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共8篇)

五年级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 篇1

一、在下面各字上减去一笔,变成另一字,再组词。

鸣()()钧()()匆()()旬()()待()()师()()

二、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可以变成什么字。

日()()()十()()()大()()()木()()()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_”。

解剖(pāopōu)撇捺(nànài)事例(lièlì)监管(jiānlíng)塑料(sùsuî)隶书(lìlǜ)迂回(yūyú)驰骋(héng chěng)

四、形近字组词。

辩()典()册()诣()律()挫()

辨()曲()删()脂()隶()坐()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2、汉字大约产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3、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

4、我国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5、清朝学者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6、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7、猜字谜“看上去父亲多,实际上就一个。”谜底是“爹”字。()

六、把斜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

2、上鞋不用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雨天浇地——_______________

4、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___________________

5、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______

6、猪八戒拍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雨天不戴帽——______________

8、小苏他爹——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葱拌豆腐—— ______________

10、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猪鼻子里插葱——__________

12、和尚打伞——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先用____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在括号里改正。

形壮()抱偿()慈详()锻练()尊守()乘巧()香漂十里()浮想连翩()不容争辨()天常日久()

八、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例: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石”改为“事”

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改为()

2.某服装广告词:衣表人才——()改为()

3.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改为()

4.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凉母——()改为()

5.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改为()

6.某燃气灶广告词:烧胜一筹——()改为()

7.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改为()

8.服装广告:衣衣不舍—()改为()10.胃药广告:一步到胃——()改为()

9.某茶杯广告词:有杯无患——()改为()

九、对号入座。(把上面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A、屡战屡败 B、喜马拉雅山上鸡儿叫——名(鸣)声远扬C、屡教不改 D、目无王法

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啊!

2、我本来十分看好我们国家男子足球队,可自从世界杯开赛以来,球队是(),真令人失望。

3、劫匪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真是()。

4、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却是(),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十、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药铺里的龙骨全买了回来。(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种文字。(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汉子的演变。()—()—()—()—()—()—()

十二、错别字笑话辨析。

1、有位中学毕业生被分配到饭店当服务员,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写欢迎上级来检查的大字标语。等首长来了一念,哭笑不得,因为写的是“欢迎大骂光临”。

这位中学毕业生把_______写成了_______。所以闹出了笑话。

2、小王同意戒烟,他把保证书给女朋友小李,小李没看完就气走了。原来信是这样写的:“从今天起,我再也不买烟了,决定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底„„”

小王的女朋友小李为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王错在_________。

3、一位男青年在外谋生,文化水平不高,因下雨向家里写信要(),由于不能准确地写出()字,结果闹出一个大笑话。信的全文是:“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

你认为这位男青年不能准确地写出________字。

4、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一种成熟的果子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白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果子是________。

十三、读课文片断,做习题。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变曲,(末、未)(稍、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挠),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的如鸿鹄群飞,迂回(棉、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仓颉(jíjié)鸿鹄(húhào)鹰(yīngyīn)隼(sǔnshǔn)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迂回绵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井然有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把汉字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见汉字的生动形象。

十四、开心阅读。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是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的这些特点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欲断魂”;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1)半开玩笑地回答。()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2、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请用_____划出相应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划出相应的句子。

五年级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 篇2

一、理清历史线索,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是按专题进行编排的, 专题和通史最大的不同在于专题的历史知识繁杂琐碎, 没有相应的框架体系, 学生记忆起来非常困难。其实每个专题都有一条贯穿前后的主线, 教师应首先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 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清晰的、宏观上的认识。例如,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单元, 是紧紧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的, 即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遭到列强入侵后, 是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从大的阶段看, 经历了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这三个阶段。从具体实践看, 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 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复习中, 教师打破传统教材的体系, 将本课的复习主题设计成“百年中国梦———探索”, 设计新颖独特, 应时应景, 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将本课的复习内容加以整合, 设计成“惊梦”“追梦”“圆梦”“拓展提升”四个版块。“惊梦”是指在鸦片战争中中国遭到了列强的入侵, 国门被打开,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追梦”是指从鸦片战争后一直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是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圆梦”是指经历了一系列追梦失败之后, 最终我们找到了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正确道路;“拓展提升”是指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谈谈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二、创新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复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 让历史复习课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乐学、好学。笔者认为课堂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注重材料

翻看近些年的江苏高考试题,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特点:根据丰富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材料为载体, 让学生养成根据材料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字的, 也可以是图片的, 甚至我们可以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材料。例如, 教师在讲第二篇章“追梦”时有这样一个设问: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近代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思考中国社会现状的?为此他们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答案其实很明确, 就是近代不同阶级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教师这样设计, 既起到了复习基础知识的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联系发散

在进行单元复习的时候要注重知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比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个单元, 虽然主体知识属于必修3文化史部分, 但很多知识点和必修1、2都有很强的联系, 比如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和必修2的“洋务运动”联系密切。教师可以在第二篇章“追梦”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试述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学生要完整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紧密结合另外两本教材的内容, 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习俗近代化等多方面全面思考和运用, 这就使复习课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三、合理运用讨论,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 小组合作探讨已经成为很多历史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模式, 这种模式有它特有的优点, 比如它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它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并自觉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在复习课中, 教师围绕四个版块设计了7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结合材料, 同时, 教师在解决材料问题时多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的模式进行,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课堂气氛也较浓烈, 让听课者耳目一新。需要指出的是, 眼下众多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模式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课堂组织教学不易控制, 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本课7个问题中有超过一半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虽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很多问题的答案能很容易在材料和教材中找到。例如, 近代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如何思考中国社会现状的?为此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种问题就不必展开小组讨论了。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应该是有难度的问题, 或者是学生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应该为片面追求课堂气氛而盲目进行小组合作探讨。

2.学生个体思考和小组合作的矛盾日益突出

例如, 教师在解决第6个问题“材料中李大钊所谓的不可抗拒的潮流是指什么?这股潮流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时, 没有给学生一定自主思考的时间, 而是匆忙进入小组合作讨论, 这样的讨论注定缺乏深度, 浮于表面。学生也难以真正在讨论中各抒己见, 得到实质的能力提升。更有甚者, 一部分学生趁机进行课堂闲聊或者互相抄袭答案,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切入点不应过大, 同时分组要合理, 使学生能人人参与, 各司其职。当然, 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 应该积极穿插在各个小组之间, 担负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随时提供必要的点拨和疏导, 真正做到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年级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 篇3

1,下列各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轩榭池沼镂空斟酌

B,潋滟抖擞自给自足虬干

C,嶙峋硕大老鸹蜿蜒

D,倏然愚氓喧嚣龟裂

2,下列各项中各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A,自出新裁

居高临下等闲视之

司空见惯(

)(

)

B,重峦叠障

称心满意史无前例

别具匠心(

)(

)

C,俯仰生姿依稀可辩潋滟绿波

毛骨悚然(

)(

)

D,活崩鲜灵

苍松翠柏神奇幽径

退避三舍(

)(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一项的是(

)(4分)

A,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B,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封了阳台,虽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这鸽子便没有了活动的场所。

C,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D,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明代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翻云覆雨,可谓八面威风!

B,暑假之后,同学们来到学校,面对焕然一新的校园,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c,这个老汉衣衫褴褛,其家境可见一斑。

D,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可是在写检查的时候却轻描淡写,毫无悔意。

5,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删改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6,下面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分)

(1)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能否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

(2)通过台湾人这种经营旅游的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满足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7,综合性学习。(7分)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学完本单元,老师拟举行一次以“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假如你是班长。请帮老师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活动主题,制定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分)

(2)根据活动主题,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

8,请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段秋天夜景,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0分)

小鸟阿泰

周子诗

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象,不自觉地又想起那只小鸟,想起它的背影。

还记得在阿勒泰,一个小朋友突然向我送上一只小鸟,从此我便开始了跟小鸟的一段缘分。当我接过小鸟,我看到它无助的样子,我的心立刻就酸了。一只没有了父母照顾的小鸟是多么可怜啊!

当我拿着小鸟的时候,它惊慌害怕的样子把我吓坏了。它的心脏跳得很快,仿佛就快要把性命断送于我手里的样子。那时我十分害怕,因为我感到它的性命就交托在我的身上。难道我有权控制它的性命吗?它的生与死就在于我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决定。这未免把生命看得太不重要了。生命是珍贵的,所以我做任何决定都要让小鸟能安全地生存下去。

人生往往都是活在迷惘的分岔路口,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当时我心里就是想着究竟应该让小鸟好好地活在那小孩子的家,还是让它回归大自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呢?要做出这个选择真的不容易,仿佛小乌以后的一生,生与死,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当我无意之中向天空一望的时候,我心里知道了答案。看到天上盘旋翱翔的大鹰,我就想到爱鸟应是放飞森林,保护环境,而不是用珍馐百味把它困在笼中养活。再想,生存而没有了自由,是何等痛苦,与其闷闷地在笼中过活,倒不如往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如果将来真的要面对死亡的话,那用死去换取自由也是生命的最高表现了。况且大自然本身就养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老、病、死,原本就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又何须为大自然那么忧累?大自然赋予我们一切的所需,我们应该对它有无比的信心才是。

第二天清早,我找了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把它放了,默默地看着它离开。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于高兴之时,念头一起,就决定称小鸟为“阿泰”,即于阿勒泰地区认识的小鸟朋友。

究竟生命是脆弱的,还是顽强的?有时候人可以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做出种种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有时候人又软弱得连呼吸都要靠机器来帮助。究竟小鸟的生命又是如何?它跌跌碰碰地走着,慢慢地背影就消失了。不知道它究竟是奔向光辉。还是苦命的未来?它走了,永远地走了……

9,“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疯狂”一词写出了小鸟

,作者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陕地奔向未来的生命”是因为

。(4分)

10,下面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2分)

A,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善待动物,保护环境。

B,动物和人一样,生存而没有自由是痛苦的。

C,大自然有能力养活一切生物,人类无须操心。

D,生命是脆弱的,人应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

11,仔细阅读本文第4自然段,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议论性的语句,文章也是通顺的,那么能将这几句议论l生的语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2,想一想。如果人类不善待生命、保护环境,小鸟能有“光辉”的未来吗?读了本文,简单谈谈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1)彳艮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仍未改变。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先生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2)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望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㈣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1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记叙的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故事。(2分)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14,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老人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2分)

15,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3分)

16,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地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你打算怎样“着笔”?(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事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唯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阔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更能让人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地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本文中“留点空白”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4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19,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2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煅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10分)

【甲】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2),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田登(宋朝人)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chf鞭打)。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放灯,吏揭榜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3)”,本此。

21,根据【甲】文内容填出(1)、(2)句。根据【乙】文内容及对俗语的了解,填出(3)句。(3分)

(1)

(2)

(3)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

23,简答题。(2分)

(1)【甲】文作者通过海瑞的事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乙】文中,百姓为什么“谓灯为火”?

24,同样为官,海瑞与田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官员?(3分)

三、写作(30分)

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出卷人:江苏省宿迁市马陵初中张淑琴)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C

2,薪——心障——嶂辩——辨崩——蹦

3,B

4,B

5,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6,(1)删去“能否”(2)删去“通过”

7,(1)确定举行演讲会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推选主持人和评委,确定演讲次序,即兴演讲,老师点评,宣布比赛结果。(主持人总结)

(2),示例1: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示例2: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示例3:蓝天之下你我他优质空气靠大家

8,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9,获得自由后的喜悦感受到了小鸟的喜悦,为小鸟重获自由而高兴,为自己的决定而高兴

10,A

11,不能。在作者的叙述之后加上这段议论,不但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放鸟归林的问题,而且能够深化文章主题。

12,没有。人不是环境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应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13,(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14,冰心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15,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略(写出自己阅读后的人生感悟,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即可)

17,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要求能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8,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19略(言之成理即可)

20,C

21,(1准来于荒村野水之间(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3)不许百姓点灯

22,(1)(海瑞)亲自发放钱粮,从不克扣一文一厘,而且跟随他的官吏们也没有横行勒索过一钱。(2)田登作郡守时,恼怒别人触犯他的名讳,违反了必然遭到鞭打,整个州都把“灯,叫做“火”。

23,(1)事必躬亲,方能成功。(2)回避田登名字中的“登”这个音,只好把“灯”说成“火”。

24,海瑞廉洁奉公,不辞辛苦,事必躬亲,为百姓办事,令人景仰;田登仗势欺人,目无百姓,遭人唾弃。百姓需要的是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好官。

三、写作(30分)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题 篇4

h?xi?jiūfēnlíbɑhúdi?màoziɡēbo

()()()()()shīfumàisuìjiǔcàishāixuǎnxiánqìyōuxiāng

()()()()()()tāochūr?utuǐjǐlǚm?lìchǎncǎopāoxiàng

()()()()()()

二、用“√”选择正确的字、音。

洗(澡、燥)花(娇、轿)莲花落(lu?lào)混(húnhùn)沌蚊(账、帐)讨人(嫌、赚)千乘(shanɡch?nɡ)倔强(jiànɡqiànɡ)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平淡无莫()其妙头头是()()其谈()天空()乱造()开河拾人()()常谈理直()高深()一本()

四、下海、楼盘??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新词。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仿写句子)

2.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3.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改为陈述句)

4.妈妈的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嘱,是(补充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说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想一想,我编的谎话可能是。爸爸又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从两个“没”、一个“直奔”体现了。

2.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

请再写出一句礼貌待人的名言或谚语:。

3.“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其中“缕缕幽香”既指,更指的是

4.结尾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的作用是。第一个“爱如茉莉”指;第二个“爱如茉莉”指。

5.“黄河留给家乡的故

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句话中第一个“长”的意思是,第二个“长”的意思是。

6.“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省略号省略了,补充两个:、。

7.《谈礼貌》一课教育我们要貌用语有等。

七、精彩课文回放。

1.“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这个人是,我们学习她的课文是,这篇文章选自她的代表作。

2.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八、阅读理解。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jìnjīn)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安静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慢慢地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静)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从片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2.用“√”选择正确的一项。

3.“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这句话可缩为:。

4.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怔”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我为什么会怔住了?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5.

三年级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篇5

1、基本概念:

24小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转换(普通记时法前有表示时间的汉词,24小时记时法前没有表示时间的汉词)

早晨9:中午12:15时24时 晚上10:20:下午4时7:452、计算经过时间

(这类题目还分成:

1、题目中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如:邮电局营业时间:8:30~17:00

某超市营业时间8:30~20:

这条路是上午()到下午()禁止自行车通行,一昼夜里有多长时间允许自行车通行?

(2、题目中用普通记时法来表示时间;先需要将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记时法,这样可以只用计算一次,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如:妈妈早上8时半上班,下午4时下班,妈妈这一天工作了()

(3、题目中的时间分为2天,这样就要分成2段计算)

如: 前一天晚上9点入睡,到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

(4、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上午第一节课是8:50开始,上四十分钟,下课时间是()

(5、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一场足球比赛16:40结束,比赛时间是90分钟,比赛将在下午()开始

综合练习(由三(1)班蒋欣恬提供)

下图是一列旅游车的时刻表

(1)火车从徐州开往南京是下午几时几分?

(2)火车在济南站共停靠多长时间?

(3)如果火车行驶速度不变,估计一下,济南到徐州的路程与南京到上海相比,哪个远?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篇6

一、课文分析

文章第一段总写作者所见景色特点。设置了观赏景色的大的背景和大的环境——“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交代了观赏的角度和方式——“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点明了观赏的地点和范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概括了观赏到的景物的总体特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三段则分别从“水”、“山”两个方面对作者所欣赏到的景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这一部分是分说。

第二段作者描写富春江的异水,突出了两个特点:清、急。作者先对江水进行了正面描写,直截了当地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接着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水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再次突出水清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得十分出色。为了突出江水的湍急,作者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了离弦的箭、飞奔的骏马这两个形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对江水湍急的认识。

第三段作者描写了富春江两岸的奇山,仍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直接描写了山的态势——“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突出山高峻的特点。接下来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描写了山中的动物和植物。听觉角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突出了山中富有朝气、各种声响和谐悦耳;视觉角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突出山林的清幽静谧的特点。作者还通过游人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两岸高山宁静清幽、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还含蓄的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避世退隐。

可以说,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与感受表现了自我的人生志趣,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他描摹景物不求全面,而只突出一两点,这样可以更合理地分配笔力,也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也值得借鉴。

这一课的古汉语语言现象比较多,也比较典型,我们可以分类整理。

(一)词类活用现象: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二)通假现象:蝉则千转不穷(通“啭”,婉转发生),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古汉语词语,同学们都可以分类进行整理,这样更加便于我们记忆。

背诵和默写这篇课文的前提是要读熟读懂课文,再次把握好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思路。本文多使用四六句,而且大多是对偶句,根据这一特点,同学们还可以采用“填空法”背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能力训练检测

(一)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水皆缥碧 急湍甚箭 泠泠作响 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

(二)按原文字形填空

风烟()净 直视无()急湍甚()负势()上

互相轩()嘤嘤成()()飞()天 经纶()

窥谷忘()横柯上()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语句的意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语意思。

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 嘤嘤成韵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加红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3.第三段加红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

附参考答案:

一、piǎo tuān línglíng zhuàn yuān lún

二、俱 碍 箭 竞 邈 韵 鸢 戾 世务 反 蔽

三、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静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四、1.飞奔的马 和谐动听的声音

2.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3.淡泊名利、避世归隐

《五柳先生》能力提升题

一、自主练习

⒈给斜体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短褐穿结()

⑤箪瓢屡空,晏如也()()()()

⑥颇示己志()

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⑧衔觞赋诗()

⑨无怀氏之民欤()

⒉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②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③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⑤衔觞赋诗

衔觞:

⑥亦不详其姓字。详

⑦亲旧知其如此。旧:

⑧ 或置酒而招之。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

⑨颇示己志。颇:____________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⒋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⒌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其言

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

②生活:

③志趣:

二、阅读延伸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⒍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②衔觞赋诗()

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⒏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⒐“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⒑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五柳先生》能力提升题答案:

一、自主练习

⒈略

⒉①处,地方

②忧愁的样子

③心情急切的样子

④朋友,伴侣

⑤口触酒杯,指饮酒

①详细地知道②旧交,旧友。③备办,置办④很⑤冷清

⒊ 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⒋ B

⒌①东晋

诗人

渊明

五柳先生

陶渊明集

②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兹若人之俦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6.见译文

7.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阅读延伸

(一)⒍①往,到

②酒杯 ⒎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⒏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安贫乐道

⒐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⒑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马

说 》

一、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

二、解释斜体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世有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2)然后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3)祗辱有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4)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喂牲口用的食器)(5)不以千里称也(凭,凭借)(著称)(6)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吃没)(7)食马者(通“饲”,喂)(8)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表现在外面,“见”通“现”)(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等同,一样)(10)或尽粟一石

(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通“才”,才能)(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鸣叫)(通晓)(14)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子)(面对)(15)其真不知马也(识别,了解)

三、从文中找出三个通假子并释义。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四.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人才

;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2.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5.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7.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8.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9.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0.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1.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1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13.分别概括123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14.“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5.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6.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7.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8.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1.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二、语音

三、通假字

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2.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

四、古今异义词(见《河南中考》)

五、词类活用(见《河南中考》)六、一词多义(见《河南中考》)

七、重点词语解释(结合课下注释)

八、朗读节奏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卒/获有所闻

3.手 指/ 不 可 屈 伸

4.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若 此。

九、理解性默写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十、重点语句翻译

1. 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_

*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十二、开放性试题

1.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2.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3.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诗词曲五首》练习

一、填表

项目

酬乐天„„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

修辞

对偶、比喻、借代[名句] 借代[戟] 对偶[颔、颈联]、比喻[颔联、汗青]借代[干戈] 对偶[人有„月有„]、比喻[天上宫阙、人间]、反问[有问号的句子] 对偶[兴„„亡„„]、比喻[第一句]

表达的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和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

二、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乃写景之句。“转”、“低”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无眠”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二、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4.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5.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6.交代写作缘由,引出下文。7.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9.思念远方亲人的作者自己。10.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11.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周瑜们的胜利带有运气,而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12.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良好祝愿。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水调歌头 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①琼楼玉宇:____________ ②弄清影: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4.翻译词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6.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7.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8.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答案:

1.宋

文学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

2.①美玉做成的楼宇。②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子由

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

4.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5.词人“欢饮”时的想象

“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6.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7.天、年、寒、间、眠、圆、全、娟

第五单元自测题 篇7

一、基础练兵场(28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5分)

夏日深夜,万籁俱寂,我翻开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我喜欢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简洁精纯,绝无半点rǒng杂,寥寥数语即引领我们汲取智者的思想,感悟人生的真谛,_____________,让人情意qiǎn绻,青春荡漾。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徜_______ rǒng________寥_________ qiǎn_______

(2) 仿照画线的语句,为横线处补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1分)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老师从小就教导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不可以做违法犯纪的事。

B. 她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亮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

C. 半夜里,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我顿感毛骨悚然,真是引人入胜啊!

D. 老牛乍到这,他的实际情况你还不了解。住久了,五脏六腑里的毛病你就看清啦。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为打防犯罪、保民平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做出突出业绩的50名东台市优秀社区民警受到市级表彰。

B. 《中国好声音》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表演也精彩纷呈。

C. 教育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闯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4. 默写。 (4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______,______,他们决不粘连……是的,那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是雨的精魂。 (鲁迅《雪》)

5. 阅读分享。 (6分)

(1) 下列文章属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一篇是( )。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希望》

C. 《故乡》D. 《父亲的病》

(2) 《雪》是《野草》中景物描写最为细致生动,感情最为丰富炽烈的一篇。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表格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6. 综合性学习:初中三年,语文为伴。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智慧。为了解同学们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东台市实验中学九(18)班的师生们组织开展了以“我心中的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我谈语文”和“我辩语文”两项内容。根据活动安排,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分)

(1) 【我谈语文】

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同学们都吸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增强了语文能力。现在,语文老师将全班同学每6人分为一个小组,要求大家分工合作,认真总结语文学习的收获。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活动? 请参照示例举一例,并简要列出活动的主要步骤。 (4分)

【示例】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活动步骤:1主持人开场白;2组织讨论:我初中语文学习的最大收获;3交流发言;4主持人总结发言。

活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辩语文】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要学好语文,就离不开阅读。为了倡导同学们好读书,读好书,学校在每个教室的一角都增设了“图书角”。对这一举措,同学们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大家的学业负担已经很重了,根本没时间阅读,而且不是说读几本书就能学好语文;并且,“图书角”的设置还挤占了活动空间。请你针对反方观点和理由,代表正方予以反驳。 (3分)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32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7~9题。 (6分)

〔双调·落梅风〕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选自《元散曲新选》,吴志达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这首小令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曲中“钓鱼人一蓑归去”让我们联想到柳宗元《江雪》诗中的“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一曲一诗,表现了两位作者怎样的共同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10~13题。 (12分)

黄鹤楼记(节选)

阎伯理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鄂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1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2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廓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选自《中国历代建筑文萃》,陶振民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注释:1仲宣:东汉文学家王粲,善诗赋。2叔伟:荀叔伟,《述异记》中的人物,相传他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

10.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或逶迤退公( ) (2) 游必于是( )

11.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 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黄鹤来时,歌城廓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黄鹤楼曾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相聚小憩的胜地。作者写来此活动的历史人物,有叙事,有议论,更有感慨。选段中,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此意境与崔颢《黄鹤楼》诗中的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选段内涵丰富,情辞并茂,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4分)

消逝的街心花园

徐仁河

1它方圆不过一百尺,坐落在城市的最中心地带,两条主干道环绕着它,故被称为“街心”。它里面种植了不少花花草草,一年四季春意盎然、花开不断,于是人们称它为“街心花园”。在它的左手旁是巍峨的市政大楼,右手旁则是本城最大的新华书店,往前面走一点儿,就是电影院和大百货商店。

2街心花园其实并不大,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花坛。里面的花草也很普通,还栽了几棵树。让人印象最深的是,(A)居中屹立的那棵雪松高大威猛,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守护着花园里的一切植物。花草和雪松在街心的花坛里日日厮磨,间或探起头来打量一下过往的车辆和人群。(B)路过花坛的人们,闲暇时也会偷窥一眼花草的生活,瞧那西风撩拨蟹爪菊的粉脸,瞧那青蛙向美人蕉示爱,白粉蝶在玫瑰花丛中风流快活……看到这些,谁的脸上都会不自觉地展露出一丝惬意的微笑。人们对街心旁的高楼大厦多不在意,友人相聚碰头什么的,均不提什么大厦、什么会所,而是相约街心花园,不见不散。

3好东西总是存在于记忆当中的。如今,“街心花园”这个名词已经是个过去时———不久前,城市新来的主政者率众巡视城市建设,说街心花园太过老土,有碍观瞻。于是,市政部门连夜动手将其拆除。那天我正好路过,拆除现场让人印象深刻,我称之为血腥———(C)花园的铁栏杆被整个拔除,那么粗暴,就像古代女犯人遭了拶指之刑;花草被抽筋剥皮般连根拔起,花草赖以生存的土壤被整车倾倒进了河沟;街道到处散落着曾经鲜活的生命的残骸,它们被碾落成泥,全然丧失了当初的曼妙与妖娆。最悲剧的莫过于那棵雪松,被拦腰锯断,树冠被肢解,树根像一颗披头散发滚落在地的巨大头颅,垂泪而视过往的人群……世间万物均是有灵性的,花草树木亦是如此,只是人们无暇聆听或者干脆漠视。

4街心花园被拆除后,遵照有关指示,铺成了水泥地面。两条交会的街道霎时豁然开朗,一眼能望到头,但车祸也随之屡屡发生,交管部门只好装上红绿灯、添上斑马线来疏导车流和人群。如此似乎仍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交管部门又不得不每日派上三五个交警站在十字路口中央,摆个姿势做稻草人状。当初不是这样的,街心花园未被拆除时,人车都自觉地从花坛四周环绕而行,南来北往,互不干扰,并未常常发生交通事故。

我怀念那片花草、那棵雪松。我更怀念当初街心花园的安宁和谐……

(选自《读者》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4. 请结合文意说说题目“消逝的街心花园”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2段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从画线的A、B、C句中任选一处,结合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进行点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3段最后说 :“世间万物均是有灵性的 ,花草树木亦是如此 ,只是人们无暇聆听或者干脆漠视。”请联系文章,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18. 请以“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不少于600字;(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兵场

1.(1)cháng;冗;liáo;缱;(2)传达人类的理想2. C 3. D 4. 如粉;如沙;孤独的雪;死掉的雨5.(1)B (2)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6.(1)活动形式:问卷调查活动步骤:1制作、发放调查问卷;2回收、整理调查问卷;3统计、分析调查问卷;4写一份总结报告。 (2)示例: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阅读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图书角”便于我们充分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而且,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催化剂,增设“图书角”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至于挤占活动空间的问题,只要我们有序合理地摆放,再派专人予以有效管理,完全不会影响正常的活动。

二、阅读精品屋

7. 描绘了“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鱼人钓后归去的情景。8. 运用比喻,把纷飞的雪花比喻成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之杂乱、飞舞,表达了凄凉之感。9. 都通过孤傲的钓鱼人表现了自己的清高脱俗。10. (1)有时 (2)在这11.(1)他一上任,就把政事处理得很好;一发出号令,老百姓就十分拥护。 (2)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而在衰败时,一看到黄鹤楼就感到物是人非。12.(1)作者发出了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感慨。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3. 句式多变,多用对偶,整散结合,富于变化。例如:“黄鹤来时,歌城廓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14. 既指街心花园被拆除,又指喧嚣浮华的城市建设破坏了城市的安宁和谐,表达了作者的不满、愤懑、失望和无奈之情。15. 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描绘了街心花园的优美景色和人们拥有街心花园时的闲适、恬淡的生活图景,与下文街心花园被无情拆除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拆除街心花园之举的愤慨、遗憾之情。16. 略。17. 万物都有灵性。我们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否则大自然就会反过来报复我们,如海啸、地震、泥石流等。

三、文笔展示台

五年级第五单元期末复习题 篇8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漫步拼音小径。(13分)

1.根据拼音写上合适的词语。(10分)

(1)lí bā( )边上的mò lì( )花传来lǚ lǚ( )yōu xiāng( ),令人心旷神怡。我róu( )了一下发酸的gē bó( ),望着园里的jiǔ cài( ),看hú dié( )翩翩起舞,感到舒服极了。

(2)人与人之间应该hé xié( )相处,要尽量避免jiū fēn( ),要róng jìn( )自己所处的集体之中。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莲花落(luò là lào) 混(hùn hún)沌 叉(chā chà)在腰间

二、游词语泡泡堂。(14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 )的问题 ( )的茉莉花 ( )的夜空

( )地吟唱 ( )地塞进 ( )地低下了头

2.词语超级联想。(7分)

(1)根据下列人物或者事物,写出自己联想到的词语。(3分)

母亲: 童年生活: 周恩来:

大江保卫战: 彭德怀: 牛皋:

(2)根据词语展开联想,补充句子。(4分)

读着“铮铮铁汉”我想到了 、 等人物。

“燃眉之急”让我想到了 这件事。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并品味用词的准确生动。(4分)

(1)我见从妈妈口中(问 掏)不出什么秘密。

所填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样用的好处是

(2)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动听 芳香 悦耳)的音韵。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三、赏句子万花筒。(13分)

1.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写话)(2分)

像 ,像 。

2.续写句子。(2分)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 ,我就 ;祖父

,我就 。

3.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2分)

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

4.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3分)

(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

(2)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

(3)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

5.根据要求写上合适的名句、童谣。(4分)

(1)请你写出自己课外搜集的一首民歌童谣:

(2)写一句课外有关礼貌的名言:

四、课文感悟理解。(16分)

1.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我有很多收获。《月光启蒙》中母亲在月下为我 、

、 、 ,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我从 (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 这件事体会到她童年的快乐。读了《谈礼貌》我明白了

的道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写彭德怀

的事情,表现了他 。(5分)

2.《爱如茉莉》中表达爸爸和妈妈之间真爱的细节描写有:

。(写一处句子)(2分)

3.“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这句话中的“红五星”和“迷彩服”指代的是 。作者用“大救星”来写

,表达了 的感情。(3分)

4.《七律.长征》开篇用“ ”这句诗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的精神,接着写了红军 、 、巧渡金沙江、 和过岷山这些艰难历程,最后用“ ”写出了红军胜利之后的高兴之情。(3分)

5.作者为什么要用“月光启蒙”作题目?请你简述一两条理由。(3分)

五、演讲台展风采。(6分)

请你根据下列提示,写一个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为题的简短演讲稿。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正是它们与人类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然而如今,

nlc202309040856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园,让我们保护这些朋友吧!

六、观美文赏析苑。(18分)

最后的善良

是一个劫匪,坐过牢,之后又杀了人,穷途末路之际他又去抢银行。

是一个很小的储蓄所。抢劫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不顺利,两个女子拼命反抗,他把其中一个杀了,又劫持了另一个女子狂逃。

这个刚刚21岁的女孩子才参加工作,为了这份工作,她拼命读书,毕业后又托了很多人,没钱送礼,是她哥卖了血供她上学为她送礼,她父母双亡,只有这一个哥哥。

终于他被警察包围了,所有的警察让他放下枪,不要伤害人质,他疯狂地喊着:“我身上好几条人命了,怎么着也是个死,无所谓了。”说着,他用刀子在她颈上划了一刀。

她的颈上渗出血滴。她流了眼泪,她知道自己碰上了亡命徒,知道自己生还( )的可能性不大了。

“害怕了?”劫匪问她。

她摇头:“我只是觉得对不起我哥。”

“你哥?”“是的,”她说,“我父母双亡,是我哥把我养大,他为我卖过血,供我上学,为了我的工作送礼,他都二十八了,可还没结婚呢,我看你和我哥年龄差( )不多呢。”

围着他的警察继续喊话,他无动于衷,接着和她说着她哥。因为他的身世也同样不幸,他的父母早离了婚,他也有个妹妹,他妹妹也是他供( )着上了大学,但他却不想让他妹妹知道他是杀人犯!

她和他讲着小时候的事,说她哥居然会织手套……他看着前方,看着那些喊话的警察,再看着身边讲述的女孩,他忽然感觉尘世是那么美好,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你走吧。”他说。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刚走到安全地带,便听到一声枪响,劫匪饮弹( )自尽了。

她永远不知道,是她的故事唤醒了劫匪心中最后仅存的善良,那仅有的一点善良,救了她的命!

1.给括号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穷途末路:

无动于衷:

3.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介绍小姑娘父母双亡,是他哥哥卖血供他上学,给他送礼?(2分)

4.展开想象写话。(5分)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 ,请你试着补充几句: ,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一个

的哥哥。

5.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起着 的作用。“仅有的一点善良”指的是

。是 让劫匪有了最后的善良。(3分)

6.你认为文中的这个劫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谈一谈。(4分)

七、习作百花园。(30分)

从下列图中选择一幅,根据提示写作文,题目自拟,字数在350字左右。

小提示:1.认真观察画面,想一想画面上都有哪些人物?分别在干什么?

2.除了写画面上面的内容,我们还要展开想象写一写画面之外的内容。

3.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语言生动。

参考答案:

一、1.(1)篱笆 茉莉 幽香 揉 胳膊 韭菜 蝴蝶 (2)和谐 纠纷 融进 2.lào hùn chā

二、1.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高深莫测 深情 悄悄 默默 2.(1)含辛茹苦 无忧无虑 彬彬有礼 气壮山河 爱兵如子 出言不逊 (2)黄继光 邱少云 家里的自来水坏了,正在哗哗流淌,需要修理 3.掏 询问 化抽象为具体,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2)芳香 用“芳香”来形容音韵,突出了这种“音韵”给“我”这个孩子带来的美好享受。

三、1.白云 甜甜的棉花糖 盛开的白莲花 2.种豆 种豆 摘瓜 摘瓜 3.雪山已经走过来了,草地算不了什么。 4.(1)拟人 (2)对仗 (3)排比 5.(1)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 (2)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四、1.唱民歌 讲故事 唱童谣 说谜语 萧红 抢过祖父浇水的瓢拼尽力气把水扬往天空 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忍痛杀大黑骡子为战士充饥 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 2.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3.人民子弟兵 人民子弟兵抢救老百姓财产,救护老百姓生命 对人民子弟兵的赞美和感激 4.红军不怕远征难 过五岭 走乌蒙山 飞夺泸定桥 尽开颜 5.①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多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 ②这种“启蒙教育”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而“月光”往往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五、略

六、1.huán chà gōng dàn 2.已经无路可走了 他不理会警察,只和小女孩说话 3.为下文歹徒的身世以及他放掉小姑娘作了铺垫。 4.哥哥为小女孩做的事情 会给自己扎辫子 会料理家务 会哄妹妹睡觉 勤劳善良、关爱妹妹 5.点明题目、深化中心 看到小女孩与妹妹同病相怜,放走了小女孩 小姑娘讲述哥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6.是一个善良,但是因为一念之差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 为了供妹妹上学,他付出了所有。我想他之所以犯罪,有家庭的原因,有自身的原因,也有这个社会的原因。

上一篇:科研课题研究报告格式下一篇:中国银行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