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精选14篇)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知识点又散有多,它的理论又深又广,所以在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都有自己的特色,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如何提高化学这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我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并且向学生传递一种观念,那就是,其实化学很简单。让他们知道,化学不仅仅是一些枯燥的符号,她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自己愿意努力,你就可以学的很好!

化学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对课堂知识讲授具有很好的补充性。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趣味实验,滴水生火,吹起生火。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不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对于教师所教授课程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做好课前准备,师生有的放矢

要想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充分利用好堂课的分分秒秒,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我们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学生同样也应充分做好课程的预习任务,在预习时要多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带着对课程的初步了解,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在听课时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认知学习的课堂自然就是高效的。

三、师生积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适当的激励,可以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通过分组教学和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共同进步,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可激趣的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课堂中插入多媒体等手段,改变学习形式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课堂变得高效。

四、做好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化学有很多要记的东西,常回顾,反复记忆才能掌握好。化学的知识点多,需要学生勤总结,善思考。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做题速率就提高了。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充分课堂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高效。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2

本人在县城中学任教, 多与来自农村的孩子打交道。从教十余载, 2014年秋季学期又喜逢全县高效课堂改革之风, 比较新旧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了一些感想。

(1) 英语教师要学会弯腰, 放下师道尊严的形象, 尊重学生个性, 爱学生的同时亲近学生, 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我们每一位教师自然都希望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是“可亲可敬”的形象。但实际上极少有老师能得到这四字评价, 有些老师可亲, 却因专业不精, 在学生心目中难有敬畏之感;另一些教师则相反, 学业了得, 教法精湛, 却高高在上, 学生心生敬畏而不敢亲近, 除了课堂上的交流, 课下绝不敢和老师交往;更有甚者, 学不精, 德不高, 这样的老师, 课堂上虚张声势, 教不得法, 害人不浅, 学生也就倍感厌烦, 对老师虚与委蛇, 学习效果自不用说。在此, 本人不谈如何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师德形象的问题, 就说说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技能和师德风尚的基础上如何放下姿态亲近学生的体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乐”英语呢?我们常常感叹, 医生是越老越受欢迎, 教师是年轻的吃香。为什么?年轻教师思想、爱好、性情和学生相近, 容易理解学生, 学生的爱好、追求的时尚和明星、学生的热点话题等, 他们都清楚。他们和学生聊得来, 和学生一起打球, 甚至一起追逐他们共同喜欢的球星、影星, 这样的老师, 亦师亦友, 学生如何不喜欢?

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 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 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 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 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如果对某个老师有好感, 就会“爱屋及乌”, 喜欢他所授的课程。反之, 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不愿再学该课程。所以, 教师要深入学生, 和学生打成一片,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亲密朋友。当然, 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 可以听之任之。而是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注意方式, 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 人格不受侮辱, 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 由衷的爱护和帮助。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 感情融洽, 学生怎会不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而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恰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条件, 在某种程度上, 也使师生处于一种平等地位, 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

(2) 英语学科要摆脱“高大上”的习气, 要接地气, 要充满生活气息, 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而喜欢英语, 进而自觉使用英语。农村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说英语?除了社会大环境, 学校小环境也没办法让他们学以致用。这个环境的营造, 英语老师应该担起当仁不让的责任来。除了在传授一些新的知识点, 教师难以用英译英的方法解释给孩子, 而不得不使用中文之外, 英语教师的课堂当然都是使用英语。同时创设条件, 让英语生活化, 成为第二种校园语言。如课间在校园内和学生用英语作简单的生活交流;创设班级英语角, 结合教材进度, 提供一些和孩子的生活相关的或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 让他们在课后交流;作课前三分钟演讲。这些做法若能坚持下去, 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一是孩子们使用英语的频率增加, 对单词、句型等知识点的记忆会牢固, 英语语感因此增强。二是结合教学进度设置话题, 学生顺利使用新知, 立竿见影, 容易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三是让孩子们意识到, 英语是一门语言, 和普通话一样, 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 普通话说多了自然就流畅, 英语也是如此, 并非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使用, 从而慢慢消除英语高大上的印象。四是孩子们在说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变得自信大胆, 思维变得流畅, 表达能力提高, 对语文学科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教师此时如果和语文教师联手, 提供时新的话题, 创设贴切孩子们生活实际的说话情境, 会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探索语文高效课堂的一点体会 篇3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合理创设情境,就能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就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口语交际《学会待客》的课堂上,我紧扣“口语交际”的特点,给“学会待客”这个话题创设了与实际生活相似的教学情境:摆上茶几、椅子、茶杯、水果、书报等实物,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然后师生共同分角色来演一演。通过表演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情绪因此变得热烈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起来。他们把课堂当作生活,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中去做进一步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效果。

2.精心设计导语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它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就会去思考,去理解。

3.教学内容难易适度

要使课堂学习气氛恰到好处,就要掌握量力性原则。所教的内容太浅,没讲几句,学生就已一目了然,学生没有进一步追求新知的情趣,就会精力涣散,无所事事,课堂氛围就会松懈乏味。但是,所教内容和所提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多次努力后依然无所前进,没有得到收获,学生对学习就会丧失信心,学习情绪就会下降,全班就会产生学习厌倦气氛。所以教授所教内容和所提内容要难易适中,要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经过积极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全班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得到胜利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班级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二、创设和谐有效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老师要转换角色,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让学生也有机会走上讲台,让同学们和老师在一种平和亲切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综合素养。

在作文课《介绍家乡的特产》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自己加上解说词。有的学生展示的是关于家乡特产的磁带,我让他自己用录音机放给同学听;有的拿出的是图片,我就让他放到投影仪上展示给全体同学看;还有的搜集到了诗歌、歌词、文章,我就让他自己读给同学听,我也将我搜集到的关于家乡特产的录像放给同学看。在这个环节,我听到了同学们对家乡盛产的特产的赞叹,然后让他们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变成文字。社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走上讲台去解决问题,并和老师一起在一个平台上交流讨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创设了和谐有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沟通了情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关注学困生,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差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这里讲的差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学习困难生,是指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大多数学困生自卑感较强,平时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教师上课总喜欢盯着优秀生,学困生大都被遗忘,忽略。久而久之,学生对上课教学内容毫无兴趣,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课堂上被老师和学生遗忘的群体。在教学时,老师应有意设计一些学困生能够回答上来的比较容易的较基础的内容。比如,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书上找到,让他们轻松地正确回答,从而树立能够学会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来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来关注和激励。让我们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为目标,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探索,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对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4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我对教学的规律有了一点体会。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参加了国培培训之后又让我反思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又让我对语文教学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是关键性问题,下面我就这些问题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教师要领会新教改精神,活用新教材、学习新教法。

学生要学好,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有更深的钻研功夫。针对新的教材,应先全面细致的加以研究,加以修改,以符合农村中学教学具体特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新颖的、创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同时我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做好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指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落实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就要打下坚实的语文素质基础——学好语文知识。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落实各项语文知识,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基础。我是这样做的: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分点的方法进行。七年级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复习小学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并结合单元教学,介绍和讲解语文知识有哪些类别、哪些知识点;到八年级时,有意识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找出相关的语文知识,并分类归纳,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各项语文知识;到了九年级时,由我作示范,再让学生分类归纳,进行各项语文知识的梳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还能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事实证明,准确掌握语文课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三.注重能力培养,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并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让会说者更会说,并以说带动其他;让会写的越写越好,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在听话训练过程中,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训练:听准字音、听懂意义、听记结合、听测结合、听时能快速分析综合,听后能深入联想品评等。通过训练,有的学生不仅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而且还能听出其“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说话能力的训练。说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它可以唤起听者的注意,促使听者去思考;可以流露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趣味;还可以闲话聊天、交流友情等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是从说准字音、把握语调、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等方面,1充分利用上课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时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看图作文、课文复述、故事简介、口头作文等即兴发言,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阅读能力的训练。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训练。首先是预习性阅读(这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基本程序),如:标出自然段、阅读全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等。其次是思考性阅读(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阅读要求),如:阅读说明文时,考虑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说明语言上有何特点。其中有些问题,是在熟练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后才能解决的,如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等。

写作能力的训练。分步前进,学写作文。在作文教学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给学生太多压力,首先要有积累,包括引导学生做好美词佳句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做自行摘录课外的有价值的内容,如成语典故及名人事例等。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还得引领学生体验生活、积淀生活,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索,获取写作的体验。因此当学生产生了高兴的,愤怒的,悲伤的情绪体验时,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养成一种用笔表情达意的习惯及时将这些内容写成日记,教学是我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并进行点评,效果很明显。其次要注重训练,这其中,文体训练是重要内容,应该从简单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训练还要注意不仅要逼,还要激,既让学生感觉到有写作 的压力,还要激发他们的动力。

四.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我日常的作法是:首先,在评价中注意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其次,评价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也知道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最后,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评价是应根据《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合格标准。在生活、教学中,和孩子们相处要以身作则、孜孜不倦,时刻注意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必须认真了解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也就无从谈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5

对“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的一点体会

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宇宙地镇中心完小 崔景瑜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又应从问题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的问题,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需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尽量使每一次提问都具有实效,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一、准确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科学、准确、规范、明了、具体,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不管学生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都要让学生清楚问题提出的实质是什么,这点是课堂提问的表述所必需的。另外,提问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使学生一经被提问,就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

课堂提问的语速要适当,问题提出后要作适当的停顿,以供学生思考。若学生感到困难,应给予适当点拨提示。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紧张程度是不同的。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向活泼状况发展,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些回忆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意识。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泼的状态时,可多提些说明性和评价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完整、正确的答案。如果答案不够全面、正确、深刻,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之路,使其对问题达到较全面的理解,再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是指设置的.问题直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漫无边际地进行提问,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加大力气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另外,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过难过深,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过易过浅,则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老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对于主要教学内容中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和澄清。那种无准备的盲目的频频发问,脱离重点难点的无意义乱问,不仅不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往往会干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注意。

教师应该深刻体会: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广泛的基本知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所以,课堂上的提问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这就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普遍性原则

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有较大的辐射面,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设问,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解决问题。这也是既要照顾点也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要做到这些,首先提问时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考虑这种答案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纠正,那么就要考虑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其次,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6

许多2015年报考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的同学都选择了生物化学这门专业课,但是往往有很多困惑。我认为考过生物化学的同学们,都可以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来给即将要考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以下是我考过生物化学之后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很正确,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复习资料

1.食品生物化学 2.华工食品化学PPT 3.历年真题 4.章节相关习题。

食品生物化学是必须要的,而且是复习的重点!怎么看,我认为一定要仔细阅读,因为按照以往考试是有填空题的。

PPT可以打印出来,因为食品生物化学太厚,PPT清晰明了,可以帮助你整理全书的脉络。历年真题,在网上买本文思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网的《复习精编》,里面有整理出来近5年的考研真题的word版本,大家也可以到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群: 293847086下载。章节相关习题,就是说涵盖这一章的有可能出现的大题,自己要在脑中想一下答案。

复习方法

1.互相问答的形式。

在复习生物化学已经全书仔细看过一遍之后,可以在PPT上把书上的要点都整理出来,然后自己在打印的PPT上抠空,出题,然后和研友一起互相问答,我认为这样可以有助于记忆,而且在PPT上把内容都整理出来,既可以省去手写笔记的时间,而且你在后期,可以以PPT为主要复习材料。2.每一章的脉络图。

这一点我做的不完全,有一些重点章可以将脉络整理出来,在复习的后期,可以在脑中每个问题过一遍。

复习进度

因为我复习时候进度都算比较慢的,后期节奏比较快,我是淡定型的( ̄▽ ̄")...所以大家就不要问我复习进度如何了,但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以一月上旬为考试时间为例)1.食品生物化学全书仔细阅读(如果大家一定放心不下要看王镜岩的那本书,建议可以看每一章后面整理的几页内容,以及有选择性的看几张,比如食生化上没有的蛋白质抗生素以

及酶的内容)

2.PPT上把内容都整理好,有些章节脉络都掌握。建议在十月份进行。3.历年真题以及没有考过的有可能大题。建议在十一月中旬搞定。4.剩下的40天就可以分阶段的背PPT和大题啦!

不要慌,有信心,有规划。

生物化学内容很多,越复习越会觉得没底,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信心!最主要的东西先背,这样心里比较有底。

如果到后来觉得时间不够了,也不要慌,你要想,难点非重点别人不一定背的到,大家都一样。这个时候有多少时间就背多少,不重要的就看一下有个印象就好!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7

首先, 老师要认真备课。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 设计每一堂课的学案, 学案设计要科学、合理,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备课有四个环节:轮流主备、借鉴复备、集体研讨、反思修改;其次, 学生要认真完成学案。根据学案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一部分问题, 再通过教师点拨、讲解突破难点。包括导入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学习四个基本环节。

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的方式,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而且贯穿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 质疑问难, 整体建构”六种活动, 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下面, 就以“中和反应及其利用”为例, 谈一点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课题:中和反应及其利用 (鲁教版)

学习目标: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2.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

学习活动一:中和反应;实验探究一: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

实验一:选择的药品名称______操作步骤______观察到的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实验探究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阅读课本124页, 活动天地,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在课本上绘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根据曲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①当滴入的NaOH溶液不足时, 盐酸有剩余, pH<7, 溶液显______性, 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______离子

②当滴入的NaOH溶液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 溶液显______性

③当滴入的NaOH溶液过量时, NaOH剩余, pH>7, 溶液显______性, 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______离子, 通过微观解释, 得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______自己试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探究三:其他酸和碱之间会发生类似反应吗?

实验二: 选择的药品名称______操作步骤______观察到的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比较相似之处:______②______

老师总结:

学习活动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上:如改良酸性土壤可以用______2.工业上:处理工厂的废水3.医药上:治疗胃酸过多、蚊虫叮咬等4.生活上:如皮蛋有涩味, 食用时蘸点食醋等

三、整体建构:

中和反应及应用

{1234

四、当堂测试: (设计意图: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 要注意复习和巩固, 不能急于求成。)

1.下列反应,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 Zn+2HCl==ZnCl2+H2↑B CuO+2HCl==CuCl2+H2OC Cu (OH) 2+H2SO4==CuSO4+2H2O D AgNO3+HCl==AgCl+↓HNO3

2.人被蚊子、蜂等昆虫叮咬后, 皮肤红肿疼痛, 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蚁酸 (甲酸) 的物质。此时可涂沫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水 B.肥皂水C.桔子汁D.米醋

3.在滴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 加入足量盐酸, 加酸前后溶液颜色依次为 ( ) A.红色、无色 B.无色、红色 C.红色、蓝色 D.蓝色、无色

4.工业废水的酸性或碱性超过环保标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加入碱性或酸性的物质, 调节废水的PH在标准范围内, 如硫酸厂的废水中含有硫酸, 在排放前用______中和处理,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课后达标题 (设计意图:分层设计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既可以关注学困生, 还能使优等生发挥潜力, 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A组: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CuO B.Cu (OH) 2 C.CuSO4 D.HCl E CaCl2 F.Na2SO4

2.医疗卫生:人的胃液中含有胃酸 (盐酸) 如果过多就闹胃病。此时医生让病人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 帮助中和过多的胃酸。氢氧化铝治疗胃病的化学方程式:

B组:

1.胃溃疡严重的病人胃酸过多, 为了减少胃酸的量又不造成胃穿孔, 服用药物中含有以下物质药品最好, 这种物质是 ( )

A、CaCO3 B、Al (OH) 3 C、NaHCO3 D、Ca (OH) 2

2.我市某化工厂发生硫酸泄漏事件。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 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 在泄漏的硫酸上面喷洒了一种化学试剂, 你认为这种试剂是A.熟石灰 B.硫酸 C.食盐 D.干冰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______ (2)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______ (3)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______上述化学反应都属于______反应

六、课后反思

“中和反应的应用”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体现。也是中考重点, 所以设计学案时, 我联系了历届与之有关的中考题型, 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这是值得借鉴之处。

不足有:1.由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 应拓展到所有酸性与碱性溶液都能中和, 但是本节课的学案设计没有涉及到, 今后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

2.“探究问题”设计了三个, 上课时时间分配上没有把握好, 结果用时过多, 导致后面任务没有完成好, 今后课堂教学, 在本环节应注意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夸美纽斯说过: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 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 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生得到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我对高效课堂的一点认识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 可持续发展 问题情境

一、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内涵描述很多,但我很赞同从效果、效率、效益的三效合一。效果是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播撒的只是希望,收获了的才是果实;效率是指投入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也就是课堂的容量;效益反映课堂整体收益,实现学生发展价值,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一位有经验的营业员,工作能力出众业绩斐然,不到一个月,就创下了翻番的销售业绩。但老板却辞退了她。为什么?营业员功利性的推荐,使得老顾客不好意思拒绝;很多人买回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回家便扔进衣柜,心情因此受到损伤;为了避免尴尬,很多老顾客开始去其他商店购物了。

教育不能透支学生的未来——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能用今天的分数获得换取短暂的满足。

“高效”的本质就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知识的呈现加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无疑可以取得好的分数,但学生的兴趣、观察力、分析力却在逐渐的消失。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

下面我以一个例子来对比两种教学方法。

1.知识呈现式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在测电阻是有外接法和内接法,如图所示,在外接法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I测>I真,所以R测Rx时测电阻;而在内接法测电阻时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U测>U真,所以R测>R真,适用于RV

2.问题引导式

师:(展示电路图)你们觉得这两种接线方法测得的电阻结果一样吗?

生:各种说法都有。

师:如何验证你们的想法……

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电阻。发现差距很大然后分析讨论,是不是电表本身有电阻,对实验造成影响。那哪个示数是准确的?I测>I真,所以R测U真,所以R测>R真。

师:最后请大家交流一下,什么情况下该用内接法?什么情况下该用外接法?

在第一种教学方法中以知识定论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的教学,看似逻辑清晰、快捷高效,但它不是以物理现象与事实为背景,远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并且也缺乏认知的挑战性。而第二种教学方法中以问题为引导,把知识溶解在情景中,科学就发生在身边,既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又具有思维的挑战性。知识呈现式教师讲解、传授知识平铺直叙、索然无趣,问题引导式师生互动、激活思维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知识呈现式教的是结论,学到的是技能,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而问题引导式教的是思维,收获是智慧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其结果知识呈现式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考生,而问题引导式培养出来的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

三、有效的物理教学

我认为有效的物理教学应当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情景化。知识呈现式的教学设计总是先讲概念,原理,定律,然后讲例题,最后让学生应用,这样的教学老师成了知识的散播者,而学生却成为了一个待装满的容器,在被装的过程中学生从概念原理的抽象难懂开始就被不断的被打击,兴趣在不断的消亡。而问题引导式的教学在我们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其实是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所以是知识的溶解。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物理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是知识的结晶过程。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和价值。所以从根本上说,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一节好课,就是由一连串有价值的有效问题组成的。而这些问题要设计在情境中。例如在“气体内能的变化”的教学中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知识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怎样变化?”——问题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机舱内温暖如春,用的是制冷还是制热的空调?”——情景

当我们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去经历智力的探险,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概念和公式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记住概念和公式成为了探险过程中的副产品。

四、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蕴含于特定的场合(环境)之中,当学生面临这种特定场境时,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不能加以解释,导致认知失衡,从而产生困惑,且又急于消除这种困惑的一种心理状态。

1.联系生活,创设物理情境

在运动的合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你能跑的比火车还快吗?然后再分析蜡块在试管中的运动。

2.引发冲突,创设愤悱情境

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处于“愤”与“悱”的心理状态,即通过积极思考,想弄通又弄不通,想说清而又说不清。这样的“愤悱情境”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如能精心设计去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愤悱情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学生求知欲强烈而旺盛的时刻,教师能巧妙地应用,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认知冲突是指原有的认知图式与新感受到的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继而产生解决这种认知冲突获得心理平衡的动机。

3.基于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片段:“电场线”的引入。

设置情景:高压放电;人体带电。

实验观察:验电器指针张开;学生“怒发冲冠”。

思考质疑:“头发”为什么会竖起来?——它们受到了电场力的作用。

“头发”为什么竖得很有规律?——它间接地反映出电场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提出课题:怎样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的分布规律?

4.学生参与,创设生成情境

以开放性的情景问题替代原本封闭的事实性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对课堂学习进行生动的导引和贯穿,将会成功地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挑战问题的渴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学科内外的知识,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

[1] 吴加澍.《问题导引 启迪智慧》,2012.

[2]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 篇9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又是人生的第一步,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夯实人生基础的第一步。我们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传承、兴盛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工作是不容有失,不得有误,不讲任何条件的!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就是牺牲和奉献!

一、辩证看待“得”与“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工作态度。而人的工作态度不外乎三种。一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二是不论拿多少钱,都不认真做事;三是不管钱的多少,都认真负责地做事。

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今年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做了最新统计。中国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位列所调查72个国家和地区的第57位。而我们的工资大幅低于平均工资。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世界上居第170位,仅比一些非洲国家或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高;社会地位,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二!说实在话,这样的数据是在拿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开玩笑!虽然我们不幸选择了这一行,但又不能按前面两种态度去做事。

苏联着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他们。这是把伟大的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托。我们有了这种认识,不担负起这份责任和接受这样一种重托,行吗?

再说,我们绝大部分都是父母身份,我们的子女都在求学途中。你们哪一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遇上一位好老师?接受好的教育?我们如此,广大家长更是如此!身为老师,我们又怎可让广大家长对自己失望,不得不花费巨大代价去择校呢?我们又怎可让那些信任我们的家长,放心把子弟交给我们,而误人子弟呢?!人活着其实不在乎拥有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尊严。臧克家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同志们,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老师的尊严,它只存在于学生的心中,家长的口中,社会的舆论中!作为教师,能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比任何物质财富都会更让你的心灵得到满足。

二、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迈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

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你的工作将如鱼得水,“为所欲为”地实施你的教育方案,否则,就会寸步难行,做什么都可能遭遇抵触。

新接手一个班,要尽量多的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跟尽量多的家长取得联系,熟悉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平时表现、学习习惯等情况,向家长推销自己的治班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开第一个家长会,你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你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惊天地泣鬼神般的口才,大讲特讲孩子的品德差、学习差是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大讲特讲培养子女健全人格和学习的重要性;大讲特讲不管老师怎么样,家长、孩子都要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大讲特讲你为治理好这个班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缘由、理论根据和已经或即将取得的成果!一句话,就是让家长明白,你是一个有能力,负责任,有方法的好班主任,他们把子弟交给你,是十二分地放心!有了这份沟通,你就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才干,你想怎么创新治班,都会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爱”、“理解”、“尊重”、“宽容”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全国特级老师丁有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热爱学生,没有对学生捧出片爱心,用满腔的热情去亲近他们,是不可能教好、带好他们的。有了这份爱,你才会用心去关注他们,你才会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去解决班级和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爱似雨露,润物细无声,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阳光沐浴下,悄然蜕变。

我们都经历过孩提时代,我们谁没让父母操过心,谁没做错过事!从某种方面来讲,调皮、经常犯错的孩子是再正常不过了,不犯错误的孩子才不正常。有了这份理解,我们就能理解、正确去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不爱学习的孩子了。面对差生,不要操之过急,人生成长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要幻想一朝一夕就能转化他们。学生坏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要充分理解、尊重、并宽容这种坏的行为习惯。我们要有耐心,一点一点地来。通过自己细致的工作,找到教育转化的契机,自然水到渠成!小孩也是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特别是差生,他们更渴望有自己的尊严。我们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就会多一份孩子对你的信任,就会多一份转化他们的机会。

四、施展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是班主任工作逐步取得成效的保证。

当一个老师,充分地发挥自己知识渊博,为人师表,是非分明、宽厚仁爱等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时,就会使自己在学识上令学生崇拜,在思想上令学生敬畏,在感情上又令学生喜欢。这样你就成为了一个磁场的中心点,就能轻而易举带领这个班级在各个方面朝着你预想的目标前进。

总之,好的班主任工作,才有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才有好的学校声誉。有了学校好的声誉,才有社会、家长对老师的尊敬。否则,有钱的家长怀着对老师鄙夷的目光,将自己子弟转走;家庭条件不好的家长会怀着无比无奈的感情把自己的子弟放在这里。心里充满着怨恨,只要老师和学校的工作有丝毫的让他们不满,就会来校吵闹、告状之类的事情。使老师和学校的工作陷入被动,让老师和学校的尊严无存!

老师们,“耽误学生一时,就会影响学生一生”、“误了一个孩子,就会误了一个家庭”。就让我们以做人最起码的良知,和对社会最低的道德良心与责任,挑好教育好孩子的大梁,通过我们呕心沥血的工作活出我们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人生!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10

从事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已经将近两年了。作为一名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我经常会去听学校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学习方法,吸取经验。同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经常思考,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的更好?

我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动,上课爱讲话,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低,课堂效率不够高。那么如何打造小学二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让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是个好习惯,我喜欢让学生预习。学生通过欣赏,感悟,提问,收集资料,养成用心读书的好习惯。但是,二年级学生不会自学,也不会预习。应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的指导预习。先教孩子怎么预习,做到有的放矢。

老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必须对这节课所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备课的时候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些识字基础,但毕竟年龄小,知识量少。应在讲明学习目标后,在前十分钟左右,可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行预习,然后老师指导。在预习中老师要不停巡视,随时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预习,我们认为对于二年级的老师和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

二、让课堂丰富有趣。

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1、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课时,先播放这首歌,让学生跟着唱,把读课文改成唱课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小山羊和小灰兔》这一课的时候,我制作了小山羊和小灰兔的道具,让学生戴到头上,表演这篇课文的故事。学生都是争先恐后地想要尝试一番。课后,同学们还不停的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表演来表演去。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3、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如:在《美丽的武夷山》这一课中,我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将课文内容用图画形式呈现在纸上。结果学生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武夷山山势险峻,造型奇特的样子被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小组评价奖励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的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对中学化学史教学的一点建议 篇11

一、中学化学史教育的形式

1.集中形式与分散形式

集中形式,是把一个单元里有关的一些知识(理论或概念)集中在一起,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起来,组成新的知识体系来讲授的教学形式。

集中形式的化学史教育,应本着“有论、有史、有人、有事”的原则组织内容,即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有令人信服的化学史资料,有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选的内容应是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近代化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原子分子论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都可采用集中形式讲授。

分散形式是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适当、灵活地穿插引入化学史的形式。

2.单元起始课和单元总结课

课外活动是除课堂教学之外,进行化学史教育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并经常采取如下活动内容:

(1)开设化学史选修课。

(2)开设化学史专题讲座。

(3)介绍化学最新发现及发展远景。

(4)组织阅读有关资料,看科技电影。

(5)参观科技展览等。

课外活动开展化学史教育的优点,一是内容可以相对系统,二是形式可以活泼多样。

二、中学化学史教育的方法

1.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设计有效学习循环。教师构思教案时,应注意以下学生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化学史作用,设计有效学习循环。

(1)学习目的、动机、兴趣——动力因素。

(2)激情、自信感、想钻研——状态因素。

(3)成绩、成果、成功愉快感——成果因素。

2.采用启发式。中学化学史教育也应以启发式作为整个教学法的指导思想,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

3.尝试发现法。在化学史教育中,只要有可能,就应以实验和假说为中心,以学习自然科学方法论为重点。

4.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中学化学史教育时,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幻灯、电影、录像、电视、广播、电子计算机等。

5.语言方面。由于化学史的教学,绝大部分还需讲授法进行,所以务求“语言美”。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1.新教材中有些化学史的叙述过于简略,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引申很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新教材中化学史的引入还有待继续开发。有些章节中化学史内容过少甚至没有,例如,我认为还可以渗透添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化学史料。例如元素部分,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和给物质分类的,如中国的阴阳五行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帕拉塞尔苏斯的“三要素”说都是很好的素材;讲到元素周期律时,可以提及门捷列夫如何摆弄化学卡片的发现过程;讲卤素中的溴时,不妨联系一下李比希的“错误之柜”。

3.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概念、定律、原理、理论等,可以在教材每一章节前以阅读材料和学生自学内容等形式给出该章节所涉及的作为科学认识成果的化学知识,与这些成果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正确与错误矛盾斗争的曲折经过以及化学家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例如,在講氯元素之前讲解人们发现、提取、利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的过程;在讲简单有机化合物之前讲解我国悠久的酿酒工艺的起源等等。把这些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动态发展,认识到知识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死板的,而是动态的、生动活泼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内在动机。

4.教师教学中运用化学史料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不但要熟悉新教材中化学史料的有关内容,还要认真分析化学史实的教育价值,进而进行筛选和组织。其次,教师不能单纯地以史论史,要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化学史中所蕴含的哲理,让学生在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共同熏陶下全面发展。再次,教师对教材中有关化学史内容的学习方法要精心设计,要借助教材、多媒体等多种呈现形式,采取教师讲述、学生阅读、学生讲“故事”、学生讨论、典型案例再现等多种方法灵活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以上是我对化学史教育方式的几点阐述,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化学史教育不仅是观念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接受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教育,了解基本的化学史实,这样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市57中)

对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12

笔者曾在两所位于上海的中外合作大学授课, 对中外合作的课堂教学活动有一些体会, 就此机会, 希望与同行一起探索交流, 为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共同努力。 下面主要想从教学活动和内容方面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但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我国冠以中外合作头衔的学校有上百家, 这些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结构、教学进度、学位层次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有的还有很大的差别。因此, 笔者在此只对接触到的情况做一些分析。

一、中外合作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摸索, 目前, 我国中外合作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方面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特点:

1.众所周知, 教材、教案和课堂板书 (PPT加上手写板书) 是教学活动的三大法宝。正规的中外合作学校一般会选用国外的原版教材, 一来可以保持内容的原汁原味, 避免因翻译导致的内容失真;二来可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些原版教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的影印本, 这种类型的教材比较便宜, 但一般没有其他的辅助资源, 比如附赠的光盘和其他资料等;另一种是正版的原版教材, 这种教材比较昂贵, 有的高达几百美元, 由于国外的教材市场相当成熟发达, 后一种教材一般以课本为核心会形成一个教学互动的体系, 比如有的书本附有光盘, 内有一些补充的材料、习题集、案例、课程指导和答案等, 有的教材甚至设立了相关的网站, 网站内容包罗万象, 有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共享资源、讨论会议室和其他一些教学互动资源等等。

2.国外的合作大学一般已经为一些成熟的课程设计了教案, 并会提供给中外合作大学使用, 另外, 有些正版的教材也会在光盘和网站内附有教案供教师参考。国外的大学一般会围绕某一课程形成一个教学小组并由一位课程协调人牵头, 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编制教案。教案的质量一般较高, 特别是一些重点课程, 比如本学期笔者承担的一门课程, 其教案质量非常高, PPT不但是彩色的, 而且穿插着精美的图案, 非常生动, 有条理, 同时还为授课教师提供了授课指南, 为每一个训练题准备了参考答案。

3.中外合作大学的课堂教学一般要求用全英语授课, 授课教师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渠道, 一是国外合作大学直接派遣教师, 这些教师本来在国外就教授相同的课程, 对课程结构和内容比较熟悉, 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二是从社会上直接聘用的来自英语国家的外籍教师。三是由中方大学派遣的教师, 这些教师一般有在欧美国家留学工作的经历, 同时又有在中国大学教授中国学生的经验。

4.与国外的大学一样, 中外合作大学比较注重素质教育和实战教学, 与我国普遍的应试型、填鸭式教育有较大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 一是课本的内容不同, 国外原版的教材中除了理论外, 一般都有实例、案例、启发性的问题, 照片、图表, 并有机地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生动的、完整的系统。二是教学方式的不同, 如在课堂里用案例教学、鼓励学生提问, 发表自己的观点等。三是考核的方法不同, 除了笔试, 还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团队项目等。

二、对中外合作学校教学活动的体会

中外合作办学以其比较高质量的教学对我国传统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并收到了学生们广泛的接受和欢迎, 其前景非常乐观。但是, 中外合作办学毕竟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事物,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 完善中外学校之间的合作, 在总结经验, 不断创新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谈谈对中外合作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点体会。

1.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双管齐下, 既传授学生知识, 又训练提高其英语能力。 英语是公认的国际商务用语, 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提高英语水平至关重要。目前, 商务英语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商学院本科和MBA的必修课程。 中外合作的课堂教学虽然是用全英语教学, 但教师一般比较偏重于用英语传授工商管理知识, 对商务英语运用知识涉及不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一石双鸟”, 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英语特别是商务英语方面的训练。比如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一般每节课都会结合授课内容, 教授学生一些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及其特殊用法;在请学生发言或朗读课文或问题时, 及时纠正他们的不正确的发音;围绕一个概念, 列举一些商务活动案例并指出在这些商务活动中英语的一些特定用法和注意事项等。事实证明, 专业知识教学和商务英语教学在中外合作教学过程中是能够紧密结合的, 有时其效果甚至比独立的商务英语教学要好。

2.对国外提供的课程、教案和教学方法不能全盘照搬, 有时应做一些调整或做一些详细的背景解释, 使之本土化, 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国外合作学校的课程和教案在质量方面一般比较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时, 还是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微调。特别是在课程内容方面, 国外大学的课程和教案一般都是以西方国家文化为背景的, 即使涉及一些中国的内容, 也可能是雾里看花, 或是事过境迁, 不一定非常准确。比如在笔者教授的一门社会研究的课程中, 课本的作者是知名的美国教授, 他经常用美国的总统大选过程作为例子来解释一些重要的原理, 虽然美国的总统大选过程非常复杂, 但由于课本的设定读者是美国大学生, 他们对此非常熟悉, 因此, 在课本中作者就省略了一些重要的与总统大选过程有关的细节。但中国的学生由于对这些细节毫无了解, 因此影响了对理论的理解。为了让中国学生理解这些原理,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教师一般应该有两种选择, 一是详细解释美国总统大选过程的细节;或是用一些中国的例子来解释同样的原理。

另有一次, 书本上的理论阐明, 个人的道德观的形成来源之一是宗教教育, 学生们都难以理解, 事实上, 西方国家的国民有从小接受宗教教育的习惯, 这对他们的道德观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而我们的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宗教是何物, 当然就难以理解。

还有一次, 教案上设计的问题是让学生用学过的领导理论比较过去工作中两个老板的领导风格。 国外的本科大学生一般16岁就开始当小工, 18岁可以正式工作, 在上大学前一般都有工作经历。而我国的学生90%以上都没有工作经历, 当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总之,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有时候不能全盘照抄国外的教学内容, 应该时刻注意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3.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作一些本土化的调整和创新。最好的学生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更不用说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了。国外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依靠自学, 自行复习, 但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进行一些本土化的调整, 以使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比如在按照国外教案教学的基础上, 任课老师可以自行制作一些简单的PPT和复习资料, 对需要解释的重点和难点做进一步的讲解, 对一些较难的英语专业词汇用中文进行解释, 同时也可以把一些重点和难点做成条块化的图表,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还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强弱配对, 或形成学习小组, 使学生们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总之, 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调整。

4.应该与国外大学的课程协调人加强联系, 及时沟通。与国外合作大学的课程协调人联系, 一是可以深刻领会课程的精髓, 搞清楚一些细节问题和内容;二是可以不断地学习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最新信息;三是可以及时反馈意见和教案中一些错误的东西。 国外的课程协调人一般对该课程的一些前沿理论和实践比较熟悉, 同时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朋友和合作者。但是, 这些负责人因为工作较忙, 一般是不会积极与授课教师联系沟通的。这就需要我们国内的授课教师以主动、诚恳和积极态度与他们保持联系,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5.在课堂的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国外的工商管理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参与, 上课一般是问答型的, 即在一问多答的互相讨论甚至争论中, 教师顺势总结出要讲的内容。我国学生课堂参与一般不是很踊跃,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 不是争相发言, 而往往是低头看书或面无表情。经过调查, 实际上我们学生还是愿意参与课堂讨论的, 只是由于一些个性、心理或习惯问题, 对公开演讲有畏惧感。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 作为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比如在找工作面试时,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面试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我们应该在课堂内鼓励甚至强迫学生发言、讨论, 帮助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他们良好的演说技巧和习惯。

6.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事实证明, 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 也可以请一些有经验的工商界人士来学校讲学。在课堂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用学过的理论来解释一些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另外, 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学校的特色之一, 处在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利的优势, 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 加强课堂与企业的联系, 培养一批英语能力较强,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新一代的学生。

数学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13

新疆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一一零社区学校 赵 欣

数学是一门细致精密的科学,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应用极广,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学好数学,不但对发展自然科学将起重大作用,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建设也有深刻的 意义。

表面看来,数学是数学符号的堆积和图形的变换,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实际上,它却是一种饶有趣味性饱含科学性的学问,只要师生共同坚持下去,深入进去,教学双方都会感到其乐无穷,但是,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必须内外结合,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为此,数学教师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永远忠诚和热爱自己的事业,时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数学知识的科学性,表现在数字符号的正确性,几何图形的严格性和运算过程的缜密性上,一是一、二是

二、方是方、圆是圆;对是对、错是错,不许有半点虚假和含混,因此,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课上课下,说话办事,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切忌做“差不多先生”,无论何时何地,决不说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的话,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该具有的“风度”,没有这种“风度”,是很难教好学生的。

抓紧抓好课堂教学是保证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所以,课堂教学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如果我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上课不断讲错例题,课下不能解答学生的问题,既丢失教师的个人威信,又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果我们对学生不够了解,对教材缺乏理解,“临阵磨枪”,盲目教学,就会效果不好,收获很少,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数学教师必须在平时不断进修业务,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精心备课,认真考虑学生程度、教材分量,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教学。

虽然是同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天赋各异,对同一堂课的教学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态度自然、表情轻松的,是理解了;目光呆滞、愁眉苦脸的是没有听懂,东张西望,心猿意马的,是思想开小差了,当教师的,就必须鼓励和巩固已理解的学生,吸引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帮助和指导尚未听懂的学生、实现面面俱到,以期齐头并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的深入,学生必然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成绩好,越学兴趣越高,有的学生成绩差,越学兴趣越低,这种情况在数学课程中跟更为严重,必须引起教师重视,经常加以区别对待、对学习好,感到“吃不饱”的学生,应当“添菜加饭”,要求他们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证;对学习差,感到“吃不掉”的学生,应当“拉一把,推一下,加强课堂辅导,帮助他们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达到应有的水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 篇14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

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吸收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的形式引出新概念。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这也是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用“问题”引入概念的途径有两条:①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②从数学问题或理论本身的发展需要引入概念。

二、概念的理解要注重新旧概念的辨析,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对比概念,可以找出概念间的差异,类比概念,可以发现概念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认识百分数”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

三、概念的巩固与深化。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小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及时的巩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上一篇:我的语文学习计划总结下一篇:高校开学典礼寄语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