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共9篇)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1

200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2005年,我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按照全国和省、市整规办的统一安排,在市委、市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部门实际,开展了各项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在整顿、引导、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维护了广大文化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我市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有了明显改观。

一、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物市场概况

我市现有歌舞厅、卡拉OK厅64家,网吧10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24家,电子游戏厅(室)8家,印刷企业49家,书刊零售、出租35家,共389家经营户。本年度,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物市场呈平稳发展态势,各类娱乐场所的总量、结构、布局日趋合理,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文化娱乐需求。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落实和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2005年年初,我局就在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指出:要将整顿工作纳入本部门目标任务。要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与我局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物 — 1 —

市场的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契机,开创我市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二)坚持常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照国家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我们在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的同时,还对市场现状作了实地调查了解,并深入到经营户中进行指导,较好地掌握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动态。

(三)认真抓好法规和业务培训,深入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

2005年,我们举办了文化市场经营户培训班8次,其中,音像制品经营户培训会1次,网吧经营业主会2次,书刊业主会2次,印刷业主会1次,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会2次,及时传达了上级有关“扫黄”“打非”的文件精神,系统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产生了较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使广大经营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开展。

(四)认真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工作,明确工作重点,狠抓落实,成效明显。

1、规范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秩序,严厉打击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违规行为。2005年1——12月,我局会同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先后开展了12次“18点行动”,16次“零点行动”,出动执—2 —

法人员1090人次,车辆198台次,检查网吧109家,取缔无证黑网吧3家,对38家存在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违规行为的网吧,分别给予了罚款和行政警告等处罚,有力打击了网络文化市场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

2、加强音像制品经营行业管理,认真规范音像制品进货渠道。认真开展第七届全国音像法制宣传周活动,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全市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治,集中力量对无证经营音像制品的行为进行了打击,收缴了大批非法盗版音像制品。全年共取缔无证摊点10家,收缴盗版光盘1984盘,有力打击了经营盗版音像制品的违法行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音像制品经营业主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的意识。

3、建立健全演出巡查制度,加强对各类文艺演出的管理。我们对前来我市演出的各类演出团体,坚持实行跟踪管理和现场监督,有效杜绝了色情、封建迷信演出活动。

4、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对群众反映较大的歌舞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进行了认真督促、整改。2005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我们多次配合市环保部门进行整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年共督促整改存在噪声扰民问题的歌舞厅4家,音乐茶座3家,为广大人民群众工作休息创造了良好环境,得到了普遍好评。

5、认真开展出版物、印刷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圆满地完成了2005年“扫黄”“打非”工作任务。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全年共开展集中整治行动4次,收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115 本,非法电子出版物26盒(其中淫秽色情出版物8册),有力打击了我市出版物市场中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市场经营秩序有了明显改观。

6、加大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按照广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我们加强了对中小学校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清理整治,先后关闭、取缔了图书租赁店1家,电子游戏1家,集中整治了民航飞行学院周边的校园环境。有力规范了中小学校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7、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2005年,我们认真坚持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立足防范”的原则,结合文化市场的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办法》,并下发至各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我们还经常性地会同公安消防部门对人口密集的歌舞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的娱乐经营场所督促其及时整改,使广大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经营业主及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4 —

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文化娱乐经营场所未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

三、工作经验和体会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济秩序是搞好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我们还必须切实抓好文化市场的建章立制,不断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强化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努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做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才能促进广汉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物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广汉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为广汉“打造三星堆国际旅游精品,建设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2

2009年上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工作总结

按照省局的部署,我局在今年来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落实责任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是今年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年初,我局根据省局的一系列部署,制订了《乐东局2009年区域整治方案》。《方案》明确了整治行动要达到的总体目标,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要区域三个整治重点,并提出了专项整治的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了巡查制度,掌握产品质量实情和实施动态监管。

二、严格监管,把好源头

一是制定了《乐东局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和《乐东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方案》。以利国镇的白酒为重点整治对象,加大对白酒产品的整治力度,对7家小作坊生产的9批次白酒进行抽样检查,经检验全部合格。二是按照制定的《乐东局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分3个阶段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掌握产品质量实情,实施动态监管,食品小作坊质量 安全明显提高。三是按照区域整治的要求,加大对建材类产品的巡查力度,5月底,我局执法人员对该胶合板厂生产销售不合格混凝土模板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查获不合格模板400张,货值2.4万元。我局已责令该厂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胶合板,并给予相应的罚款。四是制定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计划,加大抽查后处理工作力度。上半年共抽查食品20批次,合格17批次,合格率85%。产品抽查合格率比往年同期有所提高。

通过大力开展各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了制售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帮助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产品销售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3

2006年集美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按照国家、省、市的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健康运行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标本兼治,推动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好转,为净化消费环境提供保障。

一、继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1、全面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继续实施《全国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2007)》,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对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的监督检查,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和回访督查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

2、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农业部门要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重点推进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新的水平。

3、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质监部门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厂点进行普查,健全企业档案;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监督抽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出厂检验;严查无证生产,遏制生产销售无证食品的违法行为;大力整顿食品小作坊的安全卫生;加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规范食品标签标识,对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用产品实施 2 市场准入;加强对非食品用原料的风险监测,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4、加强食品流通的监管。工商部门要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开展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清理,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扩大食品监测范围;指导经营者加强自检,督促食品主要经营场所设立检测室,强化食品退市管理,切实落实《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健全举报投诉网络;开展重点区域、经营者自律和节日食品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继续推进“三绿”工程,引导绿色生产,遏制假冒伪劣食品进入流通领域。

5、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业的卫生许可和监督。卫生部门要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贯彻实施《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单位、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单位的卫生许可要求,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抽检力度,特别加强对学校、工厂、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管,加强对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和餐饮业的卫生监督检查,切实做好对弱势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保护。

6、加强城区和农村食品安全。完善城区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和技术装备,开展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执法人员培训以及防止源头污染专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建设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

二、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7、认真组织实施市里即将出台的《保护知识产权两年行动纲要》。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确定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薄弱环节,确定阶段性目标;提出强化执法、打击违法犯罪以及推动法律法规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等长效机制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 3 健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权利人维权、行业自律、中介机构服务和社会监督共同发挥作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进各行政机关和相关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8、进一步强化执法。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职能作用,突出查办重大案件。进一步完善法规,增强可操作性,推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充实和加强基层商标、文化、版权、专利和公安专业执法队伍,加大执法投入。

9、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执法协调机构,建立举报、公告、统计通报等工作制度,构建具备“信息服务、案件督办、数据统计、状况评价、信息预警”等功能的网络平台。

10、进一步扩大宣传和交流。结合实施“五五”普法计划,推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组织好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为主体、多形式、多层面的宣传活动,完善与外商投资企业沟通协调机制。

三、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11、加快我区信用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企业信用网络建设,建立信用档案;加强对市场主体准入、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程监管,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积极引导守信企业争创“百万守信企业”的创建活动;推进信用市场化建设,促进信用中介的发展,推动权威性的征信机构的形成和壮大。

12、推进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作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13、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广泛开展内 4 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广泛普及信用知识,营造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社会氛围。

14、积极开展企业诚信评先活动。要广泛开展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弘扬和倡导诚信,树立先进的诚信企业和典范榜样,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四、严厉打击传销

15、严厉打击传销。坚决取缔“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入门费和利用互联网等形式的传销活动,严厉查处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非法聚集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集中力量查处涉及地区广、参与人员多、社会危害严重的重点案件,务求摧毁传销网络。严惩传销的幕后组织策划者和主要骨干分子,惩戒、教育一般参与人员。对传销多发区、易发区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死灰复燃。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严厉惩治为传销人员提供仓储、培训场所和住宿的不法房主。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认清传销的违法犯罪性质和欺诈本质。

五、继续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

16、加大对商业欺诈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按照《厦门市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部署,遏制虚假违法广告、非法行医和商贸领域欺诈行为泛滥的势头。强化执法协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定性、早查处,防止对群众利益构成更大损害。打击商业欺诈要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相互配合。

17、建立反商业欺诈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执法协调和社会联防体系;构建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和联合监管;推动商业信 5 用体系建设。

18、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推进各商家、商场、企业规范性经营、满意度经营,在规范性经营、满意度经营中让老百姓获益,让企业获利,进一步改善集美购物环境,对引导消费、规范市场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结合行业和集美特点,搞好其它专项整治

19、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应急指挥系统,抓好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核工作,督促企业增强排查整改隐患意识。建立安全生产监管联动机制,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加大严格执法力度,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20、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建材、汽车配件、卷烟、酒类、边销茶等产品及其商标和包装物的违法行为,遏制非法拼装车、“地条钢”、“黑心棉”和毒鼠强反弹势头;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和向农村贩卖假冒伪劣消费品等坑农害农行为,推动放心农资和其他工业品下乡,改善农村生产和消费环境。

21、整治移动电话机市场秩序。坚决查处非法冒牌、拼装、翻新移动电话机的地下工厂,打击伪造、冒用证书和标志的违法行为;清理取缔无照经营,依法整治移动电话机交易及二手移动电话机交易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走私移动电话机和销售走私移动电话机产品行为。

22、严厉打击货运渠道价格瞒骗以及加工贸易和减免税货物进口中的各类走私活动,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建立反走私长效机制。6 强化税收征管,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偷逃骗税违法行为。取缔地下钱庄和变相期货市场。加强对大额资金和可疑外汇资金流动的监控,打击和防范逃汇套汇、洗钱行为。整顿文化、土地、建筑、旅游、建材、房地产市场和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继续开展化肥价格、医药价格、涉农收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

七、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制

23、积极探索市场监管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推动行政执法体制的完善,提高执法效能。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涉嫌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坚决杜绝对涉嫌犯罪案件该移送不移送、以罚代刑的现象,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问题,及时解决办理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八、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作用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4

【发布文号】石政办发〔2005〕57号 【发布日期】2005-10-08 【生效日期】2005-10-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

(石政办发〔2005〕5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石家庄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月八日

石家庄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及省政府《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冀政传〔2005〕14号)精神,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切实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整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安排部署,依法行政,完善制度,突出重点,全面整顿,严格监管,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以煤炭、铁矿开采秩序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行动,2005年以“治乱”为主,2006年以“治散”为主,在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的各项任务,使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矿山布局不合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储量监测和核查工作全面到位,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三、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点工作

(一)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辖区各类勘查活动、开采活动进行逐一排查,严厉打击无证勘查、无证采矿及持勘查许可证进行采矿的违法行为。对取得勘查许可证后不按时施工或不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国土资源部门要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罚;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勘查许可证。对无证采矿、持过期失效采矿许可证采矿、采矿许可证被吊销或注销后继续采矿、责令停产整顿期间擅自采矿的,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从重处罚,公安及电力部门要停供爆破器材和电力,并查明其爆破器材和电力来源,依法追究提供者的责任,同时有关部门要吊销或注销其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等相关证照。拒不停止开采,情节严重、造成资源破坏的,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动态巡查,发现无证勘查、开采的,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予以取缔。对县(市、区)辖区内发现两处、乡(镇)辖区内发现一处非法开采的矿山(点),监察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冀政〔2005〕20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冀政〔2005〕21号)及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依法追究县(市、区)、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责任。

(二)全面查处越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辖区内所有持证矿山逐一进行现场测量,对越界勘查、开采的要责令其退回到批准的区块、矿区范围内,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密封越界的井巷工程,并依法给予处罚;拒不改正的,各有关部门要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对不按勘查设计施工、不按矿山开采设计开采、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及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监管职责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逾期仍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关闭,并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

(三)严厉查处以承包、买卖、委托等形式违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核查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主体是否一致,核查法定代表人与实际探矿、采矿、生产、经营者是否一致,核查矿山企业取得相关证照后因企业性质、法人、资金、股份、合伙、合作、改制等变更行为是否依法办理变更手续,核查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是否以各种名义将探矿权、采矿权全部或部分转让他人。凡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探矿权、采矿权主体的,国土资源部门要对转让方依法进行处罚的同时,对受让方按照无证勘查、开采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

(四)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要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环保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对在林业、旅游、交通等各类保护区内的禁采区开采的矿山,由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林木草坡自然植被严重破坏、环境严重污染的超贫铁矿开采以及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各类矿山开采行为,水利、林业、环保、安监部门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整改整顿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五)全面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各产煤县(区)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煤炭资源回采率标准和管理办法。凡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煤矿,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予以经济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管理部门要制定指导目录,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对事故隐患及危险源进行综合治理,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违规采掘的,煤监部门要责令限期改正;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原发证(照)机关依法吊销或注销其相关证照。

(六)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保审查、企业设定等各项管理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清理和纠正各级政府为规避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规定,擅自越权、违法、违规配置资源、设置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严肃查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参与办矿、充当非法采矿保护伞等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进行清理和纠正,拒不纠正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此外,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储量年报核查制度。对不能完成储量报告的,一律不予年检;对瞒报、少报储量消耗,偷、漏相关税费的要如数追缴,并依法给予处罚。对矿山企业拒不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年检或不能按时提交报告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四、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一)严格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对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坚决纠正以各种理由非法干预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问题,从严查处越权审批、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依法严格审批条件,规范审批程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探矿权、采矿权申请、出让、延续、变更、注销、转让、抵押等相关管理制度。

(二)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整合矿产资源调整矿山布局的实施意见》(冀政〔2005〕84号)。各有关县(市)、区要在今年年底前对本地矿山布局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并研究制定整合调整布局规划和采矿权设置方案。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平等有偿、择优扶强、依法组建”的原则,对矿山企业进行重新组合、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依法取缔整合重点矿区范围内的违法矿山,认真核查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情况和资源开采现状,集中解决资源配置和矿山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使矿山数量明显减少、规模明显扩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各类违法案件得到遏制、“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扭转。落实采矿权规划和计划制度,实现由无计划授予向有计划出让的根本转变。强化矿业权市场建设,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和落实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矿产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积极推进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建设,规范二级市场有序流转。

(四)建立矿山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和矿山年报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辖区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环保、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要制定本部门矿山环境恢复政策,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投资制度,实施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对废弃的矿山和老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建立和实施矿山环境年报制度,通过行政手段强化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

(五)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机制。建立政府领导下的部门联动机制、动态巡查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案件查处快速反应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监管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工作中的职责。特别要建立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基层监管责任制度,增强基层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基层作为第一监控者和第一责任者的作用。

(六)加强对地勘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监管。对地勘单位没有履行勘查义务、转借和出租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书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吊销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对设计单位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编制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或方案不能指导生产的,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和机构要对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资质证书。

五、工作步骤

这次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05年10月8日至10月15日)。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组织领导机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经费,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统一思想,营造氛围,为整顿和规范工作全面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集中整顿阶段(2005年10月15日至2006年12月31日)。组织开展“三查工作”(即:对各种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正在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矿产资源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清查),完成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其中,打击无证勘查、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及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在2005年11月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治理规范阶段(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全面完成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7年10月1日至2007年底)。各县(市)、区对本地整顿和规范工作进行总结,申请市政府组织验收。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县(市)、区进行考核验收。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由蒋洪江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凌青利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顾旗章局长任副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监察局、国资委、公安局、财政局、环保局、工商局、安监局、水利局、林业局、电业局和石家庄煤矿安全监察站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联系人:任勇,联系电话:88633637),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整顿和规范工作,加强沟通与协调,实现无缝隙衔接。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重点抓好乡、村两级,把整顿和规范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企业和矿点,确保无证矿点取缔到位、违法矿山查处到位、资源开发规范到位。

附件:石家庄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蒋洪江 副市长

副组长:凌青利 市政府副秘书长

顾旗章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李少恒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安全喜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吴飞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王顺通 市监察局副局长

毕拉祥 市国资委副主任

郭新年 市公安局副局长

王彦勤 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智华 市环保局副局长

刘烨市 工商局副局长

张国云 市水利局副局长

杨书堂 市林业局副局长

徐金榜 市电业局副局长

李士珍 市煤矿安全监察站副站长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xx大精神,深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三型工商,共建和谐**”为目标,大力弘扬“忠诚、高效、公正、廉洁”**工商精神,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提升广告监管水平

(一)加强对重点媒体的监管。对电视、广播实时24小时监测,对报纸、印刷品广告进行事后监测,及时分析广告发布趋势,掌握广告发布动态,严厉查处虚假违法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美容服务、化妆品等广告,逐步建立事前防范、事中制止、事后查处的格局,确保重点媒体广告发布的正确导向。

(二)强化户外及新媒体广告的管理。在强化户外广告审批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对户外、楼宇、宾馆等场所电子显示屏广告的督查,全市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发现重大问题立即启动并及时处置上报。将全市13个容易出现问题的网站分配给各县级局负责定期监测,每月上报监测结果,规范和清理医疗保健和低俗不良广告。

(三)创新监管模式,实施科学监管。对一般性违规广告,采取下达行政指导告诫书等非强制手段,告之违法违规具体事项,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先让媒体自行改正,对经两次告诫仍不整改的,再停止广告发布,进行处罚。对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下管一级”的方式,统一查处,统一掌控。今年,全市系统共下达《行政指导建议书》、《行政指导告诫(乡镇工作报告)书》189份,其中81%的违法违规广告进行了整改。查处广告违法案件313件,罚没款153.93万元;责令停播各类虚假违法广告418余条,全市广告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广告违法率大幅下降。

(四)以点带面,以专项行动带动整体整治工作。一是寒暑假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清理整治媒体、互联网、手机、非法涉性广告和低俗不良广告为重点的“集中整治不良广告,呵护孩子美好心灵”的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二是开展了“整治虚假招生广告”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虚假违法招生广告,切实维护广大学子的利益。三是开展“特供”、“专供”标识专项清理整治。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加强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形成打击合力。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55人次,巡查互联网站533家,监测网络广告837条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44户,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广告监管效能。通过推行行政指导、建立违法“黑名单”、建立部门间沟通渠道、健全监管执法联动和监察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广告监管效能。

二、突出整治重点,积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机关深入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公平交易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63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027个,检查电子产品销售市场26个次,整治重点区域78处,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2个,查处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90起,案值96.1万元,罚没110余万元,其中查处侵犯驰名商标权益案件208件,查处侵犯涉外商标专用权案件14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8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3.5万元。有效维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房地产专项市场治理取得新突破。按照**纪委转发的《山东省20xx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局从第二季度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房地产市场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查处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通过健全组织、制定周密行动方案、个案指导、上下联动的方式把整治工作推向了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对30余家房地产公司进行了检查,立案27起,结案3起,罚没60余万元。我局查办的**华凯源置业有限公司欺诈消费一案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工商系统公平交易执法案例分析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三)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局、省局工作部署,我局认真总结往年治理商业贿赂经验,将整治领域进一步向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医药购销、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型商场超市、金融保险、政府采购、教育、旅游、中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领域拓展,通过整合执法力量、强化行业自律、密切部门,将此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截止目前,全市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6起,罚没25.8万元。

(四)“扫黄”、“打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认真落实国家总局、省局相关通知精神,加强对全市印刷、复制、图书音像制品销售单位监管力度,严格查禁各类非法出版物,重点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增加对城区和各乡镇城乡结合部的图书和报刊集散场所、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集中的经营场所、集贸市场旧书租赁摊点、“特价书店”等场所和学校及周边环境这些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了检查频次。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89人次,车辆132台次,对全市350余家印刷、复制、销售进行拉网式检查,取缔了13户无照销售、印刷、复制单位,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76张,盗版书刊39本。

三、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认真做好打传规直工作。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6

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工作总结

郎溪县整规办:

2012年我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方针,突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强化市场监督,开展专项整治,推动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好转,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农资市场整顿

(一)保障农村市场食品药品安全。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顿和各种食品批发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扩大了“农家店”覆盖率,提高了商品配送率推进了现代化建设。

(二)净化农资市场。配合农业畜牧业等相关部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售药、农膜、饲料及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等行为。加强农村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依法打击农资市场存在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二、加强烟草市场秩序

配合工商、烟草等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卷烟、非法加工烟丝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规范食品药品的监管

(一)在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中加大管理力度。

(二)加强定点屠宰管理,配合县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出售病害猪肉行为,严肃处理违法人员。

(三)规范酒类市场秩序。配合工商等相关部门贯彻落实酒类商品随单制度和酒类经营质量准入、进货台账和索要发票制度;严厉查处仿冒他人注册商标、仿冒知名商标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傍名牌”行为。

(四)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加强药品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严格执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打击虚假申报行为。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督,规范广告发布行为,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故的检。

(五)严厉打击商业欺诈,积极查处农资销售,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的有奖销售作为依法保护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长效机制

(一)加强宣传,强化社会监督。宣传相关的法律政策,政策措施,发动群众自主维权。支持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

等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发挥自律维权和社会监督作用。

(二)加强正规队伍建设,加大整规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保证经费落实,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确保整规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有关部门、各村(居)委会要进一步提高对今年整规工作责任,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7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管理与服务水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2009年9月以来全面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推进旅游市场整规工作,营造良好旅游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规范、整体联动、依法行政、各负其责”的方针,坚持规范与发展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重点治理城市旅游基础环境和经营环境,整顿规范海上游项目和市区旅游客运秩序,打击北海至涠洲岛非法客运、大敦海等地的“赶海”活动、旅游商品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海鲜餐馆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等不诚信经营和非法从事旅游客运行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接团,优化全市旅游环境,建立规范、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

二、工作机构

调整北海市全面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旅游整规办”)设在市旅游局,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及综合协调。

三、整治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开展景区环境综合整治。1.重点清除景区非法小广告、乱贴乱画、建筑和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加强对景区机动车、非机动车辆的停放管理;完善城市主要路口旅游及交通指示牌;整治景区内外停车场乱收费行为;2.整治景区内商家占道跨门槛摆卖经营和产生噪音扰民的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处置和取缔噪音污染行为;3.治理主要旅游景区海水污染问题。(责任单位:市城管局牵头,海城区政府、银海区政府,市环保局,物价局、海洋局、住建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北海旅游集团公司,市银滩管委会配合)

(二)开展旅游经营环境综合整治。1.严厉打击社会上一些不法人员在北铁公路及滨海公路银滩支线收费站出口处、火车站、汽车站、国际客运码头、银滩四号路等游客集散区域尾随纠缠游客,强行介绍住宿、用餐等行为;重点旅游区域流动摊贩尾随兜售行为;2.查处海鲜餐馆缺斤少两、强买强卖、偷梁换柱等行为;旅游商品店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海鲜餐馆、旅游商品店商业贿赂司机、导游等行为;3.涉旅餐饮场所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不达标和导游未审查餐饮单位资质证明,擅自把游客拉到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用餐的行为;4.旅游商品店、海鲜餐馆不明码标价行为。(责任单位:市工商局总牵头。第一项工作由市城管局牵头,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市工商局、市银滩管委会配合;第二项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市物价局、旅游局、水产畜牧兽医局、质监局、公安局治安支队配合;第三项工作由市食药监局牵头,市旅游局、工商局配合;第四项工作由市物价局牵头,市工商局配合)

(三)开展旅游交通及客运秩序综合整治。1.严厉打击各类旅游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2.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超载运营、超时运营等行为;3.坚决打击各类旅游车辆、超时运营和非法从事旅游客运业务行为;整治出租车空车待走、不按计价器计价收费、误导游客消费等行为。(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总牵头。第一项工作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第二、三项工作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旅游局、物价局、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治安支队配合)

(四)开展海上游项目经营规范和整治。1.重点打击北海至涠洲岛非法客运行为和违规组织游客前往大敦海等海域“赶海”等行为;2.整顿和规范海上游活动项目,加强海上游项目准入管理;出台船舶安全评估标准;开展海上游营运船舶检验、登记、发证等工作;加强从业船员资质管理;完善营运船舶相关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坚决清理取缔非法船舶;3.加强对银滩景区海上大排档等经营项目的规范管理和综合整治。(责任单位:北海海事局、市旅游局牵头,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务局、北海船舶检验局、市公安边防支队、广西公安边防总队海警第一支队、北海旅游集团公司等部门配合)

(五)开展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接团规范和整顿。1.打击和查处无相关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非法从事旅游经营行为;旅行社以承包、挂靠或变相承包挂靠等方式转让经营权或部分经营权等行为;2.查处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等违规业务操作行为;3.查处虚假旅游广告和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恶意削价竞争行为;4.查处旅行社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港澳台旅游业务和边境旅游业务等行为;查处组织中国公民到未经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行为;查处选择境外未经合法登记的旅行社作为接待社等行为;5.查处无证从事导游活动和伪造、冒用、借用他人导游证等行为;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导游业务行为;服务态度差、私拿回扣和擅自变更旅游行程等行为;6.整治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旅游局牵头,市工商局、物价局、公安局治安支队配合)

(六)开展涠洲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重点整顿涠洲岛旅游经营秩序,引导和要求目前在岛上从事旅游客运车辆运营的单位及个人完善相关手续,做到合法经营,查处岛内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营运车辆安全运营;整治客运码头秩序和流动摊贩尾随兜售行为;确保涉旅餐饮单位环境整洁,食品卫生安全;确保景区旅游秩序良好、旅游环境整洁安全。(责任单位:市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牵头,市工商局、交通运输局、旅游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局治安支队、公安局交警支队配合)

四、时间安排及实施步骤

本次深化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从2012年8月起至2013年8月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2012年8月9日)。召开北海市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动员大会,对旅游市场整规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统一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8月10日—2013年7月)。各牵头部门分别制订具体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责任制,并报市旅游整规办备案。根据各自制订的具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内容、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相关整治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7-8月)。各牵头部门根据各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写出工作情况报告,报市旅游整规办。市旅游整规办组织检查组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总结整治效果和成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进行表彰,对不履行职责,扯皮、推诿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四)长效监管阶段(2013年8月起)。在联合整治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建章立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的方式,巩固整治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此次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在2009年9月以来,在全面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基础上,继续深化旅游市场整规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动各项整顿和规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各牵头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来,制定具体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除日常工作外,还要针对整治情况的变化,适时完善整治和监管措施,建立完善的审批和监管体制,并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审核印发。

(三)市旅游整规办设立举报投诉电话(3060140),市旅游整规办及市长热线接到的举报和投诉,根据分工转相关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处理;市公安、工商、旅游、交通、物价等部门接到涉旅的投诉时,根据各自职责处理或转办处理,部门责任人必须将投诉处理意见反馈投诉人,并于次月5日前将本月受理和处理的旅游投诉情况书面上报市旅游整规办,市旅游整规办汇总、分析后以《简报》和统计表的形式印发给市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对执行不力的部门进行监督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要积极发挥社会义务监督员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对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从正面反映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情况,对屡教不改、损害我市旅游形象的经营单位和个人,除查处外,还要在媒体上予以曝光,确保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取得实效。

六、经费落实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8

一、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专业组织。我院建立由医疗、药学、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试行)》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二)完善合理用药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加强管理。我院完善合理用药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药品新品种筛查制度、药品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和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等。严格新品种进院审查,防止同一品种药物品牌过多过滥。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抗菌药物、激素类药品、高价位药品等对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影响较大的药品,进行临床使用权限划分,强化各级医师特殊药物使用权限管理。定期对处方进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评价,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措施纠正药物应用中的问题。对我院各类抗菌药物的用量进行动态监测,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逐步实施应用药品通用名处方制度。

(三)建立完善药物临床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我院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抗菌药物应用规范,指导临床应用。加强对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到实处。

(四)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我院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自觉性和技术能力。

(五)开展面向患者和社会的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我院通过宣传单、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在我院门诊、病房等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六)开展药物临床应用和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检查。在专项工作中,我院组织进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检查,包括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情况等,并组织对使用的医疗器材的购进、养护、检验等的检查,根据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整改。

(七)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我院重点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和疫苗、医疗器械等产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重点监测和再评价,及时上报和处置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

二、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

(一)管理专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院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对专项工作的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专项工作方案。在工作中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专项行动的无缝隙衔接。

(二)我院加强合理用药专项工作与当前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医院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我院把专项工作要与正在开展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杜绝索要和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等行为。通过本次专项活动,我院药事管理专业组织进一步健全;合理用药管理职责进一步落实;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得到建立和完善;我院医务人员和社会人群合理用药意识提高;用药合理性提高,医疗器械使用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将继续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的管理,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湖洋中心卫生院

2005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总结 篇9

于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通知

鲁政发(2001)44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五”期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营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国发〔2001〕11号,以下简称《决定》)和《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把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一手抓市场繁荣,一手抓市场规范,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思想等方面原因,当前一些领域中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状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骗汇、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屡屡发生,商业欺诈、逃废债务、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比较普遍,工程建设领域虚假招投标和违法违规建设问题相当突出,文化市场混乱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决策,是完全符合山东实际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组织开展好这次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既是落实“十五”计划纲要,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条件;既是巩固我国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的高度,深刻认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顺利进行。

二、认真把握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原则和方向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工作指导思想和部署安排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既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长期斗争,又要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着眼长远,抓紧当前。特别是要抓住一批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的大案要案,加大打击力度,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二)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好转,必须全面部署,综合治理。同时,要抓住直接危害人民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群众可参与程度高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以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稳步推进。

(三)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措施,集中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更要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查找漏洞,深化改革,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行政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标本兼治,着力治本。

(四)既要整顿规范,又要促进经济发展。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坚持依法办事。同时,要注意把握政策界限,正确处理整顿与规范、整顿与发展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查处违法犯罪行为与帮助指导企业提高素质结合起来,通过整顿规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现象。

三、明确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根据国务院《决定》精神,“十五”时期我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骗汇、走私、制贩假币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建筑市场;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审计监督;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整顿;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察。通过整顿和规范,促进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目标。

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确定,当前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重点是:

(一)以食品、药品、农药、复混肥、种子、棉花、建筑用钢材、农用机械及零配

二、拆解拼装汽车及配

二、卷烟、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化妆品等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突出抓好重点商品、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特别是脱离行政执法机关监管市场的整治和大案要案的查处。

(二)以查处规避招标、假招标和转包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严厉惩治工程建设应招标而不招标及采取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招标,招投标弄虚作假,转包、违法分包,非法挂靠和无证、越级承包工程,以及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及不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工程质量低劣等行为。

(三)以查处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打击伪造、倒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非法印制、出售伪造普通发票进行涉税犯罪活动的专业化作案团伙,坚决制止和纠正个别地方“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越权减税、免税或搞“先征后返”等行为。

(四)以查处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为重点,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禁止对外地外系统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业务实行歧视性政策,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妨碍公平竞争,阻挠外地外系统产品或工程建设类等业务进入本地本系统市场的行为,以及其他各种限制企业竞争的做法。

(五)以坚决禁止社会乱集资、乱办金融和规范银企信用关系为重点,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禁止社会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和乱办金融行为,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变相从事金融业务的活动,妥善做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期兑付工作。查处金融机构高息揽储、账外账、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打击金融欺诈、外汇黑市交易、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行为,以及骗逃和非法套汇、制贩假人民币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债权,制止恶意逃废债务行为。

(六)以清理压缩音像集中经营场所,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为重点,整顿文化市场。开展音像市场专项治理和“扫黄打非”斗争,打击侵权盗版、制贩非法出版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查处从事非法经营的各类“网吧”。加强对电子游戏、歌舞娱乐经营场所的监管。

整顿安全生产秩序也是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整顿公路交通和水上运输秩序,整顿煤矿、烟花爆竹和易燃易爆生产企业,整顿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立全省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遏制重 2 大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事件发生。

围绕以上工作重点,用1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集中整治。总的工作安排分为4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搞好组织发动,形成舆论声势。

二、自查和集中查处阶段。时间为5月至7月,主要任务是各级、各部门普遍开展自查自纠,执法部门全面展开各项整顿,集中查结一批案件,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三、深入整顿规范阶段。时间为8月至12月,主要任务是查摆问题,深挖根源,边整顿,边规范,边打击,边建章立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四、检查巩固提高阶段。时间为2002年1月至3月,主要任务是组织检查验收,完善监管措施,使整顿规范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主要标志是: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犯罪活动蔓延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得到揭露和处理;触犯刑律的犯罪分子移送司法机关得到严厉惩处;有关法规、规章得到进一步完善;执法队伍和执法力度得到加强;群众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四、落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各项工作措施

(一)搞好宣传发动与自查自纠,为集中整治奠定基础。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将全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部署及时传达到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统一思想认识,组织开展好自查自纠活动。对已自查自纠的问题,在执法部门集中整治中可视情节不予追究或从轻处理。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在显著版面和黄金时段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大力宣传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成效和经验,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曝光,扶正压邪,在全社会形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浓厚氛围。

(二)加大打击力度,严惩各种违法犯罪分子。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同社会治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对发现的犯罪线索,必须及时通报并依法移送司法部门立案处理,坚决制止瞒案不报、以罚代管和以罚代刑。对国家机关中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违纪的必须依据党纪>纪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司法机关要积极参与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规范工作,集中力量侦破一批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影响恶劣、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大案要案,依法严惩一批违法犯罪的首恶分子和惯犯,形成严打的高压态势。

(三)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各地、各部门都要设立举报中心,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和网址,认真受理群众和企业的举报、投诉。要制定和完善举报奖励办法,筹措奖励经费,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监督、约束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实行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履行好业务、沟通、公证、监督市场经济活动的职能。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制止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完善以行业自律、新闻监督、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监督体系。

(四)打破地区封锁与部门、行业垄断,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在2001年上半年,集中对以下含有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内容的行为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彻底清理:以任何方式限定、变相限定单位和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本系统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本系统企业、指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的业务;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乱设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对外地外系统产品或业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及价格,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对外地外系统产品或业务采取与本地本系统同类产品或业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外系统产品或业务的专营、专卖、审批、许可等手段,限制 3 进入本地本系统市场;限制或者排斥外地外系统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参加本地本系统的招投标活动;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对这些投资或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其他限制外地外系统产品或业务进入本地本系统市场的行为。上述行为或规定属于部门作出的,由同级政府纠正或撤销;属于政府作出的,由上一级政府纠正或撤销,上一级政府不予纠正或撤销的,由省政府纠正或撤销。今后,任何地方均不得制定实行地区封锁或者含有地区封锁内容的规定。自行设立的“经济环境保护委员会”等类组织,必须撤销。要进一步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强化竞争机制,推进政企分开,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铁路、电力、煤气、电信、保险、卫生防疫、长途运输、交通管理、建筑等行业和部门存在的垄断行为,要逐一梳理,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研究解决。继续做好政府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市场机制自身能够解决的审批事项,要坚决予以废止。依法确需保留的行政性审批事项,要公开程序,简便手续,除法定的规费外一律不准收费。同时,按照审批权力与责任挂钩的原则,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

(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增加财政投入,保证办案经费需要。对执法人员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坚决纠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从严惩治并清除执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保持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要加快建设和全面推进“金关”、“金税”、“金卡”、“金盾”、“金管”工程等电子监管系统,逐步改善执法机构装备和设施。加快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实现监管信息交流和共享,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对信息网络监管手段建设进展迟缓的部门和单位,要视情节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

(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各级政府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作为健全完善法制的过程,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行政执法组织协调、法制宣传培训工作,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商德商>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要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防止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五、切实加强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组织领导

搞好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必须建立实施“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各级政府组织领导本地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成立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开展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部署和协调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定期检查督促工作开展情况。要设立精干办事机构,具体承担日常的检查、联络和协调工作。省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范围,实行严格的部门分工负责制。为便于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主要工作任务分工如下: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由省建设厅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强化税收征管,由省国税局、地税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查处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由省经贸委、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由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由省文化厅、通信管理局、新闻出版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整顿安全生产秩序,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其他工作任务也要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合作,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避免>出多门、互相推诿扯皮。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市政 府、省直各部门要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情况,列入各市、各部门工作实绩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整顿工作不力、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区,要依法、依纪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集中整治工作结束后,省政府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总结,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推动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鲁政办发〔2007〕1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2007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影响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领域,扎实开展集中整治,着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强化各项基础工作,努力实现全省市场经济秩序持续进一步好转,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

(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秩序,加强餐饮业管理,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进监督责任、现代流通、安全信息“三网”建设,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抓好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和农村食品专业乡、专业村以及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加强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制定实施食品安全综合评价考核办法,规范评价考核程序,细化评价考核标准,以评促管,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上水平、上档次。

(三)强化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建设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开展食品安全调查分析与风险评估,对各种食品安全危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和预警,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努力做到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分析、早处理。

(四)整治药品市场秩序。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假劣药品,取缔制假窝点,查处违法经营,进一步遏制药品违法案件的发生。开展疫苗、中药材、中药饮片等专项检查,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提高农村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规范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加强药品经营许可监管,推进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管理,实施GMP、GSP认证,规范药品生产和经营行为。认真组织实施《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强化医疗机构用药监管。加强药品安全应急能力建设,提高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年—2007年)》。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抓住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加强行政和司法保护,健全完善保护制度,遏制连续侵权和群体性侵权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启动新一轮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集中行动,重点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加大对假冒、仿冒注册商标和包装装潢案件的查处,有效遏制商标及其他商业标识侵权行为,加大专利侵权及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行为整治力度。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办法,加强进出口环节和各类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三)充分发挥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的维权服务功能。抓好省和青岛、烟台三 个国家级服务中心的运行管理,提高淄博、德州两个市级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在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规划建设市级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健全服务中心举报投诉受理、转交办理、跟踪监督、办结反馈、情况汇总等工作机制,强化案件督办,提高依法维权服务水平。

(四)加强对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全省保护知识产权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选择50户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包括20户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加强重点保护。

(五)强化教育培训和舆论宣传。面向市、县(市、区)经贸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省内知识产权重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展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监管水平,增强自我保护和应对能力。以“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为重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三、严厉打击商业欺诈行为

(一)严厉打击和查禁传销活动。把打击传销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完善以基层工商所、派出所和居委会、村委会为基础的“打控防”体系,开展创建“无传销社区”活动。建立主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案件移送机制,形成全社会治理传销的合力。严把直销市场准入关,依法规范直销行为,查处违规招募、违规培训、违法计酬等行为,坚决取缔打着直销旗号从事传销以及直销企业从事传销的行为,严格执行直销企业市场退出制度。加大对传销活动相对集中地区的整治力度,严查大案要案,加强对网上传销的监控,严惩首恶和骨干分子。

(二)深入整治虚假违法宣传广告及其他形式的虚假宣传。重点整治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农资等类别广告,着力打击假借特许加盟、投资招商等名目和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开展商品、服务促销等领域的涉众型欺诈行为。加强广告动态监测,完善广告企业信用监管制度、违法广告主体市场退出制度,净化重点媒体、重点领域广告市场秩序。实施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完善内部审查制度,探讨建立媒体单位违法责任人问责制。

(三)建立发现及时、定性准确、查处有力的反商业欺诈工作机制。加强行业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衔接配合,针对各种商业欺诈的发案规律、作案手法和骗术类型,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增强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易受骗人群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其识假防骗能力,从源头上防控和制止欺诈犯罪。探索建立反商业欺诈信息共享机制,对重大复杂的欺诈信息开展分析预警。

(四)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成果。继续做好举报、投诉非法行医案件的查办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统筹抓好其他各项重点整治

(一)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地区和重点季节,加强市场主体清查,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和县、乡、村农资集散地的整治,严肃查处制假售假、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坑农害农行为,深入开展“红盾护农”活动。

(二)健全农资生产、流通质量监测制度和执法抽查制度,实施质量动态监测。加快推行连锁经营、农资直销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强化鼠药市场监管,巩固“毒鼠强”专项整治成果。

(三)开展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深化对临沂、菏泽人造板生产重点区域产品质量整治,强化对建筑用钢材、水泥、人造板、涂料等重点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重点工地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地条钢”违法行为,遏制反弹势头。

(四)深入推进土地、文化、出版、房地产、盐业、汽车及配件等重点市场秩序整治,依法整治矿产资源开采秩序。

(五)强化税收征管,有效堵塞税收漏洞,推进依法治税。组织开展重点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和重点区域税收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利用做假账、账外经营、跨区域经营、虚开和接受 7 虚开增值税发票及其他抵扣凭证等手段偷逃骗税违法行为。加强金融监管,打击洗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等违法犯罪行为。

(六)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加强价格监管。开展涉农、涉企、医药、教育、资源、环保、房地产、司法服务等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坚决查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群众利益的乱涨价和乱收费行为。

(七)加强综合治理,巩固重点地区卷烟打假成果。以酒店、宾馆、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客(货)运中心等场所为重点,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加强日常监管,依法查处无证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大户,破除非法经营网络,切断非法卷烟的销售渠道,实现卷烟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保持对卷烟制假活动的高压态势,强化对重点地区的监控,严防卷烟制假问题反弹。

五、推进“诚信山东”建设

(一)强化和完善信用分类监管。结合组织开展重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重点监管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制定实施具体监管措施,探索推进重点监管部门信用信息的适度公开。

(二)开展诚信创建活动。结合地区和行业实际,组织开展创建“诚信企业”、“诚信行业”和“诚信单位”活动,协调组织各地积极争创“全国诚信社区”。

(三)加快市级信用信息网建设。加快建设和开通各市信用信息网,推进省、市信用信息网的互联互通。完善企业“诚信总机”(4007080808)网络系统,增强服务功能。

(四)抓好诚信宣传教育。配合打击商业欺诈行为,强化舆论宣传,普及信用知识,增强信用意识,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五)开展信用市场发展状况调研。围绕我省信用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发展思路和重点,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加快信用市场发展、强化信用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六、强化整规基础工作

(一)加强对整规工作的检查督导。对重点整治工作开展检查和督导,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抓好目标和任务落实。通过组织实施暗访等手段,检查整治效果,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改。

(二)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完善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检察机关的案件移送制度,推进信息共享,规范、细化工作程序,依法加大对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强化整规工作宣传。宣传整治成果、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引导,促进社会稳定,增强群众信心。同时,强化舆论监督,揭露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曝光大案要案。

上一篇:风筝作文900字下一篇:传染病表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