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党代会报告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届党代会报告(精选4篇)

历届党代会报告 篇1

这次大会是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后(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西安部分独立建校,此前交通大学曾于1955、1956、1958年召开过3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首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和总结过去两年来的工作,制定今后任务,选举新的常委会。党委书记谢邦治作了开幕词和大会总结,党委副书记邓旭初作了工作报告,16位代表发言介绍工作经验。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今后的基本任务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为工农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迅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国家多快好省地培养又红又专的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干部作出最大贡献。

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40人,列席代表48人。会议选举产生新的党委会委员28人,党委常委7人;选举谢邦治担任党委书记,余仁、张华、邓旭初任副书记。

二、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

(1962年12月28日~30日)

中共上海交大在徐汇校区体育馆二楼召开第二次党代会。这次大会是学校转为国防工业院校近两年后(1961年2月划归国防科委)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深,检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近三年的工作,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选举新的党委会和出席上海市第三届党代会的代表。党委副书记余仁代表党委作了工作报告,总结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全校的主要任务是加速培养政治质量好、技术专业好、身体健康的高质量的国防工程技术干部。

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287人,列席代表50人;选举产生了党委委员20人,党委常委7人,余仁、张华、邓旭初、苏宁等4人担任副书记(1962年4月谢邦治调离交大,书记暂缺)。

三、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1964年4月24日~29日)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检查“五反”运动的基础上,讨论和确定学校进一步革命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华、邓旭初分别作了工作报告,余仁作了大会总结。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学校“五反”运动结束,今后学校中心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认真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干部。

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99人,列席代表49人,会议选举了新的党委会21人,常委委员9人,余仁任代理书记,张华、邓旭初、苏宁任副书记。

四、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1973年7月12日~14日)

这是文革当中为恢复建立党委而召开一次党代会。1972年11月,上海市委批准成立交大党的核心小组,在党委成立前行使党委权力。为正式恢复党委,学校召开党代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杨恺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14个单位交流了经验,22人在会上作了发言。

共有764名正式党员参加此次大会,大会还邀请了224名群众代表列席大会;大会选举了第四届党委委员22人,由杨恺任党委书记,工宣队团长陈杏全、工宣队政委李文波任党委副书记。明确党委负责全校工作和党务工作;校革委会行使行政权力;工宣队在党委领导下发挥政治作用,以保证党的一元化领导。

五、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1981年2月26日~28日)

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呼唤科教春天到来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夏征农、副市长兼教卫办主任杨恺到会讲话。党委书记邓旭初代表上届党委作工作报告,副书记夏平代表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了关于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报告。大会认真总结了粉碎四人帮以来党委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取得的可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学校今后的任务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改革领导、管理体制,尽快提高教学、学术、管理水平,使交大向理工管方向发展,把交大建成成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第一流大学。

共有正式代表387人出席会议,大会差额选举产生了新的党委委员23人,纪委委员15人。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9人,邓旭初任党委书记,刘克、陆中庸任党委副书记;选举陆中庸兼任纪委书记。

六、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1992年5月29-30日)

这次会议是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和浦东开发的激励下召开的一次深入解放思想、继续前进的大会。党委书记何友声代表第五届党委作《团结鼓劲,深化改革,为把上海交大办成社会主义第一流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纪委书记杜年玲作《发挥纪检职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把我校办成社会主义第一流大学保驾护航》的工作报告。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世谦和市教卫党委书记刘克到会讲话。会议通过决议,要求新一届党委和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落实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同心同德,振奋精神,艰苦奋斗,深化改革,为把交大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第一流大学而奋斗。

参会的有正式代表266位,列席代表46位。会议选出23人为党委委员,11人为纪委委员。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7人,王宗光为党委书记,徐凤云、蒋秀明为副书记;纪委选举徐凤云为纪委书记。

七、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1998年1月18日-22日)

这次大会是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召开的,是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党委书记王宗光书记向大会作了《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确定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跨世纪奋斗目标,提出了从“九五”到“十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作出了“三年有标志,五年大变样,十年创一流”的战略部署。会议提出要实现一流目标必须采取“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

参会的有正式代表275位,列席代表90位。23人当选党委委员,11人当选纪委委员。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9人,王宗光继续担任党委书记,陶爱珠、潘永华、陈龙三人任副书记;纪委选举王永华为纪委书记。

八、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2004年12月28日-29日)

这是一次在我国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大会。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出席大会开幕式。党委书记马德秀代表第七届委员会作题为《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王永华代表纪委作题为《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政治保证》的报告。会议代表通过分组讨论,审议并通过关于党委、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提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交叉集成战略、服务社会战略、加快闵行校区战略,力争到2010年若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历届党代会报告 篇2

法国作家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从某种程度或场合来讲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更为重要。素有亲民口碑的温家宝总理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从容镇定,对答如流,坦诚睿智,引经据典,意境深邃,风趣幽默,让人神思荡漾,情怀激越。

为民所忧情动云天

情系百姓,心忧天下。温总理说:“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提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

真、善、美既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又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惜生命的代价而为之上下求索。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的三大支柱,而“真”位居其首。“真”是道德的基石,科学的本质,真理的追求。人格就是力量,信誉则是无价之宝。

为民所行心忧天下

言为心声,行为心形。有艰苦童年、又曾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过的温家宝,深知民间“疾苦”。没能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好,就成为他“最痛心的事”。全国2500多个县(区),温家宝已跑遍了1800多个。“这使我更深地了解了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深知人民的期待。”从城市困难企业到下岗职工生活,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到农民负担过重,这位共和国的新总理,只要说起百姓疾苦,语气就变得深情凝重。“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最关心的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和奋进。面对困难,我们有信心、有办法、有希望,一定能经受住新的考验,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人民总理的誓言。

温总理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个个难忘的镜头:在抗击“非典”一线、在淮河水灾最前沿、在贫困居民的家中、元旦看望矿难家属、春节探访艾滋病人、为农民工讨债、为遇难矿工流泪、在地下720米的矿井深处、在抵抗雪灾的现场……温总理的双手一次次紧紧握住了普通百姓的手。由东向西,由南至北,温总理的足迹遍及祖国四面八方。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你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一幕幕感人场景深深烙印在国人心中。人们强烈感受到这位亲民总理在艰难中铸就的性格:“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了一种信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温总理铿锵有力的话音未落,如潮的掌声响彻大厅。“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当温总理吟咏起辛亥革命老人于右任临终前的哀歌时,人们看到这位素以稳健、冷静著称的总理,眼中泪光闪烁。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亲民者,民必亲之,得民心者得天下。总理亲民,言行一致,止于至善,国之所运,家之所福,民之所幸。

坦诚睿智条理清晰

坦诚睿智,态度真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强烈的情感来源就是坚定的诚心,它是一种内在的、征服人心的力量。“谈心要交心,交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真诚与实际决定了信度,有信度才会有说服力。李燕杰说得好:“在演讲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真情,才能使人怒;唯真情,才能使人怜;唯真情,才能使人笑;唯真情,才能使听众信服。”温总理坦诚的态度、率真的言辞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立场、深刻的感受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最容易打动听众的心。

凤凰卫视记者:上届政府曾经经历过两次令全球华人为之牵挂的突发危机的发生。5年前,新任总理的您经历了“非典”危机,人们还不知道您当时的心路历程。5年之后,突如其来的南方冻雪灾害,人们又看到您走在抗击雪灾的前线,这场雪让您感受到了什么?未来5年您还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温总理: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类似实例,不胜枚举。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温总理头脑冷静、思维敏捷、论证严密而富有哲理性。说话清楚,崇尚条理,坦诚兼具深刻,幽默透出睿智。坚持二分法,充满辩证法。比如:“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引经据典意境深邃

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启迪心智。有些名言警句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芒,相反,经过岁月的磨练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和恒久的魅力。尤其是温总理善于采用富有文采的哲理警句或诗词名句,更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给人以教育与鼓舞,也显示出温家宝总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互联网的问题时,温总理说:“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温家宝总理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这句话出自《新唐书·魏徵传》,原句为“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的使我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一位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歌词。

◆在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温总理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温家宝总理说:“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故为新。”

大意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的美景难以穷尽,诗人只要深入地体察、体现,就能不断创造新的诗境。即使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能“与故为新”不断创造新的意境。诗以言志,诗以咏物,诗以抒情,不学诗无以言。诗词名言,信手拈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回答有关税费改革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中国古代《大学》一文中的话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如果不精减机构,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温总理对百姓生活的体察与关切溢于言表。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抗击雪灾时,温总理引用了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明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坚持发展经济的决心。2009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面对经济危机时,“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沉着应对,鼓舞士气。

言辞精美文采飞扬

言辞精美,幽默风趣。温总理的优美语言,如流水之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游刃有余。其语言锐利而不失和气,针锋相对而不失委婉,绵里藏针而不失幽默。同时也显示出温总理的思想之光和文采之美。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说:“我从群众的意见中感受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

三个排比句,以排山倒海之势给人以坚定信念和力量。信念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信念是生命,也是我们的使命。使命领导责任,责任完成使命,当大家都认准一个正确方向,树立信念,高擎战旗,结合群力,使命一定就去拼命,不达目标,绝不罢休,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吗?

2007年3月16日温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行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值此香港回归十年之际,我请你转达对香港同胞的问候,我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了,明年花更好!”

鲁迅先生说,字的修辞要做到三点:“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只有这样推敲文字,做到音美、形美、意美,才能收到美化语言、交流思想、说服他人的效果。在温总理答中外记者运用语言艺术的过程中,无论是句式的选择、句意的酝酿,还是准确的措辞,可以说都是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千锤百炼,并达到炉火纯青、美自天成的境界。更能给人以美的欣赏、善的本质、真的自我、新的启迪。同时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历届党代会前后股市走势惊人一致 篇3

一、1992年十四大:10月12日至18日举行。

如图一所示,上证指数1992年10月8日从640.22点仅反弹3个交易日到开幕当天即见顶713.77点,反弹幅度11.49%,之后下跌至1992年11月17日的386.85点,下跌幅度45.8%。受南巡提振股市影响,1993年2月16日,沪指冲到最高点1558.95点受阻于1562.3点,深综指2月22日攀上历史新高点368点。

二、1997年十五大:9月12日至18日召开。

如图二所示,上证指数从开幕前的两个月低点1116.15点反弹19个交易日到开幕前一天见顶1264.49点,反弹幅度13.29%,之后下跌至1997年9月23日1025.13点,下跌幅度18.93%,1998年6月4日反弹至1422.98点。

三、2002年十六大:11月8日至14日召开。

如图三所示,上证指数2002年10月29日从1488.68点反弹9个交易日到开幕当日见顶1573.1点,反弹幅度5.67%,之后下跌41个交易日至2003年1月6日1311.68点,下跌幅度16.62%,接着反弹至2003年4月16日的1648.6点。

四、2007年十七大:10月15日至21日召开。

如图四所示,上证指数2007年9月12日从5025.34点上升20个交易日到开幕后一天见历史大顶6124.04点,上升幅度21.86%,之后下跌至2007年11月26日的4778.73点,下跌幅度21.97%,接着反弹至2008年1月14日5522.78点。

五、2012年十八大前后走势预测:

十八大将于11月8日召开。如图五所示,上证指数2012年9月5日受到2478.38高点以及2242.34低点的对称点2028.78点的支撑从2029.05点开始反弹,9月7日反弹结束高见2145点,9月26日低见1999.48点,10月22日受阻于90天均线,反弹至2138.03点,10月26日回调至2100点之下,依此类推下一个循环低点为1836.61点附近。

见顶后若按2002年十六大的跌幅16.62%计,选2176.79作为参考点,则下跌目标在1815附近:若按1997年十五大的跌幅18.83%计,选2145作为参考点,则下跌目标为1738点附近。可能12月中旬或春节之前见底。

历届党代会报告 篇4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1大——17大)

党的一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上一篇:医疗服务基地共建协议书下一篇:华山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