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的范文(推荐5篇)
一、大赛概要
(一)大赛目的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广州亚运会列为明年全国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共青团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指示精神,引导全校广大师生共同支持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并在全校倡导丰富精神追求、提高文明素质、提升生活品味、引领生活潮流的文明风尚,学校党委组织部、工会、团委、校学生会决定在全校联合举行开展“激情亚运,和谐仲园”—— 2010年仲园师生插花大赛。
本届插花大赛本着“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理念,旨在弘扬绿色亚运精神,紧贴时代脚步,积极将亚运精神贯彻于生活。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传承亚运精神,令仲园教职工以及仲园学子体验生活之美,鼓励仲园人携手共创精彩生活。插花体现的是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的特质,全体仲园人“以花会友,以花养性”,通过插花艺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并且适逢“国际三•八”妇女节,传达对女性的歌颂之情,传播广州亚运的激情与活力。并且此活动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本校一直以来首次的教职工与同学们同台竞技,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更拉近师生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二)大赛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组织部、工会、校团委、校学生会
承办单位:园艺园林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协办单位:仲恺广播台、校景观协会、摄影协会、DV协会
合作媒体:校学生新闻中心
(三)大赛口号
激情亚运,和谐仲园,携手共创新生活
(四)参赛内容
1、参赛对象:全体仲园女教职工、全体仲园在校学生
2、比赛时间:2010年3月11日下午12:303、参赛地点:北区篮球场教学楼楼底(后备场地)
4、截止日期:2010年3月8日
5、参赛及报名方式
(1)教职工组:由工会负责。具体报名时间和方式将会下发到各基层工会,由基层工会选派队伍参加;
(2)学 生 组:由校学生会和园艺与园林学院团总支学生会负责。各院系选派团队参赛报名参加,每个院系2—3支队伍,每支队伍2-3人参加,并在截止日期前填写好报名表,由各院系负责人统一将电子版报名表上交到所属院系学生会的办公室,再由各院系学生会办公室将报名表上交到校学生会相关负责人。
注:(报名表将上传到校学生会网站)
6、比赛大概流程:将所有比赛材料带到现场——90分钟的插花时间——评委评鉴打分——公开展览——颁奖——结束——组织展示。
7、参赛注意事项
(1)各组参赛队伍需自己在赛前准备插花比赛的所有材料,包括鲜花、花泥、修剪工具、铁丝等。
(2)比赛当天各组将各自的材料带到比赛现场,严禁在赛前对材料做出修剪或调整。所有的材料必须保持购买时的原样。
(3)主办方将对各组参赛队伍有资金补助,资金上限为30元/组,超出资金上限的部分由该组队员负责。报销时间及地点为赛后三天内带齐发票于校学生会值班室(没有发票者将无法报销)。
(五)大赛亮点
1、喜迎亚运。紧贴时代脚步,积极配合亚运会,将亚运热情传遍仲园,用亚运精神指引同学们创造精彩美好的大学生活。
2、学生与教职工同台竞技。教职工与学生同台竞技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老师与努力求学的莘莘学子在插花艺术的造诣上,共同切磋,相互交流,携手进步。比赛形式独特吸引,能够更拉近师生的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起到积极作用。
3、百花齐放。对于比赛时用的花材及道具将不设限制,由各参赛队伍各自购买准备,而主办方提供适当补贴的方式,留更多的空间给参赛者发挥。
4、作品后期展示。所有的插花作品在比赛结束后将置于教学楼各楼层展示获奖图片作品,在扩大活动宣传的同时更能美化校园。
二、大赛宣传
(一)总体宣传(3月2日-3月11日)
1、广播台
从3月8日开始,每天中午﹑傍晚播音时段播放一段录制好的广告宣传词,配背景音乐,每天至少4次。
2、海报
4张1*1.5米宣传海报,宣传海报均印有活动简介,分别贴在活动场地及南北区宣传栏,具体如下:
(1)活动场地:置于活动场地的出入口处。
(2)南区:贴在宿舍宣传栏,校学生会宣传栏,一楼饭堂门前。
(3)北区:贴在校学生会宣传栏,北区校学生会宣传栏,饭堂对面宣传栏,教学楼下等。
(4)行政楼底
3、横幅
两条横幅分别写有“预祝‘激情亚运,和谐仲园’—— 2010年仲园师生插花大赛”和“2010年3月11日仲园师生同台竞技插花大赛 北区篮球场约定你”,分别挂在北区8栋宿舍前,和南区两边篮球场的树上。
4、摆摊宣传
将在3月4、5日分别于南、北区设摊宣传咨询。
5、网络
传统媒体是二维的,而网络宣传则是多维的,它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种感官的信息。而且网络宣传成本低。
(1)仲恺在线论坛宣传
仲恺在线论坛在本校是十分出名的,现注册用户有一万五千多名,而且网络宣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选择在仲恺在线论坛上宣传本次大赛,作为本次大赛宣传的重要的一部分。具体如下:设立插花大赛置顶专帖,公布比赛时间及地点,公布获奖名单及赛时内容或照片等。
(2)Q群宣传
利用Q群达到连锁反应,通过不断地转发,使本次大赛的信息得到广泛地推广,尽可能地吸引同学们的眼球。
(二)展示阶段
1、实物作品展
每组前三名即每组金、银、铜以及各单项奖的获奖作品将分别放于行政楼大堂、教学楼大堂、英东楼大堂、图书馆大堂向全校师生展示。
2、摄影作品展
邀请摄影协会将获奖作品拍摄成摄影作品,根据摄影作品质量,将照片挂于教学楼各楼层展示。
三、大赛安排
(一)大赛前期准备
1、由主办单位联合发出举办活动的通知
2、学校工会召开基层工会负责人会议安排工作
3、团委和校学生会主持召开参赛负责人会议安排工作
4、大赛评委及嘉宾名单
(1)评委团(人数待定)
本次大赛的评委团将邀请赞助商代表、专业插花老师(暂定3位)及学生参与评审。
(2)嘉宾:学校领导、主办单位代表、赞助商代表、各院系领导。
(3)资料搜集(3月4日前)
1参赛队伍报名表 ○
2联络评委、表演嘉宾、礼仪及主持 ○
3赞助商赞助详细条款 ○
4场地规划图 ○
5工作人员分配表 ○
(4)设备物资准备(3月6日前联系并确定一切物资设备准备就绪)
1布置会场:小刀,彩带,丝带,泡沫胶,剪刀,双面胶,气球,吹气筒,卡纸,油性笔等 ○
2音响:4个以上无线咪 ○
3桌椅:评委席长桌4张、椅子7张 ○
比赛区域60张长桌
嘉宾席50张椅子
休息区50张椅子
DJ台2张台、5张椅子
计票台6张椅子、2张长桌
4水5箱水、3台饮水机、5桶水。○
5帐篷音响设备2个 ○
候场4个
出入口2个
6礼炮8个 ○
7邀请函100个 ○
笔(评委)10支
红布3张
红纸4张
8鲜花(颁奖嘉宾)6束(待定)○
9评委牌(个)10个(待定)○
10○奖杯2个(待定)
奖状8张
11○笔记本电脑2台(自备)
12○计分表格(计分员用表)15份
流程表50份
节目单200份
工作分配表10份
比赛评分表格(评委用表)15份
(二)大赛现场
1、大赛现场布置
(1)场地布置
本次比赛设有舞台及背幕,舞台暂设计为3*8平方的长方形舞台,舞台两旁置音响、调音台及后台,舞台前方为进行插花比赛的比赛区域。由于预计参赛队伍较多(预计参赛队伍为100组左右),将比赛用的长桌摆为行状。整个活动区域内仅设有评委席及嘉宾席,将不设有观众席。
(2)围栏设置
为了降低对参赛队伍的影响,整个活动区域(包括舞台、后台工作区域、比赛区域)的外围将用围场线包围起来,限制一定观众进入。比赛结束后,对观众全面开放,所有的插花作品将展示在比赛区域给予观众欣赏。
(3)前期的准备工作:
布置嘉宾席、评委席、比赛区域的划分、后台,摆放场外围栏、太阳伞,准备游戏道具、医药箱,张贴宣传海报,派宣传单。
(4)所需物资
红布,气球,彩带,礼炮,宣传单,红地毯,帐篷,小舞台。
2、当天工作安排(3月8日)
6:00工作人员集中
7:00开始舞台布置
11:00工作人员集中
12:00-12:30参赛歌手、主持、礼仪签到,嘉宾以及观众进场
12:30-14:00进行比赛
14:00-15:00评委评鉴打分
15:00-16:30公开展览
16:30-17:00颁奖
17:00比赛结束并由主办方统一组织展示
3、比赛流程
12:30-12:35开场。主持开场白,介绍主办、承办单位,介绍赞助商,大会评委和嘉宾。宣布比赛开始
12:35-14:00参赛队伍进行插花比赛
14:00-15:00评委观赏作品并且评鉴打分
15:00-16:30公开展览
16:30-17:00颁奖
17:00-17:10 公布比赛结果并进行颁奖,宣布比赛结束,工作人员放礼炮所有获奖者及嘉宾评委合影留念
17:30-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善后工作
4、奖项设置及颁奖嘉宾
(1)奖项
教职工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学 生 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2)奖励:奖状及证书共22份,奖品共26份
(3)颁奖嘉宾
优秀奖颁奖嘉宾——
三等奖颁奖嘉宾——
二等奖颁奖嘉宾——
一等奖颁奖嘉宾——
5、比赛评分标准
(1)作品是否很好的表现主题精神,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
(2)作品感官可观赏性是否高。
(3)用材是否环保。
1.1 区域划分
因参展单位众多, 若无指定场所和地段, 不但给布展造成混乱, 而且参观者也难觅自己钟爱的参观内容。
1.2 空间补白
展馆留一定的空间是需要的, 但对于空中、墙面等处可利用的场所放弃是一种浪费, 或者说是一种不够到位的布置。
2 宾馆大堂的插花布置
原则上要求布置在大堂中央、几架和花器上;造型以规则的几何图形为主, 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花材新鲜、色彩丰富、花朵大而艳丽;体量较大且可四面观的西方式插花。若大堂是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来装潢布置的。则插花形式必须要与之相协调, 否则, 不伦不类, 给客人以别扭的感受。至于大堂副厅、吧台、收银台、总台等处的插花以插花小品布置为宜。
3 会议室插花布置
会议室插花布置以低矮、匍匐形, 四面观赏的西方式插花为主, 在沙发转角处或靠墙处茶几上也可用东方式插花。无论哪种插花形式都要求花新鲜、艳丽、盛开、无异味或浓香, 其高度切忌遮挡与会者发言或交谈的视线。
插花的规格依会议级别而定。一般会议只在主席台或中间 (圆桌会议) 插制1至数盆;高级会议在一般会议布置的基础上, 不但花要高档, 而且数量也要增多, 如签到处、贵宾休息处、会议室四角等处都应布置。
4 居室插花布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 人们已不满足在风景区赏花, 要把大自然的绿色和鲜花带回家, 用它们来美化居室, 装饰生活环境, 丰富日常生活。
4.1 客厅的布置
一般来讲, 客厅是家庭中最大的一个空间, 是主人休息和会客的地方。插花的风格宜选择西式。插花宜摆放在茶几中央, 其大小一般为茶几的1/4较为恰当, 高度在40cm之内, 以不挡住交谈者彼此间的视线为宜。茶几如果靠墙摆放, 可只插成单面, 也可高大些, 形状多为三角形或扇形。
4.2 书房的布置
书房是主人看书、学习的地方, 空间范围不大, 宜布置东方式插花。造型构图讲究简洁明快, 一般采用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花色朴素大方, 不宜艳丽, 一般只用1~2种花色即可。常用的花有菊花、马蹄莲、小竹、梅枝、荷花、水仙等, 再配以绿叶。作品多少体现了主人的情趣和追求。
4.3 卧室的布置
卧室空间较小, 以东方式插花较为恰当, 更多的是采用一种随意的插花方式。购来一种或几种鲜花, 放入玻璃瓶等容器里即可, 以单个品种为宜。
4.4 厨房的布置
厨房做饭的煤气、油烟和较高的温度等因素对鲜花极为不利。但是有情趣的主妇不妨将买回来的蔬菜和水果, 在消费它们之前, 通过摆弄进行巧妙的组合和搭配, 便能创造出一件别具匠心的作品。
4.5 餐桌的布置
餐桌布置的鲜花应无刺、无异味、无病虫害痕迹, 宜选1~2朵花配以绿叶, 用瓶插即可。有条件的可讲究些, 用一块白色台布作铺垫, 上摆2~3瓶形状各异的洋酒和酒杯, 点缀一点美丽的水果, 诸如葡萄、芒果、柠檬等, 再配予少许鲜花和绿叶。
4.6 墙体的布置
很久以前,整个世界洪水连天,淹没了土地,世界上只剩下了两兄妹,他们躲在一个大葫芦里,葫芦口用蜡封住。这个葫芦在洪水中漂流了许多天,也不知漂到什么地方。有一天,洪水开始退了,露出了山头、树梢。这个葫芦落到一棵大树杈上。老鹰在山头飞翔,它听到葫芦里的声音,那是人种在里面啊!老鹰把葫芦抓了起来,把它放在山顶上。现在的葫芦细着腰,就是当年老鹰抓成的。耗子从地下钻出来,他听到葫芦里的声音,这是人种在里面啊!耗子啃着蜡,把蜡啃通了,葫芦里出现一股光芒,兄妹俩顺着光爬了出来,在荒凉的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了。
金龟老人来到兄妹面前说:“为了传人种,只有你们结为夫妻了。”兄妹俩回答说:“一个父母生的,怎么能够成亲?”金龟老人吩咐说:“人种只有你们两人,你们一定要成亲。”兄妹二人很为难,哥哥想了一个主意,说:“我们俩各在一方烧一炷香,问问天公地神,如果香烟升起来绕在一起,我们才能成亲。”结果,香烟升起来,真的绕在了一起,但是妹妹坚持不肯成亲,哥哥又说:“我们两人各在山头滚磨,如果两盘磨拢在一起合起来,我们才能成亲。”他们又按照这样办了,结果两盘磨不偏不倚合拢在一起。但是,妹妹仍旧不肯成亲。妹妹说:“我们再滚一次簸箕,如果两个簸箕不偏不歪,面对面合在一起,才能成亲。”结果两个簸箕果然合在一起了。金龟老人说:“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成亲吧。”妹妹再试也没有用,又说道:“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人为证,怎么能够成亲。”金龟老人回答说:“这人烟已经灭绝,哪里找人?你看那棵松树就是你的父亲,那棵万年青就是你的母亲,那边那棵梅树就是你们的媒人。你们就成亲吧。”兄妹俩再也不能坚持,为了传下人种,他们终于结成了夫妻。
过了十二个月,妹妹生了一胎,可惜不成人形,是个肉团,怎么办?妹妹埋怨哥哥,哥哥埋怨金龟老人。这时金龟老人又出现了,他笑嘻嘻地前来向兄妹俩贺喜:“你们已经产下人种了。”说罢,抽出宝剑,一剑劈开肉团,出现五十个童男,五十个童女。那一张包着人种的肉皮还流着血呢,金龟老人用剑一挑,甩在旁边的一棵小树上,从此这棵树就开出了红彤彤的马缨花。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八。
五十个童男童女出生以后,妹妹一个人怎么哺育这些孩子呢?这时,飞禽走兽都来帮忙,它们把孩子一个个都领走了。我们彝族就是野马奶喂大的,所以彝族现在不吃马肉。五十个童男童女长大后相互婚配,就是今天彝族、汉族、苗族、回族、藏族、白族、傣族等几十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是同一个父母的后代。
五十个童男童女长大后,找不到自己的爹娘,就一齐出发寻找。
人们遇到的第一件东西是土蜂,问道:“土蜂弟弟,你看见我们的爹娘了吗?”土蜂嗡嗡地飛来飞去,不理睬人们,有一个人用树枝把它打下来,腰也断了。另一个人又把它拾起来,用马尾系好让它飞去。从此,土蜂成了细腰杆,见人就叮。
第二次遇到的是松树,人们问道:“松树爷爷,我们的爹娘哪里去了?”松树不耐烦地回答:“我没有看见什么爹娘,我肩膀倒下来就把他们压死了。”人们说:“好,等人丁兴旺起来,你长一棵就砍一棵。”所以,今天造房子都用松树。
第三次遇到的是棕树,人们问道:“棕树哥哥,你看见我们的爹娘了吗?”棕树回答:“没看见,要是看见,就剥了他们的皮。”人们说:“哼,有一天人多起来,肯定要剥你的皮。”所以,现在每年都要剥一层棕树的皮。
人们又继续向前走,遇到一棵罗汉杉,问道:“罗汉杉大哥,可见我们的爹娘?”罗汉杉回答说:“刚才还在这里乘凉呢!”人们高兴起来,爹娘找到了。人们感谢罗汉杉说:“谢谢你,将来你断了枝,被砍倒了,根还会再发起来。”因此,现在即使罗汉杉只剩下一点枝杈仍旧会再发芽。
人们又继续向前走,遇到一个小蜜蜂,人们问道:“小蜜蜂,你可看见我们的爹娘?”蜜蜂说:“刚从那个丫口过去。”人们高兴地说:“好心的蜜蜂,今后人们繁衍起来,你就同人们一起住吧。”蜜蜂回答说:“那太好了,如果我能和人一起居住,我每年还要给人上贡一点粮呢。”所以,现在每年人们要割一次蜂蜜。
人们追到水塘边,遇到一棵杨柳,问道:“杨柳姐姐,可见到我们的爹娘?”杨柳回答:“看见了,刚才还在吃水。”人们兴奋地说:“好心的杨柳,你一定会有好结果,处处生根发芽。”从此,杨柳树十分好栽,怎么插都能活。
人们又不停脚的往前赶,可惜始终没有遇见他们的爹娘,只是在山坡上看见了遍山红彤彤的马缨花,人们就在开满马缨花的地方定居下来。
1 各地对“插花山”、“飞山”、“飞地”等名词用语的使用情况
“插花”(flower arrangement)起源于佛教中的供花。插花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插花是一门艺术,插花艺术(Floral Art),顾名思义,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之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一门艺术。通过词意的引申,“插花”有夹杂(Inclusions)、交错(to interlace or interlard;staggered)、穿插(interlude)等意思。
在我国南方各省的土地管理和林权管理工作中,一方所有的土地落在另一方境内,通常也被称为“插花”,这块土地被称为“插花地”,如果这块土地为农田,通常就叫“插花田”,如果这块土地为山林,通常就叫“插花山”。什么是“插花山”,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相关的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文件中,“插花山”一词经常出现。个别地方性法规对“插花山”给出定义,如《江西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明确:“插花山,是指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对一方有所有权的土地落在另一方境内的情况,有的地方还出现“飞地”和“飞山”两个概念,但没有定义,如1995年颁布的《湖北省森林采伐管理办法》,其中有:“采伐跨行政区域的插花山和飞地的林木…”,又如《福建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林权登记与发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闽林综[2006]22号),其中有:“对“插花山”、“飞山”、“飞地”的林木林地权属归属明确、界线清楚并符合林权登记申请条件的…”。从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文件中的表述可以看出,在江西,凡是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都被称为插花山;在湖北,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如果与本行政区域毗连的就被称为“插花山”,与本行政区域不毗连,之间有另一方境内土地相隔的各类土地则被称为“飞地”;在福建,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与本行政区域毗连的叫“插花山”,与本行政区域不相连,之间有另一方土地相隔的叫“飞山”,如果不是山林而是其它土地的则叫“飞地”。
在江西的林改过程中,虽然在林改政策问答中明确了凡是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就是插花山,但一些林改工作人员对此还是有异议。很多人认为: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与本行政区域毗连的不能叫插花山,只有与本行政区域不相连,之间有另一方境内土地相隔的(也就是在福建称呼的飞山)才能叫插花山。如2006年江西省的《林改内业工作培训班讲义》中写到:“考虑到民政部门当时勘界是以大山脉走向、较粗地确定县界,可能存在几百甚至数千亩林地人为区划到相邻的县,人为造成新的插花山。从法律角度,本次插花山应按属地发证,但为了管理方便,对边界上连在一起的山,可以把它勾进来,不作插花山处理”。
在福建的林改过程中,省里有关文件将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土地(山林)分为“插花山”、“飞山”、“飞地”,有的地方有时候也将它们合称为“插花山”,如2007年《福建省永泰县林业局、永泰县监察局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执法监察整改工作意见》中写到:“依法受理插花山等林权登记申请。对插花山(包括飞山、飞地)的林木林地权属归属明确、界线清楚并符合林权登记中申请条件的,应及时向毗邻县乡(镇)、村确认林权登记申请发证”。
另外,有的资料称,在民间,有的地方对林业三定后的农户女儿嫁到邻村时,有时就把家里的靠近女儿嫁到的村的一块或几块山场当做嫁妆送给女儿也称为插花山,并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土地所有权属于本村人,而土地的收益权却属于女儿的婆家,女儿的婆家来说,他们家的山场就插花到了女儿的娘家的村子里[1]。
2“插花山”、“飞山”、“飞地”等名词用语的释义
“插花山”和“飞山”的名词使用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主要在我国南方各省,其释义在有关典籍上没有。“飞地”作为人文地理概念,释义较多,通常的飞地是指“属于一个行政区管辖,但与本行政区主体不毗连的土地”,有时也指:(1)一个单位所有的、与其成片土地相分离而坐落在其他单位范围内的土地;(2)土地的实际坐落,同土地证书上所载坐落不一致的土地[2]。《辞海》[3]对飞地解释为:位居甲省(或县),而行政上隶属乙省(或县)的土地。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地方都存在飞地,如:(1)河北省飞地“三河、大厂、香河”,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但与廊坊间却隔着北京市和天津市,这样就造成了河北省在中国地图上有两个名称,除环抱京、津两市的河北省外,还有一小块夹在京、津二市间、字体明显较小的河北省。(2)江苏省无锡市的飞地“宜兴”,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辖江阴、宜兴两市和无锡县,地域范围从太湖北岸至长江南岸,而宜兴位于太湖西岸,无锡与宜兴间隔着常州市的戚墅堰区,而成为无锡市的一块飞地。(3)河南省范县的城关镇老城居委、金村和张扶村在山东省境内,其四周被山东省莘县包围。
在国际法上,“飞地”是一个重要概念。《法学辞典》[4]对“飞地”的解释是:“指一国位于他国国境之内不与本国毗连的领土”。通俗地说,就是一国的土地“跑到”另一国的国土上。迄今世界上的“飞地”为数不少,较著名的有:位于波罗的海海岸的俄罗斯海港城市加里宁格勒、荷兰境内属比利时的巴尔列-赫尔托格、位于法国境内属西班牙的利维亚、摩洛哥境内属西班牙的休达、梅利利亚和英占直布罗陀、美占关塔那摩等。根据地区与国家之间的相对关系,飞地又可以分为“外飞地”(Exclave)与“内飞地”(Enclave)两种概念,其关系如下:外飞地———某国家拥有一块与本国分离开来的领土,该领土被其他国家包围,则该领土称为某国的外飞地。内飞地———某国家国境之内有块地区的主权属于别的国家,则该地区是这国家的内飞地,也同时是握有主权国家的外飞地。外飞地与内飞地虽然是相对的名词,但互相之间却不见得是可以互换的关系。如果与母国分离的孤立飞地是夹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边境之间,那么它虽然是个外飞地,但却不是任何国家的内飞地。“飞地”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为:1.a land of one province or county enclosed by that of another;2.small territory of one state surrounded by that of another;an enclave;an exclave[5]。
由于有关典籍上没有“插花山”和“飞山”的释义,各地对“插花山”、“飞山”等概念的认识也不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在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确权发证工作中,对越过行政区域界线的山林的处理,是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工作任务。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国推开,为搞好这项工作,在全国应该有一个统一名称,统一认识,科学定义“插花山”、“飞山”等概念。
笔者认为,对“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严格地讲,是林地所有权权利人坐落在甲行政区域,其有所有权的林地坐落在乙行政区域,或林地所有权权利人为国家,国有单位坐落在甲行政区域,其有使用权(初始登记)的林地坐落在乙行政区域,这些越过行政区域界线的林地)”,可以统称为“插花山”,然后再分类,将与本行政区域毗连的林地称为“边界插花山”,将与本行政区域不相连,之间有另一方境内土地相隔的林地称为“飞地插花山”,也可以简称“飞山”。如此命名,概括性强,沿用了历史习惯,听起来通俗易懂,在管理上又将不同类型进行了分类。
林权管理中有关名词与人文地理学中有关名词具有质的区别。《辞海》对飞地定义为“位居甲省(或县),而行政上隶属乙省(或县)的土地”,《法学辞典》对飞地定义为“一国位于他国国境之内不与本国毗连的领土”,这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定义,主要是指属于一个行政区管辖,但与本行政区主体不毗连的土地,但行政区域主体与飞地共同隶属于同一行政组织(政府),行政区划上同属于一个行政区,突出的特点是本行政区主体与飞地之间的不毗连。而林权管理中插花山,是指“越过行政区域界线,一方在另一方境内有所有权的山林”,这里强调的是越过行政区域界线,这些山林与其权利人所在地的行政区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按照我国行政管理的属地原则,插花山权利人所在行政区对坐落在行政区以外的插花山不具有行政管辖权,其行政管辖权在插花山的坐落地。有关典籍上的“飞地”与福建目前在林权管理上有关文件中的“飞地”有着不同的含义,一个是人文地理学中的概念,另一个是行政管理上的概念,两者文字相同,形式相同,内涵不一样。
3 插花山的产生
人文地理学中的“飞地”成因有两种[2]:一种是“自然形成”,是由于生活聚居自然形成,我国国内的飞地多为自然形成;另一种是外来势力强加而造成,主要源于近现代历史上强权政治和殖民统治的结果,与国际关系发展和政治格局演变有着密切关系,国际上的一些飞地多为此原因产生的。
插花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行政界线与山林权属界线不一致造成的。在我国,行政区划的勘界标准主要以这样几种形式进行划定和划分:一是以山为界的,沿分水岭或山脊走向划定。二是以河为界的,通航的河流,以主航道中心划分;不通航的河流,以主流中心线或河道中心线划分;界河中的岛屿和沙洲,按照勘界前归属确认。三是以固定地物为界的,以关隘、堤塘、桥梁、沟渠、道路和其他坚固地物划分。四是无明确地物地貌的地段,以特定界点之间的连线划分。通过这样几种形式,划定我国的省、县、乡三级行政界线,地市级行政界线一般根据行政区划在县级行政界线的基础进行确定,村级行政界线目前还没有要求确定。在上述标准下划定的行政界线,形成一条相对流畅的曲线,撇开“飞地”,这条曲线形成一个闭合圈,“飞地”则形成一些小闭合圈,这些闭合圈互不相连。我国南方现有的土地权属,主要是建立在建国前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建国后实行的土地改革,按农民的居住地把建国前本村各户的私有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未分配的也确定给本村(乡)农会管理,农业合作化又以村为单位,将农民的土地人社为公有,《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实施后,各地开展“四固定”工作,以土地改革确权和农业合作化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草原)、牲畜、农具、劳动力进行统一调整和固定,本着属地原则,兼顾有利生产、方便管理,将土地等生产资料划归就近的生产队集体所有,并逐步形成我国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为村小组所有的情况。我国南方现有的国有土地,主要来源一是建国后因国家建设而征用的集体土地,二是建国前一部分国有和公有土地,三是建国后土地改革时的大面积无主土地。我国南方现有的土地所有制结构,不管是集体所有还是国家所有,大部分都是由建国前的私有土地发展过来的。这些建国前的私有土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它是以私人拥有为基础,不受山岭、河流、关隘、堤塘、桥梁、沟渠、道等地物的限制。在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通过日常的买卖、馈赠、继承等经济活动,以及权利人的迁居等,都使私有土地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分散性。在建国前江西、福建一带的山区,乡民女儿出嫁以山林作陪嫁的情况常有,随着女儿出嫁,本村的山林就变成了外村的山林。由于私有土地分布的分散性,行政界线与土地(山林)权属界出现分离,就会产生“插花山”、“插花田”。
1995年国务院决定,从1996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由于“插花山”在行政管理上的不便,国务院对勘界提出要求:“行政区域界线原则上要与自然资源权属相一致。特殊情况必须分开的,在划定边界线的同时,要明确跨越边界线的自然资源权属”。尽管国务院提出了行政区域界线原则上要与自然资源权属相一致的要求,由于行政区域界线闭合圈的单一性,而山林等自然资源权属具有分散性,行政区域界线与自然资源权属就不能完全相一致,插花现象将长期存在。
4 插花山的分类
对插花山进行分类,有利于全面了解插花山,也有利于对插花山进行管理。根据插花山的不同特点,笔者通过分析,可以将插花山分为多种类型。
1)按照插花山与其权利人所在行政区是否毗连,将插花山分为“边界插花山”和“飞地插花山”,毗连的为“边界插花山”,不毗连的为“飞地插花山”。
“边界插花山”又可以分为“直接性边界插花山”和“间隔性边界插花山”两种类型,“直接性边界插花山”其插花山与其权利人所在行政区直接相连,“间隔性边界插花山”其插花山与其权利人所在行政区不相连,中间隔着本行政区其它其权利人的土地,有的是隔着山林,有的是隔着农田,有的是隔着其它土地。
“飞地插花山”可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标准型的飞地插花山”,即一方的插花山的四周完全被另一方的土地所包围。第二种是“被夹型的飞地插花山”,即一方的插花山的被另外两方的土地所包围,夹在另外两方的土地中间。第三种是“遥望型的飞地插花山”,即一方的插花山在另一方的行政界线内,中间有河流、湖泊等水域间隔,与插花山权利人所在地的行政区隔水相望。
2)根据行政区域的相对关系,插花山可以分为“内插花山”和“外插花山”,在某一行政区域内,而林权属于毗连行政区的某权利人的插花山为“内插花山”。一般情况下“内插花山”与“外插花山”可以互为转换,但在“被夹型的飞地插花山”的情况下就不能互为转换。
3)按照行政区划的边际关系,可以将插花山分为“村际插花山”、“乡(镇)际插花山”、“县(市、区)际插花山”、“市(州、区)际插花山”、“省(市、自治区)际插花山”和“国际插花山”。
4)按照插花山坐落在行政区域内外情况,可以将插花山分为“村内插花山”、“乡(镇)内插花山”、“县(市、区)内插花山”、“(设区)市内插花山”、“省(市、自治区)内插花山”、“国内插花山”,和“跨村插花山”、“跨乡(镇)插花山”、“跨县(市、区)插花山”、“跨(设区)市插花山”、“跨省(市、自治区)插花山”、“跨国插花山”。
5 插花山的特性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插花山应该有如下特性:
1)插花山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分散性。插花山往往跨越山脊、河流,距离权利人居住地及其所辖行政区较远,特别是飞地插花山。
2)插花山在管理上具有分离性。插花山的权利人在甲地,权利人对插花山有经营管理权,而其行政管理权在乙地,通常插花山的坐落地的相关行政部门对插花山具有行政管理权。
3)插花山在权属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争议性。由于插花山距离权利人居住地较远,有的插花山在高山峻岭之上,有的飞地插花山插在别的乡村腹地,一些插花山权利人多年没有经营管理,加上以前的林权发证工作粗放,有很多插花山的权属模糊,这些山场平时无人问津,一旦有人进行林木采伐、造林等活动,就会发生争议。
4)插花山在行政管理上具有复杂性。对插花山的行政管理,包括林权、采伐、治安、造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目前,我国南方各地对采伐、治安、造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管理适用的原则不尽相同。对插花山的治安、防火、病虫害防治的行政管理,基本上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出发,采用属地管理的原则,以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划分管理权限的范围。对造林的行政管理,基本上是采用属人管理的原则,按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或国有林地使用权(初始登记)权利人所在地实施行政管理。而对插花山林木采伐的行政管理,各地的规定又不一样,有采用属人管理原则的,也有采用属地管理原则和属人管理原则相结合的,一般不单独采用属地管理原则。政府对林木采伐的行政管理,主要表现在林木采伐证的发放上。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在采伐林木时,除不以生产竹材为目的的竹林和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都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我国南方各地对插花山林木采伐证的发放,规定不尽相同。江西、湖北采用的是属地管理原则,《江西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第(六)项规定:“采伐跨行政区域的插花山的森林和林木,由林权所有者所在地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并告知采伐地所在的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湖北省森林采伐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六)项规定:“采伐跨行政区域的插花山和飞地的林木,由林权所有者当地县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并报林木所在地的县林业主管部门备案”。而福建采用的是属地管理和属人管理相结合原则,《福建省森林采伐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第(八)项规定:“采伐插花山的林木,属于行政区域边界插花的,由拥有山林所有权的行政区域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属于飞山的,由山林所在地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实际工作中,江西、湖北各地在对插花山林木采伐证的发放上,并没有完全采用属地管理原则,而是采用属人管理的原则,按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或国有林地使用权(初始登记)权利人所在地发放插花山的林木采伐证。
5)插花山在资源管理上具有易盗性。由于插花山离现在的受益人居所较远,使得插花山的受益人对山场的支配性弱化,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对偷砍者而言,为从事盗砍行为提供了可能性,使得盗砍者可以在较安全的情况下把插花山上的树木或毛竹偷砍占为已有。还由于插花山在行政管理上具有复杂性,有的地方相关部门对插花山上的盗伐行为放任不管,睁只眼,闭只眼,也助涨了插花山上的林木盗伐行为的发生。
6 插花山的确权发证
《森林法实施条例》对跨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确权发证的规定是很明确的。第四条规定:“使用国家所有的跨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第五条规定:“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单位和个人所有的林木,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林木所有权。使用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插花山确权发证的操作,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福建省林业厅在2006年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林权登记与发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依法受理插花山等林权登记申请。要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双方林权登记机关应组织相关权利人共同做好插花山的林权归属的认定工作。双方的林权登记机关应当主动协调联系,协助林权权利人及相关权利人共同做好林权登记申请的宗地区划工作,并对林权登记申请要件材料进行审核。对‘插花山’、‘飞山’、‘飞地’的林木林地权属归属明确、界线清楚并符合林权登记申请条件的,经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所在地的林权登记机关签署初审意见后,由林权权利人向林木林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林权登记机关提出林权登记申请(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经审查符合申请规定条件的,林木林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林权登记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受理,发现不属本县林权登记机关管辖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到有权机关申请。凡‘插花山’、‘飞山’、‘飞地’的林木林地权属归属不明确、界线不清或林权有争议的,应暂缓登记发证。否则,所发放的林权证一律无效”。《江西省林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林地及其森林、林木,经林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归属并书面同意后,可由国有林地使用权人或集体林地所有权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发证;未经林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所发放的林权证一律无效”。安徽省对县际插花山发证的规定是:“插花在另一县(市、区)境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清楚,依法应由林权所有者或使用者向森林、林木和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对采取上述登记不便的,也可以由相邻县(市、区)在完成林地所有权拼图,确认双方插花山范围后,由插花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文件形式确认插花山林面积及归属,同意由集体林地所有权权利人在所属地人民政府对插花山进行登记发证”[6]。
参考文献
[1]訾小刚,赵旭东.“偷”与林权——以赣南某村落林权状况调查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20(6):105-118.
[2]飞地[EB/LO].http://baike.baidu.com/view/81723.htm.
[3]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1999.
[4]《法学辞典》编辑委员会.《法学辞典》·第二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5]百度百科(网络搜索).百度词典·Dr.eye译典通字典[EB/LO].http://www.baidu.com.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对话教学;“插花”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6-0038-04
“插花”艺术,被“百度百科”解释为: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好的插花艺术品,能让品赏者受到启迪,回味无穷。由此,令我联想到品德课的对话教学。
在平时的品德课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兴趣索然:课堂上参与者少,发言的总是那几个“精英”;回答调门高,并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或做法;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瞎“论”一通了事;对于课前准备资料、课后调查之类的作业基本等于没有布置……“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看似思想重视,但在实际巾却沦为弱势,缺乏实效,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课堂对话是否真诚,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是否落实在行动上,更是极少有人关心、过问。
这种局面的形成,往往是因为教师缺乏精致、适宜、合乎学生心理的素材资源,不懂得以“插花”艺术整合品德的素材之“花”。如果在品德对话教学中,教师有心地寻找可以“插花”的素材,选择恰当的“插花”时机,并掌握巧妙的“插花”艺术,那就可以据此生发话题,促成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提升课堂对话的效度,使品德课犹如一件“花卉艺术品”一样吸引人,充满美感与魅力。
一、“插花”之序曲:多方寻觅。广引各路素材
要使品德课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课堂对话教学游刃有余,作为品德教师必须开渠引流,从多方面寻觅“插花”素材,精心采撷适宜的“枝、叶、花”插进我们的品德课堂,丰富内容,拉开师生畅所欲言的序幕。
(一)声色入门,奠定基调
小学生的年龄小,好玩爱动,视频、网络、声像媒体资源对他们特别富有吸引力。教师如果能够选择适合的这一类媒体素材引入课堂,会让学生有话想说。
例如,我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巾的《失败怕什么》一课时,挑选了张丹、张吴参加2006年都灵冬奥会双人滑决赛时出现失误,但是仍然选择继续参加比赛,后来以完美的表现获得银牌这一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名人面对失败的态度。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幕,我犹如插花艺术家挑选合适的枝条一般,反复观看这段视频,并一遍一遍进行剪辑。事实证明,课前所花费的这些功夫是十分必要的。当看到张丹出现失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虽然站了起来但还是非常痛苦的时候,学生们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惋惜与关切,仿佛这一刻他们的心也被揪了起来。当张丹短暂休整后又继续投入比赛,视频内响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也情不自禁地随着鼓起掌来。当张丹、张吴丝毫没有因为失误影响,连续完成几个高难度动作时,学生们凝神屏息,好像是在为他们加油。毫无疑问,这段视频牵动了学生的心,此时,教师及时捕捉他们的神情,顺势进行启发:“从你们的眼神中,我发现你们都被感动了。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这时,因为视频拨响了孩子的情弦,他们特别有话想说,于是便表达出了各自最真实的感受,流露出了他们最本真的情感。冉加上教师恰当的提升性评价,师生对话和谐而真减,为本课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生活扫描,激活思维
学生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事例,那是最佳的“插花”素材资源。教师既要做有心人,用心扫描学生生活,为品德对话教学积累素材,更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真实经历,当做充满生机的“绿叶”引入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我在批阅学生周记时,发现一位学生详细描述了他去参加围棋升段赛的心情与经历,其中有这样一段:“……我不明白,我每天都很努力地练习下棋,可为什么就是升不了段呢?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老是失败。马上就要去嘉兴参加升段赛了,可是我一点儿也不想去,干脆放弃算了,我真怕自己再次失败啊!”那时恰逢本人备战嘉兴市品德优质课比赛——《失败怕什么》一课,正苦于没有来自学生中的实例,这个学生恰恰遭遇了围棋升段赛的失利,再没有比这更活生生的素材了!于是,我便将这段文字巧妙地“插”进了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同伴的心情,并给他鼓劲,直面失败,帮助他寻找失败原因,出谋划策,走出失败。这段话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们感同身受,因而他们的回答发自内心,对话自然、无痕。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劝说伙伴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勉励自己面对失败应保持正确的心态。从而激活了思维,实现了认知升华。
(三)特色彰显,增添情趣
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场所自然是学校,而它总有一些独特、与众不同的特色资源,如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成为“花卉艺术品”不可缺少的主角。教师要善于撷取这些特色的奇葩,注入课堂,因为学校特色离学生近,为学生所熟悉,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如,我校于2004年成立了浙北第一家“少年邮局”。几年来,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我在执教浙教版(四上)《漫话邮政》一课时就大胆地将这一特色“花卉”引进了课堂。在让学生了解邮政服务就近在身边的环节中,教师先出示邮局图片,故作神秘似的请出一位“神秘嘉宾”,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完全被吊起来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平湖少年邮局”的局长(六年级一位学生)出场了。此时,教师将话语权完全交给这位局长,由局长为同学们简单介绍“少年邮局”开展的各项活动,并以邮局要招聘新成员的名义进行“闯三关”活动,巧妙地将邮政的一些基本知识融入其中,如邮政编码、邮戳、明信片的格式等,激发了学生空前高涨的参与热情。尤其是提问“邮戳盖在哪个位置”后,请猜对的同学上台在明信片上盖邮戳的时候,更是意义非凡,因为那可是“少年邮局”特有的邮戳。这一环节,以一种趣味性的方式插入,既宣扬了学校特色,又普及了邮政知识,更促成了和谐的课堂对话。
品德课上,一则短小的故事,一段精湛的视频,一篇隽永的文章,一张精美的图片,都可以作为“插花”用的“枝、叶、花”素材,触发思考,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肯说、有话能说,使品德对话教学熠熠生辉。
二、“插花”之间奏:瞄准契机,巧现教学素材
要上好品德课,光凭教师寻觅到“枝、叶、花”等“插花”素材还不够,还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将其安插在必要的地方,使这些“枝、叶、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姿态,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一)安排在空白处
现行的品德教材不是单一、静态的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差异性的教学素材。这就要求品德教师对于一些离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相对较远的内容,尤其是教材的某些空白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引入最佳素材,来填补、充实、加深文本内涵。
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中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教材中“遥望台湾”章节只出现了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但是对于教学目标中关于“感受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一项却只字未提。一位本市名师在执教时,并没有简单处理,而是巧妙地运用课前搜集的素材进行补白。她先让学生听《乡愁》,然后出示三幅图片说“三通”,紧接着,师生共同述说两岸人民心连心、相扶持的故事,体味两岸深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择取了多幅图片进行有机补充,非常感人。随后又插入一段关于熊猫“团团”、“圆圆”来到台湾的视频,提问:“台湾人民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起。有的说:“因为这可是大陆同胞送给台湾同胞的礼物啊!”有的说“台湾人民也希望两岸骨肉同胞早日团团圆圆!”
这些图片与视频选准了“补白”的契机,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展现了课堂的魅力。可见,找准时机,合理、巧妙地插补教材空白,是一个品德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设置在冲突处
我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中的《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交流爸爸妈妈为他们做过的事情。其中有一位学生这么说:“我觉得妈妈很爱我,一直照顾我;但爸爸特别凶,经常教训我。”面对这看似不和谐的“节外生枝”,我并没有忽略、回避,因为我知道这个学生的表达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普遍认知水平,往往觉得依顺自己的就是爱,而无法理解严厉的教育同样渗透了爱。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认知冲突,首先组织讨论、辨析,让大家都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立场来想一想父母的情感。最后,将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推荐给学生,并马上背诵了文末的一段话:“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之后,我又借助主人公的经历,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去想、去体会,他们最终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认识。
这个案例就说明课堂是灵动多变的,随时都会有不可预料的状况发生。作为品德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更要胸中有点墨,有积累,以便在学生认知产生冲突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
(三)点化在疑惑处
在最近举行的平湖市品德学科基地研讨课上,一教师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中的《我爱你,祖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幅员的辽阔,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结合学生的生活,出示了本校的作息时间表和乌鲁木齐某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当学生看到自己是上午7:50到校,而乌鲁木齐的小朋友是10:00到校时,不禁发出了感叹:“他们真舒服啊,可以这么晚上学!”老师顺势引导:“是这样吗?让我们上网搜索一下,欣赏一下早上八点钟两地不同的风光吧。”此时,教师适时介入,通过百度图片搜索,将两张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张是本地早上八点忙碌的上班上学图,一张是乌鲁木齐早上八点晨曦微露图。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乌鲁木齐的小朋友可以晚起床,晚上学,而是时差导致两地上学时间不同。随即,教师进行总结:“你瞧,两个地方在同一时间里景色也是不一样的,可见祖国妈妈的体魄、胸怀是多么宽广啊!”如此一来,学生显而易见地感受到了祖国幅员的辽阔。
此案例中,教师正确地预测了学生所存在的疑问,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巧妙地“穿针引线”,在学生疑惑处“插入”新鲜资料,使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
三、“插花”之高潮:混搭有法,善取各家艺术
插花看似简单,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为它并不是单一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优秀的插花艺术家善于博采众长,品德课教师更应如此,巧取各家所长,混搭有法,相机“插花”,无痕地引导学生打开话匣子。
(一)一剪一裁须得当
插花艺术家无疑是能工巧匠,能使普通的一枝一叶,一花一果通过修剪,焕发出全新的姿态,成为一件艺术品。品德教师也必须像插花艺术家一般,对手里的素材合理取舍,精心修剪,量体裁衣,巧妙搭配。
品德课上常会引入一些新闻事件、社会热点,有些热点内容繁多、复杂。例如,玉树大地震发生以后,从四面八方涌来了种种信息资源。而这么多的信息,自然不能一股脑儿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为话题资源开发者的教师,就必须仔细甄别这些内容,恰当裁剪、取舍。我校一教师在执教《让我们同行》一课时,将从上百幅照片与十几段视频中精心挑选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展现给学生,使他们的情感被画面所震撼,内心被音乐所激荡,流泻出的话语真诚动人。再如,一青年教师执教《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时,正值上海世博会开幕、开展时期,他就从世博会的纷繁材料中,将视角聚焦于世博园里的一群普通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经反复删减,最终锁定了工人牟雪华,通过文字、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环卫工人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敬佩之情,使课堂对话、交流自然地从心中流淌出来。
这说明,当教师把素材融人课堂时,一定要对择取的内容进行多次推敲,舍弃冗长拖沓的内容,选择那些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材料,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一疏一密求有致
“插花”艺术中的“疏密有致”,指的是花朵或花枝之间的距离要有大有小,大则疏,小则密,不可等距离插作,这样才虚实相宜,层次错落。品德对话教学中的素材应用,也应追求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某些老师为了丰富教材,丰富课堂,便补充了许多未加遴选的相关资料。以致整堂课一会儿Flash,一会儿录音,图片铺天盖地,视频一段接一段,致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难以消化,以致表达感受时断时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我在执教《失败怕什么》一课时,就十分注意“插花”的疏密分配。例如,课始用一段视频导入之后畅谈感受,再交流名人的故事,随后以电影胶片滚动的方式推出不畏失败的名人图片,引人学生交流身边的人不怕失败的故事,对“同伴的苦恼”这一内容,则采用了图配文并配音的方式,为他出主意,最后引导他书写“信心卡”。
这一课的教学流程一是特别注意“插花”的不同形式,二是看看谈谈,说说听听,读读写写,有疏有密,有张有弛。可见,教师为教材内容挑选了许多“枝、叶、花”之后,在一堂课上的呈现绝对不能平均用力。在突破教材重、难点的时候,利用一段视频或者图片配乐加以渲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成课堂对话。其他地方则可以相对朴实一些,千万不能用粗制滥造的材料充塞课堂,否则,只能沦为对学生的“狂轰乱炸”。
(三)一动一静皆相宜
插花作品虽然是静态的,但充满美感的花卉艺术品能让观者感觉到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这应和了古人说言:“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同样的,品德对话教学中,“插花”素材也应动静得当,相得益彰。
我在执教《漫话邮政》一课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或家人享受到的邮政服务,预设了两个“插花”点,以一动一静两个不同的方式切入教学。在一个学生交流到“我表哥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是通过特快专递送过来的”时,教师随机采访:“拿到通知书,表哥的心情如何?”学生答:“很高兴!”“你呢?”“我也替表哥高兴。”接着,老师承接着这个话题,说:“是邮政,传递了这份喜悦。老师也了解到这样一个事例……”随即出示了一段录像,再次引导学生畅谈。最后,学生提到一些特殊的邮政服务时,我先出示了一张“思乡月”图片,配文字介绍,当场指名一学生朗读,接着提问:“你觉得此时邮政又在传递着什么?”学生说:“传递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传递着一份亲情……”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同一个环节,选择了一动一静两种方式呈现,学生不感觉到累,很好地调控了课堂的节奏和气氛,也引发了学生想说的愿望,动静相宜,事半功倍。不仅一个环节中要注意动与静的结合,不同环节乃至整堂课里都要合理搭配动态与静态素材,不宜过动、过静。
插花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成功的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插得好,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却并不容易。品德对话教学亦是如此,要使课堂对话畅通,教学富有实效,教师必须掌握这门特殊的“插花”艺术的妙诀,采撷恰当的“枝、叶、花”,用一双巧手,“插”出摇曳多姿、意蕴丰厚的品德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穆文红,例谈儿童“生活事件”的运用[J],中小学德育,2011,(9),
【插花的范文】推荐阅读:
第一课-《插花》教案07-23
插花艺术之美论文11-04
插花diy活动策划方案07-02
小班美工区活动教案:艺术插花11-06
插花小学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07-28
大海的范文05-26
谦让的范文10-22
溺水的范文11-10
林海的范文11-17
绪论的范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