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报告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营利组织报告(精选8篇)

非营利组织报告 篇1

(一)概念

非营利组织或非牟利机构(英语: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或团体,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公共政策、宗教、学术、环保等,分别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的落差。

(二)产生

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 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就是社会公益部门。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三大部门内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改造和建设,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因市场化的选举竞争和规则的执行使政府腐败逐渐消除,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非营利性组织则通过公平的竞争主体和公行的自律互律准则,促进公益市场的透明化,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增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三)性质及分类

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与企业一样是需要产生利益,但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组织倡导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因之而具有独立、公共、民间等特性。因此,今日社会中,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第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借由公开筹款,或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而非政府组织也可能同时是非营利组织。根据美国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专家莱斯特*萨拉蒙教授的研究,非营利组织有六个特性:(1)组织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3)非营利性,即非营利组织可以营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 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6)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根据中国现行的法规和管理体制,非营利组织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才能成为合法的民间组织,因此,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实际上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另一类是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前者通常称之为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并按其依法登记的形式,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个大的类别,然后在三个不同类别的民间组织中,再具体划分为相应的类型,如社会团体划分为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四种类型,基金会划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类型等;后者则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包括所有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政府其他部门或相应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挂靠的民办单位(如各种培训机构、咨询服务机构、教育机构等),一部分是在工商行政部门以企业形式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未登记的各种社区群团组织及境外在华非营利组织等。由于登记管理体制的限制,现行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有效范围只限于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将民间组织划分为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个大的类别,体现了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构成、性质和运作机制上的重大区别,即将财团性、社团性和服务实体性三种类别的非营利组织作了合理的划分,如果撇开关于其中个别名称争论的话题,这种分类是中国民间组织现行管理体制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在上述三大类别分类的基础上,可以考量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功能上的差异性,依据主要社会功能对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具体分类,并进而为分类管理的立法和政策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1.动员资源型。非营利组织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

2.公益服务型。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3.社会协调型。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越来越成为公民表达意愿、维护权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价值的最为广泛和直接的形式,这是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近年来在数量上急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4.政策倡导型。非营利组织不仅积极参与各级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各种努力倡导和影响政策结果的公益性与普惠性,而且往往作为特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表达其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

上述分类,强调了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在功能作用上的不同特征。事实上,在功能作用接近的同一类别的非营利组织之间,它们在信息、资源、活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与互动的频度很高;而功能作用相差较大的不同类别的非营利组织之间,流动性一般较弱,彼此间缺乏相互的沟通、交流、合作与互动。这种现象表明,非营利组织是一种功能导向的社会组织。

(四)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分担职能。填补因政府能力不足而存在的公益真空。政府的职能转变,就是要使政府由全能型向治理型转变,精简后的政府无法承担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市场也无法解决哈丁所谓的公地的悲剧问题,由此产生的公益真空为非营利组织的填充补位提供了条件。比如自然之友等环保组织对原始森林、长江源等的保护,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开展的希望工程和/保护 母亲河等活动。

2.服务基层。代表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深入社会基层、贴近贫穷民众。它们能够接近社会当中易受损害的群体,帮助这些社会成员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决策和资源分配。很多非营利组织的立足点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它们的关注点在天高皇帝远的老少边穷地区。那些志愿者们凭着他们满腔的热情和崇高的追求关心着穷困的人们,保护着日益恶化的环境,同时也如实地反映民众和社区的需要,为他们争取应得的利益。3.化零为整。把闲散资金用于公益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非营利组织大都追求公益,不谋求私利,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因此比起政府和企业来更有利于接受私人的捐赠,从而广泛吸纳闲散的社会资金来用于公益事业,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4.维护多元,保护和促进生态、文化的多样性。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存在本身就是社会多元化 的一种反映,因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和社会上的文化多样性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发展,社会日益出现多元的需求,而生态的多样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方面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也已做出不小的努力。只要我们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五)现状

一是合法性问题。对于一些非营利组织来讲,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也给其活动的开展带来很大麻烦。由于没有合法地位,一些非营利组织在接受捐赠及其他资金支持时,就不能开出票据,只能通过其他公司或组织来接受。例如,5年来,上海根与芽组织一直在努力取得合法地位。因为不是商业组织,工商局不给注册,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又说该组织具有一定的国际背景,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为类似的社团注册。此类情况大大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是资金缺乏。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大多处于由政府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的时期,政府部门迫于财政压力千方百计压缩财政预算,希望非营利组织脱离政府系列,因此不会在资金上再给予非营利组织较大的支持。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都经历了从早期比较单一的政府拨款到多渠道自筹的过程。有些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便利,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问题依然是一个难题,甚至成为一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三是公信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却忽视了非营利组织的信用建设问题。与国外相对成熟的非营利组织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论在内部建设上,还是在外部环境上都相对欠缺。官方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和激励不足影响组织规则有效性的发挥,社会监督薄弱和竞争环境的缺失导致外部约束软化,腐败和道德滑坡导致工作人员志愿失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提升。

四是缺乏吸纳志愿者的有效渠道。社会对志愿者缺乏应有的认识与理解,非营利组织自身在吸纳志愿者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人想参加志愿活动却没有机会,不知道该如何在志愿者组织机构填写注册登记申请表,更不知道这些组织在哪里。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志愿力量开发不充分,没能动员志愿者持续参与。虽然有很多人踊跃报名乐于当志愿者,但一些人通常是在一两次活动之后就放弃了。志愿者的高流动性给组织志愿活动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工作的衔接。

(六)对策

1.政府应通过立法活动给予非营利组织合法的地位,并给予其明确的划分与归类后的地位。2.非盈利组织应该拓宽集资渠道,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所以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起非常好的社会公信力,因为社会公众的力量与资源是巨大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而良好的社会的公信力则是由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与良好的运营能力决定的,所以在集资问题上,非营利组织应该发挥自己自主能动性。

非营利组织报告 篇2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并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会计报表应当至少要包括以下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予披露的信息, 应当侧重于披露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已经在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的重要项目的具体说明和未在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的重要信息的说明等内容。

尽管该会计制度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提出了要求, 但原则性有余而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足, 如在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中仅提供了一些框架式说明, 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和案例, 实际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同时由于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同, “国有和民办非营利组织分别使用差距如此大的不同会计制度, 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实践证明, 现行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存在诸多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内容缺陷反映信息不全面, 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中仅有的两张主要报表, 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情况表只能提供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增减变动的信息, 附表主要包括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等, 提供支出、人员及变动方面的信息, 而有关现金流量、资产、负债方面的详细信息却没有相应的报表来进一步提供。

2、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看, 尽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都对信息披露做了相应的要求, 但具体如何披露并无明确规定, 也未确立不向公众披露的法律责任, 缺乏对非营利组织及其直接责任人员未依法披露信息的责任机制, 这大大削弱了法律规定的力度。

3、财务报告的信息未能充分使用。

即使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中已经披露的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获取之后也缺乏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并进行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有效渠道, 客观上造成了会计信息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特别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应当成为绩效评价资料数据的主要来源, 应该尽可能的充分提供绩效评价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但是目前这一重要作用基本被忽视。

二、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改革方向的设想

从微观层次上来说, 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满足不同的资源提供者的信息需求, “而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仅将使用者局限于内部、上级政府机构及主管部门……, 应该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构成及其信息需求、财务报告主主体、财务报告内容框架等若干基本问题”。

根据非营利组织的业务特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为了向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真实、完整的反映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营运水平和绩效状况, 笔者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财务报告应当反映非营利组织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现金流量, 涵盖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的全面信息。 (2) 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还应当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表反映, 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3) 财务报告应当反映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情况。下面, 我们笔者将从这四项内容入手, 对其体系结构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基本设想:

第一、财务报表主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中业务活动表应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核算基础, 现金流量表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核算基础, 资产负债表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将长期负债和长期资产包括在内。

第二, 由于在实践中, 非营利组织预算信息反映组织长期发展的战略, 是组织资金的年度收支计划, 会计信息则更加关注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预算信息可以弥补会计系统的信息遗漏。

第三、作为一个完整财务报表体系的补充, 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附表还可以适当包括:借款明细表、对外投资明细表、固定资产明细表、无形资产明细表、拨入款支出明细表、接受捐赠明细表、业务成本表等, 国有非营利组织还可以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对照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表等, 以便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充分的深入理解财务报表主表的相关内容和项目。

第四、作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其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因此, 财务报表附注应侧重于提供非财务信息, 有助于增加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非财务信息的含量, 并且可以从定性的维度进行阐释, 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绩效评价的需要。

第五、非营利组织财务情况说明书, 主要是对该非营利组织基本情况及当年运营情况作的总结性报告和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以下情况做出说明: (1) 非营利组织的宗旨、组织结构、组织章程、职责范围以及人员配置等情况; (2) 非营利组织业务活动基本情况, 年度计划和预算完成情况, 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下一会计期间业务活动计划和预算等; (3) 对非营利组织运作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参考文献

[1]、完善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建议王红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监管问题陈小利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5

[3]、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孙杰财政监督2008/20

非营利组织筹资前景 篇3

1.技术领域,特别是计算机及网络媒体的利用障碍将会消除,会有更多小型慈善机构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筹资。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低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利于激励和推动新兴慈善组织,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慈善机构加入在线筹资领域。

2.对监测及透明度需求的增加,必然推动公益机构保护组织(umbrella organizations)的成立。

随着草根组织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慈善机构的可靠性、证明其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公益机构保护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为保证慈善机构透明度及监测的顺利进行,所采取的措施将更具严格性和普遍性。

基于监测目的,所有具有公信力的慈善组织都将成立公益机构保护组织。权威公益机构保护组织将采取更具严格性兼标准化的措施来评估和报告慈善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

4.公益机构保护组织将以捐赠代理人的身份,帮助捐赠人集合资源,做慈善决定。

由于所有的专业性慈善机构都将登记入册,并得到相应的证明,捐赠者在捐赠方面便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鉴于慈善机构所从事的事业、建立的人际关系、历史及效率评分标准是其项目单制定的根本,捐赠人恰好可依据项目单进行选择。

5.利用普通市民所纳税金来代替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直接支持。

政府在减少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直接支持的同时,也将消除慈善捐赠障碍以帮助慈善机构募集资金。政府将雇用慈善顾问,来为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慈善机构引入捐赠资金。

6.慈善领域领导层面临重组,权力将整合到专业的慈善顾问手中。

随着基层筹款组织的增加,非营利组织的执行管理人员将减少,而雇员数量将会增多。慈善顾问将以捐赠人、捐献者顾问、基金和慈善机构中间人的身份领导慈善领域。

7.慈善顾问和捐赠顾问在推动捐赠进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业筹资顾问可以代表捐赠人和捐赠基金作出捐赠决定。届时,顾问将兼具高知名度和高收入,而且会十分抢手。

8.筹款机构的高需求,使得慈善领域专业化得到加强。

随着对慈善领域可靠性、公认性及第三方专家需求的增加,专业筹资人不仅需获得学位、证书,在某些情况下还需执业资格。

9.学术机构将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设立与其相关并具价值意义的发展学位。

高校将制定竞争性学位和证书计划以培育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帮助参与人尽快进入领导职位。

10.社交网络和网际网路技术将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发生改变。

非营利组织报告 篇4

作者:李 勇 文章来源:北斗星社区

一、考察活动的情况

应美国亚洲基金会的邀请,我随民政部考察团1997年11月29日至12月15日赴澳大利亚和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进行了考察。在澳大利亚的布鲁斯班和墨尔本,我们访问了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昆士兰州税收办公室、昆士兰州司法局、澳大利亚税收办公室、澳大利亚慈善事业办公室、澳大利亚华人健康促进会、合伙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的旧金山和华盛顿,我们访问了美国亚洲基金会、美国亚洲律师联谊会、加利福尼亚州司法局、旧金山东华医院(民办医院)、美国国内税收服务局、非营利研究与咨询机构(独立部门)、国家首都地区联合之路、美国国际非营利法律研究中心、美国国务院法律事务特殊项目办公室和世界银行。期间,我们与两国政府有关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认真的座谈,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两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情况。

二、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状况

(一)非营利组织形成庞大的整体规模

美、澳两国将社会组织大致分成三大类,一是政府机构;二是营利机构,包括各类企业、商业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学校等;三是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各类慈善公益组织、非营利性学校、非营利性医院等。目前美国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有100多万个,每年大约新增6万个。澳大利亚注册的非营利组织有10万个。此外,这两个国家还有大量的不注册的不具有法人地位的非营利组织,美国估计有100万个,澳大利亚估计有30万个。经过长期的发展,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整体结构比较合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现有私营医院5000个,私营大学2000个,民间基金会45000个。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量越来越大。美国加州现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8万个,总资产达1050亿美元,1996年接受捐款450亿美元。两国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正在逐年提高。近几年两国非营利组织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一是国际化。有的非营利组织组建了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或加入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尤其是慈善活动正变成一种国际行为。二是标准化。一些组织已自行制订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基本标准。三是营利化。两国政府鼓励非营利组织向营利机构转变,据说这是因为营利机构通常提供的服务比政府所办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好,政府又能减少资助,增加税收。

(二)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比较健全

美、澳两国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有的法律规定可上溯近百年,而且至今还在不断补充完善。两国没有专门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法律,对非营利组织的各种行为的规定均置于相关的法律之中,繁多而细致。大部分人无暇顾及而依靠律师,所以两国有很多法律服务机构。两国适用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有宪法、税法、商法或公司法等。美、澳两国都是联邦制,州有独立的立法权。各州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是联邦法律的延伸,切合了本州实际。

(三)非营利组织形成了自律机制

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在自我管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我约束。自律机制的形成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明晰、具体、可依;二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和舆论的监督带动了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三是同业组织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两国有大量的同业组织,把非营利组织组织起来进行行业规范,管理手段十分有效。

(四)非营利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机整体。二是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美国自七十年代起,非营利组织就承担了大部分社会服务性工作,远远超出政府提供的。这些服务通常带有社会福利性质,深受群众欢迎,满足了社会需求。三是使政府精简了机构,减轻了负担,帮助政府了解民情,管理社会,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咨询服务,顺应了“大社会、小政府”的目标。

访问期间,我们也听到来自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各自不同的声音。政府有关部门认为目前法律尚有漏洞,尤其是税收减免条款界定不严密,指责一些非营利组织钻空子。部分非营利组织则抱怨政府有关部门管得过严,程序复杂。社会各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是否公平至今争论不休。不过政府有关部门与非营利组织对这些问题都很重视,均表示要加强信任与合作,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水平。

三、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管理方法

(一)登记与注销

在澳大利亚,全国性非营利组织注册由联邦财政部下属的证券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在各州设有机构。地方性非营利组织在州司法局注册。注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商法和税法。成立非营利组织要有名称、章程、办公地点和5个以上的成员,没有注册资金的限制。名称不能含糊不清,章程需3/4以上的成员通过,理事会成员至少3人并由选举产生。秘书长和司库必须专职,秘书长的国籍不限,但需在澳大利亚长期居住。成立非营利医院、学校等机构,事先需报请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同意。非营利组织可以自由选择申请注册全国性或地方性机构。注册全国性机构条件较高,要求较严,费用较大。地方性机构可以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但需在外州注册。非营利组织要在章程中明确规定理事会和全体大会的次数、时间和形式,还要规定选举办法,理事会成员需2至3人提名,理事长要一年一换。全国性非营利组织的领导人变动要经过批准,办理变动手续,并且收费;地方性非营利组织变更理事会成员,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州司法局备案。外国非营利组织与本国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基本相同,要求秘书长或司库必须长期在本地居住(即当地人),注册登记一般在联邦证券委员会,不实行国与国对等原则。非营利组织注销或兼并前,由证券委员会指定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审计,剩余财产由法院判决移交同类非营利组织,然后收回法人证书。如资不抵债,由指定注册会计师向法庭起诉,由法庭判处。如果营利机构兼并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财产不得私分,需用于与宗旨相同的事业,或存入银行。

在美国,注册非营利组织是在公司法和税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下进行的,具体方法各州不尽相同。非营利组织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注册,不登记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享受免税待遇。注册的非营利组织由州税务局审定是否享有免税资格。州务卿办公室(亦称政府办公室)负责批准,然后由司法局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法人证书。非营利医院、学校等机构先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然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领取执业证书。非营利组织如不满意州税务局的审定意见,可以申诉。州税务局和州务卿办公室对非营利组织的章程审定得非常严格,要求章程明确规定:(1)所有经营服务收入全部用于宗旨相关的事业;(2)机构终止时将全部剩余财产转交同类组织;(3)机构董事长、秘书长的产生方式,举行会议的时间、地点及方式。非营利组织可以接受邮寄方式的捐赠,但不能跨州集资。非营利组织如在外州开展活动或在外州设立分支机构,应在外州注册,分支机构名称前要冠以母体全称。外国非营利组织与本国非营利组织在登记管理方面是一样的,不仅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待遇,而且所筹资金可以寄往国外。非营利组织注销时,需在60日内将帐目查清,然后向州务卿办公室报告,如果非营利组织不提供任何材料,司法局将通知税务局取消免税资格,并对其资产进行清理评估,资不抵债将由司法局将现存财产冻结,注销名称。

(二)财政与税务

1、政府财政支持。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只要经注册取得法人地位,就有资格取得政府的资助。由于两国政府均主要不直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而是委托给非营利组织,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从政府那里申请得到社会公益事业的项目资金。政府的资助方式不是简单的拨款,而是采取项目招标。非营利组织每年要精心选择项目,做出翔实的项目报告。项目内容符合政府的意愿,方能得到批准。项目确定后,政府要与非营利组织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并随时对其进行监控管理。项目结束后,非营利组织要进行总结,政府验收评估。

2、税收减免支持。在澳大利亚,联邦税务局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减免。地方税务局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土地税、财产税、销售税的减免。从事教育、宗教、公益、福利、慈善、科技类的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非营利组织接受捐款和会费收入免征所得税。一般非营利组织从事一些与宗旨相关的经营服务性活动,如基金会与商店为慈善共同销售某种商品等,收入是免税的。但要求所有免税的收入必须用于与章程所规定的宗旨相符的事业,不能分给任何成员。在美国,联邦税务局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和财产税减免。非营利组织免税必须符合联邦税法的规定,有30种情况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非营利组织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公益性机构。在公益性机构条款下,宗教、慈善、文化、科技、环保、保护儿童和动物等机构可以免税;向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捐赠等可免所得税。第二类是互益性机构。在互益性机构条款下,工会、农会、商会、娱乐俱乐部、联谊性社团、殡仪公司、信用合作社、退伍军人协会、农民食品合作社、房产协会等机构,只免一部分税种,但不能免捐赠税。

(三)监督管理

1、政府监督管理

澳大利亚对非营利组织处罚的机构有二个,一是登记机关,二是法院。处罚手段分为罚款、终止活动和判刑等。多数情况下,政府采取终止活动的处罚。登记机关有权撤销非营利组织的理事长,暂停非营利组织的工作。

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门有:登记机关、税务机关、审计机关和政府有关主管机关。政府机关的管理人员经常到非营利组织检查,并对非营利组织的有关报告进行审查。有33个州由司法部门负责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产进行监督管理,他们拥有仲裁权、处罚权和起诉权,以确保非营利组织行为规范。此外,美国政府还委托国家慈善信息局、人类慈善咨询服务组织和宗教财务委员会等机构,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评估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情况,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管理。

美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多方面的,有许多严格的具体规定和限制。这里仅举几例。

--关于政治限制。慈善机构不可有大量的游说活动,不可为政治竞选而活动。其他非营利组织亦不能将钱直接用于个人参与竞选。向党派或从事政治游说机构捐款,捐款人和被捐款人均不免所得税,受捐机构还应公布捐款人和资金使用情况。

--关于商业限制。非营利组织从事一些经营活动可以免税,但机构本身应具有免税地位。短期活动可以免税,长期活动可能不免;收入用于与宗旨相关的事业可以免,用于无关的不免税。民间基金会不得拥有企业,不得投资与董事会成员有利益关系的项目,对单个企业股权的拥有比例不得超过26%,一般最低要将5%的当年资产(包括基金、不动产、投资收入及利息)用于公益性活动和项目支出。

--关于税务管理。联邦税务局制订了非营利组织的自查标准,先由非营利组织自查,然后联邦税务局通过计算机,每年按1-2%的比例抽查(大约2万个非营利组织),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年度财务报告,重点单位是民间基金会。非营利组织应如实反映活动项目、财务支出以及资产经营损益情况。联邦税务局通过严格审定,认可其下一年度的免税资格,如发现问题,将分别采取罚款、取消免税资格等处罚措施或由登记机关取消设立资格。

--关于财务审计。美国非营利组织虽然是非营利性质的,但其年度财务报告与营利机构一样,要求很严,标准很高,内容涉及现金收支、财产、债务、证券、抵押等,尤其是对集资的财务管理,要求更严。为此,政府专门指定美国注册公共会计事务所和财务标准董事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进行管理。

2、同业组织监督管理

澳、美两国有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的同业组织,它既帮助非营利组织维护合法权益,为非营利组织服务,同时又帮助政府监督管理非营利组织,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自律。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起桥梁作用。美国华盛顿非营利研究与咨询机构(独立部门)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非营利组织的同业组织。它采取会员制,至今有715个非营利组织成为该组织的成员。该组织热心帮助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加强合作,向政府反映非营利组织的愿望和建议,开展信息交流和社会调查,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规范。每个月,按国家慈善信息局制定的行业标准,在专门刊物上公布会员的评估结果,让社会知晓和监督。这就给所有会员单位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严重违纪,将被开除。

3、社会监督管理

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将非营利组织的有关材料输入计算机,免费供社会查询。美国政府也向社会公开非营利组织的有关资料档案,尤其公开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税收状况。此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很大,效果很好。两国新闻媒体常有此类报道。五年前美国联合之路总裁由于薪水过高并牵连其他丑闻,被新闻界曝光,最后被判入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一些非营利组织私下抱怨新闻界好事宣传不够,丑事紧抓不放,对新闻界敬而远之。足见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

四、我国与美澳登记管理方式的比较

(一)关于分类

美、澳两国将非营利组织按服务对象和利益取向分成公益性和互益性两大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为公益性(其中包括慈善和社会福利),为内部组织成员服务的为互益性。政府的管理主要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如给这两类机构不同的免税待遇等。至于非营利组织的其他多种形态,就连学术界也很少研究。非营利组织分类的简化,带来管理上的便捷高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团蓬勃发展之后,又出现了许多其它形态的民间组织,如“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持股会”、“消费合作社”和农村互助组织(“储粮会”、“储金会”)等。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能包容这些多种组织形态的科学概念。由于未抓住本质特征,使这些组织的分类有越来越细的趋势,如分门别类制订单一的管理法规,势必造成繁乱的局面。

(二)关于法人

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只要注册登记一律为法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不需要注册登记,法人与非法人的权利与义务明显不同,如免税待遇就不一样。我国注册登记的社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目前地、县一级许多注册登记的社团为非法人。二是在登记程序上,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先取得法人资格,然后以法人的身份开立帐户、租借房屋,从筹备阶段即开始承担法律责任,最后由登记管理机关批准成立并颁发证书。如已获得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未能开业运行,其法人资格也就失去意义。政府认为,取得法人资格而未开业,并未对社会产生危害,因此可以不去理睬。我国社团在成立登记时,应先满足法定条件,如要有资金、场地、一定的组成人员等等,并获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最后才由登记管理机关确认法人资格。

(三)关于预审与追惩

美、澳两国没有过多申请设立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定,政府初期主要审查是否具有非营利性质,他们认为,公民自由设立各类组织,是宪法自由精神的体现,是“人权”的标志。但只要机构一经注册成立,面对的是非常严厉的法律规定。政府有关部门运用最先进的手段进行监督,处罚手段很强硬。相比较,我国目前比较重视设立条件,成立前的审查比较严格,成立后的管理明显薄弱,处罚不力。

(四)关于业务管理部门

与我国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概念对应,美、澳两国“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审查的机构范围和承担的监管责任比较小,仅限于教育、医疗等专业性强并且直接关系民生的非营利组织。此外,美、澳两国成立非营利组织没有担保单位,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机构一样,均自我承担法人所应承担的全部责任。我国有明确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法律概念,业务主管部门除了负责事先审查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申请外,管理的事务比较多。

(五)关于组织章程

美、澳两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设置条件、日常运作、监督管理等具体规定大多不写在法律的明处,而是将其置于规范的章程中,一般在非营利组织的筹备阶段向其提供章程范本,让非营利组织自我约束。比如,要求非营利组织的章程规定领导人不得实行终身制,要进行经常性的选举,年龄超过72岁要经董事会批准;承诺本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机构的领导人年薪不得高于同类机构领导人的年薪水平,等等。这就使章程内容更具体,更有自主意识,把政府的意志变为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行为。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一条对社团章程仅要求载明“名称、宗旨、经费来源、组织机构、负责人产生的程序和职权范围、章程的修改程序、终止程序”,至于社团对这些事项作怎样的规定,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一部分社团章程随意化,甚至有意埋下不轨行为的伏笔,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六)关于分级管理

美、澳两国实行联邦和州两级负责制,州以下部门不再管理非营利组织。联邦政府对非营利组织不作统一规定,各州管理方式不尽相同。我国实行分级管理体制,中央、省、地、县各级均有管理职责,实行统一的管理。

五、启示和建议

美、澳两国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制订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和改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一)政府不能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美、澳两国经济比较发达,法律健全,社会行为普遍规范,但其政府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相反,是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政府职能予以加强。其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

1、政府管理为主,社会监督为辅;

2、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建设和行政监控;

3、政府管理的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

4、政府管理由多部门组成,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约;

5、政府管理的各项措施具体,手段先进。两国实践表明,政府强有力的管理,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根本。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管理工作滞后了,与美、澳两国相比,不是严了,而是松了。不久前,中央做出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的决定,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这些决策是及时的,正确的,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和贯彻。在1998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上,多吉才让部长指出,对于民间组织要采取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这完全符合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也符合世界各国政府采取的普遍管理原则。我们要按照部党组的要求,把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全面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科学管理,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维护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威。力争通过几年踏实艰苦的创业,把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把握和处理好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质

对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质的界定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事实上,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并非不营利,这是生存使然。某些商业行为并不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属性,这也是不争事实。美、澳两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大致有三个渠道,一是自主经营收入,二是社会捐赠和资助,三是政府的项目资助。其中自主经营收入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而且正成为发展趋势。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平均有50%来自经营收入,剩下的来自社会捐赠(9%)和政府的项目资助(40%),有的非营利组织甚至高额营利。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盈利的资金如何管理。美、澳两国的做法是:

1、明确非营利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归社会所有,个人不得侵占;

2、非营利组织可以开展与宗旨一致的经营活动,但全部所得必须用于与宗旨相关的事业或捐献给社区慈善事业,任何人不得分红;

3、机构终止后,剩余财产转移给同类机构,个人不得瓜分。我们认为,这些做法较好地规范了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保证了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质,值得借鉴。建议进行我国非营利组织组织体系的研究,争取在名称、性质、范围等方面基本与国际社会接轨。在登记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区别社会服务组织的成立动机。社会组织可以自主选择营利性质和非营利性质。凡欲营利分配的,实行工商登记,并科以税赋。要在政策法规上,规定非营利组织不得开展与宗旨无关的经营活动,经营收入不得私分,剩余资产转移给同类组织。要求非营利组织按政策法规规定,在章程中载明财产的性质、使用原则和范围、注销后的处理方法。

(三)政府应给予非营利组织财政和税收减支持

美、澳两国对非营利组织采取了“放水养鱼”的办法,一方面,给予非营利组织必要的财政资助和税收减免,另一方面,要求非营利组织在享受这些条件的同时,向社会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以此作为报答。如美国旧金山东华医院,1995年州政府为其免了50%的税收,该院则向社会提供了340万美元的免费医疗服务。可谓国家让之以税,社会得之以利,机构得以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整体发育比较晚,资金来源匮乏,运作成本很高。为使非营利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并鉴于我国目前的财政情况,建议进行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及财政拨款方式改革的尝试,将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转给社会中介组织承办。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严格的审查,与选定的社会中介组织直接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将财政款项拨给社会中介组织。通过这一尝试,探索培育社会中介组织、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方式。此外,国家要进一步研究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关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规定应更易于操作。

(四)促进非营利组织自律机制的形成

自律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管理走向成熟的标志。为此,需要我们长期地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借鉴美、澳两国的做法,建议:

1、加快社会团体组织通则、财务制度的研订,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章程,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要具体化、标准化、合法化。对法律上不便明示的有关问题,如最高年龄限制等,通过非营利组织章程进行自我规范。今后不论是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登记还是日常监督管理,应审查章程为重点。

2、规范法人管理。目前我国社团非法人状况比较混乱。我们认为,公民可以自由选择法人和非法人,只要注册的非营利组织都应是法人。实行法人登记制,将使非营利组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政府统一管理。

3、培育和建立一批同业组织,形成普遍的行业自律和互律。

4、建立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机制。在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对基金会等公益慈善性组织的财务管理要作为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稽核,将其结果向社会公开,允许公众进行检查监督。非营利组织的年检资料和公益慈善机构领导人的收入应公布于众。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5、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标准化的研究。完善年度检查的内容,使之简捷、系统,可操作性强。建立一套计算机识别分析的评估指标体系。

(五)大力开展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非营利组织 论述题 篇5

1、分析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现状,说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加以改进?p373-382(参看p153-157)

现状p373(简单概述)

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需展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才能处理好我国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p130-137

处理好我国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国政府主要应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主要作用:第一,政府必须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扶植和培育。就当前中国的现状而言,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难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还社会承担。第二,社会化、市场化原则。主要是要打破部门所有制,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减少非营利组织对国家的依赖程度,积极引人竞争机制,把非营利组织推向市场。第三,现代化、科学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布局。撤并压缩那些因条块分割而人为重复设置、规模过小或效益较差的非营利组织。二是科学管理。

开):(1)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2)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不力;(3)社会监督环节薄弱。(4)非营利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完善措施主要有(需展开):(1)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制化水平;(2)加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

(3)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自律管理。

2、中国的社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加以解决?p106-108

中国社会团体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需展开):(1)社团行政化,官办色彩浓厚;(2)社团企业化,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3)与事业单位争夺资源和服务领域,低水平重复设置,社团过多过滥;(4)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数量和布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5)政府只能转变不到位;

(6)社会团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政策不齐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团的发展。

改进措施(需展开):

(1)研究和制定社会团体的发展规划;(2)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

(3)加强社会团体的能力建设,提高整体素质;(4)建立监督管理体系;(5)提高社会团体管理机关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3、试论述自治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p56-60

非常幼小,很不完善,独立性与自立能力都不强。因此,政府就需要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扶持和培育。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政策方面要予以倾斜,而且要引导公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资金方面的支持。

第二,必须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虽然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环节监督较严,但登记之后的控制却较为松散,使不少非营利组织逐渐蜕化变质而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当前,我国政府监管的侧重点不应在人口关而应在于非营利组织的运作过程,这样才更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第三,努力建立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竞争一—合作关系。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这三大部门需要建立一种竞争一合作关系。一方面既要求多元竞争、权力分化,另一方面又强调多元合作、权力整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伙伴关系”。

正确处理非营利组织发展与政府发挥作用之间的关系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投资和举办的多元化、多渠道原则。非营利组织投资和举办主体的多元化,是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国家财力有限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应改变过去政府包办的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非营利组织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除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外,一般都应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也应允许多种形式的联办。政府要通过制定规划,加强信息引导和监督管理,支持鼓励和积极推进社会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政府应从直接兴办和管理非营利组织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将这些职能交给

即强化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制度,使非营利组织享有内部管理自主权。三是机构人员精干化。公立非营利组织归并业务相近部门,精简行政和后勤部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合理确定非营利组织的人员编制标准,防止比例失调和人员膨胀。

第四,法制化原则。法制化是指确立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今后还应制定《非营利组织法》,以全面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非营利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将各类非营利组织及其相关事业的发展纳人法制化的轨道。

5、论述我国非营利组织行政管理体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P141-1456、结合实际论述非营利性组织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监督?p364-373(参看p157)

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监督主要体现在:

第一,来自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需展开): 1)行业认可制度;2)行业赞许制; 3)行业规则。

第二,非营利性组织的自律,自律是确保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的基础,也是确保非营利性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途径有: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篇6

总预算会计是指财政部门进行的会计,财政会计的主要事项是资金的划转拨付,就是说只管钱从哪收来,拨到哪去。

财政部门的财政会计并不涉及事业和经济活动,也就不需要固定资产、存货、现金等科目。、对于“现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财政部门只是资金的划转拨付等,不用现金支付,也不收现金;说通俗一点,它只开凭证。只管账,不管钱,资金由国库支付收纳。2国库单一账户 概念:国库单一账户是指将所有的政府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于一家银行的账户,即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帐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取消各预算部门,预算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资金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账户,各部门、各单位发生的支出,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个人或商品供应商及劳务提供者。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虽然不改变各部、各单位的支出权限,但其作用在于建立起了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单一账户集中化管理,灵活地调度和使用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杜绝在预算执行中的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促进政策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强化了约束力和社会监督力,从源头上堵住了政府资金使用的行政干预和腐败现象。国库单一账户-职能机构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国库”概念进行新认识。我国历来把国库界定为对财政收支进行会计核算的机构如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即使用的是狭义的国库概念。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从单纯核算财政收支,扩展到对财政收入实行全 国库单一账户面控制,即使用的是所谓广义的国库概念。拓宽了的国库概念,目的旨在促进财政资金优化管理,使“国库”不再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而借助于因收支核算而掌握全面、准确、及时的收支信息,对收支活动展开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需要: 一是在人民银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资金由原来层层下拨给预算单位,改变为预算资金在没有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之前始终统一保存在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上进行管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职责主要是负责国库单一账户和分类账户的开立、设置,办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资金清算。二是设立财政国库机构。建立统一的资金账册,将预算资金由原来通过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整笔拨给各预算单位,改变为财政国库机构根据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用款情况和实现的购买行为开具集中付款申请,直接通过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财政国库部门是预算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央财政资金的调度和各预算单位的协调,负责预算执行。三是建立一个政府采购机构。为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采购,采购内容跨行业、跨部门。政府采购机构主要职能:第一,分析集中采购需求,建立项目有关标准。第二,预测并承担可能采购风险。第三,制定采购方案,确定采购方式。第四,根据产业政策分析供应商群体,第五,分析采购效益。

建立国库账户单一的重要意义:

l、实行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财政资金的分散状况,加强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财力的大小,国家财政资金雄厚,才会有较强的能力实施其财政政策。然而,目前我国财政资金分散在各级财政在商业银行的账户及人民银行的各级国库账户中,在这些账户中的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权也都分散于各级财政部门、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从而削弱了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而国库改革首先则要求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减少政府资金的流失,从而加强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2、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量财政资金分散,游离于国库监管之外,特别是财政部门公款私存,不但干扰了金融秩序,而且还可能诱发乱发滥用、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一方面政府和财政部门能够掌握

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每一笔资金用途,准确掌握财政资金整体状况,为各级政府进行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促使财政部门管好、用活财政预算外资金,杜绝不合理的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减少财政资金分散流失。财政单一账户的实施,能够改变由于财政资金大量分散的局面,利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随时准确了解财政资金运行动态,从而为制定出相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实施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能更有效地稳定财政性存款,维护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完整,使国库始终保持一个较大库存余额,利于用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控制信用的基础货币,实现统一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4、有利于增收减支、削减财政赤字。目前在我国财政赤字日益增长的同时,预算外资金却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账户统一核算,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综合运筹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调余补缺,调度调剂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预算外资金存入国库,具有稳定性强,没有资金风险的特点,有利于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管理预算外资金;再则,在公共资金得到统一管理后,财政赤字规模是在通盘考虑预算内外收入的基础上形成的,收入基础的扩大将相应缩减财政赤字的数额。

4、零余额账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办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时,先由代理银行根据支付令(即拨款凭证,下同),通过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到供应商或收款人账户。支付的资金由代理银行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与人民银行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将当天支付的所有资金从人行国库划到上述各账户,当天轧账后,各账户的余额均为零。

1.财政部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 000万(含5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

2.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出。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由代理银行在财政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 000万(含5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授权的转账业务一律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办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在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4、财政周转金支出的核算方法

各级地方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核算因使用周转金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发生有关费用时记入该科目借方,支出收回时记入该科目贷方,本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财政周转金支出累计数,年终,本科目借方余额应如数转入“财政周转金收入”科目借方。“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下设“占用费支出”和“业务费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前者核算因借入上级财政周转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后者核算委托银行放款而支付的手续费以及经财政部门确定的有关费用支出。

5国库

人们常说的国库,通常是指国家金库,是一个存放具体实物、货币和黄金的库房。但现代意义上的国库,已经不单单是国家金库,每个国家的国库往往都担负着保管、管理该国财政的资产和负债,以及反映该国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系列国家财政职能。国库的职能已由传统的“库藏”管理发展成控制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政府现金和债务等全面财政管理。

6第212号科目 与上级往来

1.本科目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2.从上级财政借入款或体制结算中发生应上交上级财政款项时,借记“国库存款”或“上解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转作上级补助收入时或体制结算中应由上级补给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国库存款”、“补助收入”等科目。

3.本科目贷方余额,为本级财政欠上级财政的款项;借方余额,为上级财政欠本级财政的款项。

4.本科目应及时清理结算,年终未能结清的余额,结转下年。

5.本科目是往来性质的科比如发生借方余额,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负数反映。有基金预算往来的地区,可按资金性质分设明细账。

与下级往来

1.本科目核算与下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2.借给下级财政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国库存款”科目。体制结算中应由下级财政上交的收入数,借记本科目,贷记“上解收入”科目;借款收回、转作补助支出或体制结算应补助下级财政数时,借记“国库存款”、“补助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下级财政应归还本级财政的款项;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本级财政欠下级财政的款项。

4.本科目应及时清理结算。应转作补助支出的部分,应在当年结清;其他年终未能结清的余额,结转下年。

非营利组织产权问题 篇7

一、产权的概念解析

根据法律定义, 产权就是指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所赋予产权归属性和独立性。具有所有制的产权制度通过法律界定的权利起作用, 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和人们的行为, 维护商品经济健康并保证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具体来说, 对于法律范畴, 产权具有排他性, 即产权主体是明确的个人或组织, 不存在主体不清, 无法界定的情况;其次, 产权是规定人们行为相互关系的一种既定规则, 具有经济实体性, 并且是社会中的基础性原则性规则。产权是来源于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责任的规范, 都是在约束可能的行为中作出选择的权利。产权可以帮助人在交易实施之前形成合理的预判, 使得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外部社会人员实现内部和外部的激励。

二、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制度及存在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并不是营利, 它通常是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资产解决私人和政府无法处理的社会事务, 政府通过非营利组织间接性对公共事业进行投资和监督。非营利组织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 其中包括慈善事业、教育行业、学术领域、环境保护等等。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牟利, 这一点被视作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性, 同时其调动社会资源, 提供社会公益服务, 协调社会矛盾, 宣传积极社会政策等。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产权问题, 首先, 我们了解下私有资产产权的界定。私有财产包括了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收入独享权和转让权。所谓的明晰产权, 就是要把这些权利落实到个人头上。私有资产的所有权明确在所有者头上, 具体到个体上;我们说非营利组织的产权不明晰, 就是指这些权利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个人, 形成了多人享有一权的现象。我国著名学者王名将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界定为“公益或互益资产”, 其公益性表明, 资产属于整个社会, 不属于个人或其任何组织机构。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不存在一个完整产权的拥有者, 产权无法落实到个人,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并没有明晰的归属界定。资产的使用控制权和剩余所有权分离, 非营利组织只是作为中介机构, 其控制权受到限制, 但受益权缺乏明确的主体, 不能明确针对某个个体、组织或群体。在非营利组织中, 资产是客体, 其主体是出资人、非营利组织本身和社会大众三方且分离, 分离的权利主体使得非营利组织的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明晰的私有产权, 也不同于所有权主体为国家的国有产权, 作为一种“公益产权”, 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 存在于社会之中, 具有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

非营利组织产权主要涉及到出资方、非营利组织、社会大众。出资方可以是社会中的个人、组织或者国家政府;非营利组织作为受赠方, 接收其捐赠资本, 作为管理者, 使其成为社会公共资产和服务;社会大众则作为受益人, 接受公共资产提供的服务享有部分使用权。但任何一方, 都不能对这部分非营利组织资产的产权完整拥有。但作为非营利组织产权, 当其资产所有权从投资者转移到非营利组织时, 所有权便脱离个体所有者, 转而成为社会资产的一部分, 产权被分离,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部分属于非营利组织, 但其又无法完全拥有。而非营利组织作为受赠方接受私有资产的捐赠或政府拨款, 只是暂时代理这部分资产, 享有部分控制权、使用权, 但只能用于公益性目的的社会事务。而整个社会群体作为最终受益者也只能享有公共资产所带来服务的权利, 不能拥有和控制。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成为公益资产的完全拥有者, 他们都只能享有部分权利, 最终资产的归属, 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组织。

在产权经济学里, 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界限, 然而非营利组织产权无法像私有资产那样拥有明晰的所有权主体。在非营利组织中, 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 所有权无法界定, 剩余收益权虽是属于社会大众, 但也没有具体明确的主体享有, 管理者行为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失去积极性, 因此所有者就不会因获取更大剩余收益而受到激励, 在监督管理方面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与产权明晰的国企和私有企业相比, 其绩效水平就会相对较低。我国非营利组织产权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运行中的若干问题原因, 首先在于权利设定和划分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虽然无法明确确定其资产所有权和控制权, 但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明确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代理权, 其次, 明晰化的产权界限必须有相关的制度规范来保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配。

三、非营利组织的产权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 对于不明晰的产权界定, 要从根本上入手, 即从制度上才能解决问题。首先对非营利组织的归属权进行明确的设定, 资产不是A的就是B的, 即使在产权分离时, 也要明确产权的归属权, 将分离开的产权明确归属到特定的主体上。其次, 对于资产的使用权和控制权仍需相关法律制度约束, 明确其权利主体, 对于无法明确归属权的, 更加要补充条例规范其主体使用权。对于非营利组织中员工对产权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受限而缺乏积极性时, 更要通过侵犯公益产权行为的相关法律制度来解决。

其次, 要增强非营利组织对社会资本的控制。虽然明晰的产权制度是组织运营的基础, 但是, 在非营利组织实现其公益性目的的同时, 对社会资本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资本是非营利组织的命脉, 通过控制管理社会资本可以消除对产权分配不明确所带来的问题。例如, 对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 以减少产权问题带来的损失。

最后, 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资产的监督管理, 不仅从非营利组织内部规范监管制度, 加强监管力度, 同时还要增强社会公众力量, 带动所有社会受益群体, 共同对公共资产进行监督, 形成多元化管理监督制度体系, 做到产权透明, 从监督体系中减少产权缺乏明晰所带来的弊端。

摘要:产权问题一直是各项经济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制度不同于政府组织或市场组织, 其性质导致其产权特殊性, 非营利组织出资人不拥有产权。提出的非营利产权即公益产权的明晰, 对公益产权的社会责任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需要政府立法部门、非营利组织自身共同努力。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产权,公益性,产权归属

参考文献

[1] .王名, 佟磊.清华NGO研究的观点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 2001 (10) .

[2]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 .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 2005.

[4]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 20l0.

[5] .胡建锋.略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产权制度的构建.湖北社会科学, 2011 (7) .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基础 篇8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文化内涵;中国文化

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就在中国迅猛崛起,成为社会上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非营利组织是指“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1]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所产生的漏洞也日益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在此情况下,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无可厚非的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与使命。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兴起与西方的非营利组织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制度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从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背景来看,中国的制度转变特别是经济制度的转变给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有的社会组织基本上都属于公有的,政府垄断着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由于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形成了多元化的选择,不再由公有制垄断,由此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改革背景下逐渐兴起。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就与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逐渐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融合的过程。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上,非营利组织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一方面,从社会领域来看,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救灾等众多领域都已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另一方面,从非营利组织对社会文化的建设来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吸收了大量的志愿人员,从精神层次上提高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然而,虽然在一系列领域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是毕竟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就其应有的能力与作用来说,是没有发挥完全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曾与中国文化发生过激烈的碰撞,在牟取公众利益时,做事情事倍而功半。这说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建设特别是——组织的灵魂——文化的建设上还十分薄弱。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在组织建设上与国外相比稍显稚嫩,在理论建设上更是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相差一段距离。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建设的支持。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理论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中要抓住非营利组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使文化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有力支撑。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悠久文化所营造出的特有的背景环境,不应成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阻碍力量,而是应该成为推动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与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相融合,非营利组织才能更具内涵,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能量。

二、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文化的影响

(一)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点

“文化并不简单的是意识观念和思想方式的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中,自发的左右着人们的行动。”[2]非营利组织的文化突出的是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志愿性以及服务性。非营利组织的文化旨在营造出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这个组织并不以自身的盈利为存在的目的。从非营利组织的文化与特点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成果的总和。”[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处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历史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内涵与精髓上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文化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古代文化理论所追求的终极社会模式,是一种人人平等、互相友爱的、互助互利的社会,这与现代的非营利组织文化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资源实现优化分配终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是殊途同归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传统文化君子情怀的具体体现;推己及人,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更是与现今非营利组织所提出的志愿性、奉献性是不谋而合的。也可以說中国传统文化孕育深厚的互助互利、志愿精神的传统,是一种非营利精神的抽象化表达。

因此,非营利性,不仅仅是非营利组织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融点也基于此。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都体现出一种先进性,是一种精神上意识上的建设,都是“仁”的具体表达与承载。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大同”还是非营利文化“志愿性”都深刻的指引着社会与组织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因此,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相反,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汲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理论建设。

(二)中国文化与非营利组织文化的再造与重塑

文化是一个组织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撑,是组织的内在核心与灵魂,代表着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引领组织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因此,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建设,是非营利组织的外在形象体现,对树立非营利组织的品牌大有裨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无法脱离文化建设的内在激励。

中国华夏文明流传千载,浓烈而深厚的文化氛围必然会对一切外来和新兴事物产生巨大的同化作用。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不充分的,精神对物质的指引作用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对非营利组织有不可避免的再造与重塑作用。而非营利组织必然要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锤炼与融合,逐渐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只有符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才能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中国文化氛围的组织必然会被自然淘汰,因此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再造与重塑既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非营利组织的核心特点是非营利性,然而,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及非营利文化建设,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倾向日益明显。对于非营利文化建设,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显得薄弱。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还停留在管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因此,在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再造与重塑时,会将传统文化核心的“仁”等思想与非营利组织相融合。“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模式、“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外交观念、“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开放胸怀、“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环境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本精神、“君子和而不同”的交往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负荆请罪”,“退避三舍”的君子风度等等,会使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精神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外来转化为本土,从而使人更加容易接受,而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非营利组织文化也将成为非营利组织立足于当今激烈竞争社会的根基。与企业文化一样,非营利组织吸收中国文化,不仅仅会提高精神层面的理论建设,它也会成为一种无形资产、精神财富、潜在影响力甚至是组织之间的核心竞争力。非营利组织吸收中国传统优良文化,树立其文化建设意识,在无形中不仅与中国社会融合的更加紧密,更是树立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信力将大大提升。

三、形成基于中国文化的非政府组织文化

(一)把“天下为公”、“国家至上”作为非政府组织活动理念的基石

非政府组织文化的特色不仅仅应该停留在非营利性上,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组织的日常管理层面上,而是应该体现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理念上。在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能深刻体现人文精神、社会心理的非政府组织,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上应该将代表公益精神的非政府组织的抱负和胸襟提高的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以兼济天下的情怀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正是要建立一个扶危济困、以解救天下苍生苦难为目标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和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社会。从孔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梦想,到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革命追求,可以看出,“天下为公”、“国家至上”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最高境界。因此,如果中国非政府组织将“天下为公”、“国家至上”作为组织的活动的基点和处世原则,那么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完美的表达。唯有如此,非政府组织才能真正以非营利精神造福于天下,造福于民。

(二)把“民为邦本”、“社会和谐”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追求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这句话,深刻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重民思想。传统的中国文化认为百姓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应该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国家的重心。在古代社会中,就已经有先贤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虽然在君主专制下这一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是历史上的明君却都明白同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说“爱人贵民”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鲜明的人文意识。

在非政府组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在以中国文化对非政府组织进行重塑与再造的前提下,“民為邦本”这一朴素的观念,表达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及政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公益性。而所谓的公益,就是为广大民众的利益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非政府组织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融入于自身的文化建设,这使得其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历史使命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与民主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现今社会的政治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真正体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然而,社会的进步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根本消除,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在固本安民上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人民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国社会达到更加平稳而健康的发展,因此,在特殊的历史使命面前,非政府组织应该勇于承担,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把“民为邦本”、“社会和谐”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追求。

(三)把“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情怀

“济困扶危,雪中送炭”自古以来便是善良人文情怀,是最受人称赞的道德情操。古人曾经有“锦上添花众人有,雪中送炭无一人”感慨。在事态炎凉的社会背景下,有的人愿意趋炎附势,结交权贵,不愿意悲天悯人,济困扶危。如果一个人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人,就是高尚的行为,就是脱离了利己的低级趣味的行为。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不仅可以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而且在道德领域展开了一幅新的互助互爱的全新图景,谱写了一曲曲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慈善道德颂歌。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转变,使中国非政府组织勃然崛起。在与国际组织的交往与接轨过程中,逐渐吸纳了其高尚的精神文化和公益慈善的情怀,在社会主义事成经济大潮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非政府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组织本身的存在、运营与发展根本就脱离不了物质、资金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非政府组织并不能置身事外,非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一样也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倘若经一部好也要面临着被淘汰,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受组织运营的影响,有些非政府组织为了维持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逐渐背离了非营利组织的初衷,忘记了组织成立的宗旨,卷入利益的纷争之中,鲜有“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之举了,代之而起的是趋利避害。因此,现今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很大问题便是如何防止市场化的倾向,怎样高扬公益精神、志愿服务、非营利行动的旗帜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理念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吸取国外非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经验,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使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建设的当务之急。所以,把“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情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和谐治理的过程中保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本色的必然要求。

(四)把“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作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标

一提起非政府组织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将非政府组织与利润相隔离,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应该与金钱和利益相联系。其实,这是对非政府组织的一个误解。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不能进行任何营利性的活动,但这只是非政府组织的初衷。在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可以从事一些与营利有关的活动。当然,这与营利组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区别,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营利活动,都不会用来进行组织内部的利润再分配,而是用来维持和运营组织,组织中的个人也并不会因为非政府组织的营利性活动而取得任何利益。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虽然主流价值观是以义至上,将“义”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认为金钱利益是低俗的。为了保持自身的高洁,哪怕是箪食褛衣,也要“视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等等。但是,“也有一批实用主义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倡讲义与利并举,主张义利双兼,这种充满着浓重的讲利重义的管理思想,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显然这是一种更加理性、更加实用的思想观点,“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义”的实现不能脱离“利”的支持而凭空存在。当然,不能只追求利益而放弃大义。利益的存在会使道义可以更好地实现,毕竟精神无法脱离物质而存在,同时,“义”的实现也需要有“利”的支持。只有将二者相统筹,才能体现义利并举。从另一方面来说,“义”也可以生“利”。在非政府组织实行义举时,无疑会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品牌形象以及在社会的公信力,这势必使组织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义利并举”、“义以生利”是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标。

(五)把“修己安人”、“克己奉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修养准则

中国古代推崇的处事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处事方式透漏出的是“仁”的情怀和修养。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熏陶中的个人修养的水平和程度。《论语•宪问》云:“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4]这是说要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从这里不难看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已经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管理他人和加强自身修养的关系了。

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不仅仅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同时还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从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构成来看,由于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志愿者,因此,与企业管理不同的是,利益激励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非政府组织成员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回报。因而,非政府组织的“大学之道或管理之道,亦即管理的最高境界:修己安人。修己叫做自我管理,是德行;安人叫做管理他人,是德政,将二者发扬光大,便是‘明明德于天下’。”[5]这就是说,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自身的威严并不是由于组织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是来自个人的较高修养。非政府组织中的成员要注重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要具有鲜明的志愿精神,只有加强双方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把“修己安人,克己奉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修养准则,是提高组织知名度与公信力最有力的武器。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李希茜.NGO文化建构初探[J].甘肃理论学刊,2005,(2).

[2]王永华.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武晓花.论语通译[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5]郑直.管理的最高境界:修己安人、内圣外王[EB/OL]. news/viewnews-21164.

上一篇:组歌的教学设计下一篇:小鸽子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