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通用8篇)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 篇1

1.导论

1)组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系统)。2)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3)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解释、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4)组织行为学的特点:①组织行为学的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改善行为②用系统研究的方法认识组织中人、群体和组织结构等的特点③用权变的观点看待管理④注重结果。

5)组织行为学研究始于1930`s的人际关系理论,成形于1960`s的行为科学理论,并随着人力资源理论、权变思想、组织文化等研究而得到逐步发展。

6)组织行为学常用技术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数量统计方法、理论模型方法。

2.个体心理与行为

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价值观的内涵:①内容属性:说明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②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2)价值观的分类:①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经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②罗克奇:①终极价值观:个体生活的最终目标;②工具价值观:个体偏爱的行为方式以及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3)价值观对管理工作的启示:选择组织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考虑人员及群体价值观;致力于建设优良的组织文化,树立明确的组织价值观;重视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影响。

4)态度:是指关于客观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具有:指向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指导性和动力性。5)态度和个体行为: ① 态度一致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寻求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间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个体试图消除态度的分歧并保持态度和行为之

间的协调一致,以便使自己表现出理性和一致性。② 认知失调理论(列昂〃费斯廷格,1950`s):当个体感到自己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态度与行为之间不和谐的时候,会体验到不协调和焦虑不安,即造成认知失调状态。费斯廷格认为,人们在经历认知失调后,会主动地驱使自己减少矛盾、恢复平衡。通常的途径包括:①改变或否定其中一个元素;②降低一个或两个元素的重要性或强度;③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认知失调理论有助于预测员工行为改变的倾向性。③ A—B关系:①中介变量:态度与行为的具体性;社会规范对行为的约束;问题中所涉及的态度的体验。②自我知觉理论。

6)与工作相联系的态度主要有四种:①工作满意度: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一个人工作满意度高,对工作就会持积极态度,相反,会持消极态度。②工作投入:个人在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工作绩效对自我价值的重要性。③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与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④组织公民行为: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地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这种行为的不断积累能够增加组织的有效性。

7)态度的测量:①态度调查:态度量表法;自由反应法;生理反应法;②工作满意度测量;③组织承诺测量。8)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① 充分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复杂性。② 运用多种方法定期进行员工态度调查。③ 持续改进与态度有关的分析方法,提升研究水平的深度和广度。④ 改善对员工的态度,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9)知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

10)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社会知觉:对人、社会群体、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知觉,是知觉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12)社会知觉的分类: ① 对个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② 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主要以人的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进行感知。③ 自我知觉: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④ 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13)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①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体特征、价

值观、态度、期望等); ② 知觉对象的特征(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 ③ 知觉的情境因素(知觉的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效果: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14)归因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15)个性(人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独特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6)个性的主要特点:①整体性和层次性;②独特性和一般性;③稳定性和可变性。17)个性的分类和描述类型: ① 四种气质的类型:气质是指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② 荣格的内外向性格论: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的学说。主要分为:内向型、外向型。③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人格特质:指人的稳定的、经常出现的行为方式。假设人有多种特质,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些特质,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在于人与人之间特质水平上的差异。④ 五维度模型:外向型、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⑤ MBTI:迈尔斯—布瑞格斯心理类型测量指标:外倾(E)—内倾(I)、感觉(S)—直觉(N)、思维(T)—情感(F)、知觉(P)—判断(J)。18)影响组织行为的主要个性特质

①控制点:内控性、外控型。

②马基雅维里主义:重视实效,与他人保持情感距离,相信结果可以证明手段的合理性。崇尚成功,忽视道德内涵。愿意说服别人,难以被说服。

③自尊:人们喜爱自己的程度。自尊与成功预期成直接正相关。自尊心强的人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不太喜欢选择那些传统型的工作,工作满意度更满意。

④自我监控: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个体能力。

⑤冒险倾向:接受或回避风险的倾向性。对管理者作决策所用的时间以及作决策之前需要的信息量都有影响。

⑥A型人格:A型人格: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并长期有种时间上的紧迫感。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事进行攻击。B型人格表现为:

(一)从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及其他类似不适感;

(二)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

(三)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非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四)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

19)个性与工作的匹配:霍兰德模型的启示:①个体之间在个性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②个体具有不同的类型;③当工作环境与个性类型协调一致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可能性。

20)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能够使人完成某项活动的个体心理特征。21)意志的内涵: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22)意志对行为的影响: ①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 ② 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的。③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心智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④ 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23)情感的内涵: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人对一定事物的态度体验。

24)情感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情感号召、情感联络、情感感化、注意抑制其消极作用。

3.激励理论与运用

1)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

2)激励的原理:①需要: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欲望,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当人有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一种不安的状态;②动机:这种紧张不安就成为一种内在驱动力,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冲动,即是心理学上的动机;③行为:人有了动机后就会产生具体的行为。

3)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过程性、行为改造型三类。内容型激励理论,旨在找出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后天需要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着眼于如何改造和转化人们的行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4)ERG理论(奥尔德弗): ① 生存需要(Existence):人在生理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衣、食、住、行等需要。② 联系需要(Relatedness):即社交的需要,如得到别人良好的反应,有个好的上司,有亲密的、支持自己的同事,以及得到别人的友谊。③ 发展需要(Growth):在工作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5)后天需要理论(麦克利兰):有些需要是靠后天习得的 ① 权利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喜欢承担责任,竞争、地位取向。② 归属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渴望友谊、合作、沟通、理解。③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达到高标准、追求卓越,渴望把事情做完美,独立工作。6)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Theory)——洛克(EdLocke)&拉萨姆(GaryLatham):组织成员努力获得的目标是对他们产生激励和相应的业绩的主要决定因素。7)期望理论——弗隆: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激励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M=V×E)8)公平理论(亚当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9)强化理论(斯金纳):把人的行为看成是其结果的函数,讨论外部刺激和行为的关系。强化——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即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积极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10)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11)波特和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启示:

① 努力:效价+期望概率 ② 工作绩效:能力+努力+理解深度 ③ 奖励:应以绩效为前提 ④ 满意:取决于是否公平⑤ 满意→进一步努力

12)常见激励方法:物质激励、工作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危机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参与激励、发展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组织文化激励。

13)激励的一般原则:目标结合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按需激励、民主公正。

4.群体行为分析

1)群体(group):是两人戒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觃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2)群体是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群体的特征):①拥有一定行为规范;②成员

相互联系、影响、作用;③成员是互赖整体,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④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协作。3)群体的功能:完成特定任务、实现目标;满足成员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认同、地位和权力的需要;信息沟通的需要;制约个体行为。

4)群体的类型:①大群体和小群体;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③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

5)群体的发展过秳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 形成期:成员间开始相互了解,并在对群体的任务和成员角色理解上达成共识。② 震荡期:成员会面临意见不合而产生的冲突争论,管理者应密切关注以确保冲突勿失控。③ 规范化期:群体成员间形成了紧密的纽带关系,并在群体目标和角色认识上达成共识。④ 执行任务期:群体的真正任务得以实现。⑤ 中止期:仅存在于最终需要解散的群体。

6)7)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

8)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且对社会群体的社会实践发生重大作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群体士气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组织文化因素、社会因素。10)改善群体人际关系的方法:

① 组织管理者—主劢引导

–创造有利环境和气氛,促进成员间交往 –建立合理组织结构,制订必要措施 –民主管理,改善上下级关系

–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培训群体成员 –思想工作理顺各种关系 ② 群体成员——自觉加强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重视性格锻练;加强角色意识;提高人际交往技巧等。

11)人际交往的原则:尊重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12)团队(Team):是由具有互补技能的人们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成员彼此承诺为实现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紧密合作、协同努力。13)团队的类型:

① 按照团队存在的目的和形态

(1)问题解决型;(2)自我管理型;(3)跨职能团队。② 按照团队在组织中发挥的功能

(1)生产/服务团队;(2)行动/磋商团队;(3)计划/发展团队;(4)建议/参与团队。

14)贝尔宾认为,成功的团队应该是由具有不同性格、承担不同角色的人构成的。15)创建团队的过程:阶段一:准备工作;阶段二:创造工作条件;阶段三:团队形成阶段;阶段四:提供持续的支持。

16)团队情商:是指一个团体的综合调节控制调节能力。

5.沟通

1)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矛盾。2)冲突的来源:

① 沟通因素(信息来源、表达偏差、传递渠道不同;双方态度、知觉等差异)② 组织结构因素(规模、角色冲突、权责分布;参与、奖酬制度、资源相依性)③ 个人行为因素(价值观;个人素质、性格、经验、知识……)3)冲突观念的演变:

① 传统观点:应避免冲突,冲突表明了组织内部机能失调。② 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冲突是任何组织无可避免的必然产物,但不一定总是有害的,它可能成为利于组织的积极动力。③ 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中的积极动力,且某些冲突非常有益,对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绝对必要。

4)沟通的概念:指个人、群体、组织之间传递信息或思想,并达到共同理解的过程。

5)沟通的作用:人际沟通是组织中最基本的协调工作。①提供信息,正确决策;②统一思想,协调行动;③明确目标,有效激励;④情绪表达,融洽关系

6)沟通的过程:形成思想、编码、传递、接受、反馈。7)沟通渠道网络:

①正式沟通渠道:按组织内部正式明文规定的途径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它和组织的结构息息相关。

②非正式沟通渠道:指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文规章制度无关的沟通渠道。

8)有效沟通的实现:重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明确目的、制定计划;明确信息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简化、具体化;改善组织结构,建立有效政策和机制;选择适当的沟通形式;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改善沟通技能。

6.领导

1)领导的概念:①领导(名):是能够对他人行使指挥和控制从而引导人们去达成某一目标的影响力。②领导(动):运用各种影响力,指挥或带领、引导或鼓励部下为实现所认知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的内涵:领导的本质是对下级的影响力,是引导组织成员彼此互动、同心协力、形成团体共识,而达成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3)领导的作用:指挥、引导、激励、协调。

4)领导者的权力:领导权力可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① 合法权:来自下级传统的传统观念 ② 奖赏权:来自下级追求满足的欲望 ③ 惩罚权:来自下级的恐惧感 ④ 模范权:来自下级的信任 ⑤ 专长权:来自下级的尊敬

5)领导者权力的来源(领导者应正确认识和运用权力)① 正式权限论–领导者的权力来自组织()、上级授予 ② 权威接受论(巴纳德)–领导者的权力来自下级的认可 ③ 载舟覆舟论(魏征)–“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领导特质理论

① 出发点:根据领导效果的好坏,找出好的领导人与差的领导人在个人品质或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由此确定优秀的领导人应具备哪些特质。② 传统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特质是天生的,是由遗传决定的。③ 现代特质理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7)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研究主要关注任务导向的领导行为和关系导向的领导行为。① 三种极端理论: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② 管理系统理论:系统1:剥削式集权领导、系统2:仁慈式集权领导、系统3:协商式民主领导、系统4:参与式民主领导。③ 领导行为四分图:①以组织为中心的领导方式:领导者规定他与工作群体的关系,建立明确的组织模式、意见交流渠道和工作程序的行为。——结构维度;②以体贴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建立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友谊、尊重、信任关系方面的行为。——体贴维度 ④ 管理方格理论:1.1型方式——“贫乏型管理”或“无为而治”、9.1型方式——“权威式管理”或“独裁的、重任务型的管理”、1.9型方式——“乡村俱乐部式管理”、5.5型方式——“中间式的管理”、9.9型方式——“战斗集体型的管理”或“团队式管理”。

8)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赫西和布兰查德):有效的领导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来实现,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情境因素)而定。9)途径-目标理论(期望理论与领导行为四分图结合):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激励下级达到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使下级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

7.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指在组织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由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其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

2)组织文化的内容结构包括精神层、制度行为层和物质层。

① 精神层(观念层):精神层是指组织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核心价值观、经营哲学、组织宗旨、组织目标和职业道德等,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和原因。② 制度行为层:主要规定了组织成员在共同的组织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③ 物质层(器物层):是组织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3)组织文化的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整合作用、辐射作用。

4)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民族文化、制度文化(政治、经济等制度)、外来文化、组织传统、个人文化因素(领导者、模范人物)。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 篇2

1993年我国开始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90个职业采取了资格准入制度。面对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纷纷采取了“考证”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平时的学习考试之外还有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那便是考取各式各样的证书。走在各所大学的校园里, 可以看到宣传栏里到处都贴着关于培训认证考试的信息。从英语、计算机的等级考试, 到剑桥、微软的认证考试, 再到会计、律师的资格考试, 大学生的书架上考证书目比专业书还多。考证热正在席卷各大高校。

二、高校大学生考证的经济学分析

(一) 劳动力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分析

在劳动力市场上, 由于企业在雇佣劳动力时并不了解对方的能力, 这时会出现了雇佣方与劳动力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没有社会实践经验, 而企业又无法从表面识别其能力。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会大都受到排斥。下面就此现象分析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逆向选择。假定风险中性的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相互竞争只能获得零利润。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生产效率是他的私人信息, 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 大学生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可以用其生产效率直接表示。大学生只会在企业提供工资高于或等于其参加工作的机会成本 (也既保留效用) 时才会选择就业的。 (1) 对称信息情况下。当大学生的生产能力不是私人信息时, 显然, 企业与大学生之间信息是对称的。由于劳动力市场上是完全竞争状态, 企业只能获得零利润。在均衡的状态下, 由于企业对大学生的信息是完全了解的, 于是便会按质出价, 不同能力的大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工资。生产效率不高而保留效用很高的大学生将不被雇佣, 这样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所有愿意就业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就业, 而那些本事不大却要价高的“南郭先生”在充分信息的就业市场上能被识别出来而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保留效用。 (2) 不对称信息情况下。接下来, 分析大学生生产能力是私人信息时的不对称信息情况。由于大学生是生产效率是不可能被企业所观察到的私人信息, 因此企业只能给所有的大学生同样的工资水平。该工资水平反映了企业接受工作的大学生的平均生产效率时的预期。但是这种结果并不是帕累托最优的, 无论企业提高或是降低工资都会使得效益损失。例如, 我们假设所有的大学生的保留效用都一样。当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普遍生产效率很高, 而企业出的工资水平大于大学生的保留效用时, 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就业, 由于企业无法识别那部分能力低的大学生, 所以就连能力低的大学生也可以找到好工作, 这时的就业是过度的。相反, 如果劳动力市场上低生产能力的大学生比例较高时, 企业会根据预期来定工资水平, 出的工资会小于大学生的保留效用, 这样所有劳动力将全部放弃就业, 那么这时就会发生就业不足的, 而那些生产效率较高的大学生因为无法将自己与其他劳动力区别出来而不能获得与其保留效用相当的工资水平。

(二)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分析

在前面的逆向选择分析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使得企业无法雇佣到合适的大学生, 而大学生也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效用水平, 从而使得就业出现了矛盾。根据前面的分析做出合理的机制设计, 使得逆向选择问题可以解决, 这就是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信号发送是指拥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通过采取某种可被观察到的行动来向委托人显示自己的真实信息;信息甄别是指委托人设计某种方案来主动识别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从前面的分析里知道, 大学生由于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所以无法得到合理的就业, 但如果大学生主动采取一种手段将自己的私人信息发送给企业, 情况将得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认证证书可以作为其向企业发送信号的一种方式。而企业也会设计一种用认证的证书来识别的机制来筛选其需要的拥有某种技能的大学生。

(1) 信号发送分析。

假设每个大学生的能力只能用证书来说明。所以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 大学生都会选择不同的证书进行考取, 但是为了方便分析, 假设证书有考取难度和含金量大小的区别, 我们剔除证书的价格因素对大学生考证的影响, 也即是大学生在考证时不会考虑价格成本。同时假设市场上有2家以上的企业竞争劳动力, 企业根据大学生考取的证书来推测每个大学生的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工资水平。因此, 工资可视为证书价值[其中价值是证书考取难度 (t) 与含金量 (p) 的函数:v=v (t, p) 。]的函数:W=w (v) =w (v (t, p) ) 。在此, 要找出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信号发送的均衡。具体而言, 大学生根据企业给定的工资选择考取对其最有利的证书。在均衡状态下企业相互竞争, 提供竞争性工资使得到的边际利润为零。于是, 在这种均衡状态下, 任何一方都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时, 假设市场上大学生分有两类, 一种是高能力大学生, 能创造2个单位的价值。另一种是低能力大学生, 创造1个单位的价值。假设低能力大学生的比例为Q, 高能力大学生的比例则为1-Q。大学生考取证书的成本为CL=v, CH=0.5v。也就是说, 我们认为考取同ÁÁÁÁÁ样证书, 高能力者比低能力者更能轻松获得, 付出的努力成本更低点。同样道理, 两者付出同样的努力, 高能力者能获取价值更高的证书。两类劳动力的效用分别如下式:UL=W-CL=W-V=W (V (t, p) ) -V (t, p) ;UH=W-CH=W-0.5V=W (V (t, p) ) -0.5V (t, p) 。这样可以描绘出两类劳动力的无差异曲线。图 (1) 绘出了其中两条。可以看出, 低能力的大学生无差异曲线总比高能力的大学生的无差异曲线陡峭, 因此, 两条无差异曲线只能相交一次。图中箭头表示效用提高的方向。图中无差异曲线与纵轴的截距刚好表示其效用水平。可见, 低能力大学生的无差异曲线刚好表示所有效用为零的工资与证书价值的组合, 其中, 图中 (V’, W’) 就是其中一种组合。在此组合下, 高能力大学生的效用水平是大于零的, 而低能力大学生的效用水平是等于零的。事实上, 由于高能力大学生的无差异曲线比较平缓, 而低能力大学生的无差异曲线比较陡峭, 所以任何给定的工资与证书价值的组合, 高能力获得的效用水平总是大于低能力者。第一, 发送信号不同情况下的分离均衡。根据劳动力逆向选择的分析知道, 在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企业会根据大学生的能力提供工资水平, 高能力者得两个单位的工资, 而低能力者则只能得一个单位的工资, 此时达到帕累托最优。而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 企业只能向大学生提供平均生产效率的提供工资水平。在这里加入了信号发送机制, 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考取技能证书来向企业发送信号来让企业识别自己。前面设定了模型, 根据模型得出证书在考取难度不同和含金量不同情况下的均衡结果。分离均衡是指在均衡状态下, 不同类型代理人所选择可被观察到的指标的最优水平是不同的, 因而委托人可以通过该指标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代理人。在这里, 设定的可被观察的指标是大学生考取的不同价值大小的证书。假定企业对求职的大学生的能力有这样的判断:所有提供证书价值超过V’的求职大学生都是高能力的, 所有提供证书价值不超过V’的求职大学生都是低能力的。于是提供的工资方案为:

在此工资方案下得到曲线AB与CD如图 (2) 。在企业提供的工资方案下, 那么均衡的考取证书方式要么是0, 要么是V’。这是因为, 在这里, 证书只是起到一种“信号”的作用, 因此考取V’价值的证书已经使企业认为其为高能力大学生, 考取更加高的证书, 只会导致成本的浪费, 没有必要, 所以其只会考取等于价值V’的证书。而任何价值大于0小于V’的证书在企业看来都是低能力大学生的体现, 既然考取证书也不能证明什么, 所以低能力大学生就不会去考取证书。由图 (2) 可以看出, 企业在大学生提供大于V’证书时会给2个单位的工资, 而反之则给一个单位的工资。对于高能力的大学生, 考取V’价值的证书是最优的, 因为考取小于价值V’的只能拿到1单位工资, 所以其不会选择考取小于V’的证书;而对于低能力大学生来说, 假如不考取证书其还能得到比自己保留工资更高的1单位工资, 所以不考取任何证书对他来说是最优的。第二, 信号发送相同的混同均衡。在信号发送相同时可以得到分离均衡, 企业会根据持有不同价值证书来识别大学生的能力, 从而给出不同的工资水平。但是, 还有另一种情况, 当每个大学生都持有相同的证书, 发送相同的信号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均衡呢?混同均衡是指在均衡状态下, 不同类型的代理人所选择的可被观察的指标的最优水平是相同的, 因而委托人不能通过该指标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代理人。这时, 每个大学生都持有相同的证书, 企业难以凭借证书的价值来区分两类大学生, 所以只能按平均生产效率提供工资, 最后产生混同均衡。低能力的大学生便得以混迹于高能力的大学生之中。所以, 高能力大学生便希望信息是完全的, 而低能力的大学生则更愿意接受混同均衡, 因为只需努力便可以获得平均工资。

(2) 分析经典均衡情况, 得出以下的均衡结果。

根据证书的考取难度 (T) 和含金量 (P) 得出以下的均衡结果:第一, 证书考取难度大且含金量高时, 产生分离均衡。当证书考取难度大时, 对于低能力大学生来说考取这样的证书要比高能力大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即使其努力考取含金量证书后在一开始被企业错认为是高能力的劳动者从而得到2个单位的工资水平。但是时间长了, 当企业发觉自己判断错误后会很快进行调整, 所以低能力大学生还不如不考取。高能力大学生当然考取这样难度的证书比低能力大学生要容易很多, 所以其会选择考取, 从而使自己与低能力大学生区分开来。最后会产生分离均衡, 当大学生发送证书这样的信号后, 企业可以根据证书来识别不同能力的大学生。第二, 证书考取难度大但含金量低时, 不存在均衡。假如证书考取难度大但含金量低时, 企业对于这样的低价值的证书会判断大学生为低能力者。对于低能力大学生, 绝对不可能去考取的, 因为考取难度太大。而对于高能力劳动者来说更不可能, 因为这样的证书不但会浪费自己的努力, 还会被企业错认为是低能力劳动者, 结果得不偿失。在此基础上, 没有人会去考取这种类型的证书, 所以无法得到均衡。第三, 证书考取难度小且含金量低时, 不存在均衡。当证书考取难度小时, 每个人都可以去考。但是当证书含金量很低时, 对于企业来讲, 一般情况下是否有这样的证书对其识别大学生的能方面没有帮助, 所以这样的证书也就没有说服力, 从而使得基本上没有人会愿意考取。但是在现实中,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 考取这种类型证书的群体还是存在的。如低能力大学生来说考取这样的证书付出的努力不用很多, 所以其会选择考取, 其目的是用证书的数量来代替证书的质量, 而这里考虑决定企业识别大学生能力的参数是证书的价值, 也即是质量, 所以数量不是考虑的范围。而对于高能力的大学生是绝对不会考取这类证书, 因为这类证书会被错认为是低能力者, 对其更加不利。根据前面的均衡模型假设的条件下, 当证书考取难度小且含金量低时是无法得到均衡。第四, 证书考取难度小且含金量高时, 产生混同均衡。当证书考取难度小但是含金量却很高时, 每个人都可以考取且每个人都愿意去考。无论是低能力还是高能力的大学生都可以很轻易地考取到这样的证书。对于低能力大学生来说考取这样的证书可以让使得自己能伪装成高能力者得到两个单位的工资。这样的证书对于高能力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但所有的大学生都持有这样的证书, 发送同一种信号, 企业便无法识别出真正的高能力劳动者, 最后产生了混同均衡。

(3) 信息甄别分析。

现实中, 企业一般都是事先制定了选取人员需要的证书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 企业很清楚大学生持有不同证ÁÁ书表示的能力水平, 所以不掌握私人信息的企业会主动设计特定的契约对不同能力的大学生进行筛选。这就是信息甄别。在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 有两个以上的企业, 所以提供的是边际利润为零的工资水平。在企业信息甄别的情况下, 我们只能够得到唯一的分离均衡, 不存在混同均衡的情况。此时, 如图 (3) 企业向高能力大学生提供的均衡工资水平是2个单位, 对低能力大学生提供的均衡工资水平是1个单位。大学生根据企业指定的要求考取价值不同的证书从而产生分离均衡。在此情况下不存在混同均衡的情况, 因为, 假如说甲企业对低能力大学生提供1个单位的工资但是却要求其持有大于0价值的证书, 那么乙企业便可以利用不要求低能力学生持有大于0的证书, 但是降低工资水平使其小于1来获得超额利润。然而, 甲企业不可能做出这么愚蠢的决定来使竞争对手有利, 最终还是回归0点的均衡。同样的道理, 对于高能力的大学生也如此。

(三) 博弈后的理性选择 (纳什均衡)

在现实中强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得大学生不得不去考取证书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就算很有实力的高能力大学生也是如此。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下面用博弈学中的纳什均衡来分析此问题的答案。在现实中企业是无法得到大学生的私人信息, 无法判断其能力, 就算是高能力的大学也不免会被当成地能力大学生来处理。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持有证书, 企业会对其识别更清晰, 对其就业也更加的有利。因为, 当一大学生持有证书, 那么企业会雇佣他;反之, 如果他没有持有证书, 那么企业就不会雇佣他。现在有大学A和B, 分别代表高能力者和低能力者。考虑两者的均衡情况:从图 (4) 中可以看出, 如果A和B都不考取证书, 都会被雇佣;同时, 当两者都考取证书也都会被雇佣。但是假如说A考取了证书, B没考取, 那么企业就会选择考取的A, B没有被雇佣;相反, 如果B考取A不考取, 被雇佣的将是B。每个大学生都是理性的, 所以AB都会选择最利于自己的情况, 也就是考取证书。最终纳什均衡成立。

三、大学生考证思考与对策

通过上述对大学生考证行为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 理性对待考证, 选择对自己职业规划有帮助的证书。作为一个理性的“考证”者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了解所考证书的相关信息, 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证”, 考何种证书。证书衡量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素质, 也不是找到好工作的金钥匙, 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事实。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 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 远比拿出精力去考些没有实际用处的证书强得多。所以大学生在考取证书之前要仔细考虑所要考取的证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没有帮助, 然后再去考取有用的证书, 不可盲目跟风。这样就既可以省钱又省力。 (2)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一, 大学生为“考证”而进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 而现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现有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 如果没有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 很难顺应知识的更新。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学习的持续性。其二, 建议大学生在“考证”的同时把本专业学精学透, 在这个基础上报考证书作为提升自己的手段, 这是许多用人单位喜欢的“考证”大学生, 千万不能舍本逐末。 (3) 考证同时注重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一般都有对新应聘员工的上岗培训, 而高额的培训费用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 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希望应聘的大学生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 能直接进入独立工作状态。调查显示, 有70%的被访者希望大学生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大学生至少首先要树立注重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意识, 同时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4) 学校应积极并正确地引导学生考取证书。虽然说大学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但是学校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 积极并正确地引导学生考取对其有用的证书。学生获取考证信息主要是在学校, 认证机构良莠不齐, 何选择, 所以学校应该充分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考证信息, 而对于一些不正规的证书学校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5) 国家应合理规范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市场。考证热的反常现象的存在, 国家教育机构难辞其疚。认证市场认证秩序混乱。激烈的求职竞争, 让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地走上“考证”之路。但是, 目前认证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一些社会机构与个人趁机“混水摸鱼”。他们本身并不具有职业培训和考试的合法法人主体地位, 却打着国家某些机构或行业的旗号, 擅自推出一些认证考试, 纯粹以盈利为目的, 其所谓的“职业资格认证”既不具备国家认定的资格, 也难取得预期的市场效益。这些认证考试使许多大学生上当受骗。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应该充分规范认证市场, 对认证机构应该严格把关, 防止大学生受骗。大学生的考证热问题社会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 因为当代大学生的正确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考证;如何将考证与个人应用技能的提高成正比;以及国家如何规范认证市场使得大学生考证价值更高更合理等等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宋红岩、王克:《当前高校大学生“考证热”面面观》, 《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22期。

[3]杨晓、杨薇:《大学生考证的功利化现象剖析》, 《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5期。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 篇3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行为;经济困难认定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为了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不断地完善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但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学生群体:此类学生并非家庭经济困难,但在学校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发放资助阶段,此类学生便提供相关经济困难证明,向学校申请经济困难补助。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行为”。

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行为的出现在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工作中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行为出现的原因

(一)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的各种形态都直接暴露在大学生面前,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某些利益观的影响下,金钱与物质的追求远大于对知识、诚信的追求。甚至有的同学完全是由于贪沾心理作怪而向学校申请经济困难资助。

(二)资助力度加大

2002年9月1日财政部、教育部开始在高校中实施《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全国每年定额发放给45000名学生,并分为两个等级,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6000元和4000元。

2005年财政部、教育部实施财教[2005]75号文,设立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两种形式的助学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人每年4000元,每年资助5万名学生;国家助学金标准每年1500元,每年资助约53.3万名学生。

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分别在财教[2007]90号、财教2007]91号等文件中,实施了现行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在金额方面以前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是每人每年1500元,今年增加到每人每年2000元;以前国家奖学金的资助标准是每人每年4000元,今年翻了一倍,每人每年达到8000元。此外,今年新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将让3%的学生受益,每人每年5000元。据统计,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具有资助强度大,覆盖范围广,三种形式的资助约占在校生的24%。

以上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重视,加上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也越来越多,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它同时也给假经济困难学生的滋生拓展了空间,他们钻政策的空子,能够比较轻松地得到资助。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与认定体系不够完善,工作过于形式化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与认定流于形式,其实原因就是体制不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只需填写两份材料,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情况调查表》,即学生需要到所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加盖公章,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二是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现实是,《调查表》的审批过程中,学生所在地民政部门为了给本地人争点利益,他们一般不会去审查,有的甚至拿着空表格盖章,然后再填内容,所以当地政府的审核形同虚设。(《光明日报》2007年11月27日)《认定申请表》的审核则由于高校辅导员配置的相对缺乏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原因沦为一种“游戏”。

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若干办法

(一)构建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严格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是将申请资助的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口的年龄、收入来源和经济状况、日常生活消费情况、个人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细致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区分不同经济困难程度。

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校各院系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学生辅导员等为成员的系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本系学生认定工作。学生以班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长、团支书、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小组,负责认定工作的民主评议。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根据班组和宿舍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20%,(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人不能担任认定评议小组成员)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班范围内公示。

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认定,给认定工作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平台。

(二)严格认定程序,提高确定方式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1.民主评议。班级评议小组根据本班提出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的学生的证明材料、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填写《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评议调查表》,确定本班申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级。

2.各院系部审核认定。各院系认定工作组根据申请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班级评议小组评议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结合认定标准、学生家庭其他因素,进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确定本系各档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

3.公示。各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认真核实、调查取证并予以答复。如对系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请复议,资助管理中心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认真核实、调查取证并予以答复。如调查情况属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4.学校认定。公示结束后,各院系将审核通过的相关名单和各学生详细评定资料上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心审核后将汇总名单报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最终确认认定结论。

三、在学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结合奖学金、助学金工作,使两方面的工作能够互相促进

奖助学金资助工作是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资助工作放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其他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班干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主要包含的学生的行为规范、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应有一定的了解。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其后续的跟踪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复杂的工作,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相结合,不但可以保证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还可以实现对受资助学生的动态跟踪和教育。

(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假经济困难学生行为的产生,主要是思想上的认识偏差造成的,如对经济困难的认知错误,不懂得如何安排日常生活,缺乏对经济的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如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倡导勤俭节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的风格,并树立榜样,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在实际工作当中,高校还可以把学生主题活动与奖助学金资助工作结合起来。对受资助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是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让学生正确认识高校奖助学金资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团日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在整个学生教育活动中融入奖助学金资助工作,达到“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作用。

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在资助资金面前,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风格,使真正的贫困生受益,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这样也才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开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田中良.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74.

[2]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帮困又奖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7/02/content_6318953.htm,2007-07-02.

[3]陈鹏飞.非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问题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7,(11).

[4]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5]吴亚玲.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19):9.

啃老行为影响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4

以“啃老族”问题为论点,通过建立父辈给予子辈的金钱补贴与劳力支持构成函数,分析得出可以反映子辈“啃老”程度的“剥削系数”构成,从经济学上表明,当家庭“啃老”结构一定时,“啃老”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啃老”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啃老族,又称NEET族(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它最早起源于英国,指的是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退学等),但仍不能实现经济上独立,依靠家庭的供给来维持自身发展的特殊群体。“啃老族”并非是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依靠父母,而且开销往往不菲。隐性啃老行为是指城市青壮年群体在已从业、能够获取工资收入的状态下,却因社会压力与现实生活状况仍然接受或寻求父辈提供的各种形式的代际支持行为,这种代际支持包括金钱补贴、劳力支持与社会关系网支持。

“啃老族”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相关的讨论研究也多集中在社会学领域,主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然而“啃老族”家庭涉及的两代人中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改变了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性人假设,“啃老族”问题的普遍性行为也必然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一、“啃老”家庭中子辈“剥削”父辈的经济学分析

(一)“代际剥削”经济中的金钱补贴与劳力支持构成

家庭代际关系是指以亲子关系为核心,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不同代际成员之间一种双向关系,其内容包含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交流。为突出“啃老”问题,简化问题,我们仅考虑父辈给予子辈的单向关系,而不将两代人的精神交流纳入研究。“啃老”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父辈给予子辈金钱以及劳力支持,以n表示金钱数额,以z表示劳力补偿的时间,依据C-D函数,可以建立n、z的构成函数:

其中,wt为子辈单位劳动实际工资,令,wt=W/Pt,ct为子辈的消费水平,Dt为城市发展水平,lt为子辈劳动时间,α、β、η、δ为参数。若α>β,则说明子辈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父辈给予子辈的金钱补贴虽然离不开物价上涨与子辈的依赖,但更主要的是像于子辈收入水平低;若η>δ,说明父辈给予子辈的时间帮助,一方面是由于子辈需要工作,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但更多的`是缘于社会城市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

假定函数满足规模报酬不变,依经济理论与实际假定各变量的增长率为:

h0∈[0,1],子辈的“剥削程度”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越快,“剥削系数”越大,通货膨胀的作用要受到模型参数α、β大小的影响,若β>α,物价上涨会降低“剥削系数”,反之则会加深子辈的“剥削”,这是因为β>α决定了子辈的工资收入相对较高,自身可以一定程度上应对物价上涨与奢侈慵懒的影响,结合我国近年经济状况可知g>(β-α)π。从(4)式可以看出,父辈受“剥削”程度由社会因素与家庭“啃老”结构共同决定,若模型参数确定,则子辈对父辈剥削程度的变化主要源于经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二)父辈的跨期决策问题

引入“啃老族”问题后,金钱和时间在两代人中间的转移使得两代人效用情况发生变化,无疑啃老会使得父辈的效用减少而子辈的效用增加,根据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可知,金钱与时间的转移使得父辈减少的效用要大于子辈增加的部分,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会降低总的福利水平。在不同经济时期,父辈应针对通胀、城市发展以及子辈的奢侈与慵懒程度做出给予子辈何等水平的金钱与劳力支持方能使自身的效用达到最大。

依据研究需要,选择RBC模型中效用函数形式,即U= lnc+bln(1-l)。父辈退休后,其工资水平比较固定,每期自身实际消费变化亦相当微小,将父辈给予子辈金钱上的支持看成是父辈消费的减少,父辈的工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将储蓄也看成是一种花费),同时不考虑其他财富;另假定父辈除了睡眠以外都是休闲时间,若无给予子辈的劳力支持,可以享受全部休闲带来的快乐,父辈的跨期效用函数为(不考虑折现系数):

其中φ=1+gz。与上述分析一致,若“剥削系数”h越大,父辈想要保持较大的效用水平就应适当减少对子辈的劳力支持,(8)式给出了一定城市发展规模g与子辈的奢侈与慵懒程度h下的父辈应给予子辈的劳力支持。

二、“代际剥削”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可以看出“啃老”给两代人的正常消费行为带来了干扰,由于子辈存在奢侈及慵懒习性,故而父辈的效用损失并没有使得子辈效用相应的增加,效应转移的变化依赖于“剥削”系数的大小,若主观剥削系数越大,即子辈“剥削”程度越大,两者效用增量间的差距也将越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父辈确实已经很付出的去帮助子辈,但子辈的满意程度却不高。

(一)子辈的消费增长

存在“啃老”行为的家庭中,若子辈具有较强的自理或自立能力,即便在工资较低而物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消费而不去或尽量少的向父辈索取。子辈的“剥削”往往缘于其过度的攀比以及追求较高的物质享受。若模型参数α较大,说明子辈奢侈及慵懒程度高,子辈“剥削”父辈多少受子辈自身影响较大,子辈的工资收入不能满足自身的花费,“剥削系数”较大;若β较大,说明子辈对父辈的“剥削”更多是源于社会经济因素,即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子辈的生活自理能力

同上分析,子辈的慵懒使得其在生活中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往往需要父辈给予劳力支持。模型中δ份额越大,子辈的慵懒程度越高,“剥削”越严重,父辈将花费更多时间给予子辈生活上的照顾。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影响也是双重的,它对于存在“啃老”家庭的影响要受到该家庭结构的限制,即模型参数α与β大小的影响。若α较大,子辈的消费相对收入更高,子辈的剥削程度更深,父辈需要给予子辈更多的金钱补贴;反之,父辈给予子辈的金钱补贴相对较少。

(四)城市规模的大小或发展速度的快慢

规模较大的城市往往具有相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城市发展速度与生活节奏较快,生活成本较高,子辈需要父辈更多的劳力支持;并且规模较大的城市劳动工资也相对丰厚,子辈会选择较少的休闲从而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 篇5

市场经济制度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制度。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相对。通常市场经济也叫市场经济制度。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制度(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我觉得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它对人们经济行为有促进作用,也会在一些方面带来消极影响。

首先说说促进作用,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消费观等各种观念的综合体现。一定的生活方式总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并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习俗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生活态度、审美观念相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多彩,使得那些愚昧落后、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和洗涤,许多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先进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消费等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得以确立和强化。目前,劳动致富的思想观念、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文明开放的交往方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的消费方式,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中的主旋律。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后感 篇6

10级财政2班李琳410030

54本书的作者贝克尔,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的重要成员,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这本书中也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我认为贝克尔将歧视、民主、犯罪、结婚生子等一系列有关人性的行为全部用经济理论进行解释是很大胆的一种想法,刚开始是完全不认同这种说法的,但通读全书之后,虽然有些模型不是很明白,但对他的每个分析都没法反驳,似乎都很在理。

贝克尔的模型都是基于某些假设而进行的,如果这些假设不成立怎么办?

比如在第三篇“政治和法律”中,他假设投票者和竞选人具有相同的自由,否则就会通过竞选公职增加自由。每个人对自由的偏好不同,也许某个投票者并没有和竞选人同等的自由,但自由对他的效用并不大,相反,竞选公职让他觉得很麻烦,很受约束,那么即使在自由不等的情况下他也不会自主从投票者变成竞选人。

又比如在第一篇导言中假设“偏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同时在家丁,穷人和富人之间、即使在来自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人们中间,偏好也没有很大的差异”,并将其作为经济分析适应

全部人类分析的前提。在全部的分析过程中,又假设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但从接触经济学开始,我便有一个疑问:毕竟个体不能完全代表整体,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具有特殊偏好和非理性经济人所导致的经济效用不是最大化的概率并没有无限趋近于零,故而得出来的经济结论应该不是一般情况,但结果却往往是适用于一切经济模式。

这本书的第八章——非理性行为与经济理论解答了我的疑问。大多数经济结论都是基于亚当斯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进行的,即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但实际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这种假设是否会使理论偏离实际?

以家庭为例,贝克尔将非理性行为分两种:一种是冲动,即我们常说的“感情用事,反复无常”,用概率模型表示,其决策取决于多面骰子的投掷;另一种则是怠惰,即“墨守成规,反应迟钝”,决策尽可能地取决于过去的情况,人们的任何非理性行为都介于这两种极端中间。

通过贝克尔模型的分析,无论是冲动或是怠惰行为存在于个体时,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但在总体中,无论其是那种偏好组合最后的需求曲线也都会服从由“理性经济人假设”得出的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解释了为什么可以用“理性经济人”假设得出适用于所有人的结论。

书中所有建立经济模式解释人类行为的思想皆是用不变的东西

解释变化的东西,比如歧视现象中,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相对经济收益不变,而歧视相当于消费品,歧视者并没有因此而多收益,相反,要为此商品支付费用;再比如在非理性经济行为中,无论非理性经济人怎样选择,需求曲线都是不变的,只是部分经纪人的行为由理性转变为非理性而导致的不同偏好和不同决策组合;更广义来说,当人们做出选择时,他们都是在同等的无差异曲线下选择不同的决策组合的。

但是在这样的分析中,我认为尚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人来的一切行为所带来的收益都可以定量衡量,那么求出一个最佳收益组合并不困难,但很多行为,其收益即使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也是无法定量衡量的,比如可乐的效用高于果汁,而汉堡的效用低于炒菜,但可乐只能和汉堡组合,果汁只能和炒菜组合,但他们的效用都无法用具体的数值表示,那么两者的选择就出现了问题,这时对行为的经济分析是否就失效了呢?

北京大学行为经济学 篇7

自从我国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以来, 大学生招生数量由1998年的108.4万激增到2011年的681.5万, 13年间, 中国大学生招生人数增加了六倍多, 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8.5万。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差异日趋扩大, 由此而带来的消费行为差异,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1 研究背景及调查的组织实施

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 笔者在2012年9月组建了由12名在校大学生所组成的调研小组。调研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当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本研究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 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经济状况、经济行为、价值观念等内容。

2012年10月至11月间, 针对同样内容的调查问卷, 我们采用网络电子调查问卷与纸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 以配额抽样的方法获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9所大学在校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的有关信息。调查问卷回收3512余份, 有效问卷3092份, 有效率88%, 符合统计要求。

2 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

(一) 大学生经济状况分组

为了对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的经济行为差异进行分析, 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类, 富裕大学生。本研究界定中产以上为富裕家庭, 参考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GDP起点 (3470美元) , 通过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换算, 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换算, 购买力评价标准换算和人均收入与家庭总收入换算, 我们界定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为富裕大学生。第二类, 贫困大学生。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 我们界定年均家庭总收入减去年家庭最低生活成本小于5200元的为贫困大学生。第三类, 一般大学生。我们将介于富裕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界定为一般大学生。

(二) 大学生经济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 河南省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总支出平均为10580元, 其中富裕学生人均15393元, 一般学生人均10598元, 贫困生人均8362元。我们采用大学生在学校每年的总支出与家庭的平均年总收入的比例 (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 来表征家庭负担情况, 平均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为0.74, 其中富裕、一般、贫困学生家庭负担比分别为0.11、0.51和2.01 (图1) , 支持子女上大学成为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

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 (图2) ,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父母, 而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呈现多元化, 除了来自父母, 还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作为一个消费者, 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 所以自身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大学学费中有75.4%的富裕大学生没有借贷, 生活一般的大学生中有54.0%的学生没有借贷, 而贫困大学生中仅有12.5%的学生没有借贷。

2012年一般家庭和贫困大学生人均借贷分别为1339.7元、3774.3元。目前, 河南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较顺利, 基本上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 受访贫困大学生中48.6% (图2) 的主要借款渠道为国家助学贷款, 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但是, 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 贷款的同学中有一小部分不是真正需贷款的学生, 至少有12.3%的富裕学生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为了开源节流, 贫困大学生中约60.8%的人做过兼职, 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自己的经济来源, 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为家里减负。而富裕大学生做兼职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但也有约44.7%的学生做过兼职。

(三) 大学生经济状况差距

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加剧,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校大学生是否"贫富悬殊"呢?本文用基尼系数测算大学生的收入状况, 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很多, 鉴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特点, 我们采用基尼系数的协方差计算方法 (习明, 洪兴建;2007) 。其原理如下:

设n个人的收入分别为x1、x2、…、xn, 且x1≤x2≤…≤xn, μ为平均收入, 则

因此 此即为未分组 (原始) 离散数据的基尼系数协方差公式。采用此方法, 我们按照在校大学生家庭年收入测定基尼系数为0.56,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数字远远大于2012年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0.47。参照联合国界定, 我们认为, 在校大学生家庭的收入差距较大, 因此,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是既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大学生拥有公平教育机会的保障。

3 大学生经济状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 消费结构

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主要开销包括饮食、通讯、恋爱、学习、娱乐、交际、形象 (护肤衣着等) 等, 其中河南省大学生饮食约占52%, 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来分析, 系数在50%至59%之间为温饱水平。大学生的饮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家庭的普遍状况, 许多含辛茹苦的中国父母都是宁愿自己过的差一点也要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一点。不同经济状况学生的日常消费结构如表1所示, 整体而言, 贫困学生在各个消费类别上都低于其他两类学生。在性别结构上, 总体上看男生在各个消费项目上花费大多大于女生, 仅在形象消费上女生大于男生。

为了分析不同经济状况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将不同月消费水平的学生恩格尔系数作散点图 (图3) , 我们发现恩格尔系数与学生经济状况负相关, 即经济状况越好恩格尔系数越低, 符合恩格尔定律。

(二) 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受消费能力的影响, 从调查数据上看, 20.0%的富裕大学生表示在消费时没有顾虑, 而贫困学生仅有2.1%。并且82.0%贫困学生表示心痛父母的钱, 而这一指标在富裕大学生中仅有52.3%。显然受经济条件制约, 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消费支出上表现的更加慎重, 也很少出现透支或提前消费的情况。调查发现如果学生想要买某样商品而钱不够时, 有32.3%的富裕大学生会选择买了再说, 而贫困大学生仅有9%会这样做。

从消费影响因素上看 (表2) , 贫困大学生消费观念更为理性, 而富裕大学生更为感性。贫困大学生在商品选择上更为看重质量、价格等, 而富裕大学生则更为看重外观、品牌、个人喜好等因素。从性别上看, 男生注重质量性能, 女生注意价格、品牌。

大学阶段, 学生们消费观念处于成长期, 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比较而言, 贫困大学生受到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较大, 而富裕大学生更易受到流行时尚的影响。同时朋友、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大 (表3) 。

(三) 消费计划

从2012年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有21.5%的富裕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经常感觉"钱不够花", 而贫困大学生该项选择仅为6.3%, 更有42.4%的贫困大学生极少出现"钱不够花"的情况。富裕、一般、贫困大学生有消费记账习惯的分别为23.1%、24.0%和28.5%, 做个人财务计划的比例分别为36.9%、47.8%和53.5%。表明贫困大学生较比富裕大学生的消费更有计划性, 将有限的财力安排的更为合理。

对于攒钱习惯, 富裕学生、一般学生、贫困学生"正在攒钱"的分别占24.6%、21.8%和30.6%, "从没有攒过钱"的分别占10.8%、11.5%和6.3%, "现在没有攒钱, 准备积攒"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6.2%、25.6%和17.4%, "现在没有攒钱, 以前积攒过"的所占比重分别为24.6%、22.0%和15.3%, "无钱可攒"的所占比重分别为13.8%、19.0%和30.6%, 总体上说明大多数贫困同学在消费上显得较为节制。

调查结果还表明, 拥有千元以上高档消费品的同学21.2%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没有高档消费品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0.5%;非常看重商品品牌的同学23.3%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不太看重商品品牌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1.4%;经常安排个人财务计划的同学8.7%感觉生活费用经常透支, 而不太注重个人财务计划的同学这一比例仅为17.3%。可见, 其实不是钱不够花, 而是不会花钱、不懂得合理安排消费计划。这正是大学生理财的基础,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4 结论与启示

虽然每个人经济状况不同, 但在大学时代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 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往往受益终生。

(一) 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

"贫困"在合理引导下会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 而在错误感知中又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 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影响正常生活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 一方面, 要从生活上给以帮助, 通过提供多渠道的勤工助学方式, 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 消除由于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 提高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

(二)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观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与自身、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费观念, 倡导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 鼓励理性消费和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 应鼓励他们学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 努力发展自己, 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 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 应营造理性消费的氛围。

(三) 注重大学生"财商"培养

作为大学生的法定监护人, 家长对大学生"财商"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应加强对子女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合理引导。一方面, 家长要了解和调控子女的开支;另一方面,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纠正自身不文明、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引导子女科学合理消费, 优化消费结构, 提高消费质量, 有意识地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摘要:本文基于河南省内9所大学3500余份"大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的调查问卷, 在对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消费心理、的基础上, 剖析不同经济状况对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力求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状况,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汤宁.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5) .

[2]曹渝, 陈圣博, 黎文忠, 等.大学生经济信用调查[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7 (5) .

[3]罗涤, 李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5) .

[4]杨盛菁, 李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倾向的调查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2 (3) .

[5]史伟波.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15) .

行为经济学的新近发展 篇8

一个多世纪过后,普通公众继续以怀疑的眼光看待经济学家。同行们大多辩解说,这种态度至少部分源于我们在诸多重要公众政策问题上的观点理解不到位。

比如说,经济学家一般提倡拍卖空气污染权,批评家闻之哀叹道,“他们的良心简直是给大企业污染了。”这未免把规范企业行为的力量理解得过于简单了。

企业污染环境,并不是因为从弄脏空气跟水源中享受到了什么乐趣。它们那么做,只不过是因为干净的生产流程比肮脏的成本更高。强迫企业购买排污许可证,给了它们采用清洁生产流程的动机。为避免购买昂贵的许可证,能够使用相对廉价、清洁生产方法的企业定会立刻采纳之。除非确实没有这种替代生产方法,企业才会被迫购买排污许可证。

拍卖排污权合情合理,因为它把缓解污染的重担放到了那些能以最低成本办到这一点的人手里。它将实现具体空气质量指标的总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显而易见,是否能达到该指标,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无论贫富。证据显示,人们对拍卖法越是理解,就越少对它提出异议。例如,环境保护组织尽管曾一度激烈反对拍卖排污许可证,现在却对它热情拥护有加。

但这类的误解并不是经济学家挨人白眼的主要原因。对经济学从业者的怀疑态度,至少还有其他三种重要来源。一是经济学家的传统人类行为模型强调狭隘的自私自利,许多人觉得这太过愤世嫉俗了。自私诚然是一项重要的人类动机,但其他的动机也很重要。比方说,哪怕投票事关成本,一张选票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可我们还是会参加总统选举;我们给绝不会再度光顾的餐馆留下小费;丢失的钱包物归原主,里面的钞票分文未动。只谈自私不仅显得卑鄙,而且使得我们无法在人类行为的这一重要方面发表任何有趣的看法。

怀疑态度的第二个源头,是经济学家的传统模型假设,消费者决策是孤立做出的——尽管所有的证据都否定了这种意见。事实上,所有的评估都极大地取决于社会背景。例如,同一辆车,20世纪50年代的大多数驾驶员会觉得它加速灵敏,今天的大多数驾驶员却觉得它迟钝不堪。同样,900平方米的房子,在1980年对企业老总来说大得不得了,今天却显得微不足道了。再者,说一件面试专用的套装得体大方,总是跟其他应聘者相比得出的结论。

一旦我们承认背景以上述方式影响着人的评估,我这一行里不少最受珍视的主张就该扔出窗外。例如,传统模型说,理性人在权衡每周工作多少小时、花多少钱在不同商品上的时候,所得结果往往有利于推动社会整体的利益。可考虑到背景因素,情况并非如此。

就拿花多少钱买一套面试专用套装来说吧。实验证明,要是一名候选人穿得比其他人更好,他更容易中选。这就为多花钱买套装创造了显而易见的动机。然而,倘若所有的候选人都将服装费提高3倍,同一份工作还是会落入先前那名候选人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人人都减少置装费,多花点钱购买预防疾病用的药物,或者买辆更安全的汽车,恐怕结果会更好。

对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的第三个源头,在于我们的传统假设认为,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和前述“背景不重要”的假设一样,这一假设同样认为,倘若人们不受限制地自由交易,社会将获得有益结果。

然而,自从人类有成文历史以来,大多数社会都认为最好是禁止这类放贷契约——因为人们并不像传统经济模型里假设的那样理性和冷静。人们经常对将来招致的成本和收益权衡不足,错误地认为借钱的好处大过了偿还的成本。这就是高利贷法的基本立足点。它斩钉截铁地禁止互助性交易——至少禁止了一部分。很少有哪个社会听从经济学家的建议废除高利贷法的。从不少人无法权衡当前收益和将来成本这方面看,下令禁止高利贷没什么神秘的地方。

简而言之,民间对经济学家所提建议持广泛的怀疑态度,很大程度或许根植于人们对建议出发点的合理担忧。既然传统经济学建立在错误的行为假设上,那又怎么能把根据这类模型做出的建议当真呢?

近年来,经济学家在思考人类行为方面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行为经济学诞生之初,研究者们努力采集现实生活中同理性行为模型相矛盾的异常现象。近些时候,他们又引入了新的模型,更准确地描述人们碰到经济选择时会怎样采取行动。在这些模型中,狭隘的自私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人类动机;背景环境影响评价;此外,它们明确地考虑到了系统化认知偏差造成的后果。

尽管以上创新使得行为经济学家能够以更实际的观点解释人们如何進行经济选择,民众对经济学仍然残存怀疑,这妨碍了我们到公共论坛上进行讨论。由于传统模型的预测太常出错,碰到它们对的时候,读者往往也对其意见大打折扣。举个例子,2008年夏天,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女士提议缓征美国联邦燃油税,ABC新闻台的乔治·斯特凡诺普洛请她举出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赞成这种做法。希拉里倔强地回答说,“我才不要上经济学家们的贼船呢!”民意调查显示,参议员女士把经济学家们扔下车的决定,帮助她在随后的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州初选中取得胜利。

有了行为经济学,我们现在终于可以讨论经济选择,又不侮辱读者的智慧了。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一直在撰写专栏谈及此类选择。有些讲的是华盛顿政策决策者们所面临的经济决策;另一些谈的是华尔街涌动的储蓄和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以普通消费者日常所遇选择为题。尽管我写它们的时候,奥巴马总统尚未宣誓就职,但它们无疑和未来几年里我们要面临的诸多政治、经济和人事决策直接相关。

读者在经济学领域可能会碰到大量的问题——从约翰·肯尼迪的《不要问⋯⋯》为什么如此深得民心,到人们为什么要自愿曝光不利信息。然而,倘若有人接受我的看法,认为经济学谈的无非是稀缺背景下的选择,那么,所有的选择在本质上都是经济抉择。

行为经济学革命并未改变这些选择背后蕴含的基本经济问题,也即人类的欲望固然无止无尽,满足欲望所需的资源却是有限的。结果便是每一回合我们都面临着权衡与折衷。要想更多地拥有一件好东西,必然要放弃其他一些好东西。

不明智地加以权衡,就会造成浪费。传统经济论述——比如已故经济学家阿瑟·奥肯1975年出版的《公平与效率:重大的抉择》——让我们习惯性地以为,效率和公平这对目标无法同时实现。故此,不少人相信,为了追求公正,免不了要忍受一定程度的浪费。但这里,我要提出相反的观点——不管何时何地,效率总是推动公平的最佳途径。

光从定义上来看,这种说法站得住脚。毕竟,任何能做大经济蛋糕的举措,都有可能让每个人分到更大更厚的一块。当然,它并不保证人人都自动得到一块更大的蛋糕,故此再分配是有必要的。

可哪怕是从更深的层面上看,效率和公平也往往和谐一致。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尽管累进税收制度有利于公平,但却会扼杀创新和活力,令国家陷入贫困。行为经济学新近的研究却暗示,累进税收的作用恰恰相反。诚如我在论及金融顾问行业的文章中指出,降低收入最高者的适用税率,恐怕会增加对冲基金经理的从业人数,减少教师和工程师的数量。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合格的教师太少,想当基金经理的人却太多太多,减税政策肯定会让经济蛋糕缩水。

行为经济学新近的发展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解决了保守党人和自由派人士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的许多争议。因此,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发展,支持了自由派人士在某些议题上的立场——只不过立论基础和自由派人士所说的完全不同。比方说,自由派人士一直主张,要立法保障工人的安全,使之免受掌握了市场力量的企业的剥削;保守党人却一贯认为,这种法规往往会对传统上看来竞争最激烈的劳动力市场造成最强的冲击。但这里还有一种更站得住脚的说法:工人支持安全法规,原因和冰球选手支持戴头盔的比赛规则一样。

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谢林解释说,冰球选手不戴头盔滑冰能获得竞争优势,大概是因为他们能够看得更清楚、听得更分明。可是,倘若所有选手都不戴头盔滑冰,每支球队取胜的几率跟所有选手都戴头盔时一样。这样一来,头盔规则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红楼梦》的读书感悟下一篇:水利水电规划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