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1

一、为保障考试安全与秩序,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必要时各地考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组织、实施考试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根据保守考试秘密的需要,对有关人员的相应行为作必要限制。(二)封闭相关考试场所,制止无关人员进入。

(三)查验考生的身份证等证件材料,检查考生携带物品,必要时使用安全监测设备或者以适当方式,对考生实行检查。

(四)暂扣考生违反规定携带的用于或者可能用于作弊的设备、工具、材料等物品。(五)在考试场所内设置、使用视频监控、无线电探测等电子设备,在必要范围内,对无线通讯进行干扰或屏蔽。

(六)制止和处理考生违反考试纪律、考场规则的行为,必要时可终止考生继续参加考试。(七)在考试的客观环境受到外界干扰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排除或减少干扰,并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对受影响的考生给予适当、相应的补救。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2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考点,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和焦点。在2010年高考中,全国文综I卷25题、广东卷第26题、福建卷39题、山东卷第20题、上海政治卷第37题、北京卷第32题、陕西卷第15题、四川卷第26题等试题都直接涉及到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一知识点,其他以国家宏观调控时政材料为背景的试题更多。事实上,在近几年高考中,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的试题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联系当前实际,可以预测在2011年高考中,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的试题仍然会有突出的表现。那么,在复习国家宏观调控时怎样才能做到科学高效备考呢?

一、国家宏观调控知识在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角度分析

第一种情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列该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例1(2007年高考文综宁夏卷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

A是以政府强制为后盾的

B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c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例2(2010年高考山东卷20)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9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保增长”的经济目标。这表明宏观调控

①比市场调节更有优越性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③能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④是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c 2 B

第二种情况: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即运用材料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迁移教材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种:

角度一:材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例3(2010年高考上海卷32)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决定对新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是此次政策之一。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这一政策运用了宏观调控的哪个手段?该政策的实施时新疆困难地区的企业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5分)

【答案要点】 财政政策手段。(1分)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助于解决新疆困难地区企业的资金问题;(1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收入;(1分)提高企业自身扩人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的实力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2分)

【分析】回答此种角度的问题,关键是熟悉教材,并能对目标材料进行分层,然后抓住每一层的中心思想,将之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内容进行对照,即可找到答案。组织答案时最好使用归纳法,即哪些材料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角度二:以辨析题的形式考查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

例4:(1999年全国高考卷37)辨析题: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厂长不找市长找市场,市长不管厂长管市场”。

[答案要点J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求得生存和发展,强调厂长找市场正反映了这一必然趋势。②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市长应当管市场,即政府要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改革都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引导。因此,厂长只找市场不找市长,市长只管市场不管厂长是不对的。

【分析】此题通过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及二者辩证关系的理解。此题是一道正误型的辨析题,题中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的,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在解答这类辨析题时,要先断句分层,看题目中含有哪几层观点,其中哪层观点是正确的,哪层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直接答出原因,错误的先把它改正过来并答出原因,最后还要进行简单总结。因此。解答观点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分层次、答原因、要总结。

角度三:直接回答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意义或作用

例7:(2005年文理综合辽宁卷第44题)(14分)近些年来,在国内需求的拉动之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出现7对钢铁业投资过热的现象。而我国钢铁工业对海外原材料依赖较大,能源消耗高。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调控钢铁工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我国钢铁工业投资过热的原因及政府对钢铁工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根据价格等市场信号自主决策。对钢铁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促使众多企业投资钢铁工业。(3分)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带后,性的缺陷。钢铁工业投资过热的现象就是市场调节缺陷的表现。因而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解决钢铁工业投资过热现象。(4分)③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钢铁投资过热既不利于钢铁工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4分)④由于钢铁工业原材料依赖进口,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对钢铁工业的过度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分析】解答主观题,我们要阅读材料,了解时事背景,但更要注意试题的设问要求。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国家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首先要根据材料说明国家采取的措施属于什么手段,其次要根据材料说明其意义或作用。回答为什么可以借鉴的公式为:为什么=原因+意义+针对的问题。回答为什么的表述:①它是……的客观要求,是由……决定的;②它有利于…·有助于…能够促进…能够推动、带来、刺激…

角度四:材料中的政府怎样进行国家宏观调控

例8(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38题)(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0、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关注民生之本,0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I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歌、和谐曲。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10分)

①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增加财政支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②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分析】回答措施类题目,实际上就是要答”怎么办”。怎么办,一定是主体怎么办。具体讲,就是经济生活中的国家(政府)、企业(公司、工厂、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政治生活中的国家、政党、公民、国际组织、政协、人民团体,文化生活中的国家、政党、企业、个人等:而生活与哲学中的主体则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所列的主体,同时,主体的活动要联系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

二、备考建议

(一)抓住考查特点高效备考

综观近几年高考中与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的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无论是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考查生活与哲学,一般都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设问,这就为我们科学、高效备考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理解和记忆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以国家宏观调控时政材料为背景,找出高中政治教材中与它相关的主要知识点,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个环节,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透过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它。

(二)理解和扎实掌握知识要点

l.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及目标(是什么)

(1)含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①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②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不仅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而且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稳定物价。保持物价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即国际间的外汇收支,反映一个国家在定时期,通常是年内,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怎么做)

①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例如:利用价格、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②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熟悉、遵守、运用WTO规则和国际惯例。这是市场经济法制性特征的必然要求。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③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使用。

④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

4.弄清易混点

①把宏观调控看成只是靠行政手段。

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三种手段各有特长,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运用这三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不能认为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

②把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立起来。

解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这些会带来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的,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续地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③认为只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宏观调控。

解析:在当代,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宏观调控,只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的,更有成效。

(三)紧扣社会热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高考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考查可看出,背景材料几乎都是时事热点。因此,考生一定要关注社会生活,2011年备考应特别关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减排、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上海世博会、“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房地产市场调控等社会等热点,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学会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说明社会热点问题,以热点为线索重构知识体系,努力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对热点不必离开教材去“深挖洞”,搞清楚“是什么”即可,因为在高考中,热点仅作为背景材料使用。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3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对考生进行集体测试的方法。通过对考生设置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将考生按相同或相近的报考职位分组,每个小组(一般 6—8 人,个别地方多达 12 人)在不设定领导的情况下,让他们自由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据此来检测考生的组织协调、综合分析、洞察应变、人际关系处理、非语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以评判考生之间的优劣。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少部分部门会采用无领导面试方式,如九三学社、国土资源局、林业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进中央等。对于参加这些部门考试的考生,有必要先提前了解一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流程,熟悉面试环节。

(一)入场阶段

1.应试者入场

进场测评开始前5分钟,考务人员在确认应试者信息无误后,带领应试者进入测评场地,请其随机就座。也可能是由考务人员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考生的顺序,列队进入考场,按次序就坐。

2.主考官宣布考试规则和纪律

应试者落座后,主考官向应试者简单介绍应试者在本次面试中所要做的事情,接下来向应试者宣布纪律,主要是要求应试者之间不准相互商议、交头接耳等。

(二)材料阅读阶段

1.向应试者发放材料,宣读指导语

向应试者发放材料,包含本次讨论的题目、草稿纸、笔等,供草拟讨论提纲用。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介绍小组讨论的任务及规则要求,考务人员根据主考官示意,给测评对象发放讨论背景材料。

2.应试者准备

主考官宣布讨论正式开始并计时,每个应试者拿到讨论的题目后一般可以有5~10 分钟时间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并列出发言提纲,为自己下一阶段的表现做好准备。此外,也有的招考部门给考生20分钟的时间供考生阅读材料并拟定提纲。

(三)个人陈述阶段

该环节大约20 分钟,考生可以自由安排发言次序或者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 分钟或者5 分钟。考官不参加考生的讨论或回答应试者的问题,以免给应试者暗示。

(四)自由讨论阶段

所有考生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一般40~60 分钟(具体的时间会因考生人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考生就问题展开自由讨论。考生如何发言、发言的次序和次数等都是由考生自行安排。考官不干预讨论过程,只对照评分表中所列条目仔细观察考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记录。

某些特殊的题目,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向应试者再提供另外一些材料或信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考官将严格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

(五)总结陈词阶段

主考官宣布时间到,请应试者停止讨论。当应试者讨论达到预定的时间时,不论讨论到了哪一个阶段,都应立即停止。

自由讨论结束后,应试者推荐或自荐一名代表向考官简要汇报整个讨论的过程及讨论所取得的结果,时间大约为3~5分钟。有的省份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会省略这一环节,仅要求考生在讨论阶段中达成一致意见即可。

(六)附加阶段

随着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面试模式的发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也可能出现追加其他问题的情形。部分题目要求考官对应试者的汇报提出质疑,应试者可根据情况进行简单的答辩。有的还要求应试者选出表现最佳和最差的考生:“你认为在这次讨论中表现最好(差)的一位小组成员是谁?”“如果我们小组成员中就淘汰一位,你选择谁?”“谈谈你在这次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实际上考生回答此类问题对自己的成绩不会有实质影响,回答时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即可。有些还会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让每位考生分别扮演记者,就所给材料向剩下的考生提问,并指定一人回答。

(七)面试结束及成绩公布

1.考生离场

主考官宣布小组讨论活动结束,考务人员引导考生离开测评现场。

2.考官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

应试者退场后,所有考官都对自己的记录进行简单的整理,对每个应试者的评价理出一个思路。

3.考官间进行评议

在各考官进行最后的评分之前,可以对应试者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议,充分交换意见。通过交换意见,考官可以补充自己观察时的遗漏,对应聘者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若不同考官对同一应试者产生了较大分歧,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所有的评议都应有理有据,从而使所有考官对应试者的评分基本达到一致,确实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保留自己的意见。

4.考官在评分表中进行评分

各考官分别在评分表中对每个应试者进行评分,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5.工作人员收起考官的评分表,并当场进行加密封存

考官对应试者的评分结束后,就由考务人员将评分表收集起来,以便统一汇总分数。为慎重起见,也可以对考官的评分表进行加密封存。

6.对应试者的分数进行整合

一般情况下,评分表上的不同测评要素之间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一个考官仅对每个应试者不同的测评要素进行评分,计分人员要根据不同测评要素之间的权重大小对该应试者的分数进行整合。

7.统计最终的结果

计分员按体操比赛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然后得出平均分的方式,计算出最后得分,主考官在成绩单上签字。

应试者的最后得分统计出来后,需由现场的所有考官、纪委官员、监察部门官员和公证员进行确认,并在最后的成绩单上签名,然后装入已准备好的信封(写有该应试者的姓名、单位、身份证号码)加密封存,并由主考官、纪委官员、监察部门官员和公证员在加密条上签名,交由公开选拔办公室负责人保存。

8.总结阶段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4

业科目备考指南

《2018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已经发布,针对2018国考公安专业科目的复习备考,建议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基础知识

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工作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时首要任务是熟练掌握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各类基础知识内容,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够灵活运用。

考生可以对照考试大纲的内容,对各个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逐一了解各个考点的具体内容。同时,考生要注意同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2018年考试大纲中新增内容较多,考生不可忽视对新增内容的复习。

二、抓核心考点 1.职业素养

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与忠诚度、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尤其是同公安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等。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是对公安工作人员日常实务相关的服务与执法理念的考查,包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人民警察职业纪律,考生要重点了解其具体包含的内容。

2.基础知识

(1)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此次考试是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所以在考试时会更多地侧重考查考生在一线执法过程中,当面临具体的案例时,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因此,考生要重点关注一线执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这是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的。同时,考生要注意2018年考试大纲中新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生效,属于此次考查的重点内容。

(2)公安基础知识。此处知识点较多,侧重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考生要重点掌握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执法监督。

3.基本能力

此处要求考生掌握的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实务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同考生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在整套试卷的考查中,一是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能够针对题目中案例所反映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在情境题中,以长段材料描述一个较复杂的具体案例,要求考生能够针对此案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结合具体的法律基础知识作出正确选择,此类试题的作答难度较大,对考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考生要熟悉各项基本能力的具体含义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将法条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多做实战模拟题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5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即将公布,国考成绩公布后,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也即将开始。进入公务员面试后如何有效备考?华图面试班教学如何?华图公务员面试培训在这里为大家带来2018国考面试及公务员相关内容。

知乎网友:培训班建议尽早上,最好年前,不建议太长时间,因为它不是只辅导你一个人,所以针对性不强,你上完了只能学会一个套路,而所有人都是这个套路,考官就会很烦,甚至用这种套路的就会故意给低分。培训班会限制住你的思维,所以尽快参加培训,把它那里的东西掌握了就回来自己模拟,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千万不能套路化,答题风格完全一样,考官一听就烦,去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拿到那里海量的模拟题,听取培训老师对于面试的指点和建议,看别人面试的优点,模拟面试时发现自己暴露的缺点(很多小毛病是自己平时不会注意的,这就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由你培训班的同学给你录像也好,仔细观察也罢,统统找出来,这样才能去改正)。

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须知.doc 篇6

1.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2.“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中“两年”是如何计算的?

“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中“两年”的计算方法是指截至10月底,报考者累计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已满两年。

3.所学专业与招考职位非常类似,是否可以报考?

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首先查看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对照表或者咨询招录机关,经招录机关同意方可报考。

4.如何确认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所报考岗位的条件?

首先通过《招考简章》查询该职位的专业要求,如不确定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拟报职位的专业要求时,可以拨打招录机关的咨询电话。

5.报公务员是否对英语、计算机水平有要求?

由于公务员报考是针对特定部门的特定职位,可以通过《招考简章》查询某个职位的具体要求,不是所有职位都对英语及计算机水平有要求,具体查看《招考简章》“其他条件”一栏内容。

6.公务员考试对于学历文凭有何要求?

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及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即可报考。

7.由于是聘用制,没转档案,毕业的时候签的是另一家单位,该如何证明工作经验?

如果单位可以出具工作证明,可以算做基层工作经验。

8.专业知识冷门,是不是应该报那些没有专业要求限制的岗位呢?

报考没有专业要求限制的职位是一种方式。由于职位的专业要求,有的为具体专业要求,有的为学科,所以可以通过查询自己所学专业的所属学科,进行职位搜索,这样可以增加职位选择范围。

9.本科可以报考专科的岗位吗?

本科学历可以报考学历要求为“本科(只限本科)”“本科及以上”“专科及以上””本科或硕士”的职位,其他的不可以报考。

10.第二学历(属自考)XX专业,2013年应届。是否可以报考职位要求是XX专业和2013应届?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7

一、对策题

模拟试题:结合给定资料,提出巡游车和网约车如何实现融合发展的具体建议。

要求:建议具体可行,分条作答,不超过400字。

【参考解析】

建议:

一是推动巡游车改革。在经营期限、利益分配、规模化经营、价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同时,鼓励巡游车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鼓励巡游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电召服务,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对巡游车和网约车同样规范管理,向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个性化运输服务。不论是巡游车还是网约车,都对其经营企业、平台公司、驾驶员资质、车辆标准、服务水平、经营行为、计程计价方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监管。

三是根据巡游车和网约车的不同定位和特点,明确具体规定和监管措施。巡游车和网约车要在客运市场竞争中寻求融合发展契机,通过“互联网+出租汽车”,逐步构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新型市场体系。

四是坚持以乘客满意为导向,通过推动巡游车改革及网约车规范,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提升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作文素材积累

2015年网络约车使用调查报告显示:

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

自2012年3月“摇摇招车”正式上线开始,四年间滴滴、优步、神州专车、易到等互联网约车平台相继席卷中国各大城市。网约车也取代传统出租车,成为城市中高端出行的首选。

随着各大网约车平台规模的快速膨胀以及乘客消费习惯的养成,“网约车司机”这一新兴的职业群体逐渐衍生并随之迅速壮大。

初生的网约车司机面临着的是混乱、无序的“野生”发展状态。网约车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激烈的竞争,各大平台均提供了丰厚的补贴和奖励,2015年最高时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能到2-3万元的水平,超高的收入也吸引了大批网约车司机的加盟。

不过,疯狂的补贴显然难以持久,在2015年3月份之后,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即开始大幅下滑,月均收入迅速下滑到一万多元。但为了抢占资源,个别C2C约车平台及其合作机构,却依然打出“月入两万睡到自然醒”的口号来吸引大批司机加入。

伴随着补贴的大幅下滑,网约车这一新兴的市场逐渐回归服务本位,之前的很多虚幻的谎言已不攻自破,而在高收入下被掩盖的各类问题则逐步显露:劳动(在线)时间过长、没有社保等基本保障、合法权益被侵害维权无门。

最为重要的是,补贴的大幅下滑导致网约车司机收入剧降,这让司机与平台的矛盾愈演愈烈。4月中旬,滴滴和优步两大C2C网约车平台的司机在北京地区展开了一场号称万人参与的“大罢工行动”。

罢工行动再次引发了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虽然罢工的起因是“司机的收入急剧减少”,但事实上,私家车加盟网约车运营的积弊并非只是单一因素而触发的,而是在网约车平台发起之初就已经形成的制度性、系统性缺陷,这也给这次矛盾的集中爆发埋下了引信。

这次**不仅诱发了媒体对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集中剖析,同时也迫使职能部门再一次正视这一暂时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庞大人群。但由于这一根植于互联网的职业人群具有太多的特殊性和社会角色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无法用此前媒体的报道片段去简单描摹出这一人群的共性特征和其各自的生存现状。

网约车司机基本信息调查结果:

1)性别

调查显示,网约车司机整体女性司机的比例不到10%,而男性司机占比超过90%,表明这个职业有一定的性别属性,工作强度整体较高。

2)年龄

网约车司机年龄主要处于青壮年阶段,23——40岁成为网约车司机主要群体,其占比总和超过87%。这也验证了网约车司机工作,属于劳动强度较大的职业的判断。

其中,专车类专职司机的聘用,一般网约车公司在招聘时均有明确年龄限制,比如,神州专车对专车司机的年龄限定在22——50周岁的范围内,滴滴自营车招聘也多限定在23——55岁的范围。3)户籍:

近八成网约车司机来自外地,这与出租车司机群体以本地人为主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其原因,与部分网约车平台允许外地牌照车辆有一定关系;同时各地出租车司机招聘多限制本地户籍,网约车司机则不受户籍限制。

4)牌照归属地:

从牌照归属地看,仍然有40%以上网约车属于异地运营。这对地方交通和流动人口管理均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在清退异地网约车,而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仍需要等各地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细则出台后,对异地网约车的存在有明确说法后才能彻底解决。北京地区在实行进京证网络办理后,外地牌照网约车呈上升趋势。

5)从业性质(兼职与全职):

让人感觉比较意外的是,在参与调研的网约车司机中,全职司机占据了近八成的比例。这表明网约车司机正逐步走向职业化,全职司机占据主流,兼职和玩票者反而较少。

此外,从调研结果看,从事兼职网约车运营的司机,均为时间较为自由的职业,其中以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企业职工为主;而高档车型司机跑网约车基本以偶尔玩玩为主,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体验、无聊甚至把妹、约炮等其他目的。

6)此前职业:

从网约车司机此前就业状况看,包括自由职业者、黑车司机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了45%,说明网约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就业;而网约车收编大量黑车的事实,也在数据上得到确认,约有8.2%的网约车司机前职业是黑车司机。此外,前期网约车司机的高收入,吸引了少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加入,则是一个预料中的“意外”。

四、范文赏析

网约车如何一路平安

前不久一女教师乘滴滴顺风车被司机杀害,引发舆论有关网络约租车安全性与监管责任的讨论。虽然是个案,但恶性犯罪多少让人提心吊胆。公众是否选择乘坐,看起来只是一种个人选择,但最终还是取决于网约车能否“安全行驶”。

若以传统出租车为参照,不少网约车平台的准入门槛不高。但同时也应看到,网约车司机在上岗前必须提供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些其实已经能构成较强的约束。尤其是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约车平台可以即时捕捉车辆行动路线信息,实时“锁定”车辆地点。相对的是,出租车上的犯罪率也并非为零。简单认为网约车不安全,失之偏颇。

从技术角度看,网约车其实有着强大的“安全基因”。但如何激活这样的基因,更为关键。“互联网+”时代,无论网约车、电商还是网贷,平台能否落实监管责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选择甚至最终的成败。事实上,不少平台早已认识到:监管也是自我保护,乱象丛生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网约车平台需要以眼前的悲剧为鉴,重新审视自己的监管能力和审查力度。目前而言,平台经营方式大致是两种,一种是大量介入私家车的“滴滴优步模式”,一种是以公司自营车辆为主的“神州首汽模式”。在前一种模式下,不少司机只是挂靠汽车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再合法接入网约车平台,这样不仅可能对司机摸底不够,租赁公司与平台也存在责任分配问题。一旦租赁公司因为逐利“放水”“作弊”,平台难以实时辨识。何况,目前的网约车逐渐形成全国性市场、跨区域经营,更给监管带来难度。

而监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司机资质的事前审查。有些网约车司机有重大刑事犯罪或吸毒前科,并要求限制部分有犯罪前科人员等成为网约车司机。但是,对于这样的事前审查,是否会构成就业歧视?按照清退逻辑,被清退者一旦成为黑车司机,会不会制造更多不安全?可以看到,“加强监管”的命题之下,依然有一道关于自由与安全的子命题需要细致解答。

出租车行业管理在全世界都是难题。其实,对于网约车这样的新事物而言,管什么、怎么管的边界,必然是在立法和实践中动态确立的。修改后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定稿已递交国务院,其中,私家车做专车需要改为营运车辆的要求没有变。这意味着,将来很多私家车主或不得不放弃“专车司机”身份;但从安全性角度也意味着,网约车会更规范、更安全。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8

公务员面试大多数是结构化面试,一般不涉及追问环节,但是有些招录单位也会出现考官随机追问的情况,或者这道题目本身就是两问,第二问是定式的追问。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面对考官追问不要紧张,提前做准备也可以进行巧妙应对。

第一种情况是,考官根据考生的作答随机的追问。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考生回答过于简单,只说了不到一分钟就回答完毕,而有很多时间空余。考官就会对考生进行追问“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以此来提示考生再做出必要的补充回答。此时考官对考生进行追问,应当说是对考生的关心,是善意的提醒,并不是故意刁难,给考生压力,因此,考生应迅速领会考官的意思,给予必要的补充,让自己的回答更充分。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追问的题目是已经确定了的。题干中先抛出一个问题,待考生作答完毕后,再追问一至两个问题来考查考生对细节的处理。比如外交部的题目“驻外使馆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组织青年外交官进行一场演讲比赛,领导安排你负责这项工作,请问你怎么组织?追问一:演讲比赛开始以后,有一名种子选手因为工作需要离开,请问你怎么办?追问二:演讲比赛过后,领导要求你用选手的演讲稿制作一个内部学习资料,请问你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这道题目先给出一个组织管理题,要求考生组织一个演讲比赛,而后面两个追问,追问一属于情境应变题,考查考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应变能力,追问二依然是组织管理题,开展一项制作内部学习资料的工作,从而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由此可以发现,一个问题两个追问的出题模式可以囊括更多的测评要素,也能够更透彻地考查出考生的各项能力,便于对考生进行全面考察。

中公教育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放松自己的心态。作为一名应试者,在面对考官的“追问”时,不要紧张,更不要害怕,要努力让自己冷静从容,考官的追问无形中是在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影响考生面试成绩的关键内容。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先从坏的方面去想,一旦被考官追问,心情就突然紧张起来,甚至忘掉了自己之前的思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但实际上,考官的追问是希望尽可能地选拔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考官对考生的关心和爱护,只要考生认真思考,从容应答,不仅不会扣分,还有机会增加分数。

第二,要以谦逊的态度配合考官的追问,这样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我们发现,在考官追问时,一些考生会出现一脸茫然,甚至不假思索就直接回答“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一些考生心不在焉,回答考官追问时会出现答非所问、偏题的现象;还有一种考生跟前两者不同,他们想借机表现自己,在追问中夸夸其谈,以为能够得到考官的认可,没想到反而引起了考官的反感。以上三种考生的应对方式都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态度上

考再慎重作答。

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那些细节:

一、考官的打分官方依据

配合考官,顺着考官追问的要求继续回答,但答题时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作答思路,认真思《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是各地在公务员培训、录用、竞争上岗、考核工作中,要以标准框架为参考依据,体现通用能力要求,其中对这几种能力做了详尽的描述,这就是考官最喜欢的人:

1、政治鉴别能力:善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判断形势等。

2、公共服务能力: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3、研究调查能力: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善于总结经验。

4、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目标明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累知识与经验。

5、沟通协调能力:言语文字表达条理清晰,用语流畅,重点突出,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6、创新能力: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创新的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7、应对突发事件:头脑清晰,冷静应对,科学分析,敏锐把握事件的潜在影响,密切掌握事态的发展情况,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突发事件。

8、心理调适能力:事业心强,有积极、乐观和爱岗敬业的热情,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和逆境、成功与失败。

二、面试官喜欢的仪表、涵养和礼仪

1、仪表:考官喜欢穿着大方得体、简洁清爽的服饰。一方面是对考官的尊重,另一方面如果穿着邋遢,考官会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觉得你是一个毛燥不注重细节的人。

2.涵养:考官喜欢有涵养的考生,因此尽量让自己态度端庄,说话宏亮、精神,尊重考官,并且要面带笑容,精神饱满。

3、礼节:考生千万不能等考官刚说完问题或是问题还没有说完就抢先回答,搞的跟抢答似的,会显得不够稳重,考官喜欢考生稍加考虑后再做出回答,这样会比较好,让考官觉得你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这样的回答是比较成熟的。

国家公务员备考须知 篇9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预测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振奋人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层年轻人寄予厚望。在众多青年才俊“梦开始的地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来临之际,中公教育专家将以专业化的服务为考生进行申论命题的趋势分析并进行备考指导,助力各位考生在成“公”的路上稳步前行,梦想成真。

一、2018国考申论科目命题前瞻(一)从社会和文化把握出题趋势

国考申论主题选取侧重社会与文化领域,基于对社会与文化主题的探讨,考查考生对当前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如城市发展、科技与人文、社会心理问题、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公共安全、文化体制改革与繁荣发展等主题。这是因为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问题不仅可以准确展现创新转型的时代背景,而且侧重于考查人的基本素质,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契合。2017国考申论市级试卷聚焦“城市水系”,关注“如何做好城市与水这篇文章”,探讨水的智慧、生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材料选取横跨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领域,视野广阔。2018年的命题趋势也很有可能从多角度切入,侧重社会和文化方面,巧妙组织材料。

国考的落脚点在于为国选材,考查深层次的思考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无疑都体现了政府对选拔杰出人才的重视。通过申论材料设置多元化的命题,测查深刻的思辨能力,测查踏实的工作能力,会成为申论变化的一个方向。如选取社会与生态、经济与文化等交叉领域的综合性主题,还会以人本眼光反观经济和社会,去探讨人的内在价值,更会尝试通过材料高度复原工作场景,检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中不仅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理论政治命题等的关注与分析,更要学会多侧面观察社会,提升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

(二)案例材料为主干,评论材料点主题

案例型材料从来都在申论试卷中担当主角,近来更有全盘占领的趋势。案例材料阅

读性强,但对于作答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透过案例找出“背后的故事”。除了案例材料,另一个典型的材料就是对话、评论,这类材料往往深入探讨材料主题,进行意义的深化和升华。如2015年国考省、市级材料6对《连线》主编的采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2016年国考市级材料2的市长信箱邮件内容,对于考生更是时间和精力的陷阱。2017国考省级材料3对“儒”之“柔”的评论引经据典、蕴意丰富,理解有难度。为此,考生要学会深刻把握材料,熟练掌握基本案例材料的阅读方法,多阅读多训练,精准作答。

(三)概括为基,贯彻为重,多题型融合

就五大题型在国考申论试卷中出现的频次看,归纳概括题是国考申论试卷中的基本题型,做好归纳概括题不但有助于提升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考生取得高分。因为与归纳概括题型相对应的归纳概括能力是申论试卷作答的基本能力,也是准确作答其他题型的基础。

而从最新国考申论试卷看,2014年的省级与市级、2015年的市级、2016年的省级、2017年的省级与市级均出现了两道贯彻执行题,这就给出了一个信号:贯彻执行题成为国考申论试卷测查的重中之重。同时,国考申论科目还可能将单一题型与其他题型进行糅合,题型迷惑程度和作答难度都有提升。近年来,国考申论科目对文章写作的要求已经从僵硬的对策类议论文转变为更灵活的分析类议论文,更能全方位测查考生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备考阶段,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不仅要注重基本作答能力的整体提升,更要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此一来在考场上才能成竹在胸。

二、备考指南(一)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较早出现,可以说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

特点分析

1.题量分值较为固定。国考中归纳概括类试题一般固定在一道或两道,每题分值多在10~20分。

2.题型难度提升。近几年,申论逐渐加大了对归纳概括题“全面、准确”的作答要

求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快、准、全地提取出对应要点;同时,归纳概括题的考查形式不断变化,出现了拟制小标题之类的新颖问法,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考生务必加强对归纳概括题的重视。

【中公备考指导】

1.注重平时练习。归纳概括题通常要求考生对整篇材料或部分材料全方位把握,以此抓住题干要求的相关要点。国考作答时间虽长,但申论材料的字数一直居高不下,考生临场应试时心态紧张,很容易遗漏要点。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中要大量练习真题及模拟题,提升阅读材料、提取和加工要点的能力。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题最重要的是对要点的采集,此类试题的作答字数较少,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二)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

【特点分析】

1.题型变化多样。综合分析类试题题型种类繁多且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重点考查了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和词句理解阐释三种题型。

2.省级试卷侧重考查此类试题。自2010年设置省级和市级两套试卷以来,省级试卷更侧重考查综合分析类试题,分值在10~20分,而市级近几年较少考查该类试题。

【中公备考指导】

1.培养分析问题能力。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多阅读人民网、新华网上的时评,学习其分析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路融入作答之中,强化分析能力,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条理清晰的答案最能体现考生严谨的思维,因此在平时要多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3.多方关注,增长见识。平时多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报刊和网站的新闻时事,多看评论文章,积累社会资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贯彻执行题

近几年,申论加大了对导言、讲话稿、简报等的考查,我们将其统称为贯彻执行题。【特点分析】

1.出现频繁。贯彻执行题一直受到命题人的青睐,近几年国考几乎每年都会有此类试题。因此考生一定要熟悉此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积极应对。

2.重点考查宣传演讲类文书。贯彻执行题牵涉的具体题型较多,按照作答框架划分的话,可以分为通用结构型和灵活写作型两类文书。近几年,国考重点考查的是宣传演讲类文书,重复考查发言稿、宣传稿等,但2017年国考申论加大了对方案总结类文书的考查力度,命题变动较大,出题形式也较为多样。

【中公备考指导】

1.研究真题,多做练习。熟悉各种公文的格式和结构,掌握规范语言的运用方法。2.与时俱进,掌握多类文种。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贯彻执行题种类繁多,既有不断创新的,如2016年国考申论省级考查的新题型——导言,也有重复考查的,如2017年国考申论省级考查了曾在2010年出现过的题型——报告。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中不仅要了解政府常用文书,还要关注近年来国考、省考等考试中出现的经典题型和新型文书,通过真题及模拟练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文种。

(四)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考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省级、市级试卷都会出现。【特点分析】

从2013年开始,提出对策题似乎在国考申论试卷中隐去身形,很多考生逐渐忽视这一题型。对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不要麻痹大意,虽然此类题目出现较少,但国考大纲从不曾忘却“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备考时要有所关注和重视。

【中公备考指导】

省级:仔细审题。国考大纲中明确提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因而考生作答提出对策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中是否要求归纳概括问题、分析原因等,如果有明确要求,考生一定不能遗漏。

市级:掌握答题方法,确保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

申论材料都是围绕当前的时事热点展开的,考生平时要多利用网络、报纸等对热点事件进行搜集和整理,把握专家学者提出的建议、对策,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广阔的

思路。

(五)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国考申论的必考题型,一般为最后一题。作为申论考试的“硬菜”,文章论述题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题型。

【特点分析】

1.省市两级要求小有不同。与市级试卷相比,省级试卷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会高一些。

2.考查难度有所提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第五题要求“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给定标题较为抽象,不好立意,需要考生准确理解材料,把握水具有的特性,联系实际申发论述,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公备考指导】

1.平时多搜集一些适合申论文章写作使用的名言警句并背诵下来,以备考试之需,为文章增添亮点。

2.关注时政热点,对重大政策方针及领导人讲话都应有所了解,如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可大大提升其理论高度。

3.平时多动笔。要想写出深度与文采兼备的好文章,只靠浏览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反复练习。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的范文都只是一种参考,考生需要从中悟出好的立意、结构、论证方式等,加强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上一篇:《感动洪城十大优秀教师》观后感下一篇:安定操作及其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