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共10篇)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1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一

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龙舟竞渡、粽叶飘香,人民以朴素的方式来纪念屈原。屈原的故事千古传颂、屈原的精神万代流芳。学习是最好的继承,继承是最好的纪念。党员干部唯有从“屈原”精神中体悟践行从政之道,才能保持一股劲气、干出一番业绩、守住一份清白,才能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镜,坚定信念跟党走。“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屈原一生忠君爱国,纵死不悔。他始终怀着为国尽忠的信念,为了追求国家富强而殚精竭虑,即使屡遭离间、屡遭流放仍不改其志,直至投身汨罗江,以身许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员干部要以屈原为镜,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始终保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镜,人民至上暖民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屈原对百姓充满深厚感情,他以民为本,为民请命,不惜触犯贵族垄断集团利益,这在封建社会难能可贵,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令人嗟叹。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党员干部要把人民至上落实到“六稳”“六保”、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具体工作中,努力干出能够获得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

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为镜,清正廉洁作表率。为官先为人,修为先修身。屈原所处的楚国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始终坚守高贵节操、秉持清醒自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以天空为屋顶,以草地为地板,以树桩为椅子,在拉兹里夫湖畔最简陋、最朴素的“办公室”写出了伟大著作《国家与革命》,有力指导了俄国革命。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练就“百毒不侵”的金刚不坏之身。

斯人已去,风范犹存。党员干部只有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恪尽职守,两袖清风,才能真正“声”传山野间、“影”留群众心。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二

欧阳修在《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写道“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描写的就是一幅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的景象,情景生动、情意满满。端午来临之际,菖蒲飘香,情思幽幽,作为组工干部,我也借这一米一叶一线,寄予我的一网深情。

一米团糯,“粽”意那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团结之情。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坚信,唯有团结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大医护人员披甲逆行,用勇气、汗水甚至生命打响武汉保卫战,用生命拯救生命;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夜以继日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严密防线;广大共产党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彰显党员本色,践行使命初心;广大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维护社会秩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从共产党员到普通市民,大家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几个月来,全国人民空前团结,空前凝聚,如那一米团糯,分割不开。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中国力量”再一次向世界证明,唯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才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法宝,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必胜力量!

一叶关怀,“粽”意那设身处地、体贴入微的鱼水之情。为人民谋幸福是党永远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重庆考察时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总书记每到一地,就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一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亲切备至。在甘肃,他指出“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在内蒙古,他提醒“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在陕西,他嘱咐“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在脱贫攻坚关键期,九千多万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必将转化为亿万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伟志和斗志,转化为广大党员检视初心、践行使命的动力、活力与毅力!

一线牵挂,“粽”意那情真意切、忠贞不渝的大爱之情。党的最大执政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最大执政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得最多的是人民,倾注最深的是民生,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这都提醒我们要时刻对人民倾注以忠贞不渝、情真意切的大爱之情。身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都是我们最应挂心和思考的事情。面对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形式较复杂,只有真正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牵“线”人,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患难,才能更好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好,为人民群众办事服务好。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耐心引导群众、了解民情、体恤民意,以小爱倾注一人,大爱服务一生,用最美“服务”线绣好未来宏伟蓝图!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相信全体党员干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和家人团聚,品尝可口的粽子。新鲜美味的“三德”牌粽子已包好,望全体党员干部及时品尝。

第一款粽子“明大德”,包含了爱国为民情怀。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弘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将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记在脑里,时刻想百姓之所难,解百姓之所困,努力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二款粽子“守公德”,融入了为民服务宗旨。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基本公德要求,守公德就要强化宗旨意识,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俯下身子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对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才能把自己的根扎进群众的土壤里,才能在一言一行中守好公德,建立不可动摇的根基。

第三款粽子“严私德”,蕴含了律己修身的习惯。一轮明月挂长空,万家灯火印心尖。每一位执政者都想干成事、不出事。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要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年轻公务员从一开始就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有些党员干部,看着身边的朋友一夜暴富,看着工程老板豪车往来,心里边就不平衡、不自在。纵观各地查处的贪官,很多都是心里边的不平衡在作祟,在朋友交往中抵制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在工作往来中坚守不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没有管住自己的手、家人的手、下属的手,手乱伸、事乱做、人乱为,最终只会锒铛入狱丧失自由。因此,保守清廉、严守私德是每一位年轻公务员的紧箍咒,只有常念叨、常提醒、常敲打,才能走对正路、少走歪路、正气直行,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四

看龙舟,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即将到到来。赛龙舟,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展现了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心、奋勇前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赛龙舟”精神。

要有破除形式主义的实干精神。赛龙舟紧张而刺激,赛出队员风采的同时,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已定胜负。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对于参赛选手来说,一桨一桨成就他们的赛途。党员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面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问题,要坚决摒弃“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态,牢固树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精神追求。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扎扎实实做好为群众帮难解困工作。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立足“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人民群众之所需,苦干实干补齐发展短板确保真脱贫。

要有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赛龙舟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甚是壮观,也展现了参赛者你追我赶、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现在有些党员干部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劲头有所减弱,工作缺乏闯劲、拼劲精神,这是必须要坚决舍弃的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面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必须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要时刻保持昂扬的战斗力和精神气儿,奋勇当先、不甘平庸,不断挑战自我、砥砺前行,为打赢“三大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要团结大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赛龙舟”精神的核心在于团队合作。一个单位发展的好坏,靠的不是某个人的成绩,而是得靠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作为党员干部,就应牢固树立团结意识,时刻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自由发挥,只有团结一致、勠力同心,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应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努力让基层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让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五

时临仲夏,岁至端午。2200余年过去,端午节日与端午文化绵延不绝。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屈原,称赞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党员干部当以屈原为标杆,莫忘“四思”而行、“四省吾身”,用行动传承屈原精神。

思爱国,守初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了屈原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家国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要在这大有作为的时代永葆爱国爱党的赤诚本色,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思忧民,重实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无论身处何境,屈原情系苍生、心系百姓的悲民情怀始终如一。“青年党员干部的脚一定要踩在地上”。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大漠戈壁到边关海岛,从改革前沿到老少边穷,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了解当地群众收入情况生活状况,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是否看得起病、上得起学。特别是每逢春节将至,他都要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去,体察民情倾听民意,用自己的双脚为全党作出了榜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特别是组织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要求,练就过硬“脚力”,深入基层一线,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讲出群众喜欢听的话,才能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问题。

思廉洁,守规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主张对内举贤任能,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振兴楚国。因不愿随波逐流、与小人同流合污遭到贵族的诬陷,被疏远流放,最终石沉汨罗江。司马迁盛赞他:“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对党员干部而言,清廉不是最高要求,却是最后的红线。要守住廉洁的底线,不逾越纪律规矩。要做到无人之时常自律,细微之处常自省,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决不抱侥幸之心,决不陷入“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让步”的泥淖。

思创新,勇探索。“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这种为了梦想敢于探索的勇气,在历史演进中得到永生,成为中华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想法、方法,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破除惯性思维,把创新和日常工作有效融合,让创新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主动力,才能干出创新的工作成果,从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六

夏意渐浓、粽叶飘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节日意味着一种仪式感,能为平平常常的日子增添一些喜庆和色彩。中国传统节日由于凝聚着极具民族和地域特点的主流价值和文化内涵,更有着其他节日不可替代的分量。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众多起源说法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广最深。两千多年前,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悲愤交加,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他“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的爱国主义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勇气,与《离骚》《天问》等诗篇一样不朽,可与日月争光。且随着光阴流转,历久弥新、代代相传,成为端午节最具生命力和特色的文化标识。

以往,端午节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包等风俗,表达对爱国志士的追思与崇敬。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的地区已开始把端午的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云上端午”“云上赛龙舟”等直播形式,将端午浓厚的文化氛围传递给全国网友。无论是线下开展民俗活动也好,线上直播云端过节也好,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荟萃人文理念和厚重家国情怀的端午文化,拥有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能够唤醒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引导大家在精神层面感悟家国情怀、传承民族情感。

作为端午文化最为核心的价值内涵,爱国主义已在不断沉淀和继往开来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情感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无论是战火硝烟中奔走救国的仁人志士,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平凡百姓,还是在改革大潮中乘风破浪的弄潮儿们,在不同的时代,都有无数的中华儿女将忠勇、仁义与不屈诠释得淋漓尽致。

爱国主义精神需要传承,行动即最好的注脚。在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逆行出征、不计生死的白衣战士,看到了舍小家为大家、危难之际显身手的全民担当,看到了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在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并在应对新的挑战与危机时凝聚起更为磅礴的力量。

榴花忽已繁,端午粽生香。在时间上,端午节代表的是夏季的某一天,但其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却一直在延续,润物无声。让我们在感受端午带来的粽香与精神愉悦的同时,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汲取持续前行力量,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征程中乘风破浪!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七

毛泽东同志曾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纵观近年来的一些反腐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每逢重大节假日,中央纪委始终坚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释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

现在端午节来临,身为党员干部更是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不能让“粽心”攻陷“忠心”,让“节点”变“劫点”,让节日成为“四风”的高发期。

莫让“贪婪粽”攻陷廉政“忠心”。有一句俗语说得好,“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自溺。”虽然在节日里,走亲访友是节日的习俗,但是如果借着“习俗”而行“俗事”大搞“权钱交易”,那么就使得节日变味,使得自身“变节”,蒙蔽了党员干部廉政为民的“忠心”,让贪欲玷污了节日本该有的韵味。党员干部应该常思“廉洁”之道,莫享贪欲之乐。

莫想“名利粽”,攻陷信念“忠心”。拨开香甜的粽子,就能看到被包在里面鲜红的“枣子”,这是粽子的“红心”,那么党员干部的“红心”呢,就是身为党员干部坚定不移的信念。有道是,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所以,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学到脑子里、融入血液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坚定信仰,才能不为诱惑所动,才能不让“糖衣炮弹”攻陷!

莫思“放纵粽”攻陷律己“忠心”。但凡包过粽子的人都知道,之所以粽子香甜可口,馅不外漏,是因为粽子馅和粽子叶用一根线紧紧包裹着,而同样身为党员干部要想合格,就应该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有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外部的监管与约束只是“镇痛剂”,祛病良药还得靠自律。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方能不为利益诱惑所动。

端午过节,粽子非清香无以高端,端午自律,唯清廉无以致远。本来只是传统习俗节日,莫让节日变“劫点”让自己“变节”,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严格按党章党规和对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穿上“防弹衣”,莫让“粽心”攻陷身为党员干部的“忠心”。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八

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裹粽子。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除了大嚼粽子之软糯香甜外,也应体会裹粽子过程中蕴含着的人生三味。

我们要学习“浸糯米”精神,注重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裹粽子需先浸糯米,只有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这样在煮粽子的时候里面的糯米才不会因为膨胀而爆裂出来。这就好比我们在工作中,必先强化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沉浸式”强化理论学习,充分吸取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坚持落细落小,制定学习教育计划表,通过自主学、集中学、研讨学、实地学等方式,做到原原本本学、延伸拓展学、结合实际学,确保研深学透,切实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我们要学习“洗粽叶”精神,捋清工作脉络,做到实干担当。裹粽子前必先清洗粽叶,粽叶需一张一张地洗,拿干净的布条沿着一张一张的粽叶纹路轻轻擦,从粽叶的头清洗到尾,这个过程需要十分耐心细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困难挑战。值此关键时刻,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实事,从“洗粽叶”做起,捋清工作脉络,掌握基本规律,在大事上泾渭分明,小节上从严把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担当精神,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当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关键因素。

我们要学习“裹粽子”精神,从严自我要求,绷劲纪律之弦。在裹粽子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用粽叶包裹住糯米后,要用粽绳缠绕几圈,最后打个结,确保包好的粽子不漏米,这样在煮粽子的时候才不会散开。用“裹粽子”精神指导工作,就是要求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强化纪律意识,做到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勤政为民,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九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农历五月初五的日子越来越近,端午节即将到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各式各样的节日风俗必不可少,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洗药浴、放纸鸢……吃的玩的不尽相同、五花八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端午佳节之时,不仅要参与风俗之中,更要体悟端午风俗蕴含的“从政之道”,从而得到人生启迪。

从“赛龙舟”中体悟比学赶超。“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每年端午时节,在中国南方地区,赛龙舟的风俗活动尤为激烈,几十人组成一只龙舟队伍,在江河中相互赶超、决一胜负,鼓声、桨声、水声、欢呼声汇成一片,赛龙舟最能感受到拼搏的精气神,不到终点永不言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时刻保持“比学赶超”的精神,才能不断成长,把工作做得更好。要立足岗位“比”,在同行业中比工作质量、工作成效、工作方法;要对标先进“学”,善于从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举措中汲取力量,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要鼓足干劲“赶”,对标先进找准差距后,就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迎头赶上;要加足马力“超”,成为岗位上的标兵,别人学习的榜样。

从“莲心粽”中体悟清正廉洁。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美食之一,肉粽、蛋黄粽、绿豆粽……品种丰富味道鲜美,但在粽子大军中,莲心粽不得不说。莲心粽食材简单,就是将莲子放在浸泡好的糯米之中,用粽叶包裹上,蒸熟即可,莲心粽因为其清香微甜,味道独特,得到众多食客的好评。糯米和莲子都是白色的,干干净净、洁白无瑕,好比是从政为官的第一原则——清清白白。“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党员干部要有“莲(廉)心粽”的品质,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始终坚守干净做人的道德底线,始终以为政清廉而取信于民,不该拿的不拿,不该碰的不碰,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坚决不摸廉洁的“高压线”,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从“洗药浴”中体悟祛病强身。“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风俗,很多地方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寓意祛除疾病,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党员干部“洗药浴”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但要达到祛病强身效果就必须多管齐下。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强化理论学习,把党章、党规当成“必修课”“终身课”,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将理论学习同实践相结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补足思想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样才不会得“软骨病”。要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往基层一线、艰苦偏远、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走,在经历风雨中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练就干事创业的十八般武艺。

从“避五毒”中体悟慎友为伍。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因此,每逢端午民间就有“避五毒”风俗,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避五毒”这个风俗让笔者联想到了,在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路途上,总是有不法商人、不法分子等“五毒”企图用金银细软、钱财美色的“病毒”来侵害党员干部,稍不注意就会被引入歧途,干出违法乱纪的事。从许多典型案例来看,很多党员干部都是被所为的“朋友”拉下水,所以,党员干部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慎友”,对那些三观不正、有着不可告人目的的要避而远之,要交好友、交益友、交诤友,切忌把朋友关系异化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十

“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叶。”明清时期,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都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身处外地工作的选调小君即将迎来在基层的第一个端午节,学有所获,可以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选调小君已备好“三原色笔粽”,滋养精神家园的“初心红”,铸就规矩戒尺的“廉洁黄”,开启未来之门的“梦想蓝”,奋勇前进。

备好“初心红笔粽”,用红色基因滋养精神家园。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自上而下有序展开、步步深入,各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和锤炼,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主题教育收官已近半年,有些党员干部认为主题教育已结束,怀有“喘喘气”“歇歇脚”的想法,错误地以为活动结束就“解放”了。殊不知,收官不代表结束,而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新起点。作为基层干部,要锤炼“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振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鼓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的课题,矢志不渝,砥砺前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干部应尽的义务,要让红色文化渗入党员干部“血液”,浸入大众的心扉,汲取前行的力量,迸发出强大的创业激情、工作干劲。

备好“廉洁黄笔粽”,用黄色刻度铸就规矩戒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古人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作为青年干部,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以铜为镜,“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时刻以“三严三实”的原则来要求自己。“手莫伸,伸手必被抓。”基层干部切勿心存侥幸,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树立底线思维,切勿触摸红线。基层干部要内心装有“荷花”,涵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格,绽放青春的廉洁之花。基层干部,要练就“金钟罩”“铁布衫”,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斗争,面对“老虎”“苍蝇”要挺身而出,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备好“梦想蓝笔粽”,用蓝色密码开启未来之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强调,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基层干部,当志存高远,满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诺言。基层干部,当无私奉献,具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使命。基层干部,当奋发有为,具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发扬“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进取精神。基层干部内心要种上一株“蒲公英”,虽没有玫瑰花的绚烂,没有百合花的香气,也没有牡丹花的富贵,但它有梦想,随风飘向祖国的大地,默默扎根,不求名利,把自己奉献给这片广阔的土地。基层干部要像蒲公英一样,不为繁华而动,只为宁静而舞,将自己的青春献给最广大的人民。

基层选调小君已备好“三原色笔粽”,用“初心红笔粽”,感受红色基因的魅力,用“廉洁黄笔粽”,体会黄色刻度的魔力,用“梦想蓝笔粽”,领会蓝色密码的神奇。作为基层干部,要细细“品尝”选调小君的“三原色笔粽”,砥砺前行。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2

备好“初心红笔粽”,用红色基因滋养精神家园。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自上而下有序展开、步步深入,各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和锤炼,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主题教育收官已近半年,有些党员干部认为主题教育已结束,怀有“喘喘气”“歇歇脚”的想法,错误地以为活动结束就“解放”了。殊不知,收官不代表结束,而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新起点。作为基层干部,要锤炼“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振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鼓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的课题,矢志不渝,砥砺前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干部应尽的义务,要让红色文化渗入党员干部“血液”,浸入大众的心扉,汲取前行的力量,迸发出强大的创业激情、工作干劲。

备好“廉洁黄笔粽”,用黄色刻度铸就规矩戒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多次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古人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作为青年干部,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以铜为镜,“照照镜子”“正正衣冠”,时刻以“三严三实”的原则来要求自己。“手莫伸,伸手必被抓。”基层干部切勿心存侥幸,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树立底线思维,切勿触摸红线。基层干部要内心装有“荷花”,涵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格,绽放青春的廉洁之花。基层干部,要练就“金钟罩”“铁布衫”,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斗争,面对“老虎”“苍蝇”要挺身而出,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备好“梦想蓝笔粽”,用蓝色密码开启未来之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强调,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基层干部,当志存高远,满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诺言。基层干部,当无私奉献,具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使命。基层干部,当奋发有为,具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发扬“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进取精神。基层干部内心要种上一株“蒲公英”,虽没有玫瑰花的绚烂,没有百合花的香气,也没有牡丹花的富贵,但它有梦想,随风飘向祖国的大地,默默扎根,不求名利,把自己奉献给这片广阔的土地。基层干部要像蒲公英一样,不为繁华而动,只为宁静而舞,将自己的青春献给最广大的人民。

学习端午节爱国主义精神心得体会 篇3

——题记

又到端午节了,该是粽子飘香、菖蒲飘飞的时节。端午,这个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在盛夏焦灼的静待中,伴随着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忠贞之士伍之胥千金报恩的故事和划龙舟、挂菖蒲、包粽子的习俗,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

今年端午异常平静,没有划龙舟、没有包粽子,似乎连卖粽子的吆喝声也小了许多。今年端午,是妈妈离开我们后的第一个端午,再没有那么多规矩,再没有那么多唠叨,也再没有那么多热闹,依旧吃粽子、挂菖蒲、洒雄黄酒,却没有了妈妈的味道,一切显得那么平淡而寂寥。

一早起床,爸爸不再满街满市找寻新鲜的菖蒲,不再一脸期待地侍弄着大袋食材,筹划给家人做出些好吃的,而是默默地侍弄着他的花园菜园,侍弄着他和妈妈共同种下的花花草草,期待着永远不会同于以前的花开花落。“爸,我去买菜?”“你们买吧!”爸爸有些黯然,有些失落,就这样把原本该妈妈做的一切交给了我。我在爸爸的黯然神伤中接过了原本该妈妈做的一切。于是,我开始搜索记忆中的每一个端午,搜索它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画面,生怕漏掉一处,那便是对母亲大人的大不敬了。

记忆中的端午,都是温暖的存在。少年时代,我们和好几户人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每到端午,天刚蒙蒙亮,大人们便邀约着带我们到附近的山上割菖蒲,大人们四下忙活,孩子们就这山望着那山高野马似的满山遍野跑,玩到日上山头,全身脏得不成样子了,才拿着几根艾草、菖蒲回家。其实那时,大人们早已在门上挂好了艾草和菖蒲,孩子们的“战利品”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艾叶四溢的清香中,妈妈总是把家人聚在一起,蒸包子、包粽子,一边劳动一边嘻嘻哈哈地聊着,那样的其乐融融让端午节成为春节之后第一个最令我渴盼的节日。食物通常是不等开饭便陆续上桌了,盐蛋、皮蛋、粽子、包子、鱼肉,看得我眼也馋、嘴也馋,但那时是轮不到孩子们的。每家每户都会先用这些食物祭祖,待缕缕白烟完全散尽,才开始吃饭,并趁此喝上两杯自制的雄黄酒,我那时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在桌子边,生怕少了自己那份。那时,妈妈总会看透我的心思,她总是非常严肃认真地对我说,“祭祖后才能吃,对老祖宗要恭敬!”于是,便不理会我,口里念念有词把家里的老祖宗们都请个遍,虔诚地告诉老祖宗们我家的近况,还许下岁岁平安、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之类的愿望。那时,我只能一言不发站在妈妈身边,“给祖宗们作揖、敬酒……”我一边听任妈妈“摆布”,一边好奇逝去的祖先到底有没有听见这些祷告,吃不吃得完这么多丰盛的食物?待这些程序完成,约摸10多分钟后,才开始吃饭。那时,妈妈会先用筷子蘸一点雄黄酒在我的嘴唇上,然后蘸一点涂在我的额头上、脸上、胳膊上、脚背上,据说这样就能避邪气、杀百虫、去百病。

午饭后,妈妈张罗着把艾草、菖蒲煎药水给家人洗澡,据老人们说,用正午采摘的艾草、菖蒲煎水洗澡,才不怕被蛇虫叮咬,岁岁平安。妈妈信极了这一点,所以每年端午不管再大的太阳,她都会到附近山上割艾草、菖蒲,采草药,每次晒得大汗淋漓脸颊绯红她也愉快之至。而后,平日里异常节俭的她会毫不吝啬地用大锅把草药煎上好几个小时,再用大桶乘上满满一桶,待水慢慢冷却后,督促家人挨个洗,她认为这样就能消除百病。妈妈对家人洗药水澡非常上心,但对于自己,她会等大家洗完后用剩下不多的水随便一冲,意思一下罢了。我那时很难理解妈妈的苦心,常常是三下五除二很快冲完了事,算是帮妈妈了一个心愿,而后便和院子里的孩子们野去了……那时,忙碌了一天的妈妈才会拿着雄黄酒,撒到屋里屋外每一个角落,消毒避虫……

到了中年,自己也作了母亲,才逐渐体会到妈妈的苦心,对家人的呵护、对孩子的期盼、对亲人们的思念……那时,便不再程序式地应和妈妈,而是虔诚地站在妈妈旁边陪伴着,帮着祭祀祖先,体会妈妈另一种方式的“孝顺”。

今年端午,我早早地起来,把一大把带露珠的艾草、菖蒲挂在门边,然后和老公顶着烈日满街满市地找寻雄黄,“一定要买雄黄吗?一定要喝吗?”老公疑惑地问我,在他眼里,我这个布尔什维克、绝对的无神论者不应该看重这些。“是。”我哽咽着,这是要买雄黄吗?这是要找寻妈妈的味道。老公或许看明白了这一点,便什么也不说地陪着我满街找寻。一元一包,红红的粉末,用最普通的纸包成小包,除了买的人变成了我,其他什么也没变,好一个“物是人非”!回到家,我依着妈妈以前的做法把雄黄泡在酒里,很快,酒被晕红了,酒杯都被染成了红色,像血一样红,让我有些不敢去触碰。吃饭时,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用筷子蘸一点雄黄酒在儿子嘴唇上,然后蘸一点涂在他的额头上、脸上、胳膊上、脚背上,然后依着这样的顺序,为老公抹上,为爸爸抹上……我不知道该爸爸为我抹还是我为爸爸抹,但既然以前妈妈认为这样能避邪气、杀百虫、去百病,那我也就用这样的方式纪念妈妈,用这样的方式为家人祈福吧!

今年端午,再没有妈妈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再没有妈妈带着我们包包子、包粽子的热闹,除了鱼肉、盐蛋、皮蛋等必需品,餐桌上少了很多菜,少了很多话,多了些许寂寞,多了些许冷淡。再没有煎草药水了,没有了那份心境,便似乎再难回到从前。

今年端午,除了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还有我浓浓的思念在燃起的缕缕白烟中飘升,不知道离去的母亲能否感受到。“端午安康!”好多朋友的祝福伴随着微信而来,妈妈,您一切可好?

端午节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4

1.庚子鼠年,我读懂了端阳(外一首)

2.端阳节独白,或致屈原 3.我见过屈原 4.端午桐子叶飘香 5.家乡的端午节 6.那节,那粽,那人 7.记忆中的端午节

1.庚子鼠年,我读懂了端阳(外一首)

邹天顺 有的人只记得端午节的粽子 却不知端午节的期许与灵魂 但我知道 无论粽子的芳香多么耐人寻味 也抵不过屈原忧国忧民的惆怅 有的人只知道龙舟竞渡的精彩 却不知当年汨罗百姓打捞灵魂的辛酸 但我知道 无论荡舟江河的比拼如何强劲 也比不上人们寄托哀思的悲痛与激荡

有的人只知道雄黄酒可以杀虫解毒 却不知雄黄酒更是驱妖避邪保平安 但我知道

无论菖蒲艾草的保健功能如何高效 也医治不了人们因哀悼忠魂的悲伤

汨罗江边觅忠魂 你是在痛苦了良久之后 才艰难地向汨罗江走去的 那瞬间的纵身一跃 成了阴阳两隔的分界线

从此,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没有了无奈的忧愁 从此,一个爱憎分明的民族 却有了无限的思念

每到夏季五月 天上地下都十分默契地 以泪流成河的方式 招呼一个民族的忠魂

2.端午节独白,或致屈原

不要再谈政治,只写诗 写诗,不要见血;不要露出切肤之痛 江山那么美,足够你穷尽一生。你看—— 月亮白得那么辽阔,星星那么琐碎 江南可以去,去看一看烟花 去逛一逛烟花里的青楼,喝壶酒

让如霜姑娘唱上一曲: “此夜不眠兮,明朝不早起”

香草,可采一些。但不要太多 多了,香气就会变成杀气 把你缠住。不要把香草披在身上:

那一把把利剑,轻则伤人,重则伤已

不要去河边,不要脱鞋 看好你心中那团干草:忌水,也忌火 五月初五不要出门,整个五月都不要 端午节实在是太沉重了,我们谁也端不起

3.我见过屈原 是的,我见过屈原 在五月,雨水润亮的早上

他在濯衣、采香草 沐芳浴,反复地 且行且吟,赤着脚奔走在江畔 歌声淹没了江水,然后 他看到了我 我说,楚国要完,秦人打进来了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你找错人了 ……今天,汩罗江真平静啊 适合滋兰、适合树蕙,也适合死亡

我自己的死亡

大约屈原的确死了 是,也不是 因为,我又见到了 文天祥、岳飞、谭嗣同、秋瑾……

可是,我真的 真的,再没见过屈原 自从那个雨水润亮的五月的早上后

如果拦住他,是不是 就没有了端午

4.端午桐子叶飘香

很多地方端午吃粽子,而我们那里则是吃桐子叶饺粑。就是把粘米粉糯米粉混合做成粉团,在粉团中间挖个洞放糖,揉成团团,用桐子叶包好放在锅里蒸好就可以了。前几天在校园里,阿姣指给我看一棵树说是桐子叶树,而我却一点都认不出来了。家乡的桐子树是长在河边的,树干不高,枝丫很梳,叶子很大,我都可以爬上去摘叶。我因为大姐的名字是在桐子树上起的,所以对桐子树又格外多了几分好感。那时的桐子叶应该都是大姐摘的吧。有多久没吃过桐子叶饺粑了?几十年了吧,桐子叶飘香只在梦里了。

我们樟木乡一年里除春节外有两个节日也很隆重,一个端午节,一个国庆节。两个节日里,端午节给我的节日感觉更浓厚。整个节日,香飘不断。

过节的早上总是莫名地兴奋,一大早,就和小伙伴成群地去往村庄附近的地里摘艾戴。这种艾有人那么高,香气浓郁,究竟是谁家的艾,我早已记不清了,反正比较多人家里有种这种艾。我们摘的也不多,只要头发上别上几朵就可以了。小小的人儿,也

不知道戴艾有什么作用,但这个过程却是有趣得很。夏日的早上,菜地里各种蔬菜绿油油的,有玉米地,有黄瓜藤一排排,有辣椒一串串,去的早的话,裤脚还会被露水打湿。那时应该是打赤脚的吧,可是我是最怕赤脚走路的呀,如果我不打赤脚,我会有一双漂亮的凉鞋穿吗?不会的,可怜的老四,几乎没穿过新衣服。老爸买东西虽然都是批发,但他只给大姐二姐三姐做新衣裳,买新鞋子。在大姐出嫁的那一天我穿了新衣裳,可是在送亲的路上,旁边有人大声地指出来,看老四的衣服有两种颜色!还真的是!衣身一个颜色,两衣袖一个颜色,只是不细看的话是看不出来的。这分明是用姐姐们做剩的布料凑做的新衣服嘛,爱臭美的我当时是多么尴尬啊。不过所有的不开心,只要和文花她们在一起玩,就好了啊。今天是过节嘛,弟弟妹妹不需要我带,我可以像蝴蝶一样在花丛绿草里飞翔。小时候对自由的渴望很强烈,谁能理解一个常常要背妹妹弟弟的小女孩的寂寞?所以呀,端午节我整天都是开心的。

当我们戴着还有露水的艾叶回到家时,桐子叶饺粑香味已经四溢了。当母亲揭开锅,白茫茫的蒸气下面是满锅的桐子叶饺粑!几姊妹,唯恐落后吃亏,心急地很,烫手了!吹几口气,一口砸吧下去,哎呦,糖水溅上了衣服!我拿着饺粑跑出家门口和同伴们比谁家的好吃,几堆人,叽叽喳喳,热闹得很,节日的气氛在村庄的上空萦绕。

很快,二姨三姨四姨就带着各自的桐子叶饺粑来到我家,准备一起去探外公了。这是我们这里的习俗,过节这天,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到娘家去省亲。我家姐妹多,老妈一般早就教育好我们了:人多,不能都去,只能去一二个。弟弟们小,是肯定要带去的。我就很危险了,这种时候,我常常就很紧张,担心不许我去。可是事实上,记忆里,我是每次都有去外公家的。可怜的大姐二姐三姐啊,好像很少有机会被妈妈带去走亲戚。如果妈妈她们要在外公家过夜,床铺是很不够的。常常在吃过晚饭后,妈妈就会让大舅他们送我回家。我在妈妈的村庄唐家坊也有一大群好朋友,这个时候,我肯定是在长满莲叶的池塘边,在满天的星光下,和伙伴们尽情嬉闹。我哪里舍得离开?那种开心,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我早就听到大舅大声喊老四的声音。我装作没听见,继续玩儿。等到夜深回到外公家,妈妈会问,你没有和你大舅回家吗?我会说我没听到他喊我呀。这些真实的往事告诉我,我平时带弟弟妹妹,失去了多少和伙伴嬉戏的时光啊。我小时候没看过《孙子兵法》,但我却常常被迫有使用各种兵术啊,请原谅那个长得矮小丑样妈妈

无暇疼爱的小姑娘吧。在用稻草铺的连铺上,我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甜甜地睡去。

四姨她们还在谈论哪家的桐子叶饺粑比较好吃,而我的梦里已经分不清艾香和桐子叶香了!

5.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孩子们总是欢欣雀跃的。在我的乡下,人们都认为,端午节是夏天正式开始的标志。老人们更是在端午节的时候要求大人们带孩子到附近的小溪玩一下水,说是洗过龙舟水,日后才会龙精虎猛。

于是,每年的端午节那天,是孩子们最欢喜的,因为他们可以呼朋引伴,名正言顺地去玩水。村前的那条小溪,便聚满了玩水的孩子。在溪边洗衣服的妇女们就不乐意了,原本清澈的溪水,被这群孩子一阵喧闹,便变得浑浊不堪。妇女们也不敢大声呵斥这些孩子,因为溪边都站着他们的家长。她们只好暂时收好衣服,等这帮小爷们乐完了再继续洗未洗完的衣服。

我们家的孩子们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大人们对孩子玩水是深恶痛绝的,但他们又不好与这流传流传已久的风俗背道而驰,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他们认为是两全其美的方法:让孩子们都站在天井,他们就端着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往孩子的身上泼过去。这样的泼水运动孩子们都是很不喜欢的,两个回合之后,孩子们便都要求停下来,大人们也顺着要求停了下来。于是,这洗龙舟水的活动便宣告结束了。

这项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大人们是满意的,可就是苦了孩子们,他们一直到离开家到外边求学之前都是“旱鸭子”。我记得我自己是一直到上大学时选修了游泳课之后,才在同学们的一片嘲笑声中勉强学会了游泳。

端午节的另外一个盛事,就是龙舟比赛了。乡下的龙舟比赛也是简陋到了极点:比赛用的舟,说是龙舟,其实跟龙一点关系都没有,既没有龙头,也没有龙尾,就是平常打鱼用的小艇,在船头上插一支小得可怜旗子便成了龙舟。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点并不在这里,而是摆在主席台上的那只颇具规模的烧猪。如果胆子比较大,脸皮足够厚,还能抠下一小块猪皮来吃。

龙舟比赛都仅限于男人,每个村子都派上村中力气最大的青壮年,为的是拿到第一,把主席台上的大烧猪据为己有。比赛是很激烈的,但是一点都不精彩:一是连个鼓都没有,没有一点气氛;二是离得比较远,看得并不分明。一阵喧闹之后,便是颁奖环节,成绩好的,个个喜气洋洋;成绩欠佳的,人人垂头丧气。当然比赛是输了,但是嘴还是比较硬的:今年状态欠佳而已,明年第一肯定是我们的。

至于端午节的粽子,孩子们都是不怎么吃的,大概是因为吃一个能饱一整天,影响他们吃其他美食的缘故吧。

2020 年 6 月 23 日

6.那节,那粽,那人 ——端午节怀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年端午时,又一次听这首儿歌,不知道,面对端午节,你们想到的是什么?而我,一次又一次想起的是那个人——我的爷爷。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在那个有点遥远的年代,我的童年生活苍白而单调。唯一有点不一样的就是,端午时节,我的爷爷会带着我去离家十几公里的大燕河看赛龙舟。这样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却是意义重大,我的爷爷有孙子孙女六人,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村子,男孩子在家中有许多的特权,作为女孩子的我,不是大女儿,也不是小女儿,更是存在感低,爸妈终年为生计忙碌,怎么会想到要带我去看赛龙舟呢!而唯一能带我去看赛龙舟的便是爷爷啦!

每年端午节,爷爷就会出动家里的“大水牛”单车,早早做足准备,带什么食物,带哪个孙子孙女去,这都是要考量的。因为路程不近,交通工具又有所限制,每次只能带两个孩子去看赛龙舟,仿佛是懂我般,也仿佛是格外的疼爱我,不管另外带谁,爷爷每次总能找到很好的理由带上我。

而对我来说,那真的是美好的回忆。坐在爷爷单车后座,兴高采烈地往目的地进发,而爷爷总会提前很多时间出发,先带我们去镇上逛逛,给我们买点小零食,再去到河坝上,这个时候,其实离“龙舟赛”开始还早呢!于是,我们就是自由的啦!爷爷会找到自己的“基友”聊天、下棋,吩咐一句:“不要跑远,注意安全!”便不再管束我们,我可以看大燕河河水奔腾,在河坝上摘野花,或者和小伙伴们就这样来回地奔跑。总之,不管做什么都是快乐的!

等到龙舟赛结束了,野餐时间也到了,大家席地而坐,把带来的食物拿出来摆在河坝上,各种形状的粽子,各种味道的粽子摆了一地,偶尔也有一些小糖果摆出来,这个时候,大家是不必客气的,你可以自由选择吃哪一家的粽子,哪个味道的粽子,总之,食物摆在哪就是给大家吃的,然后边吃边聊,如果刚刚未能找到绝佳位置看“赛龙舟”的,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在别人的讲述中再回味一遍,仿佛又观看了一次龙舟赛,等到大家吃饱喝足后,各自回家,这些都是够一路回味到家。每每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异常幸福。

现在想来,这一段在我看来最美好的回忆,其实真正的美好不是在观看“赛龙舟”上,而是,在那些单调的岁月里,爷爷的关爱,让我获得了存在感,得到了渴望的温暖,而人们看赛龙舟的热情和温情也让我倍感快乐,可是,时节如流,粽子还在,龙舟赛还在,那人却不在了。到这个时候,我深深地理解了林觉民烈士在《与妻书》中矛盾写下: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的心情。

淡淡粽香淡淡酒,淡淡思念淡淡愁。但愿在另一世界的你也能品到节日的气息。

2020 年 6 月 24 日

7.记忆中的端午节

十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老家乡下。年龄小,记性又差,那时候的事情大部分都不记得了。印象中,我与村里的孩子一样,特别期望过节。当然,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有什么意义,所有的节日,都跟食物挂钩。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就是“有鱼”节,汤圆节、月饼节…… 当然少不了“粽子节”。年幼的我根本就不知道“端午节”这个正式名,也不知道屈原是谁,他为什们要跳江,我只知道五月节粽子飘香。老妈曾经讲过一句俗语:“未食五月粽,棉胎唔入栊。”没有到五月节,吃过粽子,家里的棉被都不敢收放起来。这是因为在五月节前,天气没有规律,乍暖还寒。有时白天十分炎热,但到了晚上气温突然下降,如果早早将棉被收放起来,可能就会被冻醒。只有过了五月节这一天,吃了粽子,才算过了春寒,转入夏天。我不能真正理解倒春寒等节气特点,我只是很想吃粽子。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就会讨好地对妈妈说:“我们晒棉被吧?”真的不是勤快,我就是天真地以为晒棉被、收棉被,然后就是包粽子了,多愉快的事情啊!

包粽子是一项大工程,对年幼的我而言,对如今年近四十,已为人母的我而言都是如此。我无法详细地讲述包粽子的过程,因为至今我都不会包。大概就是有洗粽叶、浸糯米等工序吧,我觉得很复杂。一直以来,我学习做各种美食都是很快上手的,但包粽子,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就是学不会。老妈曾经一次又一次手把手地教导,可我七窍中只通了六窍。后来,老妈无奈放弃了,她说:“以后还是我负责吧。”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每年的五月节,我都能吃上妈妈包的粽子。这不,两天前,妈妈已经打电话来了,要包我喜欢吃的咸肉粽。

老爸也打了电话给我,说要给我儿子染红鸡蛋。是的,五月节不仅是“粽子节”,还是“红鸡蛋节”。按照老家的习俗,五月节家家户户都要染红鸡蛋。把鸡蛋煮熟,然后染上大红色。染料是妈妈口中的“米米红”。其实当时我家经济条件比较好,鸡蛋并不是很稀罕的东西,但红鸡蛋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欢乐。每家每户的家长都会给孩子编织一个网兜,让孩子挂在脖子上装红鸡蛋。我妈手巧,用黄绿等鲜艳的颜色搭配着编织了很漂亮的网兜兜,我装着红鸡蛋在村子里晃一圈,收到很多羡慕的眼光。现在想想,真是辣眼睛,红黄绿,完美的撞色,我还挂在脖子上炫耀。可见孩子的欢乐世界就是这么多彩。

端午节那天,小孩子们总会凑在祠堂门口的空地上“斗鸡蛋”,看看谁的红鸡蛋蛋壳硬。一开始我以为鸡蛋的大头应该比较强,但结果却是空壳斗输了。后来也琢磨出了规律,往往用鸡蛋的小头上阵。此时有输有赢,就看运气了。记得有两次我是伤心哭闹

了好一番。一次是脖子上挂着红鸡蛋赶着去凑堆,结果扑了一跤,红鸡蛋全都爆裂了,未上阵而身先卒,哭!有一次是遇到了强手,网兜里所有的鸡蛋都斗裂了,我还是哭!过后才知道,对手小姐姐手中的压根就不是鸡蛋,那是涂成红色的鹅卵石,怪不得叫“鹅卵石”哩,完全能够以假乱真。

老妈总说我是个馋猫,确实,儿时记忆中的端午节除了粽子,就是红鸡蛋,别的都没有了。

弘扬端午节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5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被后人称为“诗魂”。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变法图强,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册,不仅在于他的词赋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愤世嫉俗的坚贞气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的诗词气势恢宏、震古烁今、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感召和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可以说,弘扬爱国主义是端午节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涌现出了无数像屈原一样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苏武出使十九年持节不屈,岳飞精忠报国至死无悔,文天祥正气浩然慷慨就义,林则徐虎门禁烟不畏列强等等,都被传为佳话。这些杰出人物虽生活时代不同,但热爱祖国、捍卫祖国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过端午节最关键的是“寓教于节”,通过纪念屈原,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铭于心、见于行,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

屈原的爱国诗句 篇6

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释义:屈原是个真正的爱国者,他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故土。在《离骚》的结尾他写到,自己曾经试图要离开这个溷浊的楚国,他用浪漫主义手法,说自己驾着龙啊驾着凤终于脱离了这个现实环境,终于飞升到天空,飞上天空以后似乎已经得到解脱了,写他怎么高兴,我终于解脱了,然后他笔锋一转,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意思是说,我在光耀陆离当中我升上了天空,却突然间看见了下界我的故土,脚下是我的故土,我的车夫哭了,我的马儿也不走了,我怎么能割舍得下呀。他就是在《离骚》写到最后,还是我舍不得楚国,我底下这片热土,这是多么诚挚的对故土的一种热恋。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爱乡土而发展起来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魂兮归来!(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屈原的爱国名言 篇7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4、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8、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9、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10、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11、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1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

13、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14、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

1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16、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

17、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18、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

19、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20、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21、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2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23、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2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25、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26、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2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29、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30、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31、魂兮归来!――《招魂》

32、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篇8

屈原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家乡在现在的湖北秭归,离长江三峡不远。这里风景奇美,山光水色,迷人动听。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楚国。可是楚国的统治者腐败无能,不图进取,使国家渐渐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对此非常着急,他来到王宫,劝楚王改革图强。不料他受到奸臣的陷害和攻击,一度信任他的楚王竟把他赶出都城,流放到了远方。

屈原的一片爱国心不被人理解,他难过极了。有人劝他说:“楚国既然不需要你,你何不到别国去,照样可以施展才能呀!”屈原回答说:“我爱我的楚国,为它的命运担忧,为百姓的痛苦伤心。我明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可是我舍不得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它出力。”

屈原写了许多诗,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他想象自己乘着龙驾着象,在天空中翱翔,就要飞往远方,离开楚国。忽然回头看到了可爱的家乡,立刻停住了脚步。他的仆人哭了,连马也不肯再往前走,他又回到了楚国,并下决心:如果不能实现我的愿望,我就投江而死,用生命殉我的祖国!

屈原 端午节 篇9

家乡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称正端午。顾名思义,这一天才是家乡人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因为到这一天为止,家乡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里,农活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为了纪念他们播种的辛苦,为了庆祝他们阶段性的胜利,他们便借用了这个传统的节日,只是赋予了它暂新的内涵罢了。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因为在这一天,姑娘女婿都携着子女回娘家过节,其实也没有谁作出一个什么规定,只是大家都这样,于是便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后来在家乡便有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端午节便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也就与屈原无关了。

家乡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称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为止,家乡的端午节才算过完了。据说之所以有这个末端午之说,一是为了与早端午相呼应,二是照顾那些田多劳少又无力请工的人家,他们往往在正端午这一天还在地里劳作,等到他们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过完了,于是他们便在五月廿五这天过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车吧,只是节日的气氛淡了许多,但亲情依旧,庆祝的心情依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为端午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只是,这样的端午节,依旧与屈原无关。

从早端午到晚端午,家乡的端午节足足要过二十一天,而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灯

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自从那个载着一腔悲愤的诗人投入狂涛巨浪中,汨罗江就开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游走。

屈原不仅是三峡的第一才子,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满腔忠诚的爱国先驱,当美政思想悬在高崖,“举贤授能”倡导不复存在,大统一理想成为梦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兴邦,一个高洁的灵魂在充斥妒忌和诋毁的混浊中越来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个朝代的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部(天问)怎抵那顽固的铜墙铁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令人无限悲伤的楚国土地,而当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彻心扉的绝望。报国无门,千悲万叹,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从容地走向汨罗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执着而坚定的脚步,就这样,他一步步走向汹涌的大江,让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烦恼和污浊,让灵魂在激荡中升腾。那是怎样的心痛和悲壮!也许他知道,汨罗江才是他永远的港湾和归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热血一同汇入他的血管,从此,他的血脉奔涌不息,汨罗江水更加清澈而有灵性。

汨罗江收容了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它相信,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会忠于自己的惊爆和息宁,会美奂江上所有的风景。于是,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让那个孤魂慢慢靠岸……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乡秭(zi3)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在那个“石头城”墙上,刻下了永久的伤痕,而这块曾经写满悲愤和苍凉的土地,却因这位伟大诗人而成为一方热土,从此,长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节因屈原而诞生,屈原因寄托了无限怀念和深思的端午节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

穿越岁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唤良知和责任,挽留忠贞和圣洁。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审视历史,用沉重的笔墨审阅历史,把一部残破的书写得理性而厚重。

屈原在岁月河流漂走了,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

归来吧,痛失的记忆,归来吧,舞动的灵魂

屈原爱国故事读后感作文 篇10

战国时代楚国臣子屈原,是个有胆识、有智慧、口才好、文章、作诗都很厉害的人。但是也因为他的天赋太好,遭到臣子靳尚的嫉妒。当他看到屈原,心中就怒火中烧,便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不能辨明是非,一气之下,把屈原赶出宫外,但屈原仍时时担心国家大事:新皇帝上任后,靳尚又搬弄是非,屈原又被赶出宫外,后来屈原就带着满腹的委屈抱着大石,跳入汨罗江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屈原的爱国事迹,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屈原虽然被小人污蔑,被赶出宫外,但他仍关心着国事,为国家操心,连死前的一分一秒,脑子离乡的也都是国事,我们很应该效法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把一生都献给了楚国皇帝,无怨无悔,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屈原一样爱国,但是最少也不能做想靳尚一样的小人,到处污蔑,中伤别人。

爱国是很重要的,如果连国民都不爱国的话,国家就会变得四分五裂。同样的,我们在过团体生活的时候,听从组长的命令,积极地做好自己的事,像这种爱国也服从精神是我们一辈子都受用无穷得。

爱国有多重要?如果屈原和其他大臣一样,都不是爱过的好大臣,楚国就不可能和秦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了。我们现在没有皇帝了,但是我们要如何做个爱国的好国民?我们出生的国家就是我们的家乡。爱护家乡不乱丢垃圾、不吸毒,使我们国家的治安变好,就会有许多观光客来游山玩水,是国家的风气变好,科技进步,自然而然就成为强盛的国家。

其实爱国的方法有很多,像我们虽然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但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却很多!我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守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现在,我们纪念爱国的屈原,因为我们不忘过去。我们不忘过去,所以我们腾飞,在纪念中,我们学会了坚强与独立;在纪念中,我们学会了反思与远眺;在纪念中,我们学会了沉痛和怀念。

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个人不忘历史。我们心中都明白,纪念不是纯粹纪念,在纪念中,在一种回首和追思的过程中,我们会励精图治,依然接过手中飘飘的红旗!

上一篇:大学生回老家创业心得下一篇:八年级下数学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