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利工程职称论文发表(精选10篇)

水利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篇1

在大家传统的思想习惯中,“工程师”这一称号只存在于自然学科范畴,乃至只存在于工学范畴,那些工科院校或许工学专业的毕业生,获得相应的作业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应的工程作业才被称为“工程师”。

而在一些人文社会类学科,特别是在教学学这种人文性、社会性较强的学科中,“工程师”显得太“不近人情”,与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作业极不相等。

咱们常说的“老师是人类魂灵的工程师”也仅仅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和隐喻,并不是要让老师对待学生像工程师对待原材料那样,科学、严格地规划、安排、操控学生的思想与魂灵。

尽管教学学的确归于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大多数的教学学是不行“有用”的,是关于教学实质规矩的深层探究,但这并不代表教学学就彻底“不有用”。

从片面上来讲,大家更期望教学学可以处理实习中的各种疑问;从理论上来讲,教学理论和教学常识只要在面向教学实习并对教学实习开展有所“用”时,才干显示出其价值,也只要经得起实习检测的教学理论才有连绵的生命力。

因而,从这个视点来说,教学学又是“有用”的,有运用学科的某些特色和性质。

那么,教学学自身也可以并且应当包含有像自然学科那样的工学性质和成分。

在自然科学范畴,因为有了工程师,可以将深邃的科学常识转化为直接运用于生产实习的计划和技术,然后有力地推进社会的前进和开展。

相比之下,教学学却面对着缺少“工程师”的为难与窘境。

教学学家以研讨深邃的理论为要旨,实习运用与他们本不相干;一线的老师和教学行政办理人员面对实习疑问时,又未必有满足的阅历和才干来深化研讨,走出窘境。

面对教学理论与实习的阻隔,大家抱怨理论作业者凭空捏造、脱离实习,抱怨实习作业者言目低效、不行进步,却很少有人思考是不是应当有人架构起交流教学理论与实习的桥梁,协助教学理论作业者与实习作业者走出窘境。

事实上,教学家所发明的教学理论远远要比实习先进得多,彻底可以辅导实习教学儿年乃至几十年。

杜威的教学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前史,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芒,但至今未被充分实习,未能对一线的教学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这既不是因为杜威未发明先进而有用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也不能见怪于老师和校园有理论不用,而是因为这些绚烂的教学思想还仅仅是理论,理论要辅导教学教学,变成可直接操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办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经过必定的工学转化,而这一项作业却被大家忽略了,这也恰是教学理论作用丰盛、教学实习干瘦的缘由。

简而言之,同天然学科中的工程师类似,教学工程师即是在教学范畴中从事理论与实习转化作业的教学作业者,他们把一线的教学实习经历进行工学获取和收拾,为教学理论家的发明供给丰厚的资本,推进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与开展,一起,又把教学学家发明的深邃的教学理论转化为一线教学作业者可操作的教学计划或程序,以此来推进教学教学的科学化、高能化和高效化。

因而,对教学工程师的了解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要,教学工程师要有一种工程情绪和专业认识,这意味着每一位教学工程师都要有工程师那种改动教学实习、处理教学疑问、进步教学功率的勇气和热心;其次,教学工程师是一种专门的作业,教学工程师不是马马虎虎谁都可以做得了的,他们需要经过专门的练习,并具有教学工学转化的专业才干;再次,教学工程师有其一起的专业作业思想和作业办法,是一线的教学作业人员难以达到的,他们把深邃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计划,规划教学办法和教学形式,既充满了应战性,又体现了发明性。

教学工程师既是一种作业,更是一种思想和一种精力,即应战传统的,寻求科学、高能、高效的教学工学思想和改动实习的教学立异精力。

二、教学工程师的功能

教学工学即是要“把教学理论怎么从教学实习中来的基本原理,“理论从实习中来,然后再回到实习中去”这一观念现已为大多数人从理念上所承受,可是,这“来”与“去”的进程却一向难以从实习上处理,由此造成了教学理论与实习的隔阂。

教学理论怎么回到教学实习中去辅导教学实习的工学原理,变换为详细的教学工学操作”。

教学工程师的功能即是要做好教学理论与实习之问的工学变换作业,剖析和研讨教学理论向教学实习的工学变换机制与教学实习向教学理论的工学变换机制,完结教学理论与实习的有机联络。

(一)“理论从实习中来”的工学变换

“理论从实习中来”的进程即是由教学实习转化为教学理论的进程。

教学实习纷乱杂乱,不行能悉数转化为教学理论,只要其间那些遍及的、具有积极含义的内容才会被转化为教学理论,这是一个获取的进程。

因而,“理论从实习中来”的进程也即是从教学实习中获取教学理论的进程。

尽管从根本上来说,全部教学理论都是来源于教学实习的,并且这一论断早已被大家所承受,但实习生活中并非彻底如此。

大家不难发现,教学理论越来越趋向于从教学理论作业者的头脑中来,更有人将教学理论的发明进程讽喻为教学理论作业者“拍脑袋”的进程。

的确,理论是人脑思想的产物,实习生活中并没有直接的教学理论。

因而,教学理论从实习中来主要有两条转化的途径。

1.从教学实习疑问中获取教学理论

教学实习向教学理论转化的榜首条途径是将实习中的教学疑问上升为教学理论,这儿的疑问有客观疑问和片面疑问两种。

客观疑问是指教学实习中存在的疑问或妨碍,这些疑问的处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教学的作用和胜败;片面疑问是指自己自身对教学存在的疑问与不解,是自己对教学研讨的爱好之所在,是人发自内心肠对教学进行探究的起点。

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疑问是引发片面疑问的本源,许多实习中的教学疑问能引发研讨者的思索与爱好,并进一步深化研讨。

一起,片面疑问也与自己的爱好爱好、生活环境、思想形式密切相关。

客观疑问与片面疑问为教学理论的构成供给了丰厚的资本。

那些看似艰深的教学理论,恰是源于大家对教学实习疑问的思考。

不行否认的是,实习中的教学疑问纷乱杂乱,并不是所用的疑问都能变成理论。

要从内容巨大的教学疑问中获取出教学理论,是教学工程师重要的职责。

首要,教学工程师要发现和挑选疑问,即发现和寻觅到那些有含义的、值得研讨的真疑问,过滤掉那些无含义的、不值得研讨的假疑问;挑出那些条件成熟、可以研讨的疑问,挑选出那些尽管值得研讨但暂时研讨条件还不成熟的疑问。

因而,教学工程师需要把握区分真伪疑问的办法,擦亮眼睛,防止教学理论作业者因为研讨了没有实质含义的疑问而徒劳无益。

一起,有些研讨者自己眼中的疑问不必定是学科的真疑问,此刻,教学工程师需要着眼于微观,从学科、常识、社会的高度开掘和区分真正需要研讨的疑问。

其次,教学工程师要对发现和挑选出来的真疑问进行理论研讨的变换。

发现和挑选出来的疑问还仅仅琐细的、片面的、浅薄的疑问点,要想将这些疑问点进步为教学理论,还需要对疑问进行加工收拾和理论变换。

详细来说,即是要剖析和开掘这些疑问背面包含的深层次的、一般性的理论话题,将疑问连成一个个疑问链。

水利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篇2

1参评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1. 1 参评人员所属机构数量稳步增加,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是申报的主体

2009年, 南京共有106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 其中企业74家, 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32家; 2013年, 南京共有238家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评, 其中企业188家, 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50家。图1给出了2009—2013年南京市电子信息专业职称参评人员所属机构情况, 可以看出, 参评人员所属机构数量稳步增长, 企业数量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事业单位数量的增长幅度。

1. 2 参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 中级人员参评数量要明显高于高级人员参评数量

2009年, 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342人, 其中申报中级职称272人, 申报高级职称70人。2013年, 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共747人, 其中申报中级职称529人, 申报高级职称218人。图2给出了2009—2013年南京市电子信息专业职称参评人员数量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 参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 中级职称参评人员数量增长率明显高于高级职称参评人员数量增长率。

1. 3 参评人员学历结构稳定,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为主

从参评人员学历结构来看,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一直是申报的主力。在申报高级职称人员中, 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申报比例更高。2009年, 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共342名, 其中博士学历2人, 硕士学历32人, 本科学历222人, 大专学历86人,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申报人数的74.86%。2013年, 申报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共749名, 其中博士学历10人, 硕士学历68人, 本科学历469人, 大专学历197人, 中专或职高学历3人,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申报人数的73. 03% 。图3给出了2009—2013年申报人员学历结构情况, 可以看出, 高学历人员的申报比例稳步增加。

1. 4 参评人员工作年限普遍偏长, 企业人员申报积极性不足

2009年, 南京市共有13名硕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 平均工作年限达到7.2年, 远超于职称评审要求的3年工作年限; 193名本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的平均工作年限达到7.9年, 也长于职称评审资格要求的5年工作年限; 66名专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级职称的平均工作年限达到9.9年, 长于评审要求的7年工作年限。图4给出了2009—2013年主要学历层次申报中级职称人员的工作年限情况, 可以看出, 2009—2013年各级学历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职称的工作年限变化不大, 但都远超过评审职称的基本要求。这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可能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 论文、业绩或者继续教育实践达到职称评审要求的时间偏长。

而申报高级职称人员这一现象同样存在, 2013年南京市共有57名硕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 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平均工作年限达到7. 1年, 而评审要求的工作年限为4年; 共有115名本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 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平均工作年限为8.4年, 也长于评审资格要求的5年要求; 36名大专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 取得工程师职称后平均工作年限则达到了11.6年。从图5可以看出, 2009—2013年, 各级学历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工作年限变化不大, 尤其是本科学历人员取得工程师资格后的平均工作年限都在8年左右。

2 存在的问题

( 1)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化职称评审率低。从南京市人社局反馈的信息, 目前南京市企业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职称评审初评的比例仅25% 左右, 大多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游离于职称评审范围之外。2012年, 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 89.3%的博士学历人员都没有取得中高级技术职称。

( 2) 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缺乏足够重视。从职称评审情况来看,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工作年限都远远长于职称评审要求, 其中很多人员是因为在规定时间继续教育时间不够。这可能是因为: 第一, 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投入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成本, 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 应该尽量减少培训费用, 造成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 第二, 也有管理者担心, 一旦员工经过培训后, 离开本企业跳槽到其他企业, 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企业, 企业前期投入的培训费用将付之东流, 因此很多企业因噎废食, 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培训。第三, 有的管理者认为, 企业效益好时无须培训, 效益不好时没钱培训, 因此, 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很多优秀的员工由于很长时间都没有培训的机会, 技能始终得不到提高, 对企业十分不满, 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3 对策与建议

3. 1 搭建信息平台, 建立政策沟通桥梁

我们曾对1007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了问卷, 问卷反馈的结果表明33.01%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不了解相关政策, 而未评定社会职称。虽然, 目前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人才激励政策, 但由于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 没有专人负责, 造成企业对政府相关政策不了解。建议相关部门搭建统一的政策信息平台, 将人社局、科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的人才政策统一集成在此平台上。每当有涉及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人才政策申报时, 可以通过短信或邮件的形式推送给相关企业, 这样企业就可以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及时发布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3. 2 加大财税支持, 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的比例

现阶段, 我国政府已认识到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但要保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及其质量, 除了制定相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之外, 还要切实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 从财力、物力上充分保证继续教育的正常发展。2002年,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国发〔2002〕16号) , 要求各类企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 承担相应的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经费, 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 列入成本开支。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 中办发〔2006〕15号) 规定, 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 职工工资总额的1.5% ~2.5%) ,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可以说, 这1.5%的教育经费不仅绝对数量不多, 而且就这1.5%的比例都难以得到落实, 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制定规定, 将继续教育经费提高到2.0% ~ 3.0%, 并应该进一步落实。[2]可以将这些继续教育经费直接计入企业的成本, 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 3 提高要求, 激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会评审

目前我市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复审及项目申报等都没有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进行要求, 造成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游离于社会职称之外, 职称评审率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建议进一步加大职称评审政策宣传力度, 将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人员职称资质相挂钩。比如, 江苏省科技厅发布组织推荐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通知时, 明确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必须在80人以上, 其中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20人以上。因此, 建议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复审及项目申报等方面, 均对企业的高级职称人数有所要求, 这样的要求使得企业必须重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水平, 从而激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社会评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万军, 邹树梁.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J].商场现代化, 2013 (8) :135-136.

水利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篇3

以下是园林绿化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园林绿化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园林绿化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1......浅议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

2......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

3......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和应用

4......园林绿化与企业文化

5......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与投资成本控制

6......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

7......新时期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探讨

8......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9......观赏果树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0.....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的思考

11.....浅谈包头市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发展

12.....谈园林绿化工程

13.....园林绿化植竹密度的初步探讨

14.....园林绿化工程喷灌系统设计探讨

15.....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分析

16.....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7.....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的现状及政策

18.....浅谈青海云杉大苗移栽在园林绿化中的技术

19.....适宜兰州园林绿化构图的木本地被植物

20.....浅谈工矿企业的园林绿化设计——以水泥厂厂区绿化为例

21.....浅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22.....关于园林绿地三大指标的探讨

23.....园林绿化养护的安全生产管理初探

24.....19种园林绿化树木1年生播种苗越冬研究

25.....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监理的重要性

26.....重庆市常见藤蔓类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7.....回顾与展望——天津园林绿化跨世纪发展的思考

28.....丽江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

29.....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探讨

30.....重庆地区几种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耐旱性比较

31.....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32.....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及要求

33.....园林绿化工程报价策略

34.....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35.....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植技术

36.....浅议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管理

37.....浅谈园林绿化六大发展战略

38.....园林绿化的生态设计

39.....儿童游乐区园林绿化布置浅析——“知趣园”绿化及设施布局设计

40.....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41.....园林绿化中地形的营造

42.....耐阴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

43.....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44.....园林绿化养护中树木流胶病的防治

45.....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46.....义乌市森太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47.....如何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

48.....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49.....郑州市金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50.....花卉在园林绿化美化建设中的作用

51.....云南绿盛美地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52.....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3.....如何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

54.....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青岛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

56.....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57.....《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

58.....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59.....枣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60.....浅谈如何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61.....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62.....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确认原则探讨

63.....极端气候造成园林绿化植物次生灾害(融雪剂危害)的防护与救治

64.....污泥园林绿化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65.....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66.....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67.....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枫杨

68.....浅析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69.....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草坪建设的探讨

70.....园林绿化新秀——大花芙蓉葵繁育及其栽培技术

71.....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72.....浅谈园林绿化养护的应用意义

73.....黄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74.....优良园林绿化树种苹婆的繁育及栽培管理

75.....深圳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评估

76.....观赏桃良种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77.....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78.....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79.....北方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

80.....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行的探讨与思考

81.....园林绿化常用菊花的栽培与养护

82.....加强中专园林绿化专业实践性的措施

83.....园林绿化工程作业指导探讨

84.....园林绿化工程预结算中应注意的事项

85.....广州市园林绿化植物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吸收能力分析

86.....衡水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87.....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特点及管理

88.....《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苏州实践

89.....园林绿化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90.....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控制管理探讨

91.....对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研究

92.....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

93.....新疆奎屯市主要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种类及应用情况调查

94.....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5.....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96.....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97.....浅议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

98.....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

99.....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和应用

100....园林绿化与企业文化

中级职称论文发表 篇4

1.提防非法期刊 论文发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非法期刊。

因为根据规定在非法期刊上发表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是无效的。

何为非法期刊?说白了就是没有自身的CN刊号的期刊。

鉴别非法期刊的官方行政机构是新闻出版总署。

新闻出版总署首页右中有个期刊检索窗口,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工作人员的答复:“凡在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检索窗口中检索不到的期刊就是非法期刊。”也就是说正规期刊应当都能查到。

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篇5

1、省级

2、国家级

3、核心期刊

什么是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

1)省级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2)国家级期刊是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3)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二、职称论文发表小常识 :

1、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

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和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非正式期刊是指经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非法期刊系没有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

2、期刊刊号问题

凡通过新闻出版署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CN。

“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3、月刊和双月刊

认为月刊学术水平比双月刊更高也是没有根据的。

评价期刊主要还是要看其刊载论文是否代表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文章内容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4、识别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教育类期刊分类号一般为G,数理化为O,语言文字为H,政治为D,地理历史为K,生物为Q,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

5、省级刊物和国家级刊物

认定省级学术刊物的原则为:①在由省(部)级业务主管单位的、有正式出版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②全省大行业学会和省直厅局主办、经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批准登记的学术期刊。

③省部级大报理论版。

④一般大学学报。

⑤在国家二级学会、省级主管单位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认定国家级学术刊物的`原则为:①在国家级(由国家级部门主办或主管)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②正常是标记为核心刊物的杂志,也被列入国家级刊物。

③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④在国家一级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被有正式出版刊号的论文集收录的论文

三、职称论文发表期刊对论文的要求:

1、论文基本要素:标题、作者、作者单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结尾、参考文献

2、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

3、期刊对论文字符数要求:

一篇论文字数多少没有要求,一个版面(一页)也是一篇论文,5个版面也是一篇论文,但杂志社是按照字符数所占版面来收费的,若论文发表职称评审没有字数要求,可尽量发一到两个版面即可,这样能省钱。

(个别单位有字符数要求3000以上)

如今在用到论文的时候,不是只让我们出示期刊名称;而是要在相关的检测系统找出我们的文章,并连网页的相关内容一并下载打印,因此了解职称论文的检测也显得十分有必要。

知网期刊cnki论文检测系统简称AMLC或SMLC,是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的文献,学校、事业单位职称论文的检测!是国内大部分杂志社专用文献抄袭检测系统。

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可供期刊编辑部检测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检测结果表明重复原文与出处,如需排除已发表,提交检测时请填写作者姓名!结果会有一个排除已发表的检测报告。

Turnitin论文检测系统领先全球的防范剽窃与提供丰富反馈的技术,3亿份的归档文稿,110,000以上的周刊和书籍,400亿以上的网页,适合外语检测,留学生论文检测, sci、ei等国际论文,系统分为Turnitin国际版(国际版适用于美洲、澳洲、香港、韩国等国家与地区留学生或发表投稿使用)与Turnitin UK版(UK版适合绝大多数英国学校或发表投稿使用),请正确选择系统后进行检测。

在检测时候,系统将以单词为单位进行计算。

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适用于对毕业论文、新投稿论文等进行检测,万方论文查重检测范围有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

万方查重特点检测速度快,万方检测论文、期刊仅需几秒。

《三毛的最后一封信》发表 篇6

据《北京晨报》消息, 2011年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逝世20周年。三毛生前的挚友、台湾才子眭平携手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新书《三毛的最后一封信》。他第一次深入解析三毛在去世前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 并首次将该信原件以及三毛生前收藏的娃娃等遗物带到大陆现场展示。眭平表示, 在三毛离世的前几天, 她偷偷地将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夹在她的新书《滚滚红尘》中, 送给了来医院看望她的眭平。信中含有不少“密码”, 均是三毛生前最后一年中与眭平共同的默契与秘密。有的展现了三毛的大爱与寂寞, 有的清晰地揭示了三毛当下的心情状态:如“小熊”是三毛对眭平这个真挚热情的好友的昵称;“敦煌飞天”则是对生死的另类而美丽的解读;“口红”是象征内心状态的暗语;“爱人”、“同志”是对人生伴侣的向往;“夜雨敲窗”、“松掉衣袖”则是两人共同热爱的诗句。眭平表示, 他与忘年之交三毛之间的“爱”是多面的, 三毛有时像他已经过世的妈妈一样, 有时他们之间又有文人的惺惺相惜。在这20年中, 书中的文字慢慢酝酿, 逐渐成熟、完整。据了解, 眭平在三毛去世后走上了三毛未完成的旅途, 接续三毛在文学、音乐和旅行上的梦想, 在新书中用20年的时光、20个三毛的故事、20首纪念三毛的歌曲、20段三毛尘封的录音、20幅为三毛创作的画卷以及20年180多个国家的旅行记录来展开情节, 该书在大陆、台湾同步出版。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篇7

1、独立撰写

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

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

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

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 3000 字左右,摘要字数在 400 至 500 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关于申报论文的样式及字体、字号要求,请参考页面下方“附件:申报论文范例”。)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四、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 篇8

标题应该符合全文内容,是高级职称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标题通常不得超过20个汉字,如果20个汉字仍无法说明白的,可以增加副标题。

二、作者名字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必须有作者名字。

作者名字按先后顺序被称作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一般情况下,作者的数量是不限制的,也就是说文章是由几个人合作完成的就应该是几个人。

但一般不会超过5人。

部分杂志要求最多3人或者2人。

三、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是在职称评审中确定一个作者的身份的信息,尤其在学术论文中不可缺少。

通常的格式是:单位,省市,邮编。

四、摘要

摘要又被称为内容摘要,是高级职称论文的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摘要通常在200字左右。

摘要是对论文全文的引导,是论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摘要要求概括全文,不可以片面只讲文章的一部分。

五、英文摘要

部分杂志要求文章需要存在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是对中文摘要的一个翻译,要求翻译准确。

六、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章索引的一个重要部分。

高级职称论文关键词要求必须设置准确,恰当。

让别人可以较容易地根据关键词了解文章的主要谈论问题。

这也是文章划类的一个基本方式。

七、英文关键词

部分杂志要求文章需要存在英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要求翻译正确。

八、正文

学术论文的正文为论文的主体。

正文的层次应该清晰,论述应该有理有据,论文的主题更是应该明确。

论文写作切忌统概统论。

大帽子下写小问题。

发表论文的正文长度通常在字到8000字之间。

过多应该精简,过少应该补充.

科技论文的撰写、排版及发表 篇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 科技工作者需要把各种成果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供社会分享。但是, 要发表一篇优质的论文, 需要了解和掌握论文的定义与分类、科技论文的撰写特点、排版及发表的全过程。对于论文的初写者来说, 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需求, 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1论文定义与分类

1.1论文定义

论文在我国历史悠久, 隋文帝扬坚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并且主要的内容就是写一篇论文, 以后的历朝历代, 都把科举考试作为选才取士的主要方式[1]。而当今社会, 随着人类的知识增长和科技的进步, 对论文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论文为我国学术研究和选拔人才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当代的论文, 泛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描述学术研究或创新成果的文章, 它既是探讨问题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又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论文也被称作为作品,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1.2论文分类

目前, 我国是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 , 对论文按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 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 分门别类地进行组织, 所获取的分类代号共有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中图法始编于1971年, 截止到2010年共修编过五版, 共有51630个类目[2]。

由于论文是按文献的类目细分的, 所以科技人员所发表的论文种类繁多, 目前我国拥有各类合法出版期刊约2400余种。从出版杂志和出版社的角度上看, 作品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管理成果、理论研究及专著等。

2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3]。科技论文在撰写上有别于其他的文体, 或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并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 一篇优质的科技论文应该具备内质和外形两个特点。

2.1内质

内质: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准确性、创新性、逻辑性、有效性和规范性。重点突出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2.1.1新颖性

即选题新或研究切入点新。包括: (1) 探索新问题; (2) 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案; (3) 传统方法用于新领域; (4) 通过分析、总结发现新规律、新现象或得出新结论。

2.1.2创造性

创造性与新颖性紧密联系, 多以新颖性为前提。新颖性解决的是“新不新”的问题, 创造性解决的是“好不好、先进不先进”的问题。创造性多通过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 从效果或优势上体现, 如提高效率、节能降耗、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材料和条件要求、延长产品寿命、突破技术难点等。

2.1.3实用性

对于应用研究, 实用性是指研究结果是否能够被实际应用, 并带来积极效果, 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效果。

2.2外形

外形:包括题名、作者与单位、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与作者简介等层次。各层次内容要符合写作的规范要求, 重点突出清晰的层次格式。

2.2.1题名

论文的提名, 要准确得体, 简短精炼, 尽量用通俗化的实体词, 注意体现创新点。题目不超20字, 并能醒目、鲜明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题, 提高全篇信息量, 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群众也能理解, 有利于交流与传播。

2.2.2作者与单位

作者主要体现对论文的文责自负精神、辛勤劳动及其对科学技术事业所做出的奉献。署名要真实, 集体署名以2~4个为好, 从左到右按贡献大小排序并以逗号分隔, 不同单位的作者要使用上标数字区分, 其单位和地址要另起一行书写并使用分号分隔。

2.2.3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根据功能划分有3种形式: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及指示性摘要。摘要应体现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 用第三人称写, 200字以内为宜, 其撰写要求包括:

(1) 摘要最好写成报道性摘要, 至少应是报道指示性摘要, 不能写成指示性摘要 (做了、分析了、提出了) 。

(2) 应当重点写出研究的结果, 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规律、新关系。

(3) 方法、模型类论文, 应当交代清楚构建的原理、步骤、建立方法、模型的优势和具体特点, 不能泛泛地说“很好、较快等”。

(4) 中文题名、摘要和关键词中不应使用英文缩写词。如果在摘要中要使用英文缩写, 应当在首次出现时给出中英文全称。

(5) 英文表述要规范, 避免出现键盘不能直接录入的符号, 以利于检索。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 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出的词或词组, 包括规范化的主题词和自由词。关键词4~8个为宜并以分号分隔, 目的是以最简练的词组高度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便于计算机的检索需要, 可从题名或摘要中选取。

2.2.4引言

引言 (正文的一部分) , 应该包括研究的意义、前人研究的进展、本研究的切入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内容。在写作上可采用如下结构:

(1)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对已有文献和同行工作进行比较分析, 突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3) 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 表明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

(4) 本文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忌资料不全, 立论不充分;忌文不着题, 泛泛而谈;忌引文罗列, 缺少概括和分析。

2.2.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 占全篇幅的绝大部分, 体现创造性和反映出论文的学术水平。写好正文要有材料、内容, 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最终形成观点。其撰写要求包括:

(1) 结构层次的完整性。包括选题的介绍、理论基础、论证和结论几部分。不同性质的论文有不同的写作方法, 如实验性论文一般包括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 (包括设备和方法等)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方法或模型类论文包括原理和理论基础、方法或模型的构建以及实验或仿真验证;

(2) 思维的逻辑性。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围绕主题, 分层次或分门类地论述, 严谨缜密, 让人信服;

(3) 材料取舍的合理性。常识性或与论证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尽量不要拉到论文主体结构中, 若要论述, 也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而关系到主题的论证部分要不惜笔墨[4]。

2.2.6结语

结语 (正文的一部分) , 忌以工作总结的方式写, 应从文章中提炼出精华, 语言要客观平实, 能说明本文解决的问题或研究取得的成果、方法的优点、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或未来发展方向。

2.2.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明研究的起点和深度, 所以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和充分, 是学术期刊审稿时的评价标准之一。文献的著录和引用的数量多少, 也是国际上评价学术期刊学术水平的一项指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一定量的参考文献, 很难看得出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基础。

该引而不引, 学风有问题;引用不规范, 水平则有限;文献多与少, 充分为最好;文献时间短, 表明是热点;文献有层次, 增强说服力;文献范围广, 自信能力强。

参考文献著录的一般原则是: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要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5]。

常用的规范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 (期号) :起止页码.

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 (网络:OL、磁带:MT、磁盘:MK、光盘:CD) 。

著录格式书写例举:

(1) 连续出版物:[1]作者.题名[J].刊名, 出版年, 卷号 (期号) :引文起止页码.

(2) 专著、普通图书, 也适用会议文献、科技报告:[2]作者.书名[M].版本 (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3) 论文集:[3]作者.题名[G/R]: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4]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年份.

(5) 专利:[5]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P], 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技术标准:[6]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7) 报纸文章:[7]作者.题名.报纸名, 年-月-日 (版次) .2.2.8作者简介

包括:相关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单位及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

3排版

3.1版面要求

选用A4纸, 使用Microsoft-Word编辑文档;表格采用无竖线表 (也称三线表) ;框图采用Visio制作;全文3000~5000字为宜。

通常情况下, 论文的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2.5、下1.6、左右2) ;正文内容的段落行距固定值12 (段前段后均为0) ;正文字体一律采用宋体8号;分栏设置 (栏数2、间距2字符) 。也可按照投稿期刊的要求, 对页面进行规定的设置。

3.2数字、表格、公式、样图要求

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 计量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 表格标题放在表上方, 样图标题放在图下方。

3.3具体的层次、格式

按照科技论文的外形要求, 论文的参考格式如表1所示。

4发表

论文的发表, 涉及到“期刊种类、级别、投稿、检测、录用、版面费、论文文献检索、邮寄论文”等诸多环节, 在发表论文前, 了解这些知识十分必要。

4.1期刊种类

“组稿人联盟”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权威的网站。据该网站统计, 目前期刊共分七大类:学术理论类、互作指导类、时事政治类、文学艺术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学辅导类、信息文摘类, 约9468种, 学术期刊约239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简称新闻出版总署) 是我国最高的著作权行政管理和执法机关,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非正式期刊、非法刊物。

4.1.1正式期刊

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期刊。正式期刊具有国内统一刊号 (CN) 和国际刊号 (ISSN) , 一号一刊, 是公开发行的最基本的标志。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x, CN为中国国名代码, 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 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最后的字母为分类号。如《读者》杂志, 刊号为CN62-1118/Z, 62是甘肃省地区代号, 1118是它的序号, Z表示该杂志为综合类刊物。

4.1.2非正式期刊

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 不得公开发行。

4.1.3非法刊物

未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擅自出版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具体表现有:

(1) 无刊号;

(2) 假造刊号;

(3) 冒用刊号;

(4) 使用境外刊号;

(5) 完全套用其他刊物名称和刊号。

4.2期刊级别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 均为正式出版物,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对这些期刊的学术水平的高低划分过级别。所谓的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 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 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地方期刊。这样划分, 是为了期刊的主管单位对所分管区域的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级、省级、核心级等字样, 它们都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 并非政府行为[6]。

4.2.1省级

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厅、局主办的期刊或由各大专院校主办的学报 (刊) 。如《山东工业技术》是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省级期刊。

4.2.2国家级

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期刊。如《现代商业》是由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期刊。

4.2.3核心级

SCI (科学引文索引) 、EI (工程索引) 、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是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都是由美国境内的公司和学术机构建立, 被录入的文章代表着权威与高质量。

我国目前也建有七大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也称遴选体系) , 凡是进入遴选体系目录里的期刊均被认为是中国的核心期刊, 而进一步被SCI、EI收录的期刊, 则被称为全球核心级刊物。我国七大遴选系统包括:

(1)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4) 中科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来源期刊”;

(5) 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6)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7) 清华大学及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CNKI。

如:《齐鲁学刊》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万方遴选数据库”收录, 这样的刊物一般也称为是双核心。

目前职称评审部门要求的核心期刊主要是以“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为主, 而具体到各行业的职称评审单位, 对在省级期刊发表的并能在互联网 (如知网、万方数据) 检索到的论文也是认可的。

4.3投稿—检测及录用—版面费

(1) 投稿:将论文直投杂志社是作者的首选途径。但由于发表档期安排、论文修改、编辑部稿件堆积如山的现状, 作者要想及时快速发表, 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发表平台 (论文发表网站、论文发表QQ群) 联系组稿人, 再由组稿人联系相关期刊的方式。

(2) 检测及录用:联系到适合的期刊后, 如果双方无异议, 作者可将word文稿通过QQ发送给组稿人或期刊编辑, 他们会通过“中国知网专业论文检测”等系统对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如果重复率<30%则通过检测 (而>30%的则确认为是抄袭) , 期刊编辑会通过QQ发给论文作者电子版的“检测报告、论文录用通知书”。

(3) 版面费:期刊目前普遍存在收取版面费的情况, 这与社会需求和期刊机构的改制直接相关, 其根源是职称晋升、科研考评及期刊单位经营的自负盈亏。目前新闻总署对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见, 明知道这种现象不合理, 但也找不到好的治理办法和明令禁止。版面费的收取标准也五花八门, 或以每页、或以字数、或以整篇版面来计算。一篇1~3页论文, 普通期刊约收费300~1300元, 核心期约1500~9000元。论文被采纳后, 作者要通过银行或邮政局, 一次性将版面费支付给期刊指定的账号上。

4.4论文文献检索

有些省级期刊, 栏目设置合理、审稿规范、影响力高, 所以每期刊发出的论文质量较高, 论文会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科技期刊 (维普) 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 论文在互联网上会被检索和查阅到, 这也是承认论文作者学术水平的依据标准之一。

4.5邮寄

作者论文被期刊发表后, 期刊会按照作者索要的本数, 将期刊印刷品寄给作者。

5结语

本文阐述和总结了论文的定义与分类、科技论文的内质和外形、排版及发表的过程, 对论文的初写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科技工作者只有掌握了科技论文的撰写及发表方法, 才能把自己的成果更好地展现给全社会,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郭有献, 张丹郁.学位论文的起源及现状[J].石家庄经济学院报, 1998, 21 (04) :421-424.

[2]百度.中图法分类[OL].http://lib.wipe.edu.cn/jbxx/ztfl/ztffl.htm

[3]韦凤年.怎样写科技论文[J].河南水利, 2006 (09) .

[4]吴敏.科技论文的写作与问题解析[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05 (03) .

[5]杨琦.科技论文的提名、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J].长安大学学报, 2002, 04 (01) :77-80.

医学论文发表评职称 篇10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需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

根据患者病情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检验,其中观察组按照严格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接受检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接受检验。

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对检验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以及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97.00%>91.00%,99.00%>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严格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探究分析

临床检验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诊断以及传染病预防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临床医学检验准确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医院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2]。

对此,文章结合我院工作实例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月~1月在我院收治的200例需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

观察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37.12±14.31)岁;其中100例患者接受临床血液检验;97例接受临床化学检验;47例介接受临床免疫学检验;94例接受微生物学检验。

对照组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37.72±15.64)岁;其中99例患者接受临床血液检验;99例接受临床化学检验;65例介接受临床免疫学检验;86例接受微生物学检验。

本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检查项目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按照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检验,具体如下:

1.2.1检验前质量控制

1.2.1.1准备工作 统计患者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同时向患者讲解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禁忌。

1.2.1.2样品采集 制定严格的样品采集时间,时间的制定需符合不同检验要求,不能影响患者病情并且还要符合患者的个性化要求。

另外,样品采集部位的确定也要严格按照不同检验的要求。

例如:血液样本采集通常在清晨进行,并且患者要与检查前空腹8h作用;采集血样是应指导患者静坐休息5~10min作用;另外,血压采集部位通常以前臂肘窝正中静脉为宜[3]。

1.2.2检验中质量控制

1.2.2.1维护仪器正常运行 检验前检验人员需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避免检验仪器出现异常情况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中,一旦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检验人员需及时更换仪器设备,确保仪器时刻保持较好状态。

另外,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仪器维修保养知识技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1.2.2.2准备检验试剂 严格按照需要进行的检验准备相应检验试剂,并按照说明书配制试剂。

配制好的试剂需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而且在使用保存较长时间的试剂前,需对其特性进行测试以确定试剂是否仍然合格。

1.2.2.3数据整理 检验数据需进行严格保存,并且数据的保存需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

另外,还要保证数据的规范性与时效性。

1.2.3检验后质量控制

1.2.3.1结果审核与判定 虽然当前临床医学检验的自动化及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录入信息、样本编号、仪器校验、报告单填写等工作仍需要人工完成,并且每一项工作的负责人不同。

因此,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工作人员之间需做好配合,各个环节的交接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避免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

1.2.3.2执行报告签收制度 检验报告应该由专人送达,以免送达过程中出现疏忽而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

另外,针对不同科室的特殊情况,检验室应该向其申明检验报告单的保存时间及方法。

1.3观察指标[4] 统计两组出现检查失误情况并调查患者对临床检验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说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验准确率比较 观察组中共有1例血液学检查、1例化学检查以及1例免疫检查出现错误,检验总准确率为97.00%(97/100)。

而对照组有3例血液学检查、2例化学检查、3例免疫检查以及1例微生物学检查出现错误,检查准确率为91.00(91/100)。

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2两种对临床检验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对临床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为99.00%,对照组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为92.00%;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检验医学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常受到包括检验人员及非疾病因素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5]。

因此,医院必须采取严格的检验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检验准确率,避免出现医疗事故而影响医患关系。

本组通过研究发现,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以及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97.00%>91.00%,99.00%>92.00%)。

说明本研究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严格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而以上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文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3(4):994.

[2]曾琼.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1(14):262-263.

[3]李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24):252-255.

[4]肖进.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7(16):10-11.

[5]高宝玉.探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34(4):258-259.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2】

摘 要 临床医学教育对即将承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的医学生来说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需要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因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成为我们国家各个医学院校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教育改革 高等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职业价值观、深化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加强临床技能的关键环节。

临床医学教师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日益复杂化、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化,医学院校和临床教师面临的压力与日俱进。

因此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迎接更严峻的挑战。

医学模式的`传统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医学教育模式。

仔细分析医学科学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与时俱进又能开拓创新的医学生,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 临床医学教育现状

(1)临床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教师待遇有待提高,办学条件差,医学教育改革非常缓慢。

老化陈旧的教学设备、教学媒体,狭窄的课程使医学生培养有较大的局限性。

难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临床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重视理论课教学,忽视实践课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

课程体系安排及结构划分的缺陷。

无法打破先巩固基础,习惯于进行临床实践的传统式模式,导致理论课程与实践培养脱节,实验室教学也未能达到加强并且巩固课堂基础知识的目的。

课程之间独立性特别强,连接性比较弱,课时分配比例不当,可供选择的选修课比较少,不能很好地补充学生的特长以及爱好的学科,重知识理论,轻实践能力。

没有给医学生创造很好的发展平台。

(3)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基本以课堂讲授式、单向式、被动式教学为主,忽视素质能力教育,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

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推广步履缓慢,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过分强调书面知识。

留给学生思考、提问、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能提高。

(4)就业形势对学生实习的影响。

近年来,医学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医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的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来暂时回避就业的困难,有的则忙于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由于专心于考研、双选,使得不少同学对实习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对实习处于一种应付状态,经常为了“供需见面”、“双选”而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实习,给医院实习管理也带了许多困难。

再者,由于同学忙于就业,不安心毕业实习,极大挫伤了临床教师的带教积极性。

2 临床教师积极性的影响因素

2.1 角色多、工作重

临床医生同时承担着医疗、科研、教学三项重要任务,而这三项角色中,首先定位是临床医生,其次才可能是研究人员和教师,在此种繁重的医疗任务下,临床教师因精力被多方面的工作所牵扯,难免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2.2 重科研、轻教学

在医疗行业中,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是衡量一个业务单位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标志。

难免会出现医务人员的精力向科研工作倾斜的现象。

而这一倾斜,导致教学活动被排在“医教研”的末位,最不受重视。

2.3 付出与收入不匹配

有着较高学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经历长时间的备课、试讲,将临床技能手把手教给学生,但却仍然拿着传统的课时补贴,和作为临床医生或科研工作者的奖励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不仅让认真备课、上课的临床带教教师寒心,也使其丧失临床带教的主动性。

3 激励措施

(1)降低临床带教医师医疗工作强度。

医生医、教、研工作的繁重,相关临床科室可以适当调整其临床工作量,如减少其主管床位数量、减少门诊次数等,但同时保证足够的临床资源供教学使用。

只有其他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才会有更多时间投入临床带教工作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2)改革医院临床医师带教氛围,广泛开展教学活动,制定多样激励机制。

可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鼓励广大临床医师带教的积极性。

如:优秀临床带教教师评选、临床教师床边技能大赛、实习医师技能操作大比武等。

(3)改善教师薪金制度。

上一篇:通风工程施工分包合同书下一篇:关于善良的优秀范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