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史概要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华民族史概要

中华民族史概要 篇1

1、课程编号:24030007/24030010

2、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史概要》

3、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

4、开课对象:历史学专业

5、课程类型:必修课

6、课程介绍:

中华民族史概要是中央民族大学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东北、北方草原、西北、西藏、西南、中东南地区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活动,内容涉及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历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民族史的基本史料和研究状况;分析其在中国历史上彼此交融并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其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分析与研究中华民族史。

7、主讲教师:尚衍斌、奇文瑛、赵令志、胡绍华、苍铭

8、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与难点

东北民族史概要(21课时)

第一章 东北地区民族历史概况(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区概况 第二节民族历史概况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东北地理,以及东北分布的现代民族。重点与难点:

本讲不是简单的民族历史介绍,而是通过对东北地理环境与族系对应关系的了解,掌握民族史中民族与时、空互动的思维方法。这是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东北原始居民(1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人类

第二节先秦时期的东北民族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对东北远古人类来源,及其远古文化的了解,以理解东北四大族系雏形期的情况。难点在于东北民族与文化的形成和、及其原因。

教学要求:

掌握当堂的教学重点,翻阅介绍的书籍,预习下节内容。第三章 夫余与东胡系(8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秽貊——夫余系(3课时)1.秽貊

2.夫余

3.高句骊 第二节东胡系(5课时)

1.乌桓

2.鲜卑

3.契丹 4.室韦 教学要求:

掌握当堂的教学重点,翻阅介绍的书籍,预习下节内容。重点与难点:

夫余系的重点是通过所处地理位置的分析,掌握夫余系的政治特征及其与中原的密切关系。东胡系的要点是了解东胡系的分布与不同于夫余的(游牧)文化特;掌握其分衍各族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文化。以鲜卑与契丹族历史为重点。

第四章 肃慎系(7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肃慎、挹娄和勿吉

第二节 靺鞨与女真

1.粟末靺鞨与渤海国

2.黑水靺鞨与金朝 第三节满族的形成与发展

1.明代女真与后金的建立

2.皇太极与清朝的确立

3.入关后满族的变化 4.满族文化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预习新课,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肃慎系是一个历史悠久又未有间断的族系,通过对其历代分衍出的民族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一族系的历史渊源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道理。这是重点一;此外通过掌握各族的历史文化,也能让学生理解族系文化传承和涵化关系。

第五章 明清至近代东北的其它民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朝鲜族 第二节 鄂伦春族 第三节 鄂温克族 第四节 锡伯族 第五节 赫哲族 第六节 达斡尔族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预习新课,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出近代东北民族依然是以上三个族系分衔的结果。了解各族的历史与文化及其现代状况。

北方草原民族史概要(6学时)

第六章 蒙古地区民族历史概况(1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区概况 第二节 民族历史概况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预习新课,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掌握草原地区的地理特征;各族的族系隶属,及其民族文化特征。第七章 匈奴(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族源与分布 第二节 匈奴的兴衰 第三节 汉匈关系 教学要求 :

考虑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准备讨论,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河套的地域优势与匈奴的兴起;以及匈奴与两汉的关系。第八章 蒙古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蒙古族的族源与兴起

第二节 成吉斯汗与蒙古汗国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蒙古族

第四节 蒙古族经济与文化 教学要求:

翻阅参考书,思考问题。重点与难点:

蒙古族历史悠久,本讲重点以时间顺序勾勒清蒙古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其文化。

西北民族史概要(27学时)第九章 月氏与乌孙历史概述(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月氏

一、月氏的名称与起源

二、月氏的居地问题

三、月氏迁徙与贵霜王朝的建立

四、月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五、月氏的文化与习俗 第二节乌孙

一、乌孙的起源及相关史料

二、乌孙国建立的时间与人口问题

三、乌孙国的经济特点与社会性质

四、乌孙的族属与语言问题

五、乌孙政权与汉朝的交往 教学要求:

学生应当阅读《史记》《汉书》中有关月氏、乌孙的史料,并结合考古文献了解其历史脉络及其在域外所建政权情况,认识二者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分析古代西北民族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

重点与难点:

理清月氏、乌孙民族兴起的背景及其西迁的原因,了解乌孙与月氏的族源与语言。第十章 西域诸国及其它游牧民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域诸国

一、西域、中亚、新疆诸概念

二、西域三十六国的名称及其分布

三、西域三十六国居民的族属问题

四、两汉政权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第二节 西域游牧各族

一、羌族

二、姑师人与车师前王国

三、西域境内之柔然

四、厌哒 第三节 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缘起

二、丝绸之路的变迁 教学要求:

学生应当掌握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统辖及西域境内各游牧民族的活动。弄清古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线路及其不同时期的变迁。

重点与难点: 难点是正确理解西域三十六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难点是西域古代居民的人种问题及其文化属性。第十一章 突厥汗国史(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突厥的崛起及其先世史

一、突厥的名称及其居地问题

二、汉文史籍中有关突厥记载的分析

三、“狼生”传说与突厥图腾崇拜 第二节 前突厥汗国

一、突厥汗国的建立及其相关制度

二、突厥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三节 后突厥汗国

一、突厥汗国的分裂及其原因分析

二、突厥与唐王朝关系 第四节 突厥文化

一、突厥石人墓及葬俗

二、突厥制度文化对回鹘、蒙古社会的影响

三、突厥文字及其碑铭研究介绍 教学要求:

通过对突厥史料的辨析了解突厥的兴起,及其对西域古代社会的影响。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要掌握突厥历史的基本脉络及其与唐王朝之关系;突厥社会制度对其他游牧民族的影响;难点是突厥部落的分布及其与突厥语部族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十二章 回纥(鹘)汗国史概述(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回纥汗国的建立

一、名称与族源问题

二、回纥汗国建立的时间问题 第二节 回纥汗国的强盛与衰亡

一、回纥汗国强盛的原因

二、回纥汗国与突厥、唐朝之关系

三、回纥汗国的衰亡及其原因分析

四、回鹘人西迁及其对西域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 回纥汗国的经济与文化

一、游牧经济与城市建设

二、回鹘文及其碑铭研究

三、回鹘人的宗教信仰 教学要求: 掌握有关回鹘历史的基本史料;了解回鹘与突厥及唐朝的关系、明了汗国衰亡的原因;熟悉其西迁所导致西域社会的变迁。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要理清回纥(鹘)的族源问题及汗国历史的基本线索,难点是总结漠北回鹘汗国社会制度的特点。

第十三章 哈拉汗王朝(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哈拉汗王朝的建立及其汗统一、葱岭西回鹘与哈拉汗朝的建立

二、哈拉汗朝的名称及疆域问题

三、哈拉汗王朝的汗统 第二节 哈拉汗王朝历史概述

一、有关穆斯林文献及研究状况介绍

二、萨曼王朝与哈拉汗政权的关系

三、东、西哈拉汗王朝的分裂与统一 第三节 哈拉汗王朝经济社会制度

一、“双王制”

二、“伊克塔制”

第四节 哈拉汗王朝的灭亡及原因分析

一、哈拉汗朝的灭亡

二、原因分析

第五节 哈拉汗王朝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一、桃花石、秦的含义

二、东部汗国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 第六节 哈拉汗王朝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

二、文化 教学要求:

使学生全面了解该王朝的建立、分裂与灭亡的历史过程,及其政治体制与政策、统治的特点;考察汗国与其他中亚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传入的历史背景;熟悉哈拉汗王朝时期与中原王朝交往的基本情况。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哈拉汗朝建立者的汗统、政治体制;哈拉汗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难点是哈拉汗王朝基本史实的考定。

第十四章 西辽王朝(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辽王朝的建立

一、哈剌契丹与“后辽”的概念

二、耶律大石与西辽的建立 第二节 西辽的发展

一、西辽的扩张与南下

二、西辽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西辽中后期的历史及其衰亡

一、西辽中后期历史基本线索

二、直鲁古篡权

三、西辽灭亡

第四节 西辽国家组织和基本政策

一、国家组织

二、基本政策

第五节 西辽社会经济与文化

一、社会经济

二、文化 教学要求:

学生要认真阅读《辽史·天祚帝纪》及前人有关西辽的研究成果;全面把握西辽时期统治的特点,学会对此进行客观评价;探讨汉文化在西辽时期所起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着重要掌握的知识点是西辽建立的原因与文化,以及西辽国家组织和基本政策的制定和变化;难点有二,一是西辽时期中亚社会的汉文化何以得到迅速提升,西辽王朝的社会制度与辽代的异同。

第十五章 西夏王朝(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项羌族的崛起与建国

一、党项羌族的崛起

二、西夏建国

第二节 西夏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生活

一、西夏的政治制度

二、西夏的经济生活 第三节 西夏王朝的文化

一、西夏文字的形成与西夏古文献

二、党项羌人的宗教信仰

三、蒙古灭西夏及党项羌人的去向

四、蒙古军队征伐西夏

五、西夏王朝灭亡及其在元朝的活 教学要求:

阅读《宋史》中有关西夏的记载文字,列举出西夏王朝的重大事件;根据《中国史纲要》中有关西夏的内容,每个学生写出约800字的西夏史概要以备查。

重点与难点: 明确羌与党项羌的区别,了解西夏王朝建立的原因及其与宋、辽、金诸朝代的关系以及西夏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十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西北各族(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的维吾尔族

一、元代畏兀儿人的历史文化及贡献

二、明代畏兀儿与明代的关系

三、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与清王朝的统一 第二节 回族史概述

一、回回一词的含义

二、回回的族源问题

三、回回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

四、回族的文化特点与宗教信仰 第三节 哈萨克族

一、名称与族源

二、哈萨克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其他突厥语族各民族

一、柯尔克孜族

二、乌孜别克族

三、塔塔儿族

四、塔吉克族

五、撒拉族

六、保安族 教学要求:

阅读元明清时期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史料,总结元代畏兀儿人的历史贡献;理清维吾尔族在清王朝统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梳理西域突厥语诸民族的突厥化过程及其宗教特点。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系统理解元明清时期突厥语各民族的历史线索;难点是正确判断天山南路维吾尔族与其他游牧民族及清王朝之间的关系;回族形成的时间等问题。

西藏地区各民族(12学时)

第十七章:西藏地区各民族基本情况(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藏地区各民族基本情况 第二节 西藏地区各民族的族源和族称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藏地区有几个民族和各民族的族源和族称。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都在族源。

第十八章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历史简述(9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门巴族、珞巴族古代历史简述 第二节 藏族古代历史简述 第三节 藏族近现代农奴制社会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藏3个民族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藏族近现代社会的特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形成和发展;封建农奴制的形成和发展;元、明、清中央王朝对藏族地区统治不断加强;近现代藏族的社会政治制度。难点是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建立及治理措施;清朝对藏族地区统治的深入;近现代藏族社会的特点。

西南地区各民族(30学时)第十九章 西南民族的起源(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起源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分布有17个民族以及这17个民族的族源和族称。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要掌握17个民族的起源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称呼。难点是17个民族的起源较难掌握。第二十章 秦汉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8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南民族的原始社会 第二节 西南夷

第三节 南中夷帅大姓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南夷的族属、汉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及其该政策的历史作用。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西南夷各民族的族属,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第二十一章 唐宋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7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诏国 第二节 大理国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南诏国的建立、南诏的对外扩张、南诏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大理国的建立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南诏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南诏国对唐朝的影响;大理国的经济发展。第二十二章 元明清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云南行省的建立 第二节 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改土归流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西南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云南行省建立的经过、土司制度的建立和明朝土司制度的内容,土司制度的影响;改土归流的条件、经过及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内容以及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改土归流的条件、影响;对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 西南民族的近代社会(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南各民族近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节 西南各民族的原始社会残余 第三节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 第四节 傣族的封建领主制社会 第五节 西南民族的文化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近代西南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保留的原始残余、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各种社会形态的特征以及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保留原始残余、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西南民族产生过什么影响。

中南东南地区各民族(12学时)

第二十四章 百越族系民族(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百越族系民族的分布及其特征 第二节 俚僚

第三节 壮侗语族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百越族系民族的来源、特点、百越民族的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百越系统民族的共同特征,壮族、侗族、布依族社会的发展。第二十五章 苗瑶语族各民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苗瑶语族各民族的来源及分布 第二节 苗瑶畲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苗瑶畲各民族的来源,苗瑶等族社会的发展情况。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苗瑶语族的族源和苗瑶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十六章 土家族、京族、高山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家族 第二节 京族 第三节 高山族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土家族的来源和土家族社会的发展,京族的来源和台湾的9种人。

9、作业与考核方式

一:期中布置论文写作或者读书报告。占总成绩的30% 二: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三:平时考核多样化:课堂讨论;实践教学考核;指导学生课件制作及试讲;指导学生撰写研究综述或资料综述,占总成绩的10%。

10、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陈连开主编:《中华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王钟翰主编:《中华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以上都可以作为教材。《中华民族史纲要》是本系民族史教研室老师合作撰写的,不仅内容体例适宜用于教材,还是诸位教师的多年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的集合。《中华民族史概要》为后出,体例与前书一致,又注意到文化内容的充实。近几年前书难得,遂又以后书为教材。

参考书目: 东北部分

(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古典刊行会本 1931年。叶隆礼〈契丹国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注〉中华书局 1986年。阿桂等:《盛京通志》,民国六年铅印本。万福鳞等:《黑龙江志稿》,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长顺等:《吉林通志》,光绪十七年刊本。吴廷燮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本。张穆:《蒙古游牧记》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王钟翰:《中华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翻印本。

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满族简史》编写组:《满族简史》,中华书局1979年。

(还包括五套丛书中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简史》),林幹:《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林幹:《东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版。西北民族史部分

王明哲、王炳华:《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荣新江:《小月氏考》《中亚学刊》总第3辑,1990年。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冯家升等编:《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

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程溯洛:《唐宋回鹘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广达:《关于马合木·喀什葛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2期。

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魏良弢:《西辽史纲》,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尚衍斌:《西域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西藏、西南、中东南部分

《二十五史》有关南方民族史料,中华书局标点本。向达《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胡起望等《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杨武权《岭外代答校注》,中华书局,1999年。李京《云南志略》,铅印本。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铅印本。李思聪《百夷传》,铅印本。《土官底簿》,清刻本。

中华民族史概要 篇2

在1980~1997年期间, 作者曾经三进三出西北大学地质系, 在秦岭脚下古城西安, 就读地质学专业本科、构造地质学专业硕研和博研, 累计12年。1996年以来, 一直潜心研究“中国大陆强震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周期”科学问题;属于个人专业爱好、个人自助和工作业余研究课题;本着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倡导的“要做一辈子研究生”的科学精神, 执著追求, 乐于其中。主要科研成果为:

1、1996年8月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学大会 (北京) , 提交和报告研究论文《控制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热通道网络系统》, 并被收录大会论文摘要集。首次发现和提出了中国大陆“软流层热通道与热通道控震网络”的概念及理论模型。

2、2011年9月参加在浙江大学召开的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 提交和报告研究论文《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论文已发表于科技部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4期。

3、2013年11月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提交和报告研究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并申报参加论坛组织的2013“科技典范·创新楷模”推选活动, 获得“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论文已发表于《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2期。

二、研究论文之概要

论文《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与《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是作者从关乎人类生命存亡的“全球地震空间与时间分布”当今世界科学难题出发, 二十余年来不断学习思考与研究的学术成果。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可以分为对近现代西方科学观及其数理逻辑公理化假设提出质疑、提出新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发现全球地震基本周期数11与30、建立新的数理模型及坐标系、得出科学研究结论这样五个阶段。

1.对近现代西方科学观提出质疑

地球上发生的特大地震能够在数十秒时间内可以将一座城市及其数万乃至数十万生命顷刻间毁灭;这既是对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 更是对人类智慧的最大挑战。“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的当今人类科技发展, 对自己脚下的地球“地震形成动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却在试图推演数十亿~百亿年前的宇宙星体运动与演化。由此可见, 西方科学观在主导和引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对“宇宙~天地人”系统整体认识上的严重偏离与割裂, 这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悖论。

2.对近现代西方科学数理逻辑公理化假设提出质疑

自笛卡尔以来, 西方科学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数理逻辑基础与公理化假设核心有三条: (1) 西方数学中将包含整数在内的全部实数集合被公理化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或一维数轴之上; (2) 近现代西方物理学中将全部自然事件的时间序列集合被公理化地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即一维时间轴之上; (3) 并由此自然得出第三条公理化假设, 在一维实数轴和一维时间轴上, “0”点是绝对且唯一的。

3.提出新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

获奖论文的研究指导思想与方法是: (1) 充分认识地球历史与包括地震活动在内的地壳运动呈现出的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 (2) 以中国古代阴阳太极理论与自然宇宙观为指导, (3) 吸收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发展起来的复杂系统非线性科学混沌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是这三大方面思想和方法指导相结合所获得的科学研究新发现。

4.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反映地球运动与能量渐变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特征的“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揭示其本质物理规律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以及这两大规律赖以确立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三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 缺一不可。

研究成果获得的科学新发现: (1) 突破了西方科学自笛卡尔以来确立的“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的公理化假设;发现了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中隐藏的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 建立了反映自然界真实运动变化图像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和“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 (2) 同时揭开了代表五千年古老中华文明之源头的“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以及中国麻将的数理来源, 即数组【1、4、7】【2、5、8】【3、6、9】的数理来源和基本自然数【1、2、3、4、5、6、7、8、9】序列为什么一分为三; (3) 完全证明了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当代混沌理论“周期3意味着混沌”的思想观点和结论; (4) “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来源于阴阳太极之道的思想指导, 又符合太极模型的阴阳变化之气与阴阳变化之理, 更在数千年之后的今日中国, 得到更新发展, 推演出太极模型的阴阳变化之数。天地阴阳之气数交互作用与运动变化, 天地之和数为11, 天地之乘数为30;它从自然数理上证明了中国古代“天地人”整体系统宇宙观或时空观的正确性。

5.对获奖论文的评价

南开大学数学教授, 中国国学和易学泰斗, 中国科学易派“北方易学研究中心”开山宗师, 现任南开大学允公高等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兼南开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81岁的廖墨香先生于2013年11月14日给作者发来的贺信这样写道:“顷得消息, 知你的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获2013中国科技创新卓越成果奖。喜讯传来, 我内心感到无比兴奋。你作为北易研究中心的专家, 这次获得如此殊荣, 这不仅是北易研究中心的骄傲, 也是当今易学界的一大喜事, 真是可喜可贺。我作为你的老师, 代表北易研究中心特向你致以最诚挚的祝贺!你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 利用业余时间, 不求名不求利, 多年来辛勤耕耘易经这块神秘的科学殿堂, 居然能做出这么大的科研成果, 实在令人可敬可佩!望你再接再厉, 在科学易的研究中, 再创新功, 发出更大的光和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4年底, 中国科协直属中国未来研究会将主办纪念小康社会发展战略35周期“我的中国梦.强国寄语”展览活动, 同时编辑《影响中国的学者》会刊, 作者及获奖论文荣幸入选《影响中国的学者》。

三、研究论文科学新发现之重大意义

论文《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作出了充分论证:作为西方科学数理逻辑体系基础的上述三条核心公理均存在着片面的、经验性的、后天的人为假设;它们仅仅是科学发展中的部分“认识片段”, 并不是恒久不变的“科学公理”。因为, 人类科学与智慧本身是在进化发展着的;存在着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属于东方中国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宇宙观, 据此能够推演出一套不同于今天西方数学体系的东方数学体系。

将建立在“11/30交互数系坐标系”之上的数理体系整体称为“东方数学”;它是东西方文明在地球人类演进到今天这一时空点上完美的交互对接。“东方数学”的发现和发展, 将为重新全面审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和近现代西方科学理论成果、开辟未来科学新天地, 为古老中华文明的重获新生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提供崭新的科学思想与理论上的支持和支撑。

“东方数学”将让中华古老文明重新绽放科学之光, 将为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伟.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国科技纵横, 2012年第4期

[2]陈伟.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第2期

民族根 中华情 篇3

一、“理论篇”的中华情怀与国际视野

(一)理论探究的中华情怀

金湘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

1. 作曲技术理论的学科应该划分为旋律学、多声部学、结构学、载体学和织体学五类,替代传统的和声、曲式、复调与配器“四大件”分类。多声部学是和声与复调的综合,并相应增加现代和声与对位及民族和声与对位的内容;结构学是在曲式学基础上相应增加现代结构分析及民族乐种学的内容;载体学是在配器学基础上相应增加现代配器法及合唱、民族乐队、爵士乐队和电声乐队配器的内容。将作曲教学所忽视的旋律、织体写作单列学科,旋律学是将传统与现代的旋律分析法相结合,对古今中外的音乐旋律进行分类研究的学科;织体学是对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体裁的织体和各种类型织体进行分类研究的学科。

2. 歌剧创作区别于其他音乐体裁的“歌剧思维”及其在结构、语言、技术和观念上的体现。即剧作家写作歌剧剧本要具有音乐化的剧本结构、音乐化的剧本语言、音乐化的写作技术和音乐化的创作观念。而作曲家创作歌剧音乐要具有戏剧化的音乐结构、戏剧化的音乐语言、戏剧化的作曲技术和戏剧化的创作观念。

3. 东方音乐美学的五种特色。即音乐空间、时间上的“满”与“空”;音乐本质的“实”与“虚”;音乐结构的“规”与“散”;音乐能量的“宏”与“含”;音乐音响的“合”与“离”,并侧重于每一对美学特征中后者的音乐表现力,以区别于侧重前者的、用“场”和“域”(例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或者“力”(例如德裔美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来阐释的西方艺术美学观。

4. 民族音乐传统的“上层”形态学、“中层”结构学和“底层”美学/哲学三个层面。并强调对于民族音乐创作思想“灵魂”的中华音乐美学和哲学的重视与研究。

5. 建设中华乐派的愿景与设计。从创作、表演、理论、教育四部分着手,建设一个中华音乐的完整系统,包括中华音乐创作体系、表演体系、理论体系、教育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金湘说:“这五个方面的理论综合在一起,就是中华乐派的完整理论框架。”

(二)理论探究的国际视野

金湘在日本接受NHK记者宝田俊幸和裕香贯奈采访时,被问到对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创作风格的感受,他总结为:“东方哲学/宗教的神秘性与当今世界人性复苏的原动性的结合;大气而悠长的深远意境与细致入微的音乐脉动的结合;横向线条的起伏缠绕与纵向结构的散状自为的结合;日本本土乐器特征的音色描绘与偶然音乐的洒脱浑然一体;张力极强的和音结合与无重音轨迹节奏的反差;开掘并运用大量新的音源、音块;调性、泛调性与无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2}这一评价准确而具体地表达出了“武满彻音乐中的‘灵性”{3}特征。“理论篇”还收录有:金湘与美籍学者、诗人邹长华探讨歌剧的文章;在香港中国歌剧论坛上的发言稿;在台北室内合唱团的讲座提要;对美籍作曲家谭盾歌剧《茶》的评论;对美籍作曲家周龙交响乐作品音乐会的评论等,体现出金湘理论探究的高屋建瓴和国际视野。

在《音乐是歌剧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一文中金湘谈到:“正是因为我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坚持己见,才能够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在华盛顿歌剧院担任驻院作曲。从1990年到1994年在美国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完成了多层面纵向和横向的了解与比较之后,我真正看清楚了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4}而他所主动选择的,是一条以仁德大爱的正能量教化大众、温润心灵的“人民作曲家”之路。“在创作中澎湃着激情并着力表现人性之美是金湘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只要他的音乐一响起,立刻就揪住人心,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这种特色在他的歌剧作品中尤为突出。美国理论家肯特·威廉姆斯在其著作《二十世纪音乐的理论与分析》{6}中将音乐作品划分为三种类型:Tonal、Neotonal和Atonal,即调性类、新调性类(等同于“Pantonal”,即泛调性)和无调性类。这种划分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国当代歌剧创作:

1. 以调性创作为主(见图1)。例如:肖白的《霸王别姬》、徐占海的《苍原》、莫凡的《雷雨》、郝维亚的《一江春水》和《大汉苏武》、雷蕾的《西施》《赵氏孤儿》和《冰山上的来客》等。民族歌剧如新版《白毛女》、新版《洪湖赤卫队》和印青的《运河谣》等。占新创作歌剧的绝大多数,有利于歌剧的普及。

图1

2. 以无调性创作为主,部分音乐渗透到泛调性领域(见图2)。例如:郭文景的《狂人日记》、周龙的《白蛇传》、温德青的《赌命》、叶小钢的《咏·别》和《永乐》等。虽然数量少,但有利于歌剧事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地鼓励与提倡。

图2

以上两种歌剧创作类型在图示上各“执其一端”,主要原因大致有二:作曲家个人的学习经历、技术风格、美学观念与艺术追求;并力求避免在所有音乐体裁中演出时间最长的歌剧中风格不能保持统一。

3. 以泛调性创作为主,部分音乐渗透到调性、无调性领域(见图3)。例如:谭盾的《马可·波罗》和《茶》,金湘的《原野》《楚霸王》《杨贵妃》《热瓦普恋歌》《红帮裁缝》和《日出》等,属于中间类型。

图3

这一类歌剧以泛调性为主基调,在唯美的场景和纯情的咏叹中出现调性段落,在戏剧性场景和情绪滥觞的宣叙或咏叙中出现无调性段落。而金湘将之称为进入“自由王国”的歌剧作曲技术风格,是“歌剧思维”观在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术上的鲜明体现。

当然,这三种类型并没有高雅、低俗或先进、落后之分,关键在于作曲家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经典传世之作。

二、“创作篇”的民族根基与艺术创新

(一)民族音乐的浸染与滋养

儿时吸引金湘的浙南乡村的山歌、渔歌和插秧歌,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阶段吕骥的引导,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收集整理河曲民歌的工作经历都“在他的血肉、情感中,深深地扎下了民族的根!”{7}下放新疆期间他坚持采风,为了去塔里木学习刀郎木卡姆,搭上拉棉花的卡车,去程是空车,返程时装满棉花,就在棉花堆里掏一个洞钻在里面,随时有坠落的危险。1979年回到北京之后,他仍然有意识地到民间采风。金湘直接引用民歌如交响大合唱《金陵祭》中《孟姜女》的旋律;将民歌进行修改发展如歌剧《红帮裁缝》中《马灯调》的素材;运用民间音乐的气质特色如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中的刀郎木卡姆素材以及歌剧《楚霸王》中的湖北兴山三度音调;自己创作民歌风格的旋律如歌剧《原野》中的《大麦黄》等。

(二)民族作曲技法的探索与创新

金湘在民族结构逻辑上的探索,如运用“凤点头”“龙摆尾”“蛇脱壳”和“鱼咬尾”等民族音乐乐思发展所特有的逻辑思维。在民族性和声语言上的探索,从“五正声纯五度复合和声”(见其艺术歌曲、合唱作品)、“七声性纯五度复合和声”(见其交响组歌、歌剧、音乐剧作品)到“现代性纯五度复合和声”{8}(见室内乐、交响合唱、歌剧、交响乐、民族交响乐作品)。在民族性对位手法上的探索,如运用民族七声性旋律的多调性对位,双调性和三重调性在他的歌剧重唱与合唱中很常见,较为极端的例子如:歌剧《楚霸王》第二幕中的六重唱,六个对位声部分别在C宫、G宫、D宫、A宫和E宫系统调上依此进入,推动戏剧性场景达到高潮。

(三)“歌剧思维”在创作中的应用

笔者作为歌剧《日出》的配器助理有幸见证了金湘创作歌剧的全过程,从开始构思到作品首演,他既没有使用电脑,也没用使用钢琴,只是有时唱一唱,无论是调性段落还是无调性段落,都完全靠自己的内心听觉去寻找音高与和声。金湘说:“在歌剧创作状态中,十二个半音都是我的创作材料,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我的音乐感觉到哪个音就用那个音,无论是无调性段落、泛调性段落还是调性段落,我不会受任何束缚,完全根据剧情、根据音乐感觉进行结构构思和音乐创造。”也就是在调性、泛调性和无调性领域自由穿梭,他超强的音乐感觉毫无羁绊地贴合剧情发展。正因如此,观众既可以听到他脍炙人口的调性唱段(如《原野》第二幕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可以听到他极富戏剧性的泛调性唱段(如《红帮裁缝》第二幕男声合唱《海盗之歌》),还可以听到他充满张力的无调性唱段(如《楚霸王》第一幕混声合唱《我们胜利了》)。即使是调性唱段,也因为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而带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听不到很刻意的各种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法的痕迹,形成了以泛调性为主、兼具调性和无调性创作的歌剧作曲技术风格。这样,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金湘的歌剧演出时很多人都在抹眼泪,或者哽咽、抽泣,散场时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歌剧厅中都在哼唱着唱段,连洗手间的口哨声都是剧中的音调。但随后就会有评论文章或委婉、或直接地批评作品中不协和因素太多,甚至刺耳。这些评论家从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审美习惯出发感受到的“刺耳”的音乐,大多数观众似乎并没有感觉到。究其缘由,正是因为以上提到的金湘歌剧的戏剧化结构、戏剧化音乐语言、戏剧化作曲技术和戏剧化创作观念。还因为有为数不多但“美丽诱人”的调性唱段如“草蛇灰线”般迂回穿插于整部歌剧之中,成为了“可听性”的支持。就像我们研究瓦格纳的总谱,觉得非常复杂、不协和,但观看瓦格纳歌剧演出时感受到的却是传统、保守的功能和声音响一样。这也体现出金湘“既有群众性、又有专业性”的歌剧创作理念,但却从来没有人批评金湘歌剧唱段的风格不统一,保持风格一致的根源是他所运用的纯五度复合和声,通过复合纯五度底音关系的变化和数量的增减,可以使音乐自由地穿梭于调性、泛调性和无调性领域。他彻底抛弃了功能和声,作品中没有“I—IV—V—I”和声进行,没有大小七和弦(V7),因而也就没有“V7—I”的终止式。其民族性纯五度复合和声“在历史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对似乎已形成定势的民族和声研究现状寻求一点突破,使其更接近民族传统音乐的精神和风貌”{9}。

(四)东方音乐美学在创作中的体现

金湘民族交响音诗《曹雪芹》中纵向音乐空间与横向音乐时间上的“空灵”气韵;为箫与室内乐队而作《冷月》中音乐本质的“虚清”抽象;琵琶协奏曲《琴瑟破》中音乐结构的“散逸”精琢;为中胡与民族乐队而作《花季》中音乐能量的“含微”缠绕;歌剧《热瓦普恋歌》中音乐音响的“离远”穿越等,无不渗透着东方音乐美学的深刻影响。

三、“回响篇”的碰撞争鸣与艺术提炼

(一)思想的碰撞与争鸣

金无至纯,在“回响篇”中收录了对金湘音乐创作和理论进行探讨、直言与争鸣的文章。有明言《对〈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的批评》、石惟正《歌剧〈原野〉的音乐创作对声乐表演的良好导向》、黄晓和《歌剧〈八女投江〉观后感》、周勤如《重振阳刚,直虑血性》和《歌剧〈八女投江〉座谈会记录》等。还收录有曹禺、乔羽、万方、周小燕、黎英海、严良堃、朱践耳、苏夏、张国勇和程大兆等剧作家、词作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和理论家与金湘进行探讨的信件。其中的批评意见对于80岁仍孜孜不倦探究求索的作曲家金湘而言是非常好的提醒与激励,大家爱其乐、爱其才、爱其人,愿助其一臂之力。从而形成完整的“创作——演出——研讨——求索——再创作”的良性互动、螺旋上升的创造过程,也使金湘的思想境界在汇聚“大家”智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二)作曲技法和美学理念的提炼

“回响篇”对金湘作曲技法进行提炼的文章有:冯广映《论金湘音乐语言》、魏扬《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徐文正《金湘〈第一弦乐四重奏〉分析》、赵冬梅《金湘交响作品音乐会观感》和刘诚《金湘〈国画集·松、竹、梅〉和声技法解析》等。总结出音乐结构上的创新,如“凤点头”“龙摆尾”的结构构思,又如“《琴瑟破》以两个核心音程向位为中心,11种旋律音程向位颠倒变幻连接成章,并借鉴琴、瑟、琵琶等乐器的特有意韵和唐大曲‘破部的结构特色,创造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音乐情境”{10}。在民族和声技法上的创新,如纯五度复合和声“在不同纯五度结合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许多不协和音程,它们既不属于西方传统和声中需要‘预备、解决的不协和音程,又不属于现代音乐各门各派和声体系中的不协和音程,它们完全建构在纯五度基础之上,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东方美学、哲学思想”{11}。

“回响篇”对金湘美学理念进行提炼的文章有:居其宏《歌剧思维及其在〈原野〉中的实践》、崔宪《金湘歌剧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听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热瓦普恋歌〉》、李稻川《歌剧思维体现下的现代审美意识》、梁茂春《寻找史诗·评金湘交响合唱〈金陵祭〉》、周勤如《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参加金湘歌剧〈原野〉对话的发言》、孙禹《歌剧思维下的导演行为》、满新颖《金湘歌剧思维论观产生的背景、实质及其价值》和曹桦《歌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写于〈原野〉诞生20周年纪念之际》等。

结 语

在文集“其他篇”中金湘抒发了对人生、恩师、亲朋和老友的感怀。如《往事三则》回忆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看望少年班给每个人题字的情景;回忆与巴金的交流;回忆与美国著名作曲家弥尔顿·巴比特的畅谈等。这些史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金湘成长的心路历程,理解这位一生实践在创作与理论探求中的双栖音乐家人生观、世界观和创作观的形成过程。文集最后附“金湘作品目录”,是研究金湘创作的史料参考。《探究无垠》必将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非常重要的一笔,更留待后人评说。

借用金湘2012年创作的歌剧《红帮裁缝》中一段唱词来看金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振兴吾土吾族,崛起世界东方。一腔热血为信仰,‘中华太阳光芒万丈。”金湘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炙热的情,毫不掩饰地在文章和作品中表露出来。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民族创新精神的今天,金湘音乐理论在民族音乐“上层”形态学、“中层”结构学和“底层”美学三个层面上的创新与成就,值得中华音乐人学习与发扬。对金湘音乐理论和作品的研究方兴未艾,“到底其音乐结构的‘内核是什么样的?其深层的结构规律又有着怎样的逻辑性?这就需要借助更为微观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值此国家大剧院委约的歌剧《日出》连续5场成功首演之际,祝金湘身体健康,在迈入作曲“自由王国”的成熟期再创作几部巅峰力作,福泽后人。

{1} 金湘《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2} 金湘《探究无垠·金湘音乐论文集之二》,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第126页。

{3} 魏扬《武满彻〈诗篇幻想曲〉和声排列的三维构架》,《音乐研究》2012年第2期。

{4} 同③,第151页。

{5} 同②,第32页。

{6} J. Kent Williams, Theories and Analyses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7. p. 1.

{7} 同③,第308页。

{8} 魏扬《五正声纯五度复合和声的和弦体系》,《音乐研究》2014年第1期。

{9} 魏扬《金湘创作中的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探究》,《音乐研究》2013年第3期。

{10} 魏扬《论金湘琵琶协奏曲〈琴瑟破〉“旋律音程向位”的结构力》,《中国音乐》2010年第1期。

{11} 魏扬《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的文化思考》,《人民音乐》2011年第11期。

{12} 魏扬《鲁托斯拉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双主题群交替衍展的“透视性”结构》,《音乐与表演》2013年第2期。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音乐创作中纯五度复合和声体系研究——以金湘音乐作品为例》(项目编号:12CD080)成果之一。]

魏扬 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史概要 篇4

加入WTO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

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领导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对公众意识具有引导作用.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文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根本方法,以社会主体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作 者:胡耀武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16队,陕西,西安,710068 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年,卷(期):2002 “”(10) 分类号:G03 关键词:民族文化   发展趋向   冲突   互补  

中华民族精神 篇5

“中华民族精神”背景: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如何理解“抗震救灾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义:

一、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突出表现就是爱祖国与爱人民的高度统一。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民、把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执政理念。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做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两个小时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飞往灾区,到一线指挥救灾工作。四川等受灾省份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工作有序进行。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给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爱心。全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紧急行动起来,捐钱、捐物、献血,为抗灾行动出力,为灾区人民解忧。所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的伟大民族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民族凝聚力可以化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全国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正是这种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各路救灾大军面对灾难,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绝不言弃,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次地震给灾区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人员死伤惨重,余震接连发生。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参加救援的各路大军,没有被灾难所吓倒,没有被困难所阻挡,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为拯救更多的生命,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交通,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种种艰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慷慨赴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

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其要旨就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的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博大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当各路救灾大军到达灾区后,首要任务是救人,在集中力量从废墟里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组织足够的力量救治伤员、安抚伤员。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是人文精神张扬的体现。同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于受灾群众的安置,也充满了人文关怀。400多万人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其实也是人文精神的展现。同时,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可以说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我们中国第一次为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这种对遇难同胞的哀悼,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爱。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全民动员。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并为此努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学校等教育部门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的循循善诱,而应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全民总动员。要让13亿中华儿女都清醒地意识到,增强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充实其深刻内涵,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华儿女弘扬民族精神的英雄壮举,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也将给民族精神注入时代新的血液,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精神食粮和动力源泉。这也要求我们要多研究时势,多结合实际,多以发展的眼光和求实的态度来诠释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不是教条式的肤浅理解。

中华民族史概要 篇6

一、我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每周举行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牌等,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三、以各项活动为载体,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1、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根据我校活动实施方案,我校于9月份先后组织初

一、初

二、初三年级学生在我校操场观看《血性山谷》。在教室利用校园网络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地雷战》,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此次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观后感,并组织人员对上交的观后感进行严格的评选。

2、开展以《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根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我校在各年级开展了以《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语文老师指导各班学生精心构思,认真创作,然后每班筛选出5篇优秀作品。本次征文比赛的参赛作品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说等,显示了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和较高的写作能力。经过评审教师认真评定,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获

奖作品在校宣传栏公示,供全校师生赏析。举行征文比赛的同时,演讲比赛也有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语文老师利用语文课讲解与演讲的相关知识,班级举行小范围内的选拔赛挑选优秀选手。场上选手沉着冷静,挥洒自如,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一番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这次征文及演讲比赛切合了德育主题。通过比赛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等优良品质,并把这些优良品质付诸行动。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操得以陶冶,品质得以提高。

3、举行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千人签字仪式

2005年9月20日,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四周年和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薛埠中学举行了“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千人签字仪式”,同时由薛埠中学、薛埠镇团委、薛埠镇妇联三家共同向全镇中小学生发起倡议书。倡议中小学生,应该自强不息,报效祖国,厚德载物,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加强对自己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认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让自己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良好习惯。

签字仪式上,薛埠镇团委书记王娟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她强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涉及国家民族的对外形象,应该充分认识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作为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添砖加瓦,献技出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

各班根据政教处、校团委统一布置,先后以《老师赞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强化了尊重老师的思想品德,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培育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

5、开展黑板报评比活动

各班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精心设计板报,弘扬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宣传阐释民族精神,为开展好此项活动营造深厚的氛围。校政教处、校团委评选出各年级优秀的板报并给予表扬。

传统音乐——中华民族之魂 篇7

自近代以来, 源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 自认为是天朝上国, 引领群蛮, 洋洋得意, 岂不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自此, 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惊醒了国人, 茫然无措的图强先辈们, 片面武断的将中国的落后归结于文化的落后。学西方的文化、制度是中华自强先进的必要条件, 鲁迅先生早期都曾说过:“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期间, 再夹杂买办和所谓的“公知”收着帝国主义的钱, 裹挟着民意, 干的却是掘中华万年之基的损事!而传统音乐是中华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乐是六艺中的一艺, 六经中的乐经虽然已经佚失, 但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却未曾降低, 传统文化被打倒了, 传统音乐当然也不可避免, 中华传统的音乐形式, 音乐理论都被打翻在地, 西洋音乐的表现形式, 理论, 开始代替中国传统的音乐形式、音乐理论出现在大学的课堂成为了主流。传统的音乐形式、理论成为了小众的课程。

孔夫子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培植有赖于音乐文化作为土壤。随着媒体的发达,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 改革开放以来, 国门打开, 进来的不光有国外的资本、技术, 还有各种各样的思潮、意识形态, 形式各异的外国音乐文化, 这些冲击着我国固有的音乐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延, 这种冲击已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在推进, 由城市向农村散播。

人们都说传统音乐好, 但是大多数人都数不出它究竟好在哪里, 我认为传统音乐美就美在它将中华文化之精神注入其中, 钟子期与俞伯牙:钟子期死,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当知知音难觅;嵇康上刑场, 从容面对, 广陵一曲, 余味悠长;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我心向汉, 故国未敢忘怀;唐玄宗、杨玉环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当知忧患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音乐不光可以愉悦身心, 还可以在倾听的同时正己身、知兴替!

民间是中国民族音乐存在的沃土, 民间的娱乐活动大多以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为主。传统的地方剧如豫剧、秦腔、黄梅戏, 还有那当初流行甚广的京剧;传统的歌唱形式如陕北的信天游, 临夏的花儿等;传统的乐器如古琴、埙、二胡、琵琶等在各地都有流传, 但现在却因为媒体夹带的各种流行的外国的音乐资源的轰炸, 传统音乐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已所剩无几, 电视广播中铺天盖地的袭来的是当下的流行音乐, 传统的音乐形式已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当中。音乐是表达文化、表达心声的外在形式, 是一个民族的外在标识。十八大以来, 中央政府已经将文化兴国列为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份子, 我辈音乐工作者当乘此契机, 为保存传统音乐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物上讲生物多样性, 作为育种、科研的素材, 音乐也一样, 传统音乐的存留是音乐多样性的体现, 传统音乐文化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可作为音乐创作的素材。如当下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类型的歌曲, 给人以别样的清新亮丽的感觉,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是周杰伦歌曲创作中的一大转变。徐千雅的《彩云之南》配合西南独有的民族乐器, 圆润的歌声, 涤荡着每个人的心灵。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于创作之中是发展现代音乐和保存传统音乐的新思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统音乐不是过时的东西, 它是中华先辈遗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 只要善于利用, 必将会散发出新的光彩。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系统的阐述了金融高边疆的重要性, 金融高边疆一旦被攻破必将国将不国, 中国在旧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因为金融高边疆的沦陷, 但中国因何没有像印度一样彻底亡国呢?只因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中国文化没有灭亡, 中华之精神依旧存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就在于他的文化, 如果文化依旧存在, 那么即使被侵略也不会消亡。相比宋先生的金融高边疆我认为文化高边疆才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所在。音乐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 是文化存续保卫战的重中之重, 我等音乐人当对民族之魂——传统音乐的绵续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 1988.

[2]王耀华, 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3]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中华民族开天史 篇8

世界所有古老民族都历经文明初始,都从初始文明走到今天。因自然条件不同,各民族文明历程亦不尽相同。据考,中华民族初始文明肇启于天地合一的和谐大道,早于伏羲时代便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以正统伦理、和谐包容为核心的大道理念。

和谐大道理念指引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前行路程。在分分合合的历史长河之中,是和谐大道无数次拯我中华于险难之中,成为世界唯一将远古文化一脉相承至今的伟大民族。世人赞叹:“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年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

不过,关于文明时代之概念,我国学界存在诸多歧见,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文明起始点;文明发祥地;文明时代标志;开创文明的代表人物。

其一,关于中华文明起始点。概略统计约有八种说法:

①二千年文明说。《中华二千年史》和《剑桥中国史》认为中华民族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故中国史首卷是秦汉史。

②三千年文明说。《东周以上无史论》认为中国历史纪元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故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不可信,《诗》、《书》、《礼》、《乐》、《春秋》、《左传》所述多虚假。由此认为中华文明为三千年。

③三千六百年文明说。学界公认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百年前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中国甲骨文,推定刻于三千六百年前的盘庚至三千一百年前的纣王时期。故西方学者称中华文明为三千六百年。

④五千年文明说。此说始于民国初年。

因《史记》记自黄帝,黄帝战胜炎帝、蚩尤一统天下建立华夏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的建立通常认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我国史学界于辛亥革命期间多主张以黄帝元年(《民报》:公元前2698年)作为中华文明起始点,谓之“黄帝纪年”。由此,孙中山先生赋诗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⑤六千五百年文明说。近几十年来,有学者认为伏羲文明比黄帝文明早若干千年,应以伏羲文明作为中华文明之始。由此应鼎成先生在《伏羲甲历为前4495年》一文中运用“七曜会聚”、“以齐七政”等天文现象,推得伏羲纪年为公元前4495年。

《太昊伏羲时代》一书以《左传》:“太皞以龙师而龙名”,认为以出土最早的龙形文物所处年代便可认定伏羲所处年代。据考濮阳西水坡文化遗址M45号墓的“蚌塑龙”距今6400余年,安徽含山玉豖龙距今亦6500年,由此认定伏羲开创的中华文明为公元前4500年。

⑥八千年文明说。伏羲纪年的另一说亦记在《太昊伏羲时代》一书中。认为伏羲出生于西方的甘肃天水,而太昊族是东方氏族。据考古挖掘,西方的天水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4800年,东方山东后李文化距今约8200~78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700年。由此认定大汶口文化为少皞时代,大地湾文化和后李文化为太皞(后讹义为太昊)伏羲时代,于是得结论伏羲所处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

⑦九千年文明说。《三皇五帝时代》一书中运用所谓“一天内日月双蚀”得知伏羲所处年代为公元前7000年以前。

⑧年代不确切的四千年至五千年文明说和五千年至八千年文明说。《走进伏羲》一书中据道儒法三家对伏羲的记录,推测伏羲所在年代为距今四千至五千年。《易经图典精华》一书中据“河图洛书”数理标志,认为伏羲所在年代为距今五千至八千年。

以上,从二千年至九千年文明说。中华文明起始年代不可能如此混乱!

其二,关于中华文明发祥地。主要存有两种说法:

①文明多源说。近几十年来,随着地下文物考古的深入,北起辽河流域,经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南至珠江流域,各地多有出土龙形文物,同时也出土大量房址、墓葬、灰坑、灶台,骨、石、陶器和各式生活器物等。于是当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广泛肇启于以上各大流域,从而推翻先前的中华民族发祥于黄河中下游的学说而提出了中华文明多源说。

②文明一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文明不可能违背事物和历史发展规律而同时开创于多地。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认为在原始时代,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原始科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一,不可能同时进入文明时代。故认为文明多源说有悖逻辑,有悖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认为中华文明只有也只能有一个开创地。

其三,关于文明时代标志。文明时代标志或可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判定标准。学术界对此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歧见:

①摩尔根说。文明时代一词,最早是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1877年)使用的一个术语。指“继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其始点”与标志。

同一书中定义蒙昧时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的时期,始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弓箭的发明是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定义野蛮时代为“继蒙昧时代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始于制陶术的发明,止于文字的出现。”

②恩格斯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援用摩尔根文明时代定义并增其义:“指随着劳动分工与生产领域的扩大,出现真正工业与艺术的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大体上也就是阶级社会的开始。”

③青铜器说。西方有学者提出文明时代标准为文字、城市、青铜器的出现,并把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的准则。我国亦有学者仿照上述西方文明标准,并另加一条标准——交易的出现。

④龙网说。《太皞伏羲》一书归纳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标志有六:发明网开创性完成了古人类生存工具的超越;画八卦开创了中国远古和谐“治天下”的文明;中华龙“内圣外王”开创了治天下大统一文明;制嫁娶超越了千古群婚乱婚,完成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始建都出现了中国远古时代第一个“原始政权”;造书契开启了中国方块字的文字文明。

⑤周易河洛说。《易经图典精华·河图与洛书》认为:“河图洛书是伏羲时代的产物。那么中国文明史再不能以文字时代来划定了,而应以河洛数理为标志上溯新的文明史。这就是说,早在七千年至一万多年以前(伏羲诞生的时代),华夏土地上就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不论五千年文明也好,一万年文明也好,其源头活水就是河图、洛书。”

以上各种文明时代标志说,除摩尔根和恩格斯两说外,似乎忽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发展在文明开创和文明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四,关于开创文明的代表人物。文化是由具体的人开创的,文明也是由人开创的。传说开创中华文明的有两个人:即开创华夏文明的黄帝和开创中华文明的伏羲。到底哪位更能代表初创时期的中华民族,学界至今各说各话。

文明起始点、文明发祥地、文明时代标志和开创文明的代表人物,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任何一个民族文明初创时期所必然具备的四大要素,不具备这些要素则无法判断该民族进入了文明时代。

以下就四大要素中最具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文明时代标志”从理论与原理上展开讨论。一当正确阐明了文明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过程,并有文明初创的遗址、遗迹、遗物等大量实物证据,那么其他要素及至中华文明开创史定将大白于天下。

任一民族初始文明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乃至突变的过程。中华民族由蒙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同样是一个渐进而漫长、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韩非子》曰:“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此记表明有巢、燧人时代,人类已有挣脱大自然束缚的意识与行为,且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与凶猛野兽搏斗中学会了保护自己,告别了茹毛饮血。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但是,无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等多个方面,有巢、燧人时代的人类社会仍处于不断上升的量变过程,尚未进化到质变阶段。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巢燧之纪,寂寞无记。”明确巢燧时除构木为巢,燧石取火外尚无社会形态,社会理念和社会管理等等质的变革。语丝·古人有“四观”来看人是否可交:“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

这深入人性的四个方面:爱财是否取之有道,临难是否从容镇定,办事是否漫不经心,酒后是否放任自流。

有分寸感就不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责任心就不懒,有自控力就不乱。这对于自我修养也适用。

上一篇:参加课题主持人培训的一点体会下一篇:商业银行成功催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