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通用8篇)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1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重视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偏差,经营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于国外同行业中小型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会计工作不能较好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信息系统系统提供的信息质量不能及时高效地满足经营决策的需要。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难以向更深层次发展。

国外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早,其工作人员比较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发展。

目前,美国各企业的会计处理已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例如材料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都实现了计算机化,并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沟通了产、供、销各个环节。由于微机的广泛应用和软件信息产业市场的形成,众多的小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编程人员,而是从计算机公司购买应用软件包,例如:总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明细帐,工资计算,时务报表等软件包。在日本,现在已经普遍建立了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处理系统。除了开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外,日本的有些计算中心开发了代理中、小企业记账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形成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计算站和计算中心四个层次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会计凭证送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终端机上录入,再通过联网系统传送到计算站。计算站利用计算中心提供的会计应用软件,处理数据,一方面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传送给计算中心,作进一步深度加工,为宏观经济和企业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将打印出的各种报表送给会计师事务所,由会计师事务所再将报表送至企业。

在西欧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大量把计算机用于商业、时务领城。在原西德,计算机工业是各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而软件和数据处理服务则是最活跃的市场;在英国已开发了一些应用于财会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在法国,很多公司开发了代理客户记账、税务咨询等系统。

Albert R.认为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2)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3)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4)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Amanda Hall-Davis提到,国外的会计电算化是从50年代开始起步的,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机件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会计电算化开辟了广阔天地。会计人员不再把会计电算化看成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而是积极参加到这一工作中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中心论题就是会计电算化,这标志会计电算化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Martin S.Bressler(2006)指出,小型企业在美国的比重很大。尽管大多数公司都是小型企业,但是美国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研究大型跨国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州,从高科技到特许经营权,小型企业是重要的实体。小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但企业家通常没有时间去研究所有选择。美国的会计信息系统较为完善,管理者可以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从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还仅处于初级阶段,亟须有效的科学的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1996)提到,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其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的高低既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也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决定着企业能否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就目前状况看,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对会计电算化建设和重视不够、会计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整体偏低。

《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2003)认为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信息管理技术落后,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造成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阻

碍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和思考》(2003)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使用的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事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的改善。

《网络时代我国电算化会计发展若干问题探讨》(2004)认为,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从而使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具体表现为:内部人员对原始信息进行非法篡改或泄密,造成会计信息虚假;磁性介质易受损坏,信息和数据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电算化系统遭破坏,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病毒等可能导致电算化系统陷入瘫痪,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

《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9)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或者说,现在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全面电算化,管理会计在企业推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不如财务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分离。但是,管理会计电算化是以财务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因为它们的数据同源,财务会计电算化能为管理会计电算化提供所需的财会信息。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2009)提到中小企业的电算化内控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第一,分工不合理。有些企业未及时有效地进行岗位调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相容职位未分离。第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会计电算化使用的电脑与上网交易的电脑不能做到完全分开,且许多会计人员网络安全知识缺乏,使用会计电算化核算的计算机上网,很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侵袭,发生电算化软件受损,甚至电脑瘫痪、会计核算数据丢失的事故。第三,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不完整。为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不及时按规定打印纸质档案。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2009)对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归纳有以下的几点:一是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二是选择不适合的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三是会计电算化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四是会计电算化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五是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电算化处理的要求。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010)提到对数据输入来说,由于现行的会计软件界面都比较友好,基本上属于“傻瓜型”的会计软件,加之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熟悉,所以一般的会计人员都能适应;而数据的分析则需要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并需要某些专门的计算机技术,对人员的组织要求较高。当前的中小企业电算化,大多停留在数据输入和核算阶段,对于财务管理、经营预测、决策等功能分析的不够,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的真正功能,将数据转换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信息并没有发挥。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初探》(2010)认为,会计人员操作计算机能力较差,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单位由于考虑到成本效益,很少会聘用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技术专家。即便购买了专门的财务软件,对于员工的专门培训上也很难落实。会计人员往往是先学会计后学电算化,双管齐下的教育体系在中小企业没有很好的建立。在有些中小企业中,甚至为了减少成本,会计人员任用带有随意性。“近亲繁殖”现象,“关系户照顾性岗位”现象时有发生。出纳或是会计请用没有会计知识的亲戚。有些虽然请用了老会计,但是对计算机的操作又不是很懂,只会机械地录入凭证。在使用过程中只考虑软件的核算功能,而计算机应用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在思维角度上有一定冲突。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1)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策提出如下:第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适当加大电算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第二,选择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合适的硬件和软件。第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第四,完善与会计电算化有关的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第五,加大对“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此外会计电算化的特征:第一,覆盖范围较小。第二,会计电算化容易成为信息孤岛。第三,会计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四、总结

综上所述,限制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我们更深层次的搜索和分析。在会计电算化这个领域中,中小企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稍显稚嫩,处理方式还有很多的不当之处,但正是因为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拥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令其得以发展成熟。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随着会计电算化得到的重视多了,它的研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相信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还是会向着良好的发展方向进行的,毕竟我们不只是有我国的发展经验,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验。因此,本人在前人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将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决策进行探讨与研究,希望对此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中华.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甘肃社会科学, 1996,(05).[2] 刘红.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J]现代会计,2003,(02).[3] 张朝辉.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和思考 [J].工业会计,2003,(05).[4] 程昔武.网络时代我国电算化会计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J]技术经济,2004,(09).[5] 亢利红,支明泽.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9,(08).[6] 刘红梅.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3):159-160.[7] 陶红.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7).[8] 郭婧州.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0,(03).[9] 谷增军.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初探[J].会计信息化,2010(12):124-125.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2

约翰逊和卡普兰 (1987) 所著的《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遗失》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1) 管理会计的产生, 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产业公司的多层次管理的需求, 比如19世纪纺织、铁路、钢铁制造及零售分销企业。 (2) 1880—1910年间部分行业 (主要是指金属制造业) 的管理者开发了服务于管理的产品成本方法, 主要目的是借此计算价格如何确定, 此时存货价值主要依据重置成本确定, 成本与财务记录逐渐分离。 (3) 1914年之后为了满足审计财务报表的需要, 成本与财务记录结合并统一于复式记账。财务报表中的存货通过财务处理进行加价确定, 致使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需求的相关性消失。 (4) 到1925年, 目前所有的管理会计理论都已经形成, 但是这些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都停滞了。 (5) 在1925年之后的60年里, 产品成本信息应当服务于会计准则的需求这一观念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使的众多会计人员和管理者误认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成本提供了精确地管理用成本信息, 但这并非事实, 此时的管理会计系统和核算方法皆已过时。

此后, 卡普兰和阿特金森 (1989) 所著的《高级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发展历程作如下划分 (1) 管理会计的起源和产生时期, 这是指19世纪及以前。 (2) 科学管理运动时期。科学管理运动给管理会计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建立起了标准成本制度。 (3) 综合性企业的管理控制。20世纪初经营业务复杂程度极高的大公司出现, 出现了投资报酬率等等核算指标, 这是对管理会计的开创。 (4) 1925—1985这60年以来, 管理会计系统发展停滞。 (5) 最近一些年来, 制造业和服务业出现的新的发展和变化。相比于制造业, 服务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使用要求。他们更为关注与客户的直接联系, 关注质量和时间。 (6) 当前管理会计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 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致力于发现更具有相关性的管理会计方法。

汉森和莫文 (2005) 借鉴了《相关性的消失》一书, 认为: (1) 1880—1925。这段时间内产生了大多数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管理会计程序, 但是管理会计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停止了发展。 (2) 1950—1960。出现了人们为改进传统的成本系统进行了一些努力, 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向是想通过让报告的财务信息更为有用而不是另行建立起一套新的的成本体系 (3) 1980—1990。许多人认识到传统的管理会计不再能满足人们的管理需要了, 有些甚至宣称传统的核算体系毫无用处, 已经过时。因而, 人们为了满足管理需要, 开始致力于开发一个新的管理会计核算体系。 (4) 当代的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客户导向;战略管理;价值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多功能的视角;以时间为竞争要素;效率及电子商务。

日本的西村明教授 (2004) 认为, 管理会计做如下发展阶段的划分:1、管理会计的进化。将财务数据向管理领域引入, 比率分析占据方法论的主导地位2、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将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管理会计, 具体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传统核算方法。3、计量与信息的管理会计。主要着眼于以经济学为核算基础的最佳收益管理, 采用了一些包括存货定价、信息分析、行为科学、收益预测、成本 (差异) 分析等等4、综合的管理会计。这是一个会计和管理高度融合的新阶段, 涌现的新方法主要是作业成本法5、价值创造的会计。着眼于会计与知识管理的融合, 以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 经济增加值, 供应链等等。

二、我国学者对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论述

余绪缨教授 (1983) 认为, 管理会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 一个是决策型管理会计阶段。两个阶段的划分界限是20世纪50年代。前一个阶段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 主要手段在于进行成本控制;而后一个阶段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 将为决策服务放在首位。

胡玉明教授 (2005) 认为, 管理会计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管理会计: (1) 20世纪的管理会计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追求效率、追求效益、反思、过渡期。 (2)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 胡玉明教授预言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

李天民教授 (1994) 将管理会计分为如下发展阶段: (1) 萌芽时期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这一时期为满足财务报表的需求, 寻找准确核算准确成本的方法, 标准成本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方法 (2) 管理会计的形成 (40-50年代) 变动成本法、预测决策分析标志着以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益为目标的现代管理会计正式形成。 (3) 管理会计的发展时期 (60-80年代中期) 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的影响使管理会计不断成熟, 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日臻完善。 (4) 管理会计的变革 (80年代中期以后) 。变革期涌现许多新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手段,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作业成本法和JIT体系。

刘志远教授 (2004) 借鉴了《管理会计兴衰史一相关性的遗失》一书中的观点, 认为管理会计发展可分为六个阶段:1、产生阶段2、科学管理阶段3、综合型企业的管理控制阶段4、停滞阶段5、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郭晓梅教授 (2005) 认为, 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标准成本会计阶段 (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40年代) 2、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3、战略性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赵书和教授 (2006) 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与形成期 (20世纪初至50年代) 、现代管理会计时期 (50~70年代) 、现代管理会计的变革期 (70年代以后) 三个阶段。

吕长江教授 (2006) 认为, 管理会计分为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形成阶段包括:早期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 。战后的管理会计—现代管理会计— (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 。发展阶段—80年代至今, 产生了一批新的管理方法。包括:全面质量管理, 战略管理, 基准管理, 目标管理, 平衡计分卡。

三、文献评述

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的划分, 本文认为, 中外学者对管理会计发展阶段问题研究成果丰硕, 但也还存在着问题。首先, 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和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管理会计发展被不同程度的忽略。其次, 中外学者总结的管理会计发展阶段和相关学科理论创新联系比较紧密, 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显得还不够紧密。因此, 本文认为管理会计可以分为如下阶段:

1. 工业革命之前:管理会计的孕育和萌芽时期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工业革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两种社会形态下的经济组织、管理形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之前, 同样存在各式各样的经济组织, 如在欧洲普遍存在的庄园经济、寺院经济, 中国同样存在的寺院经济, 明、清代的钱庄票号, 手工纺织作坊, 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工商业城市中存在的金融组织, 它们以一度程度上的营利为目的, 对组织进行管理。它们的管理活动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雏形, 但它们的经济活动是零散的、非系统的、朴素的。

2. 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的形成和确立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 生产力高速发展,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 经济组织规模不断扩展, 垄断产生、发展并与自由竞争共存,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成本的降低地成为各个企业研究的课题, 各个经济主体也都迫切需要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获取相对竞争优势, 科学管理理论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在客观的经济形势和相关学科发展的背景下,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管理会计的专门方法的应用成熟, 标志着传统的以成本核算为中心内容的管理会计的形成和确立。

3.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会计的完善与相对成熟时期

20世纪50—8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纪元。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信息技术发展并成熟, 应用于生产的程度不断加深, 并推动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跨国公司的发展使经济组织的规模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生产经营日趋复杂。在这种背景下, 现代管理科学代替了科学管理理论发挥着指导作用, 它是一个包括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庞大知识系统, 其中以行为科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及决策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最为深刻。此时的管理会计不断发展完善, 向一个应用多种方法, 以支持决策为核心的综合性经济管理体系迈进。

4.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管理会计的重构和变革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在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下, 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方式不同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知识的创造和运用是推动经济组织价值最大化的最大内驱力: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源价值越来越大, 从某种角度上说, 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看不见、摸不着, 对于知识的利用越来越成为管理者要考虑的的主题。相应的对管理实践起主导作用的管理理论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如波特的价值链管理和战略管理、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流程再造理论。用管理会计原先的体系和方法来应对当今的实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因而, 管理会计也就进入了一个重构和变革的时期。

摘要: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开放包容的秉性。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的不同看法, 重点探讨了管理会计发展与相关学科、实践需求之间的交融过程,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自美国安然公司会计丑闻以来,美国连续出现了诸如世通公司、施乐公司等一系列会计舞弊案,中国也相继出现了琼民源、成都红光,以及近年来的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会计造假事件。这种财务舞弊现象严重困扰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年来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原因盈余管理行为愈演愈烈。我国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一方面缩小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另一方面,又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操控空间。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出现的问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一、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到今天已累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国内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提供了参考资料和文献。

在盈余管理评价方面,Katherine Schipper(1989)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Joshua Ronen,Varda Yaari(2010)评价了盈余管理这一新兴的理论,给出了实践的见解和研究。Friedlan,Teoh,Welch和wong(1998)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在公开上市前,为使股票以较高价位上市发行,确实通过盈余管理在最近的会计年度中增加了会计盈余。

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方面,Watts和 Zimmerman(1999)认为,企业之所以经常以会计盈余为基础实施奖金与报酬计划是由于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和业绩分解的困难。同时提出契约动机理论:债权人通常会规定一些保护性条款,来保证债务人具备偿债能力,因此负债权益比例就成为考核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企业要求的负债权益比率越高,企业管理层就越有可能将实际盈利从未来期间提前至当期的会计期间。Teoh,Welch和wong(1998)发现,发行前的操控性流动应计利润与发行后的盈余呈负相关,发行前对操控性流动应计利润进行操纵的公司发行后净收益的下降极为突出。

在盈余管理的其他方面,De-Wai Chou ,Michael Gombola(2009)总结了在私人股本配售方面盈余管理与长期股票的表现的关系。得出结论:盈余管理对长期股票在私人股本安置方面的影响很小,如果有影响,也是为了加强股本分配私有化。Seung-Woog Kwag和Kenneth Small(2007)研究了公平的市场公开规定对盈余管理和分析家预测偏向的影响。

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发现了资本市场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国外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迎合监管动机。2)根据资本市场观,发现了进行盈余管理产生的经济后果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形成了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理论,大量与报酬契约有关的研究发现与管理层通过会计判断来提高基于盈余的奖金报酬的结论具有一致性。4)具体应计项目下盈余管理证据的检验结果为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5)阐述了资本市场常使用的一些盈余管理的方法,为研究盈余管理和改进会计制度提供了方向。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依据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盈余管理动机方面,鄢志娟(2008)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基于这三个动机:IPO动机,配股动机,防亏、扭亏和保牌动机。刘红卫(2009)研究后指出,不论薪酬是与业绩挂钩,用来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朱红军(2010)在研究中提出,为了降低纳税额、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建立良好信用等因素也为促使上市公司操控盈余管理。

在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方面,张滔和李斌(2008)总结出在资产减值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了一定的限制。胡先春(2007)提到新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的范围,使得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改变,将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的债务,并使得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这样也就降低了母公司通过与某些特殊子公司的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可能性。沈英(2008)认为新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利润操控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但同时在一些方面又扩大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在上市公司可利用的盈余管理方法上,许巧治(2009)建议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可利用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借款费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梁燕(2008)补充了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可以利用无形资产调节利润及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沈烈(2007)则从新旧会计准则对比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同时也给出了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从大量文献总结出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表现在:1)国内市场上,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2)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3)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4)盈余管理研究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和帮助。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及影响

新会计准则较多地缩小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制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了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饰经营业绩等行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鄢志娟在《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文章中,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指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并提出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新手段和识别方法,文中列举了新会计准则扼制了上市公司很多惯用的盈余管理手段。董丽虹在《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探析》一文中,结合新会计准则体系,深入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得出新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途径。孙成凤在《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文章中,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盈余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和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基础了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措施。李璞在《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文章中,指出新会计准则不再将历史成本法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而是有条件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这一变化将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包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债务重组等诸多影响。

综上所述,可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及影响归纳为以下几点:1)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调节盈余。2)限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盈余。3)限制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节盈余。4)限制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新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但同时却又在其它一些方面给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余地,甚至扩大了操作空间。

三、新会计准则下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对控制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还应该注意,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些不足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操作空间。我国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要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限制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滥用,同时还应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监督、约束管理层权力、权限范围;加大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自律机制;加快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重视在职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在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防范企业滥用盈余管理,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会计准则角度去研究盈余管理问题就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总而言之,通过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综述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可以为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也为会计准则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18)

参考文献

[1] 赵莉.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变化[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4月第1期

[2] 鄢志娟.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08年第12期

[3] 刘红卫. 论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经济师.2009年第6期

[4] 许巧治. 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N].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3月第30卷第3期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4

题 目: 《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研究》

系(院): 专 业: 人力资源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文献综述

前 言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速度和时间的竞争。为此,许多企业把自身的薄弱环节或非核心环节“外包”给了其它专业机构以提高效率,人力资源外包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也逐渐流行起来。

人力资本己超越传统生产要素在企业中居于首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随之为人们所重视。人事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形式,企业将事务性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外包出去,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部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外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事外包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以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500强中的许多企业都在某种程度上采用了人事外包。而在我国,尽管国内企业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刚刚起步,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方法仍得到了较快的普及,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兴产业,目前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并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之路。如何恰当运用人事外包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高层人士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关注焦点。本文将对人事外包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研究。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定义

企业根据需要将能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总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将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企业文化设计等方方面面。

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rn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日新月异而生命周期加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适应更加快速的技术革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进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努力朝着柔性化、扁平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但是据调查,在中国,目前75%的国内公司还没有实施任何人力资源外包。由于这一理念刚刚引入不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尚未完全成熟,相关的政策

法规尚未健全,外包商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服务质量控制、信誉等方面与客户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现阶段国内公司对外包管理还有很多顾虑。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外包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相关研究

本次文献综述主要利用维普信息资源系统进行研究现状的调查,以“人力资源外包”精确检索“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数据库(1989-)”,截止2012年6月,共有1033条记录;以“HR Outsourcing”为检索词精确检索。研究文献的数量还算挺多,而且研究成果发表时间大都集中于2010年以后,这说明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研究受到较大的关注。

已有的研究人力资源外包的文献主要沿着下述几条线索展开:

(一)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主要是人事外包减少了分配在行政性、事务性、非经常人力资源活动上的专门的人力资源,从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开支。人事外包能使组织把资源集中于那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活动上。外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且有助于企业留住优秀员工。人力资源外包存在与发展的动因分为理论动因和实践动因。其中,理论动因包括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风险承担理论、专业分工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而实践动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信息技术进步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压力以及企业问日益激烈的竞争。

张晔林、陈万明在《人力资源外包探讨》提到在人力资源外包兴起的今天,研究如何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框架、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人力资源外包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核心竞争理论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多方面的认识可以构建有效人力资源外包的分析框架,华为的培训外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学习范式。

[1] 李富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说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则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以基础性服务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外包服务供应商服务质量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风险较大。虽然如此,人力资源外包在我国已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现状、外包的原因、外包的内容以及外包的风险管理。

赵利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与动因分析》一文中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经济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然后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 [2]

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内部视角的分析中得出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如下:人力资源外包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的需要;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是促进企业管理专业化的需要;是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需要;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从外部视角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如下:竞争的加剧;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推动;外包市场的成熟;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

张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一文中说到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理论主要又三种:社会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活动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御企业实践战略相关的外包;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相关的外包;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关的外包;与员工关系管理相关的外包;在中国,人力资源外包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就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应该有效的应对风险。

王秀丽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及管理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m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外包显得特别重要。在阐述人力资源外包的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分析,提出提高外包服务商服务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积极沟通协调、转变观念,仔细权衡甄选外包商,从而指导企业正确地实施人力资源外包。

左锐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的动因与创新取向》指出目前在经济化社会生产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风险承担理论、专业分工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等。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外包后,人力资源部门将重新定位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机制结构、管理员工的贡献程度、管理转型和变化等四项基本功能,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也将着力于以下几方面内容的创新与变革:薪酬外包;培训外包;福礼外包;招聘外包。

方晓波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思考》明确指出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不少中小企业没有专设人力资源,没有系统的人事制度,不能给员工提供完备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更没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所以很难招聘到高素质员工。导致关键人员流动率高 员工满意度差。因此.在当前国内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还较少的情况下.如果中小企业能先行一步.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 那么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人才市场上与大企业争夺资源。

[7]

[6]

[5]

[4]

[3]

(二)人力资源外包类型分析

人们常常将人力资源外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人力资源事务性业务外包,也称为购进型人力资源外包。这是一种最普遍的人力资源外包形式。第二种是战略相关性业务外包,也称为引进型人力资源外包。相对于第一种外包形式,该种形式的风险性较大。第三种是完全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将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业务全部外包,由外包商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这种外包方式风险性巨大。李闻一则将人力资源外包分为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五种形式。部分外包:将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有条件的外包;整体外包:在进行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没有做过相应的工作,但工作又相对比较重要或在实施此项管理活动,或成本太高、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可进行整体外包;小包干:把一种或多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企业只对活动结果进行检验和考核;大包干:有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企业只提供建议和实施监督;综合外包: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可能将以上的几种外包形式综合运用。

杨皖苏、徐传鑫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指出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并选择适宜的外包策略,以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降低其风险。说明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上主要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最终帮助企业实现预计目标的方法是把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由最初作为企业经营的发展战术手段转化为企业持续改进的战略性决策,与外包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企业的良性发展阶段。

刘强在《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路径》有说到力资源外包是指让第三方服务商或服务出售商连续提供人力资源活动管理服务.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环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亟需转变,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顺应这一趋势出现了人力资源外包。文章从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外包的动因、外包的内容及其外包的风险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外包。

刘兵、刘志强、郭彩云在《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一文中说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指企业把一些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并向对方支付相应服务报酬的一种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业务外包中的一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在国际上发展很快。人力资源外包可以让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但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有效的规避风险。

[10][9][8]

李闻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及在我国的应用》一文中谈到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五种形式:部分外包:将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有条件的外包;整体外包:在进行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没有做过相应的工作,但工作又相对比较重要或在实施此

项管理活动时,成本太高、效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可进行整体外包;小包干:把一种或多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我们只对活动结果进行检验和考核;大包干:有的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全部进行外包,企业只提供建议和实施监督;综合外包: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可能将以上的几种外包形式综合运用。[11]

(三)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的大量兴起,正是由于其存在大量的优势,它的发展速度才会如此迅速。何淑明认为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在于,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为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张治民除了提出以上几个优势点外,还认为为企业留着优秀的员工、集中资源聚焦核心能力、降低人员录用中的风险也是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所在。同时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注于企业更擅长的领域;同时可以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以通过外包获得专业的服务,提高本部门的竞争能力。其次人力资源外包有助于战略决策,集中力量开展核心业务;有助于企业掌握专业管理程序,实现高效运作和一流服务,获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的专业技术;有助于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人力资源外包与组织分布式、矩阵结构、内部网络相联系;还能提高企业与个人信息保密性。

张治民在《关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探讨》中谈到当代社会中,人力资源外包已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们的青睐。近年来,人力资源外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起,渐成风潮。本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风险进行分析,看出人力资源外包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部门的负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只有发挥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规避风险,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外包的作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12]

李长庆在《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指出事外包迅猛发展的趋势表明,这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形式可以成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人事外包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人事外包策略也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工具。本文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背景及外包的优势,分析了人力资源外包兴起的动因。还点明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制约因素以及呈现的特点和问题。

[13]

杨洁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中指出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传统人力资源营理思路、雇员规模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外包服务商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的原因。通过培育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供求主体,可以促使

外包全球的扩大和外包供给的增加,从而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的发展,帮助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美国以及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状的对比,展望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发展并提出对策思路。

[14]

刘颖在《中国企业如何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指出人力资源外包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细化的产物,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转变的要求,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渗透的产物。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战略意义、发展态势以及实施流程,并指出了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同时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了一种应用型的操作模式。

[15]

曾明星、邹承辉的《略论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围绕人力资源外包管理这一新方法,概述了其理论内涵和目前国内外实践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外包”管理的优势与意义、对适宜“外包”的项目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外包”的六种方案,并指出“外包”可能导致的企业机密外泄和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经验和员工积极性提高等问题,以期对企业实行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或借鉴。

[16]

(四)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除了能帮助企业节约资源和使企业更加注重核心能力之外,人力资源外包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时间,如果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因为错过时机丧失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在外包项目过程中可能引发如企业信息外泄等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源外包风险主要存在于外包服务机构的选择、文化的差异、企业经营安全、外包与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几个方面。

王云昌、罗丛丛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指出能否管理和利用好人力资源,开发其最大潜力为企业服务,关系到企业能否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是由这个国家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来反映,因为中小企业是公民最重要的就业场所,吸纳了最多的就业人口。然而,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保证有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们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机构,效率低下。但是,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很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高效、规范的员工管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外包还分为“全不外包”和“部分外包”。但是在进行外包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外包的风险所在。

[17] 王艳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风险防范》一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速度和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逐渐成为企业战略发展

中人事管理方面的一种智能型策略选择。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为此,企业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的外包项目.规避在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项目实施的效果,成为正在进行或有计划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18]

潘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要性及风险》一文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考虑,外包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基于劳动分工的理论,外包有助于企业获得高素质的、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外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管理资源不足;从企业风险承担角度考虑,外包有利于分担企业风险。从这几个角度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外包服务商选择不当及机密泄漏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成本估算失误所带来的风险;外包决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影响,外包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人力资源外包时要注意风险的规避。[19]

何淑明在《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与风险》一文中指出 “外包”就是企业把某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服务商,通过外包那些自身缺少能力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专业分工细化的体现。企业通过外包那些具有基础性、重复性、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企业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种外包存在着商业机密泄露、潜在的高额成本支出、企业内部矛盾激化等风险,所以企业应当谨慎决策。

[20]

(五)国外相关研究

2009年3月9日《环球时报》指出欧美国家在人力资源外包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

通过培育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供求主体,可以促使外包全球的扩大和外包供给的增加,从而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我国的发展,帮助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三、总

人力资源外包具有很多的优点,它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舒缓资金压力;使企业关注核心业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和核心;它简化流程,节省时间,提高员工满意度等等。由于人力资源外包的多种优势,使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已经成熟,我国虽然也在逐步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仍然障碍,因此要做好人力资源外包是件

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外包呢?第一,应该慎重的选择外包服务商。这是外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还应当重点考察服务商的信誉、质量、可靠性等;第二,应该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确保人力资源外包有效运作的效益保障;第三,与员工充分沟通,以此取得员工的信任。让员工了解其在外包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以便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第四,签订完善的外包协议,同时注重与外包商及时进行沟通。在签订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密协议”的签订,以此降低企业的风险。此外,企业还能对外包商加强监控,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防患于未然,减少企业的损失。第五,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提倡人力资源外包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大宣传推广人力资源外包的力度和广度。给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

目前,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势头虽然如火如荼,但能否最终在国内扎稳脚跟.还取决于以上各方面的制约因素能否尽快得以改善,以及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尽快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晔林,陈万明.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探讨[J].观察思考,2003(2)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管理,会计电算化和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成为了一个新型的研究话题。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同时带来更为广阔的会计档案范围、会计信息以及会计档案的载体形态。高校通过实行会计电算化,使用计算机代替了不少人工完成的账务处理工作和信息分析工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档案管理的效率。

一、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内容和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内容

就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机制会计档案、机读会计档案、计算机系统档案。其中机制会计档案主要是指电算化系统打印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纸质的档案和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等档案;机读会计档案是指以电子数据形态存在的会计数据,一般存在计算机硬盘、软盘、光盘等介质中;计算机系统档案则是计算机相关的硬件设备的类型和变化情况,以及相关配套的光盘、磁盘等所有的文档资料。

(二)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

同传统形式的会计档案相比,电算化的会计档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的广泛性 由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所决定,电算化的会计档案除了包括传统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信息,还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光盘等介质中存在的会计数据信息,并且还包括进行数据信息处理的相关软件和文档等内容。总之,高校通过采用电算化进行会计档案管理从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存储形式上都有了更广阔的的空间。

2、载体的差异性 电算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使用的载体不再限于传统的纸张,更多的是具有容量大、空间小快捷方便的计算机类电子载体,数据信息需要使用计算机和特定的软件来进行阅读和使用。通过计算机的使用使得会计档案的管理更加快捷、方便和直观。

3、安全性要求更高 一方面通过使用电算化使用的存储介质对温度、湿度和一些其他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档案的存储环境方面提高了要求;另外一方面,由于电子数据可以在不留痕迹的情况下被修改,并且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这也是最应该重视的部分。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内容有所欠缺

虽然不少高校已经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不够了解。所以一般的高校都是只是定期向相关部门递交纸质的会计档案,而不包括相关的电子数据。另外,有可能因为会计软件的升级问题,原先版本的资料未进行及时处理,而导致高版本的软件无法调用之前的会计档案。

(二)会计电算化档案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会计电算化档案本身的机制记账凭证内容不够完整,缺少相关人员的印章或者签字,这就使得责任不够明确。其次,备份打印不够及时,有些高校由于过度依赖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并不将相关的档案资料进行备份保存,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数据的损坏或者丢失,而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再者,由于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限制,有些高校的相关硬件设施跟不上标准,比如缺乏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就会影响纸质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用于备份数据档案的磁盘质量偏低,就可能导致会计电子档案数据的破坏。

(三)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动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及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不少高校只注重了教学方面,而忽略了档案的管理,往往请一些非专业的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的秩序完全不了解。

(四)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仅限于最基础的层面,缺乏深层的规范和要求。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逐步深入,档案管理的内容页增加不少,而学校并未根据其变化而修订学校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高校内部相关硬件设施

先进的硬件设施是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重要保证,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对硬件的优化和维护。比如定期对机房进行维护和检查以保持机房良好的环境、档案存储库房拥有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配备先进的打印机和高质量的电子档案存储磁盘等。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高校的领导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重视,一方面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电算化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重视。只有同时具备会计、计算机、管理这三方面技能的人才能够做好高校的档案管理,所以高校一方面应该做好对当前在值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另外还要积极引进具有高水平电算化档案管理能力的人才。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对电算化的档案保存,无论是电子版的还是纸质的都应该按类进行归档和标号,并且对于电子档案的保存还应该做好备用盘与存储盘的分放以及防尘防光、防腐、防压等工作。其次,对于档案的借用也应该做好严格控制,档案的调用和借阅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出现档案的丢失和损坏能够找到相关人的责任。再次,还应该建立档案的备份制度,定期将档案信息备份到磁盘,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复制,重要信息还应该做双备份处理。再者,还应对档案管理进行分用户、分权限调用,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6

文献综述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

一、目的和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对本科学生进行专业文献综述写作的训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工作能力。

(一)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继承和借鉴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2.使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科技文献的种类,掌握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大量搜集、阅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和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并撰写设计(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要求

1.专业文献综述属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须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前完成。

2.每篇文献综述要求2 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近三年的文献数量占文献总量的2/3以上。

3.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本人用计算机排版打印(A4纸),统一封面和格式(由教务处统一印发)。

文献综述是本科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列入毕业设计(论文)归档资料;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本科生不能获得开题资格。

二、内容与特点

文献综述是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确定后,通过大量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原始文献资料,就与该选题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一种简要评述性论文。其特点包括:

(一)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二)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三)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总之,文献综述应论述选题的全貌,包括历史概况、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等,必须是有论点、有见地的分析对比,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文献综述切忌简单堆砌。

三、基本写作过程与格式要求

(一)基本写作过程

文献综述的一般过程包括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分析对比、草拟提纲和撰写设计报告(论文)等。

1.围绕选题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必须结合所学专业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进行综合论述。因此,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本科生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保持高度一致,本科生应根据选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1)查找文献

查找文献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

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2)阅读文献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2.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

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3.撰写设计报告(论文)

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选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设计报告(论文)。通常,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再反复修改加工,直至最终定稿。

(二)格式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科生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正文撰写格式要求,一般应包括前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1.引言:点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2.主体: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设计(论文)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1)基本构成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设计(论文)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2)写作方法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①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设计(论文)所涉及的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论文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②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应该强调“新”字,即虽然发展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应该介绍涉及设计(论文)专题方面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

③纵横结合式写法

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

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主反映,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3.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设计(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4.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失,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

文献综述原则上不采用注释,如确需注释者,应随文说明,不再另加脚注或尾注。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四、综述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综述的内容避免资料的堆积

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如果对所综述的专题不熟悉,体验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题,而只是资料的堆积。这样虽然洋洋大篇,但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这是大忌。

因此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避免把综述写成讲座

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一般认为,综述是写给同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看的,要求系统、深入:讲座是专业人员写给相关专业人员和非相关专业的人员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把综述写成讲座最显著的特征是,文章中夹带大量的基础知识性的内容,甚至把教科书上的图表也搬了过来,文章冗长而深度不足。

因此综述的写作应在深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提炼原始文献中的科研信息,从理论和机制的高度上进行分析归纳。

(二)文献的引用

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文献适用上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参考文献的时间性要求

尽量少用早期文献(5年前,甚至更多年前的),若文献偏旧,无须深入审阅,即给人以资料不新的感觉而留下不好的印象。事实上,科学在不断发展,对一项值得写出综述发表的课题,往往是重要课题或热点课题,其论文每年都以成百上千的数量增长,而新文献又都是旧文献的发展,即新文献能涵盖旧文献;因此,一定要进行文献更新,大胆舍弃旧文献。

因此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最好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

2.文献的列示要求

一般要求综述、设计(论文)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例如:属于综述和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出处的文献;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等。

避免直接使用摘要检索类文献,即二次文献甚至三次文献。阅读此类文献是一种快捷的途径,它能引导读者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但若单用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3.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求

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4.关于所引用刊物的知名度问题

在国内外期刊族大家庭中,由于刊物的历史、办刊条件和实力以及地域等不同,不同刊物的知名度是有高下之分的。作为综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应该是来自最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知名度高的刊物所报道的结果应该更具权威性,综述论文引用文献时应特别关注本专业较权威的刊物的动向。

五、评阅和存档

学生完成专业文献综述后与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起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进行评阅并给出成绩。

教师应从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是否高度相关;参考文献数量是否充足;观点是否明确;格式是否规范;能否反映当前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能否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等方面进行评阅。

专业文献综述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对于以学校名义在正式出版的报纸期刊(有CN号)上发表的文献综述可评定为优秀。

学生应独立完成专业文献综述,不得剽窃或相互抄袭,如有发现,成绩按零分记,并且开题报告不予通过。文献综述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由设计(论文)评阅教师根据学校的有关标准评分;文献综述不及格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得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环节,必须按规定重做。

中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篇7

实证会计研究的提倡和发展给中国会计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 十几年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经历了从空白到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发展历程。实证会计研究对中国会计学的发展意义不可低估, 而熟知其历史和发展过程是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实证研究的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 实证研究方法在国外已经日渐成为主流研究范式,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仍处于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一统天下的格局。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我国的权威杂志及知名学者纷纷提倡借鉴应用新的研究方法, 多搞切合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这些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自实证研究方法被正式介绍至我国学术界, 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在我国学者最初接触实证研究方法的阶段, 他们的讨论大多还集中在对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呼吁, 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原理, 应用领域, 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设计等方面的介绍。而此时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也属凤毛麟角。以集中反映我国会计学科的研究状况, 也代表着我国会计研究的方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会计类代表性杂志《会计研究》为例, 1992年至1995年间刊登的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仅两篇。而进入1996年, 我国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有了很大的突破, 仅1996年《会计研究》上就刊登了7篇实证研究的文章。自此我国对于实证研究方法已经从最初的介绍和推荐进入了应用和思考的阶段。进入21世纪, 实证研究方法迎来了另一个飞跃, 我国会计学期刊上发表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比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00年《会计研究》杂志上共刊登实证研究文章23篇, 权威杂志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视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实证研究的发展, 青年学者尤其是高校中的硕士生、博士生更是积极的对其进行学习和应用, 将其视为研究过程中的必修课。我国的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 逐步走向成熟。故而本文对我国学者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的综述也依照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程度来划分, 分为1990年至1995年的介绍性的引入阶段、1996-1999年的初步的应用阶段、2000年至今的逐步反思进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下文谨以此为线索综述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

(一)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引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会计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则为鲜见。随着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渐渐成为主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会计研究领域内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我国的学者发现以演绎法为主的规范会计研究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我们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 开展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尤显迫切。有鉴于此, 在90年代初, 我国学者翻译了美国著名会计学者瓦茨和齐默尔曼所著的《实证会计理论》, 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正式介绍到中国, 打破了规范会计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 我国会计学界的权威杂志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实证研究方法介绍和讨论的文章。苏锡嘉、彼得.西得科 (1991) 将会计研究方法视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呼吁中国学者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建设。文章系统的分析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的分类, 引出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 并系统的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这一在当时的中国会计领域还较少应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指出西方实证研究的两大领域:资本市场研究和行为研究, 也将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成为会计研究不可回避的课题, 与此相适应的会计研究方法也将成为提高会计研究质量的一个关键。他阐明了中国开展实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实证检验是学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初期应用指明了道路。苏锡嘉, 彼得.西得科对实证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中国引入实证研究方法后的研究建议都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肖泽忠 (1993) 首次对实证研究的过程和其中用到的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文章依照实证研究的步骤逐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举例说明。在对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后他还列举了一个实证研究的实例, 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照。这篇文章对我国的学者开展实证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方法的详细介绍为实证研究在我国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刘峰 (加) 、雷科罗 (1993) 在《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认识》中总结了我国会计研究当前的特征为:中国会计研究正从纯理论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变;会计研究成果的实用效果差;不规范的传统研究方法在中国会计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为了验证以上特点, 他还以1988年至1992年间会计研究上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为依据, 从发表的论文数、学术论文研究的方向、列示了参考文献和资料出处的论文数、论文作者数这几个方面展示了当时中国会计研究的一些趋向。在这些数据的佐证下他指出我国的会计研究应重视实证研究的应用, 研究中应重视实务化, 增强会计研究的现实意义。这篇论文在提倡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 首先通过自身作出了表率。文章通过5年间论文的实际情况的数据, 用事实验证了自身的观点, 这在实证研究方法还没有得到较好应用的初级阶段将实证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简单的说理中, 为接下来实证研究的开展树立了一个榜样。吴俊、段闻祥 (1994) 总结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会计研究的现状, 即我国会计理论界尚没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研究方法特别的推崇, 导致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相对单一、僵化;以及存在着滥用各种新研究方法的现象。这两者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形成。他们在指出了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几点想法, 其中大力提倡中国会计研究应将传统的方法深化, 并多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方法。文章的最后特别指出中国的现阶段应积极的将实证方法应用起来。虽然实证法有其缺点, 但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研究来讲是必要的。吴俊, 段闻祥对于现状的总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会计研究的软肋, 点出了在我国推广实证研究方法的内因。该文献还理性的评判了规范研究方法的益处, 提倡理性的对待规范和实证研究, 勿区分其好坏而是各尽所用。

(二) 实证研究在中国的初步应用阶段

1996年至1999年在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后, 我国学术界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空前热烈的讨论, 这一时期的观点已不再是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和倡导。更多的是解决中国学者在应用中遭遇的难题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思考。阎达五、赵月园 (1996) 从历史的角度、逻辑的角度和国际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 对我国近年的理论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 但是外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仍需要我国学者不懈的努力。他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中还应当逐渐的扩大研究工作者的视野, 摆脱个人的偏好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通过客观的分析比较, 真正做到“博采众长, 为我所用”。还特别指出:当我们选择研究方法时, 特别是在推崇某一种方法时要防止走极端, 还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间题具体分析”行事, 要尽可能做到论据充分, 以事实为依据, 力求避免空议论。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我国学者仍不太了解, 需要加强学习。秦荣生 (1997) 在《谈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中总结了我国长期以来的规范研究的成果形态上的特征后, 精炼出了我国在此阶段从事实证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陈小悦 (1997) 指出了财务经济学中的实证理论与方法的渗透带动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虽在不断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着模型选择、数据采集、噪音的控制及清除等多种困难, 但因实证研究能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证据的支持、严谨的论证体系, 以及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指导。故而实证研究的开展是非常有其自身价值的。此时的中国学者已经从经验交流的角度来重新阐释实证研究方法, 不再是介绍和解释, 更多的是对实际应用的探讨。刘汝军 (1997) 总结了实证研究的应用领域及其主要结论。在总结的基础上他肯定了实证会计研究在说服力和对未来的预测方面的优势, 指出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对于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必要性。但也列举了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来源于研究方法本身, 包括理论基础、模型选择、假设检验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难以克服的缺陷;一种来自对实证研究的不恰当认识和应用所带来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还为我国实证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提倡我国学者应具体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命题例如:会计信息和我国股票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到底处于何种状况, 会计信息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会计信息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没有影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考虑的因素等。陈汉文、林志毅 (1997) 立足于方法论的视角,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理论的历史流变、现存分歧及发展趋向作出探讨, 得出会计理论研究最理想的选择是两种研究方法承认彼此的价值, 并促进两者一定程度的结合。基于此观点以及我国长期以来会计理论研究绝大部分属规范研究, 发展实证研究对我国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健康的发展意义尤为深远。刘泽兵 (1999) 就实证研究的逻辑体系和其定位问题进行了简短精炼的探讨。他指出在逻辑体系中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都不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左右, 这是规范研究倍受诟病但实际上实证研究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因而在实证研究的定位问题上我国学者应该清醒的认识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 将两者互为补充促进学术的蓬勃发展。初步应用阶段关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中, 讨论已成为主题。

(三) 实证研究在我国逐步成熟阶段

在2000年以后我国对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中国的研究学者对实证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剖析和更清醒的认识。陈信元、叶鹏飞、薛建峰 (2000) 以严谨的态度, 从会计的角度, 采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 对影响中国会计的诸环境因素的行为方式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理论实证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实证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卢永华 (2000) 运用哲学原理辨析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对于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哲学层次和相互的影响作用。这篇文章从方法论的高度对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刘玉廷 (2000) 认为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一个时期内, 会计理论研究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应当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 在坚持规范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和有机结合, 重视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 总结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汤云为、赵春光 (2001) 除对学术界对实证会计的普遍问题进行阐述外, 更重要的是指出了我国当前实证会计所面临困难:最近几年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波动很大, 造成数据不可比给实证研究的样本选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样本的选取存在选择偏见的问题;在中国尤其是面对中国特有的问题时, 找一个适合于中国现状的理论基础是很困难的;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股票指数, 这也给实证研究带来了不便;能不能设计一个更合理的统一指数来代表市场组合, 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等。陈珉、孙铮 (2003) 就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学术范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分工, 以及会计学术研究中的学术批评五个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实证研究是以价值自由为前提的、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这决定了实证研究的广泛应用。当今学者要提高自己的实证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的积累。我国的实证研究既要适应国际研究潮流亦要适用于中国自身。他们从多角度对我国当前中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大力倡导中国学者应该营造一个严肃、认真、科学、宽松的学术氛围, 敢于批评和验证固有的理论, 促进会计学术的发展。甘道武 (2004) 从会计实证研究的起点———假定前提真实的角度对我国会计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的真实性进行了讨论。文章在论述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关系及假定前提的基础上强调了假定前提真实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还对我国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资本市场有效性进行了考察, 最终指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势有效, 以及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这些都影响到了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文章对于我国实证研究的起点———假设前提真实性的质疑和研究, 非常值得我国研究人员深思。李连军 (2006) 对实证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 同时以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的公司治理中的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例来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标准范式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之后文章建议我国学者应从学习和完善实证研究方法入手, 从模仿走向创新, 开拓研究视野以促进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盖地、吕志明 (2007) 对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二者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文章首先对比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定位和发展轨迹,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指出了规范会计研究体系的演绎方法论至今仍统治着整个会计研究领域及实证研究方法的证伪主义在逻辑上存在困境的现实状况。他们对我国会计研究提出了坚持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和谐发展, 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并完善规范会计研究的建议。本文将目前会计研究中主流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将二者的特点, 使用范围, 哲学基础, 以及发展的状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从辨证的角度看待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 并用切忌偏颇, 切忌谬误相关, 切忌为了实证而实证, 切忌重复模仿, 切忌操纵数据对我国广大会计研究人员提出了倡议。陈孟贤 (2007) 系统全面的总结了西方会计研究方法体系, 实证方法的应用和学术界对其的批评, 另外引入性的介绍了西方的一些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 对中国会计学者的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他还指出了中国的会计发展相对于西方的滞后性, 建议中国的会计研究工作者现在若有超前性, 在实证会计研究潮流还未完全过去的今天, 便应该在取经于西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同时, 掌握西方学者现在已经探索的其它人文诠释研究方法, 先知先觉地兼收并蓄各种方法的精粹, 将中国会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带上更高的一个台阶。这为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条捷径。杨雄胜、薛清梅等 (2008) 根据科学哲学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一项有价值的实证会计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逻辑前提”、“事实前提”及“研究条件前提”, 构成判断实证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他们根据三项研究规范前提标准, 对近20年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样本文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指出我国学者近20年来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章绝大多数为不满足其中一种前提条件的论文, 而三个前提条件均存在问题者为极少数。在总结了我国实证研究现状之后文章从实证研究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判断实证会计研究学术贡献的标准, 减少研究的功利性目的, 规范的会计学术成果这四个方面对提高我国会计研究质量提出了建议。文章对国内外我国学者近20年来发表的实证类文章的收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和总结, 为我国学者认清研究的现状和寻找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于玉林 (2009) 在厘清有关实证、实证会计、实证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分析了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他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 形成系统会计研究;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龚翔 (2009) 就我国1997年至2007年6月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经济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和《中国会计评论》等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所涉及的主要实证会计研究成果, 从证券市场会计与财务问题、管理会计问题、审计问题和会计规范问题等四个领域进行综述与分析。并在这四个大的领域中划分小的方向, 总结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研究成果, 并分析了各领域中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为学者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是对我国十年来开展的实证研究成果的一个详细的总结。从2000年至今我国对于实证研究的应用是日趋娴熟的, 与此同时我国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也空前热烈。会计学术界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已不再停留在对于缺陷的探讨、应用领域的建议等, 更多的是或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或深入到细节的探讨。

三、结语

中国的实证研究发展至今, 我国学者对其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热烈的讨论和普遍的关注使得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迅速的普及。然而, 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重视也导致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现在青年研究者们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 但很多应用的模型是不适宜的, 生搬硬套的。我国的部分研究已经进入了为了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的怪圈, 没有数据没有实证的文章就不可能是好文章的观点严重影响了青年研究者对待研究方法的态度。然而更多的会计研究者是清醒的, 正如以上的文章中的观点,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现实的应用价值来讲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两者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将两者紧密的结合, 在研究中兼收并蓄, 规范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实证研究为理论的验证提供根据, 才能让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学者, 尤其是承担着希望的青年学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积极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 并不抛弃传统, 夯实理论基础, 提高研究能力, 搞切合我国实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 真正的提高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质量。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在不同阶段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讨论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以总结我国会计界对实证会计从认知到应用的观点, 理清思想观念的转变, 为今后实证研究方法的探讨提供参考。

盈余管理定义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定义

盈余管理是当下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已有的文献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是盈余管理,为什么管理层要管理盈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哪些手段和途径),盈余管理的程度,制约因素等。盈余管理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一个准确而可操作性强的定义可能是进行盈余管理研究的必要前提。有关动机研究的成果可能是最为丰硕的,因为关注动机有助于研究者完整地了解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和动机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从现有研究不足中的给出未来的研究空间。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盈余管理?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仍莫衷一是,即使在学者之间,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至少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Healy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企业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者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表现的理解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盈余为基础的签约的结果[1]。与之类似的定义是由(Schipper,1989)作出的:所谓的盈余管理事实上是一种“披露管理”:在对外报告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不是保持中立原则[2]。

第一个定义使用了误导(Mislead)一词,事实上将通过职业判断使财务报告更具信息含量的活动排除在所定义的盈余管理范围之外。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其研究的目的: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给出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现有很多研究者均使用此定义而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主题,预先在心里给盈余管理戴上“不道德”的帽子,因此可能存在误用之嫌。Schipper的定义也将盈余管理的范围限定在对外报告的过程中,而将诸如发生在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过程中的活动排除在外。Schipper的定义是在比较“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的基础上作出的。她强调盈余管理扭曲真实收益,但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同样扭曲了真实收益(True Income)。因此在经济收益观下,面对已经扭曲的报告收益我们可能不能区分该扭曲是由于盈余管理还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造成的,或者说将未加管理的盈余作为衡量报告收益与真实收益误差的基准以考量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个基准是存在噪音的。但是信息观下,会计数字具有信息含量的属性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从信息观角度定义盈余管理更准确更具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雪珀还将盈余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比如改变融资或投资决策的时点,这给理论研究带来的困难是如何区分管理层的决策是正常的融资或投资行为还是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Dechow和Skinner(2000)认为这两个定义的主要缺点是它们很难直接通过会计报告数字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而这些定义侧重于管理层的意图,管理层的意图是无法观察得到的[3]。Dechow等人的看法可能与其文章的研究目的有关。

第二类:是在与财务欺诈(Fraud),财务操纵(Manipulation)的比较中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

Dechow和Skinner(2000)将企业对盈余的做法分为四个方面:保守会计(Conservative),中立盈余(Neutral),激进会计(Aggressive),财务欺诈(Fraudulent)。前三项都属于在公认的会计准则范围内,而财务欺诈属于违背了公认会计准则[3]。可以这样认为:Dechow和Skinner是将合乎会计准则范围的做法分为两类:其他、盈余管理(可能包括保守与激进会计)。两者的区分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是否是为了掩盖或者模糊真实的经济业绩。严格地说他们没有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是公认的会计准则,一旦超出便是财务欺诈;盈余管理包括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判断是否为盈余管理的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Dechow和Skinner的观点事实上没有超出Healy和Schipper界定的范畴,而且他们做出的区分标准—管理者意图亦是难以观察的。

Davidson,Stickney and wei(1987)①认为盈余管理是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手段将报告收益拉向期望水平的过程。Goel和Thakor(2003)认为盈余管理是指操纵报告收益,使它们不能准确地反映在每个时间点的经济收益[4]。这两个定义该均失之过简,属于从经济收益观做出的界定。

我国的宁亚平(2000)认为盈余管理应有别于盈余操纵(Manipulation)和盈余做假(Fraud) 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而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5]。笔者认为宁亚平给出的定义巧妙地避开了管理层的动机或者目的,这可能是为了说明作者所下的定义便于界定管理层是否实施了盈余管理。但是该定义并没有超越Schipper界定的范围,该定义同样包含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它只是通过拓展我们常识中的盈余操纵概念,并运用了类似穷举的方法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

此外章永奎,刘峰(2002)给出定义是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6]。他们认为从对应计额的影响看,非会计方法或违反公认会计原则的方法都可能对应计额产生影响,所以强调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准则与会计方法的范围内。此定义与Goel和Thakor(2003)的定义类似。

二﹑结论

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的文献的回顾,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具有普遍意义的盈余管理定义,因为这可能因理论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主题而异。即使有,在实践中这样的定义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并不能帮助我们界定哪些企业和管理者实施了盈余管理。定义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盈余管理动机的多样性和研究者对实证证据的不同理解。第二,理论上,盈余管理应该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务界与学术界对此的不同看法与他们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盈余管理的态度不同有关。第三:盈余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会计数字本身,从信息观来界定盈余管理可能更加合适,这是因为对利润表数字的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

上一篇:在路上初三作文750字下一篇:公司颁奖典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