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通用12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面对问题,要继续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面对成绩,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可持续性,在目前发展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力,同时持续做好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避免盲目攀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好预期,坚定发展信心。

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还有不到两年时间,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篇2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首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70%以上, 农村还很不发达。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等原因, 总体而言, 生产力水平低仍是我国农业的一大缺陷, 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全面各区域农村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近于原始的农耕生产方式并存, 人力和畜力还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另外, 自给半自给经济仍是当前农业的主要存在方式, 市场化程度低制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当多的农村地区科教文化还很落后, 农民缺乏必要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知识储备, 很多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学校教育没有普及,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农民素质的提升。小康社会建设严重受到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

其次, 当前农业发展停滞,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期我国农业在经济和自然再生产两个方面都遇到了挑战:首先, 农产品市场多年来持续买方市场, 绝大多数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 销售不旺, 价值下跌;另其次,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旱涝风虫灾频繁发生, 特别是一些区方连续数年干旱, 农产品大幅度减产。目前农业还保持着小规模、分散经营状况, 农业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 小家小户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与国内外大市场的有效衔接,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竞争力不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 相当多的农民既转化不为规范的城市市民, 只能在城市成为流民, 在农民成为失地农民, 由此带来就业和增收等诸多社会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还比较落后, 农民享受不了城市居民享有的丰富的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以前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藩篱, 使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举步维艰。

除此之外, 农村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的局长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目前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 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总的来看,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现代化建设, 农村的任务最迫切、最繁重。

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思维,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第一、创新思维, 就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要确立三种意思;强烈的市场意识、富民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就是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保证农产品安全。三资农业、绿色农业是未来农民发展的大方向, 要把“经营农业”作为一个新的理念。“经营农业”的“火车头”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逐步形成“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引领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富民意识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实践情况看, 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还是要靠劳动力转移、结构调整、多种经营、土地流转等。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出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先锋, 是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途径。创新意识就是探索农民发展的多条有效途径, 在改革原有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破除以往的旧观念, 改变对农业的片面认识, 引导农民依靠财产性收入致富, 把资源转化为资本, 大胆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确保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受益。

第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践经验证明, 龙头企业有做大做强是带动一个产业和一方面经济的动力源, 所以必须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给予大力支持, 重点扶持一批大龙强龙, 提高龙头企业竞争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在培育本区域内的品牌, 依靠品牌优势整合各种资源, 吸引科技和投资。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重组改造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把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要加快发展本地民营经济, 解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在资金、技术、人才等给以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 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坚持灵活多样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宜股则股、能售则售、宜租则租, 加快县域工业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抓好企业技术改造, 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

第三,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要遵循产业立镇的原则, 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多渠道吸引各方面投资, 鼓励域内外客商到小城镇投资创业, 扶持当地农民积极到小城镇创业办实业。要突出重点, 加快发展, 集中力量, 集中投入, 对基础条件优越和发展前景看好的小城镇鼓励先发展起来。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多方面吸引外资, 同时要认真领会、落实上级关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 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小城镇创业发展, 向规范市民化过渡。

第四, 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农村致富的原动力,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科研、生产等环节的突破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要积极鼓励优势项目在龙头企业和农业园区落户,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形成产品研发的科技创新机制, 增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要立足本地人才优势, 抓好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 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 并为之提供优越条件留住人才, 使农业物质人才能够可持续。

第五, 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 一部分农民必须变化规范化的市民, 另一部分农民必须增加收入, 获得与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缩小城乡差别, 这样才能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要鼓励农民跳出农业, 把更多的农民转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中, 到小城镇就业安家, 转变成为市民身份, 使其价值观、身份、地位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 逐步变为市民。要按照“公平对待、完善管理、合理引导、搞好服务”的方针, 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政府要抓好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集中力量解决好当前农民的突出问题,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摘要:农村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也是重点, 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已经制约了我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必须树立创新思维意识, 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业,农村

参考文献

[1] 、李树基:《“三农”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5。)

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篇3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时空交替点上,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五个坚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主要目标:勾画“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让很多专家眼前一亮。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而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文化产业:有望跃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会提出这些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要求,让人们对“文化强国”充满期待。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指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谈及公报中提出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时说,未来5年,中国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会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严重洪涝灾害……回首“十一五”,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洪向华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全会认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从加大反腐败力度到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不断增强。5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一次次艰难困境之中,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所始终保持的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为此,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

全会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一条条要求,就是要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作文 篇4

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发言让我感觉很朴实,让我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又一次很深刻的学习和领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在这次发言中,新的十大届领导集体班子深切的肯定了上一届领导人的功绩,回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党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实现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力量。要实现人民的梦,就需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地位,坚持依法治国,调动人民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务实的做法体现在讲话中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方面。

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继续同各国共同发展和平这一伟大事业。祖国富强是我们的梦想,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向往。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优秀 篇5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9%、7.8%、7.3%、6.9%和6.7%,经济增速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坚持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服务业占比显著上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第二,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截至2016年年底,共完成97个重点改革任务,主要领域“四梁八柱”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持续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分9批取消下放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18项,[5]着力减税降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努力振兴实体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问题逐步解决。

第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解决。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240万人,连续4年实现年度脱贫1200万人以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6]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第五,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格局

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形成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统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保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衡量标准的新格局。

第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去阐释,明确提出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7]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8]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经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发展阶段,突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统领的,被看作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使中国梦的目标更加清晰,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第二,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既注重“全面”,又抓住重点,提出了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地位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9]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动力和保障。几年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聚焦在解决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偏低的问题,聚焦在解决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聚焦在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推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权边界,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市场活力不断得到释放,市场主体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让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第三,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关于发展的目的、方式、路径、着力点、衡量和共享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全面回应,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较早的发展阶段上,发展往往局限于经济领域,尤其强调经济总量扩大,造成以经济增长替代更广义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倾向。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在发生变化。一些曾经行之有效的理念,随时间的变化效果在减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发展的任务更艰巨,这主要表现在五个突出: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突出,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问题突出,共建共享不够问题突出。五大发展理念,认真总结了国内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凝聚了各方面的发展共识,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挥棒、红绿灯,[10]是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篇6

我问爸爸,爸爸告诉我,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社会思想,是普通老百姓对宽裕理想生活的一种表现,简单点说,也就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我又问爷爷,爷爷说,他们那代人别说是吃草和树皮了,有时饿的受不了了,连土都吃。而你看看现在,桌子上时不时都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油滋滋的焖大虾,香浓诱人的老鸭汤……这些可都是他们以前没机会吃到的东西。爸爸则说他们小时候呀,谁家要是有个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那可是轰动全村的大事呢,一到晚上,人们都拿着小板凳争先恐后的上他家去占个好位置就为了看会电视节目,而如今,每家每户的电视几乎没人看了,大家都有了电脑和手机,电视已经成为爷爷奶奶们打发时间的工具了。

这可都归功于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殷实富足,渐渐奔入小康小平。你看我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有好几套,还按着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衣服;人人家中都有电饭煲、冰箱、电烤箱,天天都能吃上美味佳肴;无聊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欢乐;人人都住进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出行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飞机、火车、动车,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宽敞笔直的高速路,早早实现了古人一日千里的愿望……这,就是小康。

现在生活在小康社会的我们,可不能坐享其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为我们努力打拼来的,而美好的未来要靠我们去创造,那时我们要往更高一层去发展,不仅仅是小康社会,我们要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富强的祖国!

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发优势 篇7

一、我国仍具有比较明显的后发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含糊的概念, 而是有具体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有力支撑的明确目标。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要求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 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党的十七大就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建设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则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建设领域, 进一步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具体和更明确的新要求。其中的经济发展目标, 不仅要求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 而且要求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即实现“两个翻番”。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升, 但总体上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不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然具有较明显的后发优势, 而且更具备现实利用后发优势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被看成是落后国家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 从而使得落后经济最终收敛到发达经济。[1]然而, 现实中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后发优势比较广泛, 它首先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呈现出巨大增长空间的优势。也就是说,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基数较低, 受经济增长基数效应作用, 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比发达国家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截至2012年, 我国人口为135404万人, 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0%, 经济总量达到519322亿元 (约8.25万亿美元) , 但人均水平只有世界经济总量第一大国美国的1/9, 第三大国日本的1/8, 位居世界的第80多位。与此同时,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 以及产业结构的层次等都较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 我国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经济国家, 农业劳动人口在全部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接近40%, 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水平。在农业劳动人口比重中, 英国约为2%, 德国和美国约为3%, 日本约为7%, 韩国约为18%。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就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其城市化率大于70%。当前, 我国城市化率虽已突破50%, 但我国采用的人口城市化率统计标准包括了城市户籍人口, 以及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 其中后一部分人口具有很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因而难以真实反映我国城市人口的量变关系。因而, 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口和农村人口实际所占比重可能更高, 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 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潜力还非常巨大。一般地讲, 现代工业部门的投资报酬率要远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 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工业化水平, 可将农业部门的资本和资源转向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 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地增长。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则可充分发挥城市“发展级”的辐射作用, 有力地引领和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经济较快增长。通常情况下, 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率, 能创造数千亿元的需求规模, 带来整个国民经济1~2个百分点的增长。

目前, 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十分突出, 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2012年, 我国第三产业约占GDP的44.6%, 虽有较大的发展, 但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左右水平, 而且低于世界平均50%的水平。因而,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特别是提高能有效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的比重, 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较明显拉动效应。据统计, 每提高服务业一个百分点的比重, 就可提高GDP近一个百分点的增长。以信息产业为例, 信息产业是20世纪90年牵动美国代经济持续10年繁荣的强大动力, 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 到20世纪末, 信息产业产值已占到美国GDP的8%以上。近年来, 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 发展势头较好,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而通过获取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技术和经验, 加快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能对我国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中国家具有的后发优势, 还表现为有发达国家现存的先进制度、技术和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和利用, 从而可以降低经济启动时的要素投入成本、技术支持成本和风险成本, 缩短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自主创新和相关制度创新的摸索时间, 促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观念自觉转化, 使发展中国家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 从而用较低成本和较短时间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我国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的先进成果及成功经验, 不仅可加快缩短我国科技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府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制度, 借鉴和汲取发达国家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与此同时, 我国已具备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现存的先进制度、技术及成功经验的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和深入发展, 为我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借鉴和利用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经验, 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畅通渠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要求和赋予我们的权利, 在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 为我国更好利用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及其经验, 克服自创成本高和风险大的束缚, 实现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陆续制定、修订和颁布实施了同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引进技术和外资等政策措施在不断的完善, 我国国内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提高, 则为我国学习、借鉴和利用国外先进制度、技术和成功经验提供了现实条件。

另外, 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后发优势还表现为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禀赋方面所具有的比较成本优势, 以及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较好市场发展前景、较多投资机会和较大获利机会等。我国劳动力资源总体充足, 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丰富, 虽然目前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大, 从这一点来讲也是我国的一个劣势。但在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 我国劳动力成本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 具有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只要我们能够发挥要素禀赋结构优势, 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并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可将劳动力劣势转变为优势。我国拥有13亿人口,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对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资本具有追逐利润的特性,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资本形成和资本收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体上讲,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高于储蓄率, 资本相对稀缺;而发达国家的储蓄率高于投资率, 资本相对丰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投资收益率高于发达国家。这有利于我们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 克服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资本和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相对短缺的困难。不仅如此, 引进外资和技术, 还可为我们带来先进管理制度、经验, 以及新的思维方式和经营观念, 并由此带动国内企业的制度变革和创新,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工业体系, 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后劲较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内政治稳定, 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改革开放取得令人瞩目的今天, 不仅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而且民间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目前民众的金融资产已经超过国有资产的规模, 民间的投资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国内政治、经济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因而在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 我国不仅客观上存在后发优势, 而且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后发优势。

二、后发优势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要全面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并在较短时间内全面赶上发达国家, 需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总体上看, 我国还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 因而只有节省资源、降低成本, 才能继续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我们能够继续充分利用和发挥后发优势, 即利用自己发展相对落后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各种机遇, 就能够一定程度上继续以较低成本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 能以较低成本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既有成功的经验, 又有失败的教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上所积累的基本经验, 吸取他们失败的惨痛教训, 能使我们避免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一些弯路, 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 曾走过一条“先污染, 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由于盲目发展工业,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 其后又不得不回过头花大钱治理环境污染。不仅如此,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也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走过了不少弯路。一些国家的城市在进行住宅建设和城市改造时, 遍地搞建设, 造成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的“城市病”现象, 然后不得不通过“逆城市化”向外疏散, 再回过头来重新搞城市环境改造。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发展—污染—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以及“建设—破坏—改造”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等问题,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不同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总体上并不十分突出, 而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客观上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的“发展—污染—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破坏—改造”的城市化道路。因而,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上, 我们可以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做到一开始就注意进行全面科学规划, 有意避开一些能产生较大污染的项目, 或事先采取防范措施, 从而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旧辙, 达到节省资源和时间的目的。甚至在设计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时, 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采取一种有别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和途径, 不必完全依照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路径来走。关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 党的十六大就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规律, 确立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4]这实际上就是一条有别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 这条道路不仅可有效地解决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而且可推动推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乃至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三) 能以较低成本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利用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 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并加以消化、吸收、改造, 能以较快的速度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 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5]新技术发明, 尤其是信息、计算机、医药等技术发明,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而且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如2000财年美国IBM、摩托罗拉公司的研发投资分别高达43.45亿和44.37亿美元。这一费用即使是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无法承担。通常情况下, 只有5%的研发项目最后能够成为可申请专利的技术, 也就是说95%的研发项目不能产生任何结果。而这5%申请专利的技术又只有10%~20%能够最终投入商业生产。然而, 发展中国家只需要付出大约新技术发明成本的1/3, 就可以引进该项成熟技术, 而引进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则不需花费任何成本。

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能够产生“免费搭乘”效应, 可在基础投资、产品和工艺研究与开发、员工培训、顾客教育、政府审批等很多方面节省大量的投资, 并从中获益。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若被用于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 或直接用于基础建设和生产经营投资, 可进一步促进先导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领域的自主创新, 加速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如此, 由于引进的高新技术为成熟技术, 能立刻被用于商业生产, 因而可不断提高资本回报率和资本积累率, 并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日本曾利用其后发优势,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并加以创新发展, 节省了大量从事基础性研究所需的人力、经费和时间, 走出了一条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捷径, 并很快成为后来居上者。从一定意义上说, 日本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可归之于利用后发优势的“免费搭车”。另外,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成功经验, 还可以节省我们进行制度创新、实践摸索及试验的时间和资源。

(四) 能以较低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

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 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传统农业并存, 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传统农村并存, 部分现代工业企业与大量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企业并存, 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我国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 第一产业占有很大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传统产业占有比重较高, 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 同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变迁存在一定的“路径选择”, 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们可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比较和选择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进路径, 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经济发展战略, 可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断培育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新经济增长点。另外,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体系完整而且联系紧密, 具有较强的刚性和强大的惯性, 进行结构调整的成本相对大。后起的中国具有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后发优势, 能够在新的起点上用全新的方式、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 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三、发挥后发优势有助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进步

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小康建设奋斗目标。进入21世纪, 我们党召开的十六大就郑重宣告“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3], 并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认为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可见, 总体上达到的小康社会主要是偏重物质消费水平的小康社会, 而全面小康社会除了进一步关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 更加强调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民主权利的增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即更加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 进一步勾勒出一个更全面、更清晰和更加令人振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明确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4]利用后发优势, 不仅能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而且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发挥后发优势, 可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 实现经济和社会在更高水平的健康发展。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目前, 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但人均GDP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的“两个翻番”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通过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我国在国内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制度及成功经验, 能够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使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若我们进一步发挥好自身的后发优势, 努力在工业化、城市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GDP不仅完全有能力实现“翻番”目标所需的年均7%增长速度, 而且有可能保持一个更高的发展速度, 从而为进一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和确保经济社会各领域平稳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到那个时候,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并步入较高收入国家行列;居民家庭财产将普遍增加, 人民普遍可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6]因此,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需要明显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还比较突出, 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目前, 这一差距不但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一是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51.4%下降到40%左右, 同时资本所得却由36.3%提高到46.1%。二是人群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反映整体人群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317上升到2012年0.476, 高出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城乡收入差距为33倍, 比1985年扩大近1倍;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倍扩大至2~3倍, 垄断行业收入远高出合理水平。这显然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发挥后发优势, 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功经验, 汲取其中的教训, 不但能以较低的成本加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而且有助于加快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面貌、不断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同时, 进一步把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作为发展后发优势的作用点,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实现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还可逐步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目前,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基本上还是顶尖底宽的“金字塔”结构, 低收入阶层占据主体地位, 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偏低, 只占18%左右, 离西方发达国家40%的比例有较大距离。发挥后发优势, 借鉴先发国家的经验和汲取他们的教训, 加快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有助于改变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生活状况, 可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工作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等部门, 使更多的农村居民生活在设施比较完备和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健全的城镇。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可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从而不断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和农民生活水平。这样, 中等收入阶层队伍也将随之不断扩大, 居民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发挥后发优势, 努力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方面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 充分汲取其中的教训, 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面貌, 不断缩小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特别是实现我国“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结构向中等收入阶层占主体的“橄榄型”结构转变, 将会带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使我国十几亿人过上安居乐业和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不仅如此, 发挥后发优势,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开放型经济的成功经验, 汲取发达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教训, 可加快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并进一步促进传统落后观念的自觉转变, 有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使我国不仅在经济上, 而且在政治、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文明建设上都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目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 为避免发达国家曾由于牺牲生态环境和掠夺使用资源所付出的高昂代价,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兼顾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 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的相互协调, 到2020年我国十几亿人民必将生活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并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之中。

摘要: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等实力的进一步增强, 虽然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等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效应呈现递减趋势, 劳动力和资源等成本优势也在不断减弱, 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具有较明显的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后发优势, 有助于我国以较低成本和资源代价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发优势,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 (季刊) , 2005, (1) .

[2]杜人淮.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政府与市场理论述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6) .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5]郭熙保, 肖利平.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与实践 篇8

多次参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的李林就依法治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过程中,“法治小康”是不可或缺的。他认为这其中包括:各级官员信奉宪法至上,让公民守法成为生活习惯,依法化解基层矛盾。

“章丘市在1992年就成为国家依法治市的典型并得以推广。”江林自豪地讲道。位于山东省的章丘市,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济南市的副中心城市,有“小泉城”之称。据江林介绍,就在十八大召开前夕,该市的流动信访服务站还被中央认可并获得相关批示,今后还会大力推广。与章丘的区位优势相类似的还有作为长三角腹地的浙江省德清县。“2020年我们实现中央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提前实现。”张晓强表示。

浙江在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分别为建设小康社会定了五大类24项具体指标,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建设。德清围绕当地实际,进行了总体分析。振奋与责任是张晓强在十八大后的感受。他与陆德的观点非常一致,即“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不等同于GDP的增加,而是一个系统的实现体系。”而在陆德看来,要实现全面小康,从经济的层面来说任务还非常艰巨。

与德清同属于浙江省的遂昌县算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对此,杜兴林却并不避讳。他表示,这是由于浙江省现代化水平较高,如果放眼全国的话,遂昌并不落后,遂昌一直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地区。生态与民生是遂昌接下来工作的重要抓手。

来自山东武城县的马文国一直在低头记录着与会者的发言。他称,作为经济水平并不发达的地区,要利用这次机会向各兄弟县市学习、请教。武城县是传统农业县,这些年来一直在进行探索式转变,对于大家提出的老百姓精神生活层次的丰富与物质生活的提高并举才是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的观点,马文国非常认同,他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包括幸福感和知足感。

“老百姓感受到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与会者们对此达成了共识。

真正的小康当然还离不开住房。苗乐如认为,按照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加强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应该延续到2013年上半年,而且在这之后应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正常的市场企稳、积极向好的局面。

“过去有句话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我觉得这句话成立,当然不是说每个人必须有一套房子,而是要做到住有所居。那么在这个前提下,保障房便是实现居住权的基本。”苗乐如分析说。

精彩观点

如果没有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形态,如果没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法制形态,我想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不够完全、不够充分的,甚至是有残缺的。

——李林

房地产和住房保障必须要看到我们国家的不平衡和不协调。一是大中小城市、东西部城市之间的房地产发展程度不一样,差别化指导政策应该是长期的,要因地制宜。二是要遏制投机,抑制投入。三是要把行政手段转化成市场的经济法律手段是个长期过程。四是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要做到住有所居。

——苗乐如

今后十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无限好,但困难很大。我曾经在2008年年底预测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学术界率先提出W型,即两次下滑,4年的时间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正处于第二次下滑,而且是10个季度。后期会是一个U型或者是L型。U型不是触底反弹,而是有两到三年的区间;L型就是起不来了。我当然不希望这个理论全对,但是大家要有思想准备,2013年我们的GDP跳不了多高,可能在8%左右晃动。

——陆德

最近几年章丘在建设美好家园,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带领101万老百姓奔小康,一是建设产业更加发达的美好家园,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转型,特别是传统产业的转型;二是在城乡建设方面更加宜居,主要还是加强生态建设;三是打造民生更加幸福的美好家园,我们在社会保障、社会事业这方面下的工夫最大;四是打造和谐的美好家园,主要在社会管理方面,1992年章丘依法治市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这些年一直把依法治市、依法治村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江林

德清的小康不仅仅是靠几个指标,不仅仅是GDP,不仅仅是我们的财政收入,也不仅仅是我们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它涵盖了一个体系,我们认为是系统工程,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与实践”这个主题给我的直观感受,一方面是很振奋,另一方面是更多的责任,这种责任应该有可行性、更加全面系统,并且关键在于抓住落实。

——张晓强

目前遂昌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幅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我们在实践小康建设上有非常好的举措,其中真正立足于遂昌实际,体现遂昌对老百姓负责,让老百姓富起来的一个产业是乡村休闲旅游。山区旅游发展的遂昌模式有五个特点,一是多元产品的打造,二是着力品牌的塑造,三是注重旅游的带动,四是扎实推进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以及全国的旅游标准化试点,五是深化旅游的内涵。

——杜兴林

这些年武城在抓大企业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去年成功引进投资108个亿的项目,这两年重点扶持民营企业,武城的民营企业家遍布全国各地,玻璃钢和中央空调办事处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都有办事机构和业务员。从1998年开始,山东省有了“全国民营看德州,德州民营看武城”的提法。接下来,我们重点要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大突破。

——马文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篇9

听姥姥说,妈妈的童年可没有我过得好,那会儿姥姥是个踩缝纫机的工人,在城里工作,妈妈是光着脚丫子,在农村里跟着我太姥姥长大的野丫头。七月的夏天,太阳刚刚落山,屋外闷热得一点风也没有,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刚洗好澡的妈妈,被太姥姥拎了出来,扔在了屋外的凉榻上,小小的妈妈拿着一把蒲扇,呼哧呼哧地扇着,嘴里依然嘟囔着:“太热了,婆婆,我想吃西瓜”。太姥姥望着门前一方瓜地,数得过来的几个西瓜,还是去挑了一个。瓜有多大呢?太姥姥告诉我那会儿收成也不是很好,西瓜很小的一只,可妈妈却吃得很开心。因为那会儿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闷热的夏天,妈妈常常是在凉榻上睡着,太姥姥再抱回屋里。

每每太姥姥给我讲起妈妈的童年,我总是充满好奇,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会是什么样的呢?三十多年过去了,妈妈走出了农村,有了我,在城里安了家,接来了姥姥,太姥姥的三间瓦房已经改修成了乡间大别墅,只是每到夏天,妈妈总是把太姥姥接到城里跟我们住上一小段时间。我的夏天嘛,是我最爱的季节,为什么呢?因为有暑假,因为妈妈会抽时间带我出去旅游看世界,因为可以吃上各种好吃的冰淇淋和瓜果,因为有空调,我的夜晚会睡得特别踏实。太姥姥说,现在日子好了,夏天的瓜果可以随便挑好的买,挑好的吃!只是啊,太姥姥家的那方数得过来的西瓜地,依然是结着最可爱的小西瓜,但是即使这样,太姥姥还是把西瓜留着给妈妈,太姥姥总跟我说:日子是好了,但是我们不能忘了以前过的苦日子!

小小的我,眼里看不懂小康的大变化,可是在我的身边,太姥姥却讲述了我从未感受过的小变化。每一个家庭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最好的小康生活吧。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1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古人对社会的期望;“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这是近代农民对社会的期望;而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期望交融发展,让我们的社会有了更高的追求——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在最近的中共十八大上,更是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

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宣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这个目标明确了党未来发展方向,是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为中国社会带来又一轮新改革。

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据统计,从2003年初至2011年底,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从生活质量到民主法制,从文化教育到资源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大方面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提高。以“生活质量”为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67%,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恩格尔系数为3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均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为98%。同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

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10年间均有明显提升。专家指出,按照2000年到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中国完全有希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满怀信心的奋斗,一同去建设我们的国家,为实现建成全面小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我国,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问题仍然明显。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的认识,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作为经济、资源和人口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创造性地制定实施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规划、政策、措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整体性跨越。当前,进步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也着实不少,还有一些发展条件的制约,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保到2020年我国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凸显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抓住重难点加大力度进行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乡村经济建设提到更高的程度上来。

此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更具针对性,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8年,形势逼人,任务紧迫,十八大闭幕的那一刻,也就是我们倒计时的开始。在这阶段,我们一定要全面的把握机遇,勇敢的面对挑战,坚定科学发展观,从而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中国十八大是是社会完成向前迈进的助推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次总动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个关键点。新战略高瞻远瞩,新目标催人奋进。

一字之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上新台阶;宏伟的事业总在不断奋进中腾飞,壮丽篇章总在不断奋斗中续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篇11

第一,我个人认为要发挥中国社会所有人的创造力,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美国、欧洲在其社会体制和市场机制下,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社会的创新能力发展到一个最佳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和机会平等,这对所有人都是最大最好的一个红利。

第二,我们千万不要忽视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中间阶层,对中间阶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可能下一步要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我希望中产阶层成为苹果型结构,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对中产阶级有更多的税收政策,更多的支持政策。

第三,实现小康社会必须尽快让中国融入并帶领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经常考虑,当时三中全会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以及后来2001年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以招商引资吸收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的途径,现在有没有用?我认为有用,但不是持久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征文 篇12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 走以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路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正宁作为欠发达县份, 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产业层次低, 不创新就无路可走, 要做到在新旧动力转换中换挡不失速, 必须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依托优势资源抓转化、促提升, 围绕全市“两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链”, 做好煤电和非煤产业发展“两篇大文章”, 在全力抓好核桃峪煤矿、正宁电厂等重大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 更加重视发展非公经济和地方工业,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引导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 构建新型地方工业体系;立足产业基础抓创新、促转型, 大力开发苹果、苗林、烤烟、草畜等四大富民产业,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提高效益, 全面提升农业“四化”水平;突出特色文化抓开发、带三产, 加快红色文化、黄帝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主动融入西安、延安、银川经济文化旅游圈, 搭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平台, 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 走以城乡统筹破解二元难题的路子。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没有协调就没有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在“小康”, 难度却在“全面”。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重点和最大短板在当前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对正宁而言, 虽然实现了整县脱贫, 但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近15个百分点,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相当艰巨。必须着眼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为抓手, 全力抓好“一城九乡 (镇) ”融合发展, 加快地下管廊、气化正宁和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必须着眼软硬实力协调发展, 抢抓国家、省上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等利好机遇, 持续加快以交通为“骨架”、以水利为“血脉”、以生态为“元气”的基础设施建设, 精心实施好2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3个水库等事关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骨干项目, 着力构建互为支撑、畅通有序的基础网络体系, 增强发展硬实力。发扬老区精神, 培育道德沃土, 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 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 走以生态保护确保永续发展的路子。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良好的绿色生态是正宁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后发优势, 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严守生态底线红线, 做好“加减乘除”法, 进一步保护好正宁的绿水青山。“加法”, 就是着眼创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扎实推进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和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三大生态工程”, 力争到2020年,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3%以上。“减法”, 就是落实节能、减排、节水、技改“四条措施”, 在全社会形成珍惜资源、崇尚节约、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和增长方式。“乘法”, 就是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加大园林城市、生态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力度, 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除法”, 就是开展空气、水源、城乡环境“三项治理”, 让正宁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 走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的路子。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提高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是下一步的着力方向, 未来对外开放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长期以来, 正宁欠发达、欠开发, 根本上是欠开放。为此, 一方面, 必须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行政体制、农村综合、财税金融、科教文卫等重点领域改革, 健全形成更加有利于开放的体制机制, 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吸引更多优势企业、优选项目、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走进来”, 倾力打造创新激情洋溢、创造活力迸发、创业资源集聚的开放开发之城。另一方面, 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与关天经济区、西咸新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密切协作, 不断拓宽对外合作的领域、范围和层次, 促进区域、企业、产业“三大融合”, 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石油公司授权销售合同下一篇:征文比赛上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