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的随笔散文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感悟的随笔散文(精选8篇)

人生感悟的随笔散文 篇1

最近翻出了许多90年代的日剧重温,包括最经典的《东京爱情故事》,在我整个少女时代断断续续地从电视上偷看,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开电视,调到浙江电视台,沉浸在男主女主的爱情中心动不已,

因为是偷偷看的,如果大人一回家,立马关掉电视跑回房间,装着写作业的模样,所以,一直到大学时代,才最终把故事看完。一直没想到结局会是那样的悲伤和无奈。

少女时代的我超喜欢莉香,哪个少女又不是呢?就连当时情感丰富的表弟,都深深迷恋上莉香。在我们的眼里,那代表着青春萌动的心情之莉香,是完美无缺、令人神往的。

多年以后的今天,当32岁的我再次重温此剧,感受却不一样。青春的美好光环已去,用冷静的现实的眼光来看前的莉香,许多情节忽然间就看明白。比如,完治为什么会选择离开莉香,三上为什么最终不能和里美在一起?

其实,细细品味,一切的结局都是注定的。先回答完治为什么离开莉香?其实剧情早就设了铺垫。第5集,当完治和莉香确立恋爱关系,正热恋的时候,传出来第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与三上闹别扭的里美在完治生日那天把完治叫了出去,恰好被莉香看见了,莉香回家等完治一起甜蜜地切完蛋糕,完治却向她撒谎说迟到是因为去见客户。莉香十分生气,跑了出去,完治追上她,她也不听他解释,在她心里,认定这种撒谎是因为没有全身心爱她的缘故。其实,我能理解完治,这个时候他虽然内心对里美还是关心的,但是内心最爱的绝对是莉香。莉香不仅不能容忍完治对初恋情人哪怕一点点的关心和心动,而且在和完治的恋爱关系中处于完全强势地位。其一,生气的时候不听对方解释,甚至不给对方解释和弥补的机会。其二,她的恋爱是用尽全身心力量的,是不顾及旁人世俗眼光的,比如在上班路上大声喊“我爱你,丸子”,暴露了办公室恋情,使完治成为全公司瞩目的焦点和调侃的谈资。其三,她不按常理出牌,喜欢逗自己喜欢的人,满足自我,却不太顾及对方的感受。比如完治生日那天想邀请莉香去家里庆祝,结果莉香煞有介事跟完治说营业部里有一个叫石原的人约她,完治信以为真,还吃醋,结果莉香是跟他开玩笑,完治感觉非常不好。这里体现了两人不同的价值观和性格特征。逗趣本身是恋爱美妙之处,可是不顾及对方的感受,逗趣逗得对方无所适从,也不是什么好事。

总结起来就是,莉香和完治性格是不太合适的,他们不太能互相了解,莉香不能了解完治一本正经的心情和想法,如对初恋情人的留恋,对办公室恋情的忌讳;完治则不能了解莉香内心的不完全感,对爱情纯粹的追求,自由自在的性格。当然,如果有一天他们互相了解了,找到了合适的相处方式了,这种性格相异的人碰撞出来的爱情火花一定很美妙的。正如他们热恋时(电视剧里只有短短的一集而已)那种美妙的和谐的滋味。莉香是个很棒的女人。她每天都充满了活力和能量,说话风趣,做事干练,最重要的是,她全身心地爱着她喜欢的男人,不能允许别人说自己的男人一句不好,绝没有半点嫌弃、厌弃、出轨之类的想法,

相信男人们都会喜欢这样的女人,全身心爱着自己的女人。但是莉香身上又有男人害怕的东西:强势,强加给男人自己的爱情观,要求对方等量付出,全身心爱自己,爱情洁癖,不能容忍哪怕一点点的情感动摇。以我32年对男性这种生物不完全的了解,我认为,至少大部分男性喜欢的女人,是有着莉香的优点,却没有莉香缺点的那类女人。换言之,男人既想从女人身上获取全身心的爱情和肯定,又不想被完全束缚住。但是世上哪有这样好的事情?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天真的妄想型动物。都只想获得,不想付出。

好了,再说说三上和里美。其实三上是很喜欢里美的,电视剧里三上喝醉酒带着完治去莉香家,趁着完治睡着,三上跟莉香敞开心扉说,“其实我是很喜欢里美的,程度一点也不输给永尾。”但是三上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明明喜欢,却相处得那么累。要说到里美这个人,里美是《东爱》铁杆粉们不太喜欢的一个角色,原因是她插足莉香和完治,破坏了他们的爱情。但是,我的看法却和激进粉们不同,里美是个传统的女孩子,她不像莉香那样“脱俗”,她是十分世俗的.女子。她不太能考虑别人的情感,只顾着自己。她一开始因为害怕受伤,不敢面对暗恋多年的三上,甚至于对方吻了他,都要落荒而逃;后来又因为害怕自己受伤害,不信任三上,躲着三上,拒绝沟通。里美和莉香对待爱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莉香能够一次次地原谅完治,因为对方是自己爱的人,即使受伤也要自己舔着伤口,在爱人面前明朗地笑;而里美面对伤害,不仅不能够原谅,还希望对方求着自己回头,还要故意给对方脸色看。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里美,而不是莉香简言之,莉香是伤害自己,而里美是伤害别人。电视剧第5集有个片段很值得玩味,里美去医学院恰好碰见三上跟别的女生亲热互动,立马黑脸走掉,三上追过来里美是怎么说的?她这么说:“这里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其实我只要乖乖在家等你就好了”注意,她说这话是充满了怨气的。里美是不太喜欢正面交锋的人,她性格比较内敛,因此她的情绪很多时候是以一种暗讽、怨话的形式说了出来。而莉香则是正面交锋表达不满:“我最讨厌别人对我撒谎!"如果这时里美能说:“我最讨厌三上你的花心!”那么,里美就不是里美了。里美和那个富家小姐(最后与三上结婚那位)最大的不同在于,里美完全不能容忍三上的花心,而那个富家小姐对此要包容得多。对于不爱束缚的,质问“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同时喜欢多个人”的三上,里美的爱无疑让他感到了束缚感和沉重感。

所以,真正的爱除了双方要有吸引力、要融洽,更要能够互相包容和理解。这是我一点点感悟,献给我青春的回忆《东爱》!对于80后来说,《东爱》、《灌篮高手》代表了青春!前者是恋爱的心动,后者是校园的热血!我一直不太能理解,现在的孩子们看什么《小时代》,那样做作的电影我真的看不下去!可90后们极力追捧,口口声声说《小时代》就是我们的青春!我现在似乎能理解一点点。不是因为故事多有代入感,而是因为它出现的时机,恰好,契合了青春的某个需要,连带激起了当时的某些记忆。是一种集体的年代情节作祟啊!

人生感悟的随笔散文 篇2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 抒情味很浓的写景美文, 名为秋雨, 实际上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 从秋天的到来写起, 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丰收的景象, 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我在教学之前便为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韵味, 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气味美、声音美。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我、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潜心对话, 悉心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一、生本对话, 放飞学生的灵性

通过优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 我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 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展开对话, 进而产生感悟, 展开想象, 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 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初读课文环节, 我让学生自由读文, 然后说一说通过读课文, 对秋雨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初次对话之后, 找到了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纷纷举手作答, 谈自己读课文的收获。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 我发现这些句子连起来, 就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说完, 她抑扬顿挫地朗诵了起来。这一读, 不仅读出秋天的美,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更读出了孩子们的灵性。在她的朗读中, 语言文字都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 全班同学和我随着她娓娓动听的读书声, 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 一起走进了意境优美的秋天里。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头, 整堂课中学生都在读中想, 读中悟, 读中思, 读中问, 读中说, 充分地与文本展开对话, 个性化地体会作者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获得审美体验, 课堂中时时处处都有学生灵动的思维在闪光。

二、师生对话, 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对话成为师生心灵交往的重要方式, 只有通过师生对话, 才能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本堂课的教学, 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展开, 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 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实现这一目标时, 我并没有将这个词的理性解释直接传授给学生, 而是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学中我和学生围绕“秋雨送出了哪些色彩?”这一关键问题展开对话, 在学生找出了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之后, 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的文字, 去品悟文章的语言美, 去感悟秋天的美好。学生读完这一段之后, 眼前浮现出了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时, 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这个关键词的同时, 我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呀扇呀,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 飘呀飘呀,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 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像……”的句式。在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 让学生发挥想象, 能说能写。

学生在理解“扇呀扇呀”“飘哇飘哇”这两个词时, 都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学生说:“夏天舍不得走了, 所以梧桐树叶要不停地扇啊扇啊, 才能把夏天的火热扇走。”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梧桐树很有耐心, 在那儿不紧不慢地扇着。”有的学生说:“我从‘飘哇飘哇’这个词中, 感受到了枫叶的美, 像仙子一样, 很飘逸。”还有的学生说:“枫叶舍不得树妈妈呢, 所以慢慢地飘下来。”

听!多么精彩的发言, 多么独到的见解!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过程中, 学生欣赏美, 感悟美, 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

三、生生对话, 激发学生的诗性

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 自由地表达观点, 尽情地交流。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从同学中最接近、最直接的渠道来获得反馈、巩固和支持, 促进他们在情感体验、想象创新、语言积累等各方面的提高。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个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生生对话的拓展延伸的环节, 以“在秋天的雨中,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和“你想对秋天的雨说些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让我意想不到的是, 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 表达出了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喜爱。他们用“美丽、五彩缤纷、芬芳扑鼻、充满活力……”这些富有诗意的词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而对于第二个问题, 同学们的表达更是异彩纷呈了。有的说:“秋天, 你把美丽送给人间, 我们真是太感谢你了!”有的说:“有了你, 才有了大地的丰收;有了你, 才有了丰富的色彩;我爱你, 秋天!”……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出了孩子们心目中美丽的秋天, 也展示了孩子们心中深藏的诗情。学生在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中, 对秋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 对秋天的感情也在不断地升华。

人生随笔三题 篇3

你一直在等待。不管你在意不在意,等待就已跟你生命的脚步在走:你等待理想的实现,你等待真挚的友谊,你等待醉人的爱情,你等待金钱和地位以及那些可以言说或不能言说的人生其它的种种。这一个又一个,一次又一次的等待就这样贯穿了你的一生,你必须坚持这些等待,除此而外,你别无选择。

等待很美。在那些漫长的永无尽头的等待中,你用美好的思想和纯情的目光装扮每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你用梦幻的花香,熏染一个接一个的明天。等待让你充满了柔情和憧憬;等待让你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诗意。或许你所等待的东西在一夜梦醒后的晨晖中就会悄然来临,而有些你等待的东西则会在长久的渴望中若隐若现。

等待很苦。人生的等待又常常流淌着寂寞和孤独,常常让你焦躁不安,让你忍受你想或者不想、你该或者不该、你能忍受或者不能忍受的一切。

世界和人生就这样在等待中变得光彩夺目或光怪陆离。等待交织着汗水和泪水,交织着平庸与崇高;交织着成功和失败;交织着真善美与伪恶丑;交织着痛苦和欢乐,温馨与孤独,忘却和怀念。

品味等待,为了你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学会等待,为了你艰辛而又美丽的一生;让对人生崇高目标,对真善美的追求化为坚韧的信念,始终陪伴着你的等待吧。

品味寂寞

寂寞是人的影子,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寂寞牵扯着。伟人有伟人的寂寞,即高处不胜寒;凡人有凡人的寂寞,即独处深闺无人识。所不同的就是排遣寂寞的方式各不相同。

从字面含义而言,所谓寂寞就是孤独冷清的意思。很多人都认为人多场面热闹就不会寂寞,于是倾其精力追逐簇拥的鲜花和雷动的掌声。然而,天下再热的茶也会凉,天下再奢华的宴席最终也要散,等人去楼空,花谢草枯,依然会门庭冷落,车马稀疏,进而陷入一种更深的寂寞。浮华喧闹永远也不能够真正赶走寂寞,因为真正的寂寞来自灵魂深处,只要是灵魂尚存,寂寞就无处不在。

寂寞是人生的一种品味,像遗世独立的冰山雪莲,像高翔蓝天的沧桑老鹰,像被意外柔情击伤的赳赳武士。在朔风吹折衰草的薄暮,在冷雨敲打孤窗的夜晚,在生活的每一个折痕里,时时刻刻以一种平静的心情去面对寂寞,去品味寂寞,就会感到寂寞是生命的朋友,是人们感知自我的捷径。在寂寞中,可以听到时间在如水的月光里流动的声音,可以感觉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意味深长地翻动着一页页记忆之书。

听听悠悠音乐,饮点淡淡的酒,想想雪一样从容飘落的生命过程和雾一样婉约的人生季节,在寂寞中要做的事很多很多,寂寞是另外的一种充实,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以一种平静、理智的心情来对待它。

牵挂

牵挂,是一份缠绵,一缕相思;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殷勤祝愿。走南闯北的人,被牵挂,是幸福;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被牵挂,是凄凉。

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牵挂是人生符号,时时刻刻缠绕着人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缕灵感。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人生的喜怒哀乐。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怀念,是牵挂的折磨;那“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是牵挂的寄托;那“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酒,是牵挂的蕴含;那……

牵挂,是酒是丝,把两颗遥远的心牵进浓郁醇烈的酒里深窖;牵挂,是鸢是线,无论飞得多高的鸢,愫愫情怀仍捏在他(她)手中。

花语人生的随笔散文 篇4

我喜欢花,但是从小到大,并没有养花种草的好习惯,一来是自己粗心疏懒,有时竟然几天也不给花浇水,二来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紧张忙碌,忽略那个闲情逸致,再一个性格中也少有那种温情婉约的性情。看到别人家怒放的花朵,心头还是一惊一喜的,总是跑到人家那里赏花看草的,所以,朋友或者同事家的花若是开了,总是告诉我去欣赏,拍照。直到前年搬到了新家,才养了几盆听说能吸毒的花草,也是非常好侍弄的花。也许因为馨煜是北方人,我们这里长达半年的白雪皑皑冬天,冻结了一切生机,只有在短暂的夏季,才能看到盛开的花,所以馨煜抓住机会,有时逮着一朵花,就像蜜蜂吸吮花蜜一样,翻来覆去的拍,拍得花都谢了,兴致依然浓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留不住的过往,掬不下的花香,到处奔走,试图追赶流年,稍纵即逝的时光永远只能被定格,回眸凝视,身后花瓣一路翩舞倾听花语,闻过花香,这样足够了。心花,放肆地绚烂,拼命地开放,终抵不过秋霜侵凌,花殇残缺是一种凄美的壮丽。一朵花,就是一个生命,一个轮回,一个世界。像一朵花般的绽放,享受生活,享受美丽,享受自然;像一朵花般的凋零,感知平静,感知洒脱,感知淡然;像一朵花般的思索,孑然傲立,容纳天地,历练沧桑。

生命中那些曾经华美、曾经绚丽、曾经灿烂的时刻短暂绽放,季节过后会隐没在岁月的尽头。留下的,只有零星碎散的记忆。风起,花飞,伴随着过去点滴一起离去。此时,我多想我是一朵花啊!剔除枝节的牵绊,花开的动人和落红的归根。就让我轻快地被风带走,不要问目的在何处,一切随缘便罢了。我抬起手,让手中的残花随风而逝。我认为这是是种细腻的幸福。尽管花会再开芬芳,花香会飘扬四方,但,再开的花已不是当年的花。

自然界的花儿开了,果子熟了,庄稼成了,就是成熟,就是收获,人生的成熟就是人生从一种境界到另一种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生活就是一个使人成熟的试卷,我们勇敢的做好每一题,才能得到成熟的高分。成熟是一种人生境界,不到生命的终止那刻,你都会有再次成熟的机会。即使你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许看到蝴蝶破蛹而出,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人生境界。生活中一切事件,你经历了,懂得了,悟出道理了,都说明你达到了成熟的人生境界。

生命就像旅程,赏一季风景,看一季落红。秋天的风总是那样无情,清扫着荒凉。树叶问秋风:“你为什么要把我带走?”秋风说:“我要把你带到那属于你的地方”。然而土地张开了双臂:“这就是你的.归宿”。树叶无言无悔地投入了大地的怀抱……

生活感悟的散文随笔 篇5

小树苗经历风雨后就能更好的成长,可是我似乎看见我生命的那棵小树已经匍匐在狂风暴雨的脚下,连每片树叶都在颤一抖和哭泣。

我太弱小了,离开了大树的遮蔽我将从哪里得到我生命的供养,得到我灵魂的抚一慰。我拼命地成长,我以为我足够担负起我生命的重量,我生命的需求!可是外面的世界告诉我,我太弱了。与我同期的树苗已经开始扎根结果了,而我只是颤颤的探出枝桠,被风雨折断后,流着泪躲回大树的怀抱。

鸟的迁徙感悟散文随笔 篇6

其次,无法忘怀的是片子那悠扬自然动听美妙令人如痴如醉的音乐,配上那天籁似的鸟声,那森林的山风,那拍岸的海涛,还有其余各种大自然纯净的声音,再加上高科技的数字音效,观众一下子仿佛身临其境,跟随着音乐或缓或急,或简单或悲伤。

当我们以为已忘却了这世间的尘嚣时,是那清脆的枪声,又让我们不得不从鸟儿的喜怒哀乐中回到现实中来,回到这个残酷甚至残暴的现实。正是靠超凡的影片剪辑,才得以将460公里的胶片浓缩成92分钟的精彩,没有丝毫杂乱,没有半点沉闷,一切就这么静静地展示着。据统计,整个片子“不超过十句解说,不超过二十句字幕”,没有任何的说教和口号,正是这种“留白”这种逼人的自然,从内心深处打动了观众,并留给了观众更多时刻静静地去思考去感受。

而片子的背后,最我令我折服的是导演和剧组人员在拍摄过程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那种决不罢休的精神。投入再多金钱,投入再昂贵的设备,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有这部片子。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守候,我想拍摄组必须也随着鸟儿经历了一次人生征途的迁徙,甚至换来人生的大澈大悟。

现代散文中的人生况味 篇7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 也是一位被“流言”所笼罩的神秘才女。张爱玲以小说闻名, 与同时代许多作家一样, 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她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是英文散文“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 刊登在1938年的《大美晚报》上, 里面写的是自己的一点惊险的经验。有学者认为, 张爱玲的散文成熟作品要早于她的小说, 她的散文可与林语堂、周作人、郁达夫、鲁迅等作家的散文相提并论, 自成一格。我之所以选择《童言无忌》, 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题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也是散文家笔下最常见的, 借此可以对比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可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 特别是她对自己所经历事件的态度、情感;也想由此对现代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稍作讨论。

散文究竟是为谁而写?写作者心中有没有假想的读者?张爱玲说, 用“童言无忌”这个题目并不是要说犯忌讳的话, 也没有一吐为快之意, “不过打算说说自己的事罢了”。“说说自己的事”有两个连带的问题:一是有没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听, 或许还有些回应, 自然是一件乐事;无人愿意听, 或者碍于情面装着听, 在说者这里就会产生不安, 在听者那里或许会有嫌烦。二是倘若没人愿意听, 自说自话, 就有自我炫耀以引起他人兴趣的嫌疑。但作者还是决定要“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事写点出来”, 她虽然以“免得压抑过甚”到年老“一发不可复制”来调侃自己, 不过很显然, 对散文来说, 写比听更重要。

因此, 散文是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 是为自己而写, 是为满足自我倾诉的欲望。就像作者在《私语》开篇所说:“‘夜深闻私语, 月落如金盆。’那时候所说的, 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罢?……所写的都是不必去想它, 永远在那里的, 可以说是下意识的一部分背景。就当它是在一个‘月落如金盆’的夜晚, 有人嘁嘁切切絮絮叨叨告诉你听的罢!”为自己而写的散文, 就是夜深人静时说的心腹话, 不必去想就可以娓娓道来。也因此, 散文的假想读者首先是自己。现代人特别重视自我, 强调个性, 每一个自我既相同又不同, 人人都会有倾诉自我的欲望, 人人也都会有倾听跟自我相同或不相同的人诉说的愿望, 写作者其实不必为是否有人倾听而操心———一开始就决意为他人、为心中臆想的读者所写的散文, 往往给人以指手画脚、盛气凌人之感, 反遭人排斥;而那些抱定是为自己而写, 写的也不过是自己的琐事与感悟的写作者, 他们的作品会“自动”寻找情投意合的读者, 并在他们心中引起回应。

“童言无忌”这个题目, 表明作者要写“无忌”的散文;童言之所以无忌, 因为它往往是一种真言, 虽不免使人难堪, 却极可能道出了某种真实的存在。在本体意义上, 散文正是一种童言, 一种真言;或者说, 是我们成年之后试图返回童言即真言状态的一种努力, 散文这时就是最恰当的一种文体形式。“无忌”的散文意味着作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 只有那些真实发生的、未经伪饰的、刻骨铭心的事物, 才可以进入到散文的言说中去。它们是你生命中的一段历程, 一个插曲;它们可能使你在一瞬间, 恍然觉察到当年没有觉察到的意味, 并帮助你看清现在的你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你。所以人们常说, 散文最能见出作者的本我、真我。所谓散文不能虚构, 也应当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在张爱玲这里, 散文本质上不是为说而说, 并且首先不是为别人而说。散文要与之对话与交流的第一对象是自我, 是与写作者所描述的事件、场景中的“我” (过去的“我”) 已然不同, 或者依然相同的另一个“我” (现在的“我”) 的对话与交流。因此, 散文具有审视或反思自我的功能。而读者会跟随写作者的叙述作出相似的反应, 他们在作者笔下看到或与自己相似, 或与自己完全异样的人生, 因此而亲切, 而讶异, 而慨叹。在这个意义上, 与其说写作者是为了呈现一个自我, 不如说是为了追寻那个谜一般的自我;或者说, 散文写作是为了求证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你看, 从前的我是那个样子, 现在的我为什么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了呢?”散文的文学性也在这里表现出来:它与其他文学文体固然有很大的不同, 但依然是以探索人与世界的本质存在, 追问人与世界的生存状态为己任的。

张爱玲的这篇散文, 确证自我与探寻迷失的自我这两种意图同时存在, 有时是交替推进, 用她的话说, “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优秀的散文所表现的几乎都是充满矛盾的个体, 生活在一个同样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比如《钱》, 从“抓周”写到时下上街买菜, 作者坦诚自己是“拜金主义者”, 也不再为“小市民”的称呼而局促。这固然是因为“从前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 只知道钱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一种因现时的自食其力而从内心涌出的愉悦。可是, 作者又从苏青的一切靠自己的“至理名言”中品味到了“苍凉”, 那是一种在自食其力中才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磨折和艰辛。这是以前从未体会到的。文中提到囤货的事, 也见出她在生活中的精打细算, 有着小市民一般的精明。当时正值上海沦陷, 纸币不值钱, 家家户户都囤积物品。除了乔琪绒衣料, 张爱玲还囤积过白报纸, 她的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就是用这些纸印制的。据她自己说, 那段日子, 晚上睡觉她就睡在白报纸上, 感觉有一种空前的实在。《钱》的结尾写买菜和拎网袋绊子的细节, 尤为生动:

我拎着那湿濡的绊子, 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自己发现与前不同的地方, 心里很高兴———好像是一点踏实的进步, 也说不出是为什么。

从富家娇女到“落难公子”, 世事难料, 作者的身份、处境大为不同, 她也忽而发现自己的心性、脾气有了“一点踏实的进步”, 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过, 她不会因此在钱的面前像母亲一样自视清高, 或者像昂然挺胸的女子以能养活自己而负气, 她依然会喜欢钱, 依然会斤斤计较, 不改自己“拜金主义者”、“小市民”的“本色”。在日常生活中, 张爱玲哪怕是与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 也是AA制, 财钱清爽。她的姑姑当初为了搭救她, 曾经被她的父亲、也就是自己兄长打伤住院;张爱玲避乱来到上海, 姑姑又把她接到自己家住。即便这样, 张爱玲与姑姑也是“亲兄弟, 明算账”, 以至姑姑说她是“财迷”。但张爱玲毫不介意, 还笑着到处学给别人听。张爱玲不喜欢sentimental, 从不悲天悯人, 而是实实在在地享用自己的所得, 从不顾忌他人的评说, 我行我素。如果说我们从散文中看到了一个真我, 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极具个性的真我。

再比如《穿》中, 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我”, 同样是率性的“真我”:“八岁我要梳爱司头, 十岁我要穿高跟鞋, 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 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张爱玲对服饰的喜爱和考究, 因学过绘画而对颜色搭配的精到见解, 是构成她的传奇性的重要部分。当然, 这篇短章的主旨是在由此引出“衣服是一种言语, 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的观点, 进而过渡到谈论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的难解难分。因此, 最引人注意的是收尾两段场景、语言描写。这两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作者现在回想起来都带有浓厚的戏剧化色彩, 却又不是戏剧。在两处场景中, “我”都说了真话, 并无曲意逢迎之意, 是童言也是真言, 但为何一个令他人感动也令自己感动, 一个却让现在的“我”“想起来更觉耿耿于心了”呢?这里面是否可以用道德是非来评判呢?作者不知道, 我们也无从得知, 甚至无法替她作出判断。但是, 我们却能从中深切感受到“真我”的存在:一个矛盾的、困惑的, 连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的“我”, 伫立在我们的眼前。

就这篇散文而言, 张爱玲眼中的真我或本我是什么样的?她看清楚了吗?她让我们这些有意倾听的读者弄清楚了吗?似乎很鲜明, 但细想之下不免又含混。所以, 真我并非预先存在于写作者的脑海, 然后用语言文字写下来, 让读者一览无余。真我之真的含义, 除了这个“我”是矛盾的、变化的, 还在于写作者希望通过语言文字来追寻和确证自我的复杂性、多面性, 但这依然是困难重重的。“认识你自己”, 这句古老的哲言正好可以用以概括散文的初衷和目的。浅薄的散文与厚重的散文在此分野:前者是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自我, “叫人家也来瞪眼看”;后者苦于自我的日渐迷失或弥散, 于是将自我细细解剖, 给自己看的同时, 也给别人看。

书写“我”的散文自然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不论是在散文还是小说中, 第一人称叙述都是一种回顾性叙述, 区别只在于一个是真实作者, 一个是真实作者虚构的人物。这种叙述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起作用:一是作为叙述者的“我”追忆往事的眼光, 一是被追忆的“我”当时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形成了第一人称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 叙事学分别称为“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双重视角可以体现出同一个“我”在不同时期, 对事件、人物的不同看法或认识。我们来看《钱》中的两段文字:

生平第一次赚钱, 是在中学时代, 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 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 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 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 钱就是钱, 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 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 因为它给我无比的喜悦。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 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 那考虑的工程, 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钱太多了, 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 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 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

第一段文字基本上出自“经验自我”的眼光, 只是最末一句叠合了“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目光;也就是说, 在对待钱的态度上, “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是肯定的, 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第二段才看到, 当美好岁月一去不复返, “我”为何会为买一件衣裳而再三思量。我们可以感觉到, “现在的我”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那个有着小资产阶级“拘拘束束的苦乐”的“我”, 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时的“我”的“局促”和窘迫, 但却依然不想改变这似乎与生俱来的“财迷”的秉性。

在几篇短章中, 《弟弟》最接近小说笔法, 仿佛一篇精妙的笔记体小说:叙事的简洁, 活灵活现的细节和语言描写, 简笔勾勒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头一尾的强烈反差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同时, 这一篇所写的人和事, 也几乎全部出自“经验自我”的目光, “叙述自我”没有作任何干预。但很显然, 隐身的“叙述自我”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并不在写弟弟的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 而在写“我”从中感到的“寒冷的悲哀”, 以及对于这个家庭的长久仇恨心理的由来;正是这个家庭毁灭了美丽纯真的弟弟, 甚至使他在“我”面前不再有妒忌之心和压迫之感, 形同槁木, 心如死灰。“我”的痛苦不仅为他, 也为自己。“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双重视角, 使张爱玲的散文充满了小说叙事的张力;而“叙述自我”具有的反思和自省的特征, 又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也更为可信的自我。

散文的自我表达与表达自我, 与语言和结构是分不开的。读者面对的是文本, 是语言及其结构的实体。时间关系, 我们不展开了。

不论散文怎么写, 它最终的目的都不是要呈现生活本身的样貌———那样我们不必看散文———而是表达写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不过, 所谓感悟不是抒几句情、发几点议论或卒章显志、来点升华那样简单。张爱玲的散文至少显示了感悟的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新颖。新颖与否取决于两点: (1) 是来自写作者的体验还是鹦鹉学舌、移花接木。这需要眼界, 也依赖慧心, 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没有感悟硬充感悟固然不好, 鹦鹉学舌者以他人体悟冒充自我经验, 因此之故往往要竭力掩饰学舌的痕迹, 这样的散文只能让人退避三舍。 (2) 是否能给读者以启迪。写作者出于自身的体验如果与读者并无不同, 自然难以触动读者。这类散文是我们见得最多的。第二是自省。感悟的新颖性和启迪性, 很大程度上来自自省意识;自我的本真与否, 与是否自觉地解剖自己有着密切关联。张爱玲所说的“我我我”的身边文学之所以挨骂, 恐怕不在文学尽写“我”的身边事, 而在于它以此来自鸣得意。她的散文之所以能吸引我们, 打动我们, 与感悟中的自省意识分不开。有自省的感悟不仅让作者感到了“一点踏实的进步”, 而且也会引起阅读者相应的心理活动, 从而与作者形成交流;缺乏自省的感悟, 往往缺乏深度, 并且极易沦为说教或训诫。从一个更高的视野看, 自省意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现代散文中的人生况味 篇8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被“流言”所笼罩的神秘才女。张爱玲以小说闻名,与同时代许多作家一样,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她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作品是英文散文“What a life,what a girl’s life”,刊登在1938年的《大美晚报》上,里面写的是自己的一点惊险的经验。有学者认为,张爱玲的散文成熟作品要早于她的小说,她的散文可与林语堂、周作人、郁达夫、鲁迅等作家的散文相提并论,自成一格。我之所以选择《童言无忌》,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题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散文家笔下最常见的,借此可以对比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可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特别是她对自己所经历事件的态度、情感;也想由此对现代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稍作讨论。

散文究竟是为谁而写?写作者心中有没有假想的读者?张爱玲说,用“童言无忌”这个题目并不是要说犯忌讳的话,也没有一吐为快之意,“不过打算说说自己的事罢了”。“说说自己的事”有两个连带的问题:一是有没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听,或许还有些回应,自然是一件乐事;无人愿意听,或者碍于情面装着听,在说者这里就会产生不安,在听者那里或许会有嫌烦。二是倘若没人愿意听,自说自话,就有自我炫耀以引起他人兴趣的嫌疑。但作者还是决定要“随时随地把自己的事写点出来”,她虽然以“免得压抑过甚”到年老“一发不可复制”来调侃自己,不过很显然,对散文来说,写比听更重要。

因此,散文是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为自己而写,是为满足自我倾诉的欲望。就像作者在《私语》开篇所说:“‘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那时候所说的,不是心腹话也是心腹话了罢?……所写的都是不必去想它,永远在那里的,可以说是下意识的一部分背景。就当它是在一个‘月落如金盆’的夜晚,有人嘁嘁切切絮絮叨叨告诉你听的罢!”为自己而写的散文,就是夜深人静时说的心腹话,不必去想就可以娓娓道来。也因此,散文的假想读者首先是自己。现代人特别重视自我,强调个性,每一个自我既相同又不同,人人都会有倾诉自我的欲望,人人也都会有倾听跟自我相同或不相同的人诉说的愿望,写作者其实不必为是否有人倾听而操心——一开始就决意为他人、为心中臆想的读者所写的散文,往往给人以指手画脚、盛气凌人之感,反遭人排斥;而那些抱定是为自己而写,写的也不过是自己的琐事与感悟的写作者,他们的作品会“自动”寻找情投意合的读者,并在他们心中引起回应。

“童言无忌”这个题目,表明作者要写“无忌”的散文;童言之所以无忌,因为它往往是一种真言,虽不免使人难堪,却极可能道出了某种真实的存在。在本体意义上,散文正是一种童言,一种真言;或者说,是我们成年之后试图返回童言即真言状态的一种努力,散文这时就是最恰当的一种文体形式。“无忌”的散文意味着作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只有那些真实发生的、未经伪饰的、刻骨铭心的事物,才可以进入到散文的言说中去。它们是你生命中的一段历程,一个插曲;它们可能使你在一瞬间,恍然觉察到当年没有觉察到的意味,并帮助你看清现在的你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你。所以人们常说,散文最能见出作者的本我、真我。所谓散文不能虚构,也应当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在张爱玲这里,散文本质上不是为说而说,并且首先不是为别人而说。散文要与之对话与交流的第一对象是自我,是与写作者所描述的事件、场景中的“我”(过去的“我”)已然不同,或者依然相同的另一个“我”(现在的“我”)的对话与交流。因此,散文具有审视或反思自我的功能。而读者会跟随写作者的叙述作出相似的反应,他们在作者笔下看到或与自己相似,或与自己完全异样的人生,因此而亲切,而讶异,而慨叹。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写作者是为了呈现一个自我,不如说是为了追寻那个谜一般的自我;或者说,散文写作是为了求证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你看,从前的我是那个样子,现在的我为什么连我自己都感到陌生了呢?”散文的文学性也在这里表现出来:它与其他文学文体固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依然是以探索人与世界的本质存在,追问人与世界的生存状态为己任的。

张爱玲的这篇散文,确证自我与探寻迷失的自我这两种意图同时存在,有时是交替推进,用她的话说,“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优秀的散文所表现的几乎都是充满矛盾的个体,生活在一个同样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比如《钱》,从“抓周”写到时下上街买菜,作者坦诚自己是“拜金主义者”,也不再为“小市民”的称呼而局促。这固然是因为“从前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更重要的是一种因现时的自食其力而从内心涌出的愉悦。可是,作者又从苏青的一切靠自己的“至理名言”中品味到了“苍凉”,那是一种在自食其力中才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磨折和艰辛。这是以前从未体会到的。文中提到囤货的事,也见出她在生活中的精打细算,有着小市民一般的精明。当时正值上海沦陷,纸币不值钱,家家户户都囤积物品。除了乔琪绒衣料,张爱玲还囤积过白报纸,她的第一部散文集《流言》就是用这些纸印制的。据她自己说,那段日子,晚上睡觉她就睡在白报纸上,感觉有一种空前的实在。《钱》的结尾写买菜和拎网袋绊子的细节,尤为生动:

我拎着那湿濡的绊子,并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自己发现与前不同的地方,心里很高兴——好像是一点踏实的进步,也说不出是为什么。

从富家娇女到“落难公子”,世事难料,作者的身份、处境大为不同,她也忽而发现自己的心性、脾气有了“一点踏实的进步”,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过,她不会因此在钱的面前像母亲一样自视清高,或者像昂然挺胸的女子以能养活自己而负气,她依然会喜欢钱,依然会斤斤计较,不改自己“拜金主义者”、“小市民”的“本色”。在日常生活中,张爱玲哪怕是与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也是AA制,财钱清爽。她的姑姑当初为了搭救她,曾经被她的父亲、也就是自己兄长打伤住院;张爱玲避乱来到上海,姑姑又把她接到自己家住。即便这样,张爱玲与姑姑也是“亲兄弟,明算账”,以至姑姑说她是“财迷”。但张爱玲毫不介意,还笑着到处学给别人听。张爱玲不喜欢sentimental,从不悲天悯人,而是实实在在地享用自己的所得,从不顾忌他人的评说,我行我素。如果说我们从散文中看到了一个真我,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极具个性的真我。

再比如《穿》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我”,同样是率性的“真我”:“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张爱玲对服饰的喜爱和考究,因学过绘画而对颜色搭配的精到见解,是构成她的传奇性的重要部分。当然,这篇短章的主旨是在由此引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的观点,进而过渡到谈论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的难解难分。因此,最引人注意的是收尾两段场景、语言描写。这两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作者现在回想起来都带有浓厚的戏剧化色彩,却又不是戏剧。在两处场景中,“我”都说了真话,并无曲意逢迎之意,是童言也是真言,但为何一个令他人感动也令自己感动,一个却让现在的“我”“想起来更觉耿耿于心了”呢?这里面是否可以用道德是非来评判呢?作者不知道,我们也无从得知,甚至无法替她作出判断。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深切感受到“真我”的存在:一个矛盾的、困惑的,连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的“我”,伫立在我们的眼前。

就这篇散文而言,张爱玲眼中的真我或本我是什么样的?她看清楚了吗?她让我们这些有意倾听的读者弄清楚了吗?似乎很鲜明,但细想之下不免又含混。所以,真我并非预先存在于写作者的脑海,然后用语言文字写下来,让读者一览无余。真我之真的含义,除了这个“我”是矛盾的、变化的,还在于写作者希望通过语言文字来追寻和确证自我的复杂性、多面性,但这依然是困难重重的。“认识你自己”,这句古老的哲言正好可以用以概括散文的初衷和目的。浅薄的散文与厚重的散文在此分野:前者是为了呈现一个“完美”的自我,“叫人家也来瞪眼看”;后者苦于自我的日渐迷失或弥散,于是将自我细细解剖,给自己看的同时,也给别人看。

书写“我”的散文自然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不论是在散文还是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都是一种回顾性叙述,区别只在于一个是真实作者,一个是真实作者虚构的人物。这种叙述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起作用:一是作为叙述者的“我”追忆往事的眼光,一是被追忆的“我”当时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这两种眼光形成了第一人称叙述中特有的双重视角,叙事学分别称为“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双重视角可以体现出同一个“我”在不同时期,对事件、人物的不同看法或认识。我们来看《钱》中的两段文字:

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因为它给我无比的喜悦。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那考虑的工程,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

第一段文字基本上出自“经验自我”的眼光,只是最末一句叠合了“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目光;也就是说,在对待钱的态度上,“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是肯定的,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第二段才看到,当美好岁月一去不复返,“我”为何会为买一件衣裳而再三思量。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的我”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那个有着小资产阶级“拘拘束束的苦乐”的“我”,活生生地再现了那时的“我”的“局促”和窘迫,但却依然不想改变这似乎与生俱来的“财迷”的秉性。

在几篇短章中,《弟弟》最接近小说笔法,仿佛一篇精妙的笔记体小说:叙事的简洁,活灵活现的细节和语言描写,简笔勾勒的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头一尾的强烈反差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同时,这一篇所写的人和事,也几乎全部出自“经验自我”的目光,“叙述自我”没有作任何干预。但很显然,隐身的“叙述自我”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并不在写弟弟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而在写“我”从中感到的“寒冷的悲哀”,以及对于这个家庭的长久仇恨心理的由来;正是这个家庭毁灭了美丽纯真的弟弟,甚至使他在“我”面前不再有妒忌之心和压迫之感,形同槁木,心如死灰。“我”的痛苦不仅为他,也为自己。“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双重视角,使张爱玲的散文充满了小说叙事的张力;而“叙述自我”具有的反思和自省的特征,又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也更为可信的自我。

散文的自我表达与表达自我,与语言和结构是分不开的。读者面对的是文本,是语言及其结构的实体。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了。

不论散文怎么写,它最终的目的都不是要呈现生活本身的样貌——那样我们不必看散文——而是表达写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不过,所谓感悟不是抒几句情、发几点议论或卒章显志、来点升华那样简单。张爱玲的散文至少显示了感悟的两方面含义:第一是新颖。新颖与否取决于两点:(1)是来自写作者的体验还是鹦鹉学舌、移花接木。这需要眼界,也依赖慧心,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没有感悟硬充感悟固然不好,鹦鹉学舌者以他人体悟冒充自我经验,因此之故往往要竭力掩饰学舌的痕迹,这样的散文只能让人退避三舍。(2)是否能给读者以启迪。写作者出于自身的体验如果与读者并无不同,自然难以触动读者。这类散文是我们见得最多的。第二是自省。感悟的新颖性和启迪性,很大程度上来自自省意识;自我的本真与否,与是否自觉地解剖自己有着密切关联。张爱玲所说的“我我我”的身边文学之所以挨骂,恐怕不在文学尽写“我”的身边事,而在于它以此来自鸣得意。她的散文之所以能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与感悟中的自省意识分不开。有自省的感悟不仅让作者感到了“一点踏实的进步”,而且也会引起阅读者相应的心理活动,从而与作者形成交流;缺乏自省的感悟,往往缺乏深度,并且极易沦为说教或训诫。从一个更高的视野看,自省意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今天,许多人谈论着张爱玲,特别是青年学生,喜欢她的传奇故事,迷恋她的黑白照片上奇装异服透出的时髦、前卫,羡慕她对金钱与物质的享受,慨叹她的惝恍迷离、凄切动人的爱情故事,却不愿也无意去了解这一切背后的人的真实境遇,以及由此而历练的对自我、对他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张爱玲喜欢谈论文艺作品的现代性、世界性,认为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她自己作品中的现代性,则体现在她从自身的境遇中,咀嚼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敏锐地感受到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衰败与颓丧,并由此上升为对现代人荒谬与无聊的生存状态的悲悯。这在她的散文中有更直接、更明了的体现。她是因了人生的悲凉,所以才追慕安稳、踏实的实际生活;她是因了人生的虚无,所以才盘桓留恋于眼前可触可感的物质世界。张爱玲用华丽、艳异的文字创造了一座花园迷宫,被魅惑的年轻读者却往往难以一睹她的真面目。或许真我、真心、真情的散文,是我们接近她、理解她的最合适的途径。

魏天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演讲稿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探索创新项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文本研究》(项目编号:2010T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给孩子的评语下一篇:学习语言对孩子一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