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欢高中政治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学生喜欢高中政治(精选9篇)

让学生喜欢高中政治 篇1

冯娟

【内容摘要】: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及其即将带来的关于高中政治教学的一系列变化,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活性、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新课标强调的四个基本特征,生活化教学又涵盖了这四个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贯穿“生活化”理念,让思想政治课真正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高中政治课堂

生活化

实践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使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的实际,成为学生“头痛”和厌烦的课程,渐渐的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政治的兴趣。在新课改形势下,对于政治课来讲,最迫切和最现实的就在于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职能,让我们的教材充满生活化,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因此,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引入课堂,教学远离生活世界,尤其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生活意义。而新一轮高中政治课改方案中首次出现“模块”设置,要求老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选择一种紧扣政治课各模块的内涵,体现模块教学优势,能促进学生当下和今后发展需求的策略,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这就说明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的生 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为指导,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二、让课堂充满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幸运的是笔者工作之初便搭上新课改的头班车,固然,研究新课标、教学用书和教材是首要任务,但更重要的还在于研究学生,研究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此,笔者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1、立足教材,开展好“课堂探究”

新教材的设置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在新内容的前面都设置了“课堂探究”活动,另外,每一单元结束都有相应的“综合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往往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经济生活》模块中,从学生天天都见到的商品到货币,谈到价格和价值,再谈到消费和消费观,然后从消费追溯到生产,引出经济制度,谈到劳动和经营、劳动者和企业,再谈到收入和分配、税收和依法纳税,最后专门用一个单元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单元综合探究中,设置了“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如何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准备”、“如何讲效率维护公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等题目。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师生间及学生间的回答、讨论和辩论,或以学生分组活动的形式,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掌握知识,并参与生活和理解生活。这种互动交流,让老师和学生都融入到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正是在这种互动交流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知识。

2、取材于现实,积极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敢于大胆创新的人。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同时,还需要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创 2 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在生活情境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如笔者在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课时,脱离了教材“前言”的教学设计,而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最近关注比较多的国际国内大事,很多学生都谈到了日本的政坛更迭,谈到了金融危机中的雷曼公司,谈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还有中国股市的变幻莫测,本地的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油价上调等等,大家畅所欲言。现实生活中的最新事件、巧妙的课堂设计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高中政治课时代性、知识性、应用性的特点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比如,在《股票 债券和保险》这一框中,笔者以本地一家也是第一家成功上市公司导入,让学生认识到原来股份公司就在我们身边,在运用这一事例之前,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我们每天经过的这家企业已是上市公司了,这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知识面的拓宽,感觉到学习政治的用处。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攀比现象和不恰当的消费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践行科学消费、节约消费、绿色消费。

3、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程越发迫切的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例如在讲到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用一些相关图片和新闻片段来展示;在讲到具有讽刺意味的问题时,可以用一些漫画来表现;记得讲到《文化生活》中关于当代优秀文化的内容时,为学生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在讲到资源环境问题时,展示了环境被破坏的漫画。除此之外,教材中也增加了许多插图和卡通人物,如能适时运用,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比抽象的讲授,既生动又形象。

4、投身社会实践,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它们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在讲到信用卡的申领和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时,专门组织了10个学生课后分别去几大银行去咨询工作人员,然后回到班级与其他同学分享;在讲到企业经营的成功时,利 3 用放假期间组织学生分别去当地的几家知名的企业,以及去肯德基、必胜客等去采访企业的负责人并做好记录,再回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在讲到《政治生活》中关于村委会、居委会、政府的相关知识时,同样安排学生去当地的村委会、居委会和政府大院,通过参观橱窗、采访政府工作人员等渠道了解我国的村委会和居委会如何自治,我国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它的职能、责任以及与人民的关系等等。生活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更多的时候,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走进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捕捉材料,然后把这些素材带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也可以使学生感知到生活的鲜活和生动。

三、高中政治课堂实施生活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片面强调教师的指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课堂。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其实应该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去讨论、去实践,在讨论和实践中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2、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教学的时效性与目的性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倡导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有些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无实效性,二是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一个探究活动设计出来,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一些活动的设计太过于杂乱,片面追求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往往表面上热热闹闹,闹完以后半节课就过去了,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不是越多越好,活动不仅要有表面热闹,更要有学生思想火花的闪现、心灵的共鸣,教师在预设活动时,要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主题,只有这样,老师在适应新课程的路上才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3、片面注重活动的过程,忽视科学的评价体系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对自己先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作出修正,以保证行动之初设定的目标得以贯彻落实。一般来说,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1)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认识水平有限,4 社会阅历短缺,在实践中产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因此,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并予以帮助和纠正;对于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对学生实践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现在的评价体系中,往往受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将学期末的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导致学生只把注意力放在课本知识的理解上,这显然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符。所以,应该把平时的实践作为最终评价重要的一环,要有一定的权重比。把最终学科考试成绩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只有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我们的探究与实践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让学生喜欢高中政治 篇2

那作为政治教师, 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搞好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让学生喜欢上高中政治课呢?我认为, 出路就在于更新教学观念, 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变成一种轻松、愉快、情趣盎然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高中政治课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喜欢政治老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喜欢哪位老师, 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那政治教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呢?首先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大方的衣着等;其次教师要做到在课堂上是良师, 课后是朋友, 要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谈心。

二、要让学生做好学案

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 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 设计学案, 给一条明确思路, 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 兴趣也随之产生, 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喜欢上政治课。

三、新课的导入要让学生有兴趣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一个好的新课导入, 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新课导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身边的现象、现实生活经常出现的现象、时事新闻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导入, 渲染气氛,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思维活跃起来, 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 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从而喜欢上政治课。

四、教学方法要丰富多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我上课的经验及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如下方法能使学生喜欢上政治课。

1. 情境式教学法

情境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现象, 产生一些诸如好奇、兴奋等情感, 这是认识的感性阶段;然后在一定的情境中设疑, 让学生思考, 再通过学生的动口、动脑或动手, 相互启发, 获取新知;最后由教师作出评析、总结,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深入到理性认识。

如我在讲授《经济生活》的“支票”这一知识点时, 我就运用了该法。具体操作如下:

情境创设:用多媒体展示制作的一个Flash动画: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农民小强第一年进城打工, 不分白天黑夜努力地干活, 终于盼来了年底发工资的日子。可是却没拿到现钞, 用人单位只给了一张“白条”, 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有小强一年工资的数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 (现金支票) 。公司告诉小强, 凭着这张纸到银行就能换成人民币。小强一看, 急了, “得了爷们, 别蒙我!怎么着, 城里还流行打白条?”于是, 公司会计室陷入了一片混乱……

问题1:小强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不是白条?为什么?

问题2:请你告诉小强如何把这张票据换成现金。

问题3:与这张票据类似的, 同属于支票的另一种类型的票据是什么?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总结。

2. 探究式讨论学习法

所谓探究式学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全班的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 积极探索问题, 寻找答案并进而采取适当行动的教学活动, 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发展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这一知识点时, 我就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法。具体如下:

看材料回答问题:

招聘会现场:我是珠三角某大型企业的人事主管。这一次, 我们非常荣幸到这里来招聘, 我们一共有6个岗位可供大家选择。

探究问题:

(1) 假如同学们在招聘会现场, 你想应聘什么职位?

(2) 这些职业, 是应该被分配还是由你们自己选择? (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择业观)

(3) 我们来看一看, 市场部经理这个职业一共就招1人, 而我们却有这么多的同学想应聘。我都有点为难了, 那你们能不能帮帮忙, 为我的招聘设计一个标准呢?我们如何做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呢? (引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观, 激发一种忧患意识)

(4) 我们的车间工人、清洁工还有搬运工招这么多人, 为什么只有几个同学愿意竞聘呢? (在两种观念的对抗中,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

(5) 刚才, 我们还有很多同学没有举手参加应聘, 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总结。

3. 辩论式教学法

《经济生活》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对于一个观点, 往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辩论式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辩论中学生根据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 围绕论题阐述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 发展多向性思维, 培养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锻炼灵活的反应能力,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最后通过教师的分析总结, 使学生的理性认识更进一步。

如在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 我就运用了辩论式教学法, 具体步骤是:确定论题:《艰苦奋斗会不会限制消费》;确定辩手:正方———艰苦奋斗会限制消费, 反方——艰苦奋斗不会限制消费;确定辩论的注意点;最后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双方观点提出的理由是否充足, 论证是否严密来裁定哪一方获胜, 同时, 教师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 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调查研究性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此方法, 能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我在教《经济生活》中“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知识点时, 为使学生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我组织了学生组成专题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研究高中学生的“名牌观”状况。结果学生非常感兴趣, 很快掌握了知识。

如何让学生喜欢政治课 篇3

关键词:素质  魅力  教学目标  职业兴趣  规矩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132

在中职学校,政治课作为公共课并不被重视。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第一印象往往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展示出政治教师的魅力——良好的课堂形象、渊博的知识积淀、幽默风趣的语言、信手拈来的贴切事例……而教师魅力的获得离不开平日里严格的自我要求、不断的学习提高,更离不开教师的大爱之心。因为中职学生往往有很多违背常理的习惯,如果教师常盯着学生的缺点或不足,那就很难做到爱学生,而教育教学中没有了爱的渗透,即使你讲的课内容再好,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有大爱之心,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拥有更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二、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听课中提高认识

与普高不同,中职学生所学政治课为非高考科目,所以,政治教学就可以更灵活。但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我们必须明确政治课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明确了,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课的重要作用,给学生带来健康的思想动机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准确把握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结合本学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让学生喜欢聆听,乐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比如,在幼师班上第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幼师专业的重要性,我模仿电视剧中“娘男”的腔调和动作,让学生在兴奋之余深入分析出现“娘男”的各种因素(其中幼儿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思维往往很开阔,借有趣实例的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在电工班讲课时,我用电影《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形象做例子,让学生分析许三多那样一个看似木讷的人为什么最后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并深入体会电影里反复出现的几句话——“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不抛弃,不放弃”。通过分析,让他们体会做人做事必须认真的益处,并趁热打铁,讲电工专业学生将来会时时与“电”打交道,而“电”又有“电老虎”之称,如果不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就有可能带来危险,从而教育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加学习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政治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去精心设计自己的每一堂课,做到形象、生动、有创意、有思考、有启发,使学生时时带着浓厚的兴趣,期盼着上政治课。另外,在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多与其他专业教师沟通,多了解相关专业未来的升学、就业形势,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不断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四、明确课上规矩,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没有规矩的班集体,将是懒散而没有朝气的班集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好习惯呢?我在课堂上先做明确规定,让学生明了于心。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堂政治课上,我给学生定下了这样几条简单且明确的规矩:(1)上课不准玩手机,否则没收。中职学生玩手机现象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也偷偷玩个不停,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这条规矩必须先给学生定下,并通过有效的强制措施,严格执行下去,让学生开始就打消上课玩手机的念头,进而慢慢让思绪回归课堂,去认真听教师讲课。(2)上课不准睡觉,否则要通过一定的锻炼方式来补救。(3)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高质量完成作业。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上走思现象很严重,在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时,学生往往会产生困意,上课睡觉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要通过巧妙的方式,严格而又有趣的规矩来约束学生,让课堂学习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 篇4

俗话说:兴趣的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

一、从师自身特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爱的作用,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师爱是维持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情感纽带,是教与学的情感基础。所以赞可夫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的最主要的品质,就的要热爱儿童,”试想,一个老师如果经常辱骂、体罚他(她)的学生,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在心理上也会渐渐地疏远他(她),慢慢地对他(她)所教的学科产生厌恶之情,至于要培养其学习兴趣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师爱不仅是对孩子天真、活泼的下喜爱,而是将师爱视为社会、职业、自己的需要。只有这样,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拥有动力,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而静下心来,因势利导,沟通情感,发挥师爱的巨大情感作用,让“亲其师,信其道”这句格言永存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平常的工作中,我努力遵循这一宗旨,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喜欢英语,不放弃英语,较好地巩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从小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小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有新颖感,出于好奇,兴趣盎然。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年级的升高,内容难度的加大,学习的兴趣就回逐渐降低,有的甚至会产生畏惧感。此时,作为老师,就应从学生自身特点的不足之处着手,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出奇制胜,使学生在无情感焦虑,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性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活泼、生动、多样化、科学的游戏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在一堂课中合理有效地穿插游戏教学呢?首先在上课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上课时,学生虽然进了课堂,但是注意力可能还在课题之外。此时若设计英语教学活动就可以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学习状态。例如:可做“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按小组one by one 逐一说出单词,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谁的发音准确。这样不但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发音情况,同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更好的接受新课作好铺垫。其次在上课中,穿插游戏于其中,促进新知识的吸收。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因此在教学中可安排一些有趣的猜说游戏,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练说。如在教学关于学习用具的一般疑问句Is it a---?这一句型时,教师可采用“谁来猜”的游戏,教师神秘地瞄一眼某个学习用具的图片,并问:“What’s this? Can you guess?”学生猜:“Is it a pencil ?Is it an eraser?”然后教师用Yes/No作判断,猜对的同学给予表扬。这样,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猜游戏中,学生既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又在不断地语言实践中掌握了一般疑问句的问答方式。最后在进行课末游戏,锦上添花。临下课前的5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使一节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此时,可设计一些竞赛类的游戏,使教学达到另一个高潮。让学生一愉快的心情结束本课。同时,设计英语游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三点:要制定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合的游戏。

论文: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篇5

作者: 单位: 邮编: 电话:

摘要: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是许多语文老师应思考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没有兴趣是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只有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尊重

一、尊重学生 激发兴趣

尊重学生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信任他们。不用大声吼叫、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翻旧账、通知家长、或用过激的言辞夸大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不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他们,在与他们谈话时也不要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这样做才不会让学生产生“老师不在意我”“老师不尊重我”的失落感、自卑感。自然这样做了,即便你上课不那么有趣,那在学生眼里你也是个令人喜欢的老师。当然这只是尊重学生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从自身角度入手,放下身段,时时自省。毕竟人无完人,谁都难免有出错的时候,包括老师。我觉得我就是一个马大哈似的老师有时粗心的在黑板上写了错别字,但我从不找借口遮掩。这些情况在学生给我指出后,当场我就非常谦虚的改正,尽量作到答应学生的事,务必做到。上课前更是要求自己认真备课,让课堂中老师的失误降到最低。工作中的努力敬业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而一个敢于正视自己不足并勇于改正的老师才是最有魅力的老师。

为了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我经常接近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在课堂上将讲、思、练结合起来,我经常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用眼神关注每个学生,不仅有语言的鼓励,还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比如:轻抚这个的头,轻拍那个的肩膀,扶扶学生的笔。在课后,我经常找他们谈谈心,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亲近、关心、热爱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是教师调节学生情绪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教师有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对待学生,这样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所有的学生亲近你。“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激励学生,增进学习兴趣

一句表扬的话能让学生觉得学语文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差学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让学生不会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创造性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要创造性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努力生活在学生之中,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如果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要及时激励,而这种激励的作用会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这样学生不但会喜欢这位老师,还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渴望知道真相,可以说学生的好奇是促使学生持续探究学习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时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探究情境,刺激学生心理需要,可促使探究活动深入下去。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要注重和学生的第一次接触,要精心构思,设计好怎样做、怎样说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满腔热情地去迎接全新的学习内容。每次开学上第一节课前,我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比如了解班上有多少个优等生,有多少个中等生,有多少个差生,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精心构思并设计一节适合各个等次学生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求知欲的课。经过了解我发现初一年级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课本上色彩鲜艳、精美的图画。为了让学生喜欢教科书,想上语文,我上第一节课时,先用精美的课件去上,学生初次看到精美的有视频,有音乐还有文字的一张张图画,回答问题时个个都举起他们可爱的小手。都想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我不会让他们失望。想要表现的学生都给他们机会表现。然后,我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着,脸上露出了一派羡慕喜悦的微笑。接着我会给孩子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四、让自己的课堂变的生动有趣

要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责任感、尊重、爱护学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多动脑、多想办法,有了一定的授课技巧,课堂才会时时呈现出精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在课堂提问上,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即,长此以往学生特别是中差生,容易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让他们不喜欢你的课堂。因此,我们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

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我都会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肯定和引导,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成功感,就会对该科更有信心和兴趣,自然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多给学生机会。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效率,就要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思想上做一些转变。

1、把设置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的回答问题者变成主动提出问题者。比如上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心声》一课,我就让学生先自行提出问题并思考答案,然后在小组交流中互相抽问并在小组中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甚至连我也一起加入到其中也参与答题,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动嘴、动手,动脑中完成教学任务。

2、把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记的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变形。化填鸭式课堂模式为提问式课堂、辩论式课堂,庭审式课堂,表演式课堂„„让课堂活跃起来。如我在上《空城计》一课时,在对人物进行品析,我就运用了表演式教学。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让他们精读品味。挑选出“演员”对课文表现的内容情形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演员”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分析、阐述。而其余的同学全为“导演”。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导演”们可对其中任何一个演员的表演从表情、动作、语言、人物心理刻画是否到位等进行评析记录,表演后进行“影评”。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每人都有事可做,且让原本枯燥的人物分析变的生动有趣,他们觉得语文实在是魅力无穷。乃至下课后,大家都还沉浸在人物分析的乐趣当中,七嘴巴舌的议论着文中人物,意尤未尽。

六、保持新颖和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新鲜感、直观感。

我想了想之所以我教了多年的学生会发出“语文课没有那么好玩了” 的呼声就是因为这样。就比如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一些同学写上时间、一些写上地点、人物及事件,然后随机抽出,让学生围绕这些情况扩写文章。开始大家面对这种有趣的“游戏”还乐此不疲,可是几次过后,大家的新鲜感过了,也就不再热忠了,自然扩写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没有及时的变通调整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他们当时不那么喜欢我的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另外,教师如果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自始至终用一个腔调,平铺直叙地上完一节课,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上课没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师在讲重点、难点、疑点时,需要学生思考,应稍停顿或拖长语音或者提高语气,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引导学生重视并诱导思考。

还有课堂教学的感召力也来自教师个人的风采。教师如能运用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运用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和警句,运用生动、幽默、机智的调侃,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爱上你的课堂。比如我校教政治的吴老师,他的课堂始终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凡是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自然他所教的班级的成绩也是远远的超过其他班级。吴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套用学生的一句话就是“吴老师实在是太搞笑了”他上课肢体语言特别丰富,而且肚子里有倒不完的小故事,每当看到学生的注意力不那么集中时,并不是一味的提醒、责备而是话锋一转就讲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上了。那些开小差的自然又都把精神集中到了听课上面了。

最后、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的学生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注意力能够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好动、急躁等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言直观、文字直观、实物直观等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录音、录像、投影、漫画、多媒体等直观手段,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而且有利于其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要想让学生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先喜欢上你,要想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设法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这种爱的情感是学生肯学的驱动力,在情感教育的作用下,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以情促学,以趣激思的效果。以上是我在教学上一些浅显的见解,也许对其他同行来说不一定实用,但是对我和我所教班级实际情况而言,确实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倪爱萍《教育与管理》 2011年第11期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政治课 篇6

本报讯(记者蓝燕)什么样的政治课受学生欢迎?在近日闭幕的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表彰颁奖会上,一些同学说,不喜欢死记硬背的概念条条,不喜欢生硬呆板的说教,喜欢讨论热点问题,喜欢开卷考试。

政治课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门必修课,有的小学叫它德育课或思想品德课,有的中学叫思想政治教育。多年来,由于教学方法传统,政治课是一门各种考试必考,而多数学生却不爱学的课。用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张毅莹的`话说,政治课与我们的希望差得太远了。政治课上讲的内容太枯燥,老师整天要求学生背各种生硬的概念,一点没有意思。可是你又不能不背,因为会考时,只要有一门课不及格,就不能毕业,升学就更别想了。

政治课能不能上好?教学上有没有好的方式方法?自从教育部提出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提倡研究性学习以来,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有了改变。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14岁的初中生姚彬仁说,他们学校的政治课每次都讲个小案例,然后大家围绕这个案例学习和讨论,有时候还要出小报,同学都挺爱上的。本报近日也曾报道,吉林省普通高中会考部分试题提前公布,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到社会上去调查、研究,并写出考察报告。抄袭他人和背现成答案的做法都行不通。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 篇7

一、注意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

要想让学生喜欢教师的课, 首先应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而教师外在的形象非常重要, 我们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应是仪表整洁大方, 体态自然。注意教师形象能树立教师威信, 从而使学生产生持久稳固的信任感, 使教学纳入正常的轨道。

当然, 教师的内在修养更为重要, 加强师德修养, 提升人格魅力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需要的正是这种无私、神圣的爱。虽然不容易做到, 但我们每天都应这样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努力做好。作为政治教师更应当言行一致, 率先垂范, 处处严于律己, 事事为人师表,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塑造完美人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亲其师, 信其道。”我相信有着良好的外在形象和高尚人格的政治课教师更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敞开心扉, 愉快地学习,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培养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与底, 在某种程度上受学习兴趣的影响。而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最缺乏兴趣的课程, 如果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使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成绩。

思想政治课内容虽然抽象、乏味, 但我们可以紧密联系当前时事热点, 把时事热点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兴趣。我注意搜集时政材料, 将其引入课堂, 或导入新课, 或穿插于知识点讲授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月16日, 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返回地面。我在第一时间介绍给学生,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座壮丽的丰碑, 是中华民族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 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我又及时联系教材的知识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次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科技含量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位居世界前列。我还引导学生从哲学、政治常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角度综合思考问题。除此之外, 我还要求学生多渠道积累时事内容, 并安排课前三分钟演讲, 讲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 最后由教师点评, 这项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极大欢迎。

除了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外, 我还尝试用小故事将抽象理论通俗化,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质疑答疑的求知欲等形式。这些形式激发了学生学政治的兴趣, 学生感到政治课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容易接受, 渐渐地喜欢上政治课了, 而且学生反映上好政治课对写作文很有帮助。这说明学生在政治课中不仅学会了知识, 而且在升华了思想, 提高了觉悟的同时, 也提高了分析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试教育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切实转变课堂教学中“以我为中心”的观念,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首先, 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 转变教育观念, 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我有计划地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教育的理念》等教学理论,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了十几篇教学心得。通过学习, 我认识了过去教一言堂、掰开揉碎地喂、烙饼式地练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违背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致使学生既缺乏发散思维、创新思想, 又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于是, 我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上课。“哪种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哪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 效果更好?”我常常这样想。

其次,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克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深入研究和运用共享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我布置预习提纲和预习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重点等, 让学生预习后写出理解不了的问题, 课前由科代表交给我。我经过分析思考在课上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并与学生一块讨论, 同学们大都知晓的内容少用或不用时间, 集中解决多数人的问题, 课下再个别辅导。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能让学生思考的, 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空间, 能让学生总结的内容一定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这种方式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逐渐喜欢上政治课了。

让学生成为高中政治课堂的主人 篇8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是味同嚼腊。实践证明灌输式教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政治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一、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相对于其他一些课程来说,较为枯燥单调一些。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为学生搜集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社会新闻来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则标题为“湖南郴州17岁高中生为买苹果产品卖肾致残”的新闻。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位少年为了‘苹果不惜卖肾,这是受什么消费心理影响?……每一位同学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梳理”,使得学生认识到,许多人的消费心理,一方面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了攀比心理的影响,甚至有些人会为了标新立异而不惜代价,却往往不考虑自身的消费能力,从而引发了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而正确的消费观念是“求实”,即要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消费能力;并在消费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与售后服务等,从而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为了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理智消费的内涵,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疑激思:“理智的消费者,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同学们对于这八个字是如何理解的?”最后,教师话锋一转,通过学生的身边事提出疑问:“老师在检查卫生时,发现校园垃圾中有一些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生态环境,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法?……老师在学校餐厅经常看到部分同学剩饭剩菜,同学们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教师在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生活场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得同学们认识到健康的消费行为,不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还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疑激思,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上,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只是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教得很累;学生也花费了很多精力,但学习效果却差强人意,可以说是事倍而功半。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为学生讲解《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出“声、光、色”,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证券大厅人头攒动,保险公司人来人往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股票、债券和保险就在普通老百姓之中,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这样,学生就会自然产生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愿望。然后,再利用投影仪向学生依次呈现课前精心准备的课件;通过生动的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股票、债券、保险的各自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等知识。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给出实际案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说一说以个人实际情况为背景会作出什么样的的理财计划,作出什么样的组合投资。这不仅让学生自主学习了知识,也提升了他们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生存技能。

三、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及时反馈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是被动的接受。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一定形式的反馈,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所出现的问题,再进行适时的点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课时,可以先给出下列指导性的标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分组学习,并鼓励各小组派代表将小组讨论的内容、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1.现代文化传播的途径是什么?

2.大众传媒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

在学生根据上述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后,教师再进一步设疑: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该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帮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知识,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激发了学生思想的火花,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政治课堂上,首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蒋红娟.生命视野下的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8期

[2]高玉霞.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年.第1期

[3]杨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陕西教育教学》2013年9期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学反思 篇9

数学有效教学一

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尝试如下做法: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的提纲或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老师的启发外,还要“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一节课的安排不要过于紧张,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数学有效教学二

1、以数学知识的魅力,萌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感受它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细心品味数学家心灵智慧撞击出的这种数学知识的魅力,以数学独有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萌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表示小华比小红大2岁时,可以用A+2表示;每枝钢笔8元,买b枝可以用8b元来表示……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太方便了。

2、以新颖有趣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的艺术会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地求知欲望。求知欲望的强弱,决定着参与意识的高低。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内驱力,也是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前提,孩子们对新颖有趣的事物容易发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愿望。教学《分数的认识》中,我以分西瓜的故事引入新知,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学生想想,师徒4人平均分,可以吃1/4,猪八戒却想吃1/8,它的.想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些同学拿起了准备好的纸片,又画又剪彩。在操作探索中发现了1/4和1/8的道理,无须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

3、以数学知识的价值,增进对应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教学中我常常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展示生活这个在舞台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实际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圆的认识”时,我提问在生活中哪些是圆的?学生说了很多,又追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正方形的车轮,椭圆形的车轮又是怎样的前进的?在一次次的探索中让学生明白车轮要做成圆形的真正的原因。数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数学,经历着数学,体验着数学。

数学有效教学三

“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我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数学有效教学四

活用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现已在我市开花结果,四环节教学法,不是死的教条,不能生搬硬套。在运用该教学法时,有效分组是前提,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优化组合。在自学质疑环节,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和留有余地,且贯彻“强动机原则”。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树上的桃子,这才是激励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最好目标。这样的目标能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经过潜心思考解决全部或部分问题。对于部分学生在自学质疑环节中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

要转移到下一个环节:合作释疑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小组成员把上一个环节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组长的协调下,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纠错立正,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些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与其它同学的见解相一致时,便产生学习的快感;与其它同学意见相矛盾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意见正确,和同学争论的面红耳赤,不肯轻易让步;也有的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产生困惑,在老师的引导下能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能够使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获得理想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在该环节要善于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要细心观察,把握动向,抓住时机,针对出现的问题,予以适当点拨。这种点拨,仿佛是“及时雨”,会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此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生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第三个环节是展示评价。在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评价,及时评价比延时评价效果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语言要委婉,实践证明,肯定的评价会强化学习积极性,否定的评价会降低学习积极性。所以,为使大多数学生都得到更多肯定的评价,可适当把考察的标准订得低一点。巩固深化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练习,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

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切忌给予反复失败的刺激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就会和愉快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学生就会喜欢数学;反之,如果不能获得成功,就会产生苦恼的情绪,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就会和苦恼建立联系,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成功的满足,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练习,使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智力的挑战,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草房子秃鹤的好词好句下一篇:和谐文明寝室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