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通用9篇)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1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备受欢迎,数量更是突飞猛进。而如今,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三个大块进行深入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一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2009 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 9 万,加上2007 年和2008 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约1 00 万人和1 50 万人处于待业状态,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约1 000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入WTO尽管能提高我国各方面的水平,但却也出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的态度居高自傲,对人才的学历盲目求高的现象,出现了“重盗轻能”的思想等问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就业结构矛盾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而由于我国还缺乏科学的人才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而多数的高职生和专科生也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加重了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三岗位有限,用人单位理念不适当

1、毕业生骤然增加,但我国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在急剧减少。

2、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不适当。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另外,有些用人单位没有长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节约员工培养成本只看重工作经验,这也给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困难。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学生方面,大学毕业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活在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当中,太重于计较工作环境的好坏。尽管刚毕业时找到了工作,但工资不高,工作环境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于现实与幻想的差距,他们无法接受,很多人往往在工作岗位还没学到技术就辞掉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

三、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应对

(一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当前的形势,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我们大学生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这些都是企业对人才的必备要求。所以,大学生在学校除了应该学好课本知识

外,还要积极参加学校和团体所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二大学生毕业就业时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合理定位。

就业市场化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更要从自身职业发展的空间考虑,找到合理的职业定位,先就业,后择业。在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毕业生不应该对单位过分挑剔,挑肥拣瘦,先找一个单位是最务实的做法。

(三我们大学生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要想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

四、结束语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2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高校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 高校入学人数不断增加, 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今找工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头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 而且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乃至和谐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999年高校扩招, 2003年迎来第一次本科毕业高峰, 当年的就业情况就不容乐观, 初次就业率仅约70%。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一) 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随着高校连年扩招, 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2003年的毕业生人数比2002年增长了44.6%, 2004年毕业280万人, 比2003年增长32.1%, 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 是高校扩招前的3倍, 2009年一举突破了600万大关。然而近年来, 中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 与大学扩招幅度持续加大产生较大矛盾。当前, 中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 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 从而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了困难。

(二) 学生专业限制和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影响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 就业市场却是几多欢喜几多愁。近年来有些专业就业形势看好, 毕业生选择余地很大。据统计,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接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都是计算机类, 达到接受总数的50%以上, 通讯、自动化、电子、机械、医药、土建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也较旺盛, 而一些长线专业如文史、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科类毕业生需求较少。另外在就业市场上, 女大学生遭遇尴尬, 性别歧视明显。在很多单位的招聘条件上都公开标明“只限男生”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由此可见, 专业的限制性, 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三)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中国高校毕业生所占的人口比例仍然偏低。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比例只有5%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新世纪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工程的需要。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 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尤其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和操作型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又滞留着成千上万的求职者, “蓝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甚至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技术工身价高于硕士生的情况屡屡可见。很多大学毕业生, 尤其是名校毕业生, 刚刚毕业, 刚刚踏入社会, 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 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元/月-1700元/月, 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四) 用人单位的“高门槛”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 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增大, 就业与学历层次密切联系。据相关媒体统计, 按学历比较, 总体上硕士以上 (含硕士) 学历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 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 而大专以下 (含大专) 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和能力要求提高, 对大学生的就业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和难度。

二、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一) 自身角色转换不及时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 他们的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 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 踏上工作岗位之前,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 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二) 自我认识, 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对自我的了解是职业规划的起点, 需要通过能力、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 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 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什么样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能力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时准确定位;价值取向则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甚至企业文化能与自己契合。对自己充分地了解, 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业规划及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 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 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并且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

(三) 压力过大——心理素质不过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 “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 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 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已经成为当前就业的主流发展方向。日渐激烈的就业竞争, 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结构化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难度日趋增大, 给广大的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 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 主要体现为畏惧心理、矛盾心理、依赖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 也是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一) 调整就业期望值

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解决就业压力, 大学生首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 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因此大学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要有从最坏处着想, 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 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 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 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步到位”, 要求绝对安稳或绝对理想的观念。

(二) 提升个人能力素质

1、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包括工作技能、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工作技能的培养, 应该从学校开始做起。要充分利用机会深入实际锻炼自己, 如社会调查、学校集体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 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实践锻炼,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抓紧在校期间进行弥补。

2、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虚心求教, 克服嫉妒心理;培养待人宽宏大度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求大同存小异, 待人宽厚, 谅解他人的难处, 包容他人的缺点;增强自信心, 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学生毕业后, 少不了接触各方面的人, 如不能应对自如, 恰当交往, 将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所以, 恰如其分地与人交往, 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努力提高和完善的一种能力。

3、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生活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大小, 大学生应该在培养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显示立身、立世、立业的本领。

(三) 调适就业心理,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 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 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 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 建立新型的就业观, 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 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 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 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 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 不定期出现, 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艾, 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 抹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 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 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 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心理挫折不可避免, 但因此自暴自弃, 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 提倡“先就业, 后择业”

“先就业, 后择业”可以回避就业压力、经济压力, 这并不是对首次就业不重视, 而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兴趣所在, 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 不怕从基层做起。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大学毕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对大多数人而言, 非“大城市”、“高薪”不取是不太现实的。民营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去处, 正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的重新定位。同“一步到位”相比, “骑驴找马”可为自己“拼后劲”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经验。经过基层的磨炼和非所学专业的工作经历, 往往更能胜任日后的高职位。

其实, 当今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 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 要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迎难而上, 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抉择。

科学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篇3

关键词:科学;应对;就业问题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给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有权威机构报告称发达经济体正经历二战以来严重的经济滑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经济运行也受到严重冲击。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劳动密集型、出口型企业所受影响最大,珠三角、长三角及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电力纺织、钢铁、有色金属行业亏损严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一、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打压了人们的市场信心,排挤了人们的消费空间,调减了经济增长速度

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一对孪生兄弟。就业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劳动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是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消费的客观基础。就业既是生产、又是消费,换句话说,它是生产的原点,又是生产的终点。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延缓经济增长。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新的资本资源的不断投入,(2)有新的资源的发现,(3)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4)科技进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劳动力资源来说,资源、资本总是有限的,因此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就取决于既活跃又能动的劳动力资源上。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如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劳动就业的增长,意味着生产的扩大,创造社会财富的总量相应地增加。反之就业的减少,意味着生产的萎缩,社会财富随之减少。

从生产的终极目的来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结为直接或者间接为人们的消费需求服务,换个角度说居民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我们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吃好、穿好、用好、住好、行好,使消费层次不断得到提高,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消费,企业生产出来各种产品就会卖不掉,各种服务没人买单,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状态。由此可见,消费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一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的经济状态,大部分商品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动因直接取决于消费的持续增长。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多年来美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个人消费是重要的拉动因素。美国私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保持在70%以上。而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态势,从1978-1990年这一比率在50%左右。到了近些年,个人消费占GDP的比率不超过40%。内需严重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金融风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现实告诉我们依靠投资和过于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央为此推出四万亿的投资大单,意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能否达到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让人们手里有钱可花,而且愿意、敢花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稳定人们的收入及消费预期。就业是收入的保障,收入是消费的保障,消费是内需的保障。有了内需才能给经济增长注入动力。通常情况下,与富裕阶层相比,工薪阶层或普通人群更具有较强的消费倾向。而且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虽然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基本上处于上升通道。只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等因素使得老百姓对失业、看病、孩子求学等都有担心,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预期。面对当前不断下滑的经济形势和不断恶化的就业市场,人们必然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就业状况以及收水平感到担忧。会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更紧,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最紧迫的是稳定就业形势,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推出的减税降息,四万亿投资大单不能仅仅是为了保增长,更重要的是提振百姓的消费信心,让人们看到收入的稳定和增长的希望,让人们把高额的储蓄转变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由此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否则恶化的就业的局势会使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意图落空。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还会恶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成为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迅速的发展得益于多年来我们有一个相对和平稳定、安定团结的内部环境。目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一3000美元时。发展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随着经济体制由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重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重合矛盾。利益的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被边缘化,一些群体的利益被忽视、遭侵犯,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近年发生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如贵州翁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陕西陇南事件,看似独立非普遍性的事件,其实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反映了我们的发展进笔了一个矛盾多发且易引发不稳定形势的新的历史阶段。有人把高速增长时期矛盾多发现象称之为“拉美陷井”。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突出的就业问题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极易成为引发社会局部或全局动荡的导火索。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经济处于动荡时的失业问题与既有的失业问题的汇流。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虽然劳动力总供求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供给的主要特点仍然是供给过剩,劳动力供给依然大于需求。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报告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需安排就业的劳动力将达2400万人,可安排1200万人左右就业,年劳动力供需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短期内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经济增长与就业率出现了反向变化。20世纪80年代,一个百分点的GDP可以增加200万人左右的就业率。到了21世纪,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一半。受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已感到来自外部的寒流。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下降,企业试图通过裁员来度过难关。使得本已非常严峻就业问题、失业状况更加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

社会上存在过多的失业人员,会更有利强势资本。导

致劳资矛盾的对抗性更加突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极易遭受侵蚀。近年来劳动者的收入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地提高,劳动收益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来自全国总工会的调查表明劳动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例逐年大幅攀升。对于失业人员来说境况更糟糕,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难。有国外学者对于失业的危害进行了长期研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布伦纳通过研究发现当社会的失业率上升1%时,社会上囚犯就会增加4%,被杀率增至5.7%,自杀率增加4%,去看心理医生的人群也会大量增多。与失业直接相关的贫困问题更不容轻视。失业的激增会加剧我国已十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很多学者认同中国的贫困差距是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紧张状况升级,激化社会矛盾。邓小平多次强调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之路。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太大容易出大问题。这些都证明,在当前这样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失业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目前最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就业局势的敏感性,必须重视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对维护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措施及路径选择

造成日前就业市场恶化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元的。促进就业,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涉及经济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又涉及到劳动力总量、结构与产业发展的相协调。还涉及到劳动力市场微观主体的培育及市场体系建设。更涉及到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角色责任定位。因此推进就业工作需要进行体制创新,走协调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总量结合起来,保持发展与就业的协调性

一般认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的扩大和劳动力更充分的利用。中国近年来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却存在着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投资、高增长状况,但就业并未随之相应增长,相反就业弹性系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是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已达到6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我们被称为世界制造大国,实际上位于制造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资本,带来的后果是为获取最大收益,不断压低劳动收益以降低成本,资本不断扩张的同时,劳动权益受损,就业机会不足。粗放的低水平资本扩张型及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付出的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挤压劳动的代价。这次危机中受冲击最严重的正是那些生产质量不高,技术管理水平落后、靠压低成本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为生的企业。一些地方在发展中只关心GDP,没有转变发展观念,为保证招商引资不惜出台一些无视民生和长远利益的政策,如规定外资企业可以暂缓建工会和5年内不参加社会保障。发展的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必然带来当前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当前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国内国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也是进行结构调整难得的机遇期。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调整结构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在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我国的资源禀赋。在产业升级优化过程中发挥我们的优势资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路子。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从1978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的28.1:48,2:23.7演变到2006年的12.6:47.5:39.9。不合理的状况已有很大的改善,但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服务业只占GDP的40%,在美国这一数字高达79%,而服务业可以带来长期的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根据经济学原理,劳动力需求属派生需求,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充分自然地带来劳动就业的增加,在进行结构调整、产业调整时,我们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要有目的的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从根本上增加就业。国家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应投入到用来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把促进当前经济增长与创造出更多长期的劳动需求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比较优势、人才优势,这是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和首要任务。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发挥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畅通失业人员再就业通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因素。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最终也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属于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再分配。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必须立足长远站在战略高度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求职就业创造公平的环境和机会,从而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中的再配置。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但由于受各种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劳动力的再就业,包括(1)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情况严重,各地对招工制定了很多限制。(2)用工主体存在用工行为垄断性,优先招用自己关系圈内的人,将其他的劳动力排斥在外。(3)引导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工资不能反映劳动力实际价值,没有市场化。(4)劳动者的就业存在就业岐视。这些直接影响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可见必须下在力气发展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是指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依据工资高低自由地在地区、行业、企业间流动,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双向选择、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由劳动法律制度来调整规范。当前要强化《促进就业法》的作用,拆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发挥工资调节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杠杆作用,减薪不减人,稳定就业岗位,保证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储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使劳动力市场进入有序化发展轨道。有了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才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宽松的就业平台。

(三)政府担负起促进就业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并完善保障劳动力市场有序运行的各种制度及社会安全网,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撑起一片蓝天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4

作者:潘小承, Pan Xiaocheng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刊名: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陈劲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校对策思考[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州学刊 2006(02 3.张金芬大学生就业中难解精英情结的原由及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魏芳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法制与社会2008(29 本文指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社会原因;“买方”即用人单位的原;校方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学生自身之不足.2.期刊论文马宁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难就业——解析现今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及就业指导策略-网络财富

2010(8 我们常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难就业.这是从两个方面分别道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本文从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出发剖析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的软肋和误区,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问题,从而客观理性地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利的引导.3.期刊论文李玉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力培养对策分析-科技经济市场2009(5 随着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缺失.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试图提出一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使得大学生更加适应就业岗位,以达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就业市场优化配置的目的.4.期刊论文邓三英大学生就业形势、原因和对策分析-怀化学院学报2004,23(1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原因,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清就业形势,合理择业;也希望能对有关部门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有所启迪.5.学位论文高飞新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2008近年来,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临着“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双重压力。大学生的就业难具有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自身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就业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

育的现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寻就业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策,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大学生充分、成功就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大学生所面临的新的就业形势入手,结合实际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及其原因,进一步探讨了在大学生就业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考察了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并对造成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性思考。本文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考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从而研究探索新时期高校针对大学生就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内容、新模式。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5

一、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面面观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增容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攀升。加入WTO后,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选拔注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题诸多,容易产生以下不良就业心理。

1.焦虑抑郁心理。

焦虑是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抑郁是悲哀、沮丧、郁闷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学生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结果事与愿违,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会产生焦虑,若不及时调整心态,能发展成抑郁症,危害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犯罪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2.随意矛盾心理。

求职就业中,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双向选择”,常表现出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的矛盾心态。他们渴望就业急于求成,轻率辞职好高骛远。随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3.从众攀比心理。

从众是个体受群体影响,放弃自己主张,转变原有态度,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攀比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不对称比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重组和完善时期,易忽视个体特异性,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攀比心理。在就业中,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想进大机关不愿下基层,常与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业单位和工作生活环境。从众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更加严重。

4.自负偏执心理。

自负偏执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刚愎自用,不善团结的心理表现。求职时,期望值偏高,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无视跨专业的职业选择,“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旦未被录用,不从主观上检查,往往偏执地认为社会不公,人为地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卑依赖心理。

自卑依赖心理常出现于两种群体:(1)家庭贫困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表现出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自卑情绪。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2)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犹豫不决,常过分地依赖父母或亲属决策。他们应聘面试要家长陪伴,签约要家长拿主张,甚至报到时还要家长陪送。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是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首先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和自负依赖心理;其次,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容易产生自负偏执心理和从众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业时,过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点困难或不满意就表现出随意矛盾心理,在择业、就业、“跳槽”和再就业的循环中反复徘徊。

2.社会因素。

(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

(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

(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

(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家庭因素。

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应对策略

1.构建社会防御体系。

(1)全社会都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确保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应着重解决毕业生异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业享受同等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全国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让大学生领悟到西部就业去基层锻炼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

(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交流环节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兼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各种就业歧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就业氛围。

2.构建学校防御体系。

(1)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2)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3)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行个性化和全程化指导,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平台;同时,要建立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3.构建家庭防御体系。

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父母与子女间应多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职受到挫折时,大学生最需要家人关心和抚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时,高校应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认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共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共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家庭防御体系。

4.构建大学生自我防御体系。

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抓紧在校时间,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构建不良就业心理的自我防御体系,学会自我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理性地参与就业竞争;还要确立创业意识,暂无条件创业应先就业,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待机会再创业。

综上所述,只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竭诚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强,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的影响,有效地破解就业难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邬备民,俞金波.对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6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浅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近年来, 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他们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受当前各国经济萧条的影响, 应届毕业生就业受到强烈的冲击, 目前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 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或就业问题, 按其性质划分, 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即普遍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 普遍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 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同时, 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1.1 普遍性就业问题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在探索中的不断发展, 高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接受高等教育,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快速增长。教师资源不足, 导致扩招后的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 这就间接导致企业对新聘人员的毕业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某些领域及职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但是由于大量毕业生的出现, 供大于求, 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因而在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 造成了大量毕业生难就业的问题。企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供小于需, 而高校每年输出的素质不均衡人员供大于需, 这样的供需不平衡, 导致了企业找不到人才, 大学生难就业这样的矛盾又尴尬的局面。

1.2 结构性就业问题

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匹配而形成的就业岗位与劳动力素质水平不匹配也会引发就业问题。中国处于就业人口高峰期, 出现了某些领域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 但是相应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具体来说, 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差异明显。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颇受各大企业青睐, 有的企业甚至非北大、清华的不要。另外, 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需求较大, 而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乏人问津。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比较“抢手”, 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 专科生及技校高职毕业生则需求很少。三是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较大, 接收量也较大, 同时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 成为人才输入省。但是同时, 人才竞争激烈, 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在西部地区, 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对人才的需求较小, 接收量也较小, 但是由于职位供给远大于需求, 反而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1.3 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出于对自身及职业未来发展的选择未能就业引发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的供需不平衡表现在宏观区域及岗位上;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则表现在微观个人的职业选择上, 宁肯待业也不愿去填补缺额。调查显示, 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并不难, 难的是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首先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不符合实际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多是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等传统概念上的“铁饭碗”的职业, 而在地区上则是选择京津沪、广州等东南部沿海发达城市;其次, 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高校里所学课程, 与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存在着差异, 而大量毕业生只满足于考试的追求, 往往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缺乏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 表达能力差, 而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再次, 对自身的错误定位, 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择业缺乏目的性, 成功率不高。个人选择性就业问题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1.4 其他问题

近年来, 毕业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 然而某些地区政府及企业对于户籍、档案等的管理与限制仍然存在, 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未就业先失业的一个因素。许多大学生都遭受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 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或者非本地区高校毕业生, 使得一些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综上所述,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 要解决这一目前普遍且严重的社会问题,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调动国家、企业、高校及毕业生的力量, 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2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 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 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过硬的本领,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 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 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因而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注重社会及生存能力的培养, 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沉着、冷静的应对所遇到的所有挑战, 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在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加社会实践, 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实践, 他们可以真正的面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真实地感受到就业环境及形势的转变, 有利于他们重新定位与调整, 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缩短真正走入社会后自己的适应期。

2.2 转变不正确及好高骛远的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就业能力

要依据职业生涯目标规划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社会实践, 循序渐进, 为实现理想做积极的准备。同时, 要阶段性的进行自我分析和未来职业分析。科学的分析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 从而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自身职业发展的区域, 从属行业的特性, 职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同时也要充分的了解职业对于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3 自主创业, 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 找准商机, 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及一技之长, 走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的道路, 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 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 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道路。

2.4 高校的改革势在必行

其一, 目前高校学科知识结构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 所以应当合理的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 根据社会及市场的改变, 调整办学方式方法, 增加毕业生就业的筹码。合理调整各专业的招生数量, 顺应市场变化及经济发展的需求, 避免“热门变冷门”的尴尬局面。其二, 从入学开始就循序渐进的展开就业指导工作, 不要把就业指导变成仅仅针对毕业生的招聘指导, 要逐步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 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其三, 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调整学校内部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形成一套新的符合当代时代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教育培养模式, 开设具有专业特点, 实践性强的课程, 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市场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5 加强及完善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 进行宏观调控,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辅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改善就业政策, 消除就业歧视, 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 规范就业市场。其次, 合理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发布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优化人才的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经济落后区域, 在那里安家落户。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就业, 锻炼成才。再次, 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建立针对应届毕业生及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系统和培训机制。

大学生是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 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失业保障系统, 社会稳定得以维护, 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重新配置和优化, 体现了国家“和谐社会”的政策宗旨。同时, 对人才市场上的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 加强就业与再就业指导, 最大可能的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竞争力。

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及经济状况, 希望在校大学生通过高校及全社会的帮助,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目标及规划, 未雨绸缪, 在能力和心理上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可以预见, 高校毕业生作为未来中国的巨大劳动力资源, 将成为一支有活力的生力军,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晖, 马良, 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D].北京: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2]李迎军.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8

【关键词】政府;企业;经济形式;策略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7.7%,环比增长2.2%,这是中国经济增长连续第七个季度放缓,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外贸出口环境恶化,资源和能源不堪重负等瓶颈,这让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维系。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作出怎样的战略选择成为我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宏观经济尚未触底

最近,大家都在思考:我国的宏观经济是否已经触底了?很多专家和媒体在讲,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到了企稳回升的阶段,已经触底了。我们认为,虽然可以这么讲,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经济下行的时候,这是一种鼓舞大家信心的说法。但是,如果要从深层次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导致中国经济连续七个季度下行的根本原因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出口受阻,整个世界经济状况仍然处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境况,而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占我国GDP的四分之一以上,这就导致了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出现连续下行的状况。另一方面,我们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就总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说: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在外部需求上去。所以我们还应该把扩大内需,特別是扩大消费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但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这个基本方针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提出来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盘点一下,这个基本方针,这十几年来虽然是有进步、有成绩,但是却缺少实质性进步、缺少根本性的成就,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是面临这个问题。总之,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甚至到现在,这种状况的根本性原因还是由于我们中国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没有实质性进展导致的。

(二)外贸出口不容乐观

在9月份的时候,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为1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4.71%,大家普遍感觉比较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企稳回升的阶段。但是我并不赞成这个乐观,因为从长期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下行的幅度确实比较大。今年4月份,我国的外贸出口同比增长是4.9%,而2011年4月份这一数据是29.9%,一年期间,我国的外贸出口从29.9%降到4.9%,七月份的数据更令我们焦急了,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外贸出口仅仅增长1%。很多人乐观地认为,从7月份的1%到9月份的9.9%,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但是,我认为9.9%的增长并不能代表世界经济已经复苏,更不能代表我们的出口,我们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有了根本的转变。就2012年全年来看,我认为,实现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0%的目标的难度仍然巨大。

(三)通胀风险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CPI增幅一直往下走,截止到9月份,CPI同比增长已经达到1.9%的低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对通胀的风险高枕无忧了呢?我们认为还不能。虽然9月份的CPI增幅为1.9%,1到9月份平均CPI增幅为2.8%,但是CPI增幅回落主要原因是整个世界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没有出现暴涨,从而减弱了我们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另外,由于中国粮食今年再次丰收,实现了“九连增”的伟大创举。所谓“粮价稳,百价稳”,我国粮食产量的“九连增”为我国物价稳定奠定了基础。第三个原因,是由于今年以来,我国食品供给能力增加,从而使得过去导致物价上涨最主要因素的食品价格的回落。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我国CPI今年以来稳定在一个低位,达到年初确定的“2012年CPI稳定在4%以内”的目标没有问题。但是,我国广义货币发行量仍然很高,就今年的数据来看,9月份M2为943700亿元,同比增长14.8%,而1到9月份M2平均增幅为13.4%,由此可见,我国流动性仍然过剩,通胀风险仍然很大,通货膨胀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民币发行量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另外,目前,我国经济走到了成本上升阶段,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环境保护成本等等各项要素成本都在上涨,这些将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如何解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我认为应该靠企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吸纳成本上涨,遏制通货膨胀,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创新的动力不强,所以很难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吸纳成本上涨,因此这也是我国面临的发生通胀的又一个大的风险。

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对经济下行状况,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认为,投资本身首先应该是企业行为,一个项目该不该投、投多少、何时投,企业家肯定比政府官员更清楚、更了解市场,所以政府应该把投资问题交给市场、交给企业家。只有做到这一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企业主体功能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很多企业之所以还在维持旧有的模式,有很多是由于目前的价格因素没有到位,比如劳动力价格还没有真正市场化。为了让企业增加创新的动力,我们政府应该相应地提供一些配套措施。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一是由于在整个经济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的垄断。垄断的存在使得垄断企业能够获得垄断利润,企业不用通过创新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所以也就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了。二是由于当今社会注重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的现象导致的。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如果没有实体经济作支撑,没有人愿意做实体经济,那么实体经济的创新动力肯定不足。其次,作为政府来说,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和鼓励企业创新。比如:对于创新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免税的办法加以鼓励;对于技术改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给企业贴息。

三、中小企业要“合”、“精”、“创”

中国经济正处在新的转型周期,虽然基本面向好,但是内需不足、出口下降、企业不振、融资困难,给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压力和风险,而且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更加复杂和严峻。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大量中小企业命运引起社会关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导致企业难以转型。中小企业如何能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第一,中小企业,尤其是珠三角中小企业应该把重心放在“联合”上。联合不仅指做合资企业,更指开放式、多形态,战略性合作。不是讲实体上兼并,而是要分享经营理念和信息。首先要联合自己,在国际产品市场、设计等各种信息、理念模式以及经验上实现共享。建立联合会、俱乐部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第二,中小企业要走“小而精”的道路。联合只是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但能否真正生存还取决于核心竞争力。这里的“小”,不仅是指固定资产规模、职工人数少,还有经营重心限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但是潜力很大)。在理论上叫“利基战略”(指企业通过专业化经营占领市场,从而最大限度获取收益的战略)。中小企业不能再走那种高生态成本,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生产路线。当前我们提出要迈向消费经济,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意味着机遇。

第三,中小企业的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欧美很多中小企业主出门旅游也不忘调查市场,他们对国际市场的把握和理解往往比大企业还好。在美国,研究企业家就意味着研究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创新,也有流程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理念的创新和经验模式的创新。中国有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但都来自大企业,中小企业中领先优质的企业不多,还需走强身健体的道路。无论转型还是结构调整,要强调集中在产业层次、政策层次。

【作者简介】

张辉,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吴伟正,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篇9

为积极稳妥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12月24日,成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多条实施意见,包括对企业实施贷款和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综合保险缴费费率,在我市实施特别培训计划等具体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一要强化政策扶持,稳定就业局势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一是要强化联动扩大就业。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安排政府投资、确定重大投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时,把产业发展、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城乡失业人员就业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落实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金融贷款、就业促进等扶持政策,保护和支持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就业;二是要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将2009年新吸纳具有本市户籍的城乡就业转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农民工、返乡农民工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标准按企业为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计算,岗位补贴标准为1000元/人·年,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对吸纳我市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并参加综合保险的企业实施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延续至2009年12月31日;三是要落实贷款和税费减免措施。对我市2009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转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100人以上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小额贴息贷款,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由企业向参保关系所属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贴息,经同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由同级财政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息的50%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按国家税收优惠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税收减免;四是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1号)精神,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点帮助和促进具有本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转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免费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贴息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服务。对具有成都市户籍持《再就业优惠证》和《灾区就业援助优惠证》申报灵活就业并参加了社会保险的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五是要深化灾区就业社保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大灾区就业社保特殊政策的落实力度,广泛开发岗位,特别是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村劳动者、城乡就业转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简化操作程序,切实落实各项补贴政策。

努力稳定就业岗位。一是要规范企业裁员行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尽量减少裁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次性裁员20人以上或者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企业,裁员方案应提前1个月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后,向参保关系所属劳动保障部门报告;三个月内累计裁员200人以上的企业,或国有企业裁员100人以上的,需提前1个月向省级主管部门和省劳动保障厅报告,同时向市劳动保障局备案。企业要认真履行法定裁员程序,足额支付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对于困难企业可以在企业或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二是要降低企业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和综合保险缴费费率。从2009年1月1日起,对我市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综合保险的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由7.5%下调为6.5%,综合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由14.5%下调至13%(按费率4%参保的建筑施工企业除外);对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受当前和经济形势影响的企业,在停产、歇业期间,由参保关系所属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资委、经委、财政、商务、国税等部门审批同意后,基本医疗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由7.5%下调为6%,失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由2%下调为1%。对企业因经济困难不能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缓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在缓缴期间不征收滞纳金,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不变。上述措施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三是要实施失业救助。对我市参加了失业保险,通过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减薪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减员或少减员的困难企业,由参保关系所属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资委、经委、财政、商务、国税等部门审批同意后,用失业保险金给予社保补贴或

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标准按企业为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计算,岗位补贴标准按当地失业保险标准确定,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上述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企业当年新吸纳人员,已按本《意见》第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享受了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的人员,不得重复享受本条款规定的社保补贴或岗位补贴。对我市参加了失业保险的企业,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暂时失去工作岗位的参保农民工进行失业预登记,在暂时失去工作岗位期间,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发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在我市以外稳定务工半年以上的失业返乡农民工,三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进行失业登记,家庭特别困难的,当地政府按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失业救助。

实施特别培训计划。一是要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加强对我市城乡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有就业去向的农村劳动者开展免费定向、订单培训,给予培训补贴;对初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技能鉴定补贴。提高青年见习补贴和见习基地补贴标准。鼓励具备培训条件的困难企业通过开展在岗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对在岗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按省上有关规定执行,由企业向参保关系所属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经同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由同级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二是要实施以失业返乡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民工免费技能大培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县级整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金,统筹安排农劳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劳务扶贫培训、劳务品牌培训等农民工培训资金,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标准、补贴政策、统一考核验收。

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市和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外贸企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企业裁员、停产、歇业及倒闭动向,对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岗位流失的行业、企业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要加强对外出农民工返乡动态的监测,在人力资源市场等重点部位设立监测点,对返乡农民工的流量、流向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定期报告、重大情况及时上报制度。

二要强化社会保障,提高社保待遇

一是要认真做好养老金调待和接续社保关系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安排,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在2009年春节前将调整后的养老金足额发放到位。对在地外务工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返乡时办理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农民工,其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二是要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按照《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市政府154号令)的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扩大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降低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对关闭、破产企业及停产、歇业的困难企业职工实行自主选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住院医疗保险;三是要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原城镇企业职工和返城知青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办函[2008]185号)的精神,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四是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家庭生活困难,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按规定及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享受相关政策。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要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绿色通道。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指导和服务,健全劳动关系调处应急反应协调机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及时掌握关闭停产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和困难企业裁员情况。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双维护;二是要妥善处理工资和工时问题。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文件精神,2009年暂不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度;三是要加强就业和创业服务。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加强远程见工系统建设,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地求职服务。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回乡实现创业的,凭失业登记证明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创业相同的工商扶持政策;从2009年1月1日起,享受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5000元的税收扶持政策;对从事养殖业的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支持。要将在用工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享受就业援助政策,并对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农民工,按规定核发一次性生活补助。

四要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上一篇:报到证换成介绍信下一篇: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相关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