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精选8篇)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篇1

杨井中学

怀着对教育的梦想,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几年已过去,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下面我对几年的工作作一总结,为以后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思想认识。

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在以后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教师。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担任七、八年级7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电脑报、信息技术奥赛书籍等,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我服从党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主要完成了学校电脑的维护,完成了学校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不迟到早退,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主要成绩。

在这几年里,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应该说我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学生从什么都不懂到会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文字处理、发邮件、网上查资料等等,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篇2

多年来, 湖滨路小学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努力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学校完成了校园网络综合布线, 校园网络管理中心 (湖小电视台) 、电子备课室、闭路电视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语音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 实现了校园资源共享和与因特网的互联。校园网的建成, 为湖小的教育教学等提供了一个高效能的工作环境,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干的崭新舞台。

●●信息技术为艺术教育注入神奇的活力

湖小人一贯重视艺术教育, 将创建艺术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之一, 明确提出“艺术教育面向全校每一个学生”, 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总目标。为了让一股股“活水”注入到艺术这个神圣殿堂中来, 湖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实施艺术教育:艺术课堂中采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手段, 向学生提供音乐、美术、舞蹈、音乐剧等音、视频作品, 激活学生艺术通感力;学科教学渗透艺术, 配乐唐诗以及以自然、生命、人文为内容的CD、VCD资料, 为孩子展现更加美好的听、视觉空间,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注重艺术氛围的构建与拓展, 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 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开展艺术活动, 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艺术体验, 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众多学生在课堂、艺术节、“家校乐”、联欢会、班级文化建设比赛、书画展、各种社会公益演出活动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受童年的幸福。

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为学校艺术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湖小合唱团犹如一匹黑马驰名省内外, 享誉全国, 荣获黄石市小学生合唱团称号;威风锣鼓队以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威风锣鼓”表演, 让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各种文体表演活动中最耀眼的“明星团队”;舞蹈队奉献的舞蹈, 总是能让台下的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绽放出会心的微笑, 也为湖小平添了一分自信和自豪;古筝、二胡、琵琶、电子琴、竖笛等器乐吹拉弹奏的旋律, 恰如悠悠春风, 推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 使他们心灵融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不仅如此, 湖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均获优异成绩:湖小合唱团连续六年代表黄石参加湖北省黄鹤杯美育节获一等奖5次、二等奖1次;参加黄石市各种文艺比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艺术比赛特等奖5个, 金奖15个, 银奖10个, 铜奖5个。

●●信息技术使校本教研呈现勃勃的生机

现代化的学校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 也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一所学校, 能够在整体上具有自觉运用计算机网络这种获取教育资源手段的意识和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 比拥有多少固有的教育资源, 意义要更为重大。为此, 湖滨路小学以网络化、计算机化为载体, 围绕“走进校本研究”,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建立健全学校的校本教研网络, 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为一体, 促成了学校科研特色的形成,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反思能力和信息素养、不断追求自我更新的新型教师, 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1.充分利用网络,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湖小抓住“园丁工程”的机遇,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探索信息时代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和校内外交流模式, 使更多的教师熟悉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新环境, 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水平和效益。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网络校本研究、教师博客、网络教育论坛、教学研究班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NOC培训、外出听课观摩等多项培训活动共计200余人次, 并要求外出学习教师上汇报课并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 在本学科组内进行传达, 做好二次培训工作。同时为教师搭建平台, 不断完善校本研究网, 在网络上交流教育叙事, 进行网络集体备课, 加大教师博客群的建设, 让教师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记录, 互相进行交流。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NOC活动, 通过赛事, 引领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 边总结。网络世界及时、快捷、海量的信息, 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其强大的信息储量和快捷的传输速度, 拓展了教师的视野,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彰显“网研”魅力

为了更好地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学校鼓励教师无论是校内教学研讨还是教学竞赛或是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评优课、研讨课等, 都要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并且从单一的制作课件走向教学信息资源进课堂,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坚持开展网络校本研究, 利用校园网开辟了教研专栏, 以理事身份加入“校本教研网”, 并积极参加e21教育信息网的“案例沙龙”活动, 号召并鼓励广大教师通过这三处平台记下自己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诸多思考和感受, 要求教师将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在网上交流。教师们把“我的课程故事”、“我与学生的故事”等, 经过理性的思考, 写成一篇篇灵动的小文章, 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发帖的在反思中得到了快乐, 看帖的在品读中得到快乐, 回帖的在品味中得到快乐。

2007年11月27日晚8点, 数学教师利用新浪UC聊天室, 与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网友开展“空中课堂”的集体备课活动, 为市、区网络教研开创了新局面。学校还精心策划和组织举办了“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制度的研究”的“现代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网上论坛, 引领区内兄弟学校的教师参与, 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研讨活动, 带动区内学校之间的互动, 听课、反思;带动区内广大教师思想的碰撞。为我区申报《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制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 对这个课题深入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题研究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 学校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教与学研究》定为“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充分利用网络, 如Blog、主题学习网站、班级网站等, 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达到和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 加强家校沟通, 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 建立了班级网站, 同时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 为学生保留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描绘出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的图画:一张潇洒的生活照, 一篇刚发表的小日记, 一幅自鸣得意的漫画, 一张在墙报园地展览过的作业纸, 一份自己参与主持的节目单……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为孩子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家长和学生不但可以随时查阅, 还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家校沟通, 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激发自信, 走向成功。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近3年来, 学校荣获湖北省NOC活动优秀组织奖;湖北省中小学计算机制作比赛优秀组织奖。同时, 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题研究先进单位、黄石市普通中小学示范学校、黄石市校园管理先进学校、黄石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有620人次的学生获国、省、市级书法和绘画、计算机制作应用比赛大奖;在电教论文、课例、设计、课件等比赛中, 有32人次的教师获省级及以上奖, 38人次的教师获市级奖。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大踏步迈进, 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日趋浓厚的现代化氛围, 极大地张扬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追求卓越”是湖小人的心声。湖滨路小学业校在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及运用水平上将不断走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因其积极组织师生参与NOC活动各赛项, 2008年获批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基地。

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3

湖口县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其声势之大、力度之猛前所未有。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工夫突出抓教研工作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与湖口县教育局长周颖华的谈话就从这里开始了。

周颖华说:“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农村中小学面临不少传统的经验和理论难以应付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才能在实践中得以解决。”

接着,周颖华局长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必要性。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头来看,有利于抓教研。以前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学校的校长必须是“社会活动家”,很多校长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跑经费、跑项目。现在湖口县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湖口县金沙湾工业园属于国家沿江开发项目系列,其发展速度已跻身于全省工业园区前列,县级财政呈几何级数递增态势,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教师的工资发放、学校公用经费等都能够及时足额到位。所以学校的校长能够从过去的公关活动中解放出来,一心意抓教研。

从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为教学研究工作全面升温加热是非常必要的。湖口县属于农业县,农村占大头,农村教育在全县教育中的比重达80%左右。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口县的师资结构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师资结构有待优化。在很多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很难看到40岁以下的教师,并且,有相当 部分教师是民师转编过来的。毋庸讳言,这些教师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凭经验教学等问题。要全面提升湖口县的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改变这一状况,而校本教研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剂良药。

从农村学校学科教学现状来看,也很有必要开展全员教研活动。在一些农村学校,音、体、美等综合课没有开或开不了,特别是村小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农村学校几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教师,常常是由语文、数学教师代替,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综合课变成了语文、数学课。所以,县教育局通过大兴教研之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让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校本教研,进步掌握综合课的知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基于这些认识,县教育局在去年暑假期间先后召开了6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最后形成了凝聚广大教师智慧的指导性文件《决定》。

采访片断:三里小学校长周向华告诉记者,在刚开始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决定》的时候,有的老师说:“我文化水平低,搞不了教研,”“我年纪大了,搞不了教研。”周向华校长回答他们:“正因为你文化水平低,所以必须搞教研;正因为你年纪大,所以必须搞教研。教研是把老师潜能释放出来的灵丹妙药。”

目前湖口县已经形成了全员教研的浓厚氛围。全县各学校根据<决定)精神,创造性地开展了系列工作,教研工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

周颖华局长说《决定》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广大教师的意志,但出台的初始阶段必须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县教育局从优化激励机制入手,从制度上把教师推向教学研究。三里小学的周向华校长,以推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例,证实了周颖华局长关于强力推进的观点。周向华校长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农民老表不相信,仍然种亩产只有500斤的常规水稻而不愿意种亩产能够收1000斤的杂交水稻。后来,政府采取措施强力推广后,农民老表尝到了甜头,就变成了自觉行动。三里小学的教研成果就表明了这一点。

周颖华局长说,为了真正掀起全县性的教研高潮,《决定》创新了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式。首先是进步完善《高考质量评估方案》《高考奖励方案》《中考评估方案》。同时制订了实施《决定》的配套文件《学校教学研究工作评估方案》,加重教研工作在年终学校目标管理考评中的权值分,并设单项奖,对教学教研工作评估先进单位予以表彰。通过科学评估考核,使学校领导真正抓教学,全体教师积极搞教研,不断浓厚教研氛围,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强力推进教研,《决定》完善了激励机制,落实了保障措施,有几条还是非常严厉的。譬如对在学校教研工作评估中,评为后三名且评估分不及格的学校,要向县教育局作书面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在对学校领导班子考核中,对不重视教研、连续两年评估为后三名且评估分不及格的学校校长,要进行诫勉谈话,对班子成员原则上不予重用等等。

县教育局还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在职自学、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同时不断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以适应教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县教育局已正式启动了“湖口县五二一优秀园丁工程”,每两年,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各评选5名县教学明星、20名县学科带头人、100名县教学骨干,把教研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访片断:付垅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在落实贯彻《决定》中,有很多“自选动作”,把教研工作抓好抓实。该校每周都要安排一名行政领导值周,值周领导每天要随机抽查2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先随堂听课,后检查备课和作业批改。谊校每周要给每班发一张表格,由学生对教师的仪表、是否接打手机以及讲课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和对教师讲课进行评价,并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

周颖华局长说,《决定》出台后,重在抓落实,决不允许发生“肠梗阻”,要落实、落实、再落实。要紧扣重要环节,抓出成效。

周颖华局长认为,优化教研网络、促进教研联动是推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湖口县的实际,我们建立了以县教研室——协作片——学校教务处(科研处)为纵向的教研网络,再是以地域来划分教研协作片,建立了以县学科中心组——学科责任校——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为横向的教研网络,从而形成了教研联动网络。把湖口中学、胜利小学等几所县城学校组成4个教研基地(中学2个、小学2个),引领全县的教研工作。把全县的农村学校分为三个教研协作片(流泗片、文桥片、城山片),协作片又分中小学设立组长校,同时下设学科责任校。组长校负责组织、协调本片区教研工作,学科责任校充分发挥本校学科优势,指导本片区其他学校同学科的教研工作,并对教学成绩、教研成果负连带责任。教研

的网络建立起来后,教研活动就有了载体。

周颖华局长说,在推进过程中,县教育局十分注重优化教研环境。教研网络建起来了。教师动起来了,那么机关干部就必须下去。为此,县教育局制定了《湖口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听课实旋细则》,从局长到一般干部都必须下到学校去听课,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校的办法,责任到人。局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正、副股长及学校干部每学期不少于8节,电教仪器站、高招办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室的教研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局机关干部下学校听课随机抽点,不打招呼,每次听课后必须组织评课和检查被听课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的情况。机关干部的听课记录年终要交县教研室汇总。机关干部的听课情况及所蹲点的片区、学校的教学教研业绩,与个人年终综合考评的业绩挂钩。县教育局还专门聘请了市教研室的专家给局机关干部进行听课培训。

周颖华局长深有体会地说,在全面推进教研活动中,必须强化督查和发挥县教研室专业引领的作用。县教育局把各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组织起来。以教研协作作为单位,互相检查、找对方的“毛病”,这种“以专家检查专家”的效果非常好。通过检查,一些好的做法大家都能够学到,不足地方能够引以为戒。如付垅中学的经验就是在检查中发现的。

接着周颖华局长给记者讲述了下到学校检查发现付垅中学经验的经过。周颖华局长介绍,付垅中学的教研抓得很实,每次值周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后都要签好字、注明日期。在评课中不讲客套话,肯定好的方面,还必须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外该校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催生出改革学生阅读教学新办法。该校每周开设7节语文课,其中5节在教室里上,2节在学校的“同文爱心图书馆”里上,安排语文老师现场指导。该校还开放式阅读,班班都建立了“图书角”,有的班级藏书已达到200多册。学校还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掀起了一股“阅读热”。仅上学期,该校就有8000多人次借书,绝大多数学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的知识面比原来开阔了许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周颖华局长认为,全面推进全员教研,必须真正把全体教师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为广大教师搭建平台。让老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利用暑假和双休日,县教育局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县作报告,为教师“洗脑”。细致周到的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研活动的开展。

为祖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4

熊微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熊微,来自襄樊运用车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为祖国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开始演讲之前,我想请大家用一个词,来表达您心中对祖国的印象。也许您会想到“发展、强大、勇敢、自信、坚强、团结”,而我心中对祖国的印象是〃〃腾飞!

是啊!祖国,经历了31年的改革征程、沧桑巨变,31年的辉煌征程,实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百年的腾飞梦想!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腾飞的东方巨龙让世界刮目相看。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们看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铁路新技术不断运用,中国铁路驶入了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经过六次大提速后,直达列车捷报频传,长交路大轮乘全面实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铁路人,此时,我不禁豪情万丈、胸潮澎湃,涌动在心头的不仅有对我国铁路的无限憧憬,更有对我们每一名可亲可爱铁路人的崇敬。

“为什么我情不自禁,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重”,是啊!为了祖国的腾飞,我们千千万万的铁路人,以纯正的心态,坦荡的胸怀自觉地融合起来,优化行车组织,提高运输效率,齐心协力、团结进取。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不懈追求和艰苦奋斗。在4.1调图期间,西线司机张云涛,面对机车牵引新交路、运行监控新模式的巨大挑战和家庭负担沉重压力,不向组织叫苦、不向困难低头,毅然把尚未满月的儿子和生病的老母亲托付给妻子,在整个调图阶段不仅自己一马当先,激流勇“上”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还影响和带动了身边一大批同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正是一个个像他这样的铁路人,以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使中国铁路

稳步迈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为了祖国的腾飞!当我们面对触目惊心的地震,损失惨重的灾情时。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保卫着祖国的大动脉畅通无阻。在这场战役中,我段乘务员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一个请假,没有一个退缩。面对一次次不断袭来的余震,面对一次次擦肩而过的危险,他们依然睁大那双警惕的眼睛,确保了抗震救灾生命线的畅通。铁路人伟大的抗震救灾胜利再一次证明,我们永远都是祖国在危难时刻冲得上、打得赢、信得过的钢铁脊梁。

为了祖国的腾飞!在金融风暴面前,我们每一名领导者,凭着一腔热血、一份责任,一身正气,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保安全、保稳定、保经营,促和谐、促发展的实践中做出积极的贡献;我们可敬的机车乘务员,以旅客为亲人,视货主为上帝,开好每趟车,做好每件事,以自己精湛的业务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确保安全正点畅通无阻;我们可爱的检修工人,始终牢记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虽然岗位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却用一颗不平凡的心,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为了祖国的腾飞,我们经历了震撼,经历了感动。让我们将这些记忆好好珍藏,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宝贵财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足,少不了与困难斗争,在艰辛耕耘中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为了祖国的腾飞!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形势,新的起点,作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人,我们豪情万丈、激情满怀,我们一定能够勇敢地承担起这份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管你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人,不管你在什么岗位,只要你对可爱祖国的腾飞有一颗赤诚的心,脚踏实地、努力奋进!那么我们一定会在祖国腾飞的画卷上描绘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和谐美景!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篇5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尹铃瑕 通讯员 龚汉彬)近年来,江汉油田借助“数字潜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构建地面工程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生产实现精细化管理,推动“数字潜江”与“数字油田”的和谐共建。19日,江汉采油厂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油田工程技术人员把该系统称为井站管理的“导航仪”、工程设计的“辅助器”、生产管理的“好帮手”。“数字潜江”成果的应用,也为江汉油田的建设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江汉油田是潜江市境内最大的国有企业,也是潜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数字潜江”建成后,市测绘部门根据江汉油田采油厂的管理需要,向采油厂地面工程信息化系统提供了地理空间信息支持,不仅帮助企业管理者随时了解油井生产状况、工程进度、各类故障处理,而且在企业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年底,在该厂组织的地面工程大调查工作中,五七作业区利用地面工程可视化系统,将原计划需用两个月完成的工作量缩短到10天。他们还利用系统分析功能,对管线、设备使用年限、规格型号、使用现状等参数进行统计与优化,提高了统计规划的科学性。

通过地面工程可视化管理系统,直观、实时地监控油井运行状况,不仅缩短了油井故障处理响应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设备安全系数。从2009年12月至今,五七作业区通过本系统累计发现、处理非正常停井70余次,大大提高了采油时率。在生产管理中,该系统还能够轻松、快捷地确定站点、管网及油水井分布、走向,提供沿途地形、地貌、道路状况,合理规划员工巡检路线及施工抢修路线。

截至目前,该厂共采集录入地面工程对象数据11大类,56项,11642条记录,系统访问量达1700人次,及时处理流程故障90余起,应用于管网大修改造20多次,用于重点站库改造5次,初步实现了地面工程的规范化、网络化、可视化管理。

数字化,让老油田如此蜕变

——采油二厂以数字化助推发展工作回眸

1人=5人,5分钟=24小时,这是数字化扎根老油田结出的丰硕果实。回眸采油二厂41年的发展历程,数字化变革触碰着该厂每根管理“神经”,劳动产业的转型使昔日以“肉搏”换油吃的石油人彻底翻身得解放。如今,走进采油二厂每一个井站,数字化的烙印清晰地镌刻在采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井场无人值守、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等一系列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老油田的应用,让41岁的采油二厂蹒跚的步履走得更加铿锵有力。

石油人变身”新白领“ 发展——“多”与“寡”的思辨

对于和长庆油田几乎“同龄”的采油二厂来说,从1971建厂的1.4万吨从2008年的272.5万吨,40余年的砥砺奋进使采油二厂稳坐“采油一哥”的宝座,但是近年来,随着油田公司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西部大庆”的召唤,该厂“排头兵”的地位早已几度易主。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该厂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曾一度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马拉小车”现象:员工基数大、人工采出比低、吨油成本高,尤其是2008年后,更是面临矿权缩减、后备储量不足、低成本发展压力大等前所未有的“窘境”。

面对如此的发展现状,如何实现用最小的工作量产出最多的油和气?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开发更多的储量?如何用最少的人员管理最大的油田成为摆在这个厂面前最主要的发展难题。

观念一转天地宽,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油田发展的需求,唯有革新传统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才能适应长庆大发展的需要。2009年,油田公司在陇东先后组织召开了第一、第二阶段数字化管理推进会,为这个厂全面推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契机。至此,这个厂迎来崭新的发展之路。

2003年首次进行数字化管理“实验”的西峰油田,经过2009年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后,由以前的6个整建制单位减少到3个,用工总量从原有的1656人减少到1104人,综合单井用人从0.98人降至0.62人,降幅达到38%,万吨用人比升级改造前降低37.5%,年节约人工费4000余万元,真正的实现了石油采掘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脱胎换骨”的油田管理变革在这个厂百里油区燎原开来。这个厂按照油田公司“两高、一低、三优化、两提升”的数字化建设总体思路,坚持“五统一、三结合、一转变”的工作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块生产管理实际,探索不同配套建设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了数字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西峰油田探索形成了“保增配升”老油田数字化改造模式;城华油田探索形成了“关停并转”基础上实施数字化改造的建设模式;马岭油田探索形成“三关、两改、一优化”建设模式。与矿权调整初期相比,这个厂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油水井总数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用工总量却下降了1300余人,降幅达1/6,为这个厂可持续发展夯实了根基。

数字化的调控中心

2010年,这个厂将数字化建设的坚毅目标投向了华池、城壕、温台、南梁等老油田。同年7月,当第一座数字化增压撬“落户”华池,这个厂仅用月余时间,便完成城华油田12座站库、234座井场、688口油水井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华池油田万吨用人从22人下降到12人,降幅达到45%。成功“瘦身”的“大马”一扫“老态龙钟”,瞬时让老油田发展的“艰涩”步伐变得轻快而明朗。

截至今年上半年,这个厂先后完成了10个作业区的88座站库、1179座井场、3097口油井、1210口水井数字化升级改造任务,至此,全厂前端数字化建设全面完成。中端建设完成全部4个子系统、35个功能模块的开发、数据录入和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全厂原油生产、集输、站库运行等各类生产运行参数实现数字化运行管理。

按照规划,到2014年这个厂将彻底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实现生产现场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汇总分析,优化整合各项数据资源,建立支持生产管理、指挥决策的综合信心管理系统。

生产——“繁”由“简”的延伸

1人=5人,5分钟=24小时……如今,数字化管理使传统的劳动组织方式终于“含羞下岗”了,这个厂也从“老态龙钟”得到完美蜕变,走进这个厂的角角落落,数字化带来的勃勃生机让人耳目一新。

“几十秒钟就对近百口油水井的运行情况浏览了一遍,如果采用人工巡井,完成这个程序最少也得三天时间。”7月27日,这个厂南梁作业区生产副经理王钊走进中控室,看着清晰显示在电脑上的油井生产状况感慨地说“以前的油井生产资料很多都是纸质版,要在一大摞资料中寻找某一口井的运行参数就如大海捞针。现在不一样了,你想要哪方面的资料,就要轻点鼠标,一切便尽收眼底,方便、快捷,而且还不会出错”。

数字化落户,让这个厂实现了所辖油井实时数据采集、电子巡井及多种工艺流程无缝衔接等数字化管理功能,使原来需要“集团出兵”才能完成的工作变成了“单兵作战”,只要轻点鼠标“一指禅”,便如同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千里油区的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在采访中了解到,数字化改造让更多的员工从以前繁重枯燥的工艺操作解放出来,工作不仅变得轻松、简单、安全,而且还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数字化操作技术。走进这个厂梁102配水间,整齐简单的稳流配水阀组俏立“枝头”。当班员工杨勇勇说:“以前要2小时调配一次水量,遇到注水站压力波动时,半个小时就得跑一趟,就这样都经常出现超注和欠注现象。现在装上稳流配水阀组,只要将瞬时流量设定,它会根据压力大小自动调节,而且注水情况完全可以从电脑上监控到,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这项繁琐的工作”。

“在没有进行数字化改造之前,我们都是扛着管钳满山跑,靠人工有时候两三天时间都不能把一个井区的所有井跑一遍。”已经有着24年工龄的老师傅南永忠如是说道。尤其这个厂80%左右的生产单元在层层山峦中星罗棋布,看似在眼前,可是要到达却得绕好几个山头,费时费力不说,还严重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如今,坐在中控室,轻点鼠标,所有的油井生产状况尽收眼底,方便快捷,而且生产组织也有了针对性。如今,以前那种不管刮风下雨,徒步巡线、测井、开井等工作都成了员工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动动手指,这些工作便可轻松解决,数字化改造是真正的将员工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也让广大员工变了个活法。

面对近期频繁降雨给生产上带来诸多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数字化给这个厂带来的深刻变化。2010年,同样是连续暴雨“鞭挞”油区,同样的生产难题萦绕心头,但是当时那种“赶着毛驴去测井”的经典早已尘封于历史。时隔两年,面对雨雪天气带给督查、取样、试井的诸多困难早已烟消云散。数字化改造的实现,将现场搬进“办公室”,从计量、生产数据录取到停启井,以前每天需要人工上井手脚联动才能完成的作业,而今在办公室操作电脑就可以完成,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在这个厂南梁作业区采访时了解到,随着数字化的“安家落户”,该区综合治理得到明显改观,以前井场明目张胆盗油的破坏行为几乎销声匿迹。“以前出去巡线,发现盗油分子破坏,我们是马不停蹄的赶往井场,等翻过七拐八歪的山路,别人早跑得没影了。如今我们只做守株待兔的„狩猎者‟,任何破坏行为都逃不出„电子警察‟的法眼。”该区保安队员胡君如是说。数字化的实现让油区治安中的传统管理方法悄然发生变化,以前靠“人海战术”分区域巡逻的保安人员,被集中起来进行资源共享,而安装在各个井场、关键路段的“电子警察”24小时对油区一切动向进行监控,有效遏制了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

民生——“心”与“爱”的交融

“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进门是床头,出门看山头”。用信天游的这句歌词描述石油人曾经的工作环境,最贴切不过。

曾几何时,在采油二厂百里油区,数千口油水井、近百座井站和数千米输油管线,遍布在大山深沟。长期以来,油水气井看护、井口数据录入、油样采集、井口启停等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员现场才能完成,员工工作负荷重,劳动效率低,管理难度大。工人终年与荒山为伴、以井站为家,重重大山封闭着员工的心灵,时间长了,交流都变得困难。

第二代数字化抽油机落户老油田

1997年上班的老师傅巩振杰说起刚参加工作时那段住井岁月便侃侃而谈。“那会一个人住一口井,周边连个老乡都看不见,除了平时送菜、督查人员之外,一个月几乎看不到其他人。那时候也没电视,更别谈什么业余生活了,幸运的一点是我自己比较喜欢音乐,所以那把被用做擀面杖的笛子倒陪我打发了不少无聊的时光”。

“那时就天天想,如果能有„千里眼、顺风耳‟,足不出户就可以巡井该多幸福啊。可是身处大山,连坐车巡井也都成了奢望。”已做了20年采油工的老师傅关庆太的一席话表达了当时所有采油工的心声。

俗话说: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要想走出矿权锐减、老油田开发难度大等诸多“困境”,更需要将7000颗滚烫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收指成拳,万众一心才能谋取更大的发展。“企业要发展,要走的更远,关键是靠人!”,这个厂的“家长”张应科的一席话道出了人本管理的最核心思想。

改变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让员工切实享受到企业发展惠及员工的各种好处,数字化无疑是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

“不怕苦与累,就怕孤单来尾随!”处于子午岭深处的南梁油田是这个厂最为偏远的生产单位,远离城镇、交通闭塞,对于常年住单井的员工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寂寞和孤独了。

2010年,采油二厂对南梁油田实施数字化整体配套建设,将“以井为本”的传统体制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和谐氛围的形成。以前上班是一个人、一口井、一把铁锨一条狗,见面容易说话难。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南梁作业区不仅实现了大部分看井房“退役”,而且许多员工回到基地过上了“群居”的生活,不但告别了单井单调、枯燥、孤独的“单身”生活,还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与亲人朋友进行视频聊天,实现了员工“生活丰富多彩”的目的,对于稳定员工队伍、培养爱岗奉献的团队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井在景中

“以前住井的时候,几乎两三个月不下山,所以连自己所在井区的同事都认不全,更别说作业区其他井区员工了。”1997年参加工作的老师傅赵强如是说。随着数字化管理的介入,不仅缩短了管理半径,使原来介于作业区与井站之间的井区一级行政组织被无形淘汰,减少了管理人员,而且将原来各井区的大班及维修人员整合起来,变原来的分区单干为现在的联合作业。这样不仅使员工之间形成心与心无间隙沟通,而且对于形成团结协作的员工队伍有着推波助澜的效果。

一花开引得百花开。探索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井站管理模式,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搭建纵向贯通、横向共享的生产信息网络构架……一项项配套工作风生水起。正是数字化管理的推进,带来了劳动组织构架的革命性变革。通过将作业区(联合站)—增压点(转油站)—井组(岗位)”新型运行模式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组织之中,不仅“剪”短管理链,而且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如今,走进这个厂的任何一个作业区,中控室内整齐陈列的电脑、身着白衬衣红工服的员工轻点鼠标,忙碌在生产单元的每一口井面前,俨然一副“白领”的派头。这是这个厂每个生产单位工作的真实写照,轻点鼠标“一指禅”便可产生“千里油区无人守,胜似千军在蹲井”的神奇效果。在中控室上班的员工赵刚说“现在我只要动动手指,整个井区的油井生产状况尽收眼底,对于生产不正常的井,给井区打个电话就能搞定,如今咱采油人也过上了干净、体面的„白领‟生活”。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篇6

不管苍茫是一种沧桑,还是一种渊博,它都需要一条路通往梦想的城堡。

不管是天使,还是幽灵,停留的地方都是灵魂深处苍茫的家。

关于苍茫,总能让人想得很多很多,于是内心的挣扎变成了成长的蜕变。人都会长大,青春总得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因为梦想,所以年轻;因为年轻,所以渴望飞翔。飞翔,在这里张开丰满的翅膀,在这里迈出崭新的一步。

因为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方向,同一个期待文学,拉进了你我之间的距离,热爱文学的朋友们,到这里来吧,让我们五湖四海是一家,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寻找梦想的家园。

青春是一种等待,生命是一种厮守,打开你的心灵吧,让我们相约在这里,相约在《苍茫》,相约在苍茫文学联合会,让我们的梦想在同一个地方生根,在同一个地方发芽,在同一个地方生长。因为有梦想,我们充满活力,因为有同一梦想,我们凝聚在同一个地方,手牵手,一起往前走,不怕艰难和困苦,只因为我们团结一心。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团结的力量却能众志成城。独木能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在今天,我向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发起倡议:让我们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吧,组成我们自己的联盟,团结友爱,共同发展,让文学成为我们的旗帜,在同一个地方高高飘扬。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你有如何的过往,如何的荣耀,如何的出身,哪怕是五湖四海,只要我们都热爱着文学,那已足够了。好的理由只需要一个已经足够,来吧,所有的文学朋友,到这里来,建造属于我们自己共同的梦想家园。

如果梦想是海,文学是帆,就让苍茫文学联合会成为我们的远洋巨轮,一起开向远方。

在这里,没有名利,没有争斗,没有隔阂,有的只是梦想,有的只是执着,有的只是兄弟朋友的手足同情,惺惺相惜,没有束缚,只有自由。

朋友,请不要再犹豫了,难道我们在一起拼搏一起成长一起寻梦不好吗?

朋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难道我们在同一艘船上一起到达彼岸不好吗?

朋友,真的不要犹豫了!吹起我们的号角,扬起我们的帆,我们的船就能出海了。

一座高楼大厦,离不开一片瓦一块砖。一粒沙砾不起眼,千千万万粒就成了巨大广阔的沙漠。海洋再大,也离不开水滴,离不开任何一条小河。朋友,如果我们联合起来,也将是浩瀚的海洋,广阔的沙漠,就再也没有人敢忽视我们的力量。

来吧,让我们联合,让所有相同的梦想垒成一座梦想的城堡,我们自己的城堡。初一:gslzzgx 篇一: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1 小学组竞赛征文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很渺小,我很卑微。可是我也有梦想,我的梦想也要起飞。

年轻的我总是会很迷茫,天天做着一些琐碎的事情,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一直在找寻着,我一直在奋斗着,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将我年轻的脸庞打磨,不甘心于平淡的日子,将我青春的笑脸磨平。

我选择了为自己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我自由的飞翔。我出生在桃川镇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喜欢上学,学校里有老师,有小朋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爱观察老师。一下课我就看老师们在干什么,那时候都是村小,一个村子一个学校,老师也少,一个学校不超过10个老师。下课后老师就提着凳子往房檐台上一坐,改作业的改作业,没事的就在一起聊天。那时的我觉得老师就是最伟大的人,比学生好,不用写作业,不用挨打,冬天不用受冻,还知道得多,在课堂上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没有他们不懂得东西,就觉得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松的人,从那时起我就有自己的理想,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像他们一样的人-----老师。

说起来我也算是幸运的,那时是五年制,就是小学只有五年,上完五年级就可以考初中。就在考试的那一天我高烧到39.5度,没有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当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妈妈发愁秋季开学我

咋办时,我听说要开办一个六年级,那是

合在了一起,班上一共54名学上,班上的男生特别多,班上有个男生杨xx特别调皮,课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就不听讲,加上我刚走上讲台又没有经验,课堂秩序很乱。最让我尴尬的是夏天发生的一件事。那时在割麦子时学校要放7天忙假,六年级快考试了只放3天,我在

我报考了县进校组织的大专自学考试。那时我刚调到咀头镇,学校离家近都是跑教,一天三顿都回家吃饭,时间很紧张,加之我的孩子也小,雇保姆带着。在学校我利用晨读时间记、背。把手头上的工作干完后做考试书上的习题。晚上下班后,顾不上吃饭,把早上学过得再复习一遍,直到能记住一半多为止。赶紧去接孩子,把孩子接回家后才做晚饭吃。那五年真是紧张而忙碌,我考完了15门课程,拿到了大专毕业证。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文凭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要有本科以上文凭。在2007年我参加了县进校组织的本科函授学习,就是利用假期去学习,一个假期学习三、四门课程,学完后就立即考试,考不及格还要补考,直到考及格为止。2011年7月我顺利的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自2008年实行一乡一校一来,我就在黄凤山小学任教。刚到校我代二(2)班数学,班上有52人,这些学生来自嘴头镇的各个学校,学习成绩不好不说,关键是不适应住在学校。刚开学那段时间,几乎是每节课上都有学生在哭,别说是上课了,说句实话能把学生管好就不错了。大概过了两周时间,班上的大多数学生慢慢地好起来,但仍有个别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我记得有个学生叫张乐,每天上课就呆呆给座位上一坐,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从来不举手发言,即使你把他叫起来,他也不张嘴,我问他:“你会不会?”他还是不说话,就把看着,也不写作业。我就私下向他们村的老师了解他家的情况。原来是这样的。他家在北沟二组,家里有四口人,姐姐在上初中,妈

妈是个哑巴,爸爸靠种点菜来维持家里的生计。他多数时间和妈妈在一起,上一年级回家后就在家看看电视,自己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家是单家独户,他很少去别人家玩。我这才知道了他一直不说话的原因,我就下决心要把张乐转变过来。数学课上,我每节课都提醒他,要坐端坐正,有意从他身边多走几次,用手给他指讲到什么地方,让他首先要学会听课,知道课堂上要看书。下课后我把他叫到身边,问他早上吃饭了没有,洗脸了没有,穿得冷不冷,他开始点头了,我觉得有希望。课堂提得简单点的问题,我就叫他回答,他看同学都望着他,我想他可能是怕说错了大家笑话他,我就赶紧说:“张乐是男孩子,你长得帅,又聪明,同学都非常喜欢你,即使你说错了 同学们也不会笑话你。”他脸上露出了微笑,我高兴的让他坐下了。再学习到乘法口诀时,我就叫他起来把乘法口诀背一背,他面带羞色的站起来,我说“别怕,老师和同学都相信你能行,你就试着背一背,记住多少就背多少”。他开始背乘法口诀了,虽然中间有个别记得不熟,但是还是背下来了,班上的学生都看着他,我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就解决他不写作业的问题。每天布置完作业,我就他叫到我身边坐下,给他把铅笔削好,看着他写,他把笔拿在手上望着我,他可能在看我脸色,我对他说:“写作业是看看你对今天所学得东西会了没有,你今天在课堂表现得很好,我相信你一定会做,而且能写得很好,不信,你试试看吗?”他写了一道题后,用眼睛看着我。我问“你是不是不想写了?”他朝我点点头。我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认真得写了一道题,写得比较整齐,很好,咱们明天再写好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主题班会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12-09-25 14:36:00 作者:未知 来源:胶州市实验中学 评论:0 点击:1572

一、班会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在正值青春,正是努力拼搏、实现理想的大好时机。

2、通过独臂钢琴师刘伟的感人事迹,引起大家的感情共鸣,体会生活的不易,能以正确态度面对人生的挫折。

3、通过反思比较,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培养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4、鼓舞全班同学的志气,全力以赴,争取更大的胜利。

二、班会形式:诗朗诵、小品、小合唱、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三、主持人:王思源(男)孙铭捷(女)

四、班会地点:三号教学楼二楼教学研究室;策划组织:高二(6)班班委

五、班会过程:

理想像一道彩虹,吸引我们去努力的学习、奋斗,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如同大海中无人驾驶的轻舟,随时能被狂风暴雨吞没,即使风平浪静,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彼岸。一个人只有树立理想并为之不懈的去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让青春更美好。写在前面的话: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走好紧要处的那几步。归结起来,这紧要处的几步是培育一种坚定的信仰,练就一种青春的才能,破解许多人生的困惑,筑牢基本的道德底线。高二,正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让我们点燃心中的激情,行动起来,为实现梦想而用心拼搏!

一、正值青春

自古以来,很多名人在青春年少时立下志向,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成就梦想。

1、【你知道吗?】这是谁的励志名言

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你励志的话是:()

2、诗歌欣赏

诗朗诵《十八岁》

请大家思考:青少年如何让青春更有价值、绽放光彩?

听了两位同学的精彩朗诵,相信大家心里有了答案,请大家来交流。

3、畅谈梦想

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梦想,那么你的梦想即远期目标是:()

梦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

美好的梦想,能够激励成就美好的人生。但梦想并不是虚幻的彩虹,需要我们从脚下的一步一步开始。有些人讲梦想很辉煌,却没有实际行动,梦想就变成了幻想,下面看一段小品,这里或许有你的影子哟。

小品表演:十年又十年

你的感受是:()

二、为梦想负责

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材料,了解刘伟的感人事迹,然后我们共同看视频。(励志人物刘伟的相关材料链接。)

【小提示】请大家集中精力看视频然后回答:

【问题一】谈谈视频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并写下来。

【问题二】刘伟的话总是能洞察人的内心,给人一种前进的动力。找出给你最大震撼的几句话,并谈一下你的理解。

三、励志前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于自己来说一定是很美丽很伟大的成长目标,比如说,你将来当做作家,那么你现在必须认真学习写作,积极阅读经典;你将来做一个有作为的企业老板,那么你现在必须努力奋进,先以优异成绩开入理想的金融或者企业管理大学,为将来的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你将来做一名网络技术高端人才,那么你现在必须好好地学习,特别是英语和数学,争取进入更高一级信息技术专业深造„„无论怎样,现在都是一个起点,都是一个开端,同学们,站在人生长远目标上我们在高二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呢?(刘伟的亲身经历给你的启示是?针对自己的梦想,你如何才能实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请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尽可能多地找出你身边同学身上的优点,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他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一下,送给他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我去行动】

【你来补充】

梦想的实现除了有目标、行动、座右铭以外,你认为还有那些因素可以为我们梦想的实现添加动力?

看视频《我能,我相信》。拥有自信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

【小结】谈一下你本节的收获。

全班宣誓(宣誓词)。并齐唱班歌《我相信》

主持人在歌声中宣布“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主题班会结束。

篇三: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管苍茫是一种沧桑,还是一种渊博,它都需要一条路通往梦想的城堡。不管是天使,还是幽灵,停留的地方都是灵魂深处苍茫的家。

关于苍茫,总能让人想得很多很多,于是内心的挣扎变成了成长的蜕变。人都会长大,青春总得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因为梦想,所以年轻;因为年轻,所以渴望飞翔。飞翔,在这里张开丰满的翅膀,在这里迈出崭新的一步。

因为同一个梦想,同一个方向,同一个期待——文学,拉进了你我之间的距离,热爱文学的朋友们,到这里来吧,让我们五湖四海是一家,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寻找梦想的家园。

青春是一种等待,生命是一种厮守,打开你的心灵吧,让我们相约在这里,相约在《苍茫》,相约在苍茫文学联合会,让我们的梦想在同一个地方生根,在同一个地方发芽,在同一个地方生长。因为有梦想,我们充满活力,因为有同一梦想,我们凝聚在同一个地方,手牵手,一起往前走,不怕艰难和困苦,只因为我们团结一心。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团结的力量却能众志成城。独木能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在今天,我向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发起倡议:让我们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吧,组成我们自己的联盟,团结友爱,共同发展,让文学成为我们的旗帜,在同一个地方高高飘扬。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身在何处,不管你有如何的过往,如何的荣耀,如何的出身,哪怕是五湖四海,只要我们都热爱着文学,那已足够了。好的理由只需要一个已经足够,来吧,所有的文学朋友,到这里来,建造属于我们自己共同的梦想家园。如果梦想是海,文学是帆,就让苍茫文学联合会成为我们的远洋巨轮,一起开向远方。

在这里,没有名利,没有争斗,没有隔阂,有的只是梦想,有的只是执着,有的只是兄弟朋友的手足同情,惺惺相惜,没有束缚,只有自由。

朋友,请不要再犹豫了,难道我们在一起拼搏一起成长一起寻梦不好吗? 朋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难道我们在同一艘船上一起到达彼岸不好吗? 朋友,真的不要犹豫了!吹起我们的号角,扬起我们的帆,我们的船就能出海了。

一座高楼大厦,离不开一片瓦一块砖。一粒沙砾不起眼,千千万万粒就成了巨大广阔的沙漠。海洋再大,也离不开水滴,离不开任何一条小河。朋友,如果我们联合起来,也将是浩瀚的海洋,广阔的沙漠,就再也没有人敢忽视我们的力量。

来吧,让我们联合,让所有相同的梦想垒成一座梦想的城堡,我们自己的城堡。

篇四: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城关中学 初二(3)班 吴春颖

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铺满了妖艳的玫瑰花,无论是鲜艳的色彩,还是阵阵的芳香,都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但是,玫瑰花是带着刺的,这便预示了梦想之路的波折与艰辛。想要在尽量避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采到花,我们需要一把锋利的剪刀和一副结实的手套。剪刀是经验,而手套便是知识。

有人说,梦想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没有必要为之努力和奋斗。我说,不,不是这样的。实现梦想需要机会,但更多的应该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打好坚实的基础。

而现在的我们,还太过于弱小,太过于脆弱,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磨练自己,打造自己,让自己在梦想之路上不至于那么渺小。

现在的我们,不需要做什么惊天的泣鬼神的大事,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磨好自己的那把剪刀,编制好适合自己的手套,这样,我们才不会轻易受伤。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篇7

体系建设: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005年,西城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会上确定建立区、校两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区教育信息化决策机构,由区教委领导挂帅,区信息科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关人员共同组成。各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制定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区、校工作规划。实践表明,这个体系是高效有力的。此外,西城区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化法规和标准并结合本区的具体情况,制订了《西城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意见》等标准化文件,用制度来规范工作体系的有效运转。

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奠基石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西城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之一,累计投入资金近1.233亿元。其中,与市教委共同投入20 1 5万元,全面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区并拥有产权的西城教育城域网。城域网集电视广播、数字视频、信息服务、教育资源存储为一体。通过西城教育门户网站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数字化、交互式视频教学和闭路电视教学,外部通过与因特网、北京市教育信息网等的连接,共享其他地域的网络资源。目前,西城教育城域网已经为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应用、快速上网提供了优质平台,为西城区中小学师生上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绿色通道。

西城区非常重视以教学班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内教学班级的班班多媒体化,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全区生机比6:1。2008年教师将达到一人一机。2005年,投入205万元建设了西城教育研修网。其他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投入达到近1 200万元。

特色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2004年,西城区创建了西城教育研修网,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一个支持区域数字化研修的系统,为西城区干部、教师研修建构了学习型的信息技术环境,使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科教研协作组、案例式教研、在线教研、主题资源征集、引领式教研等多种网上活动的开展,使教研活动成为从教师个体到教师群体,从学校个体到学校群体多层次的以行动研究为核心的研修共同体的活动。

课题研究: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的催化剂

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是“融”。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应用,更应该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和学科教学之中”。“十一五”期间,西城区共申报国家、市、区教育技术类课题近4 0个,涉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新技术新软件(如白板、互动反馈、ScienceWord)应用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策略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为了促进学校研究活动的常规深入开展,2 0 0 7年9月,西城区课题校间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阶段交流会召开。各课题校介绍课题实施方法和进展情况,聘请专家当场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研修网的“探路者”协作组,搭建了一个立体化、超时空的课题交流平台。

确定课题牵挂制度是我们管理的另一项措施。课题管理不仅仅是组织几次会议、打几个电话询问,而应该是深入学校一线,了解学校的所思所想,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和提高。我们把所有的课题校分成大组,确定各组联系人,总结课题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果,解决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并将所有的课题校按中小学分开。每月各召开1~2所课题校的现场展示会,通过案例展示与研讨,拓展研究思路和方式,交流应用方式,实现校际间相互促进和均衡发展。

多种活动:区域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大舞台

在活动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是西城教育信息化区域整体推进的特色之一。西城区结合日常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学习、交流和竞赛活动。

2007年4月,西城教育视频资源网正式开通,面向全区教师免费共享资源,共享存储空间,共同建设资源库。资源主要来源于西城区拍摄的优秀录像课、专题片、教学资料片,购买的视频教学资料片、资源库、电视台录制的教育节目、公司免费提供的或试用的资源、学校提供的视频资源及北京教育资源网上下载的资源。为保证教育资源有效发挥作用,我们采取了建立资源专家审查组、逐校开展资源使用培训、建立资源管理志愿者队伍等措施。

针对学生电子学籍卡的管理,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西城区采用了面授形式+网络课程的形式进行培训;针对系统维护、学籍教师异动操作两个专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同时为电子化学籍管理中升学学籍流转工作做好了准备。

未来展望: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面对未来,西城区将继续保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优势地位,促进西城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提升网络硬件环境,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西城区将在综合考虑硬件、软件、资源、培训、技术与管理规范五个要素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西城区教育城域网建设;继续完善各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依据学校具体的设备和师资情况,分类、分层次建设校园网络。在学校、区教委、市教委三级网络系统连通的基础上,创建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集中式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减少校际间发展的不平衡。

共建共享,优选优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

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构建有西城特色的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动态、优质、丰富、标准的教育信息资源库。以新课标、新教材为依据,建设与现有资源优化整合、与教学试验研究紧密结合、与学科教学同步的精品学科资源;开发一批基于网络的、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校本网络课程和研究型学习专题;建设集资源共建共享、在线课件开发、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网站群;丰富西城教育研修网,实现学习资源共享和教育信息系统互操作,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将实施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工程,全员参与、分层培训、整体推进;打造一支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学科教师在内的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

加强学校干部、行政人员的现代教育理论修养,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电教人员、网管人员和教研人员的培训,通过自学、函授、脱产进修、远程学习、短训班、专题研讨等形式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技术设施维护和管理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技术队伍;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从“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和方法”等四个层面强化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经验,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在实现“领导懂、骨干精、全员会”这一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养。

应用信息技术,深化课程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探索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和总结应用不同信息技术手段的课程教学模式,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及教育资源,从课堂教学应用角度为资源库建设提供反馈;加大教育技术应用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积极推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估改革和考试改革工程,开发电子档案袋评估系统,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估,大力推动学科考试网络化,推动考试改革,开发网上学科考试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实现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

推进全区教育系统管理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完善教育政务信息化的网络体系,建立起适应教育政务信息化需要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电子政务管理平台,提高教育行政办公效率和办事透明度,降低行政办公成本;形成上连北京市教委和相关政府部门,下连西城区各中小学的教育系统办公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公文流转、公文办理、信息查询、信息传递和学校教务、学籍、教师、校产管理等日常工作的电子化及网络化;实施远程公文管理和网络视频会议,体现“绿色办公”的理念。

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网络化学习社区

以西城教育研修网为基础,建设中小学数字化学习平台,为西城区下属所有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支持,采用“区-学校-年级-班级”组织架构,使每个教学班级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系统;部署西城区教师继续教育网支持平台和网络课程,利用西城区教育信息网络,在网络上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课程以及其他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实施同步和异步的远程辅导形式,利用网络的“规模效应”,让全区所有的教职工能够在远程接受个性化的培训,将网络信息中心建设成为远程培训中心。通过建立虚拟网络学校的方式,加强中心学校与周边社会的联系,使网络成为学校、家庭与社区最为有效的互动媒体。积极与国内高校和技术培训机构合作,积极引入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形成具有西城鲜明特色的区域性网络教育体系;重点推进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师培训项目,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积极推广全民终身教育,构筑学习型社区。

为农村教育腾飞插上信息化翅膀 篇8

一、创设情境异彩纷呈,激趣导入水到渠成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抽象是它的特点,尤其对小学生来说,若不加以兴趣培养,更会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切合实际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展现。

例如: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时,我先让学生先观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动画片,观看过程中学生都捂住肚子大笑起来了,我就问他们笑什么,学生说:“儿子小,可是头那么大;爸爸大,可是头那么小。”我又问:“儿子小,爸爸大,这里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这里的大小指的是年龄的大小,爸爸的年龄大,儿子的年龄小。”我又接着问“头大头小,这里的大小又指的是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重量、面积、表面积、体积等等,然后我就说,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并指出:“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会理解得更清楚。”我用幽默的动画片吸引了学生了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探索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中来。

二、演示与操作相结合,化难为易攻破难关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实现大小、远近、快慢、整散、虚实、动静之间的转换,突破时空的限制,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繁杂的过程简单化,让学生体验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强化感知,建立正确的表象,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依据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具体转换的全过程,将“圆柱体转换成长方体”这个抽象复杂的过程形象逼真地直观化,把“新知”转化为“已知”。 学生很快就会找准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因此,圆柱的体积就可仿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算。接着,组织学生再次小组合作操作学具,进一步让学生看清楚、想明白、理透彻、说准确、牢掌握、活应用,理解到“形状”变而“体积”没变。这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渗透了重要的数学转化思想与方法,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巩固练习丰富多样,乐趣与效率共提高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地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同时利用多媒体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习题,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时效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之后,借助网络游戏,设计了三个这样的趣味练习:连连看、喜羊羊过独木桥、小兔上楼。这三个游戏,学生可以任选一个或二三个进行练习,每做一题,电脑都会及时反馈,错了可以返回重来,也可以请同伴互助。这样,学生的兴趣高涨,不仅巩固了所学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又如:在《圆的周长》一课的练习阶段,我根据学生的差异,将本节知识设计几个练习台阶,用闯关(第一关:牛刀小试;第二关:乘胜追击;第三关:风险提速。)等形式呈现。 每一关都有不同难度的设计,三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做错了,允许再试一次。这样,使学生在练习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收获,人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学生闯关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四、网络扩展数学文化,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教育教学资源浩如烟海,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因此,教师可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收集整理与引导活动。向学生详细而准确地介绍有关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数学文化,扩充教学知识量和拓宽知识面,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内部链接,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安排学生课前网络收集并学习“分数产生的历史”;在《认识人民币》中,可穿插“古今中外”的货币情况;又如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更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我们可将“你知道吗?”作为一个切入口抛给学生,让学生以实践作业的形式进行研究与汇报。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收集或查阅有关书籍,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与信息,并把获得的知识及感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并学会独立学习。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地把数学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夯实了基础。

上一篇:留守儿童之家语录下一篇:临泽两基迎国检工作自查报告--临泽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