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夏天》(精选10篇)
1.欣赏儿童化的散文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总结、对比,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含义,并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3.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有关夏天景象及天气变化的录像带、图片(人手一份)、实物投影机、字卡、散文诗录音带。
活动方法
观察分析法、直观表达法、激发法、辨别法。
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
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幼儿根据图片自编诗歌。
教师指导语: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去找夏天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图片,请你们用好听的话将它们编在一起。幼儿自由粘贴有关夏天的图片。打开实物投影机,请部分幼儿编排讲述。
3.欣赏散文诗并进行比较。
肯定幼儿的创编成果。请幼儿对比和欣赏散文诗《夏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和你们编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它是怎样说夏天的?与录像带结合再次欣赏。
4.活动延伸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出示字卡,进行识字教育,用图片制成小书《夏天》,进行创编活动。
各领域渗透
1.科学:云、闪电、雷、雨的形成;科学实验:缺水的花草等。
2.艺术:画夏天、歌曲《夏天的雷雨》。
3.健康:夏天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游泳。
生活中渗透户外散步时让幼儿感受和讲述夏天的气息。
环境中渗透环境布置:夏天到了。
活动前言:
夏季都有一些什么声音呢?文人常常把夏夜形容是迷人的、丰富的,但是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其迷人在那?又丰富在那吗?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的听听有关夏季的相关声音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
(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
(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1)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
(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幼儿进行灭蚊蝇活动,感受灭蚊蝇的有趣,在劈啪劈啪声中感受灭蚊蝇的热闹。
6.在灭蚊蝇后,让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安静的入睡。
(动静交替,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教学反思:
活动中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夏夜的情境,利用各种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并让幼儿用歌表演等形式,来亲身感受夏夜的热闹。但在幼儿表演各种声音时,有个别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草坪场景边的大屏幕上,这说明在创设环境时,应多方面的考虑周围无关因素的干扰,尽量排除和远离无关因素,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后给我的又一大启示是环境材料的要在恰当的时间切入,如在让幼儿自由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时,我们过早的将“蚊蝇”出示,使得个别幼儿都没有制作创作灭蚊蝇工具,就急于消灭蚊蝇,从而失去了亲自动手制作,自由创作的机会。如果蚊蝇在幼儿制作完后出现,就会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总结:夏季里“呱呱”的蛙声,“窸窸窣窣”的蟋蟀声音常常能够勾起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做为老师不与家可以从夏夜的声音着手,让孩子们感知更多夏夜里的声音,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夏季!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二、欣赏,熟悉歌曲,理解歌词;
三、分析讨论,学习切分音,练习歌曲节奏型;
四、演唱歌曲。
关键词:
夏天;雷雨;切分音;歌曲图谱。
作者简介:
姓名:关玉婷 单位:关山幼儿园 出生年月:1992年8月4日
邮政编码:430074 性别:女 民族:汉
详细通讯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新竹路关山幼儿园
正文:
目标:1、通过歌曲感受夏天雷雨的自然现象。
2、知道切分音,学习并掌握切分音的节奏和唱法。
3、能记忆歌词内容,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
准备:1、幼儿有雷雨自然现象的相关知识。
2、歌曲ppt,闪电、打雷、雷雨的音效,歌曲内容图谱一份,问答标志两个。
3、歌曲节奏型一张,切分音节奏型一张。
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设置情境幼儿进入场地。
2、复习歌曲《大雨和小雨》。
3、播放闪电、打雷、雷雨音效,吸引注意力,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二、欣赏,熟悉歌曲,理解歌词。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ppt,幼儿欣赏歌曲。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看看能不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
2、师示范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师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歌曲,并提问:”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请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用一个图谱代表一句歌词)
(1)根据幼儿回答出示歌词图谱,并解释图标代表含义。
(2)幼儿再次听音乐,重组图谱顺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顺序。
三、分析讨论,学习切分音,练习歌曲节奏型。
1、出示节奏型图谱,练习熟悉节奏型。
2、引导幼儿认识切分音,学习切分音的节奏型。
(1)知道切分音的节奏特点,出示苹果图卡帮助幼儿理解并练习切分音节奏。
(2)用拍手的形式练习切分音。
(3)用歌词内容带入节奏练习切分音。
3、根据图片节奏型练习歌词。(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特点:问答式,第一段提问,第二段是回答。)
四、演唱歌曲。
1、分段学唱歌曲,强调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唱”轰隆隆“时声音大而有力。
2、教师弹琴带幼儿整首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教师与幼儿用一问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4、幼儿分组用一问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1、感受三拍子歌曲旋律基础上,通过问答接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并以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情影图
2、钢琴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热的时候最想做什么事?在夏天我们大家要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做?
2、欣赏夏天的图片。
——教师在视频搜索夏天的图片给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一说。
3、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歌曲,同时相对应指着情境图与歌词引导幼儿完整感知。
(2)幼儿在图示及教师的动作暗示下轻声随音乐跟唱歌曲。
(3)鼓励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唱。
4、创编歌曲。
——幼儿对歌词进行创编。
5、找夏天
(1)体验夏天的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活动,感受夏天的阳光,寻找合适的地方避暑。
(2)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夏天。
(3)鼓励幼儿说出自已寻找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出夏天的服装。
2.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的想象夏天的服装
2、难点:能将夏天的`裙子或裤子裁剪出来
活动准备:
1.夏天服装的ppt图片、视频《服装设计师》
2.废旧报纸若干、剪刀、画笔、卡纸、皱纹纸、胶水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评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短片,想请小朋友们来和老师看一看。
观看VCD《服装设计师》中服装表演视频
师:
1、这些人在做什么呀?
2、你觉得这些服装漂亮吗?你最喜欢那一套?为什么?
看到这些漂亮的服装,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季节穿的吗?
总结:夏天到了,天气变热了,所以人们都换了夏天的衣服。
二、探索发现通过欣赏,发现:
1、师:夏天的服装是厚的吗?小朋友穿的多还是少?
师总结: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将夏天和冬天的衣服进行对比)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穿的是什么?是短衣短裤,还是裙子?
总结:女孩子以裙子为主、男孩子以短袖短裤为主
3、师:我们的裙子都有些什么款式的?
(吊带的、有袖子的、抹胸的等)
三、设计应用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
师: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若果变成了服装设计师,你想把你穿的服装设计成什么样子?(请幼儿构想)
2、分发材料工具,讲解使用规则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师:我们的衣服是一面呢还是由两面拼接在一起组成的呢?应该先裁剪衣服的什么地方呢?
3、教师指导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欣赏评议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反思:
设计意图:
夏天是属于孩子们的快乐季节,虽然炎热的太阳让人汗流浃背,但对于好奇心强,对新奇事物总喜欢摸摸、看看、玩玩的幼儿来说,夏天依旧是个多姿多彩、充满幻想的季节。夏天,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诗歌《夏天的歌》以寻找美妙动听的声音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主角,用动听的叫声呈现独特的夏日景象。诗歌意境优美,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结构清晰、简单,句式反复,易于幼儿理解与掌握。诗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适合幼儿仿编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诗歌中有“蝈蝈蝈”“咕呱咕呱”“哗啦哗啦”等幼儿喜欢的象声词,教师将夏天里大自然各种动物的歌声这一生活素材纳入语言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在自身兴趣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聆听诗中各种动物所唱的《夏天的歌》感受诗歌的美。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学习的乐趣,也让幼儿感受到了诗歌的音律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朗诵诗歌,并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大胆地仿编。
2、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
3、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理解词语:绿绿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乐呵呵的。
活动重难点:
重点:朗诵并感受散文诗的优美。
难点: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夏天,积累有关经验。
2、图片一套。
3、诗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组织幼儿谈论夏天:夏天里你有什么感觉?草地上、大树上、池塘里有些什么变化?
2、能见到哪些虫子?能听到那些动物在唱歌?
3、请幼儿模仿他们的叫声。
二、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播放诗歌录音,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歌》。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 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是太阳帽,是小花伞,是甜津津的冰淇淋,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出示图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师:你听到了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呢?为什么说夏天的歌是太阳帽,是小花伞,是甜甜的冰淇淋,在小朋友乐呵呵的笑声里?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
师: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话呢?我们一边欣赏,一边想一想。
1)、幼儿跟着老师轻轻地朗诵。
2)、幼儿边朗诵边即兴表演。
3)、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喜欢散文诗里哪些优美的词句。
三、启发幼儿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说说在夏天里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
2、启发幼儿将自己在夏天里听到的声音,按诗歌原有的句式仿编。如:夏天的歌在哪里?叽叽碴碴,在高高的枝头上。
3、将幼儿仿编的句子,组成一首新的诗歌,与幼儿共同朗诵。
四、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将仿编的诗歌作品贴在主题墙上,供大家自由朗诵。
五、活动延伸
幼儿听诗歌音乐,自由结伴朗诵表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激发幼儿热爱夏天的情感。
2、引导尝试改编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朗诵诗歌。
难点:尝试仿编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
反映诗歌内容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萌发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都有什么变化?
在夏天里,老师听到过知了(可以模仿)的叫声,也听到过蝈蝈(可以模仿)的叫声,你听到过夏天里的这些声音吗?
二、基本部分
1、初步欣赏诗歌内容。
出示画面,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幻灯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答,教师出示)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这些动物的歌声汇集在一起,变成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朗诵,幼儿欣赏。诗歌里你听到了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幻灯片并理解诗歌内容。
夏天的歌,在哪里?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依次学习第三、四段诗歌。)
2)结合幻灯片,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用同样方式依次学习第三、四段。)
一、带领幼儿边看幻灯片边朗诵诗歌2~3遍。
4、根据诗歌的句式创编。
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我们还可以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
三、结束部分
引出诗歌名字《夏天的歌》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有趣。
2、能口齿清楚地念出儿歌,念准“趣”(qù)、“须”(xū)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蚂蚁手偶(实物)
2、PPT课件
配套课件:小班语言儿歌课件《小蚂蚁真有趣》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过程:
小班语言儿歌教案《小蚂蚁真有趣》含PPT课件
3、教师朗诵儿歌,通过提问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小蚂蚁到底为什么要把触角碰在一起呢?它们是怎么走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有节奏地完整朗诵儿歌,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3)教师:原来,小蚂蚁的触角碰在一起是在干什么呀?(传递消息。)它们传递了一个什么消息?(去抬米。)它们是怎么走的?(排队走。)
(4)介绍儿歌名称“小蚂蚁真有趣”。
4、带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1)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2)要求幼儿口齿清楚地念出儿歌,念准“趣”(qù)、“须”(xū)
(3)师幼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现儿歌的内容。
指导建议:
本活动主要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通过儿歌感知小蚂蚁通过“碰须须”传递消息,“排队走”搬运东西的特征。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在活动开始可用蚂蚁手偶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活动中用图片和有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由于云南方言里“ū通常被念作“i”,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要求幼儿能口齿清楚地念出儿歌,念准“趣”(qù)“须”(xū),通过念儿歌、发准字音,为幼儿学好普通话打下基础。
案例实录:口袋故事:狗狗的梦想大班语言活动设计意图:大班孩子的想象能力开始丰富了,孩子之间的交流话题也越来越多了,我常常听到他们三三两两的在讨论,×××小朋友“你长大后相当什么?” ××× 小朋友就会很神气地说:“我要当警察”、“我要当解放军”、“我要当医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老师”……当我听到这些远大的理想时,我情不自禁的便问:“那你们是怎样去实现这个理想的呢?”有的小朋友就会告诉我:要学很多的本领。除了这个答案几乎没有更多的想法,于是,我想如何去引导他们想出更多的方法呢?我决定抛给他们一个问题——你们怎样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呢?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思考、去探索,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决定进行一次有关“实现梦想”活动,于是“狗狗的梦想”活动就如期开展。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梦想,并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梦想及其实现的方法。
2、能根据图画的内容,创编故事。活动准备:
1、挂图,水彩笔、画纸。
2、故事小册《狗狗的梦想》每人一本。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梦想?实现了几个梦想?(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幼儿会感到很轻松、自然,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梦想,幼儿有话可说。讨论会很激烈的。)
二、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口袋故事“狗狗的梦想”,并介绍什么叫“口袋故事”?(评:平时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幼儿还没有接触过这种故事,所以对这种故事会很感兴趣的,一定会认真的倾听。)
三、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两两合作阅读故事小册《狗狗的梦想》并提出问题:
1、狗狗的梦想是什么?
2、它是怎样实现这个梦想的?
3、狗狗会实现这个梦想吗?为什么?
(评:由于故事小册里画面的装订顺序不同,幼儿阅读时的思维一定不相同,就会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同时也给幼儿创造了合作的平台。幼儿在回答以上问题的同时,又为下一步的创编故事奠定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四、小小故事会: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伙伴进行小组故事会活动,即幼儿根据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也可以,以听者的身份参加。
(评: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与幼儿平等地位,同时也进行了小组活动,避免了幼儿长时间的等待,造成幼儿不耐烦,以至于不认真的倾听。)
五、绘画活动:画“梦想”。小朋友们,你们想把梦想告诉大家吗?
(幼:想)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告诉大家呢?(用画画、故事……)那你们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进行画画吧!
(评: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让幼儿大面积的交流还 难,所以采用画画的形式,可以课后有更多的交流。)
六、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大班语言教案设计:我要讲故事大班语言教案设计:我要讲故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意境,萌发对故事的兴趣。
2、能认真倾听老师及同班及其它同学讲故事,并且自己积极参与讲故事中。
3、学习理解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4、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连环画若干(与幼儿组数相等)、图片、背景音乐、奖品
三、活动过程
1、分组:将幼儿按人数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个讲故事的代表。
2、编号:将每组幼儿按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确定他们讲故事的次序。
3、出示图片,调动幼儿积极性。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好听的故事,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讲故事,一起表演故事,你们愿意吗?
——感知连环画中的故事
4、拿出第一组连环画(龟兔赛跑),放开背景音乐,让第一组的代表幼儿按自己对连环画的理解讲述画中的故事。讲完后,由本组幼儿做出补充。——教师将故事再梳理,讲故事完整化。——用动作理解、体验动词的动态。
5、进一步巩固故事,让其他组的幼儿再讲一遍。
——鼓励幼儿创新的讲故事,鼓励幼儿讲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6、再由第二组幼儿讲故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把故事的情节简单地用图画表达出来,然后制作成小图书与同伴进行分享。附故事:
1、《龟兔赛跑》
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的步子爬的慢,但是他笑了,说总有一天他会和她赛跑,并且赢他。“快点”,兔子说,“你很快会看到我是跑的多么的快。”他们打算马上就开始比赛。乌龟拼命的爬,一刻都不停止,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他说他先打个盹,然后很快的可以追上乌龟。同时乌龟坚持爬行,当兔子醒来跑到的时候只能看着乌龟在他前面到达终点。
2、《小猴子掰玉米》
【大班语言教案《夏天》】推荐阅读: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夏天的歌》07-07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夏天》06-09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夏天的歌》01-31
大班语言教案《毕业》07-21
大班语言教案微笑01-22
大班语言活动世界语言真奇妙教案04-24
大班语言《找小猫》教案06-09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过河》06-2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喜欢》07-24
大班语言教案颠倒歌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