还深入到宋晓华家乡采访,揭开了宋晓华为母治病,失足绑架的故事:

宋晓华1978年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8岁时父母离婚,他跟着母亲刘建敏在郊区租房安顿下来,三年后,刘建敏在单位改制时下岗。为供宋晓华上学,她捡过破烂,擦过皮鞋,后辗转在城区各个酒店,当后台洗碗工。

由于长期接触冷水,刘建敏染上了风湿,四肢麻木,但仍咬牙坚持打工。1997年寒假,读高三的宋晓华抚摸着母亲变形的双手,想到母亲为供自己上学操劳半生,还欠下

一万余元债务,心里无比酸楚。过完春节,他不顾母亲再三反对,毅然放弃高考,到乌鲁木齐市区学习驾驶,随后进入一家大型超市当配货司机,月薪600元。

每月发工资后,宋晓华留下生活费,把大部分钱都寄给母亲看病。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2004年春节。宋晓华四处打工,不但还清了外债,还有2万多元的存款,并谈了女友。母子俩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谁也没有料到,厄运来袭。正月初二,刘建敏突感关节一阵刺痛,紧接着。膝关节仿佛被钢针猛扎了几下。半年后,刘建敏出现下蹲困难,行走呈鸭子步,转诊至河北一家医院,竟是股骨头坏死!医生告诉他,像刘建敏这种年过五十的病人,只有抓紧时间进行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才能解除病痛、治愈并发症,而手术费和材料费要5万元。

宋晓华决定举债为母亲治病,而刘建敏却以绝食逼儿子抓紧举办婚礼。这年十·一,宋晓华含着热泪,将新娘娶进家门。

因为延误了治疗,刘建敏卧床不起,剧烈的疼痛,让她一天到晚呻吟不止。宋晓华拿出妻子带来的私房钱为母亲买药,妻子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两人常常争吵不休。

一边是妻子的责骂,一边是母亲的痛苦呻吟,宋晓华被煎熬着,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借贷无门,他突然产生一个奇怪的想法:找个富翁敲诈一笔钱为母亲治病!他把目光投向了起初打工的那家超市老板的儿子军军。

2005年3月5日,乌鲁木齐忽降大雪,宋晓华将军军绑架到事先租好的一个偏僻的出租屋内,逼迫他说出父亲的电话号码。

宋晓华用伪造的身份证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然后拨通军军父亲的电话,命令他往指定的账号上汇款5万元赎回儿子,并威胁一旦报警就撕票。当这笔钱到账后,他释放了军军,然后请一个发廊小姐去银行取出这笔巨款。

宋晓华以为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哪知前脚刚进门,警察后脚就跟了进来。2006年6月25日,法院判处宋晓华五年有期徒刑。几天后,法院又送来妻子的离婚协议,宋晓华含泪在上面签了字。

倾城感动,善举过后命运大逆转

宋晓华的故事在乌鲁木齐电视台播放后,立即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公务员刘女士打电话到电视台说:“宋晓华为母治病铤而走险实不该,但不可否认,他是个孝子,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大孝至爱!”一位私企老板说:“宋晓华在救人过程中的善恶交锋,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这点太难得了,我要为他捐款……”

随后,打电话要求捐款为宋母治病的市民越来越多,电视台迅速建立爱心账号,短短半个月内,就接到善款7万余元。

社会的关爱,让宋晓华无比忏悔,他深深自责当初绑架的愚蠢举动,表示积极改造,争取减刑。

2007年元旦,河北石家庄一家骨科医院辗转联系上刘建敏,表示愿为她做假体人工关节置换,免收手术费用。刘建敏考虑到该医院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颇有口碑,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医院迅速派车把刘建敏接到医院,经过各项常规指标检查,1月6日,医生在麻醉状态下对她实施手术。

1月10日,刘建敏由重症监护室转移到普通病房,需要近一个月观察治疗才能出院。由于儿子不在身边,日常照料成为棘手问题。就在刘建敏左右犯难的时候,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带着补品来到她的病床前,昼夜不离地照料着她。

这个美丽的天使,就是艾国兴的女儿艾娟。从电视上得知刘建敏赴河北治疗后,细心的她考虑到刘建敏无人照顾,决定请假前去照料。虽然她之前痛恨宋晓华逃跑连累了父亲,但看到宋晓华的孝心故事后,她被深深打动了,何况,宋晓华还是父亲的救命恩人!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病床上的父亲,艾国兴故意调侃女儿:“你平日在家娇生惯养,会照顾人吗?就怕到时成了负担,人家还要反过来照顾你!”

1月15日,艾娟从单位请了长假,来到刘建敏的病床前。她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专门为刘建敏洗衣做饭。刘建敏拉起她的手,反复道谢。一个月后,医院特意为刘建敏举行出院仪式,艾娟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登上了回程的客车。

回到家后,艾娟将刘建敏的家整理一新,抽空常登门做些家务活,并定期帮忙买药,就像女儿一样照料着刘建敏。

2007年3月5日,艾娟扶着刘建敏来农场探望宋晓华。听完母亲的介绍,艾娟的善良深深震撼着他的心。离别后,他提起笔,鼓起勇气向艾娟写了一封长达5000字的求爱信。

读着宋晓华滚烫的词句,艾娟甜甜地笑了。其实,她决定去照顾刘建敏的时候,就已对宋晓华产生了好感,于是,她提起笔,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毫无掩饰地告诉了宋晓华……

2007年7月6日,艾国兴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带给宋晓华一个好消息:女儿决定嫁给他,让他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娶她进门……

给警察叔叔的一封信 篇4

您好!

在我每天上学的时候,无论刮风下雨总会看见您们在辛苦的指挥交通,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是从心里非常感谢您,感谢您每天守护我们大家的安全。今天还是很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向您说件事儿。

我们学校好多人都住在阳光苑、新城花园,在我们的必经之路有个装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大多数同学都会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然而有极少数同学为了抢时间而闯红灯,我们班就有几个同学喜欢这样做,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少走几步路而横穿马路,就算斑马线离他们只有十几步远的地方他们也不会走在斑马线上,看到这种情况我也一直劝阻,但仍有一些人屡教不改,不管我怎么劝说他们就是不听,尤其是早上上学和下午放学的高峰期,不仅学生闯红灯,还有很多家长还带着孩子一起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样会让孩子把闯红灯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影响孩子的心里成长,不过我从来不闯红灯,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爸爸是警察,还因为我是一名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决定成立一个劝导小组,发现不文明行为我们就会上前劝说,相信在我们小朋友的坚持下,家长们也会少闯红灯了。警察叔叔今天就想向您讨教一个办法,怎么能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呢,希望有空的话多去我们学习组织演讲,多宣传闯红灯的危害,从我们小学生做起,小手拉大手,我们一起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最后,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此致

敬礼!

一个小学生:XX

给警察爸爸的一封信 篇5

您好,我想你了,我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一时之间又不知从何说起。你起来吧,我和妈妈,还有弟弟都盼望着你醒来,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看电视······

爸爸,您知道吗? 从我懂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您是一名警察。在我的印象中,您总是很忙,总是不在家,老是要加班和出差。我常把你与同学的爸爸作比较:当我生病时,陪伴在我身边的是妈妈,在我学习时,给我检查作业的是妈妈,放假时,在家人团聚时,饭桌上也很少看到您的身影。每当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吃完晚饭后一家人一起散步,我真的很羡慕,慢慢地,我心里对你有了抱怨。我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我认为你不如妈妈爱我,每次打电话时都只能听到你匆匆忙忙地说:“我在忙,有事等一下再说……”而这一等总是遥遥无期。我心里想为什么爸爸是警察,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同学的爸爸一样陪我。

我现在长大了,明白了很多道理,您总是在和一些坏人做斗争。你没有时间接我上下学,没有时间陪我玩,没有时间关心我的学习,你的不回家不是因为不爱我,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和幸福。妈妈告诉我当我们待在温暖的家里时,爸爸很可能在黑夜里巡逻。在我们进入梦乡后,爸爸还在通宵整理材料。所以在看到您疲惫的身躯时,我很难过。对不起,爸爸,我不该抱怨您。

有您做我的爸爸,我感到很骄傲,很自豪!在我的心目中,您就是正义的符号,勇敢的化身;在我心目中,您就是一位英雄,义无反顾的和坏人作斗争;在我心目中,您就是一个铁人,再苦再累都把腰杆挺得直直的。

爸爸您对我说,我们国家召开十九大会议,您要每天执勤,不能常回家看我,可是,十九大会议闭幕了,您该好好的陪陪我了呀,您怎么就躺下了呢?看着你躺在病床上我心里难受极了。如今,你永远的离开了我,这几天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您,在心里一遍遍呼唤您。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您身穿警服的身影出现在我的梦里,微笑的看着我。又多少个夜里,我梦见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梦见您检查我的作业,梦见您搭着我的肩说:“女儿,你长大了,要照顾好弟弟……”可等我醒来,您却没了身影,使我又一次泣不成声。每每回忆,我心如刀割。

天堂里没有黑暗,没有邪恶,你就好好歇一歇吧!爸爸,您的认真、执着、乐观、宽容的态度和对工作热情、踏实、肯干的精神将影响我的一生。请您放心,女儿一定会认真学习,好好生活,将您的精神一直延续下去。

此致

敬礼!

给警察感谢信 篇6

你们好!

感谢你们这段时间来为杜绝酒后驾车辛苦的付出。是你们牺牲了无数个休息日,为了每个人的安全,每个家庭的幸福,日夜辛劳。我们常州路小学的学生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自交警大队的叔叔、阿姨们到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 开车莫饮酒”活动以来,受到了同学们和家长们的热烈响应。每个同学都自觉充当家庭小监督员,就这件事情在家中与父母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制定以后的行为准则。这次活动受到了爸爸、妈妈们的一致好评。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最近有不少家长给我们来信表示感谢。一位家长在给我们的来信中说:“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酒场就渐渐多了起来。每逢酒场,明知道喝酒开车有害,但一方面生怕别人说我不实在,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照喝不误;另一方面觉得车祸不会那么巧,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在孩子的要求下,看到电视画面上一次次因为酒驾而发生的让人惨不忍睹事故场面,听到伤害者的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这些让我幡然醒悟:都是酒精惹的祸!现在,通过交通局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酒司机人人喊打”的社会风气。真想告诉所有的驾友,都收起那贪婪的酒杯,不要危害自己、危害家人、危害社会。”我们还针对此次活动在校园里举行了讨论会,加深了同学们对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坚定了同学们抵制酒后驾车行为的决心。活动中,一位同学说:去年,我们家买了一辆新车,但是全家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爸爸喜欢喝酒,并且每次都要开车出去,说是在朋友面前有面子。爸爸出去喝酒,我和奶奶、妈妈,都会在家里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有一点响声就会感到心惊肉跳,生怕爸爸出一点事,就连写作业都没有心思。每次爸爸喝酒开车回来后,妈妈都会和他吵架,吵得很凶,我只能躲在屋里偷偷地哭。通过这次活动,爸爸改变了,他开车出去再也不喝酒了,还让我做他的小小监督员。家里听不到吵闹声,我真得很开心。家,是我最温暖的地方。我要替我所有的家人向您说一声:谢谢。尊敬的警察叔叔,白天,你们总是在午后一天中最热的的时间里顶着烈日,一辆车一辆地排查;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你们,本应是您和父母妻儿团聚的温馨时光,可是你们却要为了每个人的安全,为了每个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每当在十字路口看到停着一辆闪着耀眼红蓝光的警车,我们的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踏实和温馨。敬爱的警察叔叔、阿姨,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的敬意。

就让我们向您献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队礼,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

此致

敬礼!

XXX

警察给警察的情书 篇7

一、《刑事诉讼法》、《条例》对法警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新刑诉法及《规则》对司法警察工作带来新变化

1. 对取证工作的要求更高

(1)要求取证过程符合程序

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到总则第2条。《刑事诉讼法》第50条、54条规定,检察人员在进行取证工作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禁刑讯逼供和用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条例》第13条规定:“对检察官或者其他办案人员在一定场所的讯问、询问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提醒,必要时可以向分管检察长报告。”这一方面要求司法警察自身在协助检察官取证过程当中,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转变执法理念,自觉践行“理性、和平、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求司法警察要对检察官取证工作的过程要进行监督,对检察官在取证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侵犯人权的行为及时提醒,必要时向分管检察长汇报。

(2)保护证人的安全

作为检察机关唯一的武装力量,保护证人的任务自然落在司法警察肩上。如何布置警力、采用何种方式、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执行好保护证人的任务,让证人没有顾虑地在诉讼过程中作证,法警部门需要在实践当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2. 在强制措施中的作用更重要

从新刑诉法以及《条例》来看,在一般刑事案件中,司法警察可以代表“检方”协助并监督公安机关进行监视居住。在实践当中,对于职务犯罪的自侦案件,监视居住是基本由司法警察独立执行。这要求法警部门要选择最佳监视居住场所,合理布置轮岗执勤警力,严格办理齐全执行手续。

3. 安全保卫工作压力增大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安保工作范围较宽广,《条例》规定,司法警察的安保任务包括保护自侦案件犯罪现场不被破坏,提押、看管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送达有关法律文书,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维护检察院办案区域内控申信访工作的秩序和安全等等工作。新刑诉法将重大复杂案件的传唤、拘传时间由12小时延长至24小时,时间的延长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地机率增大,嫌疑人心理压力加重,更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执勤法警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状态。除了保护自侦案件的办案安全,司法警察还要保护检察机关、公诉人、法律文书的安全,这就使司法警察警力略显不足。

4. 工作角色由单一的“执行者”转变为“执行兼监督者”

在强制措施中提到,司法警察可以作为检察机关的代表协助并监督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执行。而在检察机关内部,司法警察的监督职能也在《条例》显现出来。《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设置和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办案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及其他涉案人员要在专门的办案工作区执行,司法警察以“管理者”的身份负责监控办案工作区内及办案周围的安全情况,并有权对办案人讯问、询问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办案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地提醒或制止,必要时向分管检察长报告。由此可见司法警察正在由单一的“执行者”向着“执行兼监督者”的双重身份转变。

二、当前司法警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缺少人民警察应享有的处罚权,导致工作被动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一定范围内应享有裁决权。而新刑诉法和《条例》都没有赋予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处罚权,致使司法警察在工作当中工作不能主动出击。法律上没有赋予司法警察处罚权,只能暂时“控制”住嫌疑人,然后移送公安机关。立法的这一疏漏制约着司法警察的工作效力,使法警工作被动,甚至连自身的权力也难以保障。司法警察在行使“警权”时总是处于“被动防守”而不能“主动出击”,这严重制约了法警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第一,新刑诉法和《条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和司法警察司法处置的权力。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神圣严肃的司法工作要有强硬的“警权”支持和维护,所以检察机关及司法警察理应享有司法处置权。第二,检察机关作为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享有强制措施的决定权,但是却要交由公安机关执行,这容易延误战机,错失办案最佳时机,导致犯罪嫌疑人潜逃、证据被销毁。所以法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及司法警察享有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权力。

(二)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的从属地位限制了工作的开展

《条例》第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这一规定限了司法警察在检察机关的从属地位,其不合理之处在于三方面:第一,检察官与司法警察同为国家公务员,职务和级别上有的法警高于检察官,让检察官指挥显然不妥当。第二,《条例》中规定,检察官和司法警察在办案过程中是互相监督、相互分工的。检察官负责办案,司法警察负责安全保障,并对检察官办案程序进行监督。如果从法律上把司法警察限制在检察官的从属地位,那么司法警察监督作用不会真正得到发挥。第三,检察工作接触社会矛盾较多,实践当中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在警务工作中,检察官没有司法警察更为专业。司法警察没有检察官的指令不能行动,那么极容易丧失战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检察机关内部对司法警察警务工作不够重视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检察官、司法警察职责虽是有所划分,但司法警察一般没参与办案,而是从事检察院内的杂务工作。而在司法警察规范化,施行编队管理之后,还是有相当部分的检察官甚至是司法警察自身仍然对警务工作定位不准确,在强调司法警察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之前,各院为方便行车,让大量司法警察做专职司机,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法警就是驾驶员,驾驶员等于法警”的错误观念。对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导致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用警机制,进而从思想上为“以检代警”、“检警混用”、“有警不用”提供了温床,所产生的后果是用警上的随意性和不作为。

(四)警队警力不足、警务保障不完备

按照规定,司法警察人数不少于检察院实有干警总数的8%到12%,但有的单位仍然不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并且年龄结构偏老。新刑诉法和《条例》出台后,法警工作量明显增大,参与自侦、安全保卫、送达法律文书、管理办案工作区等多项工作给本来就人数较少的警队带来巨大考验。而由于某些地区检察机关对法警工作的不重视,对警务保障工作也没能做到位,远远达不到《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的要求,有些地区新进法警入职多年连警服都未能及时下发致使执法不便,警用装备不充足也严重影响着司法警察工作质量。

解决警力不足、警务装备不完备的问题迫在眉睫。检察机关应通过招考等方式,从政法院校、警察院校、军转干部中招募优秀人才充实警队力量。司法警察直接接触犯罪嫌疑人,各种安全责任重大,检察机关应为司法警察的警务装备配备齐全,以避免因装备不足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及到检察工作许多方面,进而也要求司法警察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从框架上对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性质、职权、组织管理、警务保障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与检察机关其他部门相比,司法警察队伍的建设起步晚,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条例》的出台都为司法警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刑诉法,检察机关,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金龙.刑诉法修改与法警工作改革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3年9月(上).

[2]黄海东.司法警察如何协助执行监视居住[N].江苏法制报,2013年8月19日第006版.

[3]陈亦文.新刑诉法对司法警察工作的影响及应对举措[J].法制与社会,2013年11月(上).

给人民警察的表扬信 篇8

我叫张xx。首先,请接受我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感谢你培养人民的好警察!

20xx年7月16日晚上8点,在恒富休闲广场吃完饭和沧州的客户聊天。这时,两个年轻人走过来,让我给他们让座。我提出了我的问题。两个年轻人二话没说,走上前打了我一巴掌。其中一个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刀,我躲闪的时候被捅了四刀。正在这时,在广场巡逻的市公安局巡逻大队的便衣警察从天而降。不顾人身安全,当场制伏作案的年轻人,并移交公安机关。另一名警察陪我去县医院治疗。看到警察的衣服被我伤口的血染红,我很感动。当天晚上,分局的民警连夜制作了审讯笔录,民警们快速、勇敢的办案速度和效率,以及无私无畏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时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虽然我是受害者,但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我很幸运,因为我有你。是你的生命确保了我的安全。是你无私的努力,快速勇敢的警察,保证了正定的长治久安。

怎样给警察写感谢信 篇9

你们好!

我校地处市区繁华的xx西路中心,由于学校办学规模较大,每天上学、放学学生和家长聚集的人流,给本来就比较拥挤的交通带来更大压力。交警二大队的领导急我们所急,想我们所想,历来重视道路疏通、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工作。在我校学生放学的高峰时间,北门桥和水门桥均设了交通岗,有力地保证了道路的畅通和学生的交通安全。

交警和协警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们指挥交通、保障道路畅通、护送我校学生过马路,几年如一日。XX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原交警另有任务的情况下,一个人既要管理来往车辆,还要护送大批学生过马路。因其责任心强,态度好,深受家长和过往行人的称赞。在他们的辖区,我校学生从无一例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为此,学校深表感谢!

尊敬的交警二大队、保安四中队的领导,是你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了学校强大的支持和有力的帮助!有你们这样全心为民的警察、保安队伍,有你们这样一心为群众的领导,我们放心、安心!

再次感谢你们,并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xxx

警察给警察的情书 篇10

一、警政机构的完善: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之保障

北洋政府建立后,通过加强中央和京师警政机构、整顿地方警政机构与构建专业警政机构等措施,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警察网络,为北洋政府时期警察教育立法及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中央和京师警政机构

北洋政府沿袭南京临时政府设立的官制,以内务部作为总览全国警政的最高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警政发展的规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把握全国警政的发展方向。内务部警政司虽为全国最高警务机关,但无直接向各级警政机关发号施令权,不负责指挥全国警察的实际活动。北洋政府还在对清末京师警政机构进行改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京师警察厅,直属内务部,与警政司无从属关系,经内务部核准可独立发布适用于京师的规章。厅内置总监一人,指挥管理京城内的警察、消防,并总理厅务,监督所属职员,步军统领衙门裁撤后,兼管四郊警才的ICT支援人员,设置适合地域实情的帮助平台,信息末端。信息通信网络的故障处理,为信息通信技术活用的课程提供了参考。近几年,培养ICT支援人员的大学出现了。

二、由日本在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引发的思考

我国针对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在教师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本在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在硬件设施上注重细节,在软件设施上追求完善。

为了提高教师的ICT活用指导力,在学校、教室配备电脑和投影机、电子黑板、校内局域网和网络接续的宽带环境,给每位教师配备一台校务用的电脑。在改善ICT环境的同时,在期待中有计划地实施培训。

为了避免伴随年度末的人事变动和工作分担的变更而影响ICT活用,只让信息化担当教师(信息主任)管理培训,而不管理校园局域网等的管理工作。例如:在“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和“信息部会”等的校内组织中,有必要联合教务主任、研究主任等人推进培训,即设置专门的人负责信息化教育的推进。

日本教育文部省无论是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还是软件设施的完善上,都下了一番工夫,从而保证教师信息化教育的顺利执行。

(二)联合外部力量,做好教师培训。

为了普及和巩固信息通讯技术的活用,配置作为外部人察行政。

(二)整顿地方警政机构

为了改变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地方警政的混乱局面,1913年1月,北洋政府通令撤销各省巡警道和警务公所,于省会及重要商埠设警察厅,次要商埠道尹所在地设警察局,县级警察机关一律改为警察事务所。为了“统一警政”,1914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地方警察厅官制》与《县警察所官制》,明确要求依据省、道、县三级行政建制建立相应的警察机关,并规定了各级警察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此后,各地省会道县警察机关相继开设。1918年北洋政府又颁布了《各省区警务处组织章程》。至此,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警察机构设置趋于定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警察组织体系。[1]

(三)构建专业警政机构

警察根据不同的职能分为若干种类,是近代警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北洋政府时期,随着近代警政的确立,警察行政日趋规范化,警种分类也日趋成熟。为了“集中警权”,北洋政府组建了司法警察、消防警察、水上警察、铁路警察、矿业警察和武装警察等六大类专业警政机构。这些专业警政机构的建立,使得北洋政府的警察网络更加完整、警政机构更趋完备、警察职能更为多样。

二、警政法规的制颁: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之前提

北洋政府为了改变清末以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警察法规混乱的局面,统一全国警政,制定并颁布了大量的警政法规。

关于组织人事方面的法规。中央制颁的法规主要包括:《内务部官制》(1912年)、《京师警察厅官制》(1914年)、《地方警察厅官制》(1913年)、《水上警察厅官制》(1915年)、《县警察所官制》(1913年)、《京师警察厅分区规则》(1914年)、《地方警察厅组织令》(1913年),以及《招募巡警条例》、《巡官长警赏罚才的ICT支援人员,并且培养ICT支援人员的大学出现了。在职教师的培训要立足于包括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责分担,以及和大学携手合作。日本很好地借助了外部的力量,完成培训教师这一重要的工作。

我国针对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外,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在信息时代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注释:

(1)(2)刘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10(10).

(3)「教育の情報化に関する手引」についてhttp://www

(4)教育の情報化ビジョンhttp://www.mext.go.jp/b_menu

参考文献:

[l]刘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10(10).

[2]「教育の情報化に関する手引」についてhttp://www

[3]教育の情報化ビジョンhttp://www.mext.go.jp/b_menu

章程》,等等;地方颁布的警察组织人事法规则更多。这些法规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各级警察机关的组织制度、权责范围、相互关系,以及警务人员的录用、奖惩、抚恤等事项。[2]

关于治安方面的法规。这方面的法规主要有:《治安警察条例》、《违警罚法》、《报纸条例》、《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管理收藏枪支规则》、《出版法》等,比较明确地对各类违反公共安全的行为、处罚程序及具体的处罚办法进行了规定。这类法规涉及范围最广,数量繁多,是北洋政府对社会治安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

关于工作规程方面的法规有:《勤务督查施行细则》、《京师警察厅办事细则》、《京师警察厅会议规则》等,主要用于规范和调整警察机关及警务人员的日常活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清末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相比,北洋政府警政法规所涉及的种类更齐全,范围更广,条文也更具体,为北洋政府时期警察教育立法及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警察教育体系的构建: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之基础

北洋政府十分重视警察教育,以强化警察的作用,认为“整理内治以警务为先”而“振兴警政以人才为亟”,以“统一教育,集中警权,注重实用,以期整饬地方警政”作为警察教育的基本方针,把警察教育和集中警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力图使警校成为培养维护其反动统治忠实工具的场所,通过警校毕业学生牢牢控制中央和各省区的警权,避免警权旁落,充分发挥警察机构的镇压职能。

北洋政府于1912年10月发出通令,裁撤了各省原有警察学堂,将原高等巡警学堂更名为“警察学校”,直属内务部,恢复了中央警察教育。1914年学校停办。1917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又设立“警官高等学校”于北京。该校“以教授警察实地应用各学科、养成警察官吏高等学识为宗旨”,组组较为严密,学术水平也较高,为此期间我国警察教育的最高学府。[3]

北洋政府培训一般巡警的学校为巡警教练所,是短期培训班性质的教育机构。北洋政府巡警教练所,即初等警察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1917年11月以前,巡警教练所是对新募巡警的教育和在职巡警培训,且以后者为主;1917年11月以后,北洋政府则把巡警的招募和训练紧密联系起来,这一时期则主要对新募巡警进行教育。

为了培养从事警察教育的师资力量,北洋政府于1914年在中央设立“地方警察传习所”,调训各省在职警务人员(实际上成为继警察学校之后的最高警察学府)。但仅培训一期,于1916年底停办。1916年11月,中央内务部“为统一全国警政起见”,要求各省在省会设立警察传习所一处,以“养成警察模范人才”。据此,各地警察传习所相继成立。值得指出的是,各省警察传习所和中央内务部设立的地方警察传习所作为北洋政府在一个时期内采取的暂时措施,不是贯穿于整个北祥政府时期的固定制度。[4]

至此,北洋政府初步构建了包括高等警察教育(高等警官学校)、初等警察教育(巡警教练所)和特种警察教育(警察传习所)三个基本环节在内的警察教育体系。

四、警察教育立法的特点: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之评价

北洋政府时期的警察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这一时期的教育事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与其警察教育法制建设密切相关的。

(一)警察教育立法的统一化

为了彻底改变了清朝末年“学堂多,则避选必不精,系统纷,则精神必不彻”的混乱局面,北洋政府在警校的设置上,着力加强中央一级的警察教育,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有效保障,同时着力对在职警员进行培训。与之相适应,北洋政府进一步加强警察教育立法,通过警察教育立法统一警政、警权及警察教育。

1917年4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警务会议,总结以往的做法,决定把巡警的招募和训练统一起来,拟出了《招募巡警大纲》和《教练巡警大纲》,并以大纲作参考,制定了《招募巡警章程》和《巡警教练所章程》,于同年11月1日通咨各省区贯彻执行。这些警察教育法规的颁行,统一了各省巡警教练所的设置及巡警的招募。

章程颁布后,各省巡警教练所纷纷设立。这些巡警教练所为近代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警察专门人才。这批人才不仅成为北洋政府警察队伍的基干,而且直接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察建设中发挥着骨干性的作用。

(二)警察教育立法的层次性

北洋政府制定的警察教育法规在体现立法统一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层次性的特点。

中央制定并通行全国的警察法规,既有专门为全国警察教育最高学府制定的法规,如《(京师)警察学校教务令》(1913年)、《(京师)警察学校组织令》(1913年)、《(中央)地方警察传习所章程》(1915年)、《地方警察传习所学员毕业奖励规则》(1917年)、《(内务部)警官高等学校章程》(1917年)等,又有为规范地方或部门警察教育而出台的法规,如《各省警察传习所章程》(1916年)、《巡警教练所章程》(1917年)等。

地方制定并在本区域内有效的法规。如《江苏省暂行巡警教练所简章》、《江苏省暂行各县巡警教练所细则》、《京师警察厅巡警教练所章程》、《京师警察厅募警讲习所章程》等。以《江苏省暂行巡警教练所简章》和《江苏省暂行各县警察教练所细则》为例,依据该《简章》和《细则》,“教练所为训练本县各区巡警而设,故定名为某县巡警教练所”,“教练所学生定额百名(参酌地方情形,得由民政长加减),概由本地方募集选定”。由此可见,这些地方性警察教育法规绝大部分系地方当局为贯彻或变通执行中央警察教育法规而出台的有关规章。

北洋政府警察教育中体现的分层次办学的思想,为南京政府时期的警察教育及其立法提供了范例而被沿袭与发展。

(三)警察教育立法的局限性

同清末、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警察教育立法一样,北洋政府的警察教育立法活动,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主要体现在:[5]

首先,警察教育法规体系极不完善。北洋政府时期的警察教育立法,虽较清末有很大进步,但与同时期欧美诸国和日本等国相比,无论在种类构成,还是在内容体例等方面都极不完备。北洋政府继续秉承清末恪守不平等条约的惯例,使得北洋政府的警察教育立法仍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立法的色彩。不仅如此,而且在洪宪帝制后的12年间,警察教育立法几乎再无建树可言,这使得本来滞后的中国近代警察教育立法事业又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其次,警察教育法规缺乏权威,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制定了相关警察院校组织法规,但其存废仍很随意。如内政部警察学校,中央“地方警察传习所”等。中央尚且如此,地方更不必多言。这些事例都说明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并未起到指导警察教育发展的法律基础作用,反映出北洋政府贯彻执行法律制度的无能和低效。

再次,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的步伐仍相当缓慢,警察教育法制建设明显落后于警察事业发展的需要。北洋时期的警察教育法规种类虽达十余项,但领先或同步于警察教育活动的警察教育立法却不多见。除少数法规稍稍领先或同步于警察教育活动,带动了北洋时期的警察院校建设外,大部分警察教育立法并未超出清末立法的范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家运用警察教育立法指导警察教育活动,规范警察教育秩序的法律功能。袁世凯死后,政局动荡,内战频频,北洋军阀政府政令不出国门,警察教育立法最后沦为各派军阀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

最后,北洋政府加强警察教育及其立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与延续其专制统治,警察教育内容的核心还是封建的忠孝思想。同时,北洋政府官员少有机会研究近代警察教育理论,对西方警察及其教育制度知之甚少,而国人对近代警察制度的认识则知之更少。在这种背景下,北洋政府警察教育立法必然带有两重性:既有向近代警察教育制度靠拢的进步倾向,又始终未能摆脱落后的束缚。

总而言之,北洋政府制定的警察教育法规尽管不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北洋政府警察教育法基本上反映了警察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规律,确定了近代警察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地位,促进了近代警察院校的发展,

刍议庭前会议制度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丹阳市人民检察院,江苏丹阳

新刑诉法亮点纷呈,其中第182条第2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该条第4款规定:“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由此构建了中国特色庭前会议程序的雏形。这项举措意义重大,可以了解各方对庭审中程序问题的要求,大量减少庭审中各方因程序问题产生的不必要的对抗和冲突,提高庭审效率,此项程序制度无疑构成了中国特色的中间程序,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中国司法文明的发展进步。但是法律条文仅对该制度设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运行规则并未细化、明确化,需要司法人员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做进一步的丰富,使该制度的运行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笔者就相关问题作探讨。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适用范围

法律条文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辩护人等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该条明确规定了庭前会议是“可以”召集,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案子都要开庭前会议。对于哪些类型的案件、什么情况下可以召开庭前会议,有学者认为适用庭前会议的案件范围应包括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以外的其他公诉案件,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恰当的,一方面,根据新刑诉法第二百零八条、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也是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不能简单地认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就是简单的案件,就不允许适用庭前会议制度,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无论是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都可能存在回避、非法证据排除等严重影响实体判决的程序性问题,完全有必要召开庭前会议加以解决。

笔者认为,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毒品犯罪案件等重大、疑难、证据复杂的案件,应当召开庭前会议。对于其他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认为有必要召开庭前会议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召开。但是,当被告人没有辩护律师时,不应当适用庭前会议制度。因为庭前会议要求控辩双方对每一个定罪、量刑的证据发表是否持有异议的意见。法庭审理时仅对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进行重点调查、举证、质证,对双方无争议的证据,虽然法律规定也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法庭调查质证程序可以大为简化,仅询问被告人、辩护人是否对证据有新的异议,如果没有异议,对该证据的调查质证就随即结束,公诉人不再出示该证据,法庭对该证据作出认定。这样的做法必须保证被告人已经充分、明智地理解了对证据不表示异议及法庭不对证据进行详细调查质证时所产生的实体后果和程序后果,否则必将极大地侵害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因此,我们主张只有在被告人有辩护律师为其提供充分的法律指导,理解自己在庭审前对证据不表示异议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时,才能适用庭前从制度上保证了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稳步推进,从而为中国近代警察教育法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标志着中国近代警察法的初步形成。

会议和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保护被告人的权利,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美国的庭前会议制度同样规定:庭前会议规则不适用于被告人没有律师作为其代表的案件。对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被告人指派律师担任其辩护人的案件,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在确定辩护人后再召开庭前会议。

二、庭前会议的提起主体

从字面意思看,庭前会议的提起主体为审判人员,我们认为庭前会议的提起主体除审判人员之外,还应包括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公诉机关。笔者认为,庭前会议由人民法院决定并负责召集。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召开庭前会议的建议,人民检察院提出建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召开庭前会议。被告人、辩护人可以在收到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三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召开庭前会议的申请,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召开庭前会议,决定不召开庭前会议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但为防止庭前会议的滥用和低效,应当赋予公诉机关否决权,即公诉机关认为不宜适用并商请人民法院同意的案件则不适用。例如某些案件中辩护人以证人主体不适合、存在非法证据等为由申请召开庭前会议,但公诉机关经过前期审查,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公诉机关可以对被质疑证据做出答疑,公诉机关就可以依法行使否决权,建议法院不启动庭前会议程序。

三、庭前会议就证据达成合意的效力

在庭前会议中,由控辩双方分别对每一个证据进行表态,最后归纳出存在争议的证据和不存在争议的证据,双方对证据不存在争议的,即认为达成合意。如果一方在庭前会议上对有争议的证据故意不提出异议,而在庭审时再提出有根据的反驳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官对此是不能禁止的,而必须允许其提出并依法进行法庭调查。这种情形不但仍然会导致“伏击审判”的出现,而且会使得庭前会议达成的证据合意失去意义。

如果诉讼参与人未在庭前会议中提出诸如回避、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而在刑事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提出,那么在法律上应当如何对待诉讼参与人未在庭前会议中行使其权利的结果?应当明确规定公诉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必须对回避、非法证据等事项在庭前会议上申请,如果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庭前会议不行使该项权利,则被视为放弃该项权利,否则,庭前会议为庭审扫清程序障碍的设置本意就会落空,反而降低了审判效率。

四、庭前会议的强制约束力

经人民法院通知,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应当按时出席庭前会议。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不按时出席庭前会议的,视为被取保候审人在传讯的时候不及时到案。辩护律师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庭前会议,应当通知其所在律师事务所或所属的律师协会及司法行政管理机关。

摘要:北洋政府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警察教育的管理,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警察教育的法规、条例、命令,具体规定了院校机构、课程设置与招生制度等方面内容。这些警察教育法规尽管存在缺憾与不足,但对完善近代警察教育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标志着中国近代警察教育法的初成。

关键词:警察教育,教育立法,北洋政府时期

参考文献

[1]万川.中国警政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韩延龙,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孟庆超,宫淑艳.近代中国警察教育之探索[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5).

[3]柳卫民.警察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

上一篇:青春期教育下一篇:文明小公民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