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在对话中充满生命-教学设计(精选8篇)
课前谈话:在假期中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那里最有趣、最好玩的是什么呢?今天呀,我们也去一个有趣的地方玩一玩,看看那里有些什么东西最能吸引你呢?
板书:黄山
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黄山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我们呢?先听一听朗读吧!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完之后说说自己都知道了些什么。板书:奇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并试着读通顺。
3、(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字。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黄山奇石真是太有趣了,你认为哪几处怪石最有趣呢?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有趣的地方。
(1)学习“猴子观海”段落
a指名朗读,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有趣?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名字呢? b 结合插图理解“陡峭”、“云海”;动作演示理解“一动不动”、;认读“峰、胳膊”。c练读这一段,怎么读出趣味来呢,试背诵。
d表演读:我们能把“猴子观海”介绍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吗?指名说。e换角色读:石猴可想和大家交朋友呢,它还会说话,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哦!(指名学生可以加进适当的动作。)
f情景表演:石猴在黄山顶上呆了好长时间,无数游客都与它合影留念,它想为大家介绍一次观海的景象呢!
3、黄山的奇石数可多了,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几处吧!(用以上方法学习其他段落)
三、品读课文,拓展想象
1、我们知道黄山的奇石数都数不完,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等就没有具体说了,我们也能用有趣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敢和书上写的挑战吗?
“天狗望月”为例
(1)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
(2)“天狗”望到了什么呢?它心里在想什么呢?
(3)学生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说,然后连起来说。
“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的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后,可着急了,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出示奇石图片。
(1)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图片,然后讨论怎样说。
(2)指名说。
二、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游览了黄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你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怎么说你的收获呢?
学生交流。
教学反思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在赞美声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教师一句恰当的赞美更会让孩子欣喜若狂,拥有一种成就感。一句赞美的话并不难说,但是发自老师内心对学生的赞美确实很少。其实,学生身上有很多动人之处,这都是要靠老师用心去发现的。赞美在孩子们的眼里,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奖励,他们常常从老师的赞美中来悄悄地衡量自己,从赞美中获得成功、信心。既然一句赞美的话对孩子们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还要那么吝惜赞美的语言呢?
保护学生大胆、奇特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才踏进校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渴望,他们也很想通过老师、课堂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在他们的脑海里,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成人看来,可能是滑稽可笑,更有可能是嗤之以鼻。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唯一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可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才得以让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束缚,特别是不受外界的约束,从而畅快的表情达意。为什么儿童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下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的破坏。作为教师再也不能成为破坏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开发者。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们充分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尽情地表演。有很多老师忽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经常是越俎代庖,这样一来,教得省事,教学任务又完成得快。但这样造成的后果确实相当严重,完全背离《课标》的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改变一种学习习惯,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实施课程改革。因而,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也许正因为这样, 笔者对于绍兴市树人小学于2012年12月举行的“屠素凤对话语文教学专场”有了特别的关注。
屠素凤是浙江省“语文教坛新秀”、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这荣誉来得不易, 其中重要的一点正是来自于她十多年来对语文教学“对话课堂”的刻苦求索。
“对话”近乎是一个生活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就十分直白地解释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谈话”。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活动本质上就是对话活动, 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谈话“沟通”, 而“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木下百合子《教学沟通与教学语言》) 。然而, 笔者觉得“对话”之于语文, 还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这应当是笔者特别青睐屠素凤“对话语文”的理由之一吧。
首先, 对话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语文行为。在人类所有的行为中, 语言最能表现出“人之为人”的特点。卡西尔说过人是“符号的动物”, 卢梭说得更直接:人是“语言的动物”。确实, 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 就是因为只有人, 才能发展“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 (语言文字) 这种新形式。也就是说, 作为对话的语言存在, 即是人的充沛生命活力的存在;“对话语文”的课堂, 才是能够真正释放生命活力的课堂。
第二, 作为人类的生活, 从某个角度理解其实就是语言生活, 即运用语言于听、说、读、写、思的活动, 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与社会的融合。而这种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正是需要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的。
再从另一方面看, 语文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培养, 又必须凭借具体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换句话说, 人的“对话”的培养目标, 又离不开“对话”这一过程和载体。这就难怪2011年版“课标”在多处又特别提醒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习作教学则须“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口语交际更要“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可以说“对话”与语文教学简直就是如影随形、水乳交融的。
屠素凤对“对话语文”的实践与研究, 在她的专著 (《语文教学有效对话的实践探索》) 和一些发表的研究文章中有较为系统的叙述。笔者在这里只想就语文教学“对话”的本质特征作教学策略式的观照, 并以这样的角度, 评论屠素凤“对话语文”的实践成果。
一、“对话”作为一种手段, 要在“介入”
当下语文“课改”的大潮, 正在有力地冲击着传统语文教学“以讲为主”的堤岸。
语文课堂从以教师的讲析为中心, 改变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是一场深刻的转型。在教师“分析式”的课堂里是以“独白”为主的, 教师往往会践行着学科却背弃了学生, 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学生的简单“应答”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应和”, 以缓解教师“一讲到底”的寂寞。而作为“对话”的课堂, 教师的独白式讲析已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点, 于是教师的必要引导往往是以一种“介入”的手段, 融会其中。这种“介入”, 似乎发生于“无意”, 却又不失点拨的功力。如屠素凤老师导读《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 学生把课文中“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错读成“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从表面看, 这似乎只是停顿不当, 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不计, 但在屠素凤的“对话语文”中她却及时出手“介入”:“是‘人类历史∕上百万年……’还是‘人类历史上∕百万年……’?”在一番讨论之后, 学生明白了“上”在这里是“达到”“够”的意思, 用于表示一个约数, 如“上百人”, 所以应该是“上百万年的总和”。这种对话的“介入”姿态, 不是教师的“给予”, 而是引发学生思考, 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对话”作为一种关系, 好在“平等”
对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注入”, 而是将学生、教师乃至文本作者均置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自然的商讨研究。这就把灌输式教学的“入侵”变成了基于学生对学习需求的企盼, 教师的“教”也就相应变成了互动的“帮”。
“平等”“民主”说起来应该是人人皆知的“普世价值”观, 但在语文课堂里要做到真正意义的平等却并不容易。这里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的预设往往过于细密详尽, 并没有为学生的自由思想、生成学习留出足够的空间, 这就很难实现学生在“话语权”上的平等, 只能亦步亦趋地由教师“牵”着走。王小明、胡谊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6, 3) 曾著文对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课时计划作过一次比较研究, 发现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 以学生为中心, 留下的空间很大, 不涉及细节安排。相反, 新教师却总是把大量时间凝固在一些细节的设定上, 严格规定了每一个小步骤。这实际上不只是课时计划的编写方法问题, 而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能给以平等的位置, 难以展开自主的学习活动。
三、对话作为一种方向, 贵在“开放”
屠素凤的对话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是因为“对话”是由对话的各方面自然组成的一个生命活动空间, 开放是其本质特征之一。她导学《燕子专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课, 在揭示课题后学生问:“‘专列’是什么意思?”教师就和大家聊:专门在那里卖你们喜欢的蓝猫牌衣服的店, 叫—— (“蓝猫专卖店”) ;你在教室里有个固定座位, 我们也可以叫—— (“专座”) ;奶奶每天用三轮车接送你上下学, 这三轮车也可以称 (“专车”) ;你的天文学知识特别丰富, 同学称你为—— (“天文小专家”) ……于是, 在课堂开放式的讨论中, 不少词语被激活……当在这种自由的生活式聊天中理解了“专列就是有着专门运送任务的列车”时, 又自然而然地列举出“夕阳红旅游专列”“农民工专列”“救援物资专列”“国家领导人专列”……当这些“专列”集合在一起, 学生就不难发现“专列”背后隐藏着的是对服务对象的情和爱。于是, “燕子专列”的题外之意学生也就心知肚明了。
四、对话作为一种机制, 意在“生成”
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认识到课堂应当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平台”, 而不是教师单向表演的“舞台”, 我们就会十分在意于它的现场“生成性”特点, 而对话正是促进其即时生成的有效机制。因为“对话”中学生会说些什么, 表达怎样的需求, 提出哪些疑问, 呈现哪些“意外”……都不是教师可以完全预设的。而正是这种“生成”, 才生动地展示了学生真正学起来了的状态, 释放出他们的生命活力。当下课改的老、大、难问题, 也正是课堂的“政治思想分析式”, 或“故事情节分析式”, 或“人文价值分析式”, 或“课文内容分析式”, 或“语言形式分析式”等等的居高临下, 教师分析来分析去, 占领了课堂的极大部分时空, 而消解了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 也取缔了课堂最具生命活力的生成性, 把“不确定性”演变为教师忙于“走教案”的“确定性”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以“对话”代替“独白”, 也不失为是诊治这一课堂痼疾的良药。
五、对话作为一种姿势, 重在“实践”
《课标》 (2011年版) 明确指出:“语言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是思想交际的工具, 要真正掌握好这一工具则在于运用的实践。所以, 语文的“对话”并不只是“有声语言”, 而是包容了听、说、读、写、思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书面语言的书写运用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上小学的孩子对口头语文的掌握已有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书面语言的表述, 却有着不易学的汉字的阻隔, 所以, 在小学“对话语文”中, 屠素凤更为重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和时间赛跑》》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文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 有时和太阳赛跑, 有时和西北风比赛, 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 我十天就做完了。——请用上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学生大多写成了“妈妈有时休息, 有时洗衣, 有时上街买东西”或“我有时在操场上玩, 有时看课外书, 有时练字”。这样完成的作业, 屠老师认为并没有训练到位, 因为三个“有时”虽已齐全, 但并没有用来表达一个共同的意义。只注重言语的形式, 却忽略了言语的目的和内容, 造成学生虽能写出这个句子, 却并不明白写这个句子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的结果。为此, 她把这项作业改为:读上面的句子写话:“为了___, 有时____, 有时____, 有时____。”
关键词:英语学科 渗透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文化意识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当今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共同元素是“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中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美国教育家托马斯·克里纳把第三维目标比作了“沉睡的巨人”。“沉睡的巨人”表现为各学科教材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因素,潜藏于师生交往活动之中。根据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教育性”命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一、转变观念
哈佛大学曾经有一项关于发展目标的调查:被调查的对象3%有自己清晰的长远目标、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27%没有目标,25年后……,那3%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精英、领袖;那10%是各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那60%成为社会大众群体,平凡地生活着;那27%的人生活不如意,工作不稳定,抱怨社会不公平。这个调查启示: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发展目标。作为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技能掌握,情感教育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都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长久以来,教师的教学已经成为了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古有“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现在教师的责任也应是教书育人,但是我们只是做到了授业、教书,没有传道,没有解惑,更是忽略了育人。殊不知,若要成才,必先成人。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负责将系统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将社会道德准则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知识就是力量,这里的知识不应该仅仅只是包括了学科知识,还应包括为人的知识,处世的知识,生存的知识。
二、在备课、上课中融入情感文化意识,关注生成问题
现在我们要求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备教学条件。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将情感文化教育掺杂在知识教学中。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比如在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won的Reading部分,提到了北京吃穿住行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自己当地有什么代表性的事物,我们国家其他有哪些地方还有什么世界闻名的事物,这些可以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祖国,帮助学生形成“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当然,在此基础上,讨论一下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哪些事物又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世界的了解。通过学习8B Unit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中的ORBIS和Unit6 A charity walk中的Oxfam Trailwalker,也应当让学生知道通过一些国际慈善组织来帮助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不管是哪个国家发生什么事,这都是我们“地球村”应该共同面对的事。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所讲的文化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脱离课文讲文化,首先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凭空勾勒出文化框架;其次,对于无法理解的文化,阐述文化的语言也会令学生觉得难懂,这样语言反而也学不好。学生有着自己的思想体系,也有自己本身习得的知识结构,他们能够自己建构知识,建构思想。因此,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课堂教学虽然有一定的预设性,但却主要是动态生成,教师必须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问题。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在不脱离本课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处理好学生思想与现实的冲突,引导学生向善,代表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三、学会反思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教需得法。只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个人的研究才会逐步完善,大家才会共同提高。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特别是年轻教师,要用好“追问”与“比照”这两种方式,时常对教学中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从理性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要做好心得记录,对每节课都要找出优缺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与专家、名师、同事进行比照,特别是同轨的同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取他人的优秀教学理念和实践,也要提醒自己不能出现类似的教学失误。
结论
外语这门学科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和文化风俗,学科方法为情景、交流、对话、语感,蕴含的道德价值有尊重、倾听、理解和宽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紧扣这些内容与方法去体现出外语所隐藏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进行升华,让课堂充满生命互动与情感交流,那么,师生双方必定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实现每个个体当下的生命价值。
参考资料:
1.《英语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问题的思考
一、基本的教学思想:人文主义精神
1、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了人性
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了人性。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可以用“五多五少”来概括。一是多见历史概念,少见历史细节。真实的历史细节才有可能展示鲜活的历史过程,鲜活的历史过程才可能冲击学生的整个身心。二是多见历史事件,少见历史人物,要讲历史人物 也只是某种“宿命”的符号。没有历史人物的“历史”,怎么可能“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怎么可能陶冶学生的“人性”呢?三 是多见重复记忆,少见论证分析。在这样的课堂上,历史不再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立体的、螺旋的过程,只是一大堆单个的、支离破碎的“点”,老师照本宣科,学生照本死记。只有记忆的教学也就只能扭曲学生的心性了。四是多见作业考试,少见读书研讨。高三一个学年,一半左右的时间要用于作业和考试,而这些作业和考试的题目,大多是重复性质的试题。现今的学生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为考试比名次而活着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自由的灿烂的快乐的生活呢?五是多见老师,少见学生。课堂上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听老师所讲、记老师所讲,很难见学生的活动,更难见学生的自主活动;老师所讲主要又是从功利出发,围绕考试所讲,至于教材的内容所内含的人文认识价值的东西,老师则大多视而不见。更有甚者,若某个学生因此而问询之,有些老师反会批评学生不知轻重缓急,不知用与无用的区别等等。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全怪历史 老师,主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2、教育大家们践行“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在历史上虽然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直到19世纪初书面名词也才出现,在此我为什么要借用这一概念作为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呢?因为我认为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大家们的思想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现今中外教育改革的核心,都未超出人文主 义的这一最基本的精神。人文主义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将人的天性、快乐、幸福看得高于一切。
作为国家意志的我国本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它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活课 程”,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关键词,无疑是非常充分、十分丰满、特别发展了的人文主义基本精神于教育的体现和要求。在此之前的,影响巨大的,由华东师范大学 叶澜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主持的“新技术 教育研究”,它的“四让”观念:“把课堂还给 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活泼的生机”,我个人认为,其在本质上也是人文主义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由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2001年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的“生本主义”,要求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教育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 童、全面依靠儿童”,认为教育的重点,不仅在儿童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儿童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开发。这种“生本主义”的教育主张,我认为更是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在教育上特别激进的反映。现在声势较大,由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运动,其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具体的五个观点:“无限地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创造成功体验”、“强调个性的发展,注重特色的教育”、“让师生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也不能不说是人文主义基本精神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孔子认为,凡是人都“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因此,他挑战“学在官府”、“学术官 守”的历史传统,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举办私学。在他的三千弟子中,今有据可查的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者。从“招生”的角度,说明孔子践行着不分 贵贱贫富,人人都可以受教育的人文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他能因材施教,同样的疑问或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的回答不同。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 说,你有父兄在,你应该先听听他们的意见之后,再决定是不是行动;冉 求问“闻斯行诸?”孔子答,是的,听到应该做的事情后,就应该马上去做。在一旁的学生 公西华听后不解,问孔子为什么对于他们俩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子路为人好强争胜,故而让他遇事冷静些,问问他人再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故进之”(《论语·先进》)。在伦理观方面,只要不违背广大民众利益,对待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孔子都给予充分的尊重。有一次子路、曾析、冉求、公西华与孔子在一 起,孔子问他们的志向,子路、冉求、公西华各自谈了自己从政治国的志向,他们的志向虽有差别,但孔子都给予了肯定,这是其一。其二,更可贵的是,当孔子追 问曾析的志向,曾析说,我与他们的志向不同,我只想待春天来后,邀几个成人和少年,早上出门到河里洗洗澡,然后到高台上吹吹风,再然后唱着歌回家。对于曾 析这样一个“没”志向的志向,孔子不但没批评,反而喟然叹道,“吾与点同也”(曾析,名点,曾参的父亲。《论语·先进》)。在师生关系方面,孔子要求学生 “当仁不让于师”,他自己则是“不耻下问”,对于学生能给他启发的看法,他非常高兴,如因为子夏(卜商,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关于《诗》的议论对他 有启发,他说:“起予者商也”(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 论《诗经》了。《论语·八佾》)。
孔子能“有教无类”,能“因材施教”,能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能“不耻下问”,不搞“教师中心”、不唯“成绩论”,说明孔子具有很深的人文精神。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孔子关于教育的如此完整,如此系统的论述,但其基本的教育方法,也无不 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作为老师,他不将自己看成是真理的代表。他甚至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因此,他既不直接向学生传授 他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知识,也不直接向学生讲述现成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而是用问答的方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他首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 生回答,学生若答错了,他也不直接更正,而是根据学生不正确的答案提出反问,使学生的答案自己显出其错误。他的这一教学方法,被称之为“苏格拉底法”。从 下面他和学生的一个对话例子,可知其教育方式之大概。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 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在苏格拉底那里,学生错了,不但不会受到批评,反而能与老师平等交流讨论。苏格拉底也是“有教无 类”的,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不论 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地、义务地“讲课”。而且不像当时的“智 者”,“智者”(老师)是收钱的,苏格拉底从不收学生的钱。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辩诘式的引导,让学生思 考,自我获得新知;苏格拉底义务地为任何愿意听他讲课的人讲课,不分贵贱 贫富智愚。这都说明苏格拉底具有相当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其教育方法的核心精神,我认为仍然是 “人文主义”。因为他把引起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作为优良教学的最重要的条件,“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 呢?要唤起学生感觉的注意。要唤起学生感觉的注意,这就是要广泛采用直观方法讲授,讲述的内容要系统要互相联系,所讲知识要难易适度等等。“儿童中心论” 的代表杜威,其教育思想的“人文主义”精神,则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赘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是根植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础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第32页),“包括他们的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07页),“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14页)。人要全面发展,必须体力与脑力协调发展;我们的教育应该使人的才能与品质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2页)。这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后来被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发展为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依存、制约的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之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普通中学要培养“全面发 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学校“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等等。他所主持的巴甫 雷什中学,下半天不排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或独立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是借助已有知识实现的,获取知识要有 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要使学生在教学中富于积极性,教师就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对于那些对知识无动于衷的学生,有差异的学 生,老师要认真地、谨慎地研究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等等。
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等,这些“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在教 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较为全面地体现在了上述教育大家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也理应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指导。
3、“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反例警示
人与人之间天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管其性是“恶”还是“善”,“之初”都是“相近”的,人长大后 的“好人”与“坏人”、“能人”与“笨人”等,都是教育、环境的不同造成的。1905年制定、1911年修订的《比奈·西蒙量表》告诉我们,50%的人智商都在90-110之间,只有0.5%左右的人属于天才,弱智也是极少数。这就告诉我们,一般正常的人,在智商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都具有 可接受教育的生理基础。美国作家史蒂文·约翰逊在《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中一书还告诉我们,现在美国人智商在46年内提高了13.8%。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的整体智商水平还在不断提高,如此,我们怎么还要认为有教不好的“差生” 呢?若真的教不好,就是“情商”出了问题,“情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所以,“情商”出了问题,也就是“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没有落实 于我们教育教学的结果,或者被歪曲地落实了的结果。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没 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
1920年,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发现了8岁的狼孩卡玛拉,由于多年与狼生活在一起,无论脾气和秉性,还是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样了。后来人们想 尽办法训练她,以使她恢复“人性”,结果不理想:2年才学会站立,4年才学会了6个单词,6年才学会走步路,直到17岁临死前,她的智力才达到两、三岁小孩的水平。上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士做过一个实验。他从孤儿院找了一批生理正常的新生婴儿,将他们放在与世隔 绝的暗室生活,只给他们吃住,不与任何外界的人员交流,结果,几年下来,个个近于白痴,后在社会的谴责之下,放出的这些孩子,虽然经过长期训练,绝大多数 人也未能完全恢复正常人的特性,变得终生痴呆。这两则极端的材料,非常典型地说明,在人的初生时代,正确、积极、充满人性关爱的教育环境是多么重要。就此 推论,人生的中学阶段,也是受教育影响非常巨大的重要时期。因为人的中学阶段,正是人的生理、心理、世界观、价值观迅速成长和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 们的教育若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始终以学生为本,让“人文主义”的精神时刻照耀着每一个学生,我们的学生就必定能够成为既 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的人,甚至有可能成为大有益社会发展,大有益于历史进步的杰出之人。反之,就可能成为一个无用之人,甚至有害之人(杨德广《加强 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4、“人文主义”常规课堂的基本特征
尊重学生的人格。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要回应学生的礼貌问候语。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 师不回应学生的问候语,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的问候语也就失去了感情,变成了一种“机械语言”,师生之间也就缺少了一种交流。二是提问学生时的神情一定要 亲切,眼睛一定要鼓励地看着 学生,语气要具有商量的性质,还不要忘了加一个“请”字。三是切忌对学生冷嘲热讽,切忌使用不高明的“幽默”。四是对学生的质 疑,一定要有耐心的态度,切忌说“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做不到”等话。五是对学生所问到的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你不要敷衍,更不要装懂,要诚实地对待学生,讲错了的要勇于向学生认错。六是对学生的好奇心要尊重,要友善地鼓励,合情理地引导。七是讲课的语调要是询问式的,这不仅是为了引起学生思考,避免学生死 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认可,学生由此能获得尊重感。
引导学生充分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忌老师一言堂,即使你讲得再好也不能一讲到底,因为 你一讲到底,就会挤占学生自我表现的时空,学生当下的现实的所思所感你就不可能了解,也就不可能当下的现实的帮助学生。二有明确的学生读书、读相关史料的 时间段。只有保证了学生读书、读史料的时间,学生思考相关的历史问题才有基础。在此,学生读书、读史料,不仅仅是记忆书本或史料上的具体知识,更主要的是 能够从中发现什么历史问题,或认识什么新的历史事物。三要有明确的中心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的历史问题既可以是老师课前预设的,也可以是上课之 中生成的,若现场生成的历史问题比课前预设的问题,在此时此境更有价值或意义,就可以将这一现场生成的问题作为本课的中心问题。四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公开的 表达。一节课上,至少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公开、当众地或读书,或读史料,或表达自己的意见,以锻炼学生的相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保证“面向全体学生”教 学理念的落实,以更好地实施因此施教,以给“生成教学”造成可能。一个负责任的有经验的老师,不会盲目的让学生公开地表达自己,更不会“做秀”式的为表达 而表达,而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表达自己。
活跃的课堂氛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态度亲切、举止从容,二 是学生神情专注、兴趣浓厚、参与积极、讨论较真,三是没有无动于衷、如坐针毡的“极个别现象”。
丰富的教学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硬件,不能让“历史室”的历史地 图、历史挂图、历史模型、历史文物等闲置着,也不能让花大量的钱购买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闲置着。二是要想一些办法,创造一些特定的情景,模拟当时的一些 情景,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三是充分发动学生参与直观教学的准备,如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或家中所有的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带到课堂上来 等。我们有很多老师嫌麻烦,有条件也不愿意利用,依靠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摞资料教学,甚至有的粉笔也不愿意使用,这种“四一”式的教学是不符合 “人文主义”精神要求的。
二、基本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资源观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再是过去的“唯教材论”。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学最主 要的不是研究只讲什么史实不讲什么史实,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史实让学生获得什么意义和价值。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历史无所不包。因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上第118-119页),所以其内容应该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其内。从对这些非常广 泛的内容的研究之中,也理应能获得非常多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作为中学的历史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或者历史教师应该始终追求的最 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四个方面: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四个方面既是历史学科的基本 价值之所在,也是成就人生的最大基础之所在。
1、讲述客观真实的历史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只有通过学习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才可能获得。研究历史的“底线”(《历史教 学》社总编任世江先生语)是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的客观真实。华东师大的聂幼犁教授说:“‘历史’是什么? 大抵有三种用法:一是不可重演的过去的事情,包括人类、自然和两者关系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二是我们今天所知道和认识的过去,属于认识范畴,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变化、进步的,其真理性在于对‘一’的符合程度;三是史学,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 及其沟通的过程,以求‘二’能够更逼近‘一’。这个过程取决于人们认识过去的智慧,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历史教育是什么?是通过‘二’和‘三’,使 学生头脑中的‘过去’更逼近‘一’;与此同时,发现和学习如何逼近‘一’的智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张艳《历史 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中史参》2007年第5期)。可见,有效的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是所授历史事实的真实、客观,让学生形成客观真实的人生态度。
由于长期受“革命史学”的影响,中学的历史教 材,直到今天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选材有失片面,评价有失公允,结论有失武断的现象。一句话,与真实的历史有一段距离。如关于“冷战爆发的原因”,几个 版本的新课程教材,仍然坚持美国发动说,而根据中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史学家最新研究的成果则是,责任在美苏双方(李明海《以“冷战”为例评高中历史新教材》/《历史教学》2007年 第2期)。再如关于对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评价,有的教材说:由于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缺乏反帝反封斗争的勇气,只 有采取改良的办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等。这种评价就有失公允。当时的康梁他们不采取改良的办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没有。孙中山此前领导 武装起义不是已经失败而被迫逃到海外去了吗?这根本不是所谓的“斗争勇气”问题,而是个思想认识和政治策略的问题。没有“勇气”,哪来谭嗣同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狱中提壁”?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是康梁他们要“脱离”的问题,而是根本“联系”不了、“发动”不了的问题。当时的“广大人 民群众”要求“君主立宪”吗?要求“上书言事”吗?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要求。所以,这不是康梁他们主观上的错,而是历史只发展到这种水平的客观局限性。再如 关于“朝鲜战争”,几个版本的教材说:“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军的失败而胜利结束”,这样的结论就有失武断。事实上,对于朝鲜半岛来讲,是重新回到了战前的状 态;就结局而言,中、美两国谈不上赢与输,可算个平手;就影响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中、美两国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时代性强的特征。随着历史档案的不断解密,随着史 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作出较之过去更加丰富的、修正的、甚或否定的 新的评价、论证,在史学研究中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材的特性,决定了它利用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相对滞后性,这是无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教材的同 时,不能唯教材是述,要随时学习,注意收集史学研究领域里的新成果、新信息,以丰富、修正、甚或否定教材之述。同时,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 辩证史观,不能见什么拿什么,不作选择地搬进课堂。这是保证我们的历史教学始终有效的前提。所以,当今的中学历史教师,较之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特别是理科 的教师,从这个角度说,是更难当的。因为他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甚至要更新自己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
历史,要“会人类全体而比较之,能古今文野之界而视察之”(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比较,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通过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通过不同历史人物的比较,通过同一历史 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比较,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横向或纵向比较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2007年11月19日,在宜昌市城区的教研活动中,夷陵中学的肖鹏飞老师,在宜昌市的新东方学校给大家上了一节课,课题 是《戊戌变法》。肖老师在课的开头,播放了谭嗣同的《狱中提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并让一学生读这首诗,随即问 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在几个学生先后对这首诗的意思进行了解释之后,肖老师问:“谭嗣同这个时候为什么要引张俭、杜根的典故写这么首诗呢?”这节课便从东汉的张俭被宦官侯览追杀、杜根被邓太后棒死的典故说起。当时的张俭反对宦官侯览弄权,遭到侯览的迫害追杀,张俭逃跑,很多人冒着连坐杀头的危险开门相迎,张俭因此得于逃脱。当时的杜根反对邓太后专权,要她还政安帝,遭到邓太后的嫉恨,命人把他装入布袋,于殿上击杀之。执法者阴不用力,使杜根诈死三日后逃走。而今戊戌政变,康梁遭到慈禧太后的追杀,谭嗣同在狱中即将被处死,这些戊戌变法的领袖们的命运与当年东汉的张俭、杜根是如此相似,但为什么没有人甘冒风险救他们呢?肖老师因此让学生读教材关于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材料和他提供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以回答戊戌变法为什么得不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问题。学生们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认识,其中有这样 一个认识尤其可贵:“戊戌变法之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太弱,并不足于孕育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其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空前的民族危机。所以,康梁的政治主张就没几个人响应,因此他们在遭遇慈禧迫害时也就没几个人相救。正因为如此,则说明康梁等人是非常爱国的,是知不可为而为之”(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今天所谓爱国之士,苟其事有利于国者,则虽败己之身,裂己之名,尤当为之”)。学生的这一观点,与专业史学领域的一些专家的观点是很相近的。
3、培养学生借鉴反省意识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
历史学科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因此,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人文意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根本价值在于“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史记·太史公自序》)的“鉴往知来”功能。通过借鉴,我们少走弯路;通过反省,我们走更好的路。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呢?最主要的是通过重大王朝的兴衰更迭,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得失,重大历史人物的成功失败比较,帮助学生获得认识、处理重大社会事象 的态度和准则,形成借鉴反省意识。下以“朝鲜战争”中的两件事简述之。
如关于我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为援助危难的友好邻邦和保家卫国而战”,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履行共产主义阵营的国际义务,扶助弱小的共产主义邻邦防止其灭亡”(百度百科)。也就是说,在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将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根据后来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国际政治环境于我极为艰难的事实来看,这种将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来处理国家间的重大利益冲突,是应该引起后人深思的,最高决策者遇到此类事件时,一定要谨慎,一定要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
再如,在“朝鲜战争”过程之中毛泽东同志的有关决定问题。当自愿军三战三捷后,美国发现自己陷入了朝鲜半岛的泥潭可能无法自拔,国际上英、法等国也秘密地强烈要求美国停战,要求美国解决包括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台湾问题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时,于是杜鲁门政府被迫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了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毛泽东认为中国有能力将美国军队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拒绝了美国的停战建议。结果,新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可能随即结束的战争又打了两年多。当时在前线的彭德怀是对的,他知道新中国当时的实力无法彻底打赢这场战争,所以他主张接受美国的停战建议;而杜鲁门等美国最高决策者就是寄希望于毛泽东拒绝接受停战建议,以此好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保证美国的战略利益最大化。这一事例说明:最终决策者在决策之时,一定要倾听直接执行者的意见,一定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一定要知己知彼。
4、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人们的任何学习,从根本上讲,都是为其自身服务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中史参》主编任鹏杰先生说:“有效的历史教学,即是‘服务人生’的教学,具体而论就是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历史是专讲人类活动的。历史教师要精 心准备,通过讲历史人物具体的成败得失、盛衰荣辱的历史,通过讲人类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历史事象,让学生从中“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让这种全面真切的 人文关怀落到实处。《中小学教材教法》2005年 第8期,刊载了一位老师所上初中《伟大的历史 转折》一课所写的反思性质的教学实录,现摘录于下: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义务 教育阶段中国现代史教学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客观地讲,一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不能通过会议本身说清楚的,只能是通过时间和实践来证明。笔者分析了课文子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的关系后,课堂教学这样进行。
课前教师设计了一个“包袱”──“钱丢了”,并悄悄找了一位女生表演。女生:老师,上课前突然发现,放在书包里的300元钱丢 了,我请求帮助。师:300元?不是小数目!你确信钱放在书包里吗?一定是刚才丢的吗? 女生:肯定。我出教室前还查看过的。师:是不是有同学跟你开玩笑啊?哪位同学开玩笑?别过分了,快把钱还给她吧!周围同 学也帮忙找找,是不是有同学搞恶作剧,把钱放进你们书包或口袋里了?
(全班同学都在找,但没有发现,丢钱女生开始啜泣,学生开始发表意见。)生1:老师,搜身吧!趁钱还没有 被转移,帮她把钱找回来。生2:老师,不能搜身,等下课以 后慢慢调查吧。(教室里出现两种声音:搜!不能搜!)
师:现在有的同学说“搜”,有的同学说“不能搜”,我不知道听谁的?请你们分别陈述 一下“搜”或“不搜”的理由吧!
生3:搜!能及时把钱找回来,还 可以知道我们班级中谁这样不道德,还大家清白。大家是自愿的。生4:不能搜!我们谁都没有搜身的权利,随便搜身是侵犯 我们的人身权益。师:你刚才说到侵权,请问你们在学校学习主要受哪些法律的保护?(学生相继列举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师:说得很准,你们还能说出我国制定的其他法律吗?
(学生列举了30多部法律,教师请学生自行完成法律的归 类,进一步检查学生的法律常识。)师:大家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比老师上中学时强多了。下面请同学们就近采访一些在20世 纪80年代以前上中学的老师,看他们当时知道多少部法律,并询问有关原因。(注:这是一堂公开课,有许多教师随堂听课)
(学生当场分头采访,并将结果反馈。)
生5:通过我们的采访发现,在20世 纪80年代以前中学生知道的法律很有限,主要是《婚姻法》和《宪法》,其中主要原因是国家对法制建设重视不够。而现在国家将朝 着法制化道路前进,颁布的法律超过百部。我国法制建设的分界线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
师:同学们的现场调查很成功!你们在课前还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了一项对比调查:20世 纪70年代末与现在相比,普通家庭在衣、食、住、行、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变化。请同学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抢着汇报调查结果。)
师:无论是现场对老师法律常识的调查还是对家庭的“衣食住行”的调查,大家发现所有 这些变化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种变化是巨大的,是史无前例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一巨 大变化?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具体内容。)下课前,教师将课前设计的“钱丢了”的“包袱”抖开。
师:同学们,下课前还要再问一下刚才丢钱的同学──你的钱真的丢了吗? 女生:没有丢。
师:这是老师为检验同学的法律意识而在课前设计的一个“包袱”,想现场检验同学们的 维权意识,老师对同学的现场表现非常满意,同时也看出了大家的维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全班学生开心大笑。)
在课堂教学中移植了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真实片段,纪实性地反映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 意识。加之调查访问和比较方法的运用,更是从不同角度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社会的巨大变化真实地展现出来。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了历史性的结 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本案例高质量地完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将原 本一个十分理论化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结果客观、真实、有效,彻底摆脱了政治性说教。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出发,联系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这位老师用这些方法所上的 这节课,可以说将其人文关怀做得非常真切、非常厚实,且不动声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历史课堂的角度,对学生全面真切的人文 关怀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大家在教学实践中有心探索。真实客观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四者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进行这四 个方面的教育,并不是说教,而是通过历史史实的自然渗透。惟有如此,才可能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有效的。
三、基本的教学模式:“情景·实践”
1、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教学模式(方法)简介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心基础教育的教育家和广大一线的中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的效率,先后创造、总结出了几十种具有一定新意或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分段式教学法(三段式、四段式、五段式、六步教学法等)”、“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结构教学法”、“图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或方法的实施,较之改革开放之前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注意了对学生兴趣的尊重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施,上述这些仅限于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创新就远远地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了。这些模式或方法的立足点是如何将教材之所述落到实处,这是它们最大的局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改革趋势》/《高中课程教材教法改革趋势》/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版)。其实,在教材之外还有什么,学生还需要什么,发展变化着的社会正需要什么,这些在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它们都未涉及。于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上述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总结创新,提出了“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三自一导法”、“研究性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从学生发展为本出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湖北省中学历史教学界,特别是宜昌市中学历史教学界,在2000年9月正式进行了“情景·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认为,“情景·实践”教学模式是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较好的模式。
2、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模式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是指根据特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创设的多种形 象化、具体化的历史场景;“实践”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特征及性质,即学生的整个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学习具有实践性。“情景·实践”教学模式,是在 教师指导之下,以师生深入历史情景为前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以历史问题为主线,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郭景扬 李梦芝《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研究引论》/《历史教学》1996年第6期)为什么运用“情景·实践”教学模式能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呢?主要在于它能较好地克服学生学习历史的两大障碍,即深层障碍和直接障碍。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这是历史的最大特点;“二手 性”则是历史教材的最大特点,即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都是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这两大特点是我们让学生客观、准确、全面、深刻地了解、理解、把握历史 的深层次障碍。因为身在现实中的我们,对现实的了解、理解、把握都难以客观、准确、全面、深刻,更何况对已经过去了的历史和具有“二手性”的历史教材呢!现行历史教材,包括新课程教材,基本上还是封闭性教材,单一的材料和单一的结论,没有为学生提供多少自主思维的空间。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现行的历史教 学内容,基本上就是教材内容,教学只能“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高于教材”,更不能“脱离教材”。而且,就是这种封闭性教材,应试教育还不是让 学生去理解,而是去死记硬背。教材的封闭性和应试教育,是学生学好历史的直接障碍。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要求尽可能真实而全面地再现历史事件(现象)的存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主学习、探究,自我完成对历史知识、意义的建构。
历史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事件(现象)、人物、时空,历史教材构成的基本要素是陈述、概括和评价。我们 根据历史和历史教材构成的这些基本要素,我们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问题情景类,与“概括”、“评价”、历史时空相对 应。为什么这么“概括”、这么“评价”,而不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这就可以编拟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二是角色情景类,与历史人物、历史时空相对应。历 史人物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他本人到底想怎么做?这就可以创 设出角色情景;三是事件情景类,与历史事件(现象)、历史时空相对应。这个历史事件 为什么发生?发生之后为什么只能是这种样子?这就可以创设事件情景;四是文物情景类,与历史时空、文化史等相对应。这样的遗址,这样的器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雕刻,这样的绘画等,古人们将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如何创造?这就可以创设文物情景。
(问题情景。所谓问题情景就是疑问建立的逻辑背景。将历史教材中关于历史事件、历史 现象的特征、性质、影响及历史人物的概括和评价,构成疑问原点;关于这些特征、性质、影响、结论、评价的论证材料,以及相应的教材上所没有的、因开放所得 的论证材料,构成逻辑背景;这二者组合在一起,就创设出问题情景。如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中国近代史教材上的结论,放到古今中外相应的逻辑背景中就会产 生这样的疑问:这一结论是关于国家关系中强与弱、先进与落后的规律性结论吗?形成这种疑问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国家关系中的相关史实,构成多种不同的问题 情景,在这些不同问题情景中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的见解:
一、落后就要挨打;
二、落后不会挨打;
三、先进可能被打。
角色情景。所谓角色情景,即决定历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动的特定背景。学生通过这种心 理活动的必然性充当历史的“当事人”,让他们去“导演”历史。如当我们将朝鲜战争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的材料展示出来,营造了朝鲜战争的特定背景后,让学 生“扮演”毛泽东。因此,很多学生都产生了如下认识和体验:我们新中国虽然最不需要战争、虽然新中国对这场战争没有必胜的把握、不管这场战争结局如何对我 们新中国可能都是弊大于利……,但是,为了新中国东北大门的安全,为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的狂妄野心,为了打击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的企图,为了承担“一边倒” 外交的道义等,我们还是不得不接受这场战争;毛泽东决定打这场战争的过程多艰难啊……
事件情景。所谓事件情景,就是利用各种媒体,模拟和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梗概或场 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分析历史。如利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影视剧中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清军腐败、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等有关材料制成关于 “洋务运动”的课件,就能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等。如利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年代大 危机、30年代前后德国与希特勒的有关媒体材料制成模型、课件等,就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 史必然性及很多相关的问题。
文物情景。这里所说的文物情景,指的是为学生展现历史文物或仿制文物。具体内容包括 展示文物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根据有关资料仿制文物,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从中感知远去的历史,触摸远去的历史,以获得直接体验。如参观了秦兵马 俑坑,学生在脑海中不可能不再现当年秦灭六国金戈铁马的景象,不可能不认识秦国兵力的强大等。)
创设情景的具体办法较多,语言、手势、图片、文物、模型、电子媒体等都能创设历史情景。历史情景创 设得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能力。
“情景·实践” 教学中的实践性学习,其广度大致可分为两块:课内的实践性学习和课外的实践性学习。课内的实践性学习,主要包括学生自主性地学习教材、自主性地学习教师补 充的相应史料、自主性地复习测评等。课外的实践性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结合教材及其某些历史专题的内容,自办墙报、辩论会、竞赛会、主题演讲会、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及其自我评价等。
“情景·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性学习,其深度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再认再现历史的实践性学习、分析阐释历史的实践性学习和总结借鉴历史的实践性学习。再认再现历史的实践性学习,是指学生由此要知道基本史实及其规律和意义等,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分析 阐释历史的实践性学习,是指学生由此要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结论和历史事象的因果关系及历史事象之间的联系等,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总结借鉴历史的实 践性学习,是指学生由此能提取有效信息,能在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的基础上,能总结过去,鉴往知来等,要解决“还有什么”、“我要做什么” 的问题。若从学习教科书方面说,第一个层次属于读懂书:即了解了书中所讲的基本史实及结论;第二个层次属于读透书:即理解、把握了书中所讲史实、结论以及 它们之间内在的、专题式的联系,理解、把握书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等;第三个层次属于读化书:即能将书中所讲的某些史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现实 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认识,能从书中获得把握当代社会运行主脉、预测未来发展 趋势、指导自己如何生活奋斗的智商和情商等(李明海《简谈中学历史“情 景·实践”教学法》/《学科教育》2004年第2期)。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最好地进行实践性学习,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而成的教学活动相对稳定的基本 结构或范型。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模式,是在人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学科特点和当今中学的教学现状而创建的。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我 要做什么”等基本问题。
四、基本的教学常规:“五统一”
追求课堂 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说上述所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这三个问题是前提,是基础,是核心的话,那么,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做到“五个方面统一”则是保 证。因为再好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也得通过具体的、直接的教学过程落实,即当今基础教育界所强烈呼吁的“教学常规要到位”,不能歪曲的理解新 课程理念,表面化、形式主义地处理新课程的课堂。
课程论专家,福建师大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无效课堂教学在当今的主要表现是:①“教学目标虚 化”的课:一是知识、技能目标不实。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如2002年全国扬州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之中,一 位老师上“唐朝的文化”时,搞了一整节课,又没有任何分析的诗歌比赛。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出现“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组织教学的 课。三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贴标签”。如2006年全国乌兰浩特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不少老师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最后都要设计中日一定要友好这个环 节。②“教学资源泛化”的课。一是“冷化”教材。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 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 比喻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教材是“引子”,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 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其道,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 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这样的课,当然不可能有什么 好的效果。本人在宜昌市夷陵中学曾听一个老师讲“洋务运动”一课,当时正放《橘子红了》,这个老师便用了一半以上的时间讲这个电视。二是“滥化”情境。设 置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会使所学更易于理解,同时在习得的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之中,更易获得情感的体验。然而,情境的设置要紧扣课文的 内容,要自然天成,不能“滥化”,对历史学科而言,尤其如此。在2007年长春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有一节课讲美国内战,有个 老师让学生表演“林肯竞选学说”,因为林肯竞选场景本身对林肯当选没有什么意义,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三是“形式化”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搜集了也不认真处理、利用。③教师使命“消化”的课。一是强调尊 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任其表现,放弃对文本的基本尊重,放弃教师的基本责任。如在《虎门销烟》一 课中,学生说“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入大海,对 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 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二是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具体表现为:
一、不管学生说 得对与错,都不作具体点评,一般都只说这样一句,“你说得好,说得很好”。
二、学生说错了,不但不纠正,反而还肯定。如讨论“鸦片战争的影响”之时,有的 同学说“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没有鸦片战争,我们的近代化就不可能开始”,对于诸如此类的观点,教师不但不进行厘清,反而肯定这个学生有思想。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 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 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 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④“探究过程形式化”的课。一是停留于书面 上的“是不是”、“对不对”的所谓“探究”;二是动不动就分组讨论的所谓“探究”;三是超出学生知识结构范围的所谓“课外探究”;等等(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课 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
上述这些所谓新课程的课,不遵守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随意而为,结果是只见学生在活动,不见学生有 体验;只见学生在合作,不见学生有收获;只见学生在热闹,不见学生在思考„„。这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都是无效的,甚至负效的课堂 教学。要使我们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五统一: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统一。新课程理念中比较追求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因此,在具体的 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就不很注意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环节。“上课,起立”、“版书课标题,版书子目,版书要点”、“相关内容的附版书”、“复习旧课,导入新 课”、“讲授,看书,讨论”、“反馈,练习,作业”等这些常规课堂的基本环节,往往被我们的老师省略了。有的不喊起立就上课,有的不板书一个字(并不是多 媒体的课),有的只要学生看书做作业而自己不讲几句话等。教学环节应该是相对完整的。课堂上出现了值得全面、深入展开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可以作适当调 整,但不能不要这些基本环节。即使课堂上生成了有价值的问题要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也需要“版书、讲解、看书”甚或“练习”等。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教学任务的整体性统一。新课程要求开放学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思想认识活动、情感体验活动等),因此,有些老师上课就任其活动,或一个活动占了半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忘记了教学的基本任务,或者不管教学的基本任务能不能完成。这 也是对开放学生活动的误解。开放的学生活动,应该是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班级要求的共性统一。新课程最大亮点之一是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但我们的部分 老师片面理解了这一要求:不管学生,对学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不良的行为、不健康的情绪等,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这不是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在 尊重人类共守的基本价值观,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益等基础上的发展,是在维护学校、班级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发展。这是其一。其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个性本身 的内容,要有用,要积极健康,要最有利于这个学生更好成长,要从根本上与公共利益要求不冲突。
保护学生兴趣爱好的特殊性与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均衡发展的全面性统一。有些学生偏科严重,我们在尊重 学生兴趣爱好、保护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应该想办法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为了全面发展,为了锻炼自我意志,为了超越自我,再大 的困难,我也不能把弱科丢掉!
黄庄中心小学
周灵
电话
*** 【摘要】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英语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语言,加之农村的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教学设备又比较落后。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表现出活泼机智的青春风采。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高涨学生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多种情境,丰富学生经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使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绿色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利用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正文】
在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众所周知,当今国际上,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已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的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就首先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为此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一门不可忽视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已成为一股学习热潮,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农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英语教学上,农村小学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信息相对比较封闭;学生家长的素质相对来说较差,英语水平较低;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并且易于机械的条文背诵的俗套,因而羞于说英语。加上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思想保守,走出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学生学起英语来没有一定的兴趣,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死气沉沉。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能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绿色:
一、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农村小学生往往会因为缺少较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而减少了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应尽量地为他们创设一种英语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自己的态度来激活课堂氛围,用轻情绪,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让微笑的目光洒落到每一个学生的不仅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而且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说英语,开始时学生可能听不懂,老师可以适当解释,还借助手势表情。天长日久学生自然就会有长足进步,当然,课堂上也要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表达。俗话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获得胜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如:三年级复习单词时,我请了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come on ,come on.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这样也打破了孩子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之后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此后,每节课他都积极发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精美的小奖品,满足小学生的成就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但不能让精美的小奖品变得廉价。
二、利用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
对农村小学来说,不但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还应运用现有条件,创造性地制作教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具,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活动。
1.自制人物、动物头饰,辅助教学。例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每册教材都有主要人物和动物图像,教师应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头饰,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创设情景,操练语言。在角色表演中,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戴上头饰进行对话,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容易体现真实的交际情景。
2.自制生词卡片,辅助教学。在小学英语教材中都出现有一定数量的生词,课堂上,教师利用事先制好的生词卡片,既可巩固生词,又能节省时间,使教学真正达到方便、快捷、高效。有时通过变换操练形式,还可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三年级上册的Unit 4 We love animals的第二课时学动物的单词dog /pig /bear等单词时,我就利用了自制的卡片帮助学生识别单词,并在单词中复习已学过的字母,做游戏时学生也可拿着卡片进行,这样即直观又能让学生把单词识别。
3.自制挂图,激发兴趣。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制作挂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直观化。如在学习颜色时,教师制作一幅彩虹图,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4.利用实物,充实教学。其实教师、学生及教室内的一切陈设都是资源,课堂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语言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到四年级上册的Unit1 My Classroom,Unit2 My Schoolbag时,就可充分利用教室的资源;在教到My Home时,学生的家庭就是很好的谈话题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关键是教师“导”要活起来。因为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实践操做了,才能有所收获。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只做“听客”,而要做亲身参与的实践者。那如何让学生愿意去实践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使课堂活起来的一个重要手段。
1、利用英语儿歌,激情激趣。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儿歌,可激发兴趣,在课中又可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唱儿歌时,农村的教学设备有限,不能放曲子,但一定要给歌曲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
2、游戏教学通常用于对所学知识巩固,帮助教师将单调乏味的复习巩固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游戏涉及学生的面越宽越好,不要一两个人做,其他学生仅当观众,使一些平常不爱说、不好动的学生得不到机会。如在教学巩固rainbow,rain,squirrel,snake,tiger,taxi这几个生词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黑板上贴上这些生词卡片或写上生词)找三位学生上台,其中一个学生做画彩虹、下雨、松鼠跳、蛇爬行等动作,全班学生根据这个学生的动作说出单词,台上另外两个学生比谁指得准、指得快。这个游戏的覆盖面就很广,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
3、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搭建“说英语”桥梁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使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桥梁之一
a、二人小组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浅显,一般都是在两人之间进行对话,或是简单的问答练习,所以,二人小组活动即pair work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形式。
b、差异组合式活动
这种小组通常由四人组成,其中有一个为优等生为A类,两个中等生为B类,一个后进生为C类。在描述图片时我常构建这样的组合形式。
c、自然小组活动
现行的班级均以小组为单位,它是开展班级内管理学习评比的最小单位。在课堂教学中,如“记单词竞赛活动”,“传悄悄话活动”等,我就以桌子的一竖行分为一大组,进行活动。
d、自由组合小组活动
这种组合形式是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能弥补教师分组的不足。一般在6-8人左右。
吉林省东丰县沙河镇中学 刘颖
数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就是要以学生这些鲜活生命个体的发展为本,构建生命化课堂,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初中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生命教育的真谛所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生命教育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动力,就是生命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在新课程理念下,做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自觉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为此,我在二十多年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营造自由与安全的教学环境,用爱的教育激活生命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生命教育氛围。采取民主态度,尊重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生存土壤。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焕发,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如沐春风”。为此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轻松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这是生命教育的过程体现。
二、提供主动探究与独立学习的最佳时空,感悟生命教育。
以往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这种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生命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热情,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教师用自己的生命感染力去与学生交流、碰撞,使双方都感悟生命,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例如:正负数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概念,初一学生不容易消化它。我们可以在学习有理数加法后,通过设计测本班学生平均身高的活动,既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又学习了简便的统计方法。完成了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飞
越,彰显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怀,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
三、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培育生命教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生命教育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发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情境,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在黑板上先画一条直线代表地平线,再画一个圆代表太阳。让学生观察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过程中,太阳与地平线有几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就有几种位置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融入新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生命教育的意义。
四、进行多方位与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延伸生命教育。
在数学生命教育活动中只有思维的自由,才能撞出创造的火花。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既需要逆向思维,也需要正向思维。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因此,在中学数学生命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生命个体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之外,还要注意让学生思考"还能够怎样做",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了生命的运动过程。例如:学习了增长率问题后设计“同一种商品,甲商店先提价10%再降价10%,乙商店先降价10%再提价10%,问甲乙两商店该货物现价是否相同?为什么?”等问题,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思维能力。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体会,同化教材,获得了生命教育的延续。
五、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升华生命教育。
数学生命教育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能力,求得共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以情激情滋润学生的心田。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生命灵动的奇迹。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使不同的生命都得到了发展。如在讲
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让各小组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利用电脑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跛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各小组学生直观的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然后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际生活的道理。用实践验证真理,这是生命教学的光辉。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生命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让生命教育得到升华。
一、尊重生命, 营造和谐的课堂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 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有效地开展生命化教学, 教师首先要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 蹲下身来, 与学生站在同等的高度, 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相信他们。尤其是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者——一群刚入学不久、没有什么是非分辨能力的低年级孩子来说, 充分的尊重与理解能打开孩子的心扉,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 使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在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 在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后, 我让学生针对自己在学校以及在家里应该怎样合理用眼展开讨论。在交流时, 大多数学生都谈到不能看电视, 看电视对眼睛的危害很大。这时,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我:“老师, 请问您小时候看电视吗?您小时侯是怎样保护眼睛的?”同学们睁大了双眼, 似乎都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的回答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回答没有看过电视, 学生一定会在心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不真实的感觉;如果回答看了, 又怕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最后, 我决定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回答学生的提问。“我给大家讲讲老师小时侯的故事吧!老师小时侯也和大家一样爱看电视, 爱看动画片。可是, 受电视的吸引, 老师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 眼睛出现了散光现象。”学生纷纷着急:“老师, 什么叫散光?严重吗?”“有点严重, 不过老师去看过医生了, 医生建议我要适当休息眼睛, 不能老盯着电视看”。学生关切地问:“老师, 后来怎样了?”“老师当然听了医生的话, 回家后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 规定了每天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没多久眼睛就渐渐恢复了原来的健康。”学生激动地说:“老师, 您制定的计划是什么?能给我们说说吗?”于是, 我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 当场制定了一份用眼保护计划, 并倡议学生也自己制定这样的一份计划。没想到, 同学们纷纷制定出了健康、合理的用眼保护计划, 而且有的学生还在计划上签名, 表示坚决做到。整个课堂变得热烈而和谐, 所有知识的教授都那么自然, 水到渠成。我强烈地感受到师生心灵交流、互相尊重所产生的力量, 这力量像细流润物无声, 又像瀑布倾泻奔腾。
二、激活生命, 打造开放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开放性是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 而应该把课堂内容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使之有兴趣的题材上去, 用生动的内容激活学生生命的潜能, 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充满激情与童趣的课堂。
1. 活动内容的开放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互通性特点, 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实践机会和发挥能力的空间。
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 就可将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机地融会到其中, 让学生形成多元发展。课堂中, 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春天的词语, 进行小比赛;还可以让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可以开展“春天的百灵鸟”歌唱比赛;还可以把眼中的春天画下来。在这样多元、开放的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激情怎能不被激发?个体生命意识怎能不被激活?
2. 活动空间的开放
除了课堂活动内容上的开放以外, 活动空间的开放也能让学生的生命激情得到释放。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时, 我将教学场地挪到了户外, 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空间中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激情。孩子们有的拿着自制的风车在操场上奔跑, 有的挥动着纸飞机, 兴奋不已, 有的将风筝放飞到了高空, 那脸上幸福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这不就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真正关注吗?
三、体验生命, 创造生活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只有注重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才能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如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 在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时, 我话锋一转, 问道:“同学们, 你们平时都做到保护环境了吗?”“对于我们身边的校园环境大家究竟保护得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顺势播放教师在校园中抓拍到的不文明行为、不卫生环境。学生一片惊叹声。抓住这一时机, 我紧接着说:“就让我们的环保意愿付诸于行动吧!让我们亲手美化我们可爱的校园吧!”这样, 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 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使《品德与生活》课程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生四人一小组选择角色,在情境中互动对话)
师:下面,我们进行交流。
(请一小组上台)
师:其他各组中选择记者角色的可以参与提问,选择钱学森角色的也可以参与回答提问,比比谁的发言更精彩。
生1:我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请问钱学森先生,您在美国已是知名科学家,您为什么要放弃优厚的条件回国?
生2:我是中國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我可以放弃名誉、地位、金钱,但我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
生3:我是英国“路透社”记者。钱先生,中国和美国的科研条件相差很远,请问如果以后有机会,您还会回美国吗?
生4:我不打算回美国,今后我将竭尽全力,和祖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
生5: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钱教授,请问您回国后有什么打算?
生6:我愿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师:说得太好了!在这次记者采访活动中,我们再一次倾听到了一位海外赤子的心声,再一次感受到了浓浓的赤子之爱!回到祖国的怀抱的钱学森,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请看钱学森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多媒体出示图片、字幕、配画外音)
《反思》
以上结课教学片断体现了新课程环境下语文课堂的民主与和谐,拥有了一种真情的碰撞,实现了一种平等的对话,使参于其中的老师快乐着并收获着。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课堂教学中的热点与亮点问题,惟有实现平等对话的教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师生间的和谐对话——老师说:我的心里装着你
有一位专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师生间的交往就像接球与抛球的过程。这句话形象地指出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产生和谐的教学过程,没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拥有绝对权威的年代已不容质疑地受到了否定,师生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关系。本案例中,教师将对人物品质理解的球,抛给了学生,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后,又适时地接住了学生的球,小结并使课堂再次升华。
二、生生间的交流对话——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学生与学生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很相近,因此,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思维会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他们的思维产生碰撞,得到启发,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互相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人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还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以及共同体验就是使这种思想得以碰撞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与途径。在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中,教师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围绕钱学森品质的体会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互相对话中,对钱学森的人格、志趣、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师生与文体间的平等对话——我们说:读你、懂你、超越你
【让课堂在对话中充满生命-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有效对话: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09-08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05-31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话教学11-06
让课堂充满花香《一路花香》的教学反思09-07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06-18
让课堂充满阳光11-25
让语文课堂充满快乐09-15
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01-12
如何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快乐起来12-04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论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