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篇1

教研活动方案

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校园特色”办学目标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教研组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三、活动形式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关注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学科组,校际间合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策略,多人实践体验,深入研究。

3、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

4、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到外校听课、学习考察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

5、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等。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各教研组每两周组织一次。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每教研组每两个星期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集体备课主要在组内进行,集体备课的内容可为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中较难把握的内容。活动前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和人员,活动时重在分析教材设计意图和讨论课堂教学设计,形成相对成熟的备课资料。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要参与指导,起专业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成果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6、参加校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7、每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研究,完成一次课题研讨课。

五、教研活动要求

1、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2、在教导处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

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认真记录,并写好心得体会。

4、积极参加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

5、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导处,教研组长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

六、活动组织安排

见各教研组安排

余庆县洞水小学教导处

小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篇2

案例1:学习英文八种颜色的单词,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让学生来猜。

T: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Guess:What color?

S:A plane/bird/frog/banana, etc.

T:Boys and girls, you should say“Ayellow plane/banana?”

由于只展示物品的一小部分,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学生过于兴奋,无论教师的声音怎样提高,总是无济于事,最终,由于活动时间远远超出预设, 导致没完成教学任务,更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T:Close your eyes

(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老师迅速抽掉一张图片后)

T:Open your eyes.What is missing?

S:…

这样猜过几次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并大声说:“Try/Me.”。大约四分钟左右,学生就能比较熟练地说出这些单词了。

反思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复习与巩固单词。在教学中老师都适时并精心地设计了“猜”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性都高涨,课堂气氛都热闹非凡,但是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案例1中虽然学生参与度高,但由于彩色图片呈现的方式不科学,误导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没能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这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给出物品60%以上的图片,或是某一颜色为主体的整体图片让学生猜测,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物品的颜色上,就很容易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颜色的单词和语句。案例2中的活动方案设计既有递进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竞争式的学习,必然能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活动方案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要符合五个条件:

1.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活动要求

目标是活动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学起着引领作用。所以,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并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并提出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或操作流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活动能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能深化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有的活动能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有的活动能优化学习策略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目的合理选择;要明确告诉学生是先讨论后交流还先交流后讨论,是动口还是手、还是多感官并用,这样才能提高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2. 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一节英语课若从课堂活动的角度来分析,一般会有几个大的活动,大活动之内又包含一些小活动,大小活动之间都需要衔接有序,各个活动要呈递进式深入。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层次性与递进性。如果忽略了这些要素,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又或许很活跃,但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机械操练的层面上,无益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设计的活动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在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例如案例2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体现了这些特点,老师先抽掉1张图片,接着抽掉2张图片、3张图片,活动难度不断加深,但趣味性并不减弱。

3. 要有真实性和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周围的生活事实、自然现象和他们了解的科普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感觉英语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英语。在案例1与案例2中,猜颜色与猜动物都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 要体现灵活性和实效性

教师所面对的课堂是动态的、无法复制的、不可完全预设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思考问题,做到灵活多样,并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从而实现活动效能的最大化。案例1中由于设计的偏差,学生偏离了目标,但教师意识到后能及时提醒学生,虽然没有达到良好的调整效果,可说明了教师具有灵活驾驭课堂的意识,只是调控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实施活动方案时,既要考虑活动的预设性,更要考虑活动的生成性,一切从实效出发,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 要考虑活动设计所需的时间

要保证高质、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同样的活动,会因内容、难度、形式、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的差异而不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切忌“差不多”,否则,就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进入角色,教师已宣布进入下一个活动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个别学生或许有运用英语的机会,但大多数学生处于茫然或观望状态。整个活动场面看似热闹,但实际教学效果很差。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对活动的时间进行精心策划,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才能保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浓厚,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方案 制定

中图分类号:G42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54-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现代小学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既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和社区的需求为基础,解决学生关心和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以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内容的课程设置则能恰如其分地达成现代教育的需求目标。因此,我国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教育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一堂好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要有一个科学详尽的活动方案。那么,怎么准确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呢?如何科学制定出新颖可行的方案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1 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涵

顾名思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实现某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它是实施活动前的必要准备,体现出整个活动的预设性,以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通过对上述基本要素的明确而形成活动方案,使学生对活动本身认识加深,能清晰了解活动步骤和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预”的效果更好,可以通过开展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课程。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自主、规范地进行活动设计或修改活动方案草稿,再通过交流、合作、论证,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通过上文可知,科学而新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不但能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使他们体验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探究新的学习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以下本文就从活动选材、目标制定、准备工作和环节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技巧。

(1)选材要贴近生活,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人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精灵,是生活于自然中的高级动物。学生更是如此。可是传统教育往往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封闭在课堂内,课堂学习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为小学生们开辟的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因此,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材时,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要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同时,选材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不要选择那些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应截取一些相对简单有趣、能够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启示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参观、观摩、走访等形式的活动。

(2)活动目标要恰当,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的活动目标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所以,方案中活动目标必须要恰当,要能够较好地指导整个活动过程。具体来说,首先,活动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新课改纲要的精神。其次,活动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后,活动目标制定要把握好“度”,体现新经验的同时不能盲目扩散。

(3)活动准备工作要细致,师生共备为活动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充分做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有效地准备工作保证,是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要条件,是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的活动准备工作,既包括教师的方案制定、备课等准备工作,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前的预备活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准备指导工作,尤其注意不能把该工作作为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方法介绍。而应作为一次以“开展实践活动前准备”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行,让学生在“调查”、“探究”、“讨论”、“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拟定解决问题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计划,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4)活动过程要有序,考虑周全,时间分配合理

一般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要有激趣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归纳、实践操作、展示评价和拓展创新等六个方面内容。当然,在这六个环节中任何一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细分。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可以进一步再次细分出两个环节:其一,交流汇报,质疑互补环节;其二,模仿演示,整体回顾要领环节。在制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各环节的重点及渐进性、衔接性。事先考虑好时间分配,合理展开。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的导入和示范讲解时间约占10%,学生们的操作时间占80%,讲评环节最多占1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践和动脑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必然会被更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小学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制定活动方案,以实现教学目的。我真诚地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线索,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实践课方案实施策略.

[2] 实践活动过程控制研究.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小学教研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育人为根本,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基地,一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设计都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教好每一名学生,应成为每名教师的施教理念。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逐步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做到课堂教学以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新生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内容:

1、根据学校精神,制定此次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教研的方向,召开动员会,使大家明确目的和认识。

2、教研组集体研究本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制定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结合实施方案、教研组的教研课题和个自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总结提升教学实践经验。

3、教师集体备课,研讨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4、教师讲课,集体评课,找出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四、活动流程

1、研讨最佳方案。

2、听课。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篇5

1、在听听说说绘本故事中,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探索用多种材料的进行测量,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活动准备:

《蜂蜜蛋糕树》绘本ppt、操作材料、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绘本,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阅读绘本,学习测量

1、阅读绘本前几页

提问: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吗?为什么没有挖到?

2、出示图片,了解量具长短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出示蜂蜜的路线图

小熊猫从家门口走了五步,小老鼠走了也走了五步,谁来把小老鼠的测量的结果表示一下?

阿力走了几步,谁来表示一下?

3、师小结:原来脚步的长短不一样,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

4、了解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小老鼠的脚步最短,所以测量出来的距离最短;河马的脚步最长,所以测量出来的距离也最长,因此,虽然都走了5步,但是和熊猫的都不一样,就挖不到蜂蜜了。

5、欣赏后半部分

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和阿力有没有发现?

师讲述后半部分绘本内容

6、师小结: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蜂蜜蛋糕树》,好听吗?

三、幼儿测量

1、出示操作材料

你看,这就是熊猫的家到藏蜂蜜地点的距离,请我们小朋友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测量一下,看看到底有多远?

2、交代要求

请幼儿选用一种测量工具,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操作

四、讲评

1、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

2、为什么不同的测量材料,相同的距长度,测量的次数不一样?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 篇6

说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1月。

三、活动地点:

校内。

四、参加对象:

数学组全体成员。

五、主持:

程端阳

六、活动目的:

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自觉践行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以“说、讲、评”课、集体备课等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给老师搭建更多的学习经验、悉心研讨、展示才华的平台,不仅让教师们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借他人之先见,积众人智慧,共享资源,更好的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有效教学质量。

七、活动内容:

1、马步英教师执教-----一年级《圆的认识》

八、活动程序:

1、先由执教老师准备好说课材料在组内说课,其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最后由执教老师集众人智慧汇总成一份完美教案,将说课、备课材料交教研组。

2、执教老师上课,其余教师听课,作好听课笔记。

小学《我是您的朋友》活动方案 篇7

小花、小草、小树、小狗、小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在动画片、故事、儿歌、课文中经常接触,然而学生对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初浅的表面或片面的一面,我以交朋友的形式来扩展更大的教育空间。让学生加深对小动物、植物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情感是非常脆弱的,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的因素,通过认识生灵、喂养(或培植)它们,小声和它们说话、和它们一起成长等环节,带领学生直接接触生灵,慢慢懂得该如何保护它,让学生尊重、爱护生灵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活动目标

1. 引导一年级学生观察了解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初步的科学素质。

3. 通过与动、植物交朋友,进一步懂得生命的可贵。

三、活动准备

两只鸟蛋、各种植物种子、教室里植物角里的花草、各种动植物卡片。

四、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认识朋友———启动阶段

1. 游戏引入

(1)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您们带来了许多新朋友,请小朋友从老师的魔箱中摸出一张卡片或一种东西,然后叫出他的名字,若能介绍他相关的知识,他会更喜欢你的。

(2)学生与教师游戏互动。

(3)当学生摸到鸟蛋时,自然引出主题。

2. 认识鸟蛋、了解鸟蛋

(1)学生摸一摸、闻一闻鸟蛋,并说一说有关于鸟蛋的话题。

(2)课件展示儿童诗《两只鸟蛋》,学生边读边思考:鸟蛋能玩吗?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为什么会焦急不安?文中的小朋友把鸟蛋送还,说明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想对生命说什么?

3. 观察小猫,了解小猫

(1)让学生观察小猫(毛色、眼睛、牙齿、耳朵、脚、尾巴),并引导学生夸一夸可爱的小猫。

(2)教师介绍:小猫的眼睛晚上象小玻璃珠,圆圆的、亮亮的,白天它的眼睛就象一条线。小猫的脸上长着胡须,胡须是用来测量老鼠洞的大小的,小猫的四只爪子上有肉垫,走起路来轻轻地。

(3)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小猫的生活习性。(喜欢吃什么、白天、晚上喜欢做什么等)

(4)教师小结:小猫是抓老鼠的能手,老鼠专门偷吃东西,还传染疾病,所以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要伤害它,还要学会和我们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做朋友。

4. 情感升华

(1)音乐律动:请小朋友学小猫走路、模仿小猫的叫声。

(2)找朋友,同成长。小组或个人认领任意一种动物或植物(老师带去的植物种子、教室里的植物角里的花草、找一种小动物)进行培植或喂养。

第二阶段:共同生活———实施阶段

1.观看科普片,学习饲养(培植)的相关知识。

2.学生对动物进行喂养、或对植物进行培植,进一步认识、了解生灵。

3.每周召开“我和朋友共欢乐、同成长”主题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同朋友一起生活的感受,介绍“朋友”的生长情况,在活动的基础上思考、探讨“怎样让朋友越活越好。

4.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夸夸自己的朋友,演一演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情景。

第三阶段:情感升华———总结阶段

1.各小组或个体对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可以画一画,做个手抄报;可以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

小学语文课堂活动设计例谈 篇8

一、着眼全面发展,突出活动的整体性

1.课文的整体性。设计语文活动,要从整体上把课文读通读畅,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旨趣。如《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根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我给本文设计了3个活动:一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有关“海棠花”的描写,仔细品读想象,体会海棠花的灿烂和旺盛的生命力;二再读全文,找出有关“儿童”的描写,认真阅读咀嚼,感悟游园孩子的天真烂漫和蓬勃向上的朝气;三精读比较,引导学生将儿童和海棠花作比较,比中悟趣,从而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美好春天”的道理,进而领略作者行文的匠心独运。3个活动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紧紧围绕全文主旨,扎扎实实地训练,实实在在地感悟,较好地发挥了教材的整体性功能。

2.目标的整体性。设计语文课堂活动,要把读书、讨论、扮演、操作、观察、言语等外显活动和感知、体验、深思等内隐活动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3.参与的整体性。活动时,要鼓励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小组合作时,组长要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力争做到人人有学习任务,人人有锻炼机会,人人能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全班活动。

二、贴近儿童心理,突出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活动时,必须求新、求变、求巧,力求将浓浓的趣味糅合于语文实践活动中。

1.求新。教师要善于将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及时引入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介绍一种风味小吃》的习作指导课上,一位老师用猜谜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抓住写作此类文章的要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他先让学生猜第一个谜语:

四四又方方,入锅变金黄。虽然臭名扬,吃来满口香。

当学生猜出谜底“臭豆腐”后,他引导学生弄明白,要把一种风味小吃介绍清楚,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好它的色、香、味、形。接着他出示第二个谜语:

小小瓶,小小盖,小小瓶里装荤菜;青绿壳,紫红盖,去掉屁股别见怪;

尖起嘴,对准盖,拼命吮吸才出来。

当学生猜出谜底“田螺”后,他引导学生总结,除了要写好色、香、味、形,还可以写它的做法、吃法,以及相关的传说,这样就能写出一定的情趣来。最后,他出示了第三个谜语:

一身绿叶装,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每逢五月五,忆起汨罗江。

学生很容易猜出了“粽子”。设计这个谜语,是要告诉学生,也可以写一写小吃的文化内涵。新颖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了习作的要点,也产生了习作的冲动。

2.求变。教师要善于变换教学顺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变化中求情趣。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中,作家巴金与小朋友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教学这篇课文,我根据课文多哲理警句的特点,设计了“读书信,写格言”的综合学习活动:反复研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认真思索这些语句的含义,并将其概括浓缩为自己喜欢的格言;全班交流,格言送给同伴,并说出赠送的理由,学生兴趣盎然。

3.求巧。语文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切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享受教育。比如在学习关于春天的词串后,巩固练习阶段,一位老师设计了“编故事、讲故事”的竞赛活动,要求学生所编的故事中必须出现词串中的词语。学生热情高涨,联想丰富,编出了一个又一个天真有趣的故事。有的说:“春天到了,河边的柳枝悄悄地睁开了眼睛,她看见了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春天多美呀!”有的说:“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悄悄地下着,柳树和小草长出了嫩芽。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布谷鸟欢快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真美呀!”……在趣味浓浓的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所学的词语得到了巩固,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陶冶,可谓“一石三鸟”。

三、追求生态课堂,突出活动的开放性

教师设计语文活动时,要重视活动的开放性。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活动内容,开放活动过程,开放活动方法,让师生在开放的环境和心态中,充分展示教学的智慧。例如,在活动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和不同的班级因文而异,因人而变。学习《钱学森》《詹天佑》这类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练习给钱学森、詹天佑等名人写颁奖词,在反复研读中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学习《黄果树瀑布》《九寨沟》这类课文,可以让学生练习当小导游,以此促进他们不断吸收课文的语言;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这类课文,可以让学生做一回演员,当一次导演,在文字和实践的相互转化中体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感。

好的语文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发展,积淀语文素养,它能提升课堂艺术和教学实效。因此,我们必须下工夫研究语文活动的设计,让语文课堂灵动飞扬,魅力四射!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活动目标

1、本次教研活动渗透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2、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学生、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程度地推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3、建立“教研、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型、学习型、讨论型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13年4月15日

四、活动地点

小曙河小学

五、参加对象

颜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

六、活动组织形式

针对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如何培养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从多个方面探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如何去培养,及时与各任课教师交换经验,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七、活动过程

数学组各老师发言,谈如何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八、活动要求

1、各教师提前撰写交流内容,并交1份到教研组。

2、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交流活动,并填写好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圣诞活动方案设计 篇10

一、活动意义

多保住一份纯真的童心,就为社会多留住了一个向善的传人,圣诞节前学生们早早准备好自己的圣诞袜挂在床头,担当起圣诞礼物接受者的角色,而家长和成年人也重新找回年青的感觉,恢复对童年游戏跃跃欲试的激情,也会慎重准备好给学生们的礼物,担当起一次上帝的重任,为学生们送上心仪且梦寐已久的礼物,家长的倾情配合,学生们孜孜亲为,就是无声的教育,就是无形的熏陶,对于成长中的受教者就是的训练!

在这样氛围和耳濡目染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他们成年也更能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更能时时刻刻保持一份天真去感知社会,寻找童趣,处处领略社会和人性美,成为一个上帝的使者。人人不仅仅是学生们保住一份童心,社会就少一份世故,多一份纯真和谐和美好!

二、活动主题

携手学生,欢度圣诞。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_月_日至_月_日。__小学食堂二楼。

四、活动内容

各方领导在活动地点办公室进行相关事宜的讨论,其他人员进行会场布置。由志愿者代表以及活动地点学生代表致辞,后举行联欢活动。学生及家长进行“舞艺大比拼”,现场表演兔子舞,选出表演优秀的五名学生,每人奖励一个苹果(20分钟)学生进行才艺大比拼,学生讲故事,唱歌,跳舞等才艺展示,由志愿者评出表现优秀的同学,分发圣诞礼物(圣诞袜子,圣诞帽子,挂件)鼓励(大约20到30分钟)制作贺卡,学生自带画笔为家长或朋友制作贺卡,由志愿者评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贴画进行鼓励(约10分钟)抽奖环节,由负责人抽出一名幸运学生,赠送圣诞礼物(10分钟)记者团同学对活动当天相关人员进行采访,学生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五、注意事项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篇11

【关键词】小学英语 听力 活动设计

一、听前的预测可以是通过预习听力材料,如材料的标题,所提供的课后练习或者图画来进行预测

1.根据材料标题进行预测。例如,当看到Spring Festival 这一听力材料标题时,有些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dumplings, big family dinner 等等,这些恰恰就是材料的中心内容所在。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再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许多内容做到了未听先知。

2.根据课后练习进行预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听力练习中所提供的词,词组必须基本是本听力材料的重点词汇。通过重点词汇则可猜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我相信当学生看到词组dragon boat, Quyuan, Zhongzi, 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端午节。因此,学生可根据这些词进行联想并做进一步扩展便可预知这篇听力材料的大意了。

3.根据Mutiple Choices练习进行预测。这要求教师在设计的多项选择的几个答案中要有一些核心部分,如相同的词,词组等,学生可根据这些核心部分进行猜测,分析,归纳,对马上出现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听。

二、听力的过程是输入,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听力的听时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能动过程。听力的过程十分迅速,有时甚至只听一遍,无法重复。所以教师很有必要运用多种听力训练方法来指导学生。

1.听力活动的设计必须能让学生把模糊听与细听相结合。所谓模糊听是指通过了解所听材料的大概内容,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如在设计听力活动时,教师可先设计一些简单点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听第一遍(模糊听)来选择问题的答案。而细听则是指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材料的某细节上,抓住一些关键词的能力。如教师可在听力活动设计题的最后一道题让学生边听边填词。

2.听力活动的设计必须将听,说和写相结合。教师在处理整篇听力材料时,自始自终都是让学生边听边完成,边说边完成,把听说写相融合,因此教师设计的听力活动题一定要范围广,能体现听说写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题目设计应遵循先简后难,循序渐进。学生听懂听力题时容易兴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听不懂时,也容易使人失去信心,产生焦虑,而焦虑的情绪会使学生慌乱以至于无法做听力。基于这点,听力活动题的设计原则之一一定要做到先简后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信心做听力题。所以教师的处理首先是让听——选择答案,然后是听——回答问题,紧接着复述,最后是听——完成填空,这只是笔者提供的其中一种训练方式,教师是一步步的深入,让学生逐渐的了解直至完全通透听力内容。

当然我们的听力训练方法以及听力活动题的设计还可以丰富多彩,如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设计。分层设计听力活动题,这又会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学习同一种材料。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听力活动题,这就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问题,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然而,有优点同样有不足,这需要设计听力活动题的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在设计上,力求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听后活动是一个眼神又是一个升华,是一种调节,更是一项互动

笔者总结了几种设计方式供参考。

1.听后解释。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听录音前,对材料中较难理解的词,短语和句子不做解释,只要求学生听后根据听力内容进行猜测,判断和解释,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在模拟真实语言环境中听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能力。但是在做完听力活动后,必要的解释不可省略。

2.听后问答。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或让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听后回答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师迅速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听后重复。让学生复述听力材料里较难的或关键的短语或句子,这种活动属于精听,不仅要求听懂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单词。有代表性或者经典的片段,教师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背诵。

4.听后讨论。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讨论能引发思考,这不仅可以帮助加深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5.听后整理。听后要求学生及时整理记录,如复原缩写,补充遗漏,归纳要点和思路等。听后整理记录的作用在于能充分利用短时记忆,将听时未能及时记录但又相当重要的内容追记下来,同时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又重温了一遍,这种加工整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所听内容进行理解设输出。填空和填表格也是听后整理的形式,对小学阶段而言,相对较难,但未尝不可尝试。

总之,听力教学是一个有机系统。听是语言的吸收,而吸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我们应该将听说读写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并以此来进行教学。所以,听力活动的设计必须兼顾听说读写个方面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任何一种听力教学方式都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少而多,由点及面,反复循环,作为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并利用这种特性,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篇12

方法引导:制作树叶贴画的方法。

活动设计:探究叶子的特点、作用, 制作树叶贴画。

一、活动主题背景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 除了色彩缤纷的花朵之外, 最引人注目的应该算是千姿百态的叶子了, 正是有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叶子, 各种各样的植物才得以正常生长。此外, 植物的叶子能够释放氧气, 为人类提供食物、遮风挡雨……事实上, 树叶还可以在我们的一双巧手下, 摇身一变成为漂亮的作品。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兴趣, 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组织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树叶, 如叶的种类、用途, 并引导学生欣赏叶子的美。

3.指导学生制作叶贴画,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 尽量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活动准备

1.搜集各种各样的叶子。

2.搜集叶子的种类和用途的相关知识。

四、活动过程

(一) 激起兴趣, 导入活动

1. 听儿歌说出儿歌中唱出了什么?

2. 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神奇的礼物, 赶快打开礼物盒看看到底是什么?

(板书:叶子) 这节活动课是和叶子有关的, 有信心和老师一块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吗? (有) 请用你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二) 实践活动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叶子, 仔细观察, 看看它们分别像什么?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汇报交流)

1. 认识叶子

(1) 形状

除了我们手中不同形状的叶子, 老师还搜集了一些不同形状的叶子, 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叶形 (卵形、心形、扇形、鳞形、掌形、龟背形) 。再介绍一些特殊的叶形 (矩圆形、圆形、三角形、箭形、琴形、戟形、剑形。) 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手中叶子的不同形状呢?指名回答。 (师板书:形态各异)

(2) 颜色

叶子除了形状不同, 还有什么不同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生观察, 讨论得结论。 (师板书:颜色不同)

(3) 结构

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叶子形状不一样, 颜色也不一样, 仔细看看这么多叶子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老师可以作指导, 然后课件出示叶子的结构图, 指名学生进行分析。

(4) 了解叶子作用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 叶子的种类真多啊。我们认识了叶子形状、颜色、结构后, 同学们想一想叶子有什么用处呢?你知道吗?

学生汇报交流。 (银杏叶价值: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实践证明, 平时以艾叶每月熏蒸1~2次, 在冬季及流感流行季节每周熏蒸1~2次, 能使各种常见致病菌、病毒的数量显著减少, 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茶叶可以泡茶。枫叶:祛风除湿, 行气止痛:用于肠炎, 痢疾, 胃痛;外用治毒蜂螫伤, 皮肤湿疹。叶子可以吸灰尘、叶子可以遮风挡雨等。)

学生汇报交流。 (交流中顺便赞美叶子的奉献精神)

2. 制作叶贴画

(1) 欣赏叶贴画

漂亮的叶子不仅能美化环境, 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请看这是聪明的孩子用叶子做成的贴画, 漂亮吗? (课件出示)

(2) 指导学生制作叶贴画

你们想不想也用自己聪明的智慧来制作一张更漂亮更有创意的叶子贴画和他们比一比呢?好, 下面我们以小组进行一场比赛, 看哪一组做得更漂亮更有创意。在做之前, 老师有几个要求:首先, 小组成员商量好, 你们准备做什么样的贴画;其次, 尽量不要破坏叶子的完整性;最后做好后, 给你的贴画起一个动听的名字。十分钟后以小组展示。现在开始计时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鼓励学生抓紧时间)

(3) 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用你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 你们小组做的是什么样的贴画?再次鼓励:你们真了不起, 一个个都是心灵手巧的小制作家。哪一组的制作更漂亮呢?老师把自己的贴画奖给最佳制作小组的同学们。大家用掌声鼓励他们。同时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三) 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 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呀, 我们知道了叶子的形态各异, 颜色不同, 作用广泛, 它既能美化我们的环境, 又能美化我们的生活, 真是神奇的叶子。叶子的奥秘太多太多了, 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多多练习。 (课件出示拓展延伸, 师布置作业)

(四) 活动总结

和川小学大教研活动方案 篇13

一、听课

时间:11月5日中午,授课教师:赵波题目《青山不老》

主评教师:

二、课题研讨活动

研讨课题: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有关问题:

1、调查各班“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导致其阅读能力低下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课堂中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3、在合作学习中怎样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

4、如何树立“学困生”阅读自信?

5、研究科学、合理地指导“学困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逐渐提高此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对策。

小学教研活动策划方案实施 篇14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自身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战略。根据我们对全华藏教育辅导站学校教研活动的调查,校本教研活动都有计划、布置,不少学校也围绕着教研方面开展了一些活动,但还有些问题存在,主要有:

①学校领导、教师对教研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巨大作用。有的学校领导、教师甚至认为“搞教研、写优秀论文是耍花架子,无非是为了评职称,对教学无用。”

②校本教研缺乏引领。校本教研的开展必需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其中专业引领是关键。但是许多学校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教研内容仍然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教材教法的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次数,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而对一些看似新的课题,研究更是无从下手。

③教研教改的风气不浓。有的学校教研组名存实亡,很少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甚至有的教研组连一份与教学方面有关的书报杂志也没有。有的学校连续几年,没有那一位教师写过一篇教研方面的文章。有的教师还是“一本教参打天下”,满足于把教参搬到教学设计上,又“贩”到课堂上,手头上也是一份教育报刊杂志都没有,对教研教改的动态一无所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④教研活动单打一,大都围绕着如何提高考试分数做文章。

⑤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不集中,随意性大,活动无效果,教师失去信心。

⑥虽有些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研究,且取得不少研究效果,但缺乏现代科学理论指导,方法比较陈腐,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有的研究效果个体色彩较浓,整体性、系统性不够,研究出来的效果难以普遍推广。

⑦局部学校对教研活动制度不健全,造成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差等。针对我辅导站各小学教研存在的这些问题,为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选定了“农村小学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作为试点,探索出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模式,为全县乃至全省、全国广大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包括:

①教研必需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教研工作必需从学校实际动身,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学校发展服务。

②教研必需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需确立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通过教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③教研必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都是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国外:校本研究在英美是随同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当时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没有学校参与特别是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研究效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这方面的积极倡议者斯腾毫斯就谈到:“假如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效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假如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需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保守。”这种研究保守后来逐渐演化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议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 篇15

一、以小学生特点为基础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其不能像中学生那样很好地控制自己,调控自己的注意力,其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也极为有限。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这一特性,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尽可能地使教学环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在将课程上好的前提下,设法开拓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和知识的传递。

其实教科书在这方面本身就做得很好,为什么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课本往往充满了五彩斑斓、色彩缤纷的插画呢?原因大致若此,即最大可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实,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人左脑主管的是抽象概括性思维,而右脑主管的是想象、直觉和灵感。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右脑记忆法,引导学生完成单词与句子的记忆。例如,当学习“apple”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有关苹果的画面,可以是绿油油的苹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也可以是家里面鲜美可口的苹果拼盘,通过不断地巩固加深对图画的印象,自然而然就会加深对单词“apple”的记忆。

二、以课程标准要求为核心

结合小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小学英语的教学应以活动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标准。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的教学,比如唱歌、竞赛、绘画、游戏等形式新颖的活动,通过这种直觉、感官上的刺激,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一点也能够印证上文所提到过的右脑记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手、脑、口并用,引导其创造能力的发挥,开发其智力潜能,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调动所能找到的资源独立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课程在活动中完结,让学生在玩耍中收获。

例如,在学习有关“food”的内容时,教师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绘画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在旁边标注其英文名称,有的同学就会画noodles、dumpling、rice、milk等等。当然,绘图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形成一种“照相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单词的记忆,并形成反射性的记忆。再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句子,小兔子与大灰狼的故事就是很好的素材。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大灰狼、兔妈妈、小白兔。大灰狼趁兔妈妈外出时敲门:“My dear white rabbit,open the door please.Open the door quickly.I want to come inside.”小白兔回答:“No,no,I won’t.Mom is not back.”通过游戏的形式既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单词、句子的记忆。

三、以生活情境设计为切入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课本中的知识其实非常单薄,要想学好英语,不但要了解英语的单词构成、句型语法,还要深入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这样才能理解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差异性,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无疑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好办法。

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西方人同中国人的不同之处,例如,西方人和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时,表现出的反应就截然相反。对别人的夸奖:“You are so successful.”西方人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的回答则是:“I’m just lucky.”再如,对别人的邀请:“Would you like to play soccer with me?”如果不想去的话,西方人会这么回答“Yes,I’d like to.But I have to do my homework.”即委婉地拒绝,而中国人则是会直截了当地拒绝。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就会更容易理解课文中的特定情境。

其次,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敏感程度,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英语,同时也让英语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注意街上、学校、商店等公众场所的英语标志,看看哪些认识,哪些不认识,将它们记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到学校之后,再与同学交流讨论。通过细心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停车场会出现“PARKING”,商店里会出现“NO SMOKING”,银行会出现“Bank of...”等等。通过这种形式,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课本内容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生活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上一篇: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办法下一篇:房开成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