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用8篇)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1

——以暗示效应为例

一、选题来源

心理效应,是指某种客观现实在人的大脑得以反映后,对人的言行思维产生的一定影响和效果。这是一种以心理活动为主要表现过程的效应。以暗示效应为例,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暗示分为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积极的暗示效应能给我们传达正面的力量,使我们心情愉悦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消极的暗示效应则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尽力避免消极暗示给学生带来额负面影响,多用积极的暗示去影响学生。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是以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且素质教育也要突出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这就是必须要求学生要以建全的个性为基础,而中学生又处在人生发展的重大变化时期,个性心理正在定型,个性心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生的发展。男生又有着一系列与女生迥然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这些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初中生理客观条件的转化对他们的思维言行产生影响形成的。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就要善于分析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个性心理,并将其应用到教学教育过程中。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学校教学管理过程 ,实质上是教师和管理者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情绪和情感状态、意志水平、个性心理成份以及自我意识等)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的方法、技术 ,选择适当的途径、时间和场所 ,按照教学管理目的的要求 ,向学生传授知识 ,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广博的学识、非凡的创新素质。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和谐的教学氛

围,它是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这种心理场让学生感到轻松、积极、无压力,让学生充分地释放能量、舒展灵性、展示风采、张扬个性。这种心理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的新观念、高素质,还要靠教师发挥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

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注意。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教师,应掌握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理论上的研究已日渐成熟,但是总体来说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怎样把心理效应很好的应用到学校教育中,这还需要我们更多的研究。本课题将在以往的研究之上,通过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重点关注暗示效应的应用效果,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四、课题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1课题的目标: 2课题的原则: 3课题的方法: 4课题步骤: 5预期的成果 6经费预算:

五、选题的研究方法;

5.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心理学效应的资料,总结出可以运用到学校教育中的效应。搜集现阶段已有的关于心理效应应用于课堂的文献,在此之上联系本课题其他方法,得出具体的应用方法。

5.2实验研究法: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进行实验。首先,确实实验班级,根据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结合学生成绩与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情况档案,档案包括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上课注意力情况、体育及能力发展情况等等。并归类、分析,初步掌握学生的学习

以及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针对实验组的学生应用暗示学效应,并采用变动比率程序的予以强化。研究结束阶段,再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学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的差异,得出暗示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优劣。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暗示效应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5.3个案研究法:随机对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选择2-3个典型个案(如学习主动性稍微落后的学生),利用暗示效应,对该学生进行积极关注,研究结束阶段以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六、课题步骤;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准备阶段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实施研究阶段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提炼研究成果

七、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大出版社

[2] 赵晓亮.登门槛效应带来的启示———浅谈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3] 章立早.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校长阅刊[J].2005.(Z1)[4] 李梦月.试析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效应[J].青海师专学报, 2002,(03).[5] 冯秋萍.利用心理效应 展现教育魅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03)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心理学领域有很多“效应”能够客观反映多数人的心理共性, 其中很多效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深刻的启示。了解和运用这些心理效应, 并将其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不仅能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性, 而且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列举若干心理效应及其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希望教师能从中得到启示。

1 角色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 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称为角色效应。

1.1 举例

笔者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2个同卵双生的姐妹, 她们外貌非常相似, 生长在同一个家庭, 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都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读书, 但是她们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 善于交际, 待人主动、热情, 处理问题果断, 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性格内向, 不善于交际, 遇事缺乏主见。

姐姐必须照顾妹妹, 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 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她的话, 遇事必须和她商量。这样, 姐姐扮演了妹妹“保护人”的角色, 妹妹则充当“被保护”的角色。可见, 角色效应是孪生姐妹性格异样的关键因素。

1.2 对教师的启示

教师应让更多的中职生在学校、班级内有机会参与管理工作, 使其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增强责任心, 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也非常重要。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很多操作需要在实验课中练习、巩固。可以说, 每次实验课都是一次形象的角色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中, 不仅为“患者”营造一个愉快、安全、可信赖的氛围, 而且自身也感受到了语言美、体态美和微笑服务的魅力。在仿真环境中, 学生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 为今后实习、工作中的护患沟通奠定了基础。

2 暗示效应

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 用含蓄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 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的现象, 称为暗示效应。

2.1 举例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群嬉戏的小孩中, 一个女巫握着其中一个女孩的手说:“你将成为世人瞩目的名人。”几十年后, 女巫的话真的灵验了, 那个女孩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可见, 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较大。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中职生来说, 暗示的作用更是不可想象。

2.2 对教师的启示

中职生需要教师积极的暗示。调查结果表明, 超过半数的中职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常常会产生很多学习困扰, 如“不想学、不愿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 更需要教师用积极的暗示语言激发其学习信心。如可用“老师相信你们, 你们可以学好”“你们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你们绝对没问题”“你们真棒, 这么难的操作都学会了”“你们进步了”“你们能行”等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 使他们逐渐摆脱“不想学、不愿学”的困扰。

教师应忌用“你怎么这样笨, 考这么差”“你真差劲”“你真是不争气”“你真是个笨蛋, 竟然连这么简单的操作都不会做!”等语言。在这种消极暗示的影响下, 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放大自己的缺点, 暗示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其负向功能作用。

另外, 针对中职生形成的某些错误价值观和自我意识, 教师可利用影视、书籍和报纸引导他们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和感悟, 进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 超限效应

因刺激频率过多、过强、过大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人们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称为超限效应。

3.1 举例

当孩子犯错后, 有些父母会一次、两次甚至多次重复抱怨、指责、批评, 导致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 最后到反感、厌恶的地步, 甚至出现抵触心理和行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应有一个合理的尺度, 超出这个尺度, 事物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3.2 对教师的启示

教师批评学生时不能超出限度, 应本着“犯一次错误, 只批评一次”的原则。若需再次批评, 也应换一个角度和方式, 不要简单地重复,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接受批评, 改正错误。

另外, 教师在讲课时也应努力避免超限效应发生, 不该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

4 门槛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后, 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 就有可能接受更高的要求,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门槛效应。

4.1 举例

汶川大地震后, 全国总工会号召:“每人捐一元, 多捐不限。”仅仅附加了一句话, 就募捐到更多倍的钱。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分析认为, 当别人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 人们很难拒绝, 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 再提出较高的要求时, 人们为了保持认知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 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上述心理效应说明, 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高、甚至很难的要求时, 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 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 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4.2 对教师的启示

近几年, 由于高中和高校的扩招,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大多属于后进生, 他们自身素质和学习基础较差。因此, 在转化中职生时, 教师应坚持“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 做到扶一扶“梯子”, 托一托人。

5 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教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 这些学生便将展示出教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 教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时, 学生的表现必将较差。

5.1 举例

古希腊的一个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精心雕刻的一位美少女, 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 他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罗狄特, 最后爱神赋予了少女以生命, 满足了国王的愿望。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 但它说明期望对人的行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5.2 对教师的启示

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就要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和期望。较高的期望传递着学生能成功的信息, 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并能鼓励其完成学业。

笔者经常对学生提出较高的期望:“我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我知道你们能做好”“看了你们的操作技能表现说明你们很有发展潜力”“我相信你们会按照护士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所谓行行出状元, 你们将来同样也能成为一个既有能力又优秀的人”。事实证明, 许多学生正是在这种期望效应下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功课差的学生努力学习, 不断进步;丧失信心的学生恢复自信;表现较好的学生更加积极向上。

6 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 当人受到重视时有助于提高活动效率。

6.1 举例

霍桑是美国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 它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完善的福利保障, 但工人仍然牢骚满腹, 生产效率也不理想。为探究原因,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 在该厂开展了一项“谈话”实验。专家用了2年多的时间, 找工人“谈话”2万多次,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6.2 对教师的启示

当学生受到关注时, 其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使其在表现中体会到满足和快乐, 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掌声中树立信心, 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为了调动一些不敢大胆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笔者采用了“问答接力复习”教学策略。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提问组和回答组, 然后让2组学生进行配对, 一问一答。要求问答的2名学生站在讲台中央, 问答完毕后回到原座位, 后面的学生继续问答。这样, 使每位学生如同参加接力赛跑的方式依次传递问题及其答案。实践证明:“问答接力复习”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轻松地学习、掌握知识, 而且能使胆小害羞的学生走上讲台开口说话, 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7 奖惩效应

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强化或弱化称为奖惩效应。

教师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惩罚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因为学生总是喜欢奖励, 害怕或不喜欢惩罚。另外, 还应注意奖惩的频率:一般多赏识, 少惩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教师如果能及时、真诚、恰如其分地鼓励和赞赏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和活动中的每一点进步, 即使这一进步极其微小, 甚至具有某些偶然性, 都能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立的意识和奋发努力的上进心, 例如, 饱满的精神、得体的坐姿、精彩的回答、极好的设计、有条理的操作、帮助同学、爱护公物、关心集体、打扫卫生等方面。对于个别学生的违纪现象应给予一定的惩罚, 从非语言的惩罚 (如教师的眼神、表情等) 到语言惩罚直至扣分的惩罚。

8 首因效应

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首因效应。

8.1 举例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学生分为2组, 并让2组学生评价同一个人。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 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 第二组相反。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此学生性格内向, 第二组则大部分评价其为外向。这就是首因效应, 又称第一印象, 它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8.2 对教师的启示

教师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 要给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例如, 讲好第一堂课, 力求给学生留下热爱教学工作、知识渊博、有教学艺术等良好印象;开好第一次班会, 力求给学生留下思想觉悟高、组织管理能力强、工作有方法等良好印象。

9 近因效应

由于最近了解的内容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9.1 举例

试比较下面两句话:“只要在校认真学习, 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基础不好。”

“虽然基础不好, 但只要在校认真学习, 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两句话只是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 但却会对学生的情绪和认知造成很大影响。第一句话会让学生感到消极、悲观, 而第二句话则相反, 会让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想法, 能激发其勇往直前的勇气。心理实验表明: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往往最后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

9.2 对教师的启示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应注意语句的选择和先后顺序, 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怒责之后莫忘安慰。例如:“你没有好好学习, 这次考试没考好, 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考好”“你再这样下去, 等着补考吧!”用前者做结束语, 学生会有勉励之感, 用后者做结束语, 只能使其更加消极。

10 禁果效应

由被禁止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 称为禁果效应。

10.1 举例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 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的故事。

10.2 对教师的启示

由于中职生处于青春发育期, 好奇心强, 逆反心理强, 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对我们有2个启示:一是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 人为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要把学生不喜欢但有价值的事情, 人为地变成禁果以增强其吸引力。

当前, 中职生“早恋”问题令教师非常头疼, 禁锢干预的方法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即“你越反对我越要尝试”。对此, 比较积极的教育方法是:理解、尊重、引导和帮助。首先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 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种情感是其成长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一种生命气息。对此, 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其次帮助学生分析早恋的危害。在学校, 异性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互助甚至建立一定的友情无可厚非, 但早恋是不可取的。中职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 即为自己的人生储备能量的黄金时期, 因此应努力学习。最后指导学生克服早恋并且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好个人感情问题。自觉控制自己的青春冲动, 把注意力转移到文体等活动中;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把对异性的感情保持在友谊的界线内;把感情暂时“冷冻”起来, 等到条件成熟时再“解冻”。事实证明, 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11 从众效应

是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利用从众效应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能有效遏制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遏制是无形的, 不需做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 例如营造良好的氛围, 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 让学生在良好的校风、班风熏陶下学习、生活、成长。

12 微笑效应 (情绪效应)

指良好的情绪会产生渲染性效果。

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学生。因此要尽量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 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平时应多给学生以信任、笑脸, 把微笑和发自肺腑的鼓励, 化作温暖学生心里的阳光, 化作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使学生获得心理支持, 为其成长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13 留白效应

适当留一些空白, 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就是空白效应。

教师要善于留白。例如, 在表达方面留白, 利用上课前几分钟请几位学生谈谈生活中的新鲜事、好事, 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促进其个性和能力发展;在实践方面留白, 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提高其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 针对某些讨论专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去认识、解决问题, 锻炼其思维能力;在批评方面留白, 批评之后, 给学生留出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 并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14 破窗效应

指墙倒众人推的心理现象。

14.1 举例

生活中常遇见这种现象: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 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 人们就会无所顾忌地乱扔垃圾。

14.2 对教师的启示

首先, 应从学生的行为规范着手。在出现个别不拘小节、不修小德违纪现象时, 应及时制止, 否则学生会肆无忌惮。比如上课睡觉、讲话、大声喧哗、接听手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其次, 要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经常给班上表现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展示的机会并加以赞许, 可对其他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15 瓦拉赫效应

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 都有强点和弱点, 一旦找到了自己智慧的最佳点, 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 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这种现象称为瓦拉赫效应。

15.1 举例

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其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他在读中学时, 从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成为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15.2 对教师的启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潜能, 教师应多用心观察, 以发现其闪光点。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并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 激发其进取精神。另外,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 确立一个适合其发展水平的目标, 并努力实现, 满足其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使其从中获得自信。

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常可见到瓦拉赫效应:学校大力开展各类艺术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质,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使其才艺得以充分表现;每年全省卫生系统文艺汇演时, 各医疗单位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几乎都是我校艺术团培养出来的人才。

16 自己人效应

指你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 那么你就必须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保持“同体观”的关系。这样双方间的心理距离才会缩短, 对方才会消除戒心。

教师只有先理解、尊重学生, 才能使自己真正贴近他们, 并与之成为朋友、伙伴。当学生认为教师不理解、不关心自己时, 对教师的信任度就会降低, 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另外, 为了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 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关心的事情, 如学校趣事、班上新闻、日韩明星、流行歌曲等, 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自己人效应的合理运用, 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使师生相互尊重与信任, 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成了“自己人”, 于是对教师所教课程也会产生兴趣, 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 更易于接受。

17 光环效应

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印象较深刻、突出, 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现象。

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优秀而使他人忽视了并不优秀甚至恶劣的其他方面, 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某方面极差而使他人忽视了其他潜在的闪光点。

17.1 举例

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我国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也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17.2 对教师的启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要发挥光环效应的正面作用, 如打造品牌学校和品牌专业、宣传本校杰出校友、培养尖子生, 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同时, 也要谨防这种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一些教师认为某一学生成绩好, 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 就认为他一无是处。教师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学生, 实事求是, 防止以偏概全。

18 刺猬效应

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8.1 举例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抱在一起, 可怎么睡也不舒服, 因为各自身上长着刺, 紧挨在一起, 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 两只刺猬拉开了距离, 尽管外面寒风呼呼, 它们反而睡得很香甜。

18.2 对教师的启示

教师与学生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以树立威信。教师需要“爱”, 也需要“威”, 更需要“信”。从“亲其师”到“尊其师”。让学生“亲其师”, 与教师亲密无间, 确实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但师威尽失, 学生怎么会“信其道”呢?让学生“惧其师”同样是不能“信其道”, 那是压服。只有让学生“尊其师”, 才能真正“信其道”。

19 链状效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链状效应。链状效应是指人在成长中相互影响的作用。

19.1 举例

学生的链状效应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 也表现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能产生综合影响。

19.2 对教师的启示

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 让不同性格的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教师应有意识地改善学生周围的环境, 如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让学习好、纪律好的学生带动不爱学习、纪律松散的学生;鼓励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学生结伴学习;动员胆小、羞怯的学生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20 名人效应

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称为名人效应。

20.1 举例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介绍说学校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 然后这位化学家对学生说, 他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化学物质。接着打开瓶盖, 过了一会, 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学生举手, 不少学生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 而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

20.2 对教师的启示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将一些光辉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给其心灵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情感激励。例如, 在培养护生具备护士所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 可以邀请医院“优秀护士”到学校作报告, 弘扬护士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使护生在获得理性和感性知识的同时真正认识到护士的价值, 以及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心理效应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心理效应;课堂效率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和事物的行为或作用,能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些心理效应,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达到理想效果,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初次对人产生的知觉印象往往最为鲜明和深刻,并对以后的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地理课中和新生接触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让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地理。

首次上课,我们主要讲绪论,在绪论课中,要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与学生谈谈日月星辰,地外文明,从蜀犬吠日到藏民的高原红,再到氟利昂的排放、臭氧层的空洞,从水滴石穿到沧海桑田。从三峡大坝到泾渭分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生动的例子,会使学生对地理产生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然,“首因效应”同样适用于课堂的导入,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堂课的导入都非常重要,好的导入可以立刻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良好的听课状态。

二、以点带面——“晕轮效应”

随着师生交往的深入和增多,第一印象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原来的印象也可能因此而改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加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好的印象。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推及到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这就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对教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尽管有其消极的方面,但它也表现出积极的有利于教学的一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善于创建自身的“晕轮”,在人品、知识面、个人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内化教师才华,发挥“晕轮效应”。这样,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才有折服力,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的人品及其才华影响着学生对其所传“道”的接受程度。对于学生来讲,最可能让学生崇拜,产生“晕轮效应”的就是教师的才华。

三、亲其师,而信其道——“同体效应”

“同体效应”是指学生认为教师和自己属于同一类型的人,教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和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淡化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由课堂上“教师教”变成“学生和教师一起学”,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上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学生总结说:“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由于日界线在某些地方发生弯曲,所以说有时向北、向南也可越过日界线而发生日期的变化。经过讨论,全班对此结论一致通过,并对该学生表示赞许,因为是学生提出质疑,自己解决的,所以他们理解也更深刻。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鲶鱼效应”

挪威渔民发现,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很快就会死去,如果在鱼舱放几条鲶鱼,鲶鱼和沙丁鱼之间就会发生摩擦和争端,大量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结果,在抵达港口时,沙丁鱼依然活蹦乱跳,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鲶鱼效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没有起伏的过程往往吸引不起学生兴趣,激发不了学生活力。教师也要掌握技巧制造适度的紧张,在适度的紧张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讲述热力环流时,涉及很多物理知识,学生们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渐渐会处于一种疲惫状态,这时可以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来绘制现实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如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的形成、山谷风的形成等。这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巩固课堂知识的实例,这就是激起学生思维活跃的鲶鱼。

五、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超限效应”

“人们在接受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心理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们就不愿意认真地对待这些信息和刺激了,甚至还会产生逆反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叫“超限效应”,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学会给课堂留下空白,让学生学会用思考来填补课堂空白,就会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在我们讲到重难点时,稍微停顿一下,讲完主要内容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分析总结,对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得出结论,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巧妙设计的课堂“空白”。

六、课已毕,兴犹浓——“近因效应”

事物新近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一节课拥有完美的结尾,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和谐,给学生留下余味,促使学生对知识加以概括、理解,增强学生进一步的探究精神。也可以承前启后,使地理教学形成整体,从而增强师生的双向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尾,不拘一格,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因课而异,精心设计课堂结尾。常用的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尾有课堂小结型、巧设悬念型等。

课堂小结型结尾,是对整节课的归纳总结,必须用全面准确、简明扼要、生动有力的语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巧设悬念型结尾,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心理效应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心理规律,它在地理教学中有着独到的作用,只有认识、解读心理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地理教学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责编 周春晓】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4

一、利用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为学生的自信心加码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到一所中学里,在一个班级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在花名册上划出了几名学生,告诉老师这几名学生智商很高,也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后,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那几名被他划出来的学生果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说,我对这几位学生根本不了解。教师们愕然!为什么会发生奇迹?因为人的“期望”有神效。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在教师心目中是权威的,因而教师对他的判断深信不疑,对那几名幸运的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待,像对待聪明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而这几名学生感受到了这种期待,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最终他们真成了佼佼者。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难道这些学生真是“最佳前途者”吗?不是,是心理学家“权威性谎言”暗示了老师,坚定了老师的信心,激发了老师的深情,这些通过教师的眼神、笑貌、声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东的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里有一部分是民工子弟,这些民工子弟的家庭经济条件差,没有正规住房,流动相当频繁。民工子弟明显存在孤僻、压抑、敌对等弱势心理,难以融入学校生活,特别是中途转入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承受着一种“外来户”、“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利用思品课这一特殊的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批学生减少自卑、敏感、排斥、压抑等心理,真正融入班级、融入社会。试想当这些民工子弟学生受到老师同等的鼓励、信任,人的“期望”将有神效,用好“罗森塔尔”效应,用期待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民工子弟,每一个学生都很棒。

如“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时设计一活动--找优点,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找优点的对象,自我找优点与小组其他成员给其找优点同时进行。期间老师提示:“优点”不光是学习好、体育好、唱歌好、人缘好、模仿能力强等优点。时间五分钟,先由自己陈述所找优点,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陈述,当学生说出自己优点后,老师示意学生掌声鼓励。这一环节在挖掘学生身上闪光点的同时,培养了民工子弟的自信心,发现他们吃苦耐劳、懂事早、求知欲强等优点,告诉他们逆境也能锻炼人的意志,磨练人的心志。我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道理。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经过激励,给予一定的期望,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不行也就变成了行;反之则相反。在民工子弟身上适时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出色。

二、利用情绪效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受情绪的影响,如教师的态度、情感、手势、语言都和微笑一样,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情绪,这就是“情绪效应。如果我们能像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漠克利特那样,以微笑迎人,不摆架势,更不训斥人,那就会收到良好的情绪效应,所以教师要向这位被人称为“含笑的哲学家”学习,进行笑脸相教,其效果必定会理想。

但有时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一次学生作业做得很差,在改作业时已经火冒三丈了,一上课我就把几个学生点名批评了,然后开始上课。这时我发现平时活跃的学生不见了,大部分学生用那种恐慌的眼神看着我,目光暗淡,平时发言最积极的学生没反应了,课堂气氛沉闷,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我立即意识到原来上课我没有笑脸相迎,致使学生情绪低沉,思维不活跃。我改变策略,在举例时和学生开玩笑,学生的情绪才恢复往日的气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我们就要重新审视“师道尊严”的含义,消除“唯我独尊”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上给学生以信任,用幽默的语言、友好的微笑、稳健自如的神态进行双向情感交流,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引领学生的情绪进入最佳状态。即使某些学生的观点是幼稚的可笑的,只要他敢于标新立异,教师也应该用宽容和赞许去对待他。在积极的情绪下,你会发现,过一段时间,学生会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因为只有在这时,学生才真正是自由的、自主的,才真正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教育应贯彻激励和表扬为主的原则,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

三、利用“群言效应”,转动学生创新的思维机器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满堂灌,学生竖着耳朵听。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得不采用点名体温的方式,这样学生一方面不愿意认真听,一方面又怕老师提问,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思维是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的,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取得颇佳。在教学中遇到某一重、难点,可以留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班级成为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大环境,这种注意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麻雀嘴”活动,旧能产生良好的“群言效应”。也就是说,通过每个学生唧唧喳喳的“麻雀嘴”活动,可以调动他们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集体和个人的潜力,减轻疲劳,唤起课堂上的积极情绪,同时锻炼说话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活跃了思维。

例如讲到“学会合理消费”时,开展“当今时代节俭过时了吗?”的讨论。有学生说“人们生活条件好,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弄得寒酸样没必要。

”有学生说“生活好了没错,可也要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而定,必要时需要节俭”。有学生说“奥运会要在北京召开,中国人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如原国家副主席吴仪女士在出国访问时就非常注意自身的服装形象,请问这说明什么?”学生的讨论异常激烈,大家相互补充、相互评价,连上课不太听的学生也积极加入到讨论中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

通过这种“麻雀嘴”活动,可以增加信息量,即由老师这里单方面获取的信息,变为从很多同学这里多渠道获取信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大胆、积极、风趣的发言,同学间、师生间的合作情感就日益加深;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探究精神,挖掘集体和个人潜能。

四、利用“预热效应”,迸发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大家交流想法与互相启发的气氛,会使一个人对本来不太关注的问题产生兴趣,产生深入研究的念头,从而起到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准备作用。这种由预先交流想法而引起的效应称为“预热效应”。预热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认知心理雪茄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指导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常常运用具有“预热效应”的“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此法能够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表创见,合作交流,激发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探究、发现、推理、想象、分析等能力。

如讲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时,结合正在召开的两会,老师课前让学生准备提问,鼓励学生尽量提出新颖的创见,学生疑问“这些人大、政协代表怎样产生?”“为什么国家领导人由人大选举产生,而如美国的总统由竞选产生?我们国家是否可以尝试竞选国家领导人?”等等。通过比较,学生就发现,由于实行的国家制度不同,所以选举的方式也不同,进一步证明我国政治体制的公正、公平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学生的提问可能有点偏,但这种求异的思维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我国的政治生活印象更加深刻。

上海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曾指出,要提倡七嘴八舌,以课本为依据,有领导地进行“茶馆式”教学。一议思想必然活跃,不同看法必然产生启发,切磋琢磨的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推理等能力。而在议论中成绩好的得到提高,成绩差的受到带动,互相启发,相得益彰,起到预热效应的作用。而许多见解和问题,常常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或想不到的,这样一来老师又得到了提高。

五、利用“攸勒加效应”,营造学生创新的思维空间

“攸勒加效应”的美名来自于一个动听的故事。国王请求阿基米德检验王冠是纯金还是掺了银这一难题,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启发,大叫“攸勒加!”“攸勒加!”(攸勒加是希腊语,意思是我想到了,我找到了),从而一举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由他事取得启示的解决的方式,被称之为“攸勒加效应”。

阿基米德走进生活,发现了真理,那么我们的学生呢?更要走进生活,走进历史,整个世界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原理,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教师要有组织地提出一些创造性课题,让学生积累大量丰富的知识,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去发现。如讲到环境保护内容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以地球的名义写一篇讲演稿,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政府的处理办法,人们观念的转变等。学生大量搜集资料,文字的、图片的、声音类的;生活中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网上的、书上的;过去的、现在的、以至于未来的,学生都尽情去探索,去补充,最后写成了一篇篇有血有肉的讲演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些活动的训练中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如讲“艰苦奋斗”时给学生播放了“南泥湾”以及大生产运动时的一些歌曲,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歌曲的场景结合自己所知道的展开想象,描绘当时的轰轰烈烈的场面,这样把学生带入当时的生活意境很有帮助,能更深刻地感受当时的生活状态。

“攸勒加效应”是决不会光顾懒汉的,要学生从小就养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攸勒加效应”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局限于书本,要超越教材,要开放教学,要利用资源,要由此及彼,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飞扬起来。

“未来文盲不是不识字的,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21世纪是一个知识激增的世纪,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有立足之地的世纪,因此,思品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枪”。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会读、会疑、会写、会忆、会用,逐步学会“咀嚼、反馈、消化”六个字的记忆术,将学过的知识加以理解、联系、概括和综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社会热点,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篇5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学文教育温馨提示:各位考生在考前练习做题的同时,要注意学习好答案解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心理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夜场被称为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它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它有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晕轮”,有时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晕轮”,这都会干扰对信息的评价,要克服晕轮效应就必须坚持客观,不掺杂主观成分。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的人 , 在 1966 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 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 , 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 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实验 , 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 : 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 , 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 , 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 , 一组是十分聪明的 , 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 , 而大学生们都相信 , 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 , 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 , “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 ? 他推测说 , 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 , 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 , 罗森塔尔及其同事 , 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 , 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者 , 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 ,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 , 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 , 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 , 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 , 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 , 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 , 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 ? 罗森塔尔认为 , 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 , 开始崭露头角 , 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 , 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上述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种定势,定势又作何解释呢?这需要从头说起。定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心向 , 是指在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以前 , 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比如你听别人说过 , 张某近来对你很不满意 , 那么你在遇到他时 , 即使他没有说一句对你不满的话 , 你也会体验到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如果你听别人说这个人专会挑别人说话的毛病 , 那么你在同他讲话时 , 就不如平时讲话那样流利。这就是因为事先你的脑子里存在着一种趋势 , 由于这种趋势的存在 , 使你的反应同平时大不一样。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 10 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 10 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 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 2 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3 对 1 规律

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那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 3 ~ 4 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几乎没有人会作出错误选择。如果人数增加到 3 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 5 个人中有 4 人意见一致。人数增至 8 名或 15 名,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当对方是一个人时,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作出求同行为。在纸牌游戏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纸牌游戏一般由 4 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克莱乌杰比茨的手下败将拿破仑也曾说过:“胜利在于兵力充足。”由此看来,“以多胜少”的道理应该是在克莱乌杰比茨之前就有的一个规律 皮革马利翁效应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他。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具体说,就是初次与人或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势,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中收集正确的情报加以分析而言,这种效应是不利的。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往往比较偏颇。如果在招聘考试和考察员工绩效时,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首因效应在招聘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对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应聘者容易赢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悬河、对答如流者往往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选拔人才时,既要听其言、观其貌,还要察其行、考其绩。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是相对应的两种效应。首因效应一般在较陌生的情况下产生影响,而近因效应一般在较熟悉的情况下产生影响。两者都是对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观臆断,使得决策信息失真。蝴蝶效应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出现了疑难问题:她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数据模拟天气的演变,原本是想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心理情绪也是如此,有一组漫画显示,一个人在单位被领导训了一顿,心里很恼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火,回家冲妻子发起了脾气,妻子无来由地被训,也很生气,就摔门而去。走在街上,一条宠物狗拦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气啦,就一脚踢过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过一个老人面前,把老人吓了一跳。正巧这位老人有心脏病,被突然冲出的小狗一吓,当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

洛伦兹发现了微小差异导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动翅膀,它煽动起来的小小漩涡与其他气流汇合,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说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

贝尔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机会 鲶鱼效应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后,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鲶鱼效应”。

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喊叫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时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比如:别人有一样好东西,我没有,我很想要,但实际上我不可能得到。这时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样东西不好的地方,说那样东西的“坏话”,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就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甜柠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摆脱不掉的东西就是好的,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比如:有些同学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很凶,要了别人强,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可以还看到,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想想如果学学“南风”两人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结果是否会好许多呢? 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学文官网:xuewenpx.com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糖果效应

我很欣赏萨勒通过实验得出的“糖果效应”这个概念。

萨勒对一群都是4 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 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 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 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孩子都想得2 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 / 3 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 分钟得2 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睛闭起来傻等,以防受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20 分钟!1 / 3 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 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12 年的追踪,凡熬过20 分钟的孩子(已是16 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 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

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萨勒也未指出实马的样本大小,有多少被试孩子,他们的家教状况如何。

我认为4 岁的测试不会绝对性地决定他以后的人格,4 一16 岁期间,12 年的环境与教育会起更大的作用。但萨勒提出的这个效应还是颇有新意的。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创造。破窗效应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天津学文教育为帮助报考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考生更顺利的完成考试,特整理相关习题为考生复习所用,祝每位考生顺利取证。更多心理咨询师三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摘要】本文将心理学中“皮革马利翁效应”的有关原理应用于口头表达有关课程的教学中,着重从教师、演讲者、听众三方面阐述了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应用方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论述了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皮革马利翁效应

演讲教学 口头表达能力

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靠其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的能力[1]。而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的能力的体现必须通过出色的口才表现出来。所以口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工具,是人们智慧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口才是卓越人才开拓前进的有力武器。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你能面对多少人讲话,你的成就有多大!股神巴菲特说:有一件事你是必须做的,不管你喜欢与否,那就是轻松自如的当众演讲,这可能得花些功夫,这是一种财富,将伴随你五十到六十年之久,如果你不喜欢这样做,那就是你的不利条件,同样会伴随你五六十年,这是一项必备技能。可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在将来的职场上获得成功,除了要掌握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本人在多年的演讲教学中,我发现将皮革马利翁效应应用到演讲教学中是培养同学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皮革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2]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暗示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暗示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心理暗示,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不自觉地暗示着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强烈的暗示”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学生也会认为自己就是“最有发展前途者”.其实,这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

心理暗示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在演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应用这种心理暗示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一、教师要做学生们的皮革马利翁

自信心是演讲成功的基本要素,在演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自信心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一般是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获得的, 尤其是重要人士或权威者的评价被视为认识自己的最重要因素。顾泠沅博士曾经说过: “教师要信任每一个学生,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维系着学生的自信。”在教师赞扬的点头、鼓励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中, 学生得以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 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肯定自己。而自我概念的提升又更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就是在这样看似不经意的点点滴滴感情交流之间, 学生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自信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 为拥有者打开成功之门。[3]

经过多年的演讲教学,我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是第一次在大 庭广众之下讲话,因为现在的高考是不考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很少受这方面的训练,大部分的学生上台演讲都会表现得缺少自信、紧张、恐惧,很多学生告诉我,自己在台下已经练习得很熟练、很流畅了,可是一上台,看到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就紧张得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如下从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消除学生的恐惧。第一,教师要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消除学生们上台的恐惧感。

教师要告诉学生们,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指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上台的恐惧,甚至许多职业演说家都从来没有完全消除登台的恐惧。让学生们认识到上台的紧张是很普通很平常的情况,那么就没必要为自己的紧张感到焦虑的了,认识到这一点,部分同学上台的情绪反倒放松下来。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不管台上的学生讲得精彩还是糟糕,教师都要表现得对台上同学的演讲很感兴趣。要始终以赞许的目光、欣赏的表情、入神的倾听姿态向学生传递这样的心理暗示:你讲得真精彩,我都听入迷了。在教师的积极暗示中,很多开始表现不佳的学生还真以为自己的演讲吸引住了听众,随着演讲内容的展开而渐入佳境。第三,在学生们演讲完后,教师要抓住学生演讲中表现出的哪怕一星半点的闪光点或某些独特的表现大加赞扬,让学生们认为即使我的口才不是最好的,但我总有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的人。

二 教师要指导学生们做自己的皮革马利翁

教师的心理暗示固然重要,但最有效的心理暗示来源于学生本人,就是说学生只有自己做自己的皮革马利翁,在演讲中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指导学生怎样成为自己的皮革马利翁。

1.演讲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要求学生只想正面的因素,避免去想负面因素。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积极暗示,事物就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

种负面暗示,事情往往就会朝糟糕的方向发展。演讲前的心理暗示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在演讲前总是担心自己的演讲会紧张、大家会取笑自己、到台上会忘词之类的负面因素,那么他的演讲就真的会出现他担心的结果,至少会朝着他担心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演讲前他总是在想象自己的演讲怎样地声情并茂、口若悬河、听众是怎样被紧紧吸引、讲完后掌声经久不息等等之类的正面因素,那么他的演讲即使没出现他所想象的最完美的结果,也会朝着他想象的方向发展。但不尽人意的是:笔者在多年的演讲教学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演讲前的心理状态都是担心,无意中在进行负面的心理暗示。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将这种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学生们,让他们懂得这种心理规律对演讲结果的影响。然后可以在演讲课上要求每个学生进行这种心理训练,尽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自己的演讲的最美好的结果,并要求学生们把自己想象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接下来在课后作为课外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强化这种心理暗示。

2.演讲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表现得信心十足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写到:强制的行为可以控制感觉。所以当我们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强制自己去做象娱乐、会朋友等快乐的事,表现得好像自己很快乐,而往往这些快乐的行动会使你获得真正的快乐感觉。如果你面对听众感到恐惧,你要表现得很有自信,运用一切意志来达到那个目标,自信就很可能会取代恐惧感。

詹姆斯的这种理论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另一种解读,那么在演讲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同学们在演讲的过程中运用一切的意志,表现得大方、自信,很多学生刚开始演讲时听众看得出这种“大方”、“自信”是刻意表现出来的,也看得出这种“大方”后面的做作,“自信”后面的慌张,但随着演讲内容的展开,大方和自信会自然地从演讲者的身体和语言中体现出来,而不需要再刻意地表现。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自己在不断地暗示自己:我很自信、我的演讲很有吸引力,虽然刚开始是在用意志表现得很自信,但慢慢地自信和勇气会真正地取代紧张和恐惧。

3.演讲后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多回顾自己精彩之处,对失 败之处一笔带过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研究人员将一所大学的两支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球队的比赛过程录下来,并将录像带分别提供给两支球队,要求球员要仔细观看。不同的是:第一支球队录下的全是他们的失误和糟糕表现,第二支球队录下的全是他们出彩之处。结果在后来的比赛中第二支球队都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第一支球队。[4]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皮革马利翁效应:即将注意力集中在失误和过错中,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事物就会朝所注意的方向发展。将注意力集中在表现优异的一面,则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事物同样会朝所注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每个学生演讲完后,教师要多强调该学生的出彩之处,而对失败之处点到为止。而且要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最满意 的地方,还要求台下的听众在课后只对该生的优点大加赞美。

三.学生之间要互相做其他人的皮革马利翁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体会到皮革马利翁效应,比如当我们面对很多人讲话时,如果发现大家对自己讲的内容很感兴趣,都在认真倾听,就会越讲越精彩,不知不觉表现得妙语连珠、热情洋溢。可当我们发现听众都在做别的事情,没几个人在注意自己的讲话时,我们会兴趣全无,只想匆忙结束发言。因为听众对你讲话的态度对你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心理暗示。知道了这个规律,在演讲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在台下当听众的学生提出要求:不管台上的同学讲得怎么样,也不管自己对台上同学的演讲内容是否感兴趣,每个听众都要刻意表现出被台上同学的演讲吸引住了的姿态,不允许开小差、讲小话,但可以不失时机地为台上同学喝彩、和台上同学互动。甚至可以围绕台上同学的演讲讨论。但不管怎么做都要让台上同学觉得大家的注意力在他的演讲上面。要让同学们懂得今天你是他人的皮革马利翁,明天他人就是你的皮革马利翁。

总之,在演讲教学中,皮革马利翁效应的正确应用是提高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个途径的实现,需要教师、演讲者、听众三方面的完美配合、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1﹞﹝美﹞戴尔﹒卡耐基。语言的突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第5页

试论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篇7

一、罗森塔尔效应:用赞美、信任和期待去创造“奇迹”

“罗森塔尔效应”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一项心理试验。他们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向教师谎称所选学生是学习能力优秀者。8个月后,研究者发现入选的学生成绩都优于未入选的学生,而且这些学生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与教师关系特别融洽。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而得法,顽石也能成金。“罗森塔尔效应”留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心态与行为;当一个人获得信任赞美时,便会产生一种努力改变自我、积极完善自我的动力,变得自信、自尊、自强,从而创造“奇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30%,而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90%。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信任、赞美和期待。班主任应该树立人人成才、人人成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用一颗赞赏的心去找寻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的地方,坚信学生的可塑性,给他们积极的期望和暗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自信的火炬一旦被点燃,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时,学习动机就会增强,思维、记忆等认知功能就会活跃起来,就能迸发出无穷的潜力。

二、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丽

如何正确把握和学生的距离,是许多青年教师面对的难题。有的青年教师听从老教师的建议,对学生很严格,几乎没有笑脸。一开始,这样的方法确实有效,但是学生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会故意和教师作对。无奈之下,教师只好转变方法态度,对学生温和了很多,可没有起到预期作用,学生把这看成是教师的无能和妥协。

也有些青年教师以为,只要和学生的关系处好了,班级管理就没有问题。他们在年龄上与学生相差不大,师生间容易沟通,共同的话题多,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把他们当作“哥们”、“姐们”。可是,教师毕竟不是“哥们”“姐们”,学生难免会犯错,犯错了怎么办?要真是“哥们”、“姐们”,抬抬手就过去了,但是作为教师,你必须讲原则,你就得批评教育,督促他们改正,帮助他们成长。这时候麻烦就来了,处理轻了,学生不当回事,处理重了,他们可能和你翻脸,并由此产生抵触情绪,使班级工作陷入被动。

管理学中有一则寓言: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挤到一起,可因为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只好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实在冷得受不了,又凑到一块。几经折腾,它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致于被扎。“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那么,和学生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合适的?依我看来,这要因人而异。每一个教师的秉性、气质、行为特质、能力习惯都不尽相同,而且每一个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迥异,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我认为,倘若教师是属于“实力”型的(教学、教育能力较强,有个性,较外向),距离稍微近一些也未尝不可,属于“偶像”型的(教学、教育经验还显不足,性格内向、较文弱),那距离应该远一些。一般来说,年长的教师,可以自主地调节和学生的距离,而青年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台不久的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最好远一些。

师生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距离产生美丽,既能取得心灵的沟通,又不会产生“角色混淆”,在工作中丧失原则。最佳距离是“亲密”而“有间”,使学生感觉到你的威严,又不至于敬而远之;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关爱,又不至于自我放纵;使他们体会到和老师是可以交朋友的,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这样他们就会懂得良师益友得之不易,就会懂得珍惜。

三、鲶鱼效应:增强活力,适度竞争

沙丁鱼被捕捞后很容易死去,渔民们每次捕鱼,就有意识地在鱼舱中放了几条鲶鱼,让沙丁鱼紧张,不停游动,这就避免了沙丁鱼窒息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群体是没有竞争力的,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应该培养几条“鲶鱼”,适度的紧张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恰当地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可有效地激活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创设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此外,我们要善于利用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如果不能将他们“为我所用”,则往往会起反作用。因此,班主任应该将这类学生安排到恰当的班干部岗位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便可以给整个队伍带来能量释放的连锁反应,使班级活动更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四、淬火效应:适当挫折,练就良好心态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会更好、更稳定。“淬火效应”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衍生出的含义是对待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我们不妨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

我们认为,淬火效应的适用范围不应只局限于头脑发热的优秀学生,从进行挫折教育的角度而言,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进行“淬火”。蝴蝶必须经历破茧的阵痛,才能使身体中的体液流到翅膀上,让翅膀变得充实、有力;青少年必须经历成长中的磨难,才能激发内在蕴涵的潜力,让心理变得成熟、坚强。正如《菜根谭》中所说:“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

对学生进行“淬火”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在正常的情况下,人总有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形中才能被激发。譬如有的学生做普通的习题往往准确率不高,做难题却非常出色,这是因为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其次,“淬火”能够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使之戒骄戒躁,取得更大的进步。第三,“淬火”能使学生意识到人生路上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拥有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

当然,“淬火”要注意火候,把握“温度”,避免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与“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等综合运用,事半而功倍。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把心理效应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将帮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得心应手地开展德育工作。我们相信,只要施教得法,学生就会在师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杨学强.让教育更轻松——父母必知的66个心理效应[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7.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

[3]吴永连.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失误与心理效应[J].班主任, 2005, (11) .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心理效应 归因 解决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必须确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一基本理念。但综观当下课堂,我们往往更多看到的是学生的表面现象,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却鲜有关注,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有效引导的目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心理效应理论并将它们应用于综合实践的课堂。

一、罗森塔尔效应——赏识的魅力

【案例1】问题抛出,参与寥寥

在《班级洗刷刷》的综合实践课堂上,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班级里的劳动委员,要安排一次大扫除活动,你会去考虑哪些东西呢?”教师用满怀期待的眼神环顾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希望能得到一个甚至更多理想的答案,但是,课堂静默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觉得要考虑劳动工具。”“嗯,你为同学们开了一个好头,还有别的吗?”

……

又过了整整半分钟的时间,教室里还是冷场。尽管教师尽力引导,学生表现得也很专注,但就是没有人愿意举手回答。

【归因】缺乏成功体验

我们可以借助罗森塔尔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罗森塔尔教育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教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大扫除应该已经经历几十次了,因此这个问题的难度系数不高,随口就能列举出几个例子来,可为什么课堂的行进还是如此艰难呢?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获得一些答案:五年的小学学习经历,已经让这些学生自然而然地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我不是班级中的佼佼者,简单的问题即使我回答了,也不会得到表扬,复杂的问题即使我去思考了,也肯定不能令教师满意。久而久之,由于没有或鲜有成功的体验,就形成了所谓的“惰性”,学生也就对教师的提问无关痛痒、事不关己了。

【解决策略】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还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成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被肯定的。

1.积极期待

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笑容、眼神等暗示鼓励学生,给学生多一点积极的期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如你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以上案例中,有个男生提到:大扫除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虽然他没有说到点子上,概括也不凝练,但是笔者很欣赏他,送给他一个评价:“你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老师非常欣赏你。”在之后的课堂上,该名学生频频举手,表现非凡。课后笔者从其他学生口中了解到他平时因为表现不好才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桌。显然,笔者对他及时而充分的肯定给了他追求成功的动力。

2.摒弃包办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指导教师还需要重视的是,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不要越俎代庖。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体会感悟的不要代他去感悟。综合实践课程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过程,在任务的布置上可以由易到难,让学生体验从小成功到大收获的快乐,经历从失败到成功的涅槃之喜。

二、角色效应——角色的神奇

【案例2】组长一言堂,组员皆闲逛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开始了。和往常一样,组长A在奋笔疾书,组员B看着组长奋笔疾书,组员C和D起劲地聊起了最近班级里流行的新游戏。指导教师示意组员C和D也可以参与讨论,组员C和D恋恋不舍地停止刚才的聊天内容,和组员B一起看组长A奋笔疾书,不多一会又无聊地摆弄起了手中的修正带。

【归因】自身角色效应

小组讨论交流是综合实践课程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讨论、交流,以汲取小组的集体智慧,提升个体学习的质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但事实上,很多小组合作都存在“组长一言堂,组员皆闲逛”的现象,真正参与讨论的学生不足一半,集体智慧实际上即组长智慧,也就是小组中公认的最优秀成员的一个人的智慧,整个课堂效率非但没有被提升,反而时间浪费严重。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组员自身的角色效应在作怪。组长A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是小组中的权威,组员B、C、D认为自己在小组中的分量肯定不如A,因此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不会有相应的市场。有了这一层心理暗示,小组合作也就徒有其表了。

【解决策略】

要想改善这一局面,真正实现小组合作的目的,就要改变学生为自己所贴的角色标签。

1.“嫌弃儿”也有优势

每一个小组中定会有相应的“人缘儿”和“嫌弃儿”。在分组合作中,“人缘儿”的参与系数肯定是很高的,那些“嫌弃儿”往往因为自身能力相对较弱而不好意思“插手”小组合作事宜。殊不知,小组合作的具体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必定需要多种角色。如要进行一次采访活动,不仅需要能说会道的采访者,文思敏捷的记录者,也需要兢兢业业的照相者,勤勤恳恳的后勤服务者,大家在小组合作中地位是平等的,活动策划时的“嫌弃儿”,可以是一名敬业的“摄像师”,一名勤劳的“后勤服务者”,这样也就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

2.组员间角色轮换

小组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培养不同的能力,因此同一小组中每个组员的角色应该定期轮换,让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从而发现自身所长,以期在全面提升各项能力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为自己贴上一个值得自豪的角色标签。

三、鲶鱼效应——领头羊的价值

【案例3】个别小组参与,其他小组看戏

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都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和学生交流了几个回合后,教师很快就能找到班级中的发言积极分子。分组合作后,愿意上台交流的也是这些积极分子所在的小组。整个课堂上,都是他们几个活跃的身影,而其他学生仿佛都是旁听者。

【归因】组内缺少领头羊

这个看似很正常的现象,其实就已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不正常状态了,课堂应该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场所,大家都踊跃发言、积极表现才是美满的课堂。小组汇报交流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小组都能争着上台交流,交流时组员之间、组际之间都能相互提建议补充,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只有个别人、个别组在参与呢?究其原因就是组内缺少领头羊,没有善于表现的领军人物。

【解决策略】

只有给每个小组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条件和机会,良好的交流氛围才能得以实现,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就是要在每个组内都放置一条善于“搅局”的“鲶鱼”,从而带动气氛,为整个小组注入生命的动力。

1.调整分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已是常态。很多时候,指导教师为了方便,也为了更好地控制纪律,往往都是就近分组,前后桌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很有可能造成组间资源分布不均衡,有些小组人才济济,有些小组皆是残兵败将。在小组汇报交流时,人才云集的小组自然次次出线,而残兵败将小组很可能连想法都还没落地,更不用说去参与交流讨论了。所以,在分组时最好遵循“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就是那条“鲶鱼”,在组内交流时出谋划策,在组际探讨时积极互动,这样才能给组内的其他成员带来参与的信心和动力。

2.适度竞争

除了合理分组,在汇报交流时,引导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竞争的氛围也是相当必要的。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同时鼓励汇报的小组“据理力争”,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竞争氛围。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鲶鱼”的领导气势和才能,带动组内其他成员参与讨论。

四、增减效应——褒贬的奥秘

【案例4】明明答案在手,不愿上台交流

《我来设计一日游》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四人小组讨论环节已经结束,接下来指导教师想请个别小组上来交流汇报,可是“邀请函”发出后,学生不是低头默不作声,就是怯生生地看着指导教师,生怕和教师期待的眼神相遇。半分钟后,终于有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愿意交流。该学生汇报完后,教师问:“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这费用也太多了吧!”

生2:“行程安排就是吃和走,也太无聊了吧。”

生3:“我觉得准备工作中还要带手机。”

……

台上那位学生的脸色显然“晴转多云”了。

【归因】害怕成为众矢之的

四人小组讨论的时候,明明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可是为什么每次轮到上台交流环节都没有学生愿意上去呢?难道真的是胆小的原因吗?一个班级的学生个个都胆小吗?显然这个理由不够充分,看案例中这位学生的结局,我们可以猜想,这种滋味是不好受的,一个小组已经有前车之鉴,还有哪个小组甘愿冒这个险呢?究其原因是害怕成为众矢之的罢了。

【解决策略】

既然学生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说、不愿说,那么作为指导教师,我们可以作哪些努力来鼓励学生勇敢走上讲台呢?“增减效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好感逐步递增,因此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宜先贬后褒,并且以鼓励为主。

1.先贬后褒

既然是评价,自然有意见也有建议,这样才是最公正客观的。但是一味地贬抑,定会让被评价人信心扫地,而一味地褒扬也是不真诚的表现,难以让被评价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确的做法是先态度真诚地提出一些批评意见,再肯定其存在的可取之处,评价时语言、神态、动作都要恰如其分。

2.重在肯定

愿意上台交流的学生,对问题内容的思考肯定是比较成熟的,也希望通过交流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在评价其观点时,多肯定他的优点,要让学生懂得这不仅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过程。

五、系列位置效应——效率的保证

【案例5】汇报交流,重点难寻

《弯腰捡一捡,垃圾回到家》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汇报交流有关“思维导图一级目录的内容”正在进行中,第一小组的交流已经持续了8分钟,课堂氛围倒是不错,只是学生就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已经辩论了好几个回合了。指导教师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没有表示认可,也没有表示反对。

将近10分钟后,这一小组的交流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最终这个思维导图该如何修改呢?学生依旧一片迷茫。

【归因】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个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应当以学生自主探讨交流为主,教师适时点评引导为辅,努力把舞台还给学生。而这个理念最好的体现就在小组汇报交流这一环节,案例中的指导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时间是花了不少,效果却寥寥,那是因为交流的时间过长了,重点没有很好突显的缘故。

【解决策略】

要保证交流讨论环节取得实效,我们要借助“系列位置效应”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该理论认为教师在讲解一个重要知识的时候,开头和结尾的内容给学生的印象最为深刻,而且整个讲解的过程时间不能过长,不然会造成听觉疲劳,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1.合理控制时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无论哪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很好地控制时间,不然很多内容都会混淆视听,反而达不到突出重点的效果,正如案例中第一小组的汇报交流整整持续了10分钟,首先是课堂时间不允许,其次是学生的主题意识不清,很容易谈论到无关的话题,造成交流目标的偏离。

2.开头结尾为重

时间缩短了也并不代表学生就能找到重点,事实上很少有学生是怀揣重点去听教师或同学的谈话的。基于“系列位置效应”理论,教师在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时,不能是完全的旁观者,交流开始前最好交代聆听者一些任务:“大家专注听,想一想这位同学哪些观点你是比较赞同的,还有哪些观点你有更好的改进意见。”三五分钟交流完毕后再进行总结:“看来大家对××、××……这几点都是比较赞同的,另外几点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也达成了共识。”这样把握住开头与结尾的节奏,可以让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心理效应,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地开展。

上一篇:英语演讲介绍家乡下一篇:节前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