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篇1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情况,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自身学科整合的看法和建议,特做了此调查,此次发放调查问卷共60份,收回59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教师问卷概况。

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有15题,包括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能力方面的调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以及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等,调查试题分选择和问答二种。

二、调查的结果与说明

百分之八十的教师用过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百分之六十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理解不透彻,百分之七十的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调查结果还显示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可以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可以多方面的利用信息处理工具收集、整理、加工、使用教学资源。所以希望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但是感觉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老化,需要更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虽然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从学科的信息技术整合效果来看,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上,还是从备课、上课、研究等方面都未实现两者真正的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真正突破,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存在。

(2)、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课件制作和课堂演示,而利用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非常少。当前,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因而,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还远未开发。从教学过程看,在形成概念和巩固知识阶段,使用信息技术较少。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科研课题、公开课普遍较少,说明学校在信息技术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还需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整合能力。

教师是实施“整合”的主体,教师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素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篇2

(一) 调查时间及对象

2015 年3 月3 日, 为深入了解当代高中生对教师的期望, 我校做了 《高中学生喜爱的教师》 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我校2017 届高一学生, 分发问卷418份, 回收问卷403 份, 有效调查问卷 (有效问卷是指按要求每题均作答, 且只选择一个答案。如没有每题均作答, 或有选择两个以上答案的, 为无效问卷) 397份。就当代高中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这个问题, 我校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 调查内容及目的

设计“高中学生喜爱的教师问卷”。

从教师人个素质、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师生关系等方面调查高中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不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希望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心声, 尊重学生的需要, 更新教师的观念, 以达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提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 调查方法

我校2017 届高一年级共有17 个教学班级,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6 个班级进行调查。调查时, 先由教师就有效问卷的要求进行说明, 然后发问卷进行调查。

(四) 统计方法

首先, 由组织调查的教师对小组长进行统计培训, 由小组长对本组的调查问卷进行手工统计。

其次,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教师再对小组长的统计一一核对。

再次, 教师将核对无误的数据输入电脑, 用EXCEL工作表进行统计, 并利用EXCEL工作表的图表向导功能, 把数据变换为直观图表。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教师个人素质

1.学生认为对教师受欢迎程度影响最大的业务素质

对教师受欢迎程度影响最大的业务素质如图1所示。

从图1 中可以看出, 参与调查的397 个学生中有152 个认为, 教师是否受欢迎, 要看他在工作中是不是投入了自己的情感, 是不是用心做好了教育教学工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期望。只有热爱教师职业的人, 才会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 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爱岗才能敬业,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投入情感, 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好、更远, 也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

2.学生喜欢的教师仪表

个人仪表、着装打扮, 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据调查, 有51%的学生喜欢端庄大方、得体美观的教师仪表, 有33%的学生喜欢休闲随意的教师仪表, 有16%的学生喜欢时尚、富有个性的教师仪表。在日常和学生的交流中, 很多学生也提到, 喜欢衣着整洁 (但不一定非得高档) 的教师;喜欢面带微笑, 能在课下常跟学生交流的教师;不喜欢面无表情的教师;不喜欢头发凌乱, 不修边幅, 不讲卫生、衣着邋遢的教师;不喜欢浓妆艳抹、穿着花里胡哨的教师。

作为教师, 微笑是最好的妆容, 要以端庄大方的装扮为主。一个教师的着装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 而且还代表着学校形象, 作为管理者的学校也应该在教师着装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在高效的课堂之外, 教师的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 教师作为学生瞩目的焦点, 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3.学生欣赏的教师性格

学生欣赏的教师性格如图2 所示。

高一学生普遍是十五六岁的年龄, 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群体, 爱笑爱闹爱新鲜, 从图2 可以看出, 他们也希望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同样是活泼开朗的。

4.学生对教师知识素养的期望

据调查, 学生希望教师知识渊博、阅历丰富, 让他们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 信息获取量增多, 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畅通, 所以他们的意识更加自主、思想更活跃, 更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虽然课本以外的知识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会有所谓的“跑题”现象, 但是能使学生的目光更长远、思想更开放。

要求教师知识渊博、阅历丰富, 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在现今的网络时代,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行千里路来增长知识, 而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丰富阅历, 适应时代和学生的要求。

(二) 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中, 对教师受欢迎程度影响最大的专业技能

在课堂中, 对教师受欢迎程度影响最大的专业技能列在首位的是授课方式, 有156 个学生认同, 占被调查人数的39.29%;居于第二位的是情感沟通, 有141 个学生认同, 占被调查人数的35.52%;居于第三位的是语言表达, 有85 个学生认同, 占被调查人数的21.41%;居于最后一位的是板书, 仅有15 个学生认为它会影响教师的受欢迎程度。所以, 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 不断地提高自己与学生的沟通能力。

我校地处民族地区, 部分教师普通话的方言过重。在调查中, 有学生提出, 教师应该把普通话讲得更好, 表达更流畅。现代社会朝城市化方向发展, 作为教师应当与时俱进, 应讲好普通话。同时, 作为教师还要注重口语表达的能力, 上课要投入情感, 语言表达要尽可能做到抑扬顿挫。作为管理者的学校, 也应该注重教师科学用嗓、发音、语言能力的表达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2.教师受欢迎的讲课方式

在教师受欢迎的讲课方式选项的调查中, 选择“师生讨论, 探究学习”的有234 个学生, 占被调查人数的58.94%;选择“有讲有问”的有124 个学生, 占被调查人数的31.23%;最不受欢迎的是“教师主讲”这个选项, 只有39 个学生选择, 占被调查人数的9.82%。

3.学生欣赏的教学指导方式

据调查, 73%的学生欣赏的教学指导方式为注重方法的应用和学生对实践经验的学习, 27%的学生欣赏的教学指导方式为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考点的掌握。表明新一代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他们关注的不仅是考试, 而且更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指出:新课程改革“对进一步深化我区基础教育改革, 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水平, 促进普通高中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教师受欢迎的讲课方式”和“学生欣赏的教学指导方式”两项调查结果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需求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高中教师, 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 使其明确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结构和内容, 把握新课程标准, 掌握新教材教法, 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做一位受学生喜爱的新型高中教师。

4.学生欣赏的教学风格

据调查, 有251 个学生期望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是幽默风趣的, 有103 个学生期望在亲切自然的课堂中学习。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而且还要让学生感觉到快乐、感受到亲切。如果说, 做一个幽默风趣的教师是我们教师职业生涯追求的最高境界, 那么, 我认为, 做一个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的教师, 则应当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要努力做到:讲课生动灵活, 不死板,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不能死气沉沉;能够讲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不能只顺着课本念下来;应该拓展一下课外知识, 而不是局限于教材;课堂上不能太严肃, 偶尔幽默一下, 活跃课堂气氛很有必要;不要只站在讲台上讲课, 应该多下来走走 (既可发现学生有没有做小动作, 又能让学生感觉教师很亲近) ;教师讲课声音要大而且能带动全班学生, 不能声音低而且口齿不清;解答学生问题要有耐心, 不能因自己觉得问题简单而不耐烦;要细心, 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细节, 不能忽视默默无闻的学生, 不要对任何学生放弃希望;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带消极情绪上课;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 要尽量避免: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呆板, 表情特别严肃, 让学生有畏惧感和距离感, 特别压抑, 倍感紧张;只顾自己喋喋不休地讲而学生没有动力听课, 恹恹欲睡;要管教, 还要管导;不能自己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 下面的学生却死气沉沉;上课偏离正题、围绕个人意志讲课, 把个人意志强灌输给学生;只注重课本知识, 照本宣科, 不知道拓展;等等。

5.学生对教师拖堂的态度

据调查, 有169 个被调查学生对待教师拖堂的行为是辩证看待的, 看是否有必要拖堂, 拖的时间有多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 有的时候, 一个问题讲到最后的部分, 下课铃响了, 怎么办?有时学生也会要求把问题讲完才下课。有117 个学生认为教师不可以拖堂。所以, 作为教师, 应当尽量不拖堂。

(三) 作业批改

1.学生对教师批改作业的希望

据调查, 有315 个学生希望教师每次作业都按时批改, 占被调查学生的79.35%, 说明绝大部分的学生是热爱学习的, 他们希望教师及时批改作业, 以便让自己及时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足, 及时改进, 取得更大的进步。

2.学生对文、理科教师批改作业的希望

据调查我们还发现, 学生希望教师能及时认真批改作业, 更希望能通过作业与教师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教师对自己的作业偶尔能给文字评价。所以, 作为教师要尽量利用好作业这个交流的平台,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关心和鼓励。

(四) 师生关系

1.学生欣赏的师生关系

据调查, 有267 个学生 (占被调查学生的67.25%) 希望教师像朋友一样, 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并支持。这说明, 在当今这个开放合作的时代, 新一代的高中学生平等意识、合作意识较强, 他们希望和教师平等交流, 坦诚相待, 共同进步。作为教师, 也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只照顾学习好的学生, 忽视甚至歧视学困生;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不得居高临下, 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

2.学生对学科教师主动谈心的态度

学生对学科教师主动谈心的态度如图3 所示。

从图3 可以看出, 有55%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学科教师主动与其谈心。说明学生是渴望交流、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开导的。他们希望教师关心自己, 希望在师生交流中获得学习上、生活上的帮助。作为陪伴学生成长的教师, 应尽可能地与自己的学生多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篇3

一、 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我们对111位特级教师和160位普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为简约起见,不同类型教师样本分别用T1(PT1,TT1)(T1为小学教师,PT1为普通小学教师,TT1为小学特级教师,T2为初中教师,T3为高中教师,以此类推)、T2(PT2,TT2)、T3(PT3,TT3)表示,具体见表1。

2.调查方法

(1)问卷编制及信度

问卷涉及“身心状况、职业状态”等12个维度,经二轮预测后,确定试题120道。试题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封闭式试题按李克特式五点量表题和选择题两类题型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均有相应的题目与之对应。对本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 914,说明本问卷的信度较高。

(2)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利用发函、会议、他人帮助等途径,让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将问卷题目编码数量化,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 调查结果

1.教师职业心态

本维度共有三道题目,分别为“教师工作让我心情愉快、身心和谐”、“教师工作常常让我感到紧张、焦虑和压力 (反向题)”、“教师工作常常会让我心情不好、情绪很差 (反向题)”。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题设计,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心态。

(1)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心态

通过对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心态比较,我们发现,这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0.68和9.16,说明两类型教师的工作心态很一般(最佳心态得分应为15分),反过来也说明教师职业压力很大。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1),特级教师职业心态明显优于普通教师。

(2)不同学段、性别、教龄段教师的职业心态

在明确了两类型教师的总体情况后,我们对不同学段、性别、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职业心态进行了研究。

不同学段的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呈现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1),特级教师职业心态明显优于普通教师,高中学段的两类型教师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同学段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小学特级教师得分最高,初中特级教师次之;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高中普通教师的得分最高,小学普通教师次之,初中普通教师得分最低(8.2分),这说明普通初中教师的职业心态在三学段教师中是最糟糕的。

不同性别的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呈现特级教师高于普通教师的特点,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性别的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p<.01),特级教师职业心态明显优于普通教师。比较不同性别两类型教师的平均得分,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男女特级教师的得分非常接近;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男普通教师的得分略高于女普通教师。这能否说明男教师的职业心态略好于女教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不同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呈现特级教师高于普通教师的趋向,但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不同教龄的两类型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不同教龄两类型教师的平均得分,在特级教师这个群体中,21年教龄以上的特级教师得分略高于16~20年教龄段的特级教师;在普通教师这个群体中,21年教龄以上的普通教师得分为10.58,16~20年教龄以上的普通教师得分为8.6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这说明教龄的长短(年龄)与教师的职业心态之间有一定联系,教龄长的教师的职业心态反而要好于教龄短的教师。

2.教师的职业压力因素

本维度的题目是:“你认为引起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烦躁的因素有哪些?”采用多项选择题设计,试图探究不同类型教师的职业压力因素。

两类型教师的压力源。在11个引起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烦躁的因素中(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体系,教师待遇,学生成绩和学生管理,新课改和教改,身体状况,家庭成员和家庭经济,人际交往,各种竞争压力,职称评定,学生家长,其他)引起特级教师职业压力因素的前五位依次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体制”、“学生成绩和学生管理”、“各种竞争压力”、“教师待遇”、“身体状况”;引起普通教师职业压力前五位的依次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体制”、“学生成绩和学生管理”、“各种竞争压力”、“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可见,在五个主要压力因素中有四项是一致的,特级教师因年龄较大,故“身体状况”成了特级教师的压力因素,而普通教师却还要经历“职称评定”的考验,故“职称评定”自然成了他们的压力源之一。相比较而言,在“教师待遇”和“职称评定”这两个选项上的差异较大,普通教师分别高出特级教师近22和18个百分点,说明普通教师对这两个因素的反应和需求更为强烈。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不同教龄段的两类教师的职业压力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构成教师职业压力的前四项因素认识趋同,只是在一些个别因素上呈现变化,如在三个学段中,初中普通教师的“职称评定”压力最大,高出小学普通教师近24个百分点,高出高中普通教师近30个百分点;在“身体状况”这个选项上,高中教师的反应略高于其他两个学段的教师;在“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体制”这一因素的评价上,男特级教师认同度最高(81.8%);在“家庭成员和家庭经济”这一因素的评价上,男女特级教师和女普通教师之间的差异很小,但男普通教师与女普通教师之间的差异却比较大,前者高出近15个百分点,这说明男普通教师的经济需求明显比女普通教师强烈,反过来也说明女教师的家庭经济状况要比男教师优越。

三、 结论与分析

1.教师的职业压力很大,职业心态不容乐观

在不同学段、性别、教龄段的考察上,都是特级教师的职业心态明显好于普通教师。在三学段中,小学特级教师和高中普通教师的职业心态较好,高中特级教师和初中普通教师居后;在性别上,男女特级教师的得分非常接近,男普通教师的得分略高于女普通教师,这能否说明男教师的职业心态略好于女教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不同教龄上,21年教龄以上的特级教师得分略高于16~20年教龄段的特级教师,21年教龄以上的普通教师得分明显高于后者,这说明教龄的长短(年龄)与教师的职业心态之间有一定联系,教龄长(年龄大)的教师的职业心态反而要好于教龄短(年龄小)的教师。

2.“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体制”、“学生成绩和学生管理”、“各种竞争压力”、“教师待遇”成了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普通教师受“教师待遇”和“职称评定”的压力远大于特级教师,在三学段中,初中普通教师的“职称评定”压力最大;男特级教师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评价体制”这一因素的评价认同度最高;在“家庭成员和家庭经济”这一因素的评价上,男普通教师的经济需求最强烈;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身心压力,有四分之一的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所以“身体状况”也成了他们的主要压力因素之一,这应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的重视。

3.“新课程和教改”并不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时下正在推进的新课程和教改,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它却是构成教师职业压力的次要因素,在11个因素(除其他外)中位居最后,这说明我们的老师都具有良好的接受课改的心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寿松.关于浙江省567名高考生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3(10).

[3] 吴秋芬.教师专业性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2008(5).

[4] 吴凤平,玛格丽特·泰普林 等.价值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和策略.教师教育研究,2008(3).

(*其中一份问卷的任教学段未注明,但问卷的其他部分是有效的,故统计在内。在本文的相关数据中,有时统计数会小于该项的总数,也是由于有对象在该项上的漏选原因导致的,此后不再一一说明。)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篇4

2014年07月30日 10:07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4年2下期 作者:高丽静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内容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全面了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切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 键 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作者简介:高丽静,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4)02-0045-03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师德情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为了客观而真实地了解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笔者参与了对我省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调研和后期资料整理工作,对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787份。调查问卷主要从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职业认同、现实压力和心理负担等四个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态度总体上值得肯定,保持着一种健康、稳定、积极向上的态势。高校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较为成热,基本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敬业爱岗,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较高。但近年来,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的种种问题时有见诸报端,不排除个别青年教师由于思想问题而出现的极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困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可能影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也必然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长远发展。

1.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态度和理想信念总体端正、坚定,但部分教师马克思主义信念欠缺或淡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调查中,有33.6%的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有37.8%人认为“有些已经过时了”,有13.2%的人甚至认为“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口号”。只有9.7%的人表示会经常阅读马列著作,42.1%的人表示“偶尔会读”,而31.5%的人表示只有在单位组织下才会被动地阅读,16.6%的人则表示“从来不读”。部分青年教师对政治热点问题与国家大事表现出不太关心的态度,更为关心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问卷中,对政治体制改革表示不关注的占19.1%。在列出的所有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中,“社会稳定”和“腐败现象”的关注度排在第三和第四位,“房价问题”与“收入分配”问题则排在第一、二位。

2.高校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积极、正确,但人生目标呈现一定功利性和多元化色彩。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对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显示出极大的关注。如高达84.2%的人表示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68.5%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房价问题,同样对于医疗和教育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均明显高于对国家事务、集体事务以及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在问及人生目标时,有25.6%的青年教师表示自己最愿意奋斗的目标为党和国家事业,表示愿为单位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比例只有4.0%,而选择家庭幸福、个人职务晋升和自我价值实现选项的比例高达63.9%。一方面说明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趋务实和多元,体现了一定的功利色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青年教师在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自我实现选择中的矛盾和困惑。

3.高校青年教师多珍惜教师身份,但存在较大的现实压力和心理负担,部分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信心不足。调查中有36.8%的青年教师认为工作的最大动力是“内心的信念和教师的自豪感”,有32.8%的人选择“教师工作自由度高”,说明大多数教师选择这一职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职业本身的热爱和认同。但调查发现,无论初级、中级还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都反映出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压力主要来自生活、职称晋升和科研几个方面。生活压力主要源于住房和经济收入,30.1%的青年教师反映为租房状态,已拥有房产的青年教师比例为63.0%,69.2%的人表示最大的经济支出为住房按揭。从收入情况看,青年教师年收入在3万元至7万元之间的比例为72.5%,另有9.4%的人表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工作上,分别有18.1%和15.8%的人认为最大的压力是职称晋升和科研。在回答“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有信心”时,只有2.4%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表示“不太有信心”和“完全没有信心”的有17.8%和6.8%。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机制体制方面因素,也有青年教师自身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出生于70年代,部分出生于80年代前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年代,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类社会思潮活跃期,价值观念多元。同时,很多青年教师还有较长时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对国内外物质生活水平的差距和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有比较深刻的体认。加上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矛盾凸显期,社会现实纷繁复杂。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的青年教师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淡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抱怀疑乃至否定态度。这种思想状况,虽不代表高校青年教师的主流,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

2.制度层面上的不足。目前,由于高校选拔机制和考核制度的固有局限,能够不拘一格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少,使得部分教师停留在排资论辈的传统认识上,机遇意识相对不足;职称晋升的杠杆和激烈竞争,使得有些青年教师只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光教书不育人,对自身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完成知识传授、不出教学差错上;“学评教”制度的缺陷,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发生师德偏差,师表意识淡化,不能对自己和学生严格要求。同时,由于广大青年教师在一线教学任务普遍繁重,还需挤出时间写论文、做课题、搞调研,常常处于疲劳作战、忙于应付的状态。加上成家立业、买房养家的生活和经济压力,部分青年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因此,与老一辈高校教师群体相比,青年教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他们过度关注自我,工作动力很大程度源自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等现实目标,不是完全讲求奉献型的群体本位主义者,而是倾向于务实的、功利性的个体理性主义者。

3.角色定位的矛盾。众所周知,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显现的过程,无法直接量化体现。青年教师从业时间短,短期内难以证明自己教书育人的成效;科研上,由于水平和经验相对欠缺,大的项目和成果短期内亦难以产生,因此,难免存在职业成就感不足现象。此外,一些青年教师往往难以处理好几种角色之间的矛盾关系,如社会对高校教师职责的高要求与现实中青年教师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的矛盾冲突,树立师道尊严与成为学生朋友的界限划分冲突,学生和学校对教师素质品德的较高期待与现实中教师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一方面,他们敢于展现自我,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又因为短期内还无法实现社会价值的目标,因而失落、迷茫、苦恼。因此,职业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在所难免。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和成因,笔者认为,必须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领导,有效引导,把它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大学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高度来看待。

1.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加强领导与注重人文关怀相结合原则。高校领导要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学校党委和行政要专人分管,校院两级分工协调,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强化他们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使他们自觉自愿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培养。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相结合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倡青年教师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以校为家、勇于奉献。另一方面,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职务职称级别低、经济条件和住房困难等现实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政策倾斜等方式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自信和幸福指数,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强调组织纪律性与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相结合原则。一方面,高校应要求青年教师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准则,加强师德修养,弘扬大学精神,共同营造“树师德、正师风、铸师魂”的良好氛围,使青年教师干事有准则;另一方面,要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使青年教师诉求有渠道。特别是结合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思想困惑,应及时通过个别谈心、集体座谈、问卷调查、信息公开栏等多种形式,与他们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充分发挥网络这一青年教师最为熟悉便捷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加强与青年教师的互动与沟通。

2.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说,也可以从以下五个“结合”入手。

第一,思想理论武装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相结合解决思想困惑。青年教师思想较为活跃、有较强的辨明是非的能力。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要求,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工作。针对青年教师关心关注的思想热点和难点问题,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帮助青年教师释疑解惑。同时,积极倡导在高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可以通过更多形式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各种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活动内涵,增强各级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工作,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第二,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与建立有效的舒缓机制相结合减轻心理压力。青年教师群体是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一方面,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创先争优,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工作、精神和生活压力,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关心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情感,帮助他们及时舒缓各种压力,有效化解面临的矛盾,减轻心理负担,及时消除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带来的受挫感,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完善体制机制与增强青年教师主人翁意识相结合消除发展瓶颈。不断完善考核定级、评奖评优、选拔晋升等各类体制机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在制度设计中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必要时不拘一格,打破排资论辈框架障碍,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基本的保障,恰如其分的激励,以此作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外因。在内因上,应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和青联组织在青年教师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在一些重大决策和发展规划方面充分听取青年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制订,把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和学校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达到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第四,加强师德建设与提高业务水平相结合提升综合实力。高尚的师德师风和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的两大职业基本要求。很多优秀青年教师就是在职业道德与业务水平的双重鞭笞下,取得了骄人的工作成绩。要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使青年教师具备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崇尚学术、服务社会等精神特质和职业道德。同时,应该多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如积极推动高校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为青年教师的业务发展提供充分的平台和机会。对教学和科研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对成果突出、在国内外有着较大影响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充分重视,以此带动整个青年教师群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第五,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与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相结合促进成长成熟。一方面,要求青年教师要充当好自己的教师角色,为人师表,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有必要继续扮演“学生”角色,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工作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下尽快成熟。充分发挥“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环境,充实能力,取长补短。此外,也可以通过建立各层次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依托团队力量,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研,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各种能力,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篇5

为了切实开展好“学困生心理问题研究”这一课题,深入、真实地了解我校教师对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对学困生心理情况的了解,以及针对学生实际的需求,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行为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应该在今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如何帮助教师改进不足,真正地找到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层面的偏差,并为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课题组对我校部分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1.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是:汉语部的各科任课教师,共收回有效问卷30张

2.调查问卷内容基本情况

针对影响学困生心理的重要要素之一的教师,我们设计了包括教师的对学困生的认识、心理认同、心理需要和教育行为等方面的题目。

二、《学困生心理问题研究》教师调查问卷(30份)

三、有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教师认为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偏差、人际关系不良、性格弱点、情绪困扰、厌恶学习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抑郁心理。学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低,自甘落后,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因为无力应付学习上的压力,所以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家长和老师倾诉;久而久之形成了严重的自卑抑郁的心理。

2.逃避退缩心理。在课堂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学困生”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受到老师的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3.防御对立心理。学困生普遍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成绩不理想或违反纪律等方面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呵斥。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为了防御甚至和老师或同学出现言辞和行为上的冲突。使得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不愉快,甚至恶化。

(二)教师普遍认为可以采取的针对性策略:

1.心理上予以认同,多一些忍耐。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是循序渐进的,且还会有反复,有曲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忍耐,对“学困生”要真诚地帮助,耐心地辅导,持之以恒,这样转困工作才会有所起色。

2.走进学困生的心里,多鼓励多表扬。由于学业的失败,使“学

困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认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在同学老师和家长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处处表现出自卑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表扬的。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会使其原有的一点优点越变越大,缺点越变越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为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尽可能多地给他们表扬和鼓励。教师在鼓励“学困生”的同时不但缩短了教师和“学困生”的心理距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与其共同活动,多进行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关系;然后真诚地关注学生,让学生打开心门;接着,陪伴学生一起看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只有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求进的欲望。对于胆小的学生更要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在课间和活动时有意识地多和他们交谈,激发他们的活力。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篇6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雪小学 德 吉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明显的推动性,会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可以说是无字之书,无言之教。做为教师的我们可不能忽略了这一点,成功的教学是离不开教学语言的功力,教师的言传与身教在学生的大脑中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 言传 身教

所谓“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小学数学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把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能用语言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信心说,喜欢说,学会说。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而今小学数学语言的现状分析,让我们发现它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针对小学教师的语言现状,我个人认为应做到简洁易懂、不滥下结论、更不可枯燥乏味。不要认为数学教学就须严肃呆板,其实数学课也能上得有声有色。

一、数学教师的语言

1.语言的规范与准确。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与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传递思想、抒发感情、传授知识。而数学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所以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教师的语言来自扎实的备课和基本功,这就提醒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尤其对所提的问题,在语言上要仔细推敲,使语言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在内容上深入挖掘,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2.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小学生的语言词汇积累还很少,尤其是我们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母语,对汉语词汇的积累与运用更少,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近可能的通俗易懂,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极其深奥的词语、句子。那么教师就应该运用儿童语将其解释清楚。而数学教学中提问题是与解决问题,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的质疑方法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语言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将起到言简意赅之效,这样的语言才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才能将学生带入到知识的海洋之中。

3.语言风趣幽默。曾有位哲学家说过,幽默是智慧的外溢。课堂教学中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会给学生带来启发,会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当然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须纯洁、文明、健康,这样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享受语言的美。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的产生。和学生幽默时,语调要恢谐,充满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

4.语言的音调。一首歌曲讲究高低音相间,而语言也同样讲究抑扬顿挫。一堂课如果教师一直用高音讲授,学生的耳膜将受不了,相反,如果教师一直用低音讲授,学生肯定听来吃力,所以说教师的语言音调也有技巧。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说的欲望。(1)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说”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说,有话要说。对说得好的应及时给予表扬,以便激起学生以后还想说。(2)提高意识: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学生说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说的重要性。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举例的方式进行解说。(3)体会乐趣: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依据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的特点,课堂教学的特征,让学生多样化地 “说”。

2.指导方法,训练学生会说。(1)教师做出说的示范。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示范、渗透、指导说的方法。再次我们还要给学生指导一些发言的技巧,例如语言表述时的节奏、速度、语气变化等。(2)训练学生学会听。培养学生不仅能专心听老师讲话,而且还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讲话,要听后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养成听的好习惯。(3)对学生的说作出要求。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一定要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要添枝加叶。力争达到完整、准确、有条理。

3.落实训练模式,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1)独立思考: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说的发展。(2)小组讨论: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不是教师讲解,而是由4――6人为一组的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由该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大组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交换,这样在每节课中人人要说话,使那胆小的、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3)大组交流:先由一组发言、汇报,其它各组作出评价和补充,必要时,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争辩。最后,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共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并不失时地进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在水到渠成之际对所学的知识作出科学性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非正式的书面语言向形式的书面语言转化。(4)练习评价:在评议过程中,让学生说出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一种人在交际过程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身体特定姿态。一位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的肢体语言

1.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情绪最集中、最敏感的显现部位。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不听课、讲小话或遇到疑难问题时,有不少教师为了省时,总是马上回答问题或批评学生,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适得其反。相反教师如果能用眼神代替语言去提醒或鼓励学生,这样即不影响课堂秩序,又有效的解决了问题,同时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发掘了学生的潜力,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知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2.手势。在肢体语言中手势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它几乎能表达所有的语言,而有些教师却低估了手势的重要性,手势对组织课堂教学和增强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有些简单的手势,可以带来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使其他学生受到鼓励。当然手势不能过于单一或频繁,对底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手势语应是活泼的、有节奏的。对高年级地学生教师的手势语,则稍微可以成人化一些。例: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这三种符号的手势教给学生。右手食指和中指叉开,开口向左,表示“>”;右手食指和中指叉开,开口向右表示“<”;两手食指一上一下,间隔一定距离,对齐平放,表示“=”。

本来教师的着装是一件私己之事无须在此长谈,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在三尺讲台上穿着太前卫、太张扬、太暴露,以至与让学生不能接受。但也决不能邋遢的走进校园,影响校风。 总而言之,教师只要站上了三尺讲台,就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想到你的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有可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或者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

【参考文献】

1.曾桂华。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大全。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

教师作文问卷调查分析 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职教师,职业能力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要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 就要具备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 而且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让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 专业能力得到加强, 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下面就我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调查问卷内容数据加以分析。

一、调查内容数据分析

1. 教师个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 1) 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活动, 我们选取了院四个教学系的60名教师参与了这次问卷活动, 从教师基本情况反应来看, 35岁以下的教师占68%, 36 ~ 45岁的教师占21%, 46岁以上的教师占11%, 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客观的反应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情况。所调查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84%, 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45%, 教龄大多都有集中在5 ~ 10年、10 ~ 20年之间, 反映出被调查对象是一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线骨干教师。

( 2) 教师个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想法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结合学校特色、学校的资源条件、学生需要三方面平分秋色。8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60%的教师认为在编制校本课程时会, 自己会选择按学生兴趣选材, 同时80%的教师认为学生不适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80%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点要立足教材, 从学生的接受特点出发, 应该从知识与技能的创新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衔接结合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方面实现突破。同等比例的教师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应该考虑增加师生互动的内容, 开发措施建议采取对原有教材进行整合, 提取出能为我用的知识点。82%的教师认为事务性工作太多, 没时间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均认为应该多增加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 否则对于开发校本课程会出现能力有限现象; 从问卷中反映出教师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参加校本课程开发信心不足, 对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感觉也可以, 但由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任务较重, 事务性工作较多, 导致在时间、精力方面无法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 并且都认为自己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骨干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 3) 教师个人对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80% 的教师认为自己开展教育科研的动机是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水平, 60%的教师认为在科研中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如何根据实际进行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学校的政策和教师本人都有很大关系。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关系比较紧密, 大部分教师认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 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有充分的自主权, 其次是人际合作能力。80% 的教师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教师应该加强的课程目标是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态度与习惯、合作精神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有20% 教师认为应该加强的课程目标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整体教师认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利的形式是外出培训、专题讨论和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

2.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想法及存在困难

60% 的教师认为本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首要困难是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 其次是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 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少数考虑学校财力、物力资源有限, 缺少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教师认为目前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知识结构上主要欠缺的是相关基础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及其他知识。多数教师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不能忽视企业的作用, 必须要结合企业的用人要求来定位, 因此需要加强校企的交流合作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学校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气氛, 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机制。

二、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提高教师的参与和研究意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教师形成参与课程决策的意识, 行使课程决策的权力, 同时要求教师勤于思考和研究学生、教学理念、企业用人需要, 行业发展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形成参与和研究的能力。

2.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职业能力

传统教学教师不负责教材的改编或重组, 长期处于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选择学习主题, 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可以帮助教师在校外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获得这种能力。

3. 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意识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既能加深自己对本体知识的理解又能丰富条件知识, 累积实践性知识,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集体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 从而加强了教师团队的合作意识, 互补共勉。

参考文献

[1]季秉新.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

[2]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12.

关于中职学校教师评价的调查分析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难点之一。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长期以来被作为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而在中职学校,由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难以比较等原因,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教师评价的标准难以操作,这种情况下,教师评价的难度很大。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学生对教师评价的看法,寻找教师评价改革的新思路,笔者编制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各一份,重点对教师评价的意义及作用、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在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师问卷发出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学生问卷发出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现将有关结果分析如下:

一、教师评价的意义及作用

1.教师评价工作有待加强。

调查表明,中职学校“低效教学”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的工作较多停留在“良心活”的层面,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对其加以引导。在对中职学校低效教学的程度调查中,13%的教师认为“很大”,56%的教师认为“较大”,这说明加强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刻不容缓。此外,只有23%的教师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这一术语的含义,51%的教师表示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26%的教师没听说过。当问到平时钻研教育教学的最重要动力来源时,65%的教师选择“对学生的责任心”,20%的教师选择“体现自身价值、追求成就感的需要”,10%的教师选择“个人发展的需要”,这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总体上是乐观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高层次需要有待激发和调动。

2.奖惩与评价挂钩基本获得教师的认可。

王斌华教授将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作为“教师评价连续体”的两极加以比较研究,他还注意到,以绩效管理为目的的教师评价计划和以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计划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看法,如张其志认为,把奖惩作为评价的目的之一来论述是不妥的,将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更不妥,在现实中很少存在绝对的奖惩性评价或没有奖惩的发展性评价。本次调查结果比较支持张其志的观点,教师基本认可奖惩与评价挂钩的做法。在问到与奖惩挂钩的教师评价对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时,10%的教师认为“很大”,49%的教师认为“较大”;对于最有可能促使教师努力提高工作绩效的外部因素,排第一位的也是“奖惩”,占45%,远高于“同事间竞争”(17%)、领导督促(9%)和其他(29%)。

二、教师评价的主体

1.在学生评教问题上,教师的心态很矛盾,且与学生的看法差异较大。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工作)水平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因为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最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感受最深。研究显示,学生评教值得提倡,且在教师评价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人对学生评教的可靠性进行专门研究,发现当有10名学生参加评价时,大部分评价项目的可靠性为0.70,对教师总体教学效果的评价可靠性为0.78;当学生人数为20人时,大部分调查项目的可靠性接近0.90;如果评价的课程有5门或5门以上,每门课的评价学生数在15人左右,则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可靠的。国外众多研究也支持学生参与教师评价。但是教师评价的实践表明,教师一般对此感到不舒服,他们对学生能准确评判教师活动的能力缺乏信心。因此,如何使教师克服这类心理障碍,就成了学生评教结果能否被有效地接受和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

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的成绩难以比较,而管理人员又没有足够精力深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因此学生评教被教学管理部门寄以很大希望。但是,由于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对学生评教顾虑重重,心态上很矛盾。一方面,67%的教师认为评价教师工作最有发言权的人是学生(远高于“同事”14%、自己11%、管理部门8%),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8%的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渠道是吸取学生的意见(远高于“专家”18%、“同事”22%)。但另一方面,对学生评教在教师绩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44%的教师认为应占25%以下,38%的教师认为应占25%到45%,只有14%的教师认为应占45%到65%。对学生评教的顾虑,“学生评价能力不足”是最重要的因素,持这一观点的教师占39%,高于“学科差异导致教师之间不公平”(32%)和“担心被批评过的学生报复”(14%)。

在学生一方,情况大有不同。目前,中职生主体意识很强,对教师评价颇有信心,而且对课堂教学显然“有话要说”。调查显示,6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判断教师教学的好坏,25%的学生“经常想”、66%的学生“偶尔想”给老师提意见。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评教占教师评价的权重,46%的学生认为应占50%到70%,31%的学生认为应占30%到50%,还有16%的学生认为应占70%以上,只有7%的学生认为可在30%以下,这样的结果与教师的看法差异明显。对教师不愿意接受学生的评价,49%的学生认为教师不相信学生有足够的评价能力,可见教师对学生评价能力的怀疑作为教师最重要的顾虑早已在学生的意料之中了。

特别有趣的是,在问到“评价教师时最看重什么”时,45%的学生选择“师德修养”,34%的学生选择“与学生的关系”,只有17%的学生选择“教学能力”。那么,学生评价教师究竟是否可行?笔者认为不但可行,而且非常有必要,理由是:(1)学生既然看重教师的师德修养,说明学生评教有利于师德建设,而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2)教师通过自己的师德修养影响学生品德发展,实现教书育人是应该的,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期望也令人乐观;(3)学生看重“师生关系”甚于“教学能力”,说明中职生较缺乏关爱,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不够,“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多花一点时间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事半功倍的事,相反,与学生关系不良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再高,教学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

2.要更加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2)明确提出教师评价要以自评为主,从调查结果看,这一观点得到较多教师的支持。52%的教师赞同学校应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教师评价制度。面对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困境,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系统深入反思比例较高,47%的教师表示“经常反思”,46%的教师表示“有时反思”。学校应该营造反思的文化气氛,要设计相应机制促进教师进行系统深入的教育教学反思。同时,反思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事,同事的、学生的意见对促进教师反思很有帮助,所以不能把教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另外,还要注意“思”和“学”的关系,反思要有理论指导,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学校要把教师培训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

三、教师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1.评价标准的制定与把握。

调查表明,84%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分学科制定,而且有54%的教师愿意参加有关标准的讨论,即使这种标准不与奖惩挂钩。课堂教学评价究竟设置多少个评价指标,是困扰评价者的难题。对于直接用于打分的评价项目(通常认为是三级指标),52%的教师认为应在8项以内,31%的教师认为9到11项较合适,这与一般教育评价研究人员提出的评价指标数差距较大,说明一线教师不希望被过细的评价指标体系“框住”自己,希望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一点从教师对课堂教学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关系的看法中得到了印证:56%的教师认为应定性为主、定量为辅,26%的教师持相反的观点。

2.教师评价应重视团队作用。

调查显示,一线教师不喜欢领导和管理部门单方面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原因可能包括担心不全面、不专业和压力大等。但教师对同事的意见却乐于接受,仅次于对学生意见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科组(或专业组)内部的教师集体听课评课活动的作用,教师认可度较高,20%的教师认为对提高教学水平作用很大,48%的教师认为作用较大。因此,学校应把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评价重心下移至学科组(或专业组),通过团队的力量促进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改进中职学校教师评价非常必要,教师评价与奖惩挂钩基本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评价应更多地听取学生、同事以及教师本人的意见,特别是学生评教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宜过细,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更欢迎分科制定的评价标准和依靠团队力量的教师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其志.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审视与思考——与王斌华教授商榷[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单志艳.如何进行教育评价[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干部党校毕业论文下一篇:老人与海小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