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 篇1

课程编号:060016005实习周数:1

学分:1所在学期:5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实习目的、要求:

《计算机组成实习》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验证课堂教学外,是巩固和深化所学到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制造过程,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用途和发展方向,牢固地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实习内容:

 了解计算机的种类、型号、功能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了解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

 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知识

 通过查资料和学习全面了解某一类计算机硬件

三、实习程序与时间安排:

四、实习方式与指导要求:

参观、讲座和学生自己查资料相结合。

五、实习报告、实习日记要求及检查措施:

1、实习日记要求:

实习日记是积累学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实习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记录实习情况并写出心得体会。对学生实习日记,要求如下:

 记录每天实习内容以及完成情况,认真总结并写出心得体会。

 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便于撰写实习报告时参阅,培养独立观察与搜集资料的能力。 进行参观时,做好笔录。

2、实习报告要求:

实习结束学生要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对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时连同实习日记本一起交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如下:

① 实习的工作内容。

② 选择认为可以反映实习收获的主要内容,自立一个题目,从理论到实践有重点的、系统的进行撰写。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自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

③ 个人心得体会以及对实习工作的建议。

3、检查措施

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按实习大纲中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要求进行检查。

六、实习成绩和考核标准及方法:

1、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实习任务,写出实习报告,遵守实习期间的纪律。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中的表现态度及完成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的情况,按五级分制,给出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并写出简短的评语。

2、实习成绩由实习表现、实习手册、实习报告成绩组成,其中实习表现20%,实习日记内容40%,实习报告成绩占40%。

七、纪律要求与检查办法

(一)实习纪律

1、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

2、注意提高自身修养,谦虚谨慎,处处表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貌,为校系争光。

3、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4、实习期间,仍按大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学生手册有关规定执行,有事须向指导老师和单位领导请假,违反纪律者后果自负并从严处理。

(二)检查办法

实行严格考勤制度,班长每天报考勤情况一次,指导老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考勤情况和检查情况记入本人实习成绩。

八、参考书及资料:

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实习指导书 篇2

一、实习的性质

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实习是面向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训练实习。它是Word软件应用、计算机绘图的实习环节。

二、实习的目的通过该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Word的基本应用、加强对计算机绘图软件PCCAD的使用熟练程度,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地点

校办501室。

四、实习内容与要求

1.Word的使用

建立一个Word文档,文件命名方法:学号+班级。如0903111班的1号,其文件名为010903111。

文档内容要求:

 封面应独立成页,包括本次实习名称、班级和学号(注班级在前,学号在后)。

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正文各节的标题及页码(包括参考文献、附录等)

 正文包括《机械制图》P314-P321“§8-1装配图的内容~§8-4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标题栏”的文

字内容。

 参考文献为《机械制图》的参考文献

文档格式要求:

 纸张:B5

 版面设置:上、下边距为2.54cm,左边距为3cm,右边距为2.2cm,行距为1.25倍,字距为标准。

 页码:封面无页码、目录页码单独编排(Ⅰ、Ⅱ、„„),正文页码排在页面的右下角(1、2、„„)。

 字体:中文汉字、符号采用宋体字,数字及西文字母、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 字号:封面标题用一号字加粗(居中),班级、学号用小二号字加粗(居中);正文中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正文文字用小四号字。

2.PCCAD的使用

《机械制图》P315,图8—1绘制在A4图纸中(横置)。

文件名输入方法同上。

3.实习报告内容:

以上的Word文档和CAD图作为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

五、注意事项

1.要求必须携带《机械制图》书及尺子一把。

2.本次实习结束时,打印实习报告并提交电子文档。

3.遵守纪律、保持安静、爱护公物、不经教师允许不得移动计算机。

4.严禁玩游戏!

5.保持室内卫生,下课后值日生打扫完室内卫生方可离开。

六、成绩考核

根据提交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及出勤情况综合评定,具体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制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规定的全部要求,按时提交实习报告且实习报告内容准确无误,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态度端正。

良好: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规定的全部要求;按时提交实习报告且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态度端正。

中等:完成大部分实习任务,达到规定的主要要求,按时提交实习报告且实习报告内容无大错,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态度端正。

及格:完成基本实习任务,达到规定基本要求,按时提交实习报告且实习习报告无严重错误。实习中虽有轻微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纠正。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均以不及格论。

1)未按时提交实习报告者。

2)实习报告抄袭别人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3)未能参加实习时间超过全部实习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

《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 篇3

工业产品的组成市场价格=转出企业生产加工该项产品的直接成本加间接成本÷(1-合理毛利率)

工业产品的组成市场价格=转出企业生产加工该项产品的直接成本加间接成本÷合理生产费用率

对于无形资产的转让,应以转出企业研究和生产该项技术的成本费用加上合理的利润来组成市场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无形资产的组成市场价格=转出企业研究和生产的成本费用÷(1-合理毛利率)

如果某项无形资产转让给一个以上的企业,计算公式则为: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 篇4

课 程 论 文

目 系

部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计本(2)班

2012 年 5 月 16 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内容概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从课程的地位来说,它是先导课与后续课之间的重要衔接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及实现手段的先进性,才能确保课程教学效果的优秀。因此,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主要依据就是: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结构和工作机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硬件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对其它课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先修课程为“汇编语言”、“数字逻辑”,它又与“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等课程密切相关。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能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及开发能力。它既有自身的完整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具有知识面、内容多、抽象枯燥、难理解、更新快等特点。

这本书摆脱了传统,死板的编写方法,采用从整体框架入手,自顶向下,由表及里,层层细化的叙述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系统概述,总线系统等的深入剖析和详细讲解,使我们能形象的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而且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除了叙述基本原理外,书中还增加了新的内容,书中举例力求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本课程只要的知识点有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alu原理;常用的同步时序电路,如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可编程逻辑阵列:rom,pla,pal及门阵列的原理与使用。数字化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数据表示,检错纠错码;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运算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运算器实例。计算机指令系统综述,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教学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控制器实例。

多级结构的存储系统综述,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内存储器实例,cache存储器的运行原理,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与实现,磁盘设备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盘阵列技术;光盘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带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综述,显示器设备,针式打印机设备,激光印字机设备;计算机总线的功能与组成,输入/输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教学机的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实例。几种常用的输入/输出方式,中断与dma的请求、响应和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这门课对于使我们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无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实际应用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功能要求已不再是限于单纯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了,而是向着融合图像、声音、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机和大型娱乐型机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储器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这里,我们将对存储器的有关知识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内最主要的记忆装置,能够把大量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起来,既能接收计算机内的信息(数据和程序),又能保存信息,还可以根据命令读取已保存的信息。存储器按功能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按存放位置又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由容量、存取速度、可靠性和性能/性价比决定。

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按功能可分为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主存是相对存取速度快而容量小的一类存储器,辅存则是相对存取速度慢而容量很大的一类存储器。

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接,是计算机中主要的工作存储器,当前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存放在内存中。

辅助存储器也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计算机执行程序和加工处理数据时,外存中的信息按信息块或信息组先送入内存后才能使用,即计算机通过外存与内存不断交换数据的方式使用外存中的信息。

一个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字节数称为该存储器的容量,简称存储容量。存储容量通常用KB、MB或GB表示,其中B是字节(Byte),并且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例如,640KB就表示640×1024=655360个字节。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它一般由存储体、地址选择电路、输入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1、存储体

存储体是存储1和0信息的电路实体,它由许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一般由若干位(8位)组成,每一位需要一个存储元件,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存储器的地址用一组二进制数表示,其地址线的根数n与存储单元的数量N之间的关系为:2n = N

2、地址选择电路

地址选择电路包括地址译码器和地址码寄存器。地址译码器用来对地址译码。设其输入端的地址线有n根,输出线数为N,则它分别对应2n个不同的地址码,作为对地址单元的选择线。这些输出的选择线又叫做字线。地址译码的方式有两种:(1)单译码方式

它的全部地址码只用一个电路译码,译码输出的字选择线直接选中对应的存储单元。这一方式需要的选择线数较多,只适用于容量较小的存储器。(2)双译码方式(或称矩阵译码)

它将地址码分为X与Y两部分,用两个译码电路分别译码。X向译码称为行译码,其输出线称为行选择线,它选中存储矩阵中一行的所有存储单元。Y向译码又称为列译码,其输出线称为列选择线,它选中一列的所有单元。只有X向和Y向的选择线同时选中的那一位存储单元,才能进行读写操作。由图可见,具有1024个基本单元的存储体排列成32×32的矩阵,它的 X向和Y向译码器各有32根译码输出线,共64根。若采用单译码方式,则要1024根译码输出线。因此,双译码方式所需要的选择线数目较少,也简化了存储器的结构,故它适用于大容量的存储器。

3、读写控制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包括读写放大器、数据寄存器(三态双向缓冲器)等。它是数据信息输入输出的通道。外界对存储器的控制信号有读信号RD、写信号WR和片选信号CS。

四:心得体会

自从上了大学后,进入这个专业后才能这么经常的接触到电脑,才能学到有关电脑方面的知识。正因为接触这类知识比较的晚,所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感觉到吃力。学习了这门课后觉得,计算机组成原理确实很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和庞大而且高度集成化。这使的我们普遍感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理论从提出到实际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增强我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更谈不上能够利用基本原理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

当进入第四章,存储器的学习时,各种问题就不断的出现,尤其在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时,很多的问题都是似懂非懂的,在做题目时,也是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在第五章的学习中,对于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的控制方式中的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有了点了解。最难的就要数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单元了。对于计算机运算方法,这个没太搞懂,像定点运算中的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又是用的什么原码一位乘、原码两位乘、补码一位乘、补码两位乘。总之,我是被绕晕了。还有就是控制单元的设计方法微程序设计,这个知识点也是不太懂,总的来说这门课程,学得不是很好。可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计算机都有些什么硬件,都有哪几类总线,总线在计算机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有哪些等等。让我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至少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计算机什么也都不懂。

结语

在这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中,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版,唐朔飞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肖金立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

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与习题集》(王成,周继群,蔡月茹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心得 篇5

学习这门课已经有一段时间,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时候,一头雾水,什么都不了解,以前也没有接触过。所以上课的时候有好多东西都听不懂,越学越没有信心,越学越差,甚至有时都想放弃。可是上课一段时间后,一点一点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所以慢慢的就有了点信心。在计算机系呆了两年的时间,我感觉到我真的是计算机系的学生,我真的开始作为一名计算机算是专业的人员来了解计算机,而不是跟外行那样,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基本要求是使我们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这门课对于使我们了解现代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无疑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课程地位十分重要,学习起来有点难度,感受颇多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因此我在整本书的学习过程中总体感受是太过抽象,认识感比较差,感觉很难懂,而且知识点有很多。下面我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谈谈。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以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及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为整体框架结构,模块化的向我们介绍了各硬件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让我们了解到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部件和工作方式的基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数字逻辑》,它的后继课程有《微机原理及应用》、《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为我们以后学习这些课程奠定了基础。从而也可以看出,《计算机组成原理》在我们的整个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前两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部件和工作方式的基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在第三章学习了系统总线的相关知识包括总线的分类、数据的传输及总线的控制等。学习起来整体感觉还好,了解到计算机内部数据是如何通过总线传输的,及总线资源是如何控制的,如何分时共享的。在第四章学习了存储器的相关知识。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因此它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了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组织方式等。在第五章学习了输入和输出设备,主要学习了I/o接口技术及I/o设备与主机信息传输的控制方式。重点知识在于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查询方式。在第六章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的运算方式。都是一些固定的方法,做题目会做,但是因为运算规则、方法太多了,记不住啊!最后的第七到第十章,学习了CPU的功能和结构,这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本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指令系统的时候,感觉很抽象很难;学习学习控制单元的功能及设计的时候,感觉更难,更抽象,尤其是微指令。整体的感觉就是:模糊。感觉很难,很抽象,很难懂,更难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唯一让我觉得很有希望的就是,老师您举的比喻或类别,感觉很直观,很好。

通过学习老师的课程,我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的学习方法,做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点的总结:

1、用事实调动自己的兴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层出不穷。经常会对所学的课程产生疑问,如果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不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把学当作一种快乐。

2、积极思考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对于知识,只要理解了就会觉得很容易,但是如果不理解,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学习效率就会很低,而且也没有什么收获。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创造力

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实验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篇6

1.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的更新作为计算机划代的主要标志,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代。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依旧是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的新开发着眼于智能化,以知识处理为核心,称呼为:新一代计算机。而不是第五代计算机。

2.计算机系统 = 硬件系统 + 软件系统

3.计算机硬件组成:

系统总线 运算器

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计算机硬件 内存储器

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外围设备(或外设)

输出设备

4. 计算机的分类:按性能、用途、价格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按内部逻辑结构分单处理机(1个CPU)、多处理机(多个CPU)

5.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该思想由冯·诺依曼提出。

6.CPU的工作:执行指令。

7.CPU的一般结构:

寄存器:暂存数据

运算器:完成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运算器的核心是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可以有多个ALU。

控制器:CPU的`指挥中心。协调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统一工作

8.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介于高速的CPU和相对低速的主存之间,解决cpu和主存间速度不匹配问题,其存储容量越大命中率就越高,cpu运算速度就越快。

9.影响CPU速度的主要因素:总线频率、工作频率、Cache容量、寄存器、运算器的位数等 新指导P42

10. CPU的度量单位:MIPS(100万条定点指令/秒)、MFLOPS(100万条浮点指令/秒)T亿

11.计算机内部,程序的基本单位是指令。

指令的形式:二进制

指令的格式: 操作码 操作数地址

操作码:告诉计算机做何种操作

操作数地址:指令要处理的数据或数据的位置。

12. 指令的执行过程: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保存结果

13.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不同的计算机,它们的指令系统可以不一样。因此,一台计算机上可以执行的程序,在另一台不同的计算机上可能无法执行。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采用“向下兼容方式”:新处理器保留老处理器的所有指令,同时扩充功能更强的指令。旧计算机上的程序(软件)就可以在新计算机上继续执行了。反之不行。8.同一个公司生产的处理器采用“向下兼容方式”。不同公司的处理器不一定相互兼容。例,Pentium处理器与Power PC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互相不兼容。

15. 主板又称母板,在主板上通常安装有处理器插座、主板芯片组、存储器插座(SIMM 或DIMM)、I/O总线插槽、BIOS ROM、时钟/CMOS RAM、电池、显示卡插槽、硬盘插槽等。

16.芯片组是主板电路的核心。由两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包括存储器总线、内存控制器、I/O控制器。

17.主板上有两块特别有用的集成电路芯片: 1.BIOS ROM芯片:存放BIOS 2.CMOS存储器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包含四个部分的程序: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检程序,系统自举程序(BOOT),CMOS设置程序,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CMOS RAM芯片存储的是用户对计算机硬件所设置的参数,可通过运行BIOS中CMOS设置程序修改CMOS中保存的系统参数。

BIOS是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存放在主板的ROM中,是计算机软件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它启动计算机,诊断故障,控制输入/输出操作 顺序:开机—post-cmos-自举程序-引导程序

18.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容量 速度 价格/位

寄存器 小 快 高

Cache存储器

内 主存储器

外 外存储器

后备存储器 大 慢 低

主存:

主存储器每个单元存储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每个单元有一个地址编码。CPU根据地址访问主存。分RAM (DRAM(DDR SDRAM),SRAM)新指导P49和ROM(MASK ROM、PROM、EPROM、Flash ROM)

外存

软盘: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磁道(同心圆轨道)、扇区(512字节)

存储容量=2×每个记录面上的磁道数×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512(B)

硬盘硬盘存储器:由硬盘的盘片、硬盘驱动器及硬盘控制器组成。又称为温彻斯特硬盘。存储介质为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或玻璃圆盘

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512(B)

硬盘上数据的地址参数有三个:柱面号、扇区号和磁头号

读写硬盘数据的过程:寻道、定位、读写

硬盘接口:IDE接口、SCSI接口

移动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芯片Flash ROM作为存储介质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携带方便、可长期保存数据 (删)

接口:USB接口、IEEE-1394接口

USB:高速、串行接口;所有设备共享总线带宽;可通过USB接口由主机向外设提供电源(+5V,100—500mA删);在win98需要驱动,XP中不需要;支持即插即用;使用总线集线器,一个USB接口最多能连接127个外设;数据传输速率有

1.5MB/s(USB1.0,1.1)和60 MB/s(USB2.0)删

IEEE-1394(Fire Wire)接口:数字视频设备 100MB/s

光盘:CD-ROM、CD-R、CD-RW、DVD

CD-ROM:只读型光盘;存储二进制信息原理为压制凹坑,凹坑边缘为“1”,内外平坦部分为“0”;信息记录轨道是一条从里向外的螺旋形轨道;存储容量可达700MB;CD-ROM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数据传输速率, 倍速

CD-R: 只写一次 删

CD-RW: 读写多次 删

DVD: DVD-ROM、DVD-R、DVD-RW;容量:1.46GB—17GB

19. 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外设。

输入设备:A 键盘:分类(机械式、电容式);接口类型(PS/2接口、USB接口、无线

接口);常用控制键 新指导P54。 Ctrl+Alt+Del

B 鼠标器:一种能方便、准确定位屏幕位置的指示设备。中间滚轮的作用

鼠标器的分类:机械式、光机式、光电式

鼠标器的性能指标(分辨率dpi):鼠标每移动一英寸距离可分辨的点的

数目。分辨率高,定位精度高。

鼠标接口:串行口、PS/2接口、USB接口、无线接口等。

C 扫描仪:将原稿(如照片、图片、书稿(OCR软件)等)输入计算机的一种输入图像设备。分手持式,平板式,胶片式

D 数码相机:一种图像输入设备。成像芯片(数码相机的核心):CCD、CMOS

存储器:快擦除存储器(闪烁存储器、Flash ROM)。

输出设备:A显示器:一种图文输出设备。数字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将图形和文字显示出来。由显示控制器(显示卡)和监视器组成

B监视器:监视器分CRT和LCD,通过显示控制器连接到主板上

主要性能指标:显示屏尺寸,显示屏横向与纵向的比例,最大

显示分辨率,最大可显示颜色数目,刷新率等。 显示器中所有

颜色信息保存在显示存储器中VRAM

显示器的分辨率:整屏可显示像素的多少,用水平分辨率*垂

直分辨率表示。

C 打印机

(硬拷贝)

针式打印机:打印质量差,耗材成本便宜,在银行、商业等领域有着优势,可多层套打。

激光打印机:高质量、高速度、价格适中。

喷墨打印机:在彩色打印中有优势,关键是喷头。

性能指标: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色彩数目、噪音、耗材、

幅面大小等

20. I/O操作:实现I/O设备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输入输出两个方面。

特点:其操作常与cpu操作并行进行;多个I/O设备能同时工作。

它与主机连接不同,有各自专用的控制器,独立控制I/O操作。

21. I/O控制器:I/O设备通过I/O控制器与主机连接。如声卡,网卡

22. I/O接口:主机箱上的各种插座和插头,I/O设备和I/O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器。

按传输方式(串行和并行):

a串行:鼠标,键盘,数码相机,USB2.0,移动盘

b并行:硬盘,光驱,软驱,打印机,扫描仪,显示器

按速率(低速和高速)

按能否连接多个设备(总线式和独占式);

按是否标准化(标准接口和专业接口)

23.I/O总线分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说明 篇7

上海开放大学专科通识教育选修课

《云计算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2013年2月 审定)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上海开放大学开放专科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2学分,32学时。

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概念与基本理念,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国内外主要企业的云计算发展战略,云计算架构,云计算的标准化与开源软件,面向个人应用以及面向企业应用的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技术以及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是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对云计算技术及理念的基本认识,了解并理解新时期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云计算概述(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云计算的特征要素和基本理念 3. 了解云计算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1. 狭义云计算与广义云计算的概念 2. “云”和“端”的概念 3. 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 4. 云计算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市场对云计算的预期

2. 了解国外主要国家和组织对云计算的支持与推进 3. 了解中国政府的云计算政策 4. 理解云计算发展的原因

上海开放大学《云计算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要点

1. 云计算市场未来前景看好

2. 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和组织对云计算的支持 3. 中国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

4. 云计算成为技术潮流的内因是“需求+技术+模式”的合理组合

第三章 云计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 2. 了解云计算的起源 3. 了解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教学要点

1. 计算技术发展各阶段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特征 2. 云计算的发展历史

第四章 国内外主要企业的云计算发展战略(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国外主流厂商的云计算发展策略 2. 了解国外的产学合作

3. 了解国内企业的云计算发展策略

二、教学要点

1. 国外主流厂商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与产品 2. 中国主流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与产品

第五章 云计算的架构(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SOA与云计算 2. 理解虚拟化与云计算 3. 了解云计算的概念架构 4. 了解云计算的技术架构

二、教学要点

1. SOA架构 2. 虚拟化技术

3. 谷歌的云计算技术架构

上海开放大学《云计算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第六章 云计算的标准化与开源软件(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云计算研究标准的现状

2. 了解国外主要云计算标准研究组织及其研究方向 3. 了解中国云计算标准研究组织及其最新进展

4. 理解开源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云计算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

二、教学要点

1. 主要标准研究组织分类 2. 开源软件的概念 3. 知名云计算相关开源软件

第七章 面向个人应用的云计算服务(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主流即时通讯工具 3. 理解社交网络服务 4. 了解微博服务 5. 了解其他云计算服务

二、教学要点

1. 搜索引擎的概念、功能以及分类 2. 发展社交网络的理论依据 3. 微博的特点及定位

第八章 面向企业应用的云计算服务(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云计算在IaaS中的应用 2. 了解SaaS面向企业应用的实例 3. 了解微博在企业方面的应用 4. 了解搜索引擎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1. 混合云模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心得 篇8

我觉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这门课,有很多较难的知识点,到后来的课程我觉得有困难了,比如: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微指令的执行等等,对于我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我努力了,尽自己努力的学习和理解老师的课程,也认真的完成作业。但我觉得收获的知识很容易忘记。

虽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是考察科目,但王老师还是很认真的来教,特别是当同学有问题时老师能够很仔细地一一讲解。

上计算机结构与组成,开始是与计算机相关的计算。我很喜欢计算,因为我觉的计算机原来是这样进行计算的,计算原码补码的加减乘除运算,也让我认识到计算机其实就是很多异或门开关的组合,因为计算机中传递的数只能是1、0,而这又是由电路中只能传递正和负造成的。这门课学到的东西,是我能够更加了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怎样执行一个命令,怎样识别,以及计算机中断,王老师将中断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说是他正在上课,有同学来打扰就是一个中断。同样的王老师上课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有趣的比喻,这也是老师的特点,能够吸引我们的注意,能够让我们在笑的过程理解,并记住学习的内容。所以上王老师的课总是笑声一片。

《计算机组成实习》指导书 篇9

它的前导课程是: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后继课程有: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

《操作系统概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本科)

《操作系统》(本科)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几乎所有的非软件课程都以此门课程为基础,由此可见《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可能大家初次接触这门课程会感觉枯燥、乏味,学起来很吃力,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学好这门课程,这就好像学习乘除法之前要学习加减法一样的道理。如果你不想在学习后面专业课的时候频繁的翻找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话,那么,再一次的强调,学好《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篇复习大纲恐怕并不能提起你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兴趣(我甚至觉得除了考试的压力外,没有东西能提起学习者对它的兴趣),但如果你100%掌握这篇大纲所涉及的内容,那么我能100%的保证你通过考试!

以10分为满分,对本篇大纲的自我评价:

1.是否对学习本课程有帮助7分

2.是否对通过考试有帮助9.5分

3.是否能提起你对本课程的兴趣2分

以上是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简单介绍和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下面进入正题。

1.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其中运算器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寄存器,存储器是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控制器在计算机指令的控制下进行工作。(各部件的连接及相互功能,教科书第2页)

2.计算机的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应用语言。机器语言是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是采用助记符表示的低级语言,高级语言与是计算机结构无关的程序设计语言。

3.将汇编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的软件是汇编程序,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的软件有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两种。编译程序:在运行之前将源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解释程序:逐条解释并立即执行源程序的语句。

4.计算机系统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计算机系统从内到外的三个层次:硬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5.在硬件系统以外的层次都称为虚拟机,是由软件构成的计算机外部特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 篇10

【内容摘要】: 本论文主要在课程的学习上作一些讨论。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结构与基本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的实现方法。课程主要研究CPU、主存储器、I/0接口和输入/输出以及总线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组织与实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从而为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课程概述、计算机系统、CPU、控制单元

【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软件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讨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1)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特性作的概述,并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2)系统总线,介绍了三种总线结构及接口的概念,总线控制的三种方式和通信的两种方式;(3)存储系统,主要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工作原理、寻址方式、与CPU的互连的方法,以及存储系统的多级结构;(4)输入输出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系统中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重点介绍中断处理方式以及DMA方式;(5)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介绍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四则运算、逻辑运算及运算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6)指令系统,介绍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指令格式的分析以及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7)CPU的结构和功能,CPU控制机器完成一条指令的全过程,中断技术在提高整机系统效能方面的作用(8)组合逻辑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指令周期的概念及时序产生器的原理及其控制方式。

【正文】:

(一)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性能的好坏。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经过了多次的发展由最初的一级层次结构发展到了如今的多层次结构。

典型的计算机组成由冯·诺依曼计算机演变而来,该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并以运算器为中心结构。现代计算机可认为有三大部分组成:CPU、I/O设备、主存储器,并以存储器为系统中心。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存储容量(包括贮存容量和辅存容量)、运算速度。

(二)计算机系统 1)、系统总线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当多个部件与总线相连时,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必将导致信号冲突,传输失效。因此,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受相同的信息。

总线按传送方式可分为并行传输总线和串行传输总线;按使用范围可分为计算机总线、测控总线、网络通信总线等;按连接部件可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控制总线,本书重点介绍。总线的性能指标: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时钟同步/异步、总线复用、信号线数、总线控制方式等。总线的结构通常分为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总线的控制主要包括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总线判优控制分为集中式判优(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和独立查询)和分布式判优(自举分布式和冲突检测分布式)。总线通信控制主要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传输结束,以及双方如何协调配合,通常用四种方式: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半同步通信和分离式通信。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按存储介质分类可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磁芯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按存取方式分为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串行访问存储器,按在计算机中分类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缓冲存储器。存储器有三个性能指标:速度、容量和每位价格。存储器的扩展通常有位扩展和字扩展,位扩展即增加存储字长,如将8片16K*1位的存储芯片连接,可组成一个16K*8位的存储器。字扩展是指增加存储字的数量,如2片1K*8位的存储芯片可组成一个2K*8位的存储器。在与存储器外部设备交换信息时,可采用高速原件、使用层次结构、调整主存的结构来提高访存速度。

3)I/O系统

I/O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管理系统中所有的外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除CPU和内存储外所有的设备和装置称为计算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I/O设备)。I/O设备:用来向计算机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有三种控制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程序查询方式是由CPU通过程序不断的查询I/O设备是否做好准备,从而控制其与主机交换信息。程序中断方式不查询设备是否准备就绪,继续执行自身程序,只是当I/O设备准备就绪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后才给予响应,这大大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在DMA方式中,主存与I/O设备之间有一条数据通路,主存与其交换信息时,无需调用中断服务程序。

4)运算器 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运算器的基本操作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比较和传送等操作,亦称算术逻辑部件(ALU)。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基本功能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加减法主要采用补码定点加减法进行运算,乘法可视为加法和移位,主要方法有原码一位乘、原码两位乘、补码一位乘、补码两位乘等,乘积的符号位由两个数的符号位异或运算结果决定。除法运算可视为减法和移位,主要方法有恢复余数法、加减交替法,其中原码除法的符号位单独处理,补码除法的符号位参与运算并最终获得结果。浮点加减法可分为○1对阶,使两数的小数点位置对其2尾数求和,将对阶后的两尾数按定点加减运算规则求和或差○3规格化○4舍○入,要考虑尾数右移时失去的数值位○5溢出判断。浮点乘除运算,乘积的阶码应为相乘两数的阶码之和,乘积的尾数应为相乘两数的尾数之积,商的阶码为被除数的阶码减去减数的阶码,尾数为被除数的尾数除以除数的尾数所得的商。5)指令系统一条指令就是机器语言的一个语句,它是一组有意义的二进制代码,指令的基本格式如:操作码字段+地址码字段,其中操作码指明了指令的操作性质及功能,地址码则给出了操作数或操作数的地址。指令包括操作码域和地址域两部分。根据地址域所涉及的地址数量,常见的指令格式有以下几种。○1三地址指令:一般地址域中A1、A2分别确定第一、第二操作数地址,A3确定结果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通常由程序计数器按顺序给出。2二地址指令:地址域中A1确定

○第一操作数地址,A2同时确定第二操作数地址和结果地址。○3单地址指令:地址域中A确定第一操作数地址。固定使用某个寄存器存放第二操作数和操作结果。因而在指令中隐含了它们的地址。○4零地址指令:在堆栈型计算机中,操作数一般存放在下推堆栈顶的两个单元中,结果又放入栈顶,地址均被隐含,因而大多数指令只有操作码而没有地址域。根据指令内容确定操作数地址的过程称为寻址。完善的寻址方式可为用户组织和使用数据提供方便。○1直接寻址:指令地址域中表示的是操作数地址。○2间接寻址:指令地址域中表示的是操作数地址的地址即指令地址码对应的存储单元所给出的是地址A,操作数据存放在地址A指示的主存单元内。有的计算机的指令可以多次间接寻址,如A指示的主存单元内存放的是另一地址B,而操作数据存放在B指示的主存单元内,称为多重间接寻址。○3立即寻址:指令地址域中表示的是操作数本身。○4变址寻址:指令地址域中表示的是变址寄存器号i和位移值D。将指定的变址寄存器内容E与位移值D相加,其和E+D为操作数地址。许多计算机具有双变址功能,即将两个变址寄存器内容与位移值相加,得操作数地址。变址寻址有利于数组操作和程序共用。同时,位移值长度可短于地址长度,因而指令长度可以缩短。○5相对寻址:指令地址域中表示的是位移值D。程序计数器内容(即本条指令的地址)K与位移值D相加,得操作数地址K+D。当程序在主存储器浮动时,相对寻址能保持原有程序功能。此外,还有自增寻址、自减寻址、组合寻址等寻址方式。寻址方式可由操作码确定,也可在地址域中设标志,指明寻址方式。

6)CPU的结构和功能

CPU具有控制程序的顺序执行(指令控制)、产生完成每条指令所需的控制命令(操作控制)、对各种操作加以时间上的控制(时间控制)、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数据加工)以及处理中断等功能。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CPU发出指令地址。将指令指针寄存器(IP)的内容——指令地址,经地址总线送入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中。○2从地址寄存器中读取指令。将读出的指令暂存于存储器的数据寄存器中。○3将指令送往指令寄存器。将指令从数据寄存器中取出,经数据总线送入控制器的指令寄存器中。4指令译码。指令寄存器中的操作码部分送指令译码器,经译码器分析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送往各个执行部件。○5按指令操作码执行。○6修改程序计数器的值,形成下一条要取指令的地址。若执行的是非转移指令,即顺序执行,则指令指针寄存器的内容加1,形成下一条要取指令的地址。指令指针寄存器也称为程序计数器。中断的作用:一方面,有了中断功能,PC系统就可以使CPU和外设同时工作,使系统可以及时地响应外部事件。而且有了中断功能,CPU可允许多个外设同时工作。这样就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另一方面,有了中断功能,就可以使CPU及时处理各种软硬件故障。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或出现一些故障,如电源掉电、存储出错,运算溢出等等。计算机可以利用中断系统自行处理,而不必停机或报告工作人员。

7)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是整个CPU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指令寄存器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译码器ID(Instruction Decoder)和操作控制器0C(Operation Controller)三个部件组成,对协调整个电脑有序工作极为重要。它根据用户预先编好的程序,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各条指令,放在指令寄存器IR中,通过指令译码(分析)确定应该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通过控制总线送至相应部件实现功能。常见的控制方式有同步控制、异步控制、联合控制和人工控制。控制单元的设计有两种方法:组合逻辑设计和微程序设计。组合逻辑设计首先要确定控制方式,然后决定微操作的节拍安排,再根据微操作列出微操作命令的操作时间表、求出最简逻辑表达式并画出微操作的逻辑图。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但每一个微操作都对应一个逻辑电路,最终的控制单元会十分庞杂。微程序设计是指将一条机器指令编写成一个微程序,每一个微程序包含若干条微指令,每一条微指令对应一个或几个微操作命令,然后把这些微程序存到一个控制存储器中,用寻找用户程序机器指令的方法来寻找每一个为程序中的微指令。这些微指令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每位代表一个控制信号,因此逐条执行每一条微指令,也就相应的完成了一条机器指令的全部操作。微指令的编码方式有直接编码、字段直接编码、字段间接编码、混合编码等,微指令格式有水平型微指令和垂直型微指令。

【心得体会】 在做完这次课程论文后,让我再次加深了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的理解,对计算机的构建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计算机的每一次发展,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每一次创新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计算机从早期的简单功能,到现在的复杂操作,都是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这种层次化的让我体会到了,凡事要从小做起,无数的‘小’便成就了‘大’。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碰到了很多问题,主要就和老师说的一样,课后没有看书,导致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完全,概念问题有很多细节不懂。这些都要尽量弥补,才能让这门课的学习达到目的。

【结语】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自从踏入21世纪以来可谓发展神速,可以预见将来必将出现新的电脑体系、功能与知识,我们不能局限于现今所学的的知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时时刻刻关注计算机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表达挽留的失恋句子下一篇: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现象的成因分析论文