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推荐12篇)

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篇1

为了加强对市场卫生工作的管理,健全市场清洁卫生制度,给商户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良好消费环境,特制定此制度:

一、建立卫生保洁分级责任制,做到责任层层落实,划分保洁责任区。

二、市场卫生实行每天上午八点半至下午四点打扫市场,全日在位保洁,市场做到无垃圾堆积、无积水、无蚊蝇孳生地、无污渍、无死角垃圾。

三,建立卫生打大扫除制度及垃圾收集管理制度,对经营商户进行卫生及创建健康教育的宣传,做到人人爱卫生,讲卫生,并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商户。

五,垃圾桶无破损、不满溢、桶外无垃圾和杂物,周围无污渍,及时集中清运;市场内外无随地吐痰、便溺、无乱贴乱涂现象;市场内公厕设施完好,地面干净无积水,通风透气无异味。

六、市场要建立除“四害”工作制度,除四害用药必须是上级指定用药,并且在指定的公司购买,开展市场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地。

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篇2

1 问题和现状

1.1 制度不健全, 措施不到位

各监管部门存在一定的认识分歧, 放松管理的理由来推诿。监管缺位, 产品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应成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

1.2 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低

除正规的集贸市场食品加工、经营持证率达到87.6%。其他非正规市场食品加工、经营户在大多数均无办理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

1.3 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健康意识薄弱

集贸市场食品从业人员大多数未进行过食品安全法规及相关知识培训, 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调查, 66.9%的从业人员没有着工作服、蓄长指甲、佩戴饰物、经营过程中吸烟、随地吐痰等不良卫生习惯的存在。

1.4 卫生设施较差

除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饮食店有消毒柜或使用消毒中心的消毒碗外, 其余一些无证流动食品摊贩、食品经营户经营场所无任何消毒设施, 一些流动的熟食摊点无防蝇、防尘措施, 在露天敞开着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简陋,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 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差。

1.5 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严重

一些食品经营者在加工销售过程中为图方便或者是卫生意识比较差, 加工生食品或熟食品用同一菜板、同一把刀, 熟食品与其他杂物或生食品混放等现象比较普遍。

1.6 超经营许可范围严重

在检查中发现, 市场的大部分熟食摊点所持“卫生许可证”的许可范围是销售烧烤、卤味肉制品, 实际上这些摊点都是在不明场所加工的, 其加工场所经检查, 多属于无证加工, 所销售的熟肉制品卫生质量就很难保证。

2 管理对策

2.1 界定职责范围, 明确监管责任, 充实监管资源

各级政府应承担食品卫生安全责任, 加强领导, 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通力合作, 形成合力。质监、工商、食监等职能部门应加大合作力度。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分段监管为主, 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划分责任范围, 并给予各职能部门足够的监管资源的, 加强对市场的食品经营户的管理。

2.2 深化管理机制, 加强服务指导

积极探索和开展“五常法”管理模式, 推行信息公示制及承诺制, 建立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有效解决存在的难点问题。加强动态管理, 掌握经营者变更、转让等情况, 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卫生违法行为, 如采取一些强制措施, 发现不合格产品进行相应处罚等, 使食品摊点的整体卫生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

2.3 集中管理

完善卫生设施新建市场内的食品经营户按类别进行集中管理, 如饮食行、烧烤行、食杂行、粮油行等, 各摊点都有一个固定位置, 具有基本的卫生设施, 如“三防”防蝇、防尘、防鼠等;餐饮行还要配置上下水道、冷藏柜、冰箱等, 对各类摊点的废弃物应有专人管理、负责每天清理, 保持环境卫生。

2.4 加强对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与宣传

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 使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能学法、懂法、守法, 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加大宣传力度, 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自觉抵制违法经营的食品, 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 不经营“三无”产品和不合格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经健康体检, 取得“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从而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

2.5 严把审批发证关, 规范审批条件和要求

食监部门对每个摊点应严格把关, 无固定地点、卫生设施不完善的, 从业人员未检查身体的, 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能发给许可证。对那些无证的流动摊点要求工商部门、市场管理者的配合, 采取严厉打击措施, 保障合法经营户的利益。结合本地实际, 分档设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审批标准和要求, 努力实现“在布局基本合理, 设施基本齐全, 制度基本完善, 卫生基本达标”的工作目标。

2.6 加强卫生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HACCP原理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提高查找安全隐患、安全指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巡回监督中要突出重点, 尤其要加强对食品卫生质量、餐饮具消毒、冷藏设施使用情况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

3 结论

结果表明, 宽城区的集贸市场的实际状况是卫生设施较差, 生产经营条件简陋,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 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差, 两证持有率低。卫生安全隐患普遍存在, 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进行全面整顿。在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中, 应对餐具的清洗、消毒和放置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进行卫生知识教育, 减少由此可能引发的食源性疾患的爆发,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从维护公共卫生利益角度, 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卫生、环境卫生等方面监管和从业人员培训。建议由政府部门组织协调, 将食品经营纳入行业协会工作内容, 通过综合措施的强化管理, 使食品经营的现状逐步得到改变。

厕所卫生保洁制度 篇3

责任人:徐万军

1、大便槽、小便池随时冲涮,做到无积便、无污垢,保证畅通无阻。

2、地面无杂物、无痰迹、无积水,瓷砖无水渍,挡板清洁干净,无乱涂乱画现象,天花板、墙角无积尘、无蜘蛛网。

3、厕所内所有器具、设备、管道等保持清洁卫生,无灰尘。

4、厕所无明显异味。

5、每天至少全面打扫两次,上、下午上班前各一次,其他时间正常保洁。

6、每周两次以上对公共厕所进行消毒除臭处理。苍蝇、蚊虫孳生季节积极采取灭杀措施。

总务处

社区卫生保洁人员管理制度 篇4

管理制度

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保洁人员工作质量,创建文明、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快社区文明建设步伐,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工作制度

1、保洁员要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品质,规范工作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2、服从领导安排,按时上班,不得无故缺勤,有事要向管理人员请假,并找人完成自己的工作。

3、街道、乡村的垃圾要及时清扫,并把垃圾运送到指定的中转池。

4、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和卫生盲区,做到车过垃圾清,人去垃圾净。

5、保持垃圾箱外表整洁,垃圾箱周围不允许有垃圾、纸屑、塑料袋等杂物。

6、清理保洁范围要确保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路障、无乱张贴等现象。

7、保洁人员工作期间不得酗酒、不得离岗、不得参与违法乱纪活动。

二、检查、考核制度

1、管理人员每天对保洁员的出勤和保洁范围内的卫生进行检查,每月总评一次。

2、管理人员对社区内的单位,个体门市、居民住户的“门前三包”进行监督管理。

3、对保洁人员工作实行严格考核,对于下列情形者,予以处理:

(1)工作不听从分配,罚款30元,严重者予以辞退;

(2)不按时上班,迟到一次罚款10元;

(3)工作不认真,保洁范围内卫生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罚款20元,每月累计三次者,予以辞退;

(4)无故不上班,罚款30元,三次以上者,作辞退处理;

(5)在工作期间内参与闹事和违法乱纪活动的,予以辞退;

家属院卫生保洁制度 篇5

为保持家属院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特制定家属院卫生保洁制度:

一、爱护卫生,人人有责。

二、保洁人员必须坚持每日及时打扫院落卫生,经常保持室外环境卫生清洁、整齐,井然有序。

三、各住户倾倒垃圾时应系好垃圾袋口,并将垃圾袋统一放入垃圾车内,由保洁人员按时清运。

四、家属院公共场所不得随便吐痰,乱扔果皮、烟头等垃圾。

五、在公共场所禁止乱搭建或堆放杂物,不得随意在墙壁乱写乱画张贴广告。

六、禁止将垃圾、菜叶、等物倒入厕所下水管道内,确保排水管道畅通。

七、楼道内不准堆放任何杂物和私拉电线及绳索等,保证通行和消防安全。

八、后院车棚及车辆停放处,应加强管理,做到卫生无死角,车辆无乱停乱放现象。

市政管理处

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篇6

(一)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可以提高水面的洁净程度。城区河道改变了以往的“脏、乱、差”面貌。 (2) 可以减缓河道淤积和水质恶化。通过对河道水面漂浮物的打捞, 减小河道底泥增加的几率, 从而减少河道底泥的内源性污染;通过对“黑花”等河泛物的打捞, 减小河道发黑发臭的几率;通过对蓝藻、绿萍等浮游生物的打捞, 减轻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二) 对社会的持续影响

(1) 可以改善市民尤其是沿河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其生活质量。 (2) 对保障防洪排涝安全, 发挥防洪枢纽等水工建筑物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3) 保护城市景观, 特别是像苏州这种以水闻名的旅游城市, 河道水面保洁直接关系到河道景观, 关系到城市形象。

二、对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探讨

(一) 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内涵

所谓长效管理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它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对于河道保洁而言, “管理”不难, 难在“长效”。这就需要有一个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和一个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因为河道保洁是项公益服务事业, 所以推动这项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 一般而言应该是政府。

(二) 目前的不足之处

1. 保洁队伍的不稳定性

河面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保洁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将连锁出现队伍不稳定、平均年龄偏高、人员流动性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 较低的待遇还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极大地影响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落实。

2. 巡查员巡查工作的机械死板

巡查工作是要求巡查员对保洁河道的保洁情况进行巡视,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完整如实反映。现有的巡查制度很容易只侧重于巡查员完成的工作量, 对于巡查的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3. 宣传力度不够

市民爱河护河意识有待加强, 向河道内倾倒垃圾、乱扔杂物、乱排污水、在河道内洗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 而且保洁员在保洁工作中往往不被沿河居民理解, 前捞后扔现象时有发生。

4. 缺少更为科学有效的项目考核方式

河道保洁作为一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应引入更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 对保洁的目标实现程度、经费投入效益和经费使用管理有效性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与评价。

三、引入绩效评价管理方法促进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一) 确立评价对象

河道保洁绩效评价对象包括:保洁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情况、市民满意度、巡查员及保洁员等。

(二) 设定绩效目标及绩效评价指标

(1) 河道保洁项目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 (2) 开展河道保洁项目所必须的资源; (3) 项目支出的预期效果,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4) 衡量或评估项目活动的相关产出、服务水平和结果的考核指标。

具体指标则包括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合规性、保洁公里数、日均巡查次数、水生植物清理及时性、市民满意度等。

(三) 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河道保洁项目比较适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公众分析法 (调查问卷) 等。

四、通过绩效评价促进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效果

苏州市河道管理处自2009年起就对河道保洁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管理。

(一) 促进方面

1. 资金投入方向更清晰, 使用更合规

2009年, 对原来分散的标段进行了分片整合, 将原有30个标段整合成10个, 同时淘汰了个体承包, 将一批有资质、有实力的单位吸纳到保洁队伍中来, 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2011年年底又将城区河道水系的分片进行保洁标段再优化, 提高标段河道打捞效率, 优化资源管理。划分后的新标段由原来的10个标段整合为9个标段, 基本实现了城区河道保洁全覆盖, 共有各类保洁船只150余条, 配属保洁从业人员300余人。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对保洁人员的工资发放做出明确规定, 承包人在投标时承诺支付的工资必须兑现, 将其作为发放承包费用的依据之一。同时为规避保洁作业风险, 在专项资金中加大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险的投入比例, 保险费用从80元至500元/年不等。这样的举措可以保持保洁队伍的稳定性, 有利于保洁长效管理。

2. 资金使用合理, 产出数量、质量、实效明确,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在实施绩效评价之前, 没有一套有效的评判标准, 保洁效果不太理想, 承包人收入不高也没有积极性。采用绩效评价管理方法以后, 在河道保洁承包经费发放的环节上, 建立了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得承包人所获承包经费与其日常的保洁效果紧密挂钩。这样既提高了承包人工作的积极性, 又加强了项目资金的使用率。河道保洁的垃圾打捞量由2009年的1.65万吨, 增加到2013年的1.85万吨, 增加了12%;保洁公里数也由2009年的180公里, 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207公里, 实现中心城区河道保洁基本全覆盖。预算执行率达到99%以上, 专款专用率100%, 实际资金规范支出率达到100%。

3. 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显著

以往河道保洁只专注于做好保洁这块“分内事”, 对于精神文明层面的建设没有考虑。通过绩效评价管理, 让原来的被忽视的内容得到了正视与重视。通过建立河道保洁员好人好事登记备查制度, 鼓励保洁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利用水面作业的优势多做好事, 多做善事。2009年以来, 每年都会涌现河道保洁员协助打捞尸体, 帮助打捞落水物品, 打捞现金、有价证券、合同、护照等财务, 救人等好人好事, 一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反响强烈。

(二) 创新与亮点

1. 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沿河社区联络网络

河道保洁源头在岸上。苏州市河道管理处同沿河21个社区建立了联动机制, 定期听取社区对河道保洁工作的反馈意见, 定期同社区开展“爱河护河”进社区宣传活动。在组建义务信息员的基础上, 在社区原有的志愿者队伍中选拔一批热衷于“爱河护河”公益事业人士, 加强对社区居民“爱河护河”意识的宣传。

2. 学习先进经验, 改善船容船貌

为进一步提高保洁管理水平, 解决船只标准不统一, 船容船貌较差的问题, 学习先进经验, 引进节能环保美观的电瓶船在部分河道进行试点。因其噪音小, 深受沿河居民欢迎, 进一步提升了市民满意度。

3. 特色船只、服饰提升城市形象

苏州作为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河道保洁直接关系到河道景观, 关系到水城声誉。为区分旅游河道和普通河道, 旅游河道使用旅游船只进行保洁, 采用仿木纹的标牌, 保洁船工作服则统一为捺染布的民族服装, 使保洁作业在旅游河道中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创新之举, 让保洁本身也融入景色中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更贴切地做到“水清、岸洁、景怡”。

五、结语

通过实际运用, 采用项目绩效评价来管理评价河道保洁项目, 使保洁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资金的投入方向更清晰明确;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的分析, 可以对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提高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水平。另外绩效评价中对社会目标 (也可称作影响力目标) 的设立, 使得管理者将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索项目对生态环境、民众生活环境、城市形象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影响, 从而加以改进与创新。

摘要:文章对现今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并根据河道保洁专项的特点, 从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角度, 分析了运用绩效评价管理方法对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推动促进作用。

公司办公环境卫生保洁制度 篇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公司办公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办公生活场所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废弃物收运处理等环节。

第三条 凡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和外来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 综合管理部为公司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公司的基建、生产、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环卫设施及保洁管理费用预算由综合管理部提出,经董事会批准后按预算标准使用。

第六条 综合管理部应当加强有关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第七条 环境卫生专职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第八条 除会议室、浴室、客房等公用场所及领导办公室外,各部门办公室内、单身公寓的清扫保洁工作,由各部门或职工自行承担。

第二章 公共区域场所的清扫与保洁

第九条 公司公共区域(包括主次干道、公共绿地、楼道、卫生间、会议室、员工宿舍外环境、客房等)的清扫与保洁,由综合管理部安排派专人实施。

第十条 公司行政区域内的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综合管理部和规划建设部负责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公司中型、大型会议室要在会前认真清扫,会后及时清理,始终保持会议室的卫生清洁,会客厅要时刻保持清洁,由综合部专职保洁人员负责。

第十二条 禁止在公司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在站场及周围焚烧垃圾和树叶,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

第十三条 公共走道及楼梯门厅,每日清扫一次,并采用适当方法减少灰尘的飞扬。门厅玻璃、客房、楼周围场地道路每周清扫一次,窗帘每年清洗一次,保持清洁。

第十四条 卫生间、浴室、更衣室等公共卫生设施,必须时刻保持清洁,必须做到无异味、无污秽。

第十五条 必须按综合部规定的区域和位置停放车辆,严禁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和汽车乱停乱放。

第三章 室内卫生的管理

第十六条 公司领导办公室由专职保洁员每日清扫一次,其他办公室由部门职员自行清扫,各部门都要建立每日轮流清扫卫生的制度,公司公寓楼员工宿舍卫生由住宿员工自行清扫。

第十七条 室内应保持整洁,做到地面无污垢、痰迹、烟蒂、纸屑;桌面、柜上、窗台上无灰尘、污迹,清洁、整齐,窗明几净。室内无蜘蛛网、无杂物。

第十八条 室内不准许随便存放垃圾,应及时把垃圾倒入垃圾箱内。

第十九条 办公室内办公用品、文件、资料、报刊等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个人生活用品应放在固定的抽屉和柜内。

第四章 废弃物收运与管理

第二十条 分布在厂区内的垃圾箱、垃圾桶以及垃圾堆放容器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产生的垃圾、废弃物,应当按照综合管理部规定的地点、方式倒入垃圾桶或垃圾堆放容器内。配置给各部门的垃圾桶、垃圾袋由各部门使用并管理,勿随意变动地点或位置。

第二十二条 在厂区内运输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废弃物及散装产品时,不得洒落和抛撒,如有洒落和抛撒,必须清扫干净。

第五章 环卫设施的设置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 环境卫生设施(垃圾箱、公共厕所等)由综合管理部设置,应符合公司方便实用原则。

第二十四条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道路旁或门前放置各类垃圾容器。

第二十五条 综合管理部负责厂区内垃圾堆放容器、垃圾箱等卫生设施的保洁、维护、管理和清运。

第二十六条 设置在各部门、办公室的垃圾箱等,由部门进行使用管理并做好保洁工作,不丢失、不人为损坏。

第六章 绿化带和喷泉假山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公司厂区内外的绿化带由专业园林绿化单位负责管理维护,公司与专业绿化单位签订绿化养护合同。

第二十八条 绿化单位应认真按照园林绿化行业的标准、规范、合同要求及公司管理部门依据合同发出的指令进行养护,随时接受公司的检查和考核。

第二十九条 假山喷泉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年5月1日——10月31日为喷淋期,除此之外期间放水清理;冬季必须放尽管道内存水,关闭管道阀门,断开喷泉电源。

第三十条 在喷淋期,管理人员必须按时启动和关闭喷淋系统,做好平时池水的清洁工作,一个月更换一次池水、彻底清理淤泥杂物。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综合管理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公共场所及各部门卫生责任区的卫生保洁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罚管理措施,保障办公生活环境整洁有序。

村新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篇8

一、保持村容村貌卫生整洁,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二、农户保洁:做到一日一小扫,一月一大扫,一季一整治,保持房前屋后及庭院干净整洁,无阴沟积水,无污泥恶臭、不乱堆乱放。

三、农户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柴火、家什等屋内收藏,屋外物品做到摆放有序。

四、农户垃圾清理:农户垃圾须装入袋中定期投放到村中垃圾池、垃圾池内垃圾由村保洁员集中清运到指定的垃圾填埋。

五、各户管好自家牲畜、家禽、做到牲畜、家禽圈养不乱跑。

六、教育子女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写、乱画。

七、门前三包,对于农户门前道路及卫生区有村委负责,划分责任区落实到户。门外不得堆积粪肥、秸杆、砖土等垃圾杂物,农户对自己责任区内的树木、花草负责养护。对保洁养护不到位的农户,有村保洁员和村干部共同监督批评,督促其经常保洁。农户应自觉保持庭院周围干净、整洁。

八、集中治理:由村委牵头组织农户每月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

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篇9

1 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增长态势

“十一五”期间,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建筑陶瓷年均增长12.85%, 卫生陶瓷年均增长12.06%。2006~2010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及增长情况见表1。

2 建筑卫生陶瓷进出口增长态势

2.1 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增长态势

“十一五”期间,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 建筑陶瓷出口数量年均增长8.40%, 出口金额年均增长21.68%, 出口平均价格年均增长12.07%;卫生陶瓷出口数量年均增长1.95%, 出口金额年均增长7.20%, 出口平均价格年均增长4.90%。“十一五”期间, 建筑卫生陶瓷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出口金额的增长速度, 这说明我们出口的不再是简单低级的陶瓷产品, 而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陶瓷产品。这组数据同时也预示,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走高附加值道路的时代已悄然到来。2006~2010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及增长情况见表2。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也不断扩大。近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已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大洋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2 建筑卫生陶瓷进口增长态势

由于国内建筑卫生陶瓷在技术、产品品质上的长足进步, 进口产品占国内消费市场比例已经很小, 进口陶瓷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比例不足0.5%。

建筑陶瓷2005~2010年进口金额由0.20亿美元增加到4.40亿美元, 进口数量由2005年的182万m2上升到2010年的2400万m2, 建筑陶瓷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0.07%增长到2010年的0.32%;

卫生陶瓷2005年~2010年进口金额由0.186亿美元增加到0.30亿美元, 进口数量由2005年的27万件上升到2010年的50万件, 卫生陶瓷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0.41%增长到2010年的0.43%;

3 我国2010年建筑卫生陶瓷人均消费量

3.1 2010年基本数据

建筑陶瓷:年产量81亿m2, 年出口量7.5亿m2, 年进口量0.24亿m2;

卫生陶瓷:年产量1.7亿件, 年出口量0.55亿件, 年进口量50万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13.4亿人。

3.2 计算公式

年人均陶瓷消费量= (年产量-出口+进口) /人口。

3.3 建筑卫生陶瓷年人均消费量:

建筑陶瓷年人均消费量= (81-7.5+0.24) /13.4=5.5 (m2/人) .

卫生陶瓷年人均消费量= (1.7-0.55+0.005) /13.4= (0.09件/人) .

我国2010年人均建筑陶瓷消费量首次突破5m2, 达到5.5m2/人, 远远高于西班牙、巴西、意大利、墨西哥等陶瓷砖生产制造消费大国的水平。

4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需求展望

4.1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需求量的预测

“十二五”期间, 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稳步增长。同时, 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将使城市消费群体迅速增加, 从而产生强大需求, 使得陶瓷市场需求量将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的预测, 结合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考虑,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保持较高发展速度, 预计建筑陶瓷国内消费量2015年将达到75亿m2左右。卫生陶瓷2015年将达到2万件左右。

4.2 未来中国人口增长与住宅条件的改善对建筑卫生陶瓷需求展望

根据2007年联合国人口司最新的预测数据, 中国人口在2033年将达到高峰, 峰值为14.6亿人, 而在2025年印度将取代中国, 夺走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桂冠。另据menke-pei和zengwei对未来中国50年人口的预测, 也认为中国的人口极限到2050年不会超过14.5亿人。

假如我们把中国人口极限确定为15亿, 到2050年时中国的城镇化率仍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过去近30年里是这样) , 200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3.7%, 到2050年时的城镇化率就会达到87.7%, 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广州举行的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上, 有关专家指出, 如果城镇化按照每年增长1%的规模来预测, 到2020年, 中国还将有2.89亿农村人口转向城市。

如果按80%的城镇化率推算, 到2050年, 中国15亿人口中将有12亿生活在城市。中国目前13.4亿人口中, 已经大约有5.9亿多人住在城镇, 7.5亿人住在农村。按15亿人口算, 未来40年里, 城镇居民还需要增加6.1亿人。这6.1亿人, 大部分来自农村, 离开农村后, 原住宅留给其他人, 使留在农村的农民居住面积自然得到成倍改善。但新到城市和城市自然增长的居民, 高达6亿多人需要新建住宅和配套基础设施。

还有6亿多人要在今后40年里陆续进入城镇, 全国现有的600多座城市的人口平均规模都要翻一番才能容得下。

6.1亿人的人均使用和建筑面积, 即便按40m2和60m2计算, 也是现有全国人均使用和建筑面积的2倍多。城市现有居民近6亿人也从目前的20m2~30m2的人均使用和建筑面积提高1倍, 总共相当于在目前城市现有人均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基础上增长3倍的建筑量。

若按我国人口2020年达到13.9亿人, 2030年达到14.5亿人, 2050年达到15亿人极限, 建筑陶瓷年人均消费量5.5 (m2/人) , 卫生陶瓷年人均消费量0.09 (件/人) 计算, 预计2020年建筑陶瓷国内消费量将达到76.45亿m2左右, 卫生陶瓷国内消费量将达到1.25亿件左右;2030年建筑陶瓷国内消费量将达到79.75亿m2左右, 卫生陶瓷国内消费量将达到1.30亿件件左右;2050年建筑陶瓷国内消费量将达到82.5亿m2左右, 卫生陶瓷国内消费量将达到1.35亿件左右。

4.3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需求结构展望

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增长较快。随着我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加之国家对公共基础建设、水利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的投入力度加大和发展速度加快, 中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 中西部地区将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重点。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 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较低, 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水平仅为53%, 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十二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将成为陶瓷需求的快速增长区域。

农村建设将成为陶瓷新的市场增长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 在国家大力推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平衡发展的政策引导下,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进, 住房作为农民重要的需求, 对建材的需求量很大。因此, “十二五”期间农村市场对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需求潜力巨大。

4.4 建筑卫生陶瓷国际市场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和产品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将越来越多的朝外向型经济发展。

2010年世界建筑陶瓷总产量约为126亿m2, 中国建筑陶瓷产量为81亿m2, 占全球总产量的64%。2007年世界陶瓷墙地砖出口贸易总量为19.1亿m2, 其中, 中国出口量为5.9亿m2, 占世界陶瓷砖出口贸易总量的30.9%。“十一五”期间, 尽管我们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但整个建筑卫生陶瓷业能够从容应对, 加强管理、调整方向去寻找新的机遇, 把握新的商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出口还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将不仅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大国, 而且将成为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强国。

参考文献

[1]苏桂军.“十二五”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规划.建材发展导向, 2010 (5) :15~23.

[2]苑金生.伴随祖国30年改革开放中国陶瓷行业迅猛发展.陶瓷, 2009 (8) :8~10.

[3]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增长持续快速, 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建材, 2011 (3) :25.

[4]同继锋、苑克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陶瓷, 2010 (11) :16~19.

保洁卫生绿化管理合同书 篇10

管理工作合同书

甲方:胜利乡政府 乙方: 嘎查(村)委员会

为了加强全乡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管理和绿化管护工作,巩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果,创造整洁、文明、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乡村两级决定聘用保洁员,专门从事嘎查村保洁工作与绿化管理工作,并就有关事项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后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全面负责本嘎查(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和绿化管护工作。

2、乙方代表甲方聘用人员作为本嘎查(村)保洁员,乙方聘用的保洁员以本嘎查(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村民为优先。

3、甲方向乙方落实保洁员工资,工资标准按每嘎查(村)每年12000元计算。

4、乙方与保洁员签订聘用合同,要求一式三份,乙方和保洁员各执一份,报乡政府备案一份,明确责任义务,对保洁员进行有效管理。

5、乙方管理督促其聘请的保洁员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1)宣传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环境卫生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美丽乡村、魅力小城镇和精神文明建设。

2)公路沿线及乡村公路、公共场地清扫保洁、道路两旁定期除杂,绿化带及空闲地等卫生保洁。重点是水泥路路肩管护,发现雨水冲刷应及时修复完整。

3)引导居民自觉规范存放垃圾,教育劝说禁止乱设摊、乱堆物、乱张贴、乱涂写等影响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的行为。

4)做好村部周边及辖区企业外围、村级主干道路清扫保洁,及时清除电线杆、桥栏、墙壁等物体上的乱张贴、乱涂写,房前屋后及其他有关环境卫生等内容。

5)做好本辖区内垃圾车辆的保洁和环卫设施的保管养护。

6)乙方全面负责村屯及连接线绿化管护工作。做好绿化树木的铲趟扶育、修植抹芽等日常管护工作,保证树木成活。干旱季节保证每半个月浇灌一次,入冬前浇一次封冻水。加强宣传管理好牛羊等牲畜,防止牛羊破坏绿化树木。要加强对本嘎查村绿化树木的日常监管,防止人为损坏和牲畜损伤。不得随意采伐损坏树木,违者按《森林法》有关条款处理。

7)根据村委会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完成其它有关保洁和村屯绿化管理工作任务。

6、奖惩措施。甲方不定期对乙方管辖进行环境卫生及绿化管护工作监督检查,不达标的嘎查村每次扣除保洁员工资100元,扣除乙方工资20元;对情节特别严重的,每次扣除保洁员工资200元,扣乙方工资40元。

7、对于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嘎查村进行通报批评;完成好的嘎查村给予年终奖励。

8、乙方不服从甲方管理或长期评定不达标且又不听劝诫的,甲方有权解除与乙方签订的聘用合同,由此产生的全部后果由乙方承担。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从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市场保洁员管理制度 篇11

为规范保洁员工作流程,提高保洁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保洁员岗位职责

1、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旷工离岗,工作时间不干私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清洁过程若发现异常现象,如跑、冒、漏水和设备设施损坏、故障等,及时报告主管,并有义务监视事态过程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必要时积极协助专业人员排除故障。

3、妥善保管清洁工具和用品,不得丢失和人为损坏,不得将清洁工具和用品私借他人使用或带回家中使用,如损坏或遗失工具照价赔偿。

4、拾金不昧,拾到物品立即上交或送还失主。

二、保洁员工作区域

保洁员1负责1—4栋的清洁卫生,保洁员2负责5—6栋清洁卫生 保洁员3负责7—10栋的清洁卫生,保洁员4负责11栋的清洁卫生 保洁员5负责12栋的清洁卫生,保洁员6负责13栋的清洁卫生,保洁员7,8负责垃圾清运 保洁员9负责办公室清洁卫生

三、保洁员工作标准

(一)办公室的清扫标准:

1、办公桌、椅、电脑、电话、烟缸、地面、窗台、窗框、门、文件柜、刊物架、沙发、茶几等1-2至少擦拭一次,做到无污渍、无灰尘、无水迹。

2、文件柜玻璃、窗框要擦拭得干净、明亮,无手印帘悬挂整齐。

3、垃圾筒要保持干净无污、垃圾及时清倒、垃圾袋及时更换。

(二)走廊及大厅的清扫标准:

1、二楼大厅的前台、接待处沙发、茶几、正门玻璃,每日至少擦拭1次,做到洁净、明亮、无灰尘、无污渍、无水迹。

2、走廊地面每日至少扫拖1次,随时保持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渍、无痰迹、无水迹、光洁明亮。

3、办公室内垃圾桶每日倾倒1次。做到无杂物、无污渍。

无尘土、无水迹;窗

(三)卫生间清扫标准:

1、卫生间内洗手台面、镜面、地面,应随时清扫,做到无污渍、无积水。

2、卫生间内便池应随时清扫、冲刷,做到无污渍、无异味。

3、卫生间内墙面、开关插座、窗台、地面等每日至少擦拭1次,做到无污渍、无痰迹、无水迹。

4、卫生间内垃圾筒要保持干净无污、垃圾及时清倒、垃圾袋及时更换。

5、在蚊蝇活动季节里,每周喷药一次,保证厕所内无蝇、无蚊虫。

6、每日不定时喷洒空气清新剂,减轻厕所内异味。

(四)会议室、办公室、清扫标准:

1、会议室、办公室的桌、椅、地面、门、窗台每周至少擦拭1次,做到无污渍、无灰尘、无水迹。

2、会议室、办公室内的设备设施(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每周至少擦拭1次,做到无污渍、无灰尘、无水迹。擦拭时注意对设备设施的保护,以免损坏。

3、会议室,办公室内的垃圾筒要保持干净无污、垃圾及时清倒、垃圾袋及时更换。

4、清扫完毕时,检查各类办公设备设施的电源是否关闭,最后将门、窗关闭、锁好。

5、会议室、接待室除日常定时清扫外,如遇会议、活动等,应在会议、活动结束后及时对会议室、接待室进行全面清扫。

(五)楼梯通道清扫标准:

1、楼梯通道的地面每日至少清扫1次,每周至少拖1次,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渍、无痰迹、无水迹、光洁明亮。

2、楼梯通道内的扶手、窗台等每日至少擦拭1次,做到无灰尘、无污渍、无水迹。

(六)外围地面的清扫标准

1.室外地面每天清扫2遍,保证垃圾随产随清,并每十五钟对地面保洁一次。2.地面污渍每星期清洗一遍(时间为星期三),如地面有油漆、锈水等污渍,分别用天那水,瓷锈水、盐酸(按比例渗水)作为保洁剂,先将地面清扫干净,并浇上适量的水,接着把相应的保洁品倒在地面上用钢刷来回擦,冲水后目测是否干净(不断重复以上程序),最后用地拖将水拖干。当班时间内地面保洁率达99%以上(按平方米计算)

四、保洁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安全操作。

(二)在超过2米高处操作时,必须使用梯子,双脚需同时踏在梯子上,不得单脚踩踏,并保证梯子下方有人把扶,以免摔伤。

(三)在清理开、关设备设施时,不得用湿手接触电源插座,以免触电。

(四)不得私自拨动任何机器设备及开关,以免发生故障。

(五)在不会使用机器时,不得私自开动或关闭机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保洁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工作时戴好胶皮手套,预防细菌感染,防止损害皮肤。清洁完毕,应注意洗手。

(七)应严格遵守防火制度,不得动用明火,以免发生火灾。

(八)在操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服从安全,以安全为重。五.保洁员日工作流程 7:30 打卡上班

7:30—9:00 各自清扫所负责的区域卫生

9:00—12:00 带清扫工具巡查所负责的区域卫生情况,有垃圾及时清扫 12:00—13:30 午餐时间

13:30—14:30 各自清扫所负责的区域卫生

14:30—16:30 带清扫工具巡查所负责的区域卫生情况,有垃圾及时清扫 16:30—17:30 各自清扫所负责的区域卫生 清运全场垃圾,倾倒至指定区域 17:30 打卡下班

注:1.每天由班长轮流安排2名保洁员值班,值班保洁员11:30分下班,12:30分上班,2.值班保洁员12:30—13:00负责全市场的及时保洁

六、监督、检查办法

说明:物管员负责每天对各片区进行两次卫生检查(中午检查一次,下午检查一次,并填写好《保洁班日检表》。检查内容包括:

① 巡查班长的在岗情况与巡查记录。② 巡查班长及保洁员的劳动纪律遵守情况。

③ 各片区卫生工作选题与保洁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状态 ④ 员工对保洁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巡查班长讲评制度的执行情况。

⑤ 每周组织各片区保洁员对各责任区进行卫生交叉检查。⑥ 每季度组织人员进行意愿调查。

(2)巡查班长检查内容(如无巡查班长则由物管员代理)。说明:巡查班长对所负责区域内的保洁员进行不定时检查,每天对每个保洁员的检查不低于2次,做到日检、日公布、日讲评。检查内容为:

① 保洁员是否遵守劳动纪律和落实本部门制度的规章制度。② 保洁员是否按照规定操作规程作业,对照工作内容检查是否工作到位。

③ 对照保洁工作标准,检查保洁员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并达到规定的标准。

④ 检查保洁员的工具放置及各责任区的物品和垃圾堆放是否符合规范,清运是否及时。公共设施备及物品擦拭是否达到标准。⑤ 及时与商户、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听取和及时处理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⑥ 对照仪容仪表及及行为规范督导全体保洁员自觉遵守。⑦ 对保洁员每日工作情况填写《保洁员工作日检表》。1.保洁员工作的检查制度

保洁员工作检查分为:日检与周检。

(1)日检:日检分为《保洁班工作日检表》与《保洁员工作日检表》。《保洁班工作日检表》由物管员执行,保洁领班每天对各责任区卫生工作坚持检查两遍,有特殊情况至少检查不低于一次,并将检查情况填入保洁班工作日检表,作为对各责任区巡查班长,保洁情况的考核依据。《保洁员工作日检查表》由巡查班长填写,巡查班每天对各责任区巡查两遍并将地责任人的工作情况与卫生情况填写《保洁员工作日检表》和卫生不合格通知单,每月底将此记录表整理成册并做成当月保洁考核依据和今后的检查资料。

(2)周检:《保洁员工作检表》由物管员组织和各片区责任人每周不定时对责任区卫生进行一次大检查,将检查结果当场公布,并填入《保洁员工作周检查表》。2.检查方法与办法:(1)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包括:巡查、抽查、参观评比、用户意愿调查。(2)检查办法有: ① 用手触摸公共部位的设施,设备及各类物品的表面看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② 在责任区内投放纸屑、烟头等杂物,检查保洁员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扫。

③ 检查工作流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任务并达到规定的标准。

④ 对服务对象发放意愿调查,是否在到规定的满意率。

七、保洁员奖惩办法

(一)抽查中,每发现一处卫生不达标,扣1分。

(二)当月未扣分者,在当月工资中奖励30元。

(三)当月累计扣5分以下者,在当月工资中奖励20元。

(四)当月累计扣6分至10分者,在当月工资中奖励10元。

(五)当月累计扣11分至15分者,当月工资实发。

(六)当月累计扣16至20分者,在当月工资中均扣10元。

(六)当月累计扣21至25分者,在当月工资中均扣20元。

(七)当月累计扣25分以上者,按50元扣除。

(八)连续3个月扣分在25分以上者,给予辞退处理。

市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篇12

1 实现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的转变, 促进高职教育制度创新

高职教育要发展, 必须不断创新, 办出特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立足地方经济建设, 与本科院校及同类的高职院校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 以此促进高职教育制度创新。

1.1 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

卫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医疗卫生和医药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可以说, 卫生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 明确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方向, 促进了办学思想的转变, 因此, 卫生职业教育应确立以学生就业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对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 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坚持产学结合、校企结合,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 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专门人才。

1.2 探索全新的办学模式

目前,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有限, 因此探索校企合作, 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 是办好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医药卫生行业的实际需求, 按照医药卫生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规划进行“订单式”培养, 实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学校与医药卫生单位共同研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及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采取这种教学与岗位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职业环境, 且其适应能力强, 就业率高。只有做到“办学方向瞄准市场, 开设专业跟踪市场, 培养人才适应市场, 学校管理服务市场”, 才能满足社会需要, 学生就业才有最终保证。

2 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针对职业教育的对象和条件, 在实施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构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规律, 具有高职教育特点、风格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一大体现, 也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必须围绕的一个中心。

2.1 优化专业结构, 调整专业方向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专业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调整专业服务方向, 优化专业结构, 即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 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 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在优化专业结构时, 学校要认真地开展市场调查、论证, 建立由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定期进行区域社会调研, 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现状与未来的趋势,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 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 要以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方向, 纠正只根据学校现有教师, 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的倾向。同时, 还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

2.2 课程体系改革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课程体系改革应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要摒弃“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 放弃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 筛选学科中与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 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 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以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按照能力模块编排, 尊重学科, 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 所开设的课程要基本涵盖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建立能力本位的综合课程体系。卫生职业教育包括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课程体系通常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选修课五大模块。课程体系改革应从社会对卫生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 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改革目标应突出对学生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2.3 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 加强实践教学

实训、实习是培养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都很强的学生, 这是卫生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首先, 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训练计划。各项技能的训练应有教学大纲和教材, 以确定阶段训练内容、要求和目标。其次, 要改革校内实验教学, 尽可能增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实验、实训内容。再次, 要建立一些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

2.4 推行“双证书”制, 促进培养模式的创新

执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健全, 用人单位也将有无执业资格证书作为招聘人员的一个条件。这迫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 还必须获得执业技能资格证等。因此, 卫生职业院校要把“双证书”作为培养目标, 把岗位技能培养纳入教学计划, 同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把实验、实训等内容和相关职业技能的鉴定内容结合起来, 突出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 推进教学配套改革, 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质量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在构建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还应该推进教学的配套改革, 使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必须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 以专业课为主体, 以实习操作为重点, 以提高学生技能和达到岗位要求为目标”, 以此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3.1 更新教学内容, 主动面向岗位

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 构建和实施了综合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整合教学内容, 建立综合课程体系。综合课程的改革使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和成效性, 避免了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 提高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为开展选修课、加强实践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二是构建综合实验课程体系。对分散在各个阶段和各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 单列成实验课, 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减少验证性实验, 提高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率, 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2 优化教学过程, 突出能力培养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兴趣及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改革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 由单向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向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因此, 要大力提倡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讨式等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医药卫生专业技能变化和行业发展需求。在教学工作中, 强化实践教学, 突出能力培养;做到制订系列化技能训练目标, 组织学生常练技能, 实施现场教学;注重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促进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

3.3 创新教学手段, 强化电化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鼓励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辅助 (CAI) 教学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完善教学考评机制, 科学评价学生学业成绩

高职教育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考试分数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上, 因此在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上要进行系列化改革。对高职学生的考核, 应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试方式, 而应坚持以执业能力为重点, 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 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 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方式, 笔试和口试方式, 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方式等, 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为有效衡量办学质量的高低, 应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市场反馈机制。质量评价体系有3个内容:一是学校评价, 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考核, 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学生评价, 让学生特别是毕业生来评价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三是用人单位评价, 请用人单位评价对毕业生实际工作的满意度。特别要重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通过评价调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 真正做到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

4 完善基础建设, 构建高职教育保障体系

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保证高职教育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 在做好以上3项工作的同时, 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建设, 落实以下3项措施, 即搞好师资培养、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牢筑高职教育保障体系。

4.1 加强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

卫生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卫生职业院校必须促进教师从理论型向“双师型”转变,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定期到医院、企业学习和业务进修, 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积极聘请医院、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校任教, 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充分发挥老教师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作用, 尽快形成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职师资队伍。

4.2 转变服务理念, 加强就业指导

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巩固和发展与否。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 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 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首先, 要改变以往由学生自己择业、就业的传统观念, 树立主动收集用人单位信息、积极为毕业生服务的观念。由于学生自身水平、视野及所处环境决定其不能深入了解人才市场信息和动态, 因此, 就业指导应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 并将其纳入必修课, 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规划设计、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 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 合理定位, 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其次, 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就业指导还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实践中, 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 而且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工作者。

4.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教育中, 我们应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 把教育学生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实用人才。实行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教学、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以党课、团课和各种学生活动为载体, 深入开展党的理论知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 通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兴趣、执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二是丰富“两课”教学形式, 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加强“两课”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各高职专业应结合实际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 举办多种人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素质讲座;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制作节”、文学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倡导高雅艺术文化, 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修养。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辅导咨询室, 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文历阳.关于发展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6:1~3.

上一篇:谦让的故事下一篇:我心中的女神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