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500字

2025-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500字(推荐9篇)

《我们爱科学》读后感500字 篇1

在龙卷风一节,我知道了龙卷风的威力,它能把树连根拔起、把建筑物吹倒、把汽车翻过来;知道了龙卷风的生命时间很短,一般是十几分钟到一两个小时。龙卷风也是世界上刮得最快、最猛的风。

在恐龙一节,我知道了关于恐龙灭绝之谜有几种回答:

1、恐龙是吃有毒素的植物太多导致集体中毒;

2、小行星撞击地球把阳光挡住,植物没法生长了,一些食草恐龙活活饿死了;

3、火山爆发了,发射出一些有害物质使天气变冷恐龙都被冻死了。

在百慕大三角一节,我知道了百慕大三角有两条时间通道,一条时间快的通道,一条时间慢的通道。从1880年到1976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失踪,它在北纬20度――40度,西经35度――70度之间,它同时伴有很多龙卷风、台风和漩涡。

在地震一节,我知道了地震的强度是1度到12度,毁灭程度从弱到强。灾害会使地下水管断裂、房屋倒塌。地下水管断裂、房屋倒塌。地震还有一定的距离,只要在这个距离内,都会受到影响。我感觉1――4级是较小地震,5――6级是中等地震,7级以上应该是毁灭性的地震。毁灭性地震能量是可以跟原子弹放出的能量比较的。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篇2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00个科学家刻苦钻研,探索科学奥秘的故事。其中有“炸不死的人”——诺贝尔,世界发明大家爱迪生,还有“昆虫迷”法布尔等。

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一件事情坚持不懈,不怕困难。1864 年9月3日,一场大爆炸把诺贝尔的实验室炸得无影无踪。参加实验的人当中有5人被炸死,其中包括他的弟弟--埃米尔.诺贝尔!可是,这并没有吓到诺贝尔。他毫不畏惧,继续试验。他发誓一定要造出一种威力巨大而又可以由人控制的安全炸药!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每一项都失败过无数次,正是由于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他们不怕困难,甚至甘愿为科学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真让人敬佩。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500字 篇3

暑假开始了,我每天感觉枯燥无味,直到我与弟弟第一次试验成功后,我才感到了暑期的快乐!

那天很炎热,弟弟来到我家,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姐姐,帮帮我,我搞不懂?”

“好!”我是肯定答应了。看了作业才知道,原来是要把鸡蛋放在白醋里一段时间,并观察情况。我带着弟弟一丝不苟地把实验做好了,开始什么情况都没有,只看到醋液冒出来几个泡泡,第二天,鸡蛋好像变得有弹性了?疑惑不解的我们便翻起了百科全书,书中写道:鸡蛋泡在醋里会和醋反应,蛋壳是碳酸钙,是硬的且不会在水中溶解。醋里面有醋酸,碳酸钙会酸中反应生成醋酸钙和二氧化碳,醋酸钙是溶于水的`,二氧化碳是气体跑了,鸡蛋就软喽,醋中的醋酸与鸡蛋皮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就使鸡蛋皮软了。看了这些,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我爱诗词作文500字 篇4

我喜欢上诗词,是从李青莲开始的。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朝天数换飞龙马到熊咆龙吟殷岩泉,我体会到了诗词的浪漫之美。我的第一位老师爸爸,也陪伴我一起吟唱着诗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读着读着,爸爸笑了,拍了拍我的脑袋,说:这首诗说的就是你呀!我们沉醉在美好的诗赋之中,畅游在汪汪词海之间。

渐渐地,我走出了幼年懵懵懂懂的时代,童年播下的那颗诗词的种子,也在慢慢地生根、发芽,它像有什么强磁力似的,吸引着我每一寸目光。步入五年级,学业渐渐繁重,诗词却仍在闲暇之余舒展着我的心灵,每一次那悦耳动听的诗文脱口而出的时候,我就感觉我的心像一股山泉,欢快地叮咚流淌。望向窗外,天气渐凉,一枝早梅欲拒还休,像是要提前绽放,我盯着它的花蕊诵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顿时满口清香。我仿佛还看到了它未来的样子,忍着寒冬,坚忍不拔

诗词的作文500字 篇5

“来,一起读书!”我们班有很好的读书氛围。经常在槐树下,长椅上,座位上……看到他们坐着、躺着,三三两两一起读诗的影子。

“哎,哎,哎,宇,快过来,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它的下一句是什么?”众好友中,唯数宇一人的诗词首屈一指,所以常有问题,总爱去询问宇。

“野旷天低树……嘶——”他嘴里念念有词,低下头,眉头紧皱,思索着……

“这个以前记得,现在忘了。不好意思。”他猛地抬起了头,璨然一笑,将诗又递给了我。

待到六月末,槐花盛开正好,淡黄色的花潋滟着丝丝缕缕的清香留恋地缱绻在每个人心头,渲染着淡淡的忧伤。

大家的心情似乎也被这花感染。不舍写满瞳孔,大家都哭了。唯独宇没哭,他静静倚在窗台边,目光远射,眼光流转,嘴角漾起一朵微笑。

“怎么了?哭了?”他悄悄挪了过来,“要我说啊!这没什么难受的。分离,不是很正常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兴一点……”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俩吟起了诗。很奇怪,吟着吟着,我笑了;但他的眼角却泛起了泪光,他的.眼底氤氲着一片翻卷的不舍,而又被思念的潮水缓缓漫过时,他跑了出去……

浅析如何赏析诗词 (500字) 篇6

今年中考许多省市将诗词赏析列入了考试内容,我们江西省也不例外。这种考查方式,改变了以往单单注重积累而忽视赏析的观点,不仅考查了诗词的理解,而且对诗词的诵读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文学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诗词鉴赏是诗词教学的弱项及中考复习的盲点,为此,本人抛砖引玉,谈谈赏析诗词的方法。

一、从作家、作品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品主旨及作者

的情感倾向

在平时教学中,凡是课本中出现过的诗人或者课外阅读中遇到过的诗人,我都让学生了解其生平简历,人生爱好,写作倾向。比如有关王维,他是盛唐的山水诗、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作者厌倦官场生活,企图从佛教的禅理中求得精神的解脱,从山林胜景中寻求乐趣,反映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其诗艺术成就较高,刻画细致,富有诗情画意,正如苏轼所评价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如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势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学生能了解诗人,自然就好理解他的作品了。

具体涉及到某首诗时,我还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二、从诗词内容入手来赏析

纵观初中语文课本,从内容上我把诗词分为七类:送别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爱国诗、咏史诗和爱情诗。并让学生把学过的诗词按此进行分类,如送别诗有《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边塞诗有《使至塞上》、《渔家傲》等。通过这么一归类,学生可以“俯视”诗词,至少在内容的理解上不会有所偏颇。

三、从诗词表现的情感入手来赏析

1、或表现诗人对朋友、亲人的思念、留恋之情,或表现对朋友、亲人的美好祝愿。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表现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惆怅的心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及对朋友今后生活的牵挂与关怀。苏轼

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安慰。

2、或表现物的品格,对物的赞美。如《咏梅》、《石灰吟》。或表达物给人的启示,如《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启示人们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才能不断进步。

3、或触景生情,托物言志,表达作者宽广的胸怀,远大志向。如曹操《观沧海》,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又如《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通过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明自己的高洁傲岸的情操。或表现诗人壮心不已,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或感叹时光的流逝。如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是自然规律,人是无可奈何的,只能在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中逐渐衰老,因此我们应珍惜时间,珍视生命。

5、或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忧思,或郁郁不得志的愤慨。如《南园》,诗人李贺一生不得志,所以诗中流露出怀才不遇、无所作为的感慨。辛弃疾的《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6、或表现积极乐观喜悦的情感,或表现消极悲观感伤的情感。如“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明显的例子。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诗句能鼓励人从失败中奋起。

7、或表现对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如王维的《汉江临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8、或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恬静,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如《过故人庄》写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的悠然、恬静、闲适。这种情感一般出现在山水田园诗中。

9、或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如岑参的“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或表现边塞将士的惆怅无奈,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或表现将士们的极度愤慨,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或表现边塞将士为国杀敌立功。如范仲淹的“燕然勒归无计”表现了诗人要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将军白发征夫泪”又表现了边塞将士壮志未酬及思乡之情。

10、或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感。龚自珍的 《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虽然满载离愁而去,却仍想到报效祖国。

11、或表现对历史的感慨,或通过回顾历史而得到教训。如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历史的感慨,委婉地讽喻了当朝的统治者,要他们吸取历史的教训。

12、或表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对方的思念。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充分体现了对爱情的坚贞。又如李清照的《醉花阴》、温庭筠的《忆江南》和《诗经》中的《君子于役》都是。

13、或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还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是表现思乡之情的。

四、从诗词表现的意境入手来赏析

所谓意境,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或情调。诗词讲究的是意境,没有意境,就没有诗。如《梦江南》,写一女子登楼远眺自己的心上人,可一直没看到,表现了失望和惆怅之情,全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感情深厚抑郁,境界宏大开阔。“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意境豪迈空旷,情调高远爽朗。王昌龄的《出塞》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远看近却无”与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都是作者写意式的远距离勾勒,有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再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的是宏伟的意境,“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表现的是开阔的意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表现的是清幽的意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的是清雅的意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表现的是空灵的意境。我们要善于分析诗的意境,从而捕捉诗的灵魂。

五、从诗词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入手来赏析

诗的主要特点是讲究形象和意境,常用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以动写静、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比兴、回环往复等。

1、比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烛为喻,一句说内心的状态,一句说外部的表情,把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深厚感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格外真切。

2、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3、借代

如《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的垂钓图,清晰可感。

4、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夸张手法写出愁之深。

5、对比

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6、以动写静

诗人以动态来写静景,使之具有动态美。如“峰峦如聚”中的“聚”字,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具有动态美。又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断”,给人的感觉是天门山原为一体,是雷霆万钧的水流将其冲断,可使人联想到长江波涛汹涌的情景。“开”:山断后而江开,使人的眼界突然之间变得开阔,突出长江波澜壮阔的情景。再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把百花齐放、鸟噪蝶舞、蛴飞虫鸣的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动态强烈,音感十足。

7、虚实结合 在写景过程中,诗人将想象之景与现实之景结合起来写,使诗词内容更丰富,意境更美妙。如《春夜喜雨》,前三联写喜春雨知时而降,喜春雨润物之功,喜雨意正浓,尾联是想象之景,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8、托物言志

就是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诗词的主旨寄托在所描绘的物上。如《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对石灰的赞美来表达自己高节傲岸的情操。

9、比兴

比,就是比拟,兴就是先从别的景物引出所咏之物,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关雎》,以关雎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难求,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 效果。又如《龟虽寿》也是如此。

10、回环往复

就是在诗词中出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有音乐美。如《蒹葭》,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极具感染力。

六、从诗的语言风格入手来赏析

诗的语言有的凝练,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含蓄、概括、有的含义深刻。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议论本是抽象的,这里却将它形象化了,表明诗人自己的心志。又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含蓄的语言是指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宽阔的想象和咀嚼空间,如《蒹葭》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也许仍继续他的热烈追求,也许因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味。到底是什么,诗人没说,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尽”,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概括性的语言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这两句诗概括了诗人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容量大。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是指某些除了有表层意思,更蕴藏了深层意思的句子。如那些富含哲理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七、从诗人的风格入手来赏析

如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江城子》、《破阵子》写的是打猎经历和军中生活情景,或牵犬擎苍,骑马狂奔;或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的都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风格雄浑、豪放。李清照的《醉花阴》和晏殊的《浣溪沙》写秋天闺中生活和春天的园中景物,或把酒东篱,以花比人,或举酒听歌,在小径内徘徊,生活范围狭窄,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与豪放派截然不同。他们是婉约派的代表。

八、从关键词语入手,如抓住诗中的关键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来赏析。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即诗中或词中某个字或某个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它犹如人之眼目,是全诗或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如

陶渊明的《饮酒》中的“心远”为一篇之骨,心灵既已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那么虽处喧境和居于偏僻之地一样,突出表现诗人与大自然契合的心境。又如李商隐的《无题》的诗眼是“别亦难”,它的美表现在诗人用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了“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中。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它归结了全诗的情境,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称得上“词眼”。

另外,还得注意诗中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才能”多么富有动态,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表现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山的形象无意间映入眼帘,突出了诗人的恬淡、闲适。又如“波撼岳阳城”中的“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再如《望天门山》中的碧水、青山、孤帆、日边,色彩明丽轻快,突出诗人对山河的喜爱之情。

九、从关键句入手,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分析概括,推理

解答。

如果是律诗、绝句,一般情况下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出现在 最后。如《登飞来峰》前两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引出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词分为上片、下片,上片往往写景,下片往往抒情议论,上片为下片做铺垫,主旨句就出现在下片,如苏轼的《浣溪沙》,上片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下片由写景转入抒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最后一句就是主旨句。找出关键的句子,赏析诗词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就是我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与复习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对学生赏析诗词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诗词的鉴赏除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外,更主要的是靠平时的积累,多诵读一些古诗词,透彻地了解诗词的语言文字,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如果连这点“基本”都做不到,那么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另外,鉴赏诗词不能拘泥于文字,还得驱遣我们的想象,领会诗词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领会诗词表达的意境,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

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有些幸福,错过了就不再回来

发布者:陈启福 发布时间: 2011-8-27 13:09:38

幸福,让千千万万人捉摸不定,或许就因为它总是在变,它的“化学性质”太不稳定,在你认为自己朝着它走的时候,它却悄悄地变了,而你还全然不知。

年轻时你认为为了某个目标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老了之后却发现它原来一点儿都不值得,原因在于你对于“放弃的事情”以及“得到的东西”的价值评估发生了变化。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年轻时你认为自己的机会成本很低,后来才发现它很高;年轻时高估了收益的价值,后来才发现其实很低;以前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现在却大大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这就是问题。

关于情感、幸福、快乐、目标这一类抽象事物的价值往往很难界定,远比商品难得多,商品价值只要知道“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者“供给需求水平”即能确定,然而,抽象事物的价值往往更依赖主观判断,并可能随时改变。

所以,究竟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梦想而放弃很多眼前的快乐,真的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至少,我思考了很久,都没有得到一个让我特别满意的答案。

一直以来我们总被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享福”之类的观点。记得爸爸常说:小时候饿肚子,想吃好的可是没有,现在,什么都吃得起了,不过年龄和身体又不允许了——现在的年龄只适合吃清淡的了。年轻时的奋斗是为了年老之后的享受,可年老时又不能享受了,合着终其一生都没享受过。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兼顾

各个时段人的特点,以及统筹考虑各个时段的幸福,以谋求一生幸福总和的最大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尊重客观规律,才是王道。

然而现如今,常常见到许多小朋友为了学奥数、学英语,丧失了童年的欢乐,整天疲于奔命地学习,结果只不过是将中学的知识提前学了一些而已,对他们今后的幸福又能有多少帮助?他们不可逆地失去了一大部分幸福,显然,也无法做到一生幸福总和的最大化。

令人遗憾的是,各种“名人名言”往往鼓吹年轻时要敢于玩命吃苦,老了才能幸福。他们搬出保尔,搬出车胤囊萤,搬出了悬梁刺股??不过我想问问各位,如果有人让你跟他们换,你换吗?他们那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

诗词伴我成长作文500字 篇7

通过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大的胸怀。通过纳兰性德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让我明白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张养浩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让我了解了当时人民的艰苦,并知道现在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更应该好好学习。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这本书中让我感到快乐,在学习过程中,我考了好成绩,旁边就会听到妈妈的声音:“这回考得挺好,下次继续努力。”我都会十分开心,虽然妈妈说的只是一句简短的,再也普通不过话,但是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学习这本书,也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学诗词,也让我学会了做人。人要大度,善良,谦虚,谅解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行礼,说:“学经典文化,做少年君子。”这十个字,伴随着我的成长,给了我人生启示,我十分喜欢这门课程。

★ 诗词伴我成长作文

★ 诗词伴我成长的作文

★ 书籍伴我成长作文450字

★ 学习伴我成长作文450字

★ 友情伴我成长作文450字

★ 友谊伴我成长作文450字

★ 雷锋精神伴我成长作文450字

★ 亲情伴我成长作文450字

★ 读书伴我成长450字作文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500字 篇8

家长来到这里以后哭了一阵子就走了。可是,有一位父亲,他却迟迟的不离开,他好像在找他昔日里在学校里玩耍,学习的孩子。有很多人说他是失去儿子,过度伤心了,疯了。有的人劝他,别再找了。可他仍不灰心,继续挖。这位父亲的眼里布满了血丝,而且,这位父亲的眼里也充满了希望。2个小时过去了6个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48小时过去了,这位父亲仍不甘心,他坚信他的儿子永远会陪着他的。

当挖到大约49个小时的时候,从废墟里传来一声坚强的呼喊:“爸爸,爸爸是你吗?”那位父亲说:是爸爸,快上来,儿子!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们出去吧,对于我来说,他们更重要,先救他们出去吧。爸爸,我知道,你永远都会和我

在一起。因为你说过不管怎么样,咱们永远都要在一起。同学们都救出来时,爸爸用一双颤抖的手接着他,说:出来吧!阿曼达!阿曼达出来了,儿子说:我会记住这句话的,爸爸,不管怎样,我都会永远和你在一起的。

虽然这不算什么美好的结局,但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500字 篇9

踏上讲台已近三年了,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却还有着很多的困惑,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分数依然是教育的最高指挥棒。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呢?《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给了我很多启示:除了用因材施教的手法来塑造孩子之外,我们还得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深入挖掘每个心灵的闪光点,给孩子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这样我们的良心才会坦荡,这样孩子的笑脸才会灿烂。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微笑,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记得有一次开校会,我表扬了一个小女孩,她学习不太好,但非常刻苦,在没有老师、家长督促的情况下,在寒假中做了好几本的读书笔记。我无意中发现了,就随意表扬了一下。但后来这个女孩的语文成绩明显提高,英语老师也反映英语有进步。我没想到老师的表扬有这么大的动力。

最近班里也有这样一个男孩,成绩也不算好,但有美术方面的天赋,这次出墙报我让他当我的助手,他表现得非常好。当我看他埋头制作时脸上是那么地自信,我很高兴,当听到其他同学流露出对他的赞叹和羡慕时,我更觉欣慰,因为此时他和同学们没有把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我更庆幸我保持了这个孩子的自信。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下一篇:医务人员培训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