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调研心得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创业调研心得(精选8篇)

大学生创业调研心得 篇1

前言:在大学教育有精英教育转向普通教育之后,大学生数量也随着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面对就业难的压力,很多当代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然而,创业毕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因为不能充分了解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而放弃创业。或者是自己多走了很多弯路。为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充分了解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就十分重要了。

一:欣喜

当得知团委在暑假布置了这个关于《地方高校或政府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及优惠政策》的调研,我内心觉得十分兴奋。因为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创业前景,而且还能切身地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再说,本人对大学生创业也十分关注,所以对这个调研课题充满着期待。

二:选定方向

调研要求一个人调查的方式完成此次调研。但为了更好的了解创业前景,我在实施调研前与几位同学交流了意见。在调研前,我和几个同学进行了几次讨论。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成功,我必须定下一个主基调。在讨论中,我们主要围绕如何展开这次调研展开了讨论。我事先也预想好了几种方案:一,与当地政府相关人员联系了解政策。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地方大学大学生创业的关注。三,通过网上调查了解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大家也十分同意这三个主方向,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我最终确立了网上调查的方式。

三:查找资料

在决定采取网上调查之后,我就开始了为期几天的网上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我登陆了新疆大学生创业网,朝阳市创业网等数十个网站了解政策并整合资料进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分的了解到中央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省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创业。这些政策包含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当然,朝阳市各级政府也响应党中央号召,结合当地特色为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机会。朝阳市政府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方案评估、证照办理、经营管理指导和融资担保等一系列的支持服务,切实服务青年创业,为青年学子铺平创业之路。其中比较有四大特色:特色一:创业孵化基地整特色二:费用支持。特色三:创业的服务载体。特色四:创业培训及沙龙活动。了解这些政策后,我对未来的创业道路充满信心。

四收获成果 经过几天的网上调查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了,就是整合所有调研结果。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分析。鉴于我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注定了这一部分是举步维艰的。但我又一次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知识库来帮助度过这一个难关。在写作那几千字的调研报告时,我先上网查了调研报告样板,然后列了一个提纲。后来写调研论文,我引用了一部分网络知识来完善调研报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五结语

大学生创业调研心得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以创新作为首要推动力的新阶段, 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 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创业教育, 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十几年来, 效果并不明显。本课题将通过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 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与依据。

二、调研情况概述

(一) 调研的对象

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 课题组对淮安市几所高职院校在读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被调查对象涉及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旅游类、食品类、艺术设计类、药品类、机械制造类、管理类、粮食工程类、法律类等31个专业, 发放调查问卷226份, 访谈187人, 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

(二) 调研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状况,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以学校和专业为双重划分标准, 分别从三所学校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职学生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认知, 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课程性质、途径及内容的需求等方面。

(三) 调研结果与分析

1. 高职学生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认识———创业意愿高, 对创业教育认同度较高

表1数据表明, 有72%的学生认为可以考虑创业, 愿意接受创业教育。另外, 有15%的学生没有考虑过是否要创业, 无所谓学校有没有创业教育课程, 将创业教育课程视作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仅有13%的学生不打算创业, 不期望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在之后的访谈中, 课题组进一步了解到, 大多数学生的创业梦想来源于家庭其他成员或朋友的影响, 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受媒体宣传的影响, 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创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 创业还未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当被问及“你对贵校当前的创业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时,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基本以选修课为主, 大多数的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只是针对小部分学业成绩优秀且社会实践能力强的精英学生开展的活动, 感觉自己作为学校一名普通的学生是难以涉足的, 期待自己今后能够真正成为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2. 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性质的需求———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融合, 分阶段、递进式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表2统计数据表明, 有53%的学生期望学校在设置创业教育必修课的同时, 也应分阶段设置创业教育选修课, 满足不同创业目标的学生需求;有22%的学生期望创业教育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 有20%的学生期望创业教育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加以选择就可以了, 只有5%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形式不关心。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学校能在针对所有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 普及创业知识的同时, 针对不同创业起点与不同创业目标的学生分阶段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

课题组在之后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是针对临近毕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普及型教育, 且大多数是以有限的必修课形式或讲座与报告形式开展的, 涉及的内容多为与创业相关的基础性知识, 内容浅显, 实际效果不大。

当被问及“你为何选择接受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创业指导形式”时, 学生的回答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接受更为全面系统、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如果仅仅是接受一些零星的课程学习、讲座, 对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根本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如果仅仅是针对少数人的竞赛, 对自己的今后创业根本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学生期望在必修课基础上, 学校能够面向一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 创业起点更高的学生分阶段、递进式地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 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创业能力。

3. 对创业教育实施途径的需求———期望创业教育“实践化”

调查发现, 有89%的学生选择了“创业模拟活动”或“创业实践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纯理论教育已不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希望与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或企业家“零距离”接触, 感受创业流程, 更希望通过创业模拟活动或创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创业实战经验。

课题组在之后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实际上, 大部分学校是通过课堂讲授形式实施创业教育的, 有过创业模拟活动或创业实践活动经历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反映, 尽管学校也给他们配备了一些创业相关的教材, 但其内容只是一些枯燥的理论;即使学校也请过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来讲座, 但由于讲座只是零星地安排在课余时间, 缺乏完整性与实效性, 对自己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很难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当被问及“你最希望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形式是什么”时, 学生普遍的答案是希望学校能够多为自己提供创业模拟训练与创业实践机会。

4. 对创业教育内容的需求———期望得到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业知识 (见表4)

调查表明, “创业环境与风险知识”“政策、税收与法规知识”与“创业实务”等课程是最受学生青睐的创业教育内容, 这表明学生有强烈的了解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创业环节、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及税收与法规知识的欲望, 而像“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这样的纯理论课程在创业教育课程中缺乏吸引力, 不太受学生欢迎。

课题组在之后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学生更愿意接受这一类的创业教育内容, 是期望自己通过这样形式的创业教育更多地了解创业形势与机遇, 获得有关创业的最新、最有应用价值的信息, 为自己今后的创业做准备。而对创业实务知识的了解也是自己在今后的自主创业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 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传统的创业教育应加强“创业环境与风险知识”“政策、税收与法规知识”与“创业实务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渗透。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淮安市几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访谈可以发现:

(1) 高职学生大多数具有创业意愿, 但就业压力大是学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 创业还未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内在需求;高职生对学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并不很满意, 普遍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动手能力强、学习优秀的学生开展的课外辅导, 对大多数学生并不合适, 期望学校转变思想, 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

(2) 在当前的就业大环境下, 开展创业教育已是高职学生的普遍需求。学生渴求创业教育, 但不同的教育主体、具有不同实践经历与创业理想的学生在创业教育课程性质、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创业教育内容等方面的需求呈多样化态势。

(3) 高职生期望学校在开设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同时, 能通过开展创业模拟训练与创业实践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期望学校能将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加以区别, 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让整个教育过程中“学”与“做”充分融合, 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感悟能力。

针对以上的几个方面问题, 本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奠定创业教育基础

创业意识是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出发点, 是学生今后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 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第一要素。为此, 学校应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 在其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帮助学生自觉形成创业主体意识与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 认识到创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增强其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学校还需加强对学生挑战困难、整合资源、应对风险、开发信息和策划战略等意识的培养, 要让学生科学、理性地对待创业。

2.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但由于不同实践经历、不同创业理想的学生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做事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 造成了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需求、目标定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 创业教育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课程性质、实施途径及内容构成也各有差异。创业教育授课内容要体现整体性与渐进性。不同年级开设理论课、模拟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的创业课程, 学生可依据自己需要加以选修。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理论课”, 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 利用第二课堂举办专家讲座及创业竞赛,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面向二年级学生, 开设“创业实务”“创新思维技法培训”“创业政策、税收与法律法规”“KAB创业指导系列讲座”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与创业精神;面向三年级学生, 开设“创业模拟训练”“创业实践”等, 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导师, 组织学生到创业基地、企业等实践锻炼, 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与业务咨询,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实践技能。三个层次相互独立, 又相互融合, 整体上体现渐进性与系统性, 不仅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更注重学生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

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学校应将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完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一是要办好创业赛事, 高职院校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策划案例沙盘模拟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营造出高职生参与赛事的良好氛围,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是要组建好创业团队, 针对有创业兴趣与创业目标的学生要组建成一个团队,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安排专业素质过硬、创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施以实际创业扶持与指导。三是要拓展创业基地, 高职院校通过虚拟仿真式创业实践基地、校内孵化创业实践基地、校外实战创业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不同层次的创业实践基地, 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创业项目, 尽快掌握创业过程实质, 增长创业经验。

参考文献

[1]苏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 , 2011 (3) .

[2]曲殿彬, 许文霞.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3]马国湘.高职院校应成为创业教育突破口[N].中国教育报, 2009-03-16.

[4]胡学军.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J].教育与职业, 2005 (33) .

[5]邓成超.创业教育关键在于提升创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4) .

大学生创业调研心得 篇3

近几年来,吉林省大学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已创历史新高。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途径。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仍然选择就业,这又是为什么?本文通过以吉林省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意愿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意愿

1 调查概况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我们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意愿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针对这些情况做出调查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1.1 就业意愿分析

近年来,吉林省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1.2 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从年级和学校两个方面与就业形势认知交互分析,相关数据表明:不管是哪个年级,认为形势严峻,占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认为形势正常的占较少一部分;对于学校的分类,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还是重点及其他的一些学校,基本认为形势严峻。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都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对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很担忧。在访谈中又了解到大学生们觉得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而且普遍反映就业跟学校有关,名校更好就业。

1.3 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

从年级和性别两个方面与就业态度交互分析,从低层次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这一选择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男性选择从创业人数普遍要多于女性,女性毕业之后更倾向于找工作一类风险相对较小的方向。对待就业问题,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以及硕士生普遍倾向于从低层次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博士生则倾向于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这选择。整体来看,与创业相比,大学生更希望在毕业之后能够就业,而非创业,这说明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创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1.4 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就业原因主要集中在家庭需要和早日适应社会,其中家庭经济需要人数最多,占69%,早日适应社会占22%;就业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同学、朋友意见和家长意见这两项,其中同学、朋友意见最多占62%,家长意见占25%。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更希望采取同龄人也可以说是有相同经历的人的意见。另外,我们通过访谈发现,绝大多数选择就业原因是可以自食其力,不想依赖父母,希望减少家庭负担,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受父母,周围的同学,亲戚的影响较大。

2 就业人数创业人数对比分析

由调查数据可知,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数占55.08%,创业的人数占9.04%,说明毕业后大部分人会选择就业。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大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就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吉林省毕业生17.2万人, 有意从事自主创业的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而最终能选择自主创业的能占1%左右,能够创业成功并能健康发展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当前经济状态下,社会的用人需求降低,创业已经发展成为解决就业的有效方式,归根结底,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

3 创业的原因和不创业的原因的对比分析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创业是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的好机会,也有部分觉得就业压力大,想躲开拥挤人群,而创业可以获得更多财富。还有部分是自己对创业有好想法,家人在心理和行为上比较支持,换句话说,家里有比较充足的资金条件,或者进行的项目有前途,对自身能力比较相信的会选择创业。在访谈中,被访谈对象,大部分人认为要是有充足的资金条件选择创业的可能性比较大,这说明资金确实是进行创业的一大难题。

而调查中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创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资金,如果能通过一些途径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相信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会有所增加。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他们较多是因为经验不足,资金不足,能力不足,怕失败了,心理承受不了,家里爸妈不支持,对这方面了解甚少等原因。

4 对策建议

4.1 对个人而言

学习好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兼顾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相关比赛,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为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技能条件,摆正自己的心态,锻炼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提高风险意识,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为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条件。

积极创新,勇于创业。社会在发展,大学生更有义务与责任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创业大赛,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开拓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在寒暑假多参加公司的实习,提高自身的职场思维能力。让自己有机会真正的接触企业,明白企业运作的道理和流程,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4.2 对政府而言

加强经济宏观调控,增加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予以帮助。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以及对市场进行监督,减少“走后门”现象,让更多有才华和能力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质上也是一种就业形势,同时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第一,改善法律体制,加强市场监控,压制非法创业。第二,给予大学生创业经济支持。减免相关税收,给学校拨款专设创业奖学金,对成功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一定金额奖励。第三,设置创业服务组织。可为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咨询服务,定期开设免费创业公开课。第四,开通创业网站平台。便于大学生查询资料以及相互交流学习

4.3 对学校和家庭而言

加强管理,注重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素养是就业成败的关键。大学生在校能否真正学习到各种能力,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应改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大力打击迟到逃课,考试作弊行为。多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给大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开设创业选修课程,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选修课程可包括实践环节和课堂讲座,为有创业兴趣和想法的大学生普及基础知识及锻炼平台,也可开展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岗位等,旨在挖掘可塑性创业人才,鼓励其创业。

作者单位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调研 篇4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具有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就业 创业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使大学生成功就业,这是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希望。应认真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这是是缓解当前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之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毕业生115万,2002年达145万,比2001年增长26%;2003年大学毕业生增至212万,与2002年相比增幅达46%;2004年达到280万,比2003年又增长32%。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80%左右,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1]。2004年实际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达300万,2005年达340万,2006年已达413万,2007再创新高,达到495万人。[2]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可见就业形势的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冷门专业就业难;二是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三是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提高,这就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四是没关系的就业难;五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长期以来社会认知对女性的偏见,加之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女学生就业的制约,导致在就业工作中存在“性别歧视”。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就业形势及国家就业政策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 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就业也逐步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成为历史,“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登上了舞台,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高校发展的影响及教育指导的不足

高校通过实施连年扩招,总体规模持续扩大,高校扩招直接致使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就业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并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专业调整力度不够,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地设置专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从人员构成到结构功能设置未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致使大学生就业难。

3.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今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并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大学生存在许多不良就业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则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如就业不满情绪、悲观焦虑等。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义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对于对缓解当前就业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供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

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仅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和1.83%的国际资源,为世界上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这给中国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十五”期间峰值将达到2200万人左右,但城镇实际吸纳新增就业人员只有30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约有35大学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在社会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鼓励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但可以直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由于创业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减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大学生创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这将大大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创业引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思路,使大学生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成功就业。

三、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建议举措

(一)国家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政策保障

第一,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宣传、普及有利于激发人们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努力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二,需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理顺大学生就业体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第三,应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

(二)社会应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社会必须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应实实在在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为大学生提供到位的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应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应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诸多影响因素,研究和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

系。

(三)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在“就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专题访问中谈到:“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有一些重大缺陷。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少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性机能,而且要着重培养非知识性机能,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立。”因此,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学校不能仅限于培养能找到职业岗位的大学生,更要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开拓就业机会的创造型人才。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大学生形成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在设置创业课程时,既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还要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哈佛大学在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中,强调要教给学生在未来大千世界中获取有用知识的主要方法,认为方法与策略是能力的基础,能使学生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而且要“坚持创造性思维训练”,达到殊途同归的育人效果,这正是哈佛杰出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的及大学教育成功的关键。第二,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要提供一个真实、有价值的创业外部环境,使学生为个人的成功和实际工作做好准备;用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实例和精神激励学生创业,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创业的艰难,而不要陷入创业误区;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创业认识,使学生产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第三,让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知识、技能。这样会使大学生积累经验,不仅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也开辟了就业新渠道。

2.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手段,逐步推进就业指导。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中发挥作用,应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构建就业平台。

四、结语

大学生自主创业调研报告 篇5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面对岗位供大于求的现实,部分应届毕业生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管理学院作为个案,在通过调查获得实证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目前条件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新情况,以及创业的实施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并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思路和建议。意在提出适合大学生创业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本次调研:

1调查对象: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管理学院部分在校学生及学校附近已创业成功的大学生。

2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分两个部分进行。问卷部分:本次调研共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4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2%,主要选取三、四年级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问卷涉及大学生对的创业动机、创业困难、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访谈部分:结合对问卷的分析,本次调查学校附近共同创业三位大学生进行座谈,内容主要涉及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创业心得,以及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和要求等多个问题。

一 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7.8%的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开办一个企业(公司),75%的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可以叫创业。可见狭义的创业就是办一个公司,广义的创业则是获取一定的资源来实现一种创新的想法,最后使它成为一种服务。在调查大学生愿意从事的创业领域时,20%的同学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领域,45%的同学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只有2%的同学选择往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如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在调查大学生创业的地域选择时,选择自己家乡的比例占45%,选择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占18%。在“调查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时,您创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问项中,选择赚更多的钱的比例占41%,选择想自己当老板的比例占29%,选择解决就业的比例占18%,少数同学选择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要解决生存生活需要。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自2008年,自主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创业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2009年,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条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时起,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创业行列的人却很少。据相关的调查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在学院和基层企业共创平台的基础上,只有10多人到基层

1参与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4%),1人回乡自办农业企业。在“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选项中,选择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的比例占41%;选择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的的比例占53%,选择反对的只有 2%。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参与者为少数,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大学生对创业为什么有热情没有行动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障碍。

据统计以赚更多钱为动机而想要创业的的大学生占41%。由此可见“创业”这个词在大学生在心中,仍是赚钱牵引着他们去创业,而并非仅仅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就业,同时也为了解决大家的就业。

但创业并不是说创就创的。在采访农大旁自主创业的白房子主人表明创业需要良好的交沟通能力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只有少部分关注的是法律方面和知识或能力。

自己的能力不足那就应加强自身的培养了,62%的问卷调查者面对自身能力和缺陷更愿意通过进行创业实践来提高自己,只有30%选择了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或是接受培训。

二 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困难

在“您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问项中,选择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的比例占29%,选择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比例占25%,选择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的比例占14%,少数同学选择要考虑继续深造和其他。在“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的选项中,选择没有指导帮助的比例占63%,选择准备还不充分的比例占39%,少数同学选择没找到合适的创业平台。可见大学生创业存在以下困难。

(一)经验困难。受年龄和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特别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多人只会“纸上谈兵”,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误区。创业过程中,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知识,也就无法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资金困难。本次调查显示,有三成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因此,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要翻越的一座山,大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三)项目选择困难。用智力换资本,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之路。因此,打算在技术领域创业的大学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具特色的产品,打开市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处于迷茫状态,信心不足。在“您认为在创业过程的时候,您的困惑是什么?” 选择找不到方向的比例占49%,选择没到合适的时候的比例占27%。

(四)能力困难。大学生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技术上出类拔萃,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获得成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在“您认为您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的要求吗?”选择不满足的比例占61%,选择说不清的比例占27%,选择基本满足的比例占10%。

(五)心理困难。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和失败的必要准备。而创业是需要激情和信心的。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因种种困难缺乏创业勇气,满足于找一份工作先就业再说。

除了大学生自身决定创业不足的内因外,社会上还尚未形成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政府出台的在创业培训、创业扶持、政策支持

与优惠措施等现有政策有待落实,而且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在创业培训教育与创业促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这些因素并非决定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相关有利外部条件的缺乏,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也对大学生创业前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以上调查结果总结得出,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大部分青年对目前工作不满足。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不满足,尤其是对职位和收入待遇不满,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善工作环境。

二是缺少启动资金,对政策较少了解。打算独立创业的青年准备从事的行业比较分散,从事销售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相对集中,其次是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其普遍特点是初期投入资金少,起步容易。

三是创业优势劣势明显。青年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合作精神好,注重团队建设,容易形成创业团队等都是青年就业创业中的优势。青年创业的劣势在于:首先,大多缺乏商业方面的经验,职业工作和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其次,青年创业容易眼高手低,对创业的辛苦和困难认识不足。第三是普遍缺乏资金,一般都面临信贷信用不足的问题。第四是青年一般热衷“体面职业”初期创业新鲜感强,但不容易持之以恒。

四 对策和建议

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出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主要可以采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

其次,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

再次,社会有必要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努

力促进就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为大学生创业

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在受访的三位共同创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要多一些理性。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创业的话题应该是永恒的,但创业的选择须慎重。

附录一:

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问卷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下面的问题予以回答。(注:没有特别注明的只能选择一项。您如实积极的填写内容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会对您的信息予以保密。谢谢!)

1、您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

A开办一个企业(公司)B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创业

C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D其它、您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A 经常关注,很清楚B 偶尔关注,比较清楚

C 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D 一点也不知道

3、您对创业是否感兴趣?()

A很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一般D不是太感兴趣E根本没兴趣

4、什么样的困惑会让你放弃自主创业?()

A 找不到方向B 不到适当的时候C 没有兴趣D 其他

5、如果创业,那么你会选择哪个领域?()

A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B 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

C 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领域D 其他

6、如果创业,那你会选择那种形式?()

A 合伙创业B 家庭创业C 自主创业

7、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A 有B没有

8、您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A像有经验人士学习B 活动加训练C 亲身实践D 其它

9、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那些扶持?(任选两项)()

A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B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C政策支持D宣传鼓励E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而荒废学业F其它

10、您认为学校是否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该采取何种鼓励措施?(任选两项)()

A学校提供配套资金B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

C 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D 其它

11、如果您要创业,你会选择在哪里?()

A 自己家乡B 东部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C 在大学附近D 视情况而定

12、您创业最大的动机是什么?()

A 赚更多的钱B 想自己当老板C 解决就业问题D 实现价值,同时也解决生存生活需要

13、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什么?()

A 认同,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B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C 反对,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D 其他

14、您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障碍是什么?()

A 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B 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C 面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D 考虑继续深造E 其他

15、您认为现在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创业需求吗?()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调研报告 篇6

一.调研目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更好的了解济南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我们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本校的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探讨研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思路,并力求探索加快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 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 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 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 向前发展 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群体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人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目前,随着苏州市正在创建国家型创业城市,作为有知识储备的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已引起重视,沧浪区在氛围的营造、政策的扶持等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建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基地、虚拟创业工作室等一系列措施,大学生自主创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自主创业热情高涨,但实践者有限。

近年来,劳动保障、工商、税务以及教育等政府各机关部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都相应地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热情明显高涨,但是,真正加入到自主创业行列的大学生却很少。据调查统计,沧浪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占66.13%,但真正创业的只占35%。从数据上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

2、创业项目单一,创新力度不大。大学生是知识的集合体,在创业领域里,理应从事一些高科技或与知识储备相关的产业,可是数据表明,80.65%的毕业生在选择创业时,出于规避风险,往往选择一些启动资金少、风险低的行业,如培训、广告、贸易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

(一)外部客观环境问题。

1、创业教育欠缺。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走上社会进行自我创业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教育部也在1999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而创业教育在学生进入高校时就应该纳入教学体系,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是停留在就业教育的阶段,很少有高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对创业方面的意识、知识、技

能欠缺。就以苏州的一些高校为例,学校中除了举办诸如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以外,并没有专门设置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

2、创业政策有限。一是创业政策不配套。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群策群力,制定出适合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二是政策执行力不强。许多政策国家早已颁布出台,但是有关部门不能够落到实处;三是政策治标不治本。目前,大学生在创业中享受的优惠政策也仅仅局限于办理营业执照、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对市场的分析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企业也还是会面临破产。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曾在2000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造发明大赛上获一等奖的清华大学电子系研究生,为自己的发明想了个好“点子”,他将自己发明的计算机软件首先免费给用户使用,当有了一定的客户后,与几个同学合伙在寝室里办起了“寝室”公司,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拥有了近百万资产。

评论:创新思维一般是指认识领域内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思维,它是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进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新思路。这种瓶思路人们习惯上也将其叫做“新点子”,这种新点子既可以用在新产品的开发或创业上,也可以用来解决各个领域里的某些实际问题。有时候,一个奇点子、一个新主意或一个妙招数,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使一个人由失败转变为成功,由穷人变成富翁„„

五.关于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研总结

我们本次针对本校大学生的创业问题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在此次调研中,我们紧紧围绕大学生对创业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好调研研究,希望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获得了很多在课堂上不能学到的东西,不管是选题还是实际操作都和想象的有所不同,虽然在调研中有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用我们的智慧克服了困难,有几点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在以后做调研时应该吸取的。

1、紧扣当今社会的实际,精心选择调研课题。选题很重要,它决定了调研有没有必要,能不能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建议有没有价值。我们这次选择了大学生创业问题,这在当代中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可是作为社会的高素质人群,存在这样的状况很不利于社会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所以提高到大学生就业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而让大学生创业更能很好的促进就业。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题目。

2、抓住重点,积极开展调研。主要开展对策性调研,调查当今大学生创业现状,包括他们主观的想法和客观存在的创业环境,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立足全面,突出重点,从而提出可行的建议。、健全调研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首先是明确分工,把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到每个人都发挥效力。其次是制定目标计划,不盲目,争取每次出去调研都能取得有用的数据。虽然我们这次调研很成功,也总结了我们的经验,但是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下次注意。

1、沟通方式有问题。因为我们要调研的人群包括大学生、政府人员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采取一种沟通方式,而要因人而定,因具体人而定。

2、调研准备不充分。由于原来参加调研比较少,社会调研经验不足,调研准备工作做的不够细致,下次争取做得更好。

创新思维与常规的逻辑思维不同,它突破了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因而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逻辑思维一般难以突破传统,故很少有新思想产生;而创造性思维恰恰是在逻辑思维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有所突破,故容易产生新的东西。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创业实践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六.措施与建议

(一)措施:

1、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学生是在上大学之后才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后思想逐渐成熟,也接触到很多创业的信息,开始考虑创业。大学生虽有创业的想法,却不知从何做起。针对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各高校应面对这一事实,积极为在校生开设创业指导课,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指明方向。通过课程的开展,学生有了创业的整体思路构想,逐步了解到创业所要具备的条件,从而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

2、学校可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开展有关创业的选修和和创业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开展“创业规划大赛”活动,通过参赛,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大大地提高自主创业地信心,坚定决心,充分了解创业知识,为走上创业之路做好准备,在活动中加以训练。有条件地学校可请一些权威地专家或成功的企业家或优秀校友给学生开讲座,与学生们交流创业经验,传授创业技巧。

3、作为大学生,对于创业应化被动为主动,应积极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到校外做兼职,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或工厂打工,这样可以在社会中充分得到锻炼,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了解社会的各种商业信息,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部分启动基金,为创业打好基础。作为学生,学校是最好的资源,大学生应珍惜在学校的机会,努力学习并且掌握专业知识,多阅读各种有关书籍,了解有关商业法律,尽可能的完善自己,这是将来创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创业调研心得 篇7

本次调研选取了在杭的六所本科院校, 对网络创业的意向、创业现状等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更好地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参考。

一、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 对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科技学院6所高校的本科生群体分发问卷。共发放问卷126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24份, 问卷有效率为89.21%。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分三块内容:第一, 基本信息;第二, 大学生群体网络创业的意向;第三, 网络创业现状, 侧重了解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二、主要结果和分析

(一) 网络创业意向分析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60.7%的大学生表示有明显的创业意向, 其中46.8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如果创业会选择网络创业, 占有创业意愿人群的77.25%, 可见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我们对有网络创业意向的学生从干扰因素、类型倾向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1. 网络创业意向的干扰因素

从创业意向干扰因素分析, 资金基础、家庭影响、个人能力是学生真正实施网络创业的主要干扰因素, 分别占27.12%、23.05%、19.68%。首先, 大学生群体并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 个人资金来源于家庭或兼职, 选择创业时资金的影响最大。其次, 家庭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家庭是否有创业相关背景、是否经济条件宽裕、是否希望孩子创业,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家庭对学生各方面的支持力度, 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创业的决定。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对自身创业能力的评估也会成为影响学生跨出创业步伐的重要因素。

2. 网络创业的类型倾向

在网络创业的类型倾向方面, 调查发现, 选择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群体占有网络创业意愿大学生的46.32%, 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杭州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中心城市之一, 学生对电子商务特别熟悉, 自己也是电子商务的消费者, 此环境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类型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同时, 电子商务具有成本小、机会多的特点, 比如代运营甚至零成本的特点, 适合几乎没有资金来源的大学生群体。

(二) 相关性分析

1. 学科相关性

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不同, 在网络创业意愿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学生就读专业类别分析, 理工类学生网络创业意愿最强, 其次是经管类学生, 意愿最低的为哲学教学类, 农、医、法类学生的网络创业意愿也比较低。理工类、经管类的课程设计较文科类更具实践操作性, 更注重社会实践, 具有针对性, 培养性格外向、思维缜密的人才, 在创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性别相关性

调查结果显示, 有网络创业意愿的男性大学生, 占有创业意愿人群的54.08%, 整体多于女性。相对于男生, 女大学生更注重专业学习, 更倾向于安稳。此外, 传统性别观念导致女性创业选择会比男性遇到更多的阻碍。

3. 地域相关性

根据问卷数据分析, 网络创业意愿比例最高的是为温甬台地区籍贯的学生, 占35.10%。其次是杭嘉湖地区, 占27.13%, 按照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地域分布的情况看, 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呈正相关。

(三) 网络创业者的创业现状

在有效的样本中, 有9.79%的学生表示已经注册公司, 其中互联网创业的学生占其中的77.27%, 可见, 网络创业的确是大学生创业的主流形式。我们对大学生网络创业者群体从资金来源、公司规模、运营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1. 资金来源

网络创业学生公司的注册资金81.17%在50万以下, 其中10万以下为40.17%, 比预期的略高。但在调查中, 大多数学生表示由于杭州市的相关政策, 注册资金无需一步到账, 为了提高的公司信誉, 他们往往选择较高的注册资金, 而公司的启动资金事实上是低于注册资本的。对于启动资金的来源, 37.65%的学生表示主要来自团队自筹, 也有25.88%学生表示来源于自己的原始积累。在遇到资金不足的情况时, 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银行贷款, 在问到原因时, 不少学生表示政府的贴息、银行金融机构的可靠性是他们选择银行贷款的主要原因。

2. 企业规模

有60%的网络创业企业的人数在10人以下, 可见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总体规模较小。在调查中, 创业者还表示因为网络创业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而且大学生员工的工资相对较低, 在他们的企业员工中有一定比例的员工是在校大学生。

3. 工作时间、压力及困难

在调查中, 有55.29%的创业学生表示平均工作时间为8~12小时, 由于是在校学生, 再加上学习时间, 创业学生的睡眠时间远远低于8个小时。同时, 在问到创业前景时, 超过一半的创业学生表示对创业前景感觉到压力很大。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方面, 有26.87%的创业学生表示相关专业知识不足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有20.90%的网络创业者表示创业项目本身不好使他们陷入困境, 另外场地问题、人才问题也是困扰他们创业的重要因素。

三、建议和对策

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从政府层面, 作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推动者, 一是应该充分做好浙江创业精神的传承, 挖掘先进典型, 转变学生理念, 营造浓厚氛围, 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网络创业中去, 实现自我价值;二是针对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问题, 制定更加宽松的支持政策, 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流程,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充分的场地、资金等保障, 减少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后顾之忧;三是利用好杭州互联网行业的先发优势, 搭建网络创业导师平台, 帮助大学生解决网络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提高网络创业的成功利率。

从学校层面, 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的温床,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 培养优秀的创业师资, 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因材施教;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网络创业项目评估、互联网企业管理、互联网趋势等课程,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 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知识储备;三是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提高学生网络创业的韧性和持久性;四是增加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为创业学生提供观摩、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 为创业做好准备。

从学生层面, 作为网络创业的主体, 一是要准确定位, 合理规划, 要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 不从众创业、盲目创业, 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二是要有目的地学习, 有意识地开阔自己的视野, 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创业技能,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是网络创业做好准备;三是要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对政策的了解, 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有正确的判断, 避免盲目扩张, 预防因创致贫。

参考文献

[1]孙卓.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影响因素探析[J].学理论, 2014 (17) :173-174.

[2]姜淼, 石磊.大学生网络创业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 2015 (10) :241.

走好创业第一步,从市场调研开始 篇8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好创意好点子,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大批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接下来的几年会有非常多成功的新企业诞生。当然,也会有更多的创业企业死去。

因为,目前大多数创业者想法并不成熟,拍脑决策、闭门造车、摸石过河是常态,没有科学的方法降低创业的风险。殊不知,自己的点子早就被玩臭了,而且还是比较拙劣的那个。但他自己哪里受得了这种抨击,谁说自己的“孩子”不好,我不得跟他拼命!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创业心态。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创业更靠谱,成功率更高呢?第一步并不是注册公司,而是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验证你的想法。

很多创业者也知道应该做市场调研,但由于调研这件事比较专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本文从初创企业的角度告诉大家,创业企业应该做哪些调研。

创意想法阶段

在该阶段,公司尚未成立,甚至没有组建团队,只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或概念。这个时期,创业者要做的不是立刻行动,而是进行前期定位的探索和充分的验证。

用户痛点与需求调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彼”指的是潜在用户。

在最初阶段,需要调研的是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帮助自己找到市场的切入点。找到一个痛点单点切入,要比面面俱到的成功率更高。

一个创业企业,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中国家庭面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大众希望吃到安全无污染的蔬菜,但超市售卖的有机蔬菜太贵,去郊区租菜地自种的话又很难实施,在家里种菜空间受限,并且没有时间打理。基于这样的痛点,“蔬菜吧”应运而生。采用水培和灯光模拟太阳光的方式,在家中轻松种植蔬菜,占地面积小,方便打理,自种蔬菜安全健康又有营养,特别适合白领一族。

在需求和痛点调研阶段,这几个问题是一定要问目标用户的:

1.您目前是否使用xxx?(您目前是否在家种菜?)

2.您没有使用xxx的原因是什么?(您没有在家里种菜的原因是什么?)

3.基于您使用xxx的情况,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基于您目前在家种菜的情况,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产品概念市场接受度调研

经过了前期的需求和痛点调研,形成产品的初步概念(及产品的介绍),这个产品概念需要进行目标用户的测试,正所谓“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为什么要做市场接受度测试?第一,概念测试可以帮助创业者客观评估项目潜力,反映目标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度;第二,概念测试可以帮助产品识别核心市场,找到最有可能购买产品的用户特征;第三,概念测试可以帮助产品提炼核心卖点,作为未来的市场宣传点;第四,概念测试可以帮助产品规避障碍风险,提前解决可能的购买障碍。

通过产品概念市场接受度的评估(见图1),我们确定“蔬菜吧”具有比较高的市场接受度,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同时,我们有一个重要发现,即有孩子的家庭对“蔬菜吧”产品的购买意愿更高。通过对有小孩的家庭和没有小孩的家庭两个群体对“蔬菜吧”的需求调查可以得知,有小孩家庭强需占比40%,中需占比47%,弱需占比13%,综合得分8.02;没有小孩家庭强需占比32%,中需占比38%,弱需占比30%,综合得分7.42。由此可见,有孩子的家庭更加注重食品安全,而且,她们觉得“蔬菜吧”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个发现,是创业团队之前从未想到的。最终,“蔬菜吧”产品将有孩子的家庭定位成自己的核心目标用户。

在产品概念接受度调研阶段,必须问的问题有:

1.请问您对这个产品的感兴趣程度如何?

2.请问您为什么对这个产品感兴趣?请问为什么对这个产品不感兴趣?

进行了需求和痛点调研以及产品概念接受度调研后,产品能否进行下一步的开发,便有了明确的结论。如果市场接受度不高,那么说明你的想法还不成熟,需要完善或调整方向。总之,不要再拍脑袋决策。

产品开发阶段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开发不仅仅是企业研发团队的事儿,而一定尽量让目标用户参与到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所谓用户参与,不是说让用户来设计,而是产品开发过程要进行大量的用户测试。究竟产品的哪些方面需要进行调研测试呢?

1.产品(服务)功能点测试;

2.产品外观、产品包装测试;

3.产品(服务)价格测试;

4.产品(服务)名称、产品Logo、产品Slogan测试。

在产品开发环节,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创业团队内部讨论、内部评估、内部决策,我特别建议创业团队,在这个阶段不要闭门造车,要让用户参与决策。哪些功能、服务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用户更喜欢哪个外观?什么价格是用户能接受的?哪个名称用户最喜欢?经过科学测试的决策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举个例子,在“蔬菜吧”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创业团队曾经对产品的定价存在分歧。有人认为产品的售价应该是99元,因为99元相比土培蔬菜已经贵了不少,太贵的话用户可能无法承受;有人认为产品的售价应该在200元以上,因为目前的设备成本已逼近100元,为了保证利润必须提高售价。这种决策方式是典型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正确的方式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对价格的接受度。

经过价格测试,“蔬菜吧”确定了合适的价格(见图2),而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简单。

在价格测试阶段,需要问的问题有:

1.请问这个产品卖多少钱,您会买,并且觉得比较划算?

2.请问这个产品卖多少钱,您觉得有些贵,但还是会买?

3.请问这个产品卖多少钱,您觉得它太贵了,您就不会买了?

4.请问这个产品卖多少钱,您觉得它太便宜了,以至于怀疑它的质量?

产品开发是落实产品创意的环节,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测试,更有助于创业团队开发出优秀的且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总之,不要再闭门造车。

上市迭代阶段

产品从开发完成到上市销售,拥有第一批用户,无疑是创业团队最开心的时刻,但用户购买不但不是交易的结束,而是创业团队与用户关系的开始。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是否具有生命力,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用户口碑,即产品被用户推荐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创业团队需要保持冷静,认真分析用户反馈,仔细寻找产品问题,尽快改进、提高口碑。

那么,什么程度的口碑是好口碑?什么样的口碑可以使用户愿意推荐产品,实现口碑推动产品的销售呢?在产品上市后,创业团队可以通过用户满意度评估或者用户NPS口碑推荐来回答这个问题。

继续以“蔬菜吧”这个产品为例。“蔬菜吧”产品成型后,有了最初的50个天使用户,他们是全世界第一批体验“蔬菜吧”产品的用户。为了密切跟踪用户的反馈,发现产品的问题,创业团队针对天使用户进行了NPS评估(用户净推荐率评估)(见图3)。

经过评估,“蔬菜吧”的NPS得分值为36%(见图4),说明用户的良好口碑可以带动公司业绩的提升,产品的体验较好。但我们也发现批评者占比14%,超过了“数据说”所有评估产品的平均值,说明“蔬菜吧”还是有一些硬伤有待改进。通过用户的反馈,我们发现“蔬菜吧”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营养液的调配过于复杂,外观缺乏吸引力,这两个问题将作为产品下一阶段的重点改进点。

上市迭代的调研不是一次性的,需要进行连续跟踪。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地改进迭代产品,一定能成就极致的产品。总之,产品上市后,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可以非常清晰地判断下一步的方向。

以上,我们通过案例,介绍了创业企业从创意概念阶段,到产品开发阶段,再到上市迭代阶段所要经历的用户调研过程,希望可以帮助创业者们熟悉用户调研的内容,在创业的过程中利用好调研工具,让目标用户充分参与,用数据进行决策。

创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创业者们把时间、精力、金钱全部投入自己的事业中,那么就应该认真对待这份事业,用科学的方法做每一次重要的决策。用户调研虽然不能确保创业成功,但会大大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上一篇:中职家校合力共育成长下一篇:别董大扩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