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篇1

一、突出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聚焦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

新课标指出了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的观念与平衡的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试卷以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为情境,突出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的探析。试卷还以接触法制硫酸为情境,将化学速率与平衡知识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从题目获取新信息、新模型,推理后才能作答,正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体现。这种考查方式让学生无法照搬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才能作答。

二、在重基础的同时注重能力

试卷延续了往年对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转化与应用、反应变化与规律、实验原理与方法进行考查的要求,不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均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设问,考查学生对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在试题命制和设问上,重点考查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

如要求学生获取题中信息来理解位置,侧重对理解与辨析能力的考查。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检验方法,侧重对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应用性与创新性。

三、以真实情境作为试题载体,使学科知识的呈现更加丰富创新

有了真实情境,化学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就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罗列。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化学学科必备知识的呈现变得丰富、创新,更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如借助防控“新冠病毒”情境,来考查化合物的性质和名称;借助居里夫妇的核反应研究为情境来考查元素推断,促进物理化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切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借助黏土钒矿制备钒酸铵情境,来考查工业流程中化学反应,物质分离除杂以及化学原理。这些情境有的源自于教材、有的来自于化学史料、有的来自于前沿科技等,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指明更加丰富的路径。

四、突出新课标的核心价值,凸显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覆盖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试卷今年的命题精挑合适的情境素材,如借助新型Zn—CO2水介电池作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新途径为情境;以接触法制硫酸为试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同时,试卷整体上突出对理解与辨析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引领学生能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篇2

一、缺少元素化合价

例1 (2011年高考全国)某含铬[]废水用含硫亚铁铵[(NH4) 2SO4·Fe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 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 mol

(B)处理废水中的物质的量为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分析:本题溯源于2009年安徽理综化学卷第27题:某工厂废水中含5.00×10-3 mol·L-1的,其对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5Fe1.5FeO4,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流程(其他省略).该流程图示明确暗示+6铬的还原产物为+3价,不会给考生带来障碍.而今年全国卷第13题没有给出任何有关重铬酸根离子还原产物价态信息,第三册《化学》彩封图中介绍“重铬酸钾(K2Cr2O7)晶体”呈橙红色,教材在常见的氧化剂中只介绍了高锰酸钾等常见氧化剂,没有介绍“重铬酸钾”,导致大部分考生无从下手,甚至部分教师也不熟悉,仅在有关重铬酸钾的训练题中出现铬的价态变化信息.因此,笔者认为本题缺少必要信息“还原产物中铬显+3价”.如果高考有意识将“题海”信息迁移到试卷中,对中学化学教学有负面影响,鼓励中学教与学脱离教材,游于“海题”.

二、物质转化有悖教材

例2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27题)图2示(其他略)如下.

分析:教育部考试图2中心提供答案:A为氧气,B为铁,G为氧化铁,并且第(3)小题按G为氧化铁进行计算.由于教材只介绍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四氧化三铁与铝也能发生铝热反应,这样会导致第(3)小题书写离子方程式和计算错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看,Fe3O4可以继续被氧化成氧化铁(Fe2O3),但是,教材只介绍“……,是一种黑色粉末,FeO它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就迅速被氧化成Fe3O4”,查阅资料知,铁的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及铁的燃点见表1.

从表1中数据可知,铁在氧气中燃烧不会生成氧化铁.教材并没有介绍,四氧化三铁进一步被氧化成氧化铁.对教材研究较细的考生,可能紧扣教材,将G判断为四氧化三铁,导致第(3)小题错误!铁在湿空气作用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生成氧化铁(铁锈),显然不符合题目“铁(B)与氧气(A)反应”要求.从铝热反应定义看,铝热反应指熔点较高的金属氧化物与铝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金属和氧化铝的反应,如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等与铝反应等.四氧化三铁与铝发生的铝热反应仍然可以用于焊接铁轨.

综上所述,本题G为四氧化三铁更符合中学教材和教学实际.

三、描述现象错误

例3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27题)(略)

分析:第27题第(5)小题:描述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现象,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标准答案:“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该答案存在3点值得商榷:(1)现象与产生现象原因混淆.生成的碳是观察反应器内壁附着黑色粉末的原因,中学教学中反复强调,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名称或物质的化学式”,因为实验现象是化学反应的外观表征,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试题要求描述实验现象,在本实验中,只能观察到黑色粉末,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不是碳,还需要用化学方法检验,不能根据物理性质(颜色)确定物质组成.查阅大纲版《化学》(必修加选修)第72页对教材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实验的结论是,“实验表明,镁条在二氧化碳里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黑色的碳附着”.教材这段文字是对该实验现象描述和产生现象原因进行解释,在教学中要求区别现象与原因.(2)碳元素与碳单质混淆.中学教学要求区别“碳”与“炭”.“碳”指碳元素,如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炭”指碳的单质,如活性炭、炭黑、炭粉等.大纲版《化学》(必修加选修)第101页“……,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炭黑是橡胶工业的原料”,说明教材在此处已严格区别“碳”和“炭”.(3)实验现象忽视“真实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实验现象要真实反映化学反应过程,本小题答案没有很好地表征化学反应过程.本实验过程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浓白烟”,触摸瓶壁明显感觉到“烫”,冷却后才能观察到白色粉末.为了导向中学教学,尊重教材,尊重实验事实,本小题答案应为“镁条剧烈燃烧,产生浓白烟,反应器内壁有白色粉末、还附着黑色粉末”.

四、答案不符合原理

例4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30题)(略)

分析:第30题第(5)小题,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标准答案:

笔者认为第④种有机物不符合题意.其理由一:查阅资料,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烃有如下规律:(1)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分两种情况:①碳碳双键上含碳氢键,氧化产物是羧基,例如:

②碳碳双键上不含碳氢键,氧化产物为酮.例如:

(3)芳香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侧链上不含α-H的芳香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侧链上含—CH3、—CH2R、—CHR2、—CH=CHR等都能被氧化成羧基.理由二: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理综卷第27题给出信息:理由三:查阅《高考复习讲义》[化学课标专用,杜志建主编,天星教育出版(2011年3月修订版)]第215页“烯烃和炔烃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如果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过量,烯烃、炔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会完全断裂,生成羧酸、二氧化碳或酮,…,

综上所述,第④种A的同分异构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的过程为

不能得到对苯二甲酸().所以,本题(5)的答案应为4种,其中,第⑤种A的同分异构体含有环丙烷基,中学不作要求.

五、物理量与单位错位

例5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13)选项(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给出答案中认为(C)项正确.显然,(C)项混淆了“电子数”与“电子的物质的量”,电子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有关,单位是“个”,而“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毫摩尔(m mol),二者不能混淆.笔者认为(C)选项应修订为“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nx mol”或“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6.02×1023”或“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篇3

今年高考试题继续秉承“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综合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核心化学素养,突出了“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征,对中学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总结起来,今年高考试题有以下特点:

1. 考查学科主干内容,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由7道选择题,3道必做非选择题,3道选做非选择题组成。其中3道必做非选择题包括化学综合实验、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与化工流程题。选择题作为补充,尽可能的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增强了试题的效度。比如第8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及性质、无机物的性质、化学反应的限度、氧化还原反应及相关计算等。

2. 贴近教材,注重双基。

今年的试题,贴近教材,依托课本上的知识,注重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第7题,怎样鉴别蚕丝与人造纤维、食用油不可反复加热、用加热法可以杀死流感病毒、用什么浓度的酒精消毒,第27题铬酸根和重铬酸根的转化,第28题粗盐水的精制等,这些知识既来自于课本,又贴近生活。第10题和第26题考查了实验的基本操作,例如分液、除杂、气体的收集、溶液的配制、仪器的连接,这些双基的考查,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既让学生重视课本、重视双基,又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3. 考查题型和考点稳中有变,有迹可循。

根据近三年考点对比,不难发现:

选择题部分:化学与STS、化学实验基础、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或者同分异构等)、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几乎为必考题型,电化学基础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属于必考点,多为选择题,有时在必做非选择题中考查),NA也经常考查。

必做非选择题:分别为化学综合实验(重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重点考查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化工流程(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重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或电化学等)。

4. 呈现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大部分试题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工程技术、环境保护、材料能源开发利用等生活生产重要实际问题,再结合中学教学基本内容进行设问,问题设置情境贴近真实,体现了强调基础、重视知识理解与运用、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比如第7题的化学与生活,第11题的工业废水的处理,第26题的工业尾气处理,第28题的杀菌消毒剂的生产工艺,第36题的KMnO4的生产工艺,第37题的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第38题的秸秆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等。

5. 提供各种信息,考查信息获取及独立思考能力。

以文字、图片、坐标图、表格、实验装置和化工流程等形式提供各种信息,考查学生临场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第11题的电解装置图,第12题的坐标图,第26题的实验装置图,第27题中铬元素相关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的呈现(包括坐标图),第28题和第36题的流程图,第37题的表格、三维坐标参数等等。

6. 创新试题设问,考查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第13题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相结合,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并采用了框图推断题的形式,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容量。另外第10题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废水,第26题(1)开放式的结论,第37题(6)原子三维坐标参数、晶胞参数,第38题(6)(反,反)-2,4-己二烯烃的结构等等都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7. 尝试学科间综合,考查综合能力。

前几年主要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部分,考查化学与物理的学科交叉点,今年则是引入了数学学科的三维坐标参数,促进学生进行学科知识间的初步融合,初步构建更为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为解决真正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5年使用全国新课标I卷的省份有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和山西,今年增加了广东、安徽、福建和山东4个省份,为了确保新加入省份的平稳过渡,今年化学试题的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就连往年得分率较低的化工流程题也比较简单,整套试题信息量较少,信息难度不大,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够,真正把关的空太少,区分度变小,让一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很难脱颖而出,不利于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的人才选拔。估计2017年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会有所回升。

二、高考复习建议

1. 注重双基,立足教材。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均秉承“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方式灵活,但很多题在教材上都可以找到原型。比如2013年的第28题(1)(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实为必修2教材第93页的课后习题,因此在复习中切莫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也不要盲目拔高加深和拓展,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2. 构建知识网络,注重不同模块知识的融合。

对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统摄整理,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储存,使之系统化、结构化,让各知识点的联系通畅,网络枝干脉络清晰,用理解记忆代替机械记忆。例如第13题,依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导元素,在复习过程中将必修一、必修二中与氯气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知识网络,该题就迎刃而解。

3. 注重训练的目标性,提升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例题和训练题的选择时,要将学科思想和解题思路融于其中,题目不在多,在精,在有效,每次训练集中解决一到两个问题。通过不断地归类学习、思考,不断地小结,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进而内化为学生的化学素养。

4. 加强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①认真审题。注意关键词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②答题时,要分清主次、把握要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专业且简明扼要。

③书写规范。

5. 注重其他学科在化学考试中的渗透,特别是数学学科。

新课标一直在尝试其他学科与化学学科的融合。比如前几年重点考查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物理电学知识的交叉部分,重点考查电能的计算。要特别重视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渗透数学思想,使之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数学是化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飞跃,将使学生达到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分析高考数学全国卷 篇4

重视数学本质,考查关键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解析20高考数学试题

7月7日下午3点,2020年高考数学开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数学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

“试题重视数学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科学防疫的成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数学试卷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难度设计科学合理,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对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发挥学科特色,“战疫”科学入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2020年高考数学科注重发挥学科特色,将“战疫”科学地融入试题中。

“试题用数学模型揭示病毒传播规律,体现科学防控。”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举例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6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今年的数学试题展现了中国抗疫成果。例如,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题以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为背景,取材于某地的复工复产指数数据,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体现志愿精神方面,全国Ⅱ卷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是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

“理性思维在数学素养中起着最本质、最核心的作用。今年数学科高考突出理性思维,将数学关键能力与‘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学科素养统一在理性思维的主线上,在数学应用、数学探究等方面突出体现了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

试题注重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举例说,比如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不仅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全国Ⅱ卷理科第16题以立体几何基础知识为背景,将立体几何的问题与逻辑命题有机结合,多侧面、多层次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注重对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如全国Ⅱ卷理科第12题以周期序列的自相关性为背景,要求判断试题给出的四个周期序列是否满足题设条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探究能力。新高考Ⅰ卷第12题以信息论中的重要概念信息熵为背景,结合中学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制了信息熵数学性质的四个命题,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对新问题的理解探究能力。

“试题的编制及考查的内容都很好地反映了课程改革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

在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方面,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举例说,全国Ⅲ卷文、理科第18题以当前社会关心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在公园进行体育锻炼为背景,给出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的数据表,重点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基本思想、基本统计模型的理解和运用。全国Ⅰ卷文科第17题、全国Ⅱ卷文、理科第18题、新高考Ⅰ卷第19题(Ⅱ卷第19题)等试题也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考查学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此外,今年的数学试题注重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如全国Ⅰ卷理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全国Ⅲ卷理科第21题、新高考Ⅰ卷第21题、第22题等试题也都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倡导“五育”并举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2020年数学高考试题关注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重视全面育人的要求,发挥了数学科高考在深化中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的引导作用。

具体来看,第一是体现了以文化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举例说,比如全国Ⅱ卷文、理科第18题以沙漠治理为背景设计,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国Ⅱ卷理科第14题、新高考Ⅱ卷第6题分别以垃圾分类宣传、扶贫工作为背景,设计了计数问题,考查学生对计数原理的理解程度。

“第二,体现了体育教育。”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如全国Ⅰ卷理科第19题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赛为背景,将概率问题融入常见的羽毛球比赛中,以参赛人的获胜概率设问,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件进行分析、分解和转化的能力,以及对概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古典概率模型、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事件独立性等内容的掌握。还有新高考Ⅰ卷第5题(新高考Ⅱ卷第5题)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与体育锻炼,以此为背景设计了简单的计算问题。

“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体育运动为问题情境的试题也体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

在美育教育方面,数学科高考同样设计了体现数学美的试题。如全国Ⅰ卷文、理科第3题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设计了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全国Ⅱ卷理科第4题以计算北京天坛的圜丘坛铺设的石板数量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题目贴近生活,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明成就,让学生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代表——圜丘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国Ⅱ卷文科第3题借助数学语言给出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定义,并设计了一个简单计数问题,考查学生对新定义、新情景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

此外,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也将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情境与数学基本概念有机结合,发挥高考试题在培养劳动观念中的引导作用。比如新高考Ⅰ卷第15题(新高考Ⅱ卷第16题)在考查几何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全国Ⅰ卷文科第17题以工业生产中的总厂分配加工业务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概率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坚持探索创新,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2020年山东、海南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又将有8个省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使用新高考卷。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指出,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依据《新高考过渡期数学科考试范围说明》,科学设计考试内容,重点关注实验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公共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确定为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的重点内容。同时,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关注新高考数学卷文理不分科的特点,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今年新高考卷在题型和试卷结构上也进行了调整。

“首先,引入了多选题和结构不良试题等新题型。”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多选题的引入,为数学基础和能力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发挥空间,更好地体现区分选拔功能;结构不良试题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对数学理解能力、数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它的引入既能增强试题条件的开放性,又能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及策略选择。

其次,试卷结构有所调整。新高考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四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8题40分,多项选择题4题20分,填空题4题20分,解答题部分取消了选考题内容,共6题70分,全卷总题量为22题。

今年数学科命题科学调控试卷难度,坚持数学科高考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贯彻了“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调控策略,发挥了高考数学的选拔功能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2018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分析 篇5

高考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主要体现了基础与创新并存的特点,创新主要体现在41题的主观题,选择题主要是忠实于基础史实的考察。

一、注重历史核心素养,弘扬家国情怀

试卷中41题讲述了古今中外种植利用大豆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和近代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科技进步与社会生活变迁。这要求考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中外历史上大豆种植利用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

选择题24、26、29题,要求考生能够通过从所给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调动运动所学知识,认识史料作者意图,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史料实证精神。

非选择题42题开放性试题一改往年“提取信息”、“拟定论题”、“说明原因”、“提出建议”等问题要求,直接让考生“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集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于一体。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史实有基本的理解和价值判断,还要求考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自身发展、社会现实、国家兴衰的认识上,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二、关注社会经济生活,把握时代脉搏

45题通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叙述,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国家战略思想转变等史事。展现了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并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这段历史既是国史,也是党史,也是改革开放史,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46题讲述了中国创建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程,如今随着中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反映了当下中国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和平崛起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使命。28题关于琉球问题展开中日关系及外交事务也是国民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三、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题的罗马法反映了古代罗马孕育的法制建设成果,35题展示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机械化的经济发展成果。人类历史上孕育出优秀的文明成果,更契合中国在特殊国情下的探索和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中逐渐形成的全面、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选择题从考察内容来看主要体现出重视基础、重视史实的能力要求,并没有出现非常“浮夸”让学生摸不到头脑,想不到考点之类的选择题。从结构上来看仍然保持8+4的结构,即8道中国史考察,4道世界史考察,并且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重点近代史仍然作为分值分布最高模块出现。下面对选择题进行详细分析:

24题,仍然保持着全国甲卷的出题风格,第一眼看起来跟所学知识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考察却十分简单,只需要读懂材料的主旨就可以按照材料选择正确。

25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选择,第一种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认定选择,根据关键词“高利贷”“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发现都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第二种方法可以对选项进行排除中国古代政府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也并未体现富商大贾操控税收,根据材料也可以发现是高额的税收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排除后选择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从题型上来看24、25题均属于“反映、说明、表明、体现”类选择题,解决这种题型的方法就是直接读材料中的内容去直接选择。

26题,考察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根据关键词“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体现出皇帝为了加强相权,通过不断的增加宰相数量与更替的方式来削弱相权。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史必考考点连续出现在高考卷中,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27题,考察明清时期文化繁荣,该知识点考察并不是很常见,所以通过这道题给我们提个醒,就是不要忽视一些细枝末节性知识点的学习。本道题由材料可知全社会兴起了喜好昆曲的热潮,昆曲在社会中拥有者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可以直接选择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28题,考察中国近代外交。中国近代外交主要通过近代史中几次侵略战争所体现考察。这种考察方式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考察方式。这种近代外交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朝贡贸易”“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向近代平等外交转变。

29题,考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本题需要进行时间定为是1923年,也就是说考点定位应该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以俄为师”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根据材料不难判断孙中山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领导核心。辛亥革命以及后续的新三民主义同样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方。

30题,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其根本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抗日战争。本题考查知识点非常综合,其他几个选项只要知道具体的史实即可排除,例如,国民革命时间是1924到1927年,建国后土改才废除 封建土地制度。因此本题给我们敲响警钟,在新主主义革命史中需要重视历史时间段的划分,以及每个时间段中的具体史实。

31题,考察新中国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史最可靠或者是最常考的两个高频考点,一个是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另一个就是新中国的外交。因此这两个专题将是明年学习备考的重要方向。

32题,考察世界古代史,主要是考察三个专题模块,一个是罗马法律、另外则是古希腊的民主与思想。相比往年没有很大变化。

33题,主要是考察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前几年主要考察了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今年考察的是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需要在明年的备考学习中作为重点复习模块。

34题,主要考察18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文学艺术,作为一个低频考点同样需要我们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他进行简单复习,做到出现既能选出就可以,一般在高考考察不会很难。

35题,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在35题世界现代史的考察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两极格局与多极化另一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因此总结今年高考考察的主要内容都是我们平时着重复习的模块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新中国经济建设”“世界古代史”“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等模块。还有一些未出现的例如“儒家发展历程”“资产阶级政体”“资本主义经济模块”“苏联经济建设与改革”“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因此,我们也要将这些模块作为备战2019年高考的重点模块进行复习。

今年41题的主观题创新意识体现的非常浓厚,咋一眼会让你觉得“大豆”考察很像地理的农业区位因素判读,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不难发现核心考察为“中西交流”定位时间与关键词“北美”,我们可以联想到的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等相关知识点,因此说这种题型创新主要是新在所给材料,其实质仍是基础史实的运用。42题一改以往喜欢用表格形式考察,而出现了观点评述类题型,主需要根据材料中的表述提取出自己的观点即可解答,相比与表格题要简单了一些。

选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中考察了现代科技改革,相比于往年的古文考察难度也要下降,同样,20世纪战争与和平也不在考察一些战争史实而是出现了我们熟知的“联合国”相关知识点,人物出现了少数民族首领,相比前两个题有些难度,但选修总体的难度还是在下降。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篇6

作者/ 马俊强

全国旧大纲卷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精神】

从命题类型来看,今年全国旧大纲卷的作文命题仍为材料作文。从命题思路来看,今年的这道材料作文命题就属于“关注人生成长”类命题。显而易见,若考生能从正面立意,紧紧围绕“只有甩掉多余的顾虑,注意力集中,才有能力挑起担子并完成任务”这一材料的核心含意展开命题立意,则均在“符合题意”的范围之内。其中,“顾虑”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将之注释为:“困担心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产生的顾忌和忧虑”(组词有“打消顾虑”“顾虑重重”)。需要注意的是,“顾虑”本身是个中性词,并非所有的“顾虑”都不可取:但本题强调的是“甩掉多余的顾虑”,修饰语“多余的”不可或缺。“多余的”三个字,可以界定为不必要的、干扰性的、不可取的:“多余的顾虑”,具体可指人情世故、利害得失、面子问题、他人评价、自我期待等顾虑:若顾虑过多,则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束缚、一种障碍,难免使人畏首畏尾、战战兢兢、裹足不前。其中,“注意力集中”这一短语,即指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心神专

一、专心致志、专心注意等。其中的“担子”,可以是学业方面的、事业方面的、责任方面的、追求方面的、生活方面的、生命方面的等,是值得人们用心用力去承担的一切。

【最优佳作】

今心

甘肃一考生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是啊,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以全心全意、集中思想、心无旁骛的态度为人做事,那么,结果也应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而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觉得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根神经都感受着泥土,你的脚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在。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踏实。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感到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全心和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苟子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应像蚯蚓那样全心、专一。

首先,就是要心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屏气凝神,用一股浩然之气,全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心而忘我。就如有一泓清泉,一片叶落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坚持到最后。

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都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很不好。

再者,就是要忘我。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之中,一切事物才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潜,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内美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也因此上升到整个人生,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那么,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证严法师说:“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要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中的大智慧。也正如同在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将踏过这片土地,走到对岸。同时,也会悟到人生的真谛。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篇7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 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段选自金开诚《诗经》一书 (中华书局“知识丛书”) , 为命题需要, 原文略有删节改动。选文以大家熟悉的《诗经》来组织材料, 既有一定知识性, 又有较强的可读性, 且文字平易, 行文畅达, 内容相对完整, 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 不是“经”, 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 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 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 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 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 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 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 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 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 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 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 “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 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 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 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 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 后来逃回来, 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 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 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 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 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 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 叫乐工们演唱, 通过诗歌的问答, 了解彼此的立场, 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 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 来作比喻或暗示, 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 把卫侯羁押起来, 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 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 这当中有“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的话, 是说女的爱着男的, 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 晋侯纵然有理由, 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 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 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 “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 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 《伐檀》诗中, 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 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 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 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 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 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的含意, 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 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 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 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 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 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 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 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 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答案应该是A。关于A项, 原文一开始说“《诗经》原来是诗, 不是‘经’……”。作者的意思是说, 《诗经》所收录的诗在当初本来是很普通的, 并不是什么经典文献, 尤其是其中“国风”一类更是一般的民歌, 完全谈不上经典, 《诗经》成为经典, 那是后来封建统治者所做的事。但是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说, 这些诗不是经典就没有深刻的含意, 实际上大家熟悉的《诗经·邶风·凯风》歌颂母亲的养育之恩, 《诗经·魏风·伐檀》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 《诗经·小雅·采薇》控诉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如此等等都有十分深刻的含意。当然这里所说的深刻含意, 并不是后来《诗经》被尊为经典以后封建统治者所附会曲解的意义, 这种诗意当然是原诗所没有的;也不是说, 《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有深刻的含意;但是不管怎样, 用一个全称判断来说《诗经》中的作品都没有深刻的含意, 显然是不符合原文的, 也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A项应该是选项。关于B项, 虽然题面说“在春秋中叶以前, 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似乎在时间上与原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不完全相符, 但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这一时段包含在“春秋中叶以前”这个时段中, 再加上“曾经”一词的词义——在某个时段中“有过”某事——的限制, 所以B项与原文意思仍是符合的, 因而不是选项。关于C项, 原文指出“献诗陈志”有两种情况, 选项列出其中一种, 应该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不是选项。关于D项, 原文第二段说:“‘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 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这里“并提”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是献诗陈志的当时这几个动作行为一起提出, 一是在古籍记载中这几个现象一起出现。这两种理解都能成立, D项取后一种理解, 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所以不是选项。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 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所以从性质上说, 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 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 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 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一句话,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 新音乐逐渐兴起, 古乐逐渐失传, 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 《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 而与音乐无关了。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答案应该是C。先看A项, 题面说:“……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所以从性质上说, ……”显然, 题面所说的“性质”就是指“表情达意的工具”。那么原文第三段开头提出“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 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这一论点, 下面举了《诗经》两个例子来证明, 后面又举了《左传》华元一例, 然后说:“这样的歌, 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这里所谓的“性质”当然也是指“表情达意”, 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 不是选项。再看B项, 原文第四段说:“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 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 ……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也就是说, “赋”的是现成的“诗”, “言”的却是自己的“志”, 而这个“志”又必须通过“诗”中的句子表现出来。不难看出, B项的意思跟原文是相符的, 所以不是选项。再说D项, 原文第五段说:“由于新声代替古乐, 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 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当时新的音乐成为时髦, 人们竞相追逐效仿, 古乐被冷落遗弃而逐渐失传, 于是人们再也不知道曾经作为乐歌的《诗经》如何演唱, 《诗经》也就与音乐彻底分离, 变成一种只是采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的作品了。这里“语言艺术”一语的意思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那么配得上它的就非语言文学作品莫属了。这样看来, D项也符合原文意思, 不应该是选项。回头来看C项, 原文说:子产认为“晋侯纵然有理由, 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这里子产的意思是, 在旁人看来, 晋侯为了卫国区区一个叛臣, 竟然把卫国国君给拘押起来, 这就不免有小题大做、以大欺小之嫌, 甚至可能是包藏祸心、另有企图;“人言可畏”, 晋侯为此应该尽量避免旁人的非议。由此可见, C项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应该是选项。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 《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 其含意大家都清楚, 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 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 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 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 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应该选B。先看A项, 原文第二段说:《诗经》用于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时, “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 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既然是“更加曲折动人”, 那么其效果当然要比“平常的语言”更好一些, 可见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 不应该是选项。再看C项, 原文第四段说:古人在“赋诗言志”时, “点出现成的诗篇, 叫乐工们演唱, 通过诗歌的问答, 了解彼此的立场”。既然是现成的诗篇, 其含意当然彼此清楚, 这样也才可以通过互相点唱诗歌, 以便互相问答, 互相了解。所以C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 不应该是选项。再看D项, 原文最后一段说:“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 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又说:“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 最后把诗尊为‘经’。”这些话都包含着封建统治者“曲解《诗经》的原意”的意思。而大家非常熟悉的《诗经·魏风·伐檀》一诗的主旨就是控诉封建统治者不劳而获, 孟子对此诗的解释显然是一种曲解, 所以D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 不是选项。最后来看B项, 关于B项的前半部分, 原文第三段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 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配上乐曲, 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寓意进入了《诗经》, 可见B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那么B项的后半部分如何呢?原文第三段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例如《左传·宣公二年》……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可见上古时候确实也有一些民歌未被收入《诗经》, 比如《左传·宣公二年》讽刺华元的这个民歌, 这些诗歌被称为“徒歌”;但是既然是“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就说明即使是“徒歌”也是要唱的, 也是有曲调的。《诗经》是乐歌, 是配上乐器伴奏的, 徒歌是不配乐器的, 但不等于没有曲调。由此可见, B项后半部分的理解和分析是不正确的, 所以应该是选项。

第二大题

(一)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何灌的这段文字选自《宋史·何灌传》, 原文约有1200余字, 通过节选, 阅读材料篇幅不足600字。从整体上看, 这段传记材料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故事性强, 文字较为浅易, 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何灌字仲源, 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 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 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 灌亲申画界堠, 遏其来, 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 发辄中, 或著崖石皆没镞, 敌惊以为神, 逡巡敛去。后三十年, 契丹萧太师与灌会, 道曩事, 数何巡检神射, 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 与夏人遇, 铁骑来追, 灌射皆彻甲, 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 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 召对, 问西北边事, 以笏画御榻, 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 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 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 灌言:“水浅不胜舟, 陆当用车八千乘, 沿边方登麦, 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 报可。未几, 知岷州, 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 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 复守岷, 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 使田不病旱, 则人乐应募, 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 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募士七千四百人, 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 一发破的, 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 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 观者诵叹, 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侯。金师南下, 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 次滑州, 方平南奔, 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 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 乞入见, 不许, 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 被创, 没于阵, 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 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 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 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C项中的“敛”字通常可以表示“聚集”、“约束”、“收租”等意义, 还可以用作“殓”的通假字, 表示“入殓”的意思。文中的“敛”实际表示动词用法的“收缩”。试卷中用“躲藏”来进行干扰, 不符合原文文意。其余三项中, A项“汲”的解释为“取水”, 是它的常用义。B项的“迎”解释为“面对”, 是它的基本词义“对着”、“冲着”这一常用义的引申义。D项的“彻”解释为“穿透”, 现代汉语中仍然可以用为语素, “穿透”义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义。A、B、D三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符合上下文文意, 因而正确选项当为C项。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3分)

①灌亲申画界堠, 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 一发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这道信息筛选题采用了传统的考查方式, 即先提供六个句子, 分别编为四组, 每组三个句子, 要求选出全部说明某一特定内容的一组。本题要求说明的是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第①句“灌亲申画界堠, 遏其来”, 是说何灌在辽人越境取水时, 画定界限, 修筑土堡, 遏制辽人入境, 从后文“忿而举兵犯我”可看出这应该属于“行事有成”。第②句“或著崖石皆没镞”, 是说何灌在射箭未中的情况下, 由于力量太大而使箭头没入崖石中, 这显然与“行事有成”无关。第③句“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 既说明了他的射技高超, 不但射穿第一个敌人, 而且射穿了紧贴此人后面的敌人。这当然属于“行事有成”。第④句“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这句是何灌的建议, 希望加价购粮, 完成运粟任务。这句话与“行事有成”无关。第⑤句“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这是说何灌在招募射士时, 先提出修渠引水, 兴造良田, 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并且取得了成功, 显然也是“行事有成”。第⑥句“陪辽使射玉津园, 一发破的”, 说明何灌在陪辽使射箭时, 一次射出, 即中靶心, 也应属于“行事有成”。根据以上解说, ①③⑤⑥四句均满足了题干的要求, 答案D项选择了③⑤⑥, 因而D项为正确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 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 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 何灌大显神威, 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 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

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 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 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 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 形象生动, 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 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 又提出修渠引水, 兴造良田, 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 拒不降敌, 不幸阵亡。金兵南下, 梁方平弃城逃遁, 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 逼近京城, 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 受伤战死。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 着重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析。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的拟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 然后选择较为主要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以四个选项来对文意进行概括分析。A项是说何灌有军事才能和精妙射技, 并在守边时大显神威, 以致多年后契丹太师都感到惊恐。B项是说何灌受到徽宗赞许, 徽宗召问他时, 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 形象生动。C项是说何灌的举措得到皇上认可, 为完成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 在招募射士时, 又提出修渠引水, 兴造良田, 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这三项均符合原文意思, 没有概括和分析失当之处。至于D项, 说到何灌力守京城, 拒不降敌, 不幸阵亡, 金兵南下, 梁方平弃城逃遁, 这一部分的概括分析是正确的;但下面又说到何灌阻止溃退未成, 这却不符合事实, 与原文意思不符。D项所述不正确, 应是正确选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整弓复中之, 观者诵叹, 帝亲赐酒劳之。

(2) 灌至, 乞入见, 不许, 而令控守西隅。

【参考答案】

(1)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 观看的人赞叹, 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 何灌来到, 请求入见, 皇上不允许, 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 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理解。评分参考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词语分别提出了要求, 并各自赋予了一定的分值。“大意”中包括对实词与虚词, 特别是对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则侧重在对实词的理解上。第 (1) 小题的关键词语有“诵叹”、“劳”两处, 这两处关键词语是从翻译文句自身内容中挑选的, 难度并不高。“诵叹”指“赞叹”, 是常用义, 古代汉语频繁使用。“劳”指“犒劳”, 现代汉语中仍然经常使用此义。第 (2) 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乞”、“控守”、“隅”三处, 难度也不大。“乞”当“请求”讲, 古今汉语是相近的, 现代汉语中还有“乞求”的用法;“控守”中的“控”当“控制”讲, “控守”就是控制把守;“隅”即“角落”、“边角”, 不少中学课本中极为常见, 如《陌上桑》中的“日出东南隅”, 考生也是应该能够掌握的。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参考答案】

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 不见春草, 只见古碑,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答出怀古伤今之情的, 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 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这两道题都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试题选用唐周朴七律《春日秦国怀古》为鉴赏材料。

周朴 (?-878) , 字太朴, 一作见素;吴兴 (今属浙江) 人, 一说桐庐 (今属浙江) 人。避地福州, 寄食于乌石山僧寺, 远尘俗。唐宣宗大中末年, 福建观察使爱其才而延揽之, 他固辞不就。《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记载:“ (黄) 巢入闽, ——求处士周朴, 得之, 谓曰:‘能从我乎?’答曰:‘我尚不仕天子, 安能从贼?’巢怒斩朴。”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灭六国, 统一中国, 秦国强盛至极。北至阴山、辽东, 东至会稽, 南至象郡, 西至陇西、昆明, 都在秦国的版图之内, 其都城咸阳就位于泾水、渭水交汇处, 可以想见, 古秦国时泾渭一带肯定是十分繁华。周朴生活在晚唐, 为人高傲、纵逸。春日的一天, 他站在古秦国的遗址, 放眼望去:泾水蜿蜒曲折, 但水滨不见春草, 田间只存古碑,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作者看到了眼前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 触发了某种感情, 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者写眼前的荒凉是为了要衬托过去之昌盛, 往日不可一世的秦国, 而今安在?只剩下一片荒郊, 真令人不堪回首!我们认为, 作者在这里感慨的不仅仅是秦国, 应该还有唐王朝。周朴虽没有生活在盛唐, 但相信他对贞观、开元、天宝的盛世景象一定会有所耳闻, 然而眼前的唐王朝却已是国势日衰, 战烟四起, 民不聊生!《新唐书·本纪第九》中说:“唐自穆宗以来八世, 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则唐之衰亡, 岂止方镇之患?——懿、僖当唐政之始衰, 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 岁大旱蝗, 民愁盗起, 其乱遂不可复支。”这怎不让周朴感到哀愁?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一文中说:“文学中有二原则焉:曰景, 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 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本诗作者因看到了眼前古秦国遗址之荒凉, 触景生情, 就写下了所见的自然事实, 又抒发了自己的伤感之情。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古人绝唱句多景语——而情寓其中矣。”作者在这里就是寓情于景, 他在诗中写的“春草尽”、“古碑存”、“苍山晚”、“残阳”、“树昏”、“黄沙行客路”等, 其实都寄托着作者“不堪回首”之情, 寄托着他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伤感之情。作者描写的是荒凉之景, 抒发的是哀伤之情!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子曰: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述而》)

(2) 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3)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晦明变化者,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

10. (1)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每答对一空给1分, 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分析】本题分别出自《论语·述而》、李白《蜀道难》和欧阳修《醉翁亭记》。其中李白《蜀道难》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建议的诵读篇目;《论语·述而》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乙 选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的能力。2011年的阅读文本, 选用了已故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一篇短篇小说《血的故事》。林海音是中学生较为熟悉和喜爱的一位台湾女作家, 她的小说《城南旧事》被选进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 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被选入人教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影视剧名作欣赏》。《血的故事》发表于1957年, 小说通过彭先生的爱情悲喜剧, 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是那一时期台湾人生活现状的真实反映, 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应该“一家亲”的创作主题。这篇小说秉承林海音一贯的写作风格, 清新婉约, 微言大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家对于民族的深厚情感。为符合文本阅读的字数要求以及命题需要, 小说进行了适当的删改。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上, 一直聊到月上中天, 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 作为现代的国民, 血型不可不验, 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 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 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 实在也怪张医师, 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 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 你们别笑, 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 是五年前的事了, ”彭先生躺在藤椅上, 仰着头, 喷着烟, 微笑着, 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 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 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 淘气的鼻子, 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 我们就坠入情网了, 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 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 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 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 任凭秀鸾怎么哀求, 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 如果不答应, 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 你要嫁给那小子, 我只当你死了。结果, 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 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 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 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 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 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 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 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 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 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 算是又见了一代, 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 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 ”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 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 “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 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要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 你解恨了, 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 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 但秀鸾是A型, 小舅子是B型, 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 买血要五百块钱100毫升, 共需300毫升一千五, 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 爸爸是O型血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 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 一把拉住我的手, ‘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 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 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 两股热流交会, 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 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 微笑着, “所以, 我要奉劝诸位, 血型不可不验, 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 大家觉得非常有趣, 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 明天就去验。张医师, 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 意为“这个”。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 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 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 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 她不惜牺牲亲情, 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 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 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 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 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参考答案】答C给3分, 答D给2分, 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与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2011年仍然沿袭2009年以来借鉴美国Piza考试分层级给分的做法, 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度赋分, 而不只是简单地区分正确或错误。本题考查的层级差异中, 最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得3分, 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得2分, 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很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得1分。其余两项为错误项。本题A、B、C三个选项是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E两个选项是对小说的整体分析和鉴赏。A项是考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层次。张医师在小说中其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作为医生, 他为了劝说大家到诊所去验血型, 特意请彭先生讲故事以达到目的。如果说小说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这个意图表现得不明显, 那么彭先生在讲完故事后, “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 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因此, A项认为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 让他讲讲恋爱悲喜剧的目的, 是因为他事先知道这个故事很是生动曲折这一表述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选该项不得分。B项认为秀鸾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 不惜牺牲亲情, 甚至以死抗争。这个表述只说出了小说前一部分的情形, 后一部分写了她和彭先生终成眷属, 并最终与反对他们的父亲和好。所以这一项得1分。C项最符合原文意思, 得3分。老丈人一直对外省人抱有偏见, 不同意把女儿嫁给彭先生。但在老丈人患病需要输血之际, 彭先生不计前嫌, 慷慨献血, 彻底改变老丈人对外省人的看法, 说彭先生“真正好”。而从作者的写作思路上看, 实际上也是作者通过这一情节试图解决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的匠心所在。D项比较符合原文意思, 得2分。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就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 表达主题思想。而所有的对话的展开, 都与血型有重要关系, 而本选项说“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这种表述的程度不是很到位, 所以得2分。E项是个错误项, 小说没有讲述“南腔北调”的外省人的爱情故事, 只讲了彭先生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小说的风格是诙谐生动, 但并不细腻, 所以该项不得分。

(2)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小说在一开始这样写道:“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上, 一直聊到月上中天, 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作家林海音是一位优秀的文本叙述者, 为了能在这短短的篇幅里更有效地传达一个重要的写作主题, 一开始, 寥寥数笔, 除了迅速交代清楚故事的人物及其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 在此有意埋下伏笔, 含蓄地指出故事中的人物身份的与台湾本土居民不同, 是来自大陆的外省人, 这就为后面彭先生作为外省人与台湾姑娘秀鸾婚恋故事的波折性提供了可能。而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 当然是为了服务于小说表现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的主题, 考生通过对“南腔北调”一词的关注, 就能很快找到解读小说主题的有效路径。最后, “南腔北调”还是有落脚之处的, 因为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 使用各地的方言, 是实实在在的南腔北调。这样一来, 关于“南腔北调”的说法, 前后就有了充分的呼应。

(3)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 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 以亲情、和睦为重, 不计前嫌, 施以援手, 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 不轻言放弃, 不莽撞行事, 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 与人为善, 遇事能有良好心态。

【命题立意】本题着重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外省郎彭先生是小说主人公。他的形象生动, 性格鲜明, 很显然, 作者主要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 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考生能答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就说明能领会作家的创作主旨。首先, 彭先生作为一个外省郎, 他主动追求台湾姑娘秀鸾, 表明他愿意融入台湾本土生活, 而他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 面对老丈人的偏见和排斥, 不轻易放弃, 也不莽撞行事, 甚至忍气吞声, 充分体现其执著隐忍的性格特点。其次, 彭先生尽管不受老丈人待见, 但是他明大义, 不计较, 并一直在寻找化解双方矛盾冲突的机会。后来机会终于来了。老丈人住院动手术急需输血, 彭先生是万能血型, 他主动提出献血, 救了老丈人一命, 由此换来了老丈人的感激和信任, 而外省郎与老丈人关系的和睦, 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一家亲”。最后, 彭先生在给大家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时, 所表现出的幽默智慧, 乐观向善, 也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4) 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 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 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 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 这是“血般的事实”;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 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 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 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 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 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 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 是新课程高考最大的亮点之一, 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语文学科的探究题, 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 只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 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经过四年的高考命题实践, 探究题仍在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之中。2011年这道探究题出得比较活, 问的是如果将小说原来的题目“血的故事”换成“血型的故事”是否合适, 表面上似乎是要学生思考一个写作上的问题, 但经过仔细推敲, 就能意识到这道题是要求围绕着小说的题目, 来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及其在题目上的体现。所以这道探究题实际上要求考生对写作艺术和主题思想两方面都有思考。无论回答将小说题目换成“血型的故事”不合适或合适, 都要求能结合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从参考答案的第一个观点看, 如果认为将小说原有的题目“血的故事”换成“血型的故事”不合适, 说明考生更理解和认同作家本人的创作意图及表现方式。参考答案提供了三点来支撑这一观点。这三点答案, 分别是从词义理解、创作意图、主题表达三方面展开。考生若能答出从“血”这个词语上可以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 认为用“血型”代替“血”会使题意单一这一层意思, 说明考生已领会了作家的独特用心;能答出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 这是“血般的事实”这一层意思, 说明考生准确领会了作家的创作意图;能答出彭先生的恋爱悲喜剧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应该“一家亲”的主题这一层意思, 说明考生全面而深刻地领会了作者的创作主旨。

从参考答案的第二个观点看, 如果认为将小说原有的题目“血的故事”换成“血型的故事”合适, 说明考生更倾向于尊重文本叙述本身的状态, 也有其合理之处。参考答案也提供了三点来支撑这一观点。三点答案分别从血型与方言、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与主题关系等三方面展开。考生若能答出“血”有类型之别, 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 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可彰显作者的巧思这一意思, 说明考生阅读文本较为细致, 善于揣度作者的写作用心。能答出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 以“血型的故事”为题, 可与内容更吻合这一层意思, 说明考生对文本的故事内容印象深刻, 抓住了故事的主干情节。能答出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 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这一层意思, 说明考生对小说的主干情节把握到位, 同时也领会作家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本题仍然沿袭了2007年以来的评分参考规定:“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 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证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给分的依据仍然是看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论证是否充分, 力图体现探究题的性质和特点。

第四大题

阅读材料选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黄宾虹 (1865~1955) 是我国著名画家, 名质, 字朴存, 中年更号宾虹, 后以号行, 祖籍安徽歙县, 生于浙江金华。曾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术院校任教, 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其山水画受李流芳、程邃等影响, 兼法宋、元, 屡经变革, 自成一格。中年画风苍浑清润, 晚年尤精墨法, 创“五笔七墨”之说, 以“明一而现千万”的表现手法, 写出浑厚华滋的山川神貌。精金石、书法、篆刻之学, 对画论画史尤有研究, 识见精辟。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中国画学史大纲》、《宾虹草堂藏印》、《黄宾虹画语录》等。根据测试的需要, 此段材料选择了原书中的画风之变、书画同源思想以及黄、张比较等片段, 并对相关内容作了整合与修改。黄宾虹与张大千不同画风的比较, 原文尊黄抑张倾向较为明显, 如说张是“作假高手”、“挥金如土”等, 命题时都根据实际做了修改。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 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 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 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 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 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 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 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 定则心静, 静则心清, 清则心明, 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 墨是黑的, 只要眼明心清, 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 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 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 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 以为不必求悦于人, 人不知而不愠, 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 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 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 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 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 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 如伏羲画八卦, 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 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 但仍是道归于一, 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 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 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 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 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 即来源于自然山水, 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 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 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 不疾不徐、不粘不脱, 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 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 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 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 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 自己是以山水作字, 而以字来作画。可见, 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 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 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26岁就扬名南北, 后又去北平办画展, 被称为“南张北溥”, 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 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 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 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 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 多以画赠友人知己, 虽有润笔, 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 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 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 有过极高的润格, 也卖商品画, 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 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 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 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 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 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 道归于一, 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 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 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 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 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 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 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 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参考答案】C、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其中A、B、C、D四个选项是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E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C项最符合原文意思, 是第一正确选项, 给3分;D项也符合原文实际, 但难度有所降低, 所以给2分;B项“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 道归于一”虽然符合原文意思, 但并不能据此推出“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 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的结论, 原文中只有“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 所以只给1分;A项中“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 原文有“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 但“细腻、轻软”却不是黄宾虹所推崇的;E项“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 原文中并没有反映其“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 A、E两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为错误选项, 所以均不给分。

(2)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 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 生活清静, 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 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 画艺猛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 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的原因, 有助于考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传主的艺术成就。“减少应酬杂务, 生活清静, 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 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 画艺猛进”是对原文第一段中内容的分析概括, 相关信息均分散隐含在原文中。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原文, 并对相关信息加以准确提炼、概括, 是不难找到答案的。需要说明的是, 此题允许有不同的答案, 在“评分参考”还特别提示“意思答对即可”,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3) 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 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 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黄宾虹作画时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 既是传主的一种工作习惯, 也是文本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现了黄宾虹“书画同源”的思想。此题要求分析其具体原因, 就需要考生对原文相关内容归纳整理, 才能进行正确分析。文中有黄宾虹在《滨虹草堂古印谱》里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的“点画”和“结构”使他受到“绘画笔法”和“章法布置”上的启发, 也有“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给他带来的启示。考生只要把原文中的有关内容准确找出,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概括即可。考虑到考生的归纳概括可能不完全一致, 特意在“评分参考”中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4) 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 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恪守传统, 力求雅正, 甘于清寂淡泊, 追寻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 不言阿堵, 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 不为流俗所动, 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 理想与时尚兼顾。

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 又勇于创新, 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 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 追求名利;③脚踏实地, 享受人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 是新课程高考的亮点之一, 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 全国卷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 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在近几年的命题实践中, 探究题的命制也在不断探索之中。题干中“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 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是对原文最后一段内容的概括。二人的差异给每个考生带来的启示可能是多样的, 无所谓是非对错, 适合进行探究。“参考答案”提供了三种观点, “观点一”基本上是对黄宾虹的概括, “观点二”基本上是对张大千的概括, “观点三”则是对“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综合概括。三种观点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答题方向, 为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余地, 考生只要紧扣阅读材料, 进行分析论述即可, “评分参考”中规定:“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 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考生可以在所列出的三个观点中任选一个作答, 也可以在三个观点之外作答。给分的依据是看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论证是否充分, 从而充分体现了探究题的性质和特点。

第五大题

第五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由3道选择题和2道表达题组成。该大题与2010年相比, 题量一样, 赋分总体相同, 共20分。前面3道选择题每题3分, 共9分, 后面2道表达题中, 长短句改写题5分, 修辞手法题6分。

1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 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 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 克服重重困难, 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 妙手偶得,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 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 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的四个句子, 只有D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成语“指日可待”形容某件事情的实现为期不远, 通常用于值得期待的好的事情, 而本句中的“全球性大灾难”显然是大家要极力避免的坏的事情, 和“指日可待”不匹配。其他三个句子中的成语“步履维艰”、“尘埃落定”和“妙手偶得”的使用都是恰当的。考生只要能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就比较容易判断这三个句子是正确的。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 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 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 热情待客, 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 (结构性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正确选项是A项, 这一句没有结构性语病, 而B句、C句和D句都存在结构性错误, 只不过其中的病句小类有所不同。B句的毛病属“搭配不当”, 在“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部分, 动词“创造”后面带了两个宾语, 第一个宾语“和谐的候车环境”与“创造”搭配没有问题, 第二个宾语“快乐的人性化服务”一般不与“创造”搭配, 这句可添加一个动词“提供”, 形成“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就没有问题了;C句的主要问题是“成分残缺”, 在结构上, 句中的“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后面应跟着一个陈述试用结果的成分, 而“80%反映确实有疗效”另起了一句话, 不是上一句的成分, 这样就造成了“经过试用”这一结构的语意未完, 也就是结构上的成分残缺, 修改该句可将“80%反映”改为“证明”, 或者将原句改为“这种感冒新药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后, 80%的患者反映确实有疗效”;D句的毛病可归为“结构纠缠”, 全句说的是注重礼仪、热情待客的目的在于让校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而句中用“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来表示目的, 造成“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和“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两种说法搅到一起的杂糅状态, 该句修改取其一种即可。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 , ,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 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 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 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 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 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 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衔接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正确选项是C项, 这一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题面提供的六个语句当中说了三个意思, 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很重要, 二是食品产业的各个环节都与食品安全有重要关联, 三是采取法律和行政措施进行食品安全的管理。三个意思中, 前两个意思是后面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管理的两个原因, 这样, 三个意思构成了一个因果关系。⑤能够很自然地承接前面的食品大国现状说到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重要, 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更重要, ②是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食品产业, 它涉及环节多, 每一环的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放在⑤的后面有利于表现要进行管理首先要分析情况, 看清形势之后才能进行全面管理, 没有遗漏。⑥③①④说的都是管理措施, ⑥的“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句中的“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又承着②的“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 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整项表明的是一种坚决的态度, 应该先说;③是措施之一,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是具有宏观构架的措施, 宜放在措施之首, ①是措施之二, 强调法律约束的一面, 呼应⑤中的“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 ④是措施之三, 强调行政管理的一面, 呼应⑤中的“有效监管”。

其他几个选项中, 选项D的②是跳脱的, 选项A和B均以②打头, 看起来与文段首句“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相接没有问题, 但A的⑤与④之间是跳脱的, B的③是跳脱的, 这样, A、B、D几个选项都有语意欠顺的地方。

本题只要注意到六个语句可以归为三个意思, 两个层次, 注意到后面几个措施与前文的呼应关系, 顺利地选出D项也是不难的。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 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 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把长句改写成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本题给出了一个长句, 要求改写成几个短句, 但不得改变原意。做这道题的关键是读懂原句, 了解原句的基本结构, 以及原句之所以是长句的原因, 然后再适当增加词语, 改写成几个短句。对这道题来说, 可以分成下面几步来完成:

第一步, 找出原句的基本结构及其之所以是长句的原因。原句的基本结构是“巴黎之行让我对……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个句子之所以是长句, 主要是因为介词“对”带了一个复杂的宾语“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 特别是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下面要做的主要是把原句的基本结构改写成一个短句, 并把介词“对”的宾语拆分成几个短句。

第二步,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把复杂宾语的一部分“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放在基本结构中, 形成第一个短句“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三步, 适当增加词语, 把复杂宾语的剩余部分改写成几个短句“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 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17.仿照下面的示例, 自选话题, 另写三句话, 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平凡是泥土, 孕育着收获, 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 孕育着烂漫, 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 孕育着浩瀚, 只要你肯积聚。

【参考答案】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修辞手法的学习, 不仅要学会辨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增加文采。本题所给的示例以“平凡”为话题, 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平凡与成功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写得明白易懂, 富有气势, 蕴含哲理, 很有文采。三句话句式相同, 字数相等, 自然形成了排比。每一句先构拟一个适合用来说“平凡”的喻体, 然后再顺着喻体的事理进行阐释。第一句“泥土”是平凡的, 但它可以播种, 只要舍得耕耘, 就会有收获, 这里的泥土、耕耘和收获之间构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基础、手段和结果;第二句“苗圃”是平凡的, 但它可以栽种东西, 只要舍得浇灌, 栽种的东西就能长成使苗圃五彩绚烂的美丽园圃, 这里的苗圃、浇灌和烂漫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基础、手段和结果的关系;第三句“细流”是不起眼的, 但它汇聚起来就能水势盛大, 这里的细流积聚与浩瀚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基础、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该题只要注意到用来作比的事物与本体“平凡”的相似性联系, 以及被比事物所蕴含的因果条件关系, 就抓住了内容合理、比喻恰当的关键。

需要说明的是, 题面看起来只是对“比喻”修辞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 没有提出排比的要求, 但如果满足了“句式与示例相同”这一条件, 就会自然形成排比。

第六大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 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 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 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 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 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F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能力层级在原来设定的E级基础上, 又加上了F级。F级, 根据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说明是:“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 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针对目前考生应试作文模仿、套作严重, 评卷员在“发展等级”上的评分多评在“有文采”上, 2011年在写作的能力层级中明确补上F级, 以期考生和评卷员重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和“有创意”, 要像重视“有文采”一样。写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重视写作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符合新课标语文课改的要求, 也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在命制试题时, 对两处试题用语作了修改。一处是题干中, “选准角度”改为“选好角度”。一处是评分标准关于“题意”项说明中, “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改为“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这两处修改都是有关角度的, 意在拓宽选题角度的包容性。

试题材料来源于报刊和网络上有关中国发展状态的评价, 内容贴近时代生活, 材料范围视野宽广, 有利于学生寻找作文材料和确定立意。试题材料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段交代的是有关“中国崛起”这一评价的来源及其可信度, 其中的“21世纪”是时间的定位, “全球十大新闻”是范围的定位, “排在第一位”是名次的定位, “75万家”和“3亿次”则是中国崛起的影响力的定位。这些关键信息的概括表述对于考生来讲很重要, 读懂了这一段就能准确把握该题的大方向, 也有助于在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的范围内选择立意的角度。能否达到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所强调的“符合题意”, 对这一段材料的信息筛选及综合领悟很重要。

材料的第二段给出的是聚焦型的信息, 是针对“中国崛起”这个世界级的宏观评价做出的引导。面对“中国崛起”这个大题如何使考生有话可说, 材料坚持让事实说话, 因此选择了《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调查。这个事实材料将考生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具体化, 也体现出新材料作文在立意方面提出的“多角度”的特征。所谓聚焦型信息在材料中主要体现在调查得票的六个项目上。这六个项目实际代表了中国崛起的六个观察视角, 考生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可以认为是“在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内选择角度”, 同时, 如果有考生选择将上述六项调查一一列入评说范围或选择其中的两项、三项来写作也无不可。但是在实现多角度立意的同时, 如何区分立意的高下也不能忽视, 所以试题用“选好角度”为立意的层级化做了一定的指引, 将这个层级的区分任务留给了阅卷场, 期望根据试卷的实际情况加以判定。总之, 第二段材料在聚焦一个大主题的同时, 更多的是为了起到对选择角度确定立意作发散式引导的作用。

事实材料的好处是有利于杜绝套作与抄袭, 有利于引导考生以事实为依据展开联想, 其思考的过程, 对于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题的写作要求指出“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 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是一句具有桥梁作用的引导语, 强调的是考生要在材料所示的事实基础上, 联系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感受到的具体内容, 然后发现、搜索、构思作文。

全国卷化学分析报告 篇8

一、听力

重庆卷与全国卷在听力分值上都一样,20个题,30分。重庆卷过去几年采用的是PETS二级听力,与全国卷听力难度大不一样。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听力试题一般总词数应为1000个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20~130个单词。PETS二级听力语篇长度符合要求,但语速均高于这一标准。在听力测试中,语篇长度和语速决定了语篇理解中的信息处理强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二级听力信息处理强度大于全国卷高考听力信息处理强度。

然而,在考点方面,二者差别不大,都是事实细节、细节推断、主旨大意和观点态度四类题型,题干多以WH-开头,这与《考试大纲》规定相同。《考试大纲》规定,听力考查理解和处理口头语言材料的能力。采用全国卷后,由于语速降低,听力难度将大大降低,对学生来说算是好消息。

二、阅读

重庆卷与全国Ⅱ卷在阅读分值上都是一致的,即40分。然而,在题型上有所变化。

重庆卷是5篇阅读,每篇4个选项,总共20题40分。全国卷Ⅱ只有4篇阅读,共15小题,其中一篇为3个选项,其余都是4个选项。另外增加7选5的题目,从一篇完整文章中挖出5个空,给出7个选项,考查学生对上下文逻辑、衔接连贯的掌握。

重庆卷在2013年开始改革前,阅读词汇量大约2200词,改革后,由于增加了一篇完形,相应减少了阅读词汇,文章和选项词汇量大约2130词。全国卷Ⅱ词汇量一直稳定在1900词左右,A-D篇大约1600词,7选5大约300词。因此,在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上,全国卷Ⅱ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就体裁题材而言,二者题材相近,主要是个人情感、人物趣事、社会文化、日常生活、历史事件、新闻、广告、热点话题和寓言故事等。就体裁而言,重庆卷5篇文章基本上包含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2篇)和议论文,而全国卷Ⅱ前四篇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2篇),少有议论文,第五篇7选5的文章一般都是说明文。

在题型方面,二者都包含主旨意图、细节理解、归纳推理、猜测词义四类题型。重庆卷每年必考的文章结构题在全国卷中体现在7选5题型面,重点考查学生通过上下文的逻辑、衔接连贯,排除多余的两项,将其与五项放回文章对应位置。由此可见,全国卷Ⅱ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结构和逻辑的考查。

综上,采用全国卷后,题材、体裁及题型上变化不大,阅读量减少,难度有所下降。

三、完形

通过对比重庆卷与全国Ⅱ卷完形选材特点,不难发现二者在体裁题材和考点上差别不大,题材以人物故事为主,体裁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考点设置上,都重点考查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为主的实词、短语,以及少量连词。二者区别在于,全国卷Ⅱ的文章长度大约240词,比重庆卷290词少大约50词,从而减少了学生阅读量,在相同时间内,学生能有更多时间理解文章逻辑。

综上,采用全国卷后,完形在题材、体裁及考点上变化不大,阅读量减少,难度有所下降。

四、语法

重庆卷的语法考查主要是单选形式,主要考查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虚拟语气、介词搭配、冠词、代词、三大从句、特殊句式(强调、倒装、省略、祈使、反义疑问句)。

全国卷Ⅱ取消了单选,代之以语法填空和改错。语法填空10个空中,一般有7个空会给出单词,用所给的单词填空,需要学生考虑根据上下文用正确形式填空,考查学生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连词、代词、介词搭配、冠词、词形辨析(名词动词辨析、名词形容词辨析、形容词副词辨析、形容词辨析)等;改错题则重点考查学生辨析名词单复数、词形变换(名词动词辨析、名词形容词辨析、形容词副词辨析、形容词辨析)、连词、主谓一致、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介词搭配、三大从句连接词、冠词、代词等。

综上,采用全国卷后,语法考查比重庆卷要求更高,除了重庆卷常考的语法点外,有更多的细节(学生在写作中容易犯错的点)通过语法填空和改错呈现给了学生,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方能取得高分。

五、写作

重庆卷(2013-2015)写作2及重庆卷(2004-2012)写作都是提纲式作文,半开放。让学生就给定的话题和框架进行写作,这与全国卷Ⅱ写作非常相似。区别在于,重庆卷(2013-2015)作文部分多了一个小作文。采用全国卷后,作文板块差别不大。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平均数教案下一篇:毛毛虫中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