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质课大海教案(精选9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了解全等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的基本方法。(3)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4)
通过演译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意识。()
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
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展开教学活动。(2)
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面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3)
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位置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具有相对运动能力。(4)
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从中了解、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1)
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教材分析本节是在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予以展开的,首先是感受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能重合的图形,这些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进而认识全等三角形,共同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用这些结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教学构思:通过实物、平面图形认识全等形、全等三角形,从而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演译全等变形,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教学教程Ⅰ题引入1电脑显示问题: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点?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归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学生动手操作⑴在纸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并剪下,然后说出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和每个角的对边、每个边的对角。⑵问题:如何在另一张纸板再剪一个三角形DEF,使它与△AB全等?(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方法、动手操作)3板书题:全等三角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用“≌”表示,读着“全等于”如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作:△AB≌△DEFⅡ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1问题:你手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是如果任意摆放能重合吗?该怎样做它们才能重合呢?2.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⑴两个全等三角形任意摆放时,并不一定能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重合到一起(或相同的边重合到一起)时它们才能完全重合。这时我们把重合在一起的顶点、角、边分别称为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⑵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确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关系。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观察与思考: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用几何语言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图:∵∆AB≌∆DEF
∴AB=DE,A=DF,B=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D,∠B=∠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Ⅳ探求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找法1动画(几何画板)演示(1)图中的各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怎样改变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位置,使它能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归纳: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折、旋转的方法.(2)说出每个图中各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归纳:从运动的角度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找对应元素的问题.可见图形转换的奇妙.2动画(几何画板)演示图中的两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才能重合?用式子表示全等关系并说出其中的对应关系DE⑴⑵⑶3归纳: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从运动角度看
a.翻折法:一个三角形沿某条直线翻折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b.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2)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a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b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d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e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Ⅴ堂练习练习1△ABD≌△AE,若∠B=2°,BD=6㎝,AD=4㎝,你能得出△AE中哪些角的大小,哪些边的长度吗?为
什么?练习2△AB≌△FED
⑴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⑵图中线段除相等外,还有什么关系吗?请与同伴交流并写出来Ⅵ小结1这节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2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一些方法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大家要重点掌握的.Ⅶ作业本第92页1、2、3题Ⅷ教学反思
——鹤壁高中生物组宗敏
在2015、2016年我分别参加了河南省生物实验优质课大赛和河南省生物优质课大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从备课到磨课再到赛课的过程我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受益匪浅。两次参赛过程使我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扎实,教育理论和技巧得以升华提高。
教育教学是一场与时俱进的持久战,在高考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课改的提出实际上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教促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上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在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教学手段上适时使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师生关系上保持师生互动,双向沟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在情感目标上注重鼓励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优质课大赛通常以15分钟说课为标准,要求教师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示自己如何设计课程如何掌控课堂。它是教师职业课堂的缩影与提炼,既来源于日常课堂又高于日常课堂。之所以说它来源于日常课堂是因为说课过程就是要求教师作为除教师和学生之外的“第三方”来审视课堂本身,之所以说它高于日常课堂是因为优质课说课包含教学理论和技巧,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亮点和精髓。通过两次参加省优质课的磨练,我对一线课堂和教育教学理论的结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就优质课备课磨课过程的若干心得体会。
备课的过程包括选题、内容和形式的确定。
选题要新颖 本次参赛我选择的课题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创新与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条件与产物》是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上的一个探究活动,我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创新并且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一个“创新”,一个“应用”就是课题的亮点。创新是近年来基础教育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迎合素质教育的一个新导向,生物作为以实验为根本的自然学科,创新思维显得更为重要。而应用可以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知识在高考应试中的应用,其中的未知与神秘便是本节课题中吸引眼球的元素。本次选题我着力于实验和创新以便充分体现出生物的学科特点。
内容要充实 由于高中生物课堂的局限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操作两部分。说课中教学过程的内容量大,并且要求教法学法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整个教学过程要遥相呼应,教师启发讨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活动探究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直观演示学生总结反思。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分别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点,探究新知——突破重难点,思维创新——培养创新点,思维拓展——强化重难点。四个着力点一共包括三个教学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和能力均得以提升。为了直观明了,我利用PPT的超链接模式清晰展现本节课的说课提纲,使参听评委和教师一目了然。说课提纲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找到兴趣点
探究新知——突破重难点
思维拓展——培养创新点
应用提升——强化重难点 教学反思
形式要多样 在说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图片(比如师生共同实施实验、改进实验、自制创新装置等),视频资料(比如教师直观演示创新实验操作)和音乐元素(钢琴曲莱茵河波影)来丰富我的说课内容,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说课变得生动起来。现代化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最大福利。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而且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但是在利用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
磨课的过程即是处理各种非专业细节。
首先语言的规范与精炼 15分钟的说课过程对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规范与精炼显得尤为重要。一要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使用比如“对比”和“对照”不能混淆,二要注意避免过于随意口头化的表达比如要用“死亡”代替“死了”,三要注意不宜频繁使用“但是”“然后”“那么”这样的衔接性词汇。
其次教态的亲和与自然 教师不管是讲课还是说课面对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抑扬顿挫,激情洋溢,体现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眼神表情和动作要自然流露,把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
两次参赛过程的准备过程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讲课不能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不能是随心随性的表达。说课这一形式,就是要求教师从理论层面深度剖析和检省自己的教学过程,它是沟通教学实际和教学理论的纽带,对教师来说是很好的学习和提高机会。一节优质课的诞生更是凝聚教师知识与汗水的精华,说优质课就是说教师严谨的课堂设计和精准的课堂掌控,说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启发其质疑精神,如何激励其发散思维,如何高效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思考如果教师站在讲台的每一节课都是通过精心雕磨的优质课,那么课堂效率的提高将显而易见。
前些日子,我观摩了在济宁举行的省体育优质课,为期2天的省优质课评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是沉甸甸的,其中有感悟、有灵感、有激励也有反省。体育课不仅是实现体育教学、完成学校优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体育课堂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体验、互动的场所,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运动场,更是育人身心的重要手 段。
在全程听课的过程中,我又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教态被从新提出要求,老师的动作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2.对于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成为评价体育课的重要依据。对重点的突破,和对难点的指导,是每一节课的重中之中。
3.体育器材在课堂上如何进行一材多用以及合理的运用器材进行教学。
4.教师围绕教材教法如何达到教学目标,新的内容和复习内容合理结合运用。
5.情景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进入
情景,并根据自己的设想向发展。
6.在教学中,教师主导位置和学生主体位置的淡化,教师参与学生练习能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7.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被体现,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并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进行自主的创造性学习成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侧重点。
8.教师示范的作用被很好的体现,教师规范漂亮的示范动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教师对于教学能力的重视,使学生看到老师的表演示范后能急切的来学习。
9.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时间比例应该增大。
10体育常规课堂更加需要高效的课堂。
相比与优质课的精彩课堂,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基层课堂抓起,上好自己的常规课,才是最重要的。取优质课之长补常规课之短。上好了每一节常规课肯定能上好优质课。常规课是基础,优质课是常规课的堆砌与提炼,没有教师日常的教学磨砺,是上不出优质课的。体育教师要立足于常规课,放眼于优质课,注重平时的积累。体育教学的根在常规课,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常规课,我一定会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引下上好常规课,为了能够更好的磨练自
己,让自己在常规课中快速的成长,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收获,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2014年4月14日至15日我参加了在南阳市五中举行的河南省初中数学优质课的听课学习活动。2天时间由各县市优秀数学教师展示的20节说课,3节讲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的自身素质优秀
参赛的教师都精心准备、精心设计、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调动、调控学生能力强,声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善于利用多媒体、几何画板等手段辅助教学,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使同学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如安阳市第七中学的王俊红老师在讲旋转时利用几何画板,可让学生比较直观的看到在旋转过程中那些量变了,而那些量不变,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了旋转的性质。
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例如开封市金明中学的曹鹏龙老师在讲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先播放了一段中国好声音总冠军唱关于雾霾的视频,大家一下被吸引了,还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然后老师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从而引入一道关于雾霾口罩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引课使学生们注意力能高度集中,很感兴趣。
三、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和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都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做到学数学用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1、设计比较优秀的课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如开封市三十三中的代慧枢老师所讲的黄金分割一课,以美为主线,整节课分为发现美、探索美、应用美、欣赏美、收获美、延伸美六个环节,六个环节的美与黄金分割之美相呼应,整节课思路清晰,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
2、与大家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事例结合起来。比如三门峡市灵宝实验中学的贺艳老师在讲有序数对一节时,通过一段新闻报道,让大家了解到马航失联的位置为(6°55′15″N,103°34′43″E),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永城实验中学的赵春侠老师在讲乘方一节课时引入了杨幂名字 的由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
3、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例题很有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如永城实验中学的赵春侠老师在讲乘方一节课时有一个环节是欲与珠峰试比高,珠穆朗玛峰用骄傲自大的口气说:“我是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我的海拔是8844.43米,我的高度无人能比”,紧接着纸说:“我的厚度虽然只有0.1毫米,但是如果我折叠30次,比12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这时同学们很好奇,有的甚至感觉不可能,接下来老师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乘方的巨大力量。课堂上学生们的惊叹,足以证明乘方给他们心灵上的震撼,不但是学生对乘方有深刻的印象,同时又一次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最后的教师寄语让课堂升华
赵春侠老师在乘方一节课结束时,给同学的寄语是,我们要学习这种乘方精神,只要我们用勤劳和智慧做底数,用不断拼搏奋进做指数,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句话使课堂得到了升华,使课堂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魏桥实验学校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课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教学模式,实验课该如何上,如何才能上好,成了老师们一直以来难以克服的教学难点。为了规范实验课的教学,今年山东省教研室于4月15日、16日、17日三天,在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首届省实验优质课评选。我有幸参加了优质课观摩。
经过观摩学习,以及和同去的老师们的探讨,使我在短短的三天内,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上课技巧上都收获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学习使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意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好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提升,现将我的收获以及心得整理如下:
这次会议包括的内容十分全面,包括24位优秀教师的实验课展评,美国老师的课堂展示,3位老师作报告,最后还有三节课的说课以及评课。由于讲课教师分了两组,同时进行,因而每个人听到的课只有12节。以下是我通过这次学习学到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课展评(4月15日、16日)
1、探究卵壳上的气孔
淄博十五中
赵恒美老师
2、观察鸟卵的结构
德州平原三中
于洪娟
3、乳酸发酵
济南第20中学
邵在菊
4、叶片的结构
陵县一中附中
王立霞
5、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济南十五中
董全芬
6、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聊城市莊平县郝集中学 邓秋玲
7、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东营市胜利七中
李昱娟
8、探究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寿光市古城中学
袁美秀
9、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昌乐二中
秦国英
10、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菏泽市单县天元中学
谢红艳
11、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区别 潍坊市高新区东明学校 连秋霞
12、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滨州市博兴县清河中学 张玉娥
二、美国教师课堂展示(4月16日)
水质浑浊度测量
伊丽莎白
三、报告交流(17日)
1、伊丽莎白老师报告
2、省教研室王运贵老师报告
3、山大附中生物学科特色介绍
杨青
4、董全芬老师、秦国英老师等说课,相关老师评课
大会所展示的12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每节课里都会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由于课时太多,不能对每节课都仔细的分析,现在将我感触最深,并且在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总结一下:
1、要重视导入的作用
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这节课做好铺垫。因而导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比较理想的导入形式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巧妙地导入课题。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这次听课过程中,有几位老师的导入就十分的成功。比如,赵恒美老师在讲《探究卵壳上的气孔》这一实验时,问学生:你吃过咸鸡蛋吗?盐溶液进入鸡蛋使鸡蛋变咸,那盐溶液是如何进入鸡蛋内部的呢?这不仅引起学生兴趣而且和容易使学生思考到卵壳的结构特点,设计的十分巧妙。王立霞老师在讲《叶片结构》时,用了一片菠菜叶片,放在温水中,然后用嘴向叶柄内吹气,观察现象。这种做法是课本上没有的,并且之前也没有老师进行尝试,王老师大胆创新,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叶片在温水中为什么会冒气泡,这一设计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李煜娟老师在讲《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这一实验时,播放了卡通片《水果歌》,这样的歌曲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且歌曲里涉及到了本节的知识,也可说是成功之笔。连秋霞老师在讲《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区别》时,问到:可乐里有二氧化碳,我们如何验证一下?经学生思考后,她用一只导气管,将可乐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随着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可以说,以上的这些导入形式都十分的巧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回想自己以前的教学,导入形式单一,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我也曾经为此而苦恼,困惑。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想我真的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运用图片、音乐、视频、实验等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大胆设想,勇于创新
勇于创新是这次听课给我最大的感触。自小严厉的家教导致了我中规中矩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使我在生活中“听话乖巧”,但在教学工作中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凡是相信课本,相信权威,以为前人探究的就已是最好的,无可挑剔的。这使我在去年“县实验创新大赛”中交了“空白卷”。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我也一直为教材上的实验是否还有可创新的空间而苦恼。这次的学习直接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不得不感叹“创新无处不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材料的创新
董全芬老师在讲《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时,在让学生观察了教材上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之后,又为学生提供了番茄果肉和韭菜表皮两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观察。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巩固了实验的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些细胞的形态,从而更加鉴定了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邓秋玲老师在讲《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将课本上的鲫鱼换为泥鳅,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投入,而且观察时泥鳅比鲫鱼清晰。在这一实验中还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鲫鱼容易跳动,影响观察,邓老师大胆试验,用10%的酒精将泥鳅进行麻醉,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实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测定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中,几位老师都没有只按照课本上的设计,用桔子和梨,而是更换更为明显的实验材料,如西红柿,黄瓜等。袁美秀老师还对学生们爱喝的果汁进行了测定,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带着兴趣将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
(2)实验过程的创新 王立霞老师讲《叶片结构》时,用向菠菜叶中吹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气孔的存在,可以看到大量的气泡从温水中冒出,实验效果很明显;在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时,研磨是很难完成的工作,李煜娟老师则采用用纱布挤压的方法,很轻松的取到了果蔬汁液。其实,在李老师的启发下,我发现,在做桔子研磨实验时,可以用刀片划开桔子的外皮,去掉桔子的外皮,直接研磨桔子的果粒会容易很多。而对于难以研磨的梨,我们可以用小刀把梨切碎,然后再研磨。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按部就班。连秋霞老师启发学生用塑料袋捕捉空气,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也可以说对实验的展开有很大帮助。
(3)实验深度的创新
我们一般在实验课上,往往因为各种状况而完不成实验,若一节课能顺利的达到预设的实验效果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课堂了,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很多老师不仅仅是完成预设的目标,他们往往还会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延伸,有的是拓展性延伸,有的是拔高性延伸。这样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实验,而且对所学知识会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比如前面提到的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 的含量时,测一下果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观察细胞结构时,再观察一下番茄果肉细胞和韭菜表皮细胞,这些都是知识拓展性延伸。而有的老师对实验进行深层次挖掘,比如赵恒美老师在讲了鸟卵上的气孔时,又引导学生探究:气孔对受精鸡蛋孵化的影响。袁美秀老师讲维生素C的实验时,引导学生又探究了:提前压出的果汁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会不会有变化。董全芬老师在讲细胞结构时,最后用细胞的分裂过程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细胞是运动变化的,从而使这一节死板的课变得活灵活现。向这样的拓展,就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拔高。
总之,不管是知识面的拓展还是知识深度的加深,都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3、要学有所用
在平时上课时,老师们都会设计一些比如:“走进生活”这样的环节,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样的,在我们的实验课上,对于自己探索到的实验结论也要及时恰当的运用。这一点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有所涉及。比如:鸡蛋与挥发性物质放在一起?鸡蛋如何保鲜?自己回家做酸奶等等。
4、引入先进的实验仪器
好的实验仪器对于教学是很重要的,通过这次听课,我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仪器,通过这些仪器产生的实验效果让我真的大开眼界。在讲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在显微镜下看不到血管,有的即使看到了血管,也很难分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样的实验不只是学生,老师做起来也有很大困难。但是显微投影仪可以把显微镜中的像放大很多倍,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很多问题不用教师讲解,学生从图中就能看的很清楚。
秦国英老师在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运用了数据采集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让学生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的变化。从电脑屏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二氧化碳的动态变化曲线,从而很清晰的明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这一问题,我们在讲解时,由于仪器的缺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课与秦老师的课相比,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实验仪器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
以上是我从此次观摩课中的所思所想,而美国伊丽莎白老师的到来,则给我本来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很大的冲击,使我回来后沉思了很久。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一直都是很“勤奋、刻苦”,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明白,理解不了,于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而煞费苦心,往往是苦口婆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讲,总认为讲的形象生动学生就能学好,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为此我也曾久久无法释怀。
而现在,我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所谓“教学”,“教”只是方式,是手段,而“学”才是目的,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是注重如何教,教了多找,教的好不好,却忽视了让学生学。由于我讲的太多,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讲的太细则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也难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什么都明白,一但没有我的参与,便不知所措。
其实,这样的例子,最近在我身上发生过,只是我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我还笑呵呵的把它定义为“怪现象”。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我教的是八年级,由于是生物毕业班,所以要复习七年级的知识。在复习七年级上册时,我的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于是上课时什么也不想说,不想做。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题。而我只是帮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讲。考试前我心里忐忑极了,我想这次肯定要难看了,毕竟这么长时间没讲课了。可没想到,学生的成绩反而出奇的好。到了复习七年级下册时,由于知识太难,我开始“辛勤的耕耘”,一遍又一遍的讲,上课的时间大多是我的,我自认为讲的很好,学生也听得很明白。可是考试时却一塌糊涂。这两件事就是曾经被我定义的“怪现象”。
从我所谓的“怪现象”中,从与伊丽莎白老师的交流中,我终于明白,不要在乎教了多少,要看学生学了多少。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专家一直都在呼吁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我们不曾领悟而已。现在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我也就不会再觉得校长提出的“学生自己能学的不要教,教了不会的不要教”的理论是可笑的了。
通过静心思考,使我不仅明白了自己的困惑,明白了“教”为“学”的含义,而且更加知道,面对很多难以理解的教育理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嘲笑,而是揣摩。我们之所以不能认同,只是因为我们还不曾领悟。这些感悟是我此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他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以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此外,省教研室的王贵云老师也对实验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课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过程,提高效率,讲求高效课堂,实验要有创新;体现课标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科学规范,经济节约等。
初少静
今年的省英语优质课在烟台举行,这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地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感受: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位老师不同的调动孩子的方式。我发现以下两个问题非常重要:
1、只要孩子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对其进行鼓励。OK, 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 You did a good job!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并且多数老师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励,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2、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老师们多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模式,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二、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
我认为有一位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首先,上课前她与孩子做互动式话题引入,课程开始后,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再到对话讨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并且她在每一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都在反复应用本节课的语法重点(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孩子们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的一系列过程。
三、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比较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省历史优质课观后感
王宝华
王宝华 女山东@县历史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全市教学能手,论文多次荣获省市级奖项。
2007年4月1—5日山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在日照市新营中学举行,在这次活动中,享受到20多位优秀的历史教师给我们准备的大餐,感觉受益匪浅。通过07的优质课与05年的优质课相比发现,07各市地推选的优质课水平又有很大提高,可以说,这是历史课迈出的一小步,又是历史教研迈出的一大步。许多课在课堂中闪烁的亮点,值得学习,耐人寻味。这里,我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总的来看,这次省优质课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绝大多数贯穿了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
1、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注意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滔滔不绝的演讲和独白,而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我看到,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学习法等。特别是把“感动中国”等栏目引入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济南第二十中学韩宏伟老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讲课片段“师:大屏幕上的几位英雄人物或许不被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所熟知,但是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却曾感动过 1
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时隔半个世纪,我们仍需要这种感动,今天,老师就把“感动中国”搬到我们现场,让我们穿越时空为他们颁奖。本次奖项是:最佳科技奖,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他们应该获得怎样的奖项才合适呢?我想,大家可能心有定论,请大家按照课前分组,(王进喜组,邓稼先组,焦裕路组)结合发下的手中材料,为你们组的英雄人物写一份颁奖词,要求字数简练,具有一定文采,能体现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大家集思广益,来吧。(6分钟之后)请推举出你们组的颁奖嘉宾。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用心静静的去感受。首先,让我们颁出第一个奖项,最佳科技奖。请大家告诉我,这个奖项应该授予谁?(生:邓稼先),有请颁奖嘉宾。(背景图片依次浮出,背景音乐响起)生:“邓稼先,你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率领中国的科技人员,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添上了光辉的一页,你付出了最大努力,完成了祖国交与的使命,你以一声惊天巨响,使祖国傲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此,授予你最佳科技奖。”一节好课,教师是组织者,不是照本宣科,维持纪律,而是引导参与;不是滔滔不绝,而是师生对话。比如潍坊魏老师《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以“回顾与思考”导入课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从整体上介绍一节课的主要环节,同时屏幕上五个环节象一朵五瓣鲜花绽放,五个方面一目了然。然后用抽丝剥茧的连环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探究一:1958年,党中央提出怎样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发动了什么运动?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总路线?简洁的点拨,确凿的数据,形象的图片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历史来,让遥远的历史成为有血有肉,可以触摸的真实影象。
2、在学生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德州九中刘金红老师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能大胆质疑。
其次,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和综合素质高。
1、课件制作熟练。在市级优质课评选中,不少教师的课件都请微机老师制作,在调试课件时,只是袖手旁观,出现问题时束手无策。而这次省优质课上,老师们操作课件熟练,少数老师用powerpoint,多数老师用flash,水平比较高的还用上authorware制作框架,美观大方、明快、新鲜、大气。
2、语言精练,感染力强。枣庄三十中学王建新老师在讲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出示三幅图片,创设情境,再配以教师动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战争,令人身临其境;滨州的宋涛老师讲的《美国经济的发展》给我的印象最深,学生们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请听:“即使隔着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太平洋,肯德基的香味,可口可乐的滋味,NBA的酷味,当然--------还有满世界的火药味,---------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存在,充斥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美国是如何创造了一个经济大国、世界强国的神话呢?二战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正在强势崛起的中国,对于我们日照,又提供了哪些借鉴呢?想不想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第9课,《美国经济的发展》,共同探究一下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奥秘。”
3、板书巧妙合理,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图。
教师们饱满的热情、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话语、简练规范的语言,将
端庄严肃的历史演绎的通俗易懂,意趣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节课下来,让你感觉不是过了45分钟,而是仅仅过了十几分钟,感觉意犹未尽,师生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第三,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要求;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小节较有特色。
这些课都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难易适中,体现层次性,不仅让学生了解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更深层次的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效果比较好。
第四、充分恰当地运用了教材、课外资料、地方资源及师生关系的教学资源。本次省历史优质课,跳出了“以本为本“的范例,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于是图片、报纸、诗词、文献资料、史学著述、电影片段等均被作为材料加以引用。
当然,只要讲课,就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关于教材、课标之间的关系(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个别老师存在重难点处理不当的问题;导入的技巧问题;细节把握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的含金量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问题等等。
最后,我把这次参赛的几名老师的“出彩”之处一一点出来,这当然是我的一家之言:
济南第二十中学韩宏伟老师:音质优美,教学环节完整有深度。泰安市风台中学朱红青老师:课件实现了完全为教学服务
濮阳市第五中学 王红玉
[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学生“朗读”为主线,以老师的示范朗读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逐层完成感知、理解、领悟的梯度学习目标,在老师适时的引领朗诵及解读中完成认知文本的升华。[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全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语汇。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态度,理解人物形象。3.理解并学习愚公精神。[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课
同学们,总书记在2017年新春贺词中因金句不断而倍受好评,在这诸多金句中以“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广为流传,成为2017年的流行语,这句话之所以受人追捧的原因是,它既接地气又形象地诠释了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这是一种什么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呢?或许学了今天的课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二、读文释疑
1.师: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大意。时间是5分钟。(出示幻灯片2)
(学生按照要求,根据自学指导自主阅读)
师:大家关注到这些字音了吗?谁来试着读一下?(出示幻灯片3)读准字音
汝(rŭ)迂(yū)
厝(cuò)
魁(kuí)父
箕畚(jībĕn)
始龀(chèn)穷匮(kuì)
荷(hè)担者
亡(wú)以应 师:让我们齐读两遍。
2.师:请四名同学依次读课文的一、二、三、四段,其它同学认真听,把读错的字音和节奏不准确的地方画出来。对这四位同学的要求就是尽量读出文言味儿。
(出示幻灯片4)(学生读,师评价)师评价预设:
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很流畅。
这位同学读得声音洪亮,值得表扬。这位同学吐字清晰,听起来很舒服。
这位同学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儿,就很棒了。这位同学如果不紧张,一定能读得更好。
同学们不仅字音读得准确,而且读出了节奏,真了不起!
(如果哪个段落读得错字多,可以再找一个同学读一读或是写到黑板上。)
三、话山说移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大意读懂了吗?请用原文来回答。(出示幻灯片5)
师:太行、王屋二山如何?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但是这两座山,对愚公而言,怎样? 生: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师:能否解释一下蓝色字?
生:惩:苦于,迂:曲折,绕远。师:如果移山,会如何? 生: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众人(包括神)对移山是什么态度呢?(出示幻灯片6)师:家人—— 生:杂然相许 师:解释“许” 生:赞同。
师:孀妻、遗男—— 生:跳往助之。师:其妻—— 生:献疑。
师:解释“献疑”。生:提出疑问。师:智叟—— 生:笑而止之 师:操蛇之神—— 生:惧其不已也 师:解释“已” 生:停止。师:天帝—— 生:感其诚。
四、读言品人
1.精读愚公妻和智叟语言,比较两人态度
师:在这其中,愚公之妻和智叟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如何呢?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到他们的话?
学生读出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出示课件7)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请同学们比较他们语言的异同。可以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老师巡视了解讨论情况 师:好,有发现吗?
生:妻子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生:妻子是关心愚公,而智叟仅仅是嘲笑。生:愚公之妻只是提出疑问,而智叟是讽刺。生:愚公之妻说的是“以君之力”,称愚公为“君”,这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说的是“以残年余力”,这是对愚公的讽刺。
生:愚公之妻说的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是尊重事实的,而智叟说的是“曾不能损山之一毛”,这是夸张,表现他对愚公的嘲笑。
生: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惠!”直接表明他对愚公这种移山行为的否定。但愚公之妻没有说。
生:愚公之妻说“且焉置土石”是考虑到移山的实际困难,而智叟只是嘲笑愚公老。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深入,有理有据,妻子的献疑是从实际出发的,让我们看到了愚公面临的困难之巨大,而智叟的讽刺,则让我们看到愚公移山所面临的精神压力和打击。
师:两人的话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 生:疑问语气和讽刺语气。师:怎样读出疑问语气? 学生读。
师:疑问语气一般用升调来读,如:你去哪儿啦?怎么啦?为什么?在这里,表示疑问的句子是“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何?”谁来试试。
(请两位同学读)
师:智叟的讽刺语气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读。
师:讽刺语气一般用曲调,老师读一下。师读。
师: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一点儿?同学们试试。(请两位同学读)
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两位学生读)
2.品读愚公语言,分析愚公形象
从妻子和智叟的话中,我们应该能感受到愚公在移山这件事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精神压力,但是愚公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愚公的话,谁能读一下?
学生找出,并读出。(出示课件8)
“我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第一句话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生:聚室而谋的时候。师: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预设一:
生如果说疑问语气,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愚公只一句话,就让家人杂然相许,可见愚公的话很有号召力,如何让语言有号召力呢?生如果说不出来,师就示范读出疑问语气和坚定语气让学生比较,由此得出结论:坚定的语气才有号召力,坚定的语气是通过重音和平调来表现。
生如果说坚定的语气,师引导学生读,如果学生读不出坚定,师引导学生通过重音来达到读出坚定语气的目的。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有号召力的人。
师:将近九十岁的老人要决心竭尽全力带子孙移山,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勇于挑战,迎难而上、信念坚定的精神。师:第二句是在什么时候说的? 生:在反驳智叟的时候说的。师:这一段应该如何读? 生:读出坚定语气。
师:刚才我们讲到用重音和语调可以达到读出感情的效果,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字应该重读?
生读
师:在说到子孙绵延无绝期的时候,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越来越快,在“穷匮”达到顶峰,当人的力量无限大时,再高的山也变得渺小,所以,“而山不加增”就读得轻,“何苦而不平”要读出铿锵有力。
生根据指导读。预设二:
生:从“汝心之固„„”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师:面对打击,不畏缩。请读一下。生:“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可以看出愚公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为了正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愚公选择了一项事业,至死不渝,死而未已。请读一下,语速要越来越快,到“无穷匮也”达到顶锋。
生:从“何苦而不平”,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师:反问句,表示肯定,加强语气,读一下。(生读)
生:从他对智叟的反驳中,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聪明的人。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聪明。
生:智叟说他年纪大了,移不了上,他反驳即使他死了还有后世子孙,一定能挖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
师:他是在智叟讽刺他的时候,他才想到用这句话来反驳他,还是在挖山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生:早就有了这种心理准备。
师:那么从这一点说,愚公的反驳,不仅仅表现了他言辞反应上的机敏,更体现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有深谋远虑的眼光。(随着学生的分析,师板书)
五、论事悟理
师:愚公那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似乎看到他穿越历史的风烟站在我们面前。
(出示课件11)同学们,愚公移山的故事始记载于战国前期思想家列子编撰的《列子》。这是一个神话寓言故事,也许在真实的生活中,未必真有愚公其人,但是千百年来,愚公移山的故事被不同的艺术形式引用、改编再创造:
1940年,徐悲鸿画国画《愚公移山图》。
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用愚公移山 的故事,发表《愚公移山》为题的闭幕词。
1999年,由韩永久作词,卞留念作曲,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唱响大江南北。2015年,由黄伟文作词,冯颖琪作曲,周笔畅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获奖无数。2009年,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愚公移山》播出。„„(师随图文展示旁白: 他被定格在徐悲鸿的画里,他被引用在毛泽东主席的发言里,他被传唱在不同歌手的音乐里,他被演绎在电视荧屏上,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就在于,愚公精神的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我们的中华民族一直在传承这种精神,所以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迎来了国家的日新月异。民族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历程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相信大家也会遇到像王屋、太行这样的大山,学了今天的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示呢?
(出示课件17)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会启示?(学生独立完成,展示。)
师: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愚公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受他的精神力量!学生齐读。
六、结语:
同学们,生活只会眷顾自强不息,奋勇拼搏者,而不会等待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者。让我们共立愚公志,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好,下课!
七、作业:
课件1: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
信阳市五中卢春梅
课件2:
有个糊涂的县令,要捉拿一名嫌犯,在衙门口贴出这样一张告示(师读上面的课件内容):
(谁来读一下?)
悬赏捉拿嫌犯一名,男,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厚不薄。
生读。
师:那么,我们能够根据这个提示捉拿嫌犯吗? 生(齐答):不能。师:为什么不能?
生1:因为他描述的外貌不准确。
师:哦,外貌描写不够精确,不够准确。所以我们写人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特点。
师板书:写人要抓住特点
这就是我们这节要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训练的内容,先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3:0102 写人要抓住特点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捕捉特点 2运用描写,刻画人物 3选取典型,凸显个性
学生齐读。
师:要想捕捉人物的特点,我们首先要学会观察,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细心观察,找一找,漫画人物是谁(放课件图2语文54页)?
生(齐答):鲁迅。课件4:0137 细心观察,找一找 漫画人物是谁? 图片1 图片2 鲁迅
师:大家异口同声,我们来看看是不是鲁迅?(放课件图片1语文54页)
师:果然是鲁迅。画家是抓住鲁迅先生什么最突出的特点让大家一眼就能够猜得出来呢?
生1:从鲁迅的头发。直立的。师:这是他的一个特征。还有吗? 生2:他的耳朵很大。师:哦,他的耳朵很大。生3:突出了他的胡子。
师:他的胡子跟别人不一样。他的胡子也很有特点。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作家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的?
课件5:0229 字里行间 读一读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一面》阿累
师:请同学起来读一下。生:读。
师:好,那么我们来看,阿累是抓住鲁迅先生什么特征来写他的?你来说。
生1:她抓住了他的面孔。师:有什么特征?
生1:是黄里带白。然后很瘦,但是精神很好。
师:一般人大病新愈,都很憔悴,但鲁迅先生精神很好。这点跟常人不一样。
师:好,请坐。还有吗?
生2:他的头发。“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 精神抖擞的直竖着。”
师:一般人很久不剪头发,觉得没有精神,但是他确实精神抖擞。这点也跟旁人不一样。还有呢?
生3:还有他的胡须。“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样。
师:好,请坐。作家阿累抓住鲁迅先生很显著的特征做到了写谁像谁。这就是老师今天要给大家的第一个锦囊:写人抓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外貌描写。
板书:绘其貌
方法就是,来,齐读:(课件)一二—— 生齐读。课件6:0408 锦囊一:外貌描写
善于观察找不同,扩大细节照特征
师:下面就让我们利用这个锦囊,小试牛刀,练一练,师读)从班里选择一位你熟悉的同学,用70字左右给他“画”肖像,读给同学听,看他们能否猜出写的是谁。
师:找个同学,给大家读下提示。提示:
“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要有一定顺序),但不见得要写全貌,仔细观察,抓住其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落笔。生:读。
师:好,请坐。大家动笔来写。三分钟。生写作。师巡视。
课件7:0442——0517(师读)从班里选择一位你熟悉的同学,用70字左右给他‚画‛肖像,读给同学听,看他们能否猜出写的是谁。
提示:
(同学读)‚画‛肖像时,可写人物容貌,(如脸型、五官)、衣着、体态、神情等(要有一定顺序),但不见得要写全貌,仔细观察,抓住其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落笔。
师:好,时间到。谁来展示一下?举手示意老师。我们来听一听,看能不能猜出他写的是谁。
生1(读):他肥胖的身材,肉乎乎的脸蛋,小小的鼻子上,架着黑白相间的眼镜,两只黑洞般的小眼睛闪闪发光,好像会说话一班。给人的感觉,想忍不住去摸摸他。
师:大家能猜出是谁吗? 生:赵同学某。
师:我们请当事人起立一下。(师问当事人赵同学),你来说一下,她写得像不像? 赵同学:像。
师:当事人最有发言权。写得很像。你写成功了。还有吗? 师:来,你说。
生2:说他像,他却总是皱着眉头,说他像恶魔,他却有一张标致的圆脸,和如卷心菜微微翘起的刘海,衬着红色的大衣,时而如春风给人温暖,却时而像冬天的冰雪一般,冷彻人心。
师:语言很美,写的是谁? 生2:我写的是李同学。
师:好,我们先请当事人起立一下,大家看像不像。
生2:我抓住了她的特点,就是她的刘海,特别的卷,还有她师时常是皱着眉头的。
师:哦,这两个细节观察的很到位。大家下去可以互相观察一下自己的同学。
师:好,请坐。看来大家能够用好外貌描写。那么,我们除了外貌描写,还有其他可以凸显人物特征吗?想到我们上一节课,我们上一节课就讲了《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把买来的《山海经》,递给迅哥的时候,他那句话师怎么说的?谁有印象?来,你来说。
生3:“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师:“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那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生(齐答):《山海经》。
师:《山海经》。那为什么会说成三哼经,谁来说一下。请你说。生4:因为她没有文化,、不知道名字的由来。
师:哦,没有文化,连书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她竟然能够帮鲁迅把书买回来。可以看出她对这个孩子的怎么样?好,你说。
生5:可以看出她对这个孩子十分关心。很爱他。
师:你看,简单的几个字,他就能将长妈妈,一个不识字的但是却热心关爱孩子的人物,一下凸显出来。这就语言描写强大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组对话,谁来读一下?找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课件8: 字里行间 读一读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金色花》泰戈尔
心理活动 性格
师:大家看,(师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为什么说他是坏孩子?有人来说一下。
生6:因为他太调皮太捣蛋了。
师:他太调皮太捣蛋了,为什么说他调皮捣蛋呢?
师:逃走了,妈妈好找。“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写出了妈妈什么心情啊?
生(齐答):着急。师:很着急。那么,孩子怎么回答的? 生:“我不告诉你,妈妈。”
师:“我不告诉你”,孩子什么样的性格? 生(齐答):调皮。
师:好,你看,一组对话,竟能够写出人物的心理,还能写出孩子的性格。这就是老师今天送给大家的第二个锦囊——
师:写人抓特点,我们可以运用语言描写。板书:听其声
师:我们的方法就是:符合身份性格化、简洁生动去表达。好,齐读——
生:齐读。课件9:
锦囊二:语言描写
符合身份性格化、简洁生动去表达
师:好,下面让我们入情入境,说一说。(师读)
考试成绩出来了,因为我的粗心大意丢了不少分儿。这样的三个人,大家肯定不陌生。我严厉而唠叨的妈妈:“„„”,我乐观开朗的朋友:“„„”,我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老师:“„„”
让我们入情入境,说一说。我们小组合作。四人一组,角色扮演,因为既然是我们语言描写的训练,咱们就直接打个腹稿,小组先分一下角色,我没有台词,但是我可以给自己加点戏,好,先商量一下角 色。
就近四人一组,分配好角色,就可以开始。生开始。师下去巡视。课件10:1319 入情入境,说一说
考试成绩出来了,因为我的粗心大意丢了不少分儿。我严厉而唠叨的妈妈:‚……‛ 我乐观开朗的朋友:‚……‛
我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老师:‚……‛ 提示:注意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
师:你们四个一组。(教室最后排两个学生)你们两个当评委点评,好不好,看哪一组好。你们要仔细观察倾听。
师:分配好觉得色了吗?好,来,已经有一组准备好了。好,起立!(小组四人起立)
师:按顺序。
(第一个组)生1(旁白):考试成绩出来了,因为我的粗心大意丢了不少分儿。我严厉而唠叨的妈妈:“„„”
生2(扮演妈妈):这次怎么回事,才考这么点分儿?
生3(朋友):没关系,你下次一定能考好的,这次是因为粗心。你下次,只要再努力一些,就一定可以考好。生4(老师):没事的,不要因为这些分数,而灰心丧气,你好歹还比上次好一点。
师:比上次好了一点,是吧?
师:你来点评一下。你觉得它们四位,谁的形象更贴近? 生:我觉得是朋友。
师:朋友是吧。好在哪儿,说说。生:朋友他主要是安慰人。
师:他自己很乐观,看事情也很乐观,会安慰人是吧。师:好,四位请坐。还有哪一组?这组。
(第二个组)生1(读旁白):考试成绩出来了,因为我的粗心大意丢了不少分儿。
生2(妈妈的扮演者): “你这次又怎么回事?整天很粗心,总是这儿丢一分,那儿丢一分,你给我站旁边去!闭门思过!”
师:爱之深责之切。你妈妈
生3:(朋友)“你这次考不好,只是你的粗心,只要你以后能认真的做题答题,就会考好的。”
师:朋友的安慰。
生4(老师的扮演者):“不用担心,胜不骄败不馁,看看你的同桌,向他学习。把你粗心丢的分,下次一定会赚回来的!我相信你,加油!”
师:老师还有方法。好,请坐,你来点评一下。生:老师的讲的最好。师:好在哪里?
生:他的鼓励和方法突出了老师的和蔼可亲。
师:哇,他的鼓励和方法和蔼可亲,平常你的老师肯定是这样对你的,是不是?
生点头。
师:那么,我们再来一组。我们能不能给人物加上合适的动作?根据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加上合适的动作。
师:好,你们这一组。
(第三个组)生1(读旁白):考试成绩出来了,因为我的粗心大意丢了不少分儿。
生2(妈妈的扮演者): 妈妈拍着桌子,“你这次又怎么回事?怎么粗心大意丢了这么多分?下次不许再这个样子了!”
师:拍着桌子的动作,是吧,好,朋友。生3(朋友):我会把胳膊搭在他的身上 师:把胳膊搭在他的身上
生3:很开心地说:“哥们,没事,下次你一定会考好的!” 师:你这开朗,真乐观。好,老师——
生4(老师的扮演者):我是他的老师,我摸着他的头 师:摸着头
生4:然后我安慰他说:“没事,你只要努力,下次就能考好!” 师:很好,请坐。
师:你看,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物,我们还可以运用不同的动 作。这就是老师今天要给大家的第三个锦囊——写人抓特点,运用动作描写,推敲个性精挑选,细绘动作要连贯。好,把方法来齐读一下。“推敲个性,一二——”
课件11 : 锦囊三:动作描写
推敲个性精挑选,细绘动作要连贯 生齐读。师板书:观其行
师:语言可以听,然后动作和外貌可以看,但是我们要想透过表层现象再现人物心理的时候,我们要利用什么描写?心理描写。下面就让我们:透过表层,想一想,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
师:来,读一下。好,你来读。生1读。
师:好,请坐。如果我们写自己的心理,我们怎么想就可以怎么写。那么,第二句,我是怎么表现我的不耐烦的?我用什么表现我的不耐烦?
生2:我抓起新的布娃娃就往地上摔。师:用什么? 生(其答):动作。
师: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动作表现我们的心理。那么,我们要写其他人的时候,我们怎样写出他们的心理呢?好,这句——
谁来读一下?好,你来吧。生(读):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师:我们知道他不高兴的? 生:是通过他的神态描写。1 师:神态,他的脸上有怒色,还有呢? 生:还有他的语言描写。
师:你看,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语言,还有表情来联想到他的心情。
课件12 :1934 透过表层 想一想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内心独白 动作 语言 表情、联想
师:好,请坐。
我们今天第四个锦囊,写人抓特点,可以利用心理描写。揣其心,我们揣摩人物的心理。
师板书:揣其心
好,方法就是——齐读:心独白加动作,展开联想细描 生齐读。课件13: 锦囊四:心理描写
心独白加动作,展开联想细描摹
师:好,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可以通过外貌描写,可以通过语言描写,还可以通过动作描写,还可以通过心理描写,因为这些我们来凸显人物的个性,但是 不管我们用哪一种描写方法,都离不开用眼睛去仔细地观察。
师板书:显个性 细观察 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习作训练。课件14: 方法归纳,记一记
外貌描写:善于观察找不同,扩大细节找特征 语言描写:符合身份性格化,简洁生动去表达 动作描写:推敲个性精挑选,细致动作要连贯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加动作,展开联想细描摹
课件15:习作片段 读一读
我的妈妈表达爱的方式简单而直接,凡是能动手的绝不唠叨。降温了,妈妈让我加件衣服,我当做耳旁风,背着书包就往门外走。妈妈一箭步冲过来,左手抓住我书包的同时,右手已伸到我的腿 上,捏起一处,顺势180度旋转,疼得我跳着逃回卧室,此时身后却传来她故作惊讶的声音:‚我以为是秋裤呢,怎么会拧到肉了呀?‛
师:好,找一个同学读一下。好,你来读。生读。
师:好,那么我们来看,这个片段中的人物是谁? 生齐答:妈妈。师:妈妈有什么特点? 生:用语言表达对我的关爱。师:用语言表达对我的关爱? 生:妈妈让我穿衣服。师:让我穿衣服,怎么表现的? 生:动作。
师:动作表现的是吧。好,请坐。那么,我们来看,“我的妈妈表达爱的方式简单而直接,凡是能动手的绝不唠叨。”他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她直接而简单的爱的?
好,你说。
生:妈妈让我加件衣服,“一箭步冲过来”“ 抓住我书包”“ 伸到我的腿上”“ 捏起一处”
师:她的连贯性的动作,好,那么我们来尝试一下这种写作,来写一个片段。
课件16: 一气呵成 写一写 片段格式:
(师读)人物个性特征+典型事件(找个同学把提示给大家朗读一下)提示:1根据特征选典型; 2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3关注细节; 4表达要准确形象。
师:好,我们接着动笔写一下。人物个性特征+典型事件。生写作。23:00 师:有个同学写好了,我们请他展示一下。
生1:这次,他在考试时和同桌说话,发挥失常失了不少分,可是,同桌却考得很好。他心里十分难受走在回家的路上,可是同桌却幸灾乐祸地来打趣他,他气得满脸通红,眉头紧皱,手抓住衣服,想把衣服撕裂的样子,心里想:不能生气,本来就是我跟他说话的。可性格暴躁的他再也忍不住同桌的打趣,他抓起同桌的衣服,把他往地上摔,拉住他,用手攥紧拳头,好像马上就要打到他的脸上,用发怒的双眼瞪着他说,要不是你,我能考成这样?
师:那你能说一下,刚才写的这男生什么特征吗? 生2:脾气暴躁。
师:脾气暴躁,对不对?果然抓住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还有其他 的吗?
生3:在马路上,我看见了一个带着黑口罩,黑帽子的人,猫着腰,在大街上左顾右盼,总是想挤到人堆里去。他的眼睛正在搜索着每一个人的口袋。盯住一个人的口袋死死不放,尽量把自己缩成一团,不让别人瞧见他似的。这时,他抓住机会,手伸了出来,可突然警笛的滴滴声一出来,他立刻把手缩了回来。挺直了腰,恢复原态,若无其事地穿行在人间。
师:观察的很细致。
师:你能说说她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吗? 生4:是个小偷。
师:描写的很形象。猜到了。好,请坐,还有写好的吗? 师:好,你来说。
生5:他是一个,同时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天使。一次美术课上,我橡皮找不到了,可美术老师在上课时千强调万强调,我一样没带,那后果可是不看想象的。正在我懊悔苦恼时,李的小手伸了过来:“是不是橡皮丢了?关键时刻还得靠我吧,给,借给你。我的橡皮已经‘五马分尸’了。拿着吧!”我拿着橡皮瞪了他一眼,他立马对我陪起笑脸,说道:“好好好,我错了,我错了!给给给,我再也不敢了!”
师:你们觉得她描写的这个人物形象,特点是什么吗? 师:你听出来了吗? 生6:乐观开朗。师:乐观开朗?他没有橡皮的时候—— 生答不上来。
师:没有听清,是吧。好,请坐。师:你说,他写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生7:调皮,乐于助人。
师:说话很幽默,乐于助人的形象。举了借橡皮的事例。还有写好的吗?好,你来说,试试。
生8:58,58,我恨死你了。58呀,月考语文才考了58分,完蛋了,完蛋了。“王帅康,你给我出来!”妈妈大喊着我的名字,左手揪着我的衣服,右手用力抖着我的试卷,“你看看,考了多少分?”58,58呀,你对得起我吗?对得起你的老师吗?你对得起谁呀,你?才考了58分。哎呀,气死我了,她的脸涨得通红,用卷子指着我的鼻尖,那神情仿佛要吃了我。
师:这个让人身临其境。是真实的吗? 学生点头。
师:你的妈妈对你有很大的期望的。好,你来试试。
生9:“这道题,你做错了。过来一下。” 爸爸和气地对我说。我极不耐烦地走过去,以左耳进右耳出的方式听着他的话。又一边点头示意,而当我仿佛知道是题出错了的时候,他立马改变脸色,怒视着我说:“题错了,题错了,你就不会了?这也是书上的内容啊。信不信我一巴掌扑死你。”他说的话,让我浑身发抖。
师:爸爸妈妈师我们最熟悉的,观察的很细致。爸爸脾气有点暴 躁,回家去跟他说一下。还有写好的吗?都写的是爸爸妈妈吗?好,你来说一下。
生10:一次,发生在我的宿舍。宿舍长和他意见不同而展开了一场世界大战。他们在一起纠缠,我们都面面相觑盯着他们。当时有一个人说:“老师来了!”就安静了下来。矛盾解决了。
师:他写的人物形象吗?
生11:他写了老师刚来了之后,安静了下来。
师:刚开始的时候,都乱套了。老师一来,立马安静了。还有谁写好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大家来不及一一的展示,刚才老师那个片段啊,是老师自己写的,我小的时候,妈妈总是要提醒我,要我加衣服,所以我最初出来学习的时候,我收拾包的时候,带衣服了没有,带牙膏牙刷了没有,我收拾我的行李箱出门的时候,回头一看,她就倚在门框里。那时,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就出来了。那时候我很希望她一个箭步冲过来,再抓住我的箱子,我的妈妈老了,她走不动了。所以,你看,一个人的特点是有变化的。但是,只要你细心去观察,不管她怎么变,你都能够将人物描写鲜活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师:老师还想让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一节课,是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学写作的。
那么,大家回顾一下,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都是来自于哪里?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金色花》,都是来自于哪里的片段?
生:课本。师:对。老师提供的材料都是来自于我们的课本。是我们课本里的各种描写。鲁迅曾经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所以,当我们再写作中有困惑的时候,不知道怎样下笔的时候,我们不妨,来齐读——打开课本读经典,跟着名家学经验。
课件17:3742 ‚读写结合‛ 学写作
鲁迅曾经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打开课本读经典,跟着名家学经验。
当然,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课本,但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小伙伴。我们多读,多练笔,那么我们写作水平就会慢慢地提升上来的上去。
好,这一节课,老师跟大家的交流,我觉得很享受。你们的妙语如珠,妙笔生花,让老师在想:你们身后是一位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和引领着你们,让你们如此优秀呢?所以,课下,请把你们的语文老师介绍给我。详细点介绍她,最好啊,能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来写一写她的性格,她的爱好,她是怎么帮助你们学习语文的。
老师相信,通过你们的描写,一定可以让你们的老师鲜活立体的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可以和她成为语文交流上的好朋友。
当然,老师也很想知道,这节课有没有指导好大家,以后,大家也可以把你的作文按照这个邮箱发给我。老师收到后,一定会回复的。课件18 :
介绍一下你的语文老师,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适当选择一些能展现人物个性的事例,让人物更鲜活立体。
信阳市五中 卢春梅老师 邮箱:3137015421@qq.com
好,同学之间,同位之间可以交流一下,自己刚才写的,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互相点评一下彼此的习作。
学生交流。
师:我们写作文,大家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很重要。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修改一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借鉴一下别人写的优点。
师巡视。
师:同学发现优秀的作品可以推荐一下。你推荐同为的。同学们看,在推荐互评中终于发现了优秀的作品。
生:我的前位同桌是一个外表淑女内心而汉子的人。她对她的同桌很简单而粗暴。有时,同桌惹得她不高兴了,她抬起手就往她同桌身上抡,坐在后面的我总能听见清脆而响亮地一声。要是,三下五除二,她的同桌就立马认错了。过了一会儿,一切都回到原来的样子。就剩下我一个人坐在我的座位上,心想,我是谁,我在哪里。
师:你推荐她,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她把前桌那个形象非常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了。师:很生动描写出来了。
师:好,请坐,大家平常写好作文一定要多交流,大家会发现不同的优点。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
师: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
(我忽然想起李梓畅他们那一届的学生,在我的作文课上要求学生找同学互相写评语的事。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快。我那时坚持的还是不错的,现在有些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