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小说读后感(通用11篇)
看完这一本书,我发现了一个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的人很穷,但是他们很努力,也很能吃苦。他们住在窑洞里,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吃着没有几粒米的稀饭,经常好几天也吃不到一顿干粮。只有当客人来的时候,他们才会把少得可怜的白面拿出来,让客人吃个好的。
他们的孩子只能吃上黑高粱馒头,也就是被一些家境好的同学称之为“非洲”的黑馒头。黑高粱馒头是最没有营养,也是最难吃的。他们的衣服上尽是补丁,而且他们连生日蛋糕都没有见过,生日蛋糕这个词也就只出现过一次而已。
书中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孙少平的妹妹孙兰香。她十三岁,乌黑的短发剪得整整齐齐,面如菜色。由于家境贫困,她从小就很懂事,刚刚四五岁就常提个小篮子出去拔猪草,捡柴火。尽管这样,一点都不影响兰香的学习。自从她上学开始,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脑子反应很快,特别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资。有时候,她的爸爸和哥哥在家里算账,他们一说完数字,她就在旁边一口气说出结果,常常把两个大人惊得目瞪口呆。
想想兰香,再想想我自已,我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吗?我要像他们那样,好好学习,吃苦耐劳。
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二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
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三平凡的世界里总有那么多不平凡的人,平凡的爱情里有那么多不平凡的理解牺牲,平凡的生活中却发生着那么多不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群中却有那么多不平凡的付出,平凡的你我注定有着各自不平凡的人生。
看完小说,总想写点什么才对得起路遥创造或呈现的平凡的乡土。我不为润叶和少安的悲剧而感伤,他们生不逢时,只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牺牲品,但庆幸的是,他们二人最终的到圆满的归宿。更多的是对少平晓霞这对新时代下的恋人感到难过,悲伤,甚至说是抓狂。路遥塑造的知识女性,理性勇敢,女汉子的性格与女性的娇柔并存,不仅是少平的恋人,还是他人生路上的导师。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少平的爱,热烈、细致。
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是异地的聚少离多,无论是追求者的狂热追求,始终是“天地和,乃敢与君绝”的坚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恋人,虽然聚少离多,但他们神交已久,甘愿付出,甘愿为彼此着想。也难怪田福军会说“感谢你让晓霞在短暂对的生命中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对于少平晓霞,这会是一种怎样的幸福。然而正是这个路遥笔下辛辛苦苦塑造的白雪公主,到了一定时候,作者毫不留情的让她死亡,原本美满令人羡慕的一对没了,只剩男主孤零零的在世上打拼,这点确实赚足了我的眼泪。
路遥为《平凡的世界》撰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秀莲患癌、少平回乡……结尾开放到我怀疑是不是漏买了第四部。但我想,这其中或许隐藏着路遥先生的用意。人生本来就很难预知,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如何变化,事情的走向如何发展。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知道书中人物的未来,但我自己的未来却由我们自己创造,我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或许在当下都非常微不足道,但却可能引起蝴蝶效应,左右我整个人生。路遥先生向我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它是一种不服输的信念,是一种无论何时都要拼搏进取的执拗。
读一部真实而平凡的世界,内心重获一份宁静。
一、乡村空间中的“看”与“被看”
米歇尔·福柯强调权力的空间化,强调权力在空间中无处不在。福柯在1963年出版的《临床医学的诞生》中开宗明义的说:“本书关注的对象是空间、语言和死亡”,“所谓‘空间’意指瘟疫横行的城市、医院的慈善病区以及被肢解了的躯体上的伤痕”。[1]于福柯而言,现代权力空间机制的理想建筑形式为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这一敞视监狱完美融合了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无所不在)的空间理念。这一理念描述的是在一个开阔空间,被监控对象可以360度无死角的进入监控者的视线范围内。
在路遥的小说文本中,有许多对乡村地理景观的描写,这些乡村地理景观直接营造出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空间景观。在《平凡的世界》中,作家将双水村这个乡村地区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交待得十分清楚:东拉河的流向、绵延的公路、隔壁村落以及村子里各个家族的窑洞位置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空间景观中以各种方式维系着风情民俗以及血缘宗亲的价值观。而《人生》中的空间景观也是如此,如老牛山的方位、川道、前村后村的高、刘两姓人家的设置。
在这样的乡村地理空间景观中,作家描述了传统的宗族权力是如何被现代知识启蒙所削弱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卫生革命”(漂白粉事件)就是最好佐证。高加林这位受过高中教育的“回乡人”在高家村是一个“异类”的存在,他不太会干农活,衣着干净,并“明目张胆”的与农村姑娘巧珍谈恋爱,公开和巧珍出双入对,还给村里肮脏的水井投入漂白粉消毒,这一举动在村里引发轩然大波,受到了全村人的鄙夷和谩骂,路遥将此描述为“愚昧很快就打败了科学”。[2]高加林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以“所谓的科学观念冲击乡村观念的同时,塑造自己在宗族和乡村中的话语权和地位”。[3]虽然这一挑战看似最终以高加林的胜利而告终,但实则过程是失败的。无论是公然自由恋爱还是撒漂白粉,高加林和巧珍都是宗族乡人“看”的对象,作为“被看”的二人,在“全景敞视”中自然会成为权力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况且,漂白粉事件的最终平息者还是高家村最具有权力的村书记——“大能人”高明楼,他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得宗族乡亲信服被撒了漂白粉的水是没有毒的。因此,这样的“看”与“被看”事件,实际上是具有科学启蒙话语权的新一代在传统乡村的宗族权威面前的溃败,知识启蒙代表高加林在和传统宗族势力的较量中还是不得不依附或是借助传统权威的代表高明楼。作家这样的安排,实则是隐喻了八十年代启蒙话语在乡村的劣势地位,揭示传统与启蒙联合存在的微妙关系。
二、边缘化的“城市异乡人”
福柯一生都对“边缘群体”充满浓厚兴趣,这个兴趣据传因为他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者,另一说法是出于他对固定身份的拒斥,“他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也主要反映了他对困于某一固定身份的恐惧”,[4]加里·古廷在《福柯》一书中如是说。
路遥,作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盛行之时依然坚持采用现实主义写法笔耕农村题材的作家,发誓要写出一个“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故事,[5]因此,路遥的小说《人生》以及《平凡的世界》不乏对“边缘群体”——城市异乡人的描述塑造。
路遥在《人生》中无所不用其极的渲染主角高加林的“非农民”气质:衣着干净,每天刷牙,游泳时“很健美”的裸体,最主要的是,他还是高家村十里八乡“头稍”刘巧珍的心上人。高加林在高家村是个“异质”的存在,但在城里人面前,他则又是“乡巴佬”,这一点在他和德顺爷爷进城担粪,在城市机关大院被他同学张克南的母亲大骂“乡巴佬,不要脸”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角色塑造,使得高加林“边缘化”的身份异常明显,无论是在乡下或城市,他始终是“边缘化”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路遥创造的又一个“边缘”人物,孙少平在双水村也是一个“异质”的存在。上过高中的他总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不想自己的一生像父兄那样都困囿于贫瘠的田家圪崂。无论是高加林还是孙少平,他们既非乡下人又非城里人的的尴尬地位使得他们常常内心充满焦虑和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对自我身份认同归属问题的迷茫和无助。而作家对这类边缘人物的设定恰恰来自于作者对自我边缘地位、边缘身份的痛苦体验。路遥自小被过继给大伯收养,出身农民,后来又是一名“作家”,一名“知识分子”,在作者身上,似乎关乎权利、社会认同等问题已经解决,但实际上作者个体的身份归属问题更加凸显,正因为作者自身对自我身份归属问题的疑虑,才导致了小说中“边缘”人物命运的不确定结局。
三、被规训的“肉身”
路遥小说中的人物,如巧珍、润叶等都是被规训的,女人都是男权话语下被规范的对象,女人在路遥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女性只是为凸显男性而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
例如《人生》中的巧珍,死心塌地的爱着高加林,对他无条件付出,最终却惨被抛弃。城市时尚知识美女黄亚萍,家境优渥,深爱高加林但也最终难逃分手厄运。《平凡的世界》中,深爱孙少安的田润叶是一个让人费解的人物形象,她为了一段几乎没有结果的爱情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接受过教育却遵循着传统女性从一而终的规训,与向前结婚后依然为少安守贞,同时她和向前的婚姻是建立在男权斗争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在润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男性话语的绝对权力意识。《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但凡与主角少平有过嫌隙的女性都会遭遇不幸,比如侯玉英、郝红梅,以女性的不幸来凸显主角光辉人性的一面。在作家笔下,唯一被眷顾的只有田晓霞,她有知识,出身好,长相出众,气质不凡,人缘好,性格开朗,似乎她就是命运之神的宠儿,但作者却赋予了这位理想女性以死亡,至此,男权话语对女权的压制达到顶峰。
如果说小说中男权意识对女权意识的压制较为凸显,那么孙玉亭绝对是权力规训下的一个个例。加里·古廷在《福柯》一书中这样描述“全景敞视”所带来的后果,那就是“规训所控制的对象如何主动将控制他们的规范内化从而成为他们自身行为的监视者”。[6]在小说中的时代背景下,孙玉亭毫无疑问是政治权力体制的被规训者和维护者,他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维护既得利益,他不仅是疯狂时代的被规范者,被牺牲者,同时又是它的维护者和守夜人。当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向双水村时,孙玉亭还在为他的旧时代奔波、呐喊、念念不忘,因为旧时代承载着他个人价值的巅峰。
四、结语
无论是作为“常销书”的路遥作品,还是作为文学事件中的“路遥现象”,路遥的小说为底层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想象似的满足,尤其是2015年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观众中引起热议,因此对路遥小说的重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2]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3]法国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4]美国加里·古廷《福柯》[M]译林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5]石天强《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关键词:现实主义;平凡;悲壮;历史变迁
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平凡的世界》它正视了现实,并忠于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了人生。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到1988年历时6年,其间作者为搜集事实进行了不少的工作。作者首先进行了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在此其间除了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长篇小说外,对于其它的杂书如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著作也进行了阅读。另外对农业、商业、工业、科技等书也做了必要的研究。为了使作品能全景式地反映当代生活,作者提上了行囊开始在生活中奔波。在现代主义横行的当时,作者毅然选择了现实主义来创作这部作品,而且打破了传统的创作规则,采用了“无意识”手法来塑造其中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现了这部作品的伟大。
路遥对于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的农村、城市生活都有着深深的体悟,并且这种体悟让作家产生了一种要把它表达出来的冲动。《平凡的世界》真实逼真地描绘了农村历史的变迁。路遥在这部作品中再现1975年到1985年中国北方农村历史性的变迁,作品中每一个农村生活场景无不让人想起当时或我们现在所处的农村生活现实。如在修筑水坝时,金家人恋土情结与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热潮的矛盾,在田福堂的精于世故中终于金家人不得不屈服,这也反映了在中国农村中伦理道德与政治风波巨大的影响。诸如以上的种种的农村社会生活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
《平凡的世界》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必要而细腻的描写,符合了人物的身份。例如孙少平由于贫困而过份的自尊的描写。“他在眼前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的,但是他感觉他比别人低了一头。而贫困又使他过份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于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的情绪。就说现在吧,他对那个派头十足的班长顾养民,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情绪……”。对于这一段由于贫困而过分自尊的描写,相信每一个曾经经历过的人都有同感。因为作品中的孙少平是一个顽强不屈,敢于奋斗拼博,追求精神美好的人,所以他会更加地认为别人在注视着他,所以他由于贫困而自卑,由于自卑而过分自尊的情形会比别人更强,所以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感的情绪。上述种种也充分地显现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是有分寸,符合客观现实的。
二、《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平凡而悲壮的爱情世界
《平凡的世界》描绘的爱情故事是平凡与悲壮的。平凡的生活其实本如此,难得称心如意。人们常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两人都明明喜欢上对方。但是孙少安对田润叶是爱而不娶,而田润叶对李向前是嫁而不爱。孙少安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村落中一个平凡的农民,虽然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比较现代的想法,但是却无法摆脱传统思想对自己的影响。他内心是喜欢田润叶,但是心底的传统观念告诉他,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差较大,他不能让人看扁,他不能害了心爱的女人,于是他只能躲藏起来,只得逃到了山西把一个他认为适合当自己的妻子的秀莲娶了回来。少安的逃避让田润叶为了浓浓的亲情与世俗的观念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李向前,在一段时间内折磨着这个痴情而可怜的男人。平凡的世界,世俗的观念,善良的人情让两个本来深深相爱的人不得不分开,这虽然悲哀,但又不失为一种壮美。作者并没有让这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过下去,而是让这个平凡的世界变得更加悲壮。少安娶回的秀莲让少安的日子变得快快乐乐,秀莲的贤慧与勤劳让少安能大展雄图。但是夫妻恩爱事业有成的时候,秀莲又因为积劳成疾患癌症而去,生活对少安也太不公平了。而田润叶虽然在结婚后冷酷地拒绝了丈夫与她同居的要求,但却在李向前因车祸失去双腿时爱心回归,重新审视李向前对自己的爱与自己对李向前的爱。决定立即回到李向前的身边,因为她意识到:“她现在对自己的丈夫有些深厚的、怜爱的感情,不仅有妻子对丈夫的感情,而且还有一种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在这里作家又给我们显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仁慈的品格与圣洁的光辉,她们纯朴、善良、宽厚、无私,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她们也在演绎着一场悲壮的爱情故事。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具有戏剧性,一个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煤矿工人,一个美丽现代的地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两个地位悬殊如此之大的年轻人由于心灵的相通而走在了一起,而且深深地爱着对方。虽然少平对晓霞爱得悲苦,爱得不安但是他们仍然演绎着他们美好的壮丽的爱情。他们的生活本应如此美好,但是平凡的世界中这些平凡的人们由于他们善良的爱心使他们的爱情最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随着田晓霞在洪水中因救溺水小孩英勇牺牲,少平与晓霞的爱情也只能划上一个悲壮句号。作品中其它人的爱情也是难尽如人意。
作品中所描绘的亲情与人情世故也是平凡与悲壮的。少安砖厂的发展,本已给家庭带来了兴旺与发达。浓浓的亲情本来可以让兄弟一起走上富贵之路。但是追求独立少平,却由于精神世界的空虚,背行囊,抛下这温馨的亲情与有利的条件去了黄原揽工,并最终成了一个吃公家饭的煤矿工人。他达到了自己理想上、精神上的彼岸,但是却给亲情留下一个遗憾。同样少安为了难舍的人情,为了村民在农耕中有几个活钱,而扩大了砖厂规模,招揽一部分农民来砖厂做工。但是这些人在少安砖厂陷入困境无力给予他们工钱时,却忘记了这份浓浓的乡情,对少安冷嘲热讽,攻击鄙视。当少安的砖厂重振雄风时,他们又换上了另一个面孔。作者在亲情与人情炎凉中又给读者展示了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作家的创作心态的悲壮,决定《平凡的世界》描绘的是一个悲壮的世界。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物态化的结晶。因此,只有在对作家人生阅历精神结构创作心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指向及相应艺术形式选择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与阐释。作者本身就是带着一种悲怆的心态进行的创作,在他创作的过程中及自已的人生经历中都充满了悲壮,所以《平凡的世界》中也必然会透露出这种悲壮的气息。
平凡的社会环境与历史环境决定了人物的命运,现实中的人们都不可能过得尽如人意。而《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作品,所以它描绘的必然是一个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1、2、3、4、5)[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3]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
艰难的求学之路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关于永远尘飞土扬的黄土高坡,也关于一个顽强倔强瘦削少年的成长。它开启于万马齐喑暮气沉沉的wg的一个冬日,终结于冰雪初融,万物萌生的改革开放的春天。他们,大多是一群在时代大潮下,最为普通的群体——农民。命运多舛如主人公孙少平,就像是这一代陕北农村青年的缩影。少平地位卑微,历经困苦无数,真诚正直,喜好阅读,敢于为理想生活而坚定前行,永不止步。他生不逢时,在父亲和哥哥付出极大努力才得来了上学机会。求学期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这丝毫不能阻拦他对知识的渴望。他能讲故事,还会唱歌,在班上成了名人。在决定命运的高中阶段遭遇wg,完全没有正规的教育,他因此也失去了系统学习知识的机会,无法获得和妹妹一样考上大学进而跃出龙门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曲折的情爱之路
枯燥乏味的高中校园生活中,孙少平是自尊好强的农家子弟,与地主出身的郝红梅相互爱怜,产生了一段单纯的感情,演绎了一段悄无声息的爱恋。郝红梅既自卑,也世故早熟,她拜金、虚荣、不够义气,抛弃了与他同样处于困境中的孙少平,郝红梅是少平少年时期的一个美梦。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善良的田晓霞关注起了害羞又自卑的同村老乡少平,冲破云泥之别的鸿沟,靠着内心对彼此的坚定的爱挺过了阶层的隔阂。她觉得少平的精神可贵,就在于他喜欢看课外书籍,晓霞会常借书和报纸给少平看,两个好朋友也常一起谈论时事,畅谈理想。这给少平灰暗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他的视野更加广阔。他们在关于书本讨论上面交往越来越频繁,晓霞经常帮助少平,少平不再那么自卑了,他有着自己精神上的追求和梦想。也更激励着他走出农村这片天地,他与田晓霞探讨时政,阅读当时的“禁书”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扩宽眼界,不仅培育出了始终坚定不移向上积极的信仰,还为日后放弃在哥哥的企业中稳定安逸的生活转身为获得更广阔的天地而独自闯荡都市埋下伏笔。在和田晓霞交往的过程中,受益于多年阅读的经历带来的涵养与气度,少平可以与晓霞达到精神上的相知与共鸣,拥有了来自晓霞真挚的爱情。遗憾的是,当二人的爱情正驶向永恒的彼岸之时却终没能抵过天灾的侵袭,田晓霞因在洪灾中救一个落水的小女孩而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的少平。
不屈的奋斗之路
然诚如荀子所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生活纵如夹缝,让人动弹不得,却总有人依然可以抬头看到天幕的湛蓝,低头感受到一方阳光温柔的抚摸。就如同一代又一代朴实而又乐观的陕北农民,让陕北信天游在黄土高原上随处飘荡,将农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并揉搓到一起,化为田垄阡陌间一曲高亢婉转的歌声,化为繁重农活后丰收的喜悦,化为幽默诙谐的调侃作为艰辛生活的调味剂。无论是满心的愤懑不平还是生活充满了挫败,都在一曲信天游中一一化解。生活一次次地将少平推入绝境,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决不怨天尤人,依靠自己顽强不屈的毅力前行。他身上始终洋溢着拼搏奋进向上的气息,独自承受苦难,背井离乡,寻找自己的路。他自尊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心灵纯洁美好,胸怀宽广无私,铸就了高贵的灵魂。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毫无疑问,来自黄土高原的少平,伴随着信天游成长,哪怕后来走出乡村来到城市务工,依然带着黄土般厚重而又坚定的信仰,和一颗在世俗的尘埃中跌跌撞撞,摸爬滚打,哪怕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却始终不肯变得如其他人一般碌碌无为的不变初心。
善良的人生之路
少平有博大无私的胸怀,崇高的精神境界。郝红梅抛弃了少平,侯玉英读书期间多次让少平难堪,但在危难时刻能够舍命相救。少平在村里当小学老师时,尽管没有正式的编制,他仍尽心教学,以自己辅导落后学生时的认真细致,得到了村中“仇家”的对整个家庭的释然和对自己真正的敬重。
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初获发展,市场规则和秩序显然还未完善,少平心存对正义、信念、善良的坚守,为受包工头欺凌的小女孩仗义直言,看不惯舅舅偷工减料索性愤然离去,也因此四处碰壁,屡被辞退,流落街头。成为煤矿工人后,他不因煤矿的艰辛便和高干子弟一般翘班打退堂鼓,每天满班,认真工作,从一开始因为贫困家境备受冷落摇身一变成为寝室的“富翁”,赢得了金钱更收获了精神的充实与丰盈。
少平的经历给我们的感悟
我们都是平凡人。千年前苏子曾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千载之下的我们亦
如是。活在当下,你我皆是平凡的时间旅人。且看孙少平,他无论是身处的时代,出身的家庭,还是所受的教育,拥有的工作,都是平平无奇乃至不尽人意,他的人生,和在黄土高原成长的其他角色一样,经历过看似无法逾越的苦难可也有过爱情的甜蜜与幸福,从这个角度说,他只是陕北农村一个普通的青年。当下的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与他一样平凡,但我们无需厌恶平凡,因为那是常态。
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我们不怕年华逝去,不怕满身尘土,只怕屈从于命运安排的挫折变得浑浑噩噩一蹶不振。也许终有一日,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那即是平凡生活中孕育的、仅属于自我的不平凡。就像是最后的少平,没有被妹妹说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城市中的生活,坚持留在煤矿,便是因为,他找到了停泊的港湾与真正的归属,“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信意志坚定的他会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在读罢《平凡的世界》一书后,我不否认,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令我震撼。然而,现在,我只想追逐你——田晓霞。
你的出生,便已注定你的地位与身份——县领导家的大小姐啊!高贵,优越。从小受着那般良好教育的啊!修养,谈吐,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凡。又因父母亲都是“官儿”,还不小的干部,从小,你便被众星拱月般地捧着,捧在手心。如此千金之躯,早有不可一世之傲气了吧,也有唯我独尊之霸气了吧!
玉琢便成器,经过有文化,有深度这一层次家庭的熏陶,你的智慧也逐渐显露出来,小小年纪便开始阅读中外名著。一本本感人的书,一个个暖人的故事,一场又一次激荡着你的思维;一碗碗心灵的鸡汤慢慢地灌溉着你需要滋润的心田。于是,一个拥有着最先进,最开放思维的新新女性诞生了,那就是你——田晓霞。
高中时代,哦,真为那个叫作孙少平的人感到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你,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你为他打开了一盏心灯,引着他走向了那个广阔的世界,是你,开天辟地般地劈开了从那落后的小山村通往先进城市之路。因为你,所以铸出了孙少平---那个值得在路遥先生笔下游走的人物。
曾经,我恨过,恨你救的那个小女孩,是她,让你失去了生命,虽然,我也为你感到骄傲,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的那种。但,我还是恨,恨并痛着。那几天,夜晚,我一夜一夜地睡不着觉,抱着枕头无息地哭。黑暗里,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勾勒你的模样,你的明眸,你的皓齿,你的口才。
再有,从小被人众星拱月般的你,早已阅人无数。也许正因如此吧,你练就了一番“阅人”的好本领,不挑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却用独到的眼光挑了“败絮其外”却“金玉其中”的孙少平。不求地位,只求品味。于是,我钦佩你,晓霞!
《平凡的世界》具有不平凡的历史,《平凡的世界》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初到1985年,它全景式地反映了这十年间我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书所描绘的是我不熟悉的年代,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勤劳质朴的庄稼人所经受的冲击和转变,读后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平凡的世界》具有不平凡的人物,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形象。
时间流逝,记忆永存。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息的奋斗,最终却趋于平淡。平凡者未必伟大,真正伟大者往往平凡。记得是谁给路遥送了这样一句墓志铭:“平凡的世界,伟大的人生。”他自己也曾说过:“人生就是无休止的奋斗,为了梦想而奋斗。”整个世界其实就是这样,在普遍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平凡的世界》整篇文章都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语言,符合现实,它所具有的审美力量透露着温馨动人的情愫,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展现给读者的。
《平凡的世界》是以朴实的语言与真实的感受来见证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信仰与人生。浮躁的年代,浑噩的社会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尽管澄清,但不平静。路遥笔下的人物却是那么个性鲜明,书中的少安、少平,还有其他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必受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实亲近,栩栩如生。
因为大家都是平凡人不是“伟人”,没有以一种追随终极价值的眼光,来解读历史与当下变换的舞台,来预测历史的变迁与思维观念的转变。天堂沉默半小时,人间却要喧哗两千年。上级的指示沉默了,冯世宽的教条沉默了,田福堂的心计沉默了,孙玉亭的任劳任怨沉默了,于是整个石讫节喧闹了,整个双水村喧闹了。双水村的大小干部都带有狭隘与利己主义情怀,但那不是愚昧,也不是“走资派”,而是旧社会进步的潮流,正如田二所说:“世事要变了……”可惜的是那些干部、农民、知识分子都没能跳出那个“围城”———“围城内的人打破铁笼想钻出去,围城外的人却挣破铁笼往里钻”。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曾经说过,“人”在童年时期所接受的印象或者教育,会沉淀在“人”的精神深处,甚至会成为“人”的性格“原型”,尽管后来可能会有所改变,但要触及它的本质构成,殊为艰难。双水村封闭的社会环境、完全宗法式的家庭关系、淳朴的民风和“简单”的人们,充满温馨、困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由血缘所维系的天然亲情,使孙少安仿佛沐浴着中世纪的“古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孙少安,是个典型的农村汉子,有着最朴素的生活品质,是广大农民的代表。双水村其实就是一座“围城”,田润叶期盼着回到双水村去找她的少安哥,而少安却远赴山西寻回个陈醋大眼妹。少安的价值观是传统的,他崇尚的不是爱情上的真谛,而是人间真实的情感。门第观念与家庭的败落使少安深深地认识到他与润叶的结局只会酿成悲剧,这使他被旧的陈腐观念锁住了。但少安是幸福与安逸的,他有妻子和亲人的疼爱与关怀,一个纯粹的平凡人,也因此没有摆脱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润叶不是,她尊崇“爱情至上”的价值观念,没有因现实的枷锁而屈服,但润叶在挣脱那座“围城”之时,却注定了自己的悲剧。润叶的悲剧不是少安给的,归根到底是他们主体的价值观念不同。
孙少平,是书中的真正主角。作为一个在知识的世界里徜徉的人,他具有从父兄身上继承下来的那种坚毅刚强、沉着冷静,但是他身上也有父兄所没有的东西———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自己人生的明确定义。孙少平虽家境贫寒,但从不鄙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他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但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不尽;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摆脱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在他高中毕业回双水村当教师之后,不满于双水村的生活,不满于父兄那种为觅食而战的生存状态,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的生活,希望走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命运,开创自己的新生活。无论是心酸、苦难、光荣或者是屈辱,都亲自去遭遇、去承受、去创造。因此,他想自己做出一点事业来,想去更为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第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以每天一块五角钱“买”了,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陡坡上去,人简直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样的劳动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三天的考验期下来,尽管脊背被压烂了,两只手也肿胀起来,但丝毫没有感到懊恼,反而很庆幸。他认为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苦难意识给了他一个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一个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生与信仰。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用一颗善良的心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人物世界,并让我们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感受到了极其辉煌的人生意义。双水村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演绎着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难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以及今生的骄傲。
参考文献
[1]陈泽顺.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题记
得益于父亲的推荐,我接触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乳白色的封面夹杂着土黄色,别无其他的修饰,没有华丽辞藻的序言,没有畅销书的标签,只是留白了一面,写上一句平凡的感激:“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在文革接近尾声的时候,各种文化思潮开始汹涌,而作者却选择用已遭冷落的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完成了这部小说,前后历经数十年,记录了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巨变的历史,所以显得真实而深刻。与其他反思文革作品不同的是,他写作的中心不是知青上山下乡,而是两个陕西农村少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完成的成长与蜕变。
四十年过去了,90后的我们知之甚微,父母当时也还年幼,所听到的刻骨铭心的岁月被一笔带过,大多数人一边心中刺痛,一边暗自庆幸主角不是自己,然后将其选择性的遗忘……那辈人渐渐老去,逝去。创伤也因他们的逝去逐渐愈合,结痂。而作者,就是在人们淡漠忘却的时候,将结痂的伤疤掀起,将血肉模糊的伤口袒露在阳光下,刺目惊心。
历史是沉重悲恸的,可作者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不断吸引着我们深入了解,被一种叫做正能量的东西。是这种正能量支撑着自己与主人公一起感同身受,在阶级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个人意志与历史洪流的冲突中燃烧激情,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性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为了生活奋斗。
这两位少年是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家庭成分为贫农,父亲孙玉厚是个老实能干的庄稼人,可是合作社没能改变这个家庭的贫困,全靠大哥孙少安得工分支撑起这个家。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孙少平,这个时刻追求自己生活意义和精神家园的人用他的经历治愈着所有追梦失败年轻人,能和我们产起强烈的共鸣。在县高中上学的时候,他忍受着饭都无法吃饱饭的窘迫,甲乙丙三等菜他连5分钱的丙菜都买不起,只能啃高粱面膜——高粱是旧社会地主喂牲口都不用的,一种最没营养的粮食。而对于十七岁的孙少平来说,一顿要吃四五个这样的黑家伙。社会就像一个不见底的黑洞,总是有意无意的蚕食这个少年的自尊。他希望有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面前,和大部分乡里学生一样领份乙菜和白馍或黄馍就好了。可现实是为了他的学业大哥孙少安已经辍学,大姐孙兰花更是一天学都没上过,但他从不抱怨,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却从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
在青春懵懂的年纪,让两个命运不同境遇相似的人找到了心灵的依托。孙少平喜欢上了家庭成分为地主阶级的赫红梅,和他一样只能啃两个黑馍的女孩。惊喜欣慰将孙少平淹没,可赫红梅比她要清醒地多,从小因为家庭成分恭敬安分的她,内心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一心想通过在县高中找个家境好的男生嫁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结果可想而知,清醒的孙少平再次痛苦自卑,但是他没有自甘堕落。由于读书多,他通过给一些比较贫困同学讲故事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最重要的是和田晓霞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一个和他同村却在城里长大的女孩子,一个将他领进另一个世界的女孩子,让他开阔了眼界,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
高中毕业后,孙少平回到了农村成为一名教师为家里分担责任,在这期间与晓霞密切联系,不间断地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内心波涛汹涌。就这样做一辈子乡村教师吗?就这样甘于将一辈子献给田埂吗?他还那么年轻!机会很快就来了,没有让他失望……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孙少安在农村推广了责任制,进城拉砖后用赚的钱烧砖,成为公社的“冒尖户”,孙少平没有后顾之忧开始“闯荡世界”。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仓楚像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就当少平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煤矿工人的时候,身为作者的晓霞在一次报到抗洪采访中为抢救一个小女孩牺牲了。祸不单行,不久的少平在事故中为救徒弟受伤面容尽毁。身心俱疲的他已经27岁了,即使英容不再,也受到小时要好朋友金波的表妹告白。为了女孩的前途,少平拒绝了她,最终回到了矿山。
在少平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挫折,但在无数困顿中从未放弃过阅读。那是一双渴望的眼睛,窥探着外面的世界,让他精神上摆脱贫困获得满足,而晓霞就是他的窗口,给予他希望和信心,是灵魂伴侣。我一直被其正能量感染,被其经历所感动,即使少平没有少安的财富和温馨家庭,但是他实现了他自己的追求,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知识充实着他的精神,劳动健壮着他的身体。回到矿山看似一个平凡的选择,确是农村出身的他的追求和归宿。
现在的我们处在和少平一样年纪,却缺少了那种坚忍的心性,困境中的隐忍,失败中的坚强,不甘于生活的平庸,争取自己想要的幸福。现世安稳,物质生活丰富,我们却忽略了父母的辛劳,忽略了文化的熏陶,忽略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世界是平凡的世界,人却不是平凡的人。愿以梦为马的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过着不平凡的人生。
就像歌词《stronger》里写道的那些没能把你击垮的挫折会让你变得更坚强,站得更高。即使是一个人独处也不会感到内心孤单。那些没能把你击垮的挫折可以使人变成一个斗士,步伐会更加轻盈。
其中的代表大概就是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了。而孙家,当初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穷家子”啊!上有老母,但是家住一口破窑,甚至当初连饭也没有的吃。尽管最后少安和秀莲办起了自己的砖厂,一天天的红火;少平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但由农民出身的两兄弟依旧忘不了自己的从前,时间也抚不去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而书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有触动人感情的地方,比如:少平受批斗时的不甘与家人的担忧;当初孙绍安承办砖厂,要进行创业的不易;少平招工时的辛苦经历和最后得知深爱自己的田晓霞为了救一位落水儿童而牺牲时的失魂落魄,反映了穷苦的农民一步步挑起家中大梁的艰辛。令我似乎也生活在他们的时代,“平凡”的时代。他们生活的场景也是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而巨作的,路遥,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面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人民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巨大变迁。
在种.种人物之中,我最欣赏的。不,是最在意的人物之一就是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中,在哥哥少安的砖厂开始盈利的时候,他身上背负的压力也是逐渐增加,他身后的背景也在不断的改变:一开始是朴素平常的原西县,再者,就是繁华的街头,但是这次少平是以揽工者的身份出现;荒凉而又穷苦。而当他终于到了大牙湾,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工人,拿着高薪似乎终于如愿以偿时,在他的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个晴天霹雳:他深爱着的晓霞却被洪水吞噬了生命!他不敢相信,亲爱的晓霞怎么可能。
普通的人受到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怨天尤人、甚至轻生。但他连“放弃”都没有想过半点,他做的是好好的活着和继续奋斗。
《平凡的世界》是从农业学大寨讲起,直至_后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陕北黄原地区农村农民的前后变化。讲述的是在一个小村庄双水村上生活的祖祖辈辈的农民,他们在黄土地上的喜怒哀乐。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为主线,与命运抗争,与命运搏斗的故事,其实这也是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一个缩影。
因为我的家在陕西关中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祖辈们、父辈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身上具有的纯朴、善良、敦厚影响着我的一生,他们对土地、大自然的敬重,对生活的热爱影响着我。小时候经常陪妈妈去田地里干活,在大人们的耳濡目染下,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很多。这也是我成年后,为什么依然保持一颗纯朴、善良、热情的心的主要原因。
小说中会经常出现这样让人热泪盈眶的场景。少安为了润叶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得不放弃对润叶的感情,当他思前想后、鼓足勇气当着润叶父亲的面和润叶提出分手时,黑夜里一个人难过的走回自己的村子,亲爱的父亲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当他坐在地上时抱着父亲像孩子一样的哭了起来。
当少安为了堵漏汹涌的洪水时,不小心被水冲走了,他刚刚在下游爬起来时,看到寻了一天的亲人(爸爸、姐姐、姐夫和妹妹)时,全家人抱在一起,高兴地哭了。
少安,无论是经历多大的艰难,都有最爱的亲人在陪伴着他,让他心灵得到无限的慰藉。所以他会为他的亲人付出一切,就像书中所说的----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会为了最爱的家人架起生活的车辕一直向前走。
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奶奶、大伯、大娘、二伯、爸爸、妈妈等等很多亲人。他们为了我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活着时一年四季,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地上种上各种农作物,吃的穿的用的全部来自于他们艰辛的劳动。死后他们都埋在了黄土中,最终都魂归黄土,与黄土融为一体。
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一首首陕北民歌,陕北人民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一首首民歌中,或喜或悲,或欢乐或忧伤,无论经历什么,永远无法改变那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我们关中人离不开秦腔,就像陕北人离不开陕北民歌一样。每一回回听戏、看戏,都会想起我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因为秦腔中的那种悠长、缠绵、高亢、激扬、压抑、痛苦、悲伤,都是父老乡亲们的真实写照。
家乡人喜欢秦腔,我小时候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那时候只晓得秦腔好听、好看、好玩、热闹。多年后再听它,尤其是在遥远的他乡,听到熟悉的乡音、乡情时,顿时会感动的热泪盈眶。没想到秦腔对我的影响会有这么深远,想家了想妈妈了,听一段妈妈最爱的李爱琴老师的《周仁回府》,就感觉她没有走远就在我的身边。
我的祖辈们、父辈们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给我了不平凡的勇气。我就像孙少平一样不甘平凡,一定要走出黄土地,一定要混出个名堂来。于是,我上大学毕业后离开了家乡,来到浙江工作。
关键词:艺术价值,生产模式,社会科学,平凡的世界
一、路遥《平凡的世界》内容与背景介绍
《平凡的世界》主要讲了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在陕西地区贫瘠的黄土高原,为了人身理想和个人追求平凡奋斗的故事。故事中的情节推进徐而不急、散而不乱,在稀松平常的落语中往往表现出了深刻的哲理。
陕北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路遥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围绕陕西黄土高原这一片农村土地来进行叙述的,这里的人们遵循着传统生活习惯,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路遥的作品就像是一曲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通过苍茫的嗓音唱出人生的戚戚婉婉。陕北的编年史几乎就是用歌谣编纂出来的。
二、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崇高美赏析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美
路遥是陕西人,他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生活比较困苦。他将自己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奋斗经历,直接地嫁接到了主人公孙少平身上。通过主人公孙少平在学习、成长、奋斗和工作的顽强经历,从而表达了对于不屈命运年轻人不甘平庸、努力奋斗的精神赞美。
孙玉婷和贺凤英对于主人公孙少平的影响力比较大,他们在孙少平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通过经常接济他各种食物,让正在长身体的孙少平能够吃更好。孙少平在原西县高中读书,与地主出身的郝红梅相互爱怜,后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班长顾养民谈恋爱。同村同班的好友田润生为此抱不平狠揍顾养民一顿。倔强的少平开始与自己的自卑斗争,积极参加赴地区积极参加赴地区会演的排练。陕西地区的农家子弟要想跨过农门,走向更加开阔、更加宽广的城市,必须要通过勤学苦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抗争命运、精神高贵的硬汉子
在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过着不平凡的生活。孙少平是我们当代农村出身奋斗在北上广深大城市青年群体的一个缩影,对于指导当今时代农村青年进行个人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出身的青年,很小的年纪就要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父母呵护,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提升自己能力的渠道。他们有的只是自己的淳朴、热情与奋斗,和不屈从于命运的坚忍。他们必须要学会独立自主,必须要学会坚强,这对于提高当前社会中农村青年的奋斗意识和精神承受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心存责任、善于抓住机遇的追梦人
好读课外书的少平敏感、自尊,在经历了大旱、抢水、死人的事件后,变得更加成熟。孙少平的大哥孙少安经历的事情比孙少平更多,并且他的命运更加坎坷和崎岖。他没有能够留在城市地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是过早地回到了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贫瘠地区当一个农民。他需要接受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缺水的生存考验,他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也不能够抛弃一切与之在一起。
孙少安最终选择向命运低头,在屈服于命运之后,他选择一辈子留在农村发展,与贺秀莲结合也是迫于无奈。他的人身性格中充斥了更多的苦难与更多的无可奈何,他经历了比弟弟更多的遭遇。并且,孙少平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获得了人生的转机。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向广大的读者传递了良好的精神信号,不管是处在何种悲惨的境遇,只要你能够不放弃希望,并且能够在命运给你一次机会的时候好好把握,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身。但是,在命运的转机出现之前,会有漫长的黑暗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努力度过这段黑暗时期就显得相当重要。
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对于不同人物角色的刻画比较准确,反应了特殊时代的人性特点。老祖母和父亲孙玉厚代表了上一辈中国劳动群众,孙玉厚的儿子孙少安和孙少平分别作出了不同的人身选择,拥有着不同的命运。孙少安、孙少平在命运的世界里,努力拼搏,以自己的坚忍不拔和可贵的自尊赢得了生活圈子里无数普通人的尊敬和认可。在《平凡的世界》这一本书中,作者路遥借助孙少平这个角色,向广大的读者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强调了在困难时期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的重要性。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正.农民爱情叙事中的文化情缘——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J].浙江社会科学,2010,(6):93-97.DOI:10.3969.
[2]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常销书”生产模式分析[J].小说评论,2003,(1):58-65.DOI:10.3969.
【平凡的世界小说读后感】推荐阅读: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10-23
平凡的世界路遥小说读书笔记09-06
小说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10-14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受06-21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之05-28
高三读后感:《平凡的世界》09-09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50字06-0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07-19
平凡的世界600字读后感11-27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50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