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植物育种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
植物育种学是一门集遗传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化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植物育种学建立在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基础上,一个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口感。在上课的时候赵老师为我们分篇章耐心讲解,并让每一个学生都预习功课,并做到能够上讲台讲课,然后让学生公正公开评分,给予了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实我们的高级植物育种学理论的同时,也在积极指导我们实践,使得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可所用。
5月27日下午,同班同学去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基地实习。刚到基地,基地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看到一个个蔬菜大棚,甚至相隔老远就闻到了蔬菜的味道,瞬间感觉到了科研的魅力。基地位于城郊一个地方,风景独好,可能是由于蔬菜基地的庞大以及周围绿化效果很好的原因,空气也很好,让人神清气爽,这就是原生态的蔬菜呀。基地老师带着我们一个个参观,并讲解品种、口感等。原来平日我们吃的蔬菜也有这么大学问,尤其是有那么多的品种。蔬菜基地中有很多蔬菜,辣椒、苦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茄子,都有很多品种。很多品种长得还不是很像,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是同一个物种。比如辣椒,有水瓶那么粗一个的,也有手指头那么小的,甚至还有更小的,有皮比较硬的,也有皮特别脆弱的,摸在手里生怕把它化了。
听基地老师说,皮比较软的是蔬菜研究所的最品牌辣椒,曾经被炒作卖到200块钱一斤呢,即使现在到市场上去买也要60多块钱一斤,瞬间颠覆了我潜在的意识。原来辣椒也可以这么贵呀。辣椒树有匍匐型的,也有高大的有一米高,听说还在长大。有特别辣的,也有不辣的,这么多品种科研工作者该付出多少才能培育出来呀。我是水稻研究所的,感觉蔬菜所很能盈利,相对于水稻科研人员在田里风吹雨晒,蔬菜所在基地还是要轻松一些。尤其是蔬菜可以说是日必需品,一食三餐都离不开它,很好销售,且种植起来要容易得多,产量也可观。而水稻品种也很多,参差不齐,很难卖出去,工作量、时间成本也非常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对于蔬菜育种,我也是个门外汉,基地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好几个辣椒大棚,给我们讲解了辣椒育种的基本知识。在边参观边听老师讲解的同时,也细心的看了辣椒的花,在老师的解析下,学会了看辣椒的花,以及花的结构,怎么去雄,以及怎么去给辣椒做杂交。针对不同的辣椒品种,我们用手去摸辣椒,从辣椒树的叶子,以及辣椒果实的大小、形状、辣椒果皮的软硬程度去辨别是属于哪个品种。当然,一些专业术语也听得似懂非懂,不过还是很有收获,临走时老师还给同学们赠送了一些辣椒,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师的一片心意,同时也可以在美食中享受到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的辣椒成果。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布,以及我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进一步撑握特点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的方法。
种质资源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杜布赞斯基(T.Dobzhansky)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育种工作的基础。育种的发展和成绩与种质资源密不可分。由于认识的不足,长期以来致使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受到人为破坏。在1988年,曾有专家估计,在过去的2亿年间,大约每27年有一种高等植物灭绝,相当于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流失,使人类的生存活动也逐渐局限于几种单调脆弱的农牧业生态系统。可见,种质资源的工作是迫切而重要的,更是植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种质资源的概念与重要性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
种质又称遗传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或种质),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从两方面理解:首先它能决定生物种性,其次,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宏观上,植物种质可以是一个群落、一株植物、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药、花粉、合子、种子)和组织;微观上来说,携带种质的载体包括细胞、原生质体、染色体乃至核酸片段。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随着遗传育种研究的不断发展,种质资源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凡能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都可归人种质资源之范畴,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植物、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甚至DNA片段等。
二.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品,能源,工业原料等,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财富。丰富的生物种类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构成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以及保持人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种质资源是利用和改良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质基础,更是实施各个育种途径的原材料。现代育种实践表明,种质资源的发现,研究和利用在植物育种成就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就不可能育成好的品种。例如:19世纪中叶欧洲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几乎毁掉整个欧洲马铃薯种植业。后来利用从墨西哥引入的抗病的野生种杂交育成抗病品种,才使欧洲马铃薯种植业得到挽救。
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作物品种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与人类文明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野生植物先被驯化成多样化的原始作物,经种植选育变为各色各样的地方品种,再通过不断地对自然变异、人工变异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而育成符合人类需求的各类新品种。正是由于已有种质资源具有满足不同育种目标所需要的多样化基因,才使得人类的不同育种目标得以实现。
在作物育种中,提供育种目标性状基因源的作物类型、品种和野生植物,仅是种质资源的一小部分。从实质上看,作物育种工作就是按照人类的意图对多种多样的种质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改造,而且育种工作越向高级阶段发展,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就越加突出。现代育种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就,除了育种途径的发展和采用新技术外,关键还在于广泛地搜集和较深入研究、利用了优良的种质资源。育种工作者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决定育种成效的主要条件,也是衡量其育种水平的重要标志。育种实践证明,在现有遗传资源中,任何品种和类型都不可能具备与社会发展完全相适应的优良基因,但可以通过选育,将分别具有某些或个别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特殊基因有效地加以综合,育成新品种。
例如,抗病育种可以从种质资源中筛选对某种病害的抗性基因;矮化育种可以从种质资源中选取优异的矮秆基因,将二者结合育成抗病、矮秆新品种。对熟期、品质、适应性、产量潜力等性状的改良也都依赖于种质资源的目标基因,只要将这些目标基因加以聚合,就可能实现育种目标。
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成效的大小,在明确育种目标的前提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数量和对其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深度。即首先要选择原始材料,而原始材料的选择又依赖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广度和对其所了解的深度。从世界范围内近代作物育种的显著成就来看,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及育种上大的突破性成就几乎无一不决定于关键性优异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如小麦矮源农林10号与世界范围的“绿色革命”;抗根结线虫的北京小黑豆与美国大豆生产;水稻矮源矮脚南特和矮子粘与我国水稻的矮秆育种等等事实说明,这些特异种质资源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仍将取决于关键性优异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一个国家与单位所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所拥有种质资源的研究程度,将决定其育种工作的成败及其在遗传育种领域的地位。显然,将来谁在拥有和利用种质资源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可能在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上占有优势。
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作物育种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作物育种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育种者所拥有的种质资源。如人类特殊需求的新作物、适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物新品种等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就决定于育种者所拥有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还是不断发展新作物的主要来源,现有的作物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的。
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种质资源不但是选育新作物、新品种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不同的种质资源,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和遗传特性,以及不同的生态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作物的起源、演变、分类、形态、生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问题,并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预见性,提高育种成效。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
一.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所发展的有关理论,使人们对作物起源有了较好的了解,为研究作物的起源、演化、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为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利用工作提供了导向,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及作物育种工作均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较系统地对作物起源中心研究分类影响较大的有三大系统,即德坎多尔(DeCandolle)的“三大起源中心论”、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的“八大起源中心论”和茹考夫斯基(Л.М.Жуковский)的“十二大起源中心论”。
(一)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论
通常认为,德坎道尔是最早研究世界栽培植物起源的学者。他通过植物学、历史学及语言学等方面的考证,研究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提出每一种作物都起源于一定的地点,且起源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出版了《世界植物地理》(1855)、《栽培植物起源》(1882)这两部著作。他在《栽培植物起源》(1882)一书中考证了247种栽培植物,其中起源于旧大陆的199种,占总数的88%以上。他指出这些作物最早被驯化的地方可能是中国、西南亚和埃及、热带亚洲。
(二)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是在德坎多尔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瓦维洛夫从1920年起,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植物考察队,先后到过60多个国家进行大规模考察,在生态环境各不相同的地区考察了180多次。对采集到的30余万份作物及其近缘种属的标本和种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近20年考察分析的基础上,用地理区分法,从地图上观察这些植物种类和变种的分布情况,进而发现了物种变异多样性与分布的不平衡性,于1951年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学说。把世界分为8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论述了主要栽培植物,包括蔬菜、果树、农作物和其他近缘作物600多个物种的起源地。提出植物物种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所有物种都是由多少不等的遗传类型所组成,它们的起源是与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地区相联系的,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而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类型或栽培类型的地区,即为作物起源中心。根据变异类型特点及近缘野生种情况可把起源中心分为初生中心和次生中心。显性性状可以作为中心的标志,而隐性性状主要出现在次生中心。
1.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
(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现在的作物起源中心概念一般为: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primaryorigincenter),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一般有4个标志:即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secondaryorigincenter)或次生基因中心。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即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其次生中心。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如地中海地区的禾本科及豆科作物均无例外地表现为植株繁茂,穗大粒多,粒色浅,高产抗病,而我国的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生育期短,植株较矮,穗粒小,后期灌浆快,多为无芒或勾芒。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4)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称为原生作物。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这类作物称之次生作物,如燕麦和黑麦。、2.8个作物起源中心(图1-1)
(1)中国一东亚中心:136物种(11种作物)。包括中国中部和西部山岳及其毗邻的低地,是许多温带、亚热带作物的起源地,也是世界农业最古老的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的巨大中心。起源的蔬菜主要有大豆、竹笋、山药、草石蚕、东亚大型萝卜、牛蒡、荸荠、莲藕、茭白、蒲菜、慈姑、菱、芋、百合、白菜类、芥蓝、芥菜类、黄花菜、苋菜、韭、葱、薤、莴笋、茼蒿、食用菊花、紫苏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砂梨、秋子梨、沙果、桃、山桃、杏、梅、中国李、红李(杏李)、毛樱桃、中国樱桃、少花樱桃、山楂、贴梗海棠、木瓜、木半夏、枣、拐枣、银杏、核桃、山核桃、中国普通榛、多刺榛、阿富汗榛、东亚板栗、板栗、香榧、果松、香橙、宜昌橙、甜桔、朱桔、乳桔、槾桔、金柑、圆金柑、枳、柿、君迁子、枇杷、黄皮、杨梅、荔枝、龙眼和桃金娘等。本中心还是豇豆、甜瓜、南瓜等蔬菜作物,以及甜橙、宽皮桔(可能)等果树作物的次生起源中心。
(2)印度中心:117物种(15种作物),包括印度(不包括其旁遮普以及西北边区)、缅甸和老挝等地,是世界栽培植物第二大起源中心,主要集中在印度。起源的蔬菜主要有茄子、黄瓜、苦瓜、葫芦、有棱丝瓜、蛇瓜、芋、田薯、印度莴苣、红落葵、苋菜、豆薯、胡卢巴、长角萝卜、莳萝、木豆和双花扁豆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芒果、甜橙、碰柑、宽皮桔、柠檬、构橼、酸橙、酸柠檬、野海枣、印度山竹子、印度木苹果、蒲桃、小菠萝蜜、印度枳、三捻、杨桃、余甘子、九里香、印度桑、六雌蕊山榄、酸豆和假虎刺等。本中心还是芥菜、印度芸薹、黑芥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2A.印度一马来亚补充区:包括印度支那、马来半岛、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及菲律宾等地,是印度中心的补充。起源的蔬菜主要有姜、冬瓜、黄秋葵、田薯、五叶薯、印度藜豆、巨竹笋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小果苦橙、加拉蒙地桔、柚、毛里塔尼亚苦橙、易变韶子、乌榄、白榄、槟榔、五月茶、香蕉、面包果、小菠萝蜜、榴莲、兰撒果、芒果、蓝倍果、罗庚梅、水莲雾、南海蒲桃、番樱桃和韶子等。
(3)中亚细亚中心:42物种(15种作物),包括印度西北旁遮普和西北边界、克什米尔、阿富汗、塔吉克和乌兹别克,以及天山西部等地,也是一个重要的蔬菜起源地。起源的蔬菜主要有豌豆、蚕豆、绿豆、芥菜、芫荽、胡萝卜、亚洲芜菁、四季萝卜、洋葱、大蒜、菠菜、罗勒、马齿苋和芝麻菜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阿月浑子、杏、洋梨、扁桃、沙枣、枣、欧洲葡萄、核桃、阿富汗榛和苹果等。该中心还是独行菜、甜瓜和葫芦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4)西亚中心:83物种(20种作物),包括小亚西亚内陆、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山地。起源的蔬菜主要有甜瓜、胡萝卜、芫荽、阿纳托利亚甘蓝、莴苣、韭葱、马齿苋、蛇甜瓜和阿纳托利亚黄瓜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无花果、石榴、苹果、洋梨、温桲、甜樱桃、扁桃、桂樱、波斯山楂、核桃、欧洲榛、大榛、旁吐斯榛、阿富汗榛、西格鲁吉亚榛、欧洲板栗、欧洲葡萄、小蘖、欧洲稠李、阿月浑子、沙枣、君迁子等。该中心还是豌豆、芸薹、芥菜、芜菁、甜菜、洋葱、香芹菜、独行菜、胡卢巴等蔬菜,枣、杏、酸樱桃等果树的次生起源中心。
(5)地中海中心:84物种(6种作物),包括欧洲和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带,它与中国中心同为世界重要的蔬菜起源地。许多蔬菜作物,包括甜菜和许多古老的牧草作物都起源于此,为小麦、粒用豆类的次生起源地。起源的蔬菜有芸薹、甘蓝、芜菁、黑芥、白芥、芝麻菜、甜菜、香芹菜、朝鲜蓟、冬油菜、马齿苋、韭葱、细香葱、莴苣、石刁柏、芹菜、菊苣、防风、婆罗门参、菊牛蒡、莳萝、食用大黄、酸模、茴香、洋茴香和(大粒)豌豆等;起源的果树有油橄榄、圭洛豆。该中心还是(大型)洋葱、(大型)大蒜、独行菜等蔬菜的次生起源中心。
(6)埃塞俄比亚中心:38物种(15种作物),包括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起源的蔬菜有豇豆、豌豆、扁豆、西瓜、葫芦、芫荽、甜瓜、胡葱、独行菜和黄秋葵等。此中心无原生果树。
(7)墨西哥-中美起源中心:49物种(9种作物),包括墨西哥南部和安的列斯群岛等。存在着大量玉米变异类型。起源的蔬菜有菜豆、多花菜豆、莱豆、刀豆、黑子南瓜、灰子南瓜、南瓜、佛手瓜、甘薯、大豆薯、竹芋、辣椒、树辣椒、番木瓜和樱桃番茄等;起源的果树有仙人掌属果树、牛心果、番荔枝、刺番荔枝、黑头番荔枝、灰番荔枝、伊拉麻、圆滑番荔枝、人心果、人面果、(山榄科)果酱果、绿色果酱果、柳叶蛋果、番木瓜、油梨、番石榴、槟榔青、墨西哥山楂、大托叶山楂、印度乌木、星果和野黑樱等。此中心还可能是秘鲁番荔枝等果树的次生起源中心。
(8)南美中心:62物种(7种作物),包括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起源的蔬菜有马铃薯、秘鲁番茄、树番茄、普通多心室番茄、笋瓜、浆果状辣椒、多毛辣椒、箭头芋、蕉芋等;起源的果树主要有甜西番莲、山番木瓜、蛋果、番石榴、秘鲁番石榴、光棕枣等。该中心还是菜豆、莱豆的次生起源中心。8A.智利中心。这一中心为普通马铃薯和智利草莓的起源中心。8B.巴西一巴拉圭中心。这一中心为木薯、落花生、巴西蒲桃、乌瓦拉番樱桃、巴西番樱桃、毛番樱桃、树葡萄、菠萝、巴西坚果、腰果和凤榴等果树的起源中心。
(三)茹考夫斯基的大基因中心学说
前苏联茹考夫斯基在瓦维洛夫学说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不同作物物种的地理基因小中心达100余处之多,他认为这种小中心的变异种类对作物育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他还将瓦维洛夫确定的8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所包括的地区范围加以扩大,并增加了4个起源中心,使之能包括所有已发现的栽培植物种类。他称这12个起源中心为大基因中心,包括作物的原生起源地和次生起源地。分别是中国一日本中心(中国为初生基因中心,日本为资源基因中心)、东南亚洲中心、澳大利亚中心、印度中心、中亚细亚中心、西亚细亚中心、地中海中心、非洲中心、欧洲一西伯利亚中心、南美中心、中美和墨西哥中心、北美中心。
二.中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拥有极其丰富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在《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一书中将“中国起源中心”列为世界世界上植物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的一个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一)中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概况中国的园艺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多数起源于本国。有些最初的起源虽不在我国,但引入我国后经长期栽培,已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种或类型,即次生起源于我国。我国种质资源的特点是各类繁多、变异丰富;分布集中;特点突出、遗传性好。世界上收集和保存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在30万份以上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我国已收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共约35万余份。其中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中,果树作物1万份,蔬菜作物2.5万份,还有花卉。目前全国栽培植物主要种类约600多种。其中果树作物约140种,蔬菜作物110多种,花卉130余种。此外,栽培植物的野生种多,蔬菜作物、果树作物中很多都有野生种,还有许多可食的半野生蔬菜。同时,我国还有大量的有用野生植物,如可食用的野菜至少400-500种,油脂植物300多种及大量的野生花卉和园林植物资源。
1.果树种质资源:
现今世界上栽培的果树很多原产于我国。苹果属中原产于中国的有20余种。沙果、海棠果、西府海棠的基因中心在华北至西北。山荆子、毛山荆子产于东北、华北。湖北海棠、河南海棠产于华中、华西。丽江山荆子锡金海棠产于西南。新疆野苹果产于西北。三叶海棠产于我国(日本有分布)。梨属中有14个种,其常见的栽培品种主要是东北、华北的秋子梨,华北、西北的白梨,华中、华东的沙梨。砧木用的杜梨产于华北,豆梨主产于华东及华南,褐梨产于华北,川梨主产于西南。新疆有新疆梨和杏叶梨。在柑橘类中,我国是香橙亚科某些野生种的初生基因中心。云南、贵州有野生甜橙,广西有野生橘,云南发现枸橼的新类型和最原始的江河大翼橙、马烽橙,湖南有柑橘属、金柑属和枳属的野生种。中国板栗是我国特有的种,是栗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材料。桃、杏、李、枣、柿和猕猴桃等的初生基因中心均在中国。龙眼、荔枝也起源于中国。我国主要栽培的果树有苹果、梨、桃、李、柑橘、山楂、葡萄、杏、枣、柿、荔枝、香蕉等。栽培最多的是苹果。果树种群分布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例如2000年,产量排前三位的是苹果(产量占果品总产量的37.8%),柑橘(24.3%),梨(11.5%),到2010年,果品产量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几种果树,苹果、柑橘、梨和其它果品的产量分布占果品总产量的42.5%、17.8%、11.7%和28.0%。
2.蔬菜种质资源:
起源于中国的蔬菜作物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原产于我国和引自国外的蔬菜作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通过驯化、自然杂交、人工选择栽培,产生了丰富的形态变异和生态分化类型,形成众多独特的类型、亚种、变种和品种。如:葱分化出了分蘖性强的分葱,又形成了分蘖性弱而葱白发达的大葱。山药地下部根状块茎在南方形成脚板状、短简状,在北方形成长柱形。芸薹属的芸薹在欧洲和其他国家一直为油料作物,而传到中国后在南方演变成白菜牙中,进而形成普通白菜、塌菜、紫菜薹、菜心、分薹菜等变种。在北方则与芜菁无关,选择形成大白菜亚种。芥菜系黑芥和芸薹在中国西北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杂交形成的异源四倍体,在四川盆地演变成茎用、根用、叶用、薹用等16个变种。
原产地中海地区的莴苣在欧美及非洲等地发展成为叶用莴苣,而在中国则演变成茎部肥大的莴苣。此外,茄子、萝卜、黄瓜、冬瓜、甜瓜、大蒜豇豆等蔬菜也发生种种特性的变化,形成适宜不同地区和季节生长的各种生态型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蔬菜植物有700多种,其中栽培蔬菜共有20余科11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种子植物,而且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主要栽培的双子叶植物蔬菜有17科82种(部分稀有特种蔬菜未包括在内)。在双子叶中又以豆科(17种)、葫芦科(12种)、十字花科(11种)、菊科(9种)、伞形科(7种)和茄科(6种)为主。单子叶植物蔬菜有8科29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百合科(13种)。低等植物蔬菜主要是真菌门的伞菌科(4种)和木耳科(2种)。
3.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我国的地形、气候多样,分布在我国的观赏植物种类极其丰富,尤其是适合园林或家庭栽培应用的花卉及其有潜在发展能力的种质,在全球所占比重甚大。如乔、灌木中国原产者,为数多达7500种以上,松柏类、竹类尤为突出,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草本观赏植物种质也十分丰富,有的还是举世无双的特产,如荷花、春兰。观赏植物的品种数也使丰富异常的,突出表现在名花上,如1996年梅花有300个品种以上,牡丹品种约500个,芍药200余个,月季800个,菊花3000个以上。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某些观赏植物的分布中心。观赏植物种类最多的云南省,有18000多种植物,如杜鹃属、报春属、龙胆属、山茶属、中国兰花、石属、凤仙属、绿绒蒿属等。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还有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省,种类在3000-5000种之间。同一类观赏植物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数量差别很大。杜鹃花全世界有900余种,其中530种起源于我国,云南省分布有250种,四川144种,西藏177种,贵州80余种。木兰科观赏植物全世界有15属240种,起源我国的11属130余种,云南、广东、广西是木兰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兰科植物全世界有700属2000多种,起源我国的166属1019种,仅云南省就有33种,如著名的建兰、兜兰、墨兰、虎皮兰等,台湾省、海南省也是兰花的重要产地。海南省还是仙人掌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区。蔷薇属和菊属观赏植物适应的气候类型很广,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整个中国成为这些植物的分布中心。
中国观赏植物种质的优良特性表现在:①早花性。如梅花、蜡梅、瑞香等开花很早,所需温度甚低。②连续开花性。如月季花及其品种、香水月季及其品种、“四季”桂、“常春”二乔玉兰。③香花。如米兰、珠兰、兰花、桂花。④突出的优异品质。如金花茶的金黄色花,菊花丰富异常的花色与花型,梅花之黄香型及花心具“台阁”的奇品。⑤突出的抗逆性。例如“耐冬”山茶等的抗寒性,沙枣、楝树等的耐盐碱性,毛花菊等的抗旱性与耐瘠性,柘树等的抗涝性及抗旱性,荷花、栀子花等的耐热性以及银杏、水杉、菊花、槐树等的适应性。
(二)当代中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组织协调全国栽培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工作,搜集作物种质。已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种质交流关系,先后于北京建成一号和二号种质库。此外,在山西、河北、黑龙江、广西、广东、湖北、青海(天然库)、河南、上海及北京等省、市、自治区建有地区种质库,安全保存农作物种子。有关农业机构、农业院校育种单位也结合育种工作,搜集、保存、整理、鉴定了一批种质材料。
育种》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1、《园艺植物栽培学》李光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032、《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1999.0
1第二部分:主要内容
1、园艺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
2、园艺植物资源和分类;
3、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
4、园艺植物的繁殖;
5、园艺植物的定植、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产品器官管理;
6、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7、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创新和利用;
8、选育种方法;
9、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种的应用;
10、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
第三部分:基本题型
1、名词解释;
2、填空题;
3、单选题;
4、判断题
5、简答题
1.简述多胺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一 PA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类似于IAA,GA。促扦插生根,促不定根的产生。与内源IAA相似
3.延缓衰老。同CTK。与ETH生物合成有关,竞争SAM,PA延衰机制:①稳定膜结构;②抑制ETH合成;③可与细胞膜大分子结合,阻止膜脂过氧化;④与自由基结合,减少自由基伤害。但对老叶无效 4.提高植物的抗性,① 高盐环境:使根部put增加,有助于维持体内阳离子平衡,适应渗透胁迫或
离子过多产生的影响。
② 缺K+ :植物会积累put,维持离子平衡,代替K作用。
③ 渗透胁迫:大麦、玉米等不同植物叶片放入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中处理,put增加。
④ PH5.0或少于5.0,put增加,促进质子分泌 逆境put增加的生理意义:
①作为PH缓冲剂,有利于H+和其他阳离子过膜;
②可抑制酸性蛋白酶、RNA酶,保护质膜和原生质不被外来伤害,引起分解。
5.调节植物开花过程:成花诱导,花器官发育及调节某些个别植物的雄性不育。
6.调节园艺植物果实发育的作用: ①
对授粉、受精的影响②
对座果的影响③
对果实生长的影响④
对果实成熟与衰老的影响 二PA的作用机理:1.稳定膜结构,保护作用
2.促进核酸与Pr生物合成。①
PA具有稳定核酸的作用
②
稳定核糖体的作用
3.充当植物激素作用的媒介
4.影响某些酶的结构及活性。可激活NADPH氧化酶
2.简述油菜素甾醇类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一、BR可能的作用机理: 1 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BR与IAA活性关系可能与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有关:①用BR处理,可增强细胞膜的电位势
及ATPase活性和H+分泌② BR有强化IAA酸化作用,与IAA作用类似, 3 BR促进生长必须在有光条件下才有效。
二、生理作用
1.促进伸长生长:细胞分裂、伸长速度加快,包括对整个植物生长。
2.提高产量:小麦用BR可↗结实率。
3.促进水稻第二叶片弯曲,专一性鉴定方法。
4.促进细胞叶绿素合成:芹菜茎用BR浸泡,叶浓绿有光泽。5.可延衰:防止膜脂过氧化,维持膜功能,外渗电导率下降。6.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
7.提高抗逆性 :BR能增强植物对干旱、病害、除草剂、药害等逆境的抵抗力,因此被称为“逆境缓和激素”
3.简述茉莉酸的生理作用和作用机理。
一、JA的生理效应。有的与ABA相似
1.抑制生长:通过抑制GA诱导的伸长生长抑制生长。2.抑制萌发:反式JA作用明显 3.促进插枝生根 4.促进衰老。
①JA-Me处理燕麦叶片,促进叶绿素降解,衰老加快。
②高浓度乙烯利促进离层形成,促进脱落。JA也有此效应。③对RuBPcase有抑制作用 促进ETH产生
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对过氧化物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有激活作用
7抑制花芽分化:与CTK相反
8提高植物抗性
二、JA及JA-me类作用机理(一)诱导特殊Pr合成 ABA可广泛认为是一种信号,诱导PrE抑制物形成 JA有促进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形成的作用,同时可激活此酶。酚类物质为防御素)应用JA及JA-me可诱导营养贮藏Pr合成(VSP)及积累。主要调节植物对N的利用
(二)诱导次生物质的合成
1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用低浓度JA-me处理,幼苗花色素苷含量比CK明显增加↗
2类黄酮类物质大大↗,3生物碱合成量与JA-me使用浓度及时间成正相关
JA-me处理过程:JA或JA-me→诱导PAL活性↗→酚类物质合成(类黄酮类、生物碱)→次生物质提高植物抗性。
(三)诱导基因表达
1几丁质酶及β-葡聚糖基因
2苯丙氨酸裂解酶和查耳酮合成酶、查耳酮异构酶基因cellwall结构蛋白基因
PrE 抑制剂及营养贮藏Pr基因,可调节植物的N代谢及利用。
JA对基因表达有两方面影响;1 JA-me促进专一性JIPs(茉莉酸诱导Pr)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大量JIPs形成。2 对正常存在的Pr mRNA翻译过程调控
(四)传递胁迫信号,发生在特定的mRNA合成之前
4.玉米赤霉烯酮与植物成花的关系。从发育的角度植物的一生可分为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 胚胎期
种子和母株之间相互传递信息。
在胚和胚乳中,显示出强烈的细胞分裂、原生器官分化以及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矿物质)的贮存;植物激素对物质的转移起重要调节作用, 二 发芽与成活
异养到自养的转变
幼苗要求丰富的养料及充足的水分,出苗过程和幼苗期是特别敏感的时期。
三 营养期:最大生长时期 代谢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植株快速生长,体积增加逐渐呈现典型形态并获得一个良好平衡的根/冠比值,此时植株对水分的适应很重要.四 生殖期:开花和结果的时期.由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状态的变化引起的,成花取决于自动诱导和外界信号诱导,环境因子及内源调节机制一起影响开花的频率,坐果及种子的成熟.五、衰老期 有序撤退
代谢活性减慢,顶端和形成层生长减少,叶变小,花和种子更少,种子发芽力降低.有机体对非生物胁迫更敏感,对寄生物侵袭易感性更大。
6.简述光敏色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1.光敏色素的结构和性质:
①主要由2个结构域构成:位于N末端的光感受区域.位于C末端的光调节区域(参与信号传递、进行功能性的核定位调节细胞生理活动)
②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蛋白质。
③在天然状态下,Phy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④ 单体由脱辅基蛋白与生色团组成,生色团是一个开链的、与藻胆素类似的四吡咯环。
在天然状态下,Phy通过C末端的氨基酸残基聚合成二聚体。
2.光敏色素的功能
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红光和远红光受体,参与调控植物生活史中许多生理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去黄化,一些质体蛋白包括光合器组成蛋白的生物合成,叶片衰老,昼夜节律以及花器官的分化与发育。
7.简述蓝光受体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蓝光受体---隐花色素和向光素
结构:分子量是70-80KDa,具有两个明显的功能域: 氨基(N)末端区域(CNT),羧基(C)末端区域(CCT)性质: N端:CNT介导二聚化,并通过与之非共价结合的FAD吸收光信号。C端: 传递光信号,隐花色素功能 :
① 隐花色素作为蓝光受体,通过感受蓝光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②植物的蓝光反应包括:抑制下胚轴伸长.刺激子叶扩展,调节开花时间,向光性弯曲,气孔开放.引导昼夜节律时钟.调节基因表达
② 拟南芥主要的生理作用:一直抑制下胚轴生长,促进子叶扩展和花色素苷的合成,开花和气孔开放,调节生物节律性.向光素结构和性质
1.拟南芥中PHOT1是最早发现的向光素,PHOT1的C端功能区具有苏氨酸/丝氨酸激酶活性; 2.N端功能区含有两个约100个氨基酸组成的重复功能域,两个功能域之间有40%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向光素功能
①下胚轴向光性反应,②叶绿体的弱蓝光积累反应和强蓝光躲避反应,③介导蓝光促进气孔开放。向光素能够调节植物的趋光性,叶绿体运动,气孔开放,叶伸展,抑制黄化苗的胚轴伸长
8、茉莉酸的生理作用和作用机理及于系统素寡糖素的关系
茉莉酸的生理作用:抑制生长、抑制萌发、促进插枝生根、促进衰老,促进ETH产生、抑制花芽分化、提高植物抗性等生理作用。
茉莉酸的作用机理:JA或JA-m诱导PAL活性增强,进而诱导酚类物质合成(类黄酮类、生物碱),酚类物质诱导合成次生物质进而提高植物抗性。其与系统素、寡糖素属于协同作用,共同完成植物体对外界环境伤害的抵御功能。
阮老师
1已知某种膜蛋白,如可设计实验确认为是水孔蛋白?如果认其水孔蛋白,如何设计实验,分别对其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定位?
水孔蛋白又叫水通道蛋白,能高效运转水分,因此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编码的序列转移到瓜蟾的母细胞中鉴别,及转移到其生物膜上,使其在瓜蟾的母细胞中表达,再把其放入水中,观察其生物膜是否吸水膨胀,如果体积增大及吸水膨胀,则证明该蛋白是水孔蛋白.反之,则不是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也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实际上包括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因此,确定水孔蛋白的细胞学定位可采用基因标记的方法,即编码水孔蛋白基因由启动子和编码区两部分组成,用限制性内切酶将启动子切下,连接一个标记基因,一般为GFP绿色荧光蛋白然后通过转基因技术,霸气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中,是其重组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基因表达,通过标记基因判断水孔蛋白的具体位置,若蛋白质标记在细胞膜上,会发现在细胞膜上有荧光,若标记在细胞质上,则细胞内有荧光 试述水孔蛋白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水孔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折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结构:活体生物膜中的AQP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四级结构是由四个对称排列的圆筒状亚基包围形成的四聚体,每一个单体上有一个独立的水通道,这个水通道在胞外部分较窄而在细胞质这边较宽,水通道的收缩区形成了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它对水分的运转具有选择作用,尿素等大分子将被排斥而不能通过.特征;1所有生命形态中都存在水孔蛋白,是水分跨摸运输的最主要的通道 2是高丰度蛋白,传输快,有264个氨基酸残基 3是主要的内在蛋白 6个跨膜区,4个单体形成水孔蛋白,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于膜上,多数是异源四聚体。5在细胞膜上有两种AQP,PIP1和PIP2,在质膜和液泡膜上分为4个家族 功能:1 是水的特异性通道,其它分子离子不能通过
2在细胞水平上,植物整体水平上,水分子运输都非常重要。在植物体内水分子通过水孔蛋白进行跨膜运输是植物生长快慢的重要限制因子
3在干旱,盐胁迫条件下应进行水孔蛋白基因调控抑制其表达量,使活性降低提高抗逆性。4水孔蛋白与自交不亲和性有密切关系 5水孔蛋白与胞间连丝有关
6水孔蛋白不但能透过水而且能透过二氧化碳 7PH降低抑制其活性
3试述水孔蛋白在农业上得应用?
水孔蛋白可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在干旱盐碱胁迫下,使水孔蛋白表达受抑制或降低其活性,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农业上可利用水孔蛋白基因沉默或超表达的方法对植株进行改造,在适宜环境下,水孔蛋白基因的超表达可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高等植物NR结构与功能,NR基因的表达是如何被调控的?
1不管在藻类还是在高等植物中,NR酶是多中心氧化还原酶 2 NR酶定位于细胞质中 NR酶利用NADH或NADPH为电子供体 在高等植物中,NR酶是一个同型二聚体,每亚基分子量为100-120Kb 5 高等植物NR酶主要存在根部或叶片中 受NO3-诱导、受光调节、氮代谢物调节、NR和NiR偶联,在转录水平诱导 2 NR酶基因受光调节,光下NR酶活性最强,避光活性下降,若用NO3-盐处理绿色或黄化植物时,黑暗下酶活性及累积,增强光照,NR酶增加,NR蛋白增加 3 N代谢物调控,负调节,外源酰胺显著降低 4 NR酶和硝酸还原酶偶联.简述钾离子通道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功能。K+通道对膜电势有调节功能 2 参与K+营养的吸收转运 3 参与叶片运动 K+通道参与气孔运动,细胞因子和第二信使对保卫细胞,K+通道具有调节作用,ABA诱导细胞内Ca2+水平提高,抑制内向钾离子通道活化,外向钾离子通道钾离子外流,导致保卫细胞膨压下降气孔关闭 钾离子通道的物质运输,通过改变或维持跨膜电势可保持其他离子吸收反向同向转运 6 钾离子吸收转运的克隆.植物营养遗传学中,分离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原理。
张立军老师
1何为膜上信号转换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是如何进行信号转换的?
A细胞感受环境剌激或胞间信号的主要部位是质膜。质膜不仅可感受,而且可转换胞外信号。质膜转换胞外信号的系统称为信号转换系统。B这个系统由受体、(G蛋白)、效应器组成。
C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受体感受胞外信号,或与胞外信号结合后,(使G蛋白活化,活化的G蛋白)诱导效应器产生胞内信号。
2.何为胞外信号?植物的胞外信号主要有哪些?
胞外信号包括:外源的环境刺激。植物体内其它部位细胞合成的内源胞间信号,主要是植物激素。
1环境刺激 :
①环境因子,如光、温、水、气、矿质元素、应力、风、触
摸和伤害等,都可能作为信号影响酶活性,直接引起细胞运动或代谢变化。
②环境因子也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引起植物代谢和生长发育变化。③在信号转导系统中,研究最多的环境信号是光信号。
2胞间信号:当环境刺激的作用位点与效应位点处于植物的不同部位时,需要作用位点细胞产生信号,传递给效应位点,引起细胞反应。这个作用位点细胞产生的信号就是胞间信号。
胞间信号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
3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胞间信号,也被称为第一信使。
植物的主要激素: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油菜素内酯
3.细胞的胞内信号系统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胞内信号是由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产生的,有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也称为第二信使。生物体内的胞内信号系统主要有: 钙信号系统:植物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静息态),细胞浆中Ca2+浓度很低,只10-7~10-6M,大部分钙离子在质外体空间,细胞间隙或液泡中,浓度在10-4~10-3。当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浆中的Ca2+浓度增大,Ca2+来自质外体空间和胞内钙库(如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引起细胞的生理生化变化。当信息传递完成后,钙离子又被泵到胞外或被 细胞浆中的钙离子浓度又落到静息态水平,这样,细胞通达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将胞外信息传递到细胞内。2 肌醇磷脂信号系统 环腺苷酸信号系统 :在cAMP信使系统中,cAMP的作用是活化蛋白激酶。cAMP信使系统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是促进糖元的分解。cAMP可活化K+和Ca2+通道,可能不需要磷酸化。
cAMP通过激活蛋白激酶使特定的转录因子磷酸化,从而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何谓渗透调节?有哪些有机渗调物质?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积累渗调物质有何意义?
定义: 细胞主动积累溶质降低渗透势,提高吸水和保水能力,从而维持细胞膨压的作用 渗调物质:其中主要有可溶性唐,脯氨酸甜菜碱,以及其它物质,如甘油山梨醇,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产生参透调节物质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固而积累参调物质有重要的意义的作用:维持细胞膨压,维持植物光合作用,此外还有保护细胞持续生长,延迟茎叶以维持叶片较好的气体交换,保护酶活性,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等重要功能。干旱条件失水,通过渗透调节可提高含水量;盐碱地,水势低,通过渗透调节,是植物自由水势下降,吸收土壤中水分;冰冻,根系水分下将,气孔活动受阻地上部分蒸发继续导致脱水;脯氨酸对细胞膜,蛋白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作为氨基;甜菜碱在生物合成中可提供甲基,保护膜蛋
4+白,作为氨库,甜菜碱能解除NH的毒害,无毒对没有保护作用。
5何谓活性氧?有何危害?植物如何能够避免或减轻它的危害?
定义: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极强的氧化代谢产物及衍生的含氧物的总称 危害:1损伤核酸: 2损伤蛋白质:
3引起脂质过氧化:活性氧可引起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的链式过氧化分解,使膜脂有序排列受到破坏,膜透性加大,内含物外渗 活性氧的清除系统:酶系统 : 超氧化物岐化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过氧化氢酶,清除高浓度H2O2 过氧化物酶,清除低浓度H2O2
非酶系统 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循环非酶抗氧化剂:VC.VE.类胡萝卜素,黄酮素,花色素元,酚类物质等也具有自由基和活性氧的清除功能。
6如何正确评价植物的水分状况?
水势渗透势压力势百分含水量(鲜重含水量)相对含水量
7比较各种逆境对生物膜损伤机制的异同?
机械损伤 相变 脱水 脂质过氧化
蛋白质变性 Ψw
= Ψs + Ψm + Ψp
水势
渗透势
衬质势
压力势
表示真正的细胞水分状况
灵敏的反映细胞水分数量的变化,是逆境生理中表示植物体内水分状况的最好指标 综合分析决定植物抗旱性的因素。
决定植物抗旱性的因素包括形态因素和生理因素
形态因素:根系;根系发达,根冠比大,能有效吸收利用土壤深层中水分 叶片:叶片卷曲或脱落,降低蒸腾面积,减少蒸腾损失
叶片气孔:叶片气孔调节能力和特殊的叶片结构,叶片气孔多而小,内陷,叶脉较密,输导组织发达,绒毛多,角质化层度高,或蜡质层厚,有利于水分的贮存和供应,减少水分散失.生理因素:细胞渗透势:渗透调解能力强,增大细胞保水和吸水能力
原生质:原生质具有较高的亲水性,粘性与弹性,能抵抗或减轻脱水造成的机械损伤.代谢;缺水时正常代谢活动受到影响较小,合成反应占优势,水解酶类活性变化不大,能减少生物大分子的破坏,使原生质稳定的生命活动正常。
ABA:干旱时根系能迅速合成ABA并运输到叶片,使气孔关闭,干旱解除后ABA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抗旱植物应具有的特征
发达的根系,可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在干旱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灵敏的气孔调解能力和特殊的气孔结构,如气孔内陷,发达的角质层,减少蒸腾失水,在干旱时叶片卷曲或脱落,降低蒸腾面积,减少蒸腾损失,叶片脱落对植物渡过干旱期有利,但对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渗透调节能力强,增大细胞保水或吸水能力;细胞体积小,减轻脱水时的机械损伤;细胞原生质含有较多的保护像性物质,如活性氧清除能力强等
1详细LHCⅡ的功能及天线假说
2详细高等植物Rusibo的结构、功能及组装过程
结构与组装:由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构成,整个复合体相对分子量为56000,活性部分在大亚基上。大亚基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小亚基由核基因编码。大小亚基在叶绿体内组装成为一个活性整体。
功能::羧化和加氧L8S8
L2 在卡尔文循环中Rubisco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于二氧化碳发生羧化反应,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在光呼吸过程中Rubisco与2分子氧气进行加氧反应,生成两分子乙醇酸,经线粒体释放1分子二氧化碳。L8S8
L2
3详细Rubisco活化酶如何调节Rubisco活性 Rubiso活化酶和Rubp对Rubisco酶活性的调节 2 植物体内二羧基-糖醇磷酸抑制Rubisco活性 3 活化酶和ubp及CABP对Rubisco活性的调节
4详述光合电子传递中的Q循环
PSⅡ的Q接受电子和质子形成PQH2,PQH2扩散到cytb6f的类囊体腔侧的氧化还原部位,将两个H+释放到腔中,被传递的2个电子之一经直线电子传递链经过PQH2— RFe-S —cytf— PC,另一个电子经过循环途径传递到cytb6f类囊体基质的氧化还原部位,这是第一个PQH2的氧化过程,第二个PQH2的第一个电子经PQH2 —RFe-S— cytf— PC传递,第二个经传递至cytb6f再与H+及PQ结合形成PQH2传回PQH2库,总结果是:氧化一分子PQH2为PQ,向前传递2个电子,跨膜传递4个质子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生理(张立军教授)
1、何为膜上信号转换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是如何进行信号转换的?
2.何为胞外信号?植物的胞外信号主要有哪些?
3.细胞的胞内信号系统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第八章植物的逆境生理(张立军教授)
1、、何谓渗透调节?有哪些有机渗调物质?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积累渗调物质有何意义?
2、何谓活性氧?有何危害?植物如何能够避免或减轻它的危害?
3、如何正确评价植物的水分状况?
4、比较各种逆境对生物膜损伤机制的异同?
5、综合分析决定植物抗旱性的因素。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物质(朱延姝副教授)1.简述多胺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2.简述油菜素甾醇类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3.简述茉莉酸的生理作用和作用机理,及与系统素、寡糖素的关系。
第七章植物的发育生理(朱延姝副教授)
1从发育的角度植物的一生可分为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简述光敏色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3.简述蓝光受体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ngy
1、高等植物NR的结构与功能?NR基因的表达是如何调控的?
2、简述K+通道的主要类型,特征与功能。
3、植物营养遗传中,分离目的基因常用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原理。
第四章植物的水分营养
1、已知某种膜蛋白,如何设计试验,是否水孔蛋白,如果确认其为水孔蛋白,如何进行试验,对其组织学和细胞学定位。
2、试述水孔蛋白的分子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3、试述水孔蛋白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四章 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生理
植物的呼吸作用
1、详述LHC2的功能及天线假说?
2、请述高等植物Rubisco羧化酶功能,结构和组装过程。
3、详述Rubisco羧化酶如何调控Rubisco活性?
二:实习地点:原延边大学农学院龙井校区试验基地
三:实习时间:20xx年4月15日
四:实习内容:
1.晒种,浸种消毒:
在浸种前,选择晴暖天气将种子翻晒1天,可以增强种皮的透性,使种子内部有足够的氧气,促进种子内部酶的活性,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浸种后吸水均匀,提高发芽率并使出苗整齐。另外,晒种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用浸种灵、强氯精等浸种,可以防治通过种子传染的恶苗病、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等。浸种时间最好5天左右,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发芽都有不利影响。
2.做床,施肥和土壤消毒:
床土要选肥沃、无病菌、无草籽、偏酸性、通透性能好的土壤,如山地腐熟土、草炭土、葱地土、坝边土等,做床时,要干整地干做床,使床土平整细碎,土质疏松。做好床后浇透水,不用抹平,以免破坏床土的理化性状。把壮秧剂均匀施入床土里就可以了。如床土肥力低,可增施一部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注意未腐熟好的有机肥不能在苗床上施用。
3.播种,撒土:
将苗床分成15cm平方的小格子,分撒多种水稻品种稀播是育壮苗的一个关键措施,播种密度一般4-5两/m2,如怕苗不够,可增加苗床面积,但不要增大播种密度。用筛子将沙子筛过与通透性能好的土壤,如山地腐熟土、草炭土、葱地土、坝边土等,均匀拌匀,轻撒在苗床上覆土。
五:实习总结:
【高级植物育种学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习10-10
植物学实习报告11-23
教学植物园实习报告07-12
缙云山实习报告植物07-17
植物资源学调查报告06-30
衡山植物地理学实习12-10
中山植物园调研报告07-08
高级工程师竞聘报告06-27
银行高级柜员竞聘报告11-15
最新高级职称述职报告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