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哲学基础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汉大学哲学基础(精选8篇)

武汉大学哲学基础 篇1

2014厦门大学哲学基础理论考研经验分享

从厦门归来已经数日,现将考验经验归整一下以飨来者。

先从端正考研前的态度说起吧,我觉得这远比一些技巧型的东西更为重要。

其一,如果你认定要考厦大外哲,只是冲着学校的名气和混张文凭的想法出发,那我还是劝您三思而后行。因为外哲毕业之后不一定能保证你能够找到一份月俸丰厚的工作,即便是厦大,这是我的一些已经在读的学长所告诉我的。

其二,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生,因为兴趣爱好的原因而报考这个专业,这个理由虽然无可厚非。但是自己也应该思考一下是否下定决心做研究,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抵抗的住外界浮躁的气氛。一时的冲动应该让位于持久的兴趣。假如在硕士期间突然发现这个专业并非自己所愿那肯定特别使人沮丧。

其三,对于那些真正喜爱哲学,愿意坐冷板凳,搞冷门研究的同学来说,不管你是跨专业考生还是科班出身,我都要先表示对你的尊敬。你的选择的是为哲学而哲学,那么出身论血统论的那一套东西就应该被扔的远远的。我相信抱这种态度去考研的同学应该是一点没有问题的!再来说一下技巧性的东西吧。

首先是专业课的书籍选择,虽然厦大有指定的教材,但仅仅是全增嘏老师与温德尔班的哲学史未免有些不够,我觉的在教材这一方面无论是哪一套都可以作为参考,当然多多益善。先就我读过的一些的哲学史给大家做一简要描述

梯里,伍德的哲学史,严谨而易懂

罗素的哲学史,充满偏见,很不明白聪明的罗素为什么要这么写。

黑格尔的哲学史 既可以做西哲史来读有可以看做黑格尔自己的思想阐述,这既好又不好。温德尔班,价值论的守护者,以问题为中心,建议在读过以哲学家为线索的哲学史的基础上读。

北大版,张志伟版,差不了多少,基本上重要内容没什么差别,北师大版,简明扼要,基本上是北大版的摘抄简化版,挺适合考前回顾的。读哲学史一定要注意范畴的演进,哲学家思想的传承与区分。

另外,厦大今年的哲学综合题型大变,改考原著分析了。因此,很有必要精读<西哲原著选读>,《2014厦门大学哲学基础理论考研复习精编》,特别是重要的哲学家一定要注意其著作。余源培老师的那本书不好买,也不一定要读。但是马哲史,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马克思前期以及成熟期的思想一定要把握。中哲我学的不怎么样,不好胡诌。但是我觉得最好每个人都应该总结一套自己的笔记,这样复习会很方便。参阅别人的笔记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背书是难免的,但一定要在理解把握,并能够提出问题发现理论疑难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在答题时就会游刃有余。最好能将问题串成一体,所以一定不要机械的背书,要么就别考哲学了。其实厦大的专业课二还是考得比较简单的,一般上现西哲会考一倆个不是特别著名的哲学家,这就要求在读现西哲的时候对于所有哲学家思想都应该有一个大致轮廓。毫无疑问,分析哲学,现象学运动是重中之重。这点应该不用赘言

武汉大学哲学基础 篇2

1 理论基础:体验哲学三原则

1.1 心智的体验性

体验哲学认为,心智来源于我们的身体(The source of the mind is our embodied)(王寅,2002a 144)。也就是说我们的概念系统,包括推理和认知的过程,都来自于我们的身体体验。Lakoff二人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概念和意义是通过体验固定下来的,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Lakoff&Johnson1999)。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和理解都是基于我们对外面世界的体验,是身体和大脑进行感知体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产生与学习是身体体验,感知的结果。

1.2 认知的无意识性

体验哲学认为,思维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无意识的(The thought is mostly unconscious)。(同上)至少有95%的思维是无意识的,它决定了知觉思维的结构(Lakoff&Johnson,1999)。认知的无意识性说明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直接感觉对事物的理解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客观世界时是通过感觉器官神经加工进行的,但这种精妙的程序是不能被意识到的,是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的语言习得过程正是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王寅,2002b)。

1.3 思维的隐喻性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的理解过程大部分是隐喻性的(Language understanding is largely metaphorical)。(王寅,2002a 144)“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Lakoff&Johnson,1980)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通过隐喻来推理和理解外面的世界,那是因为隐喻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通过体验被赋予了意义。正如Lakoff所指出的那样,隐喻把主观判断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有效地帮助人们主动和有意识地获得对外面世界的理解,基于已有的体验获得新知。隐喻亦是我们认识世界,丰富认知的重要方式。如果将隐喻这种思维引入教学领域,将会对语言的认知和外语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体验式听力教学法

2.1 心智体验性与英语听力教学思想

体验和感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就是人类祖先通过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感知而产生的,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对英语的体验和感知,通过让学生感受客观现实的英语、认知体验英语的丰富多样、把握英语语言规律从而学习语言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然而,传统听力教学模式往往创造不出适于语言体验的教学环境,师生间的关系是孤立的,听力课程中的材料是静态的。这种缺乏内在关联的教学往往无法形成互动体验,学生的认知体验机制难以激活对学习的兴趣,听力课程变成了简单枯燥的“放音-对答案”的过程。我们认为有效的听力教学就是整个的听力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心智体验展开,让学生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以体验互动方式体会把握听力材料并最终理解运用材料。

基于体验哲学心智体验性的原则,我们提出体验式听力教学的思想。在这一理念中,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如何有效地创建益于学生语言体验的课堂环境,如何自然而又有效地引入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学生的体验认知机制并让学生有效输出以掌握教学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任务,有步骤有目的的引导并开阔学生的知识体验。听前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的关注,尤其是对超出学生经验范畴的部分材料比如新闻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预先体验听力话题,并形成对材料的背景知识;听力中任务是引导学生先关注主要信息,再逐步细化信息。这一过程符合我们的认知顺序,也在听的过程中体验话题的信息并匹配头脑中的经验,促成理解。听力后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同时,要求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为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的另一方,学生在体验式听力教学模式也需要做到听前积累知识和素材,积极通过听力阅读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多多体验话题,拓展知识领域;听中注意有整体到局部的把握信息,检验先前对话题的把握程度并真正理解材料;听后基于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对语言形式有所把握,能够运用材料中的句式或词汇表达相似的话题或观点。

2.2 认知无意识性与英语听力教学过程

语言认知的无意识性揭示了听力学习的过程。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语言习得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在整个语言学习中,语言学习的任务设定与完成是有意识的认知活动,但知识的心智处理与加工是自动的。体验哲学认为大部分认知和推理是无意识的,它决定了全部知觉思维的结构,没有这种无意识思维,就没有有意识思维。传统听力教学中,因为缺乏学生体验的环境,进而连学生体验的过程往往也被忽视甚至是省略,学生经常在没有充分听的情况下被教师强加了答案,听力理解过程变成了“对答案”的教学过程,其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学生自己的听力体验过程是不可缺少。

2)语言学习的进步、听力能力的提高是稳步渐进的过程。听力水平的提高要经过大量、广泛的练习和积累,积累得越多就越熟练。听力能力高的学生往往对词,句式和话题的再认过程是迅速、自动的,而没有足够的练习量和经验认知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迅速自动的理解,听力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因此,基于认知无意识性,我们认为在体验式听力教学模式中,听力学习的过程就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听力材料的选择不应超出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太多,这主要是方便学习任务的设计,同时,让学生置身于所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则更易于将语言知识输入到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加强体验的过程。

2)课内听力训练与课外听力练习指导相结合,保证听力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听力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听力的熟练程度与听力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课堂听力训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听力练习的任务布置与指导。结合课堂听力的话题,我们有选择的在课前和课后要求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或者选择相近话题的听力材料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突出话题的相似性,加强学生的体验过程。

3)注重学生课后的朗读。根据认知的无意识性原则,朗读无疑是一种最传统却最有效的习得语言的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先天缺乏语言环境的时候。王宗炎(2002)认为朗读不但有助于熟记语言材料,还可以促进对语言形式功能系统的认知,再辅以自觉的话语理解策略,无疑是外语习得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听力而言,教师通过指导和布置学生朗读与听力话题相关的文章或材料,既保证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体验过程,也增加了学生听力量上的积累,并不会给学生加重负担。因此,朗读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轻松状态下行之有效习得语言的方法。

2.3 思维的隐喻性与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隐喻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利用已有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隐喻思维可以使学生利用他们已知的经验基础去理解未知的语言知识,并进行概念化的处理,从而达到习得语言知识的目的。语言学习的隐喻性表明了听力教学的方法论,即教师要尽量运用隐喻思维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的听力体验与学习。从听力教学的内容来看,隐喻能够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式处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隐喻的这一学习功能,将听力教学材料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的经历有机的结合,通过听前、听中、听后不同阶段的的任务设定,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在听力体验中强化并拓展学生把握信息的能力,突出“已知”到“未知”的方法从而深入地把握教学内容。从听力教学的形式来看,隐喻思维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中心的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语言表达的新动向和新内容,从而使听力材料中的语言知识变得真实,形象,生动。学生在面对这些真实形象的听力材料时,基于自身的认知,能更直观,更有效的接受并理解语言信息及其内涵。同时,教师还应不断的加强与学生的课堂外的交流,不仅仅创造利于学生语言体验的课外环境,更加强了听力教学的连贯性和体验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体验哲学的三个基本原理阐明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征。我们将其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确立听力教学中“学生去体验”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心智体验感受语言的意义和内涵;明确了听力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掌握语言的规律和表达;突出了听力教学中“隐喻思维”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思维的隐喻性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快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Lacoff George,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 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王寅.Lac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J].当代语言学,2002(2):145-150.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82-89.

[4]Lac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杨慧媛.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语言认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24-28.

中华武术的哲学基础 篇3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思维及其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世界上任何一门科学和技术,如果没有哲学的指导,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中华武术,无论是它的功理功法、拳械套路、技战术原则,还是它的健身修身、内养外练的方法以及武德修为、武术的人文精神等,无不闪耀着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光辉。

一、先秦哲学促进了武术第一次大飞跃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到奴隶制社会已具雏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全面的大发展,使武术从单纯的搏击格斗之术升华到文化的层面,从而具有了思想灵魂,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到今天。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成熟和完善,为中华武术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使其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产生了大飞跃。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一公元前222年)历时550年,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经济空前发展,而且文化学术思想空前繁荣,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学术兴盛、文化繁荣,奠定了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和引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武术的功理功法、技战术原则、士卒的选拔操练、军事谋略的实施等武术技能方面,二是在习武者个人或社会集团的武德修为和武术的人文精神方面。前者为习武者的技术(武技)行为,后者为习武者的社会行为。用传统哲学来概括,前者为“器”,后者为“道”。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富国强兵”是当时的主要国策,各诸侯国都把军事武备放在重要位置,“兵者,国之大事也”,各家学派对军事、武术都有很多论述,形成一整套军事思想理论体系。在不同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赵国的胡服骑射等等,使武术军备高速发展,使中华武术从个人武术技能到军阵战列形态都得以完善。

随着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等主流学派思想的融合和影响,中华武术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忠君、报国、爱民、信守承诺、舍生取义、除暴安良、慷慨赴死等武德规范和武术的人文精神,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思想,以“民为贵”的安民护民思想,报国杀敌、不怕牺牲、慷慨赴死的英雄思想,见义勇为、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仗义疏财的侠义精神。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尽管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但武术道德和武术精神一直延续下来,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的正统的人文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不乏卫国杀敌、效命沙场、马革裹尸的英雄人物和为民请命、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侠义之士,这些思想已经根植于人民大众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500多年的打磨锤炼,中华武术具有了“灵魂”,并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殿堂中的一个瑰宝,熠熠生辉。

二、先秦时期主要学派思想对武术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学派的创始人及其门徒不仅是思想家,而且也是军事家,他们练功习武,精通军事谋略,能带兵打仗、攻城略地、守城护国,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武术的指导和影响都来自实践,是有的放矢而不是空谈。在诸子百家中,比较有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主流学派的哲学思想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儒家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正统思想之一,“仁”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和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儒家创始人孔子出身于武术世家,他能文善武,精通军事武艺、善射御之术。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并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的内容,他的学生很多都是文武兼备。

儒家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仁爱”观念,构成了中华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把“仁”和“勇”联系起来,“仁者必勇,勇者无礼则乱”,认为武术作为战斗的力量、杀伐的手段,必须纳入一定的伦理法则之中,崇尚“仁、义、礼、智、信”既是对习武者个人的规范和要求,也是对社会集团的规范和要求,从而奠定了中华武术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从古至今人们把忠君爱民、报国杀敌、舍生取义的人称为“忠勇之士”,历代领兵率将者都把能带出一支“仁义”之师作为最高的追求。所以说,儒家思想对中华武术的最大贡献就是奠定和完善了武术的伦理道德和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把本来属于“暴力”行为的武术纳入到正统思想规范当中,使其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对武术的技术发展贡献极大。在认识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哲学思想关于宇宙本源的“道论”、“气论”及“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武术的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哲学思想“物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师法自然”等思想,作为武术技击思想的指导原则。近代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拳等很多拳种的技击原理都来自道家思想。

3.墨家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但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墨家也崇尚武力,主张以武力抵抗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家子弟都精通武艺,并恪守信义,重人轻己、重义轻生、行侠仗义。《墨子》一书把武勇精神置于重要地位,“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

墨家在提倡和主张“武勇”的同时,非常重视战略战术的研究,墨家的武勇是建立在重诚信、重谋略的基础之上的“智勇”,而不是“匹夫之勇”。墨家弟子都是“智勇”双全。《墨子》中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号令”、“杂守”等十余章,详述守卫城池、防御敌人的战术理论方法,对军事武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墨守成规”的成语就是来自墨子军事实践中的典故。

墨家的武勇思想及墨家子弟坚持正义、敢于“以武犯禁”、行侠仗义、慷慨赴死的精神,正是中华文化中“武侠”精神的历史源头,它奠定了中华武术精神中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除暴安良、舍生取义的精神基础。

4.兵家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兵家与武术同源,同属中国军事文化领域中的不同侧面。兵家哲学思想为武术提供训练方法、兵卒素质要求、军阵武术应用的战略战术,其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兵者

诡道也”,“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因敌而制胜”、“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等等,是武术及军阵格杀遵守的重要技战术原则。

5.阴阳家哲学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阴阳与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反映宇宙构架和变化的辩证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阴阳表示一切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黄帝内经·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这五种事物决定了世间万物的各种变化。阴阳机变、五行生克及八卦演绎等,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对武术思想理论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武术理论中“动静”、“刚柔”、“虚实”、“开合”、“攻守”、“显藏”、“起伏”、“奇正”等一系列概念,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中演绎出来的,并指导武术运动的实践。

三、指导和影响武术发展的主要哲学观点

中国传统哲学非常丰富,对武术的引导和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形神关系、动静关系、太极理论、阴阳机变关系、五行学说等等。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或“天人和谐”,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观点和根本思想,它包含四层意思。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万物和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这个系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二、自然界有着普遍的规律,人也必须服从这些规律;三、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四、人生的理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古往今来习武者在武术习练和武术实战应用中,总是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尽量使武术技能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人的行为顺乎自然,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以取得最佳的技术效果和心性的升华。所以,练功习武时使人体运动和四季、气候、地理位置、朝向等外在的自然条件、环境相协调,使人的整个身心融于大自然之中,特别是内功的修炼要吸纳天地之气、融自身于宇宙之中、收天地之精华于体内,更突显天人合一的意境。天人合一思想讲究“师法自然”,使武术行为在大自然中得到启发,或借鉴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规律和特点来促进武术的发展。象形拳术的发展就是例证。天人合一追求整体配合以调动人体最大的组合能量(整劲),这种整体配合包括形体配合和形体与意识的配合(精、气、神),这种组合能量是一种特殊的超强度的能量,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能量,只有通过严格训练才能获得。

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人的知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指道德认知、知识与道德实践、道德修为相结合。用现代哲学解释就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行合一的思想决定了武术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在冷兵器时代,富国强兵为最高国策,武术的社会价值就是“军阵格斗”、“疆场厮杀”,以技击实战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冷兵器退出了军事领域,武术演变成大众体育项目,并以此为主呈多元化发展。尽管技击格斗是武术技术的灵魂,但习武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和修身,这不是某个权威人士的硬性规定,而是武术运动的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中华武术两干多年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在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引导下武术之树常绿。

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武术技能得以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武术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有身体力行、刻苦习练才能出功夫,所谓“拳打干遍身法自然”、“业精于勤”等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行”。指导武术的拳理拳法等理论形态的知识,要认真钻研学习、明理开悟,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知”。只有“知”和“行”相结合,才能使武术技能向高层次发展。

3.形神关系

“形”与“神”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范畴,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形”是指形体、肉体,是人的客观物质形态;“神”是指人的意识、精神、灵魂等人的思维能力和意识形态。古人认为:“形具而神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古代各哲学学派对“形神”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但反映在武术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元神论”。传统哲学把主宰人的行为的意识、思维称为“灵魂”,也叫“元神”。武术把“元神”看作是一种超智能思维,既非逻辑思维亦非形象思维,而是一种高级的直觉思维。习武者经过修炼就会产生这种高级的直觉思维。形和神(元神)高度协调统一,就会使武功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当与敌手厮杀格斗时,对敌方的心理和招式变化的洞察就成为瞬间直觉感知,而自己应敌的招法也是瞬间的直觉行为,这就是武林前辈所说的“拳到用时自然出”。当形和神结合时,还会出现超常功能,这些往往是习武者的最高追求。第二是“精神”。这种“神”主要是指人的外在精神风貌、气质风采。武术当中的“形神兼备”就是要求在演练武术时,既要招式规范、动作准确,又要精神饱满、气势旺盛、神采飞扬,只有这样才具有武术的美学魅力。

4.太极理论对武术的引导

“太极”是《周易》哲学的最高范畴。《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理论与武术的直接联系就产生了太极拳。《太极拳论》一开始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古人运用太极、阴阳、五行学说来认识事物,所以“太极”作为拳路的名称是“取象于天”,也包含着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论具体应用到拳术当中。而且习练太极拳要求使周身内外密切联系浑为一体,追求太极的“一”,太极拳刚柔相济、虚实相应、动静相宜、开合有度、圆活顺达等与太极理论相吻合。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篇4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涵义,以便于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 者:贺小梅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江西蓝天学院,江西,南昌,330098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6)分类号:B2关键词:社会和谐 辩证唯物主义

转变文风的哲学基础和实践要求 篇5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董振华

2013-3-19 6:45:51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9日 11 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创立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以“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为基本要求的文风建设,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遵循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向党员干部提出了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要求,这对于改进党的作风、改善党的形象和推进党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认识论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必须立足于实践,切实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根本工作方法。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党员干部要讲“短实新”的话,需要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本领,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毛泽东是调查研究的大家、行家,早在1931年,他就提出“我们的口号是:

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1942年他在《反对党八股》中再次强调:“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群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实践证明,每一个真知灼见,都是在调查研究过程

中形成的;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就难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容易被现象所迷惑,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就难以消失。

文风不正,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连篇,会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办法从哪里来?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的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讲话和文章才能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引起群众共鸣,激发群众干劲。因此,我们要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呼声。领导干部改进文风,应当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

“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们的思想、观念、理论这些意识性的东西,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成功,反之,则必然导致实践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反映世界而不能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理论违背了客观现实,与实际不相符合,那么,不管这种思想、观念、理论以什么面目出现,也不管这种思想、观念、理论看起来多么神圣,都应当在破除之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阐释,给这个古老的名词赋予了新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党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长期以来,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一些脱离群众、远离基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歪风,就是因为背离了实事求是。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深入群众,他们所见的场景大多是经过多次“导演”的,目睹的人物大多是经过挑选“教化”的,耳闻的声音大多是经过重重“加工”的,严重脱离了基层群众,背离了“实事”与实际,沦为冗长空洞、刻板生硬的文件语言。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文件、讲话和文章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一方面,要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既要指出现象,更要弄清本质,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有一说

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一方面,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另一方面,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以实际行动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党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党风。毋庸讳言,在我们党内,在我们干部队伍里,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不良作风与不正之风,主要表现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作风严重。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转变文风,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之中,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群众关切的文风。如果我们的各级机关干部都以基层为念,都能眼睛向下、扑下身子,作风与文风必有切实的变化,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融洽。

改文风,关键要从改变和改进思想与工作作风做起,从坚持实事求是做起,从树立务实的作风做起,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真正做实

在人、写实在文、讲实在话、干实在事。我们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长话、假话、空话,才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才能真正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转变作风,才能在火热生活中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和就业、就医、就学、养老还有多少困难,社会上还有多少“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才能知道老百姓当前对改善民生是多么的期待。

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摆正自身同人民群众的正确关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才能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与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作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我们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1 篇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每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安详有关系。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

自古以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和谐,从字意上解释,“和”由“禾”和“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意思是人人皆可说话。“和谐”即人们不仅有饭吃,而且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言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任何社会都是个矛盾结构,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缺一不可。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就有不同的属性和内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不是敌对阶级社会那种对抗性斗争,而是非对抗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容许申辩和辩护。通过改革发展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方式,使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在新基础上新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机制。能否做到这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二、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现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权利公平。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也就是社会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劳动权利、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等不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第二,机会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社会确保机会均等,这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机会公平意味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和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要,是一种立体状网络式的公平。一方面要求社会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安排要保证所有机会是均等的。

第三,规则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只有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机会、权利的公平,保证效率的提高。即是说,政府不仅要保证在制度和规则面前所有社会主体一律平等,还要保证社会主体享有平等的规则。

第四,效率公平。社会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社会公平观念首先要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必须与效率联在一起。抛开效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公平,有失偏颇,也没有意义。一方面,效率决定公平,效率的水平决定公平的程度。没有效率,充其量只是低水平的公平。另一方面,效率又来源于公平,没有公平就难以有效率。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公平观念———效率公平。其实质,就是竞争公平和发展公平。它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第五,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分配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分配公平,有赖于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的建立,其中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第六,社会保障公平。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为此,要建立健全社会的保障体系。特别是对贫困群众,以及缺乏参与社会选择、社会竞争能力亦即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和遭遇各种灾难的人,政府和社会必须提供社会保障,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相互联系,互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因而分配公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调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在调节过程中,要注意构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制度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础,使收入分配调节最终建立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效率公平的基础之上。总之,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发展社会公平,也就是要不断维护、发展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

三、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在认识世界时,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因此,和谐(统一)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动力,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居于矛盾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和谐可以提高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提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可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清除各种内耗和离心倾向,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坚强集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解多方面的矛盾,融合成为强大的“合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

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论通识教育的哲学基础 篇7

一、信息时代的通识教育

在现代科学哲学中,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如果说“物质”是对现实的自我组织和某种长期存在的能力属性的描述;“能”所描述的是物质运动的能力, “能量”这一概念描述了关于物质运动的强度;那么, 信息所描述的则是有组织的物质或能量系统的复杂程度, 它可以对系统的复杂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21世纪以来, 我们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在现代文明的浩淼烟海的信息资源的总量中, 如何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与处理、创新与应用, 以及对其具体的内容进行解释等, 这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解决人类现在所面临的许多复杂性问题的需要。为此, 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知识信息量以几何倍数量级增加且不断变化和更新, 无论你怎样用知识去填充学生的头脑, 都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用科学哲学的观点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高等教育系统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评价体系。于是, 主张开展通识教育, 回归教育的真正本质,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全人教育”, 作为一种对现代教育“非人化”回应的教育思潮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 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 (A.S.Packard) 教授。目前通识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的一大潮流。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英语中有两个词: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可译为“自由教育”、“博爱教育”, “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 现在所说的“通识教育”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的涵义。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成为我们认识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基本问题之一。一般说来, 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传承和狭隘的专才教育。首先, 从性质上来说, 通识教育被定义为“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 其本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其次, 就教学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 因此, 更加注重人在生活和情趣、道德和理智、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再者, 从教学内容上, 通识教育不再局限于对单纯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是追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三、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和多元性乃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具体体现, 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1. 基础性。

通识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 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备的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全人”。因此, 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属性。

2. 多元性。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 其内容涵盖德、才、学、能、识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多种元素、多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矛盾统一体。

3. 自主性。

作为古典“自由教育”的延伸, 通识教育继承了自由教育的注重理性、有修养和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 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开放性。

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不再局限于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5. 发展性。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通识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且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的过程, 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 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通识教育中的多重关系及矛盾统一性

1. 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更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过程把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 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比如在课堂上, 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 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很少, 课堂气氛也显得比较沉闷和松散。另外, 教师的讲课往往很满, 现成的结论和定理较多, 未能给学生留下太多思索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基本上是一种主体施与和客体接受的关系, 而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也就是说, 他们不再单单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 而是学习的主动进取者,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师和学生一起, 共同参与和完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然而, 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良好互动仍然是今后教改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客观世界具有二元论的特征,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它们之间可以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教育则依托特定的背景, 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与技能。但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 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对立统一, 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构成整个高等教育的架构。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局限于狭窄的专业范围和单纯的知识传承,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识教育虽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点, 但过于空泛的通识教育又往往因缺乏明确的应用背景和专业支撑, 也会使学生感觉学无目标和无所适从。因此,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 通识教育与哲学教育。

通识教育是“全人”教育, 因此应重视哲学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其原理和规律可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如通识教育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实践规律以及对事物的批判性思维等。 (2) 哲学教育可有效地将传统教育中的单纯知识传承转化为通识教育中的智慧建构。哲学教育与科学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有机地融合, 能促使学生思想、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如在新生研讨课和专业课中适时地将赫拉克利特的“性格就是命运”、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时代的“知识与德行合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美是道德善的象征”等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与学生一起分享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4. 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 一种不包括人文教育, 对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也十分漠视的自然科学教育是不能被接受的。虽然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并不一定完备, 历史上也不缺乏有教养的坏人, 但人文教育对于个人性格的塑造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其价值都是无法否认的。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使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思维能力以及文化鉴赏力。在通识研讨课《工程科学与力学文化》教学中, 我们就力学的发展简史、科学家的求真精神、工程结构的美学欣赏、力学的文化价值等进行的研讨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人文精神的熏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通识教育的地位和相对性

了解通识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确立通识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客观需要。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基础, 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和意义。

相对性是通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就哲学的认识论来说, 当我们观察到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差异性时, 这就意味着我们通过了某种关于差异性的参考集, 并进行了比较性程序的运用。因此, 当我们强调通识教育的时候, 是相对于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承和过于狭窄、单一的专业教育作为参考样本的。通识教育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赋予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完成人格塑造之过程, 也不会取代相关的专业基础和技能, 但比较而言, 它更加注重于教育的基础性和人本性。然而, 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所处的环境和对问题的视角不同, 所以, 在对同样的对象、过程进行观测时, 便可能获得彼此不同的信息。这也正是对同一现象, 人们所感知的信息和结果具有相对性的原因。

摘要:针对新时期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迅速兴起, 全面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本质和基本特征, 结合基础力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探讨和揭示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哲学关系和一般规律。

关键词:通识教育,科学哲学,基础力学,矛盾与规律

参考文献

[1][俄]KK科林.信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M].邬焜,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陈戎.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内涵、困境与途径[J].新课程研究, 2014, (7) :78-79.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22-0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来源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正确回答了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关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综合的、动态的、内涵丰富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环境对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客体,而是一种包裹着人、决定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有机系统,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关系到人的发展。

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中每个成员都享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公平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存在着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协调个体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点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不仅能够理性地把握、控制和超越自我,同时也能够获得精神的愉悦,表现为人格完善、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等。”具体包括人的生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统一。

因此,和谐发展观必须强调自然、社会、人自身整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及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一)唯物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了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创造美好理想社会的实践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这一时期又产生了诸多新矛盾与问题,凸显出了大量的深层次矛盾,产生了精神失落、心理失衡、政治与经济失调等的不协调与不和谐的现象,人民内部利益错综复杂,资源与能源压力大、人民思想差异性增大。而推动社会和谐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化解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协调并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均衡问题,与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客观要求相符合。

(二)辩证法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矛盾及其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即是在矛盾的斗争性及其统一性相互贯通与转化的原理指导下提出的,强调社会各组成要素在斗争过程中,避免冲突,化解矛盾,进而实现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综合运用调解、协商以及教育等方法以及行政、政策、经济等手段,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永恒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事物内部各要素间以及现象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促进事物原有的性质与状态的改变,促进事物运动、发展与变化。和谐社会即是这一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本质体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五个统筹,就是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调整我国改革进程中各利益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外、区域、城乡等),使其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三)唯物史观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视角——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还要关心其生活与人格,尊重其权益,使其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出发点——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即是一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其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即根据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有序变革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三重维度出发,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

参考文献:

[1]马红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研究》.河北大学,2009,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9,10

[3]刘志礼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2007

[4]邹瑄.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D].苏州大学,2007

[5]于兆伟《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大庆广播电视大学,2013,11

上一篇:市场安全员职责下一篇:第六周晨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