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精选9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1

通山一中   刘慧慧

文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协调性,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力量和智慧,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也不只是为我们提供生物交流技术方面的有趣知识,更是以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的睿智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他指出, 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独特的视角,这独特表现在: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

由于中西方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又是译作,无疑给我们带来了阅读上的一些障碍,但本文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论述中,采用比拟的手法,往往把人类的行为看作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既显得生动亲切,又化雅为俗,拉近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距离,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看,本文都是一篇佳作,它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阅读此文,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学习此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把握生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懂得人类应该尊重生物,借鉴生物社会群体性生活的智慧,最大程度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由于本文首先是一篇科普文章,教学本文时,设想从中间“开花”,突出重点,即从描述蚂蚁、白蚁、蜜蜂、黏菌细胞、鲱鱼、飞鸟的内容切入。这部分内容写得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把握,通过讨论交流,把握生物的社会性特点,达到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的目的。其次,由于本文的写作目的,不仅是向我们描述生物的社会性特征,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即其焦点是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所以教学时,再回到文章的首尾,突破难点,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而把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幽默的精彩语句融入到文本内容的解读探究中,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科普大家的语言魅力,更要体会到作者生动、幽默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对群居生物的热爱、尊重和赞叹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掌握作者的写作                目的。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品味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的热爱之情,培养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筛选、整合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现在正是秋风萧瑟、草木落叶的时节,抬头看天,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大雁南飞图)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大雁南飞时,为什么总是排成人字或一字形呢?    因为当雁群飞行时,前面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边的雁可以利用这股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使翅膀得到间断地休息空隙,这样便于在漫长的飞行旅程中节省自己的体力。于是,大雁会紧跟在前雁膀尖的后面飞,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就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同时,排队飞行,还可以防御敌害,相互照应,避免掉队。由于领头雁无“尾涡”利用,最为辛苦,所以雁群队形经常变换,改换头雁。但无论怎么改换,它们的队形总是井然有序、稳而不乱的。这种严密的组织性、协调性在雁群中表现的十分突出。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其它的生物也具有相似的特点呢?今天,让我们跟随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走进《作为生物的社会》去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作者在文中主要描述了哪几种生物?哪种生物写得最详细?

明确:蚂蚁、白蚁、蜜蜂、黏菌细胞、鲱鱼和飞鸟。

三、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作者主要观点

1、请大家细读3-7段,看看文中介绍了蚂蚁的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大家参看表格,有针对性的阅读)

明确:

蚂蚁 活  动 特  点 关 键 句

个体 微不足道 没有头脑没有思想

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

群体 培植真菌……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 有组织有分工

行动有目的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四只或十只蚂蚁搬死蛾 集体协作 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

数千蚂蚁出动 有智慧 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

建造蚁丘 有组织有目的

相互交换信息 寻找合规格的细枝

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

白蚁建造拱券 相互交换信息

集体智慧大 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

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结合讨论交流,重点品味的精彩语句主要是:

①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②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③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

④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

⑤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2、放视频,印证作者关于蚂蚁行为特点的描述和作者的观点。

小结:蚂蚁的行为特点与人类的社会性特点很相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群体的蚂蚁像人一样,也是具有社会性的。除了蚂蚁之外,文中还提到了蜜蜂、黏菌细胞、鲱鱼、飞鸟,这些群居性生物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群体变大时,凝成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它们像人一样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社会性。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作者的喜爱、佩服、赞叹甚至敬畏之情。(显示部分板书)

群居生物

相互依存

对比                社会性   相互联系

同步活动

人   类

四、合作探究,掌握写作目的

1、作者饱含深情地描述了群体性生物与人类的共性,是否仅仅只是向我们提供群居性生物的有趣知识呢?(不是)是否把群居生物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甚至认为比人类更高明呢?(不是)那么,作者写作此文,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

(学生分两组讨论:一组研读首二段,思考:其它生物学家是如何看待生物的?作者对其他生物学家的观点持什么态度?另一组研读末三段。划出文中能够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性语句。)

① 不过,如果把话反过来讲,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

② 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③ 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④ 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⑤ 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段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是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⑥ 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明确:作者撰写此文,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一是针对传统生物学家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批判其人类中心主义和盲目自大的观念。(显示板书)二是针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尚不够联合团结的现实,寄望人类在各种行为中尤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显示板书)这样的写作意图,不能不说作者是睿智的,他敢于挑战传统,不媚众从俗,卑以自处,正视人类自身的缺陷,的确令人敬佩!

板书设计:

群居生物

相互依存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

对比                社会性   相互联系

呼吁人类联合协作

同步活动

人 类

五、拓展思维

作者在文中第11段说:“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其中“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这句话的感受和体会。

(注意,结合实际,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各行业之间,国与国之间,是否也存在缺少联合,缺少协作的现象?这些现象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大家的回答能够像小论文一样有观点,有例子,有结论就更好了。)

① 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② 美国拒绝签限制能源使用和废气排放的《京都协议书》

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会议”纷争不断

③ 在执行打击索马里海盗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由于许多沿海国之间存在主权和海洋资源争议问题,因而,积极性不高,打击效果不好。

④ 科学研究、科技发明总是被授予专利,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科技成果,不利于科技更好的进步。

六、结束语

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大家认识生物从而热爱生物,更希望大家能够尊重生物,敬畏生物,甚至向生物学习。在人类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体育艺术方面、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共同应对人类灾难等各方面,都应该既发挥个体力量,更要发挥集体智慧。这样,才能共创我们人类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参考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XX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3

教学重点

1、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结局。

3、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的分析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题解

《项链》原题《首饰》,发表于1884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精品。它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风尚日趋败坏,“上流社会”的骄奢浮华的生活也成为小资产阶级中的不少人憧憬的理想,主人公玛尔德就是这样一个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并为此而追求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他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炮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以《羊脂球》登上法国文坛,一举成名。他创作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二、课文简析

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进程叙写,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作者先以“层递法”写路瓦栽夫人为参加舞会准备衣着、首饰的“奋斗”过程,然后在她出足风头的虚荣顶点上笔锋突转,写她乐极生悲丢失项链,从此厄运临头。她不但没能爬进上流社会,反而跌落到社会的更底层。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又意味深长。待到熬过十年艰辛,她刚要为自己总算还清债务而“得意地笑”的时候,即意外地得知丢失的项链原来是假的,远远不值这十年所付的代价。故事至此嘎然收尾,既令人反思其过去,又让人揣测其将来,余味无穷。小说正是以这样曲折动人的情节尖锐地嘲讽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资产阶级思想,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对人们的毒害,从一个侧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丑恶本质。

三、特点提示

1.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路瓦栽夫人本身的原因。她受过一定教育,长得美丽动人,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奢华的生活,而清贫的生活使她不断地感到痛苦,所以她心里常生出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这种崇尚虚荣、羡慕豪华生活的心理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毒化人们的灵魂,腐蚀普通的人们。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以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

2.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细腻,深刻,既具体细致地描述了主人公羡慕虚荣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痛苦(如小说的开头),又结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如借项链时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等)。这些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充分提示了小资产阶级妇女庸俗、空虚的内心世界。

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的心理描写特点有:(1)采用了旁述式、对话式、通过行动表现心理等多种方法,灵活多变;(2)善于捕捉一些富有特色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她想摆脱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信心。这种虚荣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它预示了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性。

本文的心理描写方法多样,细腻深刻,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领会。

3.对玛蒂尔德这个小资产阶级妇女,作者对她的态度,历来被认为一是批评其虚荣,二是同情其不幸。其实这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作者对玛蒂尔德还持有赞赏的态度。这只要仔细读一读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以后的表现就可以知道: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靠自己十年艰辛的劳动来偿还巨额债务。如果说小说前面看重展示主人公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的性格的话,那么小说后面则侧重展示了主人公讲信誉、恪守道德观、不轻易被厄运压倒的性格。因此,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丰满的;作者的批判她的同时,又倾注了同情和赞赏。

四、课堂讨论

①如何看待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

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因素,因为如果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项链之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另外在晚会上她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以及后来的“赶快逃走”,都是很容易丢失东西的。那些身边总是跟着女佣或随从的太太、老爷们,大小事情不用自己动手,也不用自己操心,一切行动自然从从容容,怎么会丢失戴在脖子上的项链?这些情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人物的行动及行动方式是由人物的独特性格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边的情节都在为她丢失项链这个情节作铺垫。丢失项链这个情节的合理性、必然性,也以路瓦栽夫人的性格作基础,是她那爱虚荣的性格造成的。

②如何理解“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

对路瓦栽夫人的悲剧,作者是同情的,对她的资产阶级虚荣心,作者是讽刺批判的。但路瓦栽夫人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不是丢失项链这一细小事情本身,而是她摆脱不了那个社会为她安排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她那种爱慕虚荣的思想正是那个社会的产物。作者认为人生是变幻无常的,人们的生活命运具有不稳定性,这并不是最完美的归因。

③如何评价路瓦栽夫人这一形象?

人的性格是复杂的,路瓦栽夫人虽然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但在她身上还有恪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等可贵的品格。我们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不要走向极端。

④有人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有点偶然性,完全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需要。因为舞会上丢项链的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即便丢了,以后也可能会发现丢失的钻石项链的假的,如果这样,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是另一番样子。对这种议论,你怎么看?

⑤“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作者这一看法,你怎样理解?

五、板书设计

七个“梦想四个“陶醉”十年青春一个“回想”爱慕虚荣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苦不堪言

得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

六、分析、鉴赏结局的空白

本文结局除了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空白。文章的结局是“实在”的,但同时又是“空白”的,“实在”是说指明了项链是假的;“空白”则指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到底想什么。

提问:1.玛蒂尔德听到佛莱思节夫人的惊叹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

(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发表看法。一定不会有统一的意见。)

提问:2.使用空白艺术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明确:可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等。

提问:3.你能从你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再举一例吗?

提示:中国山水画往往留有大片的空白,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样不好,相反透过空白,还可以领悟到其中深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万千倍的意境。不仅大而且因人而异,虽虚而实,虽少而多。这就是空白艺术的魅力。

参考例子:

1.要画一座寺庙,但又不得有建筑出现,怎么办?一僧一溪一桶足矣,虽不见寺,但寺已在心中了,即《深山藏古寺》之妙啊。

2.画《花衬马蹄香》,一马奔跑,数蝶围其蹄随舞,虽不见花,但花香已四溢了。

3.《红楼梦》中,黛玉临死前喊的那一声“宝玉,你好……”,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黛玉临死前的复杂心情,也成了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

4.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由蜂蝶过墙产生无限遐想:邻家春光到底如何明媚?

5.小小说《德军剩下来的东西》,让人对男女主人公相认后的情况作出种种猜想。

6.《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遐想;绘画中有“十里蛙声出山泉”的优美意境。

教师小结:

文章采用了空白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是借无形表现有形,赋空白以丰富多彩的形象性,依据欣赏主体的不同,表达丰富的生活内容,虚实结合,有无互补,创造出言外之旨,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这不是很好吗?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4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鲁发福

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 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3、 艺术借鉴: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4、人文素养:

○1、鉴赏崔莺莺形象之美,如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等;

○2、理解形象的意义,如反封建的精神等。

5、熟读并背诵重点曲词:如开头三曲、结尾两曲等。

教学重点

1、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 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3、 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

元代口语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 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播放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配以歌曲《送别》(幻灯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实甫与《西厢记》,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特点;

2、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3、艺术借鉴: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4、人文素养:

○1、鉴赏崔莺莺形象之美,如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等;

○2、理解形象的意义,如反封建的精神等。

4、 熟读并背诵重点曲词:如开头三曲、结尾两曲等。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目标是1、2。

三、王实甫与《西厢记》

(一)、王实甫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

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西厢记》

1、梗概

唐代诗人元稹写了传奇小说《莺莺传》,说的便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这是《西厢记》情节的源始。传中有莺莺的诗《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厢记》命名的由来。

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歌颂了张珙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追求纯洁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展开的斗争,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2、评价(见幻灯片)

3、《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双玉读曲”的片断。(幻灯片)

四、检查预习

1、字词检查(文注中的重点字词,略。)

2、诵读检查--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了解情节结构,理解矛盾冲突。

1、识情节--情节结构是怎样的?

部分 起止 段意 线索

四幅画 详说

一 开头--“索与

我惶惶的寄” 送别前:

送别途中 写赴长亭路上的场面,表现莺莺

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以

线

二 “做到见夫人科”

至“专听春雷第

一声” 送别中:

长亭饯别

写长亭饯别的场面,刻画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三 【四边静】至

“小生又生此念” 临别时:

临别叮嘱 写临别叮嘱的场面,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四 【二煞】至结尾 别离后:

惜别目送 写分手后的场面,表现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析情节--矛盾冲突有何特点?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呵休来见我”,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张生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心十分痛苦。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艺术借鉴: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程序

一、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端正好】

1、你能在表情诵读后诠释词意吗?

2、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艺术效果如何?

3、联系化用诗词意境加深对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的理解。

--明确:

1、她仰视“碧云天”,寥廓苍茫,顿生孤独;俯看“黄花地”,满地菊堆,凭添惆怅;“西风紧”,木叶纷飞,倍感凄凉;“北雁南飞”,声声催回。可张生就要北上,此刻长亭,明日天涯,叫人情何以堪!怀着对爱人深情的眷恋和对婚姻未来不可把握的恐惧,在昨天那个不眠之夜,她泪水不断模糊了眼睛,流了又拭,拭了又流。此时此刻,眼前的满川“红于二月花”的枫叶,不正是自己悲痛的血泪所染?

2、

意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雁南飞、霜林醉。

艺术效果:

○1、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2、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前四句,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3、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3、化用诗句: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课文化用诗句,情同景生,景同情显,恰切地在“长亭”这个令人伤感的地方演绎了一曲“秋”的悲歌。

(二)、【一煞】

1、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怎样理解“夕阳古道无人语”一句?

3、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四种意象。试回忆唐诗宋词中

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

4、与开头的【端正好】相比,写景有什么不同?

--明确:

1、意象: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效果:“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2、“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3、古诗名句: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暮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4、早晨来时,虽惆怅泪眼,难舍难分,但还有短暂的相聚。而此时,人已远去,时已黄昏,氛围更加萧瑟凄冷,更加愁肠百结。

(三)、课文中还有许多情景交融的句子,找出一二例来,作简单的评析。

1、【滚绣球】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希望时间停止甚至时光倒流,变“合欢未已,离愁相继”为鸳鸯相偕,百年好合。

2、【脱布衫】中“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收尾】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二、鉴赏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一)、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1、【叨叨令】

这支曲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1、“儿”化:车儿、马儿、花儿、靥儿、被儿、枕儿、衫儿、袖儿、书儿、信儿

○2、叠词: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重重叠叠、西西惶惶

○3、排比:“见安排着……有甚么……准备着……从今后……久已后……”

○4、反复: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2、课文中还有很多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一些来加以体会。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使人想起李清照的诗句: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用了“红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夸张,极言离愁之多。使人想到如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渔《虞美人》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二)、化用古代诗词,语言清丽华美。

1、【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作用是什么?

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

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2、课文中还有很多化用古代诗词的句子,找出一些来加以体会。

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端正好】中“碧云天,黄花地”。

--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朝天子】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

--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

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三)、多用民间口语,语言生动活泼。

1、【滚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2、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3、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的。

4、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

三、总结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景渲染别离的氛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是长亭送别的开始,开始在“黄花满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深秋时节,在离别的时刻遇到了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物,在任何一个送别人的眼里都会有凄凉、萧索的感觉的。如此的背景图案,别离的人镶嵌在这巨幅的画面上,开始了各奔东西的征程,一个“染”字是“景”还是“情”的动作?任由我们去想!景是别离的景,情是别离的情,情景的结合达到了巧妙的相融。

○2、由景引出人物的神态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拟人手法写出了“寒烟衰草”的情态,“寒烟衰草”在黄叶纷飞的西风中“萋迷”!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只见张生“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寒烟衰草”的情态与张生的神态是何其的相似!在瑟瑟秋风中,草衰败了,在清冷的西风中,爱人要别离了,人有情,物有意。景物铺垫引神态,真是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3、由景突现人物的内心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别离是一种痛苦的相思开始。一个“隔”字,写尽了不愿分别的心境,疏疏落落的林子在淡烟中隐约出现,但却时常被“遮蔽”!“遮蔽”的是一种相思的情感抑或是别离的孤寂?在夕阳古道上的人,都默默不语,“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嘶”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别离人的内心狂奔的急流,离别是彼此最不想出现的一幕啊!

○4、由景营造别后的场面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仅十个字,便勾勒出了离别后的.自然场景:四周的山,四周的水,四周的林……此时的它们却处在“一鞭残照里”孤单地怀想。孤单成了这时的唯一的名词!

○5、由景组建文本的情节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一般都离不开景物的描写,景物的描写在这段戏曲里不仅有上述的作用,还有组建文本情节的功能。《长亭送别》的情节大致分送别前、送别中、送别后等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作者穿插的景物描写,很好的服务了整个文本的情节结构。以上“一、二、三、四等中的景物就是组建的材料,分别是:送别前、送别中、临别时、别离后的景物设置。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2、化用古代诗词,语言清丽华美。

○3、多用民间口语,语言生动活泼。

比较关汉卿和王实甫戏剧之不同:

关汉卿戏剧属阳刚之美,而王实甫戏剧属阴柔之美。借用清代姚鼐的话来说,关剧“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铁”;王剧则“如初升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寥廓。”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人文素养:

○1、鉴赏崔莺莺形象之美,如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等;

○2、理解形象的意义,如反封建的精神等。

2、熟读并背诵重点曲词:如开头三曲、结尾两曲等。

教学程序

一、鉴赏人物形象

(一)、赏析【朝天子】

1、哪一句彰显了文章主题?刻画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2、这一曲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

--明确:

1、主旨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这句话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

2、艺术手法: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比喻、夸张、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眼前茶饭怕不待吃,恨塞满愁肠胃。”--夸张,极言离恨。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二)、赏析【二煞】

1、找出一个词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

2、“怕”什么?为什么“怕”?

--明确:

1、 怕。

2、 怕应取不中,母亲弃置张生;怕应取不中,张徨“金榜无名誓不归”;而又怕考中,

怕张生金榜题名后“停妻再娶”。

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处于悲惨屈辱的地位,她们身上承受着巨大压力,莺莺

的痛苦是一种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痛苦和抗争,而并不仅限于儿女情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与其说是一种倔强的性格,不如说是一种叛逆的精神。

(三)、课文中写莺莺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地方有哪些,一并找出来。

【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四)、归纳人物形象

1、崔莺莺

这一折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停妻再娶妻”,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有现实基础的。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限于“儿女情长”。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2、其他人物

张生,出身低微,先人虽做过礼部尚书,但身后萧条,“只留下四海一空囊”,见到崔莺莺时,仅“白衣一秀士”。但他为人诚挚,追求自由的爱情,赁居西厢,借故搭斋,月下吟诗,献计解围等情节都表现出对崔莺莺的一往情深。同时,书生气十足,在赖婚的崔母面前无计可施,甚至想自寻短见。重情重义,决不是普通的风浪才子。

红娘,剧中的重要人物。虽是婢女身份,但见义勇为、敢做敢担、机智爽朗、泼辣善良。她时而嘲弄作假软弱的崔、张二人,时而为他们的爱情挺身而出,是崔、张爱情的促成者和保护神。

老夫人,老辣,世故,满脑子封建思想。始终不忘自己相国家的高贵门第,因此对女儿的自由爱情难以接受,并百般刁难,甚至赖婚。她那“三辈不招白衣女婿”的信条,隐藏着一副势利小人的面目,以及虚伪自私而又冷酷无情的封建本性,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

二、理解形象的意义

(一)、主旨:

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二)、《西厢记》的思想内容的深刻性:

《西厢记》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三、课堂练习

当堂背诵开头三曲、结尾两曲。

四、拓展

课后“练习”四

斑纹(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记叙描写)和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能力,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教学设想:1、第一专题,在“科学之光”的前提下,编者们是打破文体的界限来选文的。打破文体的界限归属一个专题,也许是江苏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新思路,《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景泰蓝的制作》,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可以按照说明文的一般体式去讲,但《<物种起源>绪论》《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其实都是札记或者学术论文,而《斑纹》,通体上说,又是散文。因而,解读《斑纹》,应从散文的角度出发更为合适。

2、安排两课时

由阅读感知斑纹的形象特征到领悟对斑纹的理性阐述

教学内容及情境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建议以本专题课文内容间的联系为话题设计

二、 关于作者:(有选择的介绍)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周晓枫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后窗》(《散文》11期)、《黑夜书》(《花城》4期)、《渗透》(《天涯》6期)、《针尖上的天使》(《美文》1期)、《某年春》(《作品》12期)。周晓枫认为,散文应该是“活性的、音乐性的、解放性的”,她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如《后窗》是关乎电影的精神叙事,更关乎个人生命中那些细小的转折、真实的片段;《黑夜书》中,谈到了与黑暗相连的月亮、鬼怪、角落里的妓女、流浪儿、梦里的小仙等,这一切都存在于作者诡秘的意识、无边的想像、在梦幻与现实间飘荡的精神梦呓之间,各种感官、欲望、图像因黑夜而变得如此敏感丰富、摄人心魄。青年评论家谢有顺认为,“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近年来,作为新散文运动的一员主将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痛感的文字(尤其是众多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的比喻)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以及被智慧的光芒照亮的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

三、 阅读体会作者如何细腻的体察自然的斑纹的

1、 文中提到了哪些斑纹?    蛇、蓑蚰等其他动物、大地、生活。

2、 作者有没有对这些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的描绘?     没有

3、 那么,作者重点写这些动物的哪些方面?        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4、 作者以为动物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或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    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5、 动物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那么,作者从大地的斑纹中又体悟到了什么呢?   自然规律

6、 结尾的斑纹与前面的有何内涵的不同?

“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生活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斑纹,那就是情感的斑纹,我们生活的不同感受。

7、 根据前两个问题,你能否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

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四、 小结,布置练习:找出文中议论性语句,体会其意义。(或找出你不懂的句子揣摩讨论)

第二课时:体会对斑纹的形象描述和对斑纹的理性阐述。

1、 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形象语言的表现力。

①它也是个生活中的几何爱好者:盘踞时螺旋上升的圆,沙漠中它的“S”形移动,草丛里的蛇像一条线那样笔直地滑入深处

②水族馆里看到蓑O ,树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 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 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植物。

③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独特的视角、恰当的修辞尤其是极具个人感悟印记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语言极具质感和表现力。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答案仅供参考)

①大型食肉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生存的需求往往决定其个性特征。

②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尊严的

③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面对恶,我们只能以牙还牙。

④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难得到真正的公正。

⑤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衔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

生命中到处充满强弱、美丑、善恶,这就是生命的两极,构成生命的斑纹的最基本的底色。

⑥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就象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不同的情感的斑纹,这是生命的又一神奇处。

3、 小结:读周晓枫的散文,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有人说周晓枫的散文主要表现了“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这或许正是她散文能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是不是也能从中得到些启示呢?

4、 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周晓枫的散文《鸟群》或毕飞宇散文《人类的动物园》

补充资料:被删除的有关蛇的议论

“人有理由推猜蛇是一种热衷享乐而丧失亲情的动物──它是冷血的,注定与温暖的物质无关。”

“蛇诡异得令人恐惧,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弱点在哪儿。世间最大的迷宫是沙漠,最小的,是蛇让人猜不出地址的冷酷的心。”

“更让人注意的是蛇蝎美女:妖娆的腰肢、盎惑的欲望、骄傲到无动于衷的心,携带着致命的神秘感和破坏力──她的漫不经心掀动波澜,她的无所事事酝酿风暴,将我们安宁的生活程序一举摧毁。”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6

斑 纹

A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

2、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

3、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2、以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建议

文本研习。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逶迤    斑斓    盘踞    螺旋    匍匐    巢穴  慵懒    蝰蛇    蓑    鹰隼    晕眩   青睐    婆娑    精湛    偏袒   强悍  接壤   酝酿    哺育    脖颈    颤抖疱疹    蛊惑     罪孽    犁铧    老趼    碾砣

2.列出文中围绕“斑纹”所写的事物,思考 “斑纹”在文中的含义和特点。

3.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和你预习中没有读懂的语句。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打开书本之前,请先回忆预习时你对本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认为作者笔下的“斑纹”有何含义?

(这两问学生自由回答,目的一是检查预习,二是为下面有效研读文本作铺垫。)

二、研习文本

1.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哪些妙趣横生的事物和现象?请按顺序一一标出,并注意作者是顺着怎样的思路来展开文章的。

明确:

全文围绕“斑纹”描写了以下一些有趣的事物:

蓑   鲑鱼   螺壳   瓢虫    鹰隼   长颈鹿   斑马   老虎   豹子  梅花鹿

昆虫  奶牛  毒蜂

美女背部的文身;病变皮肤上的疱疹;孕妇腹部的妊娠纹;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和刀伤

大地   春夏秋冬四季在大地上表现出的不同的斑纹

陶碗   瓷器   碾砣上石质花纹  蛋卵上斑点   变质面包上菌斑  粒子分布方式

人类记忆与情感的斑纹  ……

我们自己如同神眼里的斑纹  ……

(提示:可分类呈现;注意表达时提炼语言;不要漏掉有关信息,特别是必要的修饰和限制)

(定格投影,有条件可以逐渐呈现,因为要引起学生对思路、详略等方面讨论和深入思考)

2.什么是“斑纹”?课文中有没有相关表述?请给它下个定义。

明确:

(1)课文对“斑纹”的表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

(破折号后的内容带有进一步解释的意味。)

(2)参考定义:“斑纹”即颜色的差别、明暗的比较而在某一底色上显示出来的图案、纹路、色块或者点子。(作者用较为随意性的笔法来描述斑纹,在说明事物的同时给人散文化的印象。)

(3)文中斑纹呈现的规律是什么?

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动物的外表要么是斑纹,要么是斑块,要么是斑点。“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投影与课文相关的蛇、蓑等图片,加深“斑纹”印象)

3.文中写了这么多与“斑纹”有关的事物,显得繁复而不紊乱,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明确:作者以细腻而又精致的描述向我们呈现了大地灿烂的风景,由蛇的斑纹写到自然界各种动物的斑纹,进而写到大地、人类的劳动和内心世界,行文思路如下:

(1)1-5段:详写了蛇的斑纹。

(2)6-10段:由蛇写到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斑纹。

(3)11-14段: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斑纹无处不在。

整篇文章应该是按照由点到面,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的。

行文思路: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无论是把它看作科普说明文,还是看承散文随笔,都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

4.文中选择了大量意象说明“斑纹”,但是显得繁而不乱。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1)详写:蛇

(投影图片:中国的十大毒蛇:眼镜王蛇 、白眉蝮、灰蓝扁尾海蛇、尖吻蝮、金环蛇、银环蛇、原矛头蝮、圆斑蝰、舟山眼镜蛇、白唇竹叶青)

1问:文中可以看出蛇有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明确:简约的富于弹性的身体、复杂的富于迷惑性的斑纹、生活中的几何型动态、富有文化寓意、叠合的尾鳞和空心的毒牙、秘密接近和迅速攻击等。

2问:为什么作者不厌其详地花费大量笔墨来写蛇?

明确:鼓励发散性思维,可以围绕以下方面来回答:

蛇的斑纹最为典型、醒目,重点写蛇可以有代表性地突出“斑纹”;

不只写了蛇的斑纹,还写了它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等内容,丰富了文章的表现范畴,作者写“斑纹”并不为单一地介绍动物皮毛,同时也是向我们展现一个丰富真实的自然界。重点突出,便于下文画卷式地展开丰富生动而神秘的自然乃至整个笔底世界。

3问:为什么要写寓言和传说?

明确:蛇的`文化内涵丰富,相关的寓言和传说较多,可以引发读者兴趣,以作者强烈的情感来加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

不只说明了蛇这种动物的斑纹,更生动细致地塑造了一个阴险、诡秘、恶毒的形象,使文章富于情趣,饶有意味。

4问:题为“斑纹”,写蛇时却写了许多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乃至独特“个性”,这与“斑纹”有什么关系,是否过于“拉杂”?

明确: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乃至独特个性与“斑纹”均有联系,作者认为动物的斑纹对它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等有暗示的作用。同时这样也使描述客观事物丰富而生动。

(2)略写:找出文中集中略写“斑纹”的段落,朗读这些段落,体会作者略写的特点。

明确:①文中第七段: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

作者在写这些事物时多用单句,短句,甚至短语成句,以构成繁密的意象,繁复的效果,与“斑纹”相应。

②文中第十段:昆虫、奶牛、毒蜂、美女背部的文身、病变皮肤上的疱疹、孕妇腹部的妊娠纹、遇害者脖颈上的抓痕和刀伤 等。

作者在写这些事物时多用短句,多突出其对称关系。

③文中第十二段:陶碗、瓷器、碾砣上石质花纹、蛋卵上斑点、变质面包上菌斑、粒子分布方式、记忆的斑纹等。

作者在写这些事物时以列举的方式造成意象的紧密排列,突出“斑纹无所不在”,“甚至”一词更将“斑纹”一词抽象化了,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本质。

(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研读,欣赏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详略设置的技巧)

三、课后思考

文中有些语言片断富于诗意,请找出来多加诵读,仔细品味。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

1问: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

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

2问: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的这里,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二、小结本课的内容,准确理解文中“斑纹”的含义。

明确:

文章主要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自然界其他事物和社会现象、人类生活的印迹。文中的“斑纹”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斑纹,又指社会现象、人们内心的精神生活,情感记忆的印记等,这样就带有哲学的意味,宽泛的说也可指一切存在。

三、讨论:从语言风格上看,你认为本文是什么文体?

学生小组讨论,如果问题比较集中,可以各寻依据,进行课堂辩论:

明确:

1.可以视为科学小品:主要说明的是“斑纹”,各种与“斑纹”相关的事物。

2.可以视为散文随笔:写了各种动物的生活、大地和四季、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记忆,材料翔实,想象丰富,但又都能够围绕“斑纹”展开,形散而神不散,比较像散文;

3.淡化其文体特征。文章写的是“斑纹”,但是以此为中心写了大量的自然、社会和生活现象;文章也运用了一定的说明方法,但是构思由点连线到面,自由洒脱,笔法轻灵,又比较像散文;一般说明文往往是对事物的客观说明,而本文则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并没有像一般说明文那样运用一些常规的说明方法,而是将说明、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文体的交融渗透。

(这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到文章的多样性写法,文体的交融渗透。本文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这也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四、品味语言,体悟作者的匠心、细腻独到的感受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特色。

(投影课文片断,朗读品味,学生选择语段进行鉴赏。)

1.朗读第1段:“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

--鉴赏重点:语言简练,形象,镜头感强烈,如在目前,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2.“野外的旅行者高度警觉,他知道这种节奏出自一个可能比他更经风雨、更有经验的老家伙。”

--鉴赏重点: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蛇以人的性情特点,生动地刻画了蛇的“阴险”“老奸巨滑”的形象。

3.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鉴赏重点:(1)独特的视角、恰当的修辞尤其是极具个人感悟印记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语言极具质感和表现力。

(2)用词准确而富于匠心。“砖头模样的斑块”后用“修筑”一词和“更瞩目的效果”,拟人化的用法取得了呼应的效果,本来没有必然关联的事物被这样解释,也显得情趣盎然。

4.集体朗读文中第8段的诗意描写--鹿群和虎。

(此段带有明显的作者主观感受,难以用图片直观,师生随作者的笔触一起展开想象)

--鉴赏重点:(1)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漂移的花园”“月光下的营地”“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尽管这里只是描述肉食者和素食者之间的一场角逐,均可以看出在作者的心灵里生命是如此的繁盛,绚烂多彩,摇曳多姿,并且这富于哲思的自然给了作者理性的思考。(2)对人类世界的哲理性思考同样投注到自然界。

5.集体朗读课文第11段:春夏秋冬四季在大地上表现出的不同的斑纹。

(可适当展现一些精选的图片,直观地以大地与四季,人类的劳作的痕迹来激发共鸣。)

--鉴赏重点:作为“大地灿烂的风景”的例子;“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以平视的欣赏的眼光来描述生命;对大地和生命有礼赞的成分。

作者继承了中国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而又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文字富有情趣,注重发现个人独特性和语言的音乐质感。

不足之处:意象过于稠密,语言过于繁复考究,并且带有较深的作者个人的独特体验,这既是优点又容易使与读者拉开距离,有时不容易读懂。对说明一个现象来说,人为地设置了障碍,不够平易。

五、课堂总结

周晓枫以带着一种人与自然众生平等、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来看待这个世界,动用了心底的那部分温存,以“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来描述这个世界,爱,以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之出类拔萃。如果我们也能够以对自然、对一切生命、对人类生活的饱满的情感来观察,来感知,相信我们笔下的文字也是血肉丰满的,我们的心灵中也一定能够绽放一座有着姿态万千的风景的花园。

六、课后作业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7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同上123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①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②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辞》)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2、德育渗透目标:认识“凄美”意象的灵魂在于审美主体善的本源。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批判,引导学生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真挚情感,品味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审美情趣中凄与美的统一。

三、教学方法

A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质疑、启发、体验等渠道进行开放式教学。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的思考,从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B运用诵读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散文情境氛围,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四、教课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流泪是人的一种本能,当人们感情受到冲击的时候,往往都会留下泪水,老师也流过泪。当看到我国“嫦娥奔月”探月卫星发射成功飞上太空的时候,当听到刘芳艳同学千里背盲母求学的故事,当听到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老师也不禁热泪盈眶了。其实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了悲伤泪、高兴泪、留下了感动泪、后悔泪。如: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2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春日感怀>>)3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4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在<<中华诗词>>中可以查到3765个“泪”字,765个“泣”字,3003个“悲”字,1135个“哀”字。眼泪是悲伤代言人,可是人们为什么不努力忘记,反而反复吟咏呢?今天我们学习包含许多流泪故事的散文《泪珠与珍珠》。

(二)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准确传达作者思想感情。

2点名朗读。

3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泪珠。

(四)课文探究

1、课文前三段中几个引文的.含意分别是什么?作者那时是怎么认识这些描写泪珠的语言的?

2、关于眼泪这幅生活中的凄美的画,作者认识到了眼泪的真谛么?

这些都是书中泪

明确:(1)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比喻的深意:意在说明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

体会。

作者的认识:“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2)谢冰心:“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比喻的深意:一个人经历过真实的人生体验,经受真善美的洗礼,会变得更真诚、纯洁、心灵更美好。

作者的认识:“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3)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诗句的深意: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

(4)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无情。”

诗句的深意:泪表达的是刻骨铭心的痛楚,是一个人经历磨难以后的收获。

作者的认识: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

3、有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作者真正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了么?美读4--10自然段(放背景材料有关琦君的引言)

4、在4-10段中,作者转而写“于忧患备尝之余”感受过什么样的“泪水”;又感悟到了什么?

(1)思乡泪

画面: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

意蕴:远离了故乡,远离了祖国,于是在作者的笔下便有了一种家园的情结。眼泪中融汇了不灭的牵挂,别离的痛苦。

结语:眼泪是家园,亲情的千千心结。

(2)慈母泪

画面:自己就是那一粒沙子。

意蕴:作者以自己对儿子的情感表明:眼泪是亲情的载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亲情因更多的关怀、牵挂、焦虑而愈益强烈。

结语:眼泪是神圣母爱的心血凝结。

(3)奋斗泪

画面:天使的眼泪--牡蛎珍珠

意蕴: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眼泪(变为一粒珍珠)是生存的艰辛之泪。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

结语:眼泪是牡蛎战胜苦难的血汗结晶。(放作者一段引文录音:“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是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的更晶莹圆润的。”)

(4)慈悲泪

画面:观音之泪

意蕴: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愿天下苍生幸福平安而落泪,

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

结语:眼泪是慈悲为怀的仁爱甘露。

(5)感恩泪

画面:基督及其信徒们感激得涕泪交流,满怀最纯洁真挚感恩的心。

意蕴:泪为真诚而流。

结语:眼泪是表现真情的宝石。(放画面)

5、我们会由慈悲泪和感恩泪想到哪些人和事?(放刘芳艳和洪战辉的图片)

6、列举我们生活中的几种泪。

7、古人为什么将泪与珠并提为泪珠?题目为什么将眼泪比作珍珠?(放泪珠与珍珠画面)

明确:

(1)泪与珠是凄与美的高度统一

(2)二者形似圆润、晶莹、大小

(3)二者神似是家园的心结,是亲情的凝结,泪是战胜苦难的结晶,珠是慈悲仁爱的甘露、是感恩真情的宝石。

总结归纳:对泪水的理解,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更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所有的人生体验无论是骨肉分离的泪、怜子之情的泪、还是生命奋斗的艰辛之泪,不为一己悲观的慈悲与感恩真情的泪,它们都与“痛苦、悲凄”紧密相连,但都包含着人生高尚情感,使我们眼睛更清澈,使我们心灵更明净与温厚。这泪珠它是作者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化身,它像珍珠一样凄丽而华贵!

(放中心句)

(五)感悟与欣赏(放音乐MTV)

(六)总结全文:人人都有流泪的经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学生,我们也有过自己暗暗流泪的时候,我们是带着泪水步入知识殿堂的,我们应该深深领悟到: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奋斗的过程,只有从奋斗中我们才能得到最珍贵的收获,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泪珠就没有珍珠。

(七)背诵诗句引言

《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篇9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二、教学重点

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

2、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背诵是难点,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任务。

四、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对李白的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三、解题,进入本诗

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李白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佛洛依德认为文学家的创作是做白日梦,那本诗就是李白做的一个白日梦。

四、背景简介

李白是在天宝元年(742年)来到长安的。此时的大唐虽然经济依然繁荣,文化依然鼎盛,军事依然强大,但政治已不再清明。权谋机诈管控着臣僚,龌龊卑鄙侵蚀着官场,腐败业已产生,黑暗开始降临,危险正潜滋暗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高歌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了长安。才华横溢、品行高洁、行为狂放、志向远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这样的政治环境、官场风气是格格不入的。此时我们为他的狂放不羁而惊叹,但也可以深深感知他遭遇的挫折磨难,内心的愁闷彷徨。所以度过了近两年纵酒高歌、闲适无聊的生活后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选择了离开,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也重新开始了自由洒脱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李白将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写了这首诗歌与友人作别,我们可以看作这是他新的理想信念、新的人生抱负的展现。

五、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诵读并分析1段

1、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天姥山有什么特点?

明确:神秘、高峻、伟丽寄予的情:景仰向往。

3、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4、小结:第一段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二)诵读并分析2段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明确:第二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可划分为梦到剡溪、著屐登山、夜间景象、神仙洞府、梦境消失五个层次

月下清丽之景--1至3句(飞:夸张,形容心情急切。送:拟人)

梦游天姥日升明快之景--4、5句(引人入胜之景)

山中奇幻之景--6至10句(殷:作动词用。栗、惊:使动用法)

天空盛大之景--11至13句烟霞如仙人

梦醒--14、15句

(1)梦到剡溪:清幽寂静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飘然快意春风得意的李白踌躇满志兴高采烈的李白

(2)著屐登山:壮美奇绝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陶醉的乐而忘返的李白

第二课时

一、诵读并分析2段

1、夜间景象:离奇险怪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迷惘震惊苦闷抑郁的李白

2、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美妙无比

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飘飘欲仙的李白

3、梦境消失(过渡句,写面对现实的无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4、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5、总说:这里的象征意味是多重的。

梦游天姥的历程与作者寻梦长安的经历何其相似。

这不也是人生历程的写照吗?满怀理想,苦苦追寻,始达目的,但曲终人散,终归沉寂。但这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发作者深沉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

一个梦境即如是美好,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二、诵读并分析3段

人世间行欢作乐也象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能够开心开颜。

所以梦醒后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对权贵的憎恶和蔑视,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后的舒畅心情。

1、段意惊梦长叹--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2、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讲解一些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性格作提示)?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3、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三课时

一、本课重点字词小结

1、重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失向来之烟霞:代上文神异的景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

2、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3、多义字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3)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上一篇:工期滞后的进度管理与控制措施下一篇:初 二 生 物 教 学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