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作方案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遗工作方案(精选8篇)

非遗工作方案 篇1

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根据省、市非遗保护中心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安排,结合我馆工作实际,制定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活动。

1.在文化馆大楼、主要街道(乡镇)的显要位置悬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标语。

2.举办学习座谈会。组织工作人员、项目传承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入学习讨论、座谈,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海报、宣传车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珍爱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参与依法保护工作。

(二)开展各类形式活动纪念文化遗产日。

1.6月11日在文化广场举办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宣传、文广系统,教师、学生、老干部、群众代表参加。邀请县级领导讲话,邀请新闻媒体采访。

2.6月11日组织以“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为主题的群众签名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我们日常生活。

3.6月11日—6月15日全天对外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让广大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我县的非遗资源,参与到非遗保护中。

4.6月11日在会昌县电视台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产成果。利用电视台、《新会昌周刊》、宣传栏、宣传车宣传有关文化遗产知识,公布省、市、县三级的保护名录,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人人了解非遗,人人参与非遗保护”的氛围。

5.6月11日—6月15日在文化广场、举行文化遗产图文展。

6.6月9日—10日举行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授课活动。

三、活动组织

(一)为了顺利、有序开展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许永春

副组长:许伶青、梁玲娜

成 员:张丽萍、池海瑛、罗广洲、黄振荣、谢海燕。活动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做好活动的具体工作: 1.综合协调组:梁玲娜。

负责协调有关文化遗产日活动工作。2.宣传资料组:张丽萍、黄振荣。负责收集、整理宣传资料,组织宣传计划。3.展览组:黄振荣、罗广洲、谢海燕。负责展出图文并茂的宣传版画。

4.广场宣传组:张丽萍、池海瑛、罗广洲、黄振荣、谢海燕。

负责组织好文化广场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好教师、学生干部、群众代表参加。准备好音响,撰写县级领导讲话,接待新闻媒体采访。

5.后勤组:池海瑛、黄振荣。负责后勤工作。

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遗工作方案 篇2

一、普查工作概况

街道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这次非遗普查工作, 全面发动, 宣传开路, 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非遗普查。

在非遗普查工作中, 街道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 由书记主任任组长, 各社区 (村) 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确定20多名“非遗”普查员协调工作。组织到社区进村入户, 深入开展项目普查。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对照18个普查项目提示,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普查告一段落。在完成基本项目的普查后, 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整理, 认真填写项目调查表格, 并全部输入电脑制成电子文档。通过后期整理、核对、汇编, 制作完成了《嵊州市剡湖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集本》。

在非遗普查工作中, 剡湖街道20多位普查员, 经过一个多月普查工作, 按照不漏村庄 (社区) 、不漏线索、不漏艺人、不漏项目“四不漏”的要求, 走遍了11个社区、13个村, 先后调查、座谈、走访了200多名以“五老人员”为主的普查对象, 普查项目达160项。因剡湖街道地处嵊州市区中心位置, 历史悠久, 人文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 先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创造出了多姿的文化,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 大禹治水始于壶口, 毕于了溪, 了溪就是现在的禹溪村, 相传现在全面闻名的嵊州小笼包就是禹王娘娘传承下来的。

通过这次全面普查, 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遗承丰富, 种类齐全, 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剡湖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有16项, 占普查全部项目18大类的89%。普查收集了民间文学90项, 民间手工技艺16项, 民间信仰9项, 生产商贸习俗项, 岁时节令11项。这次普查实现了村村 (社区) 有项目, 详尽地了解了全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量。

二、主要做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空间和文化意识, 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根基和精神资源, 是文化艺术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这是历史的责任、时代的要求, 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主要做法是:

一是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对保护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保护领导小组, 整合文化站、学校等相关部门的优势,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宣传, 经常举办艺术成果的展演展示活动, 以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氛围。

二是科学规划, 着力健全保护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键要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要在普查的基础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等进行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并制定出科学的保护规划或保护方案。

三是突出重点, 加大经费扶持力度, 有效抢救和保护优秀项目。要按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 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加大投入, 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项目要予以重点保护和抢救, 制定科学周密的保护方案, 落实具体责任单位,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

四是以人为本, 努力壮大保护传承力量。文化需要传承, 传承就需要有接班人,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 民间文化和民间技艺更需要有接班人。我们要建立传承活动基地, 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奖励, 鼓励更多的人走上传承之路。此外要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现有工作人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充实基层文保人员, 壮大队伍力量, 努力满足新形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

五是组建队伍, 强化普查业务培训。以文化站为基础, 聘用热心公益事业的老艺人、老教师为顾问, 同时把大学生“村官”集中起来, 组成普查小组, 并由一位熟悉民间文化知识的同志担任组长,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位, 任务到人。同时, 邀请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指导组的专家, 对全街道普查员进行培训, 再次重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目的、意义、宗旨, 通过培训, 使他们懂得为什么查、查什么、怎么查, 以及如何规范填写普查表格等等, 并根据普查任务和各人的特点专长作出合理的普查工作分工。普查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 大家利用QQ群共同探讨, 排难解疑, 进一步规范、有序、科学地做好普查工作。

三、几点工作体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量大、面广、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 而且人手少, 具体日常工作基本上一人在操作, 因此普查工作和后期汇总整理显得十分艰巨。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 事业心是做好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原动力。这次省市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大事、要事, 本次普查工作是基层文化干部的份内事。为使几千年文明传承, 发扬光大, 必须要有人去收集、整理、撰写, 以文字记载下来, 便于流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都是口口相传, 很少有文字记载, 而且有的传子不传女, 传内不传外, 老一辈的人如果去世,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销声匿迹了。作为街道一名文化干部, 以文化工作为己任, 尽己所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二, 责任感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推动力。工作是一项任务, 更是一种责任。“认真做事, 用心做人”是我们的工作原则, 工作虽然琐碎, 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一户户座谈、一个个挖掘、一字字记录, 回到单位认真整理、撰写, 有时回家还要继续整理当天搜集的资料。一个多月里天天如此, 夜以继日的工作难免有些疲惫, 但是想到自己的收获, 我们还是感到付出是值得的。

第三, 主动性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主动力。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许多业务知识都是边工作边学习, 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能虚心主动请教上级领导和精通业务的骨干, 查阅字典。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 把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地记录和描述下来,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真实可靠, 对街道非物质文化事业全面传承、发扬和繁荣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之, 全面深入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定要追加措施, 抓紧普查、挖掘和整理工作, 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剡湖提供精神动力。我们相信, 有一批乐于传承、善于创新的民间艺人队伍, 有一个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剡湖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 剡湖街道的民族民间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鲜艳, 更加灿烂。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载体, 更是打造文化强市,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以剡湖街道文化站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例, 紧密结合当地乡情, 摸清、掌握、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情况, 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进一步搞好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普查概况,主要做法,经验体会

参考文献

[1]李俊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非遗工作方案 篇3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和现代意识的普及,人类又一次面临着选择,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以文化选择为重要基础的。今天,如何选择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这是全球性的热点。我们必须在固有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化观念之间、在本国民族精神与外来民族精神之间进行一次选择,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紧扣历史发展脉搏,走自己的特色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傲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否则,将失去发展动力,错过机遇。数字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悍冲击是一种表象,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充实,它的来临将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丰富现代人的生活,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文化内涵和本质其表象就是精神,这种内在的民族精神有强烈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精神是任何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中華民族的先辈创造了辉煌的东方文明,为人类留下丰富且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有序地传承也一直没有断过,这些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我们民族固有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使优秀文化本身固有的强大张力、占有力和融汇力在潜移默化之中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举世瞩目古代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民族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但迄今为止,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这是一项既意义重大又艰巨复杂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深圳市各区、街道大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设在所属的基层文化馆、站,全国很多地方跟深圳相类似,这就直接将基层文化馆、站推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因此基层文化馆、站的工作做得如何,密切关系到非遗保护工作的成败。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层文化馆、站应该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认真做好普查、申报与保护传承工作。

一、努力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想认识,是基层文化馆、站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以来,全国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包括基层文化馆、站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项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发掘、整理出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地争相上报,希望自己的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因此,各省、市、县(区)也都建立起了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这一过程中,个别地方也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思想,而且少数基层文化馆、站在自己的项目陆续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后,觉得大功告成,开始出现了松一口气的思想,这些情况都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首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既定方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将会不断深化扩大;而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将会加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外来文化还会不断加速流入,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就会不断受到挤压。即使已经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项目,若不认真加以保护,也会随时存在消亡的危险。

2014年1月16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围绕实现“中国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建设文化强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推动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岭南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同时还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

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其次,还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敏感性。这几年,我们虽然发掘出了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散落于民间的宝藏仍然不少,有待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不像物质文化遗产,人们一眼就能看见它。它常常隐藏于街头巷尾,散落于田间地头,存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它们熟视无睹、见惯不惊。如已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深圳市下沙村《下沙祭祖习俗》,当初普查人员在普查中发现这个项目,认为非常有价值,提出申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下沙村的村民都不相信,他们说:“我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做的,人家不也都在祭祖吗,这有什么稀奇?”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心人,我们才能更敏锐地去发现更多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保护好它们,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落实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是基层文化馆、站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必要保证。

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整套行动方案的设计,是一个全面、长远的工作计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无规划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由此可见制定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划的重要性。

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其存在的具体社会环境,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某种特定的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比如深圳市沙头街道《下沙祭祖习俗》和《沙尾莫氏点灯习俗》都离不开祠堂、祖墓等场所,坂田街道《坂田舞麒麟》和《龙城舞麒麟》离不开社区与各种节庆吉日的庆贺,大鹏街道的《大鹏婚俗》、《大鹏凊醮》一样也离不开“大鹏所城”这一特定环境。如果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依附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难以存续。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首先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不然,在城市化、现代化浪潮中,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将因失去其依托的特定场所而孤立无援,早晚会灰飞烟灭。其次要根据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同类别、具体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及保护措施。例如对传统表演艺术类项目,要注重传统剧(节)目及其文献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及时抢救记录老艺人及其代表性剧(节)目;对传统技艺类项目,要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和工具、原材料的保护,注重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代表作品的征集和保存;对民俗类项目,要注重在相关社区的宣传、教育,注重与民俗活动的结合,促进群体传承。如深圳市龙城街道的传统舞蹈《龙城舞麒麟》项目在列入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其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富已是近80岁高龄,为了防止因代表性传承人离世而造成项目失传,在制定该项目保护规划时,龙城文体中心就特别注意对下一代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预防这个项目因代表性传承人离世而消亡。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是基层文化馆、站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很多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不甚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现实和保护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又大量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基层、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广大群众投身保护的自觉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难以收到成效的。这方面,基层文化馆、站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基层文化馆、站本身就是文化系统的神经末梢、前沿阵地,它恰好就是扎根于基层群众之中的。基层文化馆、站可以结合国家的文化遗产日和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板报、宣传栏等大众传媒,积极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各种传播机构拍摄制作相关的视听节目或音像制品,组织相关保护成果的出版;鼓励辖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及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宣传、展示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早在2005年底,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深龙府办[2005]101号)文件,部署全区普查工作,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多年来,普查人员采取“地毯式”“拉网式”的普查方法,通过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基本掌握了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区文化馆牵头各文体服务中心为抓手,在收集整理及申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项目。龙岗区有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除了已经列入国家、省级名录的《坂田永胜堂舞麒麟》、《龙城舞麒麟》、《龙岗舞龙》、《布吉甘坑凉帽》外,还有客家茶果、腊鸭等民间糕点食品制作、竹编灯笼等日常生活用具制作等手工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是龙岗区历代村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和传承下来的,而且都是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生活习俗,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食品的制作技艺。深圳特区建立后,上述农村的土地被全部征用,村民变为了城市居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村民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需要制作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已经用不着,现在富裕了,过去要自制的食用糕点及生产、生活用具,都不愿再做,直接去商店、超市买。到本世纪初,五十岁以下的人对这些习俗和技艺已不甚了解,会做的人就更少了,在社区民间传承了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龙岗区是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一个区。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广泛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动员工作,宣传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宣传抢救保护非遗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龙岗区各街道及社区积极配合,拨出专款,有专干负责,通过购买原材料、制作工具,建立传习所,进企业、学校,请传承人现场表演传艺,组织发动年轻人来学习,坚持每年开展一至二次的大型活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小型活动,大大激发了社区群众的热情和自觉性。有的街道还拿出费用,聘请高校师生来社区编写村史,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情况,使社区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龙岗区文化馆结合区民俗类、大型群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的特点,抓住文化遗产日和各种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展演。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龙狮麒麟荟萃闹元宵”、“春节民间社团展演”、“粤曲、客家山歌、粤剧京剧演唱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其中,2011年4月至8月在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在龙岗赛区组织策划实施“‘大运文化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的活动,为期16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制作表演活动,汇聚40多位手工技艺人员进行现场制作,展出百余幅非遗图片和40余件实物展品,非遗表演48场次,接待中外游客近5万人次,向中外游客及广大市民展示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吸引了国内各级新闻媒体的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热情,扩大了影响,加大群众的参与度。

现在,龙岗区文化馆也正在设计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同时还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并与辖区的学校联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训练基地,一系列的推进等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龙岗区的传承活动日益活跃,队伍日益壮大。

四、加强对项目及传承人的保护,多层次、多渠道逐步提高其知名度,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传承人能否正常开展传承活动,能否有序传承、接替,直接关系到非遗项目的存续和消亡。因此基层文化馆、站不但要做好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申报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具体帮助和支持他们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活动,要保护他们合法的传承活动,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如今深圳罗湖区、福田区文化馆也先后拨出场地,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既集中展示该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解决了传承场地,为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了条件,对后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场所,这是对传承人保护的重要环节。如前所述,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舞麒麟》、《龙城舞麒麟》、《平湖纸龙》等技艺表演项目,坂田街道、龙城街道和平湖文体服务中心都十分注重对后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等方式进行鼓励。逐渐挖掘培养新的代表性传承人,促其技艺与品德完全成熟,能够全面继承其技艺,从而保障了这些项目在将来不致因代表性传承人的离世而消亡。同时,还在各类节庆、民俗活动及展演时创造机会、为这些技艺表演项目提供舞台,扩大其知名度,使他们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同时,基层文化馆、站也可以发挥自身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解决人才、资金问题,这将更有力于对传承人的保护。人才的配备和资金到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保障。而缺乏专门人才和资金短缺,也正是大多数基层文化馆、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共同难题,这一方面需要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如龙岗区布吉街道的“布吉甘坑凉帽”,是深圳客属区域的特色日用品,还有大鹏新区大鹏街道的《濑粉仔》也是产于深圳大鹏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这些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为了幫助传承人解决资金问题,街道文体服务中心想尽办法大力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大鹏街道的《濑粉仔》就与大鹏所城博物馆协商,由所城安排一个门面出租给传承人经营濑粉仔,很多去大鹏所城参观游览的人都慕名来品尝濑粉仔。布吉街道的《布吉甘坑凉帽》和龙城街道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的《潮彩》,就利用各种机会进入展会宣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旅游、文博结合起来,解决了传承人的生活来源和项目存续问题。这些都是极具岭南文化特点,其中《潮彩》的产品题材、技法、布局、线条及色彩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还有一些正在挖掘整理的项目,例如坪地街道的《腊鸭制作技艺》、《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等。《潮彩》现已入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补了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陶瓷艺术的空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提升龙岗区文化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基层文化馆、站还可以利用自己扎根基层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退休专家、学者、老文化人的特长和积极性,组织他们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只有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才能深入持久、有成效地真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遗工作方案 篇4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人进课堂和参观及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了解绢人、绢花、绒鸟、脸谱、剪纸、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

2、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授、参观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课程内容

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选取以学校周边的东城区为讲授重心。东城一区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24项之多。课程在开课第一课时中就要将东城区历年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择取重点进行讲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特点和现状做简单介绍。学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概况上的认知,并且学生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随后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动手能力,使他们真正触摸历史,课程从绢人绢花、面人、脸谱、剪纸、说唱艺术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认知。课程可以根据这四项“非遗” 的各个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讲述教学;视频教学;请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们进课堂,给学生亲自授课;学生亲自制作物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作,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由来、文化特点、当今现状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非遗文化的一个传承过程。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成果展现的动手性都是这个课的精彩之处。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运用下,学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内心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总课时24课时,每课时1个小时。

第一部分:

初识非遗

虽然“非遗”离我们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但初中孩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汇还是很陌生的。为了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在整个“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之初,老师应先把非遗的基本定义、非遗的现状,以及一些我们所熟知的非遗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对于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这门课程要学习的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学习,并且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部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枝万朵绢花开

(绢人绢花)

满眼皆春色,处处闻花香,是人们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正值夏初春末,各种花朵竞相生长。花,作为生物之灵,既可以传情达意,又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作为礼品互赠友人。如今,送花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文化。随着现代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一种鲜花的替代品--绢花,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对绢花、北京绢花工艺,绢花工艺的现状对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讲述。而在第三课时中,会请非遗传人滑树林大师来进行专业的授课。请大师为学生进行深度讲解。

第三部分: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面人)

面人,俗称“捏面人”。它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人有记载的记录,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面人不仅可以有观赏性,甚至在清明寒食节,互送面塑食品更是一种习俗和传统。教师可以带着大家了解面塑的艺术起源、艺术特点,以及面塑本身带有的价值的思考,尤其是文化价值方面的思考。学生更可以根据个人的想象亲手制作面人,感受文化的传承。

第四部分: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脸谱)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老师可以讲述脸谱的特点、形成、起源和脸谱的分类。并且还可以介绍几个非常重要的脸谱标志性人物,播放一两段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脸谱的魅力。学生还可以制作脸谱,既可以以传统方式进行脸谱的学习,更可以以新时代的特点对脸谱进行再创造。

第五部分:

方正若布棋,皎白犹霜雪

(剪纸)

从东汉末年蔡伦发明蔡侯纸至今,纸张已经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除了有记事作用之外,纸张还可以被剪裁成各式各样的做装饰作用。巧手折剪锦绣乾坤,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玩转一纸乾坤。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除了了解剪纸的历史以及创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动手进行剪纸。对于学生来说,剪纸是动手性最强,学生最熟悉的活动了。所以学生不妨以多剪几副剪纸来讲述一个历史故事。将剪纸与历史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第六部分: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

(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说唱艺术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及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所以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到说唱艺术的多样性,更要使学生体会说唱艺术背后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不同的说唱艺术各有特点,学生除了可以拥有一场听觉盛宴,更可以亲自去简单的学习某一种或多种说唱艺术,进行一次表演展示。

(二)课程组织形式

 建立非遗活动室,可以将学生课堂使用的材料、非遗事物和学生的作品在非 遗活动室进行展示,平时在非遗活动室进行课堂授课。 以课为重心组建研究小组。

(三)课堂呈现方式

教师授课,学生手工制作为主,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进课堂等活动。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过程评价: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活动参与多、与人合作能力等,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同成绩。

成果评价:

对学生撰写的各种报告、小论文、建议书、展板,制作出的实物等的情况,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同成绩。

(二)评价方式

非遗工作汇报 篇5

活动期间,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先后多次来校,深入班级学生中间,手把手地教学,学生在与艺术家零距离的接触中,尽情吸取非遗文化的精髓,学校还在校园电视台开辟了一档用无锡方言播报的“老小讲劲头”栏目,并在校园里设立了一个“非遗小学堂”的宣传栏,堰小学子在一系列参观、访问、考察、调研等实践活动中,了解了无锡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悟无锡人民的勤劳勇敢、敢为人先、包容大度的精神,激发了爱乡爱国情感。

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作为中国人,传承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象征。此次活动中的每一个节目都充分体现了彩虹小学的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所追求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尖山马灯”是戴村镇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奇葩,已被列入浙江民族民间艺术(造型艺术)重点保护,从前在春节期间举行隆重的马灯盛会是戴村云石一带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传承者相继去世,能系统地表演马灯的艺人为数不多,马灯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为了保护和传承马灯文化,云石小学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校成为马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通过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了解非遗知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民间文化,热爱民间文化,参与保护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热情,丰富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据悉,该校还将把“尖山下马灯”编入校本教材,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小教育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北京回民学校“非遗进校园”的主题是“共赏非遗艺术,品鉴民族美食”,活动期间将举办“非遗”课程讲座、“非遗”小吃品鉴、“非遗”文化互动体验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人人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多彩童年”,享受“幸福人生”

北京回民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三年来重点打造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项目,深受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在学校制定的“课外活动计划”大课表中,“非遗”课程以其较为成熟的活动课程模式,有效带动了其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的发展。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课外活动计划”的普及性、公益性、创新性等原则,挖掘社区、博物馆、文委等周边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3月18日,中国小屯教育集团铁西路小学特邀安阳殷都区被列为安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花炮拳的传承人栗如明、麦秆画的传承人黄艳泳、剪纸的传承人董焕娇、糖画的传承人李峰走进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

在活动现场,栗如明和他的徒弟们表演了徒手套路及刀、剑、棍、拐子、流星等各种拳械套路,精彩的表演引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麦秸工艺画又称麦草画、麦秸画,采用中国盛产的优质麦秸,经过十几道工序经心制作而成,保留了麦秸的自然光泽,一幅幅古色古香、惟妙惟肖,富有立体感、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环保、典雅的赏心悦目的作品让学生赞叹不已;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是剪纸老人董焕娇的工具,几剪刀下去,一只蝴蝶就翩翩飞来;糖画展示区被学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只见李峰师傅用铁勺蘸少许稀糖,便开始在白色大理石板上运腕走笔,如丝的流糖随着手腕时抖时顿、快慢高低构成不同的形状,顷刻间一幅幅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马”“鸡”“鱼”“蝴蝶”便跃然石板上,同学们争相索要。

县农村非遗保护的工作总结优秀 篇6

1、认真普查,摸清家底

普查摸底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复杂工作。从xx年开始,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深入农村,走街串户,问情况,挖线索,搞调查,走遍了全县的农村、街道。工作中,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户、不漏种类,并从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项目,突出重点,由专门的工作人员重新进行走访调查,完整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及相关的数据。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和录音、拍摄照片、录像等多种方法并举,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2、筛选项目,认真申报

我们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全县的非遗资源进行认真的梳理,确定申报工作的重点,按要求开展逐级申报工作。在成功申报xx秧歌戏、xx招子鼓、泽畔抬阁、xx文化后,近年来,又开展了xx龙灯、固城抬皇杠、空中飞龙、xx木主、任村竹马、黄家庄管子会、xx大洪拳、糖塑等十多项非遗普查和申报工作。通过全面了解,精心整理,认真核查,分类归档,深入挖掘,共制作申报专题片6个,编辑文字15万字,拍摄照片xx余张,为科学保护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3、加强宣传,积极保护

宣传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颁布,我们召开了座谈会,印制宣传标语和材料,广泛宣传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我们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全民健身日、民间乡艺汇演等,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演、展示。并制作展牌块,用文字和图片进行详细的介绍,让的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对文化遗产有的了解,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心,让的人加入到保护、传承的行列。

4、争取资金,传承保护

资金争取是非遗保护的先决条件。没有资金,就谈不上有效保护。对此,我们积极开展争跑工作,加大资金申报力度。xx年来,先后争取非遗保护资金145万元,全部用于非遗的保护工作。今年,又开展了尧山文化、南鱼龙灯保护经费的申报。随着资金争取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的非遗保护得到有效开展。

5、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培训提高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举办培训班。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掌握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通过以会代训形式,共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专业人员220多人。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先后组织成立了隆尧秧歌戏协会、xx招子鼓协会、泽畔抬阁协会,积极开展研究交流工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三是开展专题培训。聘请省、市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xx秧歌戏、xx招子鼓、xx泽畔抬阁进行了辅导、排练、提高。为xx秧歌戏和xx招子鼓队购置了部分演出服装和道具,对招子鼓的鼓点套路、表演形式进行了修改提高,使招子鼓更新了形式,更上了一个台阶。

6、交流演出,创树品牌

xx秧歌戏:挖掘、记录、整理失传xx秧歌戏11部,组织xx秧歌戏下乡巡回演出30多场。编排xx秧歌戏新戏三部,巡回演出14场,并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演出和文化遗产展演,受到社会好评。在县电视台开办了秧歌戏展演栏目,播出秧歌戏20余出。

隆尧招子鼓:xx年,招子鼓代表河北参加了在xx婺源举办的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一举夺得最高奖 “山花奖”的桂冠。xx年,招子鼓登上了河北省春晚的舞台。xx年3月,隆尧招子鼓《鼓舞尧乡》节目,再次代表河北省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展演”活动,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招子鼓走出县域,走向全国,登上央视大舞台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今年3月,招子鼓又代表河北省参加了河南省在淮阳县举办的“中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展演”。

xx泽畔抬阁: xx年元宵节,xx泽畔抬阁代表邢台市参加了河北省xx年元宵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非遗工作方案 篇7

至今, 南平市已有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9项省级非遗项目、97项市级非遗项目。南平市取得的“非遗”成果, 离不开基层“非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为完整、全面地掌握所属县 (市、区) “非遗”工作状况, 做好“非遗”工作, 本人对南平十县 (市、区) 文化馆“非遗”工作者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发现如下问题

(一) 人员紧缺成常态, 兼职临聘现象普遍

1. 半数县馆1人从业

经统计, 十县 (市、区) 共有20人从事“非遗”各项事务, 其中浦城县最多, 顺昌县次之, 剩余均仅有1至2人, 易造成以下三种问题。

(1) 一人从业, 无法设立AB岗, 如遇突发疾病、事假婚假等特殊情况, “非遗”工作将无人接手形成空挡。

(2) 基层“非遗”工作量大涉及面广, 不仅有大量的案头工作, 还有许多户外宣传和资料采集活动。人员不足会造成应接不暇, 顾此失彼。

(3) 人手的不足, 会严重制约“非遗”资料 (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 的整理、分类和编目, 无法建立数据库。

2. 兼职现象成主流

除松溪县、光泽县、政和县、邵武市文化馆各有1名专职人员外, 其余6个文化馆均为兼职。

(1) 兼职易导致工作者分身乏力、工作粗糙。面对多项工作时, 常常感到左支右绌, 力不从心。

(2) 以本职艺术专业为主, 选择性的进行“非遗”工作。现各县 (市、区) 兼职工作者, 大多数均为文化馆艺术干部, 相较于“非遗”, 艺术创作更易出个人成果, 无法全身心投入“非遗”工作。

3. 临时聘用藏危机

浦城县、顺昌县、建瓯市文化馆共聘用5名临时人员从事“非遗”工作。临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手不足, 但因临聘者待遇差、身份不确定, 前途渺茫, 因而长期从业可能性小, 带来工作效率不高, 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队伍稳定性差。

(二) 业务能力相较弱, 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1. 无“非遗”专业知识, 一切从零学起

本次调查的20名工作者, 在校专业涉及音乐、摄影、美术等艺术专业, 也有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 在校期间从未学习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 对“非遗”一无所知。

2. 培养方式单一, 知识层面受限

除日常工作经验积累、参加各级“非遗”工作会议外, 县级“非遗”工作者主要依靠短期培训增进业务能力。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至今, 县级“非遗”工作者可参加的省内培训共8期。因时间、人数及课程限制, 短期培训多以普及为主, 不可能深挖细讲, 所受知识有限。

3. 受训人员不全, 培训效果不佳

每期“非遗”专业培训往往因经费、场地、名额等因素限制, 每个县 (市、区) 参训名额大多只有1人, 又因我市“非遗”工作者平均年龄44岁, 且女性占半数, 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 去外地参训顾虑较多, 因而近半数人员未参加过培训。即使参加了培训, 也不代表业务能力提高, 由于培训时间短, 教材不规范, 其它工作繁忙, 培训后主动巩固复习的人员较少。

(三) 研究人才显缺口, 无法深入理论层次

1.“非遗”工作者以管理型为主, 研究人才缺乏

20名被调查者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 大专学历7人, 从数据上看, 文化程度不低, 但均专业不对口。进入文化馆后, 因工作需要才被分配从事“非遗”工作。目前他们侧重于管理, 理论研究能力有限。

2. 研究型人才培养处于初级起步阶段, 人才资源匮乏

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文化遗产学系, 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招收非遗学博士, 2008年中山大学设立非遗学专业硕士、博士点, 相较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培养, “非遗”大专、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3. 县级文化馆难吸引研究型人才, 软硬件设施奇缺

近几年虽然邵武市、松溪县、建瓯市、光泽县文化馆先后加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但无论是加挂或未加挂, 均无业务经费、人员编制;同时, 各县 (市、区) 文化馆自身条件有限, 经费紧张等现实问题, 很难吸引高端研究型人才落地。

二、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 定岗定编, 设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单独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给予相应人员编制与业务经费。“非遗保护中心”隶属于上级文化部门, 并制定工作责任制, 明确职位职责, 将“非遗”工作常态化。

(二) 采取多渠道方法, 提高“非遗”工作者队伍的专业素质

1. 规范培训制度

(1) 定期举办培训。每年定期举办两到三次专项培训班, 编纂统一的教材, 根据培训内容适时组织实地考察。

(2) 落实轮训机制。保证每年馆内每位“非遗”工作者均受训一次, 及时更新“非遗”保护理念及工作方法。

(3) 开展基层普及班。被培训者学习归来, 可利用上级培训课件或自身心得体会, 面向当地文化站长、村级文化协管员, 开展小范围培训班。

2. 尝试定向委培

采取定向委培方式培养现有人员。粗略估计, 2004年以来, 我国高校中有意识强化非遗保护和研究学科建设的单位超过30余家, 其中有9家提出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相关教学要求。这些规范的研究机构, 为定向委培提供了有效渠道。

3. 争取高校合作

非遗保护中心应争取与高校合作, 成立研究基地。从南平地理位置考虑, 可以与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 (南平校区) 等高校合作, 利用高校学科设置齐全的优势, 充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的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文化载体或精神成果。如此既有利于弥补目前“非遗”工作者理论知识不足的现状, 也有利于克服高校科研人才田野实践经验匮乏的情况, 资源互补, 达到双赢。

(三) 运用各种方式, 调动“非遗”工作者工作积极性

1. 开展评选活动

适时开展评选表彰等, 既能肯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又能激励更多从业人员努力工作。在评选过程中, 需公正评价每一位工作者 (包括乡镇村级文化工作者) , 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身份, 只要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 为“非遗”保护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就可以参加。对于评选出的优秀工作者, 除精神奖励外, 也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2. 完善工作条件

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多关注“非遗”工作者的工作现状, 尽可能改善其工作条件, 配备录音笔、单反相机、录像机等设备以用于日常采集, 设立存储室用于存放“非遗”资料, 有可能的情况下, 制定人才引进计划, 提高待遇、生活条件等, 吸引人才落地。

3. 与职称评定挂钩将“非遗”业务能力与职称评定挂钩, 设立与“非遗”专业相对应的岗位职称, 制定评聘标准。

参考文献

[1]钱益汇, 黄琎.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 , 2013 (5) .

[2]王宪昭.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的培养[J].文化遗产, 2010 (4) .

非遗工作方案 篇8

项兆伦说,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文化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生活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并不断扩大其影响。传统工艺是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非遗门类。但是,目前相当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上缺少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行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足。

项兆伦表示,要搭建起传统工艺与学术、艺术、现代技术、现代设计、当代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桥梁。要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要秉承传统、不失其本,改良制作、提高品质,逐步培养出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就是要通过委托高校对非遗传承人群大面积培训,提高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传承水平,进而提高传统工艺的品质,扩大中国传统工艺品市场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促进传统工艺更加广泛地走进现代大众生活,相应带动千家万户就业,最终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项兆伦要求,各试点院校要本着“强基础、拓眼界”的原则开设课程。培训中充分考虑受训人群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基础培训、案例教学,保证通俗易懂。要通过培训补非遗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美术基础之缺、设计意识之缺、市场意识之缺;通过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发现生活之美、传统工艺之美,并学会将美带八作品、带进生活。

相关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针对试点培训工作提出建议。各试点院校负责人介绍了本校培训方案并进行充分交流。

目前,文化部已确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18所院校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研修培训试点院校,贵州有凯里学院、贵州盛华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装修规定告知书下一篇:关于恭喜考上大学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