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应用技术总结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据库应用技术总结(推荐8篇)

数据库应用技术总结 篇1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

1.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 :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 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 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 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 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 3.数据模型:(1)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 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

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

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 学生(班级编号,„„)

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

实体集:矩形框

属性:椭圆

联系:菱形

(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

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

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

(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

实体:主键不能为空

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

第二章 A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

1.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2.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 3.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1)字段名命名规则

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4)设置主键

4.建立表间关系:关联字段、实施参照完整性 5.表的复制、更名、删除 6.数据的导入、导出

第三章 查询

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

查询是根据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的方法 浏览、更新、分析数据 2.选择查询

使用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然后按所需顺序显示数据 3.条件查询

(1)查询条件的表示

①条件的组合:and、or、not ②取值范围的说明: >、<、>=、<=、<>

between… and…

In ③条件不确定: like

*(替代零个一个或多个任意字符)、?(任意单一字符)、#(任意一个数字)、[ ](替代方括号内任意字符)、!(替代方括号内字符以外的任意字符)、-

(2)函数

①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②字符串函数(LEN,LEFT,RIGHT,MID)

③日期函数(DATE,NOW,YEAR,MONTH,DAY)

4.交叉表查询、重复项查询、不匹配项查询:特点、何时适用

交叉:对数据库中表和查询进行分类统计,使用的字段必须来源于同一个表或查询

重复:对某些怒有相同值得记录进行检索和分类,判断信息正确性 不匹配:查找可能的遗漏,在一张表中有另一张表中没有 4.参数查询

在作为参数字段的条件行中,以[ ]括起与字段名不同的内容

5.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追加查询

第四章

SQL查询

select-from-where、insert、update、delete,要求能读懂 select:构成查询结果的属性列 from:作查询的表 where:查询条件

insert:将子查询结果插入到指定的表 update:数据更新,需要更新的表 delete:删除字段

数据定义:用于定义和修改基本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create(建立)drop(删除)alter(修改)

数据操纵:用于表或视图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insert(插入)delete update 数据查询: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select 数据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利 grant(授权)revote(回收权限)

第五章

窗体

1.窗体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控件使用构成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从而完成显示、输入和编辑数据等事物

作用:可作为浏览、编辑、输入输出表或查询中数据的交互界面

可作为组织、控制整个系统中对象的外观界面 2.创建窗体的三种方法

自动创建、窗体向导、设计视图 3.窗体的构成

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 4.窗体的控件

(1)类型:结合型控件、非结合型控件、计算型控件

(2)常用控件: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

(3)常用属性:名称、标题

记录源:窗体的数据来源,一般为表或查询

控件来源:控件所显示数据的来源,通常是与控件结合的字段

行来源:组合框、列表框的列表选项来源

5.主/子窗体:主窗体内套有子窗体,便于在同一窗体中显示不同表中相关联的数据

第六章

报表

1.报表的概念和作用:与窗体的功能比较、区别

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浏览、分析、汇总和输出;窗体用于浏览、编辑、输入、输出

2.报表的构成: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组页眉、主体、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

3.排序和分组报表中的数据(对最多10个字段分组)

汇总项:可以添加多个字段的汇总,并且可以对同一字段执行多种类型的 汇总

分组间隔项:确定记录如何分组在一起,可以自定义

标题项:更改汇总字段的标题,可以用于列标题还可用于标记页眉与页脚的汇总字段

有/无页眉节选项:用于添加或移除每个组前面的页眉节

4.标签报表:特点:在一页中显示多个标签,通过标签报表,用户可以查看到多个且数据格式相一致的标签。可以将数据表示成邮件标签,用于打印大批量的邮件标签

第八章

1.基本概念:宏、宏操作、带条件的宏

宏:宏是一组命令,他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能够将各种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按照某个顺序执行操作步骤完成一系列操作 条件宏:在if选项文本框中有条件表达式的宏 宏组:宏的集合

2.常用宏操作: OPENFORM(打开窗体),MESSAGEBOX(显示含有警告或提示消息的消息框),CLOSEWINDOW(关闭指定窗口),OPENQUERY(打开查询后执行操作查询),OPENTABLE(打开表)

转移焦点gotocontrol、关闭窗体closewindows、退出程序、停止当前宏执行stopmacro 3.将宏与窗体上控件相关联的方法

1)控件属性表的事件选项卡中选择一个宏

2)右击控件直接进入宏设计视图

3)进入宏对象列表框把宏对象列表框中的宏名拖放到窗体设计视图上在窗体产生一个命令按钮 第九章

VBA编程

1.基本概念:对象、属性、事件、事件过程、方法

对象:是现实世界对象的模型化,是代码和数据的组合,具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继承性、多态性、封装性、灵活性)属性:特征

方法:在对象上可以执行的操作 事件:识别和响应的某些行为和动作

2.数据类型:数值、字符、逻辑、日期 变量:概念、命名规则、先声明后使用

用于临时储存数值、计算结果或数据库中的任意对象

命名:字母或汉字开头 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常量:概念、符号常量

在应用程序的运行中不能改变的对象,只有在初始化时能赋值

public const 表达式

运算符:算术、连接、关系、逻辑、赋值,它们的运算法则和优先级

优先级:算术、连接、关系、逻辑、赋值 表达式:要求会计算表达式的值

3.三大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4.程序语句:(1)变量声明语句

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2)赋值语句

变量名=表达式

(3)IF语句(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Select Case语句

IF:

单: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1[else 语句2]

多: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 if

select case:

select case 表达式

case 值1

语句组1

case 值2

语句组2

[case else 语句组n+1]

前面的全不匹配时 end select select case 后面的表达式是必要参数 case后面的值可以用is和to表范围(4)FOR语句(循环)

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

循环语句组

[exit for]

next 循环变量 eg.Dim s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0

for i=1 to 100 step 1

s=s+1

next i

msgbox “1到100相加之和为:”& s Do…Loop语句 Do while 条件表达式

循环语句组

[exit do] loop 7

eg.sub sumloop()

dim sum as integer

dim n as integer

dim msg as string

sum=0

n=0

msg=“100内偶数之和为”

do while n<=100

sum=sum+n

n=n+2

loop

msg = msg & sum

msgbox msg

end sub

简答:

1.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多年来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 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 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 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 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 2.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相对独立性,数据独立于程序存在

3)支持数据共享,可同时为多个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4)可控的数据冗余,为了提高检索速度可以适当地增加冗余 3.数据库系统中包含哪些人员,各自职责是什么

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用户 4.关系模型定义了几种数据库约束条件

1)每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2)每一列的属性名必须不同 3)不能有相同的元祖

4)同一列是同质的,不同的列可以来自同一个域 5)行和列的顺序无所谓

5.在关系数据库中包含哪些常用的关系运算

选择、投影、联接、自然联接(去掉重复属性)6.创建数据表的几种方法

表模板、设计视图、输入数据、导入已有数据 7.设置有效性规则和有效性文本的作用是什么

给予输入内容更具体的限制,对该字段上的数据进行核查工作 8.说明查询和表的区别

1)表可以进行操作,查询的操作权限来源于数据表

2)表有存储功能,可以进行数据更新、新增、删除;当连接查询两个以上数据表时将无法进行更新、新增、删除操作 3)表有储存功能,查询只能分析无法储存 4)查询的数据集合是临时存在的 9.简述窗体的主要功能 1)显示与编辑数据 2)接收数据输入 3)控制应用程序流程 4)信息显示 5)数据打印

10.与快速创建窗体相比,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有什么优点 可以设置窗体的形式、格局和外观;可以选择多个数据源 11.窗体有几种视图,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视图: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的窗口

窗体视图:用于显示记录数据、添加和修改表中数据窗口 布局视图:显示真实数据,适合设置视觉外观和可用性任务

数据表视图:以行列格式显示表、查询或窗体数据的窗口 数据透视表视图:查看明晰数据或汇总数据

数据透视图视图:以图表形式显示数据,便于用户进行数据分析 12.把复选框、选项按钮加入选项组与不加入选项组有什么区别 13.报表与窗体的区别

1)作用:窗体用于查看和输入数据;报表用于输出数据 2)数据来源:窗体必须有数据来源;报表可以没有数据源 3)功能:窗体可以添加、删除或修改原始数据,报表不可以 4)报表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和汇总

5)窗体可以另存为报表,报表无法转换为窗体

14.作为查阅与打印数据的一种方法,与表和查询相比,报表具有哪些优点 1)可以将数据按照设计的方式打印出来 2)可以控制每个对象的大小和外观 3)可以对数据进行比较和汇总

15.创建报表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点 快速创建、设计视图、空报表、报表向导、标签

16.除了报表的设计视图外,报表预览的结果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报表打印预览视图

17.模块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类模块:包含新对象定义的模块,在模块中的任何过程都将成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与窗体和报表相关联

标准模块:存放整个数据库都可用的子程序和函数的模块,不与任何对象相关联

18.宏和模块有什么关系?宏可以取代模块吗?

模块是功能强大的编程工具,可以编写出复杂高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自定义函数,完成更复杂的计算,替代宏所不能执行的功能。19.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主要区别

数据库应用技术总结 篇2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3年12月诺贝尔颁奖典礼前后,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推出数据新闻,向一百年来的七百多位获奖者致敬。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和中国人关注诺贝尔,而要了解诺贝尔的历史,财新网的这张《百年诺奖》数据可视化动态图一目了然。而且在此专题出品一年后,细心地加上了2014诺贝尔奖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师任远说,这个专题会常年更新下去。

这个项目 从数据分 析——视觉 通道——视觉结构——视觉设计,经过多次迭代的方式,最终得到较满意的设计。跟着可视化设计师任远的思路,图解设计过程:

一、数据分析

在分析了诺贝尔的原始数据以后,决定以时间线为导向,分别展示各年份的数据:

(1)该年各奖项获奖比例;

(2)该年各国各奖项获奖比例;

(3)该年各国按获奖年龄分布的获奖人,获奖人的数据包含:照片,名字,英文名,性别,获奖年龄,国家,奖项类别。

为获奖人的属性分配可视化的“视觉通道”:

(1)获奖年龄:位置;

(2)国家:位置;

(3)奖项类别:颜色;

(4)其他的数据信息:边栏。

二、视觉结构设计

由获奖年龄、国家、奖项类别的视觉通道:位置、颜色,可以确定用散点图的结构会比较直观。由于国家的列表项有40多个,用横向和纵向的散点图会超出界面边界,所以把散点图折成了圆形来表现。半径表示获奖年龄,对应圆心的角度表示国家,颜色表示奖项类别。再加一层时间轴就构成了基本的数据图(见图1)。

可以看到用圆形表示散点图,越靠近圆心等分的面积越小,比较受限制,可读性和视觉效果也不佳。所以将圆形变成了环形的散点图(见图2)。

三、权衡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这样一来,数据图不论是在视觉和可读性上,都有了提高。可是问题又出现了,时间轴放在最里面,用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因为还需要一个可以精确点选到从1900-2013年的某一年的功能。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尝试了另外几种解决方案。

根据之前的数据图,拓扑出来了6个方案(见图3),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始终不能达到权衡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的最完美状态。最后选择了两个比较接近的设计,第一个和第五个。然后,加入“各国各奖项获奖比例”继续往下设计。

最终选择了“图4”中的第二个方案。

四、环形文字的可读性处理

前面的图中文字在环形排列时会有反转的情况,可读性不高。在尝试左右反转的方式后,最终又改为另一种方式:将环形用“X”分为上下左右4个部分,上下用竖排文字,左右用横排文字,文字的排列遵循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这种方式很适合中文字体,因为中文字体基本上都是显方形的,在元素细节构图上会比较好看。如果是英文字体的话可能不太美观,英文字体大多为长方形,所以竖排的文字会显的扁一些(见图5)。

五、真实的数据往往会有“缺陷”

诺贝尔的数据在“1900”和“1940-1942”两个年份段有空缺,时间在变化的时候,数据图右侧会出现两次人物列表空白。而两个年代,第一次是在开始时间1900年,第二次是在二战期间19401942年。

为了画面元素平衡,开始时,使用诺贝尔头像和文字标题替代右侧的空白处;二战期间,用坦克和文字标题替代右侧的空白处;都用插画风格来表现,和左侧的环形数据图相应和。插画用少面积的蓝色填充,达到画面色彩平衡。

六、整体和局部展示

整个诺贝尔可视化的过程都是展示单个年份,没有一个整体呈现的过程。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加了一个整体概况分布。

数据库应用技术总结 篇3

随着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飞速发展,进口车市场的日益繁荣,原先由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已演变成目前“三足鼎立”。面对日趋残酷的竞争环境,各家厂商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获得消费者的垂青。除了加快新品的投产以满足挑剔的消费者,广告攻势同样成为主要砝码。一些大品牌长期维持较高的广告投放量,而大部分品牌在2007年大幅度增加了广告预算。(见表一)

总体来看,轿车行业广告市场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豪华车品牌近期广告活跃度升温,电台媒体广告市场成长加快,其在移动人群中的影响优势显示出巨大的广告投放潜力。

整体市场稳定增长,豪华车竞争加剧

2007年1-8月,轿车行业的广告花费较去年同期增长29.7%,增幅保持稳定。尽管其广告投放金额占整个“交通工具”大类的比重从2006年同期的68%下降到了66%,但占比仍超过三分之二,是该大类广告投放的中坚力量。(见图二)

大部分轿车品牌都增加了媒体广告投放费用。在同期投放增幅最高的TOP20品牌中,前10名的增长都超过十倍,其中海马、三菱戈蓝、日产、南京菲亚特派朗、华晨宝马等增幅惊人。2007年4月首次以自主品牌形象亮相上海车展的海马汽车,携新车发布的东风,投入广告巨资打造企业新形象,今年前8个月的广告花费高达7353万,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0000倍!与一年多以前在中国轿车市场豪华车“阳春白雪”的情形相比,2007年似乎更适合被称为中国轿车的“豪华年”。除了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奔驰、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等部分车型陆续进入国产化或传出有望国产的消息外,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三大日系顶级豪华车品牌也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上韩系豪华车的代表:起亚的欧菲莱斯和双龙汽车的新主席,2007年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可谓“明星云集,各领风骚”。(见图三)

就传统营销理念而言,北美市场才是豪华车竞争的主要舞台。但正是在今年,外国轿车企业不约而同地将中国作为北美以外的首个海外市场试水豪华车销售,将中国消费者摆在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无疑显示出它们对于飞速成长中的中国市场的野心。

电台媒体成为轿车广告“新宠”

从2007年1-8月各媒体轿车广告花费的分配比例看,电视和报纸仍是其主要投放媒体(比例分别为46.1%和38.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两大媒体的份额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与此相反,电台和杂志媒体的广告花费份额出现增长,其中电台广告所占的花费比例从2006年的2.6%上升为4.3%,涨幅居各媒体之首。(见图四)

今年前8个月,选择电台媒体进行广告投放的轿车品牌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0%,广告投放频次增长84%,广告时长增长89%,媒体市场的成长极为迅速。轿车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活跃品牌都涉足了电台广告。在电台广告投放前10位品牌中,不乏凯迪拉克、荣威、别克林荫大道等知名中高档轿车品牌。(见图五)

国产自主品牌“荣威”,上市伊始便将电台作为其广告发布的重要平台。根据CTR媒介智讯的监测数据,荣威2007年1-8月的媒体广告花费接近2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台广告投放约4200万,为全行业之首。

有迹象表明,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提升,目前国内的有车族已经开始考虑购买第二辆车或者将原有的车进行替换。由于拥有购车、用车经验,他们对于品牌、质量、售后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这正是那些品牌美誉度高、产品线丰富、服务口碑良好的成熟轿车品牌的强项。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新的商机,一些市场运作相对成熟的轿车品牌纷纷开始追加在电台的广告投放预算。(见图六)

在电台投放前20位轿车品牌中,有11个品牌同样位列全媒体广告投放前20位之列。其中,荣威、凯迪拉克SLS赛威、上海通用别克凯越的电台广告花费占各自广告投放总额的比例均超过了10%,一汽大众奥迪的比例也接近这一数字。从趋势看,广播媒体已经成为这些品牌保持媒体曝光率和维持品牌美誉度的重要媒体支持。

豪华车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看中的就是目前国内轿车高端消费市场对于豪华车的“渴求”现状,更具远见的考虑,则是培养中国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于自身品牌的认知和偏好,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打下基础。

数据库课程总结 篇4

软件0701

07301024

杨彦妍

在学习数据库之前一直觉得数据库没有什么深入研究的价值,觉得无非是将数据存起来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就是了。直到真正接触到了数据库这门课才真地发现了这里面得奥妙和值得专研的价值。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这是第一次接触王老师的课堂,但是老师清晰地讲解让我这一个学期收益匪浅。

数据已然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各个部门无时无刻不在于数据打交道,对于这些大量数据的处理使得数据库应运而生。作为学习软件的我们对于数据库的学习更加是必不可少。

虽然对于SQL语言这些东西以前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接触,但是清晰易懂语言的模式并没有对学习造成太大的困扰。而实际上这学期的双语教学的确让我的学习变的有些吃力,不是因为读不懂,而是读过之后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很透彻地理解到位。但是老师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对于课件的翻译让我对此有了很大的弥补。对于数据库的理解已经不仅仅是知道增删改查这些简单的基本操作,知道表之间的连接,一些运算,一些模式等等。实际上,对于数据库进行建立与操作是十分复杂的,中间要经过很多考虑对于现实的结合,对于软硬件的要求都需要考虑在内。

从某种意义上看来说,对于数据库的学习不仅仅改变了我对与数据库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我对于程序设计的看法。从前简单的看到就做是不科学的,应该经过规划和研究分析才能上手。于此同时,老师留的项目其实是对于我们的所学习知识的一种检验与扩充。因为项目结合很多的其他知识,同时做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对于知识的重新审视与巩固的过程。

总地来说,这学期的数据库课程让我觉得有所收获,有所得。加强了对于课程本身的理解,同时也知道了更广的知识面。其实感受最深的还是老师的讲课方式,很详细很透彻,不懂的地方老师还会很耐心地讲解,总很和蔼,问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紧张。

关于意见、建议,总体上来说,老师的方法很好。如果真说意见,建议的话,我觉得针对双语教学,上课让同学翻译一些要点是必要的。因为本身大家对于英语的理解就不容易透彻,再加上一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好,所以容易造成误解。如果自己翻译,老师更正的话,会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掌握更加牢固。另一点就是我觉得可以减少对于PPT 的依赖。因为每次上课的时候,看课件有时候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当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过后就觉得特别的理解,很清晰,感觉线索被理顺了,明了了。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 篇5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题目个人CD盘管理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日期

学院计算机学院

系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近2个月的设计,CD盘管理系统基本开发完成,该系统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数据库与现实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它集各种功能用于一身,在系统的各个模块中体现了它的功能,针对音乐爱好者的需求方面进行设计的,方便了用户的一些信息操作,为音乐爱好者节省了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该系统的界面简单大方,非常方便用户的操作,同时,也为以后系统的扩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在此次设计中后台主要采用了servlet和JavaBean技术,数据库则加入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控制。我进一步理解了servlet和JavaBean的工作机制和所提供的便利,也感受到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所带来的方便。

servlet具有以下的优势:方便Servlet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例程,例如自动地解析和解码HTML表单数据、读取和设置HTTP头、处理Cookie、跟踪会话状态等。* 功能强大在Servlet中,许多使用传统CGI程序很难完成的任务都可以轻松地完成。例如,Servlet能够直接和Web服务器交互,而普通的CGI程序不能。Servlet还能够在各个程序之间共享数据,使得数据库连接池之类的功能很容易实现。

2可移植性好Servlet用Java编写,Servlet API具有完善的标准。因此,为IPlanet

Enterprise Server写的Servlet无需任何实质上的改动即可移植到Apache、Microsoft IIS或者WebStar。几乎所有的主流服务器都直接或通过插件支持Servlet。3 节省投资不仅有许多廉价甚至免费的Web服务器可供个人或小规模网站使用,而且对于现有的服务器,如果它不支持Servlet的话,要加上这部分功能也往往是免费的(或只需要极少的投资)。

JavaBean具有以下特点:

用户可以使用JavaBean将功能、处理、值、数据库访问和其他任何可以用java代码创造的对象进行打包,并且其他的开发者可以通过内部的JSP页面、Servlet、其他JavaBean、applet程序或者应用来使用这些对象。用户可以认为JavaBean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的复制和粘贴的功能,而不用关心任何改变。JavaBean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的JavaBean;还有一种是没有用户界面,主要负责处理事务(如数据运算,操纵数据库)的JavaBean。JSP通常访问的是后一种JavaBean。

存储过程的能力大大增强了SQL语言的功能和灵活性。存储过程可以用流控制语

句编写,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复杂的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存储过程可以使没有权限的用户在控制之下间接地存取数据库,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通过存储过程可以使相关的动作在一起发生,从而可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在运行存储过程前,数据库已对其进行了语法和句法分析,并给出了优化执行方案。这种已经编译好的过程可极大地改善SQL语句的性能。由于执行SQL语句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所以存储过程能以极快的速度执行。可以降低网络的通信量。使体现企业规则的运算程序放入数据库服务器中,以便集中控制。当企业规则发生变化时在服务器中改变存储过程即可,无须修改任何应用程序。企业规则的特点是要经常变化,如果把体现企业规则的运算程序放入应用程序中,则当企业规则发生变化时,就需要修改应用程序工作量非常之大(修改、发行和安装应用程序)。如果把体现企业规则的运算放入存储过程中,则当企业规则发生变化时,只要修改存储过程就可以了,应用程序无须任何变化。

触发器可通过数据库中的相关表实现级联更改;不过,通过级联引用完整性约束可以更有效地执行这些更改。触发器可以强制比用 CHECK 约束定义的约束更为复杂的约束。与 CHECK 约束不同,触发器可以引用其它表中的列。例如,触发器可以使用另一个表中的 SELECT 比较插入或更新的数据,以及执行其它操作,如修改数据或显示用户定义错误信息。触发器也可以评估数据修改前后的表状态,并根据其差异采取对策。一个表中的多个同类触发器(INSERT、UPDATE 或 DELETE)允许采取多个不同的对策以响应同一个修改语句。

数据库原理简答题总结 篇6

第一章 数据库概论

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

(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

(2)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4)数据面向程序

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

(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

(2)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3)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有索引、链接和散列文件

(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3.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

(2)数据不一致性

(3)数据联系弱

4.数据库阶段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

(4)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5)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5.数据描述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

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经历了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1)现实世界: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称为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3)机器世界: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

信息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

机器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

它们的对应关系是:

在数据库中每个概念都有类型和值之区分,类型是概念的内涵,值是概念的外延

6.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

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

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

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

7.物理存储介质层次:

8.数据模型的种类:

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这一类中著名的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一类中的例子有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模型。

9.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是结构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是指对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插、删、改)两类操作的实现

数据完整性约束:给出数据及其联系应具有的制约和依赖规则。

10.层次模型的特点: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缺点是:(1)只能表示1:N联系

(2)由于树型结构层次顺序的严格复杂,引起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也很复杂,因此编写应用程序也很复杂。

11.网状模型的特点:

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M:N联系也容易实现,查询效率较高。

缺点是:编写应用程序比较复杂,程序员必须熟悉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12.关系模型的特点:

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

特点是:关系模型与层次、网状的最大差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

13.数据库体系结构中的三级结构、两级映象: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内部级、概念级、外部级。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是全局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内部级:最接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实际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为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级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

14.二级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分为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1)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内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2)逻辑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

15.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的三级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映象、完整性、安全控制等约束。

(2)数据库的操纵功能: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3)数据库的保护功能:DBMS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通过数据库的恢复、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等四个方面实现。(4)数据库的存储管理:DBMS的存储管理子系统提供了数据库中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一个界面,其职责是把各种DML语句转换成低层的文件系统命令,起到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更新的作用。

(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DBMS中实现数据库维护功能的实用程序主要有数据装载程序、备份程序、文件重组织程序、性能监控程序。

(6)数据字典(DD):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访问DD才能实现。

16.DBMS的组成:

DBMS是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

(1)查询处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DDL编译器、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2)存储管理器有四个主要成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17.DBS的组成:

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是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DBA)的集合体。

(1)数据库(DB):是与一个特定组织各项应用有关的全部数据的集合,由应用数据的集合(物理数据库)、关于各级数据结构的描述(描述数据库)两部分组成。

(2)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内存、输入输出设备、数据通道等硬件设备。

(3)软件:包括DBMS、OS、各种宿主语言和应用开发支持软件等程序。

(4)DBA:DBA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DBS的正常运行。

18.DBS的全局结构:

(1)数据库用户。可分为四类:DBA、专业用户、应用程序员、终端用户

(2)DBMS的查询处理器。包括四部分:DML编译器、嵌入型DML的预编译器、DLL编译器、查询运行核心程序。

(3)DBMS的存储管理器。包括四部分:授权和完整性管理器、事务管理器、文件管理器、缓冲区管理器。

(4)磁盘存储器中的数据结构。包括四种形式:数据文件、数据字典、索引文件、统计数据组织。

第二章 关系模型

19.超键、主键、候选键的定义:

超键(super key):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

候选键(candidate key):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候选键可以有多个)

主键(primary key):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称为主键。(主键是候选键中一个)

20.关系模式、关系子模式和存储模式:

关系模型基本上遵循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概念模式是关系模式的集合,外模式是关系子模式的集合,内模式是存储模式的集合。

(1)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上是记录类型。它的定义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

(2)关系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的数据外,还应指出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3)存储模式:关系存储时的基本组织方式是文件,元组是文件中的记录。存储一个关系可以用散列方法或索引方法实现。如果关系中元组数目较少,也可以用堆文件方式实现。

21.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

(1)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2)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22.参照完整性规则的形式定义:

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在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两种可能,或者为空,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此规则使用时还要注意三点:

(1)外键和相应的主键可以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

(2)R1和R2也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表示了属性之间的联系。

(3)外键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

上述形式定义中,关系模式R1称为“参照关系”模式,R2称为“依赖关系”模式。

23.关系模型的形式定义:

24.关系查询语言根据其理论基础的不同分为哪两类:

关系代数语言:查询操作是以集合操作为基础运算的DML语言。(非过程性弱)

关系演算语言:查询操作是以谓词演算为基础运算的DML语言。(非过程性强)

25.关系代数中的操作有哪些?

关系代数中的操作可分为两类:

传统的集合操作:并、差、交、笛卡尔积

扩充的集合操作:对关系进行垂直分割(投影)、水平分割(选择),关系的结合(联接、自然联接),笛卡尔积的逆运算(除法)等。

其中五个基本操作为: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四个常用组合操作为:交、连接、自然连接、除法

两种扩充的关系代数操作为:外连接和外部并

26.关系演算有哪两种:

关系演算可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前者以元组为变量,后者以属性(域)为变量。

27.什么是约束变量、自由变量:

28.什么是安全运算:

在数据库技术中,不产生无限关系和无穷验证的运算称为安全运算,相应的表达式称为安全表达式,所采取的措施称为安全约束。

在关系演算中约定,运算只对表达式中公式在涉及到的关系的值范围内操作。这样就不会产生无限关系和无穷验证问题,关系演算是安全的。

29.为什么要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

查询优化是由DBMS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组合,以提高DBMS的系统效率。要对关系代数进行优化的原因是:由于关系代数表达式是由关系代数操作组合而成。在关系代数操作中,执行笛卡尔积和联接运算最费时间,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中间结果,以使系统执行效率较低。在执行前,由DBMS查询处理子系统先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和投影操作,以得到较小的中间关系,减少运算量和读外存块的次数,节省系统的执行时间,提高执行效率。

30.简述查询优化的优化策略:

(1)在关系代数表达式中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操作。

(2)把笛卡尔积和随后的选择操作合并成F联接运算。

(3)同时计算一连串的选择和投影操作,以免分开运算造成多次扫描文件,从而能节省操作时间。

(4)如果在一个表达式中多次出现某个子表达式,应该将该子表达式预先计算出结果保存起来。以免重复计算。

(5)适当的对关系文件进行预处理。

(6)在计算表达式之前应先估计一下怎么计算合算。

31.笛卡尔积、等值连接、自然连接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等值连接中有笛卡尔积运算;

自然连接是一种等值连接,它是两个关系中所有公共属性进行等值连接的结果。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SQL语言32.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及术语:

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也是三级,但术语与传统的关系模型不同。

关系模式称为“基本表”,存储模式称为“存储文件”,子模式称为“视图”,元组称为“行”,属性称为“列”。

33.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要点是什么:

(1)一个SQL数据库是表(table)的汇集,它用一个或多个SQL模式定义。一个SQL模式是表和授权的表态定义。

(2)一个SQL表由行集构成,一行是列的序列,每列对应一个数据项。

(3)一个表或者是一个基本表,或者是一个视图。(视图只保存定义,不保存数据)

(4)一个基本表可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一个存储文件也可存放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用户可用SQL语句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查询等操作。

(6)SQL用户可以是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终端用户。

34.SQL的组成分成几部分:

SQL主要分成四部分:

(1)数据定义。(SQL DDL)用于定义SQL模式、基本表、视图和索引的创建和撤消操作。

(2)数据操纵。(SQL DML)数据操纵分成数据查询和数据更新两类。数据更新又分成插入、删除、和修改三种操作。

(3)数据控制。包括对基本表和视图的授权,完整性规则的描述,事务控制等内容。

(4)嵌入式SQL的使用规定。涉及到SQL语句嵌入在宿主语言程序中使用的规则。

35.SQL模式的撤消有哪两种方式:

CASCADE(连锁式)方式:执行DROP语句时,把SQL模式及其下属的基本表、视图、索引等所有元素全部撤消。

RESTRICT(约束式)方式:执行DROP语句时,只有当SQL模式中没有任何下属元素时,才能撤消SQL模式,否则拒绝执行DROP语句。

36.SQL提供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每种举两个例子:

(1)数值型:INTEGER长整数、SMALLINT短整数

(2)字符串型:CHAR(N)长度为N的定长字符串、VARCHAR(N)具有最大长度为N的变长字符串。

(3)位串型:BIT(N)长度为N的二进制位串、BIT VARYING(N)最大长度为N的变长二进制位串

(4)时间型:DATE日期、TIME时间

SQL2允许用户使用“CREATE DOMAIN”语句定义新的域。

37.完整性约束主要有哪三种子句:

完整性约束主要有三种子句:主键子句(PRIMARY KEY),检查子句(CHECK)和外键子句(FOREIGN KEY)

38.什么是视图,它与表的区别是什么:

在SQL中,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视图,视图是从若干基本表和(或)其他视图构造出来的表。我们创建一个视图时,只是把其视图的定义存放在数据字典中,而不存储视图对应的数据,因此,视图被称为“虚表”,这是它与表的主要区别。

39.对于视图元组的更新操作(INSERT、DELETE、UPDATE)有哪三条规则:

(1)如果一个视图是从多个基本表使用联接操作导出的,那么不允许对这个视图执行更新操作。

(2)如果在导出视图的过程中,使用了分组和聚合操作,也不允许对这个视图执行更新操作。

(3)如果视图是从单个基本表使用选择、投影操作导出的,并且包含了基本表的主键或某个候选键,那么这样的视图称为“行列子集视图”,并且可以被执行更新操作。

SQL2中,允许更新的视图在定义时,必须加上“WITH CHECK OPTION”短语。

40.SQL语言有哪两种使用方式:

一种是在终端交互方式下使用,称为交互式SQL;

另一种是嵌入在高级语言的程序中使用,称为嵌入式SQL,而这些高级语言可以是C、PASCAL、COBOL等,称为宿主语言。

41.嵌入式SQL的实现有哪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是扩充宿主语言的编译程序,使之能处理SQL语句;

另一种是采用预处理方式。目前多数系统采用后一种。

42.在宿主语言的程序中使用SQL语句有哪些规定:

(1)在程序中要区分SQL语言与宿主语句。所有SQL语句前必须加上前缀标识“EXEC SQL”,并以“END_EXEC”作为语句的结束标志。(结束标志在不同的宿主语言中不同)

(2)允许嵌入的SQL语句引用宿主语言的程序变量(共享变量),但有两条规定:

1)引用时,这些变量前必须加冒号“:”作为前缀,以示与数据库中变量有区别。

2)这些变量由宿主语言的程序定义,并用SQL的DECLARE语句说明。43.用游标机制协调SQL的集合处理方式所用的SQL语句有哪些:

与游标有关的SQL语句有下列四个:

(1)游标定义语句(DECLARE)

(2)游标打开语句(OPEN)

(3)游标推进语句(FETCH)

(4)游标关闭语句(CLOSE)

44.SQL DML的嵌入使用技术:

(1)若是INSERT、DELETE、UPDATE语句,则不必涉及游标,只要加上前缀标识和结束标志就能嵌入宿主语言程序中使用。

(2)若是已知查询结果肯定是单元组的SELECT语句,则不必涉及游标,也可加上前缀标识和结束标志后嵌入宿主语言程序中使用,但此时应该在SELECT语句中增加一个INTO子句,指出找到的值应送到相应的共享变量中去。

(3)若是已知查询结果为多个元组的SELECT语句,则必须涉及到游标,用游标机制把多个元组一次一个地传送给宿主程序处理。第四章 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

45.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它利用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一个关系既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实体及其属性,也可以用来描述实体间的联系。关系实质上是一张二维表。

46.一个关系模型有哪两个方面内容:

一个关系模型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

外延就是通常所说的关系,或实例,或当前值。它与时间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由于元组的插入、删除、修改引起的)

内涵是与时间独立的,包括关系、属性、及域的一些定义和说明,还有各种数据完整性约束。

47.数据完整性约束分为哪两类:

数据完整性约束分为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

静态约束:包括各种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依赖),主键的设计和关系值的各种限制等等。这一类约束是如何定义关系的有效数据问题。

动态约束:主要定义如插入、删除、和修改等各种操作的影响。

48.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依赖、范式、模式设计方法。其中数据依赖起着核心的作用。

49.数据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数据冗余、更新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50.函数依赖(FD)的定义:

设有关系模式R(A1,A2,……,An)(即R(U)),X,Y是U的子集,r是R的任一具体关系,如果对r的任意两个元组t1,t2,由t1[X]=t2[X]导致t1[Y]=t2[Y],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为X→Y,X→Y为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

或者说,对于X的每一个具体值,都有Y惟一的具体值与之对应,即Y值由X值决定,因而

这种数据依赖称为函数依赖。

51.函数依赖的逻辑蕴涵、FD的闭包F+:

52.候选键、主属性、非主属性:

设有关系模式R(A1,A2,……,An),F是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X是{A1,A2,……,An}的一个子集。如果

① X→A1A2……An∈F+,且

② 不存在X真子集Y,使得Y→A1A2……An成立,则称X是R的候选键。

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53.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

设有关系模式R(A1,A2,……,An)和属性集U= A1,A2,……,An,X,Y,Z,W是U的一个子集,F是R的一个函数依 6 赖集,推理规则如下:

54.什么是平凡的FD?平凡的FD可根据哪一条推理规则推出?

55.关系模式的分解有几个不同的衡量标准:

分解具有无损联接;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

分解既要保持依赖,又要具有无损联接。

56.什么是无损连接:

57.试叙保持函数依赖的定义:

58.第一范式(1NF):

如果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的值域中每一个值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值,则称R是属于第一范式模式。

59.第二范式(2NF):

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是第二范式模式。

60.第三范式(3NF):

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

61.BCNF:

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那么称R是BCNF的模式。从BCNF的定义可明显地得出如下结论:

(1)所有非主属性对键是完全函数依赖。

(2)所有主属性对不包含它的键是完全函数依赖。

(3)没有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键的任何属性组。

如果模式R是BCNF,则它必定是第三范式,反之,则不一定。

62.模式设计方法的原则:

关系模式R相对于函数依赖集F分解成数据库模式ρ={R1,R2,……Rk},一般应具有下面三个特性:

(1)ρ中每个关系模式Ri是3NF或BCNF(2)保持无损联结(3)保持函数依赖集

(4)ρ中模式个数最少和属性总数最少。

63.一个好的模式设计方法应符合哪三条原则:

表达性,分离性,最小冗余性。

表达性涉及到两个数据库模式的等价性问题,即数据等价和依赖等价,分别用无损联接和保持函数依赖性来衡量。

分离性是指属性间的“独立联系”应该用不同的关系模式表达。

最小冗余性要求在分解后的数据库能表达原来数据库的所有信息这个前提下实现。

关系模式设计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分解与合成两大类。

64.多值依赖MVD:

设R(U)是属性集U上的一个关系模式,X,Y是U的子集,若对R(U)的任一关系r,对于X的一个给定的值存在着Y的一组值与其对应,同时Y的这组值又不以任何方式与U-X-Y中的属性相关,那么称Y多值依赖于X,记为X→→Y。

65.平凡多值依赖:

66.第四范式(4NF):

设关系模式R,D是一个多值依赖集,如果D中存在一个非平凡多值依赖X→→Y,并且X必是R的超键,那么称R是4NF模式。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67.什么是软件生存期:

软件生存期是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从软件的规划、研制、实现、投入运行后的维护,直到它被新的软件所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通常分为六个阶段:

(1)规划阶段

(2)需求分析阶段

(3)设计阶段

(4)程序编制阶段

(5)调试阶段

(6)运行维护阶段

68.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

一般分为七个阶段,即:

(1)规划阶段

(2)需求分析阶段 1)信息要求 2)处理要求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3)概念设计阶段

(4)逻辑设计阶段 两部分:数据库逻辑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5)物理设计阶段 两部分:物理数据库结构的选择和逻辑设计中程序模块说明的精确化

(6)实现阶段

(7)运行维护阶段

69.数据库设计过程的输入有哪些内容:

(1)总体信息需求

(2)处理需求

(3)DBMS的特征

(4)硬件和OS特征

70.数据库设计过程的输出有哪两部分:

一部分是完整的数据库结构,其中包括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另一部分是基于数据库结构和处理要求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原则。

71.常见的数据库设计方法有哪几种:

(1)视图模式化及视图汇总设计方法

(2)关系模式的设计方法

(3)新奥尔良设计方法

(4)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5)基于3NF的设计方法

8(6)基于抽象语法规范的设计方法

(7)计算机辅助数据库设计方法

72.实用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至少应包括哪些内容:

(1)设计过程

(2)设计技术

(3)评价准则

(4)信息需求

(5)描述机制

73.一种设计方法学需要有三种基本类型的描述机制:

(1)实现设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将用DBMS的DDL表示。

(2)信息输入的描述。

(3)在信息输入和DDL描述之间的其它中间步骤的结果的描述。

74.数据库设计中的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

是进行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确定数据库系统在组织中和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75.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需求分析阶段应该对系统的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企业组织的目标,收集支持系统总的设计目标的基础数据和对这些数据的要求,确定用户的需求,并把这些要求写成用户和数据库设计者都能接受的文档。

76.需求分析的步骤:

大致可分为三步来完成,即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评审。

77.数据字典由哪几部分组成:

(1)数据项

(2)数据结构

(3)数据流

(4)数据存储

(5)加工过程

78.数据抽象:

抽象是对实际的人、物、事或概念的人为处理,它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地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

抽象有两种形式,系统状态抽象(抽象对象)和系统转换抽象(抽象运算)。

79.对象的两种形式:

(1)聚集:的数学意义就是笛卡尔积的概念。通过聚集,形成对象之间的一个联系对象。

(2)概括:是从一类其它对象形成一个对象。对于一类对象{O1,O2,……,On}可以概括成对象O,那么Oi称为O的其中一个。

80.依赖联系:

在现实世界中,常常有某些实体对于另一些实体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即一个实体的存在必须以另一个实体的存在为前提。我们通常把前者称为弱实体。在ER图中,用双线框表示弱实体,用指向弱实体的箭头表明依赖联系。

81.子类、超类:

某个实体类型中所有实体同时也是另一实体类型中的实体。此时,我们称前一实体类型是后一实体类型的子类,后一实体类型称为超类。在ER图中,带有子类的实体类型(超类)以两端双线的矩形框表示,并用加圈的弧线与其子类相连,子类本身仍用普通矩形框表示。

子类具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继承性。它可继承超类上定义的全部属性,其本身还可包含其它另外的属性。

82.ER模型的操作:

(1)实体类型的分裂:垂直分割、水平分割

(2)实体类型合并:分裂的逆过程。

(3)联系类型的分裂

(4)联系类型的合并

83.采用ER方法的数据库概念设计分成哪三步:

(1)设计局部ER模式:1)确定局部结构范围 2)实体定义 3)联系定义 4)属性分配(2)设计全局ER模式: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 2)局部ER模式的合并 3)消除冲突。

(3)全局ER模式的优化:1)实体类型的合并 2)冗余属性的消除 3)冗余联系的消除

84.冲突分为哪三种:

属性冲突,包括属性域的冲突、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结构冲突,包括:

(1)同一对象在不同应用中的不同抽象。

(2)同一实体在不同局部ER图中属性组成不同。

(3)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局部ER图中呈现不同的类型。

命名冲突,包括属性名,实体名,联系名之间的冲突:同名异义、异名同义

85.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ER模型中的主要成分是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

对实体类型,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

对联系类型,就视1:

1、1:N、M:N三种不同的情况做不同处理。

(1)对1:1可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2)对1:N,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3)对M:N,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键盘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键为两端实体键的组合。

86.什么是物理设计:

对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称为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87.物理设计的步骤:

物理设计可分五步完成,前三步涉及到物理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后两步涉及约束和具体的程序设计。

(1)存储记录结构设计

(2)确定数据存储安排

(3)访问方法的设计

(4)完整性和安全性

(5)程序设计

88.在数据库系统生存期中,生存期的总开销可分为几项:

规划开销、设计开销、实现与测试开销、操作开销、维护开销。

89.用户使用和计算机资源的操作开销是:

(1)查询响应时间

(2)更新事务的开销

(3)报告生成的开销

(4)改组频率和开销

(5)主存储空间

(6)辅助存储空间

90.数据库实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1)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

(2)试运行

(3)装入数据

91.数据库的重新组织设计:

对数据库的概念模式、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的改变称为重新组织,其中改变概念模式或逻辑结构又称为重新构造,改变物理结构则称为重新格式化。

92.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

(1)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及系统的转储和恢复。

(2)性能的监督、分析与改进。

(3)增加新功能。

数据库应用技术总结 篇7

1 应用.NET技术的背景

.NET技术, 是支持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离不开.NET看技术所创造的用户环境。通过基本的用户服务, 应用于相关计算机软件客户端、服务器等地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 开拓全新的思路。在原有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 予以有效的完善和提升。充分满足用户对于数据库应用的需要, 使其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根据当前用户的软件应用需要, 原有的数据库技术存在很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时随地从数据库应用系统平台当中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 数据库技术水平和功能需要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据当前数据库应用的形势和要求, 构建全新的数据库应用开发系统是十分重要的。.NET技术的应用, 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建立功能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 建立新一代互联网计算模式, 使数据库技术向着更高端迈进。.NET技术的应用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1]。

2. NET技术的网络应用服务

2.1 ASP.NET技术的应用

基于.NET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 结合ASP.NET技术的特点, 根据当前人们对于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的需求, 有效的予以改进, 成为最先进的数据库技术, 丰富和拓展数据库技术的功能。作为.NET开发平台核心服务, ASP.NET技术的应用, 使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ASP.NET技术是一种高级编程模式, 利用其丰富的服务器控件以及强大的数据服务功能, 在Web开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更新与完善, ASP.NET技术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Web开发的思路也相应发生了转变, 更好的为数据库应用系统服务, 数据库技术的功能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模式也受到ASP.NET技术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形成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对于规模大、复杂的Web应用程序, ASP.NET技术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从ASP到ASP.NET, .NET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网络应用服务功能变得更加完善和强大。在ASP.NET技术的作用下,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得以丰富和拓展, 对Web控件、缓冲技术以及服务器控件等内容予以有效的补充和改进[2]。

灵活性、高效性以及简易性是ASP.NET技术的特点, 在ASP.NET技术应用的过程当中, 使Web窗体和Web服务变得更完善,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变得更加简单, 不需要经过繁琐的程序。根据Web Forms、Web Service、Global文件以及可重用的页面组件或控件的不同需要, 选择合适的扩展名文件。ASP.NET是基于.NET平台框架而形成的, 在公共语言运行以及开发Web站点过程中, ASP.NET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Web窗体模式下, ASP.NET技术为Web应用程序管理和部署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通过简单的简单的业务逻辑编程, 就能够获得良好的网络应用服务, 基于.NET技术的数据库技术ASP.NET的应用, 优化了数据库技术的性能。

2.2 ADO.NET技术的应用

ADO.NET技术的应用, 代表着基于.NET技术的数据库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能够面向更加广泛的用户需求。在.NET技术的支持下, 实现了ADO到ADO.NET的发展跨越, 凭借其三层以上的结构优势, 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于XML的ADO.NET技术, 能够处理任意一种数据类型, 并达到高效、准确。在ADO.NET技术的作用, 数据库技术的得以有效的完善, 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提供程序和数据集是构成ADO.NET对象模型的重要组件。其中数据提供程序由Connection、Command、Data Reader以及Data Adapter, 分别具有数据库或数据源连接, 数据的检索、编辑和删除, 数据流的提供以及数据集的数据填充。基于NET框架, SQL Server.NET和OLE DB.NET是最主要的两种数据提供程序。数据集是数据处理的新方式, 在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 数据集是通过数据提供程序进行数据填充, 并不了解数据源的实际情况。数据集以序列化的形态作为数据流, 提供给XML支持, 不同类型平台进行数据传输时, 数据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基于.NET的数据库访问方面, ADO.NET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据访问性能的优化, 充分发挥ADO.NET技术的优势。根据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的类型, 采用合适的办法完善ADO.NET技术的性能。根据内存消耗、遍历方向以及多个结果集分别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的数据访问情况, 结合Data Reader和数据集的特点, 合理的进行选择, 发挥其各自的特长, 将ADO.NET技术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对数据库技术革新与应用有着积极的影响[4]。

3 结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NET技术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从技术层面提升了提升了数据库应用的水平, 有效弥补了原有数据库的不足。ASP.NET技术和ADO.NET技术的应用, 使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功能更加强大, 基于.NET技术的数据库技术得以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晓宇.基于.Net的数据库访问技术优化研究[J].软件导刊, 2011, 4:150-151.

[2]刘维岗.基于ASP.NET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与实现[J].天津科技, 2012, 2:50-53.

[3]蒋薇, 赖青贵, 秦玲, 张小波.基于ADO.NET数据访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10, 30:141-143.

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应用技术探讨 篇8

【关键词】计算机 ; 数据库管理 ; 数据库应用 ;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42-01

一、计算机数据库的概念

计算机数据库主要是指计算机存储中用专业符号记录以及保存的能够识别的数据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同数据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例如计算机数据库里的数据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本身又是数据的内容,是数据的语义性解释。计算机数据库长期存储于计算机体内,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统一性,可以实现所有用户的资源共享,同时,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对于单个数据来说,其独立性也比较强。

二、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不相干的,在同一数据库中的文件是有联系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且在整体上服从一定的结构形式,属于同一集合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

2.数据的共享性。共享是数据库系统的目的,也是它的重要特点,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仅可为同一企业工机构之内的各个部门所共享,也可为不同单位、地域甚至不同国家的用户所共享。3.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两个方面。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或存储结构)的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修改。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如修改数据的定义,增加新的数据项及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的联系等等,无需修改原来的程序。

4.可控冗余度。数据专用时,每个用户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数据,难免有许多数据相互重复,这就是冗余。实现共享后,不必要的重复将全部消除,但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有时也保留少量重复数据,其冗余度可由设计人员控制。

5.数据的灵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是把数据简单堆积,它在记录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具有很多的管理功能,如输入、输出、查询、编辑修改等。

三、計算机数据库管理应用技术存在的安全问题

1.操作系统的问题。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存在的病毒、木马程序等都可以使数据库系统受到感染,从而为数据库带来安全问题。首先是病毒,数据库系统的木马程序这种病毒若感染到数据库系统,可能会使攻击者获得登录数据库的口令和密码,甚至修改程序的密码,从而进入数据库,可能复制、篡改、删除数据库中的存储的数据信息,对数据库进行破坏,使数据库的安全受到威胁。其次,来自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是操作系统的后门。后门存在于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中,它是伴随着数据库系统的特征参数进行设置的,攻击者可以利用后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从而获得数据库中的信息,并可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破坏。最后,数据库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的联系也可以为数据库带来安全威胁。

2.数据库管理存在的问题。数据库系统是服务于用户的,同时也需要用户来进行管理,如果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不采取安全的措施来管理数据库,就可能为数据库系统带来安全威胁。然而因为管理不当带来的安全问题是可以通过采用相关的安全措施来避免的。同时,随着数据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新型数据库的管理要求,技术人员应不断进行创新,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数据库自身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数据库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深入,用户对数据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关于安全方面的防范还不够完善,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可能会引起数据库信息的破坏。

四、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应用技术分析

1.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操作安全问题及管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中,由计算机数据库操作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病毒或者后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所造成安全隐患或者问题。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中之所以出现以上安全问题多是由于计算机数据库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或者安全管理措施不规范造成的,因此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中,用户应当注意加强对于数据库技术应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做好相关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防范,保证系统应用中的安全。

2.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自身以及密保设置安全和管理。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容易对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安全影响,甚至会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问题,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商业机密丢失或者信息财产失窃等。针对上述问题,应注意及时对于数据库系统的检查和完善,保证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在进行系统技术应用过程中注意进行密保设置也是一种有效的进行数据库系统技术应用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对于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安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信息加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使用加密技术,如增加使用加密软件、添加加密步骤等,以此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能,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非法窃取,从而损害数据库用户的相关利益。而对重要文件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保障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利用存取管理技术。存取管理技术主要涉及到两部分的内容,即用户认证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用户认证技术是从数据库系统的角度进行的数据保护,用户认证技术可以防止用户的非授权访问、避免外来用户对计算机数据库的非法入侵。在用户申请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系统就需要对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才能允许用户的访问请求,以此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技术是指对已经进入系统的用户进行的控制,包括数据的浏览控制和修改控制,是从计算机系统处理的角度对数据库的数据信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数据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5.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技术。数据库系统也会出现系统故障,当出现这些系统故障时,会导致数据库信息的丢失,而如果有数据库的数据备份信息,可以根据备份数据,利用数据恢复技术来对数据进行恢复,使数据库恢复到原来完整的状态。因此,要经常性的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备份,为数据库信息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贾善德. 略谈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数据库与信息管理.2012,8

[2]丁继民,师秀峰,牛生国.浅析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技术及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1)

上一篇:英雄语录下一篇:医保办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