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精选10篇)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 篇1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之重要性。而在低年级教学中,更为突出体现了说话、写话上,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辅导学生说话呢?以下是我从事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中一点体会。

一、规范语言,提高说话能力。

初入学的儿童,虽然已初步具备口头表达能力,但常常语言不规范,说话不完整。如何采取较好的、实用的方法,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更易接受呢?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带儿童语言特点的训练方法,让儿童使用规范的语言,完整的句子说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非常必要的。课堂上的回答训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的.,天天都在进行的说话训练,也是提高说话能力的方式。孩子们刚入学时,我就抓住契机上“自我介绍”的说话课,逐一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有些同学就会不假思索,张口就说:“* * *.”这时,我就启发诱导学生,用一定的句型说一句完整的话:“我叫* * *.”这样说话才叫完整。然后,在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你几岁了?”“你家住在哪里?”等等。使学生们初步明确了怎样去说完整的话。接着,再根据教材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几种单句的基本构成形式,使之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从多角度练习说话能力。

利用课时安排进行语言训练。

儿童受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影响,往往对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课时安排引导学生去多多的训练。在第一册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归类识字,大部分配用插图,为训练说话创设了形象直观的有利条件。如学生字“虫”字,结合图片让学生先认识甲骨文,再过渡到认识“虫”字的字形,以及“虫”字的书写方法和笔顺,接着让学生口头扩词(小虫、虫儿、昆虫、虫子……),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用这些词语进行口头造句,尽量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如:设置系列问题

图片上有许多什么?(图片上偶遇许多黑黑的小虫子。)

小虫子在干什么?(小虫子在爬来爬去。)

你感觉小虫的样子怎样?(我觉得小虫的样子非常可怕。)

你喜欢这些小虫吗?(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些小虫,太可怕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回答出了问题,再将这些话串起来,就是一段话了,坚持不懈,训练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更上一个台阶。所以说,学生语言的训练,不单单是在说话课上,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识字中发展说的练习,在说的过程中又巩固了识字,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二者有机结合,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说话训练中注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提倡从一年级抓起,要写的真,离不开观察,要写得美,离不开想象。教材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给某个故事续个结尾或改编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课文《司马光砸缸》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让学生先仔细观看,体会一下司马光砸缸时的情形,然后启发学生想想,除了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缸救同伴的方法外,还能用什么更好的救人办法?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可以找一根竹竿伸进缸里,让缸里的的同伴抓住竹竿,这样就可以把他拉出来了;有的说,往缸里扔一个救生圈,让缸里的同伴先抓住救生圈,然后再叫大人来救人;有的说,往缸里扔一个木盆,让缸里的同伴爬进木桶里……虽然同学们的想象不一定切合实际,但却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样深入启发,引导学生多思多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既活跃了思维,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语言作文教学效率大有益处。既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又使说话受到良好的效果,以至于下课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还想在上一节语文课。为写话课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 篇2

一、关键词语,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教学《雨》第三节时, 可抓住“及时雨”这个词语, 让学生想象干旱的情景:地都晒白裂开了, 像张着一张张大嘴巴;玉米叶被太阳晒得卷起来了, 显得无精打采;果树低下了头, 好像在说:“我渴死了”。这个时候庄稼最需要雨了, 此时下的雨叫“及时雨”。使学生在脑际形象地浮现干旱的画面, 犹如身临其境亲眼看见, 加深了对及时雨这一词语的理解。

二、借助概括性句段,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小音乐家杨科》, 杨科为了看一眼小提琴, 冒着危险悄悄来到食具间, 后被管家发现而遭毒打。课文写道:“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哭声、吵闹声、狗叫声”。而毒打的场面没有具体写。此时, 可让学生围绕五种声音想象杨科遭毒打的情景, 使他们在头脑里再现事件的发展过程, 以激起学生对地主憎恨, 对杨科深切同情之感。

三、借助人物描写,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金色的鱼钩》, 作者为突出老班长的精神境界, 有段描写老班长外表的一段话。可启发学生想象:一个不满四十岁的人, 为何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斑白?读到老班长命令战士喝汤那段时, 又可问:为何小梁端起这个碗觉得有千斤重?使学生在想象中悟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借助课文插图,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飞夺泸定桥》的插图描绘了22 位英雄, 冒着敌人密集枪弹, 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一般人在桥上会怎样?以此突出环境艰险;再让学生想象英雄们这时会看到、想到些什么?他们会怎么说、怎样做?此时学生或利用课文中描写进行想象, 或根据插图进行描绘, 不仅想到了插图以外情景, 收到理解抽象文学, 体会文章主旨, 突破课文重点之效。

五、借助课文结尾,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有些课文结尾戛然而止, 余韵不匮, 如《会摇尾巴的狼》, “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 猎人回来收拾你的’, 说完就走了。”可启发学生想象狼可能的哪些结果:或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或说狼饿死了;或说后来狼骗得了另一个山羊的信任而得救了, 最终那只山羊被狼吃掉了。这样想象, 各具独创性, 尤其第三例更能突出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这个中心思想。

六、借助课文旨意,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繁星》一文, 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小, 集体的力量大”这样一个道理。教毕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展开讨论, 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学生说:“一根筷子易折断, 一把筷子折不断;一种颜色画画不美, 很多颜色才能画出绚丽的图画;一块砖盖不起高楼, 成千上万块砖才能建成大厦, 一滴水不成河, 千万小溪才能汇成江河;一本书知识有限, 许多书籍才能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广阔的想象不但强化了课文中心, 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七、借助课文复述,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有些寓言和诗词一般不对人物和环境作细致的描绘,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 教师可在学生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补充细节或增加人物和环境的描写, 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如《寻隐者不遇》, 学生道, 我沿着羊肠小道往山上走, 两旁是高山峻岭, 云雾缭绕, 古木参天。潺潺的泉水声, 叽喳的鸟叫声不时传来。我爬上山岭, 只见一座草舍掩映在葱郁的山林里, 一个小孩已在门口的老松树下扫着松针……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境想象之中领悟全诗的内容。

八、借助即兴表演,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 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赵王、秦王等人物。教师引读“赵王到了渑池, 会见了秦王”, 秦:今天我们在渑池相见, 机会难得, 为了秦赵两国友谊, 请赵王陛下鼓一段瑟吧! (拱手) 赵: (无奈地) 孤王不才, 鼓不好, 不要见笑。 (左手拿起“瑟”, 右手弹拨状) 秦: (高兴地) 陛下鼓得妙, (转向文官) 来人, 把这个情况记下……之中惟妙惟肖的即兴表演, 运用情节场面的组合分解, 让学生根据人物外态、心理活动创造性地、临时编说台词, 孕育动作, 在课文情节戏剧化的渲染过程中, 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高潮迭起。

九、借助实验操作,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俗话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出来。如《赵州桥》的教学, 可让学生动手用纸折制拱桥的平面桥, 并在上面加放钢笔等物做试验比较, 在“做”中发现, 认识“拱桥”的特点、优越性。结合《捞铁牛》教学, 可让学生用弹簧秤分别提吊水中苹果和桌面上的苹果, 试验、认识水的浮力, 想象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情境也从中悟出科学道理。

十、借助动手绘画,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教学《金色的鱼钩》后, 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第四、五、十五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大胆想象, 画一幅《班长夜钓图》。要有象征性的月色、草地、水塘及持有鱼钩的人物出现画面, 再现课文复杂的动态内容。

十一、借助作文练笔, 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语文课说话训练之我见 篇3

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开口说。就課堂学习来说,学生有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在小学阶段,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发言,开口说话,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争先恐后,相当踊跃;但进入中学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对老师的提问,并不是那么积极回答,课堂上时有沉寂的局面出现。分析原因,一是学生进入中学后,课程问题难度加大,学生有畏难情绪;二是学生有面子观点,怕答得不好被同学笑话。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鼓励为主的办法,让学生开口,敢于说话,不管说什么,只要能说一两句都给与鼓励。对敢于积极开口说话的同学大力表扬,营造一种敢于开口说,积极发言光荣的氛围。在学生初步养成敢于开口说的习惯后,再对说话训练的要求,一步步提高;从把句子说完整,到把意思说清楚,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梗概,循序渐进。在实施过程中,说话训练的面尽可能大一些,以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学生消除了畏难情绪,也就敢于开口说话了。

其次,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说。说话如同作文一样,需要学生多练多说,而且要让学生主动说,说话能力才会提高。如果老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跟在老师后面说,习惯于听老师说,学生自己不会说,或者说不清楚,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很难提高的。只有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多说,主动说,学生的说话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是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内容:包括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讲对课文的理解等。对于熟悉的内容,学生容易说。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如利用早自习的部分时间,让每个学生轮流说一个成语故事;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用简短而生动的语言,讲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看图说话,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学到的知识,对图画的内容、主题、结构、层次进行生动的说明;或自己动手制成一个小玩具,向同学说明制作过程;或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对话表演。老师对这些活动,及时进行讲评,评出优胜者,给予鼓励。开展这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说话能力,使他们学到知识,而且能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再次,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善于说。学生敢于说,主动说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说。这就要求学生有迅速而敏捷的思维,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针对某人某事,经过自己的思考、组织,有条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首先要引导学生会听话,听是说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提纲挈领,抓主要内容。这要求老师在上课时,要张弛有致,不急不徐,快慢结合,随时注意自己的语速、语气、重音等,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和记的能力。会听才能会说,一个人只有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才能运用恰当的语言有条理、有层次、明确而生动地表达思维。其次要引导学生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系列训练说话能力。可以从扩词造句开始,逐步扩展,从简单的句子,到复杂的句子;从一段话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复述课文内容到根据课文进行辩论、讨论;从课内的教材到课外的阅读赏析,逐步扩充内容,加大容量。对于学生在说话中出现的错误,要求迅速改正,重新组织。训练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集中思想,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做到一个人说话,其他同学都参与。学生有了主动说话的欲望和一定的说话能力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丰富说话的内容。如对影视内容的复述,再现屏幕上的人物、语言、情节等;或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也可以走出校门,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获取感性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有条理地、生动清晰地说出来。

在这些说话训练活动中,要注意几点:

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初中学生,模仿力最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个语气,语调,都可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要先说好话,要以身作则,提倡说普通话,促进口头语言的规范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力求简洁明了,顺畅通达,力戒拖泥带水,牵强附会,甚至词不达意,废话连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在说话能力上下功夫,达到表述清晰、准确、流畅的要求。教师良好的说话能力,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多说,主动说,并不是说老师少说或不说,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如要求学生怎样全面而正确地回答问题,怎样生动而具体地叙述故事,怎样简明而概括地复述课文,怎样清晰而畅达地交流思想,都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精心点拨。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 篇4

东湖中心完小 章 声

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地方方言的限制,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因此,我们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说话能力培养和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下面,结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谈谈我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的几点认识。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降低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说话中练习普通话。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没有经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目前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有关拼音的插图,意在提供学习字母的情景,用以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并相机出示所要学习的字母。这些“情景图”和“语境儿歌”是激发兴趣、帮助识记的辅助手段,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可利用它们进行说话练习。因此,我们在拼音教学中要利用语境图、情境歌,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m”与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mā——妈 妈妈 妈妈每天送我上学;má——麻 麻雀 大树上的麻雀在叽叽喳喳的叫; mǎ——马 马儿 马儿在草原上奔驰;mà——骂 骂人 骂人的小朋友不是好儿童。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 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巩固了音节,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既巩固了拼音,又拓宽了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二、在“识字认字”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要求孩子会读,会认(去除拼音后)的字较多,会写的字较少,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很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这时若能在活动中学习汉字,并渗透说话训练,就会事半功倍。例如教学“观察人体认识汉字”时,我先后指着自己的手、足、口、耳、目等人体部位,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后我又让同桌学生相互指认练习说话,怎样爱护自己的手足口耳和眼睛。这样在活动中利用学生表达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汉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又练习了说话能力。

三、在“看图说话”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有助于将说话训练与观察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教材中很多课文都配有一幅或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我们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首先让学生按图的顺序逐一观察,大体说出图意,再让学生连起来,然后图文结合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插图的,自己哪些内容没有说好,应该怎么说。例如教学“司马光”时,故事的每一自然段都配有一幅插图,通过看图,让学生讲述每幅图有些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每个人在干什么,引导学生逐步懂得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说话的内容就有了条理性、具体性、逻辑性。又如教学《我最喜欢的玩具》时,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中有那些玩具、这些玩具怎么玩。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讲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喜欢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四、在“续编课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续编课文内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安排这一练习,根据课文所讲的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把故事继续讲下去。如学了《鸭子和白兔请客了》一文后,可先创设情境:“过了几天,鸭子又碰见了白兔,它会请白兔吃些什么呢?”,让学生延续课文说一段话。通过学生自己练,同桌互练后,再点名说,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如学了《丑小鸭》一文后,引导学生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以后会怎么呢?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各自的见解,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教材中语文百花园安排有口语交际(能说会道)的学习活动,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如口语交际《请不要这样做》一课中,引导学生看书上三幅图,让同学之间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你应该提醒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然后从小组中选出代表上台分角色表演,最后请学生做一下评价,谁讲的最好,最生动,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交际。

总之,说话训练可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中,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之我见 篇5

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 郑家勇

低年级阶段正处于学生语言习得的开始阶段,是学生书面语学习运用的初始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还处于模仿,立足于这一点,不拔苗助长更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科学认识。这也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黄金期。我们常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学生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有目的、有层次地开展好学生语言训练,对学生今后母语的深造至关重要。其中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更是其语言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在模仿中做到方法创新,措施得当,作到有效教学。

一、选好模仿的文本

低年级阶段,可供学生阅读的文本有限,而能做到语言优美、规范,适宜模仿的文本就显得特别重要。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都做到语言优美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表达规范,是学生可以模仿的佳篇。同时,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摹本,每篇课文,学生都充分的阅读、体会,便于学生即时模仿训练,而且也不会加重学生训练难度。运用教材作为模仿的文本,有助于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扩大教学的有效性。

二、用好模仿的文本

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说话训练,接着是写话训练,两个训练步骤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其中说话训练是基础,主要解决学生对语言的初步运用,而写话训练主要是强化这种初步运用,并且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

(一)运用文本句式,训练说话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家》,就采用“______是_______”的句式,这种并列句式的训练,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好文本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对这种句式的运用。像这样的句式很多,低年级阶段就应该抓住句式,让学生充分的练说运用,如“有的„„有的„„还有的„„”“_______好像(仿佛)_______”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句式,也就多了一个表达的方式。点点滴滴,就汇聚成了流淌不息的小溪,对学生整个书面语的掌握运用而言,这无疑是夯实了基础,对今后中高年级习作的训练,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巧设课本剧,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演一出课本剧,对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非常好,促进其说话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不少童话、寓言及神话故事,由于故事趣味性浓,人物有个性,有利于学生把握住角色,模仿人物说话方式,增强其说话能力,如一年级下册《小熊找朋友》,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青蛙看海》等等。教学的时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取个名字,培养学生共同协作意识。组织学生先小组内演一演,再进行

全班交流。模仿是多层次的。首先是模仿文本语言,其次模仿人物可能的语气,最后是同学间的互相模仿,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编故事,促进模仿的创新。

运用教材中故事留下的空白,引导学生模仿教材,编出合情合理的故事来,促进了学生说话能力有效构建。这种编故事主要是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而对叙述的结构,主要是套用原文本;特别是对故事中人物的语气、神态,则也强调要模仿原文中,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表达的正确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兴趣。这种模仿,有助于学生对篇章结构的初步感知,而原有文本严谨、规范,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话训练,重在落实规范。具体模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书面语的细节到位。

(一)要好好研读模本,领悟写话的内容及结构。

读好模仿的文本,领悟文本的内容及结构,是写话的基础。读的时候,要细到文本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再写什么。标点符号怎么打等等,这些工作做得越细,学生写话越有可操作性,也才能做到内容有条不紊,结构科学,表达规范。这样做,是先让学生吃透写话的各项要求,只有先“死去”,才能让学生掌握各项写话方法,从而为学生其今后的创新发展做科学引导。

(二)要反复修改,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掌握的程度低,运用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写话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反复修改。首先他们要比对模仿的文本,发现自己在用词造句、标点符号、修辞运用等方面不足,及时修改。之后,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通过相互帮助,模仿他人的优点,达到增强自己写话的能力。

低年级阶段的写话、写话训练,是中高年级习作学习的基础,针对目前小学阶段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模仿的方式,让学生先从“死”的训练中获得语言训练的规范认识,从而促进他们扎实掌握语言的最基本知识,为其将来能够游刃有余地活学活用语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说是最为有效,也最容易达到预期目标的。在模仿中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 郑家勇

低年级阶段正处于学生语言习得的开始阶段,是学生书面语学习运用的初始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还处于模仿,立足于这一点,不拔苗助长更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科学认识。这也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黄金期。我们常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学生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有目的、有层次地开展好学生语言训练,对学生今后母语的深造至关重要。其中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更是其语言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在模仿中做到方法创新,措施得当,作到有效教学。

一、选好模仿的文本

低年级阶段,可供学生阅读的文本有限,而能做到语言优美、规范,适宜模仿的文本就显得特别重要。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都做到语言优美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表达规范,是学生可以模仿的佳篇。同时,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摹本,每篇课文,学生都充分的阅读、体会,便于学生即时模仿训练,而且也不会加重学生训练难度。运用教材作为模仿的文本,有助于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扩大教学的有效性。

二、用好模仿的文本

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说话训练,接着是写话训练,两个训练步骤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其中说话训练是基础,主要解决学生对语言的初步运用,而写话训练主要是强化这种初步运用,并且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

(一)运用文本句式,训练说话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家》,就采用“______是_______”的句式,这种并列句式的训练,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好文本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对这种句式的运用。像这样的句式很多,低年级阶段就应该抓住句式,让学生充分的练说运用,如“有的„„有的„„还有的„„”“_______好像(仿佛)_______”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句式,也就多了一个表达的方式。点点滴滴,就汇聚成了流淌不息的小溪,对学生整个书面语的掌握运用而言,这无疑是夯实了基础,对今后中高年级习作的训练,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巧设课本剧,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演一出课本剧,对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非常好,促进其说话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苏教版教材中,选用了不少童话、寓言及神话故事,由于故事趣味性浓,人物有个性,有利于学生把握住角色,模仿人物说话方式,增强其说话能力,如一年级下册《小熊找朋友》,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青蛙看海》等等。教学的时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取个名字,培养学生共同协作意识。组织学生先小组内演一演,再进行全班交流。模仿是多层次的。首先是模仿文本语言,其次模仿人物可能的语气,最后是同学间的互相模仿,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编故事,促进模仿的创新。

运用教材中故事留下的空白,引导学生模仿教材,编出合情合理的故事来,促进了学生说话能力有效构建。这种编故事主要是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而对叙述的结构,主要是套用原文本;特别是对故事中人物的语气、神态,则也强调要模仿原文中,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表达的正确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兴趣。这种模仿,有助于学生对篇章结构的初步感知,而原有文本严谨、规范,为学生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写话训练,重在落实规范。具体模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书面语的细节到位。

(一)要好好研读模本,领悟写话的内容及结构。

读好模仿的文本,领悟文本的内容及结构,是写话的基础。读的时候,要细到文本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再写什么。标点符号怎么打等等,这些工作做得越细,学生写话越有可操作性,也才能做到内容有条不紊,结构科学,表达规范。这样做,是先让学生吃透写话的各项要求,只有先“死去”,才能让学生掌握各项写话方法,从而为学生其今后的创新发展做科学引导。

(二)要反复修改,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掌握的程度低,运用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写话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反复修改。首先他们要比对模仿的文本,发现自己在用词造句、标点符号、修辞运用等方面不足,及时修改。之后,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通过相互帮助,模仿他人的优点,达到增强自己写话的能力。

低年级阶段的写话、写话训练,是中高年级习作学习的基础,针对目前小学阶段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模仿的方式,让学生先从“死”的训练中获得语言训练的规范认识,从而促进他们扎实掌握语言的最基本知识,为其将来能够游刃有余地活学活用语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说是最为有效,也最容易达到预期目标的。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环节。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拼音当拐棍提前写话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二、汉字夹拼音“扶”着写话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学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带拼音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写句的劲头很大,不但巩固了所学拼音和汉字,提高了造句能力,而且养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为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三、激发兴趣爱说乐说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需要培养、扶植,给予引导。我的做法有三:

一是利用说话课,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介绍时要

求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要有条理。我班的小班长朱俊达同学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他先说。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动员他们说。声音小的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这样,胆小的也敢说了,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逐渐踊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紧紧抓装看图说话”等机会让学生练说,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便逐步提高了。

二是采用多样化方法,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在学生的生活里,看电视的机会很多,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布置他们看动画片“成语动画廊”“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看后在班上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出来;再如:早上,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梦有顺序、有条理的讲出来。你讲一个,他讲一个,同学们的说话热情也高了,说话也逐渐有条有理有顺序了。三是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说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就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个别同学还真有些“出口成章”的味儿。

四、写“诚实的自己话”,为中年级作文送一程

在学生说好一句完整话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地让他们练习说好一段话,包括:叙述一件事;介绍一个人;谈自己的理想;说说自己喜爱的什么等等。学生张骞平时好惹事,在谈自己的缺点一段话中是这样写的:“别看我淘气,经常惹老师生气。可我在家里并不调皮,只是好吃懒做。妈妈叫我倒垃圾,我装作没听见,但如果有好吃的,我却一点儿也不放过。我以后得改正这些缺点,做个好学生。”我看后说他这段话写得很真实,提倡全班学生在写作文中都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是学生写“真话”的兴趣大增,纷纷交来类似的作文给我看。让学生写“诚实的自己话”是我们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应大力提倡。

低年级写话训练2009年02月15日 星期日 上午 10:31

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是是学习习作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基础阶段,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往往会产生“望文生趣”、乐此不疲,乃至受用终生。那么如何引导呢?在低年段开展运用文本资源,促进学生说话写话个性化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语文教学应当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彰显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低年级写话训练就是让学生能自主地说话、写话,说出、写出真实的文章,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说话、写话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1、创设氛围使学生敢说

学生心中有话,要想让他们大胆讲出来,首先要激发他们说的兴趣,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当有学生站起来说时,教师应当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若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争辩或补充,对于讲得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用“说得好!继续说下去”、“不要急,慢慢说”等语言进行鼓励。使每位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2、结合文中插图,随机练笔。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安排了优美的插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了条件。

3、抓住精彩语句,模仿练笔

人教版低年级课文中有不少精彩片断,非常适合进行模仿练笔。

4、利用艺术空白,想象练笔。

有些课文,在情节上稍有跳跃,叙述上有所省略,给学生想像活动留下驰骋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加以补充,不但能激发学生说写话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5、组织实践活动,素描练笔

结合教材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行说写话训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又可以解决无话可说的尴尬。

㈠ 写想像日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儿童独自玩耍时,通常是自言自语,自得其乐。这就是儿童的“富于想像和幻想”的心理特点。这种想像带有幼儿时期的特征。虽然想像的目的性、主体性不强,但是他们能根据自身的经验自由联想,想像比较丰富独特,奇思妙想经常涌现。因此,写想像日记便成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阶梯。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让他们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去想,同时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㈡ 写观察日记,丰富写作素材

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经常写“流水账”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生活实践。因此,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说的年龄特点,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认真观察。比如,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教孩子如何去饲养或观察。再如,一年四季风景变化万千,可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观察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形、色、味、香等变化,让学生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尝,用手摸,开口问,动手做„„通过观察实践,学生就会有的可写,有的可说。

立足文本 借助文本 引导说话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一直是语文课上重要的能力培养。今天的教研组活动中宋老师组织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浅谈一年级说话写话训练》,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说话写话的起步训练,其中谈到了“挖掘教材资源”这一教学策略,读来感受颇深。如果说课堂教学仅只是在三十五分钟内所进行的师生活动,文本是师生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是由对文本的把握和运用来检验的。在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适合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内容,教师只要精心地加以设计,就会是很好的说话训练的材料。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立足借助文本,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的说话训练因素,以供大家探讨。

一、抓住生字,学习“说”。

教学生字时,我们除了对每一个字进行读音、字形的分析外,还要针对生字的特点,有侧重点的教学,有些字就比较适合进行说话的训练。如《看马戏》一课中有个生字“是”,我在学生分析了字形后,出示了一个句式:谁(什么)是谁(什么)。让学生用“是”说一句话。一开始,学生有些冷场,于是我带头说了一句:我是老师。学生听了,开始跃跃欲试地举手了。“我是小学生。我是一年级学生。爸爸是医生。今天是星期一。9月14日是我的生日。„„”通过这种句式的操练,学生既了解了“是”字的使用范围,也掌握了规范的句式,可谓一举两得。

二、借助插图,想象“说”。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课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

一、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入学准备第八课《快乐》时,我指导学生想象:图片上的同学们到底在问些什么,答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同桌一问一答进行说话练习,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说话训练。

三、续编课文,模仿“说”。

学生是编歌谣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我在教完《稀奇歌》后,出示这样的填空:

别说我家小弟弟,我的梦儿也稀奇:

,„„

让学生想想自己曾经做过什么奇怪的梦,并把它编成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飞机能在水上行。”“石块砸断电线杆。”“鼻子上面开鲜花。”《看马戏》一课教完后,让学生交流还有什么动物表演什么节目,怎么表演的?“大黑熊,吹口琴,哆來咪发,传出乐曲。”“小猴子,骑车子,脚踩踏板,转着圆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的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表达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师生合作,引导“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要随时给学生铺设台阶,让他们化简为易,获得成功。《漱口》一课我先设计了这样一种朗读方式:

师:漱口的时候先——

生:手拿小茶杯。

师:再——

生:喝口清清水。

师:接着——

生:抬起头,闭着嘴。

师:最后——

生:咕噜咕噜吐出水。

然后出示句式:“先„„再„„接着„„最后„„”,让学生说说漱口的过程。学生有了前面的朗读做铺垫,基本能独立、完整地表达出来。这种说话练习,对今后学生的写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已初步形成了口头语言能力,其中也形成了一些无意识的、不完整的语法以及不标准的语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任教低年级的老师来说,应是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的问题。这让我深深感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强弱对他今后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抓住说话这一环节,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不但有想说的欲望,有敢说的胆量,更要为他们会说、善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认识,说话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说话课,而应该借助文本,把说话教学延续到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甚至可以延续到课外,延续到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0 推荐厚实低年级说写功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

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文本体验紧密结合起来,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探索促进孩子写话能力提高的得力之法。

关键词:

文本 途径

厚实

观点一:以文本为营,觅写话之径

语文课本呈现一篇篇教材。这些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无疑是要好好解读的。经验丰富、教学高明的人往往能很简单地教语文。而他们往往主张将说话、写话在文本中落实、拓展,即抓住文本的魂、根、眼有效教学。而我认为语文教材只是载体,它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内容,而准确运用文本,进行适当的说话、写话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途径一:字词句,逐层练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但即便是识字课,教师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要贯穿说话写话训练。而且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训练。例如:教师在教“花”这个生字时,要求学生用“花”组词,有一个学生组出“菊花”这个词,然后教师启发他“怎么样的菊花?”学生回答“鲜艳的菊花”“黄黄的菊花”,教师继续启发他“菊花开在哪里?什么季节?”学生便回答:“秋天,在公园里开满了黄黄的菊花”。“秋天,鲜艳的菊花开满了花园,美极了!”如果每个生字教师都能这样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磨练,学生就能很顺利的用字组词,用词造句,养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习惯,当然说话、写话能力的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途径二:定句式,规范练

低年级学生由于语汇的局限,在口语交际中,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而导致表达不清的现象。而低年级学生要写好一段话,首先要结合句式训练写好一句话,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夯实孩子的写话基础。例如:教学识字课《菜园里》,出示句式训练规范:菜园的蔬菜真多呀!有„„,有„„,还有„„;学生各抒己见,因为蔬菜是农村孩子接触比较多的,所以说的也轻松活跃。随后问及,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这时发言的孩子更多了,有喜欢吃萝卜的,有的喜欢吃青菜的,茄子„„,最后再将说话训练提高一个层次, 让孩子将刚才的表达合二为一来说说,这样的说话训练虽呆板,但是有利于孩子有效提升说话能力,也为高年级写作打下基础。

途径三:巧设境,复述练

复述是对所学课文的一种语言再现,它是学生在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内部言语形式,对课文的重新概括。复述能使学生对课文印象更加深刻,而且学生通过复述,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化,进行了语言积累。教师要借助课文,经常让学生复述内容生动有趣的文章,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先听故事或看录像,再复述故事,这样学生的复述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而我通常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效引导孩子转化文本语言,这样的训练令孩子受益非浅。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教

师创境引导:小壁虎借不到尾巴,他非常伤心的回到家里,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了妈妈?你来当回小壁虎说说吧!简单的情境设置,让孩子转换了角色,充当小壁虎重新复述文本的梗概,复述的过程就是语言重组,表达增彩是时刻!

途径四:学文本,模仿练

皮亚杰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那么在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就存在很多故事情节相近,片段内容相仿的文本题材。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感知文本素材,充分感悟文本语言的情况下,让孩子对文本进行再模仿,再创造。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课文采用雷同的方式,分别阐述了小壁虎向燕子、小鱼、老牛借尾巴的经过。孩子在充分朗读体会后,老师引导:小壁虎不仅向小鱼、老牛、小燕子借尾巴,其实还向很多小动物借呢!可是书上都没写出来,现在让聪明地小朋友来做回小作者猜一猜,编一编,小壁虎可能还会向谁借尾巴,故事会怎么样发展呢?利用语言,充分的交流后,再让孩子进行写话训练,你看!学生思维火花丝毫不逊色于作者。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呀爬,小壁虎爬到大树上,看见小猴子在树上玩,小壁虎说:猴哥哥,猴哥哥,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猴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参加荡秋千呢?

生:爬到森林里,看见孔雀在跳舞,小壁虎问:孔雀阿姨,你能把尾巴借给我吗?孔雀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参加选美比赛的。

生:爬到池塘边,看见小蝌蚪,小壁虎问:小蝌蚪,你能把尾巴借给我吗?小蝌蚪说:不行啊,我的尾巴要游泳的,再说,我把尾巴借给你,你不就要象我一样生活在水里吗?

„„

观点二:以指导为辅,寻写话之法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写话则往往空洞无物。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一双发现的眼睛。他们在写话时,没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对新鲜的事物,突发的事件熟视无睹,缺少发现、缺少联想、缺少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必要的写话方法,由此丰满孩子的写话语境。

方法一:写话要按顺序

小学生写话,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做到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这样学生观察有顺序,写话也能做到有一定的顺序。

方法二:写话要抓特点

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学生的写话出现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现象。例如: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写《我的爸爸》,结果许多同学笔下的爸爸几乎一模一样:“我的爸爸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对我们很严厉„„”这些爸爸大同小异,都没有写出各自的特点来。而《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描写张飞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两个人的不同特点。须知,要想写出一个人的特点,我们就必须掌握这个人的相貌特征、个性、爱好、习惯、能力,以及与他有关的趣闻轶事等等,这些都是写作的材料。只有写出了特点,你笔下的人物才会变得神气活现。

方法三:写话要赋予情感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事物相交融,深刻体验自己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活动的过程,这是因为写话不仅要写观察到的人、事、物,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憎恶爱好以及心理活动,还要写自己受到的启发。只有带着情感去用心体验、认真观察,才能对观察的对象感受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果对观察的对象漫不经心,冷冰冰的,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平平淡淡、干巴巴,也就谈不上打动读者的心了。所以,教师应要求并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事物。

方法四:写话要结合联想

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如观察动物,除了对动物的外表、行为进行观察外,还要引导学生活化动物的思维,让它充满人性的思维。例如:写“狗”摇着尾巴,让孩子想象可能狗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狗吐着舌头,这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联想,可能狗又在向你倾述什么等等?

方法五:写话要“五官并用”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例如,指导学生观察苹果,通过视觉,了解苹果的颜色、形状;通过触觉,感觉苹果外表的光滑;通过味觉,品尝苹果的滋味;通过嗅觉,闻一闻苹果的芳香。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写出的习作才能生动形象,内容具体。

观点三:以评价为导,激写话之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而在写话教学中采取恰当、合理的评价手段,可以激发孩子写话的热情。

评价一:实施赞赏评价

“人性中最本质的属性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赏。”比尔-盖茨的母亲在答记者问中也曾肯定地说:“我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赏识。”我们对学生要不断发现亮点,关注细微进步,真诚地激励他们,满怀爱心地唤醒他们的潜能: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写话训练十分重要。所以在班级中,只要学生写话,就能得到专门奖品---小星星;写得越好,得到的越多。我还写上独特的评语,如“你真棒!„„你的进步让我骄傲!”以此简单易懂而又极富鼓励性的评语,来激励孩子保持旺盛的写话热情。

评价二:建构立体评价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特别“爱表现自己”,于是,我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孩子写话的评价不仅仅只是让他们在乎老师,而是要从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活动中进行多元的评价。

在班级中,每天安排10分钟讲评优秀写话作品,鼓励孩子保持写话热情。在发下写话作业时,安排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更是让写话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桌、同组、好朋友之间的互相交流,学生自己推荐和老师发现的得意之作的展示,起着不可替代的榜样示范作用。

评价三:创办班报评价

儿童在未入学之前就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来到新的学校,见到新的老师、同学,一切他们都感到那么新奇。开学初,学好拼音后,就鼓励学生用会写的字和拼音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写下来。孩子们兴致很高,写得很高兴。虽然他们写得很稚嫩,但当他们看到自己写的一句话、两句话变成了铅字,编在了班级小报《小苗苗》报上时,他们的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他们与爸爸妈妈分享成功的喜悦之时,那种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他们感到写作文原来并不神秘,写话也并不可怕。在这样一种放松的心态下,他们爱上了写话,一篇又一篇习作登上了小报,于是自信心也不断增强。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篇6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验,我觉得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在识字教学时应该不失实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有利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识记大量的生字,扫除认读障碍,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几种识字的教学方法,力争营造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一、创设情境,唤起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精心制作儿童熟识的动物图画、色彩明亮的多媒体可课件,同时插入充满童趣的语言,用它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这样唤起了学生识字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就能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喜

悦。

二、用顺口溜、谜语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生

1.用顺口溜识字。如在教学“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

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单纯的读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

2.根据字型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解了。

课外书可以让学生认识很多不认识的字,因此在课余时间,我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看的书籍,并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和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识字,掌握的字也就越来越多。另外,我还让同学们多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影视、广告、商标等识字,不需要老师教,他们就认识了“娃哈哈”、“贝奇野菜汁”、“脑白金”等广告词中的字。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提高了,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学到的字,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理解字义,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认为我们能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认识特点,设法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的机械的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浅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篇7

一、通过比较,训练说话

在上课之前,教学应对教材瞻前观后,确定说话的内容。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中地《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课文中的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青蛙时,分别用上了“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等几个动作的词,在指导理解这几个动词时,教师可用这些动词说上几句话,让学生表演动作,加以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指导学生用这三个词来进行说话、写话练习。这样,学生既产生了辨别差异的兴趣,深刻理解了词语,又锻炼了说话能力,并且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复习;既发展了语言,又发展了思维,一举多得。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比较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清澈的湖水》这一课,课文中的“小洁手里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和“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为。教师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这两种行为进行对比,说说他们俩谁做得对?如果你是小洁,你会对那个小孩说什么?这样,通过对比练习说话,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巩固了课文内容,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观察图画,训练说话

低年级课文中的插图具体、形象。课文中的内容可感受性强,是训练学生说话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把插图中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狐狸和乌鸦》一文中,课文中插图是狐狸和乌鸦在交谈的情景。在讲读课文之后,可让学生观察画面思考:图上画了什么动物?他们分别在哪里?他们的神态怎样?动作怎样?它们在说什么?让学生从他们的神态、动作中去想象他们的语言,从而进行说话训练。然后,请一位学生扮演狐狸,一位学生扮演乌鸦,把整个画面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这样凭借插图,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画面的意思,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复习。

课文中的插图有不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当学生与图意产生共鸣时,受到感染,心中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正是练习说的好机会。如小学语文第三的《清清的溪水》这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看着课文插图练习说话。图上画着大象和野猪正在进行拔树比赛,比比谁的力气大。一片小树林快被拔光了,清清的溪水变得混混的了。小兔看了很气愤,如果你是小兔,心情怎样?你有什么话要对大象和野猪说?这时,学生就会纷纷举手要说小兔的心情。形象画面,角色替换,学生仿佛进入画中世界,入境生情。有的学生说:“我会很生气地跑到他们面前说:你们赶快住手,好好的环境被你们给破坏了。”有的会说:“我会远远的大喊:你们快点停下来,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去破会它。”学生边看边说,心情无比激动。这种教学境界把学生和插图融为一体,把看“形象”到学“语言”融为一体,要保护环境的情感自然从心中升起。

三、发挥想象,训练说话

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要紧扣课文的主要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文的作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及时地运用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狐狸骗取乌鸦嘴里的肉的过程是重点。课文要求回答: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但课文中只写了乌鸦是怎么做的,没有直接讲她是怎么想的,要想理解课文,这是一个难点。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启发想象说话训练的良好契机。

在这个说话训练中,根据狐狸所说的话,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乌鸦是怎样想地,大家可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教师对这些讨论的见解作一个肯定,并把学生的讨论加以综合概括。这种揣摩想法的讨论,为学生理解课文设置了台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虚荣心,在突破课文难点上,让学生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这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紧扣词句,训练说话

讲读课文中的说话训练,不必舍近求远,另起炉灶,而要把讲读课文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的《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教学目的中要求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这两个词练习说话,教师可在讲读课文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然后,再要求学生用这两个词说话。在讲读课文中紧紧结合句子,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词语,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再如,第三册的《北京》这一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课文中的“绿树成荫”,“川流不息”这几个词语,要求学生用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赞扬北京的美。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还巩固了课文内容,并且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篇8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字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5、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

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评价之我见 篇9

2010-11-11 00:12:45|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自从我校参加合肥市《写字教学与评价课题研究》中的小学低年级组子课题研究以来,我就侧重写字教学评价的研究,因为写字教学评价对学生写好汉字有着根本的促进作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指导

下,在课题研究的要求下,对学生的写字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一、教师指导评价

1、讲授评价内容。

评价一个字写得像不像字帖,可以从笔法、结构这两方面入手。笔法知识包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以及笔画的长度、弧度、角度、力度等审美要素。字写得美不美,除笔画外,与结构的处理是否恰当有密切关系。可以讲授结字方面的知识,如:平正、匀称、连贯、参差、飞动等,并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学会从这方面进行评价。

当然,这么多的结构知识,一次性的全部讲完学生是接受不了的。低年级学生只要掌握结字的“平正”

和“匀称”评价就可以了。

2、指导评价方法。

如何教学生对自己书写的字进行自我评价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小黑板的几个田字格中写好一个字的两种样子,问学生们哪个字写得最好。刚开始时,他们认为我写在黑板上的字都是好的。这时,我出示字帖上的原字,让他们仔细观察,寻找差别。起初他们只能辨别出结构位置明显不正确的。后来经过我的引导“是否还可从笔法方面进行比较呢?”他们又多次观察分析,不但指出笔法明显错误的,连我书写字的捺角没捺出和一提提得太长也准确指出了。这样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能初步欣赏那些写得好的字,对自己所写的字作出正确的评价,也唤起了学生对照字帖上的字认真书写的情趣,克服了写字的盲目

性和随意性。

二、学生自主评价

在写字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写的字进行自主评价。我要求学生先用心地观察字帖上的范字,然后对照临写3~4个,再让他们及时进行自评,找出写得最接近字帖上的那个字,并用笔在下面画上“○”。这种让学生对在自己满意的字下面圈点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操作。学生写完字后,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反思中学会赞赏自己,培养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不足。并且,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

达到书写美观的效果。

三、作业批改评价

对写字作业进行讲评,是不可缺少而且很有效的,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我采取的评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面批点评

教师面批学生作业,进行师生对话,从结构、点画入手,既肯定习作的优点,把优点讲够,同时也指出习作的不足,把缺点讲透。在对话时,教师既要动嘴讲,也要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捷径。低年级教师的语言指导、直观示范对学生在感知、理解、巩固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2、批改评语

教师对学生的写字作品批改,不是单纯地打个等级,而是指出其中一两个主要毛病,督促学生在下一次写字中改正。学生每次克服一个毛病,天长日久,字是不愁写不好了。还要借鉴学生作文评改中的“眉批”、“总批”方法,“圈点批注”法。加上文字批语,如“有进步!”、“这个字稍偏了一点”等等。这样做对

学生的帮助会更大。需要注意的是,批语要简洁、易懂,因人而易。

3、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互相评改作业,一方面提高了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学会了点评方法。引导、鼓励学生互相评议,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在互评中促进共同提高,效果还不错。很多微妙之处,细细品之回味无穷。有的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点点画画,还写上评语“有进步!”“要努力。”“真漂亮!”……有的学生还写一段话,告诉他该怎样怎样。写字的乐趣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得到释放,进步的大小多少也得到了比较和肯定。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自我评价中得到了促进,得到了和谐发展。

4、小组评价

对于学生当堂完成的写字作品,我总是注重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写完字后,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一评价、欣赏组内成员的每一份写字作品,并对作品进行圈点、批语、交流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过后,每个小组推荐本组写得最好的作品,教师当堂反馈点评,并及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出学生写的字。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好汉字的信心和决心。这种评价方式的运用,教师要多加示范,尤其选优秀学习小组当堂示范,让每位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有学习模仿的范例。另外,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每个学习小组,相信他们能评价好。实践证明学生对此评价方式十分感兴趣,评价十分专注,真象小书法家在一块儿切磋

技艺。

四、家长评价

学生的写字任务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家里完成的,让家长督促、评价孩子的写字,是写字评价的一项重要措施。家长的评价主要侧重于书写姿势、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学习态度和书写姿势、书写习惯等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书写好坏。老师对学生的家庭作业书写姿势,书写习惯等显然是不易控制的,这个任

务自然就交给家长了,但老师首先要与家长形成默契,指导家长开展评价工作。

小学生写字教学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

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 篇10

一.培养说话兴趣, 激励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 有兴趣就有说话的动力, 有兴趣就有说话的潜力。针对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 每次上课前尽可能把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 富有吸引力,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 对说话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主动地投入, 使学生说得轻松, 学得愉快, 高高兴兴地去说、去讲。如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课时, 上课前先让学生看一个实验, 在一个细长透明的玻璃容器里放进一个小皮球, 问学生如果把水倒满容器时, 小皮球会怎样?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 边看实验边议论。当小皮球浮上来时, 学生不由地说:“皮球浮上来了!”这样既使学生开口说话, 又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因势利导, 及时发现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把说话内容和他们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 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例如, 让学生说说学校的环境怎么样;讲讲教你的老师有几个, 你最喜欢哪一个;家里有谁, 谁更爱你;谈谈你最想做什么等等。由于说话内容贴近生活, 富有情趣, 学生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 并在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创设说话语境, 鼓励学生敢说。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不大敢说话,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师道尊严”、“大人说话小孩听”, 反映在课堂上便是“我讲你听”的教师“一言堂”。另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变化, 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导致了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产生, 因而, 学生不敢也不愿多说话。

为鼓励学生敢说, 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语境”, 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首先, 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 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摆架子, 要鼓励学生, 允许学生平等地与自己讨论。其次, 要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 自觉“对外开放”, 训练学生适应“语境”的变化, 大胆发言。有些学生在小“语场”敢说, 大“语场”不敢说;熟悉“语场”敢说, 生疏的“语场”不敢说……所有这些, 都要求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 使“语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内外结合, 反复训练。

当学生有了说话的欲望后,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 心里怎么想, 嘴里就怎么说。不要给学生加框, 也不要多加限制, 只要学生想说站起来就说。即使学生说得不好, 甚至听不懂他说什么, 教师也不应轻易否定他们, 而应该充分鼓励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 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或给予一个亲切的微笑。耐心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使他们增强开口说话的信心。例如当学生口渴了想喝水时, 要求学生必须开口说“我要喝水”才给他水喝;当学生想上厕所时, 要求学生举手向老师提出“我要上厕所”的请求才让他去, 渐渐地学生就会养成说话的习惯了。

三.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能说。

一方面学生敢说但有时却又无话可说, 或者想说而又说不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 选准刺激学生说话的兴奋点, 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甚至非说不可。另一个方面,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思维紊乱的人, 一定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又有层次, 语言才会清楚而又有条理。所以, 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应是同步进行的。

基于以上两方面, 我们应把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听、读、写的培养相结合, 整体培训, 才会真正使学生“能说”。在阅读教学中, 可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 或复述, 或概述, 或辩论, 或作专题发言。学生每节课都要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 聚敛思维, 再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反复训练, 思维和说话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中, 则可让学生口头作文、即席演讲等, 这是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会想, 会思维, 也就能说了。在平时积累中, 首先在课堂上, 要求学生把优美句段、词语抄写下来, 并通过多读、背诵把它们记下来, 加以理解、运用;也可以让学生把优美的词语、句子抄在黑板上, 供大家一起诵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 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课前五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说话练习, 看谁说得好, 并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做既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提高了他们说话的表达能力。

四.教给说话技巧, 引导学生会说。

“想说”是欲望, “敢说”是基础, “能说”是要求, “会说”才是目标之所在。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 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现力。

上一篇:“法治文化校园行”活动方案下一篇:议论文写作技巧 如何写好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