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优惠政策(精选8篇)
参考链接:
为充分发挥政策在集聚创新资源方面的主导驱动作用,加快推进天津未来科技城建设,8月12日和16日天津高新区先后组织召开区内不同类型企业研发高管和“千人计划”人才代表参加的系列座谈会,征求相关方面对天津未来科技城在吸引集聚高端研发人才、研发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的集成创新意见。此次系列座谈会是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所属政策人才组,在两委分管领导张世军和高中琪策划组织下召开的。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亚明,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中琪、夏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亚明指出,建设未来科技城是天津着眼长远的重大发展战略,要充分认识其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与光荣意义。制定并完善未来科技城政策体系是 加快推进科技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通过听取基层一线的意见,使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高中琪主持会议。他在讲话中说,未来科技城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新生事物,制订完备的政策体系对于加快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制订的政策既要符合实际需要,更要注重政策落实,为人才到科技城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天津未来科技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夏新指出,天津未来科技城作为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主抓推动的全国四家科技城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高新区作为项目承载和建设者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优化集成、创新构建天津未来科技城政策体系,既是科技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组部关于未来科技城“建设国际一流平台,集聚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产出和转化国际一流科技成果”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对于这一政策体系,大家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我们将充分吸纳并做好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工作。对于政策以外所涉及的各类问题,高新区将逐条梳理,予以充分考虑并积极推动落实。希望高新区广大企业和高端人才高度重视未来科技城建设,积极宣传未来科技城,使之真正成为“人才特区”,切实提升高新区核心竞争力。
会上,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和发展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未来科技城发展规划和政策集成创新有关内容。来自不同类型企业研发高管和高新区“千人计划”及科技领军人才代表就天津未来科技城拟定的政策体系及其涉及内容,提出了意见建议。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高新区工委组织部、工委研究室、投资服务局、科技局、劳动人事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科技企业孵化器, 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
两部门《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 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 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 免征营业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处理问题由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另行规定。此外, 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两部门《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政策的通知》, 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对符合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 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 免征营业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处理问题由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另行规定。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 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 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科技园的收入,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通知规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按照备案类减免税管理, 纳税人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备案申请。
创新资金是政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推动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配套支持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的项目。
申请创新资金支持的项目和企业需符合以下条件:(一)项目应符合国家及上海市科技、产业政策导向,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无知识产权纠纷;(二)企业应依法成立,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企业财务和管理制度健全,近五年没有重大违法行为记录;(三)企业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四)企业规模、项目自有匹配资金符合当年度的申报要求;
创新资金优先支持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项目。(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吸收再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三)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高新技术园区、各类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的创新创业项目,创投机构已投资资助的创新项目。
在同一年度内,一个企业只能申请一个项目。申请企业应根据项目所处阶段,选择一种相应的支持方式,不可重复申报。已获得创新资金支持的企业,必须在已立项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新项目。
创新资金采取前补助、后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各区(县)政府应对本区域内创新资金立项项目予以配套资助,且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不低于其实际获得的市拨付经费额度。
《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办法》(沪科合〔2007〕第012号)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对象和授牌对象,应是从事符合国家和本市鼓励发展产业导向的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的科技型企业;应有较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科研投入;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良好成长性;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其特征为创新型、规模型与示范性。
支持对象:面向本市范围内工商注册登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分为两类: 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与科技小巨人企业。
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主要条件:1、企业研发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0%;2、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经费不低于年销售额的3%;3、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软件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或专有技术以及注册商标);4、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70%。有良好的信用等级;5、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制造类)、或2000万元(软件及科技服务类)或利润1000万元以上,前三年销售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6、企业有强健的经营管理团队,健全的财务制度,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灵活的激励机制。
科技小巨人企业主要条件:1、企业研发人员:制造类企业人数不低于职工总数的20%,软件或科技服务类企业不低于50%;2、企业每年的科研投入经费不低于年销售额的5%;3、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或专有技术2项以上、拥有1项以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标准或一项同行业中的知名品牌;4、企业应有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实验室、测试平台等)、研发计划及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含引进),创新激励等运作机制,并有一套较完善的规范化制度;5、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50%,有很好的信用等级与融资能力;6、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达1亿元(制造类)、或4000万元(软件及科技服务类)或利润2000万元以上,其中主要产品销售额或利润额应占60%以上,前三年销售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7、企业有优秀的领军人物与良好的经营管理团队,有较强的抵御各类风险的运营机制,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支持方式:1、市政府以补贴资金与区县财政资金配套,资助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与科技小巨人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2、资助规定:市、区(县)资金资助为1:1配套。并且,两者资助总额不超过企业投入的50%。3、资助范围:是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建设,可含多项内容,如技术攻关、专利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的(中试)规模化、企业实验室、技术中心建设、人才培养、市场策划、技术咨询等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4、实施周期: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的培育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 )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应依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税、免税手续。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高新技企业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四、新材料技术
五、高技术服务业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上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姜怡供稿)
二、对符合非盈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享受本通知规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孵化器,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孵化器的成立和运行符合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取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资格;
2、孵化器应将向孵化器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器服务的业务收入在财务上单独核算;
3、孵化器内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应占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的75%以上(含75%),孵化器企业数量应占孵化器内企业总量的90%以上(含90%)。
四、本通知所称“孵化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企业注册地及办公场所必须在孵化器的孵化场地内;
2、属新注册企业或新申请进入孵化器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
3、企业在孵化器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3年;
4、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5、属迁入企业的,上年的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
6、企业租用孵化器内孵化场地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7、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品目录》范围,且《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项目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业务取得的收入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
五、本通知所称“孵化服务”是指为孵化企业提供的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中“代理业”、“租赁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咨询和技术服务范围内的服务。
六、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孵化器是否符合本通知的各项条件进行事前审核确认,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编者按:科技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反映了科技政策制定的成功与否。北京市科委为了摸清北京市科技政策的执行情况,于2004年委托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承担了《北京市科技政策执行情况调研》课题,课题组对2000年以来制定颁布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为北京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北京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的作者根据该课题的报告形成了此文,供读者参考。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科技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科技行动准则。科技政策代表了政府发展科技事业的意志,同时体现了对各种科技资源、力量和行为的引导与规范。国内外的实践表明,营造一个体系化、规范化的科技政策环境,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充分利用科技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创新活动的开展,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整合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促进了北京的科技进步,推动了首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科技政策的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科技政策法规的建设是在国家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下,结合首都的特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前,北京市科技政策已涵盖了区域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所有领域,基本形成了与国家科技政策法规相对应的围绕科技创新体系、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体制改革、技术市场、科技奖励等方面的科技政策体系。
2个文件加速了科技政策制定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与此相适应,我国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工作进入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阶段。国家科技政策做了重大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决定》已成为纲领性的文件,为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99年12月2日,北京市委提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首都发展的动力作用,希冀变首都的科技资源优势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市人大和市政府本着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的原则,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科学技术普及、技术市场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法规,北京的地方科技政策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首都创新工程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0项法规措施完善了科技政策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来,科技创新被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创新已成为各项科技工作的核心。科技政策作为经济社会科技行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应者和支撑者,它必然与科技工作具有相同的内核。所以在这一阶段,科技政策也是围绕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来制定和实施的。
2000~2003年,北京市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主要是围绕首都创新体系的建设来进行的。为促进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建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实施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充分利用在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北京市着力制定了促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法规,调整和新制定的科技法规、政策性措施共计30项,其中地方性法规2项;市政府行政规章1项;市政府政策性措施4项;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性措施、制度性规范23项。
在研发环节上,北京相继出台了《北京市关于鼓励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新修订了《北京市自然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注重提升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源头。
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颁布了新修改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及3个配套性实施办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同时还出台了《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以及《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北京市科技中介机构享受专项资金支持认定办法》、《北京市技术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为强化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环节上,为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能,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和引导性政策,如《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等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软环境建设。
科技政策体系构建主要涵盖7个方面
2000年以来,北京市制定的科技政策法规与已有的科技法规、规章、政策性措施一起,基本构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度的地方性科技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政策体系内容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改革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创新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技术市场成果转化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政策、科技奖励制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政策7个方面。
科技政策体系的构建改变了以往科技政策的制定只针对科技活动中某一过程的机械反映,而是根据首都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战略需要,紧紧围绕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中心目标,全面构建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首先,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地方科技政策的相对人对应整个地区,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特别是中央在京单位的资源,全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突出了首都的大区域概念。
其次,创新主体发生战略性转变,实现由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科研体制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科研体制转变。通过政策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活动,实现科技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第三,创建新的科技管理理念,从注重纯粹的科学技术转为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利用政策的手段,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第四,突出以人为本,从注重以事为本转变到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注重科技政策的人性化,较以往更多地增加了促进科技人员能动性发挥的鼓励性政策内容。
目前北京市科技政策已显现出了体系化、规范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落实科技政策 推动创新发展
2000年以来,科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对北京市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巨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科技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北京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氛围。使科学技术、科技意识逐步渗透到首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全社会形成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
推动科技资源聚集 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为了促进北京创新与研发活动的展开,北京市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有关规定,其中包括《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现代化的意见》、《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纲要》等,这些政策已经在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四八”工程的实施,带动了首都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在“纲要”的指导下,“二四八工程”顺利推进,其社会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逐步显现。“二四八工程”的推动,使北京市各方形成了共识,成为北京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调动了北京地区各方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管理北京科技行政事务的意识也不断加强。“二四八工程”实施四年来,共组织了84个重大项目,吸引了200多家中央在京单位和一大批科技人员承担研究任务,由中央在京单位和北京市属单位合作承担研究任务的项目数量超过了50%,争取到国家主要科技计划11.3亿元的支持,集聚了北京地区的科技资源,调动了广泛的创新主体,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在84个重点项目中有90%以上的项目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有60%以上的资金是非市财政投入,而是企业或其他社会资金。
营造改革环境,构建了新型的研发体系。近年来,在《关于市属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转制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下,67家转制院所2001年底前全部完成工商登记;2002年底前全部纳入北京市养老保险体系与失业保险体系。67家转制院所中有63家转为企业,4家进入企业,基本实现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平稳过渡。通过对48个转制院所的统计,2003年上缴税金总额达1.33亿元,出口创汇达1486万美元,比转制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另外,转制院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从48个院所的统计看,发明专利明显增加,2003年专利申请数达到330项,比1999年的28项多出了300多项。2003年转制院所获得纵向经费4046.2万元,而院所自筹及采用贷款、引进外资等投入研发经费达7395万元,已主动面向市场,提高了创新能力和水平。
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使部分开发型科研院所转为科技型企业,促进了新的创新力量的成长,再加上北京地区其他科研主体的加盟,如外资的研发机构,形成了破“旧”立“新”的局面,多元化新型的科研体系正在形成。
鼓励性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具有国际水准研发资源的融入。为了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公司在京建立研发机构,北京市政府不失时机地于1999年6月发布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规定》; 2002年修订发布了《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两个政策文件出台后,截至2003年底先后有89家著名跨国公司在京成立了研发机构,87家内资大企业在京设立了103家研发机构,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开展高端研发活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研发机构齐聚北京,使首都科技资源更加丰富,一些全国性甚至国际性资源逐步融入,使首都科技资源的量与质都有了很大提高。研发机构的加盟使北京的创新实力更加雄厚,使最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对于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促成研发主体的多元化,新的研发体系构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型产业,对拉动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促进首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规定》(简称“28条”)以及相配套的7项科技政策措施。这一系列科技政策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激励性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28条”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2002~2003,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318项,安排财政资助达1亿多元。其中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的项目占25%;取得国家专利及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的项目占52%。这些项目总投资118亿元,预计达产后创300亿元的产值,这些成果转化项目符合北京市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成果的转化将带动相关行业的进步。
优惠政策力促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8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政策着力点作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使企业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企业逐步成为投资主体。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逐年提高,2003年达到77.1亿,超过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
――企业的研发机构增加。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共建企业技术中心8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
――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最大的技术卖方群体。到2003年底,企业已成为技术卖方的主角,技术交易额已占总金额的74.2%,在技术卖方群体中独占鳌头。
――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企业申请量占北京专利申请总量的50%,从一个侧面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产业扶持性政策,使北京软件产业居全国首位。产业扶持性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相继实施。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市软件产业已成为代表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
――建立了软件产业创新、创业资金和专项资金,资金额度近亿元。
――兑现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01~2003年,北京市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32亿元,占同期全国软件增值税退税额的35%左右。
――开通软件企业外包业务贷款担保“绿色通道”,为软件出口企业解决流通资金的贷款问题。
――专项鼓励“双高”人才。2001~2003年共奖励软件企业高级人才7456人次,发放专项奖励1.76亿元,受惠企业达到564家。
完善两大创新体系 加强了科技中介服务能力
政府改善创新创业环境的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两大体系。2001年11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等政策。
完善政策,创业孵化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增强。根据“规定”的要求,由市财政每年安排创新创业资金对孵化基地进行支持。截至2003年底,北京已建孵化器61家,孵化总面积近65万平方米,累计总投资17.8亿元,孵化企业2082家(累计毕业企业354家)。目前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31家,总孵化面积约为44.5万平方米;近年来累计的总投资额为10.7亿元,孵化资金为1.2亿元,“孵化基地”的孵化大楼平均入驻率保持在86%,解决就业人数约有1.8万人。激励政策已得到了落实,并发挥了作用,首都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科技政策引导,加快了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颁布之后,对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性创新服务网络和领域式创新服务网络。截至2003年底,北京地区已拥有创新服务机构7464家,行业组织623家,科技中介机构的营业收入比1996年增长了6.8倍,5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76.6%。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市场成为了主渠道
新的《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突破了政府管理的狭小框架,成为在社会和市场上具有普适性的条例,体现了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与新条例配套出台的《北京市技术经纪人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以及若干个单项管理办法,使新条例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新条例的实施保障了技术市场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买卖双方的积极性,促使技术交易额每年都以两位数字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140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226亿元,占全国技术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一。从技术交易的内容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的主流。从技术交易主体看,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北京技术市场最大的卖方群体。从技术商品的流向看,北京的技术商品向全国各地辐射力度和范围不断加大。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形成了自主创新的保护机制
2001年,北京市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专利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对北京市贯彻执行国家专利法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对提升专利管理功能,实现专利管理和保护的法制化,规范专利服务行为,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01年,在“28条”规定中,市政府设立了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专项资金,同时下发了《专利实施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资金的额度,强化了对专利申请、专利实施的支持力度,使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提升。自2000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拨款100万、100万、120万用于申请专利补贴。2003年北京专利申请量为1700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833件,居全国第一。
从专利成果转让方面来看,2003年北京专利技术成交额继续增长。专利技术转让264项,成交额2.74亿元, 比上年增长44.97%。流向北京市128项,成交额0.86亿元,占专利技术成交额比重为31.39%;流向外地的136项,成交额1.88亿元,占68.61%,主要流向广东、辽宁、河南等地。
增大科技奖励开放度 融合了中央科技资源
2002年,北京市重新制定并颁布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加大了奖励力度,激发和保护了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性。2003年294项科技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发放奖励金额624万元。
重新颁布实施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使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数量增加,加强了北京市与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2003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有推荐项目705项,较2001年增加80项,其中,中央所属在京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荐项目有259项,占推荐总数的36.7%;部队系统推荐的民用项目36项,占推荐总数的5.1%。
重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夯实了科技进步的基础
加强原始性创新,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北京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供深厚的知识存量积累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保障。在政策方面新修订了《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新星管理办法》,制定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十五”专项规划》等文件。
加强基础研究,提高了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市自然科学基金在支持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引导、稳定和激励作用。在实施中市基金特别突出服务首都的定位,提高了项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2002《优先资助重大、重点项目选题》中对与2008年北京奥运、环境治理、先进制造等相关热点问题实施了引导。
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小项目育大项目,为科技部、其他各部委和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培育了一批有价值的源头创新项目,这是市自然科学基金不同于其他科技计划的重要作用之一。
集聚人才资源,构筑了首都创新人才队伍。在通过科技大项目的实施、集聚首都科技人才的同时,北京市还注重培养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出台了新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规定计划向中央在京的单位开放,凝聚了中央在京地区的人力资源,加速了北京市科技队伍的建设。截至2003年底,新星计划共有11批481名青年科技人员入选,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184人,占入选人数的65.4%,各届入选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一批中央单位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其中。目前已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绝大多数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北京还制定政策吸引留学生在京创业。截至到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办企业1982家,约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12%,从业留学人员已达5000多人。
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家庭经营制、合作制、人民公社制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的演变过程。这既有强制性变迁过程,也有诱致性变迁因素。1978年以前的变迁是“由分到合”的“强制合作”过程;而改革开放后的转换则是兼顾统分、以市场化为取向。但中国农村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共同催生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体制”的当代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诞生。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形式既体现政治和社会的变革过程,也蕴含着一定的关联。
一、转换形式
以大致的阶段划分,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短暂的以土地农民私有为基础的家庭经营制、农业合作化运动所催生的合作制、以“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制以及改革开放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家庭经营制(1949-1952)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从新中国成立至农业合作化开始之前的短暂时期,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在土地农民私有的基础上,土地的农民家庭经营与畜牧业、手工业和其它副业的家庭经营相结合的家庭经营制。
(二)合作制(1951-1957)由农业合作化运动所催生的合作制经历了互助组的互助合作经营制(1951-1952)、初级社的合作统一经营制(1953-1955)、[2]高级社的集中统一经营制(1955-1956)等三个阶段。
(三)人民公社制(1958-1982)在基本经营制度上,人民公社制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级管理和统一经营。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后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公社统管全社的生产安排、劳动调配、物资调拨和产品分配,生产大队负责生产理和部分经济核算,生产小队是一个具体组织生产单位。二是政社合一。人民公社既是生产组织单位,又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它不但负责全社的生产经营,而且还对工、商、学、兵等进行统一管理。三是一大二公。“大”是指公社组织的规模和范围,每个公社有农户5000户左右,经营规模比高级社平均扩大了近30倍。“公”是针对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化以后,以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土地和生产资料公社所有制,高级社时农民保留的自营经济,如自留地、自养牲畜、自营林木等,在公社化高潮时也被废除。
(四)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1978-现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改革人民公社制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并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不断发展。以粗线条上的视野,从稳定和完善上地承包关系上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经历了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家庭承包经营”的变迁;从完善和发展统一经营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经历了从集体经济组织中单一体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多元主体并存发展、相互联合与合作的转变。
概览其变迁历程,结合其时下运行状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第一,在改革人民公社生产队的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基础上,经“包产到户”的农民分户经营、集体统一核算和分配,到“包干到户”的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直至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经济的经营体制变化集中地体现在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变革。第二,家庭承包经营与统一经营是双层经营体制的两个层次,家庭经营与统一经营是有机整体。家庭承包经营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统一经营是双层经营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承包经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平台。即,在家庭经营与统一经营的有机整体中,“分”是“统”的基础,“统”是“分”的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谈谈你对你所在区域三农问题的看法 答法1 “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总称。人多,地少,收入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竞争,使的三农的矛盾更加突出。“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国家也花大力气致力于此问题的解决。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的进步,要形成工业与农业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局面,工业反哺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致力于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同时,花大力气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转变农民落后的乡土意识,这才是根本出路。当然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最后,为了国家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为了入世后中国经济及农业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三农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点思考
“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顽症,政府和各界纷纷对这个困挠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把脉开方,以期能够有所突破,从而推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得到质的飞跃和发展。我作为一个在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也对这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不要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一、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从目前实际的情况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往大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以及制造业中心地带转移,而我们的政府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件事就够了:
1、做好送工入城的工作。这主要是征对农村基层政府而言的,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要政府加强引导,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尽量做好总量控制,避免盲目流动;其次就是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2、城市要做好接受农民工的工作。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律、工作条件、就业指导、创业环境以及城管、维权、人文关怀等方面为进城务工者提供方便和服务,务必使他们当中尽量多的精英份子能够站住脚,融入城市,即便那些最终返乡的人,也要让他们多一些兴喜少一些失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当然,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城市各阶层要作为一个整体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包容,胸怀更宽阔一点,微笑再多一点。时下,正在各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为农民工讨工钱的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3、农业发展要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不要一门心思地尽想着往城里送,还应该立足农业和农村,尽量将农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民不需要进城,在农村就可以发家致富,所谓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相对现在农业还很落后萧条的情况,九亿农民当然是太多了,但假如我们把农业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富余”是不是会少余一些呢?
第二、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问题。目前急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诸如建立顺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统一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由国家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网络,让我们的农民少一些因为信息不灵而盲目进行低水平重复性投资所造成的损失(我对这个太有感性认识了);同时,也可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一个贴近农民、服务及时、不断更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总之,市场经济体体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服务性的政府,而不是直接去参与市场运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的行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弹性商品,一旦全部产业化后,农业将很难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这种情形在我国由于农业从业者太多,竞争激烈,将显得更为突出;最主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农业补贴,要直接补贴,要将农业补贴作为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经济杠杆来用。
第三、要加强基层政府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要想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答法2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用老办法,更要有新思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根据条件依法、自愿、有偿进行适当的土地流转;要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采取新的思路改进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我对三农问题的几点看法
1、三农问题实际上是农民和土地问题
所谓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虽然说,这三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根本点还只是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太穷的问题。
农民贫穷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就是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农民太多和土地太少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方面的存在都是可以用另一个方面的变化去化解的。
2、农民太多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应付生活和生产,农民不能不群起追逐多种经营,在不稳定的农副产品市场中沉浮,不能不背井离乡当农民工,如候鸟一般奔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荒芜了土地,挣到了辛苦钱或者花光了路费而流落街头,拉低了城市的劳动力价值或者成为城市安全的隐患。农村的变化在城乡的差距中化为泡影,在新农村的实现中重新呼唤新农村的梦想。农村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使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地挑战。
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农民
解决农民也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减少农民:一是农民少了,农民的耕地就可以大幅度增加,摘悼“小农”的帽子,劳动效益成百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农民收入成百倍增加;一是已经不是农民的农民已经在二、三产业中就业,可以取得高收入,问题理顺了,通畅了,就不会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出现了。
三、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与今生:
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最为关键的4 个“歼灭战”,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与未来: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经济结构?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而从收入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减税将导致生产税净额占比下降,加速折旧和产能去化将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占比短期上升、长期趋降,降低成本和产能去化将导致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上升,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转以及提高人力资本,将导致劳动者报酬上升。
供给侧改革如何影响杠杆率?产能去化意味着企业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户籍制度改革和二三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意味着居民部门杠杆率将持续下行,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提升意味着政府部门杠杆率将大幅上升,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意味着金融部门杠杆率将缓慢上升。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当前蓝图已经铺开,未来前景令人期待!
服务业大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扶贫重教育,提升人力资本。除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劳动力跨地区和跨部门流转外,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是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脱贫。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四、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劳动力、土地配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主要区别有: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计划经济平均主义严重,市场经济注重效率。
计划经济的特点:1.决策和抉择集中于中央一级; 2.计划管理结构金字塔似的; 3.以指令性计划形式自上而下地传达指令;4.用物量指标进行经济预算和编制计划;5.货币和价格处于被动地位。
计划经济的优点:1.能够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2.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建立比较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3.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尤其是通过 有计划的收入分配保证总供求的平衡,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宏观经济效益提高;4.能保证国计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有利于解决人民最紧迫的生活需要,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经济,从而稳定社会;5.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计划经济的缺点:1.指令性计划束缚了企业的手脚,企业缺乏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2.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3.容易孳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4.信息不完全,容易导致供求脱节及宏观经济比例重大失调。
市场的功能:
1.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是根据价格信号反映供求缺口而指导企业生产
2.它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有自我调节,自动平衡的功能,这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和利润机制来进行的
3.市场机制是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的内在推动器,这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进行。4.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灵活性,应变能力强 5.动力刺激和竞争淘汰压力 市场的缺陷:
1.忽视长期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对经济总量无力调节 2.对于大的结构调整,市场机制显得软弱无力 3.调节具有局限性,自发,滞后。4.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证公平竞争 5.市场竞争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问题 6.难以处理好公平与效益的关系
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质上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包括民营高科技企业在内的多种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 更加有效地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军事装备现代化服务、为军队现代化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骨干力量。由于具有机制活、起点高、负担轻、重视高新技术开发及易于吸收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特点, 其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行业的同类产品, 完全有能力参与军品市场竞争。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军、民技术日趋融合, 许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依赖民用市场的推动, 进而很快运用于军事装备的发展。
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不仅有助于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在军事装备领域开拓一个重要和巨大的市场, 而且有利于构建基于本国高新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安全体系, 对于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促进和提升。进入21世纪后, 我国政府在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许多深层次问题尚待研究解决。
1、促进国家创新系统与工业技术的结合
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增强我国科技的实力, 最终提高我国军用与民用工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因此, 国家创新系统必须和工业技术研发密切结合。这就要求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应主动从工业技术和尖端技术领域发现课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 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建立工业领域与其它方面科技人员相互交流、沟通的内在机制, 以求真正促进基础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人员的合作。另外, 在创新问题上, 既要避免把国家创新系统理解为仅仅是在科学领域里争世界首创, 拿诺贝尔奖, 而忽略技术领域中相对意义的创新, 又要坚决反对科研领域中无意义的、低水平的重复研发, 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2、促进民营科技创新与国防科技创新的融合
军民融合、“民技军用”, 是世界主要国家推动新军事变革进程的战略举措, 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民用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在很多领域已经逐渐快于军用信息技术的发展, 不仅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持, 而且为军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了“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 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如今, 军民技术融合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 当前, 推进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发展, 必须坚持科技先行、科技主导的原则, 采取“民技军用”、军地技术融合化的方针, 加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装备保障领域开发和应用的比重, 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
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 军民技术日趋融合, “军用”与“民用”的界线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当前, 现有绝大部分军用技术都有潜力用于民品生产, 为发展经济服务, 同时,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 民用市场上也会有更多的技术和质优价廉的产品适合于军事装备的需要。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国外军事装备技术中85%采用的是民用技术, 纯军事技术只占15%。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体制, 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共同的政策取向。
当前,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创建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军民技术成果的双向转移和产业化, 在军民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链延伸发展, 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搞好顶层设计
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 加强对发展我国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的统一领导, 统筹规划, 合理分工。建议在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下设立国家层次的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管理办公室, 由主抓教育科技的国务委员任办公室主任, 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相关部门参加, 组成办事机构, 负责统筹规划, 制定政策, 协调合作, 组织攻关, 授权有关部门制定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划计划, 发布军民两用技术重点资助领域指南, 开展项目的推选和评审, 以及项目的监督管理和验收。
2、实施专项论证
由国家统一组织, 根据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选择一些具有军民共用性质的重大专项 (如应用卫星、航天技术) 以及重大关键技术 (如集成电路、芯片) , 选择突破口, 国家重点支持, 进行新的体制机制试点, 以便积累经验, 逐步推广。特别是要把具有军民两用开发潜力的高新技术, 尤其是民用领域中不断产生的高新技术, 把它作为国家科技和国防科技投资项目的主要牵引方向, 制定统一的规划计划, 以此促进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做法一改以往军民分离发展高新技术的做法, 在经济建设上强调对国家工业基础竞争力的提高和促进, 在国防建设上强调以民用领域中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为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和改进提高现役武器装备服务。
3、制订扶持政策,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鼓励军方与民企合作
对重大军民两用预研项目实行扶持政策, 设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和专家评议制度, 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建议科技主管部门牵头, 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协调军民用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建议军方从军事应用角度出发, 对重大军民两用项目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 通过政府采购的行为支持企业发展有潜力的高技术, 因为一些重大项目的研发需要很多投入, 单靠民企自身的经济实力, 将无法完成高投入的基础性预研工作。
4、营造良好环境
尽管我国已经确定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化战略, 但具体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 产业化环境不成熟。因此, 要加大对开发两用技术和两用技术产业化的专项资金支持, 对于开发军品的民用部门给予和军工单位同样的税收、土地使用的优惠和条件建设的支持, 要积极构建军民双方的信息交流平台, 实现军事装备产品的需方和供方的信息对称, 从而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
5、加强管理
目前在武器装备领域, 我们要把军事投入和国防采购作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军队不能单纯作为一个采购方到市场上来买技术和产品, 还应该积极参与重大科技原创性、前瞻性的、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建设过程中, 要建立投资资助和允许失败的机制, 激励军民两用技术创新。
三、加快高新科技的国际化进程
在当代, 高技术的研制与开发能够显著增强一个国家在科技、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诸方面的国际影响与竞争实力, 因而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引起各国政府、产业界、军界及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科技的国际化趋势已十分明显, 国际技术合作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1、积极推动军事高技术的国际合作
高技术实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是新型产业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基础, 也是国际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的制高点。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推动军事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在开放的环境下增强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国防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军事科技国际合作战略的制定来推动军事高技术的国际合作。军事科技国际合作战略的重点是要缩小中国同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 关键是知识的获取、吸收和交流。军事科技国家合作战略主要应在学科政策、国别政策及合作主体等方面根据国际军事科技发展的趋势, 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确立合作重点和优化顺序。
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来推动军事高技术的国际合作。首先要完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根据环境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变化, 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 协调本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开辟更多的科研合作渠道, 以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三要切实做到从管理到服务职能的转变, 提高服务效率, 减少国际合作的盲目性。
2、积极推动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民营企业科技能力的增强有助于拓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 要实现雇员国际化和融资国际化。民营科技企业既要在遵循人才本土化原则前提下大量聘用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国和中东等国的相关科技人才, 又要与世界一流企业、研究机构广泛开展技术研发合作, 实现外籍科技人员和中方科技人员共同进行研发活动。同时, 民营科技企业除了采取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融资之外, 还积极引入国际财团进行创新技术基金的投资, 从而使其拥有的技术和产品具有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
四、积极扶持制造技术的发展
武器装备的制造要求尽量采用新的高水平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出于自身国家安全利益考虑, 发达国家不可能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转让给我国。当前, 我国面临着优化国防工业结构及加快产业升级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加大对国防工业制造技术的投资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1、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实行国外并购和合资合作
实践证明, 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与创新技术, 培育产品品牌, 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国制造企业要在不丧失企业主导权的前提下, 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高点起步, 定向合并”的原则, 瞄准生产同类产品的国际机床高端知名企业, 实行国外并购和合资合作。例如, 2002年, 大连机床全资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制造系统公司, 实现了中国机床行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历史性突破。以我为主, 实行国外并购和合资合作, 能够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品牌、市场、管理和高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仅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还可以利用并购和合资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 为国内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行业提供重大成套项目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2、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自主品牌的建设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必须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行再创新, 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自主技术和产品品牌。首先, 要加强与国外公司进行广泛人员交流。并购的国外企业定期派出人员到国内工作, 进行对口技术指导;国内各公司结合不同产品, 大量派出人员到并购的国外企业研修、学习, 使技术人员全面与国际接轨。其次是要加快技术转化。将国外先进技术大量移植到国内, 通过消化吸收, 实现国产产品技术升级, 进入了发达国家市场。第三是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品牌。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使我国工业企业的产品水平登上了新的台阶。
总之, 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 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掌握核心技术。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就要通过党和政府给予的政策保障, 努力调动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把民营科技企业拥有的科技创新人才和资本纳入国防科技创新中来, 推动军民高新技术双向转移。
参考文献
[1]、任海平:《民转军—世界军工发展的新趋势》国防科技, 2004年第4期。
[2]、张晓军:《英国军民两用政策的启示》中国国防报, 2006年7月25日。
[3]、叶卫平:《论树立大国防科技工业的观念》国防科技工业, 2004年第5期。
[4]、檀彩莲:《“民转军”—民用企业发展的新机遇》中国机电工业2004年第8期
关键词:文本量化分析 科技金融 政策
▲▲前言
常州市作为国际花园城市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标兵,并将成为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城市。科技金融的发展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科技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常州市2005年至2012年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能过将文本信息与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常州市技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发展以及演进通过分析探讨,达到促进我国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1]。
▲▲一、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常州市政府颁布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为选择标准,通过数据库搜集法与官网搜集法两种选择方式。
(一)数据库搜集法
常州大学自1978年成立以来收录了万余篇法律文件,是常州市主要的法律信息数据搜集的地主,其中万余篇法律文件经过整理后细分为25个法律文件子数据库,分类清晰可以按照不同的检索需求找到需要的法律文件。本文主要是在常州大学的法律文件数据库中输入检索司为“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融资风险”、“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金融”、“融资租凭”、“科技风险”、“科技贷款”等有关法规与金融标题,时间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发布的有关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为标准进行检索[2]。
通过常州市政府官网搜集与常州大学数据库搜集,初步搜集了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其中以常州市政府发布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数量最多,并且每一个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的政策都不相同,所以为了确保常州市政策文本选取的代表性与准确性,针对初步搜集的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进行整理筛选,按照以下原则:①发布的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方面有联系;②发布的文件是常州市政府部门;③文件类型不包括政府规划文件、法律法规文件、政府意见文件、政府批复文件、政府通知文件、政府行业标准文件等。
(二)官网搜集法
常州市政府官网包含着丰富的科技金融与政策信息,其中法律规章文件主要是在“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信息公开指南”两个栏中公示。也因此,本文所搜集的资料主要是从常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官网、常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常州市金融工作局官网、常州市财政局官网等网站中搜集的。通过搜集整理政策文件,最终选择200份有效的政策文本作为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研究样本。
▲▲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具有多维特性,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为了探究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发展趋势、演变过程等内容,将搜集的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的形式进行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3]。
采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从常州市总体科技金融演进与数量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然后,从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作用三个方面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先引入时间维度,将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转化为二维的数据面板,进行科技金融年度数量分布分析;然后从横向分析,将政策文本转化为数据形式,然后再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总体分布分析。
▲▲三、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一)从政策文本的总体演进分析
通过对网上以及数据库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发布的政策中,含有“科技金融”的政策文件标题只有二条,而发布的政策内容中包含“科技金融”的有70多项。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常州市发布的政策文本中关于“科技金融”文本数量少,需要进一步扩展,并建立具有常州市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中心[4]。
(二)从政策文本年度数量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年常州市政府发布关于科技金融政策的方本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布的金融政策大多数都是响应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大力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常州市发布的政策具有间断性,且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虽然常州市科技金融涉及的部门多,但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并不合协,且常州市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不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常州市政府过多重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导致常州市政府关于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等方面政策较少。因此应扩大常州市政府政策的辐射范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5]。
参考文献:
[1]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文体量化分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3,137(56):127-130
[2]侯羽.基于文本研究的广州市智慧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2013,352(115):155-159
[3]汪涛,安暄.类定量化科技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演进分析[J].技术经济,2011,233(225)174-176
[4]徐玉莲.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213(123):159-160
[5]施玲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中财政补贴政策工具量化研究[J].浙江大学,2012,163(112):185-189
【科技城优惠政策】推荐阅读:
科技政策佛山11-22
国家科技人才政策11-14
浅谈科技创新政策07-04
湖北省科技资助政策09-20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解读10-02
嘉兴市加强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01-01
湖北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06-06
浅析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政策建议论文10-17
科技活动(科技制作大赛)方案10-08
北京科技项目课题科技经费预算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