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消防家庭作业
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分数: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报警早、损失小。我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A)。
A、119B、122C、120D、9112、发生火灾后,如何正确报火警(B)。
A、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B、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C、告知着火方位后迅速挂断电话,返回火场。
3、单位发生火灾,你首先应(A)。
A、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通知单位消防负责人。
B、先自行扑救,救不了时再报火警。
C、只拨打单位内部报警电话,不拨打119火警电话。
4、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是否收取费用(D)。
A、收取成本费用B、按照出动车辆数和扑救时间收费
C、对单位收费,对个人不收费D、不收取任何费用
5、遇到消防车执行灭火或抢险救援任务时,社会车辆及行人应当(A)。
A、靠边让行B、穿插其中C、超越消防车
6、购买烟花爆竹时,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选择(C)。
A、购买便宜的B、购买火焰大、响声大的C、在正规销售点购买合格的产品
7、儿童燃放烟花爆竹时,正确的做法是(A)。
A、由大人看护,到指定的燃放地点燃放
B、只要有大人看护就行,不必到指定的燃放地点燃放
C、不需要大人看护,只要到指定的燃放地点燃放即可
8、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C)。
A、上部B、中部C、根部
9、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C)。
A、下风位置B、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C、距离起火点3-5米的上风或侧风位置
10、电熨斗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以下哪一项做法是错误的(C)。
A、电熨斗不能与其它家用电器合用一个插座,也不要与其它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
B、熨烫衣服间歇时,要将电熨斗竖立放置或放在熨斗架上。
C、熨烫衣物时,临时有事离开一会儿,不用拔掉电熨斗的电源插头。
11、扑救火灾最有利的阶段是(A)。
A、火灾初起阶段B、火灾发展阶段C、火灾猛烈燃烧阶段
12、当打开房门闻到很浓的燃气气味时,要迅速(B),防止引发爆燃事故。
A、打开电灯查找漏气部位B、打开门窗通风C、点火查看
13、安全使用燃气,以下哪一项做法是错误的(A)。
A、家中煲汤时,可出去买菜或长时间在客厅看电视
B、使用完后要关闭燃气阀门C、烧水做饭时厨房不离人
14、(A)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任何单位和个人B、单位保安C、消防官兵D、公安民警
15、油锅起火,不正确的扑救方法是(B)。
A、立刻关闭气源B、用水泼灭
C、用锅盖闷灭D、将切好的蔬菜等倒入锅内闷灭
16、我国每年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A)。
A、11月9日B、1月19日C、9月11日
1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A)。
A、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
B、所有人都从车门逃生C、不用慌张,按顺序慢慢走
18、如果睡觉时被烟火呛醒,正确的逃生方法是(A)。
A、立即寻找逃生通道,迅速逃生 B、往床底下钻 C、穿好衣服再走
19、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吸入有毒烟气窒息死亡B、直接被火烧死
C、人员拥挤致死D、跳楼或惊吓致死
20、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压灭火苗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边跑边用手拍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21、为了确保消防安全,以下哪些场所禁止吸烟(ABC)。
A、商市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B、公共交通工具
C、加油站D、公园
22、家庭宜配备以下哪些消防器材(ABC)。
A、手提式灭火器B、救生缓降器或逃生绳
C、强光手电筒、简易防烟面罩D、消防水枪、水带
23、用电时要注意防火安全。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A、不乱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B、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施和线路
C、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D、尽量减少电灯的开关次数
24、下列哪些选项是家庭应该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ACD)。
A、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B、制定家庭健身计划
C、绘制家庭逃生疏散路线D、经常检查和消除家庭火灾隐患
25、下列哪些场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ACD)。
A、房屋的屋顶、阳台、窗口B、在室外空旷的地点等指定区域
C、商市场、影剧院、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
D、有外墙保温材料的高层建筑附近
26、对于消防器材和设施,我们应该(BCD)。
A、火灾很少发生,消防设施一般很少用到,在周围可以堆放物品
B、不埋压、圈占、遮挡消防器材设施
C、定期维护和保养 D、不挪作它用
27、报警人或知情人应协助消防人员开展以下哪些工作(ABC)。
A、引导消防车辆、人员到达火灾现场
B、介绍起火位置(建筑)的有关情况和有无人员被困
C、介绍周边可利用的消防水源
D、与消防员一起进入火场灭火救人
28、家中使用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时,以下哪些做法是错误的(ACD)。
A、靠近床铺,这样可以保证有效取暖
B、离床铺、窗帘、沙发等可燃物要保持一米以上
C、把衣物直接放在电暖器上烘烤
D、为保持室内温度,出门时开着电暖器
29、家里发生大火时,错误的做法是(AC)。
A、赶紧收拾家里值钱的东西,尽量带走,减少损失
B、不贪恋财物,立即逃生,并迅速报火警
C、坚守家中灭火,不逃生
30、面对火灾,哪些是正确的选择(ABC)。
A、不乘普通电梯B、不轻易跳楼C、不贪恋财物D、不迅速报警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31、电瓶车可以停放在楼梯口或者楼道里充电。(×)
32、学校和单位要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33、居民小区在没有车位的情况下,机动车可以停在消防通道上。(×)
34、市政消火栓可用于火灾扑救之外的生产用水。(×)
35、可以锁闭一些日常没人通行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36、学生可以在宿舍内自己拉电线、灯头、插座。(×)
37、阳台上不能堆放易燃可燃杂物。(√)
38、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施都属于违法行为。(√)
39、为了家里或宿舍内的整洁,可以将电源线、电源插座埋在地毯下。(×)
1 家庭作业的性质、类型和作用
家庭作业 (homework) 原指工人在下班之后, 在工厂外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应用到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则指学生不在老师直接监督下进行的学习, 是课堂教学的继续, 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掌握相应的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家庭作业于1505年首先在德国的学校出现,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它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开始发展。当教学从个别教学转向班级教学时, 家庭作业成为个别学习的手段, 起着弥补学校学习活动单一化缺陷的作用。19世纪,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开始影响欧洲学校。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倡学生在课后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 这项工作被推到家里进行, 以便留下更多时间在学校搞教学, 家庭作业因而成了课内学习的继续。[3]此后, 家庭作业作为课内学习的继续, 逐渐为教师和学生所认同。
利和皮尔瑞特通过研究发现, 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主要有四类:一是练习型, 帮助学生掌握特殊技能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教学内容;二是准备型, 为学生准备新课的知识;三是扩展型, 学生超出课上获得的知识信息, 将新技能和观念迁移到新情境;四是创造型, 给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2]由于家庭作业是课内学习的继续这一观念根深蒂固,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老师布置练习型和准备型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心的, 也是教育研究得比较多的。库尔特指出:“在教育方面很少有像家庭作业那样的问题使人争论不休。家庭作业的拥护者认为家庭作业可鼓励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 让他们有时间实践和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而家庭作业的批评者则认为教育应在课内进行, 而不应通过家庭作业把学习任务带到课外。[4]”我国的研究表明 (国家教育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1997) , [5]家庭作业能促进学生学习, 中外学生都花时间做家庭作业, 我国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更多。
2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分析
家庭作业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加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责任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理论界长期缺少和忽视对家庭作业的研究, 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6]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 笔者在甘肃中等城市庆阳市做了小样本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庆阳市小学高年级的70名学生, 问卷回收率为71.4%。在对老师的访谈中收集到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问卷显示,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存在如下误区:
2.1 社会及家长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认识误区
问卷显示, 高年级的小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要做, 有60%的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最关心, 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性格发展还有良好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存在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因为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使得社会对人的认可存在着误区, 家长通常觉得自己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而忽视了与孩子对话的机会, 缺少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得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正是智力与身体快速增长的时期, 父母的正确教育会给他们的成长增加动力, 所以作为家长不应该将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孩子的成绩上而应该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2.2 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有效的家庭作业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实他们的生活。如果家庭作业设计不合理, 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问卷显示, 有4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家庭作业量太多, 有些学科的作业甚至到很晚才能完成, 而且各科作业分配不均, 各科老师之间没有对布置家庭作业作讨论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做, 而没有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30%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 对家庭作业没有兴趣。有16%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不需要查找资料, 重复的抄写使得他们很讨厌学习。
2.3 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中存在的误区
作业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 发现问题, 所以评价是作业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一个环节。问卷显示, 有96%的学生在未完成家庭作业时受到老师的处罚, 1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认真。在对待作业未完成问题上,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没有做作业, 而应该看到学生是不完成作业还是不能完成作业这两种情况来对待, 不能只是一味的处罚。在评价作业时, 教师也应该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
3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新思考
3.1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
家庭作业的设计主要是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也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又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生作业的设计应遵循学生心理特点的要求, 使得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加深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学习的态度。
3.1.1 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基于这个理念,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倡教学的实践性。而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 家庭作业具有更大的弹性, 要时间、空间充分利用, 让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走到课堂外去。所以, 家庭作业的设计需遵守以下原则:
1) 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作业的主人, 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幸福的历程, 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老师要充当作业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亲身感受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学习, 体会学习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信心。
2) 学生个性化原则
以往作业的形式都是一刀切的状况, 没有体现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活动类型的作业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展现更多的自我, 让每个学生在一次作业中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角色, 发挥他们更大的能动性,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所得, 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发展, 建立自信心, 展现个性。学生接受同样的知识有快有慢, 而且兴趣爱好不同, 有的人喜欢表演, 有人喜欢动手做实验。因此,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家庭作业, 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 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3) 作业趣味性原则
喜趣是小学生的天性, 学生对趣事会乐此不疲, 对有趣的作业也是如此。枯燥无味的作业会使学生一筹莫展, 而马虎敷衍行事。教师要尽量设计趣味性较浓的作业给学生。小学生好玩、好动和好奇, 教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其天性, 让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地健康成长, 不可束缚压抑学生。教学不只是要学生的试卷成绩, 还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证学生在玩的好的情况下做好家庭作业。
4) 作业开放性原则
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 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作业统一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应立足课本, 放眼课外, 放眼社会,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业的内容与教材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创设作业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轨”。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集体意识。[7]
3.1.2 积极探索小学生新的家庭作业形式
传统作业往往表现为单一形式的机械性书面作业, 易于形成学生僵化的学习态度, 禁锢学生的心灵。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与升学的目的联系在一起, 由此, 作业与考试一样, 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手段。过去作业形式比较单一, 基本上以纸笔作业为主, 很少有教师想到其他形式的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一些记忆性作业或机械性作业。对如何布置创造性的纸笔作业则缺乏考虑, 更不用说其他形式的作业。
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 可考虑以下思路:
从作业内容看, 可考虑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
从作业的时间方面看, 可考虑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相结合;
从作业承担着角度看, 可考虑个人作业, 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型作业形式;
从作业兴趣角度看, 可考虑把传统单一性记忆作业和多样化、趣味性作业相结合在一起, 采取既重视记忆又重视兴趣启发的作业形式。
具体的作业形式:1) 探究式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在充分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把自己获得的学习成果、独特的见解在小组、全班学习集体中与人分享, 与人交流;把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向别人求助, 寻求解决;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思考分析。让学生制作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寻找问题, 然后再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考虑到学生已有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 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2) 实践性家庭作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课堂延伸到自然, 从书本拓展到生活, 使学生有机会把他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操作,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基本方式包括试验、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公益劳动、表演等等。其作业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亲身实践、切身体验。3) 趣味性家庭作业, 新异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 从而引起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唤起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4) 活动性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 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操作, 以巩固知识, 探索新知识点。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把握活动的灵活性, 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让学生在一个假设的情景中, 成功的运用知识, 创新意识。5) 综合性家庭作业, 作业要求把观念组织起来做出一个新的陈述, 检验观念, 发现关系, 或提出更改措施。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的积极讨论、思考, 将书本上的死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所学的知识, 勇于改正。也可使得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家庭作业, 并且让同学们相互评价。
总之, 要采取多种手段, 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8]不同形式的作业可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作业形式多样化并不违背素质教育的精神。
3.2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的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下,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评价对象由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不只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 而且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状态的改进。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多样化, 尤其要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 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评价中要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互相理解, 强调平等的相互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9]3.2.1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 作业评价的方向性原则
作业评价的功能便是要为学生提供反馈,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白学习方向, 改进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根据相关评价自己分析, 自觉修改订正, 从而获得主动而积极的发展。
2) 作业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家庭作业评价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应多给予鼓励, 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信心, 诱发内在智力潜能, 一切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比较滞后, 作业效果不佳的学生更要以激励为主, 改变一贯沿用的作业评判符号, 树立学生对作业的信心。
3) 作业评价的多样化原则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能贴近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形式多样的评价会刺激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得到认可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改变对待作业的态度。有效的评价语会促使学生之间竞争, 从而产生良性循环的学习竞争。
3.2.2 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的新策略
1) 由教师评价拓展到学生评价, 由被动评价转向主动评价
教师把作业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不再包办代替、一览无余。[10]而是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 完善自己。这样, 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会从无到有, 甚至更浓。
2) 重视作业完成的过程, 由结果性评价过渡到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能光看结果, 还要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不再以成败论英雄, 只要学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 得到了收获, 就可以肯定。这样虽然会使得教师的评价变得困难, 而且一些隐性的改变也又易很快显现出来, 但是过程性的评价在量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质变。
3) 保护创新思维, 由客观评价转向激励评价
不能仅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业, 要对学生多激励, 唤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学生求强的好胜的心理在作业上表现为希望教师对其作业表示赞赏与肯定。当学生拿到批有“优”“有进步”等评语时, 就会兴奋, 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遵循多肯定少批评的原则, 对学生多加鼓励。让他们不断进步, 特别是对学习差的学生, 应注意发现他们作业中的优点而加以肯定, 不要把他们的作业看的一无是处。
4)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单一评价逐步转向多元评价
应将教师的评价逐步改变为学生自己、家长、同学、朋友多方面的评价。[11]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 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都很单一, 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作业评价中, 如果能更多的争取学生自己的力量, 采取他评、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 一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在评价形式上采用多样的评价, 让学生每天在惊喜中看到自己的作业。
5) 跨越师生心灵的鸿沟, 由被动批改转为对话式评价
师生的相互交流会使作业的评价变得更加灵活, 只有当老师从了解学生到理解学生, 才能使得老师将自己的对话平台降低到学生的基础上去评价学生。这样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老师、尊重老师, 重新建立起已经破裂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评语也应该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 使学生树立起再向前进一步的信心。
综上所述, 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 可以极大的改善家庭作业的效果,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 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由不认真研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高效的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1]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6.
[2]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科学学报, 2003 (6) :47-52.
[3]严亦峰.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 :43-46.
[4]任宝贵.国外对家庭作业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 2007 (1) :180-181.
[5]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6-107.
[6]薛珮琳.关于家庭作业的理性思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 (5) :112-114.
[7]杜金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研究[J].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 2006 (1) :26-27.
[8]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1) :5-9.
[9]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9-14.
[10]刘新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7:14-15.
Government guidelines on homework:
Years 7 and 8 (ages 11 to 13): 45 to 90 minutes per day
Year 9 (ages 14 to 15): 1 to 2 hours a day
Today, many homework tasks are done on a computer—for example, preparing presentations[陈述], using the Internet, or completing online tasks on an e-learning[电子学习] platform. So, schools are usually open before and after normal hours, enabling students without a computer or Internet access[互联网接入] at home to use their resources and IT facilities[设施].
Sometimes students are given Extended Learning Tasks which requir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分析], such as a history or art project. But however big the task, teachers will always give feedback[反馈], helping students to identify[识别]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Some schools send students home with a homework diary, so parents and carers[看护者] can track[追踪] their child’s progress. Other schools have an e-portal[电子门户], so parents can keep track of their child’s performance every day. Sadly, not every parent takes that much interest. In a 2011 poll[投票,民意调查] of 1, 000 students aged 11 to 18, over one in ten complained that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space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hile almost a quarter said that their family did not support them enough.
虽然没有多少学生会喜欢家庭作业,但它确实是英国中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政府对家庭作业的指引是:
七年级和八年级(11- 13岁):每天45- 90分钟
九年级(14- 15岁):每天1- 2小时
如今,许多家庭作业都在电脑上完成——例如,准备自我陈述、使用互联网、或者在电子学习平台上完成线上作业。因此,除了正常的授课时间之外,学校通常也会在课外时间开放,让没有电脑或是家里无法联网的学生能够使用学校的资源和计算机设施。
有时候,学生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完成学校布置的“扩展性学习任务”,例如一个历史课题或是艺术项目。不过,无论学习任务有多大,老师都会给予学生反馈意见,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些学校会给学生发一本作业日记簿,以便家长和看护者追踪孩子的学习进度。有些学校则创建了电子门户网站,这样家长就可以每天跟踪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2011年,一份针对一千名11到18岁的学生所做的调查中,超过十分之一的学生抱怨他们在家没有足够的空间做作业,而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说他们的家人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
Word of the day: e-
e- is used as a prefix[前缀] to refer to[指的是] things that happen on the Internet. It is short for electronic[电子的]. So an e-mail is mail on computers and e-learning is online learning.
Match Numbers
Match these numbers from the article to the correct statement.
10 9 11 1000 90
a) The year group that should spend about 1-2 hours per day on homework.
b) The maximum number of minutes a Year 7 student should spend on homework.
c)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took part in the survey.
d) The age of the youngest child to take part in the survey.
e)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don’t have space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ord Web
Find six words in the article that are connected to computers.
8月31日,江苏省人大法工委、教科文卫委、省教育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地方性法规,并第一次以法规形式规定各年级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量。
■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条例》规定,“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统称中小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中小学校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安排一次不少于25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根据《条例》规定,江苏省将“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计入总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
■各年级作业时间定上限
课业负担过重是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限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必要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不得超过7小时,高中学生不得超过8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学校和教师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和辅导班,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体育锻炼。”
■学生每年体检一次
《条例》明确学校必须确立学生体检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于体检费用,《条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生的健康体检费用由财政予以保障,其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体检费用由学校按规定标准统筹安排”。
■作业时间如何监管将出配套措施
根据《条例》,如学校有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将对其主要负责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呢?
据江苏省教育厅丁晓昌副厅长介绍,该《条例》出台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规定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是《条例》的一大亮点,也是实施的难点之一。丁晓昌副厅长表示,教育厅正与各地教育局协商,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据《扬子晚报》
新闻背景
2007年高招体检
江苏省仅10%学生合格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介绍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虽持续增长,但肺活量、柔韧性、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指标不断下降。在2007年高校招生中,江苏省仅有10.17%的考生体检合格,有89.8%的考生因身体和健康原因专业受限。近两年征兵中,有60%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新建小学施丽华
【摘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一直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主导者,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因为学生不愿意做,不喜欢做,讨厌做家庭作业,所以家庭作业效能很低。家庭作业也成了学生日常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方面。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数学家庭作业改革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作业课堂改革喜欢
正文:
我们数学教师常常遇到学生不做家庭作业或是应付了事的情况。而我们常常把这种情况归因于学生学习不自觉。仔细分析,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教师自身,“我们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在作业这个环节,我们就是要寻找、布置适合学生做,学生喜欢做的作业。当我们布置的作业学生不喜欢做时,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做作业,从而形成“重负担,低效能”的状况,这有悖于“减负”精神,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学生对待数学家庭作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从学校三至五年级学生中任意抽出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l)“作业完不成是由于老师留得多”占百分之三十八。(2)作业形式变化少,占百分之二十二。(3)“对容易被老师检查的书写类作业认真完成”占百分之十六。(4)“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创新题目”受到喜欢占百分之四十九。(5)“形式新颖有新鲜感,对探索性、开放性创新型作业愿意试一试”占百分之六十三(6)“先完成感兴趣的作业”占百分之六十九。(7)“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占百分之六十。(8)“对烦琐机械的抄写等作业没有耐性,由于没有耐性而马虎对待的占百分之五十四。
由此可见,学生对作业的形式见得少,书写类作业常见,而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类创新题目则见的少,但学生渴求尝试。优化作业,提高学生对
作业的兴趣显得极为必要。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这种必要性就更显迫切。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主体的感知、知识的主观构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外,人文性又是新课程的一大主题,我们不能为作业而作业,作业的目的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二、改革与探索
在教学中,我们为了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效能,扭转家庭作业枯燥乏味,缺少情趣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积极利用农村家庭生活中的独特资源,对数学家庭作业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一)、让数学家庭作业从形式上充满乐趣
1、绘画型作业
这类作业最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通过画一画,它既让学生动手,更需要学生动脑,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的教学内容很适宜绘画型作业的设计。如学习完三年级《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画一幅轴对称的图案。又如学习了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后,让学生用七巧板拼组图形,然后把你拼成的图形画下来。交上来的作业精美极了,用于布置教室,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2、收集型作业
这类作业最适合学生学习某一数学概念后布置,它能够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投向社会,能够亲身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能够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对学生理解概念和应用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从应用中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用“规律”描述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某些现象,并作出解释。又如教学“圆”后,我布置学生思考“硬井盖为什么是圆形?”“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我布置学生阅读《寿命三角形》一文,思考怎样增加“寿命三角形”面积。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收集数学,不仅可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想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处,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充实头脑,从中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读书的好习惯。
3、实践型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增长学生适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如果一味要求学生看课本做练习,以期待考试中得高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大教育指导下,作业应体现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思,学到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实践经验,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教“圆柱的认识”前,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同学们,明天我们就要学习圆柱了。请大家回去结合教材,出去走走、看看,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形,它们是什么样的?并亲手做几个小型的圆柱带到学校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教室里有这样的两个场面:一是学生带来的圆柱物体各种各样,有泥巴做的圆柱、有毛竹削的圆柱、有用纸制作的小水桶,还有用胡萝卜削成的小圆柱等;二是学生们把带来的圆柱物体相互交换、比较,“我所看到的圆柱形物体如柱子、烟囱等,上下一样大小的圆,而且是笔直的,这就是书上所说的直圆柱吧?”“我家附近有位白铁匠,他在做水桶时用了长方形的白铁皮圈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配上圆形的底。我想作为水桶底的圆周长与长方形的长一样,水桶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一样。”“书上说‘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我把削成的圆柱沿竖直方向切成两半,通过观察量一量,找到了圆柱的高。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它与从侧面量到的高相同。”„„课堂讨论十分热闹。
4、社会调查型作业
社会调查型作业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同时了解了社会、生产发展的情况,通过调查、交流、分析、整理,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调查中感受数学所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实验班的金云超在区“少先队争章”活动中获金奖,其中写的调查报告就以“学校用水情况”为内容。调查报告片段如下: 每天一小时值日时间:20个水龙头爆流,真可谓盆满、槽满、地湿,同学们干的热火朝天,激情四射,地拖湿了,教室拖干净了„„.可用了多少水呢?经实际测算得知,1个4分口径的水龙头每分钟耗水为14.4升 一个水龙头1小时耗水量为:14.4×60=864升 20个水龙头一个小时耗水是:864×20=17280升=17.28吨一年的耗水量是:17.28×365天=6307.2吨 再来看看一个水龙头如果关不严或失修一滴一滴的滴漏,一小时后,这一滴一滴便成了
3.6公斤水,这3.6公斤洁净的饮用水便进了下水道成为生活污水的一部分;这些算来一月跑掉2.6吨生命之水。如果这个没有关严的水龙头不是一滴滴地流,而是流成细线状,一小时流出的水是17公斤,一个月要跑水12吨,但这个损耗在水表上是无法显示。接着我们有走访了食堂,是这样的流程:用一个水龙头冲洗篓筐里的大米花了20分钟,接着用两个水龙头洗菜、洗碗、拖把等花了足足6小时,一天的耗水量是5吨多。
(二)让数学家庭作业从内容上贴近生活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数学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数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把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吸取营养。把家庭作业与社会相联系,学生面对这样的家庭作业,不是为了解答而解答,而是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生活,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进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布置学生回家摘记含有数学知识的语句。我从中择取一些事例编成应用题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或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链接。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后,选取“大约25平方米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能提供一个人呼吸一天”的信息,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想办法计算一片树叶的面积;估计一下一棵树树叶的面积;算一算一棵树产生的氧气可供几个人呼吸一天。通过作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本上学会的面积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也可计算一些生活中不规则的图形的面积,同时还渗透了环保的教育,人人要爱护环境,不破坏一草一木。
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小学会搜集和处理数据,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三)让数学作业从方式上变成我的作业“我作主”
现代数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主体性的张扬和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进而形成自主能力。因此,“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对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与爸爸妈妈合作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移。
总之,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课堂的延伸,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礼物,只要我们教师下功夫,重视家庭作业这个环节,相信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要学好数学必须多练多做,这对任小学数学教育的老师来说,每天及时批改作业是不可少的工作。我现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不言而知,我该批改的作业量不计其数。每天看到学生的家庭作业,总是感觉有些头疼,不是缺这题,就是少那题,有的还字迹潦草,他们把家庭作业毫不放在心上,常会草草收场,当然其间也夹杂着几本精品。面对如此现状,我不知所措,经和其他老师请教学习,我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去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六周的努力,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了以认真完成作业为荣,以不及时完成作业为耻的良好学习风气。现将我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找原因对症下药。我们知道,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有教师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是:学生没有用心去完成家庭作业。种种原因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认真地去找原因想办法,对症下药效果才能明显。
二、建立学生能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一个人只有充满自信地走向人生,他才能对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才能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遵循教育特有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作业习惯,这对个体的今后发展有致关重要的意义。
三、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科学、客观的及时评价。科学、客观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看法,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全能的,神圣的化身。老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所以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每字每句都会深深地记在心里,并且表现在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老师的评价直接会对学生的行为起强化作用。
四、善待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用的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学生的过失,教师要正确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给学生及时的引导,要给以多种途径的引导,耐心地解释学生的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
五、建立“值日课代表制”。举行“快乐星级评比”活动,利用每个星期五的班会,分别将“勤学星”、“帮助星”、“进步星”、“自查星”奖给一星期优秀的同学,并有这批学生负责下一周的课代表工作。获奖孩子捧着自己获得的星星贴进教室后壁“童心闪烁”评比栏中自己名下的表格里。
六、从学生方面入手。家庭作业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差距。也就是说,通过对比使学生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使学生在意识上产生一种需要,那就是努力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从而缩短与他人的差距。
一、用操作性作业培养学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一些几何公式的学习都是通过例题, 由教师引导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公式的推导过程, 比较抽象, 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 如“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 等等。在教学过这些内容后,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操作性的作业, 帮助他们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 引导他们弄清楚公式每一步的由来, 明白公式的内在意义。如, 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内容后,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在课后把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并分析在剪的时候的注意点;然后动手拼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在这个长方形中寻找出“长”和“宽”在圆中的对应部分, 用笔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学生可以通过尝试, 较为清晰地发现圆的面积与这个近似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慢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从而对公式更较深的理解和认识。操作类的家庭作业, 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公式的由来, 认清事理, 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发展他们的空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用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数感
在小学阶段, “量与计量”的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 内容涉及长度单位教学、重量单位教学、时间单位教学、面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这些量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 比较抽象, 由于学生的认识比较缺乏, 所以难以对这些量建立起正确的认知, 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对于这类知识, 教师与其费力口头说教或实施“题海战术”, 还不如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途径, 帮助他们去实践, 引导他们用切身感受去增加对这些量的认识。在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 教师再辅以适量的练习, 以不同的题型, 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继续加强实践, 增加实际感受。例如, 学习了“米与千米”后, 可以布置家庭作业:“量一量不同的物体, 估一估, 测一测等, 感受1千米和1米的距离。”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 用尺子量两处1米的距离或沿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让他们去亲身实践, 自然地对“米”和“千米”的知识有所体验, 进一步促进他们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认识。实践类的家庭作业, 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活动作为载体, 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加深认识, 使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用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统计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在小学阶段, 数学教材中安排了“统计与概率”板块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内容比较开放, 形式相对灵活, 结果也丰富多样。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有科学的认识, 提前预设学生在统计和调查中可能会出现的干扰因素, 摒弃无关条件, 消除负面影响。如, 在学习了“百分数”后, 可以设计家庭作业:调查固定电话在调查户数中的百分比, 调查手机用户在调查户数中的百分比, 然后分析二者在家庭使用中的未来趋势。得出结论:因为手机很便利, 使用用户还将不断增加, 固定电话因为有所不便, 使用用户还会有少量减少。这类家庭作业, 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动手能力和主动实践、积极为社会服务的优秀品质。
四、用查阅性作业拓展学生数学视野
教材因为受版面所限, 一些数学知识介绍得比较浅显、比较简单。对于这些,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认识, 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对学生的认识进行拓宽、延伸。如, 在学习了关于“圆周率”的知识后, 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查阅祖冲之与圆周率的一些知识, 认识我国古代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对中国的数学史形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认识我国科学家在世界文明中做出的贡献, 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家对科学知识不屈不挠地钻研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设计这类家庭作业时, 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 先行查找, 了解学生可能在查找中出现的错误, 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查找的过程有全盘的掌控, 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作业。
关键词:家庭作业,教学工作,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30-01
一、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有实效性
家庭作业的布置应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布置作业时应讲求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就是在布置作业时应避免机械性地重复,减轻学生负担。曾经我们老师每天都布置很多的作业给学生,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题做四、五道,可谓用心良苦。作业太多学生常常无暇思考,对学习不求甚解,到头来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哪里还有什么数学思考,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有效的作业应该是少而精,以少胜多,以质为上。一方面,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并能举一反三,增强知识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做完作业后还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
我在教学中一般按学生素质和学生认知过程分三个层次设计练习。第一个层次是技能初步形成阶段的练习,是在初步理解知识时所进行的练习,题目是最基本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让学困生独立解答这类习题,使他们感到成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是技能巩固阶段的练习,可以有变式题,小型的综合题,注意以新带旧,这些练习难度一般,能够有效地调动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层次是发展性练习内容有综合性,灵活性,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些练习难度较大适宜让学有余力的优生做,让优生吃得饱,不至于产生骄傲情绪。
三、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有实践性
教材作业不是家庭作业的唯一来源,还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优选信息设计作业,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用”的能力,在一年级的作业布置中,我作了一些尝试。如学习了“左右”后我布置学生一个长期的作业,每天不管是上学还是回家、上楼还是下楼都要靠右走。又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星期一与同学们交流自己购物的经过,购物后怎样核对找回的钱是否正确,购物中碰到了哪些问题,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做这些作业,家长看到孩子的作业,也拍手叫好呢!一年级学生能独立完成这类实践作业,并能把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四、家庭作业的布置应有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师可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学习了“10的分与合”, 我让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玩“找朋友”的游戏;又如学习了“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我让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玩“猜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的游戏;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让学生在家玩数学扑克,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这些游戏都符合孩子天真活泼、好动、好玩的天性,这样把“学”与“玩”紧密结合,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亲情性
学生学习,加强家校联系有必要。现在教育难办在于“减负”,减到了学生什么都不想学,减到学生学习全部都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对于学习完全不负责任。想到前段时间,由家长反映:老师是要家长对学生的作业签字,仿佛学习是家长的事情了。如此一项任务成了家长一种负担和累赘。学校已经将家庭学习纳入到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的学习负责任。从法学角度看,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应该对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通过作业单的交流和反馈,学校、家庭、老师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渠道,以及彼此交流的基础,大家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对孩子的教育长期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作为家庭作业,需要家长支持和监督完成,但家长毕竟不是老师,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却缺乏传授知识的知识,对教材不能正确保握,需要老师点化,因此在家庭作业的布置时教师要给家长一定的提示和指引,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
六、家庭作业的评价要有发展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只满足传统的批改方式上,应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注重其发展性评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在家庭作业批改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打“√”、“×”,然后评上一个等级分,这只能表示解题的正确错误而已,而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能力及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能反映出来。这样,就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因此,在作业批改中,应加入适度的人文性评语。作业中的评语,应该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要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这一理念,进行多样化的家庭作业设计,使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突破巩固“双基”、训练技能的局限,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于翠梅,让家庭作业魅力四射[J];吉林教育;2011(05).
[2] 田祖海,个性化·趣味化·自主化——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1(06).
[3] 潘文彬.家庭作业,如何更给力?[J];江苏教育,2011(01).
【小学生消防家庭作业】推荐阅读:
小学生家庭作业调查报告06-11
小学生家庭作业没完成检讨书02-26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问卷调查报告03-02
学生家庭作业情况调查06-07
对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现象的反思07-26
小学生家庭作文12-04
小学生作文:快乐家庭01-18
家庭的**小学生作文02-22
小学生家庭礼仪三字歌09-25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