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案例(推荐8篇)
辅导员工作案例撰写说明
一、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含义
辅导员工作案例是对包含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工作情境案例的描述,案例中渗透辅导员工作理念,展现在辅导员工作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可以按照辅导员工作的内容进行分类。
二、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六要素
鲜明的案例主题、清晰的案例背景、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构成了优秀的学生工作案例。
1.主题。案例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背景。案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案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案例问题事件。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对案例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案例问题事件是案例反映主题所包含的各种问题的事件。
4.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要理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精细化、具体化,客观全面的呈现问题解决的效果。
5.分析与启示。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辅导员工作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理性分析,找出案例反映出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规律,为辅导员工作提供现实的借鉴与启示。
某天, 在校生吴某与其女友发生争吵, 之后该男生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 跳进了学校的河里, 幸而得到及时解救, 没有生命危险。事后该生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 并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了解了自身的问题, 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鲁莽和不理智, 心态也迅速恢复了正常。在现实中, 大学生自杀轻生现象屡见不鲜, 上述案例中这名男生的情况具有典型性的。该生平时活泼开朗, 人际关系不错, 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没有心理危机的预兆, 但当在生活中遭遇某种冲击时, 他却会采取某种极端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因为此类事件通常事发突然, 平日里也寻觅不到踪迹, 所以应对困难。那么, 如何理解此类突发事件, 辅导员又该如何做好相应工作呢?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分析
此类事件是突发的, 没有征兆, 但是以“心理危机”而非“心理疾病”的形式出现。一位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在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故的时候, 会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应对, 虽然也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但必然不会采取轻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不满。而一位心理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的人, 尽管在顺利时表现正常, 但面对困难时则容易放任自己的心理状态进入极端, 其对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表现的比人群的平均水平更低。在大学生活中, 此类情况容易被激发, 如成绩、感情、人际交往等问题。可以说,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 遭受不顺利的可能性是必然的, 而如果没有一颗强健的心脏来应对, 必然会发生此类心理危机。
大学生突发的心理问题尽管看起来是一种“急性病”, 但其病因是慢性的, 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心理疾病的患病率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如抑郁症这种疾病, 男性的终生发病率有12%, 女性则高达23%。在大学阶段, 学生面临学业、社会、感情、家庭中的困扰, 自身又处于一个社会角色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 可以说面对的状况是比较复杂的, 而经受的突发事件也是比较多的, 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高。用另一种说法来说, 就是当大学生在一个心理“亚健康”的状况下, 又受到比正常情况更多的冲击, 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 是双重不利因素。如果回到我们讨论的这个案例, 作者也进一步了解到, 这名男生尽管平常非常开朗, 但他此次行为则反应出他心智的脆弱和不成熟, 而之前与其女友的争吵也是因为女友认为其“脾气不好”。
了解了此类突发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 作为辅导员, 我们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呢?其实,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心理危机的产生和火灾、交通事故的产生是非常相像的。都是因为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再加上某些外因的冲击, 才使得危机得以发生。所以我们辅导员能做的, 也是最有效的, 就是“防患于未然”。什么叫做“防患于未然”呢?就是让学生锻炼出一颗强健的心脏, 让他们能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建议如下:
1. 多经历, 多感受。
要锻炼自己的心智, 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经历, 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些社会活动是个好的选择。在这些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他们会学会很多事情, 比如做家教的时候怎么和家长谈工钱, 打工的时候在面对经理的不满之时应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些经历可能在当时令人沮丧, 使人烦恼, 但当他们作为学生的人生经历积淀下来之后, 便会成为他们的财富。当他们以为碰到或大或小的苦难的时候, 便会有所准备, 从容应对。
2. 注重家庭、友情。
现在的学生并不是很在意家庭、友谊这样的长期感情投资。但是协调好与父母的关系, 有一些知心的朋友, 其价值是长期稳定的。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 最能够提供自己帮助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圈子。只要平常彼此关心, 他们就是一群真正在乎你们的人, 会在患难的时候给你关怀和帮助。
3. 了解自己。
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 许多同学并没有第一时间的寻求帮助。这可能有些个性的问题, 但是更多的时候, 是因为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身体生病了自己能感受到, 心灵生病了则难以觉察。让自己具备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在出现问题时能有一些自我调解的方法, 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技能, 也是我们辅导员应该加强教育的方面。
尽管我们在这个案例中看到的是一个心理危机的突发事件, 但是该事件发生的最终根源在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 心理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辅导员最需要做的, 就是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大学生日常心理状态的关注, 在平时给予心理辅导和建议, 帮助他们培养一颗强健的心脏,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便会更加从容。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摘要:大学寝室有着小家庭小课堂等系列特点,寝室关系处理的好,无疑能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步以及保持身心的愉悦。但如若处理不好,则会让人随时随地的处于一个压抑的心境。从而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人际关系危机,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摩擦如果处理不好就很有可能成为引发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索,近年来复旦大学投毒案和马加爵案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在对待这些看似不严重的问题上并不能简单处理,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坦诚交流从而真正解决寝室的矛盾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一、案例简介: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我是小陈,我想换寝室,希望你帮帮我,我实在没办法和他们相处了!”小陈来自一个大城市,家境相当不错,进入大学后一直都有一种优越感。入校没多久就筹备办了一场晚会,对晚会的准备过程中前来帮忙的热心同学,小陈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同学们或多或少的感觉他很牛气。有些同学说他爱炫耀、爱冒头,在寝室更是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经常与室友发生口角。他不断的向辅导员老师反映情况,辅导员也做了大量工作,矛盾稍有缓和,但问题依然存在。
二、解决方案
1、询问班干部及当事人,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
不让他搬寝室,这是最低标准。我立足于让矛盾在寝室内部解决的原则,做了大量的调查、调解和谈心工作。首先我找到班干部和周边寝室同学了解情况。之后,我分别找到同寝室的几位学生调查原因。在形成3:1的对立格局后双方都不愿宽容对方才促成了矛盾的凸显。
2、找出问题关键,通过交流谈心对其进行心理教育
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我分别找四位当事人谈心,希望他们都能以宽容的心包容对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仍然态度坚决,不愿接纳彼此。而此时四位当事人早因为这件事情而心绪重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只得考虑折中方案。我想到了与小陈关系较好的同学。他们中有班干或预备党员,是班级中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学生。通过和他们的沟通,他们决定于我一起做小陈和寝室室友的思想工作,并结合积累的一些工作经历教育他们。在多次深入寝室的谈心以及他们之间的坦诚交流之后,终于消除了芥蒂,在心理重新接纳了小陈。
三、问题分析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就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生活习惯引发的冲突。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加之进入大学之后,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作息时间不同,久而久之,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就会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引发,甚至会激化。
2、“人以群分”引發矛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学生之间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家庭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寝室中自然而然会行生成小圈子,要好的能玩到一起从而孤立其他人,这就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敏感而微妙。时间一久就会变得冷漠,从而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和谐。
3、”唯我独尊”引起的冲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身子女,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家庭的教育方式、社会的价值观等诸多原因让这些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社交经验不足,自我意识和个性比较强,不懂得换位思考,一旦发生矛盾不会主动从自我身上找问题。
4、”炫耀、嫉妒、消极、封闭”引起的矛盾。有的学生家境较好唯恐天下不知。或者本身学习成绩好又担任班干部,不自觉间流露出让同学羡慕的东西,时间久后就有可能遭到妒忌。还有的学生极度自卑,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或外貌等一些综合素质方面不强,无法正视自己,对条件较好的同学由羡慕到嫉妒,这都是缺乏正确的交往方法而为寝室矛盾留下了隐患。
四、解决方法
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不同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差异,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适当保持一些“距离”是必要的。应该让学生理解一种包容的态度,强化人际交往意识树立正确的交往心态。对待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室友相处要做到理解、包容、宽容以及换位思考,以实际行动使寝室关系走向和谐方向。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着互相体谅的思想尽量避免人际关系问题的冲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沟通增强寝室间的凝聚力。有问题坦然说出不要藏掖。有时候问题公开后在商讨下往往会得到更有效果的解决。
结语
“经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12会计X班辅导员
一个学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无数个学生托起了一个民族明天的太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振兴,归根到底靠科技,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而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关键在教师。高职院校是一片承载着希望的园地,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辅导员作为这个园地中辛勤的园丁之一,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为紧密、了解学生情况最多,肩上的担子很重,有责任为学生的家庭和我们国家的希望而做出努力,切实的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2012年9月开始,我担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xxx的辅导员。虽然工作至今只有将近一年,但一年来,我陪学生一路走来,从开学初参与大一新生军训的带队工作,到后来与学生一同成长、进步,扎实把握了学生的情况。再加上此前担任教育干事一年的经验,颇有心得。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以下是关于我在做学生工作中的两个案例。
【案例问题事件1】
突发性事件。
xxx,女。从军训开始,表现平平,无不良表现。平时日常课程中观察,与普通同学表现一致,无不良嗜好。查宿时,发现其爱跟同宿舍同学扎堆玩,性格活泼。一次开系里大会,我发现其不在场,遂问及其他学生,得知其和男朋友在外逛街,引起了我的注意,即时联系她让她回来参加大会,并常找别的学生了解情况时,问及她的情况,安排班干部观察平时生活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第一学期相安无事,第二学期初的一个周末,我接到xxx的病假电话,对方称其是xxx的父亲,我接到电话后心理就有疑虑,怀疑是她那朋友伪装其父
打的电话,但是斟酌过后,没有立即其家长联系,而是在第二天看她的回校情况,看到她正常上课,我就把悬着的心放下了。紧接着第二个星期四的早晨,她同宿舍的女生发短信向我请假说她生病,另外两个女生送其去医院。这下,我坐不住了,班里正好是体育课,一大早我就进班里叫上生活委员去公寓查寝,一路上,问起生活委员,这三位同学的昨日表现,发现事情和我预想的一样没那么简单,到公寓后发现其三人均不在宿舍。此时接到系里电话,说我们班有三个女生与一男生在校门口互相推搡,我急忙向外跑出,在操场发现我班三个女生和一个男生仍在揪扯,李主任早就急忙赶来,在旁进行劝说。事情的情况是,男生为社会男士,是xxxx的男友,两人闹分手,男士纠缠不清,xxxx情绪激动,抽搐不止。在李主任开导男士的同时,我与学生抓紧时间把xxx送到宿舍,安抚其情绪,进行心理上的干预,并同时请求校医的帮助,情况见好。男士情绪也不稳定,急于向计蓝天告白,并一度冲进女生宿舍门前下跪,随后我跟男士进行谈话,他的情绪开始缓和,同意先离开女生宿舍。随后,学生处祈主任、系里李主任以及教务处的老师对男士进行规劝,劝其离开校园成功。但是该男士,并未走远,从校外来到xxx窗下继续等待,我进行一番安抚后,安排知晓此情况的班干部和其他两位女生留守,然后找到李主任商讨解决办法,李主任跟祈主任沟通意见后,我跟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希望其家长到学校来共同解决一下此事件,后来家长来后把学生接走并与男士进行长聊,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随后,就此事件问题找到计蓝天及其舍友谈心,引导其把生活重心放到学习中来,并建议她们对将来有清晰的计划。后来,xxxx在学校运动会中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体现出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公寓星级宿舍评比中,其宿舍被评为三星级宿舍。
【案例问题事件2】
易发性事件。
xxx,男。从入学起,发现其有烟瘾,军训时违规带手机带烟。经教育后,有明显改观。进入正常的大学生活后,在大一第一学期,明显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低,自制能力差,嗜睡并对大学生活无计划,最终导致其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4门课程出现挂科需补考现象。大一第二学期,xxxx得知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辅导员要与其家长联系,心里很不是滋味,找到我,希望能给他一次机会,不要与其家长联系。我们立好“军令状”,如果补考通过,就不与其家长联系,如果需要重修,我会按照学校规定,与其家长好好沟通问题。最后,其补考未通过,虽然他再次找我,希望不要与其家长联系,但是原则不能改,我在照顾其情绪的同时妥善与其家长进行了联系,发现其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比较高,做了家长的心理工作,希望家长与老师好好配合,一起给与其希望和动力。第二学期开始,我把xxxx的位置调整到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旁边,并时不时额在学习上鞭策他,发现他自己自制力也变强了,并成为学生口中的“学霸”。引导其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这一学期,他表现的很积极,在主题班会中担任主持,在运动会中担任执牌、主动报了一些学生不愿报名的运动项目并坚持了下来,表现突出。经过自身的努力,在公寓评比中,他还被评为优秀宿舍长并获得五星级宿舍的荣誉。针对他的学习状况,我还给出职业生涯规划建议,使其对将来就业有明晰规划。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以上两个事件的性质不同,但学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需要及时去积极引导,能够帮助其很快的回归到正常状态,甚至成为优秀学生。作为他们最亲近的老师,我有责任去引导他们,并帮助他们规划未来、构建未来。
在这一过程中,我首先掌握并分析学生当前问题,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法指导;向学生表明了我对其的殷切期望,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接着联合了班干部、学生及家长这些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并及时寻求了系里教育主任李主任的支持和帮助。这一切措施循序渐进,加上孩子们可塑造性,让我的工作事半功倍。
【分析与启示】
从上述的两个案例中,我得出了以下启示:
1.教书育人不能没有爱,用爱为学生打造平台
只有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中,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作为辅导员,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必须凝聚每位成员、带领大家营造和谐家庭。我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沟通并不是大问题,而情感投入和方法的采用等因素就是颇为重要。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为学生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2.爱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智慧,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希望
辅导员所影响的不只是学生的智力发展,还有品德的发展。大专学生个人人格的建设还未完成,在大学三年的时间里,他人对其的影响将是意义深远的。我们必须对他们抱有希望。这期望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有可行性、有挑战性和持久的。能帮助学生在我们的期望下塑造健康的人格,克服遇到的困难。
【有待探讨的问题】
【案例背景】
2010年8月,是我担任辅导员这一职务的第三个年头,但是任职新生辅导员,这还是第一次。90后的这批大学生,生在网络与各种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视野相对来说比较开阔,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这些学生头脑灵活,有创新意识,可塑性也很强,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和氛围。但是由于所带的年级学生数比较庞大,如何能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将学生们的优良品质及特点发挥到极致,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我的设想是,通过主抓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和积极作用,以他们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动影响、辐射周围人群,从而从根本上带动整个年级的进步和发展。
【工作思路】
学生干部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如果能塑造一批素质较强、品格高尚、思维活跃、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强能力的学生干部,既对我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学生干部本身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于学生干部这一职位的向往和工作热情都十分高涨,但限于经验问题,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都需要作为辅导员的我尽心尽力去培养和塑造。
要培养新时期的学生干部绝不能是常规化的,如果循规蹈矩、按常理出牌,采取以往开会、培训、谈心交流、搞常规活动等方式,收效不会很明显。因此我决定另辟蹊径,从改变思维方式切入,循序渐进,利用一系列具有创新意识的活动来达到我的目标、使学生受益。
【案例做法】
一、从班委会的成立入手,培养全体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公民意识
据我了解和掌握,我校历来班委会的产生和选举,都是由辅导员内定,或者采取竞选的方式,但并不当场唱票,而是辅导员事后根据选票的情况,对于心目中的班干部人选进行微调,然后公布。
鉴于这是我校的传统和历史,在军训期间,有想竞选班干部的学生和我聊天时就提到了这一问题,有的说和本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学长交流时,其他学院选班干部历来都是不公开唱票的,不知道机械学院会怎么样;还有学生直接询问我,选班干部是竞选还是老师内定。这种现象表明,学生们对于班干部的选举十分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往不公开透明的选举方式,给学生与学校、教师之间造成的一定的隔膜和不信任;而完全民主的选举方式,对于创造公正、公开的校园环境氛围、维护没有隔膜和芥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自军训伊始,我就和辅导员助理一道,在军训的队列旁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利用军训的间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我对学生承诺:班干部选举一定会采取公开竞选、当场唱票的形式,辅导员完全尊重同学的意志和选择,不会横加干涉。我反复向学生强调:军训是锤炼个人意志和品质、增进友谊和团结、展现个人魅力和风采的重要平台,特别是想要竞选班干部的同学,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打好自己的群众基础,以实际行动得到同学的信赖和认可。
在得到我的鼓励和庄严承诺后,学生们的积极性显然高涨了许多,都意气风发地投入到艰苦的军训中,苦中作乐,认真训练,在演讲、主持、合唱等活动中都踊跃报名,力争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
军训结束后开始了正常学习,我又给了学生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与观察期,然后进行了班委会的选举。在以小班会的形式进行的选举中,7个班级都采用群众提名、竞选演说、不记名投票、当场唱票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班委会。
我在进行总结时提到:“机会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公平的,这种既新鲜又不新鲜的选举方式让每个同学都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而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也要谨记,当代大学生要有公民意识,要争取自己的权利,也不能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班委会成员的权力是大家给予的,必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尽心尽力做好同学的服务工作。今天,我们创造了机械工程学院班干部完全公开竞选的历史,我也相信,我们同学,以后还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种学习和活动中创造更伟大的历史!”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看着学生们兴奋的笑脸,我知道这第一步成功了。
二、发挥班干部的自觉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与管理意识
以往的观点认为,大一新生什么都不懂,就算是班干部,也不能放手让他们瞎干、蛮干,必须手把手地去教,带着他们去做。如此一来,辅导员事必躬亲,加大了工作量;同时对班级管理的过多干预也损害了班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削弱了他们的威信,而他们潜在的能力也随之被埋没了。
为了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我计划让每个班级都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作的组织,有自己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引导班干部,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并且要留心班级事务,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
班委会成立之初,我给每个班级都发放了一份班委会工作职责,明确了各位成员的工作范畴;要求各班定期召开班委会例会,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的核心思想是:大一7个班级在某些方面无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除了学校、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外,各班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
每个班级都在班长的组织和带领下,拟定了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奖惩措施施行;有各自生动活泼的小活动,如乒乓球赛、小型素质拓展训练、茶话会、“每周讲坛”、学习兴趣小组等等,由于都是各班在民主讨论中形成的、群众支持的活动,收效甚好。
很多活动我都到场,每次都是全员参与,学生的热情都很高,玩得开心、学有收获。在与班委会成员、班级普通同学的交流中得到的反馈是,由于仅提供大方向作为参考,其余放手让班长去做,促使他们必须动脑筋思考问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树立了个人威信,便于今后的工作开展;班干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全局观;普通同学认为,班级活动集思广益、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班级事务、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并且辅导员没有强硬指令,尊重了个人意见和想法,大家都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三、提升学生干部素质和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青年领袖
学生干部的角色可以说是多重的,既是学生,也是同学的服务者和老师的工作助手,应该走在同学的前面,成为同学的楷模。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仅仅通过洗脑式的说教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有创新性的活动,促使学生干部思想上有所触动,从而将思想的启迪转化为行动。
我借鉴“青年领袖”这一理论,开办了“青年领袖培训班”,将大一班级干部都吸纳到这个培训班中来,每一期确定一个本期的核心词汇,利用拓展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领悟生活和工作中的哲理。例如,第一次的核心词汇是“团结”,我带领学生做了齐眉棍、人椅等小游戏,让学生体悟到,一个团队要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团结协作,若有一个成员出现问题,整项任务就无法实现。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设置了心得分享这一环节,让学生与大家共同体味、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
通过几次这样的活动,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干部们的实际工作更有想法、更有思路了,工作态度也更认真端正了。学生们都说,有时候感到自己思维枯竭,不懂怎么去创新,而青年领袖培训的活动给他们很多灵感;每次都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收获很大,很有指导和教育意义。
【案例效果】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工作,大一班干部的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从个体来说,他们变得更成熟,对于工作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视野开阔,思考问题也更加全面;工作上也更有闯劲,敢于尝试,不会畏首畏尾;在群众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得到了同学良好的评价。从班委会建设方面来说,班委会成员能各司其职,团结一心,尽心尽力为班级同学服务;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既有“身为干部,就要处处带头”的意识,又能放下身份,与同学打成一片。从班级管理上来说,既有组织、又有监督,井井有条,班级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案例反思】
1、培养学生干部的公民意识,对于他们的日常工作很有意义,同时对于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进入大学校园,首先碰到的一个公平问题就是班干部的选举。在这个问题上民主不民主,关系到学生对于辅导员以及由此产生的班委会成员的信任。在这个问题上辅导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辅导员的个人形象,也影响学生看待校园、看待社会的视角。因此,必须创设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和条件,让学生干部意识到“权利”和“权力”的内涵和关系,今后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2、辅导员不要大包大揽,要相信学生。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没有水平和能力,而是辅导员的权威把他压制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群众认可的班委会诞生时,他的个人能力同时也是受到群众认可的。因此,在“学生干部是有能力的”这一前提下,辅导员要帮助其树立信心,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其放手去做。就算是大一的学生干部,在鼓励、信任和全力下也会迅速成熟起来。
3、辅导员的工作必须化整为零。尽管学生多、班级多,造成工作负担重的表面现象,但是只要让每个班级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小组织,7个小组织聚合在一起,整个年级的工作也就轻松许多。同样,班级干部虽然多,但是每个班委会如能发展良好,学生干部这一层次的整体工作就无需发愁。
4、整体培养和个体交流相结合。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来说,仅仅采用“大锅饭”的形式绝不是上策,时常和每个人交流是必须的。我私下里经常找班干部聊天,了解班级状况,听取工作汇报,就班级出现的问题、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予建议和指导,倾听他的心得、烦恼和期待,一方面给班干部指导和充电,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5、发挥每一位班干部的作用,让每个在位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常规上来说,班委会成员9名左右,班长、学委、团支书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组委、体委的工作似乎可有可无,甚至出现“挂名”的情况,不仅同学遗忘了这些干部,连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职位不重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起初时划分明确职责,让班干部都“有事可做”。基于这种思路,平时辅导员和班长都要有意识地合理分配任务。比如,我责成各班体委组织年级篮球赛、要求组委负责组织班会和各项活动等。这样,减轻了班长的工作压力,也调动了每一位干部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干部应有计划性和持久性。学生干部的培养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虎头蛇尾,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作为辅导员应心中有长远的规划,不能第一学期、或者第一个月做了工作,之后就完全放手、退居幕后,应该把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业和生活中;时刻给予学生激励,让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势保持下去。
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同学关系
2、恋爱关系
3、案例简述:
王×,来自北方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兄妹两人,有一个哥哥在外地打工,父母均为农民。在整个家族中,王×是目前唯一考上大学的人。据王×说,她从小学习一直很好,到了高中,家里人为了能让她考上大学,尽管家中很贫困,却从不让她干活,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也很少和同学来往。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终于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学。来上大学之前,王×心中一直充满着对大学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心情一度很好,但事隔不久,她就陷入了烦恼的苦海,王×宿舍8人,5个城市的,3个农村的,其中有两女同学,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上海,这两位女同学非常要好,形影不离,每天都谈笑风生,和班里的男生也玩的开心。王×平时也想和她们在一起,但她们说得一些事情王×总是插不上话,例如提到某某明星的轶事趣事,某某地方有什么好玩的或某某服装品牌,王×几乎闻所未闻,而且也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看着她们每天快快乐乐,王×心里真羡慕。她经常想要是我也能像她们一样就好了,自此,王×心里一直很压抑、孤独,终日闷闷不乐,原本内向的她又多了几分自卑,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和宿舍同学的关系一度很紧强,在后半学期,王×出现无故旷课的现象,且向辅导员表示想退学。
案例分析:
首先,要发掘她的长处,增强其自信心;帮助她走出心灵的低谷,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辅导员与她的班长取得了联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开始关注王×并和她成了好朋友。在与王×的接触中,他们发现其实她是一位秀外慧中,颇有思想的女孩,在学院举办的《我的成长经验》的演讲比赛中,我们鼓励她试一试,王×参加了,自己撰稿,自己演讲,句句都发自内心,与那些别人代稿,自己演讲的同学相比,既真实又感人。经过努力,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获得了三等奖。第一次参加活动就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王×是高兴的,老师们也很高兴,接着在一年一度的全校手工作品大赛中,来自北方的王×由于自小心灵手巧,剪窗花是她的拿手绝活,她剪的窗花《遇年》惟妙惟肖,别具一格,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手工艺作品一等奖,并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来校访问的贵宾。由于这一特长,辅导员遂将其安排在学生会宣传部担任职务,促使她在各项校内活动和社交活动中及时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对生活和未来的自信心。一次次的亲身实践,一次次发自肺腑的促膝交谈,王×变了,在校内,我们经常能看到她快乐的身影,自信的微笑。
案例思考: 要做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辅导员的工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才能把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做好。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必能换来学生的认同。
案例简述:
赵某某,男,22岁,信息系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大三学生。因对一些事物认识不合理而被困扰。非常难过,甚至失眠,特前来谈心(咨询)。
案例分析:
(一)、案例再现(以第1次咨询内容为例)
咨询师:很高心,在你有需要的时候想到我,谢谢你的信任,你希望我为你提供哪些帮助和咨询。
赵:我最近很难过、很自卑、很郁闷,我很羡慕我的同学,甚至有时还会产生嫉妒。(无助而渴望的神情)老师,你说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咨询师:你总是说自己自卑感很强,你能举例告诉我什么事让你自卑吗? 赵:(一愣)我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个同学父母都是大学毕业,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老板,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我觉得不如他们。
咨询师:除了父母家庭外,还有吗?
赵:我已经大学三年级了,还没有谈恋爱。看到校园里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很羡慕,可眼睛却不敢正视,因为我觉得很惭愧。
咨询师:恩,还有吗? 赵:上学期我没获得奖学金,觉得很难为情。我差一点页可以评上奖学金了。看到那几位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我觉得很没用。
咨询师:你们班上有几个同学获得奖学金,共有多少同学? 赵:有5位同学获得奖学金,共有60名同学。咨询师:还有那些让你自卑的? 赵:(想了想,摇摇头)好像就这些吧。
咨询师:你想想,班上中有多少同学来自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这些同学的都要自卑?男同学中有女朋友的到底有多少,恐怕也是少数,难道个个都不行?班上多数学生没得奖学金,难道也都要抬不起头来?你想想看。
赵: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细罗列一下啊,特别是经过你的分析,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有好好地梳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己困扰着。在这样的心情下,看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越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不行。
(二)、案例简析 这一事例说明,学生不合理的认识及主观判断,往往起初来源于具体事件案例,由于对事件不合理的、歪曲的提炼,变成了一种抽象的观念或模糊的情绪,甚至形成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从而产生极端的思维和行为。教师和长者的引导本质就是要还原其事件本来面目,让学生明白和认识真相,从而改变认知和改善行为。
(三)、咨询效果:
该生通过多次的心理咨询及引导,现在的情况较好,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方面更客观更合理更恰当,也能正确看待家庭情况以及友好处理同学关系。自信心增强了,精神面貌好了、上进心有了、学习和生活质量上去了。
案例思考与建议:
1、辅导员不仅要关心学生专业成长和生命安全,还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和帮助是关键,注重身心兼修、身心双修、身心合一的素质培养,达到身、心、能全面发展的目的。
2、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适当给予满足和支持,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
3、尊重学生人格,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对等交流,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知心人,真正做到“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认可,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力量感以及自信心。
5、信任学生比监管学生更重要,大胆任用学生干部和优秀学长,树立榜样,营造积极上进的氛围。
6、做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交流的纽带工作,达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案例简述:
小英,女,2015年9月入校。近期班干反映,小英近期情绪比较低落,不愿意和同学交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平时吃饭、上学都是一个人。她的这些情绪、行为变化从军训时候就开始了,军训期间,教官指导她站军姿,因为动作不到位,教官反复指导了几次,她就当着教官的面哭了。前几天班级练习广播体操,体育委员纠正她的动作,她当时就沉着脸,回到宿舍之后就开始生闷气,谁跟她说话都不理睬,学姐、班干轮流找她谈心,她也不愿多说,而且现在都有意逃避这些来自同学们的关心。让宿舍同学很担心。
案例分析:
(一)了解情况,问题初判 发现该生问题后,我找到和小英谈过话的学姐、班干以及小英宿舍的舍长分别了解小英的情况。得知小英来自农村,家庭情况不太好,家有年迈的父母和一个哥哥,父母很重视哥哥,因为家里重男轻女的风气较重,小英从小不被重视,总感觉很自卑,加上因年龄、阅历不同,家人之间沟通不多,因此在家也是寡言少语,这次来到大学,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入学两个多月了,别的同学开始互相认识、热络起来的时候,小英大部分时间还是形单影只,很少主动与学生交流,似乎把自己隔离起来,总是一副小谨慎、闷闷不乐的样子。她曾跟舍友说,她经常感到害怕,因为周围的环境、大学的学习、身边的人和以前完全不同,她不知该怎么办⋯⋯最近晚自习期间、晚寝前她都自己拿着手机出去,然后一声不吭回来,问她原因,要么不理睬.要么说和高中同学聊天,班干几次开导,效果都不理想。结合学生反应的情况,我利用下宿舍检查卫生的机会,亲自走访小英宿舍,发现在我与宿舍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小英一直很紧张、很局促,不主动说话,只是听着,即使问她话,她也小声说“我不知道说什么”。通过分析小英的基本资料和仔细观察小英的言行,初步判断,目前小英有新生对新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方面的问题。(二)制定策略,打开心扉
经了解和观察,小英是特别内向和敏感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我认为不适宜采取直接谈心谈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容易引发她们更多猜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决定采取循循善诱、逐步渗透的方式来帮助小英。首先,在宿舍营造友爱氛围,引导小英走出自我小世界。环境在人的成长产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找到高年级学姐、班干和小英宿舍部分同学,共同商量营造友爱.信任氛围的方法,如宿舍聚餐、拍“全家福”、户外秋游、卧谈会、每天上学和吃饭与小英结伴而行等,让小英感受到宿舍的友善、友爱和温暖愿意信任这个“小家庭”,走出自我的小世界,自觉融入这个“小家庭”。其次,引导小英做个有心人,学会发现身边的快乐。自了解到小英的情况后,我也认真反思“如何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的问题,现在的9O后大学生很注重自我性格和情绪表达,但在遇到问题时,缺乏正确的疏导情绪的方式方法,容易走极端,因此,我除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帮、传、带”作用外,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找到适合自己的认识、融入新环境的方法。于是,我和班干商量、策划了以“快乐在身边”新生适应主题班会,鼓励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学会发现身边的快乐并跟朋友分享⋯⋯班会结束后,我一一走访各个宿舍,了解学生的近况,也听她们分享近期的趣事、高兴事。再次到小英宿舍时,宿舍同学七嘴八舌跟我分享她们的快乐发现,小英开始仍默默听着,但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在舍友的鼓励下,小英怯生生的说了一小段,小英刚说完,我举起大拇指。说道:“此处应有32个赞”,同学们都笑了,小英也露出羞涩的微笑。再次。鼓励小英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际交流方法。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或障碍形成原因多样,但只要用心且方法得当,都是能够克服的。在和小英及她舍友聊天时。我不仅引导她们发现身边的美、分享彼此的快乐,也通过了解入校后她们参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的情况,分享不同的人际交流的方式方法,我告诉同学们,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甚至模仿,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当你推开属于你的那扇门或那扇窗,阳光就会撒在你身上,你也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我观察到每次和小英舍友们聊天时,小英都很认真的聆听,时而流露出羡慕时而认真的点头,我知道她的改变已经开始了。
(三)效果反馈。及时巩固 自了解完小英情况后,我一直安排高年级学姐、班千和舍长密切关注小英的言行,她们也不时来向我汇报,从刚开始的“老师,小英还是不怎么说话”,到“老师,小英现在活泼多了,开始和我们有说有笑了”、“老师,今天小英和我们一起去参加了某某社团的活动”⋯⋯我们都看到了小英一点一滴的变化,同时为了更好的观察和引导小英,我安排了包括小英在内的几位同学协助做行政助理,期间,我跟小英聊起她的近况,起初小英还是有些羞涩,接触时间多后,她也慢慢打开心扉,她告诉我,她以前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乡下来的,什么都不如别人,胆子小又敏感,来到这座城市后,很多地方不适应,也不懂怎么跟新同学交流,感觉很无助,整天想哭。自从我到宿舍跟她们聊了几次后,她收获很多,学着打开自己,融入班级中,慢慢去适应新环境,而且她有一群很友好的舍友,帮了她很多,现在她感觉自己不孤单了⋯⋯我对小英的进步给予肯定,并鼓励她继续加油,继续与班级同学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困难,共同成长和进步,小英笑笑的点点头。为了帮助小英及像小英一样在新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方面有困难的同学,我在班级召开了“快乐在身边”、“朋友,你好!”等主题班会,既引导同学们学会正视自身的问题,也希望通过理论引导和朋辈互助的方式面对和战胜这些困难,带着微笑和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
案例思考:
1、认真对待学生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大学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具体事务的服务者,同时还肩负着学生思政教育和I心理教育的重任,集多重角色于一身,要求辅导员带着耐心,爱,责任,真正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的内。因此,辅导员要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她们的需要,主动关心她们的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2、明确学生工作思路。辅导员工作艰巨而繁杂,兼有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职责,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在做学生工作时,做到工作思路清晰,在全面掌疆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性质的问题,制定个性解决方案,并且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参与班级管理。辅导员要重视朋辈关系在发现问题、解决学生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善于调动各种学生资源,包括学生党员、班干,舍友,社圉成员,高年级学生等,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现个别同学出现异常,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汇报,并协助班主任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
案例简述:
2014小胡(化名),男,20岁,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软件技术项目管理与开发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住在宿舍B栋106室6人间,开始小胡不满意寝室其他个别室友晚上打电话,影响自己入睡,因而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后故意弄出各种声响以报复其他室友休息,致使同寝室其他同学对小胡产生厌烦。其他同学多次与小胡交谈,晚上打电话的同学也没有再打电话了,并建议他早上起床声响尽量小一点。而小胡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没有一点改变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渐渐大家不理小胡了。小胡也讨厌宿舍同学,有时故意和他们作对,这样一来激化了宿舍同学对他孤立。加之小胡性格孤僻高傲,常因心情不好便在宿舍发火,讲粗口辱骂其他室友,严重破坏了寝室和谐,以至于室友一致要求要不小胡搬离宿舍,要不他们5人更换宿舍。
案例分析:
1、全面观察了解情况,透彻分析原因
通过查阅小胡的入学档案资料,并与小胡家长联系,了解到他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与小胡谈心知道他从小离家,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通过平时对小胡的观察和班上其他同学的反映,发现小胡性格较为孤僻,寡言少语,是一个独来独往的男生。平时班级和学院的课余活动参加的甚少,几乎很少融入到宿舍和班级集体中去。
针对小胡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①个体差异是产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潜在因素 大学生所感受到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往往是由作息习惯差异、为人处世差异、私有利益受损所引起的,根源在于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他们在生活习惯、个性心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这种差异成了许多寝室矛盾冲突的根源。②心理和性格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因素
小胡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更换宿舍就能解决,小胡要摆脱“困境”,先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这种意识才能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另外小胡孤僻高傲的性格造就了他平时独来独往的生活习惯,从而与室友、同学之间交流过少,错失了化解矛盾冲突的机会,也就在磨合过程中缺少了理解和体谅,更多的是把自身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2、多角度着手处理,科学引导解决问题
首先与小胡谈心,对于如何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向他提出一些建议: ①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小胡本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把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②转变内向孤僻的性格,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自身要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努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心理互换与相容,多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缩短心理上的距离。
③学会自我调节,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调节方式有很多,可以使自己忙碌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阅读励志书籍勉励自己,可以选择听音乐放松心情,可以与知心的朋友或家人或辅导员老师聊天开导自己。
其次与寝室其他5位室友开展座谈会,对解决寝室矛盾提出建议 ①大家要充分理解小胡的内心冲突,同情他的家庭生活经历。大学就像个小社会,社会上会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并结合自身的大学经历,说明大学生活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值得自己去追求,这是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晓之以理”。
②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寝室的每位同学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不一样是很正常的事。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起是缘分,我们需要做到的更多的是包容而非计较,更多的是体谅而非抱怨,更多的是沟通而非逃避,这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动之以情”。
最后,在开导完小胡和其他5名同学后的一周内B601寝室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专门针对作息时间、洗漱声响大小、学习问题、值日问题、文明寝室创建问题、文化休闲娱乐等问题进行逐一发言和集中讨论,6名室友达成共识,针对作息情况进行建章立制,互相理解监督,确定一个合理的休息时间。并且室友与小胡决定以后多沟通交流,以委婉的方式提醒大家。至于调换宿舍的想法暂时搁置,期待小胡同学能逐渐改变自我性格,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参加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希望小胡和其他5名室友对大学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某大学生B,大一时学习成绩良好,在班级、宿舍中与同学们的关系也相处融洽。然而,就在大二上学期时,他突然出现旷课、夜不归宿的现象。据了解,B离校原因是去找他在家中交往的女友。据统计,B同学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现已旷课累计达12课时。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案例分析:
1.与学生谈话,了解并帮助学生分析当前问题; 2.积极正确的联合家长、学生干部、寝室同学等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4.按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给予处分; 5.加强监督指导,做好心理辅导。
突发事件影响人际关系 案例简述:
谢某,男,学院在校学生,学习刻苦,工作踏实,但最近一周发现,他的性情大变,喜欢独来独往,成绩下滑严重。我认为有必要深入地和他谈谈。找他初次谈话,发现他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心理存在严重的障碍。再次找他谈话原来在这一切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父亲过世的阴影。
案例分析:
一个感到充满着爱的孩子,一定会走出心中的阴霾,鼓起生活的勇气,乐观地面对现实。辅导员工作一定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要多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受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变故学生往往性格孤僻多疑,思想偏激消极,心理上自卑、沉郁。学生工作者要将因材施教,科学育人的宏观思想工作原则施于微观主体,及时发现存在家庭变故的特殊学生,通过谈话全面了解情况,并使其释放内心压力;激励帮助其发现自身优点,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予经济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指导其恰当定位自我,做好大学生活和未来的人生规划。
第一,主动与他们进行“交心”。第二,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第三,以真情引导学生。第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第五,加强自身专业学习。
家庭关系: 案例简述:
林某,大一女生,性格内向、多疑,不太爱讲话。家中父母关系不好,家中有一弟弟,林某认为其弟很受父母喜欢,而自己却得不到父母关爱。在中学时对他人的笑声和咳嗽声特别敏感;认为是针对自己,嘲笑自己的。进入大学后,因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坚持要退学。你认为应如何分析原因,怎么样做工作帮助林某?
人际交往障碍 案例简述:
大一临近期末考试时,内向且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女学生禹某给辅导员老师发来邮件:“„„过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每次临近考试我就不舒服。大家都在为考后怎样放松而计划着,可是我却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啊„„我睡不好、吃不香,我快要崩溃了。我想,也许离开这个世界就不会再为这些琐事而纠结了吧!”你收到信息后,如何应对并立即做工作?
案例简述:
来自农村的大一女生英子,个性偏执,敏感多疑,人际交往技巧不足,换了寝室后仍无法与室友友好相处,上课时没有一位同学和她坐一排。为此她感到悲观绝望而上楼顶欲自杀。你接到英子在楼顶哭诉的电话后,怎样应急处理?
案例简述:
亚兰(化名)大二女生,从小性格文静、乖巧,入大学前有相当依赖家人的习惯,人际关系不主动,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但自尊心较强。进入大学后她错误地认为自己孤独寂寞的人际关系局面都是室友们不理解和不关心造成的,便开始了报复行动,在被室友们发现后,她留下一封“诀别信”,离校出走了。你得知信息后,如何处理?假设找到后如何做工作?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上大学后不久,大一女生某丁与班上一男同学恋爱了,两人相处很融洽;寒假期间她将自己的恋情告诉了父母,但遭到了强烈反对,并强调如其不和男友分手,就和她脱离亲子关系,而且要到学校找辅导员老师和男生面谈。大一下学期,某丁生活开始变得毫无规律,常单独待在宿舍内,且有时哭有时笑、有时丢三落四。你听到学生干部信息员汇报后,怎样做其思想工作?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盛欣(化名),大二女生,性格胆小、敏感、多疑,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其父亲教育方式非常粗暴,父母经常争吵。大一时盛欣同校不同专业的一男生(极力追求下)恋爱,自感很幸福。但男友相处3个月后突然提出分手,她发现竟然是和自己唯一的闺中密友“勾搭”在一起,分手的伤痛使她萌发了自杀的念头。当你得知这一情况后,你如何做过细的工作?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宇飞(化名)大三男生、家境贫困,无家族精神病史。该生个性内向、敏感、偏激。上网聊天是其生活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网上认识女友萍,并与其网恋,当女友提出分手时,痛苦异常,一反常态,从不请客的他每天买个大西瓜和室友分享,平时不爱照相的他最近找班上1~2个同学拍照,从不旷课的他近段很少在课堂上出现,和同学言谈中流露出要去找网恋女友同归于尽。你获得此信息,如何开展思想工作?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尤以(化名),大二男生,性格较为内向,父母早年离异,他随父亲生活,但其父
常年在外打工,对他关心较少。尤以自述说他与叔叔和姑姑关系胜过父亲。11月的一天,尤以怀疑女友移情别恋而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女友当众打了他两个耳光,悲伤、绝望、受辱的他情绪一落千丈。第二天上午(一、二节没有课),躺在床上喃喃自语“生活太没有意思了”,爬到阳台(四楼)准备往下跳时、被同室同学及时的发现立即抱住了他,成功解救。
你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应如何应对处理?
宿舍关系: 案例简述: 淑方(化名),大二女生,来自家庭贫困的农村家庭。第一次高考因未达到自己满意的本科学校分数线,便复读一年,第二年考因失误只考入高职专科学校。新生心理普查结果没有明显异常。同室同学反映她喜欢拿她人的一些小东西,比如纸巾、笔、本子、护肤品等,寝室人际关系日趋紧张。因此想换个寝室,找到辅导员申请,要其说出换寝室理由时又说不出来。你认为应如何针对淑方做思想工作?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某大学生B(男),大一时学习成绩良好,在班级、宿舍中与同学们的关系也相处融洽。然而,就在大二上学期时,他突然出现旷课、夜不归宿的现象。据了解,其离校原因是去找他在家中交往了两年,最近发生矛盾的女友。该同学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现已旷课累计达15节。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如何处理?
恋爱关系 案例简述:
学生李X(女)和张X(男)是一对正在恋爱的朋友。某日李X经朋友邀请参加某系一学长的生日宴会,在宴会中李X喝了些许酒水,神情有些恍惚。当张X得知李X喝得神情恍惚的情况,马上赶往举行生日宴会的饭馆。当他到饭馆发现当日过生日的学长一手搭在李X肩膀上,当时张X就冲上前去动手打向该学长头部,导致头部受伤。此时该学长与张X拉扯起来,最后在保卫处工作人员的干预下分开,并被带回保卫处。你如何处理此事?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预防学生间因恋爱关系产生的不良后果?
班级人际关系 案例简述: 小明(男),某班的班长,学习刻苦,工作积极性高,是辅导员老师的得力助手,每天协助辅导员老师处理很多班级日常管理事物。他对自己要求高,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但是很多时候班级的同学都不理解他,因此,很多时候,同学们都是碍于情面,觉得他是为班级好就没有为难他;但是私底下,很多同学都不太喜欢他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有一天早上,班级轮值系部公共卫生区域卫生打扫任务,在早上六点半,他就到宿舍叫班级同学打扫卫生。同班级的黄某正在睡觉,被他叫醒,非常恼火,就大骂粗口,他就跟黄某争吵起来,最后两人扭打到一起。在同宿舍同学的努力劝解下,双方才分开。这个时候你接到同宿舍李某的电话报告。请问你是该生的辅导员你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案例简述:
某大学生, 男, 2013级新生, 生源地为广东陆丰。该生的家庭本来就贫困, 学费都是借来的。刚入学不久, 60多岁的父亲就摔伤了脊椎, 伤及神经, 手术及治疗费近十万元。该生多次打电话要求退学, 退还学费给父亲治病。
根据这一情况, 辅导员和班干部等多次与该生沟通交流, 详细了解了该生家庭的特殊境遇, 由学生干部牵头发动全系学生为其捐款, 并把其中一个国家助学金的名额给了他。最终在系领导、辅导员、同学坚持不懈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下, 该生重回了校园, 成为了品学兼优, 乐于助人的学生。
2 案例解决过程
一个周五的下午, 我接到了蔡某的短信, 说回家一趟, 我以为是周末正常回家, 于是回他信息说:好的, 注意安全!。因为短信无法传达出发信人的心情, 我当时并没有解读出蔡某的不安, 回完短信后就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星期日上午蔡某又发信息来说要请假一周或更久, 我马上意识到事情肯定不像我当初想得那么简单。我立刻拨通了蔡某的电话, 果不其然, 电话那头传来了他的低沉的声音。我心里很是诧异, 他家里发生什么事情让一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变得如此低沉, 我开始仔细询问事情的原委。
事情的起因是由于家庭本来就贫困, 不想日前年事已高的父亲不小心摔伤了脊椎, 并伤及神经, 手术及治疗费近十万元, 经请示系领导批准了他的请假。没过几天他打来电话要求退学并退部分学费以解决当务之急, 我清楚他是想继续求学的, 只是迫于眼前的困难。
国家提出:大学生不能因交不起学费的原因而退学, 如何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我反复考虑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想法, 所以我极力劝阻其退学的同时马上向领导汇报, 经过系领导同意着手实施。首先系里决定将一个国家助学金的名额戴帽给他;其次组织学生干部发动学生捐款, 学生们纷纷解囊, 踊跃捐款;最后积极为该学生寻找勤工助学岗位。
一周多后他重返校园变得沉默不语, 我多次主动与其沟通交流, 得知他一方面因同学们的捐款而自卑;另一方面工科专业学习连贯性强, 缺了那么多课有点跟不上。我开导他: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现在大家帮助了你, 你要好好珍惜, 努力学习, 让自己以后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我还与科任教师联系, 并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他一起学习, 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不久后, 他走出了困境, 重新做回了自己, 而且比以前更加努力、更加乐于助人!
3 案例分析
该案例的特殊性在于, 该生本来就贫困的情况下, 又遭遇巨大变故造成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困难。除了要解决其经济、生活上的困难外, 更要注重对其心理上造成的创伤, 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尽快恢复自信, 走出困境。通过该案例的问题成功解决同, 也促使我们辅导员对待贫困生的情况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3.1 通过日常工作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做充分了解
对于贫困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 平时多走访宿舍, 多参与他们组织的活动, 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注意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防止因拖延和疏忽造成不良后果。
3.2 关心其学习和生活, 使其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贫困生来说, 他们尤其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辅导员要像亲人一样, 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 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关心和帮助, 提倡其他同学多帮助、多亲近他们, 积极为贫困生营造出温暖的家庭氛围。大家庭里的亲情与友情, 将会使这些贫困生情绪逐步稳定, 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3.3 重新树立目标, 在追求中恢复心理平衡
对于贫困生来说,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他们重新确立目标, 在追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而恢复心理平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辅导员、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特别留意这类学生身上的优点, 多创造让他们展现自己个性的机会, 并适时地给予肯定, 唤起他们的自信, 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坚定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通过适时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 帮助他们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 重新树立起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不断的追求中, 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而他们的心理也在这种拼搏与追求中走向一个新的平衡[1]。
4 案例启示
4.1 辅导员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辅导员虽然不是心理医生, 但他们更贴近学生, 亲和力强。贫困生在校园生活中与辅导员接触密切, 碰到事情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 辅导员容易发现贫困生的各种问题。
4.2 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必须注意的方法与技巧
(1) 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要充分了解。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前尽可能多查阅学生档案;入学后多走访宿舍, 关心学生的生活, 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变化和危机, 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 (2) 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工作水平, 在关键时刻牢记国家政策, 理清思路,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争取领导的支持, 将组织的关怀融入学生心里, 将党的政策落实到行动之中。 (3) 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能够化解掉很多学生的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 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 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4) 要发挥班级干部和同学的作用。负责任的班级干部能够成为老师不可或缺的助手, 成为老师和贫困生之间的纽带。他们不仅能够帮助老师随时掌握学生中的异常情况, 还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班级或宿舍内形成一股合力, 共同帮扶有家庭困难的同学。一个宽容、宽松、宽厚的集体氛围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化解是至关重要的。 (5) 对贫困生产生的异常行为要重心理疏导慎管教。学生的异常行为不能简单地从道德和纪律层面来考虑, 辅导员做工作时要走进学生内心, 把握其行为的真实动机, 辩证地分析, 给予理性的指导。 (6) 树优秀贫困学生典型, 在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励志自强教育, 提高学生抗挫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珂, 贾成军.高校助学育人工作更应注重人文关怀[J].石河子大学学报, 2011 (12) :14-16.
[2]张艺馨.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1) :87-89.
关键词:心理异常 发现 应对
在高校中,一部分学生由于遭遇现实、社会方面的矛盾和刺激,或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或家族遗传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它们不仅给学生本人带来极大痛苦,更容易转化为突发事件的诱因,辅导员应给予足够重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辅导员有责任帮助学生走出成长中遇到的困境,包括心理方面的困境。
1 心理异常的含义及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
什么是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是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在高校生中,常见的异常心理主要有人格及行为偏离、神经症、精神病。由于目前高考体检时对心理异常的检验并不系统完整,甚至缺失,学生的异常心理往往难以被发现。相对而言,精神病更为隐蔽、罕见,但对学生本人造成的痛苦和对他人造成的潜在威胁却不容忽视。精神病发病时,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一定程度或完全丧失自知力、难以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心理异常。当前我国高校生中常见的主要有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以及反应性精神病。其中,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最高,症状最复杂、严重。在病情不发作时,患者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通常表现为联想散乱、思维混乱、情感迷乱、行为错乱、出现幻觉幻听等,早期表现为懒散、淡漠、自语、猜疑、孤僻、恐惧不安、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等。
下面,笔者将通过一起疑似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异常案例,分析高职辅导员如何发现和应对学生心理异常。
2 案例简介
李某,女,大一学生。2013年12月,李某以大爷出车祸为理由向辅导员请假,准假期限到后,该生又以牙疼为由想再次续假,辅导员没有批准。辅导员感到此事另有隐情,拨通了该生母亲的电话,家长对于学生的请假理由也是含糊其辞。辅导员告知该生和家长,学生行为已违反学校规定,并督促李某尽快返校。周二,李某终于返校并向辅导员诉说了长久以来的苦衷。从高中以来,她就间或出现不受意志支配的哭闹不止、不断踹墙等行为;独处时,常感到背后有人张牙舞爪,十分恐惧,高中班主任曾建议家长带她去医院治疗,但是由于家住农村,家庭封建迷信思想浓厚,家长非但没有带李某去看心理医生或是医院的精神科,反而找了很多所谓大仙“治疗”,直到现在情况也尚未好转。此外,李某家境比较贫寒,和寝室同学相处得也不太融洽,叠加性的压力源使其萌生了休学的打算,但是家长还想让她继续念书,李某感到很为难。根据经验,辅导员认为该症状疑似精神分裂,属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在安抚了学生的情绪之后,辅导员再次拨通家长的电话。这时,家长才跟辅导员吐露了实情,内容与李某所述基本吻合。辅导员建议家长带学生到正规医院问诊,不能再耽误,家长表示接受。然而,第二天,家長却改变了态度,说“李某的亲戚去找大仙看了,说李某没事”,想让学生继续读书。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结合学生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耐心地给家长讲解了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及罹患心理疾病却忽视科学治疗的严重后果,但家长仍旧坚持让学生继续读书。鉴于家长态度出现逆转,对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埋下隐患,辅导员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上级领导部门。上级领导闻听此事,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切实可行指导意见。1月2日,辅导员再次与学生家长沟通,阐明利害,耐心劝说,家长这才转变态度,决定马上带李某接受系统、正规的治疗,不再逼迫孩子上学。
3 辅导员如何发现与应对学生心理异常
笔者通过分析以上案例及总结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所获经验,就如何及早发现与合理应对学生心理异常提出六点建议。
3.1 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异常现象 作为辅导员,需要明确的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异常往往是心理问题发展的结果,对此既不能漠视,也不能歧视。许多时期均属于心理问题频发期,辅导员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每年9月新生报到期、考试前后、实习期等。重大突发事件时期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如亲朋好友去世、一些负面的家庭事件等。某些人群也属于心理问题多发人群,他们往往长期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如家境贫寒的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气质类型属于内向、不稳定的学生等。同时,辅导员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的效果过于自信,针对类似案例中李某这样的心理异常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质量的学生,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3.2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积极利用在岗位业务培训中学到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细微线索发现问题。和躯体疾病一样,心理异常的及早发现,对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帮助。通过本案例可以总结出如下经验,辅导员应重视旷寝等违纪行为的出现,摸清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是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有效途径。查寝本身是了解学生动态及去向的必要手段,对于旷寝的学生要及时联系,了解旷寝原因,对当事人及时开展思想工作,找到隐藏在违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疏通心理矛盾。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合理利用心理咨询技术,正确认识沟通中遇到的阻抗,努力稳定学生情绪,逐步解除其心理防御,对症状较轻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也可缓和病情。
3.3 多方面收集信息 辅导员不但要从学生本人身上了解情况,而且要从其家长和同学那里收集有关信息。要重视家长的力量,家长与学生长期生活,出于爱护学生的心理,可以提供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而且学生尽管成年,但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学生能否接受治疗往往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因此,对于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必须及时同家长沟通。沟通前,要认真梳理事件脉络,发现事件疑点,争取家长帮助来弄清原因,不能得过且过。对于有所隐瞒的家长,要使其意识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担负的重要责任,使家长发自内心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要注重沟通技巧,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身处地,理解家长的难处。同学之间朝夕相处,通过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同学也可以了解到客观真实的情况。
3.4 加强心理问题学生的跟踪调查 从学生入学起,辅导员就要抓住学校统一开展心理普查的契机,认真分析测验结果,特别是要尽快掌握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异常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学生李某并未在学校组织的心理普查测量中发现问题,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辅导员须在日常管理中提高注意力,努力做到及时发现这类潜在的出现严重心理异常的学生。发现后要及时上报,引起上级重视,共同研究处理对策。平时,要注意发动学生,尤其是班干部的力量,关注疑似心理异常的学生,避免其病情加重、陷入困境。学生实习阶段,长时间不在辅导员身边,辅导员应通过实习单位的联系人了解学生近况,警惕有过心理异常的学生症状再次发作,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3.5 认真做好相关记录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在本案例中,从给李某打的第一次电话到李某退学离开学校,辅导员及时、仔细地做好每一次跟学生和家长的谈话记录,目的是为以后查阅研究提供条件。
3.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各类活动启发学生,形成关注心理健康的共识,使其融入校园文化长期传承。应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节目,邀请有关专家作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等形式,师生共同参与,积极营造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跃民.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问题及原因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3)106-109.
[2]孙莉娅.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107-110.
[3]肖重阳.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责探析[J].学理论,2009(23)202-203.
【辅导员案例】推荐阅读:
学生辅导员考核案例06-01
辅导员技能大赛案例分析题库06-07
心理健康辅导成功案例09-07
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心得体会09-20
辅导员招聘06-29
辅导员感言07-25
小学辅导员07-27
辅导员试题10-09
个性化辅导辅导教案06-07
辅导员培训有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