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精选8篇)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1

从调查中显示,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人生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现将具体状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根据调查情况和对结果的分析,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分为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和成才愿望等四个方面。

(一)政治态度

1、我校大学生政治思想比较健康,能够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观察、分析、思考政治问题,政治评价比较积极,有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思考政治问题的成熟和理智。我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社会政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了解和比较了解,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看好,持“非常乐观态度”和“比较乐观态度”。这说明我校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收到显著成效,学生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认识重大政治事件。

2、政治视野比较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广大学生已跳出传统视野,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待政治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政治心态渐趋成熟。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的基本国策”非常好和比较好,“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能力”很强和较强。在“你对近年来国家在哪些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的问题上,学生更倾向于“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对外关系”、“教育改革”等方面,反映广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

3、对政治问题分析日趋客观、理性,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在关于“从抗战胜利60周年看中日关系的发展”,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应该本着‘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态度发展中日关系”,对于“如果有重大事情发生,你持什么态度”,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应“冷静理智,视情况发展而定”,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学生的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并能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看待国际关系。

但也必须看到,我校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有所下降,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对学校组织的形势报告和政治学习”,“非常愿意参加”的学生较少。并且对“目前的基本国策”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的问题,大多是“说不清”的态度,这种比较消极的政治参与态度,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如在问及“你对于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时,虽然较多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仍有小部分的学生认为“党员称号所具有的自豪感”,这说明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不想过多的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

(3)、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

期以来,我校在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坚持德育“五个一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据了解,新时期、新形势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上,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学生较少,对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只有极少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而“不愿去”的学生则要多一些,两者差距悬殊。在谈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时,有过半的学生更倾向于“教学方法”,同时部分的学生选择了“教师队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人生观、价值观状况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整体看,多元价值取向并存;从个体看,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

1、从价值主体来看,我校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较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据了解,许多学生表示愿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表示要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在“你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上”,更多的同学选择追求“积极进取,辉煌灿烂的人生”。

2、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特点。在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评价上,我校大学生的主流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坚持“集体利益”,但仍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同时也有部分的学生选择“根据情况而定”。在价值判断的标准方面,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个人财富的多少”、“生活是否美满”则占小部分。对于“一名大学生因抢救老农民而牺牲”时,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实现了崇高的个人价值”,远高于选择“未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毫无价值、得不偿失”的学生。

3、价值选择的二重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部分青年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看到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这使许多大学生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徘徊。对于“你认为最能体现个人价值”是什么,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但是对于“无私奉献”的理解,仍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无私奉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有困难”。当代大学生是在求新与守旧,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形成了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4、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自立自强、讲究诚信和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关于“当前大学生最需要加强的品质”,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应强化诚信意识,列第一位,有较多学生选择了“勤俭自强”。学生最关注“就业问题”和“学业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而对于“你感到目前最重要而又比较缺乏”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这说明我校学生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讲究效率、注重学习实效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价值取向。

(三)思想道德状况

道德作为公民内在的观念系统,无疑是个体选择行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道德状况如何,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人格完善,会产

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我校大学生对人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是信守和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日趋稳定和成熟。例如,对如何“看待考试作弊问题”,排在前二位的是:“学生不应该作弊”,“学生缺乏诚信的表现”。在如何“看待公交车上给老人、伤残者让位的行为”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是“讲求公德的表现,应大力提倡”。对于“无私奉献”,仅有一半的学生肯定“无私奉献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从自身做起”。这说明,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道德高尚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关注自我、淡化社会责任。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我,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淡化。对于“对学校组织的形势报告和政治学习的态度”,极少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但也有部分的学生认为“听不听无所谓”和“不愿去”,显现出冷淡的态度。如今的大学生欣赏鱼和熊掌兼得的责任意识。他们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他们在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方面,开始抛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力图二者兼顾。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力量,但同时也要求索取应该得到的报酬。部分学生认为“无私奉献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但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又有学生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他们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崇尚社会公德,但一旦有违背公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暧昧的。对于“对公共场所发生的不文明行为,你的态度”,“马上进行制止”的仅占少数,而“劝阻一下,听不听由他”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比例远远超过付诸行动者。这种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客观存在的矛盾,实质上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集体责任意识上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又存在着问题,这恰恰是转型社会多元化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上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解决,我们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

2、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生呼声很高,但在要求还本付息时,仍有部分的学生回答“视个人情况而定”,甚至极少数的学生回答“不还也可以”。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道德观念在冲突中整合。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对“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看法是,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能理解,我自己不会做”,有部分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不宜结婚”,但也有小部分的学生认为“是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对于“大学生同居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违背中国传统道德”,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视两个人的感情而定”和“个人的自由,别人不应干涉”;关于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少数学生是“寻找终身伴侣”,而选择“丰富大学生活”和“说不清”的学生要更多些。这说明新时期大学生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念和依恋,也有对新的价值尝试的激越和冲动;既有对价值超越的向往和喜悦,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迷惘和困惑。

(四)学习和成才愿望

绝大多数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占领就业上的制高点,赢得发展上的主动权,以适应社会的竞争。因此,我校学生学习动力强劲,学习空气浓厚,学风端正。大部分的学生“感到目前最需要而又比较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积

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此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多的学生准备做一个“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由此看来,我校学生学习目的性强,成才愿望迫切。就业、经济、学业问题成为困扰我校学生的“主要问题”,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依次为就业、经济、学业。由此可见,我校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就业、经济和学习三个方面,最突出的是就业压力。当然,这与近年来高教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毕业生自主择业等政策有关。

二、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容否认的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大学生的思想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主要的反映在人们对利益关系看法的改变,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膨胀,由此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多的采用实际利益标准而不是是非原则标准。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改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培养,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与此同时,教育回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三)、网络的影响

互联网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侵入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休闲、娱乐和交往的一种主要方式。据了解,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网络”,它位居“报刊杂志”、“广播”、“看电视”等渠道之首。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如果大学生不能建立良好的信息选择机制,必将对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2

一、当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既是国有经济的支柱, 也担负着吸纳青年就业、保障也会稳定的义务。从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来源看, 既有通过大中专院校招聘的主干专业毕业生, 也有吸纳本企业职工子女而形成的非企业主干专业毕业生, 还有转业复员军人身份的职工。从年龄上看, 青年职工年龄一般在80年以后出生, 往往来源于独生子女家庭, 成长过程较为顺利, 信息渠道光, 知识面宽, 但成长中经受实际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较少。面对这一群体, 国有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不善于把握其思想脉搏, 而收效不大, 致使部分青工出现学技术的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的状况。经调查, 当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不良思想状况集中体现以下几方面。

1. 思想活跃与工作环境的矛盾。

不同于老一代职工, 80后的青年职工接触信息量大, 受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影响大, 思想活跃, 思维跳跃, 不懂得控制自我情绪, 工作中“眼高手低”比较叛逆, 崇尚个性化、风格化。而国有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和中规中矩的管理模式往往不受其欢迎。以油田企业为例, 是一个“没有院墙的工厂”, 工序繁多, 环境较差, 青年职工补充到生产一线后, 面对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思想工作不到位, 这种落差往往在参加工作多年后仍不能消除。

2. 多元需求与收入待遇的矛盾。

当前青年职工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许多心安理得的当“啃老族”, 生活条件较为优越, 在工作和生活需求方面存在多元化倾向, 追求物质利益层面动机往往大于精神层面, 贪图享受, 工作中对环境和待遇较为挑剔, 大部分认为“如果要多干些, 收入就要多”, 对于国企企业长期宣讲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认可程度不高, 使得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缺乏意识上的土壤。

3. 扎根心理和未来发展的矛盾。

国有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 激励机制相对落后, 职工待遇总体不高。特别是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国有企业, 从外地大中专院校所招收来的的青年职工, 看到工作较其他行业较为艰苦后, 往往导致部分青年职工存在心理落差, 对扎根国企发展存在疑惑, 往往把目前工作暂且跳板, 一旦积累了经验并等到合适的机会, 就卷铺盖走人, 寻求更大的发展。这导致部分青年职工对国企的忠诚度不高,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 知识结构与岗位现实的矛盾。

由于国有企业招收子女工等特殊原因, 有相当多职工所学专业与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工种大相径庭, 存在着跨专业、转行的情况, 以胜利油田为例, 有的子女工在大学学习的是航空航天专业、艺术专业甚至农业专业, 但在现实中都从事采油开发专业。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 如何调动发挥其积极性, 发挥他们专业所长, 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结合青工思想实际提升国企青工积极性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往往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是培养人才的熔炉, 在青工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形势下, 国企必须发挥自身优势,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 积极应对青工队伍思想变化, 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 坚定信念, 加强优良传统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新的形势和青年职工的心理需求, 如何加强正面引导, 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使青工对国企优良传统产生认同感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是可以利用“劳模”等典型示范表率, 发挥好“传帮带”, 帮助青工认识到劳动和创造的价值;二是发挥培训教育基地的作用, 满足青工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三是利用企业的文化进行熏陶, 文化理念的灌输。以石油行业为例, “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油田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得以开发建设, 至今这些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奉献精神仍然在职工队伍中传承。经常对青工开展厂史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可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

2. 探索实施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培训模式。

针对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活跃的特点, 不能机械照搬传统的培训方式, 应积极创新现有培训模式, 拓宽培训渠道, 除了正常的培训课程之外, 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 面对不同需求, 探索实施菜单式培训, 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 探索体验式培训, 延伸培训课堂, 通过立体多元的培训模式, 给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带来更多企业价值。

3.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给青工带来更多心灵感悟。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模式, 在长期的工作中, 难免形成教条刻板化、程式化, 在解决青工思想问题方面, 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难以发挥国企业思想政治的强大优势。对此, 应改进拓宽思想政治工作, 倡导“以人为本、人心为上”工作模式, 重点抓好青年职工的心田建设, 充分发挥各个单位心灵支点工作室咨询、疏导, 构建青工和谐完美的心田。

4. 继续完善人才通道建设, 不拘一格选好用好人才。

近年来, 国有企业在畅通人才渠道, 促进青工队伍建设方面, 都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举措。如有的企业积极推行管理、专业技术、操作序列的“三条线”建设, 推动了干部职工梯队建设, 见到实际效果。对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未来发展, 更需要引导、激励、爱护, 国企要进一步提供好的环境来锻炼和熏陶, 为其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支持, 全力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小气候大环境, 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不衰竭的动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现状进行调查, 提出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 探索实施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培训模式, 积极应对青年职工队伍思想变化, 不断完善人才通道建设, 以充分发挥青年职工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建;思想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6-01

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三观正确、党性较强、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大学生党员是学生党建中不可忽视的工作。本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于我校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向各年级大学生党员发放100份问卷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当前高校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学生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主流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总体良好。心理趋于成熟,心态平和;学习、工作积极认真,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

(一)政治理论观点基本正确。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高度认同,其中87%的大学生党员对国家的根本经济、政治制度,党的指导思想认识正确。并且84%会主动学习政治思想,认识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党员理解党政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对政治思想的学习能力较强。对于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分析较为客观,例如对于邓小平理论,70%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可以通过邓小平理论加强对于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同时也有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通过邓小平理论启发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帮助自己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作出正确判断。

(三)人生理念以及价值观较为正确。在问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时,92%的大学生党员表示对于政府腐败现象最为厌恶,也有4%的大学生党员认为有必要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来影响周围人。在问及“当你遇到违法犯罪活动时”的问题时,81%的大学生党员表示会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挺身而出。

二、大学生党员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纯正。在回答入党动机这个问题上,21%的大学生党员的回答是“更容易找工作”,也有56%的党员认为“入党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显示,同时也利于个人以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冲击着党员的思想,使得大学生党员价值目标复杂化,使得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呈现一种层次化,多样化的现象。大学生对于党的信仰意识变得薄弱,而功利心态越来越强。

(二)政治意识逐渐淡化。在参加党内活动这个问题上,15%的大学生党员选择的是“根据个人兴趣”或者“被动参加”。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党员在成为正式党员之后,有关党员的自我建设,党内的组织生活建设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明显的弱化。这种消极的态度,在以后的党员组织生活中将会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

(三)对于一些政治问题认识模糊。有5%的大学生党员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表示“腐败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可能根除。”这表示他们对于党今后的建设没有信心,对于政治问题认识不够充分。

三、大学生党员思想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以及各大高校办学模式,方针政策的改变,使得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着上述的各种问题。

(一)就业形势紧张产生的负面效应。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使得本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形的学生党员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因为一些国有企业对于党员大学生的亲睐,导致一些学生在入党动机上表现为功利型,荣誉型,从众型等,甚至一些大学生把其看成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

(二)党组织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高校重视组织上的党建工作,忽视了思想上的党建工作。特别是一些学生在确认成为正式党员之后,对思想上的党建工作更是放松了学习的积极性。调查显示,40%的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本支部很少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活动,而47%的学生党员认为自己支部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脱离了实际。很明显,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思想认识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很低。

(三)高校难以满足学生党员的发展大量工作的需要。数据显示,学生党员的数量从2002年到2008年已经增长了5倍左右。这个发展速度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现在高校的党务工作或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无法完全满足大数量的学生党员,所以,一些高校只能把学生党建工作重点放到组织建设上,这样的做法,一定会影响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降低他们的积极性。

(四)入党前后的培养机制不适合形式的发展。学生党员的大量发展使得高校重视组织上的建设,忽视了思想上的建设。而对于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发展,轻后续教育的问题,关键在于缺少入党后的培养机制,即入党前后的培养机制不适合形式的发展。

四、加强改进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一)规范选拔机制的完整性。选拔机制的完整性贯穿着学生党员之后自身的全面发展。只有把选拔机制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党员的数量,才能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整体的质量。在规范选拔机制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确保是由班级同学推举而产生。接着,在入党动机上应该保持着高度的纯洁性。最后,对中国共产党有一定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做到以上三方面,才能保持着高校学生党员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增强党员教育的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连贯性。高校学生党员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理想,信念高度一致,并使之长期坚持。党校的理论学习应该贯穿于入党前,预备期和转正后三个阶段。首先,学生党员应该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精髓,通过知识问答以及烈士的瞻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学生党员在敬仰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真谛,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接着,在教育保障上,高校学生党建的工作应该更注重制度、体制、机制的建设,形成完整的教育培养体制,使以后的党建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实行。最后,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理论,而在于实践。所以,在党建工作中,应该多加入一些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实践素质。

(三)加强党务、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党建工作队伍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高校应该要明确党务政工干部的队伍建设也是必要的,只有重视干部的建设,才有可能从基层抓起选拔好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党务工作,首先要坚持党内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培养学生党员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使其做事有热情,有原则。接着,要坚持党内的监督的全面性。坚持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最后,针对党内外所有成员制定一定的工作评价制度,并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务、党建工作的完整性,原则性。

参考文献:

[1]孙艺兵,孙志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林群.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及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习近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N】.光明日报, 2008-12-29(1).

[4]郝咏梅.构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9(3):62-63.

[5]胡建新.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9(3):31-33.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4

------------------

作者:西京学院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9-3------------------

杨来葆[1]

(西京学院,西安710123)

【摘要】本文在深入调研民办高校特点、学生构成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特点,并以西京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提出了民办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与思考

1.引言

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民办高校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现已处在由规模型到质量型的转型期。随着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如何保证办学质量成为社会对民办高校关注的重要问题。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公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翼,共同承担着振兴我国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的重任。因此,办学质量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自己的声誉,关系到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在民办高校得到贯彻和落实,关系到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必须把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的宗旨和任务。

2.正文

一、民办高校的特点

民办高校既具有公办院校肩负的共同的历史使命,又具有自身的特性。下面就对西安地区五所万人以上民办高校的体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如下:

1、办学体制: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于民办高校的投资渠道同公办高校截然不同,一般由社会集资或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或理事会一般由5—7人组成。这种管理体制,既能与市场经济的机制相适应,又与高等教育的规律相符合,运行机制高效、灵活,董事会或理事会与校委会、党委会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学院重大问题由董事会或理事会集体研究决定,院委会或校委会具体执行。院领导对学校工作进行整体性宏观管理。民办高校党委运行主要起保证、监督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2、干部队伍:少而精。民办院校的高效、灵活的机制,要求干部队伍少而精。据对我省被调查的五所民办高校的具体现状看,院、系、处、室管理干部和辅导员等组成的干部队伍,同在校学生人数之比为1:30。他们主要来自公办高校离退休教师及管理人员,近几年来的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民办院校毕业的留校生,少量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离退休人员,其年龄大体为二、三十岁的占70%左右,五、六十岁的占30%左右,采取聘任制,个人待遇与岗位职务及业绩挂钩。

3、教师队伍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学校通过“抓两头”即抓住专职教师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放开中间,即对兼职教师实行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活力,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专职教师的来源:一是公办高校刚退休的教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龄大多在60岁出头;二是公办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的,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

4、学生的构成及水平:水平参差不齐,情况比较复杂。民办大学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约占60%,小城镇占30%,家庭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处于贫困状态的约占25%,基本能负担起学费和生活费的占60%。学生家长的职业以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职工为主。学生的总体水平要比公办大学低,学生入学时的基本水平处于中下或中等。计划内达高考分数以上,计划外为落榜生,其具体情况:一是高考过关,已被公办大学录取,但专业不理想,于是改选优秀民办院校热门专业,这类学生约占10%左右,他们学习上进心强,成绩优异;二是在中学平时成绩不错,但高考临场发挥失常,不愿继续复读,选择民办高校,这类学生约占15%左右;三是在中学时明显偏科,单科成绩突出,而应考的其他学科或某一学科成绩而落榜,这类学生约占15%左右;五是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都比较差,迷恋于某项或几项专业爱好者,且特色出众,如打篮球、踢足球、摄影、书法、绘画、电脑、文艺表演等,这类学生约占10%左右,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好的占15%左右;差的占30%,一般的占55%。

5、管理体制:严格、规范、科学。民办高校从成立开始就逐渐摸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一是在教师管理方面,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试讲合格方能上岗,专职教师实行坐班制,除课堂教学外,还要下班级对学生答题辅导。学校定期组织教学观摩,专家听课,制定严格教师考勤制度,通过“查教、查学、查管”系统评估和监督教学活动。西京学院将每年5月定为“教学质量检查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收入挂钩,以促进教师钻研业务,敬业爱岗的良好风气。二是在学生管理方面以严为主,宽严有度。西京学院用《学生管理手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素质状况,实行以严为主,宽严结合,专职辅导员24小时跟班管理,奖励、批评、处罚,及时公布。每个学生建立专人档案,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审查,合格后予以注册,即取得学籍。学习成绩实行考勤制,各类学习和活动实行考勤制,学籍管理实行升级与留级、降级制度,转系(专业)制度、休学、停学与复学制度,毕业生实行德、智、体全面鉴定制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学完或提前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才准予毕业,发给毕业生毕业证书,无学籍学生将不发给任何形式的学历证明。三是在后勤管理方面,民办高校的后勤管理完全实行社会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由学校整体规划,盖好商业用房,折价卖给生活服务公司,由生活服务公司在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生活服务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学校只任命主要负责人,其他人权、财权分开,学校对其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监控。这样既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又使学校主要领导能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工作。四是在社团管理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目前处于初创或起步发展阶段,为充分发挥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才

华和创造性,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增强集体主义观念,陶冶情操。学校既提倡发展社团,又切实加强管理,以达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西安地区的几所民办院校对于学生社团依照法律原则、责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以正确、灵活的领导方式确保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6、校园文化:硬件差距较大,但活动较为丰富。民办高校的设施,校际间差距较大。西京学院本着现代化、高档化、人文化、合理化的要求,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山、水、园、林、路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西京校园现已占地1000多亩,绿化面积达到40%,被誉为“绿色大学”。学院通过向全校学生征集校园布局景点设计方案,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在校内通过树立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通过向学生征集名人名言,在教学区、生活区分别设立100多块名人名言牌,激励学生的奋发学习精神。校园文化以社团组织为载体开展工作。民办高校的学生社团已初具规模,一般已有10—20多个,由校团委指导,学生会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参加活动,如大专辩论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球类竞赛。还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各种主题的比赛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烈士陵园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思想和见识。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

1、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与队伍状况:民办高校自成立以来,陆续建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组建了一支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队伍。但这支队伍的理论素质与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从我们调查的5所民办高校的情况看,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从成立到现在,他们都相继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组建了与工作相对应工作队伍。这5所民办高校都设有党委办、宣传部、组织部、群工部或学生工作处等职能机构和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一般有专兼职教师10—20人,德育教研室3—5人。在选聘政治理论课和德育课专兼职教师时,注意把握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正派的标准。民办高校都有专职班主任或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他们约占职工总数的35%,与学生之比为1:80。这支队伍上岗前一般都经过专职培训,进行热爱学生工作和奉献精神的教育,进行必要的师德教育和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培训。西京学院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具有敬业爱岗精神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他们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学生的向导、老师和朋友,学院近300名辅导员按照“三中一百”的要求精心选拔的。“三中”即具有中级职称、中学教师的经历和以中年人为主,“一百”即百分之分为中共党员。专职辅导员24小时跟班管理,他们把心血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从学生的起居生活到学习思想工作,无一不管,他们的工作既细微又深刻,坚持“一爱二勤三投入四提高”,一爱是对学生献爱心,二勤是腿动嘴动;三投入是时间投入、精力投入、工作投入;四提高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辅导员通过与学生交流、谈心、交朋友,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他们不只是对一些学生的不良倾向能及时发现,及时批评、纠正,更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亮点,激发学生的热情。辅导员既与学生建立宽松的交流与管理环境,又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手段。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西京学院针对学生的特点,坚持对每届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军训的同时,着重进行“四个转变”的教育,即由入校初的自卑心理向正常心态的转变;由中学阶段的依赖性学习向大学阶段自主性学习方法的转变;由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向大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由中学时以升大学为目的向提升就业为目的的方向转变。西京学院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到首位,把“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来抓,通过“两课”和日常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法制、道德、信念、爱国、爱校、爱集体、爱劳动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现状。从对5所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但思想观念又呈现多样化趋势。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年级学生的自卑和失落心理,高年级学生心理一般比较正常,但部分学生又表现出浮躁情绪。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政治上对自己成长的期望,要求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占8%左右;成为社会主义者的占60%左右;成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的占10%;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的占15%,其他占7%。二是对国内外大事的态度。非常关注的占30%,比较关注的占40%,不大关注的占20%,不关注的占10%。三是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值。自我评价感受高的占10%,较高的占30%,一般的占40%,较低的占15%,低的占5%。四是在价值取向上,认为青年人应该胸怀大志、努力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占20%,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的占15%,认为对社会作贡献是人生最大乐趣的占15%,认为既要积极奉献,又要正当索取的占20%,认为在竞争中不择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占10%,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提倡等价交换的原则而不是奉献精神的占8%,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老实人总是吃亏的占7%;五是对自己当前心理的感觉,自认为心理感受很好的占15%,认为比较好的占20%,认为心理状态较差,时而发生心理障碍的占6%,认为心理问题较多,有时甚至很严重的占5%。六是对于适应环境的能力,认为完全能够适应的占30%,基本适应的占50%,开始并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的占12%,基本不适应的占8%。

4、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状况。民办高校的学生从总体上来看,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而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在不断增长。有少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外部教育力度的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注意力开始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期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生活的主角。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根据对5所民办高校的抽样问卷调查,在学生中,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主动适应型。这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具有上进心,心理承受能力强,变压力为动力,这类学生在大一约占20%,随着年级的升高,比例也在增大,三年级可达60%以上。第二类是被动适应型。这类学生目标明确,具有一定进取心,易随大流,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不强,思想容易起伏,可塑性强。这类学生在大一占50%左右,但随着年级的提升,比例在不断下降,到大三可下降到20%左右。第三类是被动难适应型。这类学生虽有上进心,但理想层次不高,思想比较迷茫,心理承受力不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这类学生在大一约占20%左右,到大三可降到10%以下。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上,同公办高校肩负着同样的历史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为此,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理想对于青年的成长和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规定人生发展方向。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理智,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其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一旦确立了正确的理想,就会在困难挫折中充满信心,在暂时失败中坚信胜利。目标和方向是密切联系的,目标规定方向,方向保证目标的实现。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正确的理想,就有了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就会在人生实践中迷失方向,误入迷途。二是激发人们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们不甘于现状并立志改变现状的心理基础。理想形成之后,就会变成人们行为的动机,使人们在行动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意志和情感,这种意志和情感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强大的力量源泉。理想所提供动力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理想境界越高,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人生前进的动力,就会浑噩、庸碌、虚度一生。三是理想还是人生幸福的全部内容。幸福不只是物质生活的享受,更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精神世界的富有,理想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人们去追求,去创造,使人内心充实,精神富有,并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信念有利于坚定奋斗目标,有助于增强进取精神,有助于加大和凝聚力量。

2、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是一种长期以来团结凝聚国家和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调节个人与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规范。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做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追求。一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灵魂。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根主线。今天,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积极倡导、大力践行,才能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努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只有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繁荣。一个爱国的青年学生,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三是积极报效祖国,致力民族复兴。大学阶段是人生报效祖国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一个真正具有爱国责任感的青年大学生,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3、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作为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是我国公民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围绕这一核心和原则,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这些基本规范既与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又体

现了新的历史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特征,是作为一个现时代的中国公民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公民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无疑应当认真遵守和身体力行这些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全面素质包括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三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四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五是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篇5

2013年3月

1、你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

A:为了个人发展需要B:为了自己需要,也为了人民C :为了奉献

2、你认为自己参加政治活动积极么?

A:积极B:不积极C:其他

3、党的十八大后,对于党和国家的反腐工作,你怎么看?

A:卓有成效,但力度不足B:已经很好了C:不关心

4、如你的好友开车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你知道后,如何处理?

A:劝其自首,如不听举报B:劝其自首,如不听,也假装不知道C:

5、单位节假日需要值班,节假日排到你值班,而那些天你有些事,而别人又不能值班,你怎么办?A:坚决不同意值班,去做自己的事B: 先不做自己的事,值班

C:看能否请同事帮忙值班,如不能,最后自己值班

6、如你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毕业后的还款问题,你如何处理?

A: 有钱立即还款B:一拖再拖,延迟还款C:不还款

7、一满载的幼儿园校车掉进池塘,你刚好看到且你会游泳,你怎么办?

A:报警,毫不犹豫跳进水里,救人B:打电话报警,迅速离开C:观望

8、你觉得自己最近状态怎么样?

A:感觉良好,心情舒畅 B:心情时好时坏,能够自我调节

C:状态不好,郁闷,需要别人帮助调节

9、你经常谈论的中心话题是:

A: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B:恋爱问题C:毕业分配问题D:国际或国内时事话题

10、大学三年里最想学到的是:

A: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B:过硬的专业知识C:多一种人生的历练

11、你认为我班的学风状况如何?A:很好B:不好C:一般

12、你最近关注的热点是?

13、你认为你最近存在的问题或特殊情况是: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6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掌握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状况,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此项调查。

请认真填写问卷,感谢你对我校发展的支持!

填写须知:1.答案无所谓对错,请独立完成答卷,不要与其他人商讨。2.本调查问卷为无记名,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若无特别说明,均为单选。

本人基本情况

1、性别()A、男 B、女

2、民族()

A、汉族 B、回族 C、其他少数民族(请注明民族)

3、户口所在地()

A.城市 B.城镇 C.农村

4、政治面貌()

A、党员 B、团员 C、群众

5、所属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6、是否担任学生干部()A是

B 否

7、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

B 否

一、思想政治观

1、你是否希望入党()

A、是 B、否 C、无所谓

2、你的入党动机是()

A、信仰共产主义 B、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C、为了就业有优势 D、大家都想入我也跟着入

3、你不想入党的原因是()

A、个人条件不成熟 B、个人信仰与党的宗旨不符合 C、和个人成材没关系 D、受约束,不自由

E、党的威信下降,党员形象不佳 F、我已经申请入党

4、你对时政的关注()

A、经常 B、偶尔 C、从来不

5、你认为个人的价值最主要在于()

A、财富多少 B、权力大小 C、社会贡献大小 D、事业成功与否

6、如果您单位或地区组织抗震救灾活动,您愿不愿意参加()A主动报名参加 B随大流

C不主动报名,如果被要求就参加 D尽量逃避

7、你认为现在还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吗?()

A、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十分必要 B、无所谓 C、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

8、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加入一个发达国家的国籍,您会()

A、愿意加入,但我仍然会视自己为中国人 B、绝不加入,不管怎样还是祖国好

9、你怎么看待国家《反分裂法》的出台?()

A、很有必要 B、过于敏感,没有必要 C、无所谓

10、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A、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 B、国家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 C、人人利益为主,兼顾国家利益 D、国家利益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

11、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您认为()

A、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B、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C、根据他人对我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

12、你信仰()

A、共产主义 B宗教 C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

13、你会抱怨社会的阴暗面吗?()

A、经常 B、有时 C、漠不关心

14、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你认为:()

A、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历史的选择 B、这是少数人的意志决定的迷失历史的误会

C、这是由现阶段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所决定的 D、说不清楚

二、学习观

1、选择出你上大学的首要理由()

A、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实现个人价值 B、获得较高的金钱和社会地位

C、改变家庭命运,让父母幸福生活 D、改变家乡面貌,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2、你上晚自习和晨读吗?()

A、经常 B、偶尔 C、从未 D、有选择地

3、你如何看待考试分数()

A、能够检验平时的学习成果 B、六十分万岁 C、因为各种压力要争取更好的成绩 D、无所谓

4、你认为影响你的学习动机强度的因素是()

A、对本专业不感兴趣 B、对学校培养计划或老师上课方式不甚满意 C、找不到学习的目的 D、书本知识太枯燥 F、认为学习没用,社会经验才最重要 G、其他

5、你在大学里最想学会的是()

A、过硬的专业知识 B、良好的工作能力 C、无所谓,关键是享受大学的气氛 D、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6、你现在的主要娱乐方式是()[限选3项] A、看电影 B、看电视 C、逛街、赶集 D、听流行歌曲 E、外出旅游 F、喝酒、与朋友聊天 G、读书看报 H、去游乐场 I、去迪厅录像厅 J、去游戏厅、卡拉OK厅 K、打牌(打麻将)L、呆着,什么也不干

7、你平时上网的频率()

A、每天2小时以上 B、每天2小时内

C、一周3次以上 D、一周3次以下 E、其他

8、你上网主要的目的是()[选择不超过三项] A、聊天 B、玩网络游戏 C、查找资料 D、逛论坛和发帖子 E、欣赏音乐、电影、小说等 F、购物 G、其他

9、你对待学校课外活动的看法是()

A、尽量多参加 B、主要挑自己喜欢的参加 C、主要挑对自己有用的参加 D、不想参加

10、你经常参加的课外学习()

A、与专业或考试有关的书籍 B、与专业或考试无关的书籍 C、专业实践 D、社会实践 E、技能培训

11、你在大学的学习中碰到的最大困惑是()

A、学习目标模糊 B、不适应大学的教与学 C、学习动力不足 D、学习氛围不好 E、想学的东西学不到,不想学的东西必须学 F、其它------------

12、你认为什么是好专业()

A、就业较好的专业 B、能直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的专业 C、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专业 D、能体现自身价值,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

13、你对考试作弊怎么看?

A、从没干过 B、没什么、自己也干过 C、为了升学、可以理解 D、无所谓

三、生活观

1、你认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什么?()

A、享受物质生活 B、一种精神追求 C、履行人生责任 D、生存与发展

2、你怎样看待同学间生活用品的攀比现象?()

A、不与人进行此类攀比 B、很无奈,明知不好但没办法 C、很正常,没什么不好

3、你每月的消费金额(学费除外)

A、400元以下 B、400-700元 C、7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4、除吃饭花费外,你的其他花费主要用于()

A、享受物质生活 B、一种精神追求 C、履行人生责任 D、生存与发展

5、如果你家境贫寒,你会:()

A、坦诚承认 B、不对任何人讲 C、装作富有

6、你有勤工俭学的经历()

A、以前有过现在没有 B、现在在做 C、打算做但还没行动 D、不想参加

7、你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更象()A、丰富多彩,充满生气 B、心情压抑,前途未卜 C、刻苦学习,为将来打基础 D、无所事事混文凭 E、压力很大,难以发泄 F、迷惘盲目,缺乏目标

8、你觉得在大学里最快乐的事是()

A、上课学习B、交友 C、上网 D、运动

E、恋爱 F、参加集体活动 G、参加各种竞赛

9、你觉得在大学里压力最大的来自于()

A、专业学习B、经济 C、人际关系 D、就业 E、家人的期望 F、恋爱 G、其他

10、目前你最关心的问题是()

A、学习成绩 B、人际关系 C、恋爱 D、就业 E、能力培养 F、其他

11、你在遭遇挫折和困惑,或在承受压力时经常采取的方式()

A、找人倾诉 B、哭泣或发怒 C、独自承受,不想被人发现 D、写日记、吃东西、购物、运动等 E、其他

12、你认为现在办事主要靠()[选择不超过三项] A、父母 B、朋友 C、社会关系 D、自己 E、组织 F、运气 G、权利 H、金钱 I、不知道

13、你的作息是否规律()A、是 B、否

14、在大学里你是否保持着自己的爱好?()

A、是 B、否

15、你觉得自己和宿舍成员的关系如何?()

A、很融洽 B、马马虎虎 C、很不好,想离开他们

16、你觉得自己和班级成员的关系如何?()

A、不错,相处融洽 B、接触很少,但也没什么矛盾 C、想打成一片,但是好象融不进班级 D、无所谓

四、恋爱观

1、你正在恋爱、或有过恋爱的经历吗?()

A、是 B、否

2、你认为大学里的恋爱()

A、一定要经历 B、顺其自然,一切随缘 C、暂不想恋爱

3、选择恋爱对象,你主要看重对方()[选择不超过三项] A、人品 B、经济条件 C、家庭背景 D、外貌 E、综合素质 F、性格 G、无所谓,有感觉就行

4、如果失恋了,你会()

A、痛苦到难以自拔 B、报复对方 C、分析原因,自我完美 D、无所谓 F、痛苦,但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靠时间恢复 G、其他---------------------

5、你希望在大学里恋爱能()

A、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B、没多想,主要是有个人能陪着 C、以后能结婚 D、以后找工作方便 E、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6、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A、一见钟情,两相情愿 B、舒缓压力,摆脱压抑感 C、寻求精神动力 D、证明自己的魅力

E、满足好奇心 F、周围的同学都谈了 G、其它

五、就业观

1、你现在是否有就业意识()

A、有,比较清晰 B、没想过 C、有,但比较模糊

2、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吗?()

A、很了解 B、还可以

C、觉得有但不了解 D、我觉得自己没兴趣也没特长

3、你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是()

A在大学阶段进行为时过早

B、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避免盲目就业 C、毕业、择业、就业顺其自然,没必要规划 D、没想过,对职业规划的知识并不了解

4、你是否有就业规划?()

A、有,比较清晰 B、正在规划 C、没有

5、你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如何的期望()

A、专业对口,但不一定要强求 B、专业不重要,只要有工作就行 C、关键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D、非本专业不干 E、关键是自己喜欢的 F、关键是报酬高

6、毕业前后你最想()

A、考研 B、考公务员 C、考选调生 D、考村官

E、考律师 F、企业 G、创业 H、其他----------

7、你对未来的就业()

A、很有信心 B、只要自己努力应该不会太困难

C、十分没信心 D、有人会帮忙,不用太担心 E、走一步算一步

8、你认为自己目前的专业在求职过程中是否具有优势()

A、有 B、不清楚 C、没有

9、将来求职中最担心的问题是()

A、专业不好 B、学习成绩不稳定 C、没有工作经验 D、家庭背景一般 E、竞争太激烈,怕被淘汰

10、你怎样看待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开发?()

A、有必要,有机会我会去 B、有必要,但我不会去 C、没必要 D、无所谓

11、你怎样认识大学生创业()

A、是一种自己当老板的自由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活 B、求职失败后最无奈的选择

C、大学生尚不具备创业的资金、经验、能力等条件 D、合理定位自我后,审时度势,勇敢挑战自我

12、关于大学生创业,你的认识是()

A、知道国家、学校都给予大学生创业一定的支持政策 B、不知道有支持政策,但是很想了解 C、没有兴趣,不想知道

13、面对自主创业机会,你准备()A、创业的风险太大,放弃 B、等待 C、抓住创业机会,积极寻找资源

14、你认为当前人才市场上的竞争是(选择三项并按重要程度排序)()

A、学科专业的竞争 B、学习成绩的竞争 C、能力的竞争

D、学历的竞争 E、学校名气的竞争 F、社会关系的竞争 G、人品(如诚信、责任感)的竞争

15、你择业时主要考虑()

A、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B、服从国家需要 C、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 D、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E、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设计,自我选择 F、其他

16、你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违约()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7

一、调查背景

近些年,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 招生数量逐年递增,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的技能人才。可以说, 高职教育有力地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此同时, 高职学生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问题也日显突出, 思想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高职学生主体意识凸显, 个人主义倾向增强, 过分看重个人利益, 社会责任淡化。另外, 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职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 有较强自卑感, 缺乏明确奋斗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动手能力强, 动脑思考能力较弱, 政治思想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不被重视, 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在有效完成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在社会主要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 把它作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来研究。突破目前我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旧有模式和方法, 面对新形势, 积极探索创新, 构建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总体特征

1.政治态度和政治素养。

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祖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统一大业, 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信心, 相信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步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广阔前景。他们时政关注度很强, 政治思想稳定, 健康。52.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爱国, 82.5%的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政治视野比较开阔, 对党的信任度很高, 政治评价更为积极。本次调查显示, 78.4%的学生认为“中国近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有成效, 70.5%的学生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 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已进一步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也说明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的主流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契合程度是比较高的。

但通过调查分析也看到, 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参与政治活动热情有所降温, 主动性不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度到平民教育, 使得学生以往的优势感逐渐淡化, 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从总体上已趋于平淡态势, 但具体表现上凸显出层面对比比较鲜明的特点。即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表现突出;师范学生比其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烈;高年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目的性显得更明确, 思想更深刻, 愿望更强烈;学生党员, 学生干部, 比一般学生参与热情更高。调查分析结果说明, 近年来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有成效的, 但总体而言, 与上个世纪中国大学生在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和激情相比较, 在政治上做“平常人”, 拥有“平常心”正在成为学生思想倾向的主流。

二是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功利性。调查显示, 仍有15.7%的学生党员承认加入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发展需要”, 有28%的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既为自己, 也为人民”。说明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又不想过多地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功利倾向较明显。

2.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调查显示, 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健康向上的主流趋势, 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个人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保持一致, 能自觉根据社会价值取向规范自己的行为。

价值取向积极向上成为主体态势, 道德素质普遍提高。调查中, 关于“你认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决于什么”, 31%学生回答为“能成为对他人、集体、社会有用的人”, 3%学生回答“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23%的学生答“做自己喜欢的事”, 14%的学生回答“收入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在恋爱的问题上, 53%的学生表示“有缘有聚, 感情专一”, 13%的学生认为“大学时期应谈一次恋爱”;关于对“艰苦奋斗的看法”, 5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提倡”, 只有9%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关于诚信, 有40%的学生认为“大多数人还是讲诚信的”, 23%的学生认为“别人诚信与否我不管, 但我讲诚信”, 18%的人认为“现在人们普遍不讲诚信”, 6%回答“自己只对亲人朋友讲诚信”;“你愿意与人合作吗?”75%的人表示“愿意与人合作, 分享成果”, 6%学生表示, “愿意与人合作, 但自己独享成果”, 4%的人表示不愿与人合作。

调查结果充分表明, 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同时又表现为多层面、多样性的特点。在人生观上一些同学心态逆转, 理想追求淡化, 精神空虚;在价值目标上, 表现为功利化、短期化的趋向;受诚信的缺失影响, 表现出一定的弄虚作假行为, 如考试打小抄, 人际信用缺失, 人情淡薄, 重实惠, 过分看中金钱名誉, 极端个人主义, 索取高于奉献, 急功近利, 自我意识膨胀, 生活行为失范, 自我控制能力差, 个人行为的随意性较大, 法制观念淡薄;在爱情观上, 只注重体验和生理要求, 忽视责任和义务等。

3.个人管理和学习状况。

根据调查, 学生能够在个人管理和约束上严于律己、艰苦奋斗, 能够清醒认识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现状,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热情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对“两课”学习, 每节课必上的占80%, 学习后掌握好的学生占16%, 学习动力十足的占42%, 上课目的是好好学习, 实现自身价值的占60%, 听外系课的没有。

4.职业规划与就业观念。

就业市场“操纵”着大学生的人生定位。“就业指挥棒”使当代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努力追寻着市场导向, 但大多数还是立足于学好自己所选的专业知识, 而就业上则不再受专业局限。对自己的专业喜欢的占64%, 非常喜欢的占10%, 不喜欢的占24%。毕业后打算从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的占26%, 不一定的占40%, 不会的占20%, 没想过的占14%。

择业价值观世俗化倾向明显, 名利双收的职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择业标准, 经济收入高的占36%, 社会地位高的占12%, 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的占20%, 条件艰苦, 但大有可为的占6%。就业观念更加务实, 虽然愿意去艰苦地区创业者不是很多, 但那种大学毕业就进机关的观念也在大部分学生脑中淡化, 50%的学生准备毕业后先找个工作做, 认为从基层干起, 从最基本的工作干起, 才是一种正常的求职心态。

5.网络认知度和信息辨别力。

当前, 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 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调查显示, 问及网络带给人们的影响, 认为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占50%, 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占8%。上网目的, 查资料的占32%, 打游戏的占14%, 听音乐的占30%, 聊天的占24%。问及怎样看待网友, 认为不是真朋友的占8%, 只是随便聊聊的占70%。对网上发布的信息, 相信的占6%, 不相信的占22%, 不全信的为72%。总体上表现比较理性, 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三、学生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因素

国际大背景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和交融, 信息传播迅速, 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无所不在。一贯对新事物最敏感和热心的高校学生, 无疑会首先受到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社会观念、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侵染, 政治思想意识淡漠, 轻信、独断。

国内社会变革的影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关键时期,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各个领域都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必然导致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趋向。部分腐朽思想意识, 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抬头, 使学生将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缺乏奉献精神、集体观念和分析辨别能力, 对社会主流思想出现排斥抵触心理。

2.学校环境因素

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近年来, 高校逐步扩大招生幅度, 但教育资源不足, 教学条件跟不上, 不仅高校面临压力, 也造成社会就业供求失衡, 学生面对就业表现出更多忧虑, 希望学校给予更多指导支持。

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地方高校由于受到教学科研评估、学校机构建设等一系列压力影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 或投放精力不足, 加之学校“两课”教师的讲解沿袭已久, 方式呆板, 与学生思想脱节, 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不突出, 导致学生无法理解, 出现认识偏差。

3.家庭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在家从小受溺爱, 没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 许多家长对孩子寄以厚望,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同时, 忽略了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 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4.高校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影响其思想政治状况最重要的因素。学生阅历较浅, 面对社会转型变革的思想碰撞, 缺乏社会经验和理论思考, 容易出现思想上的误区, 忽视主流社会意识观念。部分学生没有深刻领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自身、家庭、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学时主要精力都放到考试和升学上, 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事务, 容易以偏概全, 难以把握事物本质。因而在大学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 心理上极易产生怀疑、嫉妒、胆小、怯懦等情感心理, 严重影响其思想上的正确认识甚至会造成行为上的极端。

四、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以此为核心, 深入开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探索, 将其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中, 建议各科教师都应该撰写德育纲要,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一贯的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师真正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到学校各个工作环节中, 体现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全面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将其人生追求同祖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树立远大志向, 确保自身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实现与国家需要、社会道德评价相一致, 相统一。

2.高度重视, 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大力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除课堂之外, 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中都要有所体现。要深化改革, 改善“两课”教育手段, 巩固成果, 提高实效, 建设一支包括学校领导、“两课”专业教师以及专兼职辅导员等各方面人员在内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实实在在关心学生思想状况, 既要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 开展好业余党校的学习, 使更多的同学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又要关注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 尤其是帮助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为学生服务。

3.加强网络教育管理,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高校要适应和把握网络时代高校育人环境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 把握网络载体运作特点,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和模范事迹。建立论坛, 使学生畅所欲言,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调整工作思路, 与学生加强交流,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4.切实解决好学生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保健意识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 涵盖学习、人际交往、激烈社会竞争的压力等诸多方面。为此, 高校要充分利用橱窗、报刊、校园广播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增加心理健康咨询或专题讲座覆盖率, 增强学生心理保健意识, 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 完善功能、设施和人员配备, 及时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5.积极拓宽联系渠道, 稳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率

据调查, 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对自身前景的迷茫和就业压力问题。面对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 学校应在就业信息和技能上给予指导和扶持, 及时准确发布国家各项就业的政策。通过开设与就业有关的职业规划课程, 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 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由就业指导部门在应届毕业生中组织校园招聘会, 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安排各院系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 抓住学生身边的典型, 既有专业性又有普遍性,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 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早地接触社会,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避免消极被动等待。

当代高校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是否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通过对学校高职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 表明当前高职学生思想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同时又表现出多层次性、多元倾向。因此, 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 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技术人才, 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本文通过在高职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操作性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对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 2007, 10.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 10.

[3]姚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之立体透析.教育与职业, 2008, (6) .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专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82-03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赋予了医学生新的要求。根据新医改方案,大力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是医改的重要目标。这项政策给高等医药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及医学生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德医双馨,到基层医疗单位能够“留得住,有作为”的医学生,成为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本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11月对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初步了解该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为地方医学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本次调查情况说明

根据目前的学校学生具体情况,问卷从政治态度、价值理想、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个人情况等涵盖与大学生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对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均为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调查对象为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年级抽样分布为:大二(10级)占33.6%,大三(09级)占32.8%,大四(08级)占33.6%;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44.0%,女生占56.0%;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中共党员占13.7%,共青团员占80.2%,群众占6.1%;生源地抽样分布为:农村占69.7%,乡镇占13.7%,中小城市占13.7%,大城市占2.9%。从以上抽样分布来看,基本符合地方医学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此次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政治态度

1.入党动机端正,对党的信任度强。有11.2%的学生认为,共产党员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威信很差,有31.4%的学生认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威信一般,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共产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威信高。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是相信党的,对党员有很高的评价。被调查学生中尚未要求或不打算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占23.5%,76.5%的学生已入党者或已申请入党。对入党者或已申请入党者进行入党动机的调查,结果发现,共有83.0%的学生入党是因为信仰共产主义或是为了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具有良好的入党动机;有8.6%的学生入党是因为能够得到好处,入党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有8.4%的学生入党是因为周围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多,入党动机具有盲目性。由此可见,对小部分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还要加强教育。

2.关注政治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乐观。调查中,学生关于在日常生活中讨论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等政治问题,仅有6.5%的学生表示“不会,不感兴趣”,22.5%的学生表示“很少,一般都是别人说”,70%以上的学生表示有时或经常关注和讨论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等热点问题。此外,调查显示,学生了解时事和政策主要是通过网络,比例达到69.0%,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的比例分别为13.0%和12.6%,仅有5.4%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了解。这说明,学生主动关注时事和政策问题,利用各种传媒获取。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所持的态度,结果显示,有66.4%的学生选择“前途光明”或 “充满信心”,15.9%的学生选择“前途渺茫”,17.7%的学生选择“说不清”。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政治形势具有一定的鉴别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二)价值取向

从调查“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的问题中看到,学生最赞同的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比例为53.8%)

和“人格是否高尚”(比例为44.4%),其次是“生活得是否舒适、潇洒”(比例为35.7%);关于怎么看待“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时,64.6%的学生选择“应该努力做到”,6.5%的学生选择“应该完全做到”,28.9%的学生选择“根本做不到,不损人利己就行”;关于择业时的主要考虑,7.6%的学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

地方去”,32.5%的学生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

趣”,30.3%的学生选择“到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的地方去”,29.6%的学生选择“到经济收入高或到大中

城市等生活环境好的地方去”。

从以上关于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同时多元价值取向并存,他们的价值观具有极强的主体性和不稳定性,相当多的学生在价值观上更多地表现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奋斗,变得越来越务实进取。从以上分析结果看出,7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努力或完全做到“大公无私”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在择业时,仅有7.6%的学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价值观,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学生一方面在學校接受正面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表现出价值选择的二重性。

(三)道德品质

调查中,问及“当看到不讲公德行为时”,6.9%的学生选择“严肃指出”,47.7%的学生选择“委婉指出”,

18.8%的学生选择“利益相关才指出”,26.7%的学生选择“管好自己就行”。可见,学生中大部分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是从自身出发,受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影响,没有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对校园中不文明行为的参与调查中发现,每一项不文明行为都有学生在做,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有“抄袭作业或者论文”、“说脏话”和“上课或开会时聊天、看杂志、吃东西” 的不文明行为。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道德行为上有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

(四)学习情况

对“为何报考医学专业”,从调查结果来看,原因各种各样,31.4%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喜欢”,26.0%的学生是因为“父母或朋友帮决定”,23.1% 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就业前景好”, 19.5%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限制”。可见,多数学生选择学医不是因为个人喜欢,入学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很少,因此,加强医学生的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调查“你最想在大学里得到什么”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最想得到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比例达到63.1%。调查“你毕业后打算”的分析结果显示,42.6%的学生选择“考研”, 36.5%的学生选择“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仅有6.1%的学生选择“改行”,余下的表示“目前还没想好”。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医学生明确知道,医学作为一门技术,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毕业后很多学生还想继续深造,明确要改行的学生所占比例极低,这说明,学生的专业思想还是比较牢固的。调查“你在学习中碰到的困惑主要来自哪些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惑主要来自“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由此可见,在校期间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树立目标,明确奋斗方向,促进学习。

(五)生活方面

1.课余时间与消费支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会用在学习上,其次是网络娱乐、阅览课外书籍、体育运动和参加各种团体学生会活动方面。可见,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除了用在学习和娱乐外,还主要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调查学生的每月消费主要项目的统计结果显示,有高达87.4%的学生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用在伙食方面,其次是用在交通、通讯(电话、上网)和学习用品费用上。这说明,学生的消费属于正当消费。当问及“你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时

(可多选),49.8%的学生首先选择“社会竞争激烈,前途未卜”,其次是“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占39.4%)和“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占38.6%)。这充分说明,学生意识到社会竞争激烈,在大学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课余时间大部分是用在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此外,作为地方院校,生源的70%左右来自农村,经济比较困难。

2.网络使用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占73.3%)的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10小时;调查上网目的的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占52.3%)上网是为了“从网上收集信息”和“上网聊天,交友” (占48.4%)及“提供新的学习渠道,促进专业学习”(占32.1%)。由此可见,网络作为大众传媒工具,除了能提供休闲娱乐外,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提供新的学习途径进行网络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3.谈恋爱情况。从调查中发现,有56.0%的学生有过恋爱经历,当问及大学生恋爱动机时,53%的学生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或是为了选择人生的伴侣,47%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心理、生理需要等具有不良的恋爱动机。由此看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六)自我认知情况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43.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有理想,有抱负,抱乐观的态度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大学生,46.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认为自己“无所追求,过一天算一天”的占6.1%,“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生占4.7%。从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但仍有部分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因此,需要对学生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分清形势,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找到努力的方向。关于人际交往方面,78.7%的学生认为自己人际关系和谐,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18.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善交往,人际关系一般,2.9%的学生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和谐,不善于处理矛盾。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中绝大部分人际关系和谐,具有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 84.1%的学生表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或是“有点压力,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7.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压力,需要通过心理帮助维持良好”,8.3%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压力,

不知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仍有小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对他们提供心理帮助。结合调查“在你心情不好或出现心理问题难以自我调适时,你最有可能做的是什么”的分析结果来看,学生首先选择的是“和同学、朋友、老乡交流”(占66.4%),其次是“自我调适,不与人交流” (占39.4%),再者就是“与父母交流(占19.5%)”或是“网上交流” (占16.2%),极少数的学生选择“进行心理咨询” (仅占4.0%)或是“与班主任、辅导员交流” (仅占4.3%)。与身边的同学朋友交流,大家年龄相仿,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共同语言多,这是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方式,但由于都是年轻人,大家的知识面和社会经验有限,在处理问题上往往缺少综合和理性的分析过程,容易出现草率和易变的处理方式,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或是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与学生交流,充分发挥作为大学生良师益友的作用。

(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满意的思想教育方式首先是“理论联系实践”(占59.9%),其次是“以重大节日,实践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占21.7%),选择“与老师谈心、交流”的占9.7%,选择“讲座理论研讨或党校团校教育”的占8.7%。由此看来,内容空洞、照本宣科的纯理论教育方式完全不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对大学生而言,由于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动,这些社会存在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意识,当然也包括他们的政治观和价值观[1]。因此,对思想教育方式,他们更喜欢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这可以从调查影响政治观和价值观因素的分析结果得到证实,此结果显示,60.3%的学生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选择“学校教育”的占21.3%,选择“家庭因素”的占11.9%,6.5%的学生主要受“网络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社会因素对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影响是最大的。

三、结语

从此次调查分析结果来看,以桂林医学院学生为例,地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注重專业知识的学习,关注政治问题,信任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乐观,思想状况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趋势,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好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趋势,表现出价值选择的二重性;在道德行为上有知行脱节现象。对医学生的教育来说,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育人工作必须贯穿到整个医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要使正确的政治理论和道德原则真正内化为主体灵魂,没有适时的帮助引导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主体面临外来观念输入时,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障碍,这就需要有人帮助点拨[2]。这就要求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伴随其学业成长的专业教师来共同帮助其解惑释疑。从调查中得知,影响学生政治观和价值观的因素首先是社会因素,其次是学校教育,所以对当前医学生思想问题的引导和解决,应该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建设。笔者希望,此次调查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教师、学生的一些思考,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尽快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晓昱.重大社会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1).

上一篇:大学毕业德智体总结下一篇:人事考勤工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