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周周清试卷
2班级姓名
[本周知识要点]
1.学习《蜡烛》,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2.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特色鲜明美的语言。
[基础巩固]
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拂晓()地窖()瓦砾()腋下()迫击炮().....
jū gōng()()颤wēi wēi()()烧zhuó()桥头bǎo()pú fú()
②眼花liáo()乱zāng()物给予()琉璃()珐琅()
③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影。
④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qiâ()。
二、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烁()踹()嶂()
蜡()僚()戮()
三、填空。
1.《蜡烛》的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他著有闻名于世的《》、《
四、阅读《蜡烛》一文第28自然段“做好了坟堆后”至文章结尾,完成下列问题。
1.选文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对蜡烛来历做补充说明呢?
答:
2.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的黑色围巾,对黑色围巾的反复摹写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答:-1-砾()揣()障()腊()缭()戳()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好,请说说理由。
(1)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
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2)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耶夫的坟头。
答:
4.文中的烛光象征着什么?请写出你的理解。
答:
五、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1.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
2.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3.在讲述园中之物时,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
请您想像有......那就是这座名园。”)
答:
4.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⑵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答:
[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位母亲创造的奇迹
① “二战”结束后,德国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
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答:答:答:
②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他两
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
呼吸默然地观望。
③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
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
街坊邻居没人理解他,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
送到孤儿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④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
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
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⑤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常叫他小“纳粹
”,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
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⑥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
怒的邻居们的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祈求邻居们说:“给他点爱吧,他也会是
一个可爱的天使的。”
⑦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
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⑧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
年来一直有一个小小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⑨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会断断续续地收到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对是错。
⑩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
刻是多么神圣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容易,他
多想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
11“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在念自己的名字,他沉重地移动步子,沮丧地向台上○
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
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着他微笑。
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2“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毕业1○
发言。
13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
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
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11.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有(依次答出四
处即可):、、、。
12.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13.阅读第⑧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
(1)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认真做人”的?(在文中用划出)
(2)支撑他这样做的信念是什么?(在文中用划出)
14.第12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5.文中写道:“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艾娜“不顾一切地向
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样想的?
你为什么认为她会这样想?(4分)
答:艾娜心理:
理由:
(二)作文练习
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年代,但我们却往往忽略和平生活带来的幸
福。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往往忽视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一切,然而一
旦失去了之后,才会感到它的可贵。请你以“为题,写一篇不少
一、读拼音,写词语。
duànliànhuǎngrúbǎolěichuīyānjiá rán ãr zhí
()()()()()jīlìchãngdānfǒu zãzhuān xīn zhì zhìbiān câ
()()()()()
二、比一比,组词。
幻()练()诲()坚()歇()值()振()
幼()炼()悔()艰()渴()植()晨()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2、十年树木。老师的 ______,我 ______________。
4、《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陶校长讲了、________ _、_ ____、_四个方面,其中__________ 是生命之本,___________是做人的根本。
四、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写“寻访隐者”()而来,却只能()而归。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反映()的诗篇。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的孩子。古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 “()”。我们还从诗中“()”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五、小知识
1、松树和()、()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 现孤傲高洁的品格有关,本课诗中是为了突出隐士远离尘俗的高洁。
一、读一读,把不会读的圈出来。
小学学生学校我校同学多学生多学校里老师语文我们上学玩一玩读书写字问一问玩儿说一说你们
1、我是小学生。
2、我高高兴兴上学校。
3、学校里同学多。
4、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5、我们在操场上玩。
6、上课了,我们读书,我们写字。
7、老师问:“你会读儿歌吗?”小明说:“我会读。”
二、照样子,连一连。
语室上生快歌 老文学书唱戏 教师读学游乐
3、填一填,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①书包②高高兴兴③小学生④一年级我是一名()的()。每天早晨,我背着()()上学去。
①学校②玩③多
()里小朋友真(),下课了,我们在操场上()。
4、把能组成好朋友的连一连。
车唱校
1. 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感怀自己的父亲。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诱思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刘和刚的歌曲《父亲》导入。
导语: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不仅有许多的歌曲赞美他们,还
有许多的文学作品也赞美他们。当代小说家李森祥在一篇获奖小说《 台阶》中塑造了一位父亲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李森祥老师的小说《台阶》,一起感受一位农家父亲的内心世界。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屏幕投影):
⑴.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⑵.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品质?
⑶.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2.引导回答上列问题(屏幕投影):
⑴.明确: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我”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容易进水,也表明在家乡没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亲”渴望自己的家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性格:要强(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
⑵.明确:捡砖、拾瓦、砍柴、存角票、编草鞋、踏黄泥。
性格:勤劳(吃苦耐劳)
⑶.明确:他感到不自在,不对劲。
性格:谦卑
3.小结父亲的形象:“父亲”是一位很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
四、拓展延伸,实践演练。
过渡语:文中“父亲”是一位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他和我们许许多多的父亲一样,向着美好的生活不断的追求着,他坚韧顽强的品质怎能不让我们感动?他怎能不使我们想起家里的父亲?现在就让我们提起笔来,也来写写我们自己的父亲吧!
1.提示(屏幕投影):最难忘的是父亲
的时候,他。面对父亲,我要说:“________________。”
2.组织全班交流。
五、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周周清试卷】推荐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完美)01-14
一年级语文第二周周周练12-09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12-1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月考测试卷06-0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活动设计01-26
四年级语文第八周周周清01-28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09-27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07-12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