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办学情况汇报(精选7篇)
立足服务地方
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之后中国发展的新一极。这是广西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
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达到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定位,凸显特色,凝聚人心,共谋学校发展的目的。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潮流、国家地区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的办学实际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在服务区域对象方面,我们确立了立足北部湾,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学校的总体办学定位可以用“一首山歌、三个突出、七句话”来概括。
一首山歌形象地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院姓***,服务地方是奔头。人才培养抓应用,校地发展双丰收。” 三个突出是指“突出地方性,突出应用性,突出本科性”。在服务地方发展、建设区域特色大学方面,学校的发展目标,可以用通俗易懂的七句话概括:要争当“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马前卒”、要做“***本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产地”、要做“引领***文化发展的引航员”、要做“***各级地方政府身边的智囊团”、要做“***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便利
店”、要做“***高端人才聚集的蓄水池”、要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方面,***学院切实分析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重心适度下移,突破学科型人才的束缚,培养应用型人才。确定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突出特色,服务地方,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填补了广西高校没有开设海洋类专业的空白,并于2010年9月成立了广西首个海洋学院,奠定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构架,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正逐步显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修订,使得培养方案注意将行业技术发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实际工程案例、职业能力标准等及时转换为教学内容,体现学以致用,注意理论基础、突出能
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明确将“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服务地方的导向,积极与地方企业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开展“以评促建”工作,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学薄弱环节的规范管理;以建立船员教育体系为契机,引入国际化的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以国际标准规范学校十多个受控部门的管理和运作,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强化师资力量
学校根据本科教育合格评估和大学设置对师资条件的要求,按照数量适中、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原则,从学校发展需要出发,以多途径的方式、超常规的举措,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建设一
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利用***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学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探索中前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四、2011,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学校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学院基础上建立北部湾大学,不仅仅是振兴北部湾地区教育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高地和沿海发展新一极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学校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学院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科研课题、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一直以来都得到自治区的大力支持。自治区财政拨付***学院“自治区与市共建高校专项经费”逐年递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学院的发展。全市上下形
成了举全市之力,尽快在***学院基础上建立北部湾大学,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和行动。今后几年,***市政府将加大对***学院的投入,除逐年增加专项资金外,承诺在筹建期内由市人民政府筹措投入校园建设的资金不少于7.5亿元人民币,完善与落实高级人才引进、安置计划和优惠政策,确保筹建期内***学院的办学条件达到普通本科学校的设置要求。年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拓宽与地方合作办学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深入实施教授工程、学科带头人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成一支素质良好、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学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办学条件,使各项本科办学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水平的合格评估。
**县老年大学创办于1993年,建校20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 “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促进健康,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努力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同志增长知识的阵地,愉悦身心的乐园。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年大学的关心指导下,县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逐步扩大,组织和管理不断加强,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注册学员已有584名,开设11个专业,18个班级,成为一所具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综合性的老年大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全市老年教育先进集体,是省级全民健身示范点,蚌埠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办学
老年大学的教育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的依托和保障,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老年教育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惜财力物力人力,两次新建改建老年大学校舍,不断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2012年,政府投资700余万元,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的县老年大学新楼建成,为老年大学创造了一流的办学硬件。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听取汇报,督促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县里都就老年大学工作召开专门会议,总结部署老年大学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任老年大学校长,指导老年大学工作。作为老年大学主管部门的县委老干部局更是倾全力打造进行老年大学,去年老年大学新楼投入使用后,局全体同志到老年大学现场办公,使学校新设施设备很快安装到位,学校教学步入正轨。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计划时,都将县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作为专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学实际需要,逐年增加拨款指标。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举行重大活动
教育教学和学报编辑及宣传工作。为加强学校的管理与服务,从教育系统借调了一名有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中学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聘请一名退休老教师专门负责学校的档案及图书管理工作。县委还任命两名退休老领导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共有专(兼)职管理和工作人员8名。
2.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能切合实际严格执行。从校长老师到学员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各项管理规定已汇编成册,有关制度都上墙,教师档案、学员档案等文书资料齐全,并能有效落实安全措施,各项工作已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在加强制度化建设,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充公发挥学员自我管理意识,依靠学员中的骨干力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由各班学员民主选举班长、副班长,切实发挥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每学期都多次召开班长座谈会,发征求意见表,向学员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队伍优良。教师队伍是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支柱,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发展。我们立足于县内一流的标准聘用教师,选聘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教学经验,有奉献精神,热爱教育工作的同志来校任教。目前,我校长期聘用的10名专职教师中有6人是县相关协会学会的主席或副主席,7人是市以上协会会员,8人有中级以上职称。这些老师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能根据老同志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书法老师XXX平易近人,耐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讲理论授课与现场书法相结合,使学员易于理解,学得开心。舞蹈班老师XXX,虽然年轻,却是集创编、教学育人于一身的优秀教师,她编排的舞蹈动作,都针
组建了“夕阳红”艺术团,目前,艺术团内有舞蹈、时装表演、太极拳剑、腰鼓、合唱等七个表演队,每个队都有自己的拿手节目,艺术团随时可以组织起一台文艺演出。“夕阳红”艺术团已成为全县知名的活跃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送表演进社区、进学校,**城乡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了保证学校的文体活动场所,我们整合老干部活动室资源,规定只有老年大学学员、离休干部和退休县干才能到活动室活动,老干部活动室主任由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兼任,使老干部活动室成为实际上的老年大学活动室。现在,每周一次的卡拉OK演唱,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的文体比赛,每年一到两次的广场大型文体表演及教学成果展示,每年一度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每年一度的庆重阳节书画展等活动已形成惯例。除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外,学校还应时开展了献爱心,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为广大市民写春联等活动,使学员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快乐而充实。
四、办学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广泛
1.学员整体素质提高,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广大学员通过在老年大学学习和活动不仅精神愉快、体质增强,而且还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去年的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办学20年来,县老年大学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参加省、市、县美展的有千余幅作品。书画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发表的有30余幅,诗词作品200余首,相当一部分作品获了奖。参加县级以上文体展演、各类比赛获奖46次。有200多位学员被吸收为市级以上相关专业协会会员,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8人,市级167人,并有多人获得相关荣誉称号。
一、学校沿革
京山县职教中心是一所县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995年经原省教委和荆州地区教委批准,由原京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县职业高级中学合并组成京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08年3月京山电大并入,2008年7月京山电大升级为京山学院。
现在学校为一校三区,一是主校区,占地面积40亩;二是亚太校区,占地面积400亩;三是京山学院校区,占地面积8亩。三个校区建筑面积总计36000平方米。
主校区承担高中教育职能。现有教学班29个,其中普高班 26 个,学生1417名,职高班3个,学生128名。在编教职工148人,临时工26人。亚太校区承担技能培训职能,现有教学班7个,全部为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开设计算机、电工、电子、数控、车工、钳工、焊工、服装加工技术等8个专业,学生300名,在编教师22人,聘请代课教师、临时工合计20人。京山学院校区承担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开放教育、阳光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职能。现有在册学员6届455名,在编教职工20人,临时工1人。
二、取得的成绩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近年来,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历年的京山县高考先进单位、荆门市对口高考先进学校,荆门市教科研先进单位,首批省512工程合格学校,省级安全生产培训单位,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三、近期主要做法
1、狠抓规章制度建设,扭转校风。
开学初,我们采取从下至上的方式从新修订了关于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三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到人性化,教职工比较认同,现阶段执行良好,学校秩序井然。以后我们将继续采取这种方式逐步完善学校制度。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扭转教风。
教导处、年级组依据修订好的制度加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全程督导,杜绝教师上课迟到、空堂、坐着上课、上课接打手机、不备课上课等现象,各个班级上课纪律也根本好转,学生上课睡觉、吵闹等现象很少发生。下阶段将细化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采取分组竞讲、集体备课等形式,要求教师在备、教上下功夫,向45分钟要效益,力争三年后高考取得重大突破。
3、狠抓学生日常管理,扭转学风。
我校的学生多是中考分在200分——400分的学生,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是要求他们好好学习的前提。通过开展法制讲座、新生入学教育、学习新拟订的《京山县职教中心学生管理条理》、《京山县职教中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50条》,让学生知纪;通过上课教师管课堂,班主任抓全程,值日人员抓课余,全体教职工抓平时的形式,不给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守纪。依照制度从快严肃处理违纪学生,不让不良行为滋生蔓延,同时通过广播室、黑板报等平台报道表扬好人好事,让好典型感染熏陶学生。
4、狠抓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安全。
主校区狭小的校园,蜘蛛网般的电线,高低不平的围墙,渗水浸水的教室无不让人担心,我们全体班子成员查遍了校本部的各个角落,逐一列出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已部分整改到位。下阶段主校区将继续整改,并对二个分校进行排查整改,确保校园设施安全。食堂、小卖部的食品要求严守操作规程、严守食品采购纪律,杜绝三无食品,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5、抓住细节落实管理。
原先每天中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学生有打闹的,有打球的,有唱歌的,有学习的,整个校园十分吵闹,这时投入校园安全管理的只有4个值日人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学生下午的学习。对此我们决定午休,经过周密部署,全面动员,从9月5日开始实施以来,午休时间校园安静,教室、寝室秩序井然。下阶段,我们将逐步落实课外活动时间和晚餐时间的管理,确保课余时间秩序。
6、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针对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对我校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我校开学初在新生中开展了入学教育、法制讲座、学校规章制度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学生心中筑起一道守纪的防线,开学以来,学校没有发生大的打架斗殴事件。
四、面临的困难
1、管理难。一是学校分三个校区,三班人马,校级班子决策、命令下达反应较慢。二是由于各校区工作性质各不相同,纪律要求、待遇不好统一。三是教职工长期养成了一些惰性,现在的纪律触动了一些人,执行起来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四是由于招收的学生分数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性较差,学校在学生日常管理、实施教育教学等方面难度很大。
2、资金难。在学校近900万元的债务中,50万元的贷款已经到期必须还款,其他的基建欠债很多也已到期,债主多次上门讨债,有的已告上法庭。拖欠了教职工6个月的自筹工资,4个月的课时津贴、岗位津贴,三年的加班补助成为教职工经常议论的话题。而学校本期只收入100万元,把本学期必须支付的50万元贷款,教师自筹工资,课时津贴,学校运转费用扣除后,节余负50万元。本学期学校将无法运转到结束。
3、招生难。由于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高中的不认同,再加上学校近年社会声誉不佳,几年来学校招生持续走低,尽管我们在今年8月加大投入,采取了走村串户的方式,收到一定效果,主校区新生达到560人,但距离招生计划仍有很到差距,400分以上学生也只招收10多人,亚太校区在教育局大力支持下,今年职教分流学生数较往年有所增加,达到300人。根据今年高三现状,预计明年招生将继续艰难,学校前途堪忧。
五、建议与对策
1、加大招生宣传,落实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
从中央到湖北省近年来出台了很多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如国家资助中职生,要求各地高中普职招生比例达1:1。由于我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有差距,京山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不认同,他们用评价普通高中的标准评价我校,认为我们的高考没一中、五中好,他们认为读职高不如读普高,学技术不如打工,学生要么选择花大价钱读普高,要么出去打工,这样就导致职高招生远未达到普高的规模。针对现状,我们一要大力宣传力度。宣传我校特色,宣传新的人才观,宣传国家政策,宣传未来的用人趋势,二要希望继续得到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落实强化前面制定的有关职教分流的政策。
2、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城教费附加政策。
我校属于高中,我校教职工相对较多(截止目前在编190人、退休教职工达80人),每年要承担在编、退休人员自筹工资达49万元,学校技能培训必须聘请的专业课教师工资,再加上900万元建设债务,学校经费运转困难重重,这些都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希望上级部门考虑我校实际,将我校聘请的专业课教师工资、教职工自筹工资纳入预算,落实城教费附加的有关精神,使我校早日走出困境,走向发展。
2010.7
本学期以来,我们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确立办学科学规范、质量全面提升、发展协调持续的发展目标,继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师发展为基础,全心全意为儿童成长服务”的办学目标,在师德建设上以“利群小学五讲四美三热爱”引领教师的良好师风,为在师资培训上以“成长在利群”青年教师研修组为先导,以“拜心中的名师”、“研课日志”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有效教学上以“菜单导学、组块实施”推进高效课堂的打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打造“墨香校园”为平台,促进特色发展,在学生发展上以“感恩江和,回报社会”为契机,以“活动月”、“快乐校园周周赛”为活动载体,以“八**要求”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师生评价上以“教师成长档案”和“学生成长档案”为依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利群小学逐步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具体总结如下:
一、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改革。
1.夯实基础,进一步强化学校常规管理。首先能抓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到位率,继续抓实 “三定一规范”的执行,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常规管理水平。本学期来,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履行“行政巡课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座谈问卷活动”,利用家校通平台、给家长的一份信、家长评议教师等活动,加大了五严规定的执行力度,保证了学校教学的规范科学。
5月中旬,县普教科组织了常规管理百里行,到各个学校拍摄常规管理情况,普教科张亚斌、黄卫华等科长对我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尤加赞赏。
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五五”普法检查验收之年。我们结合“五五普法”教育,努力实施计划,开展学法、讲法活动。为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与安全知识,进一步促进全体师生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力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月14日下午利群小学邀请法制副校长王亚宁指导员做了一次“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法制讲座。针对目前全国校园安全问题,王指导员对小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了有效的指导,我校学生均增强了防范意识,掌握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通过本次活动,全校师生提升了法律意识,增长了安全防范知识,收获极大。这样的活动,使安全、法律直根于教师学生的心中,让“法制”成为利群小学师生们的朋友,伴随着同学们茁壮的成长!
2.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推行“小事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江和志愿者行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江和先生捐资为我校援建图书馆,我们深为江和先生“为国、为民、为事业”的三为精神所感动。我们结合学雷锋活动,以江和先生为
榜样,建立了江和志愿者小分队,几年如一日,分时段打扫厕所,保证了厕所时刻清洁卫生,志愿者在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自编自排了节目,带着卫生工具到敬老院、老干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菜市场去演出、去打扫、去宣传,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五O二班季天赐,母亲先天残疾,没有生活能力。今年上半年,他的父亲不幸车祸致残,生命垂危,季天赐又不慎手臂骨折手术,同学们得知情况,纷纷捐资救急,多次派代表去医院看望,鼓励他战胜疾病。今年四月,学校顾茂香中队(五O二中队)被评为省“英雄中队”
学校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办好家长学校和“周末大课堂”。县组织部今年制作了周末大课堂专题节目,电视台多次来我校拍摄了录像,制作的节目在县市电视台播出。学校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3.重视大文科环境,建设校园文化。
对照县大文科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修订了学校文化手册,加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到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办好校园网站,重视阅读文化建设,推进阅读考级工作规范化。正常开展黑板报和班级文化布置评比工作。学生社团正常开展活动。创建班级建设文化,实行班级文化星级评比制度,班班有班规、格言等,环境布置有自主权,学生管理有侧重点,形成了班级文化特色。
4.建设墨香校园,打造特色品牌。
本学期来,我们以“学生书法考级”为抓手,扎实做好“墨香校园”建设活动,组建了书法兴趣中心组,每天中午组织训练,在刚刚结束的书法考级活动中我校共有二百多名学生参与了考级,两名学生参加了全国书法比赛决赛。下学期我们将编制学校模拟书法考级材料,编制书法活动的校本课程,力争将这项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二、抓实教学研究,保证教学工作的创新开展。
进一步以行政听课点评为抓手,确保高效课堂强势推进。本学期来,我们以“高效课堂模式构建”为学校教研抓手,依托“学校行政听课”,行政一班人每周都能坚持听课不少于两节,全面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实状况,以“研课日志”为教研载体,多角度、分层次解决课堂过关存在问题,开展“课堂教学问题诊断”活动,通过理论学习、示范引领、人人过关、跟踪听课活动,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四个学科以“菜单导学、板块实施”为主题参与了县局组织的模式构建申报活动。并于5月份组织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暨语数外教研组教研水平展示活动。教研活动做到了“三个不”:一是不做假。真心实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二是不徘徊。认准才弹导学模式,不三心二意,不左顾右盼;三是不放弃。坚持做,咬定目标,坚持到底。学校先后围绕“菜单导学、板块实施”组织学习研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作为推进有效教学的前提。
三、抓紧“师资培训”,保证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1.组建了青年教师研修组。
本学期来,我们组建了青年教师研修组,制定了青年教师研修组活动计划、活动要求,先后组织青年教师集体观摩优质课录像、电影、演讲,开辟了“精彩5分钟”展示平台,十多位老师参与了展示活动,编制活动简报。要求青年教师“人人开博”,定期开展“博客之星”评选活动,曹霞、季秋菊等老师先后被评为博客之星。积极投身教师全员读书活动,青年教师人人制定了读书计划、撰写读书心得上传教师博客,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师人生观大讨论活动。
2.继续开展“研课日志“活动。
结合县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模式构建活动,我校以研课日志为教学研究方式,组织教师通过说课、议课、上课、评课,具体做法有:
一、由研究中心公布研课课题,组织该学科所有教师参与第一次研课,主要任务是文本解读和教学目标制定,并抽签决定第一次上课老师名单;
二、三天后组织该学科全体老师听取上课老师的说课(重点关注教学设计和意图),其余老师必须谈出自己的见解;
三、两天后上课老师在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试教;
四、组织评课,同时抽签决定第二次上课老师名单;
五、对比评课,完善教学案例及反思。学期结束时开展最佳“日志”的评选活动。本学期,我校绝多数年级、教师都按照这一模式开展了教学研究、展示活动。
3.做好外出学习教师汇报活动。
本学期来,我们借助“精彩5分钟”平台组织外出学习教师回校汇报多次。有的是大会交流,有的是上传学习心得至学校网站,有的是开课展示,大大提高了教师外出培训的效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外出教师汇报细则,以便让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4.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
本学期来,我们承办了县局组织得全县教学工作会议、县送培到镇活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活动,8位老师开课。定期组织校本专题培训活动。如观课评课,教师考学、素质展示等,教师的教学素养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朱学军参加县黄海潮行政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朱林懂老师参加县优课评比获得二等奖,丁振东老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比获得二等奖。
四、建设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兴趣组活动正常开展。
兴趣组在史红梅主任的直接安排和组织下,做到了计划周全、开展正常。其中学校中心兴趣组鼓号队、文娱队等都能坚持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各班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精选活动内容,每周五也能正常开展。学校策划组织了“快乐周周赛”,比赛内容有踢毽子、跳绳、读书小报设计等,为学生全面展示自己提供了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个性得以彰显。组织了“庆六一”文娱汇演,组织开展了“学江和,暖人心”系列活动。举办了校园读书节、体育节、英语节。我校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参加县举办的三独比赛
三人次获得等级奖。贯彻落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2+1”工程,广泛开展课外文体、科技活动,加强卫生、健康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圆满地举办了2010年春季田径运动会,运动员参加县运动会获得了100分的优异成绩。
2.口算训练常抓不放。
结合县局每学期一次的口算抽测,从这学期开始,学校加大了各班口算训练的监管力度,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次的口算专题训练,同时加大了抽测的力度。在本学期的县口算抽测中,我校共有28位学生获得了等级奖,较之去年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601班共有18位同学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3.大力推进活动课程建设。
本学期来我们根据县局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意见,积极研究制订学校校本活动课程开发指导意见。6月23日,如东县马塘小学成功举行了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展评活动。利群小学的校本课程《放飞理想》,在同类学校中独树一帜,受到与会者的啧啧赞叹,获得了县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获得了二等奖。如东县教育局唐国均局长也观摩了此次活动,特别对我校风筝的研究表示充分地肯定。唐局长指出,南通的板鹞风筝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把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5月22日在教育局举行县中小学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全县有40个学校代表队共406名师生参加了比赛,我校获得了第六名。
五、抓实课题研究,教科研引领专业成长
1.继续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工程。围绕课程改革,校长亲自参与,以课题为抓手,提高科研实效性,确保教师按要求参加各类比赛,对参加教科研取得成果的个人将适当予以奖励。今年学校老师撰写的各种教育论文获奖数量多、级别高。在“师陶杯”论文评比活动,“名师之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黄海潮”、“金帆杯”、“优秀班主任”还有“科学”等专业论文评比。本学年,我校课题组18位老师论文发表或获奖一百多篇,可谓收获颇丰。其中一、二等奖的占三分之一以上。目前我校《农村小学识字教学方法探究》作为国家级课题《科学认读》子课题开展研究,学校作为国家级课题《科学认读》的实验基地,进行识字阅读教学研究。《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作为市级课题进行研究。
语文课题组在书香校园的基础上,开展了“在愉悦的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课题研讨活动。我校在县语文教研组活动中成功开设了三节阅读指导课,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跨省识字教学研讨会;英语组、数学组、语文组组员分别到南通、通州、海门等地参与学习研讨活动。对我镇各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进作用。本学期,我校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研究,必将在今后的书香校园建设上取得更大的丰收。
六、实现和谐发展,强化服务创人民满意学校
1.抓实抓好党建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实施“先锋工程”,开展了先锋岗活动、党员争创“双佳(自身形象佳、教育教学效果佳)”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做实安全保卫工作,切实消除各方面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广泛开展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知识教育,认真落实大型活动申报制度、安全工作例行检查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做好食品卫生、校舍、消防、交通、用电、网络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4月23日下午,全体师生聆听了学校法制副校长王亚宁、陈吉良两位警官给大家做的法制讲座。两位警官分别从树立交通安全法律意识、遵守交通法规、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违反交通法规的危害性,讲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有案例分析,又有法律条文的解释,虽然时间不长,但给师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3.规范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执行收费制度,全面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教育收费的各项法规。没有一例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等违规现象,将校务公开和行风建设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83年秋,原属来宾县管理,撤地设市后,上收为市人民政府管理。1997年前,学校占地仅60亩,在校生8个班380人,教职工68人,建筑面积1.2万M2,开设以农类为主的三个专业。办学步履艰难,学校发展陷于低谷。1997年9月李阳龙同志担任校长后,学校经3次征地,使现有校园面积达到146亩,校舍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现有中职学历教育68个班,学生5000多人;本专科学历教育(远程教育)786人;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来宾市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安全生产培训的任务,年培训8000人。现有教职工318人,专任教师278人,校内兼课教师12人,校外兼职教师28人。生师比为19.2:1。专任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之和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2%。
校园占地面积646亩,校舍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在校生5339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128万元,其中实验实习设备总值2150万元。学校有各类实训车间78间,设备总台(套)数4400台(套),有2856个实训实习工位。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电工、服装实训基地;有自治区财政支持的数控、汽车、制糖、烹饪实训基地;有配备达广西示范标准的机电类、计算机类、文秘旅游类实训基地。学校拥有校办工厂——来宾市宏通汽车修理厂、来宾市宾圣宁制衣厂,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为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式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实训实习开出率达100%。
学校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一个新台阶。1995年获省级示范职业高中,1998年获省级重点职业高中,2001年获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000年评为广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评为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2年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评为“来宾市第一批文明单位”、“来宾市德育先进单位”,2004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全区 1
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广西宣传部、科技厅、科协、教育厅确定为“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星火学校”,2006年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2008年评为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2009年评为自治区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全区科研20强学校。学校现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广西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认证考点,是来宾市公务员计算机培训基地和来宾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是来宾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是来宾市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二、十四年来的办学工作回顾
(一)坚持“立足当地,面向三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办学方向。1997年~1998年学校办学处于低谷状态,只有8个教学班,300多人。以李阳龙为首的我校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开拓进取,尝试着走“面向农村、为农服务”的办学路子,1997年10月在校内建成占地2亩的反季节蔬菜栽培大棚,进行蔬菜的反季节栽培试验,并派出农类专业教师深入到凤凰汕头村,指导农民种植反季节蔬菜,为农民增收作贡献。这一做法在得到上级的肯定后,我校对这一办学方向有了新的认识,于1997年冬、1998年春采取与农户签订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包销产品的合同生产的办法,发展了凤凰汕头、城厢格兰两个技术辐射点120户农户。当年种植冬椒800多亩,平均亩产达2000多公斤,仅格兰村这一季蔬菜产值就超过100万元。
1998年11月24日,我校迎来了省级重点职业中学自治区教育厅评估专家组,通过为期三天的考核评估,专家组在反馈会上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办学成果,尤其是我校“面向三农、为农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得到专家组高度的评价,这使我校顺利地通过了评估验收,获得了省级重点职业高中的称号。我校的这一办学经验,通过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的推介,通过自治区教育厅领导的肯定,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名扬全广西,参观者络绎不绝,1999年至2000年先后有 2
区内57个单位,682人次到我校参观。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吴恒、区人大李振潜副主任、区教育厅领导等到校视察工作。各地市教育部门的领导、县领导、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也到校参观考察,学习我校的办学经验。1999年7月17日,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一行到校视察,充分肯定了我校为农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为我校作了“发展职业教育,振兴来宾经济”的题词。2001年7月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在我校召开现场会,自治区副主席吴恒、区教育厅厅长余益中及参加职教会的劳动、财政、计划、农业、科技等厅局的领导,各地市主管教育的领导,到校视察指导。我校在全区职教会上作了“立足当地,面向三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办学经验介绍。同年12月教育部机关党组学习班的30个处级干部到校参观考察。我校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广西乃至全国成了名校。
为配合科教兴县计划的实施,1998年,以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动物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学校建立了“农科教”三结合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即甘蔗良种快繁基地、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畜禽品种改良基地。甘蔗良种快繁基地建有年产200万苗能力的甘蔗组培苗工厂,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有无公害有机蔬菜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场地,畜禽品种改良基地在校内有珍稀特种动物养殖场。“基地”集教学、科研、示范、培训为一体,1998年~2001年共引进、育成农作物和禽畜新品种30多种,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2950万株,把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到来宾县的迁江、城厢、凤凰、南泗、石牙、寺山、蒙村、良江、小平阳、桥巩、大湾等乡镇,带动了全县24个乡镇的“吨糖田”和“万元田”建设。创社会经济效益11.3亿元;新品种、种苗、技术辐射到农户,带动6万多农户脱贫致富,扶持11个村成为种植或养殖专业村,为原来宾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富于开拓的进取精神。1.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
1997年来宾职中仅有8个班级380多名学生,出现了仅有12名学生也不得不开班的“迷你班级”现象,学校规模已经落到最低状态。面临着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引起招生困难的低谷态势。针对学校招生难等一系列妨碍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我校带领教职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转变办学思想,重新确定了“以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一手抓教育教学改革,一手抓就业安排的两手都要硬”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成立了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李阳龙校长亲自任组长,学校副校长等领导成员任副组长。在学生就业安排上打破过去只在本地工作算就业的旧观念,举外地和本地安排并举的新的就业观。领导小组成员走遍本县的厂矿企业和单位部门,还前往广州、东莞、深圳等地考察联系厂家,使1998年的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提高到93%。“出口畅”引来了“进口旺”,1998年开始扭转了学校招生难的局面,招生数聚然上升,尝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甜头。
2.培养模式的转变
来宾市建市后,我校成为来宾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初中后全市中等学历教育教学任务以及进行成人技能培训,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市委市府“工业立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发展思路的实施,学校领导班子觉得仅按现有条件去开设专业及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为适应来宾市发展需要,我校迅速将办学方向转移到服务工业、第三产业上来,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摩托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文秘、烹饪、食品生物工艺(制糖)、体育教育等10个专业,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在调整培养模式中,我校注重开辟“订单式”培养,把学校招生就业领导小组扩充为招生就业办公室,配齐人员,指派招生就业办专人负责跑“订单”。经过多年经营,我校已与东莞市康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
东莞富士高控股有限公司、广州比亚迪公司、上海卡璐达纺织品有限公司、珠海思泰电子厂、中山卓盈丰企业有限公司、北京朗顿制衣厂、东莞联泰制衣厂、柳州汽车制造厂、来宾市迁江铝厂、东糖集团等46家企业签订了培养定单,学生就业率达98%,保证了培养的学生出口畅通。
我校还组建了“校企公司式”合作模式。如学校是全区第一个成功“引企驻校”的学校,曾引进佛山旭日服装厂到校办厂经营,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成为全区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还引进东莞康舒电子厂和来宾市红星机械厂的生产线,2010年又引进盛华服装厂到校投资办厂。“校企公司式”合作模式即可使投资方科利用学校场地设备进行营业性经营,又可为学生实习提供与企业零距离的工作环境。
3.创新办学机制
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甚至是千变万化的,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办学机制必需是灵活的,形式必须是多样的,也就是办学机制按“市”需要,灵活多变。我校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创新学校的办学机制是非常紧迫的。
(1)实行“2+1”的灵活学制,对招收的各专业的学生一律实行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学年开始安排到挂钩的企业、工厂、公司实训带岗学习。强化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和技能基础。
(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先后与广西商专、柳州师专等高校联合开办“3+2”大专班。
(3)开设高校远程开放式教学点,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联系,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先后与北航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师大等十所学校联办本专科函授班,现在册的本、专科学历教育生786人。
(4)坚持学历教育与中短期培训并重,转前培训与转后培训并重的原则。在办好中职学历教育的同时,把中短期培训纳入学校招生范围和 5
教学范围。建市以来,仅国家公务员及在职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就达9367人,下岗职工培训达15800多人次,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培训农民实用技术91500多人次,为在岗工人安全生产培训年9500多人。此外,还根据市场需要,开设微机、汽车驾驶、汽车摩托车修理、手机维修、服装制作、烹饪等技术短培,已培训26500多人。
建市后,我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学校的办学由单一的中职学历教育发展为集中职学历、本、专科远程函授、“3+2”大专班和短期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三)致力于学校内部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领导班子团结勤政
严于律己、领导班子做好师生员工的表率。校长身先士卒,从来没有节假日,班子人员团结心齐,工作勤勤恳恳,班子校务工作会总是定在周日晚上开。班子人员的辛勤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教职工。
2.创新改革考核制度
学校提出了“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专业,提高质量”的教务工作方针,出台了《来宾职校教学绩效评估评分细则》,规定各专业、各学科的课程考核实施绩效考核,即预先设计好学生的技能目标,各个目标体系均有具体的要求和评估的方法、标准;教师围绕技能目标展开教学,以学生通过技能考核的比例来界定教师教学的效果,进而与教师的津贴福利挂钩。此项制度区别于普通教育考核模式,不再设段考、期考,不注重卷面成绩,重点考核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符合职教特征的教学绩效评估,增强了教师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教师以学生为本位展开教学,有效地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
3.铸造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
学校建立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师资培训制度,即“三推、一提升、一激励”。“三推”就是把教师推向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推向课题研究、推向区内外培训基地;“一提升” 就是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激 6
励”就是凡是在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成绩者给予重奖。学校有广西特级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德育先进个人2人,来宾市拔尖人才2人,来宾市十佳教师1人;有6名为广西百位名师培养对象,有15名为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
三年来,学校派遣76名教师前往联想集团、长虹集团、玉柴集团和本市的来宾电厂、东糖集团、银海铝业公司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培训;有55人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国家级培训学员,覆盖所有的专业;有25位老师参与开发编写校企教材,其中已公开出版的教材18种,所开发编写的教材覆盖了专业课、文化基础课、德育课、就业指导课和心理教育课;有102位老师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116篇;教科研获自治区级立项24项,获国家级教科研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优秀教改成果奖3项,有省级以上课题立项的教师9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为准职业人培养提供教学质量的保障。
(四)学校建设发展快,办学业绩突出
1.1997年以来,通过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总计达9000多万元,用于学校征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设备购买。宾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极为关注学校发展,确立我校为来宾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牵头推动优化全市职教资源工作,并以我校为主体,整合了来宾市6所城市中职学校现有的资源,组建了来宾市职业教育中心。新建的来宾市职业教育中心占地861亩,总投资5.2亿元,办学规模为在校生15000人,年各类培训达10000人次。来宾市职业教育中心已被列为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工程。
现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达85931M2,投资达2.4亿元的第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装修,2012年我校将作为来宾市职教中心的主体,合并柳州机电工程学校、柳州民族中专学校,首先入驻办学。职教中心的建设,突破了束缚我校发展的基础能力瓶颈,为我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教学成果突出,培养的示范专业毕业生“双证率”99.2 %,一次就 7
业率100 %,对口就业率92.7%。三年来,学校师生在来宾市技能大赛中技压群芳,均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团体一等奖。2012年,我校共有48名选手参加自治区中职技能大赛,参赛项目21个,有19个项目获奖,参赛项目获奖率达91%,其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48名参赛选手中获奖人数为36人,获奖率达75%,获奖人数列全区140所参赛学校的第五名,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9人。两年来,共有4位同学代表广西参加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学校在广西的中职校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平均通过率达88%,名列广西的第5名。
3.教科研硕果累累
筹建运作办学汇报材料
为加快我县高中建设,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准备,2005年3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建设安新县第二高中(当时暂定名为“明珠中学”),并将该项目列为我县十大民心工程之一,责任单位为安新县文教局、安新中学。工程选址在县师范东侧,选址占地由原进校一部分土地和教育局所购买安新镇东明村土地(取土坑)构成,占地面积共计63亩。
第二高中建设于2006年5月正式启动。建有综合教学楼1栋、学生宿舍楼2栋、学生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综合教学楼设教室30个,专用教室20个、教师办公室23个,建筑总投资17250564元(审计结果)。因第二高中建设过程中政府未投入资金,经文教局与投资方协商并报请政府同意,采取投资方垫资、适当利润、逐年回报的建设模式。按当时协议签订每年还款2200000元,15年还清,还款时间从2008年9月至2022年9月。学校其他附属设施(水、暖、电,垫土、硬化、美化、学生超市、浴室、运动场等)的建设由各投资商垫资建设,各附属设施审计建筑款为2230751元。2008年9月第二高中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
2009年4月,县政府为支持安新县建昌铜业有限公司的发
展,需占用安州中学校址。为此,县政府、教育局和新星中学协商,将新星中学校址转让给安州中学使用,并于当年7月1日移交完毕。县政府和教育局为了安置原新星中学的学生和教师,同时支持安新二中(当时安新二中尚未正式成立)办学,决定新星中学在校生及部分教师迁址到第二中学继续办学。2009年8月新星中学迁址到第二高中办学。
2010年3月16日,县委任命王建勋同志任安新县第二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2010年4月12日县长办公会同意并通过安新县教育局关于成立安新县第二中学的请示。学校现有高中部和初中部共24个教学班,在校生1657人,教职工125人,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学校自副校长以下专职教师全部任课,实施满负荷、无缝隙管理,力争向县领导及全县人民呈上一份满意的办学答卷。
附:安新县第二中学基本数字如下:
新星中学招生情况1、2009年招收两个班级共计136人;
2、2010年招收六个班级共计420人;
3、2011年招收六个班级共计460人。
二、二中高中部招生情况1、2010年招收4个班级共计249人;
2、2011年招收6个班级共计392人。
三、二中偿还欠款情况
1、建筑款还款合计:312万(含逸夫楼专项款100万);
2、附属设施还款合计:100万;
3、学校购置款合计:170万。
四、负债情况
1、欠杜同来1413.0546万元(不含协议款);
2、欠其他附属设备款200万元。
2015年中职送生工作推进会情况汇报
按照教委统一部署,我校对6月11日召开的2015年中职送生工作推进会精神进行了传达,多措并举切实抓好中职学校送生工作。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四个专题会议:领导班子会传达了李红主任和罗科的讲话精神、并召开了全体教师会、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会等,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宣传国家政策和报读职校的重要性,积极做好毕业班学生分流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了中职送生工作领导小组的任务,制定学校中职送生攻坚方案,再次落实班主任的中职送生责任。同时,将中职任务完成情况与考核、评优选先和绩效考核挂钩,对完成和未完成送生任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均有相应的经济奖惩。
三、做好招生学校宣传工作和预报名学生的控流工作。通过宣传进一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职校的学习、生活、住宿、学校管理和硬件设施等情况以及今后就业前景。
四、在后阶段的工作打算。加大宣传力度,走村串户,深入院坝村落,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进行宣传动员,对有意向的学生进行深入动员,责任教师和领导登门拜访,向家长说明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介绍上职校有利的、实惠的一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每一位学生家长了解中职的有关政策。
【中职办学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汇报10-07
省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情况汇报07-11
办学情况总结10-19
学校办学理念汇报09-17
办学水平督导汇报11-23
规范办学检查汇报12-18
星村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06-01
小学办学特色汇报材料12-11
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汇报09-30
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汇报材料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